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学原理(论文)
政治学原理((论文))
随着当今世界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开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尤为明显。大众传播对政治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大众传播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开始凸显,“政治传媒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而大众传媒作为向公众传播信息的一种渠道,在政治运行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当代大众传播影响政治民主进程,影响政治体制改革。因此,只有促进大众传播与政治共同发展,才能构建我们更加美好的社会。
政治社会化功能 大众传媒 政治传媒化 政治体制改革
随着当今世界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开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尤为明显。而大众传媒作为大众传播的有力工具是“软权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已经越来越积极主动地介入到国际政治领域,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话题。因此,大众传播与政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对立统一,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因此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大众传播对政治的影响,这样才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促进当代政治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一、大众传播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大众传播一词最早出现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西方认为,1450 年德国 J.谷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将人类带进了大众传播的时代。大众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是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这一定义仅指传播的单向过程,没有包括反馈。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大众传播将成为双向过程。1945 年 11 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科教文宪章中首先使用这个概念。而大众传媒是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分为印刷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和书籍;电子媒介,包括电影、广播和电视”。20 世纪以来,随着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信息的大量化、多样化,大众传播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大众传播与政治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正因为如此,大众传播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开始凸显,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灌输政治知识
政治知识是社会政治生活的经验总结,对于个体而言,必要的政治知识是他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发展政治人格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对于社会而言,传播和灌输政治知识是实施政治运作、实现政治稳定的基本要求。因此了解更多的政治知识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人们获得政治信息、了解政府活动和政策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对现实的描述、说明、解释,对受众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可以从所读到、看到和听到的内容,发展出对物质现实和社会现实的主观及共认的意义构想,并使得人们据此来决策自己的种种行为。比如在我国党政机关内部都有定期的有关政治的书刊读物,以便加强党员及领导机关干部的政治素养,给他们灌输一些必要的政治知识。而我们广大的青年学生从小就要接触学习各种政治课本和政治理论,大量的学习各种政治知识。大众媒体也通过广播电视等宣传各种政治思想。因此,大众传播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充分得到了实现。
(二)引导政治舆论
大众传媒将新近发生的各种社会事件通过信息“把关人”的过滤和筛选源源不断地呈现在受众面前。但是,同时他们也将带有倾向性的报道和分析、解释传达给受众。从而影响人们对这些社会事件的看法,引导和控制政治舆论的焦点和走向。马克思曾经说过,“报刊最适当的使命就是向公众介绍当前形势、研究变革的条件、讨论改良的方法、形成舆论、给共同意志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个体在政治文化信息的反复刺激下,逐渐形成自己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态度。可见传媒对于群众政治观念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传媒所引导的政治舆论对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三)树立政治典型
大众传播媒介根据政治发展的需要,要不断地树立一些政治典型。它们几乎描绘各种可以想象的政治行为形式,从而为个人提供模仿和学习的模式。当人们对于大众传播媒介描述的人物模式产生认同时,这种认同感就会促使他们在某些情况下模仿其行为。如果模仿来的行为顺利地解决了问题,或者受到社会的鼓励、支持,那么就会成为个人稳定的行为方式。尤其随着“电视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制造政治人物、树立正面典型的作用日益凸显。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社会规范个体的行为,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四)激发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或公民团体影响政府活动的行为”。“公民的政治参与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公民在政治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比如西方的总统大选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们都调动群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大众传媒不断向公众灌输政治知识,传递政治信息,以及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报导,逐渐增加人们对政治问题的关心,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经常进行政治问题的讨论,从而提高公众对政治事务的兴趣以及对政治期望的追求,激发公民积极的政治参与。像西方的总统大选直接利用电视和网络媒介进行公开的选举,促成了全民参选的热潮,充分体现了公正、公开、公平。
这就是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可见,传媒对于一个国家政治的发展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当代大众传播使政治传媒化
大众传媒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社会政治生活的很多方面。而且它与政治的联系非常紧密。在西方就盛行着“政治媒体化”这一理论,它是由美国学者 Timothy Cook在《治理新闻:新闻媒体作为一种政治机构》[1] 一书中正式提出的。作者 Timothy Cook 是 William 学院的政治学教授,他在研究了美国政治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后,得出结论:在美国,作为一种客观、中立的新闻界越来越成为一种理想,越来越远离现实。新闻界远没有成为第四种权力,它仅仅是游弋于政府三权中的一个政治机构,而不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政治力量。政治变得越来越受媒体操纵,媒体也越来越演变为政坛高潮迭起的“斗秀场”。Timothy Cook 进而把制造新闻与政治治理的不可分割性,称之为“政治媒体化”。这个观察角度,将有助于人们理解现代政治的特殊本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事实:大众传媒对政治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政治传媒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政府需要依靠传媒来宣传政府的一些思想主张和出台的政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媒是政府的“喉舌”。比如在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经济处于大萧
条时期。为了求得美国人民对政府的支持,缓解萧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利用炉边谈话节目通过收音机向美国人民进行宣传。他的谈话不仅鼓舞了美国人民,坚定了人民的信心,而且也宣传了他的货币及社会改革的基本主张,从而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和尊敬。对美国政府度过艰难,缓和危机起到了较大作用。炉边谈话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利用大众传播手段进行政治性公关活动的事例之一。可见,政府如果很好地利用大众传媒,会对他们的政治活动起到非常积极的影响,能够使政府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另一方面,传媒也对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西方国家议程的设置当中,传媒议程主导者政府议程。政府只有通过传媒议程的设置,从而达到公共议程的设置,在公众当中形成广泛关注的议题,最终才能将政策议程与传媒议程、公共议程三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实现合力效应,顺利的完成议程设置。美国的总统切尼说:“你不能让传媒来设定议程„ „ 传媒喜欢决定哪里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如果你任由它们这么做,那么你的总统宝座就被毁了。”这句话显然对传媒带有一定性的偏见,但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大众传媒对政治议程设置的巨大影响力。
此外,传媒报道也主导政治事件的产生、发展和结局,主导着政治人物的命运。比如最近发生的 x 事件,传媒做出了大量的跟踪报道,形成了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引起了社
会的广泛关注,最后导致了 x 的下台。还有以前发生的震惊中外的“水门事件”,它是由美国传媒界揭露出来的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这一事件最终导致尼克松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由此可见,大众传媒对于整个事件的产生、发展和结局以及政治人物的命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传媒的政治化也带来了政治新闻的娱乐化、八卦化。由于政治人物地位的显著性,所以有关政治人物的话题也成为了传媒报道的焦点。这一方面,反映出了当代市民社会下的公众传统政治的天生疏离,另一方面,这也体现出其政治面目通过娱乐化后更接近生活本源的回归。通过这些各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大众传播对于政治的影响非常显著,政治与大众传媒联系的也更加紧密,政治传媒化的趋势也愈加明显。
三、当代大众传播影响政治体制改革
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特别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已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而在中国政治改革的过程中,大众传媒作为向公众传播信息的一种渠道,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揭露出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推动了政治体制的改革,加快了
政治体制改革的脚步。比如最近兴起的“反腐”浪潮,“反腐”这是政府大力提倡的口号,传媒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报道,揭露了一系列的官员腐败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于当今中国政治体制的反思,加速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同时,传媒也为政府的政治体制改革大力的做宣传,政府可以通过传媒汇集各方面群众的意见。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这有利于政治体制改革更加顺利有效的进行,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其次,传媒可以大量传播有关西方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之处,使中国的民众得到借鉴,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因此当代的大众传播对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当代大众传播影响政治民主进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政治、经济方面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我们国家的政治现状相对于国外的来说仍然不够民主化,不够公开透明化。寻求政治发展的目标之一是要实现政治的民主化。政治民主化的目的是要实现在政治上的“人民当家作主”。
政治民主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寻求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而大众传媒作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重要途径之一,必须找准定位优化其政治影响力。伴随着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大众传媒已经不是以前我们所认为的单纯的“宣传工具”和“喉舌”了,而是具有了人民意愿与政府决策的“中介桥梁”、政府行
为的“监督器”、政治生活的“控制器”以及政治参与的“扩大器”等多重角色。
大众传媒是民主的鼓吹者和促进者,它始终处在争议民主斗争的前沿。记者被称为“为民主高擎火炬的人”。新闻媒体秉承着公平正义的原则,大胆的揭露各种反民主、反人类的行为,使一切丑恶的现象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它们帮助受众行使知情权,并将一系列重要的信息传达给大众,调动群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使公众通过传媒来监督政治权利的行使。比如 2007 年 4 月国务院公布的《x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因此,现在政府都有自己的网站,他们会定期公开政府的财政支出状况。官员们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博客和微博,随时可以问政于民,接收来自民众的意见和声音,更好的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这也是中国政政治开始向民主化、公开化、透明化发展的一个表现。传媒对社会现实的充分、公开的报道,是政治过程的透明化,使得政府工作和政府官员以及其他一切权力和掌握权力的人,被置于大众的眼皮底下。大众传媒对权利滥用和腐败现象的批评和揭露可以起到“社会排气阀”的作用,这十分有利于维持社会的政治稳定。
然而,在中国,虽然媒体对于政治的作用已经开始逐渐凸显。媒体法制化管理的水平已经有明显的提高,逐渐改变了过去无法可依的局面。传媒不再是政府控制的工具,也开
始有了提供信息、普及知识、传达思想、凝聚公众意识、表达公众利益的功能,甚至有限度的批判政府政策。这表明,中国传媒业逐渐向自由化发展。但是,大众传媒在中国政治体制下的发展仍不容乐观,中国政府对传媒的管理总体上仍表现为:稳住一头,放开一头。政府对政治宣传的管理仍然严密而微观,对产业发展如广告经营等,很大程度上是宏观调控。中国的传媒仍然是政治权利的工具,公众的言行只要涉及到政治敏感话题就会被马上封杀,因此有很多的人因言获罪。所以,中国政府应该改善媒体生存的现状,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来推动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促进社会改革,使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之,从当代大众传播对政治的各方面影响来看,政府必须利用好大众传媒才能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大众传媒也要尽到自己的职责,向社会传达一些客观事实,监督政府,充分发挥自己对于社会的作用。因此,我们只有促进大众传播与政治共同发展,才能构建我们更加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等著,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
[2]《媒介化政治:政治传播新论》,兰斯·本奈特 罗伯特·恩特曼著,董关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
[3]《大众传媒与媒体政治》,谢岳,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4] 《传媒政治》,李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政治学原理(论文)一.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掌握着强大的公权力和广泛的社会资源,其政治活动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完善我党党内民主对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具有强有力地示范作用。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实现党的建设规范化、法治化,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①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采用差额选举、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党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党代表大会;
②保障党员各项民主权利的有效行使。党内民主也应当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以党章为核心构建党内“法制体系”——健全各项党内规章制度中有关于党员民主权利的规定,并在各级党组织活动中严格贯彻落实,切实保障全体党员的知情权、选举权、参与权等各项民主权利。
③健全党内监督机制。首先,党内各级监察机关由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向其报告工作,改变对同级党委的隶属关系,保证其独立行使监察权;其次,将党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检察机关的基本部分相结合,以实现监察权的统一化、法治化;最后,规定监察机构主要成员有权参加党的委员会和
政治局的一切重要会议,保证监督能够有效实施。
④实行党务公开,民主决策。对于党政重大事项的决策、实施,应当召开党委、政治局会议,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商讨决定,防止个人专断和权力寻租。
二.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民主制度,明确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党的十七大也强调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这都凸显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积极意义:它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实现社会主义的法治化:
①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立法调研、召开听证会、公开征询意见等方式大幅提高立法质量,做到立法充分体现民意、全力维护民利;同时,大力规范立法程序,实现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②努力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司法公正。各级行政机关应当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行政执法活动;各级司法机关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办案,秉公执法,实现法律追求的社会正义;公开考录,选贤任能,加强培训,严格要求,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为依法行政、司法公正提供人才保障。
③实施宪政,树立并维护宪法权威。宪法既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也是民主法律化的标志。强化宪法保障机制,适时引入司法审查,进一步完善立法审查,最终实现立宪目标——人民民主专政。
④提高公民法律素养,增强民众维权意识。采用法制讲座、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在全社会大力开展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教育,倡导公民学法辩是非,知法明荣辱,用法止纷争,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强民主监督,完善权力制约机制
1.以人为本、关注民意,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巨大作用:
①公开化是增加民主透明度的客观要求,是人民监督的必要条件。应当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为契机,大力推进村务、居民事务以及企业经营等与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政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接受人民监督。
②广开言路,让人民群众畅所欲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富差距也不断扩大,阶层分化现象日趋严重,但社会底层的声音却越发微弱,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增多,纠纷和冲突加剧。这表明,如果我们再不及时听取这些基层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声音,势必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和国家稳定。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力扭转这种局面:通过党员民主生活会、村民会议、议事恳谈会等等多种渠道,让群众
畅所欲言,敢说话、说真话,使民主化更透明,参与性更广泛;同时,要不断扩大舆论监督和新闻媒体的窗口作用,积极关注基层民主建设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替大众说话,为百姓解忧,并逐步引导人民的民主观念,培养他们的民主素质。
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地快速发展,互联网也日益普及,业已成为信息汇集和交流的新平台。网络监督也应运而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监督与管理,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新方式。
2.完善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职能
民主监督是各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政治协商的方式向执政党及政府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参与国家事务的监督和管理,依法行使参政议政权利的行为。它有助于党政部门纠正错误,科学决策,也可以对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情况,方针、政策的贯彻情况以及执政党和政府的执政、施政情况,领导干部遵纪守法情况进行反馈,为国家监督体系提供信息,以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并予以解决。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民主监督职能发挥还不够充分,还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落后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是民主监督缺乏可操作的规范,具体表现表现为监督主体和客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监督渠道不畅,监督的组织性
不强等,从而造成民主监督整体功能薄弱。因此,执政党和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制度建设,强化人民政协和参政党的民主监督职能:
①建立面向参政党的公共政策、法律法规等要施政信息的定期沟通反馈机制,保障各各民主党派的知情权,为民主监督提供必要条件。
②以宪法、执政党及政府的相关政策为指导,在认真研究、充分协调的基础上,制定有关民主监督的内容、程序、方式等具体的工作规则。
③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则条例,规范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监督主客体的行为,增强民主监督的实效,使之更具可操作性。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制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开辟了一条民主政治建设之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层民主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笔者认为,尽管制度设计比较完备,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亟待完善。
①民主形式化,公众参政程度不高。尤其在基层人大换届选举中,选举过程往往留于形式,广大群众未真正行使选举权利。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固然是由于老百姓政治觉
悟不高,民主观念不强,但究其根源还在于体制缺失。因此,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尤其是基层政府)以此主流新闻媒体应当加大对群众民主政治思想的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公众的民主观念和参政意识——可以采用讲座、展览、宣传片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大众宣传,让他们明白行使选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与自己的切身权益息息相关。
②
③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通过立法、舆论监督等方式,规范村(居)民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的选举程序,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举秩序;建立独立于政府、企业的第三方工会组织,以切实维护广大工人的各项权利;进一步扩大基层自治组织的职权,真正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1]陈世润、胡伯项、胡传明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江西人民出
版社,2007
[2]陶德麟、王展飞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二篇:政治学原理论文
改革开放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影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治、人权、以人为本等政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实际性的进展、民主政治环境越来越自由宽松,因此,我国政治生活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政治体制改革;政治生活领域;民主政治
我们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民主、法治、人权等政治观念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往往是把民主理解为一种手段,而不是当作一种政治制度,片面强调革命和专政,甚至搞“全面专政”,结果导致十年内乱。1949年后,“以人为本”也一直被当作是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而遭到严厉的批判。十三大明确把民主政治确定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任务;2002年,十六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2006年,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提出“我也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2007年,十七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1997年,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2004年3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中国宪法。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指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2007年11月,十七大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有这些直接推动着我国政治现实的变革。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实际的推进
谈到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海内外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功,但中国政治体制没有实质性变化。有人甚至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能够成功正是得益于先经济后政治的改革路线,反之,前苏联改革失败则是因为奉行了一种相反的先政治后经济的改革策略。我们认为,如果按照西方的政治标准,如多党制、议会制、三权分立等,可以说中国的政治体制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如果按照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决定的。就中国的国情,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同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起步的。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江泽民也曾指出:我们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访美期间深刻指出:从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在内的全面改革。事实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身就是一次政治变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实际进展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中国封建社会各级官员一旦为官,则终身为官,世代为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虽曾提出不搞终身制,但事实上领导干部仍然是无任期、不退休。这种事实导致了官僚主义盛行,干部队伍老化等弊端。在邓小平的积极倡导下,1982年2月,中央做出了《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同年通过的八二宪法,还规定了国家领导人的任职期限。十六大实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
2.党和国家开始适度分离
改革伊始,党的领导人就把“党政分开”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第一,中国共产党自己正式宣布,党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必须在国家的法律范围内活动,没有任何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二,党不再代替政府作为直接的行政管理机关。十三大政治报告还专门论述了党政分开,党不得代替政府直接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为着手解决党政不分问题,并一度减少党政兼职3.不断完善人大制度
我们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制度。2007年,北京海淀区有近二十个人大代表是高校选民提名直接选出的,不是党和政府提名的。十七大报告还提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从1979年到2005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通过了400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等等。在人大行使任免权方面,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实行了差额选举。另外,一些地方对少数有违法失职行为的领导干部行使了罢免权和撤职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3.实行了公务员制度
1993年10月1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施行,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从1994年重点抓考录制度的建立实施、严把公务员队伍“进口”开始:凡进必考机制、激励机制、奖励制度、竞争上岗制度等逐步推开。“出口”初步畅通,公务员权利有了保障。2006年1月1日,建国50多年来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综合性法律《公务员法》施行,我国进行了六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前五轮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精简人员机构和提高政府服务经济职能。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主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等,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
4.不断完善多党合作制度
1989年12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2005年,中央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这两个文件使我国多党合作越来越走向制度化。截至2006年底,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共有党员60多万人,其中17.6万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3.2万人担任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3名副委员长中,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6人。2008年,各省人大常委会都有非中共人士担任副主任,除新疆以外,30个省政府都配备了非中共副省长。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应该相信,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必将会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
5.探索和建立村民自治制度
村民自治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2005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全国31个省已经制定或修订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选举办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参选率在80%以上。截至2004年底,中国农村已建立起64.4万个村民委员会,绝大多数省完成了五至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85%的农村已经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会议,80%以上的村庄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建立了民主理财、财务审计等制度。
三、比较自由宽松的民主政治环境在曲折中逐步孕育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引发了各种不同思想观点的争论。对此,我们党的决策层采取了相当宽容的态度。例如,2007年年初,我国理论界发生了一场论争。这场论争源于《炎黄春秋》杂志2007年第2期发表的谢韬的文章《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谢韬的文章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放弃了早年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改革开放以来走的就是“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政治体制改革再也不能拖下去了。谢韬的文章发表后,一些学者、代表官方政治立场的主流媒体都作出了一系列反应:《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求是》等各大报刊都发表了有关文章。但是,谢韬提倡“民主社会主义”并没有遭到官方的打压,《炎黄春秋》杂志本身并没有因为刊登谢韬的文章而受到整顿。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了保障人民的“表达权”,并指出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由此可见,我国的民主政治环境越来越自由宽松、民主讨论的环境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参考文献:
[1]董郁玉,史滨海.政治中国[C].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190-195.[2]候少文.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C].北京:今日中国出版 社,1998.[4]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第三篇:政治学原理论文
关于劳教制度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2013年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劳动教养制度迎来终结。作为一种中国特殊的行政处罚制度,其无法律依据长时间禁锢公民人身自由长期以来为人民所诟病。那么现行劳教制度的在历史上如何演变,给社会带来了怎样的不良影响。同时,该制度废除的原因是什么,原因的背后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关键词:劳教 弊端 废止原因 法制
一 劳教的历史发展
劳动教养制度中国独有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发轫于1955年的政治“肃反”运动。作为一种政治斗争的工具,劳教为保障当时政权稳固,维持社会稳定发挥了一定作用。195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指出劳教是“为了把游手好闲、违法乱纪、不务正业的有劳动能力的人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是“对于被劳动教养的人试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
在文革过程中,劳教制度被打倒,暂时废止。
文革结束后,社会管理趋严,重新恢复劳教制度。1979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补充规定》,将1957年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重新发布实施。此后,国务院和公安部又相继制定发布一些关于劳动教养的法规文件。其中198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和1982经国务院批准转发的公安部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被作为决定是否劳教的主要依据。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废除劳动教养制度。
同时,随着各种文件法规的颁布,劳动教养的性质从开始的政治斗争工具到带有“安置就业”和教育改造相结合,再到单纯成为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改造措施。199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发布《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再次强调将劳教定性为行政处罚。
二 劳教的弊端
2.1被劳教人员权利被侵犯,被创收 劳教强行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在无相应有效的监督机构监管下,公民自身本应享有的权利甚至是生命权亦无法获得保障,而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请行政诉讼的救济渠道形同虚设。
劳教场所及运营资金为国家财政拨款,劳教机构的人员工资低,待遇不好。为解决经费和被劳教人员的生活问题,劳动被一再强调,劳动强度一再加大。而为了免于劳教,行贿和受贿行为时时发生,滋长腐败。
2.2滥用权力的工具
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绝对权力下的劳教,必然会滋生腐败与不公。劳教沦为地方政府假以维稳之名、行打击报复之实的工具。对于反复多次上访,越级上访的公民采取劳教制度,无须经过法律程序,甚至蓄意制造冤假错案。即严重侵犯公民权利,又加深人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
劳教成为公安机关规避刑事诉讼,司法监督和谋取私利的工具。一方面将刑事诉讼案件作劳教处理,避免司法监督,扩大自身权力。另一方面由于公安机关有劳教的权力,乘机向嫖娼赌博等人员要求高额罚金。
2.3劳教性质扭曲以及制造冤案
劳教是一种治安行政处罚,并不是刑事处分。但其处罚的严厉程度完全达到刑事处分,且其劳教时间更带有任意性。有些人为避免被长期劳教,选择制造谎报假案件来换取其他刑事处分。
三 劳教废止的原因
3.1缺乏法律依据
作为“纲领性文件”的《关于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和《劳动教养试行办法》都只是通知,办法,没有经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审核通过,均不是法律。根据此通知和办法制定的各种文件法规均无任何的正式的法律效益。
3.2违宪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但根据现行劳教制度规定,仅有各地劳动教养委员会审查决定,就可以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最长期限达3年,“必要时”还可延长一年。这显然与宪法以及相关法律相抵触,属于一种违宪违法行为。
3.3劳教的弊端
劳教的弊端已经远远超过其本身所带来的作用。侵犯被劳教人员的公民权利,成为地方打击报复上访人员工具,为公安机关规避刑事诉讼司法监督提供方便等等,都证明了劳教从根本上性质和作用的被改变,不在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 劳教废除的思考
4.1为什么劳教制度长时间留存
4.1.1 地方阻力
劳教具有威慑力强,办事效率高的特点。根据相关劳教文件政策的延伸,劳教可以不经过必要的法律程序或者迅速通过相应的法律程序,即使在无确凿证据的情况之下,直接缉拿人员。在最近几年,地方与民众矛盾急剧激化,劳教便成为“维稳”的最便捷有效的工具。一旦有群众闹事,直接出动公安机关将闹事人员关进劳教所劳教,暂时制造地方稳定融洽的表面。这对于提高官员声望,政绩做出不少贡献。4.1.2法律权威的薄弱
劳教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对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便于宪法,刑法的明文条款相违背。违宪违法的行为不但没能制止,反而某些地方颁布了更为荒谬的变相的地方劳教法规,如深圳发布的《关于依法处理非正常上访行为的通知》。这与国家根本大法相违背的法规竟能留存至今,极度凸显宪法权威的薄弱以及地方政府对法律的不尊重。4.1.3 有效监督机制的缺乏
虽然劳教的审批需要经过劳教管理委员会的批准,但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劳教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本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承担。同时被劳教人员向上级管理劳教委员会申请行政复议亦要通过公安机关来进行处理,纠错。换句话说,公安机关不仅是劳教机关,还是审批,复议和纠错的机关,即公安机关的权力“一家独大”。缺乏制约与监督的机制,劳教光明正大的存留于世,成为压制民意与压抑民怨的不二法宝。
4.2劳教暴露的中国法制弊端
4.2.1 定性定量的不确定性
劳教的对象为“罪行轻微,尚不构成刑事处分的人员”,劳动教养期限为1-3年,必要时可以延长一年。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劳教对象的确定带有主观性,未能给出清晰的界定,让办案人员拥有权力空间。从定量的角度看,1-4年的教养期限存在很大的弹性,使得公安机关对公民的人身自由有很强的限制性和控制力。定性定量的不确定性是中国法制存在的漏洞。存在该漏洞下的灰色权力,易造成司法不公与腐败,人民权利难以得到保障。4.2.2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劳教对象要经过公检司法三大职能部门,却最后沦为公安部一家独大,其余两部的程序流程纯粹走过场。不能各理其职,也不能互相制约与监督。
各地的职能部门都受到当地政府的制约与管辖,但政府没有实质性的受到职能部门的制约与监督。当人民闹事时,政府介入公检司法的部门,向其施压以达到自身目的。两者的权力没有制约与平衡,很难做到公平。
4.3 劳教废除的遗留问题
4.3.1 劳教所的后续问题
据官方数据统计,我国共有300多家劳教所。劳教废止以后,该劳教所将何处何从,劳教所的工作人员及其相关机构该如何安排,大批的被劳教人员将如何处理。在无完整的接应机构和制度的衔接下,是否会曝出更多的遗留问题。4.3.2 正式废止时间
虽然《决定》提出废止劳教,但是废止劳教的正式文件尚未发布。但在中国,文件为先,法律为后的规则,劳教正式废止的时间为期不远。4.3.3 空白期处理
废除劳教制度以后,对于那些介于违法与犯罪之间的“空白地带”,法律该如何有效填补。在相应的政策文件未下达之前,根据相应的法律,劳动教养针对的违法行为都将变成刑法所规定的轻罪,凡是构成轻罪的都追究刑事责任。一方面,大量刑事案件的增加会加大有关部门的工作量,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增加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寻衅滋事罪是否会被滥用也成为一个着重点。4.3.4 下一个劳教会出现吗
地方与人民的矛盾并没有因为劳教制度的消失而消失,相反,在政府失去一个强有力的镇压工具之下,是否会变相的产生类似劳教的新制度?地方是否能通过相应的地方法规,或者变相修改法律以达成自己目的?司法地方化,行政介入的现象未能改变,那么司法处于地方政府之下未能独立,能否带来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第四篇:政治学原理论文2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政治学原理论文
题目:当代大众传播对政治的影响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
当代大众传播对政治的影响
【内容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开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尤为明显。大众传播对政治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大众传播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开始凸显,“政治传媒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而大众传媒作为向公众传播信息的一种渠道,在政治运行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当代大众传播影响政治民主进程,影响政治体制改革。因此,只有促进大众传播与政治共同发展,才能构建我们更加美好的社会。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功能 大众传媒 政治传媒化 政治体制改革
随着当今世界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开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尤为明显。而大众传媒作为大众传播的有力工具是“软权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已经越来越积极主动地介入到国际政治领域,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话题。因此,大众传播与政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对立统一,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因此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大众传播对政治的影响,这样才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促进当代政治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一、大众传播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大众传播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西方认为,1450年德国J.谷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将人类带进了大众传播的时代。大众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是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这一定义仅指传播的单向过程,没有包括反馈。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大众传播将成为双向过程。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科教文宪章中首先使用这个概念。而大众传媒是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分为印刷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和书籍;电子媒介,包括电影、广播和电视”。20世纪以来,随着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信息的大量化、多样化,大众传播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大众传播与政治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正因为如此,大众传播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开始凸显,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灌输政治知识
政治知识是社会政治生活的经验总结,对于个体而言,必要的政治知识是他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发展政治人格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对于社会而言,传播和灌输政治知识是实施政治运作、实现政治稳定的基本要求。因此了解更多的政治知识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人们获得政治信息、了解政府活动和政策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对现实的描述、说明、解释,对受众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可以从所读到、看到和听到的内容,发展出对物质现实和社会现实的主观及共认的意义构想,并使得人们据此来决策自己的种种行为。比如在我国党政机关内部都有定期的有关政治的书刊读物,以便加强党员及领导机关干部的政治素养,给他们灌输一些必要的政治知识。而我们广大的青年学生从小就要接触学习各种政治课本和政治理论,大量的学习各种政治知识。大众媒体也通过广播电视等宣传各种政治思想。因此,大众传播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充分得到了实现。
(二)引导政治舆论
大众传媒将新近发生的各种社会事件通过信息“把关人”的过滤和筛选源源不断地呈现在受众面前。但是,同时他们也将带有倾向性的报道和分析、解释传达给受众。从而影响人们对这些社会事件的看法,引导和控制政治舆论的焦点和走向。马克思曾经说过,“报刊最适当的使命就是向公众介绍当前形势、研究变革的条件、讨论改良的方法、形成舆论、给共同意志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个体在政治文化信息的反复刺激下,逐渐形成自己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态度。可见传媒对于群众政治观念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传媒所引导的政治舆论对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三)树立政治典型
大众传播媒介根据政治发展的需要,要不断地树立一些政治典型。它们几乎描绘各种可以想象的政治行为形式,从而为个人提供模仿和学习的模式。当人们对于大众传播媒介描述的人物模式产生认同时,这种认同感就会促使他们在某些情况下模仿其行为。如果模仿来的行为顺利地解决了问题,或者受到社会的鼓励、支持,那么就会成为个人稳定的行为方式。尤其随着“电视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制造政治人物、树立正面典型的作用日益凸显。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社会规范个体的行为,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四)激发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或公民团体影响政府活动的行为”。“公民的政治参与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公民在政治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比如西方的总统大选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们都调动群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大众传媒不断向公众灌输政治知识,传递政治信息,以及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报导,逐渐增加人们对政治问题的关心,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经常进行政治问题的讨论,从而提高公众对政治事务的兴趣以及对政治期望的追求,激发公民积极的政治参与。像西方的总统大选直接利用电视和网络媒介进行公开的选举,促成了全民参选的热潮,充分体现了公正、公开、公平。
这就是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可见,传媒对于一个国家政治的发展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当代大众传播使政治传媒化
大众传媒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社会政治生活的很多方面。而且它与政治的联系非常紧密。在西方就盛行着“政治媒体化”这一理论,它是由美国学者Timothy Cook在《治理新闻:新闻媒体作为一种政治机构》[1] 一书中正式提出的。作者Timothy Cook是William学院的政治学教授,他在研究了美国政治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后,得出结论:在美国,作为一种客观、中立的新闻界越来越成为一种理想,越来越远离现实。新闻界远没有成为第四种权力,它仅仅是游弋于政府三权中的一个政治机构,而不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政治力量。政治变得越来越受媒体操纵,媒体也越来越演变为政坛高潮迭起的“斗秀场”。Timothy Cook进而把制造新闻与政治治理的不可分割性,称之为“政治媒体化”。这个观察角度,将有助于人们理解现代政治的特殊本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事实:大众传媒对政治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政治传媒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政府需要依靠传媒来宣传政府的一些思想主张和出台的政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媒是政府的“喉舌”。比如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时期。为了求得美国人民对政府的支持,缓解萧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利用炉边谈话节目通过收音机向美国人民进行宣传。他的谈话不仅鼓舞了美国人民,坚定了人民的信心,而且也宣传了他的货币及社会改革的基本主张,从而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和尊敬。对美国政府度过艰难,缓和危机起到了较大作用。炉边谈话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利用大众传播手段进行政治性公关活动的事例之一。可见,政府如果很好地利用大众传媒,会对他们的政治活动起到非常积极的影响,能够使政府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另一方面,传媒也对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西方国家议程的设置当中,传媒议程主导者政府议程。政府只有通过传媒议程的设置,从而达到公共议程的设置,在公众当中形成广泛关注的议题,最终才能将政策议程与传媒议程、公共议程三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实现合力效应,顺利的完成议程设置。美国的总统切尼说:“你不能让传媒来设定议程„„传媒喜欢决定哪里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如果你任由它们这么做,那么你的总统宝座就被毁了。”这句话显然对传媒带有一定性的偏见,但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大众传媒对政治议程设置的巨大影响力。
此外,传媒报道也主导政治事件的产生、发展和结局,主导着政治人物的命运。比如最近发生的***事件,传媒做出了大量的跟踪报道,形成了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最后导致了***的下台。还有以前发生的震惊中外的“水门事件”,它是由美国传媒界揭露出来的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这一事件最终导致尼克松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由此可见,大众传媒对于整个事件的产生、发展和结局以及政治人物的命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传媒的政治化也带来了政治新闻的娱乐化、八卦化。由于政治人物地位的显著性,所以有关政治人物的话题也成为了传媒报道的焦点。这一方面,反映出了当代市民社会下的公众传统政治的天生疏离,另一方面,这也体现出其政治面目通过娱乐化后更接近生活本源的回归。通过这些各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大众传播对于政治的影响非常显著,政治与大众传媒联系的也更加紧密,政治传媒化的趋势也愈加明显。
三、当代大众传播影响政治体制改革
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特别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已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而在中国政治改革的过程中,大众传媒作为向公众传播信息的一种渠道,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揭露出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推动了政治体制的改革,加快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脚步。比如最近兴起的“反腐”浪潮,“反腐”这是政府大力提倡的口号,传媒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报道,揭露了一系列的官员腐败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于当今中国政治体制的反思,加速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同时,传媒也为政府的政治体制改革大力的做宣传,政府可以通过传媒汇集各方面群众的意见。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这有利于政治体制改革更加顺利有效的进行,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其次,传媒可以大量传播有关西方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之处,使中国的民众得到借鉴,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因此当代的大众传播对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当代大众传播影响政治民主进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政治、经济方面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我们国家的政治现状相对于国外的来说仍然不够民主化,不够公开透明化。寻求政治发展的目标之一是要实现政治的民主化。政治民主化的目的是要实现在政治上的“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民主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寻求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而大众传媒作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重要途径之一,必须找准定位优化其政治影响力。伴随着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大众传媒已经不是以前我们所认为的单纯的“宣传工具”和“喉舌”了,而是具有了人民意愿与政府决策的“中介桥梁”、政府行为的“监督器”、政治生活的“控制器”以及政治参与的“扩大器”等多重角色。
大众传媒是民主的鼓吹者和促进者,它始终处在争议民主斗争的前沿。记者被称为“为民主高擎火炬的人”。新闻媒体秉承着公平正义的原则,大胆的揭露各种反民主、反人类的行为,使一切丑恶的现象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它们帮助受众行使知情权,并将一系列重要的信息传达给大众,调动群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使公众通过传媒来监督政治权利的行使。比如2007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因此,现在政府都有自己的网站,他们会定期公开政府的财政支出状况。官员们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博客和微博,随时可以问政于民,接收来自民众的意见和声音,更好的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这也是中国政政治开始向民主化、公开化、透明化发展的一个表现。传媒对社会现实的充分、公开的报道,是政治过程的透明化,使得政府工作和政府官员以及其他一切权力和掌握权力的人,被置于大众的眼皮底下。大众传媒对权利滥用和腐败现象的批评和揭露可以起到“社会排气阀”的作用,这十分有利于维持社会的政治稳定。
然而,在中国,虽然媒体对于政治的作用已经开始逐渐凸显。媒体法制化管理的水平已经有明显的提高,逐渐改变了过去无法可依的局面。传媒不再是政府控制的工具,也开始有了提供信息、普及知识、传达思想、凝聚公众意识、表达公众利益的功能,甚至有限度的批判政府政策。这表明,中国传媒业逐渐向自由化发展。但是,大众传媒在中国政治体制下的发展仍不容乐观,中国政府对传媒的管理总体上仍表现为:稳住一头,放开一头。政府对政治宣传的管理仍然严密而微观,对产业发展如广告经营等,很大程度上是宏观调控。中国的传媒仍然是政治权利的工具,公众的言行只要涉及到政治敏感话题就会被马上封杀,因此有很多的人因言获罪。所以,中国政府应该改善媒体生存的现状,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来推动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促进社会改革,使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之,从当代大众传播对政治的各方面影响来看,政府必须利用好大众传媒才能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大众传媒也要尽到自己的职责,向社会传达一些客观事实,监督政府,充分发挥自己对于社会的作用。因此,我们只有促进大众传播与政治共同发展,才能构建我们更加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等著,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媒介化政治:政治传播新论》,兰斯·本奈特 罗伯特·恩特曼著,董关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大众传媒与媒体政治》,谢岳,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传媒政治》,李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第五篇: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1 答案: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这一案例,我认为权力制约更好,道德制约也应起辅助作用.二,制约政治权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民主政治立法和行政立法,健全监督制约权力的法律体系.(1)完善规范权力主体方面的立法.(2)抓紧行政程序立法.(3)完善廉政方面的法律.(4)完善监督方面的法律,以避免权力的滥用.2.搞好内部权力分解,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对一些重要的权力,必须加以分解,交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交叉分工序行使,使之在分工序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互相监督制约,从而改变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个人多项职能揽于一身,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3.推进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应运用行政手段,教育手段,法律手段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硬性措施,推动公开办事制度的深入实行.4.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有力的监督机构.(1)在现有体制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以使各监督机构协调行动,形成监督合力.(2)强化行政监察机关的地位和职权.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规格,设立“行政监察委员会”,(3)在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强化其垂直领导关系,逐步过渡到以垂直领导为主,以保证其独立履行监督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5.还要强调社会监督,其途径和方式包括有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舆论监督是一种宪法权利,舆论监督需要立法保障,兼具私益与公益的双重性质,舆论监督行为需要法律限权.政治学原理作业2 个人讨论提纲:(根据给出的小组提纲挑选一部分作为自己的个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根据给出的多个例子任选一例,如果同学们能想出例子更好)1,诸如报刊,杂志,网络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就是扮演的社会监督角色.媒体以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形式揭发政府体系中的有些不作为和不法行为,成为了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比如2003年3月,中国中部湖北省青年孙志刚在南部的广州市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证件外出,被当地一个公安派出所收容,并被殴打致死.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依法严惩.此外,这一事件的被曝光也加速了中国政府废除旧有的强制收容制度而改为自愿接受救助的步伐.“孙志刚事件”只是中国众多新闻舆论监督案例中的一个例子.2,哈尔滨“宝马撞人事件”,一领导干部的儿媳在与一卖葱的农妇发生争执以后,其驾驶的宝马汽车突然往前冲出,农村妇女被当场撞死,还有12个人受伤.后被新闻媒体曝光,肇事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3,山东的“市长下跪事件”.山东妇女李玉春因为举报济宁市副市长的劣行,并公布了这个官员下跪的丑态,而备受全国舆论的关注.小组讨论提纲: 1,社会监督所具有的功能
(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一旦用权失误发生,社会监督机制会诉诸于规定的程序及时调整,以减少用权失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社会监督要求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救济途径与之相配合,作为它的坚实后盾和可靠保障.(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它形式上是广大社会成员对少数处于执政地位者的权力制约,本质上却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之中利益表达以及对公共利益的一种维护方式.(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对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2,如何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
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途径有三个:(1)公民监督,主要是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2)是舆论监督,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有其独特的优势.(3)是社会团体监督,即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是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政治学原理作业3(同学们,你们在百度搜一下,这些论文都有,如果看到其他与我们课程相关的论文,更好)(1)试论现代社会中公共权力边界问题的由来(2)政治体制改革与村民自治(3)论一体化民主决策模式(4)政治中的理性主义
(5)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
(6)对我国政治经济和外交问题的一些思考(7)对民主的历史思索
(8)保守的自由主义与激进的民主主义(9)民主化进程中的乡村关系(10)中产阶级与民主制度
(11)平等的民主观与自由的民主观
(12)公民社会理念的由来及现实意义的思考(13)村民自治:中国民主政治的微观社会基础(14)论民主政体的政治稳定功能 政治学原理作业4 一,填空题: 1,公民的意志 2,分权制衡 3,暴力 4,权力 5,政治文化 6,权力 7,工会 8,宪政建设 二,选择题: 1,C 2,D 3,ABCD 4,AB 5,ABD 6,AD 7,D 8,AC 9,CD 10,B 11,D 12,B 13,ABCD 14,ABCD 15,C 16,ACD 17,B 18,B 19,ABD 20,D 三,名词解释: 1,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2,公民权利:是指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3,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4,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四,简答题: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含哪些内容
答:宽容和理性精神是现代文明的精神实质.它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二是妥协精神;三是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3,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
答:一方面,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另一方面,与中产阶级规模发展相伴随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与上述两方面因素相联系,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度保障其权利的开始.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自立,多元化,宽容以及不要期望过高.这都有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4,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五,论述题: 试述“善治”模式的特征.答:第一,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善治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第二,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作为政府管理模式的善治与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等具有许多联系.第三,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善治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第四,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善治模式认为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4
一、填空题:
1、公民的意志
2、分权制衡
3、暴力
4、权力
5、政治文化
6、权力
二、选择题:
1、C
2、D
3、ABCD
4、AD
5、CD
6、B
7、ABCD
8、C
9、ACD
10、B
三、名词解释:
1.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2.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3.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四、简答题: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含哪些内容?
答:宽容和理性精神是现代文明的精神实质。它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
二是妥协精神;
三是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3.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五、论述题:
试述自由主义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自由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尽其所能地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的原则,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道德决定;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的发展,不仅要排除人类活动的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的干涉,而任其个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
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按照这种观点,自由也是一种许可,每个人都必须做出承诺,最大可能地享受与其他所有人一致的自由。
3.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即对个人最为有利的判断。同时,它也鼓励每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有能力通过争论和交换意见来解决分歧而无需流血和战争。
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是对于“法律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然而,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社会平等或收入平等这样的观念。它更倾向于认可机会平等(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比赛场地),认为那会给每个个人以同样平等的机会去实现他们不平等的潜能。所以,自由主义支持“知识精英”的原则,认为那是对天才加勤奋这一事实的认可。
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它相信,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和政治多样化的体现,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条件和标志。它确保所有的观点都能够在自由思想的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和智力的发展。此外,自由主义还倾向于认为,竞争观点和利益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和自然和谐的关系,它往往使各种相互矛盾冲突的观念大打折扣。
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和民主制。同样,社会组织和机构也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自愿协议而形成的。所以,权威,无论是政府的权威,还是社会组织的权威,都来自下面,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合法性基础。这种认识使自由主义拥护民主,但它所坚持的自由原则又使它对民主持一种审慎的态度。在自由主义看来,民主是为了防止公共权威侵害个人自由的手段和制度保障。自由主义还认为,“民主的最大危险来自于多数的无限权威”--“多数的暴政”,因此,民主政治实行多数原则的同时,还必须实行保护少数的原则。为了防止民主偏离正轨而走上专制的道路,自由主义者主张为民主设防,给民主以限制。
7.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因此,自由主义倡导有限政府。同时认为,实行政府分权,在政府各制度之间实施制衡原则,确立保障个人权利的成文宪法来界定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等等,是实现有限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