滨海新区生态文明论文[5篇范文]

时间:2020-02-28 21:4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滨海新区生态文明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滨海新区生态文明论文》。

第一篇:滨海新区生态文明论文

1滨海新区生态文明现状

1.1生态环境恶化现状

滨海新区位于京津冀三地交汇处,西临北京,东临渤海湾,北有唐山首钢,属于重工业、冶金业、化工业等重度污染处。由于改革开放长期以来的无序开发,生态环境恶化态势很难在短时期内得到有效改善和扭转。生态环境的恶化具体表现在:重度空气污染企业和日益增多的机动车尾气污染,致使城市空气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渤海湾海域水质持续恶化,很大程度上污染了海洋生态环境;施工期土渣车运输过程中洒落的土方和工程车辆在城市快速路上掉落的木方产生的路面扬尘问题较为突出;大片土地失去种植农作物和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的条件,土壤盐渍化严重;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明显落后于城市,特别是环境卫生建设;地表水质较差,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而且用水自给率很低;森林覆盖率比较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间功能相对独立,关联性较差,未能形成良好的产业链;经济发展方式仍属粗放式发展,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现象,给新区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很大压力。

1.2研究解决问题的方向

解决滨海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难题,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是首要任务。从社会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滨海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十分迫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在水污染方面,查明地表水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找到污染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地表水质量;在空气污染方面,查明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遏制下滑趋势;在社会发展方面,应继续保持优势,着力于优化产业结构,注重提高服务业产值GDP比例;在协调管理方面,继续保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单位GDP水耗4个指标的优势,同时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降低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

2构建滨海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滨海新区生态城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经济活动相和谐的宜居城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强调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本课题组通过调查,结合滨海新区建设现状,完成了对滨海新区生态文明途径的初步构建。

2.1构建滨海新区生态文明城区途径的原则

具体原则包括:①坚持生态优先、环境保护利用的原则;②注重对本地区自然本体的维护和修复环境保护利用的原则;③房地产结构设计实行尽可能的平衡就业与居住原则;④注重中心体系布局与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结合的原则,提倡减少小汽车的使用;⑤新能源、清洁能源与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原则;⑥提倡雨水、污水和垃圾的有效处理和利用原则。

2.2构建初步的滨海新区生态文明途径

2.2.1完整保留湿地和水系,实施水利修复和土壤改良,建立本地适宜植物群落

构建“海河保护-临港湿地-小区绿地”复合生态系统,形成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有机结合的生态格局。

2.2.2积极推广新能源技术

加强能源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先发展塘沽丰富的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到20%。

2.2.3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

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到100%。

2.2.4滨海新区地势低洼,未来用水不容乐观

以节水为核心,制定水循环源使用比例,实行分质供水,建设城市直饮水工程,人均生活用水指标控制在120,L/d,人均综合用水量320,L/d。

2.2.5区内实现绿色交通

建设清洁能源公交、慢行体系相结合的绿色交通系统,城际轻轨和清洁能源公交四通八达,区内绿色比例达到90%。

2.2.6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回收利用率达到60%。区内参与开发建设的单位必须服从相关生态标准;城内用水全部为海水淡化或再生水;所有污水由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及时治理或者搬迁。同时,生态城内的建筑标准参考中国绿色星级标准。

3结语

总之,目前滨海新区在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项目通过调查得出构建滨海新区生态文明途径,为未来新区成为生态、环保、节能、自然、宜居、和谐的环保节能生态之城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二篇:滨海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滨海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中文摘要】简述滨海新区及其环境概况,通过中新生态城建设,描述滨海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条件与路径选择,介绍中新生态城的发展,展望未来滨海新区的生态景象。

【关键词】滨海新区,生态文明,中新生态城

(一)滨海新区及其环境简介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信息通讯网络,在第一时间与世界相连。这里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中国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海盐和1214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的土地,滨海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天津市和滨海新区都是北方的滨海城市,其资源条件有着三个鲜明的特征,即区域水资源严重短缺、滨海地区土壤盐碱化以及海盐、石油等海洋资源丰富。尽管滨海新区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但它依然贯彻着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一观念。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一片土地盐渍、淡水匮乏的荒滩上,未来将崛起一座生态之城。 2008年9月28日,中新天津生态城这个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选择的战略性合作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个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其中的未来之城有望使两国共享收益。

(二)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的承接条件与项目分析

滨海新区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着力建设生态问题迫在眉睫。快速城市化导致生态危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生态城市的示范性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中新两国合作建设天津生态城,共同探索创新城市发展模式。滨海新区首先抓住机遇,率先进行生态城建设,选择这一路径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规划。我们来就这一点进行分析。

滨海新区用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取得了这项工程。首先生态城选址范围内用地为盐田、盐碱荒地和湿地,属于水质性缺水地区,符合不占耕地、在缺水地区选址建设的原则。选址符合临近大城市、交通便捷的要求,选址范围内的独特湿地自然景观、良好的环境质量,有利于生态景观环境的建设等等。 同时,滨海新区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生态城选址内规划了一座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选址区域周边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市政管网系统,给水、燃气主干管网已经铺设到生态城周边,可为生态城提供水、气、电、热、通讯等基础设施保障。选址周边规划有多条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连通天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北京市及周边城市。生态城选址东侧的北疆电厂,是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可以与生态城建设有机结合。北疆电厂一期工程2009年已投入使用,形成“发电、海水淡化、制盐、节约土地资源、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产业链,为生态城提供多种支撑。天津拥有先进的生态技术和人才,可以为生态城建设提供雄厚的技术和智力支撑。天津市共有近50所高等院校、160多个科研院

所和众多国家级实验室及研究机构,一些科研机构多年从事生态技术研究。

后期有对项目背景与可行性进行探索。迄今为止,国外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许多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设想,据不完全统计,至2007年底已有135座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标。同时,一种以融合和应用各种节能环保技术为基础的建设全新的大规模生态城的设想也应运而生。在这种背景下给了滨海新区建设生态城的勇气与成功的信念。另外有积累了大量经验。据经验统计,生态城市在设计和建设上应该遵循以下6个原则:(1)注重对地区自然本底的维护和修复;(2)集约用地,产业、居住等尽可能高密度开发;(3)土地混合开发,尽可能平衡就业与居住;(4)注重中心体系布局与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的结合,提倡减少小汽车的使用;(5)新能源、清洁能源与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6)提倡雨水、污水和垃圾的有效处理和利用。然而滨海新区在经历了一系列探索也开始了全面的生态城内建设。

中新生态城项目的落户,不仅将助推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还将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增添新动力。中新生态城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与苏州工业园重在发展工业的定位不同,天津生态城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经济活动相和谐的宜居城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强调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建设工地,看上去与其他工地并无二致,但它的建设目标却独特而远大: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样板”、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三)中新生态城的发展状况

目前天津中新生态城形成由湖水、河流、湿地、水系、绿地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的绿化覆盖率达到50%。建立城市直饮水系统,打开水龙头就能饮用直饮水。总体规划主要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等方面内容,坚持了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发展模式可持续的原则,突出了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新型产业、绿色交通等特点,确定了10-15年完成开发建设,人口规模达到35万等目标。空间布局为一轴三心四片和一岛三水六廊。一轴指以生态谷为城市主轴。三心指一个城市中心和两个城市次中心。四片即四个综合片区。一岛主要是以生态岛和水系组成的绿色核心,而三水是水库、蓟运河故道和蓟运河,六廊则指以生态岛为中心,构建六条生态廊道。

具体措施上,生态城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利用的原则,完整保留湿地和水系,预留鸟类栖息地,实施水生态修复和土壤改良,建立本地适生植物群落。新建一条贯穿全城的生态谷和六条连通渤海湾、蓟运河的水廊、绿廊构建“湖水-河流-湿地-绿地”复合生态系统,形成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有机结合的生态格局。新能源利用方面积极推广新能源技术,加强能源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先发展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到20%;充分应用建筑节能技术,所有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到100%。水资源利用:以节水为核心,建立水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海水淡化系统,提高非传统水源使用比例,实行分质供水,建设城市直饮水工程,人均生活用水指标控制在120升/日,人均综合用水量320升/日。实现绿色交通,建设轨道交通,清洁能源公交,慢行体系相结合的绿色交通系统,城际轻轨由南向北贯穿全城,小轻轨“两环一线”相互连接,清洁能源公交四通八达,慢行系统安全舒适,组成区域全覆盖的绿色交通网络,实现人车分离、机非分离、动静分离,绿色出行成为市民首选,区内绿色出行比例达到90%。垃圾处理方面,积极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密闭运输,实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回收利用率达到60%。

天津生态城对生态要求极高。参与开发建设的单位必须服从相关生态标准;城内用水全部为海水淡化或再生水;所有污水由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城外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将治理或者搬迁。同时,生态城内的建筑完全按照天津生态城的绿色建筑标准建造,该标准吸取了中国绿色星级标准和新加坡绿色等级标准的精华。

(四)滨海新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展望

滨海新区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开发新水源方面,新区已经开展了再生水回用、海水淡化等方面的探索和建设。滨海新区对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视,中新生态城工程只是一个开始,选择这个美好的开端是十分明智的,如上述的在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下,这项工程将取得优异的成果。天津滨海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还很长,相信它会做得越来越好。期望未来的滨海新区,未来的天津会成为生态、环保、节能、自然、宜居、和谐的城市,一座倡导环保节能的生态之城,一座促进持续发展的活力之城,一座推动城市进程的示范之城,一座引领健康生活的宜居之城,一座实现互惠共生的和谐之城,一座展示现代文明的未来之城。

【参考文献】 

朱光磊,《滨海新区政府创新应走在全国前列》,载《天津支部生活》,2006年05期。杨沐 黎良福,中新生态城:一个可持续居住的生态环境系统,载《珠江经济》,08年11期



金国平,朱坦,唐瞍等,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产业生态化研究,环境保护,2008 李宏远 孟伟庆,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建设中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与对策,载《中国发展》,08年4期



肖伟,天津市近郊区与滨海新区人口分布变动分析,《城市》,2007年第3期。徐刚,齐二石,彭莲, 中新天津生态城节能产业发展思路。载《未来与发展》,09年2期。

第三篇:生态文明论文

环境与生态文明

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将有力地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以全新的形式,迎来国际中国社会的绿色希望。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路径,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改造生态环境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它表现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生态方面的意识、政治决策、法律法规、生态伦理、文学艺术等的提高和完善,以及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改造生态环境的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人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灾害加剧,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生态危机已经极为严重,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生存、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兴盛。面对来自大自然的报复,生态文明是必须做出的理智选择。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进人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

人类生活于自然之中,先天地同自然有一种亲近感。人类也是大自然的成员之一,无法离开生态系统而单独存在。自然有其运作的规律,人类决不可把自己置于生态系统之外,甚至凌驾于生态系统之上。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应和谐相处,彼此共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促进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人类在对待自然时,由于缺乏明确的道德价值导向、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产生了一些思想上的不道德行为,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现今社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愈演愈烈,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受到了严重威胁。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急需提上日程,这是当前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应该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有利于地球生态系统稳定的生态消费方式以及公正合理的生态制度等。只有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整个社会才能永续、和谐发展下去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在开放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致力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以有效地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立足点是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核心问题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和体现。

1、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践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是不负责的行为, 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的代价。

2、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建设的有序落实

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导致中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制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硬约束条件。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3、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 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 并使之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科技、法律、政治以及伦理等领域, 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

4、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家乡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重庆市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中央赋予重庆加快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以及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等定位,要求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发挥重庆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作用,增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撑”。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重庆的重要历史使命,对我市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市情和发展阶段看,重庆区域城乡差距大,“双欠”特征明显,加快发展的任务很重。发展是第一要务,但发展必须是协调的、可持续的、包容的发展,不能发展速度上去了、经济总量增加了,却破坏了生态环境,必须坚持全市跨越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从区位和自然条件看,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态重要性十分突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重庆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更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全局。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保护母亲河的必然要求。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线,三峡库区是国家重要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确保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和保护好长江母亲河,是重庆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三峡库区属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留不住水,是全国地质灾害最密集、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地质灾害隐患点多,水土流失面积大,石漠化、消落区治理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如果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不能保护好、治理好,我们就无法向全市人民交代,无法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交代,无法向历史交代。必须深刻认识到,保护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就是保护重庆发展的根本,就是守护中华民族未来。我们一定要切实肩负起这个重大责任,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承担应尽的义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破除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良好生态环境是持续发展的基础。依靠能源资源高投入高消耗、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不仅得不偿失而且不可持续。我市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节点,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结构层次偏低,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创新驱动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仍然存在。面对生态环境负荷日益加重的趋势,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坚定不移地转方式、调结构,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促进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努力走出一条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全市人民最基本生存发展需求、顺应群众热切期盼的善治德政。人民群众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党委、政府的应尽之责。目前,我市还存在不少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比如,饮用水安全、农产品安全、污水垃圾处理、雾霾污染、噪声污染等。这些问题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重大民生问题。如果人民群众喝不上干净水,呼吸不上新鲜空气,吃不上放心食物,我们就是失职。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果造福于民、取信于民。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历史性任务。直辖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坚持不懈地抓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我们相继实施清洁能源工程、蓝天行动等环保行动,对重钢等200多家企业实施环保搬迁,淘汰一大批小火电、小水泥等“五小”企业,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实施长江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新增森林面积26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2%以上;建成一大批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加强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保护了生态脆弱区环境,促进了生态修复。这为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和深化。针对新形势新要求,市委提出大力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这是着眼全局和长远、基于系统和整体考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为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了目标和原则、方向和路径,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质的飞跃。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努力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实效。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的局面下,我们要努力学习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倡导低碳生活。同时也要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在学校我们要懂得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下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投身社会,我们更要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热情与力量。

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想,而这不是靠某个人或某些人可以完成的事,是需要我们全民参与的,只有我们大家一起行动,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蓝天白云不再是梦想。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让我们一起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生态文明论文

形势与政策 论文

目: 建设生态文明 院(部): 建筑城规学院 专

业: 建筑学 班

级: 建筑112 姓

名: 李霄汉 学

号: 2011051166 指导教师: 李霄汉

完成日期: 2013年11月26日

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我们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上,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同时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却过分强调人类社会必须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十分密切。

二、生态文明核心内容

生态文明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人与自然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落脚点,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就要求人们在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转变。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要落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三、生态文明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低位;同时,我国的资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环境恶劣且难以开发的中西部地区,而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资源却较为稀缺,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这些现实的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型之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过度消耗资源和深度环境污染的代价。据个人收集的资料显示,我国每创造一美元的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因此,在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内,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发展全局,强调在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处理地区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国外与国内间的关系。

就个人观点,科学发展观也是一种按生态系统规律引导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观,要贯彻好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教育,使全体公民以生态价值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其次,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铸造绿色科技体系,实现科技的生态价值取向;再次,要把绿色科技引入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发展绿色科技,是引导生态意识进入生产系统,从而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两难问题的桥梁,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要发展绿色科技,就要正确认识理解绿色科技。

第一,绿色科技要求各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科学技术活动均要符合生态化的方向。生态价值观是从事科技工作的基本观念,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要在科研活动中恪守这一信念。也就是说,在发展农业、牧业、冶金、建筑、化工、交通、制造等行业的科学技术时,既要看到其经济价值,又要看到其生态效果,竭力排除有经济价值却无生态学意义的科技成果在各行业中的滥用。第二,绿色科技是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是有益于保护和合理应用生态资源的科学技术。绿色科技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科技,即危害生态环境的因素已经存在,发展这类科技的目的是抑制和减少其危害,如治沙技术、防治病虫害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医疗技术等;二是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化生态环境的技术,如稀有资源替代技术、多功能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研制开发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小流域生态治理技术等。第三,生物科技已成为绿色科技的主体。主要有生物高科技,如以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为基础的医学、制药、农业等高科技;传统生物科技,如围绕农、林、牧业及其产品的育种、种植、保护、提取、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生物科技作为绿色科技的主体,已成为21世纪科技的重点学科并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前,以生物高科技为基础的农业、环保、材料、能源和制药业等领域也受到我国学术界许多学者的关注。由此可见,发展绿色科技,建立绿色产业体系,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经济社会规律作用使然。概括地来说,生态文明的意义即通过科学发展观、绿色科技等一些发展模式和手段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使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得以化解,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与经济相融的目的。

四、感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它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将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回顾过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就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其实是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又一体现。

我们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我们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经济的增长能够提高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将会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回顾发展历程,中国的总体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频发的污染事件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问题上本身压力就大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

对个体而言,对我们普通百姓来说,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需要我们群众的共同努力,也只有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的局面下,我们要努力学习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倡导低碳生活。同时也要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在身学校,我们要懂得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下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投身社会,我们更要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热情与力量。

第五篇:生态文明论文

注重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这个理念的提出,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之后的第五个文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科学发展的实质阶段,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的最新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并系统性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与十七大报告相比,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第一,强调统筹各种生态文明的实现形式的共同推进。第二,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第三,强调采用市场手段实现生态文明。

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还提出新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次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我们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工业时代的国民生产总值呈指数增长的同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攫取、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呈现加速和全球化趋势。全球性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的凸显,表明人类已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当前我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然资源日趋短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和生态系统持续恶化。

资源短缺问题日趋突出。由于经济发展迅猛,我国所面临的资源短缺压力越来越大,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首先,我国人口众多,而资源又相对匮乏,从而导致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就更少。其次,我国生产经营方式粗放,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第三,我国资源供求矛盾突出,一些矿产已经不能自给,需要大量进口。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面临的环境压力也极为沉重,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及有害化学品污染以及环境物理性污染等集中出现,远远超出环境承载力。

生态系统持续恶化。现在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四大自然生命系统,大气生态系统、水源生态系统和能源矿产生态系统三大自然环境系统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我们的生活中,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水危机、沙漠化、气候异常、土壤酸碱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生态文明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克服危机的明智之举。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对于维护生态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从世情、国情出发,以转变发展观念,培养环保意识,建立生态环保体制、机制,发展环保、绿色技术和开展国际合作等为基本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思想上,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行动上,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发展环保技术和绿色技术,与国际共同应对环境挑战。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抓紧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到位的办法,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遵循自然规律,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保护环境。除了国家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关的措施与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作为普通公民我认为肯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的局面下,我们要努力学习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倡导低碳生活。同时也要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在学校我们要懂得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下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投身社会,我们更要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热情与力量。

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想,而这不是靠某个人或某些人可以完成的事,是需要我们全民参与的,只有我们大家一起行动,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蓝天白云不再是梦想。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让我们一起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下载滨海新区生态文明论文[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滨海新区生态文明论文[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文明论文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

    生态文明论文

    论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 “生态文明”这个理念的提出,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之后的第五个文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不可......

    生态文明论文资料

    温室生态餐厅又叫“阳光餐厅”、生态餐厅。餐厅有充满绿色的自然环境,把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微缩化”和”艺术化“。它综合运用建筑学、园林学、设施园艺学、生态学......

    论文--生态文明校园

    构建生态文明校园 体验生命的精彩 【摘要】生态文明校园是教育追求的一种境界。生态文明校园是一种生态人文环境。在诚信友爱、和睦相处、充满活力的人际环境中,所有的人都得......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一位班主任的生态文明建设 石家庄市第三十八中学赵玉环 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已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请看党的十八大: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成绩 论文题目: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授课教师:侯培岩 院系:日本语学院 年级:2012级 姓名:孟哲 学号:120121316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调查报告论文

    论生态文明 电气一班 2014330301017 李勇杰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名族未来”的高度,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分别有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