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法研究论文[合集5篇]

时间:2020-11-08 04:4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法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法研究论文》。

第一篇: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法研究论文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法研究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法研究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法研究论文1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素养

教师是创造“理想”“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的关键,学识和修养以及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理解是教师的魅力来源。调查显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理想以及和谐的定义是这样回答的:喜欢那些技术高超、语言幽默、讲课有趣、有超强的教学能力、最好是一位良师益友的等等。讨厌那些总是批评学生、埋怨学生、自身却没有很好的教学能力的教师。教师是一个需要与学生、家长打交道的职业,体贴入微、关怀备至是与教师这个职业最基本的要求。没有哪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重视,特别是那些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更想得到教师的抚慰与关心。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最重要的是不断地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新的知识,时时刻刻关注科学信息的发展动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求知者,这样才会与时代的步伐保持一致,才能有机会打造出理想、和谐的课堂。

二、构建开放课堂,营造自主氛围

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碰撞、情感交融的地方是课堂,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地方。信息技术课堂营造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学习空间。我在做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反映:“我们需要的是活跃的课堂气氛,师生和谐的课堂,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也可以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对和谐信息技术课堂的理想建构,教师必须关注生命的成长,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愉快的情感沟通和交流。

三、理论联系实际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有关的理论知识上,教师往往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使学生难以理解、不知所措。例如,在讲述计算机系统的时候,软件和硬件和电脑机箱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打开电脑,告诉学生主机是什么、外围是什么、硬件是什么。然后将这些零件组装,打开电源,然后学生发现计算机有了硬件还不工作,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告诉学生,软件和硬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又对电脑有着什么样的作用,这样的教学形象直观又易懂,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四、总结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社会,想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信息知识,把握更多的操作技巧,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努力创造理想、和谐的教学课堂,并创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教师要注重理论结合实际的关系,以便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让教学过程变得通俗易懂。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法研究论文2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学生只有对一件事物感兴趣,才有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动力。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生感到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是一件极其乐无穷的事,进而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如,在教学《汇聚大自然的声音》这部分知识时,我就设计了“旁白配音”的环节,即要求学生两人为一组,一人到台前表演,为幻灯片配音解说,另外一人则即时录制旁白,并随机播放,如此,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引发了学生学习创作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研究

二、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牢靠的信息技术技能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所以,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不可只一味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系统理论知识的灌输,还应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的价值意义体现出来,从而巩固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并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技能。比如,在教学《计算机系统》这一单元时,在学生大致掌握了计算机内的基本部件、常用外设及其作用、计算机软件及其分类后,我们就可开展一次导购计算机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计算机设备购置的经历。当然,我们提前向学生介绍基本流程,如进行需求分析、收集配件产品资料、设计配置方案、基本性价评估、下订单、验收检查。这样,学生通过导购计算机活动,体验依据需求配置计算机的过程,既丰富了生活经验,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总结

总之,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时,我们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文本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使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优秀人才。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法研究论文3

一、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热情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就传统教学方法而言,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讲授知识,课堂气氛沉闷,本来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课程,却因为教学方法不当,使得学生们失去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教师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用多种且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初中生拥有青春的朝气与蓬勃向上的活力,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带领学生上网浏览网页,在引导学生上网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把涉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应该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探讨和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能让学生们自己思考,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当堂操作,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对于计算机来说,学生们对其外部构造比较了解,然而对于计算机内部构造却不是很了解,教师在讲解计算机内部构造时,可以将电脑拆开,让学生看到计算机内部的具体构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又促进了学生快速掌握该知识,培养学生爱观察、爱思考、勤动手的好习惯。

三、从教材出发,明确教学思路

对于教师来说,课本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教好学生。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教师要给予足够重视,多下工夫,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重点、难点进行讲授。教师还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根据教材,拓展教材,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对于教师来说,虽然要根依教材,从教材出发,但也不能照本宣科。信息技术是发展飞速的,教材的更新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所以教师要适当调整、拓展教材的内容。不管是依据教材,还是拓展学生们的视野,教师都要有一个完整、清晰的思路,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主要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教师要将自己明确的教学思路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

四、促进小组合作,优势互补

教师要因材施教,可以将学生的特长进行总结,把学生进行分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强弱、兴趣爱好进行分组,这样一来,能够方便同学们的交流,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教师可以任命一位综合实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组长,小组组长要有足够的责任心,由小组长带着学生共同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小组组长要根据每个组员的优势分配任务,对于组长,可以进行适当的技能培训,提高其能力,担负起组长的责任,也可以尝试让组长充当小教师,这样一来,和学生交流方便,既帮助较差的同学,又减轻了老师的压力。

五、总结

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说,要想提高课堂的效率,方法是比较多的,虽然当前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教师们共同努力,一定会寻找出一条既符合实际又有效的途径。

第二篇: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教育技术系2013届免费师范生在职研究生班学号:51130104024条吐尔孙卡热

《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是我在我校教研组的的组织下,各个信息技术老师们和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做的课题的研究。课题完成了预期的任务,形成了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的实践效益。

一、课题的提出和研究过程

(一)课题研究意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就成为当今社会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在“十五”期间普及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目前我校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有两条基本途径:其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其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我校的一门课程。新疆省从2001年起,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这样,探讨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律、形式、方法就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为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促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许多学校都购置了计算机,装备了多媒体教室、电于图书阅览室、开通了校园网等,初步构建了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就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热点课题,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大都是局部的,分散的和经验性的,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立足我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环境,旨在研究发现能够指导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律、形式和方法,促进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三)课题的界定

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和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两个基本方面。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其中包括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校园网环境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2、我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主要研究我校信息技术文字教材的设计与开发;我校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现代教与学的理论为依据,以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为主要方法,辅以文献法、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各个课题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确定 1 /

3合适的研究方法。

(六)研究过程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时间:2014年9月—2014年10月)

(1)制订课题研究的计划,组织课题立项

(2)组织课题

(3)课题开题

2、课题研究方案的实施阶段(时间:2014年10月—2014年1月)

3、结题阶段(时间:2014年1月—3月)

该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交小,年纪有类别有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科的种类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语文、政治等。归纳已经结题成果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我校信息技术教育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即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内容当中,作为架构学科知识新体系的技术支撑,服务于学科教与学,同时在学科学习中培养信息素养和能力;第二种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就集中于这两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由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改革的社会需求所决定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课程整合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因此,课题组着重对此进行了研究。

通过研究,课题组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在于借助信息技术构架学科学习的新模式,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同时,以学科教学为载体,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态的过程中,课题组从多媒体环境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两个层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和流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遵循如下原则

①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设计。倡导基于资源、任务、课题、问题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在处理信息、研究信息中发现真理,发展认知,培养和提高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

②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媒体的特性,合理地选择技术,合理安排使用的时机与方式,充分挖掘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如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

③强调协作学习和情感交流,把技术的工具性和教学的人文性统一起来。其中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④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能采用多种方式、多种工具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中普遍采用如下教学设计流程。

第三篇: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校全体教师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教学信息技术能力为保证,努力探索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研究与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把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两个重点,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本学期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简要总结:

一、主要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我们把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提高教师能力,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活动。

1、全校性的电教评优活动。4月中旬开始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全校性教学评优活动,共有9名教师9节课参加评选。本次评优主题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全体教师高度认识,端正态度,积极参与。多数教师主动探索新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有所突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电教覆盖率100%,自制多媒体课件用于教育的占33%,而且教学效果好。本次活动共有3节课被评为校级优质课,通过评优活动促进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贯彻新大纲,在实践中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全体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教改意识不断增强,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参加学区组织的教学公开赛,取得好成绩。

2、分别进行了小学数学和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创新观摩研讨活动,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加了本校公开课观摩教学和上级部门支教两次活动,在授课、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中,教师发挥技能,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而且相互交流经验,受到与会同志的高度评价。两次活动,使全校教师进一步明确在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创新。参加了学区组织的教学评优,无论教学设计、课件使用,还是教学方法,学生训练都得到了教研员的赞赏。

3、定期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积极开展示范课评比活动,使教师熟练掌握现代远程教育技术,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采的教育环境。开学初,教导处通过听课、评课教改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培养教师处理教材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能力。

4、及时接收卫星资源,制定计划,培训教师,各学科教师能按多媒体教室授课表按时授课,填写多媒体教师使用登记表。正确操作设备,设备运转正常。

二、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技能欠缺,教师观念还不够新,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知识更新能力不强。

2、本学期教师工作繁忙,照顾不周,力度不够,细致程度不够。

3、教学指导不够,工作不到位。

三、改进措施:

1、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法,注重创新,重视课堂教学实效性,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重视语文讲读课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教导处多听课,重点检查教材处理、教法及语文讲读课教学。

2、培训教师,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技能,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总结2

本学期在学校计划的安排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学期临近结束,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结合计算机的硬件实际,开展好常规教学。

1、开学初,便结合我校的计算机硬件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上课。在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分析,思考在现有计算机软硬件的`实际情况下如何实施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2、在教学中,我经常研究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我们从光盘上或到网上去找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小游戏,把这些游戏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给学生玩,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经本期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但掌握了规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达到了规定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还从游戏中学到了许多其它的知识。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了学生十分喜欢的课程之一。

3、在教学之余,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其它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比如有的学生学会qq聊天,有的学生学会了阅读电子图书,用计算机来解决一些其它学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加强教学教研,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教师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之余,加强了对业务的钻研。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探索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在网上还注意收集相关资料,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三、配合学校工作,做好电教工作和机房管理工作

本学期,为了校内教研课及公开课,我利用课余时间,为授课教师做课件,促进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新的电脑知识,以提高自身的电脑知识水平和技术理论水平。同时,维护好机房设备,保证畅通。

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展望学校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我觉得还有许多知识要学,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总结3

时间过得真快,一学年的工作又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工作计划,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在做以下总结:

一、思想方面

工作以来我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服从领导的分配,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事,教育目的明确,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二、教学方面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信息技术和劳技教学工作,能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备好课,备好教案,加大备课的容量,加强上课质量,落实反思的分量。我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参加学校、教研室组织的听评课活动,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让新课程也走进我的课堂;虚心向他人学习,跨学科听课。

上课时认真讲课,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学生实际,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和价值观”三方面目标均能实现。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条理清楚、难度适宜、密度合理,保证授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精讲精练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力求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自主的接受信息技术课。正确引导学生看待和使用网上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通过我的努力,学生上信息课,劳技课了, 能够主动的学习知识,有的甚至还能在所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和认同 。

三、个人教学业务水平学习方面:

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很快,新知识、新产品、新术语几乎天天出现。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自我加压,才能将信息知识更流畅地、轻松地、完整地讲授给学生。为此,我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利用Flash软件完成了选

择题课件制作模板,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我撰写的论文《开发学生的能动性,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获区级叁等奖。

四、努力的方向

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 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参加一些有软件的网上学习。在机房管理方面,加强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以上是我本学期的工作总结,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我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扬优点,踏实工作,服务于教,努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总结4

学期临近结束,回顾一学期以来的工作,不论是工作中还是自身的业务水平都得到了逐步的提高,充实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当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时,我会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在这个学期中,本人能在保持原有良好工作态度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不断进取,不断学习,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为了保持优良的工作姿态,以使下一学期能以更优秀的面貌去继续工作,现将本人该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各方面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自己的思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对自己思想上有了更加高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

二、教学、工作方面

这学期主要担任高一(8)、高一(9)、高一(11)及高二(6)等班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和学校电子备课定、高一多媒体设备、行政办公室电脑的维护及管理工作。工作是繁忙的,相对于之前的教学,无论是工作方法、工作经验、还是工作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业务水平,向有经验老师请教的基础上,利用本人课余时间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交流,这大大有利于我教学的提高,还在教学之余,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欲望,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领悟信息文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在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重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充分关注个体差异,设计分层次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解决具体问题的不同技术思路。对学习起点较低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帮助,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少限制、多支持,鼓励自主探究。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完善以及改变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①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形成能力,提升素养。在“任务驱动”中所设置的任务要求做到科学、适当、适度。

③启发式。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根据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主动获取知识。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和学习,主动思考和实践。

④讲授法。信息技术教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做成各种教学课件,借助于有关设备,边讲授边操作,讲练结合,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三、管理工作方面

作为学校的微机员,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员,不论是电脑的常规维护还是各种材料的填写、整理,我都会认真、高效的把这份工作完成,对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能正常完好的运行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这些设备的使用,维护,我正在努力的逐步了解和熟练掌握,为学校各位教师方便使用备课室的电脑进行资料查找和备课坚实的基础。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要更新教学思路,从教材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方法,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的进步。

3、在日常的设备维护工作中多实践,多尝试,努力做到每一次的实践都能有所收获并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资源。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应具有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资讯,明白到自身的责任,为此,我经常通过上网浏览新课程教学网等形式,学习更加多的、好的、新的知识。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要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形成自身的信息技术教学风格。经过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到,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踏实工作,服务于教,努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胜利地完成学校所安排的一切工作。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总结5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着眼于使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促进和提高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用于学习和生活,当然最重要的还在于八年级的信息技术会考,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及教学要求。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储办公软件的操作。

一、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素养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注重自己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工作之余,学习与农远工作和信息技术教学及计算机维护的相关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扎实细致地做好教学工作

备课对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不例外。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首先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全面的研究、归纳、总结,并根据教授对象的不同特点找到教授的最佳方法与方式。在此基础上将所备内容在计算机上进行逐一推敲、验证、演练,以使一些空洞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将每个知识点构造成一个操作性实例,通过对实例的.演练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准确、完整的认识,由此得出相关的结论。从而做到对人、书、机三者进行有机结合的备课,备课不只是在教案本上备课,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电子备课上。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即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下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计算机课程操作性强、更新速度快、创造性强的特点都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地学习,才能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跟上知识的发展更新并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如果单纯地依靠老师的教授,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将总是有限的。

在教学中,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为湘教版的教材,教材能够贴近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的特点,因人而异地设计适合于学生参加的各种兴趣活动,并在活动中加强的教育的示范与引导,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指导,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使一部分学习知识比较快、技能掌握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一些自主学习,达到提高的目的。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课时尽可能地把一些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这样比单纯地告诉学生步骤,再让他们去练效果更好。因为在老师演示时,同学们不仅看到了整个过程,还看到了结果,这比纸上谈兵要有效的多。在这方面,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上课时,老师在教师机上演示,学生通过网络在自己的屏幕上观看,对老师的操作过程和结果看得一清二楚,大大提高了讲课效率。同时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能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做,包括演示操作尽量让学生来做,同时许多操作都采用让学生先练习,再归纳,后总结的步骤来。

正所谓“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动手练习要比听、看有效得多。教师通过对知识的讲解、演示,只能使学生把一个模糊的概念转化为其思维体系中一个模糊的认识,而能不能将这个认识清晰化,关键的一步就是能否让学生去动手、去实践,在实践中把握真知,在实践中创造成果。所以,在课堂上我加大上机时间在教学时间中的比重,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练习,把模糊的认识清晰化;并能有进一步的提高和创造。

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为我国各产业的长足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如何使将来有更多的有志者为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作贡献,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把我国信息技术业的现状讲述给学生,让他们知道我国信息技术业在世界上的位置,不断激发起他们好好学习、为国效力的决心和毅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实际做起,注重落实,注意细节,使学生能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一学期来,我坚持不懈地努力,认认真真的工作,学生的操作水平也有了解一定的提升。

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课堂更有生色!

赵彼岸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总结6

在20xx——20xx学年第x学期,我担任xxx年级x个班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一年的教学工作中,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在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工作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有了新的进步。

当今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掌握信息技术是对现代教师的一种基本要求,人们都知道不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必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但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课,需要我们教师同行及it界人士等不断地关心、支持、探索、交流,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以下就是我们一学期来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一、立足实际,抓好信息技术的常规教学

我校根据本校计算机硬件实际,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上课。在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依据各班学生的学生掌握情况讨论如何实施教学,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写成教案。信息技术是一门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学生在愉悦中不断进行持久训练,”是我们信息教师所希望的。我们从网络上或者光盘上下载的一系列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小程序摆放在电脑桌面上,靓丽的图标、简洁的文字强烈地吸引住了学生

的目光。windows视窗的操作、画图软件的'使用、指法的练习、中英文的输入、word20xx、powerpoint20xx幻灯片的制作、excel20xx、网络等常规操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从学生们的表情不但可以看出他们掌握了规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达到了规定的操作技能水平。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校信息技术教学上了一个新台阶。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明显。学校还利用现有电脑设备搞好电脑兴趣小组活动,加强对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管理。领导经常听课,检查教师备课、指导学生操作等情况,促使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朝着正规化、高效率方向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学校积极推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特别是今年的对外多媒体公开课,我校人人参与,每一个班级都对外开放,要求人人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力求做到使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各位教师不断深入学习使用现代教育手段,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

1)倡导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帮助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等方面的潜力。避免“为用技术而用技术”;放弃“课本搬家”、“课堂搬家”式的软件或课件。

2)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中心来进行。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学科特点、具体教学主题和学生的特点,灵活、创新地开展信息技术整合。

3)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中,人是重要的教育媒体与教育资源,直接的人际互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特征。避免“电脑取代人脑”、“技术取代文化”的倾向。

三、教师计算机培训工作

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正确使用信息技术能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对全校教师进行了word20xx的编辑排版和打印、powerpoint幻灯片的制作和inter宽带网培训(个人邮箱的申请与设置、outlook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和上网冲浪)。一学期以来,全校教师都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适时、及时地了解最新时事政要,与教育同行在网络上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的探讨。网络上的共享教

学资源也更好地为教师们进行电子备课、总结论文、编写试卷和制作教学课件提供了完美的服务。

2.继续做好“信息技术”地培训与考核工作。经过校本培训,我校大部分应考教师顺利通过了计算机模块考试,增强广大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

3.利用电化教室现代设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灵活应用信息技术,熟练使用电教设备。本学期,我校青年教师按照期初学校工作安排,自制教学课件来展示自我教学风采。在这种竞争环境下,我校年轻老师在课堂教学上也积极使用电化设备,或利用配套教学软件到电化教室进行教学,进电化教室上课在我校已形成了风气。

综上所述,我们深深感到,只有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师生的支持、社会的支持,才能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信息技术又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它需要我们不断地进取,以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进一步来推进信息技术地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总结7

信息技术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一个前沿科目,却不是学校教学中的“主课”。下面是我从事信息教学工作机年来的部分体会和心得,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岗敬业,执着追求。

干一行,爱一行,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你怎样善待自己的学生?教师是凭良心上课的,尤其是对于一个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因此,我把这句话作为自己教学的准则。要想有所作为,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仅这样还不够,还应努力的钻研业务。信息技术不像其它学科,它的发展速度太快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

二、从教学方法方面入手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既有趣味又苦涩难学的学科,若是脱离实际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可以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践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其次,可以吸收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新授前,我都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探求和认知兴趣,这样一节课下来,才会有教为理想的效果。

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外,在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会将每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有小组长,进行比赛,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观,这样,学生们在“玩”中就自然学到了东西。

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的基础上。

三、处理好教师、学生及教材的关系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以学生发展为本。现代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现代课堂教学要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训导、灌输,随意摆布的教学行为应彻底屏弃。要确认学生是一个有一定生活经验、认知基础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会学”个体,是一个独立构建个体。我们既要重视他的情感过程,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的思维过程。

四、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关组学生的发展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信息技术课程同样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伙伴教学的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少数冒尖的学生,给予专门辅导,使其早日成才。

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一门新的学科,而且随着信息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在作相应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注意知识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肩负着信息技术教学和教学科研的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信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不断发展。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教学心得,教学的路还要走很长,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第四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特点论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特点论文

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传统的应试教育必然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面向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简要地对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教育是振兴中华的根本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关键。在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挑战的时刻,提升人的信息素养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研究的热点课题。我国政府也作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要面向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的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最高目标,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任务,架构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和目标,形成合理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

一、素质教育——中国21世纪教育使命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的战略决策。1999年6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并且强调:“国运系于教育、振兴教育人人有责”。也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且明确地提出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正在积极地探索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途径和模式。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素质教育强调全体性,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强调主体性,即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的发展为中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素质教育是我国迈向21世纪的教育的新理念。

二、信息素养——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1、信息素养是人的必备素质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和转型的时代,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经济正在丧失其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正在显现蓬勃生机。以多媒体、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迈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大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素质与之相适应,要求人必须具备获取、存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成为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将信息素养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并力求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有机联系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以形成人对信息的有效把握,培养人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扩展对信息本质的认识”。

2、信息素养的定义、内涵与外延

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1989年美国图书协会下设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其研究的总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提出了学生学习的9大标准,这一标准包含了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Mike Eisenber 博士和Bob Berkowits博士认为,信息素养绝不仅仅是以往图书情报检索技能加上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能,而是综合运用以上技能所形成的信息问题解决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他们共同创造了包括六大技能的信息问题解决方案,简称“Big6技能”,并设计了专门的技能训练课程,开展了长期的实践研究,该项研究已从大学扩展到美国的中小学,受到普遍欢迎。

信息素养已经从其传统的信息检索、存储的基本含义上升华,其涉及各种基本的技能和理念,下图就可以简要地说明信息素养涉及的基本技能与理念。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素质教育观

面对信息化的浪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全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课题,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国政府正在加快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2000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作出了“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新兴的学科,必然需要探索其发展轨迹开创面向素质教育的模式。本人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要面向素质教育,以提升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最高目标,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任务,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全体学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按照素质教育的观点,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考虑当前的各个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差距,考虑各个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差距与不平衡性,面向全体学生,必须考虑当前的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学生的已有信息技术技能的差距。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大多数学生现有水平的课程标准,制定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模式,加快不发达地区和农村的信息技术教育条件的配备,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最终目标。

2、面向全面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提升人的各种潜能。面向全面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以提升信息素养为核心内容,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本技能。同时也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而是面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生存的全面能力的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将不是一门纯工具性的课程,将是一门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

3、面向学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按照素质教育的观点,教育要面向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面向学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更加侧重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的培养。笔者觉得,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一是要学会学习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使用,未来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生将面临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所以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和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二是要学会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去辅助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有力地促进其学会学习的能力的提高。面向学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强调能力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

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除了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面向学生发展之外,还应该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性发展等方面。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确立学生主体的地位,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革新传统的观念和看法,培养出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四、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构想

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课程内容到课程目标、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都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1、课程目标的架构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其他课程目标具备同样的课程目标取向,其可以分为面向学科体系、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个人发展三个方向,我国以前的计算机教育主要侧重于面向社会需求,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兼顾三个面向,重点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核心。根据我对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理解,特提

出我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架构的设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分领域和分层次的动态的目标体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基本知识(对信息的科学理解)和信息能力,这三个方面是并列的和相互制约的,核心是信息能力的培养,但是信息能力是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知识与操作、基本的信息能力、发展的信息能力(交流协作、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能力),这个能力在发展层面上是递进的关系,体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递进性和层次性,但是相互之间并非有绝对的界限,相互之间是可以交叉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设定,除了体现基本的信息素养之外,在高中阶段,应该体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学生的升学做试探性准备工作。

2、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强调的教学方法是将练结合,忽视学生自我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教育不但是课程内容的革新,也是学习方法的革新,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模式不能应用于信息技术教育,而应该是探索新型的模式,有关学者提出了新型的信息技术学习模式,强调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的统整。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革新必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贯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是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二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公务员之家

3、课程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革新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评价,比较强调结果评价,不强调或者不能实现过程评价,从而也就不能真正地实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评价,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学习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成果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时提交的作业或作品,如小论文、小制作、研究报告、演示文稿等等。要注意尽量给学生展示、说明的机会;注意观察、指导学习结果形成过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评价的内容一般说来涉及学习目标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技能、情感等。不同的学习单元,评价的重点也应不同。学习成果评价的方式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突出特点。其意义在于重视学习主体,重视学习者反思,以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应该充分体现学习者主体地位,以学习者为评价中心和主体,以促进学习者学习兴趣为评价目的。

4、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建设

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实施,要求构筑良好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本人认为,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从基本构成上来说包括教师培训、信息基础设施和教育信息资源,他们共同构成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资源支持。

信息基础设施是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物质基础,构成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最基本的物质平台。教育信息资源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基础,信息技术强调基于资源的学习,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需要强大的资源支持。教师作为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主导性因素,其成为信息技术课程人力资源最主要部分,教师培训包括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培训和一般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有效构筑,将关系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必须在良好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环境中实施。

面对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体制,必然发生深刻的变革和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新型的课程,必须面向素质教育,全面革新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革新传统的教学、学习和评价观,构筑新型的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第五篇:论文研究方法

论文研究方法

(1)归纳法: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

(2)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宏观分析方法是对问题进行了总体的分析,微观分析方法是对问题的部分或个体对象进行分析。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时,既从外部环境,政策、制度角度进行了宏观分析,又从中小企业自身和融资机构这些角度进行了微观分析,三者相结合。

(3)访谈法:通过询问的方式,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交谈来了解市场情况的基本研究方法。

(4)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

下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法研究论文[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法研究论文[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dxp教育理论为指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深化改革为核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为重点,认真贯彻全国中小学......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 21世纪人类将进入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先导的信息社会,为迎接时代挑战,1999年xx批准转发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是我国跨世......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轰轰烈烈地改变着世界的一切,使几百年、几千年来逐渐形成的教育制度受到严重的挑战。面对史无前例的信息技......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计算机知识并不和其它学科知识一样,有什么原理和定理,只有真正掌握后,才能传授给同学们。同时信息技......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建设现代化教师队伍 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因此,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就必须造就一支掌......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起步于年代初期,十多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教育信息......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县教育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要点和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中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以加强信息技术管理和应用为重点,以确保省信息技术实验校为......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