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煤矿事故减少和监管现状的思考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煤炭产量由1978年的6.2亿吨增加到2018年的36.8亿吨,增长近6倍;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1978年的9.713下降到2018年的0.093,下降近一百倍。一增一降,说明我国煤炭工业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发展到了一个新历史阶段。
一、我国煤矿事故大幅下降,有以下四个主要因素:
1.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思想觉悟大提高,是事故减少的根本原因。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突飞猛进,政治、经济、科技、国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稳居世界前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愈发活跃,生活变化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而是更多考虑生活品质,讲究精神追求,开始对工作挑挑拣拣,追求的是“诗和远方”。煤矿在社会上看来还是低端行业,煤矿单纯的高工资已经失去竞争力,远离城市,脱离社会,生活单调枯燥,发展受局限,无法顾家,跟不上社会发展脚步的弊端让很多人才望而却步。而且现在煤矿下井的工人安全意识和警惕性很高,比如辖区铜川矿业公司某国有煤矿井下工人看到采面瓦斯探头报警,没有冒险蛮干,而是迅速撤离主动升井,叫都叫不住。后来查明是误报警,工人还不太相信不下井,把矿长搞得没办法。从被动的要我安全,到主动的我要安全,这就是思想上的一个质的飞跃,大家基本上都实现了小康生活,不再要钱不要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2.科技水平的提高,煤矿开采工艺和生产设备的现代化,是事故减少的技术保障。大型煤矿开采机械化程度由1978年的32.34%提高到2018年的96.1%,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辖区黄陵矿业公司首推的无人智能化开采走在全国前列,2018年全国煤矿共建成145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大大降低了工人的数量和劳动强度。一线作业人员数量大幅度减少,最大程度消减下井人数,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2019年1月9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公布了《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织就了美好蓝图,通过“机器换人”来实现煤矿作业的“少人则安”和“无人则安”,为推动煤矿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提速,以人为本,减员增效,用高科技装备为煤矿生产安全保驾护航。
3.强力的行政手段整合煤矿资源,淘汰退出落后产能,是事故减少的时代背景。经历三轮大规模的煤矿资源整合,结合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放弃眼前利益,顾长远发展,坚决整合关闭了一大批产量小、灾害重、风险大、管理差的小煤矿,淘汰了大量的落后产能,不安全产能,消灭了事故发生的温床。目前全国保留煤矿5800多处,2018年原煤产量36.8亿吨,大型煤炭企业原煤产量26.11亿吨,占比71%。煤矿生产呈现集团化、规模化,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新趋势。
4.监管监察机构重拳出击、严格执法是事故减少的必要条件。煤矿监管监察部门履职尽责,依法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从严追究事故责任,罚款力度持续加大,违法违规成本持续增加。通过有力的硬措施,震慑和打消了一大批煤矿企业主的非法违法思想和行为,让煤矿企业主树立了规矩意识和守法意识,合法经营合法受益,从基础上保证了安全投入,规范了煤矿生产秩序。2018年监管监察部门累计检查煤矿15.9万矿次,查处事故隐患90.9万条,其中:重大隐患1559条。实施行政处罚15360次。行政罚款15.53亿元。2018年全国煤矿实现事故总量、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和百万吨死亡率“四个下降”,其中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93,首次降至0.1以下,达到世界产煤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煤矿安全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政府监管存在的矛盾
生产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本身就有一定风险,安全也是相对的,是动态变化的。尤其是煤矿,井下空间有限,环境复杂,灾害如影随形,隐患时刻相伴。有力的监管监察,消除了大量隐患,杜绝了许多未遂事故的发生,挽救了大量生命和财产,是无形的工作成果。可是安全生产没有边界,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无法定性定量考核,工作再努力,再到位,也不出有形的工作成果,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价值从来没有被肯定赞扬。安全工作大多时候是被动的,年初出事,一年白干,年末出事,白干一年。随时面临“十年之功毁于一旦”的窘境。安全生产的基础性、根源性问题仍很突出,整体仍处于脆弱期、爬坡期、过坎期。就煤矿来说必须清楚存在的矛盾:
1.政府和煤矿企业方面:煤矿企业做为煤炭生产单元,是社会原始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煤矿监管监察部门存在的客观要件。生产是为了增加社会财富,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没有哪一个企业不想安全生产。排除市场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制约,法律
法规的缺陷、矛盾和滞后,现有的行政管理手段不完善,朝令夕改,政策的不稳定性,随意性,将来的不确定性,造成了民营企业畏首畏尾,不敢大规模投入资金的现状。直接后果就是安全标准下降。政府责怪企业,企业抱怨政府,形成了恶性循环,大大增加了事故几率。煤矿企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瓦斯、水、火、有毒有害气体如影随行,属于严重高危行业,不能开开停停。政府行政手段干预要克制,应进一步转变职能,改变观念,多给煤矿正面宣传引导,优化营商环境,舆论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建立互信。政府企业方能齐心协力,最大限度管控风险,共同搞好安全生产。
2.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方面:在福利政策面前,监管监察部门往后站;
在处分追责方面,监管监察部门往前来。同时煤矿监管监察和行业管理部门职责定位界限不清,有重合有矛盾,权责利不对等。随着事故追究力度不断升级,很多监管监察人员心理不踏实,战战兢兢,隔墙扔石头,随时可能被砸到。没有一丝安全感,感觉出力不讨好,遇事就躲,遇压就怂。政府为了政绩,一方面要求加强安全监管,另一方面要求煤矿多出煤,增加gdp和税收。监管部门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是一个无解的难题。煤矿监管部门已经成了高危部门,特别是责任追究方面,往往是这个处分还没有结束,另一个就来了,成了名副其实的背锅侠。特别强调一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不是具有原罪的!国家设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目的:预防和减少事故。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的有罪推定,这是很荒谬的,无原则的追责是对法律的亵渎,严重伤害了监管监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监管监察部门必须要自己定位准确,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安全大于天。检查执法必须严格标准,细致严谨,对违法违规处理必须动真碰硬,顶住压力不妥协,依法履职到位。现场处置、行政处罚、文书笔录证据材料等务求完善,要经得起各方面的检验,用法律武器维护干部职工合法权益。
第二篇: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
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
1 煤矿生产中发生机电事故的原因
1.1 设备陈旧老化
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相互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矿机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设备相对老化。另外,煤炭行业的设备制造工艺设计、原材料、加工制造及检测手段等综合配套能力较低,加之涉及的材料、电子、液压及机械零配件等行业的能力不相匹配,导致煤炭行业整体装备相对落后,设备维护工作量大。
1.2 设备造型不合理
我国煤矿生产设备品种少、水平低、质量差,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基础产品还不能满足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比如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重型刮板输送机等都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机电设备的选型要求配套化,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使用人员及管理水平等有较强的适应性。肥城矿业集团公司曹庄矿上马的第一套国产智能化综采设备,由于设备选型上的缺陷以及该矿地质条件、运输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不相匹配,其功能只发挥了70~80%。
1.3 设备检修不到位
如今正规煤矿大多采用了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采掘设备,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长时间运行和在设备运行当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
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的维修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较差,再加上设备陈旧,本身维修工作量很大,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
1.4 配件规格和质量不过关
目前我国生产煤矿设备配件的企业结构小而散,对于配件的尺寸、规格、材料、性能没有统一准,90%以上不相匹配。各个厂家所生产的配件在细节上存在差异,更有一些小厂家为了自身利益偷工减料,给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检修带来了不良影响。
1.5 管理存在漏洞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违反“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不能按照要求定期对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落实终端责任不利。
第三篇: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2
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
周利军
2008年8月12日
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
摘要:目前全国煤矿事故越来越多,而且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其中有大部分事故就是因为机电设备出现问题产生的,本文就主要探讨了关于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措施。
关键字:煤矿、机电、事故、预防、管理
煤矿机电事故是煤矿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它不仅造成人员及设备的伤害,还可能成为煤矿煤尘、瓦斯爆炸的一个诱因,使采区乃至整个矿井受到严重破坏。如何预防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是一个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煤矿生产中发生机电事故的原因
(1)设备陈旧老化
在煤矿建设时,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相互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难以承受。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矿机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设备相对老化。另外,我国煤炭行业的设备制造业,由于科学技术、工艺设计、原材料、加工制造及检测手段等综合配套能力较低,加之涉及的材料、电子、液压及机械零配件等行业的能力不相匹配,导致煤炭行业整体装备相对落后,设备维护工作量大。
(2)设备造型不合理
我国煤矿生产设备品种少、水平低、质量差,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基础产品还不能满足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比如液压支架、采煤
机、掘进机、重型刮板输送机等都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机电设备的选型要求配套化,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使用人员及管理水平等有较强的适应性。而实际情况则是设备与条件不相适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磨合期内,往往事故率较高。西山煤矿总公司屯兰矿上马的第一套国产智能化综采设备,由于设备选型上的缺陷以及该矿地质条件、运输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不相匹配,其功能只发挥了 70%~80%。
(3)设备检修不到位
如今正规煤矿大多采用了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采掘设备,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但长时间运行和在运行当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的煤矿职工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上设备陈旧,本身维护工作量很大,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 75%~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
(4)配件规格和质量不过关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各种设备配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生产煤矿设备配件的企业结构小而散,对于配件的尺寸、规格、材料、性能没有统一标准,只要不是一个厂家的配件,90%以上不相匹配。各个厂家所生产的配件在细节上存在差异,更有一些小厂家为了自身利益,偷工减料、降低成本,这也给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检修带来了一定影响。
2.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对策
(1)加强特殊工种的用
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2)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引导教育职工,明确事故的危害性,消除安全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运用典型的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一是建立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展室,定期对职工进行开放,用生动的案例形象教育职工。二是用典型说教的方式,教育职工认清“三违”的危害,强化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三是定期请典型事故的家属做报告,以引起职工思想上的共鸣。另外,特别要注意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和生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加以监护,防止因不安全心理因素造成的突然事故发生。
(3)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
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以业余培训为主,全员培训与
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4)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
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5)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
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第四篇:农村市场现状与监管思考
农村市场现状与监管思考
农村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村市场的繁荣。当今的农村市场无论从市场主体构成上还是市场交易形式上、经营范围上都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很大的不同。过去农村市场的主体结构是供销社经营占农村市场主体地位,个体经营户为辅的经营模式,农民所需要的农资由国家把持着,家电、摩托车等工业品也只有城市集体企业经营,但随着国家对市场的逐步开放,农村市场的经营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制及多数农技站的解体,现占据农村市场主导地位的是农村个体工商户。从经营范围上看,原来由供销合作社统一经营的农药、化肥、农膜、种子等农资现都采取农资连锁店的形式由个人经营;原来城市集体企业经营的家电、摩托车,现农村个体户也经营。从经营户的分布看,原来多集中于镇(乡)集市,现已扩展到村组。从行业种类看,由以前的服装、百货、副食增加到农药、化肥、农膜、种子、饲料、家电、摩托车、手机等,各行各业无所不有。因此现在农村市场的概念,已不是过去的沿街、沿公路为市的集贸市场的概念,而是广义的农村市场,其内涵极其丰富。农村市场现在不仅市场主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经营主体的数量增加,行业种类增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交易方式更加灵活,这势必会给工商行政监管执法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如今随着城市市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市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村市场日渐成为某些非法经营活动以及假冒伪劣商品赖以栖身以至泛滥的场所,如何切实监管好农村市场就成为工商部门亟需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农村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始终是消费市场的弱势群体。
农民虽说是农村市场消费的主体,但面对消费领域中的种种陷阱,大部分农民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相对城市居民,由于受地理、文化、生活及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消费者缺乏在消费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一般消费品知识和基本法律知识,难以正确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加之“贪图便宜”心理比较普遍,这是造成农村市场假冒伪劣商品较多的原因之一。
(二)市场主体经营方式不规范。
农村小商店、小卖部、小食杂店等零散食品经营者,往往采取前店后厂、作坊式分散经营或者经营与食宿等生活区间混杂在一起,设施简陋,环境条件恶劣,卫生条件差,“小、乱、散、脏”情况普遍。更多经营者经营商品名目繁多,涵盖了食品、日用百货、农业生产资料、家具等,且产品价格低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但迎合农民消费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深受农民消费者的欢迎。农村经营者为分散在各行政村的个体工商户,且多实行分散经营,存在生产源头“小、乱、散”的现象,且经营规模小,全部商品一般在二千元以下,经营商品均以日常生活所需的调料、小食品为主。
(三)消费维权成本高昂。
农村经营户相对分散,农民消费者为了几元钱的食品往往需要往返几里路甚至十几里路去寻求合法权益的保护,农村市场的食品消费纠纷不能得到快速、有效解决,广大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未能切实得到保护。
(四)少数经营户唯利是图,农村市场成为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集散地,直接关系农民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也存在诸多隐患。
由于农村食品经营户进货渠道混乱,索证索票难,食品质量存在严重隐患。有照经营户的进销货台帐基本上束之高阁,少填或根本不填。他们只图方便、价格便宜,送货上门大受欢迎,一些不法商贩便趁机把假冒伪劣、过期变质的食品以送货上门的形式推销到广大的农村市场。一些农村小商店、小超市的经营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进货把关不严,不重视索票索证,不查验供货方的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相关的检测报告等,只注重价格,不注重质量,2毛钱一袋的零食,5毛钱一瓶的饮料等便宜食品随处可见,质量令人难以放心,出现问题更是无从寻根求源。个别不法商贩还利用农村消费水平低、信息闭塞、农民只注重价格而忽视质量的弱点,故意将假冒伪劣、过期变质的食品低价倾销到农村市场。近几年来,随着城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的加大,城市居民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劣质食品逐渐流向农村,农村市场成为食品安全的盲区,农民往往成为最终受害者。据一项对农村消费的调查中发现,食品已成为继种子和农药后,排位第三的“农村消费者最不放心”的产品。
(五)是无证照经营现象仍然突出。
由于农村市场与城区市场存在很大差异,小本经营在市场上占主流,他们办理证照依法经营的意识较为淡薄。有些偏僻的农业乡镇,处于低端消费层次,经营者大多是年纪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弱势群体,很多经营者并不是以此为生、作为主业的,他们投入少、规模小,规范经营意识差,特别是临时性的经营户,地处在偏远,不愿办理证照,也不符合办证条件,规范难、取缔更难。弄得消费者防不胜防、工商部门屡查不绝,若处理不当还很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农村市场的监管现状:
(一)辖区面积大,人员少,监管出现盲区。以回龙工商所为例,所辖总面积161平方公里,辖17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登记个体工商户为329户,回龙镇属丘陵台地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全工商所总共有4名工作人员,平均每个监管人员人均管辖面积54平方公里,5个自然村,110户个体工商户,还不包括查处无照经营、频繁的专项整治及各种突发性事件的处置,尤其是监管农村经营户,点多、面广、线长、人员少,回龙工商所只有一辆执法车辆,且涉及到经费、装备、交通、通讯等执法成本的制约,现有的客观条件,基层所把对市场的监管重点放在镇区,对于村的经营户则疏于管理日常监管的工作确难到位,势必会造成监管盲区,各种违章违法经营活动有机可乘,所以工商所工作人员虽常常疲于奔命却收效甚微。特别是基层工商所规划化建设推行网格化以来,工商监管人员的监管任务更重,责任更大,交通工具的严重不足更加凸显。
(二)许多监管制度由于没有法律、法规支撑,很难落实。如在农资市场监管方面,工商部门制定了购销台帐制度等一系例制度,并花了很大一笔金费印制了购销货台帐本及相关制度送到农资经营户手中,要求经营户如实填制台帐,认真执行各项监管制度,但经营户往往以各种理由应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面对这种情况工商人员只能作说服动员工作,没有法律依据对不执行监管制度进行处,落实制度很难。而农村市场食品经营者而言,要对其经营的食品索证索票、建立进货台帐十分困难。农村市场上销售的食品多为时令性、季节性和有地方特色的小食品如油炸糕点,多为农村小手工作坊制作,无正规的生产、质量标识。食品经营者往往不通过正规渠道进货,供货方送货上门进行现金交易,交易时双方也不出具任何进货凭证,食品进货来源不明。加之农村市场经营者有多样性、分散性和流动性的特点,使得工商部门在农村市场推行食品准入制度如逆水行舟。
(三)“两费”停收以前,工商所工作重在收取“两费”上,对市场监管的各种法律法规学习应用较少,这部份干部现在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加上近几年工商部门很少进人,干部队伍老化,不仅体现在年龄上,也体现在知识面上,干部掌握的法律、法规知识不多,识别查处假冒伪劣商品的技能相对差,加上市场监管手段不够,最终体现在对市场的监管不到位。
(四)市场监管的突击性、专项性多,整治效果不明显。自上而下的系统内各口子下达的各种突击性专项整治任务太多,往往许多专项整治从基层收到文件到上报整治情况的时限只有一两天;有时,基层工商所同时接到不同口子的不同整治内容的通知,项目庞杂,内容层出不穷,都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上报整治情况,工商所真是应接不暇,疲于应付。在每个所4个人,一台车,辖区面广的情况下,很显然在较短的时间内专项整治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好的走马式的巡查一下,不负责任的闭门造总结,整治工作成效不明显。监管方式和机制不完善,工商所疲于“重点整治”、“集中治理”、“专项整治”等方式监管市场,而没有更多地研究和探索行之有效的长效监管机制。
(五)无照经营行为查处难度大。首先农村经营者法律意识普遍不高,有的甚至是法盲,他们对无照经营行为的性质,后果和处罚决定的严肃性、权威性认识不足,对执法人员的工作不理解更不配合,当执法部门对其处罚时,围观群众还帮着违法者讲情面,说好话干扰行政执法,更有甚者,由于家族势力大,一旦执法部门对其处罚,动不动就组织动员家族势力对执法人员进行围攻,造成执法工作难以开展而形成无照经营。其次弱势群体经营者增多,由于经济条件差,不愿办理营业执照的较多。更有些地方的少数干部亲属以各种借口和理由“软拖”或“硬抗”,倚仗“金口玉言”和“尚方宝剑”无照经营,使当地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慑于权威,碍于情面“睁只眼闭只眼”,使其周边经营 户纷纷效仿,以此为柄久拖拒办营业执照。
三、实现对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充实基层所。
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基层所监管干部的教育培训。组织执法人员进行识假辨劣、食品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培养一批食品安全监管能手,同时,也要把对基层工商干部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执法技能培训提到义事日程,制定培训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开展培训;工商法律法规基础较好的干部,上级工商部门可以组织法学专家授课培训,让这部分干部深入了解工商法律法规,提高他们应用法律、法规的能力;对从“两费”工作中走出来的干部,要加强工商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基本执法技能。只有全体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了,才能推进“四个转变”、实现“四高目标”要求。同时,农村和城区要实现人员合理交流,农村所要实现进得来、出得去,特别是新进大学生首先都要到农村所进行锻炼,后备干部的培养也应重点放在农村所,使农村所成为培养工商干部人才的基地。
(二)加速完善市场监管手段。
周伯华局长提出要努力实现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以适应市场监管需要。目前基层工商所的监管手段还十分落后,高科技的监管手段可逐步完善,但要满足农村市场监管基本需要的交通工具,上级部门应加紧考虑增配。结合农
村市场的实际情况和涉及到经费等执法成本等因素,应考虑加强监管执法人员的单兵监管交通工具,例如摩托车等。否则农村工商所“一辆车”的现状,很难完成对农村市场的监管目标任务,广大农民的利益不能得到切实的维护。
(三)深入宣传,加强培训。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村消费者提高商品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改变过去只重价格不重质量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取向。深入开展消费知识宣传活动,增强农民的消费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其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让制假售假行为失去市场。同时强化对农村经营者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其依法从业,守法经营意识。
(四)进一步完善农村消费者维权网络,构筑“群众监督网”。
在各级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基层工商所要加强村委工作人员培训,使之成为消费安全的带头人,承担安全知识、消费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的任务,提高农村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工商所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收集来自于各个渠道的销售商品安全不良信息,并传递给村委会工作人员,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做到打防并举,防堵结合,使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无容身之地。
(五)进一步加大对无照经营的监管。
无照经营的现象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现象,其形成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查处和取缔力度,坚持“统一认识,综合治理,堵疏结合”的方法,以使无照经营得到有效整治。要加强法制宣传,采取各种措施改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无照经营,若处理不当还很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可对不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时达不到前置审批条件,暂不能办理营业执照的,建立管理台帐,按照“定专人、定区域、定任务、定责任”的四定原则,实行备案管理,通过查力、案件,促其规范经营;一时取缔比较困难的弱势群体经营户,实行备案管理;对涉及需要办理前置条件的经营事项,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领导,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会审”工作制度,促其规范;对经营条件确实长期难以取得前置许可的经营户,劝其转向经营。在转向经营之前,通过备案管理,强化“零距离”监管。
第五篇:农村食品安全现状与监管的思考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与监管的思考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食品消费需求越来越高,日益繁荣的农村食品市场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饮食需求的同时,一些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也充分暴露出来,严重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现有监管体制下如何做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已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根据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谈谈个人浅见。
一、农村食品安全现状
(一)、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不强。
一是食品安全法律意识不强:在农村,食品安全法制宣传不够深入,广大农村群众,特别是边远山区的群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相对不足,食品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能力不强。二是食品安全知识相对匮乏:农村群众文化水平相对偏低,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常识。在食品选购过程中,看重的只是食品价格、色泽、数量等,对购买的食品是否是正规企业生产、是否过量使用色素、防腐剂、激素等,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相关强制性标准等,往往不重视或并不知道如何识别。三是不良饮食习惯对健康造成威胁:在广大农村,传统节日里,喜欢食用一些腌制品、腊制品、卤制品和油炸食品等等,这类食品虽然口感不错,但在加工过程中,其营养成分大多受到破坏,并增加了有害成分,长期食用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食品源头、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监管难度大。
1、初级农产品质控制体系不完善:现阶段广大农村大部分还是小农经济,大多数初级农产品还是以单个的农户为生产单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超标准使用有毒农药、化肥,在种植、养殖过程中,滥用非法添加饲料、畜药、激素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蔬菜生产基地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试点,在农村现有条件下,要全面推行还有很大的困难。大多数初级农产品生产标准还没有制定或正在制定中,即使制定了标准,执行和监督也有一定的困难,初级农产品质控制体系尚待健全。
2、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而散: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绝大多数以家庭作坊的形式进行生产,并且分散,一般人员少、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条件差,标准执行不到,产品无检验,销售无记录,很难达到生产许可要求。而这些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的食品,虽然产品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它们又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往往很受当地群众的喜欢。如果任其存在,从监管的角度来说是不合法。如果依法取缔,从当地群众消费需求的角度考虑又不合理,这样就给监管带来两难的处境。另外,大多数农村没有实行生猪定点屠宰,私屠滥宰的现象较普遍,检验检疫没有到位,销售注水肉、病死猪肉的现象时有发生。
3、农村食品流通难以达到准入条件:一是农村食品经营户一般都投资少、规模小,经营场地和经营设施比较简陋,管理水平不高,食品陈列和储藏条件达不到要求。二是食品经营者素质普遍偏低,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意识,经营责任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食品卫生知识等,服务质量不能让消费者满意。三是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守法经营观念。少数经营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管商品质量,销售不合格食品、个别还故意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四是索证索照不全。食品进货、配货渠道不清晰,采购、销售纪录不完善,食品出现质量问题招回和追溯困难。
4、农村食品消费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农村餐饮行业、中小学学校食堂、学校周边饮食摊点,单位职工(建筑工地)食堂等,经营面积不足,设施设备简陋,人员大多未经体检、培训,管理制度不健全,餐具消毒不严格,很难达到食品质量化分级管理和发卫生许可证的要 1
求。低标准经营,无照无证经营的现象较普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饮食安全隐患。农家宴的食品原材料采购比较随意,食品加工、保存难以符合要求,宴请人员比较集中,目前农家宴还没有纳入食品消费常规监管范围的情况下,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三)、农村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滞后
一是农村食品信用意识还亟待提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食品消费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意识还比较淡薄,一些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够强,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缺乏,重价格、轻质量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这制约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开展。二是农村食品加工、流通和消费水平相对落后。产品质量、经营方式、消费档次和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使信用体系建设在农村施行缺乏理想的环境和足够的技术支持。三是信用体系建设的推动力不强。由于信用体系建设不是国家强制推行,在广大农村,食品各环节很多只顾眼前经济效益,对信用体系建设长久的社会效益认识不足,存在消极等待的思想,有的还存在抵触情绪。
二、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1、农村食品安全管理法规不完善、职责不明晰。
食品生产、加工、贮藏、销售等缺乏专门的系统性管理法律法规。现有的《食品卫生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现存的关涉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均是对食品生产经营的某个环节或某类产品的专门规定,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食品相关法律的有关规定还不够细化,有的条文对农村食品市场来说要求相对偏高,执行困难。有的法律规定之间相互有交叉,造成政出多门,在执法过程中出现部门之间发生相互扯皮的现象,对部门有利益的积极性很高,都想管,对部门无利益或监督管理难度大的工作就出现推诿的现象,都不想管,出现了“八个部门管一头猪”、“四个部门管一个保健品” 的重复、交叉执法现象。
2、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力量较薄弱。
在现行的食品安全行政监管体制中,监管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比较健全,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监管手段较先进,而在农村,虽然成立了食品安全协调组织,但其人员大多数是兼职,在农村食品安全形势错综复杂、职能交叉、人少事多情况下,工作难以抓到位。同时,县级大部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人员、编制、经费都比较紧张,在乡镇没有下延专门的机构,有的虽然设立了站、所,但监管力量薄弱,与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点多面广,难度大的要求不相适应。形成了城、乡食品安全监管力量配置不平衡,监管“倒三角”的不合理现象。
3、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点多线长、监管任务重。
农村地域广大,食品生产、经营户点多且比较分散,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经费不足,监管手段落后的情况下,要对各食品源头、生产加工、经营和消费网点要实现全面监管,任务重,难度大。特别是在农村的边远山区、管辖交界区域,一些无证无照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流动食品小贩,由于其流动性大,隐蔽性强,监管往往不到位或缺乏有效监管,为假劣食品向农村销售提供了“孳生土壤”,增加了监管压力。另外,部分农村小摊贩、小餐饮店的业主属于农村弱势群体(下岗工人或老弱病残人员),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往往会考虑这部分农村群众的生存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在依法取缔或查处时容易对他们产生同情心而“手下留情”。
4、农村食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检测有缺位。
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检测设备不全,缺乏食品安全监测的科学技术手段,检测方式较落后。监管人员只能凭肉眼、凭经验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简单的外观、包装、有效期、索证索照进行检查识别,而对于食品的内在质量却无法检测。在广大农村,抽检样品大部分需要送省、市级食品检验机构检测,检测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因而,监
管人员在日常的食品安全检查过程中,抽检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干脆不抽检,这样就使一些有质量问题的食品不能得到有效监测和及时发现。
三、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思考
1、政府重视,强化农村食品安全措施。
各级政府应把农村食品安全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深刻认识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将其列入议事日程,研究并逐步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严格自律、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的意识,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中,层层分解落实,不断强化政府市场监管的主体职责。成立农村食品安全协调专门工作机构,保证工作经费,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职责制度,制定工作措施,使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确保农村群众饮食安全。
2、完善网络,建立农村食品安全机制。
抓好农村食品“三网”建设(监督网、供应网和信息网)。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络,确保监管到位:乡镇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有领导具体分管,制定职责制度,设立办公室,有专(兼)职人负责食品安全工作,聘请相应的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和协管员。在行政村成立食品安全议事小组,并聘请相应的食品安全信息人员。经常性研究解决辖区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工作联络、信息报告制度,协助食品市场巡查,切实发挥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络的作用;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食品安全供应网络,确保优质供应:倡导“万村千乡”无假货活动,引导大型超市以“安全成信店”的形式,向农村市场配送安全食品。不断改善农村食品销售网络的设施和条件,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营行为,促进农村食品市场的繁荣稳定与安全,形成一条健全、诚信、方便的农村食品供应渠道,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食品消费需求。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村食品安全信息网络,确保信息通畅:充分发挥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农村维权网、12315举报网、卫生监督网的作用,及时收集掌握本地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定期向职能部门反馈,使其真正成为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的“千里眼”、“顺风耳”。
3、加大投入、提高农村食品监管水平。
各级政府要在整合现有食品职能部门监管资源的基础上,增加对农村食品监管“三项经费”投入。一是加大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专项投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硬件建设,改善办公条件,配置执法装备,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二是加大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的专项投入。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的管理和培训,解决好他们的工作报酬,使其由“义务兵”向“志愿军”、“正规军”转变,并建立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大对农村食品安全检测队伍和机构的专项投入。充实检测人员,增添检测设备,改善检测条件和检测手段。加大食品抽检力度,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科技含量,并定期向社会公布食品检验结果,指导广大群众理性消费、安全消费。
4、强化宣传、增强农村食品安全意识。
持之以恒地开展农村食品法律法规、卫生安全知识的普及宣传,营造政府重视、全民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实施好“四〃四工程”:一是做好四方面人员的宣传。做好各级党、政领导的宣传,争取他们对农村食品安全的重视和支持。做好农村食品监管员、义务监督员、协管员和信息员的宣传,强化他们的责任心和服务大局的意识。做好农村食品各环节从业人员的宣传,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做好农村食品消费者的宣传,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是运用好四种宣传途径。运用好乡(镇)、村各种有关会议宣传途径,运用好农村广播、电视和黑板报宣传途径,运用好农村食品安全信息、协管员宣传途径,运
用好农村中、小学课堂宣传途径。三是宣传好四方面的知识。宣传好党和国家食品安全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好食品卫生基础知识,宣传好食品鉴别基本知识,宣传好食品消费维权知识。四是力求达到四种效果。达到各级政府更加关注、支持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效果,达到食品从业人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的效果,达到农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鉴别能明显增强的效果,达到农村食品市场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效果。
5、健全法规、确保农村食品依法监管
根据农村食品监管现状,切合监管实际,加快农村食品安全立法进程,制定一部包含从食品源头到终端全过程的监管法律,重点完善“五方面”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健全统一、完善的农村食品安全标准和安全检测监测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农村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三是建立食品销售环节的追溯和承诺制度;四是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和召回制度;五是建立对相关管理人员实行责任倒查机制;使农村食品源头、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管理有规范,检查有制度,查处有依据,全面提升监管水平,确保食品安全。
6、加强监管,保障农村食品安全放心。
建立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分段监管的农村食品市场协作机制,把监管执法重心向农村下移,加大执法力度,在“四个环节”严把食品质量关。一是要加强食品源头污染整治,对种植业开展农药残留整治,宣传推广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对粮食、蔬菜等的污染;对养殖业开展兽药残留整治,消除违禁药物使用,合理使用畜禽饲料添加剂和兽药防病治病。二是要加强农村食品生产环节整治,认真实施食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小作坊的日常监管,建立完善企业质量档案,签订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实行现场巡查制度,加强食品生产企业产品的抽检力度。三是要加强农村食品流通环节整治,建立食品安全溯源管理制度,推行索票索证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积极培育食品放心店,对农村集贸市场、小商店、小超市、代销点、流动摊贩进行整治,提高其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严把食品进货关、贮存关、销售关,依法经营合格食品。四是要加强农村餐饮业整治, 重点对饭店、小食店、学校食堂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严格审查发放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改善食品加工卫生条件,提高卫生质量意识,保证食品安全;要加强农家宴的食品卫生宣传指导,提高农民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水平,实行乡村流动厨师持证上岗, 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率和防止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7、帮促引导,建立农村食品安全信用市场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绿色通行证,也是改善农村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积极实施“农村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在体制、机制和法制等方面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食品安全信用制度,建立起政府、行业、社会三者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制定农村食品安全信用等级制度和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评价、披露等制度。建立企业的生产经营档案、食品安全信用监管档案和信用奖惩机制,逐步形成食品的可溯源管理,全面发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对于食品安全工作的规范、引导、督促功能。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建立黑名单制度,做到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真正使信用体系建设成为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一种有制度保障的资源。
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凸显出来的一大社会问题,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综合的社会工程,只有政府高度重视,部门科学监管,全民积极参与,才能确保农村食品安全状况根本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