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时间:2019-05-14 09:2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东华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教师填写: 年 月 日 得分 任课教师签名 学生填写: 姓名 专业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上课时间 递交时间 洪豪 控制工程 学号 导师 模式识别 2151208 周武能 谭力杨 课程学分 2 2015 至2015 学年 第 1 学期 星期 2 2015年 12月 29 日 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课程论文,是本人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洪豪 注:本表格作为课程论文的首页递交,请用水笔或钢笔填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和号召后,中国学术界掀起了对这个问题新一轮的关注热潮———上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后。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十字路口,科学发展观能否得到切实的贯彻关乎国运兴衰,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可以说是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得到落实的试金石。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确需要格外的关注。但是,如果我们冷静地梳理一下讨论的内容,就会发现这些讨论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个基本的前提:我们在中国。我们直接面对的是中国的生态问题。我们赖以解决中国生态问题的根本资源仍然在中国。笔者不揣浅陋,试以言之。

一、生态问题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生态问题自古有之,并不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新话题,但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开始以前,生态问题不过是个地域性问题,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是轻微的、局部的。然而当资本主义的阿拉丁神灯从地下唤起沉睡的生产力,并让它借助新航路上的风帆在全球游弋时,它不仅创造了比以往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还要多的生产力,而且也造成了比过去一切时代所造成的全部总和还要多、还要严重的生态污染与破坏。随着资本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已经全球化: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不断增速、水污染严重、资源锐减、能源匮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最紧迫的重大问题。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2007年世界森林状况》报告统计,全球目前只有不到40亿公顷的森林,覆盖了约30%的陆地面积。1990年到2005年15年间,世界森林面积减少了3%,而且目前仍然以每年73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同时,全球有约2/3的国家、地球表面1/3以上的土地(超过40亿公顷)和10多亿居民遭受沙化、荒漠化的危害。由于持续扩大的荒漠化,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到2020年,将有约1.35亿人面临着被迫离开家园的危险。根据世界水委员会《世界水展望》报告,全球约有1/5的人口常年饮用不洁净的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年鉴2006》表明,全球有10多亿人口直接受到空气污染毒害,并导致每年约有160—320万人过早死亡[1](P2)。

随着文明的负效应日益明显,先发现代化国家逐渐开始了对现代化的反省,从而推动现代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学者称之为自反性现代化阶段。最早是一些自然科学家敏锐地意识到人与自然生态间隐藏的深刻危机。如1847年德国植物学家和农学家卡尔·尼古劳斯·费腊斯在《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两者的历史》一书中,对人类文明进步和自然生态维护的前景表示了深切的忧虑:“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2](P6)蕾切尔·卡逊是生态文明史上永远的圣女。1962年9月,她耗尽心血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在美国出版,据说发行当天就卖了4万册,接下来该书的作者遭到了激烈的攻击,言辞之恶劣超出想像。但是1992年,这本书却被推选为50年来最具有影响力的书。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在重版前言中称它“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用它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论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3](P9)1971年,美国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巴里·康芒纳的《封闭的循环》,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夫雷斯特尔教授出版的《世界动态学》都提出了经济发展可能和已经带来的生态问题。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世界环境保护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环境问题的觉醒。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微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撰写的大会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中的许多观点被写入了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1972年,著名的罗马俱乐部推出了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把目光逐渐投向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如何达到发展的协调和持续。1982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莱斯特·布朗出版了《建立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解决人口爆炸、经济衰退、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世界性难题的出路,在于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同年,法国经济学家弗良索瓦·佩鲁也提出了“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发展观。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三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定义,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反响。报告突出了人口、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利益及重要性,讨论了人口、环境、发展之间的关联问题。报告指出:“目前许多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贫困化,同时也是环境恶化。这种发展如何能满足依赖于同一环境而人口翻一番以后下一世纪世界的需要呢?”

1991年10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国际人口、自然资源和发展会议,进一步专门从发展的角度考察分析了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关系问题,特别强调了一定的国家及国际组织在促进持续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会议,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时代最强音,并被具体体现到了本次会议发表的《21世纪议程》、《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五个重要文件中。1995年,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了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在会议通过的宣言和行动纲领中,提出了社会发展应“列为当前和跨入21世纪的最优先事项”、“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社会发展与其发生的文化生态、经济政治和精神环境不可分割”等重要思想[4](P73-76)。

总体来看,人类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现代化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从最初把发展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到综合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新的发展观正在形成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世界历史不可逆转的潮流。

生态问题的产生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是一种随着发展而逐渐暴露并被关注的问题。然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尽管生态问题对于大多数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是一种已知的存在,按照一般的逻辑,历史的悲剧应该可以避免①。但我们看到的现实是,这些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次次地重蹈覆辙,而且一次更比一次代价惨重。究其原因在于,这种绝对对抗性的生态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必然产物。这一点马克思看得非常透彻:“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职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5](P386)。恩格斯也不无讽刺地指出:“当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认为木灰作为获得最高利润的咖啡树的肥料足够用一个世代时,他们怎么会关心到,以后热带的大雨会冲掉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呢?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对自然界和社会,主要只注意到最初的最显著的结果,然后人们又感到惊奇的是:为达到上述结果而采取的行为所产生的比较远的影响,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形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6](P161)生态问题作为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反映,实际上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异化的反映和必然延伸。因此,很多学者都指出全球化在给第三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把大量灾难、包括生态灾难推向第三世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舞池炫目诱人,所有进入者都无可避免地接受洗礼,对于这种文明的排斥感并无法改变这种文明客观上巨大的书写历史进程的能力,历史大势难以抗拒。因而,从根本上讲,全球生态问题的产生与解决都包含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中。但是,在另一个历史宏观向度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迫于外在压力和内在危机而被迫启动后,由于各个民族深层心理文化的顽强生存力以及各种现实的因素交互影响,世界各民族现代化的道路并不完全相同,总体呈现出“一元多线”[7](P52-64)的发展态势。现代化历史呈现的规律是每个民族国家的发展都是在内外两股力量的扦格交错中展开的。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初步现代化后,民族自尊心获得一定的恢复后就开始了文化价值意义上的重塑和重建,从而改变了现代化最初的欧美模式,使世界现代化的道路、模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其中独特的民族化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民族化和多元化对于生态问题的解决无疑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新的可能路径,因为唯此才能形成多方利益博弈,打破完全依据发达国家利益来勾画现代化世界图景的局面。

二、中国生态之危与“死结”的破解

1982年9月,我国生态经济学家石山先生,在防止沙化荒漠化研讨会上指出,我国生态、环境恶化,使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国歌中唱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今天中国的生态欠债不是达到临界点的问题,而是已经越过了临界点。综合中国的生态、环境情势的结论是:成就卓著、举世瞩目;形势严峻,令人忧虑;生态赤字,触目惊心;偿还欠债,刻不容缓。以生活、生产基础的水为例。中国是水资源短缺国家,2006年全国人均水资源1945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用水量激增,加上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导致水资源大幅度减少。根据水利部最新公布的数据,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10座城市严重缺水,出现了“入不敷出,供求矛盾”的危机状态;一方面,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普遍短缺,江河湖水减少,超限使用地下水。另一方面,我国有大量地区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水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富水区出现水质性缺水。这主要是由于未经处理的生产生活废水的排放所引起的。如山东环保部门监测,2005年全省达标评价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12.7%,劣五类占总评价河长的69.2%,2006年达标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16.1,劣五类占评价河长的72%。濒临太湖的无锡市,由于太湖富营养化,已成为严重的水质型缺水城市,2007年太湖水危机,更是水问题大规模爆发前的一次预警。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与我们对水资源的开发强度日益增大的同时,我们的水的利用率却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8](P8-12)。其他方面,如我国的能源问题、人口问题、土地沙漠化问题、空气污染问题都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环保界有人称,我国的生态形势是“国在山河破”,虽不免夸大,但不失形象。

在如此多的窘境前,令人忧惧难安的是,我们几乎看不到问题可能解决的希望:在矛盾成堆的转型时期,发展和生态在现实中常常构成非此即彼的选择性对立。现实的、历史的,国内的、国际的,制度的、人性的,共时性的、历时性的,各种新旧问题多重交错缠绕呈现锁死状态。但是归根结底,我们的“死结”在于,不少人尤其是部分地方的当政者以为: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乃至个人脱贫致富的代价往往不能不是生态的代价。而由此造成的悖论是:经济不脱“贫”,中国无未来可言;中国要脱“贫”,生态难保全,国家仍然无未来。中国生态问题的解决和中国许多其它难题的解决一样,需要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需要有足够的耐性和高超的行动力,而这些都首先需要我们立足于中国问题本身,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到一条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这听起来像一句无可奈何、空洞无物的托词,没有任何意义信息,但是如果我们展开历史,尤其是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的宏大历史,我们几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除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人民战争”,没有别的方式能够赢得这场生态之战的胜利。这个结论由于牵涉到对一系列重大历史事实的阐述和评价,无法在这样一个篇幅中展开,我们在此需要特别解释的是,“人民战争”的方式并不是“运动”的具体方式,而是指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自下而上的推动实践发展的一个形象性的说法。发展与生态之间虽然在现实实践中似乎已经构成一对矛盾,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发展与生态之间形成对立的原因往往在于技术的选择,而技术的选择的背后,往往是“人”本与“资”本的斗争①。

要克服这对矛盾,我们实无可能完全寄希望于利益集团的良心发现,而只能靠人民的斗争②。中国生态问题涉及面之广、之深,没有广大人民的自觉建设、监督、抵制,要取得胜利是不可想象的。而这个结论立刻会引出一个疑问: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建设史上不恰恰是“人民战争”带来许多得不偿失的后果吗?如最近的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然而,对此我们可以得到的一个结论是: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历史力量,而这个力量有可能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关键是如何引导。这于是又引伸出另一个问题:人民的启蒙。这实际上是现代化国家尤其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由于历史原因未来得及解决、从而不断积淀最终构成继续现代化道路上的难以突破的核心问题———“人的现代化”问题。

那么,在中国“人的现代化”又该如何进行呢?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学术和实践问题,但是从根本而言,人的现代化是一个立体的全方位塑造的结果,即这是一个需要政府、民间共同行动,历史资源、现代要素一起参与滋养,世界视野、民族传统兼与吸纳的过程,是社会各种文明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时代氛围孕育、打造的结果。

问题再一次扩展:一个民族的素质是这个国家民族文明建设成果的体现,那么我们的文明建设又应当在哪里着力,如何用力呢?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成熟,我们对社会文明的理解也不断加深,从最初认为文明就是指的物质文明或主要是以物质成果为标志,到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到四个文明一起建设,再到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越来越把现代化看作一个系统的多个文明共同参与建设的社会工程。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如何,对此在学术界还存在不同的意见,但有一点是能达成共识的,即几种文明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互为基础,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对一些理论问题还有待整理,另一方面,也恰好说明几种文明的边界其实漶漫不清,互相侵润,彼此需要,难以作严格的功能区分。然而,无论我们如何诠释文明,有一点恐怕是基本的,文明应当是一种进步的状态,是一种使人类更为惬意的存在状态,借用海德格尔的话,是一种“诗意的栖居”,而不是一种充满紧张、焦虑、冲突的形态。而要达到这样的状态,美好、和谐的天人关系是一个基础。“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难道不是养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精致、优雅部分的基础,而穷山恶水、童山濯濯不正是**的源头吗? 生态文明是其他文明当然的基础。我们可能因此陷入循环论证中:没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没有完善的制度建设、没有社会生活机制的健全、没有经济的发展基础作保障,生态文明也是空中楼阁,但是,我们需要弄清的是,在人类社会存在前自然生态就已经存在,生态文明的基础性首先是从发生学的意义上存在。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也必然影响人们对人与社会、人与人甚至人与自身的关系的关照与定位,进而牵动人们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意义、价值、方式的重新思考和历史反思。无论从理论的逻辑自洽还是历史的经验考察,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由于新的理念和文明的刺激所带来的社会历史反思,很可能会带给社会发展一次全新的启蒙和解放,进而给社会发展的新拐点准备思想基础。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而应当是加上“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的建设体系。

三、中国生态建设丰富的本土资源

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被迫启动,并逐步从简单的向欧美国家的认同,到日渐理性自立的不断探索、日臻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已经跳出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或者工艺技术进步过程的狭隘视野,能够从多个向度去探索现代化的本质与方向。“现代化”,对于中国当前大多数学者而言已经成为包含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诸层面的文明结构的重塑进程。以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方式建设我们的生态文明是这样一个进程的必然要求和已经能够感知到的趋势。科学发展观的应时而出正是这一趋势的最好体现。正如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先生在《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的:“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却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这使我们有可能率先反思并超越自文艺复兴以来就主导人类的`物化文明',成为生态文明的率先响应者。”

传统中国社会以成熟的农业文明的先进、精致、华美而举世闻名。如果不以经济水平论英雄的话,传统中国的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究竟孰优孰劣恐怕没有人能断言。而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其和谐统一的辩证法思想,中国古人有一套神秘的、精致的、博大的、系统的认识、体悟方式。这套认识方式因其所依附的物质生产体系和建筑在这个体系上的种种文明方式的式微而受到质疑,命运似乎也堪虞,但是这套神秘体系却由于是以与自然最贴合、最亲切的方式建构起来,而有了它旷远的生命力。它因它的认识源头而怀疑,但也因为它的源头而无法被彻底否定。中国古人以比物取象的方式直观地认识对象,但又在雄浑的天地人的普遍联系中观照这种直观。“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9](《系辞下》)中国古人对世界的矛盾的认识,几乎褒藏在他们所有的文化成果中。蔚为壮观的中国传统文化荟萃之四库全书,随意抽取一本,随手翻开一页莫不是阴阳对立、五行相生相克、兴亡更替治乱相叠。从做人行事的原则到歌舞戏曲的冲突、衣食住行的设计、生老病死的各种仪轨莫不贯彻着这样一个思维体系,而在这个思维体系中,辩证法始终是一以贯之的核心。以今天的眼光重新打量,许多学者都感慨:中国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实际上是最接近现代生态文明所要求的先进思想观念和方式。每一种文明都有其复杂性和多面性,试图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实在不是容易的事。但是综合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来看,如果把中西文化的特点强作对比的话,就是西方文化中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更多的是“分”,是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更多以“我”为中心,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合”,强调“以对方为重”[10](P88)。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传承、延续、述而不作,这使得这样一套思想体系、思维方式以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中国人的思维基因中传递,这种传递一直延续到世界历史的纪年来到近代,世界的格局开始由民族史转向世界史,中华民族在一场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被摧毁了王朝更替的前进模式和延衍千年的文化骄傲与自信。“时代”取代“朝代”,不仅仅是一种词汇选择的变化,更折射出造词者对世界变化的深刻体悟。中国与世界,矛盾双方的存在方式、转换方式被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文明方式彻底地改变了。这种生产方式、文明方式带着先天的野蛮和因此而生机勃勃、难以抵挡的力量侵入到古老而精致的文明中,搅动这片大地的沉寂,扰乱其有序的思维进程。中国社会的这次危机绝不同于以往改朝换代前的社会民生的萧条混乱,时代格局的根本转换,带来了中国传统同现代文明间的深层的结构性矛盾。这对矛盾的解决,无法从技术、器物的层面解决,它需要的是更深层次的制度性变革和文化层面的主动地省思和重构,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蜕变过程:首先我们被迫进行持续的、残酷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的生存权;接着我们按照这个文明的指标设计发展蓝图;在初期的理解中,为了这个指标体系的完成,我们的思维模式也需要被置换①。然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特殊国情的国家而言,这样一条路注定是走不通的,民族的历史基因从来都是异常顽强的。而今,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界的力量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一个问题上:中国如何重建文化价值体系的问题,如何在全球化的结构中定义自己的道路和构想中国的世界图景。从一波接一波的“国学热”到艺术界乃至教育界对民国之风的重新打量、追思②,再到学术界对中国学术主体性的呼唤③。中国人文生态的建设需要立足于一个经历过世世代代的时空绵延的历史性的文化性的中国,这一点已经逐渐达成了共识。

没有人文生态的优化,中国的环境生态的保护终究是纸上谈兵。中国的生态建设一定要学习世界,但是首先要了解自己,而了解自己唯有从“根”开始,这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因为它源自中国迫切的现实需求。而令人欣慰和鼓舞的是,随着中国世界地位的提升和世界生态问题的蔓延,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主客体对立的思维方式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局限性,从而表现出了对东方文明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小约翰·柯布就指出:“不过我相信它(道家文化———笔者注)确实包含了一种生态维度;而这种维度在西方只以只言片语的形式存在。因此,在古代中国的智慧中有许多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在中国实现一种生态文明的可能性要大于西方———因为,与自然相疏离,这几乎充斥西方历史的所有文化里。”但是接下来,他又不无悲哀地指出:“中国对现代工业化西方的大规模模仿,使之处于摧毁这种可能性的危险之中。中国传统中最具价值的那些方面,使得中国人给予抛弃这种可能性而`追赶上'西方的技术和工业,那些方面便是已经被西方大肆摧毁了的生态视角。”[11](P22)如果仔细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就可以发现大量的几乎是自发的与生态文明相一致的思想、技术、道德,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民族遗产,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取之不尽的宝藏。

四、结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

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笔者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命题。笔者并不是为生态文明硬贴政治标签,而是想特别强调中国的生态建设同中国曾经走过的现代化道路一样,必须立足于中国当下的现实国情,背靠五千年文化的巨大宝库,面向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同的文明形式在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思维范式中,在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的视阈中会呈现不尽相同甚至是截然不同的状态。正如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指出的那样,生态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如果不和现实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相联系就会迷失于大而无当的并常常是一厢情愿的乌托邦理想中,从而偏离它现实的出口。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生态问题当然是世界性的;中国在解决生态问题的过程中也不能不积极学习别国经验和引进先进的生态技术。但是,作为第三世界国家,而且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大物“薄”、全面转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生态问题首先是中国自己需要面对的包蕴着大量错综而棘手的具体难题的大问题。它的生发与解决都不能不建立在对中国历史传统、现实要求、未来图景的实事求是的梳理、剖析和判断的基础上。中国的特殊性使中国可以学习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经验教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成为中国的榜样或者说理想范式。而从另一个方面说,今天的生态问题早已超出了技术层面的环境保护,而牵涉到许多终极价值原则的权衡和博弈。从哲学上讲,有人类中心主义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从社会学而言,有公平与效率、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的先后和取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生态建设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完全离开意识形态和制度要求的场域。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生态建设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样应当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遵循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原则,这是历史的要求,也是现实的规定,当然同时也是未来的方向。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的特殊地位,也决定了我们应当而且也必然会在这一世界性的问题领域中贡献自己特殊的经验和智慧。参考文献: [1]姜春云.偿还生态欠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2]韦建桦.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创建生态文明[A].薛晓源.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4]李明华.人在原野———当代生态文明观[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8]姜春云.偿还生态欠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9]周易[M].[10]陈来.“以对方为重”:梁漱溟的儒家伦理观[A].曹天予.文化与社会转型[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1][美]小约翰·柯布.文明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7).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学院: 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大学,****学院,****,******)

摘要: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的重要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本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中心,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基本内涵和建设理论,并指出了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因素以及其本质要求是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最后,就这一问题我们能能做些什么提出了笔者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引言

纵观历史,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近现代的工业革命,人类的进步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恣意利用之上的。近20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以及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在取得了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的同时,我们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许多甚至是不可修复的永久损害。08年中国南方的冰雪灾害,近几年越来越频繁的洪涝灾害,全球气候变暖,土体荒漠化,水土资源流失,垃圾成灾,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逐步显现。这些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反对漠视自然、糟践自然、滥用自然和盲目干预自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就是要求人类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超过环境的承载力,做到不破坏自然,主动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积极改善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中国化,要求我国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不要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历程,要有意识地做到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获得发展。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

一是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二是关于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生态文明建设涉及范围很广,需要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需要大家统筹发力,互相协调,一起努力。

三是关于推进绿色化的理论,协同推进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即要求我们的生活要勤俭节约,绿色低碳,要求我们的产业要做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四是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我们要知道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自然面前我们不能狂妄自大,不能有人定胜天的傲慢,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去对待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五是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考虑到自己当代人的利益,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要注意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建设。

六是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好节能减排。

七是关于走文明发展道路的理论。要把推进生产发展为基础、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3] 4.影响因素

4.1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文明总是与野蛮相对,以往人类的发展总是在野蛮的模式下,不顾其他,去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经济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每况愈下。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伦敦却不断地爆发光化学污染事件,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健康受到很大威胁。改革开放三十年,时代在进步,观念在更新,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我们的人民却仍然饱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之灾。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钢筋水泥,也正是这些钢铁厂、水泥厂的过量存在,使得近年来京津翼地区受到空气污染、雾霾严重,甚至有时会达到伸手不见五指的恐怖地步。然而,这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真的不可避免么?

我们知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资源的利用,经济学的诞生就旨在通过研究、把握、运用经济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最大限度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利用资源谋求发展的过程中,面对人口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当下的科学技术想做到资源的百分之百利用而又不产生污染或者说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这究竟可不可能?世界人民都知道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也都知道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碳排放)有关,可为什么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美国却在签订了《京都议定书》后又选择了退出?这就是因为限制了碳排放也就意味着限制了经济发展,面对其他新兴国家的崛起,这些发达国家又怎么会妥协呢?在经典灾难片电影《后天》中,当一个教授谈论到由于全球变暖而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骤降时,场下的副总统说了一句这样的经典台词“我们的经济和环境一样脆弱。”这句话真的很发人深思。不同于典型的美国大片,影片结束的时候,没有美国式的英雄拯救地球,有的只是,人类低下高贵的头,向大自然承认自己的错误。

面对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这个相悖的命题,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到这个平衡点,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破坏,并利用经济建设的成果去解决好生态的修复和污染的治理。

4.2政治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与许许多多的因素相关联,所处的环境再也不是很久以前相对封闭,相对独立的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都摆脱不了政治发展的影子。任何一个政治生活也都是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下生存、运行和发展的。政治生活系统只有与外部自然界进行正常的物质、信息和能量方面的变换,才能存在和发展。所以,人们往往会将风调雨顺与国泰民安相联系,而当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政治生活打破了自然界的规律,破坏了内在的紧密联系,发生

[4]一些自然灾害即所谓的天灾的时候,人们又往往会将其解读为人祸。或许你觉得,这是人类醒呢? 的渺小在面对一些超出自我解释能力范围之外时的一种诡辩,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良好的自我觉生态环境问题在表面上看是人类的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破坏了自然生态,其实质还是人类政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政治问题。人类的政治制度和一系列的政策制定,不仅仅反映了人类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也更加反映了执政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政策的制定影响着现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模式,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在正确的政策指导下,人们会去尊敬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错误的政策则会诱导人们走向破坏生态的自我灭亡之路。纪实电影《可可西里》,讲述了在青藏高原腹地,由汉藏两族人民自发自愿组织的志愿巡山队与猎杀藏羚羊以获取羊绒谋得暴利的不法分子进行了残酷的斗争,可由于中国政府过于专心于经济建设,缺乏对大西部藏区的生态保护意识,不重视巡山队的编制建设和经费诉求,导致藏羚羊由近百万只减少到三万只,巡山队队员也命丧荒野的悲壮故事。当然随着政府的后知后觉,以及后续的保护性政策的出台,藏羚羊数量又有所恢复。

为了协调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社会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变革的起因在于生态, 但变革本身在于社会和经济,而完成变革的过程则在于政治。总之,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发展密不可分,政治制度的建设和政策的制定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

[5]4.2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比如,石油的发现以及内燃机的出现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劳动力,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给人类创造了极大的物质文明,同时也产生了空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还有诸如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却也造成了水土资源的污染等等。当然,理性的头脑告诉我们,科学技术还是第一生产力。落后的科学水平下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导致的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浪费对我们的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在科学的引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特征的社会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6] 科技的发展将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新的生产技术的出现,如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将会淘汰掉那些落后的高污染的生产企业,有利于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新型产业的发展,而这些产业和相关技术也将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中坚力量。科技创新将引领清洁生产和高效的污染治理,减少材料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在一定程度上,科学技术的创新还将引导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生态环保理念的建立,从以前的过度消费向到现在的适当消费、绿色消费转变,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

5.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一种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政治、精神文明的总和。

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7] 悠悠华夏5000载,中国古代以墨子为代表的道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十分重视,他们主张“道生万物”“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道德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的人、地、天、道、都是自然的存在,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是以地球运行规律为法则,地球的运行以宇宙运行规律为法则,宇宙的运行又是以道的规律为法则,而道的运行以自然为法则。它强调了一切行为活动都要遵循自然规律,对世间万物怀有仁爱之心。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我们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道家文化中关于生态的理论启发我们,要发展要建设要搞生态文明本质上其实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做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要做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这需要我们政府和生产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即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处理好这种关系关键还是在于人,在于人民群众的国民素质和道德素养,因此我们需要从人民群众的国民教育入手,从小培养人们的生态环保理念,将生态观念深入人心,争取让人人能够做到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然,道德约束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仍然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的法律法制体系,这就更加需要政府层面的努力。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构件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进行监督检查。同时,政府应该大力鼓励科技发展,企业创新,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用科技的力量建设生态文明。[8]6.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伟大事业,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创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相信通过经济上的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加上政治上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的建立以及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创新,中国人民的生态文明建设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也会取得最终的胜利。期待电影《后天》里面的“后天”最终不会与我们相见。

参考文献:

[1][2]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01).[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 [4]赵国营,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5]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M].武汉:武汉出版社, [7]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2013.7.[8]道德经[M]二十五章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周琰2012200335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工业技术迅猛发展,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也承受了越来越大的负荷。许多环境污染、资源匮乏、气候问题开始影响人类的生活,并且对我们的人身健康、生活环境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世界生态被破坏的大背景中,中国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生态危机。由于中国具有土地广阔、人口众多的特点,生态问题会给各地区的人们造成更大的危害,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正常生活。

2010年云南的旱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的干旱,始于2009年末,至2012年4月仍在持续,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高石哨绿塘子水库见底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部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其中云南旱情尤为严重。2010年,云南省小春播种面积3700万亩(其中粮食1770万亩),受灾面积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绝收超过1000万亩。2009年入秋以来,云南省遭受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特大干旱,给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小春减产已成定局,大春作物难以下播,河道干涸,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直接损失突破172亿元。预计全省小春粮食将因灾减产50%以上,甘蔗减产20%以上。气象专家分析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导致这次极端干旱的主要原因。

可见,灾难的发生并不是突然来临,而是长时间对气象造成的破坏积累而成。近几年,类似旱灾这样的灾难我国屡有发生,比如像频繁的地震、流感的蔓延,雾霾现象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天灾,人为因素不可避免。正是人们大肆进行砍伐,河流水资源污染等活动,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为灾难的发生埋下了祸根。可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比不可少,而且也必将成为以后国家工作的重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我国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思想的飞跃,充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是相互影响、相互作 用的。要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 共转变、共促进、共制约、共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具有任何已有社会的优点,与生态文明有内在统一性,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生态文明作为崭新的人类文明发展形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 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 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以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生态宜居型、社会和谐型为重要目标。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新的发展战略,我们必须认清我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建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依靠人民群众主体力量,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了迅猛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为之赞叹。然而,也应该看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我们在资源能源、生态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大气、水体污染严重,资源过度消耗,土地呈现荒漠化等等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越来越严重制约因素,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引来了一片质疑之声。2006 年北京市沙尘暴、2008 年历史罕见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特大自然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2009-2010 年西南干旱,以及近几年来多地发生的水土污染、空气污染、雾霾等灾害事件层出不穷,这些历史的教训和血的现实无不警示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环境危机带来的极大挑战[1]。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继续顺利前行的关键所在。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在对过去工作的回顾中特别谈到了这一问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一部分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当中,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又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充分表明了我国在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突出问题上作出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据此,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及其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环境日益严峻 目前中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严峻,表现在:水资源污染严重,全国有一半河流受到严重污染;空气污染,全国城市受到酸雨的影响;森林质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农业污染严重;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人口问题形势严峻,人口规模庞大,人口老龄化严重;资源危机凸显,目前中国石油、天然气、水资源和耕地的人均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功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从政府相关部门公布的环境公报、环境质量监测年报与环境统计年报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生态环境严峻:第一,全国主要污染排放物总量水平仍远远高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第二,从环境质量来看,一些大城市环境质量总体上有所好转,但是许多城市与地区环境污染仍十分严重;第三,从水环境来看,全国地表水污染比较严重,七大江河水系中劣质水质占 41%。[2]

(二)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能源等需求日益扩大。但是,我国仍是以追求 GDP 为核心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工业模式。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 1/

10、日本的 1/20、德国的 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2.4 倍,是德国的 4.97 倍、日本的 4.43 倍、美国的 2.1 倍„„我国综合能效率仅为 33%。[3]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是世界上单位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必然会导致废弃物的高排放和生态环境的高污染。

(三)自然灾害日益频繁,生态环境承载力低

中国各地区都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西南、华南等地的严重干旱时有发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有增无减,近几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呈增加趋势,由于恶劣多变的自然条件和高强度的人类干扰导致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相对低下。[4]

(四)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2010 年,环保部共接报并妥善处理突发环境事件 170 多起,比上年增加26.7%,与 2005 年全国突发环境事件 76 起相比,生态环境安全不容乐观。[2]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部分河流、湖泊污染不断加重,水资源利用受到严重影响;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我国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仍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食品行业在原料供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以及销售环节的安全管理存在着问题,出现了一系列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这些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重大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前面临着许多十分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密切相关。本文分别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普遍存在,公民生态意识薄弱和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三个方面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对这些问题的探析是进一步探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渠道的前提和基础。

(一)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显著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本质的提高。同时,美中不足的是,我们还必须意识到经济发展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也就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在社会各个领域仍然普遍广泛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而不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生态文明构建环节中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

环境立法,指的是:“国家权力部门遵照特定程序,拟定、认可、整合、完善以及废除每一种与保护和改善环境息息相关的问题的法律法规,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律文件活动的总称。”[5]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多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同时,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制定和实施了许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规。总体来说,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了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四个层面的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但纵观我国所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我们可以看出,部分环境保护立法依然存在严重缺陷,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不一致。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环境立法体系结构不完善,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环境立法行政干预色彩浓重。

(三)公众消费模式不合理

中国在短短的一代人时间里,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发展,从消费品的奇缺到物资非常丰富的时代。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中国出现了消费革命,进入了消费时代。2009 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发达国家的经济一蹶不振,然而中国却大步迈入“高消费时代”。2011 年,中国“千人旅游团”在美国掀起购物狂潮,中国的游客到了海外主要购买奢侈品牌,这令世界的奢侈品的生产商和经销商欣喜不已。

生态现代化的实质是依靠扩大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因此,各种不合理的消费模式便产生并逐渐恶化。不健康、不文明、不节约的消费模式既会普遍的浪费有价值的资源能源,也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或大或小的负面作用,根本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四)公民生态意识缺乏

生态意识是指人们关于生态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形成的思维方式。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以及旧式的发展观和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非常薄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众非常关注与自己利益相关联的生态知识,而对其他生态知识关注严重不足;公众对生态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实用价值不够清楚;公众对环境保护没有形成很强烈的自主意识;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总体倾向是高度强调治理而对预防关注严重不够。

除了上文阐述的相关问题之外,可能在具体的实施中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而引起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却大为不同。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出发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从而为探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合理渠道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且相当艰巨的社会工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选择和运用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的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尽早的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我们必须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前提下,在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最新精神的指导下,努力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对症下药,循序渐进,以此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创建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从源头上实现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现存的发展方式实现重大的关键性的转变。转变当下的发展方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措施:第一,要毫不动摇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次,实行适应实际情况的发展方式和制定切实有效的发展政策。最后,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2.调整产业结构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产业结构决定生态系统的状态。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就势在必行。也就是要把生态环保纳入产业结构调整的全过程,高度重视从源头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强有力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生态农业的改革发展,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根本性质的改造,清洁生产在生产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循环经济模式普遍推广和实施。

(二)深化和拓展生态法制体系

1.逐步完善生态法律法规

只有使生态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才能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实施。环境法制建设要高度重视从源头抓起,维护大众的切身利益,履行法制体系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首先,高度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空白领域的环保立法研究。其次,大力实行政策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努力进行生态建设。最后,全方位构建完备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体系[6]。

2.加大执法和监管的力度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要使环保理念完整灌输到人民的思想之中,就必须加大执法和监督的力度。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要形成环境责任追宄的基本规则,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保护追究制度,规范相关责任人的环保行为。其次,长期以来,环境保护的法律的执行力不够。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环保法律的执行力。再次,建立健全执法以及监管体制机制。最后,高度重视并加大对相关执行领导的监督。

(三)推进科学技术的合理使用

科学技术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因此,引导科学技术创新向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强有力的支撑。科技的重大创新,关键技术的攻克,共性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带来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新突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不断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以市场导向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大力研发、推广和应用高效绿色适应技术,着力加强新能源技术、节能降耗等战略性技术研发和储备。其次,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四)强化生态文明观念

1.提升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因此,提升全体国民的现代生态文明意识刻不容缓。培育生态文明意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其次,重视生态实践的教育;最后,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全面提升我国国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其实就是通过不断的教育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要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并自觉转化为实际行动。

2.倡导绿色健康的消费方式

自然资源的严重的透支,导致了人类社会环境的严峻形势。人类的生态足迹已经远远超越了地球的生态承载力,出现了严重的生态赤字状况。因此,生活方式的转变,创造出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刻不容缓。人类必须改变现行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一,要改变不合理的消费价值观和消费文化。第二,要大力提倡非物质消费,要追求简朴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第三,要鼓励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循环消费和可持续消费。

结语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新形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做出的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日益清晰也日益深刻。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我党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基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中,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进入新世纪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在重要的转折点上,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因素对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继续走传统发展之路,必将使我国的经济走向衰败。为长远发展而考虑,只有加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真正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指引我国的经济建设,提升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到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7],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姚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4:1.[2]杨东平主编.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81.[3] 宋宗水.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中国水利出版社,2009:255~256 [4] 凃晨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2:25.[5] 金瑞林、王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1.[6] 黄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解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4,29(2):66.[7]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二、当前生态和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问题

三、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生态与生态文明

1.概念: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状态。

2.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也是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境的实践成果。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 “五位一体”建设提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任务加以明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

1.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而且要实现生态良好。

 2.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统筹好促进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3.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经济社会发展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既要考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境效益,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 4.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5.关于走文明发展道路的思想。要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意义、途径和要求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 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克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有利于在保护自然与生态的基础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把文明发展的理念贯彻到生产、生活、生态各个领域,依靠科技进步,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新路子;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增强节约能源资源的能力;倡导科学合理的消费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综合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形成节约能源资源的体制机制;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等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基本要求:①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②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模式转变;③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④着力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切实保护和修复生态。

二是深化节能减排。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四是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五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措施之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 措施之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 措施之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措施之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二、当前生态和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问题(一)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我国自然资源严重短缺 1)水资源短缺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098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1/4;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2005年有2163万人口、1969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据预测,我国人口在2030年将达到16亿的高峰,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我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同时,水污染不断加重的情况又导致我国水资源形势不断恶化。(2)土地资源短缺

截至2008年,我国共有耕地18.2574亿亩。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的耕地面积要以18亿亩为警戒线,16亿亩为生存线,只有保持足够的耕地,才能解决和保证13亿到15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耕地,总有一部分要用于城市建设和非农产业,耕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日益尖锐。3)矿产资源短缺

虽然我国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矿种较全,但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多种重要战略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0%、10%和5%。而且原油、煤炭等能源矿产保有资源探明储量在不同程度地下降,资源探明储量增长赶不上产量增长、产量增长赶不上消费增长的情况日趋明显。

我国现有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储量,能够保证2020年供给的只有6种。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现在国内石油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仅在50%左右,到2020年,可能只有42%。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由1990年的5%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并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经济高增长与资源硬约束的矛盾愈演愈烈,“电荒”、“煤荒”、“水荒”和“油荒”都昭示了中国的资源严重紧缺。

2.我国生态环境和固体废物的污染严重

(1)水污染不断扩散

全国七大水系竟有一半河段存在严重污染问题。污染物排放量大,江河湖海严重污染。劣五类水质占40.9%,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大量受到严重污染的江河水流入大海,又对我国的近海海域造成了污染。

目前,中国每年排放的废水接近500亿吨,大大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范围。我国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容量,来自工业生产的氮、磷污染物在水中长期累积,加速了水环境的恶化;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大量减少了生态用水,加剧了水环境污染;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降低了水源涵养功能,使水环境更趋恶化。

2)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据统计,中国目前每年排放二氧化硫近2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烟尘1000多万吨,工业粉尘1000万吨左右。全国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为全球三大酸雨区之一。北方地区沙尘暴有愈演愈烈并向南方扩展的趋势。光化学烟雾、细颗粒物已经在城市密集地区构成严重的区域性污染。大气氧化性增强,能见度降低。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中国占了7个。

200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04,094.2万吨,比上年增加7.3%;排放量为710.7万吨,比上年减少9.1%。中国的垃圾堆放量已接近65亿吨,其中1.5亿吨垃圾露天存放,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人均年产废旧物资400公斤,城市人均垃圾以8%~10%的速度增长,全国城市有2/3被垃圾环带包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二次污染严重。而日本的东京从1989年至今一直是呈现垃圾负增长的状态,欧洲除了希腊和土耳其外全部城市都能做到垃圾负增长。

3.我国生态环境退化严重(1)草原和森林退化严重

全国90%以上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1/3,并仍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草原超载放牧、乱采滥挖严重,鼠虫灾害频繁,状况堪忧。

根据2009年全国第七次森林清查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才勉强达到20%。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 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森林资源的短缺显而易见。2)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中国历来是水土流失大国,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就是因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呈黄色而得名,而长江也有变为“第二黄河“的迹象。2009年,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61.2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16.8%;风力侵蚀195.7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0.4%。沙化土地面积达174万平方公里,并且有扩展之势。黄河现在被称呼为:“天上河”。

我国自然和生态环境可归纳为十大问题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

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

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 

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 

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 

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 

到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二)当前我国资源环境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

因素

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如果资源丰富,环境优良就会保证和推动经济发展。如果资源匮乏,环境恶劣就会影响和阻碍经济发展,甚至会损害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按目前探明储量和开采能力测算,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可采年限分别只有80年、15年和30年,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是230年、45年和61年。铁矿石进口量增长了3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国内电解铝生产所需原料50%以上依赖进口

三、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中国经济社

会的发展

(二)坚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的基本国策

(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

1.资源节约型社会 2.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的依据: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的人

均占有量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 的要求不断提高。

★由于经济增长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

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

益突出。

★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途径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推动节能减排 3.发展循环经济 4.加强宣传教育 5.完善体制机制。

(四)相关法律和政策

1.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 2.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

(五)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1.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制度 2.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3.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4.建立和完善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标责

任制和问责制。

5.建立和完善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

五、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

(一)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概述 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

(二)在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上的两种认识

(三)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 的共识

(四)中国的立场和主张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特研究,课外研习论文 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姓 名:王佳 年 级:2013年 班 级: 2班 学 号:2131003499 指导教师:王德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部分:......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湘潭大学 化工学院 环境工程 LYL 摘要: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遇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进而唤起生态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对 错 【答案】:对【解析】: .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对 错 【答案】:对【解析】: 西方文化对待大自然......

    中特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姓名: 苗继超 学号: 2013110054 专业: 光电信息工程 班级: 研究生院001班 老师: 茆诗珍 学院:仪器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课程论文)(精选五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作业 论文题目: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学 院: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 专 业: 项目管理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4 年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 一、引言 自上世纪大力发展工业以来,全球的生态环境开始逐步恶化。目前,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已成难以回避的问题,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合集五篇)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党中央站在新的时代高度,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根据我国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应对既要发展经济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