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课授课讲稿资料汇编62020
目录 走进新时代
展示新担当
谋求新作为............................................................................................12 “铭记党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1 专题党课讲稿........................................................................................................................................21 一、坚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不动摇................................................................................................21 二、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忠心不动摇....................................................................................................23 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不动摇............................................................................24 四、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不动摇................................................................................25 五、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不动摇................................................................................27 “*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9 专题授课................................................................................................................................................30 一、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判断.................................................................30(一)什么是时代?....................................................................................................................30(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的六个阶段................................................................................31(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判断和基本依据................................................32(四)*近**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用了“三个意味着”来表述.........................34(五)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作了五点概括.............................................................................36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37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和基本方略.............................................................39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44 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46 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47 努力做好新时代干部人事档案工作....................................................................................................50 一、新《条例》出台背景....................................................................................................................51 二、新《条例》做了哪些调整,要把握哪些要求............................................................................52 三、新《条例》主要内容....................................................................................................................54 四、抓好新《条例》的贯彻落实........................................................................................................61 《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讲稿....................................................................................................62 一、《条例》的意义——在政法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62 二、《条例》的主题——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做到“两个维护”.....................................................63 三、《条例》的主线——谁来领导、领导什么、怎么领导、如何保障.........................................65 四、《条例》的总纲——政法工作的基本职能、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战略目标和基本原则.68 五、《条例》的主体——各级党委、政法委、政法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70 六、《条例》的抓手——创新完善一系列政法工作机制。
.............................................................72 七、学习贯彻《条例》,提高新时代政法工作水平。
...................................................................73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发挥党员示范作用..............................................................................................76 努力打造务实高效廉洁的指挥中枢....................................................................................................76 一、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76
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主要任务 ....................................................................................................82 三、如何加强机关作风建设................................................................................................................87 汲取红色营养
坚定理想信念............................................................................................................99 主动作为..............................................................................................................................................103 争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103 一、坚定信仰,做讲政治、有信念的合格党员..............................................................................103(一)首先,什么是信仰?......................................................................................................103(二)共产党员的信仰是什么?..............................................................................................104(三)有了这样的信仰会怎么样?..........................................................................................104 二、廉洁自律,做讲规矩、有纪律的合格党员..............................................................................106(一)清,即清白、清明、清廉。
..........................................................................................107(二)慎,即谨慎、慎重。
......................................................................................................109 三、修身齐家,做讲道德、有品行的共产党员..............................................................................114(一)良好家风是正己拒腐的“防火墙”..............................................................................114(二)良好家风是避祸防变的“保护网”..............................................................................114(三)良好家风是德荫子孙的“传家宝”..............................................................................115 四、爱岗敬业,做讲奉献、有作为的共产党员..............................................................................115(一)心存感恩,做到爱岗敬业..............................................................................................116(二)敢于担当,勇于攻坚克难..............................................................................................117(三)甘于奉献,提倡锐意进取..............................................................................................119 正确认知党员监督权利......................................................................................................................122 自觉维护组织内部和谐关系..............................................................................................................122 一、发挥党员民主监督作用的重要意义..........................................................................................122 二、增强党员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的主体意识..................................................................................124 三、畅通党员民主监督渠道..............................................................................................................126 四、营造党员民主监督的良好环境..................................................................................................127 全面依法治国务必要抓住“关键少数”...............................................................................................130 一、“关键少数”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130 二、“关键少数”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32 三、如何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33 深刻认清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形势......................................................................................................136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136 一、把握新常态,切实认清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137 二、找准突破口,清醒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39 三、坚持严要求,努力做廉洁自律的模范......................................................................................144 警示教育党课讲稿..............................................................................................................................151
党员如何发挥岗位模范带头作用......................................................................................................167 一、履行义务,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67 二、不忘初心,展示新时代党员形象..............................................................................................167 三、牢记使命,完成新时代历史使命..............................................................................................168 四、甘于奉献,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169 五、践行党章,在工作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70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助力提升党性修养............................................................................................172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说....................................................................................................................172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176(一)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176(二)共产党员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176 四、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目标..................................................................................................177(一)守静笃坚定理想信念..............................................................................................177(二)慎独保持党性警醒.................................................................................................178(三)内省提升党性修养境界..........................................................................................179(四)俭以养德保持艰苦奋斗精神..................................................................................180(五)知行合一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自觉..........................................................................181 不忘初心共筑梦
牢记使命勇向前..................................................................................................182 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182(一)何为“初心”,何为“使命”?...........................................................................................182(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183 二、为什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94(一)初心易得,始终难守......................................................................................................195(二)不忘初心,才能安身立命..............................................................................................196(三)不忘初心,才能把住方向..............................................................................................197(四)不忘初心,才能不断前进..............................................................................................198(五)不忘初心,才能精神永驻..............................................................................................200 三、怎样才能不忘初心,不辱使命..................................................................................................202(一)要坚定信念跟党走..........................................................................................................202(二)要直面使命敢担当..........................................................................................................204(三)要挺纪在前不逾矩..........................................................................................................205(四)要无秘奉献有作为..........................................................................................................207(五)要品行端正作表率..........................................................................................................207 四、不忘初心,立足岗位作贡献......................................................................................................208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213 一、深入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214(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217(二)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题中之义...................................................................................221(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26 二、充分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指导意义......................................................................229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229(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231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232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彻落实*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235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灵魂主线..............236(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37(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体现了党的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240 三、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244(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244(二)进一步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247(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乡村振兴..........................................................................................256 1.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256 2.将人民群众作为乡村振兴的服务对象...........................................................................257 3.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乡村振兴的智慧和力量...................................................................258 4.围绕人民群众制定乡村振兴政策措施...........................................................................259 5.让人民群众共享乡村振兴成果.....................................................................................260 学懂弄通做实 做新时代依法治国的奋斗者....................................................................................261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261 二、着眼学深悟透,准确把握宪法修正案的核心要义...................................................................263 三、抓好学习宣传,持续推动宪法学习宣传扎实开展...................................................................264 四、坚持学以致用,确保宪法学习落地落实见到实效...................................................................265 五、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宪法学习宣传深入实施..........................................................................267 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269 全面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269 一、推进组织设置标准化..................................................................................................................270(一)相关要求..........................................................................................................................270(二)我局组织架构..................................................................................................................271(三)下步打算..........................................................................................................................272 二、推进班子建设标准化..................................................................................................................272(一)相关要求..........................................................................................................................272(二)存在问题..........................................................................................................................273(三)下步打算..........................................................................................................................274 三、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274(一)相关要求..........................................................................................................................274(二)存在问题..........................................................................................................................276(三)注意事项..........................................................................................................................276 四、推进组织生活标准化..................................................................................................................276(一)相关要求..........................................................................................................................276(二)存在问题..........................................................................................................................277(三)注意事项..........................................................................................................................278 五、推进发挥作用标准化..................................................................................................................278
(一)相关要求 ..........................................................................................................................279(二)存在问题..........................................................................................................................279(三)注意事项..........................................................................................................................280 六、推进运行机制标准化..................................................................................................................280(一)相关要求..........................................................................................................................280(二)存在问题..........................................................................................................................281(三)注意事项..........................................................................................................................281 七、推进工作保障标准化..................................................................................................................281(一)相关要求..........................................................................................................................282(二)存在问题..........................................................................................................................283(三)下步打算..........................................................................................................................283 八、推进台账资料标准化..................................................................................................................283(一)相关标准..........................................................................................................................284(二)存在问题..........................................................................................................................285(三)注意事项..........................................................................................................................285 重温入党誓词 探问入党初心............................................................................................................286 一、探寻初心——让它亮亮相...........................................................................................................287(一)那是发自内心的自愿选择..............................................................................................287(二)那是不可更改的庄严承诺..............................................................................................288(三)那是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289(四)那是与时俱进的政治宣言..............................................................................................291 二、叩问初心——和它对对表...........................................................................................................292(一)问一问我们入党的动机是否纯洁..................................................................................292(二)问一问我们对党的信念是否坚定..................................................................................293(三)问一问我们遵守党的纪律是否严格..............................................................................295(四)问一问我们为党工作是否积极主动..............................................................................296 三、坚守初心——给它淬淬火...........................................................................................................297(一)学习党的理论永不间断..................................................................................................297(二)恪守对党忠诚永不改变..................................................................................................299(三)练本领谋发展永不懈怠..................................................................................................300 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302 抓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党员队伍建设..................................................................................................302 一、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02 二、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农村党员......................................................................................................305 践行新思想
奋进新时代..................................................................................................................314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铁军..........................................................................................................314 践行“五个坚持”...................................................................................................................................322 全力做好“三服务”工作.......................................................................................................................322
一、回顾党的传统,心悦诚服认同核心 ..........................................................................................322 二、突出政治引领,旗帜鲜明维护核心..........................................................................................324 三、坚持担当履职,苦干实干追随核心..........................................................................................326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331 树立新时期农村好干部风采..............................................................................................................331 践行“五个坚持”
奋发进取作为...................................................................................................341 推动新时代“三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341 一、始终做到党性最坚强..................................................................................................................341 二、始终做到行动最坚决..................................................................................................................342 三、始终做到工作最出色..................................................................................................................343 四、始终做到让党最放心..................................................................................................................344 树立“八种意识”...................................................................................................................................346 做好新形势下党委办公室工作..........................................................................................................346 如何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351 一、学习贯彻条例,要着力在明责任、理思路上下功夫...............................................................351 二、学习贯彻条例,要着力在抓重点、带全局上下功夫...............................................................352 三、学习贯彻条例,要着力在抓两头、带中间上下功夫...............................................................353 四、学习贯彻条例,要着力在抓亮点、创品牌上下功夫...............................................................355 五、学习贯彻条例,要着力在抓制度、建机制上下功夫...............................................................356 六、学习贯彻条例,要着力在强素质、转作风上下功夫...............................................................357 如何做好党委班子和谐的维护者......................................................................................................360 一、和谐班子及其重要意义..............................................................................................................360 二、班子中容易产生的不和谐问题及其诱发因素..........................................................................367(一)班子中容易产生不和谐的问题......................................................................................367(二)诱发班子不和谐的原因透析..........................................................................................368 三、构建和谐班子的实践思考..........................................................................................................370(一)加强团结构建人际关系和谐..........................................................................................370(二)民主集中制是构建和谐班子的保证..............................................................................373(三)干事业是构建和谐班子的有效载体..............................................................................376(四)要特别注重个人的形象感召..........................................................................................378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是什么?..................................................................................................380 二、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87 三、怎样贯彻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396 学习
提升
奉献..............................................................................................................................405 切实肩负起辅政理政的光荣使命......................................................................................................405
一、理性认识,科学看待办公室工作 ..............................................................................................405 二、创先争优,切实加强作风建设..................................................................................................408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425 做“讲政治、守规矩、严纪律”的合格党员.......................................................................................425 一、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425 二、为什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426 三、做讲政治、守规矩、严纪律的合格党员..................................................................................428(一)坚定信仰,对党忠诚,旗帜鲜明讲政治......................................................................428(二)心存敬畏,坚守底线,遵守规矩严纪律......................................................................430(三)对标对表,找准方向,全力以赴促整改......................................................................432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理论武装..........................................................................................................433 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434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434(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435(二)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435(三)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436 二、强化理论武装,深入理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任务要求.......................................................437 三、坚持知行合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439(一)要以增强政治功能为重心,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规范化建设..................................439(二)要以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为目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440(三)要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保障,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腐朽、庸俗文化的侵蚀.....................................................................................................................................................441 四、敢于担当作为,努力开创学校本科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442(一)教师要坚持以理想信念为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443(二)辅导员要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风建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444(三)处科级干部要坚持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切实转变作风形成干事创业强大合力.......445(四)青年学生要坚持以读书学习为首要任务,练就过硬本领..........................................446 五、增强底线思维,始终绷紧安全弦坚决筑牢校园安全防线.......................................................447 认真学习条例
坚决贯彻条例..........................................................................................................449 进一步加强政府办公室党支部自身建设..........................................................................................449 一、深刻认识加强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449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加强党支部建设的重要要求..........................................................................451 三、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党支部建设...................................................................
第二篇: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简史授课辅导
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简史授课辅导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因为党领导我们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繁荣富强。
一、1931年-1949年,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
(一)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93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1、辛亥革命后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自19世纪70年代产生以后,一直发展缓慢。直到辛亥革命后五四运动前,才有比较迅速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产生以后,就不断地进行着反侵略、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20世纪斗争已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如1915年上海工人反对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斗争,1916年天津工人反法国强占老西开的斗争,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初步开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2、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后改为《新青年》)杂志出版,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狂飙。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启蒙性的思想解放运动,虽然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斗争,但是客观上为传播和接受适合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革命所需要的新思潮创造了条件。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俄国工农大众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和所取得的成功,更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同时也推动了他们去认真了解和研究指导十月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的一派文化思想,早在19世纪末期,就已见于中国的记载。随后,中国的一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梁启超、孙中山等,都根据各自的认识,相继介绍过马克思本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观点。十月革命后,中国最早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就是李大钊、陈独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首次重大胜利。五四运动伟大意义和历史作用在于:五四运动表现了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这也是五四运动最伟大的历史功绩。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马克思主义者队伍的逐步扩大,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的步伐。
4、中国共产党的创建。193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小组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代表张国焘、刘仁静,武汉小组代表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小组代表陈公博,旅日小组代表周佛海,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出席了大会,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7月30日晚,由于会场突遭租界巡捕搜查,会议最后一天改为8月初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进行。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中间经过中国共产党创立、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五个历史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期间经历了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大的历史性转变。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
1、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在党史上,通常从1933年6月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到1937年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这段历史,称作“大革命时期”或者“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经过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兴起和低落,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工人阶级如果没有广泛的同盟军,没有革命的武装力量,就无法战胜全副武装的反动势力。党经过慎重的选择,把联合的主要对象确定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并经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33年6月12日到20日在广州召开)和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召开)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同时,193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对在1905年组织同盟会时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旧三民主义重新解释,把民族主义解释为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平等;把民权主义解释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为少数人所私有;把民生主义解释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并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旧三民主义于是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国共合作实现后,工人、农民、学生运动得以迅猛发展。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起的五卅运动带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大革命高潮。在此次革命高潮中,中国共产党得到很大发展,一年内党员数增加了10倍,并与国民党合作完成了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为举行反对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准备了后方基地。1936年7月至1937年2月,国共合作结出了北伐战争胜利的硕果。
然而,大好的革命形势并不能掩盖和遏制革命阵营内部的严重危机。随着1935年3月12日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逝世,国民党右派的反共逆流逐渐滋长。北伐战争胜利后,取得国民党最高权力并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蒋介石开始露出反共面目,与1937年4月12日在上海悍然发动“四·一二”反共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终于全面破裂,持续三年多的大革命以失败告终,这是党建立后遭受的第一次挫折。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
党史上,通常将从1937年8月到1937年7月的这个时期称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者“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3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独立领导革命斗争的新道路。
193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总结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纠正了以陈独秀为首的党的领导机关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这次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成为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
八七会议后,党开始进入到反动势力薄弱的农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政权,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将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同时,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内积累了从事地下工作的丰富经验,使一度遭到严重破坏的党的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得到壮大,党员数量从1938年的4万多人发展到1930年的10万多人。这样,大革命失败后似乎陷入绝境的中国共产党又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出现了。
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集中兵力,开始对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遭到失败。1934年10月红军被迫开始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军事上和领导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姜台堡会师,红军完成了举世瞩目的长征。
3、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从1937年7月起到1945年8月止,历时八年。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特殊的重要历史阶段。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进攻卢沟桥,标志着日本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和中国共产党倡议国共合作抗战的情况下,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与1937年9月22日,发表了周恩来等送交给蒋介石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8年底,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之后,日本开始把对国民党军事打击为主的策略改为政治诱降为主,把主要力量转移到对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上来。在日本诱降、英美劝降的影响下,国民党发生了严重的动摇和分裂,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在1938年公开投降日本,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也转而采取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开始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我们党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领导八路军和新四军以及其他的抗日武装挺进敌后,广泛发动群众和武装群众,组建抗日武装,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围攻。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组织105个团的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展开大规模攻势作战,沉重打击了日伪军,史称“百团大战”。
抗战初期,八路军和新四军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共同打击日军,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在日本的诱降下,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事件。1940年冬至1941年春,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并于1941年1月4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给敌后抗战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和困难。
1941年和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敌后武装斗争,在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游击战法打击日伪军,保卫和巩固了抗战阵地,使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进入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大的转变。中国敌后解放区战场从1943年夏天开始,逐步恢复和扩大。1944年,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普遍发起攻势作战,在局部反攻中打击日伪军,恢复巩固原有根据地,开辟了新的根据地。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七大制定了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七大的历史性贡献。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夺取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八年抗战,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的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在对敌斗争、统一战线、根据地建设以及党自身建设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党的领导能力大为提高,自身锻炼得更加成熟,能够掌握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纯熟而恰当地处理种种复杂问题,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也达到了成熟。这些都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为建立新中国而斗争的时期。党史上把从1945年8月15日到1949年10月这段历史称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或者“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在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后,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中国人民真诚地希望把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却在美国的支持下,企图独霸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坚持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这样,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就成为战后国内一切问题的焦点。国共两党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斗争,构成了战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
根据战后中国政治的基本形势,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了真诚而不懈的努力,号召全党在不放松武装自卫的条件下,力争通过和平途径实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然而,通过1945年8月至10月的重庆谈判,及其后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社会其它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所取得的成果,在美帝国主义的干预和国民党的背信弃义下付之东流。1946年6月,蒋介石下令进攻中原解放区,以此为起点,全国规模的内战开始了。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中共中央对战争前途作了正确的分析和估计,指出人民解放军战争所具有的正义的革命性质。为赢得人民解放战争,中共中央提出几条基本的指导方针:在军事方面,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在政治方面,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人,建立最广泛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彻底孤立国民党反动集团。
在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国共产党组织了规模空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历时142天,人民解放军伤亡24万余人,国民党军被歼154万余人,蒋介石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随后,解放军继续向中南、西北、西南各省举行胜利大进军,分别以战斗方式或和平方式,迅速解决残余敌人,解放国土。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终于被人民赶出中国大陆,建立新中国的条件已经成熟。
10月1日,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会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继十月革命和反法西斯世界大战后的重大历史事件,使中国结束了几千年来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100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新国家和新社会的主人,建立和巩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开辟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党从建立的时候起,就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民主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中国人民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1949年-1978年,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一)过度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然而,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千疮百孔,人口众多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探索课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果断地肩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政权的重任,党的各级组织和人民军队,在建立新国家的工作中表现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令人耳目一新。全国各族人民热情高涨,广大工农劳动群众以翻身做主人的崭新面貌,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家园,恢复生产;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欢欣鼓舞,踊跃参加革命;许多身处海外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辗转返回祖国参加建设,中华大地上呈现出万象更新的新局面。
建国伊始,新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展开新民主主义改革和建设。在接管城市的过程中,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建立了新中国的国营经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央财经委员会成功地进行了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的重大斗争。到1950年6月,党和国家在统一国家财政经济方面的大量工作,使国家财政收支和市场物资供求基本平衡,财政经济状况开始好转,为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工农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打好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一场经济仗。
1952年,党中央领导开展了“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官僚主义)和“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和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惩处了党内的腐败分子,纯洁了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的队伍,净化了社会风气,为开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其他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思想条件和社会条件。
从1953年开始,国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将经济建设工作作为整个国家的首要工作。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实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在大力推进。1955年夏到1956年底,我国加快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已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基本建设各条战线喜报频传,农业、教育业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总之,“一五”期间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均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的总和,这是一个奇迹。
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也逐步健全起来。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指导地位的确立,促使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道德规范在人们中间逐渐树立起来。有了新的社会主义基础,又有依据社会主义的原则进行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建设成果,这就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随着新生的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成为党所面临的全新课题。当时世界上社会主义只有苏联一种模式,而且已经暴露出种种弊端,即使是他们成功的经验,也未必都适合中国国情。因此,党面临着在新的形势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党对中国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开始。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党的八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八大确立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工作的方针,在经济建设方面强调要从国家财力、物力的实际状况出发,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既综合平衡又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政治关系方面,强调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在科学文化建设方面确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在对外政策方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外交政策。八大一次会议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方针和设想是具有创造精神的。这次会议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并且具有深远意义的成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探索过程,需要经受实践检验。当时面临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速度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这两个方面又相互影响,使探索过程出现严重曲折。首先是由于错误地认为中国富强的目标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1958年5月在北京召开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由于它是在急于求成的思想指导下制定的,因此必然存在严重缺陷。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表明了“大跃进”运动的正式发动。“大跃进”是从盲目地、片面地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开始的。在工业方面,盲目提高钢产量指标,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在农业方面,提出过高的生产指标,对农作物产量的估计严重浮夸。教育、文艺等各界也不甘落后,纷纷开展“大跃进”。“大跃进”运动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它导致了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大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遭到了重大的损失,对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党中央和毛泽东很快地觉察到了,到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开始纠“左”,“大跃进”运动才被停止。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在1957年整风运动中开始出现的政治上“左”的错误并没有得到彻底纠正,反而逐步发展起来,终于使1965年初开始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为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长达10年的社会**中,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科教文卫事业、党的建设和社会风气遭到严重破坏,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挫折。历史已经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1957年以来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左”倾错误继续发展的结果。从它的起因看,既有党的领袖毛泽东在领导上犯错误的主观原因,又有复杂的社会历史的客观原因,还有党内反革命集团的别有用心的利用。
10年内乱期间,尽管情况十分困难,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国防科技和外交仍然取得了重要成就。继196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1964年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1967年又爆炸成功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我国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上天。这些成就,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三、1978年-至今,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民族复兴开辟了正确道路
1976年结束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国迎来了有利的发展契机,人们急切地期待着中国迅速摆脱困境,迈开大步前进。这时,摆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消除这场内乱在政治上思想上造成的混乱和经济建设的进一步调整。然而“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提出,造成了思想上的严重阻碍,使党无法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能够使生产力得到更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的新道路,中国又经历了两年的徘徊。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认为,应当及时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会议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为救助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时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这次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二)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1993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动摇不得,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1993年10月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大会通过了江泽民作的《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这次大会做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继续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三)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这次大会的一个历史性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贡献。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主席。此后,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同意江泽民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决定胡锦涛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领导集体大幅度的新老交替,实现了中央领导机构平稳而顺利的交接,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党更加成熟。
(四)党的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在全党指导思想的确立。2007年10月15日至10月21日,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在这次大会上,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大会的另一个历史性贡献,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明确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正在努力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五)党的十八大和科学发展观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2012年11月8日,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本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报告,是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全党智慧的结晶。报告旗帜鲜明、思想深刻、求真务实、部署全面,经过本次代表大会修改完善,必将成为新形势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这次大会最大的亮点是将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主题,简明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4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主题,是在全面把握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密相联的。科学部署了“两个百年”和“两个翻一番”的奋斗,为全面夺取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
(六)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指导的确立。2017年10月18日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回顾和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第三篇:法律授课讲稿
举办了《土地承包法》知识讲座
授课人:法制副校长 范怀志
敬的各位领导、村民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为大家作这个法制讲座。应当肯定,由于镇党委、政府重视,今天我就村民关心的土地承包法给予讲解。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背景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基础,因此,它属谁所有,由谁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土地是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基本经济模式,关于这一模式,实践证明,有严重的缺陷,极大的打消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几乎导致我国农业的崩溃。穷则思变,自20世纪50年代起安徽省的个别县、公社就曾实行“责任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形式,但几经反复,付出了代价。直到1980年5月邓小平的一次讲话,才肯定了安徽省“包干到户”即土地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做法。1993年,我国对《宪法》进行修正时,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写进了《宪法》,由于《宪法》的规定只是抽象性的,为此,制定一部专门调整土地承包经营的法律就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在这种背景下,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正式出笼,并于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农村土地承包法》是调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调整的对象是“土地承包经营”这一法律关系,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明确:
(一)《土地承包法》所指的“土地”的涵义 该法所指的“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依法归农民集体使用的农业用地,主要是耕地、林地和草地及一些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如鱼池、鱼塘、“四荒地”(荒山、荒丘、荒沟、荒滩等),不包括农村建设用地。
(二)《土地承包法》所规定的土地的承包方式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主要是采取“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下的集体内部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承包方式,其次对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一般采用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的方式进行承包,这两种不同的承包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家庭承包”地的取得是基于集体组织成员的身份而取得,也就是说,只要是该集体组织的成员,不论是男女、老幼、身体状况,人人有权要求承包土地,任何人不得剥得,它具有社会保障的性质,后者的承包方式,并非集体经济组织的人员人人有份,其承包对象也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之外的成员,另外,对“家庭承包”的含义我们也必须明白,它是家庭成员全体作为承包方,即以“户”作为承包单位,承包户家庭成员死亡,只要这个承包户还有其他人存在,承包关系仍不变,由这个承包户中的其他成员继续承包。
(三)《土地承包法》所规定的土地发包与承包的主体及双方的权利义务 土地家庭承包的发包方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且双方享有下列有权利,履行下列义务。
1、发包方的权利。①发包方的发包权。②监督管理权,即监督承包方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的权利。③制止权。由于土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社会资源,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因此,对承包人损害土地和农业资源的行为,如承包户在承包土地上建房、挖土、挖沙、挖石、采矿等行为必须予以制止。④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发包方的义务。①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②不干涉承包方依法进行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③依承包合同约定为承包方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这也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统”的要求,土地承包以后,单独的农户在农机推广、水利灌溉、机械作业等方面的能力较弱,且信息来源渠道少,这些都要求发包方为其解决较为切实可行。④执行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3、承包方的权利。①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臵产品,所谓“使用”就是承包人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有权对其承包的土地进行合理有效的使用,对于因进行农业生产而修建的必要附属设施,如建造沟渠、修建水井等构筑物,也是对承包土地的一种使用,也应予以保护。所谓“收益”主要是指承包人从承包地上种植的农作物及养殖畜牧中获得利益,如,果树结的果子、粮田里产出的粮食。关于“生产经营权”是指农户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决定如何在土地上进行经营,如选择作物种植的时间及品种。对于“处臵”是指农户可以自由决定农产品是否卖出,如何卖、卖给谁,这都是承包户的权利。现在有的地方领导为了突出“政绩”,强令农户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即所谓“一乡一品”、“一村一品”,这实质上是对农户生产经营权的一种侵犯。这里,重点讲一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物权性,是一种用益物权,因此,可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流通转换,其流转的方式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转包”:主要发生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户之间,转包人转包土地后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不变,受转包人有权获取承包土地的收益,但要向转包人支付转包费,转包无需发包人同意,只须向发包人备案。“出租”:是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出租人可以收取租金,土地的租赁也不须发包人同意,只须向其备案。“互换”:是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之间为方便耕种和各种需要,对各自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交换,双方农户达成互换合同后,还应与发包方变更原土地承包合同。“转让”:是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移转给他人,转让将使农户丧失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应严加限制。一般只有在转让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情况下,才允许其转让,且受让的对象也应当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且还须经发包方同意,变更原土地承包合同。②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土地的征用有严格的法律条件,《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征用必须是国家为了保证社会公共事业或公益事业的发展,依法律程序而进行,它是一种政府行为。土地承包人所得的补偿包括被征土地补偿费、安臵补助费及土地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③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如承包人的继承权,但应注意,如果承包人死亡,承包经营的家庭消亡,其承包地是不允许继承的(指耕地和草地),但林地除外,这主要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为缓解人地矛盾,体现社会公平而作出的规定。如果允许继承,可能出现一人有多份地的情况,但承包地虽不能继承,而承包收益是可以继承的。林地之所以允许继承,是由于林业生产经营周期长、投资大、收益慢、风险大,如果不允许林地继承,不利于调动承包人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出现其他一些负面影响。
4、承包方的义务。①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这里的“农业用途”是指将土地直接用于农业生产,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而不得将土地用于这以外的建设活动,如在土地上建造房屋、建造工厂等。②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这是由我国的土地现状而决定的。因为目前,我国耕地数量少(约14亿亩),人均耕地仅为一亩多一点,且耕地总体质量差,生产水平低,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不到40%,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再者,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缺乏,开发难度大,故我们必须合理利用土地。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三、农村土地承包的原则和程序
(一)农村土地承包的原则
1、按照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也可以放弃自愿承包土地的权利的原则。这里的“平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都平等地享有承包本集体经济组织土地的权利,无论是男女老少,体弱病残;二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承包过程中都平等地行使承包权,发包方不能厚此薄彼,亲亲疏疏,不能对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实行差别对待。至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放弃承包权,必须是其完全自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其强迫。
2、民主协商、公平合理的原则。土地是广大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对土地进行承包时,本法强调“民主协商”原则,不得搞“暗箱操作”,不得搞“一言堂”,强迫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接受承包方案,“公平合理”要求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所承包的土地在土质好坏、离居住地距离的远近、离水源的远近等方面不能有太大的差别,即使有差别,也应当在合理的范围内。
3、承包方案应当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同意的原则。村民会议的参加人员应当是本集体经济组织18周岁以上的村民参加,如果在外人员较多或村民居住分散,全体村民不易召集的情况下,也可采取选派代表参加会议的形式,否则,承包方案不能生效。
4、承包程序合法。
(二)农村土地承包的程序
1、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这是进行土地承包的第一步,承包小组由村民选举产生,能反映村民的民主意愿,保证所选人员的素质,因为承包工作是一项比较繁杂、繁重的工作,它涉及土地的丈量、统计、承包方案的拟订等一系列事项,因此,必须选举生产承包小组。
2、承包工作小组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因承包方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承包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承包工作小组应当对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状况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并且在拟订方案时,应当遵循民主协商的原则,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拟订,承包工作小组在完成承包方案后,应当将该方案予以公布,以便征求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意见。
3、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这一程序实质上是体现了村民自治的精神,村民会议必须有村民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4、公布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5、签订承包合同。土地承包合同是明确发包方与承包方权利义务的一种协议,在合同签订方面,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且合同自双方签字之时即成立生效。虽然《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3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林权证,并登记造册,但承包方自与发包方签订承包合同时即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可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不以登记为生效条件。另外,承包合同生效后,发包方不得以承办人或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解除合同,那种“新官不理旧事”的观念是错误的,同时也是违法的。再者,土地承包合同生效后,如果集体经济组织分立或合并,对业已生效的承包合同效力不发生影响,分立的组织或合并的组织不得以此为借口解除合同,侵犯承包人的合法权利。还有一问题,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合同时,对承包期限不得随意超长约定,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70年,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最长期限,不能超过。
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
(一)对全家迁入小城镇或迁入设区的市并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承包户的保护,《土地承包法》对这两种不同的情形是分别对待的。首先对全家迁入小城镇(指县级以下的城镇),其承包户的承包地是否收回,由承包户自己决定,发包方不能不顾承包方的意愿,强行收回土地。因为现阶段,我国小城镇的规模都不大,就业机会不很多,并且小城镇还没有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如果进城农民一旦失去非农职业或生活来源,农村土地予以了保留,则他在农村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将是其基本的生活保障。当然,承包户保留的承包地,可以自己回去管理,也可转包给其他人或委托其亲友代管;如果承包人在土地承包期间举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承包人应将承包地交回,如不交回的,则发包方可以将其收回,但应注意的是收回的是指耕地、草地,并不包括林地。这样规定,是为了稳定林地承包经营权,调动承包方植树造林的积极性,防止乱砍滥伐,保护生态环境。当然,承包方对承包的承包地有较大投入时,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这也是我国民事立法公平原则的体现。
(二)对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首先,对结婚的妇女保护,妇女结婚嫁入地所在村应当尽量解决其土地承包问题,分给嫁入妇女一份承包地。但有的村没有富余土地,有的村甚至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做法,如果是这种情况,出嫁女原户籍所在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承包地。这样,对于出嫁女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拥有一份承包地。其次,是对离婚或丧偶妇女承包权的保护。如果妇女离婚或丧偶,且仍在原居住地生活的,其已取得的承包地应当离婚或丧偶妇女继续承包,发包方不得收回;不在原居住地生活的,新居住地的村应分一份承包地给该妇女,否则,原居住地的发包主不得收回原承包地。
五、其他方式的承包
(一)适用对象:是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四荒地”,即荒山、荒沟、荒丘、荒滩。
(二)内容:承包方不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成员,外村的农户,其他组织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者都可通过承包合同取得对这些土的承包权,而承包方对取得的这些土地可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其他方式流转。
(三)具体方式:对此类地的承包方式,有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形式,所谓招标,就是招标方即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发布招标公告或向有意投标者发出投标邀请,由各有意承包的农业承包经营者作为投标方参加投标竞争,由招标人进行审核比较,从中择优选出中标者,并与之签订合同。所谓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的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各个应买人在拍卖过程中可以以竟相抬高价格的方式出价购买,拍卖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臵,盘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六、承包经营权纠纷的解决 如果承包方与发包方就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纠纷,其解决的途径有这样几种:①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解决;②当事人双方也可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③当事人可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④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这四种解决纠纷的途径没有先后顺序,完全由当事人自己掌握、选择。但有一点须说明,如果承包经营权发生纠纷后,当事人是申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的,如果一方对裁决不服,应当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否则,仲裁机构的裁决即生效,当事人即丧失了请求司法救济的途径,也就是说丧失了诉权。
今天的法律知识授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08年7月
第四篇:党课授课提纲
党课授课提纲
科目:党课教育
题目:学习周书记在第一次中心组学习会暨“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2年3月11日 地点:高家堰管理所二楼会议室 授课人: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郑玉典 参加:第一党支部部分党员 内容:
周书记在第一次中心组学习会暨“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主要讲了如下几点意见。
一、切实提高“迎创”活动认识
“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是省委、省政府今年的重大工作部署,是今年全省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2月5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主题实践活动部署会议,2月6日,省厅召开“迎创”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对全省交通系统“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和“三抓一促”活动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可见省厅对全面抓好“迎创”主题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和重要决心。各单位,各部门、全处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开展“迎创”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省厅的决策部署上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
一是充分认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是党中央对各级党组织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处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到“迎创”主题实践活动是推进鄂西管理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重要载体和重要平台,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理解活动的精神实质,将主题实践活动抓好抓实。
二是充分认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激发活力的迫切需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就是要在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引领力上下苦功,抓党建、夯基层、谋发展,全面加强基层自身组织建设,严密组织体系、扩大组织覆盖、增强队伍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广大基层组织的活力来形成推动山区高速公路管理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充分认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强精细化管理、促和谐稳定的重要载体。在2012工作会上,韩处长工作报告中提出来要大力推进精细管理工程,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强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载体,重要平台,要坚持细节决定成败,要把深入推进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作为提高管理处综合管理水平的着力点,坚持内部挖潜,向管理要效益。强力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整体规范管理水平。
二、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全面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各单位各部门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联系实际,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地推进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要牢牢把握“迎创”主题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即“提振信心、促进跨越、惠及民生、转变作风、增添活力”。各单位、各支部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有效载体,在高标准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精心设计各具特色的“自选动作”,全面推进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管理处成立了以韩处长和我为组长、其他副处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支部要结合本支部的实际迅速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周密部署,搞好动员,营造深厚氛围,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厅和管理处党委的重要部署上来。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发有为的工作激情,迅速行动起来,真抓实干,创先争优,迅速让“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成为今年工作的主旋律,让“抓作风、抓环境、抓落实、促跨越”成为今年工作的最强音。以交通“服务提升年”非常之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二是要制定详细实施方案。要结合实际,围绕2012年管理处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要把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到位、引向深入。要广泛宣传发动,及时总结经验和作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要将活动与安全保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服务提升年的各项要求结合起来,确定好活动目标、形式、手段、抓手,坚持不走形式,不走过场,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三是统筹兼顾,抓好落实。要围绕“统好班子、带好队伍、安全保畅、和谐鄂西、创新业绩”来抓好主题活动,要在创新业绩上找突破、抓落实。要科学合理安排,把主题实践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三万”活动结合起来,与“服务提升年”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做好统筹文章,实现各项工作协调推进。
三、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扎实推进当前重点工作 抓主题实践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应放到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上,放到管理处文化大建设和山区高速公路科学管理、科学发展上,放在转变工作作风和提升能力素质上,取得好于历史、高出平均和超出预期的良好业绩。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抓干部作风建设,切实提高执行力。干部作风建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它体现在思想、生活、工作上的态度、行为风格和行为风范。在“迎创”主题实践活动中,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短一简”要求,今天我们将几个会议合并召开,就是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三短一简”要求的具体体现,今后,我们还将在鄂西管理处形成大兴政务清新之风,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要面向基层,沉到一线。带着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寻找解决办法。要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机关作为龙头,要舞好头,带好头,各科室要重心下移,深入收费所、养护站、路政大队,服务区,切实做到服务基层,服务一线,通过走基层、访一线转变工作作风;要坚持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节约型、廉洁型机关,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执行力。
二是抓优质服务工程,提升服务能力。一是重载体,抓窗口优质服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不断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外延,全力让广大司乘感受到鄂西路上的形象美、语言美和气质美;二是要严格按照“五亮五比五创”的要求,深入推进窗口服务创先争优,扎实开展 “万人评窗口”活动,确保以评促服务、促作风、促效能。要大力组织开展“十行百佳”评选活动,将“十行百佳”推荐工作与窗口单位优质服务结合起来,与完成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评选推荐,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不断提升优质服务能力。三是提升应急保畅服务能力,要结合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健全机制,提升应急保畅能力,要加快推进“标准化示范路政大队”建设,健全考核办法和奖惩标准;四是抓春运服务工作;2月16号为期40天的春运就要结束了,各单位、各部门要一如既往的做好春运服务保畅工作,确保春运工作圆满收官。
三是抓文化建设工程,提升鄂西文化软实力。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进一步抓好鄂西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要加快“和谐鄂西”品牌的规划和要求,挖掘品牌内涵,理念,尽快落实文化公司进行策划、包装,使组织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继续完善职工书屋、党团活动室、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阵地建设,逐步形成定期举办女儿会、运动会、书画摄影展、文艺汇演的文化活动机制。各支部要把提升文化品位、创建和谐氛围、促进职工发展作为工作目标,深入群众中调研,落实文化活动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通过定期举办丰富多彩、贴近职工的文化活动,营造健康、祥和、包容、温磬、和谐的文化氛围。
四是抓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加强党建工作。要把抓“迎创” 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重大历史机遇、乘东风、抓机遇、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掀起加强党建工作热潮。各党支部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加大培树先进力度,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切实加强党员学习教育,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要进一步落实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规划,政工科要加强指导,力争90%以上的党支部创建成标准化党支部。
第五篇:党课授课提纲
党课授课提纲
科目:党课教育
题目:学习周书记在第一次中心组学习会暨“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
绩”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2年3月11日
地点:高家堰管理所二楼会议室
授课人: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郑玉典
参加:第一党支部部分党员
内容:
周书记在第一次中心组学习会暨“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主要讲了如下几点意见。
一、切实提高“迎创”活动认识
“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是省委、省政府今年的重大工作部署,是今年全省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2月5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主题实践活动部署会议,2月6日,省厅召开“迎创”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对全省交通系统“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和“三抓一促”活动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可见省厅对全面抓好“迎创”主题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和重要决心。各单位,各部门、全处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开展“迎创”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省厅的决策部署上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
一是充分认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是党中央对各级党组织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处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到“迎创”主题实践活动是推进鄂西管理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重要载体和重要平台,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理解活动的精神实质,将主题实践活动抓好抓实。
二是充分认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激发活力的迫切需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就是要在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引领力上下苦功,抓党建、夯基层、谋发展,全面加强基层自身组织建设,严密组织体系、扩大组织覆盖、增强队伍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广大基层组织的活力来形成推动山区高速公路管理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充分认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强精细化管理、促和谐稳定的重要载体。在2012工作会上,韩处长工作报告中提出来要大力推进精细管理工程,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强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载体,重要平台,要坚持细节决定成败,要把深入推进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作为提高管理
处综合管理水平的着力点,坚持内部挖潜,向管理要效益。强力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整体规范管理水平。
二、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全面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各单位各部门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联系实际,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地推进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要牢牢把握“迎创”主题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即“提振信心、促进跨越、惠及民生、转变作风、增添活力”。各单位、各支部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有效载体,在高标准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精心设计各具特色的“自选动作”,全面推进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管理处成立了以韩处长和我为组长、其他副处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支部要结合本支部的实际迅速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周密部署,搞好动员,营造深厚氛围,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厅和管理处党委的重要部署上来。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发有为的工作激情,迅速行动起来,真抓实干,创先争优,迅速让“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成为今年工作的主旋律,让“抓作风、抓环境、抓落实、促跨越”成为今年工作的最强音。以交通“服务提升年”非常之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二是要制定详细实施方案。要结合实际,围绕2012年管理处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制
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要把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到位、引向深入。要广泛宣传发动,及时总结经验和作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要将活动与安全保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服务提升年的各项要求结合起来,确定好活动目标、形式、手段、抓手,坚持不走形式,不走过场,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三是统筹兼顾,抓好落实。要围绕“统好班子、带好队伍、安全保畅、和谐鄂西、创新业绩”来抓好主题活动,要在创新业绩上找突破、抓落实。要科学合理安排,把主题实践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三万”活动结合起来,与“服务提升年”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做好统筹文章,实现各项工作协调推进。
三、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扎实推进当前重点工作 抓主题实践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应放到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上,放到管理处文化大建设和山区高速公路科学管理、科学发展上,放在转变工作作风和提升能力素质上,取得好于历史、高出平均和超出预期的良好业绩。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抓干部作风建设,切实提高执行力。干部作风建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它体现在思想、生活、工作上的态度、行为风格和行为风范。在“迎创”主题实践活动中,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短一简”要求,今天我们将几个会议
合并召开,就是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三短一简”要求的具体体现,今后,我们还将在鄂西管理处形成大兴政务清新之风,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要面向基层,沉到一线。带着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寻找解决办法。要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机关作为龙头,要舞好头,带好头,各科室要重心下移,深入收费所、养护站、路政大队,服务区,切实做到服务基层,服务一线,通过走基层、访一线转变工作作风;要坚持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节约型、廉洁型机关,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执行力。
二是抓优质服务工程,提升服务能力。一是重载体,抓窗口优质服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不断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外延,全力让广大司乘感受到鄂西路上的形象美、语言美和气质美;二是要严格按照“五亮五比五创”的要求,深入推进窗口服务创先争优,扎实开展 “万人评窗口”活动,确保以评促服务、促作风、促效能。要大力组织开展“十行百佳”评选活动,将“十行百佳”推荐工作与窗口单位优质服务结合起来,与完成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评选推荐,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不断提升优质服务能力。三是提升应急保畅服务能力,要结合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健全机制,提升应急保畅能力,要加快推进“标准化示范路政大队”建设,健全考核办法和奖惩标
准;四是抓春运服务工作;2月16号为期40天的春运就要结束了,各单位、各部门要一如既往的做好春运服务保畅工作,确保春运工作圆满收官。
三是抓文化建设工程,提升鄂西文化软实力。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进一步抓好鄂西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要加快“和谐鄂西”品牌的规划和要求,挖掘品牌内涵,理念,尽快落实文化公司进行策划、包装,使组织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继续完善职工书屋、党团活动室、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阵地建设,逐步形成定期举办女儿会、运动会、书画摄影展、文艺汇演的文化活动机制。各支部要把提升文化品位、创建和谐氛围、促进职工发展作为工作目标,深入群众中调研,落实文化活动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通过定期举办丰富多彩、贴近职工的文化活动,营造健康、祥和、包容、温磬、和谐的文化氛围。
四是抓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加强党建工作。要把抓“迎创” 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重大历史机遇、乘东风、抓机遇、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掀起加强党建工作热潮。各党支部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加大培树先进力度,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切实加强党员学习教育,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要进一步落实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规划,政工科要加强指导,力争90%以上的党支部创建成标准化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