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网络论文[五篇范文]

时间:2019-12-03 23:4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气象信息网络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气象信息网络论文》。

第一篇:气象信息网络论文

1宁德市气象网络安装现状

新一代雷达系统具备监测、预警和服务一体的能力,大大增强了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防灾减灾能力。各观测设备和防御设备需要在一定的网络环境中运行,我市气象网络有内部局域网和外网,卫星网等。内部局域网采用网状拓扑结构,且与福建省气象信息中心及宁德市气象局通信专线、雷达接收系统、降雨指挥中心、internet互联网等之间相互连接的复杂网络体系。任何一个部位的网络系统遭到破坏,有可能导致整个观测系统的瘫痪,对气象业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找出气象信息网络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安全之策显得十分重要。

2气象信息网络存在的问题

2.1信息网络安全意识较差

目前,气象部门的大部门工作人员存在着重使用、轻管理的网络认知态度,网内各设备的使用操作者认为气象网络是专网,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不会有安全问题发生,就养成了随意上网的习惯,增加了网络隐患;虽然有相应的网络安全信息管理制度,但相关人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较差,对网络安全方面没有注重强调,要求较低,使基层操作人员疏于安全防护,增加了气象信息网络被病毒感染的几率,造成信息数据被破坏、丢失,甚至使整个网络瘫痪。

2.2共享信息交流频繁,各部门协调机制滞后

现代化综合气象业务体制的建立,构成地基、空基和天基一体化的集约平台发展模式,气象部门与多个部门之间建立了数据交换共享的联动机制,使气象信息网络的使用度更加频繁,不同单位之间的网络信息频繁流通的同时,增加了网络安全隐患。各相关单位只重视自己内部网络运行状况,无法查看到其他互通部门的网络安全隐患,导致网络故障发生时,不能相互协助解决,有可能影响到其他交互网络的安全。期间数据信息在使用、传输等过程中可能发生被外人读取、假冒、恶意修改等多种风险,容易发生数据信息丢失、泄密的严重问题,使气象信息的可靠性大大降低。

2.3缺少网络故障应急方案

科技的进步,增加了网络被攻击的手段,气象网络系统其他电脑的接入和较多的连接点,都给攻击者以可趁之机,使用逻辑炸弹、网络病毒、失能武器等多种入侵方法,侵入网络系统内部,对网络系统进行肆意掌控。虽然有自动网络安全管理系统,但其主动防御技术与网络攻击手段相比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再加上网络故障的不确定性和网络管理人员技术能力较低等不利因素,导致很难制定全面的网络故障应急预案,在较短的时间内任其破坏网络系统,导致气象信息被非法窃取、破译、拦截等,破坏了气象信息的完整性。

3加强气象信息网络建设的安全策略

3.1加强网络技术防护

网络技术防护是利用相关访问控制、防火墙等技术,保护气象网络范围内的各种行为操作。利用访问控制可以对入网访问、网络权限、信息目录等进行控制,确保内部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防火墙是气象网络最基本、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防火墙处于网络使用群体与外界通道之间,对所有internet的来访信息进行检查,拒绝不明危险信息来源,提高内部网络运行质量;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对气象信息网络中的各个节点进行入侵检测、监视和分析,对监测到可疑地址进行自动切断,并发出警报,实现网络管理的动态监管;网络密码技术包括单钥匙密码体制、数字签名等多种密码钥匙管理方法,为信息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证,直接防止人为入侵,增加了气象信息的实用性和完整性。

3.2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气象网络是否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最重要的是管理,网络安全管理要结合安全技术和防范措施双重防护,才能确保气象网络的良好安全有效。网络安全管理贯穿于气象工作的所有流程,可加强内部工作人员的安全网络意识,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监督其网络运行维护制度,使全体人员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同时明确设备软件管理责任,提高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心,便于对网络设备及网络系统进行全面管理,提高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性能。

第二篇:气象论文

影响我国农业的气象灾害及对策

摘要: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本文从农业气象灾害的概念入手, 简要概述了气象灾害的类型及原因, 着重出了应对气象灾害应采取的措施。希望从防范于应对气象灾害入手,促进农业生产与农民增收。关键词:农业 气象灾害 对策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种类最多、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所有自然灾害中, 气象灾害占了70% 以上,其中60% 为农业气象灾害。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增长等因素造成的压力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近10年来, 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出加大的趋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气候变化会造成我国大多数主要作物水分亏缺、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并使我国现行的农业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发生改变。因此,研究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对于发展可持续农业是极为重要的,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对气象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尚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落后局面。要依靠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使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从农业生产的气象环境角度出发,最重要的任务是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充分利用各种高技术手段,对复杂多变的农业气象环境和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全程动态和准确的监测,开展有针对性的气象保障和减灾防灾调控服务,使气象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服务和贡献上一个新台阶。影响我国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

干旱灾害农业干旱不同于气象干旱和水文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是由外界环境因素造成作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发生水分亏缺,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导致减产或绝收的现象。农业干旱涉及到土壤、作物、大气和人类对资源利用等多方面因素,而且与社会经济关系密切。中国大部地区旱灾严重,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损失比洪涝更为严重,是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1]

灾害类型

洪涝灾害农业洪涝可分为洪灾、涝灾、湿害,这3 种类型的洪涝密不可分。洪涝的形成与降水量、地理位置、土壤结构、植被、以及季节、作物生育期、防洪设施等密切相关。但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持续性暴雨、特大暴雨造成江河洪水泛滥淹没或冲毁作物,造成减产或绝收。全国大部地区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十分明显,洪涝灾害较为频繁,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气象灾害。

风雹灾害。风灾害是一种局地性很强的农业气象灾害,它对农作物枝叶、茎杆和果实产生机械损伤,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风雹天气产生于强对流天气系统,是大气的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共同作用而成,是由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形成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分布特点总体上来说是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 中纬度地区多于高纬度或低纬度地区。青藏高原和祁连山区是我国雹日最多、范围最广的地区。

冷冻灾害。农业冷冻害主要包括低温冷害和冻害,而冻害包括霜冻害和寒潮冻害。低温冷害主要是指作物在生长期间因温度偏低, 影响正常生产,或者使作物的生殖生产过程发生障碍,导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冻害是在植物越冬期间,在低于0 ℃的严寒条件下,作物体原生质受到破坏,导致植株受害或死亡的现象。冻害包括霜冻害和寒潮冻害。冻害一般发生时间是秋、冬、春季,冷害发生在春、夏、秋季[2]。

台风灾害。台风是指在热带海洋上发生的低气压,当近地面最大风速达到或超过17.2 km·s-1 时,成为台风。它是一种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热带气旋,台风被列为全球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我国受北太平洋西部的热带气旋影响,主要发生在浙江以南沿海一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瘟疫、环境污染、虫灾、森林草原火灾等气象衍生灾害也将对我国农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

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 依法发展气象防灾减灾事业。应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及配套法规, 制定《气象灾害普查办法》、《气象灾害风险性评估管理办法》、《气象灾害调查评估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同时要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制定气象灾害普查、评估、灾情收集等相关的技术标准, 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法律体系。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中央和地方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财政预算。气象灾害防御是一项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主的公益性工程项目, 工程性防御投资巨大, 非工程性防御研究周期长, 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必须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 进行长远规划重发区群众增强防御意识, 了解灾害的成因及防御办法和措施效果、规范行为, 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增大灾害的损失, 熟悉预警信号和应急处理办法, 明确在灾害防御过程中应尽的职责, 熟悉转移路线和方案。通过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提高从事气象灾害防御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充分发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的建设效益, 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财产所带来的损失[3]。

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工作。针对具体作物品种开展气象灾害指标研究, 提高指标确定性和针对性。加强病虫害发生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减少病虫害造成的危害和污染。细化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平台建设, 提高农业气象灾害产品的服务效率。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知识科普宣传, 提高农民应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 天气预报是其重要的条件.至今, 人类还无力直接阻止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起的气象灾害的发生, 但是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现代化的手段监测分析大气变化, 捕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发生的前期征兆, 预测气象灾害的发生.如可应用卫星遥感技术, 雷达探测技术提高预报精度, 延长预见期.目前, 我国已建成了4 000多个各类气象台站.成功发射了4颗极轨气象卫星和3颗静止气象卫星, 是世界上同时拥有双轨气象业务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和沙尘暴监测网、自动气象站网、L波段探空雷达、全球定位系统探空站、飞农业生产气象信息服务保障气象卫星信息服务与保障利用多种气象卫星开展夏粮和秋粮长势遥感监测分析,提供生长期内卫星遥感作物长势及其变化动态。[4]气象气候预测产品应用服务与保障针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气象问题,充分运用多种气候监测信息,综合现代数值天气预测、雷达和卫星遥感信息分析预测、现代综合统计预测和中期集合预测方法以及长期气候预测方法等,发展直接针对作物生长关键时段和关键性农业气象灾害的中、短期综合预测技术和长期预测新技术,以及将加工处理的区域性农业气象灾害预测产品更迅速分发到农业生产的决策指挥和服务部门,为作物生长关键时段各类农业气象灾害的减灾防灾调控技术的实施提供咨询服务。[5] 气候影响评价服务与保障。从农业生产过程及其与环境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入手,研制新一代的机理性农业气象影响评估模型,进而提高评价分析的客观定量化程度和科学水平,并投入信息保障服务业务,及时提供评价服务产品。利用多种模型集成结果,生成农业气象影响评价服务产品,建成一套可供业务化使用的服务系统,系统有良好的界面,用户使用方便,可为用户提供各种单一的、综合的监测、诊断、预测保障信息。[6]

参考文献

[1] 卢丽萍,程丛兰,刘伟东,覃志豪.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4)3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2]孟宪群.浅谈中国的农业气象灾害.[3] 辛吉武,许向春.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4]朱兰娟, 宋健业.网络信息.2007 年第8期

[5] 王春乙, 娄秀荣, 王建林.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 2007, 16(5):37-43.[6] 成兆金, 赵再全, 靳会梅, 等.气候变化对莒县农业气象灾害的影 响及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8).

第三篇:气象 论文

微博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运用

摘要:就当前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来看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其服务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提升。但是即便如此,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在各方面任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急需我国的气象部门去解决与完善。本文主要针对大众对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普遍认知不足的问题,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着眼于现代化的宣传手段,通过调查研究来提出一些合理的宣传手段,以便在提高公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认知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从而使得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事业能更好的为十二五规划服务。

关键字:公共气象服务 认识 微博

引言:又好又快地发展公共气象服务, 是我国气象事业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公共权益保障不断强化,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公共服务政策的透明度不断提高,亟需对现阶段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充分的认识和研究,特别是在提高公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认识以及公共气象服务信息的发布方面需要我们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指导公共气象服务的科学发展。

一、我国公众、政府部门对气象服务的认识情况

我认为目前公共气象服务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大众以及各级政府对它的认识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大众对气象服务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对它的重要作用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不足现象。同时一些政府部门也对气象服务的效益评估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了对其真正效益性评估存在差异。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的认识比较到位,较好地承担政府在公共气象服务中应当承担职责,而有一些地方政府认识还不够高,认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组织主体应当是气象部门,应当由气象部门争取国家投资,在一些地区延伸到乡镇村组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比较缓慢,这可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对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主体,在一些基层气象部门有些领导干部的认识也不够明确,也认为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是气象部门职责,部门没有投入,部门现有的人力资源也不够。因此,对公共气象服务向基层延伸的信心不足。

一些基层气象部门对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认识大多还没有形成走出部门的概念,认为气象部门如果把气象信息加工处理系统和气象信息服务发布系统建设好了,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就建成了。这种认识主要限于气象部门自身承担的公共气象产品制作和发布的任务,其实这只是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核心部分,气象部门还需要通过履行政府管理职能广泛利用政府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构建气象预报预预警传播系统和接受系统,才可能建立形成完备的公共

气象服务体系。

而公众对于气象服务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政府提供的免费天气服务上。完全看不到气象服务能给我们带来的经济利益。比如一家羽绒服厂家,如果他能及时的了解到下年或者就是今年冬天的一些气象信息,那么对于其生产就可以产生指导作用,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利益。[1]

二、现代化传播手段与公共气象服务事业的关系

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所需要的投资非常巨大,而且有一部分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因此,必须建立形成与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相适应的投入机制。[2]所以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之外还要通过气象部门自身的努力,依靠传播气象信息的附加值来为建立一套完备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同时也通过信息的传播来增进公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认识与理解,扩大影响力。

随着现代传媒手段、方式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与这些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媒介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这些媒介也是大众获取气象信息、享受气象服务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的主要手段。因此它们自然也与我们的公共气象服务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关系。如果我们想要将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是也推向一个更高的平台,就不应该忽视现代化传播手段对其的作用。

而结合实际来讲目前,公共气象信息发布的手段大致有电视、报纸、广播、手机短信、网络、电话、传真、手机小区广播、卫星数字音频广播DAB、LED 显示屏、乡村大喇叭,这些技术手段应用范围和区域应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城市气象灾害防御与高质量的气象信息服务是城市气象服务的重点,可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手机小区广播、LED 显示屏等手段发布灾害性气象预警信息[2]。农村气象服务要将气象灾害预警防御和关键农事天气预报并重,信息发布的主要手段有电视、广播、短信、乡村大喇叭等,学校、医院、工地、社区的主要气象服务是气象灾害预警防御,信息发布的手段主要应有短信、广播、LED 显示屏。

就当下而言,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之外网络平台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手段。所以网络平台的建设对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时下一些比较热门的网络应用比如微博,对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三、目前微博在我国公共气象服务中的运用情况

当前,微博已发展成为互联网最具代表性的应用,也成为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和传播气象预警信息的重要手段。经调查,更多的网友希望每天都可收到来自媒体刊载的天气预报,以及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或服务提示和指导等。随着网络媒体和手机终端技术的迅速发展,气象部门纷纷开通官方气象微博,开展公共气象服务。

1、微博已成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自2011年1月起,中国气象网、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频道以及大部分省、市级气象部门纷纷开通官方微博。和人们习以为常的天气预报方式所不同的是,通过微博发布的天气预报,常带有网络流行语或当地方言,内容通俗易懂,其新潮、亲和的表达方式,迅速吸引网友的关注,并广受追捧和热议。微博在信息传递上有着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优势,网友只要通过能够上网的手机、电脑,便可随时、随地登陆微博,查看、发布信息,同样,登陆当地气象局开通的微博即可获知当地的天气信息。通过微博,公众不但可以接收更加及时、更为精细化的实时天气信息,还能与气象部门及时互动。凭借快速发布、快捷分享的特点,微博已成为公共气象服务的手段之一。

2、全国气象部门气象微博的开展情况及影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新浪、腾讯两大主流网络媒体的微博平台上通过官方认证的气象微博已达120余家。在腾讯微博平台上,中国气象、中国天气网、广东天气这3家官方气象微博的“粉丝”均已超过百万。在新浪微博上,广东天气微博的“粉丝”数也遥遥领先。在此,以广东天气微博为例来分析。2011年3月9日和16日,广东天气官方微分别在新浪、腾讯上线,开始为公众提供气象信息服务,主要包括预报、科普、互动、话题等四大类信息。广东省气象部门开发了广东气象官方微博统一发布与管理系统,制定了严谨、明晰的《广东气象微博工作流程及内容规范》,严守内容采编流程及内容规范。截至8月5日,广东天气微博在新浪和腾讯两网“粉丝”超过155万人,共发布信息超过800条,平均每天更新5~6次。7月公众直接转发量达3万次左右,评论量逾3000次。在有实际意义的网友评论中,赞扬占61%,明显超过其它类别。广东天气微博开通之后,中山、佛山、深圳、汕尾等21个城市气象部门相继开通微博,基本形成了广东气象官方微博服务群。广东省气象部门开通的官方微博已经实现了业务化运作。据深圳市气象局对6月一次暴雨过程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显示,市民获取气象服务信息方式中,微博占26.39%,仅次于气象网站;公众最希望获取气象服务信息的途径中,微博列第二,仅次于手机短信。[4]

四、如何利用气象微博来拓展气象服务

1、明确定位,重视和发挥气象微博的作用为充分利用微博开展气象服务,将气象微博纳入气象业务体系建设,作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一项内容大力发展。充分利用网络、手机媒体等,搭建微博传播的新载体和新平台,大力宣传气象业务和服务。建立一套完备微博服务体系,包括建设依托多平台的省、市、县三级气象官方微博,开发统一管理和发布支撑系统,将气象官方微博发展为各省省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和传播气象预警信息的重要手段,打造成为“百姓生活的参考、气象科普的园地、应急信息发布的平台以及与公众沟通互动的桥梁”,实现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打造部门品牌形象。

通过气象微博加强与老百姓的联系并通过微博及早发现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及时对公众关心、关注的气象科普、气象热点焦点事件、重要天气过程、重大气象服务等问题作出回复和正面引导,快速解惑答疑、增信释疑,将可能产生的气象服务舆情解决于萌芽,并将其制度化、常态化。同时,还应建立微博问题库以及以科普、预警防范、温馨提示等内容为主的资料库,根据网友点评,有效应对和引导在网上发起的各类舆论。从而提高公众认知水平和对公共气象服务的满意度。

2、多措并举做好气象微博的管理、运行及维护微博气象服务应纳入业务化运作。各级气象部门指定专门气象服务机构负责气象官方微博的运行和维护,建立微博气象服务业务流程和规范,加强信息发布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培训和交流,并进行阶段性总结。要有专门机构负责微博信的编辑审核发布、博友互动、用户反馈意见的搜集整理、微博专题策划与推广运营等多项职责。加强微博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的安全管理,实现采、编、发分离,避免错误信息发布造成严重影响。组建专业的微博服务和保障团队,培养一批业务素质高、文字功底好、应变能力强的微博发布和维护队伍。[5]

3、精心策划,加强公众参与气象服务的积极性互动是判断微博关注度和活跃度的标准之一,也是微博气象服务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要积极探索并建立气象服务微博互动新模式,采取有效措施使公众从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信息传播者和参与者,扩大气象信息传播范围。加强与微博用户的日常对话,提高气象服务微博的活跃程度。

为了不断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还要通过微博定期收集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开展公众对气象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开展公众对预报预测准确率的调查评估,为改进气象服务工作、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奠定基础。要加强微博气象服务效果评价,定期对微博粉丝数、原创消息数、各栏目互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4、积极与社会媒体合作,加强宣传推广微博是个很好的营销平台,是信息、服务或产

品重要的推广渠道,有助于开阔视野,开拓市场,增加社交范围,更有利于信息沟通、扩大合作、促进了解、改善服务。努力吸引受众关注度,不断扩大陕西气象微博的影响力。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和资源,让气象微博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社会媒体的宣传,并通过气象微博来将一部分的气象服务作为一种有偿资源告诉一些商家和企业,这样也可以为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积累必要的资金。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的今天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才能将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也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公众对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认识。这对制定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化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努力建设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和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6]而气象微博的运用更是结合当下实际将气象服务与现代化传媒手段相结合的典型。

参考文献

[1]《对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的思考》张雪艳,崔彩

[2]《构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姜海如

[3]李刚,贾学平.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水平[J].吉林金融研究,2010

(12):62-6

[4]高晓斌,翟娟,闫靖靖《气象微博在陕西公共气象服务中发挥的作用》

[5]高晓斌,翟娟,闫靖靖《气象微博在陕西公共气象服务中发挥的作用》

[6]王莘《公共气象服务理论的内涵及特性》

第四篇:气象仪器课程论文

气象仪器课程论文

题目自动气象站的发展与展望

学生姓名张曦

学号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O一二年十二月一日

自动气象站的发展与展望

张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南京 21004

4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外自动气象站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我国气象观测自动化的现状,对符合我国气象观测事业发展需要的自动气象站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估。

关键字:自动气象站发展展望引言

所谓自动气象站,是指能按设定的要求,对多种气象要素自动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的地面气象观测设备,可以减少观测人员的地面观测工作量,提高观测时效和质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芬兰、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地面气象观测网中就已普遍采用了自动气象站。1999年7月,我国引进芬兰VAISALA公司的5套自动气象站投入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次将自动气象站作为正式观测使用,标志着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同时,我国也加快了自行研制生产自动气象站的步伐,第一批于2000年1月1日起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目前,我国已普遍使用自动遥测气象站,实现了人工气象站与自动气象站的联合观测。

自动气象站在我国已运行多年,气象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发现许多问题。传统自动气象站的结构为集中式,数据采集器必须与具体的传感器匹配,系统开放性不高,不适用于气象传感器的替换或增加。尽管国产的自动气象站发展迅速,但气象传感器的技术水平较低,距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由此可见,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地面气象观测的自动化水平,升级自动气象站和提升国产传感器的生产水平是关键。在对自动气象站进行改造和升级换代时,应当以丰富的经验为基础,以实际业务需求为参考,研制国际领先的自动气象站和气象传感器。

当前,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许多新技术都应用到气象观测自动化中,大大提高了气象传感器的探测精度和可维护性。因此,有必要了解当前国际自动气象站和气象传感器方面的最新发展和动态,为我国自动气象站及气象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自动气象站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自动遥测气象站一般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主控微机、显示打印系统和供电系统等部分组成,传感器包括有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向风速传感器和降水传感器等。自动气象站将各要素传感器所测要素的量值以各种电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形式传入或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采集各传感器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通过一根通讯电缆与主控机进行通讯;主控微机接收数据采集器传送来的数据信号,并通过终端软件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实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3 自动气象站的发展

3.1 国内自动气象站发展现状

当前国内有多个厂家生产自动气象站,如北京华创升达高科技发展中心和天津气象仪器厂的CAWS 系列、长春气象仪器厂的DYYZ II系列、江苏无线电研究所的ZQZ_C II系列、广东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的ZDZ II型和北京阿斯曼科技发展公司的ASM、XYZ系列。其中CAWS600、XYZ06以及机场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系统在军队和地方台站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下面列出部分自动气象站的结构组成及其采用的部分气象传感器。

综合各种型号的自动气象站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1)大部分自动气象站采用集中式结构,系统开放性不高,不同型号的传感器对应不同的数据采集器,各厂家之间标准不统一。维修或增加传感器都必须对自动气象站重新进行校准标定,过程复杂,不符合我国气象发展战略研究中“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工程”的发展要求。

(2)国产自动气象站所采用的气象传感器主要依赖进口,受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的限制,国产传感器的准确性、可靠性较差。观测项目仅限于传统的温、压、湿、风和降水等六要素,云、能见度、降水现象等气象要素急需要纳入自动气象站的观测项目。

(3)国产自动气象站所采用的数据采集器大多与相应的自动气象站配套使用,当需要扩充自动气象站观测功能,增加新的气象要素传感器时,不能直接进行升级,必须更换,从而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3.2 国外自动气象站发展现状

目前全世界的70多个国家和20多个地区和组织基本上都是使用芬兰VAISALA公司的气象产品进行气象观测,自动气象站也不例外。VAISALA公司自动气象站的代表系列是MAWS系列,目前在全球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使用的是MAWS201系列,该系列现已发展到了MAWS301、MAWS410系列。与国产自动气象站相比,国外的自动气象站和气象传感器具有如下特点:

(1)气象传感器技术先进,产品精确性和稳定性优越,除基本的六要素传感器外,土壤和水的温度、太阳辐射、土壤湿度、能见度、云等要素的传感器已经有成熟的产品出现。

(2)自动气象站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增减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实际操作简便。采用通用的数据传输格式,用户能自由配置数据的输出格式。基本满足世界各国各种业务应用的需要。

(3)自动气象站采用良好的防护措施,能够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在装备使用的机动性、操作的便捷性、维修的快捷性、恶劣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都做得较好。

(4)尽管国外自动气象站和传感器性能优越,但是通过进口自动气象站在中国长期运行的情况来看,其硬件和软件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国外自动气象站的结构、传感器和软件等都是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设计的,并不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自动气象站的展望

通过对国内外自动气象站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尽管目前国内的自动气象站基本能满足气象业务的需要和环境的要求,但存在不足和缺陷也较大。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气象观测水平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为了满足不断提高的气象观测需求,提高我国气象观测事业的整体水平,应重点发展新一代自动气象站,对气象传感器、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改进,使我国的新一代自动气象站能够进入世界一流的行列。结论

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外自动气象站和气象传感器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我国气象观测自动化的现状,对符合我国气象观测事业发展需要的自动气象站、气象传感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估,认为自动气象站及气象传感器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

(1)改进自动气象站的结构,采用总线制分布式或网络型结构,能够大大提高自动气象站的操作性和扩展性,是我国自动气象站发展的方向之一。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气象传感器;在提高现有气象传感器的探测精度和可靠性的同时,研制符合实际需求的其他要素的气象传感器;规范国产传感器的生产标准,不同厂家的产品应当遵守统一的标准,使同一型号的传感器能够互相替换。

(2)改进和完善数据采集器的结构,使数据采集器能实现传感器的随意增减和热插拔,从而提高自动气象站的扩展性和通用性。

(3)此外,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修订完善也是当前的发展趋势之一。应当从观测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自动气象站和气象传感器的技术指标修改、制定云、天气现象等的器测规范,促进多种气象传感器在自动气象站的业务应用。

参考文献

[1] 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指南,WMO手册中文版,第六版

[2] Present Weather Science, PWS-SCI Exploratory actions on automatic present weather observations.[3] 我国自动气象站建设发展迅速,光明日报,2003.08.17

[4] 李麟,李效东,漫谈分布式自动气象站,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

[5] 岳立成,利用RS-485总线实现气象要素分布时自动采集,气象水文海洋仪器,No.3/32005

[6] 岳立成,总线制分布式气象要素采集系统初探,吉林气象2006年第2期

[7]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system specification, automated weather sensors system(AWSS)

[8] Jitze P.van der Meulen,New developments and operational experience with surface observation

technology and national networks

[9] E.Milewska and W.D.Hogg,Continuity of Climatological Observations with Automation-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mounts from AWOS

[10] 林晔,大气探测学教程,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20-21.[11] ASOS Product Improvement Implementation Plan

(Addendum IV)For All Weather Precipitation Accumulation Gauge

[12] AUTOMATED WEATHER FACILITIES, Navigational aids and aviation services special study

[13] 胡玉峰,自动气象站原理与测量方法,气象出版社,2004年6月

[14] 李黄,自动气象站使用手册,气象出版社,2007年10月

第五篇:气象信息网络实际的系统实现和应用

气象信息网络实际的系统实现和应用

1总体架构

四川省气象部门是全国气象系统内拥有市(州)级和县级台站数量最多的省份.四川省气象信息广域网络系统建设项目,涉及到全省1个省级中心系统.21个市(州)局分中心系统和157个县局(台站)系统,考虑到局站分离的情况。共有180多个接人点,站网规模相当大。在全国省级气象信息广域同系统中位居第一。全省气象信息网络以四川省气象信息中心为中心、21个市(州)气象局为分中心、186个县局(站)为终端.整个网络呈星型与树型相结合的拓扑结构。网络中包括SDH主干线路和VPN备份线路,主干线路组网方式为省局一市(州)局一县局(站),备份线路组同方式为省局一市(州)局.市(州)局一县局(站).县局(站)一省局。2主干组一

四川省气象广域网络主干链路采用电信SDH,整个主干网络结构清晰。分为1个棱心、21个汇聚中心、157个边缘接人点。省中心配置核心IDCSB8805路由器.通过CPOS光纤接人,连接市(州)局1-13CAR46系列路由设备El接口.CPOS和El协议转换在电信完成.省到市(州)带宽为4Mbpe;市级局通过H3CAR46连接下属县级气象局站H3CAR28,接口为El,市(州)刘县级节点带宽为2mps。对于需要2Mb融以上带宽需求的SDH应用,在其带宽需要又没有必要使用E3(带宽为34.368Mbp8)接口的数字电路时,通常采用对El链路进行捆绑扩充带宽的技术。四川省气象广域同中省到市的链路目前就是对两个2Mbps的链路进行捆绑实现4Mbps带宽。对于El接口链路的捆绑.虽然能够方便地扩充链路带宽,但是在进行捆绑时会损失一定有效带宽,且这种损失的比例会随着捆绑链路条数增加而增加,所以应用该技术时链路不要捆绑太多.最好不超过4条.即捆绑带宽不要超对8Mb。QoS策略应用

在网络建设优化过程中,通过多种QoS应用实践,最终在网络系统中应用基于类的WFQ,对视频会商系统、实时业务散据传输、业务办公等应用进行了分类保障.保证了视频会商系统画面和声音的流畅性.保障了实时数据传输业务及行政办公等网络应用的稳定性.应用优化效果明显。此文由才子城毕业论文网搜集整理。

下载气象信息网络论文[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气象信息网络论文[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无线局域网与办公信息网络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发展迅速的无线计算机技术及其广泛使用的移动终端,研究企事业办公信息网络建设的需求,并切合实际地提出应注意的事项。【关键词】无线局域网;企事业;办公信息网......

    信息网络代理商协议

    信息网络代理商协议 甲方名称:_________乙方名称: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地址: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 联系......

    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制度

    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制度 1.目的 1.1 为了加强计算机网络、软件管理,保证网络系统安全,保证软件设计和计算的安全,保障系统,数据库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对公司......

    公司信息网络管理办法

    公司信息网络管理办法 1 总则 为了加强公司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保障网络的正常安全运行和信息交流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公司广大领导和同事服务,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

    信息网络安全工程考试复习提纲

    信息系统建设的周期:1.系统规划;2.系统分析与设计;3.系统实施;4.系统运维。 资源需求属性:1.人,软件,设备;2.开始时间;3.持续时间。ISO信息安全定义: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

    信息网络主控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信息网络主控中心主任岗位职责信息网络主控中心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在校长室指导下开展工作。主控中心主任岗位职责如下:1、负责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及......

    竞聘信息网络中心主任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领导、同志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领导为全体干部职工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我非常拥护,并积极参与竞争。同时我们还应该感谢社里的各位领导,你们以一颗宽......

    竞争上岗演讲稿(信息网络中心主任)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信息网络中心主任)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走上竞职演讲台,心中百感交集,一是荣幸自己赶上了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大好时机;二是感谢各位领导多年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