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森林生态财政效益补偿政策及其影响研究论文
笔者不仅定性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发展历程,而且定量分析了补偿资金的规模和来源结构。同时,还利用数据图表、案例和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对林业生态发展的影响。最后,针对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求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的发展。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森林是地球之肺,它不但可提供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木材、能源、食品、化工及医药资源等森林产品,发挥经济功能,而且还具备改善气候条件、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和保持生物多样性及为人类提供绿色资源等生态功能。在过去的400多年间,全球森林面积锐减,201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最新世界森林资源数据显示:全球森林面积为40亿公顷,仅达到陆地面积的1/3,我们应当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生态效益补棲政策能够促进公益林建设,而公盐林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沙土流失、防止止填沙漠化和盐碱化、提高空气质量、阻止全球气候变暖、改善气候条件最终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从而达到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的目的,带来无可比拟的生态价值,这是它具备的生态效益。所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能推动林业生态的发展。
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不仅定性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发展历程,而且定量分析了补偿资金的规模和来源结构。同时,还利用数据图表、案例和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对林业生态发展的影响。最后,针对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求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在林业生态不断恶化已经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的今天,我们不能只注重林业经济的发展而更应该关注林业生态的发展,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迫在眉睫。由于林业的公共物品属性,其发展需要政府介入,为此政府也在为改善林业生态环境颁布相关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扶持林业恢复和发展。我国林木按照种植目的来划分可以分为经济林和公益林,经济林顾名思义就是以获得经济收入而种植的林木,主要是获得林木上的果实,比如苹果林是为了得到苹果作为农产品出售,茶油树林是为了得到食用茶油出售,橡胶树则是为了生产橡胶提供工业原料。而公益林是林木中相对于经济林而言的存在,林如其名,公益林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公益性的产品和服务、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生态平衡,它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防护林的功能就是防风固沙、保持水源、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等等;特种用途林主要是为了满足国防、科研和环保的需要,两种林木都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公益林的建设深刻地影响着林业生态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可持续的,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有利于公益林的建设,对林业生态的发展有着显著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探讨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对林业生态发展的影响既是在理论和实证层面证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能够促进林业生态的发展,更是基于这个结论分析我国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实施的成效和存在的间题,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求更好地推动林业生态的发展。
第二章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林业生态
(一)森林
森林是一种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林木依赖于环境而生存又以其独有的生态价值而影响环境,林木和环境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协调地发展着。商品林和公益林以其各自不同的用途而应当分类经营、区别对待,商品林主要体现了林业的经济效益,而公益林主要体现了林业的生态效益,本文研究的是林业生态的发展,所以着力点偏向于公益林方面。
(二)生态林业
生态林业是递循生态规律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去促进林业发展,创造最佳生存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它认为林业发展应当因地制宜,山区主要发展林业经济,立足本地现有的林木资源发展多层次和粗精结合的综合林业加工业;林区则主要森林资源保护为主,以封林为主,配合以适当的造林措施,不仅考虑眼前利益也考虑长远利益。生态林业侧重于生态两字,由于过去几年对森袜资源的大量滥砍滥伐,使得我国森林面积锐减,如今的林业发展是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前提下的发展,充分发挥森林调节生态环境的作用,提高林木的利用效率,不局限于简单的林木粗加工,而是对森林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和集约型的加工,除了林木本身作为商品利用之外还可以发展森林旅游休闲服务产业和生态服务业,推动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森林生态效益
森林生态效益是指在大气环流和太阳福射的作用下,森林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对生命、环境组成的地球生物圈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有利于人类的、具有使用价值和"公共商品"恃征的公益效能。森林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和森林的经济效益相比,森林的生态效益具有公益性强和生产周期很强的特点,公益性强使其外部性也很强,容易造成市场失灵,此时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来消除市场失灵,将外部效应内部化;生产周期强进一步打击了林权所有者的生产积极性,短期内无法收回投资成本也无法获取收益让私人投资对公益林建设望而却步。虽然森林生态效益具备公益性强和生产周期性强的特点为公益林的建设带来难度,但是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却是巨大的,国外研究表明,生态效益价值是经济效益的几倍乃至于二十倍。同时,森林生态效益是其经济效益的前提,它起到一个基础性的作用。
二、林业财政补贴政策
森林资源产生的生态效益具备公共产品的属性和外部性的待点,解决外部性的措施之一是对这些公共产品的生产者提供财政补贴,于是国家出台了林业财政补贴政策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日本在其《森林法》中就规定了林业补助金制度,该制度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面的规定有:在公益林范围内,国家补偿因木材生产受限和工程建设而造成的损失,该损失由中央和地方以2:1的比例分摊。我国也先后启动了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支撑。我国实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作为林业财政补贴政策的一种对促进林业生态发展,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林学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保护资源环境的经济手段,是对那些提供了生态效益却负担了额外成本的补偿,经济学界则是将外部效应内部化,两者综合得出定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对公益林建设者提供义务范围之外的成本进行补偿,从而弥补其损失,提高其种植公益林的积极性,改善林业生态环境。
森林生志效益补偿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是指对林业生态环境本身、保护环境的行为及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对象进行补偿,它的范围包括公益林生态补偿、林业重点工程、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等;狭义的是指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包括的内容,中央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是对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人员的营造、抚育和管护行为支付补助的一项专项资金。它的范围主要包括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生态公益林等内容,本文在此选取森林生态效盜补偿的狭义概念。
第三章我国森林生态效溢补偿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发展历程
(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起源
第四章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对林业生态发展影响的计量分析
一、作用机理
二、模型构建
第五幸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补偿对象和资金来源单一
二、政策补偿标准偏低且建设投入不足
第六章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政策建议
一、推动补偿对象和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我国存在政策补偿的对象和补偿的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所以应从这两个方面实行多元化的管理。一方面就补偿对象单一来说,为保护我国某些世界性遗产的价值,该区域的林木皆禁止采伐,实行严格的保护,这是值得肯定的,对于其他重要程度较轻的公益林我们则要因地制宜,适量适度地采伐,不能"一刀切"。为此我们可以推行公益林分类定级补偿制度,尤其是对处于重点区域且质量高的公益林区别对待,额外给予激励性的补助,弥补林农因为种植公益林而造成的机会成本,鼓励林农加大建设力度。另一方面就补偿资金来源单一来说就要引入市场化交易机制了,虽然目前是政府占主导,但从长远来看政府、财政的支持应当作为指导而非主体,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才是根本之策,比如说,政府可以在森林旅游服务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固定收入来源直接支付给公益林林权所有者;明确界定公益林的产权、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完善市场交易体系、制定相关法规;鼓励民间组织宣传生态保护并募集社会资金。
第七章结语与展望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是林业财政补貼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将财政资金用于公益林生态(环境)服务的补助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组成的政策体系。林业是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物品,它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造成了消费者通过"搭便车"不付费的方式享受林业带来的利益,从而带来市场失灵,这就需要政府干预扶持林业的发展。林业本就存在弱质性,生产周期长,资金投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回收,前期投入很大,投资存在一定风险,这就造成私人投资不积极,政府、财政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滥砍滥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森林资源逐渐匿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旱溺灾害频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作为林业生态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也在根据需求不断改革和完善。
本文梳理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起源、建立和实践三个阶段,能够清晰了解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发展历程;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发展现状及实施成效,文章通过数据分析全国森林生态效益总额及其比重变化,发现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仍显不足,且国家未能给予林业与其他产业同等的扶持力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增长率在不断放缓,占林业财政专项补助的比重也一直处于逐渐降低的趋势;接着从政策实施的效果即林业生态的发展情况和石台县的案例分析来探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对林业生态发展的影响,一方面肯定了政策对林业生态发展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篇: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影响 形式与政策论文
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已经挣扎了将近6年。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潜在通胀的压力较大,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转型调整期。这一判断意味着,不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国际经济环境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继续呈现“弱增长”格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联合国在2013年的世界经济形式展望报告中双双调低了经济增长预期,这表明全球经济彻底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仍有待时曰,总体上并没有明显好转,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依然沉重经济增长速度仍将保持低迷的态势。
美国经济延续复苏势头。整体来看,美欧日经济中,美国相对来讲还算不错,2012年经济增长率为2.2%,2013年可能是2.0%左右。一个原因是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在不断改善。但目前美国的主要问题是企业投资各种数据显示美国企业现在手里有上万亿美元的钱放着不投资,而且政府投资也开始下降。
欧元区在经济复苏中挣扎。欧洲的情况不那么乐观。2012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为-0.6%.2013年的情况相对好一些,但还是负增长,可能在-0.5%至0之间。这和它的政府支出缩减有很大关系。
日本的情况争议比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安倍上台以后推行了所谓“安倍经济学”的政策。2013年年初,安倍政权便迫不及待地推出了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由此拉开了“安倍经济学”的序幕。随后,日元自由落体式的贬值和日本股市火箭式的暴涨,让人们一度相信“安倍经济学”能够成为拯救日本经济的灵丹妙药。但自进入5月以来,日元暴跌和日股疯涨的势头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日本媒体恍然大悟地哀叹,“安倍经济学”的第一支箭很有可能已经沦为海外对冲基金和国际投机资本家手中的“玩物”。不幸的是,被拴在这支箭上的是日本经济的未来和日本国民的福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安倍经济学解决不了日本经济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企业竞争力问题、结构改革问题,这些都不是通过注入流动性就能解决的。
多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发达国家速度下降,受外需急剧下降以及国内经济调整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也放缓了经济增长的步伐。在金砖国家中,印度2013年全年增速应该在6%左右。但印度经济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通货膨胀。巴西、俄罗斯、南非增长率全年大概也就是3%;东盟国家这几年的经济情况都不错,2013年第一季度增速达到5.6%。全年很可能是6%。
总之,当前的经济形势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已由“急症”转为“顽症”,演变成为二战后最为严重、漫长的经济危机。虽然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但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美日欧三大经济体正趋于走上不同的复苏进程,呈现多元化趋势:美国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都较为稳健;日本因实施“安倍经济学”,虚拟经济开始回升,但能否拉动实体经济还是未知数;欧元区尚未摆脱主权债务危机,无论是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都尚未展现复苏迹象。
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不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国际经济环境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影响。1.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世界经济格局变迁,有助于提升我国话的语权
国际金融危机作使越来越多的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已经紧密地融入到
全球国际分工链条当中,开始在协调全球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地位、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发言权和影响力已有较大跃迁,基本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围到核心、从配合讨论到参与决策的角色转变。
2.外需收缩和摩擦增多等因素直接冲击我国出口
世界贸易增长下滑导致我国进出口贸易大幅回落。最关键的是,每当世界经济处于低迷不振的时候主要发达国家就会祭出贸易保护的大旗,各种贸易投资壁垒明显增多。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呈现常态化、复杂化趋势贸易摩擦将贯穿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全过程,应对贸易摩擦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创新竞争力有被拉大的风险
金融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和措施。然而,面对全球以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我国创新能力不足,与欧美发达国家在高端技术领域的差距面临再次被拉大的风险。
三、我国应对方法
党的十八大提出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国际环境变化倒逼出的新机遇,这些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世界形势和我国发展环境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历史经验证明,干事业、做工作,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则事半功倍;形势不明、逆势而行,则鲜有成就。在世界经济深度转型调整期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我国具备较强应对能力和其他国内有利因素,可以抵消或者减弱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外资带来了大量中低端技术,促进了我国技术进步。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趋利避害、顺势而为,关键在于抓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首先,坚持扩大内需,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速度并优化结构,特别是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在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建立消费需求增长的长效机制。其次,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培育我国商品和服务国际竞争新优势,特别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配套加快形成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第三篇:我国外资政策调整的影响分析和政策建议论文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动向
国际直接投资2001~2009年出现下降,这种趋势目前仍在持续。短期来看,由于战争因素的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国际资本市场很快再现繁荣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国际FDI流动趋缓的势头将持续一段时期。但是,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国际直接投资仍将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并出现快速增长。英国经济学人资讯社(EIU)4月1日发表的分析报告指出:全球FDI将在2009年出现复苏,2009年实现较快增长,2003~2009年期间的增长速度可能超过世界GDP和国际贸易的增长水平(新加坡《联合早报》2009年4月2日)。
近年来的国际直接投资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跨国购并仍然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方式。统计表明,2001年世界直接投资的急剧减少,首先是跨国公司之间的购并大幅度下降所造成的,但是,由于跨国购并额的下降幅度与全部直接投资流入额的下降幅度相近,前者在后者中所占比重并没有降低,跨国购并仍然是最主要的投资方式。
第二,IT投资是引发国际直接投资波动的决定性因素。IT产业购并投资的快速增长曾经是90年代后半期国际直接投资的显着特点之一,2000年该行业购并增长对全部购并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8%。另一方面,在2001年跨国购并的下降额中,仅IT投资购并的下降额就占了55.5%(日本贸易振兴会《贸易投资白皮书》,2009年9月)。2009年起IT商品和服务开始进入缓慢复苏阶段,但是由于海湾战争的影响,国际着名机构(美国高技术调查公司IDC)已经将原来IT产业投资6%的增长预测值下调为3.7%(《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4月1日),据此估计,短期内IT相关的直接投资仍然难以出现较快增长。
第三,流向发展中国家的FDI比重有所提高。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占全部直接投资的比重,1997年曾经达到41%,但以后逐年降低,2000年仅有17%。2001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虽然也出现下降,但由于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使得所占份额上升到28%。主要原因在于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以绿地投资方式为主,而这种投资受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波动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第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引资竞争日趋激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出现两极分化倾向,2001~2009年,中国、菲律宾、印度等国家仍然保持了较大幅度增长,其中中国2009年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已经上升到发展中国家流入总量的37%(根据世界银行《2009年全球发展金融》,2009年4月2日;另外,2001年中国吸收外来直接投资占发展中国家的比重是23%);其他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下降幅度很大。二是墨西哥作为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同时又与EU(欧盟)建立FTA(自由贸易协会)关系的发展中国家,吸引直接投资方面成效突出,在连续几年增长的基础上2001年再增86.1%,占世界FDI总额的比重也由0.9%提高到3.6%,表明已经加入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中国家在吸收直接投资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是各国竞相采取更为开放和优惠的吸收外资政策,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二、周边国家吸收外资政策的新特点
(一)韩国的外资优惠政策 90年代中期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政府开始改变以往限制外资流入的政策,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外商投资。首先是大幅度放宽行业准入和各种限制性规定,其内容:一是放开准入行业,在所有1058个行业中,仅有近海渔业、沿岸渔业、广播电台、电视台等4个行业禁止外资进入,其他全部放开。二是放开关于外方持股比例的限制,1030个行业允许外方100%持股,只有24个行业有不同程度的比例限制。三是取消过去对外资企业持有土地用途和面积的限制。四是放宽关于外国投资者投资资金下限的要求,目前的规定是投资资金不[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得少于5000万韩元(约5万美元)和投资比重不得低于10%。
其次是实施外商投资的鼓励和优惠政策。1995年4月韩国开始实施新的《引进外资法》,将电子信息、电气机械设备制造、精密机械、新材料、生物工程、航空、运输、环境能源领域、社会基础设施等行业列为鼓励行业,此后在1998年11月又进行了补充。目前总共有533个行业被确定为鼓励外商投资领域。对于这533个行业,主要实施了以下优惠政策:一是对企业所得税实行最初7年免征,以后3年减半征收的“七免三减”政策;二是对投资用机械设备免征进口关税、特别消费税和附加值税;三是对投资企业进口提供通关便利。
(二)泰国的外资优惠政策及其特点 按照泰国政 府2000年3月公布的《外国人事业法》,所有行业都允许外资进入,只是在43个行业外方持股比重或外方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不得超过50%。其中绝对禁止的行业有9个,需要经过内阁会议同意并由商务部长批准的行业有13个,需要经过外国人事业委员会同意并由商业登记局批准的有21个行业。绝对禁止外方持股超过50%的领域包括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农业、果树园、渔业、药草采集、文物交易拍卖、佛像和僧钵的制造和贩卖、土地交易等。
按照泰国的产业分类,鼓励外资进入的行业有126个,第一类是26个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第二类是18个采掘业;第三类是16个轻工业行业;第四类是22个机械、运输设备和金属制品等行业;第五类是电子、电气机械零部件行业;第六类是15个化学、造纸、塑料等制造业;第七类是20个服务和公共事业行业。对鼓励类行业的优惠程度根据投资地区有所不同。所有外资企业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包括:从盈利之日起的3~8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如果在免征期内发生亏损可以从优惠期结束后的税前利润额中扣除。其次,还根据不同地区对外资企业给予不同的机械、原料进口关税减免优惠政策。
(三)日本的外资企业鼓励政策 不仅发展中国家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一些发达国家也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尝试,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日本从80年代中期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以来,基本取消了对外商投资的限制。但是由于其国内企业之间所特有的序列纽带关系,以及人工成本高昂等因素的影响,外资进入相对困难。90年代以来,长期的经济萧条使得日本政府开始大幅度调整经济政策,希望通过吸收更多的外国资本给日本经济带来活力,尤其是许多深受人才外流困扰的地方政府也准备通过积极吸收包括外资在内的投资者来本地投资,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1998年日本政府出台了一项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决定对157个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担保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贷款,最高担保额可以达到企业全部资产的95%。此外,为了完善面向外资企业的服务体系,日本还在政府设置的企业信息服务机构“日本贸易振兴会”建立了专门的咨询窗口和网络。近年来,日本政府进一步提[:请记住我站域名/]出了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结构调整、振兴经济的方针,其中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允许地方政府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结构改革特区”,并通过颁布专门法律在特区内实施特殊政策。其中包括了以吸收外资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特区”。例如在日本冲绳县设立的“特别自由贸易区”,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实施了以下优惠政策:一是区内企业可以从事加工贸易、保税(关税和消费税)加工产品并出口,如果产品需要在国内市场销售,企业可以在按照零部件、或按照成品自由选择一种税率缴纳关税。二是对区内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法人事业税、固定资产税、土地保有税等减免优惠待遇;其中关于企业所得税的减免政策规定:在开业后连续10年中企业所得税按照从企业所得中扣除35%之后的基数征收;照此计算,在前5年企业所得税率仅为22.9%,相当于法定所得税率(40.9%)的55.9%;后5年的所得税率平均为27.4%,相当于法定税率的67.0%。三是对制造业设备投资给予一定减税优惠,如可从企业所得基数中扣除相当于机械设备购入价值的15%、建筑物投入金额的8%;同时投资设备可享受特别折旧优惠。四是对区内企业吸收当地30岁以下年轻人就业给予特别补助和奖励,其中补助最长可享受两年,补助金额最高可达补助对象员工工资的1/3。五是区内企业还可以享受冲绳县的其他鼓励性政策优惠,如对制造业、公路货物运输、仓储、包装、批发商业、软件、信息处理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设计、自然科学研究等行业给予产地调查、清理和购置费用补贴等。该区从2001年建立以来,已经在吸收外来投资方面取得明显成就,其中包括来自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企业的投资。
除了以上三个国家之外,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和印度等国家都在继续实施、并:请记住我站域名不断增加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三、我国在引资竞争中面临的主要压力
长期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巨大市场规模以及大量存在的廉价劳动力是我国在吸收外资方面的明显优势,这也是2001~2009年我国吸收FDI能够实现恢复性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许多国家竞相调整外资政策,向外国投资者提供,各国之间的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我国目前在市场体制、投资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 的诸多问题,今后吸收外资的总体形势不容盲目乐观。
第四篇:2014形势与政策论文: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比重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发达程度。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是城市化、城镇化一个重要转折点和标志。中国大陆2011年城镇人口首超农村,标志着中国城市化、城镇化取得辉煌成绩,也是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的象征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和关键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 人口 经济建设 影响
正文
2009年12月5号至7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一 城镇化解读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城镇化的提法比城市化的提法更有意蕴,无论从城市良性化发展的需要、战争防范的需要、以及资源最优利用的需要等各方面因素来看,超大型城市并不是最好的城市化之路,也不符合中国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因此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以中小城镇吸纳消化该城镇辐射的农村从而形成以中小城镇为主体的蛛网型城市化格局,才是中国城市化的的最优选择。
城镇化的提法符合我国城市发展的方针:1.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规模。2.合理发展中小城市。3.积极建设新型乡镇。教材回归: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时因地而异,辨证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准确把握城市化的含义。从而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化之路。
二 城镇化提出的背景
有数据显示,西方所有发达国家总的劳动力不到4亿,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超过4亿,并且还以每年2000万的速度增加。在中国高速城市化的阶段里,这些剩余劳动力中的80%以上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也就是说总量超过西方劳动力总和的劳动力大军,要从低生产力水平转向高生产力水平,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决定中国的未来,而且也决定着世界的发展进程。
在我国,城乡二元矛盾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己成为我们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随着城市发展,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村,差距越来越大。统筹城乡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农民转移出来,而这仅依靠大城市是不行的,现在大城市也面临一些发展的问题。源源不断走进城市的农村人口是中国消费市场的生力军,而中小城市将是这些农村人口转移人口的主要落脚点。从中国的国情和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看,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一是符合中国国情,二是成本低、效益也较好。教材回归: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亦有区别。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现处在中期
加速阶段。中国的城市化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既要防止畸形发展,又要避免滞后城市化,以保持合理和良性的发展。
城镇化的不断提高意味着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城镇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第二产业的提升以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同时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以城镇化为依托,并对城镇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最终体现为城镇化的变动。从数据表面上来看,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带有本质性的变化。因为中国一直被看作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是社会的主体,从此,在中国的文明史上,城市中国将正式取代农村中国登上历史舞台。从数据的实际意义来看,目前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按照国际惯例来执行:
即居民在一个地方居住6个月以上即按照居住地的办法统计出来。但实质上,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及其家属在享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方面的缺失都很明显,就业也非常不稳定。以农民工为主要代表的流动人口目前还处于半城镇化状态。所以目前统计出的城镇化率的质量不高,并不能真正意义上代表我国城镇人口的聚集程度。
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6.59%,而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约33%。这意味着有13.6%,即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及享有城镇居民待遇。城镇化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创造更多的城镇就业和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持久动力。我国城镇化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吸纳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城。一方面,城镇化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带来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同时还产生庞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全球市场需求相对短缺,由城镇化带来的国内市场扩大,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其产生的巨大需求,有可能成为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条件。进一步分析,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达到70%才稳定下来。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占比刚刚迈过50%的大关,城镇化率今后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将近20年才能达到70%。因此,即便在世界经济衰退长期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城镇化仍然能够较长久地有效支撑我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城镇化不断提高意味着城市社会服务和保障、能源消费和供给的平衡问题日益凸显。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及价值观念都会伴随城市化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现有大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人口大量涌向以京沪广等为代表的一、二线城市,使这些城市的人口远远超过容纳限度,医疗、教育、交通、住房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及时跟上,将加剧就医难、上学等系列问题,由此大幅拉高生活成本,降低幸福指数。另一方面,相对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矛盾依然突出,未来,农村剩余人口的安置、转化、吸收也将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我国城乡统筹应该站在更高起点,以更新思维、更大力度探索出一套完整、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可以合理引导人口的流向,要双轮驱动,既要推进城镇化,也要加强新农村,让留在农村的人口也能享受到良好的生活条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步伐。相信未来几年,城镇化将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实现和谐发展,在法制保障下确保这一过程公正、高效和可持续。
三 中央政策对城镇化发展的意义
(一)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在资源、土地方面更加宽松,也更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成本,城镇户籍是享受教育、医疗、廉租房等城镇公共服务的前提。中央的重大举措,将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逐步稳定下来,并推动城乡差距问题的解决和维护社会稳定。
(二)城镇化在下一步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将扮演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角色。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动力,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有1000多万农民转化为城里人。稳妥推进城镇化,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投资增长,以及居民生活水平
(三)提高带来的消费扩大,为我国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提供动力。扩大内需才是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根本之路,而加速城镇化的最大作用是扩大内需,将有助于带动房地产、餐饮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公用事业等行业面临更大发展空间,从而对经济平稳运行产生积极推动作用。教材回归: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渐渐趋同,缩小了城乡差别。近几年来城镇化的不断提高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不断崛起的城市群落,日益繁荣的城市经济,加速改善的城市生活变化,缘于一个巨大的跨越:中国城镇化60年间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向前。它所蕴涵的是,中国经济规模扩张、工业化步伐加快推进、城市功能迅速提高的辉煌历程。
四 主要参考书目:
《人民日报》
《中公教育》
《人口研究》
第五篇: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政策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政策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纺织行业的现状是出口竞争力下滑,内销市场得到重要性提高,行业高低端生存状态不同等方面。以及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发展现状,纺织服装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但入世以来面临进口国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政治背景之下的挑战,纺织品服装面临了一些问题。本文为改变这些现象提出了一些措施。即我们可以从在打破各种贸易壁垒中提升本国贸易竞争力,壮大企业规模走集团化战略,重视研发和纺织企业技术水平、技术设备的提高升级,开拓国际新市场不忘国内高档品需求市场,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为我所用等方面着手来解决或者缓解这些问题。
【关键词】纺织品行业 出口 发展 外贸 入世
我国纺织行业的现状
1、纺织品出口竞争力下滑
政策环境已不利于纺织品的出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内外生产成本对比;产能过剩;化纤替代产品增加;订单将继续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这些都威胁着纺织品行业的出口竞争力。
2、内销市场的重要性提高
国内生活水平提高,将继续加大对纺织品的需求;国内高等级纺织品出口仍有竞争力。从国内销售情况来看,国内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开始提升,对纺织产品的数量、品种、档次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出口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国内市场成为后期企业需要重点开拓的市场,国内市场将是纺织行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内需持续稳定扩大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我国纺织品服装内需市场潜力巨大,而13亿人口的庞大消费总量决定了内需市场必须依靠本国纺织产业来满足。
3.行业高低端生存状态不同
产业链低端的企业同质化竞争激烈,棉花原料成本在低端企业中所占的比重更大,因而在国内棉花成本价格相对于国外的劣势愈来愈明显的情况下,低端企业竞争力减弱将是必然的趋势。在棉花价格的大涨大跌行情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大量处于低端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抗风险能力偏弱,许多企业停工或半停工,江浙一带的小型织布企业中已有大约1/3的企业”放假“,还有约1/5的小厂商已经开始卖机器,一些情况稍好的企业则在”咬牙硬撑“,这部分企业之所以不敢轻易停工,主要是因为停工后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招到工人,货源和销售渠道都会受到影响。(1)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发展现状
我国纺织品服装以其经久不衰的比较优势,成为我国出口的重要产品,并从1994年以来处于固际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纺织品服装连年贸易顺差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的平衡以及就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入世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进一步加大,对我国就业具有巨大的贡献,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仍为日本、香港、美国和欧盟,但总体来说对这些国家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目前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额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I/6左右。入世以来,国内外环境为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尤其为纺织品服装外贸飞速发展搭建了一个极好的平台,我国纺织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幅增长。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多年来一直处于顺差地位不过仍有下降的趋势。
纺织品服装外贸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平衡国际收支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起到了越来越积极的作用。由于纺织品服装配额于2005年全部放开,许多国外中小企业将加快在我国的投资和合作,虽然可能面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再次被设限的不确定因素,但国外企业看好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纺织产业多年来一直在从高成本向低成本地区流动,我国成为纺织产业转移最大承接地。在世界纺织资源重新组合过程中,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资金的进入,将带动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升级换代,提高我国纺织品服装的科技含量,并以面料、设计、生产三方面互相促进发展,为扩大进出口规模创造更多的机遇,也不断推动我国纺织工业走向国际化(2)
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入国际市场不但面临着来自进口国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挑战,而且面临着来自进口国政治、经济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挑战。相对于美国和日本说,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工人工资水平较低劳动生产率较高。虽然同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纺织品服装具有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但是他们国家控制着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高档产品的出口。其次,由于墨西哥、土耳其等国家利用区域性自由贸易区免关税、无配额和原产地政策等,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我国低成本的优势。跨国零售巨头纷纷在我国设立采购中心,在我国进行直接采购,取消中间环节,大大缩短了贸易链,外贸公司中问商的角色受到打压,给外贸公司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国际上针对我纺织品服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愈演愈烈。纺织品服装是各国设置技术壁垒最多的商品之一,目前针对纺织品服装贸易的技术壁垒以欧盟的最多且影响最大。为了提高纺织品国际竞争力,许多美国纺织公司采取了如下的策略:一是进行了购并、转产,多元化重组;二是把资产集中在最有盈利的市场并使产品多样化;三是通过资本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四是与成衣制造商、零售商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五是使用快速反应体系和其他信息技术提高自身全球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3)
我国可以采取的措施
1.在打破各种贸易壁垒中提升本国贸易竞争力
注重研发绿色环保型产品和绿色生产,突破绿色壁垒。针对欧盟、日本、美国等已对纺织品和服装实施的环境标志制度,其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使我国纺织生产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削弱了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由于非关税壁垒存在的必然性,想消除别国对我国实施的各种非关税措施是不现实的,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改变观念,要去主动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加强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技术进步,重视提高品牌附加值,逐步改变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低附加值的状况,并运用国际营销网络,树立我国纺织品服装品牌,以降低遭遇非关税壁垒的可能性。
2.壮大企业规模走集团化战略
我国纺织工业存在老国有企业多、企业生产规模偏小、投资分散、专业化程 度低的状况,要使之参与更加广泛的国际竞争,必须对组织形态和企业规模进行改革,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着力培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引导企业出口,形成行业自律机制,避免无序竞争,减少贸易摩擦。
3.重视研发和纺织企业技术水平、技术设备的提高升级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大型企业构建研发中心,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力量进入企业,着重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开拓国际新市场不忘国内高档品需求市场
开辟国内市场和国际新市场是从减少贸易摩擦和市场集中度的角度考虑的。
5.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为我所用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关贸总协定(GATT)在近半个世纪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国际贸易关系的新发展而创立的一种崭新制度。作为WTO法律体系的核心制度之一,它是成员方解决政府间贸易争端的强制性、排他性的合法渠道,并且是一种基于法律规则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培养熟悉WTO规则的法律人才,积极应诉不合理的贸易制裁,运用WTO规则维护自身权益。政府加强对纺织品服装企业人员相关贸易条款的教育,让我国企业不仅做到对外出口产品,还要学会应对各种贸易摩擦。(4)
6.借鉴SAS000标准切实保护我国劳工权益,并在世贸规则允许的条件下,制定以保护我国纺织产业为目的的贸易保护措施,以期提高纺织行业竞争力,同时提
(5)高我国国民整体福利。
参考文献:
(1)全球纺织网,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现状,2011-08-31
(2)张莹,美国和日本对我国纺织品非关税贸易政策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3)李红丽,入世对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4)湛蓝,中国纺织行业的贸易摩擦及竞争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杨帆,新型非关税壁垒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