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议农村特色民居保护路径论文
一、现有特色民居建筑文化的现状分析
(一)民居的地域建筑特色文化较好传承井院式建设模式会泽特色民居以大多数中国各地传统村镇住宅一样,是以井院式为主的,民居居住空间上的显著特点就是其封闭内向性。井院不但方正,而且铺砌整齐,较室内为低,四周的建筑均面向井院空间。井院式布局除了有封闭内向性的特点外,还具鲜明的有可变性特点。当家庭组合状况发生变化时,兄弟析居,各置家宅;或家族繁衍、人口增多,则购置邻近房产、并人本宅;或者家庭经济发生变化,临街开设店铺,商、住合一,改做它用等等,当发生上述情形时,仅须在井院中建一些内墙,开辟一些门洞,即可改变其空间组合关系。我国传统村镇之所以尚保留有一些古老的井院式民居,均受益于地方特色建筑的可变通性,使其得以可持续地保护使用。
(二)民居的地域建筑特色文化呈现淡化和缺失显著特征会泽虽然大部份民居仍然保持着井院式格局,但在建筑文化及民居的特色方面上逐渐迷失,简单地模仿城市住宅的现代样式,失去了传统民居特色。这也是我国大部份地区农村民居建筑建设面临的问题。其实传统的民居是古代先民适应自然气候、地理条件,使用当地材料、因地制宜而建造的建筑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本土文化传统的物化形式,所承载的是地域文化及风土人情之美,这种地域文化特色的退化,带来的不只是居住模式和环境的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居民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也会逐渐淡薄。
(三)特色民居建筑结构与需求功能不匹配现有的新农村村庄规划往往缺乏统一的前期规划由于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导致农村的可耕地被不断的破坏和占用,特色民居点建设存在明显的盲目性,且私搭乱建的现象普遍,土地开发利用无序。另一方面,就农村住宅单体建设结构与需求功能不匹配,存在建造方式传统、建筑材料陈旧、结构设计不合理、功能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要求和能源利用率低等亟待解决困难和问题。
二、滇东北新农村特色民居传承与保护建设探讨
(一)以人为本原则,设计满足新农村特色民居生活和生产功能要求设计方案首先要满足农村居民基本需要。新农村民居建设规划与设计首先应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注重功能的完善、朝向和采光的选择等等,提高室内居住物理环境,改变原有空间居住采光不足、阴暗潮湿等问题,同时,考虑村民的生产要求,如农具储藏、畜禽养殖等空间,如何与生活空间分隔联系,互不影响又方便使用。
(二)传承地域文化特色,保留传统民居建筑鲜明特色会泽传统特色民居极有韵致文化,但现在能全面反映这种传统韵味的特色建筑呈现减少趋势,在民居设置功能合理的情况下,运用现代较为先进的建筑结构技术,保留传统民居建筑鲜明特色、提取传统而有用的建筑文化元素,如天井、院窝、猫弓墙、猫洞等,在新农村民居建筑上既体现传统的文化特色,又满足新农村生活和生产功能要求,凸显新型特色民居。
(三)遵循适宜性原则,优化民居建筑结构,降低建筑造价在新农村的民居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当地经济、技术条件,通过优化民居建筑结构降低建筑造价,发展节地型住宅,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有效减少建设用地需求,减轻农民家庭的建设经济负担。通过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用地,尽可能利用荒地、劣地、坡地等,少占耕地;尽量选择符合建设要求坡度过山地作为村民建宅的规划用地,因地制宜设计坡地建筑,提高新农村民居农宅的容积率。
(四)丰富特色民居功能的设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民居使用家庭的人口构成和对功能的要求多种多样的,在对居住模式的思考方面也应多方位综合考虑,在民居建筑的功能设计设置时,既要考虑到用户使用的方便和私密性,也要考虑到如何让传统亲情维系而不至淡薄,探索在一幢房屋以分院而居或者临近分房而居的设计方案,在建筑中设家族的共享空间,满足家族传统活动功能需要。
三、结语
云南山区新农村特色民居建设关键技术的实践探索,是在云南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传承和保持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特色基础上,期望能在优化村庄居住环境、民居建筑功能优化等方面让农民享受现代建筑技术的优点,又能传承珍贵的地域文化特色,引导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开展,为云南新农村建设特色民居建筑文化传承与保护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第二篇:特色农业建设路径与建议论文
特色农业是以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为基础,以传统优势品种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市场竞争力强、高效优质高产、具有一定规模或产业化经营的可持续农业[1]。近百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大量农药、化肥等污染物及粗放式的开垦耕作所带来的副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开发特色农业,如以色列通过研发滴灌技术和温室栽培技术,造就了举世瞩目的沙漠农业;荷兰利用高纬度光热充足的条件,发展以花卉产品为代表的高附加值创意农业;美国依托雄厚的科技实力,发展规模型、信息化的基因农业、精准农业[2]。发展特色农业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满足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国家及地区间农业生产合作与分工要求的重要途径。
福建省特色农产品包括水稻、果类、茶叶、花卉、烟草等。稻米是福建主要的粮食作物,主要有佳禾早占、特优63等水稻品种;福建的特色水果包括龙眼、荔枝、枇杷等;福建所产茶叶驰名中外,如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等;福建所产的闽西八大干、20余种道地药材、红菇等远近闻名。福建省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区域优势,在海西经济大发展的形势下,认识并发挥优势,有效地优化配置区位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福建省农业综合实力,提高农民收入,支持海西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
1.1自然资源
1.1.1气候
福建省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地域差别明显,夏季炎热多雨,光照充足,冬季易出现大范围持续阴冷天气。年降水量约1500mm,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无霜期长于内陆地区,部分作物可实现一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气候条件在时空上的多样性为福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1.2河流与海洋
福建主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赛江等河流,全省水力资源丰富,河川年径流量约为1170亿m3,水力资源蕴含量大,利于灌溉。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海岸线漫长,拥有连江港、东山港及三都澳等众多良港,海岛约有1404个,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1.1.3动植物资源
福建省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和野生动植物的重点产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据调查统计,福建省有陆生脊椎动物832种,约占全国陆生脊椎动物的34.6%,其中哺乳类120种、鸟类549种(包括亚种)、两栖类46种、爬行类123种,已定名的昆虫有31目共5000余种[3]。福建有高等植物4703种,约占全国高等植物数量的14.3%,其中蕨类382种、裸子植物70种、被子植物4251种、木本植物1943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52种,其中国家Ⅰ级7种,国家Ⅱ级45种;兰科植物有60属119种6变种,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点保护珍贵树木的有25种[4]。
1.2农耕历史悠久
福建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适合多种农业经济作物的生长,早在史前时期就有原始农业生产活动。秦汉之后,经济作物逐渐发展,种类逐渐繁多。到了唐宋,诸如茶、桑、麻等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明清时期,农业的种植及生产出现商品化、多元化趋势。福建的农耕历史不仅体现了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也为当前农业特色经营奠定了基础。
1.3闽台农业交流密切
福建与台湾在地缘、血缘、文缘等方面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省份之一,福建省积极开展对台农业交流活动,两地之间农业发展形成了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双赢局面。近年来,福建省大量引进台湾农业良种,累计引进台湾农产品生产、加工设备5000多套,栽培、养殖、加工先进适用技术800多项,台湾农业良种2500多个,其中引进良种形成规模化推广和应用的达150多种[5]。福建农业发展既吸引了台湾的资金及先进农业发展模式,又为台湾提供了农业生产基地和广阔的农产品市场。闽台交流合作已经成为福建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成为福建发展特色农业的一个支撑。
2特色农业现状及其发展制约因素
福建省自然山水植被资源丰富,但土地资源匮乏,其农业发展的策略和途径不同于其他省份,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做大做强具有福建特色的农业产业应是其基本政策的出发点。经过几年的发展实践,福建农业绽露区域特色,但依然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断影响和制约着福建农业的发展。
2.1农业社会经济要素
2.1.1农业劳动力素质
福建省农村劳动人口呈逐年递增趋势,据统计,2005-2010年,农村劳动力人口由1490.55万上升至1579.32万,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81%[6],少数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纷纷涌向城镇,造成较高文化程度、技能型农民的流失,劳动力队伍素质下降。残障人员比例高,年高体衰、留守妇幼居多,科学文化水平低,缺乏必要的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是造成福建省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的主要原因。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影响建设特色农业的进展。
2.1.2农民合作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新兴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尤其是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农业经济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百万农民创业、闯市场,共御风险,培育产业,对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至2009年12月底,福建省已登记合作社4435家,注册资金66.8亿元[7],在发展上面临着资金紧缺、缺乏农业专业技术指导、管理尚不规范等问题,合作社提供给农户的多是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初级农产品销售等低水平服务。真正能带动农户参与特色农业发展,做大产业的农民合作组织少之又少。
2.1.3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
农业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羊,其规模大,经济和科研实力强,具有资金和市场优势,对特色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据福建省统计局数据,截止2010年底全省共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84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总产值883.51亿元,每家平均产值约为4.8亿元[8],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福建农业龙头企业存在规模小,产值低,产品档次不高,带动农户的能力不足等问题。
2.2农业科技因素
2.2.1科研人员数量停滞增长
“科技三下乡”、“文化三下乡”、“春雨行动”等农业科技帮扶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加快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但是农村中从事农业科技普及和推广的人员变数很大。据统计表明[9],2000-2005年,福建省从事农业科技活动人数在总体上虽有所上升,但与2000年相比,2005年的科研人数减少了214人,农业科研人员占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比例由14.28%下降至8.36%。农业科研队伍缩小,科研人才流逝,科技增收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减小,严重影响了农民对科技致富的期待和热情,并影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2.2.2生产标准化制度及体系尚未健全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外向型经济比重逐步加大,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农产品出口将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既是提高农产品品质,也是扶持保护本省特色农产品不受外来同类产品冲击的必要手段。福建农业生产标准起步较早,但标准体系普及率低、覆盖面小,部分农产品在产量、质量和绿色化程度上,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劣势,远远不能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
3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
3.1重点规划、科学区域布局
2011年颁发的《福建省“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三大特色农业带的布局,提出“闽西北山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加快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建设区域优势突出、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绿色农业产业带。闽东南平原地区重点发展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创意休闲农业、高科技农业,建设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外向度高的农业产业带。沿海渔业经济区重点发展海洋养殖、近海捕捞、远洋捕捞和新型海洋渔业,建设产业结构合理、生态环境优良、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海洋渔业产业带。”[10]发展福建特色农业要遵照三大产业带这一科学布局,突出区位优势。紧扣海西经济发展大主题,认真思考福建优势与特色,产业评估、论证,区域化、产业化设计;抓龙头企业,建立更多的专业合作社,以多种经济模式吸引、容纳社会资金,拓宽融资渠道,让更多的闽商、闽侨、台商回乡创业或投资兴闽。
3.2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构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科技创新是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核心,必须大力增加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制度。加大特色农业科研的相关财政、税收和政策配套支持,建立科研机构—县级推广部门—乡镇科研人员的多层次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的攻克,积极推广高效益、低成本的农业种植培育方式,推广发展设施农业,探索高效、低碳农业等技术密集型模式。建立高覆盖率、高要求的农业标准化系统,推进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
3.3健全农民合作社体制,强化农民合作社功能
首先,帮助解决当前农民合作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协助合作社完善内部组织建设、民主监督、财务管理、利益分配等体制问题,积极推进农民合作社组织的正规化发展。其次,在产业政策、项目指导、市场信息、资金信贷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发挥政府优势,理顺服务关系,营造良好的政策和产业氛围,助推产业发展,扩大产业辐射范围,引导更多致富无门的农民进入合作社,带动更大层面上的农业产业进步。
3.4强化特色农业政策性支持保护
政府出台更多的产业化优惠政策,站在全局一盘棋的大农业、大海西的角度,从资金、政策、科技、人才等方面大力支持特色产业,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需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减免农业收费,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产业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保障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改变农业发展的传统思路,提倡农业发展新模式,扶植、培育一大批新型产业,延伸已有的产业链条。
3.4.1适度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产品种植有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发展特色农业应当继续完善和适度加大包括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在内的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农业补贴应当向种植特色品种的农户倾斜。
3.4.2完善价格保护制度
价格问题是种植和市场的风向标,是供求关系调整的有力杠杆。农产品市场受供求关系影响较大,常出现供求不平衡的局面,导致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粮贱伤农、菜贱坑农的事件经常出现,说明农民的市场信息不畅,政府对市场调控能力欠缺。政府既要在宏观上控制整个市场的规模,也要积极引导产业方向,在适当的时候应当加强市场监管和价格干预,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减少市场流动环节,打击扰乱市场和金融秩序的恶意投机,在稳定物价的同时,稳步提高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3.4.3支持农业多元化发展
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模式,支持福建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农业生产应当突破单一依靠农村农业经营的老路,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形成城市市场资源反哺农村,农村发展成果回馈城市的局势;走知识农业的发展模式,重视农业信息化,鼓励农业创意,文化、旅游、休闲、牧猎、工贸多种产业并存,农业不再是种养和乡土文化的代名词,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和饮食艺术的再加工和再创造,提高农业产业和产品的整体价值水平,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质变。
还要继续实行“走出去,请回来”战略,扶持农业异地产业链延伸、异地发展、异地基地建设,鼓励农业异地产业投资,发展农业贴牌合作生产形式,创造条件努力造就多种形式的合作共赢模式。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型农业,高效集成农业;加大力度推广海淡水养殖和远洋捕捞业以及“牛羊上山,果树上山,家禽上树,鸭子下水”的立体生态环境友好型农业。
第三篇:试议公共管理与公共用地的价值论文
一、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地价影响因素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地价影响因素,与一般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差不多,包括一般因素、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三种。
1一般因素所谓一般因素,就是指那些影响土地价格普遍的共同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像自然条件、行政区划、社会经济状况、发展前景等等。其实,这和房市中划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一样,这是各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2区域因素土地地理位置对地价影响比较显著。区域内的各种条件决定区域地价水平。①繁华程度②交通条件不同③其他公共设施水平④环境质量⑤其他因素。影响公共用地价格评估的其他原因。
3个别因素影响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地价的个别因素,指的是宗地的个性特质,像宗地的面积、形状、用途限制和土地利用强度等,都可以对公共用地地价产生一些影响。
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地价评估方法探索
1评估因素制衡评估公共用地地价时,要注意考虑公共用地中不同的种类、用地的特点和收益水平存在差异,不同种类公共用地的投资风险和增值效益也有差异。
2地价水平参照地价水平就是一个横向对比,公共用地应该和同等土地条件的住宅用地地价水平相当,有这样一个参照物,就不会给评估造成太多偏差。
3具体评估方法公共用地评估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收益还原法、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市场比较法、间接比较法、剩余法、成本逼近法等。公共建筑用地的地价评估方法,一般可采用成本逼近法、收益还原法和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
3.1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就是指相同宗地情况下,公共用地的市场价值是多少,就可以简单以此类推,找到一个价格相近点,以此来确定公共用地的地价水平。由于公共用地交易、出让、转让市场案例很少,市场比较就很难找到比较对象。这种地价评估方法,适用范围比较小。
3.2成本逼近法公共用地地价评估中,成本逼近法是最简单的评估方法。成本逼近规避了公益性用地利用效益很难确定的缺陷,在市场交易案例难找的情况下,通过成本计算逼近公共用地地价。具体计算方法是:公共用地地价=土地取得费用+土地开发成本+管理成本+投资利息+税金+经营利润。采用成本逼近法,比较适合新开发用地和即将开发用地,因为地价组成中的各种数据比较好掌握,计算也比较实用。成本逼近法也有不可忽视的缺陷,就是成本价并不能准确反映土地价值。成本价高不代表土地价值就高,成本价低也不说明土地价值就不高。特别是我国公共用地供给中,一些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存在不确定性不合理性,这就直接影响了公共用地地价的评估结果。
3.3收益还原法收益还原法就是将公共用地未来正常情况下的年纯收益,用一定的土地还原利率还原,来作为估算土地价格的方法。如公园用地,就是按照正常客流量来计算门票年总收入,加上其他租赁收入,然后去除建设成本折旧、管理费用、维修费用、利息等费用,就可以计算出年总收益。可以用公式表示:V=(a/r)[1-1(/1+r)n]V:代表土地收益价格。a:代表未来正常的土地纯收益(或地租)。r:代表土地还原率。n:代表未来土地使用年期。收益还原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对公共用地中有明显收益的用地比较适用,像学校、机关等经营性不强、收益不明显性的公共用地,就不适合用收益还原法来评估地价。
3.4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是利用城镇基准地价和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利用替代原则,用待估宗地区域条件和其所处区域的平均条件相比较,然后根据修正系数表选取对应的修正系数,对基准地价进行修正。这种地价评估方法适用范围广泛,评估结果相对客观科学,被普遍认可,是公共用地地价评估的常用方法。基本公式:V=V1b×(1±∑Ki)×KjV:土地价格。V1b:表示某一用地在某一土地级上的基准地价。∑Ki:代表宗地地价修正系数。Kj:表示估计日期、容积率、土地使用年期等其他修正系数。具体操作还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首先是收集相关基准地价资料,根据这些材料确定公共用地所处级别的同类用途基准地价。其次是分析这些公共用地影响原因,综合考量这些地价影响因素和基准地价系数修正表,来确定待估地地价修正系数。第三步是对骨架期日、容积率和土地使用年期等进行修正计算。最后求出待估宗地地价。当采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时,公共用地的基准地价标准及其修正体系应当参照住宅用地的基准地价标准及其修正体系。
三、结语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主要由政府无偿、无限期提供,人们对公共用地地价评估重视不够。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可以改变人们对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认识,可以对公共用地产权变化进行公平合理的经济补偿。参照住宅用地评估方法,对公共用地地价进行评估,对公共用地资产核算,具有现实意义。
第四篇:论文《试谈农村小学寄宿生管理工作》
试谈农村小学寄宿生管理工作
2012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班贾力荣
[内容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资源的不断整合优化,寄宿制办学模式已成为农村小学办学的主流模式。学校布局调整,农村大量的小学、教学点撤并,使乡镇中心小学寄宿生逐年增加,且向低龄化趋势发展,然而这些寄宿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受爷爷奶奶的宠爱娇惯和社会不良风气对他们思想及行为的消极影响,给学校内部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即怎样做才能使这些寄宿生进得来,留得住,且学得好。结合所学专业和针对农村小学寄宿现状调查研究,本文就华池农村小学寄宿生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寄宿生管理农村教育
一、寄宿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教育资源的不断整合优化,学校布局的调整,小学寄宿制已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办学不但解决了农村偏远学生上学不方便的难题,而且有利于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办学效益,还拓宽了素质教育的时空,提高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为全面提升农村小学的综合办学品位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是促进农村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小学阶段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良好习惯,促使身心健康的基础阶段。小学寄宿制学校,不但要担负教书育人的责任,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还得担负为人父母的责任,学校任务尤为艰巨,责任尤为重大。管的得当,学生能在寄宿生活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从中受益;管的不当,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还会给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因而,农村小学寄宿生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寄宿生管理工作的内容与目标
寄宿生管理工作不单纯是对学生衣食起居的管理,更应该担当教育的责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于家长,让家长放心,让这些寄宿生自豪地走进来,自信地走出去,这就需要有合格且优秀的寄宿生管理者,即生活指导老师。生活指导老师是寄宿制学校的一类新型老师,他归属于教师类,但不同于任课教师,要对某一专业、某一学科负责。生活指导老师既要对学生进行宏观教育,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生活细节进行指导,肩负着学生在校期间的近乎于家长的职责,扮演着老师与家长的双重身份。这就要求生活指导老师要有良好的师德,要懂教育,懂心理,懂孩子,要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以及慈母般的爱心,能耐心、细心地关注每一个学生,有义务、有责任关照好每个学生的衣食起居,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生活习惯,让他们茁壮健康地成长。
三、做好寄宿生管理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一)做好“三心”工作——爱心、细心、耐心
爱心是做好寄宿生管理工作的前提,细心是做好寄宿生管理工作的关键,耐心是做好寄宿生管理工作的保证。“三心”工作是做好寄宿生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有爱才有教育,有爱才有魅力,有爱才有威望,有爱才有成功,因此,爱心是做好寄宿生管理工作的前提。农村小学的寄宿生大多为留守儿童,且趋向于低龄化,多受爷爷奶奶的宠爱娇惯,生活指导老师需要多一份爱心,主动、和蔼的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帮助他们度过情感上和环境上的断乳期,以母亲的身份给学生一个笑容,低下头去关注,放下架子去交心,与他们平等交流,用笑脸去要求学生做他自己该做的事情,用教师人格的魅力,慈爱善良的心地,高尚纯洁的品德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人们都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种爱就是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就是崇高的母爱精神。尤其是学生生病或者有困难的时候最能体现(如:背生病的学生去就医,帮助个别尿床的学生收拾尿床痕迹,临睡觉时哭着想回家等许多琐碎事都需要生活指导老师去思考,去处理,去解决)。在宿舍里,有时学生不听话,玩乐戏耍,讲粗野话语,冬季把火炉撞歪漏烟,个别学生甚至还不服从管理顶撞,作为生活指导老师应高姿态的对待他们,高风亮节,不免静心想想:他们还是单纯幼稚的孩子,我们已是成年人了,就能够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就不会大发脾气了,多宽容,少抱怨,多呵护,少斥责,所有这些都需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来支撑。
细心是做好寄宿生管理工作的关键。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的确,细细想来许多事都是在不经意中发生的,也会在不经意中错过机遇。寄宿生管理工作需要做到“六勤”:即“勤观察、勤检查、勤指点、勤勉励、勤沟通、勤思考。”“六勤”是细心的法宝。由于学生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回到宿舍后,不论精神负担方面还是学习压力方面都相对的要放松一些,这时学生需要处理各自的生活琐事,自主性较强,也就极容易显现出学生的个性、品质及思想状态最为真实的一面。这就需要生活指导老师细心观察,一方面可以通过宿舍来了解学生暴露出来的思想上、行为上的弱点,便于我们对症施教;另一方面又可以因势利导,逐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还可以发现学生在身体及生理方面的异常变化,以便及时处理解决。在宿舍对学生的教育,都是从日常琐事着手从细微处开始,生活指导老师更应该细心地关注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状态,家庭及身体状况,个性与爱好,对每一个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应了如指掌。同时还应当知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问题或犯过错是很正常的事情,无需过于紧张和过分指责,关键在于生活指导老师持什么样的心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处理,去解决,去引导。然而这些都需要用细心来保障。
耐心是做好寄宿生管理工作的保证。由于寄宿的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过不同氛围的教育,就会有不同的行为准则,如果一下子要求他们必须遵守住宿管理规定,安分守己,尤其是那些特殊学生,其形成是一果多因的,不可能靠一两次谈话、指点、勉励或批评就能解决,而是需要长期的关爱引导,改变习惯,更是需要耐心和毅力,需要持之以恒,反复的教诲感化,才会有一定的回报和收获。若发现学生的“问题”后,不能主观臆断当即采取“行动”,而是要寻根问底,了解学生的近况,即使在一无所获之后,也决不气馁,要想方设法打开学生的心结,做最亲近的倾听者,只有这样做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另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想情绪很不稳定,如今的学生遭受挫折的经历极少,受溺爱、赞赏的机会太多,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再加上社会信息化,各种媒体的侵袭,好多学生有逆反抵触心理,还有极个别学生心灵扭曲,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想报复,有时候甚至想到了轻生,可又不愿把自己的心思告诉同学、老师、家长,一点小事有可能对他影响特别大。作为生活指导老师应多找学生耐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开导、鼓励学生勇于面对现实生活,敢于向挫折挑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这些举措都离不开耐心。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这教育效果的优劣,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既是教育目的,又是教育手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应当从教师自身做起,作为一名生活指导老师,即应当是“良师”,同时又应当成为“益友”。学生喜欢公平公正、理解自己、和蔼可亲、体贴入微的教师,只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之后,学生才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老师听。假如一味的陈守“师道尊严”,过分严厉苛刻地要求学生,对待学生,就容易激起学生对老师的逆反抵触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疏远。因而,生活指导老师应当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要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对待学生需要的是平等与尊重、信任与理解、宽容与关爱。要像家长一样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贫富差异看待学生;不以与家长的交往看待学生;不以个人的喜好分别看待学生;不以学习和表现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以老师的尊严凌驾于学生之上;不因学生的过错而伤害学生的人格。一句话,在学校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每个学生进入学校不论学习表现好坏,家庭条件优劣,心理素质高低,个性差异大小,在老师的眼里一律是平等的。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平等、自由、尊重、理解、宽容、关爱、勉励、感化。我们应该明白每个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在挫折中成熟,小学生更不例外。作为生活指导老师,首先应当细心地观察了解,掌握每个寄宿生的喜怒哀乐,力求与他们达到感情上的共鸣;其次,应当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不要急于给学生定性,认为听话或顺从就是好学生,冒犯自己或违纪就得“惩罚”,而要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宽容体谅学生,不伤害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耐心地听其言,观其行,与学生共同平等的畅所欲言,交流探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及自己的见解;再次,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都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营造轻松、愉快、平等、民主、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寄宿生恋师恋校,视校如家。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去要求学生,更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而是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对犯错误的学生宽容地给予一个暗示的眼神,从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给予一个台阶,一个改过的机会,让学生自我反省,宽容能够酿造和谐群体,营造民主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事事为学生的榜样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说的是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言行为典范给学生建立行为准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做出表率,做出榜样。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少。”古人云:“正人先正己,身教胜于言教。”作为老师,要用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学生做榜样。生活指导老师与寄宿生更是朝夕相处,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影响尤为重大,因此,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在学生面前要有良好的形象,事事要为学生做出榜样。要求学生衣着得体整洁,老师自己应该不着奇装异服,天天衣冠整齐;要求学生每天整理好床铺,物品摆放整齐,老师应该收拾好自己的房间,物品陈放整齐有序;要求学生讲究卫生,保持洁净,老师自己应该勤洗床上用品,衣着整洁,不留长发、长指甲;要求学生保持好公共卫生,老师自己应该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物。凡是要求学生做的,老师应先做出样板,让学生效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这样做,教育效果
才不会打折扣。一个人能正己然后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强令不从。”“师者,人之模范也。”古人的论述都特别注重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言传是做好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是言传的效果是需要用身教来保证的,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做到以身作则,那他的言传将能发挥重大的作用。不然,言行脱节,会在学生中失去威望,失去信任,让学生产生“老师光说大话空话”的想法,就会带来不利的消极影响,就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所以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自己的言论、行为,要自觉地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明白当教师的行为不当时,学生的举止也好不到哪里,这充分说明了环境的影响,氛围的作用,正所谓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老师是学生的楷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老师要首先做到,要求学生去做的事,老师首先去做,时时为人师表,处处率先垂范,事事做出榜样,要不断地完善自我,谨言慎行,时时处处事事做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善言善行给学生提供模仿的榜样,效仿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感化教育学生的目的。
总之,寄宿生管理工作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但是只要每个生活指导老师能拥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能细心,有耐心,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事事为学生的楷模,有火眼金睛,能洞察学生的细微变化,有倾听学生心声的耳朵,有善于思考分析、追求科学完美的大脑,还有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遵循教育规律,求真创新,善思善导,坚信一定能为寄宿生营造一个健康、文明、欢乐、愉快、平等、民主、温馨、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少元,《农村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3、孙忠生,《农村9年1贯制(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第五篇: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和路径探讨
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和路径探讨
◇ 高淑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凸显,其一是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究竟具有怎样的特色?涉及到什么是大都市农村,大都市农村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即合理性问题;其二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建设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涉及到如何确立生态思想,发展生态产业和完善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规等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做一尝试性探讨。
一、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分析
大都市农村,就其内涵来说,是大都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农村但又具有城市的部分功能。它即不是城乡结合部,也不是小城镇,它具有农村的特色,同时承载着和大都市中心统一、协调互补的功能建设。伦敦的绿化圈、上海外环以外的广大农村等都属于大都市农村的范围。大都市农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农村”,二是具有“大都市”的界定。
在讨论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之前,我们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即大都市农村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最根本的渊源在于单位面积土地对GDP的贡献率
①的考虑。什么是大都市,有人从人口规模的角度界定为总人数超过200万的即为大都市;也有人从城市功能方面界定,认为大都市应具备四个特征,即能在较长时期内发挥国际性功能;运输系统发达,和周边区域能便利的实现发展共通;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第三产业发达;
②城市基础设施与市政服务系统完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把大都市农村广袤的土地用于建设用地,单位土地产出对GDP的贡献都会更大;建设用地增多,就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当地百姓的收入相应增多。因此,大都市农村存在的合理性遭遇质疑。
但是,考察几个大都市,发现没有一个因为城市的发展取消了农村,比如,纽约近郊的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是一片广袤的农村,纽约市区建设用地的使用更注重效率的提升。伦敦是英国的金融、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周边是严格控制建设,以农田和休憩为主的绿带圈。几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都和农村相依傍而出现。上海,作为一个日新月异的海派国际大都市,也明确了建设用地天花板,即不能突破322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在总量锁定的情况下,盘活存量,递减增量,提高单位土地的使用效率,同时,在闵行、青浦、金山、嘉定、崇明等外环区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保护农村,并形成了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诸如,嘉定北管村、奉贤新叶村、青浦莲湖村、中步村、东庄村,崇明合中村、丰乐村等。
事实上,从理论层面看,大都市建设用地的承载力也足以支撑当地建设需求。资源短缺理论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资源的稀缺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事实上,资源一直都是稀缺的,关键在于对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穆勒延伸了这一说法,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技术进步会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稀缺,但是对资源的使用不能达到极限水平。可持续发展理论则认为,资源的数量、承载力和环境的容量都是有限的,需要维护经济增长的生态潜力,使经济社会有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使资源环境“既
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由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大都市农村都可以合理存在。那么,大都市农村的特色是什么?
(一)大都市农村是大都市和乡村的有机统一,具有统一性。
大都市农村是农村的一部分,具有农村的优点,比如,自然风光美好,空气清新,水质相对要好;同时,又有城市的一些优点,诸如一定的娱乐设施、充分的就业机会,居民消费能力较高等。受益于地理优势,大都市农村把大都市和农村的特色有机统一起来,显示了统一性。
关于大都市农村的特色,在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中可见一斑,在这个理论中,分别剖析了城市、乡村和城市-乡村的优缺点,他认为,城市的缺点在于大自然的气息缺乏,空气污浊,生活节奏快,人们相互之间较多隔阂;优点在于工作机会较多,收入多,娱乐设施配套齐全,街巷照明较好。乡村则典型地表现出:娱乐贫乏、除了耕作几乎没有其他工作机会、农耕时间长、收入低;但是农村具有没有过多人工痕迹的自然美,空气新鲜、水源干净、阳光清风;城市-乡村则摈弃了城市和农村的缺点,而兼具其优点,比如:保留了乡村的自然美,工作机会相对较多,具有田野和公园,水质良好,空气清新,住房宽敞等。
在霍华德的理论里,显然对“城市-乡村”是一种理想的勾画,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实践条件的不同,对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就会有所不同。在目前生态文明被提上重要议程的阶段,实现城市-乡村地域所追求的目标就成为一种现实可能。而这里所讨论的大都市农村,恰好契合城市-乡村的地域存在。
显然,农村比城市优越之处在于其自然风光的美好,更加自然和生态。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大都市农村作为近郊农村,发挥城市-乡村功能恰到好处。
(二)大都市农村承载着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传承着一个区域的文化基因,具有文化传承性。
都市的变化日新月异,农村却相对稳定地维系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基因库,同时,在传承中又有所变革,体现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城市精神是一所城市品格的集中概括,是大都市强大吸引力的源泉所在,无论是纽约的“梦想和创造”、还是伦敦的“不屈不挠”,都显示了一股精气神,释放着一座大都市的精神魅力。大都市农村不仅承载着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而且体现着它所联系的这座城市的城市精神。
以上海为例,其农耕系统历经上千年而经久不衰,本身已经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上海的农村作为江南水乡,精耕细作是其内在的神韵,这也形成了上海人文中的精细。扩展到民间艺术,诸如泥塑石刻、剪纸漆绘、竹刻、编织,精巧细密,错落有致,充满着乡土气息和艺术美,传递着上海的民俗民情。而上海的农耕系统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上海水利的发达是分不开的,河网密布,河道纵横交错,水流交互贯通,水资源丰富,单青浦一个区就拥有河道1817条2155公里,天然湖泊21个近6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24.49平方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达3.33公里。这为农田提供了必要的灌溉条件。纵横交错的水网的畅通,也需要人们相互之间的通力合作、协调、互助和宽容,这在无形之间形成了人们精细的品格和合作、和谐的价值观,融入城市的历史文化中,成为一种传承。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上海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在自身努力上升追求卓越品格的同时,也兼容并蓄,学习别家长处,随着时代的发展,水乡农村也适时地迈向国际大都市农村新的经营模式,体现着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
(三)大都市农村对大都市中心发挥着功能上的互补性。首先是生态涵养功能,大都市发达的工业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也消耗着资源、污染着环境,农村适时地吸纳着这些污染,涵养了生态;其次是对市中心的农产品供应功能,庞大的大都市人口,对粮食蔬菜的需求一部分也来自于近郊农村,特别的,每个地方的果蔬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近郊农产品的供应使得广大市民能够品尝到当地特产;最后是旅游休憩功能,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钢筋水泥的街道,使市中心的人们在忙碌之余能够在短途之外享受自然,放松身心,以更好地投入工作和生活。具体来看:
第一,农村对城市具有生态涵养功能。大都市的工业污染,使生态遭受了或多或少的破坏,最显著的要数水污染,大气污染、城市固体废弃物、噪音和电磁辐射污染,这些污染使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地恶化。近郊农村极大修复并涵养了生态。以上海青浦区为例,青西朱家角、练塘、金泽是一片广阔的农村,也是饮用水水源地水生态保护功能区,以淀山湖区为中心是湿地水生态功能区,水清岸绿的水资源不仅增强了环境纳污能力,而且有效的保证了市民对淡水的需求和饮用水安全。这部分水源,一部分来源于技术层面的保护,青浦区目前已完成二次供水设施改造50万平方米,建成处理能力为400吨/天的污泥高温好氧堆肥和干化项目,基本满足全区污泥处理处置需求。一部分来自周围农田对水源的涵养。湿地的净化功能,保护物种等。农田的防洪、涵养水源和防止土壤侵蚀的生态功能。这些都和城市功能形成有机的互补。
第二,对市中心的农产品供应功能。大都市农村是城市粮食果蔬和特产品的长久供给地。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天气特别恶劣影响长途粮食、蔬菜的及时供应,那么近郊农村的粮食蔬菜可以及时补充城市居民的饮食所需。即使不是特殊天气,每个城市农村都有自己的特色作物,也能保证本地城乡居民的本土特色消费。
第三,旅游休憩功能。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低到高依次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马克思也把人的需求分成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层次。根据需求阶段理论,大都市人们高收入、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越来越多地对环境质量有高需求,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假期有机会去徜徉自然,放松身心。而大都市郊区农村不但能够满足这种需求,而且在交通的时间和路程上也免去了大都市人们的舟车劳顿,可以享受到家门口的自然风景。在这个意义上,大都市农村的旅游休憩功能完美互补市区压力大的城市生活。
综上,大都市农村的特色可归结为:兼具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具有自然美,工作机会相对较多,水质良好,空气清新,住房宽敞等。作为一个地区的文化基因库,大都市农村承载着大都市的人文精神。不仅如此,大都市农村在功能上和市中心形成协调互补,比如生态涵养功能,农产品供给功能和旅游休憩功能,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是什么?
二、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讨
明确特色定位后,接下来需要探讨的便是在这个定位指导下的发展路径。笔者认为,首先要树立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更高的文明形态,注重协调发展。只有把思想观念从工业文明阶段上升到生态文明时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才能在思想引领下实践行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产业并完善与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新的制度。
(一)牢牢树立生态化思想观念。
生态文明思想观念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生态化思想。但是一些人在思维方式上仍然停留在工业文明阶段,把整个注意力集中在发展工业上,不重视以生态化的观点对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他们在价值观念上是根深蒂固的工业文明价值观,认为工业增值大,农业增值小,把经济价值凌驾于生态价值之上。要进行大都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首先打破工业化的思维方式,破除工业文明价值观,树立生态化思想。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共识和共同行动。
近年来由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引发的严重环境问题,在近郊农村表现得也很突出,比如,水污染严重,水功能达标率不高。骨干河道虽然水质逐年改善,但难以达到功能区要求,水功能区达标率不高,生态用地保护和生态空间建设难度很大,现有资源之间缺乏结合湖荡水系、滨河绿地和道路绿化为纽带的生态网络系统,生态布局较为零散。水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排对周边局部中小河道水质影响较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城郊结合部“村中厂”、“厂中厂”等中小企业工艺落后,污染严重。农村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直排,部分已纳管或已建设施,但设施不足以匹配外来人口的压力,而导致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河道。农村生活垃圾如得不到安全处置,那么垃圾乱倾乱倒导致的河道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就不会消失。大气方面,PM2.5一直处于相对较高浓度水平,同时酸雨、臭氧等复合型、区域型污染问题日益显现。总之,工业文明下的人类实践使人和自然发生了严重的对立。
面对大都市郊区农村这些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在生态文明视野内我们需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打造绿色生态空间。比如,水污染治理方面,对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或者淘汰,加快污水厂扩建、升级改造工程和污水管网及泵站配套设施建设,积极进行污染源截污纳管,系统实施清淤保洁、水生生物治理和堤岸造林等工程,建立河道综合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强化技术支撑和跟踪监督。杜绝大气污染在于源头治理和过程监管,比如,企业、小茶炉、扬尘等。面对土壤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农药生产技术,通过推广高效低毒新农药、测土配方施肥等生产技术,提升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总之,通过培育良好生态环境,实现 “山绿、田美、水清、林茂、天蓝、气净”,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二)发展生态产业,倡导包容性发展。任何一种文明形态都离不开经济的健康运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特征在于资源的循环利、环境和友好发展。大都市农村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其生态产业也各具特色,根据地方资源优势,发展适合当地特色的生态产业尤为重要。发展大都市农村的特色产业,首先要认清新的发展条件。作为大都市的农村,不同于其他农村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都市农村体现了这座大都市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传承,同时,大都市农村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随时代的进步发生着变化,更好的体现传承和创新的统一。于是,大都市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条件就从传承和创新中寻找。
以上海郊区农村为例,作为水乡农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农耕系统维持至今而不衰退充分说明了这一系统的高度和谐与可持续。今天,我们仍然要大力保护农耕系统,但随着信息化、机械化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模式逐渐被机械化操作代替。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来自上海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上海农业人口在2000年为335.47万人,至2010年减少了178.10万,减少一半以上。从人口普查情况看,农村老龄化明显,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总农业人口的24.3%,农村地区青少年明显缺失,0~14岁人口仅有城市的一半,占农业总人口的4.2%。以上说明,大都市农村的劳动力缺失严重,老龄化严重,而社会发展也要求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在信息化、机械化、劳动力短缺的条件下维系繁荣农耕系统,必须发展的产业首要的就是耕地的规模化经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已经指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这为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政策支持。
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园区内传统制造业生产方式在资金和技术支持下转型升级,对企业全面推进二氧化硫等的协同控制和减排。动态淘汰落后产能。对黑小散企业取缔淘汰,主要是对电镀、热处理、铸造、锻造工艺和危化行业叫停。取缔环境污染企业、安全隐患企业和违法生产经营企业。
在发挥制造业主体作用的同时,发挥第三产业的引领作用。大都市农村具有优美的田园风景,市区居民旅游休憩的需求,结合自身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郊区生态旅游。推进旅游休闲中心建设,推进古镇风貌改造修复,引进生态度假等产业项目,推进生态带和风貌带建设,实现沿糊生态走廊的全面贯通,打造上海湖泊旅游的特色道路和慢行系统,依托湖荡、湿地、河道、田园等空间,打造水乡风貌带,串联式发展休闲观光、康体疗养、乡村度假等产业。不断提升节庆内涵,提高活动参与性,扩大旅游综合效应,结合特色举办朱家角古镇旅游节、练塘茭白节、白鹤草莓节等。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比如东方绿洲,生态旅游示范区以3.7平方公里东方绿洲景区为主体,加上与之毗邻的0.6平方公里水上运动场,创建人文生态旅游区。2014年全区旅游业营业收入达16.6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
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共同承担发展责任,拥有发展机会,分享发展红利,增强发展的持续性和内在动力。因此,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要时刻关注民生,让当地老百姓受益。比如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张马村,作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村,在发展中因地制宜,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首先,发展民宿旅游,江南水乡的民宿相对明显的特色是琉璃青瓦。在城市化进程中,这些乡村民宿逐渐成为一道寂静的风景伫立于静悄悄的村落里,逐渐成为一道历史的风景线。背井离乡的人们由于工作和生活的便利考虑,几乎不可能再回到村落中的房子,鲜有居住,这种现象的背后存在着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和低碳经济的相违背。有的房子面积很大,却只有一位老人居住,以人均消费所需来看,这种事高碳消费;二是村落民宿的逐步消失趋势,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农村的空心化,目前我国已有很多村庄消亡,这是历史和民族的损失。张马村通过发展特色民宿旅游,有效解决了这两大难题,把村落中空置的民房租下来给修葺保护,作为游客的“旅馆”,同一家庭中,多余的面积也可以用来出租。
(三)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新的制度 十八大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社会实践过程,要有效实施离不开制度安排。同时,制度建设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理念、理论建设后达到的新阶段。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首先就是日趋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首先,创新国土空间开发管控体系和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大力推进地区联动开发;加快推动“多规合一”,把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统筹融合;进一步完善生态红线划示,制定管控总体方案;继续增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的全局性和系统性。深化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机制,坚持系统治理思维,切实解决一批环境顽疾;继续深化生态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制定排污权管理办法,扩大排污许可证发放范围,为推动排污权交易做好准备;加快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努力探索有效的专业污染治理模式;研究建立农村污染治理机制,加大秸秆等农作物资源利用方式研究,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其次,多元参与,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成立领导层层负责的组织架构并设置生态建设专项组,成立由街镇和区属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生态建设工作小组,构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国家生态区建设组织体系。建立层层抓落实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完善监督机制,推动建立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生态区建设信息平台,定期发布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群众监督,随时高效快捷解决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
再次,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按照五位一体格局要求,加强基层力量,完善乡镇、街道环境管理责任体系,推进街镇环境保护体制改革,落实环境质量主体责任;研究建立环保督查工作办法,确保重大环保专项工作落到实处;完善街镇和部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绩效考核办法和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指标约束和绩效考核,将生态建设目标考核情况作为工作绩效考核和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把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总之,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明确其特色,它兼具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拥有自然美、就业机会多、娱乐设施全的特点,但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大都市农村传承了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体现着一所城市的精神气质,在功能上和大都市形成协调互补。实现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在于确立生态思想,发展生态产业和完善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规。
① 吴红军,冯健.海西战略下的福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探析[J].生态经济,2012,(5):141-145.② 黄正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路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0):56-59 ③ 翁伯奇,黄勤楼,陈金波.持续农业的新发展—生态农村的建设[J].云南环境科学,2000,(1):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