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孝德文化传统,积极打造文明和谐美丽乡村(小编整理)

时间:2020-10-26 21:4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力弘扬孝德文化传统,积极打造文明和谐美丽乡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力弘扬孝德文化传统,积极打造文明和谐美丽乡村》。

第一篇:大力弘扬孝德文化传统,积极打造文明和谐美丽乡村

****县地处孔孟之乡,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崇德向善的宝贵传统。同时,****东临蒙山,北眺泰山,名泉荟萃,生态优美,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关于“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的要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突出抓好传统文化接续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孝心家庭评选、敬老文化教育基地和长寿村居创建为重点,统筹推进,突出特色,大力营造孝亲敬老的社会风尚,着力打造宜居颐养的长寿泉乡。通过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双轮驱动”,构建文明和谐美丽乡村,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广泛开展“孝心家庭”评选活动,让良好家风世代相传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曲阜时,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寄予了殷切期望。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进一步萃取孝德文化的思想内涵,助推精神文明建设,****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各村(社区)开展“孝心家庭”评选活动的实施方案》,决定自3月1日起,利用3个月时间,在全县597个村居同时启动“孝心家庭”评选活动。《方案》从遵纪守法、孝亲敬老、家风淳朴、平等和谐四个方面确定了“孝心家庭”的评选标准,要求全县每个村居连续5年每年评选10户“孝心家庭”,由镇(街道)党委政府命名表彰,并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在全县上下形成以孝为荣的社会风气。通过评选“孝心家庭”,发挥传统文化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让孝文化引领时代风尚,孕育文明乡风,增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巩固家庭养老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的基础性功能,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再次擦亮“情进万家孝满泉乡”这一****老龄工作的金字品牌。

——大力推进敬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让儒风孝道遍行****大地

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要加强家庭建设,教育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深化以孝、诚、爱、仁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建设。

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实施孝德工程,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县大力开展敬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并通过产业化发展模式,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使之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站、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阵地、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目前,全县共有敬老文化基地22处,其中1处省级敬老文化教育示范点——泗张镇王家庄村,3处市级敬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圣水峪椿树沟村、南仲都村、星村镇姜家村,对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开展敬老文化教育,展示孝亲敬老模范事迹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县泗张镇王家庄村“以孝治村”的经验,先后被山东卫视生活频道等媒体深入报道。该村还通过文化建设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将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实现了完美融合。为进一步加强孝文化基地规范化建设,****县将从今年4月初至10月底,在巩固现有基地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开展的“树家风传家训”和孝心家庭评选等活动,辐射带动周边村庄新建16处孝文化基地,进一步加大传统文化振兴的力度。

——深入推进“长寿村居”创建活动,让金山银山造福更多老人

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也是实现健康长寿的先决条件。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掘本地长寿文化,寻找泉乡老人的健康养生乐园,让金山银山造福更多老年群众,****县在积极参与济宁市长寿乡镇创建工作的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启动了“长寿村居”评选创建活动。创建活动自4月初启动,将于今年9月底结束。申报“长寿村居”的条件既包括老年人口数量、高龄老人占比、空气、水质等硬性指标,也包含生态环境良好,村容村貌整洁,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尊老敬老氛围浓厚等“软”指标。该县开展“长寿村居”创建活动,旨在引导各地更加重视社会风气、家庭氛围和环境因素对健康长寿的影响,督促引导各村居积极营造敬老爱老的社会环境,弘扬孝老养老的家庭氛围,保持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力推进农村地区的“生态振兴”和“文化振兴”,让绿水青山带给老年人更多福祉。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县立足本县实际,以孝德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为重点,既推动了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做好基层老龄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二篇: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全力打造美丽乡村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全力打造美丽乡村

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庆祝安吉人民的第五个生态日。从“生态示范区”到“国家生态县”,从“全国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建示范区”的设立到建立以“中国美丽乡村”为目标的全国生态建设“安吉模式”,安吉的生态建设事业持续发展,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生态日”活动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成为安吉人民挖掘生态潜力、激发生态活力、彰显生态魅力的有效载体。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打造“一地四区”、建设民富县强和谐安吉的目标,以全国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建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团结拼搏、大胆创新,着力巩固国家生态县创建成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县委、县政府紧密结合我县实际,提出打造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中国美丽乡村”,作为深化生态县建设,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抓手,各项工作已全面部署,各个机器已全面开动,全县上下气氛正浓、劲头正足。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在生态理念的倡导上,安吉已经领先一步,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上,安吉毫无疑问应该走在前列。为此,我们必须按照县委的既定方针,以建设“中国美丽乡村”主抓手,加快形成全国生态建设“安吉模式”和新 农村建设样板,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始终围绕发展生态经济这一核心,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建好“示范区”、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必须确立以经济为支撑的建设体系。首先是推动生态工业提质。在推进招商引资、平台建设、项目推进三大工程中,完善竹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区。抓好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认证,积极开展国家级环境友好企业创建,推动乡村工业经济发展。其次是加快生态农业增效。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创建省级农业特色产业强县,加快建设四个万亩农业园区。做强农业产业化基地,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注重发展特色农业,创新农业集约经营机制。第三是强化生态旅游提档。高标准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一批旅游休闲项目集群建设,积极推动旅游整体转型提升,进一步规范旅游项目建设和管理。推出一批精品山村旅游点,建成一批以乡村体验、民俗风情、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村休闲旅游群落。

二是着力推进环境精品示范这一基础,提升持续发展水平。建好“示范区”、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必须在环境建设上有突破性成果。我们要按照确定的精品示范线路,抓实建好,做亮创优;要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合力投入,整建并举。大力实施“十村精品示范、百村环境优化”工程,积极推广应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生态环保实用技术。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网络,鼓励支持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积极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建设一批生态民居小区、生态农业园、农村太阳能综合利用等建筑节能、节水、节电等资源节约型、循环利用型生态项目,打造农村环境建设新亮点。

三是紧紧扣住生态文明这一主题,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建好“示范区”、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人的素质是关键因素。我们要抓住“3·25生态日”、世界环境日的有利时机,以“与春天相拥”公益活动月为有效载体,组织开展生态公益宣传和实践活动。实施“书香飘竹乡”计划,建设一批“农家书屋”、“企业书吧”、“文化楼道”、书香校圆、“书画长廊”,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文化服务,特别是要力争“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项目落户安吉。坚持“种文化”与“送文化”相结合,引导更多的农民主体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上来。将弘扬生态文明放在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位置,组织形式多样、群众乐于参与的实践活动。开展省市县级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实施“5211”新农村建设人才合作开发计划。

希望各乡镇、各机关部门要将今天的活动作为再动员、再部署的一次现场会,切实加强 “示范区”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分工作计划,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切实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美丽乡村示范带重点村更是要自加压力,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全心、全力投入到建设行动中去。

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安吉一定能成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谢谢大家。

第三篇:打造美丽家园,构建和谐乡村

打造美丽家园,构建和谐乡村

——阳山村环境长效管理现场推进会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随着阳山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突出“特色农业、生态宜居、休闲度假、文化养生”为特色的发展理念逐渐深入,而村(社区)环境卫生状况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和地方政府管理水平,建设整洁、优美、健康的村级环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提升地区对外显示度,提高地区整体竞争水平的重要内容。阳山村总面积3.14平方公里,现有18个自然村,户籍人口2611人,常住人口共3600余人。村周边有安阳山、狮子山、长腰山等多座山丘,山明水秀,土壤肥沃,自然环境优美,现有果园面积2630亩,是以水蜜桃种植为特色的乡村,2013年被评为无锡市十大美丽乡村之一。自今年村级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开展以来,我村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政府对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认真组织,狠抓落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和推进情况作一汇报:

一、建章立制,精心组织,构建长效体系

2012年至今,我村先后完成了朱村、郭庄、砻坊等7个江苏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的创建和达标工作,其他自然村正在创建和提升过程中,维护好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一直都是我村管理工作的重点。今年以来,区镇两级都高度重视村级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年初镇政府就下发了《关于加强村(社区)环境长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和《推进村(社区)长效管理的方案》,并专门召开了村(社区)环境长效管理推进会议,镇城管办也多次来我村调研,指导解决环境长效管理工作中的各类问题。我村按照上级要求,对照工作标准,认真开展村长效管理的各项工作,早在镇城管委文件下发后,就立即成立了以村书记为组长,由村委主任主抓,1名村副职干部专职负责,聘用1名村退休干部协助管理的长效管理工作小组。同时,积极落实长效管理环卫保洁队伍的建立,明确职责,分片包干,制定了“日常保洁”,“垃圾清运”,“河道保洁”,“绿化养护”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构建了立体式的环境长效保洁体系。

二、统筹管理,细化职责,完善管理机制

我村现建有专职环卫队伍共12人,其中村巷道路清扫保洁员8人,河道保洁员1人,绿化养护管理员2人,公用设施维护管理员1人,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的待遇加部分考核奖金的标准签订用工合同。在制度管理上,我村与每个保洁员订立了分片分工包干责任制,明确了保洁内容、范围以及要求,并设立了卫生保洁责任牌,确保管理全覆盖。在考核管理上,平时由分管长效管理工作的村干部具体负责工作的安排、检查、协调,每月由村主任牵头对保洁情况进行两次考核,对发现的问题,按照职责范围以图片形式落实到人,随即告知,随即处理,并将考核情况进行小结和公示,在年终统一汇总,按照具体的考评情况进行奖罚。通过队伍的完善和一系列制度的推进,确保我村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有序、高效、精细化,杜绝以往“带得过”、“粗直络”的应付现象。

三、全民参与,注重实效,提升管理水平

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是一个需要全民参与的工作。一方面,我村加大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村民树立“村庄是我家,环境靠大家”的意识,充分发挥村民对环境长效管理的自治作用。利用村民组长、党员干部、村民热心代表等组成15人的宣传队伍和义务监督队伍,挂牌上岗,定期督查村巷、河道保洁,公用设施维护,绿化美化等情况,鼓励村民自觉改变一些陈旧的生活习惯,自觉参与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平时由村委组织到周边管理先进的单位进行学习参观,学习一些好的理念和做法,提升他们做好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村委在年终给予一定的奖励。另一方面,我村把村民素质教育与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朱村、郭庄等自然村制定了村民普遍能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并上墙公示,使村民对有损村容村貌的行为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而提高村民素质,珍惜整治成果,目前效果良好,下一步我们将在其他自然村推行。同时,我村还积极开展“美丽庭院星级户”评比活动,在村公示栏内公示评比标准,并与每位农户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下一阶段,村委将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对门前屋后干净整洁的家庭和有损村容村貌的家庭,进行相应的奖惩,并在年底进行全村的评比活动,由村委对表现好的家庭户给予表彰及奖励。通过活动提高村民自觉维护家前屋后环境卫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村民树立维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意识。

另外,对于在我村居住的外来人口,我们也经常和他们进行沟通,在交流过程中引导他们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于配合支持长效管理工作的,在工作和生活中村委给予实际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村委对他们的关怀,鼓励他们融入我们的大家庭,为共同打造美丽和谐的乡村环境作出贡献。

各位领导,同志们,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既是一项综合性的民生工程,更是一场“攻坚战”。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村将按照上级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不懈,长治久抓,扎实推进,确保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争创江苏省美丽乡村,为全区“三优三宜”新惠山建设,为打造我镇“青山绿水、亦农亦景、益商益游”的田园乐活小镇作出积极贡献。

我的发言完了,不到之处请各位领导和村书记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四篇: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

——安吉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初探

余培发

2010年11月8日,笔者与参加中国生态经济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的部分专家学者一道,从浙江杭州出发,去安吉县学习考察了该县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的情况,至今记忆犹新。那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汽车在安吉县境内的公路上穿行,车窗外景致美不胜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山水秀美、村庄和谐、物产丰富、人人幸福”的现代新农村画卷„„

据安吉县政府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迅速崛起的一个对外开放景区,北靠天目山,面向沪宁杭,全县辖10镇5乡1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幅员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2009年,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59.52亿元,增长11.2%,人均突破5000美元,增幅位居湖州市之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36亿元,增长21.4%;财政总收入18.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5亿元,分别增长24.3%和27.4%,增幅位居浙江省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380元,分别增长10.2%和10%。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安吉县各级党政领导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着力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的结果。

一、以生态立县为导向引导发展方式转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尽快脱贫,安吉县选择了一条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发展之路,引进和发展了一批造纸、化工、建材、印染企业,使全县经济在短期内获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大量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使得西苕溪原本清澈的水变成了V类甚至劣V类,流域生物多样性锐减,加之林木、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由于一些低、小、散的资源加工企业烟尘无

法达标排放,空气污染也十分严重。因此,在国务院太湖治理“98零点行动”中,安吉县先后投入了8400万元资金对74家污染企业进行强制治理,并先后关停了33家污染企业。在付出沉重治理代价的同时,安吉县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势,意识到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的山区县,靠牺牲环境的粗放经营方式来加快本地工业经济发展很不科学,最终难以持久。

在痛定思痛之后,安吉县委、政府于2000年初明确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从创建竹子、椅业、电力、书画“四乡”到实施大都市后花园建设,从生态景区开发到创建旅游强县,从发展“一竹三叶”到发展生态经济,安吉不断深化生态建设理念,逐步实现了从环境资源化到资源生态化、再到生态产业化的提升,使该县先后被评为了首个国家生态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建示范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全国绿色小康县、国家园林县城,并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特别奖。在此基础上,安吉县委、政府又于2008年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的战略构想,决心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

二、以绿色经济为支撑培育发展低碳产业

安吉的发展历经了“保护与治理”、“整治与建设”、“提升与优化”三个阶段。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安吉县便踏上了一条以“绿色经济”为支撑的产业发展之路。

在新型工业发展方面,他们通过实施“绿色招商”,使新型医药、绿色食品、机电环保等一大批新兴工业项目相继入驻了县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有效推进了全县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他们加快了竹制品和转椅两大传统绿色产业的发展。竹制品加工已形成了从根到叶、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配套完善的产业链,全县竹产业年产值已超百亿元;转椅已有7大系列500多个品种,年产3000万把,销售量约占国内椅业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在生态产业发展方面,他们依托“中国大竹海”、“中国美丽乡村”两大旅游品牌,大力发展了乡村特色旅游业,启动实施了生态体验、度假养身、商务会展等重点发展项目,提升了农家乐休闲旅游档次,加快了白茶、蚕桑、笋竹等10个农业观光园区建设和10个毛竹现代园区建设,启动了休闲农产品加工区建设,推广了“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建立了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60个共10万亩,高效生态农业年增长15%以上。仅2009年,全县就接待游客540万人次,景区门票收入8450万元,旅游经济总收入达22亿元。目前,安吉县已成为著名的中国竹乡和白茶之乡,植被覆盖率达75%,森林覆盖率达71%,境内空气质量为一级,水质在二类以上,是长三角地区的天然绿色氧吧和极具魅力的央视生态影视基地和全国户外运动基地。

三、以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载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多年以来,安吉人一直在苦苦寻找一条建设生态文明与推进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互促共进的理想之路。通过积极探索,他们终于有了可喜收获——那就是坚持以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载体,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此,他们从六个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是抓环境保护,提高保障力。近几年来,他们加强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重要饮用水源地、生态公益林、生态植被和生态敏感点的保护力度,实施了土壤、矿山、河道等生态修复保护工程,完善了生态补偿机制,下大力气整治了毁林开山、滥采滥挖等突出问题。

二是抓环境整治,提高承载力。他们实施了“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抓好了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重点推进了水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开展了城乡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河道流域与城郊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同时,建立健全了美丽乡村长效管理机制,县财政专门安排了400万元用于日常管理,县级以下配套1200万元,安排了600万元用于基层干部三级保障工作、200万元用于长效管理的考核奖励。

三是抓环境美化,提高带动力。他们计划用10年时间,通过环境、产业、素质、服务四大提升,把全县187个行政村全部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目前,全县已经成功创建了精品村60个、重点村29个、特色村2个,形成了精品观光带4条。2008年以来,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资金用于生态建设、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中国美丽乡村创建,县乡镇两级财政累计投资达2.4亿元。2008年至2009年,有91个创建村集中实施了道路联网、危房改造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各类项目1140个,总投资达8亿6千8百万元。2010年,县乡镇财政用于环境美化的投资预计将突破3亿元,同时要将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2010年中央扩大内需投资储备项目的17亿元资金,全部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

四是抓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他们实施了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项目,抓好了主要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加强了竹产业的循环经济建设,扶持了资源再生产业,发展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行了废弃物的循环开发利用,有效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

五是抓宣传教育,提升干部群众的生态文化理念。他们组建了竹叶龙、威风锣鼓、貔貅舞等村文化活动团队62支,通过开展“3.25”生态日和“6.5”世界环保日等大型宣传活动,激发了全县干部群众参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同时,他们立足安吉实际,坚持竹文化与书文化相结合,抓好了10万农民素质培训和现代市民教育工程,推进了安吉的历史文化、物产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极大地提升了城乡居民的生态文化理念。

六是抓基地建设,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创建活动。他们已在县城和18个乡镇建成了中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生态博物馆和一批农家书屋、企业书吧、书香校园、书画长廊、生态公园等生态文化设施,扎实开展了生态、文明、平安乡镇和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现已创建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2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绿色社区7个、省级绿色学校8个、省级绿色企业

5个。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切实提高了大家对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了全民共创共建共享生态文明成果的氛围。作者系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政协常委、经济委主任

第五篇: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和谐海则滩工作总结

海则滩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村在县委、县政府及县环保局、乡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从三月起开始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一年来通过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不懈努力,我村生态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今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海则滩村位于海则滩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0公里,距古大夏国遗址白城则40公里,榆靖高速公路穿村而过,海则滩境内遍布内陆湖泊、海则而得名。地貌属典型的风沙滩区,海拔1200-1350米。无霜期135天,年平均降雨量395.5毫米,但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区内自然灾害严重。村内沙滩地土壤贫瘠,但水源丰裕,易开采。地下水埋深一般为10-45米不等,沙丘一般高5-6米,近年已得到大面积治理。

(二)社会经济条件

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248户,1188人,劳动力855人。全村总土地面积48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4995亩,均为水浇田,人均4.3亩,林草覆盖率为53%。大家畜200头(匹),羊子15300只,猪20000头,人均粮食产量1400公斤,人均收 入11500元。现有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一所,在校学生486人,学生入学率100%。村庄道路畅通,但大部分等级较低,电力充沛,电视入户率100%。近年来,通过比利时援华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再造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农业基础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种养殖业已形成规模,特别是养猪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人居环境、农业增收渠道、农民整体素质等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一年来,村党委团结和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全体村民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励精图治、负重奋进。以行政村规模调整为契机,以集镇品位提升为突破口,以创建中国美丽乡村为目的,确定了以做强非公有企业为重点,做好小集镇亮点,做优养殖业亮点,做美草滩海则景点四个一点。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全力开创美丽乡村建设新目标,着力打造和谐海则滩新行动。

二、创建工作主要做法

今年以来,海则滩村在乡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抓创建“中国美丽乡村”契机,坚持村庄规划先行,产业发展支撑,坚持开展村庄环境整体提升,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中心村建设,坚持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大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把海则滩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中国美丽乡村。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动群众参与

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推进,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全体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海则滩村成立了以村党委书记刘志高为组长,村班子成员及部分骨干村民小组长参加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联系村干部负责组织协调工作,确定了创建美丽乡村工作思路及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内容涉及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改变集镇面貌、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资金筹措等各个方面,明确工作目标,落实任务职责,完成任务措施,排定工作日程和完成工作时限。村里通过召开党员、小组长、村民代表会议,在会上进行宣传、发动和动员,激发广大党员群众支持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组织和带领党员中心户、村民小组长到西安、杨凌参观学习,使全村上下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共建美丽乡村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建设力度、促进环境提升

按照村庄规划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海则滩村聘请专业人员编制完成了《海则滩乡海则滩村三年新农村建设规划》及村庄建设规划,为充分体现生态、环保、集约高效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合理布局。在完善集镇功能上,村里投入了12万元完成了集镇道路到村组黑色油面铺设及景观大道延伸工程;投入8万元完成了集镇的雨水地下排放工程;投资45万元,其中自筹35万元,进行村委会阵地建设;投资220万元,自筹80万元,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了14 万元完成了集镇道路亮化工程及村容村貌整治;在完成各自然村进户道路硬化的同时对道路沿线进行了绿化,农户进行一户一品的环境改造设计;投入了48万元拆除旧房8户,设置宣传牌5处,投资8万元,在照相台种植杨树、紫穗槐500亩,飞播种草2000亩,形成一道青山绿水映牧草的亮丽景观;在科技示范上,村里投入80多万元,进行了海则滩农业示范园的示范建设。

(三)丰富和活跃农村文化、促进素质提升

为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开展读书活动,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村里投入了45万元在完成了集办公、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办公场所。建成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青年文化室、多功能教育厅、图书阅览室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在进行硬件投入的同时,村里开展了健康文明棋类、篮球类比赛,邀请县有关单位送文化下乡,组织电影放映,组织秦腔演出,进一步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村里以评选“和谐家庭”为契机,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高村民的各种技能。在县文明办和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与支持下,在全体村民中间开展评选“文明家庭、美丽家庭、读书人之家”的评选活动,成立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参加的考评小组,召开动员会动员全体村民积极参加。村里经常性对村民进行“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教育,大力整治村风民风,村庄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大加强,农民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

三、主要成效

(一)强化服务功能。

一直以来海则滩村“立足村情,筑巢迎凤”利用资源优势,配合乡政府,做好引进外资建设,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吸引诸多客商来海则滩投资兴业。

(二)培育特色产业、整合资源优势。

海则滩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利用养殖业这一产业优势。今年投资175万元,其中自筹134.5万元,进行万头生猪示范村建设;投资280万元,其中自筹100万元,进行富海万头良种猪场的扩建项目;投资18万元,其中自筹8万元,建成海则滩村生猪交易市场一处;通过发展壮大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强化长效管理,树立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严格落实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环境保护和村容村貌的长效管理制度,积极发动群众参与义务护绿保洁活动,积极倡导清洁能源的利用和通过舆论引导,树立典型示范活动,进一步强化群众对生态理念的教育,自觉维护优美的生态人居环境,倡导和谐的邻里关系,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

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这得益于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许多方面与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将以这次创建为契机,以创建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创 建促提高,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以创建促提升,提升村庄环境的整体质量,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海则滩的生态环境将越来越美丽,生态经济将蓬勃发展。

靖边县海则滩乡海则滩村委 二00九年十二月

下载大力弘扬孝德文化传统,积极打造文明和谐美丽乡村(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力弘扬孝德文化传统,积极打造文明和谐美丽乡村(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凝心聚力打造和谐美丽新乡村

    凝心聚力打造和谐美丽新乡村金沙县沙土记者站何勤观堂村地处沙土镇西,是沙土镇工业园区聚集的地方,面积 10平方公里,辖14村民组,全村共914户,人口3416人。近年来,观堂村支两委始坚......

    打造生态文明美丽乡村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打造生态文明美丽乡村 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几年来,泉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宜居环境建设决策部署,以抓好美丽 乡村建设为抓手,有力推动乡村旅游稳步发展,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