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断章取义成语故事
断章取义成语故事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所以,学习成语是青少年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成语就是有道理的词语,它奠基着我国的文化之熙。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断章取义成语故事,希望有所帮助!
春秋后期,齐国的大夫崔杼和庆封合伙杀死了齐庄公,立庄公的异母弟杼臼为国君,史称齐景公。
崔杼与庆封因功被封为右相和左相。
卢蒲癸和王何是庄公两个忠诚的卫士,他们在庄公遇害后逃到国外去。卢蒲癸在出逃前恳切地嘱托弟弟卢蒲癸:“你要千方百计取得崔杼和庆封的信任,在适当时候使我回国,为庄公报仇。”卢蒲癸不忘哥哥的嘱托,后来当了庆封的家臣。他很快发现,庆封虽然是左相,但朝政大权全被右相崔杼揽住,庆封只是名义上的相国而已。
于是他帮庆封施出一条计谋,利用崔杼几个儿子争夺继承权的矛盾,杀了崔杼一家,崔杼也自杀身亡。
此后,齐国的朝政大权全落入了庆封手里。后来,庆封迷恋上了卢蒲癸的妻子,不再关心朝政大事,便让儿子庆舍来掌管。
卢蒲癸在逼死崔杼的过程中立了大功,自然成了大红人。他根据哥哥卢蒲癸的嘱托,设法让哥哥回到齐国,当了庆舍的侍卫。
卢蒲癸本来是卫士,勇力过人,庆舍很欣赏他,不久把自己的女儿庆姜嫁给了他。在受到庆舍宠信后,他又设法让同时逃到国外去的卫士王何回到齐国,与自己一起当庆舍的侍卫。
从此,两人私下联络了一些不满庆氏父子的人,准备杀灭庆氏,为庄公报仇。卢蒲癸的妻子庆姜发现丈夫的行为很神秘,便问他究竟在干什么,能否与自己一起商量商量。
卢蒲癸心想:我在计划杀灭你们庆氏的事,怎么能与你商量呢?卢蒲癸经不起她一再询问,便对她说,如果告诉了她,可能不但自己难逃一死,还会坏了大事。但是庆姜说:“你的.事也就是我的事。
你告诉了我,我能出力就与你一起策划,不能出力也决不泄露出去。”卢蒲癸感到妻子是在真心帮助自己,就把想杀庆氏的事告诉了她。
庆姜表示要大义灭亲,帮助丈夫完成这一义举,并严守秘密。预定举事的日子,选在庆封外出打猎的那天,庆姜又说服父亲庆舍随同齐景公去太庙举行祭礼。
就在这时候,卢蒲癸突然将长戈刺进了庆舍的胸膛。庆舍死后,卢蒲癸率兵杀灭了庆氏余党。
庆封在出猎途中得知这个消息后,带着随从的士兵回城,因城坚无法攻克,逃奔鲁国,后被杀。事后,有人问卢蒲癸道:“庆氏和你们卢氏都是姜姓的后裔,你怎么会和同宗的庆氏联姻,娶庆姜为妻的呢?”卢蒲癸回答说:“庆舍不因为我与他是同宗而避开,主动把女儿嫁给我,我又为什么要去避开呢?就像有人常常截取《诗经》中某篇诗的某一章节,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断章取义。
只要我需要,管它是同宗不同宗!
第二篇:那些断章取义名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曾经激励过,鼓舞过,感动过,震撼过我们名句,是否有错误呢?爱因斯坦的数学那么差?牛顿真的让苹果砸过?爱迪生那百分之99的汗水和百分之1的灵感下一句是什么?你们有怀疑过吗?
那些断章取义名句
世界上有很多名言警句,它们有的来自先贤,有的来自国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言论揭示了不少人生哲理,被奉为至理名言。但是,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千古名句,其实存在着被断章取义、以讹传讹的误读现象,背离了先人们最初的意思,然而其影响却很深远。
相濡以沫
这个成语估计连小学生都会用,多形容夫妻之间同甘共苦,互相扶持。如今只要是相处融洽的两口子,人们都会用这个成语来评价他们,无数夫妻也把它当作了婚姻生活的座右铭。不过,此语虽出自庄子之口,但庄子他老人家似乎并不认同。
《庄子·大宗师》里的句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有一条泉水干了,两条鱼被困在里面,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与其在死亡边缘互相扶持,还不如各自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庄子以平静淡定的口吻来借物喻人,表达他一种无牵挂的心灵境界。
以德报怨
这个成语出自圣人孔子之口,指用恩惠和美好的品德回报别人的仇恨。许多人在品读此语时都十分佩服孔老夫子的境界,觉得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思想核心——“仁爱”,即使别人对不起自己,自己也要对得起人家,其实这却歪曲了孔子的本意。
《论语·宪问》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认为,如果以德报怨的话,那么以什么来报德呢?可见,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绝非以德报怨。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原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意思是:战士之间的约定,说要一起死。后面的两句是说,现在和我约定的人都走了,我怎么活啊?现在变成写夫妻关系的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句话出自庄子的“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一向被尊为金科玉律。
原句:“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以有崖求无崖,殆哉矣。”
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的。也就是说,庄子真正想表达的是:生命有限,不该没完没了地去追无限的知识。
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
原句:“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爱迪生想强调的是后面。
刑不上大夫
曲解:古时中国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制不够公正,所以在高官犯法之后可以不受惩罚,不受刑罚。
实际上,孔子说这句话的原意是,提醒士大夫们要洁身自爱,千万不要触犯法律。而一旦犯法,将有刑具加身,则应赶紧自杀,不能受辱。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渡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之时,他就能够说:我所有的生命和一切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话,多么慷慨激昂啊。但事实上,紧接其后的是:“因此,必须赶紧生活,因为不幸的疾病或什么悲惨的意外随时都可以让生命突然结束。”
愚不可及。
这个成语现在的通用涵义是形容“一个人愚蠢无比”,但是原本涵义恰恰相反——指的是一种高超的生存智慧。原本深刻的涵义后来发展成最肤浅的字面意思,也算是断章取义的杰作吧。原文出处是《论语》——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在这句话中,孔子想要夸赞的重点不是宁武子的”智“,恰恰是他的”愚“。这里的“智可及”可以理解成宁武子这个人,所表现出的聪明智慧之类的,是人们是可以达到的;而后面”邦无道“时候的表现出的”愚“,那就“愚不可及”了,是指“不一般的智慧”,这种智慧人们就很难领悟。
“愚”字,是“大智若愚”的”愚“,是表面装作笨拙的样子,而内心却智珠在握,方寸不乱。可以清楚的掌握形势,却又不锋芒毕露招人妒恨,又不言行无忌招人猜疑,是最可怕最深沉的谋士形象,和“犬儒”之类是万万不同的。
这样的人表现在外在的低调,并不是出于谦逊,恰恰相反,他们有着最隐蔽的自傲,他们通明世事,知道绝大多数人都愚蠢且善妒,为了避免因卓绝的才智而遭暗算,所以用“愚蠢”、“深密”等手段把自己“包装”起来保护自己,同时又能把事办了,是真正的高人。这种人物的杰出代表就是荀攸,《三国志·魏志·荀攸传》中说道
“ 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谋谟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 ………………
“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其中《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智以料事,防以保身。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秦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是说,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这句话在现在看来,很明显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但同时,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
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断”的过程,即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
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老百姓掌握了诗礼乐,有发展前途,就让他们自由发挥;否则,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民间谚语联对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绝对是中国众多以讹传讹的话中最搞笑的例子之一。首先,这无毒不丈夫,就跟我们认识的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说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什么时候恶毒阴损,暗箭伤人这种前缀也能放在前边来形容大丈夫了? 原来,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任何人说话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孔老先生为什么要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样的话呢?这不仅和孔子的思想不符,更与当时的民间社会大环境对不上号。所以我们要看看,孔子当初是在一种什么环境下说出这句话的?这话又是对谁说的?
孔子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突然发现人家根本就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孔子怒了,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你卫灵公到底是喜欢德才,还是喜欢女色?在你心里我和你老婆哪个重要?于是,收拾行李,离开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发出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原来,孔子这句话所指的“女人和小人”,有一个特指的对象,就是卫灵公夫人和那些“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宫廷女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养生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是庄子说的。按照现在人们的普遍理解,这句话实在是励志类的明言警句,这可比孔老夫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气势多了,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学子在这句话的激励下,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奋发图强,追求上进,读那些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事实真相却让人哭笑不得。庄子的原话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对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我以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种永远看不到边的知识,就会精疲力竭。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这一俗语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为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和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狗屁不通
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是指狗的身体这一特点而言.由于”皮“与”屁“谐音,屁为污浊之物,对于文理不通的诗文或不明事理的人,以屁贬之,意思更为鲜明.后来人们将错就错,约定俗成地将”狗皮不通“变成了”狗屁不通“.王八蛋
这是民间一句骂人俗语.实际上,这一俗语是”忘八端“的谐音.古时的”八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为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即忘记了做人的根本,后来,”忘八端“竟被一讹传讹变成了”王八蛋“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这本是一句歇后语,“跳进黄河——洗不清”。因为黄河水十分浑浊,跳进去就很难再洗净了。讹变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后,就很令人费解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本作“舍不得鞋子打不住狼”,其意是说想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后来讹传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但让人触目惊心,而且与原意大相径庭了。刑不上大夫
通常大家认为”刑不上大夫"的意思是古时中国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制不够公正,所以在高官犯法之后可以不受惩罚.实际上,孔子的这句话原意是,提醒士大夫们要洁身自爱,千万不要触犯法律.而一旦犯法,将有刑具加身,则应赶紧自杀,不能受辱.“无奸不成商。”
古代成语“无尖不成商”也变了味儿,叫“无奸不成商”。无尖的“尖”来源于古代用来度量的斗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将斗装满之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在那个时代,不能敦厚到这种程度的,就被公认不够资格当商人。不过现在道德一日千里地下滑,“无尖不商”就成名副其实的“无奸不商”。
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
这句来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名言,常被人理解成“存在的东西就有它的道理”,把它拿来作为为现实某些不合理事物辩护的“理论”依据,依据这一理解,现实成为世界必须遵从的价值,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任何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思想的合理性,并让庸俗或世俗的现实主义价值观泛滥成灾。
但事实上,“存在即合理”中的理,可不是具有伦理色彩的道理的“理”,而是一种逻辑关系的“理”,“存在即合理”实际说的是“每一种存在,都有它产生的根源”,它不是一种伦理标准,而是一个逻辑判断。
“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
雨果的这句话被理解成人心灵的广阔和博大,其实在《悲惨世界》里结合上下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心的神秘,深邃和可怕。
“如果我能看的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
很多人以为牛顿说这句是谦虚,实际上当时牛顿一直在和胡克争夺胡克定律是谁发现的,这句话是牛顿给胡克的信里提到的用来讽刺胡克身高太矮。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前出师表》
用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一般用于自谦。现代的“卑鄙”是形容词,词义色彩转为贬义,意思是“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一般用于骂别人。
为什么古人说的话我们现代人要断章取义呢?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前者,因为现代人大多断章取义,知识不到家。理解文言文必须结合上下文分析,意思才不会差错。凭空拆出一句,而不去做详细的研究。凭感觉就去理解,大部分时候一定必错无疑。这在网络文学中比比皆是,国语没学到家,想当然的用,教坏读者。
后者,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交流的愈发的频繁,爱迪生、卢俊、孔子曾经的“名言”不断被“辟谣”,原话被公诸于世。这时,我们不禁想问:为什么要断章取义?名言的意义又是什么?
曾经爱迪生的“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激励了多少人去付出艰辛与汗水,去换取成功?当年卢俊的“人是生而自由的”是多少哲学家的人生信条?孔老夫子的“三思而后行”又让多少莘莘学子细心钻研、谨慎下笔? 这些被“擅自”篡改的名言五一不影响了无数人的行为与思考,引领人走向成功。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它们教会了我们想要成功就要付出足够的辛劳;想要成功,就是不被规则所禁锢;想要成功,就要谨小慎微。正是这些“名言”中的道理,让我们走向成功。
试想,加入当年人们听到的便是“原文”那结果又会如何呢?
人们因大发明家的“没有那1%的灵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不过是汗水罢了”许多人会因自觉没有那1%的灵感而懒惰下来,不愿“白白”付出那“99%的汗水”,而成功对于人们涞水也只不过是“南柯一梦”;听到“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中…”肯人们会放弃抵抗,逆来顺受,总统可能放弃权利,儿这个世界也会不复存在,人类也会成为食物链的最底层;听到“考虑两次就可以行动”一部分人更有投机取巧,随想随做,酿成大祸…可见,“真正的名言”不禁不会取得积极作用,有时反而是雪上加霜。
相反,被断章取义的名言更有积极意义。这不是正是名言的意义所在么?有谁会去计较三国演义中情节有多虚假?我们只是从中欣赏情节,欣赏人物品质、豪情;又有谁会去研究所有书中的真真假假?我们只是从中提取我们所要的关键信息;又有谁会去在意牛顿是否被苹果砸过?我们只要学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对于名言,我们只不过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改”使是“断章取义”。
名言的意义,断章取义,只是为了让我们生活的更好、进步的更快!
比起前者我更喜欢后后者,因为作者本人也被爱迪生那百分之99的汗水激励过,被小说中那精彩的情景震撼过,感动过,如果真要按历史一字不差的来写的话,我们也读不到好文章了,读的都是干巴巴的生硬的字。所以这些“名言”才会流传到现在。
第三篇:成语故事
成语小故事
1.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寓意: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寓意:遇事如果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能是好心办坏事。
3.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寓意: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5.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6.一字之师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一字之师”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7.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8.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寓意:按图像寻求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
9.班门弄斧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10.杯弓蛇影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寓意: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11.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曹操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貌。曹操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操,使曹操十分难堪。曹操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得由祢衡表态。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书记。祢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
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12.不学无术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成语“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13.才高八斗
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语“才高八斗”由此而来,形容人的文才极高。
14.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15.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16.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寓意: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7.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寓意: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18.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
19.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寓意: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20.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意思是说反覆多次向人告诫的意思。
21.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22.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寓意:告诉人们不要固步自封,应学习别人的长处,勇于改革。
23.窃符救赵
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生死荣辱为轻的优良品德自古以来,饱受称颂。
24.守株待兔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寓意: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25.掩耳盗铃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寓意: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
26.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形容勤学苦读十分刻苦的样子。
27.不寒而栗
汉武帝时,有一个人名叫义纵,因为受到太后的恩宠,做了上党郡某县令。上任以后,公务办得很出色,案子处理上敢作敢为,不论是有钱有势的豪绅,还是平民,只要犯了法,义纵秉公审办,皇上很赞赏他,调他做河内郡都尉。一到任,他立即把祸害一方的豪门大族满门抄斩,一时间,河内郡的治安和社会风气大有好转,有人不慎把东西失落在道路上,也没有人抢走据为已有。
义纵调到南阳任太守时,一个做恶多端的豪强地主宁成,正在南阳居住。宁成为了讨好义纵,每次迎送都装出谦恭的样子。但是,义纵对他的恶行早有所闻,到南阳后立即展开调查,很快就查清他的罪行,把他关押起来。后来,汉武帝又任命义纵做定襄太守。当时定襄的社会治安历史学家混乱。义纵到任以后,把押在狱中的没有加开具的二百多名重犯,以及为重犯开脱罪责进行贿赂的二百多名门客亲属,一律严加追究,拘捕治罪,一天之内处死的就有四百多名。从此以后,定襄的人一听到义纵的名字就“不寒而栗”--天气不冷却浑身发抖。
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28.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我们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尊长的习惯。
第四篇:被断章取义多年的经典句子
被断章取义多年的经典句子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句话出自庄子的“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一向被尊为金科玉律。原句:“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以有崖求无崖,殆哉矣。”
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的。也就是说,庄子真正想表达的是:生命有限,不该没完没了地去追无限的知识。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一直被翻译为: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句话被认为是孔子提倡愚民的理论根据。
实际上,这句话是这样断句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如果人民的素质高,就给他们自由宽松的环境;如果人民的素质不高,就要教化他们。这和孔子是倡导“有教无类”的思想相吻合。
不同的断句,大相径庭的意思。断章取义害死人啊。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原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意思是:战士之间的约定,说要一起死。后面的两句是说,现在和我约定的人都走了,我怎么活啊?现在变成写夫妻关系的了。4.对牛弹琴
一般认为是指那个音乐家非常愚蠢。但其实,故事是这样说的:古代的琴师对牛弹奏美妙的音乐时,牛只顾吃草。然而当他模仿苍蝇、牛蝇、小牛的叫声演奏时,那牛不由左右观望。这故事其实表明了古人的机变,说的是和“因人而异”相似的道理。5.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优”字时常被认为是“优秀”的意思,于是就解释成: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去当官。
实际上,“优”的正确意思是“有余力”,学者将这句译为:“做好了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6.刑不上大夫
曲解:古时中国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制不够公正,所以在高官犯法之后可以不受惩罚,不受刑罚。
实际上,孔子说这句话的原意是,提醒士大夫们要洁身自爱,千万不要触犯法律。而一旦犯法,将有刑具加身,则应赶紧自杀,不能受辱。
第五篇:有多少名言被断章取义
有多少名言被断章取义 久 久
中国人素来崇尚权威文化,名家说的话常常被当成金科玉律来使用,但有很多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初衷,迷惑着万千大众。
那么,哪些被误传最为严重呢?想必有不少细心的人早已发现,采纳各方意见加上笔者的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吧!
1、“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想必爱迪生这话大家都耳熟,因为它是中国人最爱说的“金玉良言”之一。它被广泛地运用于学习和工作中,对每个人,几乎都可以用“99%与1%”的悬殊对比来激励他/她上进。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不假,但紧跟着它的后半句是——“1%的灵感远比99%的汗水重要。”
爱迪生老人家完全被我们可爱的国人误读了,其完整的话是:“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话本身没有被偷梁换柱,但教材偏偏漏掉后面最关键的半句话——1%的灵感远比99%的汗水重要。导致全句意义被歪曲。爱迪生承认努力,但更重视灵感。他对天才持一种“有条件承认”的态度,即天才是最重要的,但天才也需要努力。
可中国教材上从来只有“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全面否定灵感的意义,太有“中国特色”了。
2、“存在即合理” 黑格尔主张“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按照他的观点,理性不仅仅是主观的理想性,而且是事物的本质,而事物归根结底要符合自己的本质,所以合乎理性的东西一定会成为现实。另一方面,并不是随便什么东西都可以被称为现实,只有真正合理的东西才能称为现实。
黑格尔说的本来是“存在的就是合乎理性的”,看起来和“存在即合理”没什么区别。仔细推敲,“合理”完全等于“合乎理性的”吗?我们平常所说的“合理”一般指“合乎人情事理的”,而不是“合乎理性的”。中国人“合理”的范围太大了,很多明明不合理的事,也好意思义正言辞地拿出这句“存在即理”!
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种学校的墙上几乎都有这么一句,实在是太常见了。此金科玉律出自庄子之手,原文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的。庄子这句话中,前半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是铺垫,后半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己”才是亮点!也就是说,庄子真正想表达的是——生命有限,不该没玩没了地去追无限的知识。
在中国,处处宣传“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读观,并辅以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等可怕的例子。庄子“不认为一个人能比自然更大”,他一句劝解读书人适可而止的话,却被当成激励年轻人拼命读书的名言。科举改成了高考——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读完出来一看,“哎哟喂,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啊”。“学海无涯苦作舟”了半天才发现,学的都没用,梦想成“全才”的人成了“蠢材”,何其悲哀!果然应了庄子那花后半句。当然,人要掌握一定必要的知识,但是,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孔子当初为什么会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么一句话?他一宗师级别的身份,不可能没头没脑地对女人开骂。在《史记》里,提到了孔子的卫国之行:“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
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邀请,到卫国参观学习休养,在这期间,孔老先生发现自己被耍了——人家根本是拿“孔夫子”的身份来抬高自己,并非真正支持他来教化卫国民众。卫灵公的老婆为抬高自己而贬低孔子。孔子怒了,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说罢收拾行李离开了卫国。
离开卫国之后,心情难以平复,大发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谁误传了这句话?话说,西汉的时候有位“大儒”董仲舒,大力主张“夫为妻纲”,借孔子的一句话断章取义,害了多少无辜的女子!
5、“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只怪那时没有标点符号,《论语》里记载的“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两种断句方案:
其一,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二,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前者的意思是“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人民的素质好,就给他们自由宽松的环境;如果人民的素质不好,就要教化他们。”
其实这话前面还有一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结合上下文,发现第二种断句方式更符合逻辑,况且孔老夫子是倡导“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不是吃官饭的,后者才应该是他老人家的本意。第一种断句方式,听着怎么那么有慈禧太后的范儿呢?
6、“以德报怨”
长辈一直说,孔老夫子教育我们: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善良感化他。
可我一直觉得,这也太憋屈了。如果有人毫无原因地给了你一记响亮耳光,你却笑意盈盈说:“打得好,你越打我我对你越好”——那得有多伟大的情操!事实上,是我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什么是“直”?就是保持自己的本性,不丧失志向和操守,始终恪守天地和人道的基本规律和法度。孔子的弟子问: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反而对他更好,好不好?孔子回答: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被别人打了,要遵循自己的原则,好好教育他,而不是一味忍让。别人以“德”来待你,需要以“德”回报别人。
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正直的孔老夫子被扭曲成现在这个逆来顺受的“受气包”。根源还是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要信仰孔子的民众成为“以德抱怨”的顺民,老老实实地服从他们的剥削和压迫。这句被曲解的“以德抱怨”,在中国“被压迫史”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皇帝残暴,“以德抱怨”;地主压榨,“以德抱怨”;八国联军到了首都,还是“以德报怨”,要“量中华之物力,结大国之欢心”„„
试想,如果中国没有这种“把正确的思想篡改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恶习,孔子的原话没被刻意曲解,我们还会有这样一种懦弱的思维方式吗?
7、“无毒不丈夫” “无毒不丈夫”,这句话非常搞笑。大丈夫,自然指心胸坦荡、宽厚仁爱的男人,“恶毒”这种丑陋的前缀怎能用以形容“大丈夫”?
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里边充分运用对仗,一个心胸坦荡、光明磊落的大丈夫形象跃然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一句话,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容易读为平声。所以,误传下来变成“无毒不丈夫”这句人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8、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说起这句话,其实大有来头,我想大家都听过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吧?江湖,这个“江湖”是从哪儿出来的呢?很多人以为最初是古龙小说里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不然,江湖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便是在庄子说“相濡以沫”的这句话中。在《大宗师》篇中,庄子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他说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相濡以沫,多美的情景,虽然这并不是爱情最理想的状态。当年街道居委会的老大妈就算再没文化,这句话肯定是会说的,在我们的父辈那个婚姻靠组织介绍的年代,这句话支撑了多少性格各异,却本没有多少感情基础的夫妻一直走到了今天,相濡以沫,多好的一个榜样啊,只是当年没曾想,只是当年不知道,既然需要相濡以沫才能支撑,为什么却不干脆洒脱地放手,把自己,也把对方放开去找各自的幸福,去找各自的江湖呢?
只是叹息一声,我们都没曾想到,除了一句相濡以沫,原来后边,还可以相忘于江湖。
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一般人理解是“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其实不是从光从字面上理解的那样,说天地残暴不仁,把世间万物都看成猪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猪狗,也根本不是你们想的那样说所谓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把百姓看得低微卑贱。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你们推崇的这句话,它的原意中根本没有你们所需要的压迫与歧视,却恰恰相反,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为什么现在你啃着干面包,别人却吃着海鲜大餐?在大叫不公平之前,为什么你不想想你是否和他流过一样的汗水?如果想不通,也行,那就别想了,为什么你不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稍微扭转一下这样的“不公”?只是大叫着不公平大叫着没天理大叫着等着天上掉个馅饼下来补偿你的委屈你的遗憾你正损失着的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有用吗?
10、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原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意思是:战士之间的约定,说要一起死。后面的两句是说,现在和我约定的人都走了,我怎么活啊?现在变成写夫妻关系的了。
11、对牛弹琴
一般认为是指那个音乐家非常愚蠢。但其实,故事是这样说的:古代的琴师对牛弹奏美妙的音乐时,牛只顾吃草。然而当他模仿苍蝇、牛蝇、小牛的叫声演奏时,那牛不由左右观望。这故事其实表明了古人的机变,说的是和“因人而异”相似的道理。
12、网开一面
一般认为是捕鸟时,把网围三面开一面。
其实真正的意思是这样的:就开一面网等鸟钻进来。当然,这个典故的主旨没有被曲解。
13、人尽可夫
一般认为是指“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她的丈夫。说明女子的作风问题。” 但实际上,这只是字面解释,“人尽可夫”本身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思。是后来的夫子理学断章取义,用以戕害女子。
这个典故出自《左传》。原文:(郑)厉公四年,祭仲专国政。厉公患之,阴使其婿雍纠欲杀祭仲。纠妻,祭仲女也,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母曰:“父一而已,人尽夫也。”女乃告祭仲,祭仲反杀雍纠,戮之於市。厉公无柰祭仲何,怒纠曰:“谋及妇人,死固宜哉!”
春秋时期,郑厉公深恨相国祭足专政,暗命祭足的女婿雍纠去把其老丈人干掉,就可接任相国的位子。雍纠对老丈人不好,可夫妻感情倒不错。回家后面对老婆有点心虚,被老婆雍姬看出问题,一番逼问,就坦白交待了。
雍姬回家问母亲:“父与夫孰亲?母亲说:“父一而已,人尽夫也。”父亲只有一个,而丈夫选择的范围就是天下男子了。雍姬随将事情原委告知父亲,祭足反杀雍纠,厉公逃往别国,祭足又拥立了郑昭公。
可见,“人尽可夫”现在的意思,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断章取义和曲解。
14、金屋藏娇
一般认为是给小三弄个另外幽会地点。
实际上,这个典故出自汉武帝刘彻当初娶陈**(比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要早)时说的句话:“若得**为妇,当以金屋贮之。”所以,金屋藏娇的“娇”实际指的是大老婆啊!
15、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优”字时常被认为是“优秀”的意思,于是就解释成: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去当官。
实际上,“优”的正确意思是“有余力”,学者将这句译为:“做好了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1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曲解: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正确解释: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17、刑不上大夫
曲解:古时中国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制不够公正,所以在高官犯法之后可以不受惩罚,不受刑罚。
实际上,孔子说这句话的原意是,提醒士大夫们要洁身自爱,千万不要触犯法律。而一旦犯法,将有刑具加身,则应赶紧自杀,不能受辱。
14、知识越多越反动
原句:“如果路线错误,知识越多越反动。”主席老人家都不能幸免啊„„
18、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这句话被政治教材曲解为:你不看花,花就不存在。
事实上,王阳明并没有否认花存在这一事实,他的意思是:当你没看到花的时候,花对你也没什么意义;只有你看到花的时候,花的颜色进入你的眼睛,传入你的大脑,你才知道这里有朵花,是这样的颜色。
19、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原句:“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拿破仑想强调的是后面。
20、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 曲解:指人心灵的广阔和博大。
其实在《悲惨世界》里结合上下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心的神秘,深邃和可怕。
21、如果我能看的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很多人以为牛顿说这句是谦虚,实际上当时牛顿一直在和胡克争夺胡克定律是谁发现的。这句话是牛顿给胡克的信里提到的。当时是讽刺胡克身高太矮。
22、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这句话是美国首任参联会主席、五星上将布莱德利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说的。我们过去知道的是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则是一举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我们是第一个让美国人在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签署了停战协定,大灭了美帝气焰,大长了人民威风,连美国人也如是说,这句话就是明证。
但事实上,原话是:“如果我们把战争扩大到中国,那我们就会被卷入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23、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渡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之时,他就能够说:我所有的生命和一切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话,多么慷慨激昂啊。但事实上,紧接其后的是:“因此,必须赶紧生活,因为不幸的疾病或什么悲惨的意外随时都可以让生命突然结束。”如果你不信,可以翻一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原文。
24、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的原句是:“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很明显,他也是想强调后面。
25、不存在一个掷色子的上帝 现在的教材说:“爱因斯坦反对量子物理学,是因为爱因斯坦认为量子物理学家承认有一个掷色子的上帝存在,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实际上,这句话是针对量子物理说的。量子物理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测不准”原理,它彻底打破了“决定论”的物理学原理。但爱因斯坦恰恰是支持“决定论”的,这与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有关。虽然爱因斯坦不是一个狂热的信徒,但他始终相信上帝的存在,他信这个上帝不限于基督教的,而是一个万能的造物主。他认为量子力学的“不确定论”就好像是上帝掷色子一样不可相信。
26、只要我闭上眼睛,世界就没有什么悬崖 因为这句话,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被中国人拿来当作信口开河的笑料,成为了西方哲学愚蠢一派的代表。
实际上,原句是:“只要我闭上眼睛,世界就没有什么悬崖。但上帝能够感知。”至少能说明,贝克莱不是个白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