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矿产地质勘查研究论文
1矿产地质勘查是商业性生产活动
矿产地质勘查具有对象不同质的特性。简而言之,就是说,在所有区块中,没有完全相同的矿床。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需要勘察单位能够在不同的区块进行资源勘探,而每一块区都是有着其独特的自身特点。诸多客体对象的不同质特性,决定了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工作在空间和时间序列上的探索性和独特性。因此,该活动需要通过不断的假设才能得到证实。产品抽象性。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工作的产品不同于其它行业的实物产品,其主要包括的是一些数据信息和关于低下矿产资源的报告和研究说明,是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参考指导工具。如果对于一个矿床,没有相关的勘查研究报告,那么这个矿床就仍然属于自然之物,不具有使用价值。地质勘查的目的就在于对自然矿床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改矿床形成一定的认知,同样,离开了矿床,这些信息数据也就失去了使用价值。矿产资源产业链主要包括了矿产地质勘查、矿产资源采集、矿产资源分选冶炼和产品加工出售。其中,矿产资源勘查作为整个产业链的最前端基础,从勘查结束到矿山建成、矿产品产出和出售,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其收益实现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
2矿产地质勘查需要持续性投入
通常情况下,矿床都具有非常隐秘的特性,所以其勘查工作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资金,大规模资金的投入,是找出矿床的基本保障。一个具有经济价值的矿床,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发现,甚至有些大型矿床的开发经历了几代人的探索和付出。因此,矿产地质勘查具有长周期性的生产特点。就拿加拿大的赫姆洛金矿来说,它从1869年发现含金石英脉到1984年成为加拿大第一黄金产量地,其间10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超过八次的历年勘查,直到1981年的第76孔的出现,才圆满结束了勘查工作。通过种种这样的实例,就可以看出矿床的勘查难度和时间周期之久,矿床勘查的长周期性就决定了其持续投入性。
3矿产地质勘查投入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特性
矿产地质勘查投入风险高。通常情况下,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都是一个由浅至深的认知过程,矿床是客观存在的,矿产地质勘查相关工作人员只能通过勘查来发现已有的矿床,而非凭空制造出矿床。矿床勘查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而且从发现矿点开始,历经普查、初勘,到最后进行详勘时,有将近90%以上的矿点已被淘汰排除掉。美国在放射性矿床的开发方面,成功率仅为0.7%左右;在1927年~1969年期间,加拿大联合矿冶公司的找矿成功率为7%。上个世纪50到60年代期间,我国亦是如此。从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外的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其效率都非常低,甚至有的稀有矿床的开发成功率不到1%,这种投入上的高风险性虽然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得到逐渐改善,但是,这种高风险性是不能彻底解决的。矿产地质勘查具有高收益性。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其投入的产出比是非常高的。通常情况下,矿产地质勘查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本身矿产开发的收益;另一方面,则是来自通过勘查得来的数据信息。矿产地质勘查的实际意义就在于对地下未知矿产资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地下矿产的了解程度越和信息掌握度决定了矿产地质勘查的价值。
4矿产地质勘查的产出不均衡
从全球矿产资源分布来看,是非常不均衡的,各国、各地勘查技术和条件也是不均衡的,加之外部环境条件的不均衡,导致找矿呈现地域性差异。如果矿床的规模越小,则单位储量所需的投入就越大。某些地区,会楚翔时间序列上的不均衡。对于不同的地区而言,矿床发现的成本上都有所差异,例如,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矿业大国,他们之间的勘探成本差异是非常大的,最大差异高达4倍。由于地域性差异和矿床自身性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矿床单位储量的勘查成本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5矿产地质勘查成果流动性低
由于矿产地质勘查存在投入长期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对找矿对象的认知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勘查工作者甚至用尽一生时光都未能发现一个理想的矿床,收获勘查成果是非常不容易的。由于矿床勘查工作者和开采工作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会导致定价体系的设置面临很多问题,如果探矿权卖方的相关地质勘查信息泄漏,就会使矿产地质勘查相关企业的多年工作成果变得毫无意义。而勘探信息买方要证明其信息的真实性是非常难的,需要花费高昂的代价,因此,这种高昂的交易费用也成为了阻碍行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6矿产地质勘查非充分性
由于地域性和矿床类型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区域就会在探矿权的设置上也存在偏差,这样就导致某区域探矿权人单一化。出现了区域垄断现象。通过此类现象可以看出,勘查单位在技术和勘查设备等方面有着竞争性。任何区块在实行开勘查后就会变为其勘查单位所有,没有相关许可,其它勘查单位是不能对改矿床进行勘查的,所以,一些优质稀缺资源的探矿权成为了勘查企业竞争的对象。时至今日,勘查技术已经开始与先进的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再加上计算机的配合使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地质勘查数据计算的准确性,但是,计算机是要结合人工操作来共同实现地质勘查计算的,因此,决不能舍弃人工勘测,未来的矿产地质勘查也将是朝着这种计算机人工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7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现状,仍然存有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总而言之,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点包括了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投入的高风险性和持续性;产出的不均衡性和低流动性。只有对地质勘查基本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改革策略,从而推动我国矿产地质勘查的发展。
第二篇:矿产勘查试题
1.何为矿产资源?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或地表的自然富集物,其产出形式.质量.数量可作为当前或未来的技术经
济条件所开发利用,具有现实和潜在经济意义的物质。
2.矿产勘查的基本概念包括了几个要点?矿产勘查是指对矿床的普查与勘探的总称。它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根
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3.矿产勘查的双重性是什么?,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双重性质。
4.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什么?五多五少,一不均:总量大,人均少;大宗矿产储量不足;贫矿多,富矿少;共.伴
生矿多,单一矿少;矿床规模中小多,大型、超大型少;矿产分布不均衡。
5.矿产勘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是什么?地位:基础产业的基础,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作用:矿产勘查获得的矿产资源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基本食粮,是增强综合国力和进行国际竞争的重要筹码,直接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6.解决我国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办法有哪些?加强对传统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和保护力度,对新领域.新深度.新用途和
新工艺的矿产资源进行发现.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7.矿产勘查学包括哪几部分?矿产预测,矿产勘查,矿产评价。
8.矿产勘查学的四个研究方法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1>地质观察研究法。特点:a.最基本的,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b.对矿产勘查的结果起决定性作用。2>勘察统计分析法。特点:a.要有大量的数据资料。b.数据的分析必须与地质现象地质体相联系。c.分析方法和解决研究问题相对应。d.统计分析结果的合理应用。3>勘察模型类比法。特点:a.确定类比的项目。b.类比的相似性的确定。c.被类比对象特殊性的研究。4>技术经济评价法。特点:a.技术经济评价要贯穿在矿产勘查的始终。b.技术经济评价是矿产开发的前提。
9.矿产勘查基本原则的核心是什么?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全面研究,综合评价,经济合理。核心是因地制宜,由矿
床复杂多变的地质特征和勘查工作性质所决定的。
10.矿产勘查为什么要划分阶段?为了对勘查对象进行筛选,择优进行下一步勘查工作,提高勘查工作的可靠性和合理
性,降低勘查投资的风险性,提高矿产勘查的经济效益。
11.矿产勘查一般要求划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预查(工作量少,投入少,风险大,估算334
资源量)普查(投入中等,风险大,大致查明成矿地质条件,概略评价,解决有无矿的问题,估算333资源量)详查(投入大,风险中等,基本查明成矿地质条件,初步评价矿的工业价值问题,估算332资源量)勘探(投入大,风险小,详细查明成矿地质条件,详细评价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估算331资源量)。
12.矿产勘查的基本工序是什么?立项论证,设计编审,组织实施,报告编审。
13.矿产资源评价包括哪两类评价?地质评价与经济评价。
14.矿产资源评价在矿产勘查各阶段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矿产资源评价作为矿产勘查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必不可
少的工作内容,自始至终贯穿于矿产勘查的不同工作阶段中。矿产资源评价结论是后续勘察工作阶段得以展开的基本和前提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矿产勘察工作的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评价的过程。
15.为什么要对矿产资源分类?便于国家掌握矿产资源现状和变动情况。因为矿产资源分类是定量评价矿产资源的基本
准则,它是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资源预测和国家资源统计,交易与管理的统一标准;又是国家制定经济和资源政策及建设计划、设计、生产的依据。
16.国家储委1999年分类方案的依据有哪些?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经济意义。
17.探矿权人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权利:按照勘探许可证规定的区域、期限、工作对象进行勘查在勘查作业区及相邻区域架设供电、供水、通讯管线,但是不得影响挥着损害原有的供电、供水设施和通讯管线在勘查作业区及相邻区域同行根据工程需要临时使用土地有权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在完成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后,经依法批准,可以将探矿权转让他人,获得应有的权益自行销售勘查工程中回收的矿产品义务: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始施工,并在勘查许可证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应当投入的勘查资金,其投入的数量每平方米不得少于法规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标准定期向勘查登记管理机关报告勘查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逐年缴纳探矿权使用费不得擅自进行采矿勘查作业完毕,及时封、填探矿作业遗留下的井、硐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消除不安全隐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汇交地质勘查资料,向勘查登记管理机关报送资金投入情况报表和财务决算报表,办理勘查许可证变更、注销登记手续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关于劳动安全、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的规定
17.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包括哪几部分?1基础:着重于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研究。2数学基础:是定量区分的重要
依据,是定量勘查评价的基础。3经济与技术基础:矿体的属性特征受经济技术条件要求的制约,技术手段决定了勘察的经济效益
18.矿产勘查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地质经济活动,对客体的认识改造,复杂的系统工程,以最小的代价获取信息过程,理论性强,不确定条件下决策活动。
19.成矿地质条件指的是什么?指与成矿有直接关系的诸多因素,不同的矿床其成矿地质条件各异。
20.矿床特征包括哪三部分?矿体特征,矿石物质组成,矿石质量。
21.地质背景与矿产有什么关系?一定的矿产产生在一定的地质背景上,一定的矿产产生是以一定的地质为前提,特定
矿床类型往往与一定地质环境有关。
22.研究矿产的共生性有什么意义?可使一矿变多矿,小矿变大矿,对综合勘查.评价矿化类型和利用开发有重要意义。
23.矿产的分带是由什么决定的?控矿构造,沉积环境,成矿温度。
研究矿产储量的不均衡性和矿化的不均匀性各有什么实际意义?前者有利于发现主要矿产勘查类型,提高矿产勘查效果。后者有利于选择勘查方法,提高勘查精度和效果。:时间上:在成矿历史中矿产分布于某个阶段空间上:在大地构造不同地段,矿产分布差异性,不均衡性决定勘查工程布置,精度确定,勘查效果评价
24.25.矿体的数学特征包括哪几个方面?统计,空间,几何,结构。
26.为什么说矿产的形成和矿床的发现都服从一定的概率规律?地质成矿规律和矿产勘查实践表明二者都受偶然因素的影响服从于概率统计规律。
27.为什么说矿产勘查学时一门定量地质学?
1、要求准确定义矿床勘查类型
2、解决勘查地质问题是要求出数量的要
求
3、要求建立数学模型
28.技术和经济在矿产勘查中的地位如何?技术发展不仅要求提高找矿效果,也提高矿产开发经济效益,技术是经济的基础,经济是矿产勘查的的目标
29.为什么要进行矿产预测?矿产勘查理论的依据,是重要的技术手段,为实现地质找矿有很大突破作用。
30.科学找矿有哪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矿产预测必须以深刻认识已知矿床为基础
2、矿产预测必须以深入研究和
总结区域成矿规律为前提
3、矿产预测必须全面使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资料,使他们处于最佳的组合状态
4、找矿效果和经济效益是衡量矿产预测成败的关键、31.类比理论的基础是什么?相似的地质环境和成矿条件可以形成相似的矿床。
32.地质异常致矿理论的基础是什么?地质异常与周围背景存在明显差异的地质现象,反映出地质体的特性。
33.地质异常研究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1、地质异常图
2、地质异常分析
3、地质异常模型
4、地质异常参数
5、地质异
常的评价和预测
34.矿产预测的“惯性”“相关”理论是什么含义?惯性理论是指自然界与客观事物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常表现出一定的延续性相关理论指任何成矿事件的发生、变化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其它地质作用的相互影响下发展的并且这种相互影响,常常表现为一种因果关系
矿产预测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1、充分研究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地质因素,成矿地质作用和矿床形成的地质、物化环境建立矿床的成矿模式
2、系统的研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信息标志,提出切实可行的找矿模式3总结成矿规律,在成矿模式基础上提出成矿预测准则
4、依据预测准则实施预测(成矿地质分析、成矿远景区的圈定,预测区级别的划分、矿产资源的预测与编制、相应各项预测图件)
5、筛选出重点找矿区,提出工作意见,进一步进行验证评价
35.36.成矿条件优劣性的评价从哪方面着手?
1、控矿因素;A构造因素B岩浆岩因素C地层岩相古地理因素D变质作用
因素E区域地球化学因素
2、成矿特征:研究区内已知的成矿特征,矿床成矿特征着重考虑成矿的矿种、共生组合特征、类型、规模、赋存特征、复杂程度、矿物种类及其共生组合、有用元素赋存状态、矿石结构构造
3、矿化信息:是指能够直接和间接地指示矿床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一切现象和线索分为:矿产地质信息,遥感地质信息、地质化学信息、地球化学信息、地球物理信息。
37.成矿特征.矿化信息.成矿规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成矿特征(着重考虑成矿的矿种及其共生组合特征,矿床类型.规模,矿体赋存特征.矿体种类及其组合共生组合,有用元素赋存状态,矿石结构构造等)矿化信息(矿产地质信息,遥感地质信息,地球化学信息,地球物理信息)成矿规律(指矿床形成和分布的时间空间,物质来源及共生关系等方面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38.建立预测区为什么要分类?为了优化预测评价,指导勘查工作先进行成矿有利的地段进行工作。
39.建立成矿模式有何意义?不仅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是矿床学进展的重要标志和发展趋势;能为地质类比和
地质研究提供思想;可以集中归纳复杂的地质现象;可以提供有关成矿作用的完整概念有利于研究成矿环境并区分成矿环境和非成矿环境;制定合理经济的预测方案;研究从定性向定量转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40.成矿预测图包括哪六个方面的内容?含矿岩性与有利成矿岩层;成因和空间上与矿产有关的侵入体;控矿构造;已
知矿床成矿特征和矿化信息;成矿单元;预测区。
41.成矿预测图在矿产预测中的位置?反映矿产分布规律,指定成矿远景区位置,为下一步找矿指明方向。是成矿预测
成果性的工作
42.目前主要的成矿预测方法有哪几类?经验模式预测,理论模型预测,统计分析预测,综合方法预测。
43.常用的矿产勘查技术手段有哪些?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遥感地质测量,探矿
工程法。
44.地质测量在矿产勘查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合理的选择应用其他技术手段极其成果,并进行推测,解释的地质基础;
为工作区提供基础的地质资料;矿床勘查基本技术,直接找矿。
45.实测地质剖面起什么作用?统一岩石命名,研究岩层的层序及接触关系,各种地质现象的描述、记录,作为填图标
准。
46.重砂测量在地质上有何应用?1.找矿方面寻找砂矿床 追索寻找原生矿 2.地质研究方面利用重砂表型特征解决岩
石分类、地层对比、成因环境等
47.重砂样品布设水系法与水域法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前者(系统性强,不易漏矿,工作量大速度慢)后者(样品
少,速度快,要求现场鉴定,易漏矿,样品分布不均匀,不利于统计分析)。
48.河流重砂样品一般主要是在哪些水系中取样?水系法(调查区二级以上的水系进行取样)水域法(取样时逆流而上,对每级水系注意控制)。
49.河流重砂样点位置的选择一般都在什么地方?重砂富集的地方,河流流速由急到缓的地方,坡度由陡到缓的地方,大转石背后,支流汇入主流处,河咀头部等。
50.重砂样品采样方法的种类及适用的对象是什么?浅坑法(冲积物.坡积物.残积物)刻槽法(在阶地剖面上进行阶地
重砂采取)浅井法(冲击层.坡积层.残积层及阶地等松散沉积物厚度较大地方)砂钻法(在松散沉积物很厚时采取)。
51.利用图式法制作5个样品,3种重砂矿物的重砂成果示意图?
52.重砂异常的解释评价从哪些方面入手?有用矿物含量,矿物共生组合,矿物表性特征,重砂矿物搬运的可能,距离,重砂矿物空间分布特征及异常区地质地貌条件。
53.物探.化探.遥感等方法的工作对象和方法特点是什么?化探:对象:岩石、固废石堆、断裂碎屑物等(岩石测量法)
残坡积层土壤、矿冒(土壤测量法)水系沉积物、淤泥(分散流)水(水化学测量法)地面空气、壤中气、空中微尘(气体测量法)特点:发现寻找埋藏很深的隐伏矿体物探:对象:与围岩物理性质有明显差别 目标物与目的物应具有一定的体积规模特点:具体见P59表3-5遥感:对象:大规模地质构造调查特点:大面积同步观测,视域宽广 信息丰富,技术先进 定时定位观测,提高观测的时效性 投入相对小,综合效益高
54.坑探工程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探槽(TC垂直矿体走向或平均走向布置深度一般不超过3-5米揭露
矿体,主干TC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段研究地层.岩性.矿化规律)浅井(QJ由地表垂直向下掘进的一种深度和断面较小的坑道工程,不超过20米用于揭露松散层掩盖下的矿体)平窿(PD从地表向矿体掘进的水平坑道断面呈梯形或拱形,主要用于揭露追索矿,人员出入.运输.通风.排水和通道)石门(SM地表无直接出口,与含矿岩系走向垂直的水平坑道,连接竖井和岩脉,揭露含矿岩系和平行矿体)沿脉(YM在矿体中沿走向掘进的地下水平坑道,以了解矿体沿走向的变化,可供行人.运输.通风.排水)穿脉(CM垂直矿体走向并穿过矿体的地下水平坑道,用以揭露矿体的厚度,圈定矿体,了解矿石组分及品味,查明矿体与围岩之间的关系)竖井(SJ直接通地表且深处和断面都较大的垂直向下掘进的坑道,运输.人员出入.通风.排水)斜井(XJ在地表有出口的倾斜通道)暗井(AJ地表有出口的垂直或倾斜坑道,垂直的暗井称天井,倾斜的暗井称上.下山,在地下坑道中向上或向下勘探矿体,追索圈定被措断的矿体,贯通相邻中段的水平坑道)、钻探工程有哪些分类?按钻进原理:冲击钻、回转钻按施工地点分:地表钻,地下钻按倾角:直钻,斜钻,水平钻 55.56.钻探工程的作用和特点是什么?作用:系统的揭露矿床的地下地质、矿体地质、矿体情况 勘探钻指导坑探工程的布置 先锋钻检查验证物化探异常 验证钻了解矿床深部含水情况 水文钻查明深部地质构造 构造钻特点:优点:钻探费用低,施工场地方便受限小,地下水涌水大也可施工,钻进快,不用支护,深度大缺点:岩心直径小不利于观察,受水源动力限制,斜孔弯曲不易得到弯曲
57.影响勘探技术方法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勘查工程阶段,工作区地质条件,矿产地质特征,自然地理条件。
58.矿体地质与矿床地质研究的区别是什么?前者(侧重于矿石品位,矿体厚度,形态,规模,产状等研究)后者(侧
重于物质组分,结构构造和矿体形成的地质条件,还对围岩,构造,岩浆岩有研究)。
59.矿体变化性质有哪些类型?坐标性变化,偶然性变化,重叠性变化。
60.矿体变化程度研究的重点是什么?品位。矿体标志值数量上的变化
61.控制矿体变化的因素主要是什么?外部特征受构造控制 内部特征受矿化强度的影响
62.常用矿体变化性质研究的数学方法有哪些?统计分布曲线法 自然分布曲线及变化性指数平差曲线及相依系数法
63.常用矿体变化程度研究的数学方法有哪些?变化系数 二级差平均数与变化指标 含矿系数或含矿
64.均方差和变化系数分别反映了数据的什么特征?前者反映随机变量离散程度,后者反映随机变量离散程度的统计
特征值。
65.划分矿床勘查类型有什么作用?总结勘查实践经验,指导相似矿床的勘查;确定合理的工程间距;确定合理的勘查
工程手段;确定合理的勘查研究程度。
66.划分矿床勘查类型的五个方面的依据是什么?矿体规模;主要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矿床构造影响程度;主矿体厚
度稳定程度;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
67.类型系数在矿床勘查类型的确定中起什么作用?确定矿床勘探类型的依据
68.从布置勘查工程的角度划分矿体形态有哪几种类型?一短二长型,二短一长型,三向等长型。
69.为什么勘查工程要布置成系统?在一个矿床内多个勘查剖面及其勘查工程有规律的布置构成勘查工程系统才能正
确客观,全面反映矿体的地质特征及获取储量估算所需的各种参数。获得矿体的完整概念 方便根据他们来编制剖面图
70.勘查剖面都是垂直的吗?不是,水平勘探剖面是平行的。
71.勘查工程总体布置的三种形式各适用于哪些系统?勘探线(适用于两个方向延长,产状中等至陡峭的层状似层状
透镜状及脉状矿体)勘探网(适用于三向延长的矿体或产状平缓的层状似层状无明显边界的网脉状矿床)水平勘探(适用于倾斜的管状,筒状或柱状矿体。
72.合理的勘探网密度的标志有哪些?不漏掉一个有工业价值的矿体,相邻工程,剖面资料可联系对比,不同的矿体矿
段,地段,合理选择不同工程间距,工程间距要先稀后密,及时调整。
73.勘探工程间距的确定采用类比法主要依据是什么?与相邻地区的同类型矿床类比;根据规范所划分的勘探类型,采用相应的工程间距。
74.勘探工程的动态法和稀空法是以什么为比较对象的?以什么为比较标准?加密法(以加密前为比较对象,以地质
精度为比较标准)稀疏法(以放稀前为比较标准,以地质精度为比较标准)
75.设计剖面图编制的具体步骤有哪些?1地形曲线的切制 2勘探工程投制3地质界线的投制
76.第一个探槽一般设计布置在矿体的什么位置?矿体的中部。
77.布置竖井时要考虑哪些情况?矿体产状,断层分布,地势,地形等。
78.钻孔有哪几种类型?直孔(钻孔沿垂直方向钻进,适用于倾角不大于45,产状平缓的矿体)斜孔(钻孔与铅垂线
成一定夹角钻进,适用于倾角45-60的矿体)定向孔(钻孔在施工所允许的范围内,随着深度的变化有规律的将倾角变化,钻孔以理想的角度穿过矿体适用于倾角大于60,节理发育,软硬相间的地层及坪下坡地层)
79.探槽常用什么方法展开编录?导线法,平板仪法,十字形控制法。
穿脉地质编录的展开方法和编录步骤是什么?(P139-140)
80.81.沿脉地质编录与穿脉地质编录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沿脉揭露的是矿体走向方向上的地质情况,穿脉是倾向。
82.钻探地质现场编录的顺序和内容是什么?岩心钻探地质编录(检查孔深.检查岩矿心.修改钻孔预想柱状图.检查孔斜
测量.检查钻孔简单水文观测情况.岩心采取计算.岩层倾角测量.终孔验收小结)冲击钻探地质编录(编号.位置.目的.开孔终孔日期)钻孔弯曲及校正(钻孔倾角,钻孔方位角校正)。
钻孔换层深度是如何计算的?无残留岩心的情况下,可按下列公式计算H=H1+m1/n 或H=H2-m2/n式中:H为换层深度,H1为上回次孔深,H2为本会次孔深,m1为换层处上段岩心长,m2为换层处下段岩心长,n为岩心采取率当有残留岩心时,按下式计算,H=H2-S2-m2/n 或 H=H1-S1+m1/nS1为上回次残留进尺,S2为本会次残留进尺
83.84.钻孔倾向和走向校正的作图法要点有哪些?钻孔倾向校正用中点转换法走向校正用发线投影法和走向投影法
85.何为矿产质量?指决定矿产工业价值,利用可能性和用途的那些总和。
86.矿产质量的相对性与可变性取决于什么?国民经济对该种矿产的需求,矿石加工工艺及矿产应用条件。
87.矿产质量研究主要有哪些内容?矿石中有用和有害组分含量,赋存状态与分布规律;矿石中矿物组分,含量,共生
组合及分布;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嵌布特征;矿石的技术物理性质;矿石工艺性质研究。
88.研究矿产质量的最主要和基本方法是什么?矿产取样。
89.取样工作的核心是什么?样品的代表性。
90.矿产取样有哪四类?物理取样,化学取样,矿物取样,工艺取样。
91.样品布设为什么一般沿矿体厚度方向?最有效的反映矿体的变化性。
92.划槽法的样长和断面规格是如何确定的?经验法和实验法 经验类比法和试验法前者是根据地质特征类似采样断面的经验数据,类比参考确定。
93.剥层法主要适用对象是什么?厚度较小的脉状矿体、有用组分分布很不均匀的网脉状矿床和贵金属矿床以及用刻槽
法难以提供可靠资料的矿床。
94.全巷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精准度高,样品重量大且吧影响掘进工作,但采样方法复杂加工搬运工作量大,成本高。
95.岩心钻探采样为何要计算岩矿心采样率?由于打钻磨损的缘故,岩矿心往往不能全部取得,一部分磨成碎屑和粉末
为表示取得岩矿上多少,需计算岩心采样率,岩山平均采样率不低于80%,围岩岩心采样率不低于65%。
96.样品加工的一般工序是什么?破碎,过筛,拌匀,缩减。
97.什么事样品最小可靠质量?一般如何确定?样品碾碎到一定粒级是缩减误差不超标的最小样品重量。
98.样品化学分析的种类与目的是什么?基本分析(矿石中主要有用组分的含量及变化情况,了解矿石质量,划分矿石
类型,圈定矿体,估算储量)。组分分析(了解矿石中的伴生有益组分及有害组分的含量,以便估算伴生有益组分的储量及有害杂质对矿石质量的影响)物理分析(确定有用组分赋存的矿物相,以区分矿石的自然类型和技术品级,了解有用矿物加工技术性能和矿石中可回收的元素成分)全分析(了解矿石中各种元素组分的含量,以便进行矿石物质成分研究)
99.普通分析与全分析有哪些不同?前者是分析矿石中主要有用组分的含量及变化情况,了解矿石质量,划分矿石类型,圈定矿体,估算储量。后者是了解矿石中各种元素组分的含量,以便进行矿石物质成分研究。
为什么要测定矿石的体重.湿度和松散度?为计算储量提供参数。一般是为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及矿床评价提供必要资料,对某些非金属矿床,更重要的为了评价其矿产质量,确定其加工工艺特性
100.101.矿石选冶试验的目的是什么?预查 预测矿石是否可选普查 评定矿石是否具有工业价值详查 评定矿床是否具有
工业价值勘探为矿山开发可行性研究或设计提供依据
103何为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答:可观存在形态复杂的矿体,转变为体积与之大小相等形态简单的几何体,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求得估算所需的各种参数,最后估算储量
104矿产工业指标常用哪些种类?答:矿产工业指标:指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矿床应达到工业利用的综合标准。矿石质量指标:边界品位 最低工业品位 伴生组分最低含量 有害杂质最大允许含量矿床开采技术指标:最小可采厚度 最低工业米百分值 夹石剔除厚度 剥采比
105可采边界线的含义及一般的圈定方法是什么?答:按最小可采厚度和最低工业品位或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所确定的基点的连线圈定方法:
106矿体垂直纵投影图包含的基本内容和制作方法有哪些?答:基本内容:投影方位线 坐标线或剖面线 标高线 矿体出露线与投影边界线 各种勘探工程的投影位置及编号 切割矿体的沿脉和断层的投影位置 各种矿石类型 品级和储量类别边界线 块段面积平均厚度平均品位 矿石量 金属量等制作方法:
107矿体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答:求积仪法 曲线仪法 方格纸法 几何法
108断面法都有哪些种类?答:垂直断面法平行断面法 不平行断面法 水平段面法
109地质块段法的应用条件与计算步骤有哪些?答:应用在勘查工程较密而且分布较均匀的情况下
110你还知道哪些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答:1几何学方法2 断面法3块段法4统计分析法5距离加权法6相关分析法7克里格法8SD法
第三篇: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报告编写规范(最终版)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报告/矿山闭坑编写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的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编写基本准则和编写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的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编写。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Z/T 0078—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 007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固体矿产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
3.1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以下简称地质勘查报告)是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并评价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是对勘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地质勘查报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或对矿区进一步勘查的依据,也可作为以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或融资时,以及探矿权或采矿权转让时有关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依据。3.2 固体矿产矿山闭坑地质报告(以下简称闭坑地质报告)是综合反映矿区(矿井、采区)内的矿山地质、设计、开采及综合利用、探采对比、地质环境变化、矿产资源/储量结算的文字和图表资料,是通过开采对矿区(矿井、采区)的地质和矿产资源/储量的调查研究的总结成果。闭坑地质报告可作为矿区(矿井、采区)闭坑的地质依据。3.3 上述报告也是政府部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有关单位科研、教学的重要技术资料。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基本准则
4.1 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4.2 地质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其编写的基础是:地质勘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有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已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并经过了综合研究。
4.3 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4.4 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资源/储量的估算应采用计算机技术,提倡针对勘查工作的实际和适用条件,采用成熟的并经审定的新估算方法。提倡采用计算机技术编写报告。4.5 地质勘查工作应按照有关地质勘查规范对各勘查阶段的要求(或勘查合同的约定)部署工作,并取得相应阶段的各项勘查数据资料。本标准所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适用于勘探阶段,在勘查程度达不到勘探阶段的情况下使用该编写提纲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所列项目进行增减、取舍,但所取得的勘查数据资料及有关文件必须全部进入报告,不应遗漏。5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
5.1 地质勘查野外工作结束前,应按照有关规范和勘查设计的要求,由勘查投资人或勘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勘查工作区的工作程度和第一性资料的质量进行野外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责成勘查单位在报告编写前解决。未经野外验收,不应进行报告编写。
5.2 在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前,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应结合矿种特点、勘查工作区实际情况以及勘查投资人的具体要求(供矿山建设设计的报告还应听取矿山设计单位意见),以本标准附录A为基础进行增减、取舍,拟定切合实际的报告编写提纲,送勘查投资人批准。批准后的报告提纲在使用中如须作重大变动,应将变动后的提纲送勘查投资人审核同意。
5.3 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根据批准的报告编写提纲组织编写工作,应制定出工作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报告编写按时完成。报告编写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对需研究的各类问题,应及时组织讨论,统一认识,将结果准确客观地反映在报告中,但属于学术上的不同观点不需在报告中论述。
5.4 地质勘查报告应由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组成。矿业权人为保守商业秘密或适应政府的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需要,可酌情将正文内容合理分册编写,每册单独装订。5.5 地质勘查报告名称统一为××省(市、自治区)××县(市、旗或矿田、煤田)××矿区(矿段、井田)××矿(指矿种名称)××(勘查阶段名称)报告。报告附图的图式、图例、比例尺等按照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5.6 勘查工作中形成的原始资料,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组织,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立卷归档。地质勘查报告按照政府有关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规定,经初审后送交评审认定,并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按照评审中提出的修改意见组织对报告的修改。评审认定后复制的报告,按照政府有关地质资料汇交的规定进行汇交。
5.7 地质勘查报告经评审认定后,应将评审认定文件作为附件附于报告中。固体矿产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基本准则
6.1 矿井、采区范围内探明的可采储量即将回采完毕,或者虽然尚未采完,但由于开采技术条件的原因,剩余矿石在技术上或经济上已不能回采,需要闭坑时,应编写闭坑地质报告。矿山停办时也应编写闭坑地质报告。
6.2 闭坑地质报告编写所需的资料,应在矿山基建和开采过程中及时、全面地收集、整理。矿山地质工作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在指导生产过程中,积累客观、真实的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为报告编写做好准备。
6.3 闭坑地质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对比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提倡采用计算机技术编写报告。7 固体矿产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要求
7.1 闭坑地质报告编写前,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应结合具体情况,以本标准附录C为基础进行增减、取舍,制定切合实际的编写提纲,送采矿投资人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7.2 闭坑地质报告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按照批准的编写提纲组织编写。闭坑地质报告名称统一为××省(市、自治区)××县(市、旗或矿田、煤田)××矿区(矿段、井田)××矿(指闭坑的具体中段、坑口、采场等名称)闭坑地质报告。报告附图的图式、图例、比例尺等按照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7.3 闭坑地质报告编写完成,按照政府有关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规定初审后,送交评审认定,并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负责按照评审中提出的修改意见组织对报告的修改。评审认定后复制的报告,按照政府有关地质资料汇交的规定进行汇交。
7.4 闭坑地质报告经评审认定后,应将评审认定文件作为附件附于报告中。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A.1 绪论
A.1.1 勘查目的和任务
简述勘查目的和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勘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A.1.2 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
说明勘查工作区的区块编号、勘查范围和拐点经纬度、矿区位于所在县级城市的方位、直距、矿区边界和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的(现有的或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的车站、码头、机场的里程(直距、运距)。
A.1.3 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概述矿区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矿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说明区内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
简述区内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业、人口等。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电网距离及供水、供电满足程度。A.1.4 以往工作评述
简述矿床的发现,从发现至本次勘查所进行的地质、物探、化探等各项工作,按时间先后简述其工作情况、投入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并对其成果质量和勘查、研究程度进行评述。如属已开采的勘查矿区,应阐明矿山生产建设的规模、生产概况、累计采出矿量及已消耗的资源/储量。
A.1.5 本次工作情况 说明工作的起讫年月、简要经过、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插表)、投入资金总额、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矿床类型及简要地质特征、总计资源/储量、首采区范围、开发前景。按不同的类型列出资源/储量表,并列出其平均品位(按国家规定应保密的矿种不必列出本表)。A.2 区域地质
以l∶50 000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1∶50 000比例尺未做地区,可用l∶200 000比例尺区调资料)为基础,简明扼要地说明矿床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区域内对矿田(床)成因有影响的主要地层及岩浆岩种类、特征及分布、主要构造的特征及分布。A.3 矿区(床)地质
详细说明矿区(床)所在范围内,对成矿作用有影响和对矿体有破坏作用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赋矿层位及矿化等特征。A.4 矿体(层)地质 A.4.1 矿体(层)特征
综合叙述矿体(层)的总数目、总厚度、含矿率、空间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等。分别说明主要工业矿体(层)的赋矿岩石、空间位置、形态、产状、长度、宽度(延深)、厚度、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规律、连接对比的依据和可靠程度、成矿后断层对矿体连接的影响。矿体(层)多时,小矿体特征可列插表说明。A.4.2 矿石质量
按矿石性质分带(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分别说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有用矿物的含量、有用矿物的粒度、晶粒形态、嵌布方式、结晶世代、矿物生成顺序和共生关系;说明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用组分和伴生有用、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赋存状态和变化规律等。对于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矿产,则应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详细论述。A.4.3 矿石类型和品级 阐述矿体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分布范围。说明矿石的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工业品级种类以及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对选冶性能有明显差异的各类矿石,应详细说明其所占比例和空间分布规律。
A.4.4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说明主要矿体(层)上下盘围岩的种类,近矿围岩的矿物成分、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蚀变情况及其与矿体(层)的接触关系;说明矿体(层)内夹石(层)的岩性种类、分布规律、数量、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夹石(层)对矿体完整性的影响程度。A.4.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简述矿床成因、成矿控制因素、矿化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指出矿区远景及找矿方向。
A.4.6 矿区(床)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
对于在勘查主矿体的同时综合勘查的共生矿产、伴生矿产,应进行综合评价,说明其综合勘查的程度、规模、分布规律、矿石质量特征等。A.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A.5.1 采样种类、方法及其代表性
说明各种类型矿石加工试验样品的采样目的、要求(包括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试验种类和数量的要求)、采样种类、采样方法、采样的工程种类及编号、样点的数目,并从矿石类型、样品空间分布、品位等方面评述样品的代表性。A.5.2 试验种类、方法及结果
说明各种类型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种类,采用的加工、选矿方法及试验流程,并叙述所取得的各项试验成果。A.5.3 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
根据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结果,做出矿石可选(冶)性能和工业利用性能的评价,说明矿石中有用组分回收利用和有害杂质处理的可能性,提出共(伴)生组分综合利用的途径。
对于矿石类型简单、或属于已开发矿床的深部(或走向)延伸部分矿体的勘查,矿石类型和已开发部分一致或相似,不需进行选冶试验,仅与邻近同类型生产矿山进行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物质成分等实际资料进行对比的,应对其矿石可选(冶)性、综合回收利用情况进行说明。A.6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A.6.1 水文地质
A.6.1.1 简述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的位置;矿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特征;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矿床最低侵蚀基准面和矿井最低排泄面标高。
A.6.1.2 论述矿床开采疏干排水影响范围内各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岩溶裂隙发育程度;主要充(含)水层的富水性、导水性、水头高度、水质、水量、水温、补给条件及其与相邻含水层和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程度;构造破碎带、风化裂隙带及岩溶的发育程度、分布、含(导)水性及其对矿床充水的影响;地表水、老窿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程度。
A.6.1.3 预测矿坑涌水量。确定矿床的充水因素及其水文地质边界,建立水文地质模型,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及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矿坑第一开拓水平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估算矿坑最低开拓水平的涌水量,并对水量可靠性进行评述,推荐作为矿山开采设计的矿坑涌水量。
A.6.1.4 矿区供水水源评价。对矿坑水的排供结合与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及矿区内可作为供水水源的地表水、地下水、地热水、矿泉水的水质、水量进行初步评价。如矿区内不存在可作为供水的水源地,则应指出供水方向,并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意见。对盐类矿床上、下可能存在的卤水资源也应进行评价。
A.6.2 工程地质
A.6.2.1 论述矿体(层)围岩的岩性特征、结构类型、风化蚀变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及各种软弱夹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及其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统计各类岩石的RQD值(岩石质量指标),评述岩体的质量;论述矿床范围内,特别是对矿床开采、工业场地布置有影响的断裂(破碎带)的规模、性质及分布、充填物的性质和胶结程度,坑内开采的矿床应论述矿体及其近矿围岩的节理的规模、产状、充填物的性质、节理密度、各类结构面(层面、节理裂隙面、断裂面、软弱层面)的组合关系,评述岩体的稳定性;论述风化带深度和岩溶发育带的发育深度,矿区内各类不良自然现象及工程地质问题。
A.6.2.2 结合矿床(可能)的开拓方案,对矿体及其顶底板岩石的稳固性、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以及矿床的工程地质条件做出综合评价,预测可能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意见。A.6.3 环境地质
A.6.3.1 阐明矿区及其附近地震活动历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条件及新构造特征,对矿区的稳定性做出评价;评述矿区目前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问题。
A.6.3.2 依据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评述矿区地质环境质量。
A.6.3.3 对矿床开采中可能引起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山体开裂、滑坡、泥石流、地表沉降和塌陷、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放射性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预测评价,提出防治意见。
A.6.3.4 煤矿应叙述井内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等方面的基本测试结果,结合井田地质条件和井田内邻近生产矿井的有关资料,分析其变化规律,评述其对未来矿井的建设、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A.6.3.5 深埋矿床和地温异常矿床,应叙述井田、矿床的地温状况,恒温带深度、温度、地温梯度及变化;高温区的分布范围与分级、地温背景、热源。
A.6.3.6 放射性本底值较高的矿床,应对放射性背景值及其变化规律进行论述,划出对人体有危害的高背景值区。A.7 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A.7.1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说明勘查类型、勘查手段、方法的选择、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的确定及依据。对矿体(层)的厚度、矿石品位、矿产资源/储量等进行数值和变化系数的计算,或进行地质统计学方法的分析,说明使用的勘查工程间距对矿体(层)的控制程度,以及所采用的工程间距的合理性。A.7.2 勘查工程质量评述
说明钻孔结构、岩矿心直径及其合理性;钻孔孔斜和方位角测定所采用的仪器及测量方法和质量评述;孔深校正、岩矿心采取的质量评述;钻孔封孔方法、封孔质量检查及评述;孔口立桩标记及钻探班报表质量、岩矿心管理工作评述;简易水文观测及其质量评述;水文地质孔的止水、抽水试验质量评述;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工作质量评述。
说明槽、井、坑探工程规格、质量,评述其取得的地质效果。
对质量存在问题,但又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工程,应逐一进行质量评述。
A.7.3 地形测量、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及其质量评述
简述控制测量的等级和实测精度;采用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地形测量的成图方法及质量。简述地质勘查工程的测量方法及质量。
A.7.4 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说明矿区地质图和地质剖面的测制方法及其精度。A.7.5 物探、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简述地面物探、化探的工作方法、工作量、资料处理和地质解释方法、主要成果并做出质量评述。
说明测井的工作方法、工作量、地质解释方法、主要成果并做出质量评述。
A.7.6 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说明光谱分析、全分析、基本分析、组合分析、物相分析等样品的采集方法、规格及其确定的依据;采样工作质量及样品的代表性;采样工作的检查结果。样品加工及K值(缩分系数)选择的依据。各种化验分析内检、外检情况及质量评述。岩矿鉴定工作质量评述
自然重砂、人工重砂、单矿物、同位素年龄及稳定同位素(包括硫、铅、锶等)组成样、精矿样品等的加工、分析、鉴定工作质量的评述。
水样、岩矿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样的采样、测试及其质量评述。
A.8 资源/储量估算
A.8.1 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说明有关工业指标的文件、文号,引述工业指标的内容。A.8.2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从矿体的形态、产状及勘查工程的布置方式等方面论述所选择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及其依据,并阐述该方法的主要计算公式。
A.8.3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论述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面积、体积质量(体重)、单工程平均品位、块段平均品位、矿床平均品位、特高品位、矿体平均厚度等参数的测定、计算和处理方法。A.8.4 矿体(层)圈定的原则
说明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及矿化规律等所确定的矿体圈定和连接、内外推的原则。A.8.5 资源/储量的分类
根据矿体的勘查控制程度、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结果,对勘查工作所获得的资源/储量进行分类,说明各类型资源/储量的具体划分条件及其在地质空间的分布。A.8.6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说明各种类型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总资源/储量,各类型资源/储量所占矿床总资源/储量的比例。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可用附(插)表说明。
A.8.7 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
抽取一定数量的块段用其他方法进行验算,根据验算结果来评述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程度。A.8.8 共(伴)生矿产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
分别说明各种共(伴)生矿产的取样方法、基本分析或组合样数目,块段平均品位、矿床平均品位的计算方法、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可用插表说明。
A.8.9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A.9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A.9.1 论述国内、外资源状况,市场供求、市场价格及产品竞争能力。
A.9.2 概述矿床的资源储量、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A.9.3 概述供水、供电、交通运输、原料及燃料供应、建筑材料来源及其他外部条件的概况。
A.9.4 简要说明未来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A.9.5 简要说明预计的开采方式、开拓方式、采矿方法、选矿方法、选矿流程等。
A.9.6 论述评价方法的选择及技术经济指标(类似企业的经验指标或扩大指标)的选取。
A.9.7 经济效益计算(附有关表格)及敏感性分析。
A.9.8 简要说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保护问题。A.9.9 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矿床开发有无投资机会、是否需要进一步勘查、是否制定长远规划或工程建设规划。
A.10 结论
A.10.1 对矿床勘查控制程度、地质报告资料的完备程度及其质量等做出概括的、结论性的评述。
A.10.2 总结矿床成矿基本规律,做出远景评价。A.10.3 评价开采技术条件和地质环境问题。A.10.4 指出矿床开采的经济效果。
A.10.5 总结地质工作中的主要经验教训及存在问题。A.10.6 提出对今后生产地质勘查和矿山开采的建议。
注:结论之后附照片图版,照片图版也可单独成册。A.11 附图
A.11.1 勘查工作区交通位置图(也可作报告正文绪论部分的插图)
A.11.2 矿区勘查工作程度图(绘出前人历次区调、勘查的范围并注明工作年限和勘查阶段)A.11.3 区域地质图
A.11.4 矿区地形地质图(包括图切地质剖面图、地层综合柱状图、探矿工程分布位置)A.11.5 矿区实际材料图
A.11.6 矿区测量控制点分布图
A.11.7 物探、化探数据图、成果图 A.11.8 采样平面图
A.11.9 含矿地层及矿层对比图
A.11.10 勘探线剖面图(有时可与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合并)
A.11.11 矿体(层)纵剖面图
A.11.12 砂矿和缓倾斜矿体(层)顶底板等高线和矿层等厚线图
A.11.13 矿体(层)水平断面图或中段平面图
A.11.14 构造控制程度图(附主要矿层底板等高线图)A.11.15 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或垂直纵投影图 A.11.16 钻孔柱状图(全部钻孔)
A.11.17 槽探、浅井、坑道工程素描图(全部工程)A.11.18 老硐(窿)分布图和新老坑道联系图 A.11.19 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图 A.11.20 区域水文地质图 A.11.21 矿区水文地质图 A.11.22 矿区工程地质图 A.11.23 矿区环境地质图
A.11.24 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 A.11.25 钻孔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 A.11.26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剖面图 A.11.27 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与降水量关系曲线图
A.11.28 矿坑涌水量计算图
A.11.29 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等水位(水压)图 A.11.30 矿体直接顶(底)板隔水层等厚线图 A.11.31 工程地质钻孔综合柱状图 A.11.32 岩石强风化带厚度等值线图 A.11.33 中段岩体稳定性预测图
A.11.34 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分区图
A.11.35 外剥离量计算及剥离比等值线图 A.11.36 等温线图 A.12 附表
A.12.1 测量成果表(包括三角点测量成果、各种勘查工程包括勘探线端点测量成果)
A.12.2 钻探工程质量一览表、煤层综合成果表、封孔情况一览表
A.12.3 采样及样品分析结果表(全部的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内和外部检查分析、光谱分析、全分析、物相分析、单矿物分析等);岩矿鉴定结果表、重砂分析结果表
A.12.4 煤质化验成果表(可选性、煤岩、一般分析)A.12.5 矿石、岩石物理性能测定结果表;岩石力学试验成果表;
A.12.6 各工程、各剖面、各块段的矿体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计算表
A.12.7 矿石体重、湿度测定结果表 A.12.8 资源/储量估算综合表
A.12.9 块段资源/储量表、矿体资源/储量表、矿床总资源/储量表
A.12.10 主要含水层钻孔静止水位一览表 A.12.11 钻孔抽水试验成果汇总表
A.12.12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编录一览表 A.12.13 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观测成果表 A.12.14 气象资料综合表
A.12.15 风化带、构造破碎带及含水层厚度统计表 A.12.16 矿坑涌水量计算表
A.12.17 井、泉、生产矿井和老窿调查资料综合表 A.12.18 水质分析成果表
A.12.19 土样分析试验结果汇总表 A.12.20 瓦斯测量结果表 A.12.21 地温测量结果表
A.12.22 矿区环境地质调查资料汇总表 A.13 附件
A.13.1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报告。
A.13.2 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A.13.3 工业指标推荐报告。
A.13.4 有关确定工业指标的文件。
A.13.5 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A.13.6 探矿权人或采矿权人对报告中资料真实性的书面承诺。
A.13.7 投资人或上级主管部门初审意见。
A.13.8 投资人的委托勘查合同书(或上级主管部门的项目任务书)、委托(预)可行性研究合同书、委托监理合同书。A.13.9 勘查监理单位和监理人资格证书(复印件)、项目监理报告。
A.13.10 矿产资源储量主管部门对资源/储量的评审认定文件(本文件在报告评审认定之后补入)。
A.13.11 记录有矿床全部钻孔孔口坐标、测斜资料、样品化验分析数据的软盘或光盘;记录有矿床全部探槽、浅井、坑道工程测量数据和全部样品化验分析数据的软盘或光盘;记录有主要图件的软件光盘。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
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估算资源/储量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
告中
储量估算部分的编写提纲
B.1 资源/储量估算数据、信息可靠性评述 B.1.1 组分样品的正确性 B.1.2 样品的分布 B.1.3 数据库的建立
基础数据库名称、数目及其结构内容。B.2 工业指标 B.3 区域化变量
B.3.1 区域化变量的选择
B.3.2 区域化变量组合样的统计分布特征
对每一区域化变量从均值、估计方差、离散方差方面进行研究,并附区域化变量统计直方图。B.3.3 区域化变量结论 B.4 变异函数及结构分析
B.4.1 试验变异函数和计算及理论曲线的拟合 B.4.1.1 不同方向的变异函数研究 B.4.1.2 变异函数的确定
B.4.1.3 区域化变量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的确定 B.4.2 结构分析
B.4.2.1 区域化变量变异函数的解释及结构特征
B.4.2.2 结构模型验证方法的选择及估值参数(块金效应、基台值、变程)的确定 B.4.2.3 验证结果
B.5 克里格方法资源/储量估算
B.5.1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选择与确定(面积、厚度、品位、密度)
B.5.2 工业指标评述(边际品位及其确定)B.5.3 矿体边界的圈定及边界数学模型 B.5.4 估值三维空间的确定
B.5.5 资源/储量估计资源模型(块状模型、栅格模型等)B.5.6 待估块段和估计邻域的选择 B.6 资源/储量估计及误差(精度)B.6.1 资源/储量估计(结果)B.6.2 方差与误差分析 B.6.3 有关问题的说明
主要从矿体边界、工业指标、各级品位的矿体分布、特异值等方面进行说明。B.7 相关附图
B.7.1 区域化变量统计分布类型图(直方图、正态分布图、对数正态分布图)
B.7.2 沿钻孔孔迹、矿体走向和矿体倾向经验变异函数曲线图
B.7.3 矿体变异函数套合结构模式图 B.7.4 中段克里格估计图 B.7.5 吨位/品位曲线图 B.7.6 方差与误差分布图 B.8 相关附表
B.8.1 计算变异函数的原始数据表
B.8.2 代表性中段或块段克里格估计中间结果表 B.8.3 克里格估值计算结果表
第四篇:矿产勘查学考试
2009-2010年贵州大学资环学院矿产勘查学考试试卷
(大体内容)
一、名词解释
矿产勘查
矿产预测
变化性指数
变异函数/半变异函数
变化系数
矿体边界模数
矿化强度指数
矿床勘查类型
最低工业米百分值
二、填空题
矿产勘查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产勘查的基本工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
矿产勘查的地质基础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产预测的比例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产标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勘查技术手段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铝土矿的工业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床勘查类型划分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勘查工程总体布置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坑探工程采样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零点边界线的确定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成矿远景区分类?
勘查工程总体布置原则?
地质编录?
四、计算题(20分)
1、关于可采边界线的确定方法的计算题(1)计算法(2)图解法
2、矿体厚度的确定的计算。当钻孔轴线与矿体走向垂直,但钻孔有倾角变化或倾角弯曲时,钻孔中矿体厚度的计算。
3、断面法、地质块段法计算矿体资源量
五、图形题(10分)
关于品位的柱状图连线的题。
第五篇:商业性矿产勘查实施方案
商业性矿产勘查实施方案
审查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地质勘查监督管理,规范商业性矿产勘查实施方案审查工作,根据《湖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意见》(湘政发[2006]3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商业性矿产勘查是指非国家投资的营利性矿产勘查活动。凡由省国土资源厅登记发证的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在探矿权新立、延续、勘查范围变更登记时,必须依照勘查规程规范的要求编制矿产勘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申请审查。
第三条 实施方案由探矿权人或探矿权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提出审查申请,由省国土资源厅统一组织审查,省地质勘查项目管理机构(以下简称项目管理机构)具体实施,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负责实施方案执行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 省国土资源厅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查探矿权申请登记书及有关资料;
(二)查验经专家审查的勘查实施方案、勘查工作阶段性成果报告、勘查地质报告,并归入探矿权申请档案;
(三)对实施方案的审查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管。第五条 项目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理实施方案审查申请;
(二)组织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审查;
(三)负责对专家审查意见进行整理,督促申请人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实施方案,形成最终审查意见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3份),同时抄送探矿权申请人(1份)。
(四)对探矿权人申请探矿权转让或储量评审的项目,组织审查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提出审查意见。
第六条 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履行下列职责:
(一)参与重要商业性矿产勘查实施方案审查;
(二)根据经审查通过的实施方案,对探矿权人的勘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三)对探矿权人申请探矿权延续、变更(涉及实施方案调整)的项目,组织专家对实施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出具检查意见。
(四)参加项目的野外验收。
第七条 实施方案必须由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编制,实施方案编制必须符合本办法所附《矿产普查实施方案编写提纲》的要求。
第八条 申请人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申请勘查区块范围图;
(二)勘查许可证复印件(新立的除外);
(三)勘查单位资格证书(副本)复印件;
(四)探矿权申请登记书或转让申请书;
(五)矿产勘查实施方案(包括附图、附表、附件及探 矿权初次申请或延续登记的其它必备件,实施方案中设计有坑探工作量或老窿清理的,必须附安监部门的意见);
(六)申请探矿权延续的,还应当提交矿产勘查工作总结(包括附图、附表、附件)和年检报告;
(七)审查专家认为应当提交的其它材料。第九条 项目管理机构在收齐送审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应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予以受理的转入审查程序;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受理台帐(包括不予受理的送审项目)。
第十条 对决定受理的审查申请,项目管理机构应根据需要聘请熟悉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审查组,每个项目的审查组人员一般由3—5人组成,审查组设主审1人,副主审2人(技术1人,经济1人)。必要时,审查组可对项目进行实地调查。
第十一条 实施方案审查以会审形式定期进行。会审时由实施方案编制单位和申请人汇报项目情况,评审专家发表意见,审查组最终形成书面审查意见书。探矿权分立的,审查组应提出分立可行性论证意见。
第十二条 审查意见书应自审查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含实施方案修改时间),并自签发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
第十三条 申请人应根据专家审查意见组织实施方案编制单位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实施方案经主审专家复核认可 后,由申请人连同探矿权申请资料一并送达省国土资源厅。省国土资源厅对审查意见有改动的,以告知书的形式告知申请人和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经审查通过的实施方案和专家审查意见、告知书一并作为探矿权许可、矿产勘查监督管理的依据。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调整的,应当重新申请审查。
第十四条 探矿权人在向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报送开工报告的同时,应当将审查通过的实施方案向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各报送一份。省国土资源厅在向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寄送勘查许可证发证通知时,专家审查意见和告知书一并寄送。
第十五条 申请人对审查结论有重大异议的,可在收到审查意见后10个工作日内,向省国土资源厅提出书面复审申请。省国土资源厅自收到复审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组织复审的决定。决定予以复审的,复审应在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形成复审意见。
第十六条 实施方案应当由编制实施方案的地质勘查单位实施。变更地质勘查单位的,应当提供探矿权(申请)人与原地质勘查单位解除合作勘查合同、与续作地质勘查单位签订的合作勘查合同等资料,到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第十七条 申请探矿权转让的,应当编制矿产勘查阶段性成果报告,比照本办法进行审查;申请探矿权保留或者转采矿权的,应当编制矿产勘查地质报告或储量报告,按照储 量评审、备案的要求送交有关储量评审机构审查。
第十八条 审查工作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与申请人及勘查单位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以及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专家不得参加审查工作。
审查专家应恪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实施方案审查质量负责,对提供审查的资料负有保密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九条 申请人提供审查的资料弄虚作假、探矿权人无勘查资质自行从事勘查活动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条 地质勘查单位不履行勘查合同而将勘查工程让与他人或者弄虚作假、伪造资料的,按照有关资质管理、信用信息管理等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 审查专家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玩忽职守的,由省国土资源厅给予通报并取消审查专家资格,情节严重的,提请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录
矿产普查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第一章 前 言
1、目的任务
主要包括任务来源(企业或个人出资等)、勘查工作主要内容、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
2、工作区范围和地理条件
主要包括工作区的地理位置、坐标范围(拐点经纬度或直角坐标)、工作区面积行政区划、自然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供水、供电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
3、探矿权登记情况
新立探矿权的取得方式、缴纳探矿权价款等情况;延续、变更探矿权的历史情况。
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1、区域地质工作情况
主要是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区域物探(包括区域重力、磁法、航空电法、航空能谱测量等)、遥感地质等,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
2、普查区矿产地质工作情况 开展矿产勘查工作的单位、工作性质、工作程度、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与本次普查有关的地质工作,应附已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主要工程分布图。对已提交的成果应确切地予以表达。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予以叙述,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已经涉及本次普查的科研工作,要重点说明其工作成果和重要结论。
3、本次探矿权登记以来的地质工作
介绍已完成的工作量及完成的比例,对矿体、矿脉的控制程度与研究程度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较详细的介绍。
第三章 普查区地质概况
1、区域地质成矿条件
重点阐明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地质特征、区域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对延续及变更登记的,甚至可以简化或省略。
2、普查区地质特征
重点放在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特征上,同时阐述普查区内物、化探异常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3、矿体地质特征
包括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分布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矿石品位、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围岩蚀变 等特征;围岩、夹石的岩性、产状、形态等;成矿后断层对矿体的破坏性等。
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与矿石选冶情况
简述矿床开采的内、外部条件(交通、供水、供电、劳动力的保证及矿床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未来开采方式等);通过类比,介绍矿石的选冶性能,提出矿石的可能用途。
第四章 工作部署
1、工作部署原则
根据普查任务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
2、总体工作部署
根据项目的要求与上述部署原则,对不同层次及各类地区作出总体部署,视情况分提出各工作阶段的主要任务,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并附相应的工作部署图。
3、工作安排
说明工作安排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量,尤其是当年的工作安排。
4、实物工作量
为完成目标任务设计实物工作量(附实物工作量一览 表)。
第五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测量
包括工程点及剖面测量,说明测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2、地质填图
视勘查区大小、矿床的复杂程度和勘查工作程度,确定矿区填图类型(大部分矿区进行草测,个别情况复杂的进行简测)及比例尺,说明填图范围、面积、剖面测制地点的确定、填图精度的要求及方法的选择。
3、槽井探
重点说明各类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
4、钻探
主要说明钻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工作量、施工顺序及质量要求。
5、坑探
主要说明坑探工程类型、布置原则、工作量及质量要求。普查阶段一般不使用坑探工程,确因条件限制不宜布置钻探工程的,可布设坑探工程。煤矿勘查应以钻探为主。严禁使用坑探工程以采代探或边探边采。
6、物探与化探 主要说明物、化探测量的类型、布置原则、工作量及质量要求。物探应根据已有的物探资料、普查矿种及围岩的物性特征部署,比例尺按普查面积及矿床大小选择;化探采用的比例尺及取样分析方法,要根据普查区特点进行选择。
7、取样与化验
应详细说明拟采集的岩矿样、化学样、光谱样、选矿试验样和同位素样等各类样品的采集目的、采样原则、数量、分析测试项目等。
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安排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的工作量、工作范围、工作目的、综合研究方法及质量要求。延续、变更或提交报告的应开展或完成以下工作。
(1)初步查明或了解矿区含(隔)水层,主要构造破碎带、风化带、岩溶发育带的水文地质特征、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主要水体分布范围和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的水位、流速、流量、水质、历年最高洪水位及其淹没范围;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确定矿床主要充水因素、充水方式及途径。提出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的分析意见。
(2)初步查明或了解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调查老窿和生产井的分布情况、采空区分布范围,对矿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初步评价或了解,提出矿床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 度。
(3)收集矿床开采地质环境评价有关的资料。包括矿区(井田)及其附近地震活动和各种不良自然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岩溶塌陷等)、地表水和地下水质量及有害物质含量的资料。结合矿区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对矿床开采前的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初步分析意见。
9、矿石可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
说明普查中对矿石可选性能资料获取方法。对于组分复杂、矿物颗粒较细、在国内尚无工业利用成熟经验的矿产,应进行选冶性能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
10、矿床可行性评价
在普查评价过程中应做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
11、编录、室内整理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内容和要求(执行DZ/T0078-93和DZ/T0079-93)。
第六章 预期提交成果
1、普查工作报告及相关图件、附表。
2、预计通过普查工作获得的预测与推断的资源量(333+334)。第七章 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1、普查工作组织管理
2、列表说明项目组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务、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工等。
第八章 经费预算
包括编制说明和设计预算表,暂参考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写要求》编报预算,参照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提出管理措施。
第九章 地质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措施 提出地质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
附 图
1、交通位置图(可附插图)
2、普查区地形地质图(标注勘查区块范围)3、1:20万—1:5万区域地质图(可附插图)4、1:20万—1:5万物化探异常图(可与区域地质图合并表示)
5、勘查工程布置图(图面允许时可与地形地质图合并)。应标注以往完成的工程、本次工作已完成工程和下阶段设计 工程。
6、大比例尺(一般不小于1:1000)主要剖面图。其中布置有钻探、坑探工程的必须附具剖面图(要反映深部验证工作的依据,如物化探剖面测量成果、地表槽探及样品结果等),对延续或变更登记的,要附完工的剖面图反映地质特征。
7、物化探等其他图件(必要时提交)
8、矿体资源量预算图(主要是了解矿体控制程度、工程布置位置)。
注:
1、对于矿产预查、详查及勘探阶段的实施方案,依据相关规范,参照本提纲编制。
2、在勘查申请时有普查设计的,可以不提交实施方案,以设计书为准。设计书的编制应当满足本实施方案编写提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