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小小孩的春天》有感
读《小小孩的春天》有感
读《小小孩的春天》有感1拿到书本,看到书封面上歪歪抖抖的书名,顿时来了问题:以前都没见过这样出书的,书名题字不好,不是会影响书给人的第一印象吗?同时,我的兴致也来了:作者如此安排,定有深意。
目录更是有着孩童般的简约,《我的胆小》、《第一次投稿》、《和我一起长大的狗》,单看这些篇名感觉这像一个孩子编的书,没有以前看书那么结构严谨,但扉页的一行小字:“心灵中的文学”让我再次否定了自己的看法,我想知道作者著书的意愿,便读起来了。
读的时候感觉很轻松,不论是文章结构还是其中所用语文知识,并不像课堂上要求的那么严厉,得从作者写作意图,文章线索等文学角度来看待它,只是感觉作者只是在像与一个朋友聊天似的写文。例如《从家到学校的路》中就有这么一段:
“虽然可以看到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我们打赌哪个是北斗七星,哪个是启明星,好像整个星空都是属于我们的……月亮像奶奶的小脚,星星像妈妈的眼睛,她们都想亲人一样,一直在和我们一起。”
这段话讲的是作者和小伙伴看星星忽然而来的感受,小时候我也会这样凝望星空。看到有一颗星星在对我“眨眼”,我便能高兴很久,我还会叫上弟弟和我一起数星星。他数他的,我数我的,先开始还好、有顺序,到了后面,不仅是我的声音太大影响了他,我们貌似也数到一块儿去了。于是这几分钟前的约定便成了闹剧,我们就在洒满月光的院子里尽情的跑着跳着,父母催促几次“睡觉了”,我们才极不情愿的爬上床,但我还是和弟弟心有灵犀,爸妈睡了后,“睡着”的我们又瞪大了眼睛,透过花纹玻璃的缺口处望着月亮,讲着闲话。
“这样的日子不多,很快便过去了。”我与弟弟渐渐为学业真正操心起来,每晚即使写作业到深夜,也很难得瞧见月亮。庭院里也没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台灯下,桌椅前多了两个爱学习的人。多了点沉默的气氛。于是看月亮的时间便减少了,越发的减少了,到最后几乎没有了。有时上床前瞥见了一眼月亮,但它也大了起来,不再是当初两个孩童从窗角看到的那个月亮了。
终于有一天,考完了试,我与弟弟摆脱了学业的羁绊,作业的牵制,我们站在家阳台上,透过防盗窗望月亮,月亮更大了、更亮了。像小时候看到的那样,但能在一起休息的时间不多,过几天又有作业接踵而至的到来。那晚后,我们再没有如此看过。
这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我却没有用朴素却真情的语言,完整的记录下属于我的回忆,以至我不知从何忆起我的童年——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并没有被我记录下什么点滴,有的也只是片言只字罢了。但看到孙卫卫所著的《小小孩的春天》,我感到与我的童年非常像,像的仿佛是记录下我的童年。
每一次翻看不同的文章,感触都会不同,身边有同学不懂这个,便笑话我:“你都多大了呀?!还看小孩子的书?幼不幼稚哇?”我先开始只是苦笑一番,后来我根本不理会他们的话,我觉得我的思绪比较特殊,虽然我是十几岁的`孩子,但有种老者的心态,我会常忆起小时的事,每忆起一次,我都会惊讶的发现:原来昨天的那个懵懂少年已然蜕变,成为了这样一个“小大人”,不知是欣慰还是不舍,我近来常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每完整记完一件,我都感觉不错,因为我怕老了会忘记这些事,所以这样做。
越看他的文章,越像是走进了春天,越想记录下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朦胧中,童年的一切只像是一个掠影,能看出大体,但细节——不知去哪儿了。因此每次翻看都能指引我,再次忆起那些遗忘在几年前历史角落却一直在守侯等我翻阅回味的往事。
重温它们,我好像看到了一个幼嫩的自己在迎春的绿茵地上奋力跑着,为了到达终点,它让我又回到了人生的春天,我愿意永远待在那段时间里,待在那个最美的春天,永远只做一个没有烦恼的“小小孩”!
读《小小孩的春天》有感2“一个孩子,小小的孩子,拥有的春天却辽阔无比,温暖无限,光明无限……”孩童们的心灵是纯净的,天真的,淳朴的,无邪的,所以孩子们的春天很温暖,也很与众不同。
读这本书,像是在听作者把他小时候的趣事向我们娓娓道来,简单而童真。这些生活中的平常事,被作者精心挑选出来,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读它,让我们了解到上一代人的生活,也让我感受到那来自童年的纯真、质朴和快乐,品味到炊烟一般亲切、悠远的温馨乡情,让我的心灵为之感动,笑出声来或者落下泪来。
比如《我的胆小》这篇文章,写了十一件小事,老老实实、真真切切写出了一个胆小、可爱又好玩的“我”。胆小的“我”,不敢抓蚂蚱,不敢抓知
了,甚至连可爱的蚕宝宝也不敢碰。过年是大家放爆竹的时候,“我放鞭炮时必须得戴上手套,用竹竿挑着,而且大多时候都
是妈妈帮着点燃。”这细致的描写似乎真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胆小的孩子,用竹竿吊着鞭炮,裹着棉手套的小手紧紧捂着耳朵,妈妈笑着点燃了鞭炮,孩子闭着眼睛,蜷成了一团。
而《小小农民》却将那个靠天吃饭的年代真真切切地展示在我们眼前,农民们忙着收割农作物,不敢停歇“大人为了抢收地里的粮食,抢种下一季的庄稼,没有不起早贪黑的,辛苦得你真是难以想象……庄稼淋雨,也许就因为别人在抢着收割,你却睡了一个午觉,早收了一个小时的工,可是,可是,晚了,完了。”这些语句让我们体会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是如此艰苦,偷不得一点懒,否则,你大半年的辛苦就得付之东流。我们也应该通过这些文字自我反省一下,你是否在别人辛勤劳作的时候睡了一个午觉呢?当时的农村孩子如果不努力就得再走父母的老路,挑起生活的重担,起早贪黑,而在我们这个时代,孩子们基本上都有了优越的生活,但我们在得到幸福生活的同时,似乎也失去了一些催人奋进的动力。
“虽然那时少吃少穿,但是精神生活丰富,一本书,一张纸,一支笔,可以让我高兴很多天。如果时光可以倒退,我真想回到小时候,而且,我会认真过好每一天,每一个小时,不着急长大。”
这些文章,是作者对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回忆,对作者来说是那时最快乐的生活,而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思考。
第二篇:读小孩的《读后感》有感
读小孩的《读后感》有感
今天闲来无事,偶尔看到小孩写的日记,这是她们老师布置的一篇日记作业,读小孩的《读后感》有感。仔细看完后,发觉自己的小孩再也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已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思路清晰,思维也很敏捷,读后感《读小孩的《读后感》有感》。
显然,我们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小孩就在不知不觉中长大,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落伍,也就是现在最流行的词汇“OUT”了。比如pSp游戏机,我真的没有玩过,如果过多地评论它,只会弄得自己灰土灰脸。
为了在思想、心灵和感情上能与自己小孩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让我们一起与小孩同行!
附:《读〈丫丫的四季〉有感》
第三篇:读《触摸春天》有感
读《触摸春天》有感
读《触摸春天》有感1
在《触摸春天》中我清楚的看见了一个名叫安静的盲童。她整天在花丛中穿梭,好像花丛中的万物都在为她而绽放出新的生命,而她那充满灵性的双手,竟然拢住了月季花上的一只蝴蝶,蝴蝶在她手中扑腾,小女孩心中充满自信,因为这是一个全新而不可思议的经历。这个情景让安静充满,自然是蝴蝶鼓励了她,在这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受到即使是一个盲童也能用自己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来创造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而在我失去信心是老师在鼓励着我,在我没考好时,老师也会在我耳边轻轻地说:“这次没考好没有关系,凡事还有下次,可以努力”。而我回到家时,爸爸也会对我说:“学习的好坏不要紧,要紧是你曾经有没有努力过”。身边的人都是这样的和蔼可亲。他(她)们都曾鼓励过我,所以他们帮助过我,我当然要把感恩送给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我也要学帮助需要我帮助的人。
在这里我要对曾经教过我的老师说:“谢谢您们教会我怎样做人,怎样做任何一件事”。我还要对我的爸爸妈妈说:“谢谢您让我可以背上新书包,让我可以看见这五彩缤纷的世界,让我拜托重重困难,让我在最无助的时候想起来你们我的父母。在些我深深的向你们致敬。
读《触摸春天》有感2
伏契克曾说:“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是啊,无论我们的身体如何,都应该乐观地去面对生活---- 就像《触摸春天》中的主人公安静一样。
最近,我们学习了第十七课——《触摸春天》,里面的.主人公——盲童安静那种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没有失意、没有颓废,而是乐观地面对现实的情绪值得我们去学习。她还靠神奇的灵性抓住了一只连正常的普通人都难以抓到的蝴蝶。
但现实中的一些事情却让人感到难以理解。
前几天,我听说有一位中学生,因为没有考上大学而跳楼自杀。我个人认为,这一点也不值得。因为自己的生命只有一次,而大学没有考上,第二年可以再考一次,所以不能因一时的情绪而放弃生命。我们应该向海伦.凯勒、张海迪、桑兰那样乐观地笑对人生!
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珍惜它、热爱它、利用它!不要因一时过失而悲伤,放弃生命,而应该去迎接美好的未来。
读《触摸春天》有感3
每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一定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就像《触摸春天》里的盲女孩安静一样。
春天来了,安静每天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我想一般盲人都是用一根竹竿探路的,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生怕跌倒。而安静却走得与我们平常人没什么两样。想到这,我继续往下看,嘴巴从紧闭渐渐张成了“O”形,当我看到安静的手指悄然拢住了一只停在花朵上的蝴蝶时,我惊讶极了。一个失明的小女孩怎么可能会轻而易举地拢住一只蝴蝶呢?换做是我们的话也不会那么容易做到的。好奇心驱赶着我往下看,直到最后我才明白一个道理。是呀,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由自己决定,由自己使用。盲女孩安静,虽然看到的.一切是黑暗的,但她的内心是明亮的,她是在用心看世界,用心在生活。
海伦·凯勒曾经说过:“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大家应该都读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就是海伦凯勒写的一部书。在海伦凯勒的心里,视觉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她多么渴望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哪怕只让她看三天的世界就心满意足了。而我们,不知比她们幸运多少倍,却从来不知道珍惜爱护,好好利用。就让我们用美丽的双眼去观察世界、发现世界吧,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读《触摸春天》有感4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大自然不可能永远都是春天,但人的心灵里永远可以拥有自己光彩夺目的春天。
本篇课文讲述了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盲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小女孩仰起头来张望。这个特殊的小女孩就是课文的主人公安静,说她特殊,是因为她是一位盲童;说她特殊,还因为她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影踪。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除了安静以外,世界上也涌现出许多身残志坚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奏出了一曲生命的赞歌。如:张海迪五岁高位截瘫,但他通过顽强的毅力写出了上万字的书——《轮椅上的梦》;国家优秀运动员桑兰跳马时意外受伤,终生与轮椅相伴,但是她笑对人生,战胜了病魔,鼓起了生命的风帆;患有肌肉萎缩性疾病的霍金,克服了残疾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一颗超新星……他们把自己的人生活得多姿多彩,永远沐浴在光彩夺目的春天里。
我记得海伦?凯勒写过一本书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想把这三天光明送给安静。我想她肯定会过的很充实。她可能会去曾经走过的小区,看看五颜六色的花朵,一定会非常高兴;她可能会去看书,在书的海洋里,在知识的天空尽情的翱翔;她还可能会到小河边散步,看见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发出欢乐的笑声……虽然三天会很快过去,但是对安静来说却是终生难忘!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大自然不可能永远都是春天,但人的心灵里永远可以拥有自己光彩夺目的春天。
读《触摸春天》有感5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热爱生命的文章《触摸春天》,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有一位盲人小女孩安静,她是一个十分热爱生命的盲童。有一次,居然用灵性拢住了一只花蝴蝶,这让我感到十分的好奇。
我读了这篇课文,知道了:无论是人、是动物,甚至是植物,他们对生命的欲望是极大的。
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位好朋友一起捉蚂蚁玩,我们先找到一个蚂蚁洞,再把蚂蚁引出来,然后我俩悄悄捉住它,蚂蚁并没有如我们想象中的一样一动不动,而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捉住蚂蚁时,它在我手中乱动,居然想逃出来.我没想到:一只小小的蚂蚁也会与人类反抗!我们把捉到的'蚂蚁放进一个小盒子里,我们拿盖子堵注,当捉住了几只后,我们想看一看这些小蚂蚁,当我们一打开盖子,蚂蚁好像早就知道了一样,正等在盒子口上,幸亏我们动作快,不然小蚂蚁一定会爬出来,我们真没想到一只小小的蚂蚁竟然有那样强烈的求生欲望。我们看了一会,就放了它们。
不管你是一个完完整整的健全人,还是一个残疾人,你都要热爱生命,而不能轻易放弃生命。
读《触摸春天》有感6
前几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触摸春天》。里面的主人公安静,让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这一篇文章主要讲的是:盲童安静,用自己特殊的方式知道了春天的美丽,触摸到了春天。
读了这篇文章,我还想到了一个和安静的命运差不多的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残疾女作家海伦·凯勒了。海伦·凯勒从小就成了看不见、听不到、说不了话的人了。按照我们一些人的看法,她已经无法和别人沟通了。有人说:“上帝给她所有的门和窗都关了。”但海伦·凯勒却不这么认为。她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让别人把想说的话用手写在自己的.手上,感觉出来后,再用手语回答。但有很多人还是说:“她只是一个例外,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而海伦·凯勒却说:“每个人只要努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要努力,奇迹就会出现。”
是啊!我也这么认为,只要有不懈地努力,就算上帝给你关上了全部的门窗,你也会打开一扇,并坚强地走出来!
读《触摸春天》有感7
他们显然和我们截然不同――在他们寂寞而又空虚的世界里。有的听不见清脆婉转的歌声;有的看不到芳草萋萋的自然;有的品不到风味各异的`小吃……这就是他们――被厄运笼罩的残疾人。
春天来了,社区的花园繁茂,到处鲜花盛开,蝴蝶翩翩起舞。瞎眼的孩子们静静地在花丛中徘徊。一大早,静静地在花丛中穿梭,一点也不粗糙。在花香的指引下,她准确地伸出一朵娇艳迷人的玫瑰。那只安静的手悄悄地合上,抓住了一只蝴蝶。一只眼睛明亮的蝴蝶被那个瞎女孩的魔手抓住了,真是个奇迹。蝴蝶在她手中翩翩起舞,安静而充满了惊奇和怀疑。很长一段时间,她张开手指,蝴蝶飞走了,静静地抬起头来。此刻,她在8岁的人生中,一定跨过了一道美丽的弧线。
安静的故事让我们明白:残疾人也有远大的梦想与抱负,也有对学习的渴望,也有对追求生活的希望。所以我们不能看不起残疾人。我们要尊重他们,呵护他们,不能让他们因自己身体的残疾而自暴自弃,把痛苦烙在他们心上。
我想对世界高呼:请你献出一份爱心,用心尊重每一个人,创造更和谐,更美好的明天。
读《触摸春天》有感8
我曾经读过这样的一篇文章,题目叫《触摸春天》。它深深地触动了我的灵魂,使我的心灵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里的主人翁是一个盲童,名叫安静,她每天都会来到一个鲜花盛开的花园,是那浓郁的花香把安静吸引到了那里,安静在花香的引导下,准确地抓住了一只花蝴蝶,蝴蝶那微弱的小生命在安静手中不停地扑腾着,善良的安静最终将花蝴蝶放飞了,虽然安静是第一次抓住蝴蝶,也是第一次触摸到春天,但是就是那微小的生命给了安静生活的光芒、生活的乐趣,打开了安静那颗沉郁的'内心世界。
一个盲童都有如此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让我懂得了做一个人,无论你的身体是否健全,只要我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就一定能创造属于你自己的春天,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如果你是一个身体残缺的人,没关系,你要坚强、要乐观,要积极向上,要热爱自己的生命,更要去体验一个个你从没有体验过的地方,相信你能行。
读《触摸春天》有感9
《触摸春天》一文给了我极大的震撼,盲人有盲人的生活,聋子有聋子的王国,哑巴也有哑巴自己是世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好和坏,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度,你我都无权去干预,更不可以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你该怎样,他该怎样!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的同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何况是盲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我想残疾人也有自己个人的愿望。《触摸春天》这篇课文说道就是一位八岁的盲童身残志不残的`故事,她看不见美丽的世界,鲜艳的色彩,但是她有灵敏的嗅觉和触觉,以及准确的判断力,她凭借着这些优势做到了我们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从安静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们对生命的糟蹋,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我很惭愧。
现在我懂得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我为残疾人这种身残志不残的精神感到十分骄傲。同时我也呼吁所有的同学们热爱生命,关爱自己的生命。
读《触摸春天》有感10
贝多芬是个音乐家,他一生共写了32首奏鸣曲,9部交响曲,被世人称为“乐圣”。
他的一生非常坎坷。尤其在他50岁时,他耳聋严重恶化。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再没有比这一打击更沉重的了。双耳失聪限制了他的钢琴演奏。令人震惊的'是,病魔没有打倒音乐家的意志,也就在这段时期,他创作出了他生平最伟大的作品──《命运》交响曲。
一位作家说过:“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你可以好好的利用它,你也可以白白的糟蹋它,这一切全由你自己决定。”是啊!热爱生命,不向命运低头的人才会永远拥有春天。你看,一粒香瓜子掉进砖缝中能长出小芽;飞蛾被打中了不断地挣扎,终于又飞了起来。因为它们都有求生的欲望,因为它们都有对生命的向往。
大自然不可能永远都是春天,但人的心灵里永远可以拥有自己光彩夺目的春天,但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只要你有顽强的精神,不屈的意志,美好的春天会永远属于你!
读《触摸春天》有感11
在四年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吴玉楼写的《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文中的作者给我的印象很深。
课文讲的是作者邻居的小女孩——安静是个盲童,清晨,她穿梭在花丛中,巧然拢住了一只逗留在一束月季花上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的充满了惊讶。许久,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文中安静是个双目失明的孩子,但是她居然捉到一只连正常人都难以捉到的蝴蝶,这真是一个奇迹!盲人居然也能捉到蝴蝶,那是因为她热爱生活,她以一种开朗的心情来迎接春天,她没有自卑。所以她捉到蝴蝶。
看了安静捉蝴蝶的经历,这让我联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杏林子——台湾文坛上著名作家,
如果真的拿杏林子和安静的成就来比那就是太远了,但是她们有个共同点。杏林子自12岁起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他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小学便辍学的杏林子,数十年来坚持自修,以至成为台湾文坛上最著名的作家。她们的共同点就是她们都热爱生活,没有因为残疾而自卑,也不会因为残疾就把自己的生命荒废。
纵观我们这些健全的人,有着发达的四肢,有美丽的积极向上的五官,我们之中有些人却并没有他们那种坚强乐观,热爱生活的态度,我们总是虚度光阴,空度年华,遇到少少困难便退缩逃避。与杏林子比起来真是自愧不如啊!
所以,我们要把握分分秒秒的时间,努力学习。学习她们开朗的心情和身残志强的毅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读《触摸春天》有感12
他们显然和我们截然不同——在他们寂寞而又空虚的世界里。有的听不见清脆婉转的歌声;有的看不到芳草萋萋的自然;有的.品不到风味各异的小吃……这就是他们——被厄运笼罩的残疾人。
春天来了,小区的花园枝繁叶茂,到处百花盛开,蝴蝶翩翩起舞。盲童安静在浓郁的花丛中流连。清晨,安静在花丛中穿梭,没有一点儿坎坷。她在花香的引导下,及其准确地伸向一朵娇艳欲滴的月季。安静的手悄然合拢,捉住了一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眼睛明亮的蝴蝶竟被盲姑娘神奇的手拢住了。蝴蝶在她的手中扑腾,安静充满了惊讶于疑惑。许久,她张开了手指,蝴蝶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头张望,此刻在她八岁的人生一定划过了一道美丽的弧线。
安静的故事让我们明白:残疾人也有远大的梦想与抱负,也有对学习的渴望,也有对追求生活的希望。所以我们不能看不起残疾人。我们要尊重他们,呵护他们,不能让他们因自己身体的残疾而自暴自弃,把痛苦烙在他们心上。
我想对世界高呼:请你献出一份爱心,用心尊重每一个人,创造更和谐,更美好的明天。
读《触摸春天》有感13
著名作家池莉曾经说过:“永远有多远?”我用自己的话来说:“生命永远,微笑永远。”当面临死神与生存的抉择时,我们要扼住死神的喉咙,让他离你远去。
“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只要有信心,就会退出厄运的悬崖峭壁。
文中的小女孩儿安静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应对失明,因此,她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春天,活得也很快乐。
桑兰如铁的性格就证明了“当你微笑时,世界也对你微笑;当你哭泣时,你永远独自一人。”
受伤时的桑兰只有17岁,当她醒来的那一刻,在跳马上凌空翻飞的体操世界已然破灭,但同时她发现了另一个让自己快乐的世界——用微笑唤起人们的爱和信心,用微笑赢得新职业的梦想。用快乐感染别人,是她23岁的青春最闪亮的标签。
贝多芬曾对命运发出愤怒的吼声:“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生命活上千百次该是多美!”
我们在生活中也该这样,无论在哪种生存环境中,都要“努力地活着”,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最大的张扬。
永远有多远?生命永远,微笑永远。
读《触摸春天》有感14
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安静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世界中的盲童,但是,双目失明的她并不气馁,反而更加热爱生活,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的春天。
或许,生活是索然无味的,或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这只不过是你热爱生活的程度不同罢了。只是我们大家都缺少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和一双慧眼罢了。
如果你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你将觉得世界上有许多可爱之处:明媚阳光,小花默默无闻地散发出令人陶醉的芳香;小鸟悠扬的歌声令我们忘记忧愁;如果你有一双锐利明亮善于观察的眼睛,你将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动植物奇妙与惊人的特点,小草,被野火烧过后,来年春天还能发芽生长;柳树,被砍断枝条,还会抽出新的枝叶来;松树,能在风雪中昂首挺立;如果你有......我们身边不也有这样的人吗?忠于职守的交警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始终每天管理交通;治病救人的医生和护士,他们一次又一次救病人于生死攸关之际;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每天深夜还在灯光下为我们呕心沥血地批改作业......
他们用自己那颗火热的.心感受着生活,并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生命是美好的,渐落的夕阳,怒放的花朵,枝头歌唱的小鸟无不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生命虽然美好但也是短暂的,作者吴玉楼在结尾处写到过这样一句话:“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我希望大家永远地记住这句话,做一个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人。
读《触摸春天》有感15
在我们健全人的生活中,我们能通过眼睛去发现和欣赏美丽的事物。但在盲人的眼前却只能是一片漆黑。想一想,如果你的生活天天被黑暗包围着,那么你一定觉得痛苦万分。而在《触摸春天》这篇文章中,呈现在我眼前的盲童安静却有着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是一个令人流连的季节。在安静的心中,春天也是一个值得她欣赏的季节。不是用眼睛欣赏,而是用心感悟,感悟每一个细微的小生命,每一寸明亮的阳光。我想这才是对春天的真正解读,这才是欣赏春天的`最高境界。当她用自己的灵性拢住蝴蝶时,真是一个奇迹,她做到了有些正常人都不能做的。上课时,老师讲得一句话令我记忆深刻:“与其说安静通过自己的灵性拢住蝴蝶,不如说蝴蝶是被安静的乐观、聪明、热爱生活的态度所吸引,情愿落入安静的掌心里。”是啊,安静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不仅感动了我们,还感动了大自然中的生灵。还记得课文中安静放飞蝴蝶的插图吗?从她的眼神当中,我不仅看到了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中划过美丽的弧线,更从中看出了透出来对生活的憧憬,对视觉的渴望。我送给安静一句话:“心是无形的眼睛,希望你能忘掉眼睛给你的痛苦,享受心给你的快乐。”
既然,一个盲童都能乐享生活,我们也享受生活吧!不要总是抱怨生活对你不公平,它对每人都是同等待遇,不会有好事总敲你家门。人生就是要你吃遍酸甜苦辣咸,学者把它当玩具玩。生活不是给你美,而是要你去发现美,探索美。
第四篇:读《触摸春天》有感
读《触摸春天》有感
触摸春天讲的是一位名叫“安静”的盲女孩。她神秘地抓住了蝴蝶,把蝴蝶放了,蝴蝶在她的人生中划过一道美丽的痕迹。她,虽然盲目看不见方向。可是她对路型非常熟悉。啊,一个盲目的女孩都可以不自卑,更何况我们呢!
江苏宿迁宿城区区三年级:臧婷
第五篇:读《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有感
读《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有感
读《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有感1
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王悦薇老师作为教师是如何捕捉孩子童真、发现孩子闪光的一面,也看到了她作为母亲,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引领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王老师用48个小故事,讲述了她与学生,与自己的孩子相处的点滴故事,温暖又感人。这些故事里,聚焦了学习、人际相处、情感启蒙、原生家庭教育等各种成长的小问题,这些问题看似麻烦,但孩子们的麻烦,都是可爱的小麻烦,孩子们争吵,但是也会马上擦干泪水,他们打架,但是不会恶言相向,他们是可爱的。看完不由得感慨,这是一位多么优秀的老师呀,能够将孩子们许许多多小问题处理的井井有条,并引导孩子们成长,这都是身为人师的智慧。
教育的本质
没有一种理论可以指导所有的孩子,没有一本书可以教会我们所有的方法。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想。只有这样,那些别人的故事,别人的话,才能变成我们自己内心的信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理解成长。只有成为更好的自己,才会拥有更好的孩子。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书中说到:“教育界有一句话,叫“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当我们的身体蹲下来的时候,心灵是不是也跟着蹲下来,用平等、尊重、体谅的心态来看待小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蹲下身来,和孩子一起看这个世界。那些在我们大人看来很小很小、微不足道的事,在孩子看来,却往往很大很大、是很重要的事。只有和他们目光一致,才能真正了解他们,走近他们。很多时候,孩子看世界的角度和喜好的标准,跟大人是完全不同的。身为教师,我们不该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来认同我们。教师多问,多听,多了解孩子的想法,总归不会错。即便孩子说得不对,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先接纳他的情绪,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跟孩子做有诚意的沟通。
养育的意义
书中还提到了养育的意义,我们是孩子的陪伴者,而不是拥有者。孩子只属于他们自己,而不属于我们。我们无法要求一个生命完全服从于另一个生命,一种生活完全操控于另一种生活。养育不求回报,不求服从,只是一路相陪,一路相助。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收获了他们的.信任、依赖和拥抱。生命相互圆满对方,丰盈自己,这就是养育的意义。儿童是最赤诚、最天真也是最纯净的,这是一种至真的力量,不断荡涤着我们的生命。
自我的感悟
我们要努力成为一名善良且用爱心教育关爱孩子的教师,孩子们小小的,却那么细腻的反映出内心的世界,又大大的,像一面镜子照出成人的“丑陋”。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他们值得拥有天真烂漫的童年,拥有试错的机会,请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不要用功利心去对待他们,我相信每个孩子的心都是光明的,每个孩子的灵魂都是自由的,也许,这就是让孩子变得更好的力量。
我们终将成长为一个大人,在成为大人之前,请先做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在成为大人之后,请认真和自己的小孩相处,不管是你内心的小孩,还是你养育的小孩,因为,他们都是很好很好的小孩。
读《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有感2
新元肇启,万象更新,满室书香唤起了新一年的开始,我翻开了一本新书开启了一场新的修行。
该书是知名语文老师王悦微老师的新作——《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可究竟是什么样的小孩,在作者眼中才称得上是“很好很好”的小孩?用一个“很好”来形容还不够,得用两个……她遇到的小孩跟我遇到的小孩有什么不同?能消除疑惑的唯有走进书中了。
书中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和大条的道理,反倒都是作者王老师与学生之间质朴的故事和动人的细节,以至于我花了没多长时间就读完了。忽而感觉有时候阅读,品的未必是深刻的哲理,也可以是生活的细节和温度……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作为一个教龄十多年的知名语文教师,她的日常也会为教育学生而苦恼,为学生问题而焦虑,为鸡毛蒜皮的事而急躁……因此,在接触王老师每个故事时,我自然而然地对号入座起来了。网络上都流行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可如此看来,教师的悲欢却是相通的。
当然,在王老师身上,我学到的远比我自己琢磨出来的多且有用。
为人师:做彼此的倾听者,当孩子的知心人
书中有一个章节记录的是王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其中一个故事讲述的是王老师与学生杨飞豪之间的细节。故事中的“帅哥豪”是一个有个性、敢与老师顶嘴、叛逆的孩子。因为一次考试,作文题目不会写就空着,从而引起了一场师生之间的“较量”。智慧的王老师并不是选择责备和惩罚,而是沟通,了解了原因之后,她选择给学生换个题目的方式,终止了这场“较量”,同时还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良好师生关系,最后“帅哥豪”却告知王老师自己要转学。王老师不舍地给孩子赠送了礼物和祝福语,郑重地和他告别。我想,在王老师眼里,“帅哥豪”不只是一个要转学的学生,而是一个要远行的孩子,一个变得越来越好的孩子。教师的悲欢不仅相通,就连经历也是相通的。说来巧合,我也遇到过这么一个孩子,名字也叫“阿豪”,也很有个性,常跟我顶嘴。也还真巧!同样也是因为作文题目不会而空着不写,结果还闹了一场不愉快的较量。最后也像“帅哥豪”一样转学了。唯一不同的,也是我至今都不能释怀的是,我没能像王老师一样,给予“阿豪”适度的“心理关怀”,让他对我有足够的`信任。当他作文题目空着时,或者我可以多一份耐心,多一些沟通,能像王老师一样,试着退一步,或许能看见孩子好的一面。当他要转学的时候,或者我能够像王老师一样,跟“阿豪”倾谈,像姐姐一样,像朋友一样给即将远行的孩子祝福和叮嘱。我想,这也许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吧!
像这样需要心理关怀的学生未来一定还会有很多,只愿我们都能够守护孩子的内心,倾听彼此,成为孩子值得信任的知心人。
为人师:“斗”不过就加入,“气”不过就释怀
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王老师是怎么做到智慧地与学生斗智斗勇的?我想这可不是减龄短短几年可以相提并论的。但是,正如我开始说的,教师的悲欢是相通的。这不,我又可以从王老师身上“偷师”了。每个老师都会遇到那么几个“难缠”的学生,但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见识到“难缠”的老师。为了稳住班上的几个调皮捣蛋,只爱恶作剧,但不爱学习的孩子,王老师机智地想出了一招“擒贼先擒王”。她能够放下老师的架子,先与几个“调皮鬼”当中的“头儿”以哥们儿的方式相处,通过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沟通,让他成功地和自己站在同一阵线联盟,再发挥自己“领头羊”的作用,一步一步让其他“调皮鬼”回到也不好轻举妄动,最后乖乖听话。我不禁为王老师的教育机智拍手叫绝!甚至不自觉地在脑海中把自己和班上的几个“调皮鬼”之间的周旋过程事先预演一番。
与学生之间的相处,的确更多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倘若我们事事都是跟一个孩子过不去,也不知是折腾自己,还是苦了孩子……倘若能够适当放下老师的铠甲,加入学生的队伍,有这些适当放下“恩怨”,一切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为人师:无法取悦所有人,只做更好的自己
老师非圣人,无法让所有人顶礼膜拜。既然无法取悦所有人,那我们只管做更好的自己。原来,如此优秀的王老师,也会遭到学生在背后指指点点和说三道四。但大气的王老师并没有责备和生气,反倒是理解。当学生告诉她,有人在背后说她坏话时,王老师却表示:“作为一个老师,我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也受得起大家的议论。我不怕你们在背后说我坏话。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听到有人在背后说我坏话,那我也不会对这位同学生气,也不会记他的仇。我只会对自己说:‘要做更好的自己,改正自己不对的地方,让学生们都来喜欢你。’”这大概就是我缺乏的教育的底气吧!的确,我们无法取悦身边所有人,唯有努力做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欢,与学生相处也如此。这样让我坚定了要做更好的自己的决心。
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漫长的修行,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化解难题,解开心结,让自己身上的光照亮每个孩子心中的黯淡,发现孩子身上的美好。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其实,我们本来就是一道光,因为照进了孩子的心中,这光才有了意义。诚如作者所言:“我相信,每个孩子的心都是光明的,每个孩子的灵魂都是自由的,也许,这就是让孩子变得更好的力量。”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当一道光,不在乎明暗,能照进孩子心中,便是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