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推敲》有感
读《推敲》有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推敲》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推敲》有感1“写作文要认真推敲”这句话,我在大人面前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但我一点儿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直到读了《推敲》之后,我才知道“推敲”是什么意思。
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唐朝有个诗人贾岛,拜访朋友的时候把《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第二天,贾岛写的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不够好。于是一直在模拟“敲”和“推”的动作。由于太投入,太专心,撞到了做了高官的韩愈的仪仗队,韩愈没有生气,而是给了贾岛一个建议,用“敲”字好,贾岛连连点头。于是“推敲”这个故事就流传下来了。
我现在才知道推敲是多么重要。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写作文要认真、仔细地推敲才能写出一篇好作文。
以前,我写作文的时候很苦恼,每次作文都要用二三个小时,只写出来不过三百字的作文。当我读了《推敲》这篇文章之后才明白,我写的作文大多是流水账。写作文时,我总是马马虎虎的,我总不能出现好文章。现在我知道了,自己要认真思考推敲写文章,才能出现好作文。
虽然我现在年纪还小,马马虎虎做事情似乎也没有什么危害,可是,长期这样,长大以后自己就担当不了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从现在起,我要改掉马马虎虎的毛病,做一个凡事认真的人。
我们从小要认真学习,打好文化基础,才能有真才实学,才能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在将来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成就。
《推敲》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才能做好的道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养成仔细推敲做好事情的习惯。
读《推敲》有感2“要懂礼貌”这四个字,在我耳朵里堆成了山,但我听了就忘了。读了《推敲》之后,我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推敲》讲的是,贾岛去拜访朋友时,写下的诗之中的“推”这个词,贾岛觉得不好,就在斟酌是用“推”还是用“敲”。之后,贾岛到了长安城,遇到了韩愈。韩愈给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文中的韩愈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更响亮些。”这句话中我明白了,要学习韩愈懂礼貌。
比如说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吧,他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每次见到老师都埋着头向前跑,一点都没礼貌。有一次,他见到一位老师,他又像以前一样低着头跑,可他撞到了一位老师,老师骂了他几句就走了。我们都笑话他,他终于被教训了。
如果不懂礼貌,所有人都会觉得你没教养,你会被大家抛弃。如果你被抛弃以后,所有人都不和你玩,不喜欢你,慢慢地大家就会忘记了你。
我们一定要懂礼貌,这样大会被大家关注喜欢。懂礼貌,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
读《推敲》有感3一口气读完《推敲的来历》,我对这位唐朝的大官韩愈肃然起敬,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位诗人叫贾岛,他骑在驴背上,吟出了两句诗,其中有一句里面有个字用的不恰当,便反复的试,思考,不知不觉中就出了神,入了迷。误打误撞的闯进了韩愈出行的队伍里,韩愈听明了原由后。不但没有责怪贾岛,还和他一起商量,琢磨起来,后来韩愈建议用“敲”字,贾岛接受了。
大官韩愈拥有很大的权利,可他并不像其他大官一样要摆官架子。古时候,大官出行的时候会有回避,肃静的牌子。而像贾岛这样闯进队伍里得人,要面临杀头的惩罚,可韩愈却宽容了他,给了他一次机会。这时,我联想到我们班的同学——李丝雨,她曾经有一个“爱心小天使”的称号,她爱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记得有一次,我的水瓶没盖好,被朱峰一撞,水一下子洒到了李丝雨的衣服上,我连声说对不起,并用纸巾擦干她身上的水,她笑着摆手说:“没关系,一会儿就干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宽以待人,可有人却是小肚鸡肠,昨天,我和一个同学一起坐车回家,我的朋友在看书,入了迷,不小心撞到了一个五年级四班的一个胖子,她一下子坐到了地上,连声道歉,可那胖子说:“你没长眼睛呀!”我正要和他吵起来,那个同学拦住我说:“算了。”我只好作罢。
如果在这个世界上多一些宽容别人,关心别人的人,那世界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
读《推敲》有感4“要不耻下问,才能学习好!”这句话,刘老师每天都要强调一遍,快闹得人的脑子要爆炸了!但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直到读了《推敲》这个故事后,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这则故事主要讲了,唐朝诗人贾岛,由于家里太贫寒了,他就做了和尚。一天晚上,他去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朋友不在家。当天晚上的夜色使他有了灵感,写了《题李凝居》一首诗。
回去时,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里的“推”字不恰当,他想改成“敲”,可就是定不下来,又一直在想。偶然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就被抓了。韩愈问他为什么,他把真相告知了他,韩愈就帮他解决了,把“推”改成了“敲”。
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如果有不懂的问题不去问的话,就永远不懂。有些人认为这是耻辱,就不敢问,就一直不懂。所以,我们不能这样,要“不耻下问”。
就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总是胆小怕事,什么事都不敢做,回答问题总是磨磨唧唧的,小声得很!但他的成绩很好。可是,有一单元的知识点他没有弄懂,没有取得好成绩。这个问题我也不会,我就建议他去问老师,他不敢。
这个单元可是非常重要的啊!最终他还是不知道,别人问他,他也不知道。当然,我也没有去问,所以我也不知道。
如果我们在学习上,不能认为不耻下问就会没有面子。在学习上,无论什么时候,有了不懂的问题,就要像贾岛那样虚心请教,就让别人去笑吧,最后还是我们自己学到了知识呀!
读《推敲》有感5那天,我们学习了一篇题为《推敲》的课文,学习这篇文章,我被贾岛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所感动,并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应该向他学习,推敲读后感-学生读后感作文。
《推敲》一文,讲的是唐代诗人贾岛去拜访好友李凝,好友不在,于是他留诗相赠,以及折返途中斟酌 “推”“敲”用字的事。
当我读到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时,很是好奇,心想:贾岛真是小题大做,不就一个字吗,何必要那么仔细?依我看,“推”也好,“敲”也好,其实都差不多。“真是个书呆子!”我在心里说。
然而,当我读到贾岛闯入韩愈仪仗队,韩愈非但不怪罪,反而与贾岛分析用“敲”字的好处时,我才体会到斟酌词语的必要与重要,韩愈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有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个懂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读到这里,我终于明白贾岛为什么要斟酌“推”、“敲”二字了。原来,作文不能随便地去用字,只有用心研究,才能更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
读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那天老师上课的情形。为了让我们认识区别“扒”、“趴”和“爬”,李老师竟然做出“爬”上桌子的动作,说有人在作文时很马虎,不注意区别字的意思,随手拈来,结果闹出了笑话。一位同作文时这样说,“那天回到家,丢下书包,我就爬到桌子上写作业”,读后感《推敲读后感-学生读后感作文》。老师问我们,每次写作业是不是都要“爬上桌子”,全班同学听后都有乐翻了天。可见,学习不认真,马马虎虎,随随便便,一字出错,就会闹出笑话。
读了《推敲》一文,我真的受益匪浅。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习贾岛认真、严谨的态度,作业就肯定不会出错了。
读《推敲》有感6“推敲”这个词的来源还有一个故事呢,它讲的是,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他去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不巧,李凝不在家,他就留下了一首《题李凝幽居》。第二天,贾岛觉得诗句中的一个字眼“推”写得不好,就一边吟哦,一边做着动作,一不小心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问他是怎么一回事,他就把事情告诉了韩愈。韩愈宽恕了贾岛,还和他一起推敲这个字眼。最后都觉得“敲”字更好些。从此,“推敲”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读了这篇课文,我得到了启发,写作业,遇到了难题,要像贾岛一样认真推敲,仔细斟酌。
一天,奥数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一道很难的题目,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有的在拍桌子,有的在认真思考,我和好朋友一起思考,用尽了各种方法,都没有解出来。我们再次沉思了起来,突然,我们想出了一个新方法,终于把这道难题给解出来了。
我相信,在学习中,遇到了难题,只要像贾岛那样,就一定能解决问题。
第二篇:读《推敲》有感
读《推敲》有感1
那天,我们学习了一篇题为《推敲》的课文,学习这篇文章,我被贾岛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所感动,并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应该向他学习,推敲读后感-学生读后感作文。
《推敲》一文,讲的是唐代诗人贾岛去拜访好友李凝,好友不在,于是他留诗相赠,以及折返途中斟酌 “推”“敲”用字的事。
当我读到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时 ,很是好奇,心想:贾岛真是小题大做,不就一个字吗,何必要那么仔细?依我看,“推”也好,“敲”也好,其实都差不多。“真是个书呆子!”我在心里说。
然而,当我读到贾岛闯入韩愈仪仗队,韩愈非但不怪罪,反而与贾岛分析用“敲”字的好处时,我才体会到斟酌词语的必要与重要 ,韩愈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有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个懂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读到这里,我终于明白贾岛为什么要斟酌“推”、“敲”二字了。原来, 作文不能随便地去用字,只有用心研究,才能更准确 、恰当地表情达意。
读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那天老师上课的情形。为了让我们认识区别“扒”、“趴”和“爬”,李老师竟然做出“爬”上桌子的动作,说有人在作文时很马虎,不注意区别字的意思,随手拈来,结果闹出了笑话。一位同作文时这样说,“那天回到家,丢下书包,我就爬到桌子上写作业”,读后感《推敲读后感-学生读后感作文》。老师问我们,每次写作业是不是都要“爬上桌子”,全班同学听后都有乐翻了天。可见, 学习不认真, 马马虎虎,随随便便,一字出错,就会闹出笑话。
读了《推敲》一文,我真的受益匪浅。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习贾岛认真、严谨的态度,作业就肯定不会出错了。
读《推敲》有感2
最近,我写作业总是马马虎虎的,心里总想着要出去玩儿,但今天我读了《推敲》这篇文章后,我看到了贾岛为了一个字就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我就明白了应该怎样对待作业。
这篇文章是说,唐朝诗人贾岛为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里的“敲”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误撞进了韩愈的仪仗队。
读了这篇文章,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认真、专心,你就可以写出好文章,好诗句。
就说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吧,他非常聪明,做什么事都很迅速,但他不爱动脑子。有一次数学考试,他有很多题都不会,但是这些题目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说过的,可他不会,于是就转过头去看后面同学的卷子。一看好了,看了一个90分,可他大部分的题目都是抄的。后来老师叫他站起来回答他正确的问题。可他站起来以后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在老师知道他的试卷大部分是抄的时候,他卷子的分数被改成0分。
这两个事都告诉了我们,只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思考,我们不会的、不知道的东西都能学到、知道。只有真才实学的人,长大后才会成为祖国的优秀建设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贾岛就是一个认真和善于思考的人。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个真才实学的人。
读《推敲》有感3
为什么后人要把唐代僧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作为千古绝句世代相传?为什么我们要把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家喻户晓的吟诵相传?因为这一字一句都是斟酌出来的。语言非“锤炼”不精当;文字非“推敲”不成名。
贾岛字斟字酌就为了那一“敲”字,王安石千锤百炼就为了那一“绿”字。“敲”和“绿”和其它的字一样,是平凡的,而和其中的字相比又是不平凡的。
为什么锤炼出的字有感觉?为什么推敲出的字有味道?为什么斟酌出的字有精当?为什么琢磨出的字有韵味?因为它们是用心体会,用心聆听得来的。学语文,我认为也一样。
老师说学语文,要有韵味,在酝酿的同时,要像王安石一样心情景色相柔和。在品味的同时,要像贾岛一样不受外境干扰,仔细斟酌。
为什么文字有甲骨文的风采?为什么文学会有春风沁人的清凉?为什么文字有着刚阳之魅力,塑造希望的未来?
因为她耐人回味,因为她有能令人心旷神怡的魔力。因为她越斟酌越有味道……
读《推敲》有感4
“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句我是很熟悉了。读了《推敲》这篇文章后,我对这句话的体会更深了。
《推敲》这篇文章讲了贾岛写诗之后,一直思考“推”和“敲”那个字更好。最后去问了著名诗人韩愈,得到了最终的答案。
这一篇文章给我的启发是:做事要专心,一不小心就错了,就像在海上的舟,不小心走错了路线,就回不来了。
在生活中,我经常粗心大意,上课不专心,作业的速度不快,数学作业不用心去做,每次都得的是“良B”。
我现在这种上课不听讲,会影响到以后的成绩、工作和家庭,我作业速度不快,就每天很晚才能睡觉,第二天上课精神不好,作业时就不能举一反三了。
我以后要把这些缺点改掉,上课专心听讲,作业用心完成,就像贾岛写诗的状态那样!
读《推敲》有感5
我一直认为,做什么事情,只要把事情做完就好了,不用专心做。知道我看了《推敲》这篇文章,这才知道做事情要专心。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唐朝诗人贾岛去拜访他的朋友李凝。可是李凝不在,他写了一首《题李凝幽居》小诗。其中贾岛用了一个“推”字,他觉得不妥,就一直在想,是用“推”字好呢,还是用“敲”字好。后来就撞进了韩愈的仪仗队里。韩愈建议他把“推”字换为“敲”字。
读了这一篇文章,从贾岛身上,我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绝不能三心二意,马马虎虎,否则只会出错,甚至会出大错。
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就是下课玩嗨了,老师说的什么他也听不进去。结果老师说写一篇作文,他也不知道。结果迷迷糊糊地乱写了一些上去,错了200多个字。老师让他读他写的文章,他也是支支吾吾的,头也抬不起来。
虽然我们还小,也没有什么大事要做,但如果不从小养成做事专心致志的好习惯,长大以后,“大事”多了,自己也不能专心工作了。
从今以后,我们应该好好地、专心致志地做好每一件,不能马马虎虎,不能三心二意。
读《推敲》有感6
“要不耻下问,才能学习好!”这句话,刘老师每天都要强调一遍,快闹得人的脑子要爆炸了!但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直到读了《推敲》这个故事后,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这则故事主要讲了,唐朝诗人贾岛,由于家里太贫寒了,他就做了和尚。一天晚上,他去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朋友不在家。当天晚上的夜色使他有了灵感,写了《题李凝居》一首诗。
回去时,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里的“推”字不恰当,他想改成“敲”,可就是定不下来,又一直在想。偶然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就被抓了。韩愈问他为什么,他把真相告知了他,韩愈就帮他解决了,把“推”改成了“敲”。
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如果有不懂的问题不去问的话,就永远不懂。有些人认为这是耻辱,就不敢问,就一直不懂。所以,我们不能这样,要“不耻下问”。
就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总是胆小怕事,什么事都不敢做,回答问题总是磨磨唧唧的,小声得很!但他的成绩很好。可是,有一单元的知识点他没有弄懂,没有取得好成绩。这个问题我也不会,我就建议他去问老师,他不敢。
这个单元可是非常重要的啊!最终他还是不知道,别人问他,他也不知道。当然,我也没有去问,所以我也不知道。
如果我们在学习上,不能认为不耻下问就会没有面子。在学习上,无论什么时候,有了不懂的问题,就要像贾岛那样虚心请教,就让别人去笑吧,最后还是我们自己学到了知识呀!
读《推敲》有感7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推敲》。我被文中贾岛的认真、一丝不苟、力求完美的创作态度所感动了,并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应该好好向他学习。
《推敲》一文,主要讲了有一位唐代诗人贾岛去拜访朋友李凝,却未遇到,于是他留诗相赠,以及折返途中斟酌“推”“敲”用字的事。
当我读到“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时,我感到很好奇,心想:贾岛真是小题大做,不就是一个字吗,何必要那么费劲?依我看,“推”也好,“敲”也好,其实都一样。我在心里说。
然而,当我读到贾岛闯入韩愈的仪仗队,韩愈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与贾岛分析用“敲”字的好处时,我才体会到斟酌文字的重要性,韩愈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读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贾岛为什么要反复斟酌文字了。原来,文中不能随便地去用字,只有用心研究,才能更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
读完《推敲》一文,我想起了宋朝的王安石。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时,在原稿上曾经换过许多字,先用“到”,又改作“过”,后改作“入”,再改作“满”,都不合意,修改了好多次,最后才选定了这个“绿”字。这个“绿”字用得好,一个“绿”字把春天蓬勃生动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又想了想自己,原来我写作文的时候,常常一写了事,从来没有认真斟酌文字。现在我读了《推敲》一文感到很惭愧。从此,我发誓以后要认真斟酌作文中的每一字。
读了《推敲》一文,我真的受益匪浅。我想,如果每个人能学习贾岛认真、严谨的态度,作文、做事就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读《推敲》有感8
“推敲”这个词的来源还有一个故事呢,它讲的是,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他去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不巧,李凝不在家,他就留下了一首《题李凝幽居》。第二天,贾岛觉得诗句中的一个字眼“推”写得不好,就一边吟哦,一边做着动作,一不小心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问他是怎么一回事,他就把事情告诉了韩愈。韩愈宽恕了贾岛,还和他一起推敲这个字眼。最后都觉得“敲”字更好些。从此,“推敲”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读了这篇课文,我得到了启发,写作业,遇到了难题,要像贾岛一样认真推敲,仔细斟酌。
一天,奥数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一道很难的题目,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有的在拍桌子,有的在认真思考,我和好朋友一起思考,用尽了各种方法,都没有解出来。我们再次沉思了起来,突然,我们想出了一个新方法,终于把这道难题给解出来了。
我相信,在学习中,遇到了难题,只要像贾岛那样,就一定能解决问题。
读《推敲》有感9
“要懂礼貌”这四个字,在我耳朵里堆成了山,但我听了就忘了。读了《推敲》之后,我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推敲》讲的是,贾岛去拜访朋友时,写下的诗之中的`“推”这个词,贾岛觉得不好,就在斟酌是用“推”还是用“敲”。之后,贾岛到了长安城,遇到了韩愈。韩愈给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文中的韩愈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更响亮些。”这句话中我明白了,要学习韩愈懂礼貌。
比如说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吧,他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每次见到老师都埋着头向前跑,一点都没礼貌。有一次,他见到一位老师,他又像以前一样低着头跑,可他撞到了一位老师,老师骂了他几句就走了。我们都笑话他,他终于被教训了。
如果不懂礼貌,所有人都会觉得你没教养,你会被大家抛弃。如果你被抛弃以后,所有人都不和你玩,不喜欢你,慢慢地大家就会忘记了你。
我们一定要懂礼貌,这样大会被大家关注喜欢。懂礼貌,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
读《推敲》有感10
“写作文要认真推敲”这句话,我在大人面前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但我一点儿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直到读了《推敲》之后,我才知道“推敲”是什么意思。
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唐朝有个诗人贾岛,拜访朋友的时候把《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第二天,贾岛写的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不够好。于是一直在模拟“敲”和“推”的动作。由于太投入,太专心,撞到了做了高官的韩愈的仪仗队,韩愈没有生气,而是给了贾岛一个建议,用“敲”字好,贾岛连连点头。于是“推敲”这个故事就流传下来了。
我现在才知道推敲是多么重要。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写作文要认真、仔细地推敲才能写出一篇好作文。
以前,我写作文的时候很苦恼,每次作文都要用二三个小时,只写出来不过三百字的作文。当我读了《推敲》这篇文章之后才明白,我写的作文大多是流水账。写作文时,我总是马马虎虎的,我总不能出现好文章。现在我知道了,自己要认真思考推敲写文章,才能出现好作文。
虽然我现在年纪还小,马马虎虎做事情似乎也没有什么危害,可是,长期这样,长大以后自己就担当不了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从现在起,我要改掉马马虎虎的毛病,做一个凡事认真的人。
我们从小要认真学习,打好文化基础,才能有真才实学,才能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在将来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成就。
《推敲》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才能做好的道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养成仔细推敲做好事情的习惯。
读《推敲》有感11
一口气读完《推敲的来历》,我对这位唐朝的大官韩愈肃然起敬,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位诗人叫贾岛,他骑在驴背上,吟出了两句诗,其中有一句里面有个字用的不恰当,便反复的试,思考,不知不觉中就出了神,入了迷。误打误撞的闯进了韩愈出行的队伍里,韩愈听明了原由后。不但没有责怪贾岛,还和他一起商量,琢磨起来,后来韩愈建议用“敲”字,贾岛接受了。
大官韩愈拥有很大的权利,可他并不像其他大官一样要摆官架子。古时候,大官出行的时候会有回避,肃静的牌子。而像贾岛这样闯进队伍里得人,要面临杀头的惩罚,可韩愈却宽容了他,给了他一次机会。这时,我联想到我们班的同学——李丝雨,她曾经有一个“爱心小天使”的称号,她爱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记得有一次,我的水瓶没盖好,被朱峰一撞,水一下子洒到了李丝雨的衣服上,我连声说对不起,并用纸巾擦干她身上的水,她笑着摆手说:“没关系,一会儿就干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宽以待人,可有人却是小肚鸡肠,昨天,我和一个同学一起坐车回家,我的朋友在看书,入了迷,不小心撞到了一个五年级四班的一个胖子,她一下子坐到了地上,连声道歉,可那胖子说:“你没长眼睛呀!”我正要和他吵起来,那个同学拦住我说:“算了。”我只好作罢。
如果在这个世界上多一些宽容别人,关心别人的人,那世界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
第三篇:《推敲》 文档
《推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2.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把这种推敲精神用到实践中去。教学重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把这种推敲精神用到实践中去。教学难点:
真正从文中获得启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第一组:拜访
即兴
吟哦
斟酌
妥帖
闯进 第二组:簇拥
思索
宽恕
推敲
莽撞 听写后及时校对词语。
2.选用上面的词语复述故事大意。贾岛去()友人,不巧(),结果留下了()写的一首诗。返回长安途中,他反复(),()诗中“推”这个字,结果他()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得知情况后,不但没有(),还()他,并帮他()文字,最终韩愈认为还是用()好。
3.小组质疑:了解了故事的大意以后,你有什么不明白或是感兴趣的地方吗?小组内解决。
(1)贾岛是怎样斟酌“推”和“敲”呢?
(2)为什么贾岛冲撞了韩愈,韩愈不怪他,还帮他斟酌用哪个字好?
二、精读“推敲”
看来大家对斟酌“推”字和“敲”字这部分很感兴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了“推敲”的故事?(2-7自然段)那下面就让我们来细细品读2—7自然段,读一读,想一想,贾岛和韩愈分别是怎么斟酌“推敲”的?画一画关键词句。
(描写贾岛的文字用“——”画,描写韩愈的用“~~”画)学生结合课文思考,有了自己的读书收获,然后小组内交流读书心得。
小组汇报,并组织补充。
三、交流展示 1.出示:【贾岛是怎么斟酌“推敲”的?】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作者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可引导学生:
(1)什么是吟哦?那贾岛吟哦什么呢?(僧推„„,僧敲„„)(2)让我们学着贾岛的样子一起来做一做。(师生共同边吟诗,边做动作)
(3)大家再看这句话,我把“不知不觉”去掉行不行,为什么呢?
(不能去掉,不知不觉更能说明他完全沉浸在斟酌词句之中。)(4)联系上下文想想,贾岛都对什么不知不觉?(5)(a怎样进的长安城b 路上行人的讥笑c闯进大官韩愈的仪仗队)(6)句式训练:
贾岛只想着斟酌用“推”还是用“敲”,()进了长安城,对路人的讥笑(),甚至()闯进韩愈的仪仗队。
(7)用一个词形容此时的贾岛你会用什么词。(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旁若无人„„浑然忘我、如痴如醉)
(8)指名朗读2人,齐读3-4自然段。看看谁能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一个为了斟酌一个字眼如痴如醉的贾岛。
2.【韩愈是怎样斟酌的?】 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读起来也响亮些。”
(1)贾岛想了一路还犹豫不决,韩愈想了一会就有结果,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也来斟酌一下这两个字。
韩愈认为用“敲”字好的原因有:1.()2.()3.()生分别发表意见,小结:是啊!还是用敲字更巧妙。
(2)谁来当一当韩愈,说给贾岛听一听。指名回读韩愈的话。(3)齐诵《题李凝幽居》。3.解疑:【韩愈为什么不怪罪贾岛,反而帮忙斟酌呢?】(1)学生发表自己见解。(2)引导抓住“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弄明白原因是韩愈作为一名著名的诗人对斟词酌句很有兴趣。
4.补充贾岛、韩愈斟词酌句的资料
韩愈:韩愈也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写的诗文在当时影响很大。他是一位语言巨匠。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
贾岛:著名的苦吟诗人。为诗艺洒尽心血,几至忘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也因此锤炼出许多诗歌精品。后代诗人中甚至有人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侍之如神。
5.通过这段资料你发现他们两人虽然身份悬殊,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斟酌词句。
总结:正是因为这一段佳话,后来,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启示:学了推敲这篇课文,你从他们身上读懂了什么? 五、拓展提高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像贾岛那样,做学问态度认真,文学作品追求完美。一起读读王安石斟酌文字的故事。
1.读短文完成练习。2.学与做:选字填空。
六、总结
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下过功夫。俗话说得好:“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也能向贾岛、韩愈这样,写完了一篇文章,多读多看几遍,修改修改 ,这将会成为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作业:
搜集其他推敲文字的故事,用简要的文字把故事的梗概记下来。
板书设计:
推 敲
如痴如醉
斟酌一个字
很有兴致
严肃认真、执着追求
第四篇:推敲读后感
应该向他学习
推敲读后感—— 读《推敲》有感
作者:五(4)朱文倩
那天,我们学习了一篇题为《推敲》的课文,学习这篇文章,我被贾岛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所感动,并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应该向他学习,推敲读后感-学生读后感作文。
《推敲》一文,讲的是唐代诗人贾岛去拜访好友李凝,好友不在,于是他留诗相赠,以及折返途中斟酌 “推”“敲”用字的事。
当我读到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时,很是好奇,心想:贾岛真是小题大做,不就一个字吗,何必要那么仔细?依我看,“推”也好,“敲”也好,其实都差不多。“真是个书呆子!”我在心里说。
然而,当我读到贾岛闯入韩愈仪仗队,韩愈非但不怪罪,反而与贾岛分析用“敲”字的好处时,我才体会到斟酌词语的必要与重要,韩愈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有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个懂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读到这里,我终于明白贾岛为什么要斟酌“推”、“敲”二字了。原来,作文不能随便地去用字,只有用心研究,才能更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
读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那天老师上课的情形。为了让我们认识区别“扒”、“趴”和“爬”,李老师竟然做出“爬”上桌子的动作,说有人在作文时很马虎,不注意区别字的意思,随手拈来,结果闹出了笑话。一位同作文时这样说,“那天回到家,丢下书包,我就爬到桌子上写作
读了《推敲》一文,我真的受益匪浅。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习贾岛认真、严谨的态度,作业就肯定不会出错了。
创作,就该像他那样
推敲读后感——我读《推敲》
作者:合肥市和平小学东校 五(4)李庆
那天,我们学习了一篇题为《推敲》的文章,读后感受很深,我被贾岛创作的认真、严谨的精深深打动了。
《推敲》一文说的是:唐代诗人贾岛去拜访李凝不遇,留诗相赠,以及折返途中斟酌“推”、“敲”用字的事。
初读课文,我觉得贾岛太迂腐,简直让人可笑。文章写道“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推门、敲门的动作。”读到这儿,我感到他真是傻得可爱,心想:真是个书呆子!这“推”也好,“敲”也罢,随便用一个不就行了,值得那么费脑筋?真是有毛病!
可是,当我读到贾岛因创作太投入而闯入韩愈的仪仗队,韩愈文明情况非但没有责骂他,反而与他斟酌“推”“敲” 二字时,我一方面为韩愈的惜才、爱才所感动,更他对“推”和“敲”用字的分析所折服。韩愈说,用“敲”字更好些,一是“敲”字能表明人懂礼貌;二是“敲”自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三是因为“敲”字 是开口音,读起来响亮些。读到这儿,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用字竟然会有这么多学问,创作竟是这么的讲究!
由贾岛创作的认真与投入,还有韩愈对创作的学问,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我平时作文就比较马虎,从来不懂得认真推敲用词用字。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有句话就因为太马虎,就过闹出了笑话。我这样写到:“那天作业很多,我一到家,丢下书包就爬在桌子上写作业。”第二天课上,李老师拿着作业本读给同学们听,他读完后问我:“李庆,老师问你,你何时见过同学写作业爬上桌子的?你每次作业都要爬上桌子吗?哎呀,你太辛苦了!” 李老师特意将那个“爬”字加重了语气。同学们听后个个笑得是前仰后合,说得我面红耳赤,无地自容。我想,如果作文时,我也能像贾岛那样认真投入,怎么会闹出那样的笑话呢!
读了《推敲》一文,我真的受益匪浅。以后无论做什么,我一定会以贾岛和韩愈为榜样,认真、严谨,特别是在作文时,绝不马马虎虎。
第五篇:推敲教案
推敲
教学要求:
1、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2、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3、能根据课文讲演这个故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推敲》一课。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什么叫推敲?指名答。
同学们再细细揣摩一下这两个字,能做一做动作吗?两个表示动作的字合在一起怎么就是“斟酌文字”的意思了呢?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穿越时空,去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看一看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听老师读第二自然段(音乐起),同学们边听边看51页的图边在脑海中想像当时的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2、交流。相机讲解“拜访”。
3、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和体会,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段。
师:贾岛月夜访友,可是没有见着。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并把它留了下来。(板书:月夜访友 写诗相赠)
这是故事发生的起因。(板书:起因)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第二天贾岛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反馈: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贾岛在路上斟酌诗中的字眼儿。(板书:斟酌“推敲”)哪句话具体写他在斟酌文字呢?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1)换成这句话,好吗?说说理由。出示:“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第2句比第1句多了“一边......一边......”和“不知不觉”,把贾岛斟酌字句时的那种认真、专注、投入的样子形象地写出来了)
贾岛如此专注,我们还能用那些词来形容?(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2)你能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要把贾岛此时那如痴如醉的样子读出来)。适当点评:你真是太投入了,还配上了动作„„
(3)如果你是长安街上的行人,看到他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讨论一下,指名学生畅说。(神经 病,真奇怪、疯子)
3、师:贾岛骑着毛驴这么入神到底在想什么呢?指名答。(板书:斟酌“推敲”,难以定夺)谁来读一读描写贾岛所想的句子,其他同学思考: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贾岛创作态度认真严肃,钻研精神锲而不舍)你真会读书!你不仅会读书,还很会思考。
这里的“即兴”可以换成“即时”吗?说说理由。
师:是呀!贾岛正是受到当时情景的触动,才写下了《题李凝幽居》。
女生齐读这段话,男生边听边适当地配上动作。
4、师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难以定夺。这是故事的发展。(板书:发展)
四、学习四至七自然段
1、过渡: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十分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竟然连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也浑然不知。接着,两个差人把贾岛带到韩愈面前。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韩愈是当时的吏部侍郎(相当于现代的人事部副部长并兼职北京市长),是个很大的官,而贾岛是个因家境贫寒而出家的和尚,身份悬殊如此之大!韩愈怎么问,贾岛怎么答?请同桌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配合朗读,并且互相评议。
2、出示对话。
(1)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先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理由是什么?
韩愈的话用责问、生气的语气,贾岛的话用诚恳的、请求原谅的语气读。(2)分角色表演读。师生分组读。
3、师:你能选用文中的字词,学着老师的样子给这部分内容取个小标题吗?
贾岛误闯仪仗,恳请宽恕。(板书:闯进仪仗,请求宽恕)这是故事的高潮。
4、师: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也是一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的思索起来„„
(2)师:同学们,韩大人正在思考呢,那我们也来讨论一下,到底用哪个字好?说说理由。(我们的韩大人跟你想得一样嘛!)(3)出示:“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指名读句子。
师:我们将这里的“宁静”改成“安静”好不好?理由是什么?请大家也来推敲推敲。
5、读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想起前文哪句话?(指名答:“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6、是呀!“宁静“一词正好符合那样的意境!齐读句子。贾岛听了韩愈的话,心中的疑问解答了吗?(板书:韩愈解疑)贾岛什么反应?(贾岛点头)
7、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后来,这首诗中的“推”就改成了“敲”。(师点击“推”,改成“敲”。)当然,贾岛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创作态度也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的 故事也随着“推敲”流传至今。齐读与“推敲”有关的这首诗吧!
五、指导讲故事。
1、师:这篇课文也是一则有趣的故事,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讲述了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事,你能将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吗?
2、学生自由练讲:
(1)可看图想象练讲。(2)可根据板书提示练讲。
(3)可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后练讲。
3、指名讲。
师:讲故事不同于复述课文,它不仅需要流利的表达,还需要有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希望你们在这方面能克服不足,争取进步!
六、延伸拓展
1、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我们来看看这一则与“推敲”有关的小故事。
师:用上“绿”字,究竟妙在哪里?同学们也来推敲推敲。
“绿”字色彩鲜明,使人联想到江南的春色是满眼碧绿,充满生机,字里行间透露出春天的气息,给人境界一新的具体感受。(有道理!被你一说,顿时觉得这首诗活了!)
2、有一位同学正在推敲自己文中的字眼儿,让我们给他提些意见好吗?
(出示:一阵微风吹来,湖面(荡、漾)起了绿色的波纹)
师:同学们持有不同的想法,讲得也各有道理,老师更在乎的是希望你们在今后的遣词造句、习作中养成推敲的习惯。
3、今天,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吗?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2、课后把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讲给家长或者朋友听。
3、搜集有关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
4、小练笔:过了一段时间后,贾岛遇到了他的朋友李凝,把这次的奇遇告诉李凝。附板书设计:
推
敲
起因:月夜访友,写诗相赠
发展:斟酌“推敲”,难以定夺 高潮:误闯仪仗,恳请宽恕 结局:韩愈解疑,贾岛点头 故事:
妙用“绿”字绘春色
一日,王安石的船泊在瓜洲小憩,他站在船头远眺,看到京口和瓜洲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是相隔着几座大山,春风已经吹到了江南!看到这景象,他不禁又想到了自己的变法运动,他相信自己一定会变法成功,但朝廷内部斗争尖锐,又使他觉得前途迷惘,不由触动了自己留恋家乡的浩荡情思。大诗人随即吟出了一首《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他特别喜欢“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因为春风比喻着变法运动,可是,又觉得“到”这个字还不够生动、有力,他想改成“入”和“过”,整整想了一夜,却没有一个满意的。
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到船头,忽然看到岸边有一片草地,是那么的青翠碧绿!他终于找到了那个字——“绿”!就这样,“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了千古名句。
用上“绿”字,究竟妙在哪里?
“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以及后来的“过”“入”“满”等等,不是不能用,而是比较平板,只是一般叙述,不够生动形象,而“绿”字色彩鲜明,使人联想到江南的春色是满眼碧绿,充满生机,字里行间透露出春天的气息,给人境界一新的具体感受,难怪赢得众口称赞,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