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信息应用风险及其控制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应用的风险及其控制-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无论是来自国家宏观经营还是来自企业的微观经营,企业会计信息的作用都非常重要。它不仅反映了整个企业经济运行的效果,是国家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途径,并且从企业自身出发,根据提供的会计信息,改进公司的业务管理方法,确保公司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及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后,对会计信息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现状作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会计信息在申请中的风险,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应用风险;控制措施
一、会计信息的应用风险的相关理论
(一)会计信息的概念
会计信息是企业从会计角度揭示的经济活动,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但它不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而只是企业经济活动中与价值资本相关的内容,即价值运动或资本运动。与公司相关的价值变动或资本变动相关的经济活动实际上是指企业的财务(金融)活动。因此,会计信息也称为财务信息。它是企业做出财务决策和做出整体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风险控制的概念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来消除或减少风险 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控制人减少风险 造成的损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实生活中存在越来越多的风险因素。在具体的风险控制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和调整。由于客观情况在不断变化,风险的性质和环境将发生变化。在特定条件下选择的最佳管理技术和方法将随时间而变化。
(三)会计信息和风险的关系
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不确定性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各种决策实际上都是在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条件下做出的。这种不确定性是风险。信息是一种知识,是“不确定性的负量度”,而会计信息则是跟公司的现金流、资产负债利润等有关的知识。在不确定条件下,上市公司作为经济主体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完全的。这时,人们可以通过花费人力和财力来获得新的信息或增加信息供给,减少不确定性,提高对事实的判断力和认知能力,降低风险,增加收益。
二、会计信息应用现状
(一)会计信息数据反映单一化
现有的公司报告主要反映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范围仅限于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交易和事项,而忽略了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性。由于企业环境和公司本身仍在变化,依靠过去的财务数据来预测公司的未来发展是不够的。此外,现有企业提供的报告主要反映了企业自身的绩效,忽视了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等信息的其他方面。
(二)会计信息传递时效过慢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信息需求是及时和相关的,二者密切相关。根据会计信息披露和非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会计系统现在无法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此外,财政年度的财务报告不会向公众开放。
三、会计信息运用风险的表现
(一)资本市场上散播错误的会计信息
在中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会计信息存在严重的误导性传播。当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状况发生变化时,相关知 可以使用预先通知的信息进行非法投机。上市公司经常与经销商打招呼,以推测公司的股票,通常与在不同阶段释放一些误导性投资者一起。
(二)资本市场上操控会计信息传递时间
中国证券经济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平等,市场风险相对较大。在中国,操纵股票价格的另一种方法是控制会计信息传输的时机。如果企业的业绩真实极大上升,经销商可以请求股票上市企业尽可能延迟披露时间,建仓完成,信息披露前,在最终公告附近传播好消息并小幅提高股价,因为掌握的信息越多,价格上涨应该越小。因此,该股票的价格开始下跌,形成所谓的“见光死”效应。
四、控制与防范会计信息运用风险相关建议
(一)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信息监管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了共同提高中国上市公司的质量,促进中国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上市公司运作,促进中国经济市场健康有序增长。2、健全公司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健全公司内部会计监督可以采取:树立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的理念;及时监督、促进和管制;定期进行会计检查和会计分析。
(二)证券监管部门应有效建立监管机制
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问题也与我们的监管体系存在缺陷有关。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中国证监会对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的质量进行抽查,并对会计责任与抽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和违法行为的审计责任进行区分。上市公司相关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及时,果断地受到严厉处罚。从根本上说,注册会计师将改进他们的实践并增强他们的审计责任感。
(三)财政部应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稳定有序的资本市场,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必要的。我国最新会计规定努力和国际规章靠近,可是由于其制度性较强,而可操作性差,使会计人员在操作性方面存在较大主观性。完善披露上市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公司风险、公司治理、公司前景等信息的制度,从而
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这将使投资者有效地选择,识别和监督发行人,提高监督和控制效率,及时发现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的不合理行为。
(四)加强外部检查和监督及处罚力度
完善审计监督要以公共财政监督与社会监督与社会监督的监督体系相结合,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权威性。要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的公正作用。要依靠注册会计师这种社会监督力量去监督企业的会计行为,同时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监督,完善审计监督,要以公共财务监督与社会监督的监督体系相配合。他们有其他任何经济管理部门在提升会计信息可信度这一面上无可比拟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先治,傅荣,贾兴飞,晏超.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理念与行为影响的多视角分析[J].会计研究,2014,06:31-39+96.[2]李维安,戴文涛.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基于战略管理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04:3-12.[3]郝东洋.基于财政风险控制导向的政府会计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2011,22:47-48.[4]2012 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处理处罚及整改落实情况[N].中国会计报,2013-12-27005.[5]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严格遵守会计准则,提供高质量财务报告,认真履行社会责任[N].上海证券报,2010-01-09009.[6]中国证监会会计部.提升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度,增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N].证券日报,2010-09-30C04.——文章均为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第二篇:会计论文——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当前,人们对于会计工作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对这一问题都极为关注。而这个问题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会计信息占了整个经济信息量的70%以上,因而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但是,严峻的事实却是,我国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存在失实的情况,有些甚至非常严重,可以说是“造假”,直接影响了国家税收,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整个经济工作的秩序,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低下而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前几年会计人员短缺严重,因而很多素质较低的人员进入了会计行列,这部分人由于对会计法规、制度甚至原理都不熟悉,不可避免地会做出错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有些企业负责人出于种种目的指使会计人员人为地造假,或虚增利润骗取贷款,或隐瞒利润逃税,甚或虚列数据来掩盖贪污受贿。这些现象目前较为普遍。
3、由于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的缺陷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个别企业利用合法而不合理的手段粉饰财务报表、提高企业利润。如利用资产重组、关联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方交易、资产评估、虚拟资产、利息资本化、交易时间差等多种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交换和进行违规会计处理,造成企业经济交易失真,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4、由于社会审计监督不力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注册会计师常常被称为“经济警察”,其职责在于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提供鉴证服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但是,由于注册会计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加之许多人缺乏职业道德和管理部门监督不力等原因,并没有能真正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相反有些甚至与企业勾结在一起,共同造假。
5、由于采用计算机记账带来的一些问题。将计算机引入会计工作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趋势。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素养普遍不高,加之现有软件普遍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缺陷,使得使用计算机的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往往存在许多漏洞,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真实性,这个问题由于其“不可见性”,其危害性可能更大。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尽快制定和出台具体会计准则并继续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在认真总结现行会计准则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发展要求,适时出台一批与国际惯例相协调、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具体会计准则,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同时,鉴于会计核算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制度将在较长一个时期与会计准则并行的实际情况,因此要努力提高会计核算制度的灵敏性,及时反映多变的、日趋复杂的经济业务。特别地,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应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处理好会计准则的统一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避免个别企业利用合法而不合理的手段粉饰财务报告,操纵企业利润。
2、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用法制手段规范社会审计监督。
注册会计师作为维护经济秩序、公正鉴证财务报告的“经济警察”,理应成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力量,但实际情况却令人深感忧虑。这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的业务素质,更需要通过法律手段严厉打击那些违反职业道德、与企业勾结在一起提供虚假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保证这个行业的公正性,从而规范社会审计监督。
3、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加强会计人员工作的客观性、独立性。
会计人员委派制是目前人们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通过实行委派制,可以保证会计人员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不完全受制于企业负责人,避免了“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这种两难境况
。从目前试点情况来看,确实起到了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再者,实行委派制,可避免一些有关系而低素质的人进入会计行列,保证会计人员的素质。
4、尽快制定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普及,计算机与会计工作已越来越密不可分。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这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也是滞后于实际工作要求的,必然会影响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应尽快制定相应的准则,来规范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从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第三篇:金融市场会计信息研究论文
【摘 要】金融市场会计信息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真实性、可靠性及相关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但目前会计信息质量低劣实在令人堪忧,本文通过对失真现状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首先建立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对国有资产进行经营;其次从制度上保证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再次加快有关规章制度建设。
【关键词】金融市场;会计信息;信息失真;财务报表
一、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在会计文献中,对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解释和定义。笔者认为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企业的会计资料及财务报告不能如实地反映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不能客观地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按照这种解释,我们可以将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分为模糊、错误和造假三种形态。
模糊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使现有的会计规范和会计制度无法如实反映形成的信息失真。按照规范会计理论的解释,模糊是实践见诸理论的选择性失真。这种失真不是企业主观上造成的,可以说模糊是不可避免的,目前的理论只能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来保证金融市场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错误是实务工作中会计处理对经济活动客观实际情况无意识的背离。比如对会计资料的计算和抄写错误,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以及对会计政策的理解偏差等。在实务工作中,错误同样是不可避免的。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财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在其核算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类错误。只要财会人员经手足够数量的业务,就可能产生一定比例和一定数量的错误,尽管熟练人员的出错比例可能较小,但不会是零,即使再有经验的财会人员也不例外。
造假,即假账真算与真账假算,也就是财务虚假。这是企业有意识的错报金融市场会计信息,是主观动机驱使的结果,是有预谋的舞弊行为的产物。如《经济参考报》一篇文章《郑百文:“龙头老大”跌落的背后》报道:“郑百文财务部一位经理杨东回忆说,郑百文其实根本不具备上市的资格。”
二、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在会计领域,假账、假发票、假报表、假审计报告等已像假烟、假药一样,已成普遍之事。在相当多的大中型企业中,都存在着会计秩序紊乱,不严格遵守法律和制度规定的问题。作为一个国家“经济晴雨表”的上市公司,其信息披露也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主要表现在文字叙述失真和数字不真实,存在有意歪曲经济业务内容的现象。曾经是股市里面一个神话的“银广夏”被一些人形容为一匹黑马,1996年公司开始治沙种草从此踏上发迹的征途。1999年以后银广夏股价一路飙升,从13.97元飞涨到35.83元,2000年天津广夏再立新功,当年实现出口1.8亿马克,并且与德国诚信公司续签出口合同60亿元,使银广夏的业绩和股价成为深沪两市“中国第一蓝筹股”。2001年8月,银广夏因媒体一份质疑,露出了造假的破绽,经中国证监会一个月的稽查,结果表明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据此,银广夏风光多时的业绩神话破灭了,连续两年半亏损的事实浮出水面。
2、金融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一些公司对其应披露的信息未作全面披露,通常都采用避重就轻的做法,故意夸大或隐瞒部分事实,误导投资者。这些重大的违法、违规事件在被查处之前有关公司根本没有通过任何方式予以披露。
3、金融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按照相关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在每个会计中不少于两次向公众提供定期报告,中期报告应于每个会计的前6个月结束后60日内编制完成,报告应在每个会计结束后120日内(即四个月)完成,并刊登在中国证券管理委员会指定的全国性期刊上。如此之长的期间,为那些知道内幕信息的人士提供了充分的机会,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充其量也只剩下反馈价值了。
三、上市公司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经营者的本位主义和腐败
所有者缺位现象自然而然导致了经营者行为放纵,经营者不再考虑所有者权益和自身受托经管责任而是只关注企业利益和自己的物质享受。《中国资产新闻》于2005年5月刊登的中国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在国有企业中,首先关注国家出资者利益方面的经营者只占34.1%,有57.6%的人认为经营者的无能和腐败是国有资产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对于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息现象,真正归因于会计人员自身的为数不多,危害很小,决大多数是经营者以满足企业利益和自身贪欲为目的,指使会计人员造假而形成,因此经营者的本位主义和腐败是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2、会计监督不力
按我国会计界一般理解,会计监督是指会计对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控制,以保障各项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由于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包括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活动,会计监督自然也包括对经营者的监督,这一点在法律上也予以确认,《会计法》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对企业负责人违法行为应进行抵制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后,由于所有者缺位致使经营者权力急剧膨胀,一方面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受制于这些为所欲为的经营者,另一方面却又要监督经营者行为,处境十分尴尬,产生了“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现象,相当数量的会计人员迫于压力屈从于经营者的命令大肆造假,形成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
3、内部审计不力
我国内部审计制度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是将内部审计当作国家审计的延伸,甚至是整个国家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的。全面恢复政府审计制度时,面临如何实现对当时数以十万计的国有企业进行审计监督的问题,而最终实行了以内部审计为基础作为国家审计一种辅助手段的做法,在管理体制上实行部门或企业管理当局和国家审计机关双重领导制,在职能方面,内部审计又被要求监督管理当局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财经法纪执行等情况。这种制度上的矛盾使得内部审计受到了企业排斥,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至今不健全,内部审计人员与会计监督下的会计人员境遇相同,无法行使其监督职能。
4、外部审计不力
外部审计指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国家审计和独立审计,他们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根据《审计法》要求,对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接受财政补贴较多、亏损数额较大的国有企业,审计机关应有计划地定期进行审计,而对一般的国有企业逐步委托独立审计进行查证。
由此可见独立审计已成为我国企业审计队伍的主要力量,但独立审计执业状况却令人担忧。在机构设置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大多挂靠于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或社会团体,这一方面导致这些部门滥用行政权力,为地区、部门利益插手审计业务,搞区域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另一方面使得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丧失独立审计所必需的独立立场和精神,受上级干预,对本系统企业的会计造假行为视而不见并出具无保留意见。另外,由于职业道德和行业监管的落后,事务所和会计师为拉拢客户与企业经营者合谋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证券市场上恶性违规事件暴露后几乎都有会计师受到牵连和被追究责任也反面证明了这一点,独立审计在较大程度上已失去其“watch dog”的作用。
四、对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综合治理对策
1、完善所有权制度、建立专门经营管理机构
转变政府职能,使之真正能代表国有资产的所有者。首先必须区分社会行政管理者和作为资产所有者的不同职能;同时把原来由各部门行使的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分离出来,由专职的所有权机构按照市场经济对所有者的一般正常要求进行责任化管理,使之能像一个真正的所有者那样有热情和动力关注其管辖资产的安全和增值;其次是要强化政府的所有权职能,坚持政府是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主体地位,原来分别由各部门分散行使的所有权职能应集中由政府所有权专职管理部门行使,这个专职部门以盈利为唯一目标,不承担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其具体职责有以下几项:负责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负责制定国有资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并组织实施等。
2、改革会计监督、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会计人员的独立性
有效的会计监督不仅仅是会计部门自己的事,而要求于企业内所有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制约,因此会计监督首先要以有利于内部控制的组织机构的完善为基础,这要求做到:(1)恰当的职责分工,根据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明确部门之间、岗位职员之间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权限。(2)保持部门组织上的独立性。主要部门负责人应直属于总经理(厂长),具有相同的级别,以保证管理上互相独立,业务上相互牵制,这也有利于客观考核和评价各部门的工作业绩和经营效果。(3)明确各部门的资产安全责任。在规划组织机构、设置岗位时必须明确资产保管责任,包括在规定用途内使用资产、经营或使用资产必须经过授权并限于指定人员等等。
3、加快准则、制度建设
会计准则、行业会计制度、国家审计准则、独立审计准则等一方面是会计审计人员执业必须遵守的标准和程序,另一方面是人们衡量其工作,确定和解脱法律责任的准绳,应加快建设和完善。
治理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继续教育,使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在法制的轨道上正常运营,以确保金融市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篇:会计信息失真影响论文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对策
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信息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但由于受到传统的影响和个体利益的驱使,当前一些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某种意义上与世贸组织对企业的发展要求很不相称,甚至危害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会计领域的一大顽疾。其风气之盛、牵涉面之广,令人目瞪口呆,因此,我们要采取相应措施来整治会计信息。
一、会计信息失真概念
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故意失真与非故意失真。非故意失真是会计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非故意因素导致的,比较容易克服和纠正。故意失真是指在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帐。这是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也最难以防范和察觉的失真行为。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特点
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特点可归类概括如下:
1.虚增利润、掩盖亏损。有30%的企业存在虚增利润或掩盖亏损的现象,其中在国有企业浮夸现象更为突出。
2.设置账外账、私设“小金库”。有17%的国有企业存在此类问题,表明国有企业存在逃避银行监督、躲避宏观检查的现象。
3.侵占流转税款。国有企业违纪单位逃避刚性较强的流转税情况十分严重,加强流转税征管刻不容缓。
4.隐瞒利润、逃避企业所得税。占17%的国有企业存在此类问题,表明国有企业侵占国家税款的现象严重。
5.基础管理薄弱、财务管理混乱。1%的国有企业存在虚增利润或掩盖亏损的现象,加强对国有企业的会计管理基础工作的检查仍不能忽视。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社会主义经济转轨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突出表现在:
1.原始凭证失真,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制作不对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2.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划分,混淆了成本和专项基金的界限。
3.财务帐务管理混乱,在会计帐薄设置和会计科目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务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 系统性。帐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严重不符。
4.会计报表虚假,具体表现在离开帐薄,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5.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在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是该项资金直接进行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主要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奖金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管理 混乱,造成账实不符,会计信息失真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一是给国家的资产造成流失,影响和破坏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宏观调整措施的执行,二是相关部门不能对企业 的生产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在宏观管理上使企业陷入被动。三是会计
失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四是会计信息的失真也助长了腐败行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产权与治理结构因素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法制不健全,政策不配套不完善等客观 原因,也有企业管理制度不严密,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差,专业素质不高以及企业内部为追求自身利益,个别领导不重视会计法等因素。但其深层根源在于当前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不规范。
1.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产权中各行为主体存在不同的利益驱动,法人治理结构中相互制衡机制失效。
公司制改革后,国有独资公司和产权主题多元化公司中的国有股权所有者缺位问题依然存在。各级政府部门、国有控股公司以及各类国有产权代表,虽然通过一定的方式被明确为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履行资产所有者的职能,产权关系也有了明确的界定。但他们仍不是真正的所有者,只是国有产权代表外在形式上的更替,各类国有产权背后仍然缺少所有者的真正严格的监督和硬性约束。国有资产所有者在实质上依然虚置。在没有所有者监督和约束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期望国有产权代表,像经营自己的资产那样管理和经营国有资产。
另外,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个人,他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行为特征,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各行为主体利己的动机是普遍的。在信息不对称、监督与约束软化时,就有可能将这种利己动机转化为现时行为,会造成代理人之间的“合谋造假”。地方政府与企业管理者之间合谋,其目的是在总利润的分割中尽量增加企业和地方的份额;企业管理者与职工之间则合谋尽量减少积累基金,扩大职工的消费。由于国有产权代表虽然拥有国有资产的控制权,但并没有索取控制权下使用收益的合法权益,这种控制权与利益索取权分离,导致了国有产权代表对控制权漠视甚至滥用,从而强化了企业和个人在利益冲突中的优势,其结果是国有资产和利润被不断侵蚀,进一步讲,国有产权代表在利益目标上与真正的所有者并不完全一致,他们更关注政绩、声誉及影响,对会计信息的关注也主要基于其个人的利益目标,于是便有了“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奇怪现象,这使会计信息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还具有政治内容。又由于编造、虚构会计信息的预期收益远大于成本或风险,因而会计信息被扭曲、虚构也就不足为奇了。
2.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择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法人治理结构创新阻力大,权力制约和监督乏力。
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员,如董事会人员和经理人员,几乎全由政府部门直接任命或委派,并且还保留了国有干部的身份和行政级别,既所谓的“官员企业家”。董事会不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意味着董事会成员可以不向全体股东负责,不受股东的监督。同样,经理人员不由董事会通过竞争性经理市场选聘,意味着他可以不向董事会负责,不受董事会的约束。这样,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董事长和总经理独揽大权,失去约束和控制,经营者权利被不断强化,“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出资者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当企业会计行为的价值取向直接受制于经理人员的利益偏好时,会计不再是为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企业正确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系统,而成为经理人员直接操纵和反映其意图的工具。于是,会计舞弊、人为调节成本利润及合谋进行虚假陈述等情况层出不穷,防不胜防。
3.法人治理结构中激励与约束机制不配套,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孳生土壤和生存空间。
现代企业理论研究表明,设计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规范经理人员行为和缓解代理
问题的有效途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采取的激励方法,包括意识形态激励、行政手段激励以及保障手段激励等。与这些激励机制相比,对经理人员的约束手段则显得不够,这造成了会计活动的低效率和不规范。在外部的监督和约束乏力,内部制衡因经理人员权力影响而失效时,对经理人员的约束就只能建立在脆弱的道德机制及一系列的指标考核基础上,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经理人员的“败德行为”等不可避免,对于其自身而言,最简单有效的规避约束办法就是“会计造假”。由于会计人员的个人得失与经理人员的偏好密切相关,这就为经营者与会计人员作为“内部人”进行“共谋”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
(二)社会环境因素
1.会计工作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是指国务院财政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办的查帐业务。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和有关部门对单位实行的国家监督,以及由注册会计师承办的社会审计,构成了会计监督的整体,共同为社会经济活动服务。但目前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要由企业主管部门实施,而主管部门往往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对所属企业采取保护主义,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近几年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有了一定发展,但 其数量和质量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有的还出具虚假的验证报告,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会计社会监督体系。
2:会计管理体系与执法体系不统一。《会计法》第23条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当经过主管单位同意,不得任意调动或撤换。”虽然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任免做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如此。在国有基层企业大都实行法人代表负责制,中层管理人员由法人代表聘任。由于存在上述原因,约束了会计人员发挥会计监督作用,企业领导把会计当作“帐房先生”,会计对领导的意图唯命是从,致使会计信息失真,欺骗了国家、欺骗了投资者和债权人。
3.会计环境变化与会计方法变化的不同步性。会计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会计核算难以准确地提供价值运动的信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运动环境是瞬息万变的,如物价变化和随机事件的发生等,都会对价值运动的流量、流向发生影响。我国会计核算的规定,原则上又是相对稳定的,而当客观环境变化后,在客观上会计就不能同步跟踪反映,这就必然产生会计信息反映的误差和失真,市场越是不稳,竞争越是激烈,这种误差和失真度就越大。
(三)人为因素
1.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差。(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请保留此标记。)企业在人事管理上还存在任人唯亲的情况,有的企业还沿用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方法。致使素质差的下不去,素质高的上不来。企业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也不够重视,致使其素质、技能较低,发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如乱用会计科目、随意改变帐户对应关系,会计确认及计量工作混乱。尤其近几年会计制度中增加新的内容较多,如无形资产,增值税等给会计核算增加了不少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的信息质量。
2:企业领导要政绩。企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经常与企业领导者个人的切身利益挂勾,从而导致了企业领导的短期行为,而置企业的长远发展及职工利益于不顾。于是乎在迎合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心意的前提下,自己也得到了所谓“目标管理奖”、“扭亏增盈奖”、“超额分成奖”。
(四)法制因素
会计法规的严肃性不够。应当承认这几年我国在会计法规体系的建设方面是取得了很大成绩的,但执行起来不够严肃。《会计法》已经实施十多年了,但我们很少听到因违背《会计法》而受到法律制裁的事例。目前,假帐真算,假帐假算的事例已不罕见。如“厂长成本”、“经理利润”仍有市场。有些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为了某种目的,想方设法在成本上做文章,该提费用不提或少提,该摊费用不摊或少摊,最终造成成本计量数据失真。还有的盈利企业乱列乱支,设“小金库”,非法获取巨额收益,经营情况较差的单位隐瞒收入以达到多留多分的目的。还有的企业明明盈利,却在帐上人为制造亏损,将应当在本年计入的收入挂在帐上,转到下一年结收。
(五)会计因素
在会计核算中,存在许多不可确知和难以准确计量的因素,因此,会计确认和计量工作不得不借助于假定和估计方法。如固定资产使用期限、预计残值、折旧率的确定,以及一些共同费用的分摊,收发材料的计价、费用跨期间分配和成本结转等,都只能是近似的结果。因而,会计信息不可能绝对精确地与客观价值运动相符合。
四、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产权制度。首先应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完善公司产权制度。完善的产权制度是股东等市场主体根据真实财务报告进行交易活动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只有完善的产权制度,才能使得股东追求资本收益的最大化,才能形成其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经济上的契约关系,进而形成真实财务报告的需求主体。而产权制度的完善必须达到;形成以财产所有权分散化为前提的多元所有者的产权结构;形成具有民主程序特征的集体产权结构;形成剩余索取权与控制管理权相分离的产权结构;形成 剩余索取权可转让的产权结构。对于上市公司的产权现状而言,主要问题表现为国有股股东实际缺位,以及股权的过分集中。相应地,应采取如下措施:(1)设立纯经济性而非行政性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以解决上市公司国有股股东实际缺位问题。该机构不直接从事国有资产的具体经营活动,其身份只如同拥有众多企业股份的股东,依靠投资所获得的法律认可的股权对上市公司享有监督权、收益权,通过行使国有股股东表决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实施有效的监督。对于该机构所发生的行为失当,应严格运用有关的法律及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等手段予以纠正。
其次要解决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以营造其有效运作机制。这一问题的解决,既有助于国有股、法人股股东有效地行使“用脚股票”等监督方式,增强其参与上市公司监控的动机;也利于上市公司股权的分散化。上市公司股权的分散化即社会性是其最大的特征之一,因为股权的分散能够在股东间形成制约,保证公司的利益得到充分尊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当前国有股、法人股占到上市公司总股本的70%,这一现状显然不利于中小股东利益的保障。
再次,应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监控机制,以加强监控者对公司管理层行为的了解,提高其信息收集、评判能力,以及增加其监控手段。上市公司在这一方面所出现的问题通常表现为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为此应注重如下措施:(1)健全董事会。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并负责对董事提名、高级管理层的聘用与报酬、审计以及重大关联交易等事项表示意见。(2)建立审计委员或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引入审计委员会这一机构,它主要由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和监事组成,负责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并拥有聘用注册会计师的决定权等。或者将这一权力赋予监事会。(3)建立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一种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明文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关系。这些措施将得以强化董事会、监事会监控工作的客观性,使其更能代表中小股东的利益。
(二)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和管理人员薪酬制度。目前上市公司大股东对经理人员业绩的评价多是财务指标,这必然会助长其道德风险,粉饰公司财务报告。为解决这一问题,这些公司应对现行的业绩评价方法予以修改。我们在这里给出美国董事协会的业绩评价因素如下:(1)领导能力,(2)战略规划,(3)经营业绩,(4)继任规划,(5)人力资源管理,(6)与股东和所有当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7)与外部关系,(8)与董事会、监事会的关系。
上市公司现行的薪酬制度亦需进行改革。例如,上海贝岭等少数上市公司当前正在试行认股权计划。应该说,认股权可将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同公司股东的长期利益联系起来,避免了以基本工资和资金为主的传统薪酬制度下管理人员的短期化行为倾向。
(三)消除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中“政治挂钩”的色彩。政企分开一直是近年来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但时至今日,政企尚未彻底分开,否则,就不会有“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发生,也不会出现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的频频干预。因而,应着力建立这样一种机制:政府不去干预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不要“要数字”,“要利润”,而应该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经济的健康发展出发,要求公司提供真实的财务报告。
(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理论。一方面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应提高到“会计管理和信息论”上来,而研究信息的计量、获取、传递、贮存和反映,其主要任务在于求得信息的可靠性和高效率。一切管理的基础是信息,一切管理的变革都是为了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实现信息的高速流动、及时、准确地给决策提供信息,使各个环节少出偏差。只有在这种理论支配下,才会促使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会计监督作用,确保会计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在现行《会计法》中还规定不详,对此应进一步修正、完善。
(五)建立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中心的会计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制定财务监察及内部稽核制度;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严格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健全各种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审批、领报制,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奠定一个良好的会计基础;建立总会计师制度,从组织上为发挥会计反映、控制创造条件。
(六)用法律手段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要维护《会计法》的权威,保护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要强化单位领导人在会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即必须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完整,并且对伪造、变造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或者利用虚假的凭证、帐表进行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公众利益的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加强对《会计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那些严重违反《会计法》使会计核算不真实的当事人、责任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七)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环境。国家除应尽快制定《会计法》实施细则外,还
要制定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法规,对其管理方法、管理人员的责任与权力以及提供虚假会计自信的惩处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为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八)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权威性。要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的公正作用。要依靠注册会计师这种社会监督力量去监督企业的会计行为,同时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监督,促使注册会计师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明确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审查鉴证的法律责任,对不负责或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要制定具体的处罚措施。
(九)建立适合我国经济特点的物价变动会计。在保证传统的会计核算与核算资料基础上,根据我国目前物价变动的特点及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的程度,选择一些受价格影响较大的项目,如固定资产及其折旧额、原材料、产成品,依据重要成本理论的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并把调整的情况在现行会计报表中附加说明,为领导决策服务。
(十)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第一,提高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第二,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素质。会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并熟悉会计处理程序,精通会计法规,会计制度,能及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一方面要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分流,对于既不能胜任工作又无培养前途的会计人员,可分流到其他岗位;对新进财会人员要严格把关,不具备要求,不得进入会计 部门工作。另一方面,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其知识不断更新,适应生产经营的要求。
总之,我们应对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对会计行业的整顿和建设,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我国的会计工作才能步入正轨,本文《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对策财政研究论文》来自中国教育文摘,查看更多与相关文章请到http://。
第五篇:会计信息辅助研究论文
辅助核算是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主要区别之一,它是对账务处理的一种补充,实现了更广泛的账务处理。本文阐述了设置辅助核算的原因,重点论述了辅助核算常用的应用类型,进而论述了辅助核算的新应用形式,即用来编制现金流量表。[关键词] 辅助核算 会计信息系统 现金流量表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各种业务核算对象越为越多,传统的核算方法已不适应管理的要求。会计信息系统为了加强对各种信息的管理,更好地处理越为越多的核算对象,普遍采用了辅助核算的方法。
一、设置辅助核算的原因设置辅助核算最早的原因是一些业务的核算对象众多,核算方式比较特殊,需要对它们进行特殊管理。此类对象增加明细科目会受到会计科目代码结构的限制,处理起来不方便,更加不会突出特殊核算。因此,会计信息系统采取了与手工会计完全不同的管理方法,即通过辅助核算进行管理。如某账套会计科目编码方案是4~2~2~2~2,此编码方案限制了账套的二级明细科目最多有99个。方案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会计科目明细科目设置的需要,因为大多会计科目下设的二级明细科目不会超过100个。但“应收账款”科目要根据客户设置明细科目,随着客户的增多,“应收账款”的明细科目可能超过100个,这样原有的科目编码方案就难以满足要求。如果调整会计科目编码方案,二级长度增至三位甚至更长,势必造成其他总账科目下的二级科目也要使用三位或更长的科目编码,这样总体使用效率会降低,也与简洁性原则相矛盾。有两种方案解决以上问题。一是将明细科目先进行分类,按分类设置二级科目,然后再设置下级明细科目。如“应收账款”先按客户所属地区和类别进行分类,设置二级和三级明细科目,然后再按客户对象设置四级明细科目。这种方法设置比较简单、直观,但其主要缺陷是明细科目级数和数量过多,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要求,也难以对往来业务进行重点管理。二是“应收账款”科目下不再增设明细科目,而是设置辅助核算。具体增加客户信息表,专设往来辅助账对往来业务进行管理。这种方法解决了将往来单位设为明细科目的缺陷,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存储容量大、处理能力强的特点,使会计信息更加全面、详细,有助于提高核算和管理水平。
二、常用辅助核算的应用类型1.往来业务核算往来客户是指往来业务对象,包括客户往来和供应商往来(在些软件分客户往来、供应商往来分别处理)。与一般业务相比,往来业务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业务对象较多,所有与企业有购销、借贷关系的企业、单位、个人都是核算对象。业务对象变化较大,前一段时间是这一些业务对象,后一段时间就可能转变成另一些对象。每一个业务对象发生的业务频次差别较大。年初很难考虑周全本可能的业务对象。业务对象本身信息量较大,如单位名称、联系人、单位地址、电话号码、邮政编码、传真号码等。业务数据的管理方法比较特殊,如有些需要提环账准备、资信评估、账龄分析等。在传统的手工会计中,往来客户都是用明细账户进行管理核算的,这种单一的划分资金运动的方法,给具有较大特殊性的往来业务的核算存在较多问题。在会计信息系统中,通过设置往来账户,调用往来管理模块进行专门管理,可以比较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根据目前会计核算软件的实际水平,对企业往来账管理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作为明细科目设置,有少量往来单位时。(2)作为账务子系统中的往来客户进行管理,对象较多时。(3)选用专门的应收、应付管理软件。在这种情况下,账务子系统只进行总分类核算。其中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设置辅助核算,只是往来业务的受控系统不同,第二种方法往来业务的受控系统是账务处理系统,而第三种方法受控系统是应收(应付)账款系统。2.部门辅助核算当某一账户需要核算和反映不同的部门信息时,可以使用部门辅助核算。例如,当企业需要按不同部门反映其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情况时,可以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的明细科目设置为部门辅助核算。[1] [2] [] []3.个人辅助核算当某一账户需要将单位职工做为核算对象时,可以使用个人核算。例如,当企业需要按不同职员反映其差旅费等借款情况时,可将“其他成收款”设置为个人核算。4.自定义项目核算往来、部门等辅助核算适应于对特定对象和内容的管理,在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还有一些内容也要求系统提供较为详尽的核算资料,以满足多种内部管理需要。辅助核算中的自定义项目核算正是为这一需要而开辟的功能。如制造业中产品成本项目,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等,都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专门的核算项目。与其他辅助核算一样,自定义项目辅助核算也需要进行项目设置,和相关会计科目代码设置,以及进行项目数据的录入与输出。以上常用辅助核算科目设置可见下表1所示。
三、辅助核算的新应用形式-用于编制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的项目众多,但所涉及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科目较为明确,也非常适合使用辅助核算的方法来处理。目前,会计信息系统编制现金流量表也可采用辅助核算的方法,使用总账系统和报表相结合生成现金流量表。使用辅助核算方法生成现金流量表主要步骤:1.总账系统指定现金流量科目在会计科目表中指定现金流量科目(见图1)。只有指定现金流量科目,才会在制单时自动弹出要求输入现金流量表金额对话框。2.建立现金流量辅助核算项目大类和现金流量条目在辅助核算的“项目目录”中增加“现金流量大类”,并在此大类中按按现金流量表中的条目建立现金流量辅助核算项目表,见下图2所示。3.填制凭证时指定分配流量现金流量是指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影响现金流量的业务可以用下列公式说明:现金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非现金资产。即一项经济活动同时引起等号两侧同时变动时,才会有现金流量。如:从银行取得借款、偿还借款、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支付现金股利、购买材料或固定资产、出售商品或设备等。如果一项经济活动只影响等号一侧,则不影响现金流量。如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赊销产成品、从银行提现等。如凭证1:借:银行存款117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填制凭证时,“银行存款”需要登记现金流量项目“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现金流量11700元,见上图3所示。凭 证2:借:现金 8000贷:银行存款 8000此凭证是现金账户之间的业务,不影响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故不需要登记现金流量项目。4.设置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公式选取“账务函数”下“现金流量项目金额”函数,来具体设置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公式,如下图4所示,项目编码中选择具体的“现金流量项目”。会计信息系统可使用此方法来编制现金流量表,相比其他方法,虽然日常工作量增加,但此方法简单明了、准确性高。使用时要注意两点问题。第一,现金流量表的现金项目,只需在科目设置指定为现金流量科目即可,无需再设置科目项目核算。第二,并不是所有有关现金流量科目的凭证都需要登记现金流量项目(如上例凭证2),故账套参数选项不要选中“现金流量科目必录现金流量项目”。总之,辅助核算是对账务处理的一种补充,核算项目是会计科目的一种延伸,其实现了更广泛的账务处理。随着用户对辅助核算理解的深入,它的应用领域必将越来越广泛。参考文献:[1]张 凯 陈 杰:会计电算化教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2]张 凯 陈 杰:会计电算化实训指导.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3]王风华:Excel链接相关公式编制现金流量表[J].财会通讯,2007.12[4]赵海鹰:会计电算化中现金流量表的编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