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19-05-14 09:0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特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特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篇:中特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姓名: 苗继超 学号: 2013110054 专业: 光电信息工程 班级: 研究生院001班 老师: 茆诗珍

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3.11.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 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思了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人与自然 ;美丽中国

[Abstra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nature for the benefit of its own process, to achiev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protect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ll the result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tressed conscious and self-discipline, emphasizing the interdependence of peopl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promote each other and live together communion, the pursuit of both human and ecological harmony, the pursuit of harmony between peopl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beyond human nature a reverence for nature, reflect the conquest of nature, and ultimately to the rational value orientation in harmony with nature.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related to the welfare of the people related to the long-term plan for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Faced with tighter resource constraints,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cological ecosystem degradation grim situation, we must foster respect for natur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to protect the natural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a prominent position, and strive to buil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ivilization.1 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1.1 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取得长足进步,2010年GDP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是名符其实的经济大国。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在取得经济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生态环境代价。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污染加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开始显现,土壤污染面积扩大,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存在隐患。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石漠化、草原退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1]

随着生态破坏给我们带来的灾难,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人们已经逐步的达成了一种共识;我们的发展需要和自然相协调,需要走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我们得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我们应该不断地降低在发展中产生的负面影响,积极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它反映了人类的自身活动和自然关系进步程度、是人与自然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将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建设。

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我党也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方针,以使我国建设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2]。

鉴于生态文明负面效应的逐步出现,发达国家已经先发做出了反省,生态问题涉及到全球,因此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问题也成为了国际社会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

1.2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发展还是粗放的、外延的、初步的,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较为突出,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表现得尤其明显[3]。实践证明,那种以追求GDP为目标、以资源消耗为依托、以环境污染为代价、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途径。建设生态文明孕育新的发展机遇。长期实践证明:即环境保护能够刺激技术创新,减少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建设生态文明为推动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建设生态文明蕴藏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以环境保护和治理为主的环保产业,以资源回收再利用为特点的循环经济,以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以有机无公害产品为主打产品的绿色产业,以高新技术、知识经济、总部经济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拓展了新兴产业的成长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突破贸易壁垒的国际市场空间。建设生态文明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生态文明将指导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在城市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一个舒适、便捷、安全、和谐、美丽的城市人居环境的形成,使城市真正成为社会安定文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生活繁荣、市民风尚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生态城市。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给予好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亟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4]。2.1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并不是不要发展经济,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鼓励发展低能耗、高环保型企业。要“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农业、林业、旅游、交通、清洁能源、环保产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发展生态产业,形成生态经济“产业链”。同时,坚持生态资源和环境资源开发与建设并重,加强生态资源的补充和培育,进一步夯实生态经济的基础。

2.2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培养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一种文化伦理形态,离开了人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离开了人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自我的道德约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尽管已从总体上解决温饱问题,但不少欠发展地区的数千万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仍然没有树立起完全的生态文明意识。即使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企业和公民,也存在不少利益驱动下的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形成全民的环境保护自觉和生态道德约束。因此,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与生态文明宣传,培育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刻不容缓且任重道远。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估管理办法,探索和推行绿色GDP考核办法。2.3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现象越发严重。这些突出的环境生态问题,不仅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恐慌和强烈不满,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活生命安全,必须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着力解决越来越严重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加大食品、饮水、药品等的检疫检测力度,加大酒店、饭馆以及机关、企业、学校食堂等的卫生检查频度,集中力量优先解决非法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严厉查处企业违法排污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努力多还环保生态旧账、减少和避免环保生态新账,坚决遏止环境生态污染事件持续上升势头。要建立和完善环境生态的预警预报机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努力防患于未然。要完善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体系,严格环评标准,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的环评准入门槛。全球化的生态文明建设

20世纪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大的生态环境系统和人类共同的家园,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也已成为世界所有国家和人民应该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然而,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6]。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加快重组,中国面临巨大的环保时代挑战。在国际产业链中,我国由于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较少,处于不利的分工地位,许多时候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巨大代价。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有效地回应挑战,必须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环境与发展的战略关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要全面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大力推进全社会的节能减排行动,坚持不懈地推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计划,努力实现中国政府自主确定的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要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多边谈判和国际协商,不断巩固既有谈判成果,尽快达成“大家都不满意、大家都能接受”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大力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依存性和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的责任,以生态的合理性为生产生活的价值归宿,建立“人—— 自然——社会”的整体进化和谐发展的整体价值观[7]。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我们在思维方式上从主客分化、对立转化为整体思维,和谐思维,从而改变人类的发展观,即发展不能仅仅限于人类的经济发展,还必须与自然界的发展同步繁荣,使得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改变只看到经济问题,只以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中心的传统,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和谐作为发展的内容,实现双赢,追求“共同福祉” 总结

虽然我国现在仍然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几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确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在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方面都已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路子,相信这对于我国的环保事业的发展将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新要求。相信在今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内,保护环境、改善环境、防止和减少污染,将成为一项全国上下都行动起来的事业。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2005 中央政府网.[2]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 苏征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J].世纪行,2008 第1期.[4] 唐丹丹.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社科纵横,2011 第1期.[5] 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 栾玉广.自然辩证法原理[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7] 夏群友.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理论前沿,2010第1期.

第二篇:中特论文: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经济发展和其他因素,导致生态建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我们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关键词: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 和谐发展。引言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即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本文主要从环境污染方面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及意义[1]。概述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对的新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要解决的课题,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进行过阐述。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相互渗透使各国关系愈发紧密,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与国外交往日益频繁、遭受生态环境的风险也随之加大。由于国人环保意识的缺乏,加之国内第一二产业的刚性需求与环境承载负荷上限,对于生态文明的欠账与人民对于高水平生活环境的需求,所有这些矛盾都在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其次,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其一,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责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成为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理想,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命题。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呼唤。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来源,又蕴含其解决之道,广大理论工作者在经济建设实际探索和理论创新的研究中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呼唤着更多的科学原理和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3]。环境污染现状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例如,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标准,超种类、超量、超浓度排放污染物;未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措施而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致使货物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等等。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酸雨。

科学家发现,至少有100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产生危害,其中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有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氟氢烃等。大气污染物严重危害人的气管、肺等呼吸系统。造成大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是工业生产与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和尘埃,工业生产排放出的尘埃颗粒物还吸附了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还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更多的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它在大气中通过反应可形成硫酸烟雾,甚至形成酸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也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它们在阳光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可形成光化学烟雾。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积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直接危害人类健康,而且使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污染物随风飘散,甚至影响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美国每年因此损失数亿美元,我国的损失也相当严重。陆虹发现全国人均c02排放量表现出随收入上升的特点[4].在经济发展的这一阶段,人们没有更多的资源用于保护环境,以至于忽视了环境污染对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在工业化的下一阶段,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并且也有能力解决环境问题了,污染水平就随之下降了[5]。

环境污染往往具有使人或哺乳动物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的作用,统称“三致作用”。“三致作用”的危害,一般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显露出来,有些危害甚至影响到后代。1.致癌作用。致癌作用是指导致人或哺乳动物患癌症的作用。早在1775年,英国医生波特就发现清扫烟囱的工人易患阴囊癌,他认为患阴囊癌与经常接触煤烟灰有关。1915年,日本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煤焦油可以诱发皮肤癌。污染物中能够诱发人或哺乳动物患癌症的物质叫做致癌物。致癌物可以分为化学性致癌物(如亚硝酸盐、石棉和生产蚊香用的双氯甲醚)、物理性致癌物(如镭的核聚变物)和生物性致癌物(如黄曲霉毒素)三类。2.致突变作用 致突变作用是指导致人或哺乳动物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作用。人或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如果发生突变,可以影响妊娠过程,导致不孕或胚胎早期死亡等。人或哺乳动物的体细胞如果发生突变,可以导致癌症的发生。常见的致突变物有亚硝胺类、甲醛、苯和敌敌畏等。3.致畸作用 致畸作用是指作用于妊娠母体,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导致新生儿或幼小哺乳动物先天性畸形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初,西欧和日本出现了一些畸形新生儿。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原来孕妇在怀孕后的30天~50天内,服用了一种叫做“反应停”的镇静药,这种药具有致畸作用。目前已经确认的致畸物有甲基汞和某些病毒等。4,影响心理健康。噪声会使人心情烦躁,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并且容易引发工伤和交通事故。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多种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使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美好的生态环境。综上所述,环境污染的危害是巨大的,涉及面广,危害程度大,侵袭性强,且难以治理.我们必须做好每一步环境污染防止的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真正地把环境保护与治理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除此之外,人们将面临的危机有很多,如果人类一如既往地破坏环境,那么人类将会灭绝,地球也将会成为宇宙中一个遥远的历史。可持续发展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熟悉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应负的责任。要求人们必须具有很高的道德水准,保护好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为了向高层决策提供参考,中国科学院做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该报告首次展示出中国所面临的严重问题[6][7]。中国的国土环境具有先天脆弱性,明显超出全球平均状况。国土面积60%是山地或丘陵,70%每年受季风气候影响,55%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35%经常遭受土壤侵蚀的沙漠化,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世界的1/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中国的人类活动具有明显的破坏性,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至3。54倍,每人每年搬动土石方数量是世界平均值的1。4倍。从隋朝至今,中国人口从约4600万增加到11亿,每年平均灾难次数也从0。6增至3。9,增加6。5倍。中国农业牧矿等12大类行业的发展成本均高于世界,世界平均用1美元办成的事,中国至少要花1。25美元。

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护环境,我们责无旁贷!针对以上的危害,我提出以下建议:一。在社区做宣传,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教导人们爱护环境。二。同学们周末在小区里走走,发现塑料制品,应立即捡起,扔在附近的指定的垃圾桶内,做一名环保小卫士。三。杜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在买东西时,应带环保袋。四。从自己做起,不乱扔垃圾。我们要保护自己的家园,加强自己的环保意识。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王卓.生产力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2012(1)20.[3] 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31~37.[4] 陆虹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J]财经研究,0000,26(10):53~59.[5] Soumyananda 1wrlda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Asun,ey[JJ EcoLogical FⅡxmmnics,2004,49:431~455.[6] 党红.走向和持续发展报告[EB/OL].http://www.xiexiebang.com,2003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东华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教师填写: 年 月 日 得分 任课教师签名 学生填写: 姓名 专业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上课时间 递交时间 洪豪 控制工程 学号 导师 模式识别 2151208 周武能 谭力杨 课程学分 2 2015 至2015 学年 第 1 学期 星期 2 2015年 12月 29 日 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课程论文,是本人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洪豪 注:本表格作为课程论文的首页递交,请用水笔或钢笔填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和号召后,中国学术界掀起了对这个问题新一轮的关注热潮———上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后。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十字路口,科学发展观能否得到切实的贯彻关乎国运兴衰,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可以说是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得到落实的试金石。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确需要格外的关注。但是,如果我们冷静地梳理一下讨论的内容,就会发现这些讨论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个基本的前提:我们在中国。我们直接面对的是中国的生态问题。我们赖以解决中国生态问题的根本资源仍然在中国。笔者不揣浅陋,试以言之。

一、生态问题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生态问题自古有之,并不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新话题,但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开始以前,生态问题不过是个地域性问题,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是轻微的、局部的。然而当资本主义的阿拉丁神灯从地下唤起沉睡的生产力,并让它借助新航路上的风帆在全球游弋时,它不仅创造了比以往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还要多的生产力,而且也造成了比过去一切时代所造成的全部总和还要多、还要严重的生态污染与破坏。随着资本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已经全球化: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不断增速、水污染严重、资源锐减、能源匮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最紧迫的重大问题。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2007年世界森林状况》报告统计,全球目前只有不到40亿公顷的森林,覆盖了约30%的陆地面积。1990年到2005年15年间,世界森林面积减少了3%,而且目前仍然以每年73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同时,全球有约2/3的国家、地球表面1/3以上的土地(超过40亿公顷)和10多亿居民遭受沙化、荒漠化的危害。由于持续扩大的荒漠化,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到2020年,将有约1.35亿人面临着被迫离开家园的危险。根据世界水委员会《世界水展望》报告,全球约有1/5的人口常年饮用不洁净的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年鉴2006》表明,全球有10多亿人口直接受到空气污染毒害,并导致每年约有160—320万人过早死亡[1](P2)。

随着文明的负效应日益明显,先发现代化国家逐渐开始了对现代化的反省,从而推动现代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学者称之为自反性现代化阶段。最早是一些自然科学家敏锐地意识到人与自然生态间隐藏的深刻危机。如1847年德国植物学家和农学家卡尔·尼古劳斯·费腊斯在《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两者的历史》一书中,对人类文明进步和自然生态维护的前景表示了深切的忧虑:“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2](P6)蕾切尔·卡逊是生态文明史上永远的圣女。1962年9月,她耗尽心血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在美国出版,据说发行当天就卖了4万册,接下来该书的作者遭到了激烈的攻击,言辞之恶劣超出想像。但是1992年,这本书却被推选为50年来最具有影响力的书。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在重版前言中称它“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用它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论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3](P9)1971年,美国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巴里·康芒纳的《封闭的循环》,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夫雷斯特尔教授出版的《世界动态学》都提出了经济发展可能和已经带来的生态问题。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世界环境保护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环境问题的觉醒。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微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撰写的大会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中的许多观点被写入了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1972年,著名的罗马俱乐部推出了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把目光逐渐投向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如何达到发展的协调和持续。1982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莱斯特·布朗出版了《建立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解决人口爆炸、经济衰退、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世界性难题的出路,在于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同年,法国经济学家弗良索瓦·佩鲁也提出了“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发展观。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三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定义,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反响。报告突出了人口、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利益及重要性,讨论了人口、环境、发展之间的关联问题。报告指出:“目前许多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贫困化,同时也是环境恶化。这种发展如何能满足依赖于同一环境而人口翻一番以后下一世纪世界的需要呢?”

1991年10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国际人口、自然资源和发展会议,进一步专门从发展的角度考察分析了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关系问题,特别强调了一定的国家及国际组织在促进持续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会议,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时代最强音,并被具体体现到了本次会议发表的《21世纪议程》、《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五个重要文件中。1995年,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了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在会议通过的宣言和行动纲领中,提出了社会发展应“列为当前和跨入21世纪的最优先事项”、“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社会发展与其发生的文化生态、经济政治和精神环境不可分割”等重要思想[4](P73-76)。

总体来看,人类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现代化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从最初把发展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到综合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新的发展观正在形成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世界历史不可逆转的潮流。

生态问题的产生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是一种随着发展而逐渐暴露并被关注的问题。然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尽管生态问题对于大多数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是一种已知的存在,按照一般的逻辑,历史的悲剧应该可以避免①。但我们看到的现实是,这些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次次地重蹈覆辙,而且一次更比一次代价惨重。究其原因在于,这种绝对对抗性的生态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必然产物。这一点马克思看得非常透彻:“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职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5](P386)。恩格斯也不无讽刺地指出:“当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认为木灰作为获得最高利润的咖啡树的肥料足够用一个世代时,他们怎么会关心到,以后热带的大雨会冲掉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呢?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对自然界和社会,主要只注意到最初的最显著的结果,然后人们又感到惊奇的是:为达到上述结果而采取的行为所产生的比较远的影响,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形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6](P161)生态问题作为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反映,实际上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异化的反映和必然延伸。因此,很多学者都指出全球化在给第三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把大量灾难、包括生态灾难推向第三世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舞池炫目诱人,所有进入者都无可避免地接受洗礼,对于这种文明的排斥感并无法改变这种文明客观上巨大的书写历史进程的能力,历史大势难以抗拒。因而,从根本上讲,全球生态问题的产生与解决都包含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中。但是,在另一个历史宏观向度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迫于外在压力和内在危机而被迫启动后,由于各个民族深层心理文化的顽强生存力以及各种现实的因素交互影响,世界各民族现代化的道路并不完全相同,总体呈现出“一元多线”[7](P52-64)的发展态势。现代化历史呈现的规律是每个民族国家的发展都是在内外两股力量的扦格交错中展开的。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初步现代化后,民族自尊心获得一定的恢复后就开始了文化价值意义上的重塑和重建,从而改变了现代化最初的欧美模式,使世界现代化的道路、模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其中独特的民族化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民族化和多元化对于生态问题的解决无疑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新的可能路径,因为唯此才能形成多方利益博弈,打破完全依据发达国家利益来勾画现代化世界图景的局面。

二、中国生态之危与“死结”的破解

1982年9月,我国生态经济学家石山先生,在防止沙化荒漠化研讨会上指出,我国生态、环境恶化,使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国歌中唱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今天中国的生态欠债不是达到临界点的问题,而是已经越过了临界点。综合中国的生态、环境情势的结论是:成就卓著、举世瞩目;形势严峻,令人忧虑;生态赤字,触目惊心;偿还欠债,刻不容缓。以生活、生产基础的水为例。中国是水资源短缺国家,2006年全国人均水资源1945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用水量激增,加上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导致水资源大幅度减少。根据水利部最新公布的数据,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10座城市严重缺水,出现了“入不敷出,供求矛盾”的危机状态;一方面,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普遍短缺,江河湖水减少,超限使用地下水。另一方面,我国有大量地区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水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富水区出现水质性缺水。这主要是由于未经处理的生产生活废水的排放所引起的。如山东环保部门监测,2005年全省达标评价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12.7%,劣五类占总评价河长的69.2%,2006年达标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16.1,劣五类占评价河长的72%。濒临太湖的无锡市,由于太湖富营养化,已成为严重的水质型缺水城市,2007年太湖水危机,更是水问题大规模爆发前的一次预警。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与我们对水资源的开发强度日益增大的同时,我们的水的利用率却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8](P8-12)。其他方面,如我国的能源问题、人口问题、土地沙漠化问题、空气污染问题都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环保界有人称,我国的生态形势是“国在山河破”,虽不免夸大,但不失形象。

在如此多的窘境前,令人忧惧难安的是,我们几乎看不到问题可能解决的希望:在矛盾成堆的转型时期,发展和生态在现实中常常构成非此即彼的选择性对立。现实的、历史的,国内的、国际的,制度的、人性的,共时性的、历时性的,各种新旧问题多重交错缠绕呈现锁死状态。但是归根结底,我们的“死结”在于,不少人尤其是部分地方的当政者以为: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乃至个人脱贫致富的代价往往不能不是生态的代价。而由此造成的悖论是:经济不脱“贫”,中国无未来可言;中国要脱“贫”,生态难保全,国家仍然无未来。中国生态问题的解决和中国许多其它难题的解决一样,需要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需要有足够的耐性和高超的行动力,而这些都首先需要我们立足于中国问题本身,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到一条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这听起来像一句无可奈何、空洞无物的托词,没有任何意义信息,但是如果我们展开历史,尤其是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的宏大历史,我们几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除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人民战争”,没有别的方式能够赢得这场生态之战的胜利。这个结论由于牵涉到对一系列重大历史事实的阐述和评价,无法在这样一个篇幅中展开,我们在此需要特别解释的是,“人民战争”的方式并不是“运动”的具体方式,而是指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自下而上的推动实践发展的一个形象性的说法。发展与生态之间虽然在现实实践中似乎已经构成一对矛盾,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发展与生态之间形成对立的原因往往在于技术的选择,而技术的选择的背后,往往是“人”本与“资”本的斗争①。

要克服这对矛盾,我们实无可能完全寄希望于利益集团的良心发现,而只能靠人民的斗争②。中国生态问题涉及面之广、之深,没有广大人民的自觉建设、监督、抵制,要取得胜利是不可想象的。而这个结论立刻会引出一个疑问: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建设史上不恰恰是“人民战争”带来许多得不偿失的后果吗?如最近的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然而,对此我们可以得到的一个结论是: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历史力量,而这个力量有可能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关键是如何引导。这于是又引伸出另一个问题:人民的启蒙。这实际上是现代化国家尤其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由于历史原因未来得及解决、从而不断积淀最终构成继续现代化道路上的难以突破的核心问题———“人的现代化”问题。

那么,在中国“人的现代化”又该如何进行呢?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学术和实践问题,但是从根本而言,人的现代化是一个立体的全方位塑造的结果,即这是一个需要政府、民间共同行动,历史资源、现代要素一起参与滋养,世界视野、民族传统兼与吸纳的过程,是社会各种文明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时代氛围孕育、打造的结果。

问题再一次扩展:一个民族的素质是这个国家民族文明建设成果的体现,那么我们的文明建设又应当在哪里着力,如何用力呢?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成熟,我们对社会文明的理解也不断加深,从最初认为文明就是指的物质文明或主要是以物质成果为标志,到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到四个文明一起建设,再到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越来越把现代化看作一个系统的多个文明共同参与建设的社会工程。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如何,对此在学术界还存在不同的意见,但有一点是能达成共识的,即几种文明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互为基础,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对一些理论问题还有待整理,另一方面,也恰好说明几种文明的边界其实漶漫不清,互相侵润,彼此需要,难以作严格的功能区分。然而,无论我们如何诠释文明,有一点恐怕是基本的,文明应当是一种进步的状态,是一种使人类更为惬意的存在状态,借用海德格尔的话,是一种“诗意的栖居”,而不是一种充满紧张、焦虑、冲突的形态。而要达到这样的状态,美好、和谐的天人关系是一个基础。“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难道不是养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精致、优雅部分的基础,而穷山恶水、童山濯濯不正是**的源头吗? 生态文明是其他文明当然的基础。我们可能因此陷入循环论证中:没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没有完善的制度建设、没有社会生活机制的健全、没有经济的发展基础作保障,生态文明也是空中楼阁,但是,我们需要弄清的是,在人类社会存在前自然生态就已经存在,生态文明的基础性首先是从发生学的意义上存在。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也必然影响人们对人与社会、人与人甚至人与自身的关系的关照与定位,进而牵动人们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意义、价值、方式的重新思考和历史反思。无论从理论的逻辑自洽还是历史的经验考察,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由于新的理念和文明的刺激所带来的社会历史反思,很可能会带给社会发展一次全新的启蒙和解放,进而给社会发展的新拐点准备思想基础。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而应当是加上“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的建设体系。

三、中国生态建设丰富的本土资源

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被迫启动,并逐步从简单的向欧美国家的认同,到日渐理性自立的不断探索、日臻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已经跳出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或者工艺技术进步过程的狭隘视野,能够从多个向度去探索现代化的本质与方向。“现代化”,对于中国当前大多数学者而言已经成为包含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诸层面的文明结构的重塑进程。以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方式建设我们的生态文明是这样一个进程的必然要求和已经能够感知到的趋势。科学发展观的应时而出正是这一趋势的最好体现。正如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先生在《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的:“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却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这使我们有可能率先反思并超越自文艺复兴以来就主导人类的`物化文明',成为生态文明的率先响应者。”

传统中国社会以成熟的农业文明的先进、精致、华美而举世闻名。如果不以经济水平论英雄的话,传统中国的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究竟孰优孰劣恐怕没有人能断言。而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其和谐统一的辩证法思想,中国古人有一套神秘的、精致的、博大的、系统的认识、体悟方式。这套认识方式因其所依附的物质生产体系和建筑在这个体系上的种种文明方式的式微而受到质疑,命运似乎也堪虞,但是这套神秘体系却由于是以与自然最贴合、最亲切的方式建构起来,而有了它旷远的生命力。它因它的认识源头而怀疑,但也因为它的源头而无法被彻底否定。中国古人以比物取象的方式直观地认识对象,但又在雄浑的天地人的普遍联系中观照这种直观。“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9](《系辞下》)中国古人对世界的矛盾的认识,几乎褒藏在他们所有的文化成果中。蔚为壮观的中国传统文化荟萃之四库全书,随意抽取一本,随手翻开一页莫不是阴阳对立、五行相生相克、兴亡更替治乱相叠。从做人行事的原则到歌舞戏曲的冲突、衣食住行的设计、生老病死的各种仪轨莫不贯彻着这样一个思维体系,而在这个思维体系中,辩证法始终是一以贯之的核心。以今天的眼光重新打量,许多学者都感慨:中国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实际上是最接近现代生态文明所要求的先进思想观念和方式。每一种文明都有其复杂性和多面性,试图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实在不是容易的事。但是综合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来看,如果把中西文化的特点强作对比的话,就是西方文化中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更多的是“分”,是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更多以“我”为中心,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合”,强调“以对方为重”[10](P88)。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传承、延续、述而不作,这使得这样一套思想体系、思维方式以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中国人的思维基因中传递,这种传递一直延续到世界历史的纪年来到近代,世界的格局开始由民族史转向世界史,中华民族在一场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被摧毁了王朝更替的前进模式和延衍千年的文化骄傲与自信。“时代”取代“朝代”,不仅仅是一种词汇选择的变化,更折射出造词者对世界变化的深刻体悟。中国与世界,矛盾双方的存在方式、转换方式被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文明方式彻底地改变了。这种生产方式、文明方式带着先天的野蛮和因此而生机勃勃、难以抵挡的力量侵入到古老而精致的文明中,搅动这片大地的沉寂,扰乱其有序的思维进程。中国社会的这次危机绝不同于以往改朝换代前的社会民生的萧条混乱,时代格局的根本转换,带来了中国传统同现代文明间的深层的结构性矛盾。这对矛盾的解决,无法从技术、器物的层面解决,它需要的是更深层次的制度性变革和文化层面的主动地省思和重构,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蜕变过程:首先我们被迫进行持续的、残酷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的生存权;接着我们按照这个文明的指标设计发展蓝图;在初期的理解中,为了这个指标体系的完成,我们的思维模式也需要被置换①。然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特殊国情的国家而言,这样一条路注定是走不通的,民族的历史基因从来都是异常顽强的。而今,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界的力量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一个问题上:中国如何重建文化价值体系的问题,如何在全球化的结构中定义自己的道路和构想中国的世界图景。从一波接一波的“国学热”到艺术界乃至教育界对民国之风的重新打量、追思②,再到学术界对中国学术主体性的呼唤③。中国人文生态的建设需要立足于一个经历过世世代代的时空绵延的历史性的文化性的中国,这一点已经逐渐达成了共识。

没有人文生态的优化,中国的环境生态的保护终究是纸上谈兵。中国的生态建设一定要学习世界,但是首先要了解自己,而了解自己唯有从“根”开始,这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因为它源自中国迫切的现实需求。而令人欣慰和鼓舞的是,随着中国世界地位的提升和世界生态问题的蔓延,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主客体对立的思维方式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局限性,从而表现出了对东方文明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小约翰·柯布就指出:“不过我相信它(道家文化———笔者注)确实包含了一种生态维度;而这种维度在西方只以只言片语的形式存在。因此,在古代中国的智慧中有许多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在中国实现一种生态文明的可能性要大于西方———因为,与自然相疏离,这几乎充斥西方历史的所有文化里。”但是接下来,他又不无悲哀地指出:“中国对现代工业化西方的大规模模仿,使之处于摧毁这种可能性的危险之中。中国传统中最具价值的那些方面,使得中国人给予抛弃这种可能性而`追赶上'西方的技术和工业,那些方面便是已经被西方大肆摧毁了的生态视角。”[11](P22)如果仔细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就可以发现大量的几乎是自发的与生态文明相一致的思想、技术、道德,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民族遗产,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取之不尽的宝藏。

四、结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

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笔者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命题。笔者并不是为生态文明硬贴政治标签,而是想特别强调中国的生态建设同中国曾经走过的现代化道路一样,必须立足于中国当下的现实国情,背靠五千年文化的巨大宝库,面向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同的文明形式在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思维范式中,在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的视阈中会呈现不尽相同甚至是截然不同的状态。正如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指出的那样,生态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如果不和现实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相联系就会迷失于大而无当的并常常是一厢情愿的乌托邦理想中,从而偏离它现实的出口。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生态问题当然是世界性的;中国在解决生态问题的过程中也不能不积极学习别国经验和引进先进的生态技术。但是,作为第三世界国家,而且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大物“薄”、全面转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生态问题首先是中国自己需要面对的包蕴着大量错综而棘手的具体难题的大问题。它的生发与解决都不能不建立在对中国历史传统、现实要求、未来图景的实事求是的梳理、剖析和判断的基础上。中国的特殊性使中国可以学习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经验教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成为中国的榜样或者说理想范式。而从另一个方面说,今天的生态问题早已超出了技术层面的环境保护,而牵涉到许多终极价值原则的权衡和博弈。从哲学上讲,有人类中心主义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从社会学而言,有公平与效率、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的先后和取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生态建设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完全离开意识形态和制度要求的场域。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生态建设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样应当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遵循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原则,这是历史的要求,也是现实的规定,当然同时也是未来的方向。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的特殊地位,也决定了我们应当而且也必然会在这一世界性的问题领域中贡献自己特殊的经验和智慧。参考文献: [1]姜春云.偿还生态欠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2]韦建桦.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创建生态文明[A].薛晓源.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4]李明华.人在原野———当代生态文明观[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8]姜春云.偿还生态欠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9]周易[M].[10]陈来.“以对方为重”:梁漱溟的儒家伦理观[A].曹天予.文化与社会转型[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1][美]小约翰·柯布.文明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7).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学院: 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大学,****学院,****,******)

摘要: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的重要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本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中心,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基本内涵和建设理论,并指出了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因素以及其本质要求是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最后,就这一问题我们能能做些什么提出了笔者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引言

纵观历史,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近现代的工业革命,人类的进步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恣意利用之上的。近20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以及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在取得了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的同时,我们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许多甚至是不可修复的永久损害。08年中国南方的冰雪灾害,近几年越来越频繁的洪涝灾害,全球气候变暖,土体荒漠化,水土资源流失,垃圾成灾,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逐步显现。这些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反对漠视自然、糟践自然、滥用自然和盲目干预自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就是要求人类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超过环境的承载力,做到不破坏自然,主动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积极改善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中国化,要求我国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不要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历程,要有意识地做到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获得发展。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

一是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二是关于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生态文明建设涉及范围很广,需要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需要大家统筹发力,互相协调,一起努力。

三是关于推进绿色化的理论,协同推进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即要求我们的生活要勤俭节约,绿色低碳,要求我们的产业要做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四是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我们要知道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自然面前我们不能狂妄自大,不能有人定胜天的傲慢,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去对待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五是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考虑到自己当代人的利益,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要注意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建设。

六是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好节能减排。

七是关于走文明发展道路的理论。要把推进生产发展为基础、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3] 4.影响因素

4.1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文明总是与野蛮相对,以往人类的发展总是在野蛮的模式下,不顾其他,去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经济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每况愈下。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伦敦却不断地爆发光化学污染事件,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健康受到很大威胁。改革开放三十年,时代在进步,观念在更新,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我们的人民却仍然饱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之灾。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钢筋水泥,也正是这些钢铁厂、水泥厂的过量存在,使得近年来京津翼地区受到空气污染、雾霾严重,甚至有时会达到伸手不见五指的恐怖地步。然而,这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真的不可避免么?

我们知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资源的利用,经济学的诞生就旨在通过研究、把握、运用经济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最大限度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利用资源谋求发展的过程中,面对人口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当下的科学技术想做到资源的百分之百利用而又不产生污染或者说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这究竟可不可能?世界人民都知道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也都知道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碳排放)有关,可为什么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美国却在签订了《京都议定书》后又选择了退出?这就是因为限制了碳排放也就意味着限制了经济发展,面对其他新兴国家的崛起,这些发达国家又怎么会妥协呢?在经典灾难片电影《后天》中,当一个教授谈论到由于全球变暖而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骤降时,场下的副总统说了一句这样的经典台词“我们的经济和环境一样脆弱。”这句话真的很发人深思。不同于典型的美国大片,影片结束的时候,没有美国式的英雄拯救地球,有的只是,人类低下高贵的头,向大自然承认自己的错误。

面对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这个相悖的命题,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到这个平衡点,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破坏,并利用经济建设的成果去解决好生态的修复和污染的治理。

4.2政治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与许许多多的因素相关联,所处的环境再也不是很久以前相对封闭,相对独立的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都摆脱不了政治发展的影子。任何一个政治生活也都是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下生存、运行和发展的。政治生活系统只有与外部自然界进行正常的物质、信息和能量方面的变换,才能存在和发展。所以,人们往往会将风调雨顺与国泰民安相联系,而当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政治生活打破了自然界的规律,破坏了内在的紧密联系,发生

[4]一些自然灾害即所谓的天灾的时候,人们又往往会将其解读为人祸。或许你觉得,这是人类醒呢? 的渺小在面对一些超出自我解释能力范围之外时的一种诡辩,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良好的自我觉生态环境问题在表面上看是人类的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破坏了自然生态,其实质还是人类政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政治问题。人类的政治制度和一系列的政策制定,不仅仅反映了人类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也更加反映了执政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政策的制定影响着现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模式,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在正确的政策指导下,人们会去尊敬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错误的政策则会诱导人们走向破坏生态的自我灭亡之路。纪实电影《可可西里》,讲述了在青藏高原腹地,由汉藏两族人民自发自愿组织的志愿巡山队与猎杀藏羚羊以获取羊绒谋得暴利的不法分子进行了残酷的斗争,可由于中国政府过于专心于经济建设,缺乏对大西部藏区的生态保护意识,不重视巡山队的编制建设和经费诉求,导致藏羚羊由近百万只减少到三万只,巡山队队员也命丧荒野的悲壮故事。当然随着政府的后知后觉,以及后续的保护性政策的出台,藏羚羊数量又有所恢复。

为了协调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社会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变革的起因在于生态, 但变革本身在于社会和经济,而完成变革的过程则在于政治。总之,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发展密不可分,政治制度的建设和政策的制定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

[5]4.2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比如,石油的发现以及内燃机的出现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劳动力,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给人类创造了极大的物质文明,同时也产生了空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还有诸如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却也造成了水土资源的污染等等。当然,理性的头脑告诉我们,科学技术还是第一生产力。落后的科学水平下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导致的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浪费对我们的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在科学的引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特征的社会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6] 科技的发展将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新的生产技术的出现,如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将会淘汰掉那些落后的高污染的生产企业,有利于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新型产业的发展,而这些产业和相关技术也将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中坚力量。科技创新将引领清洁生产和高效的污染治理,减少材料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在一定程度上,科学技术的创新还将引导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生态环保理念的建立,从以前的过度消费向到现在的适当消费、绿色消费转变,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

5.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一种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政治、精神文明的总和。

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7] 悠悠华夏5000载,中国古代以墨子为代表的道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十分重视,他们主张“道生万物”“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道德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的人、地、天、道、都是自然的存在,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是以地球运行规律为法则,地球的运行以宇宙运行规律为法则,宇宙的运行又是以道的规律为法则,而道的运行以自然为法则。它强调了一切行为活动都要遵循自然规律,对世间万物怀有仁爱之心。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我们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道家文化中关于生态的理论启发我们,要发展要建设要搞生态文明本质上其实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做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要做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这需要我们政府和生产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即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处理好这种关系关键还是在于人,在于人民群众的国民素质和道德素养,因此我们需要从人民群众的国民教育入手,从小培养人们的生态环保理念,将生态观念深入人心,争取让人人能够做到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然,道德约束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仍然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的法律法制体系,这就更加需要政府层面的努力。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构件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进行监督检查。同时,政府应该大力鼓励科技发展,企业创新,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用科技的力量建设生态文明。[8]6.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伟大事业,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创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相信通过经济上的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加上政治上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的建立以及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创新,中国人民的生态文明建设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也会取得最终的胜利。期待电影《后天》里面的“后天”最终不会与我们相见。

参考文献:

[1][2]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01).[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 [4]赵国营,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5]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M].武汉:武汉出版社, [7]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2013.7.[8]道德经[M]二十五章

第五篇:中特论文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新时代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廖宝鑫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全党全国人民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为下一代谋福祉,求发展使我们的国之大计。为了实现新时代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加强各方面的生态改革,林业生态制度的建立,煤炭行业的转型,“互联网+”与生态文明的建设都是我们走向生态文明中值得探索的道路。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生态改革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

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发展息息相关,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如果忽略环境的保护、忽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新中国新时代的长远发展必将受到沉重打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也将无从谈起。

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那么,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报告也给出了答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也越来越受到我们党的重视。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做到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珍惜每一寸国土,加强海洋国土资源的利用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全面推广节能降耗的产品,鼓励人们节约资源,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减少自然灾害。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政治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众所周知,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发展指明了路径。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我国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超额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十一五”减排任务,全面实施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为促进绿色增长、推动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可靠基础。但客观地讲,由于没有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可定量评价与考核的标准,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需要催促着我们寻找更为有效的制度性解决方案。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有效制度建立,当前,在这一过程中,急需破解的难题主要有:

(一)环境法律生态化问题

环境生态危机仍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环境时代已悄然来临。传统法律都是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之上,在对待代内关系和代际关系时存在着偏差和失误。传统环境立法目的是以保护人类的根本利益为核心,而且主要关注的是当代人的利益,对后代人的利益以及自然的利益却很少关注,并且没有体现生命物种之间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在执法和司法领域也都是以保护人类利益为核心展开的,人类给予自然的道德关注几乎为零。

(二)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人和自然的和谐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缺位,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严重失衡,这其中不仅牵涉到人和人之间利益分配的问题,也关系到人和环境,即人为破坏了环境,进而影响到人居环境与安全的问题。这种失衡和扭曲的局面,不仅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而且破坏了地区之间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比如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矿业城市,是以牺牲公民的生存权、健康权、环境权为代价来获取经济的高速发展的。这种发展模式的后果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公民利益的损害,最终失去依托环境发展经济的潜力。因此,这些问题的彻底解决,有赖于相关制度的创设与更新,即必须构建生态补偿机制。3 新时代下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手段

1)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林业承担着优化生态环境与促进林业发展的双重使命,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一要为现代林业建设大力培养“生态型人才”,其必须具备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观,其次,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使生态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再次,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人的追求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

二是要着力研究生态建设制度。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不仅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现代林业认为相对于森林的生产价值,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创造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更高,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更大。国际上认为地球森林生态系统所创造的生态价值远远高于木材生产价值十几倍。有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才能调整相关主体生态利益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鼓励生态保护行为。

2)煤炭行业进行深入改革

作为基础能源工业,煤炭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工业三废“矿井水、煤矸石和矿井瓦斯”是造成城市乡镇污染的重要角色。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步入“新常态”的发展形势下,煤炭行业更需要不断探索经济增长与节约能源资源、环境保护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建设美丽矿山。在煤炭结构调整方面,通过推动煤炭资源整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煤电、煤焦化、煤气化产业链,建设循环经济园区,促进了煤炭结构优化与转型发展。

3)“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

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无缝结合,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变革,迎来了“互联网 +”时代。“互联网 +”具有跨界融合性、协同创新性和万物互联性,彻底改变了改变了人与自然、人与机器、人与信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了万物的关系。“互联网 + 农业”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了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全方位配置,将信息进行快速整理重塑,形成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管理,这不但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离散状况,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生态循环发展,实现产业创新。从资源配置来说,发达的网络使以前分散的农村资源配置更优化、更高效。“互联网 +医疗”提高了医疗水平和效率,扩大了医疗范围,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减少了资源浪费,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如今“互联网 +”技术下的交通领域,出现了滴滴打车、快的打车、uber等服务。这使乘客和司机能够快速匹配,合理有效地节约和利用资源,减少了人流与物流的无谓消耗,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大改善了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灿发.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J].中国法学,2014,03:34-53.[2]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01:2-13.[3]杨建宏1,岳亚库2.对宜君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建议[J].吉林农业,2015,01:.[4]唐熙然,李伦.“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6-8+16.[5]路世芳.浅谈林业生态文明建设[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06:93.[6]王焕忠,刘善勇,王伟.煤炭行业进入生态文明发展新时代[J].中国生态文明,2015,01:40-43.

下载中特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特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周琰2012200335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工业技术迅猛发展,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也承受了越来越大的负荷。许多环境污染、资源匮乏、气候问题开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新的发展战略,我们必须认清我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以及加强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二、当前生态和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问题三、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特研究,课外研习论文 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姓 名:王佳 年 级:2013年 班 级: 2班 学 号:2131003499 指导教师:王德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部分:......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湘潭大学 化工学院 环境工程 LYL 摘要: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遇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进而唤起生态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对 错 【答案】:对【解析】: .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对 错 【答案】:对【解析】: 西方文化对待大自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课程论文)(精选五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作业 论文题目: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学 院: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 专 业: 项目管理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4 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