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门】《吾国吾民》读书笔记
【热门】《吾国吾民》读书笔记2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吾国吾民》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吾国吾民》读书笔记1在成功学漫天的时代,无数人教你如何走向成功,却没有人可以保证最后一定会有一个不错的结果,于是,“卡耐基”也不幸的沦为“成功学教父”之一。假期时读了《人性的弱点》,生动有趣的案例,贴近生活的理论,读起来倒是不觉得过分乏味,收获方面,不是特别大,但总是有所想
不要频繁的批评他人,谴责或是抱怨。情绪可以在人群中传播,负能量满满的人不会受到周围人的欢迎,也不会讨得大多数人的喜欢,保持着内心的阳光与积极,会由内而外的塑造一个人独特的气质,相处时,会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记住一个人的名字。第一次见面时,双方都会互通姓名进行自我介绍,以便让他人更快的认识自己。但这却是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忽略的环节。名字是一个人的标签,象征着一个独立的个体,若是能够在第一次见面时便牢牢记住对方的姓名,再次会面时准确无误的称呼对方,对方在惊讶的同时,又能够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便是一个绝佳的招呼方式,对于一个人来说,记住他的名字,就是世界上最甜美最重要的语言。书中描述,美国的著名总统罗斯福能够花时间记住身边佣人的`名字,并主动与其打招呼,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关注他人,重视他人的表现
不时的给予身边人真诚的赞美。缺点与优点总是同时存在,学会主动发掘观察身边人的优点特质,然后告诉对方。不论是精致的妆容,还是新衣服非常漂亮,都可以是夸赞他人的理由,当然,若是夸赞可以真心真诚,便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消极的人,眼里只有消极,总是会紧紧抓住别人的缺点,以达到抬高自己的目的,却也是大多数人的惯用伎俩
学会主动微笑。微笑对一个人的作用是巨大的,带来的改变也是肉眼可见的。若是想要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给人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那么微笑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甚至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技能
做一个懂得倾听的人。当今时代,人人皆在负重前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灯红酒绿,好不热闹。可是越来越多的人却倍感孤独,开心的时候无人可以分享,难过的时候无人可以倾诉,是多数人的常态,于是,学会倾听他人便成为了一项极佳的收获感情的方式
学会自重,既然无法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那就努力完美自己,让自己更爱自己吧,有人不喜欢你,其实真的没关系。也许,你真诚善良,对学习和工作都充满热忱,热心帮助他人,对人温柔体贴,做事礼貌规矩,可终究还是有人不喜欢你。若是一味的努力迎合他人,甚至用近乎于谄媚的方式得到他人的接纳,真的很不值。你极力讨好别人的样子,让人心疼,也让人讨厌
人性皆有弱点,我们或许无法完全改变它,但也并不需要感到惧怕,换个角度来思考,其实它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完美自己的动力
其实,你已经足够优秀了,现在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只是因为,你还在向上攀爬......
《吾国吾民》读书笔记2古时边境异族侵犯,中原大地多于混战分裂后复归于统一,之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则中华始终为中华,不过是政权更易而文化融汇,却并不曾为真正外来势力所倾覆。究其原因,有当时交通联络不甚紧密,世界尚处相对封闭之状态,故发起战争者多为周边民族;而边境民族多为夺中原政权而来,处于统治之时反倒更积极接受汉族文化,以控制下层汉族基体。现在看来,古时混战结果实则是异族与汉族间互相吸收同化而使中华民族更趋庞大之过程。
然论及中国近代之西方侵略者,这性质则大为不同。彼时正当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世界孤立状态被打破、航运发达,西方资产主义者艳羡中国之地大物博而催发“黄金热”,乃为利益所趋到达中国,及后更上升为整个资本主义国家之政事,便谋划发动殖民地侵略。古言“利益熏心”,西方资本主义者本为利而来,而又与中国隔千万里重洋,对于中华文化无甚了解,仅有的便也只是好奇甚或反感不理解,这利益的巨大吸引以及心理上的不甚苟同便让西人有了吞并蚕食四万万人民之中国的可恶念头。
然为何中国能在这悠久并历经周而复始分分合合的历史中生养至期颐之龄?而又在西人大举入侵时顿陷崩溃与毁灭?这似是类于“成也萧何败萧何”之事。中华民族之“德性”是其“优越的生存本能,一种新奇的、超自然的、非凡的活力”,“他们是中华民族之弱点,同时亦为生存之力量”。这一“德性”,正如书中“猪”“狗”之说,“狗往往喜欢咬弄猪,而猪只能报之为‘唔嗯’”“他甚至竟或愿意变成一只真正的猪,因为它的生活实在够舒服。所以也不致羡慕狗……他唯一所巴望的是:狗不要来纠缠他,好让他独个儿自在着”。中国倒希望独个儿自在着,倘若说西人能予中国以缓步使之自在发展,中国必是遵于自然继续温和而极缓地平静呼吸着。但历史车轮驶过一地,碾过一方,怎会忽略了庞然中国。非洲原始部落尚不得置身其外,当哥伦布的历史之船驶向非洲土地,这既是原始部落人民深重灾难的开始,也是历史所赐予的考验。而中国如此耀眼于东方,又如何能逃脱历史的磨难呢?幸而吾国因民族庞大、幅员辽阔,方勉勉强强躲过覆灭之灾。
而民族“德性”,如书中所说,中国人则有“圆熟”、“忍耐”、“无可无不可”、“老猾俏皮”、“和平”、“知足”、“幽默”、“保守”,拣其一似皆非积极优秀,甚乃为消极恶性,然失其一者,似又非为真正之中国人。大多生长于欧美各国的华裔人士,虽有黄种样貌、中国血统,但其价值观念、内里品性表现于其行事作风当中却是完全西式的。细究此等德性,其中可寻偏于自然之影子,模糊而矛盾多样,却又是无可言说的和谐。正如中国人烹饪时常说的盐适量、水少许、火候一定,并无西人几克、几分、几度之精确考究,但偏偏中国人更善于烹调且美食如许。中国人因之德性模糊而矛盾多样,他便欲求心的地位,而不复虚劳以争取不可达到之目的,由此便显“圆熟”,他会循规蹈矩地行走、脚踏实地地劳务,前方有旗帜鲜明,他便知那正是他该走的路,而冒险进取则少有出现在其头脑中。于是,他还会了“忍耐”,因其要如虔诚教徒般行走、劳务,故此他又“保守”,同时这也使其能包容任何的边境异族,甚至神奇地吸收融汇,正如大海所能兼容并蓄纷繁杂乱之水生动植物。如此种种,似乎冥冥之中受着某种力量的牵引,中国人生就了古怪而和谐的诸多“德性”。
如此说来,中国人之德性似又使其成为可爱又可恨之人。则对待诸如民族“劣根性”问题,实应慎重,中华民族之绵延流长与此等“德性”休戚相关,关于此等“德性”,不可否认其中确存劣等之可能,怕只怕揭其坏絮之皮便可显其优良之内。正如书中所言:“有时他的祖系自尊心理占了优越,而正当的自尊心理与无意义的古热,只隔着一线之差,则甚危险。有时他的羞耻本能占了优势,而真切的革新愿望与肤浅的摩登崇拜,又只隔着一线之差,当亦不妥。要避免此等矛盾,确乎非是轻易之工作。”
第二篇:《吾国与吾民》读书笔记
基于过去,适于将来
——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然而,《吾国与吾民》这本书问世了,正如所有伟大的书籍终会问世一样。它满足了以上所有这些要求。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骄做,写得幽默,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是由一位中国人写的,一位现代的中国人,他的根基深深地扎在过去,他丰硕的果实却结在今天。”(赛珍珠序)
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风雨飘摇,格局动荡的时代。沉浸在历经了几千年才营造出的梦境中的中国人们惊讶地发现看着他们已经“睡过头了”,他们的床榻已经被侵略者们所占据,他们的身边充斥着闻所未闻的思想,物质和文化。所以国人们迷茫了,他们无法分辨身边的一切,甚至于对那个曾经沉浸依恋的梦境也产生了怀疑。不只是中国人,那些侵略者们,即床榻上的其他人对于这个刚从梦中醒来的中国也是一知半解。他们需要文字性的资料说明来帮助他们看清中国,中国人自己也需要一些清晰的指引来帮助他们由梦境过渡到现实。于是,许多有关中国的书籍应运而生。但其中很多的著作都不符合这样的要求,因为它们的内容是虚假的,言过其实的,作者在狂热地为一个伟大到不需要为之辩护的国家辩护。那些著作是为了取悦外国人,而于中国则不配。林语堂先生的这本书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现实国情,以客观真实的视角去解读中国,理清中国和中国人和思想精神制度,展现人们的生活之道,为那些想要了解中国的人们提供了一条捷径。
《吾国与吾民》这本书的写作思路大体归纳为:由大及小,由里及表。先叙述中国人整体的特点,即他们的性格,思想,精神,文化等,逐层深入,延伸到生活,艺术这样的细节,它是一个由内在精神到外在生活表现的过程。但在章节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紧密联系,过渡紧凑,承接连贯,给读者以目不暇接的阅读感受。
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内容对于时代的适应性,尤其在对中国人性格和理想分析上。林语堂先生对中国人性格的描述鞭辟入里,中国人的性格实在称不上优秀,因为历史的积压和现实的胁迫,中国人乐观幽默知足常乐,但也超脱老滑消极避世缺乏社会责任。这是很矛盾的性格,在在中国人身上却能很好的融合。林语堂先生说“消极避世并非一种崇高的道德,而是一种在没有法律保护下的不可忽视的处世态度。它是自卫的一种方式,我们培育这种品质,正如乌龟培育自己的甲壳一样。中国有名的淡漠的凝视仅仅是一种自卫的凝视,有其深刻的文化与自律的背景。”他对于中国人性格的分析是基于对历史的总结和对现实的感悟,所以放在今天我们生活的时代也依旧适用。举个例子,前几年广受争议的“老人摔倒无人扶”现象盛行一时,最后竟上升到了国民性格的高度。中国人不是没有同情心,只是谁也不知道将老人扶起来之后会不会反被诬赖。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没有办法得到保护的时候中国人宁愿逃避也不愿伸出援助之手,你可以说他没有社会公德心,但至少他保护了自己。这里面还包含了“中庸之道”,在扶起老人和反遭诬赖之间,中国人会在有目击证人的情况下扶起老人,即保护了自己,也帮助了他人。中国人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他们的性格也许有不好的成分,但“存在即有理”,这是他们生活的态度,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文中有一段对于中国社会等级的描写。“衙门家庭又正可以比做榕树。它们的根与根相交错,再交错,像扇子一样展开。而中国社会就像是一个山上的榕树林,经过一个调整过程,这些树都在太阳底下争到了一块地盘,相互和平共处。有一些树所处的位置较其他为好,他们就相互维护并保持住自己的位置。正如当代中国流行的俗语,“官官相护”。普通人民就是土地,供给这些大树以营养,使他们成长。”这是一段形象的比喻,道出了社会等级的盘根错节和官民之间的关系。由于时代的局限,他所描写的必然是当时的或是历史的情况,但放在今天,即21世纪的社会中,这样的描写仍能称得上逼真。
一本优秀的著作不会被时代所禁锢,它或许会带有一定的时代特色,但它给人的启示不
会只停留在那个时间节点。《吾国与吾民》扎根于历史,成长于现实,结果于未来。我们现在还能从这本著作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它的伟大之处,它启发我们去认识自身,修正自我,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路。
第三篇:吾国吾民 读后感
《吾国吾民》读后感
读完林语堂老先生的《吾国吾民》被其深刻朴实的文字所打动。他用最朴实的语言陈述了他心目中的国家状况。这样一段话给了我深刻的记忆“我堪能坦白直陈一切,因为我心目中的祖国,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我堪能暴呈他的一切困恼分忧,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中国乃伟大过于她的微渺的国家,无需乎他们的粉饰。他将调整自己,一切过去历史上所昭示吾人者。”由此可见,林语堂先生的思想及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及焦虑。本书从九个部分讲述了先生眼中的祖国。其中《中国人的德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让自己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中国人的各种品行。
德性,在中国文中呈现出来的是处于任何环境,能保持一颗镇定的心,清楚的了解自己,亦能了解别人。而德性的力量亦可称为心的力量。一个人德性上的成熟在于不断的领悟智慧。在先生看来,圆熟,是中国国民一种典型的、综合的品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是儒家理论之基础,意为:学习知识旨在培养是非(光明正确的品德)判断能力,然后才能发扬光明正确的品德。通过书籍学习和社会实践,当一个人的品德,臻于领悟人生及人性的美好及缺陷,臻于领悟事事的可求与不可求,臻于领悟人类努力之必须,并能适应融入这一切,便成就了国人所谓的圆熟老成,所谓的睿智通达。往往此等德性的修进,得利于儒家的宿命论。宿命论乃和平与知足的源泉。儒家刻板又充满宿命的自强不息,道家自然却不乏冷漠的大智慧,佛家清心寡欲间的大彻大悟。(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两千年来的中国,儒释道三家并存,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又陈腐固执、锈迹斑斑的文化,锤炼就了我们这等可赞可叹可悲的德性。
忍耐,是中国人的美德,然而在这里作者把忍耐三大恶劣德性之一。中国人的忍耐能力可谓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曾经忍受暴君虐政,无政府种种惨痛,而且把这种忍受看成是顺应自然之法则。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的去忍耐,古代有“小不忍则乱大谋”之说,忍耐的结果是好的,但是并非都是如此,忍耐的特性已经让我们失去了追逐自己个性的能力,亦或追逐幸福的可能性。当然在家庭里面,我们竭力互相忍耐包容,能够使这个家庭变得更加和谐幸福。,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面对的是近于屈辱的灾难面前,或者是非对错面前,我们如果依旧选择忍耐的话,我想这并不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美好的品德,而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我们这种忍耐的品质贯穿于生活当中,只要家族制度的存在,只要社会建立于这样的基础之上,即人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已一个分子的身份生活语和谐的社会关系中,那很容易明了忍耐。
无可无不可,我想这种品行产生于社会环境中而非人的本性。不是没有是非,而是不能论是非,不是我们生性冷漠迟钝,只是自我懦弱不能抗衡正义。长大以后的我们,是非面前,有几次可以不看别人的眼色,抬头挺胸,直抒其怀,慷慨陈词。因为数千年来个人权利没有宪法的保障,只有模棱两可的消极态度才能自保,才最为稳妥自然,此一德性,无异于王八蛋之发展其甲壳,所以,大街小巷之间,摩肩接踵的人群之中,到处是中国人特色的无表情凝视无可无不可,似乎是很释然的,但是实际却是缘于无奈。林先生把这种无奈归结为社会的法治的欠缺,由于人们的生活没有确切的保障,权利的保障没有规律可循。这确实也有其道理。而由这“无可无不可”所衍生出来的是人情冷淡,安全第一,墙头草的精神。更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之类的词汇教导人们不要冒进,不要激动,绝对不能意气用事,要三思而后行。最终还要告诉你,你的生命不是你自己的,是父母给的,所以个人没有权利将自己处于危险之中,诸如此类等等。于是人们变得越来越胆小,始终超不出群体而树立自我。
。我们在《水浒传》见到了鲁智深的侠义心肠,他成为了很多人的偶像。因为他的勇敢
与打抱不平的精神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可在当今社会,我们看到了许多并非我们想看到的景象。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被不断嘱咐着不要多管闲事,惹祸上身。因为什么?使国人变得如此麻木,面对坏人却不能够勇敢的站出来去阻止他的行为,而是以一种观望的态度去面对,这样使坏人会变得更加猖狂,变本加厉的做坏事,到时候受伤害的人会更多。其实,每个人都在担心着如果阻止了坏人则会招来报复,而没有人能够保护他。国家的法律并不是很完善,当然这与中国的国情也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可以理解,但是公众的导向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偏差,我想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反思。我想到了鲁迅先生写过的文章“”讲到了中国的“看客”比较多。看客的产生让我们意识到了一个国家的民众的麻木是多么可悲。
老滑俏皮,这是人到老年的一大特色,在和气慈祥之下,明明白白的表现出对劳动、抗争的嘲讽与漠视,这种思想很大程度来自于道家,从这一角度来看,儒家的克勤克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的一切都需贴上“徒劳”这个标签。从下面这个故事我们就能够了解到中国的道家所提倡的东西
“一日,寒山谓拾得:今有人辱我,侮我,慢我,冷笑笑我,藐视目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则奈何?拾得曰: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受他,敬他,苦苦耐他,装聋作哑,漠然置他,冷眼观之,看他如何结局.”由此看来,老子提倡的妥协让步的思想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从我国的文学中就有所体现,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退一步着想”“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经常以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状态生活着。这是一种消极的力量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来说,是不利于发展的。
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林语堂把它们称为三种恶劣的德性。他们麻痹了中国人的组织力量,吞噬了中国人的社会公共意识。是中国近代的屈辱史的始作甬者。
和平,是中国人崇尚的一种品性。中国人是全世界最低能的战士,因为他们是理性的民族,她的教育背景是道家的出世思想和以孔教的积极鼓励,养成一种和谐的人生思想。他们不好战争,因为他们是人类中最有教养,最能自爱的民族。我们都知道战争带给人民的只有痛苦以及巨大的损失,我想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讨厌战争的。在中国,和平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战争的存在与否,还包括人们所期望的一种生活状态——向往安宁,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东西方对待和平的问题是存有很大差异的大多西方人拥有的豪爽、热情、冒险意识和英雄胆略等等高尚的品质,在中国只赋予了少数的英雄豪杰。因为对生命的珍惜,对不无痛苦和忧愁的生活,坚强执着的热爱,对于安逸生活的无限向往,同时知道战争的代价太高,我们不喜欢打仗。我们持有较高的理性,让我们成了最低能的战士。这原是我们的美德,但不幸而残酷的事实是:战争不因为不喜欢就可以远离我们,更多的时候,只有战争才能消灭战争。这样我想起了清末时候我们不断的妥协退让,正是因为这种妥协,使国家面临着灭亡的危机。面对国家的灾难或者屈辱,我们不能一种“不战”的状态存在。所幸,八年的抗日战争之后,我们终于站了起来。以强有力的回击浇灭了侵略国家的火焰,才赢得了独立。所以有时候战争也是消灭战争的一种方法。
知足,我一直认为,知足与一个人的幸福与否挂钩。如果我们知足的标准很低,那么我们所获得的幸福感就会很多。如今的社会,很多人都感觉自己处于不幸福之中,究其不幸福的原因大部分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叫做“知足者常乐”当我遇见不顺心的事情的时候或者失利的时候,我不会沉溺于失败或者伤心中,因为我会想到,有多少人至今还在为填饱肚子而发愁,对于失败,我们失去的只是一次机会,我们并未失去我们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生命和价值。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状态,事实上只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而这种生活态度来源于一种知足感。当然在本书中林先生对于知足的解说有着另一番定义。它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中国人怯懦的性格。在这点上中国人的知足和忍耐是并存的,这是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两种相辅相成的特征。一般情况下百姓是能够忍
耐的,但是如果忍耐到了极限呢?一为“忍无可忍,无须再忍”,这多半是行侠仗义之人所为,一般百姓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这么做;二为“忍无可忍,仍须忍”,如何忍?此时知足便派上用场了。说是知足,实际上并非是知足,而心中实际还存有欲望。最终知足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必须在内心做一番,有可能是非常激烈的自欺欺人的思想斗争,最终权衡利弊(当然安全安定第一),舍去自己的欲望,而选择一个还算能够接受的借口,接受眼前的事实。于是乎,可以将欲望暂且抛之脑后,得片刻的满足与欢乐,可问题依旧没有解决,等问题再次出现,内心的斗争继续上演。人们对于此非但不反感,而且还有些乐此不疲。“退一步海阔天空”,亦或“知足常乐”虽是老生常谈,却也是百姓们困苦的时候的一颗糖。
至于“幽默”幽默者是心境之一状态,更进一步,即为一种人生观的观点,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中国人真正的幽默无非两种,一种为真正的智慧的思辨,而另一种则为无谓的,有时候甚至是无聊的狡辩,北方人称其为“抬杠”,至于此词的由来,不得而知。前者能够博得智者之间的会心一笑,而后者则更多的是为了给无聊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老话“君子动口不动手”,也许是因为中国人更喜欢动口,致使抬杠的技巧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此幽默明显不同于西方之幽默,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
“保守性”,在当今时代可能不属于一个褒义词,尤其在现今发展如此快的社会之中,保守便等于落后,这就是现代人对于“保守”的诠释。但是在林先生看来,保守性是中国人的“一种内在的丰富之表征,是一种值得羡妒的恩赐物。”在他看来,正是孔老夫子给我们的保守性,保住了我们的文化的独特性。让中国文化在多次被少数民族统治之后,能够保存下来。最重要的是被统治者同化了统治者,而且不止一次的取得了成功,这也许可以成为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奇迹。除此,现今时代的保守性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文化积累下来的沉淀,同时给与我们的包括不好的一些方面。在清末,我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我想这样也是中国的保守性的一个因素造成的。现如今,我们不断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吾们是老大的民族„”如今,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比林先生更豪迈自信地说。中国的强盛有目共睹,我们也不会再患得患失的过日子。我们有时候会想,我们能够为我们的祖国做一些什么,想想看来唯有在她的羽翼下努力的成长起来,直面她所给予我们的一切,接受她的美丽和与欠缺,以及,时刻保持那种强烈的归属感,这片最为我所熟知的土地,是为我们准备的,它将属于我们也必将由我们来经营和耕耘,这份担子分担下来,每个人多少也要背负一些沉重,过一些咬牙的日子。对于我们自己的祖**亲,我们不仅要能够感受到她所带给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要对于一些欠缺或者尚未完善的东西也想学会接受,并且不断的努力去使她变得更加完美。我们的民族生命真意踏进了新秋时节,我们的民族生命中,民族的和个人的,临到了一个时期,那是秋的景色已弥漫笼罩了我们的生命…..“我最爱好秋,它的金黄浓郁,不是表现春的烂漫,不是表现夏的盛力,而是表现圆熟和慈和的智慧”金秋时节,这个美丽的国家被笼罩上金黄的光彩,如六十支蜡烛般闪闪发亮,愿每个在其之下的人们都会思及头顶上分及的一片惠泽,因为祖国的强盛,我才会如此快乐
林语堂先生的这本书,从各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的状况。大到国家政治,小到习俗习惯,各方各面都有所涉及,可见老先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同时具有比较深刻的观点。在艺术,家庭制度,女性地位,思想,宗教,教育方法上都有其独到的见解。虽然在书中,我们了解到的只是一些典型性的事例,但是确实非常全面的总结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及传统。值得我们广大的中国人不断的思考与总结。
黄埔六期 中学英语 董楠
第四篇:吾国吾民读后感
吾国吾民读后感
(一)有人说过,对中国人精神的理解最透彻的,向世界介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最有成就的作家就是林语堂先生。读完《吾国与吾民》一书后,我对此观点深表赞同。
林先生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对中国精神文化的透彻理解,还在于他把中国的精神文化阐释给了全世界,在中国还处在比较封闭的年代,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文化。
本书主要围绕一个中心—“中国人何以为中国人”展开论述,从各方面而又客观的讲述了中国人的各种特性,比如说中国人:老成温厚、和平主义、知足常乐等等。作者认为,形成这些人物特性的原因是在于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思维、民族特色具有稳定性,就算是在当今全球文化大同的趋势下,中华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但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还是不会轻易改变。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可能对我们本国人来说没有绝对的吸引力,但是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向在那个时代不了解甚至误解中国的西方人清晰的从各方面介绍了一个健康而真实的中国和中国人。
我认为,现代人读此书不仅可了解过去的中国,也可重新认识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文化。
吾国吾民读后感
(二)久闻《吾国与吾民》大名,知道它是林语堂先生的成名之作,是用英文撰写的,也知道书的原意是向外国人介绍中国。几年前,我也在林语堂先生的散文集中看到过几个章节,非常喜欢他的文风。但把这本书完整而认真地读完,却是最近的事。
《吾国与吾民》诞生的重要促成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对这本书作出过评价:“它写得骄傲,写得幽默,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外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 研究、描述中国人的书有很多,从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系列,到《第三只眼看中国》之类外国作家的作品,不胜枚举。但这些后来的作品都极难超越写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吾国与吾民》。依我看,其关键就在于其作者林语堂先生多样的成长环境和丰富的生活经历。作为一个中西文化的混血儿,林语堂既在中式文化中深深浸染过,摸得到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又饱受过西方教育,能够跳出中国看中国。
“幽默”一词,是林语堂先生的杰作,他将英文中的humor创造性地如此音译。而幽默的风格也自始至终地贯穿着这部《吾国与吾民》。若不是有创作背景介绍,读者几乎很难想象,这本书竟是写于最动荡的年代。诚然,每一个读书人都关心国家的前途,但林语堂没有学鲁迅,去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他的书中,没有字字句句都剑拔弩张。他仿佛独处于世外,心平气和而又无比诚挚地,澄清着淤积的历史偏见,展列着沉淀的璀璨文明。
为求客观公平地评价中国,向世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林语堂自己认为“必须要摆脱主观意识、既成观念,不受武断思想的左右、排除西方观念以及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完全像感觉自己跳动那样去感觉事物,由自己心的眼睛去观察事物。”
事实证明,林语堂先生的确几近完美地完成了这个重任。读《吾国与吾民》,可以感到作者似乎是在往一张一尘不染的白纸上作画,清晰干净无比。他从文化差异中捕捉中国文化的独特之美,灵巧而又不偏不倚,绝非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而能为。
这本书的自序里,作者的一段话最令人感慨:“我堪能坦白地直陈一切,因为我心目中的祖国,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我堪能暴呈她的一切困挠纷扰,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中国比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涂脂抹粉。”林语堂先生不是不爱祖国,也不是如书中写的那样“无可无不可”,而是清楚地知道中华民族虽然千疮百孔,仍有极强的生命力,绝不会为外族轻易毁灭。这样热忱又冷静的情怀,如今的所谓学者们不知道还有几个人可以望其项背。
即便才情达到如此高度,林语堂先生仍然保持着若谷虚怀,“我欢迎人们为我辩护,也接受人们对我的批评。”(Inspirational quotes yuedu.mipang.com)林语堂先生将中国人的根刨得清清楚楚,脉络分明,但依我拙见,时代的发展已经转变了太多的传统观念,书中很多论断在今天早已不能适用,这一点在分析中国人心灵的女性化和妇女生活的章节中尤为明显。
林语堂先生能够凭着自己对民族的了解,预测中国在抗战中的胜利。但他毕竟不是传说中可以用水晶球预测未来的吉普赛人,无法料想几十年后的社会面貌。这一点,作为读者,我们当然要十分理解,还要理解到:读书不能尽信书。
话说回来,判断一部作品伟大与否,绝不能用后世的视角来审视,而应当回溯到创作的当时当地,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来考量。《吾国与吾民》的创作出版至今已经80年,依然对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及精神内涵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这样来看,这部作品无疑是伟大的。正如所有伟大的作品一样,《吾国与吾民》必将继续穿越历史的隧道,拨开眼前的迷雾,对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娓娓道来。
吾国吾民读后感
(三)纵观中国历史长河,真正了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也就几个人:鲁迅,林语堂,辜鸿铭。向世界介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前有辜鸿铭,后有林语堂,而林氏成就最高,对中国人精神的理解也最透彻。林语堂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的中国文化,中国人精神的透彻理解,还在于他把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精神阐释给了世界,阐释给了全人类,让世界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精神。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一生最关心两件事:文化,文章。文化是要去研究出来,思考出来,从社会里悟出来,从典籍里读出来;文章要写出来,表达出来,不仅用母语表达,还能用英语表达。有学人总结自己的生活,用很简洁的话:读书,思考,写作。语堂先生也是过的这种生活。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先生的杰出之作,他将中国社会一点点的解剖,把这个社会的弊病一一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前进着,与此同时一些封建糟粕也跟着沉淀下来,深深驻扎在人们的灵魂深处,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精神层面的东西却是越来越匮乏,我们不停的呼吁,却怎也抵不过人性的退化。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郭美美,卢美美?为什么不断的有人把金钱往自己的口袋中囊括?《公共精神的缺乏》一文中,开头便指出“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 的确,在中国人的本性中,习惯性的组成家庭的势力。五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家天下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虽然,我们早在辛亥革命的时候便在制度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但这种个人主义,以另外一种崭新的方式,存活在社会中。它就像是病毒般,可以自己不断的变异,从而产生新的个体并且在人群中广泛传播。
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曝光之前,红十字会每个月从社会各界收到的捐款都有几个亿,然而因为社会信誉度的降低,人们不再相信自己的爱心是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的,而是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欺骗,自己的善良反而是给罪恶的红十字会网络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这让人情何以堪?有的省的捐款甚至是零。那么那些真正处于水生火热中的贫苦人呢?他们该怎么办?就因为自己的个人主义,家族心理。为了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难道不觉得感到羞愧吗?当住着赃款买来的房子的时候,不会感到恐惧吗?
如今,走在马路上,看到一位老奶奶摔倒,大多数人选择了漠视,只有极少数人勇敢的上去搀扶。我为什么说勇敢?有多少人上去帮忙了反而被人反咬一口?在一起案件中,有位老奶奶受人帮助后千恩万谢,当得知自己需要支付一大笔治疗费用时,马上翻脸不认人,最后闹上了法庭。法官判定被告人罪名成立的理由是“你没有撞到她,你怎么会去扶她?你有犯罪的倾向,所以罪名成立。”被告人只能吃哑巴亏,不是不愿相信,而是不敢相信。这个社会太美丽,美丽的让人不知所措,无法辨别是真是假,所以只能选择沉默。我们的心灵太脆弱,经不起猛烈地折腾,与其面临伤害,倒不如勇敢的放弃„„公共精神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丧失的。个人主义体就现在老太太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怪罪于别人承担医药费。而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遭受到侵害,选择漠视„„人性的冷漠啊,多么可悲。
吾国之殇!吾民之悲!林先生的书,是一面铜镜,让我们不断的反省自己,去理性对待我们人性的弱点,建立正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第五篇:吾国吾民感想
浅谈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读《吾国吾民》有感
在看林语堂的《吾国吾民》之前,我一直怀疑,谁能够把“中国人”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名词解释得如此清楚呢?一个本土的中国人来说中国难免会面临这样那样的质疑:把中国人写的很好的话,会被认为是在自夸,而写得不好的话,又会有卖国的帽子扣上(其实,我们的这种心态,林语堂先生在书中也有提过)。但是,林语堂先生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写的这本《吾国吾民》却有不同。首先,我们来看下林语堂先生的求学经历。
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林语堂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可以说,林语堂,从小接受的是基督教文化(他父亲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却又对中国传统文化耳濡目染,更有去西方求学的经历,可谓是兼得中西方文化之精华。
在我打开百度百科翻看林先生那厚厚的简历时候,想到现如今的那些“海归”,他们很多知识去镀层金,天与地的差别令人惊叹;当我们领略林先生文字里处处体现的国人现状的深思与担忧,再环顾一下四周对外来事物欣喜若狂、崇洋媚外的国人们,令人惋惜。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部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孔子》票房在我们这个自认为儒学正统的国度勉强过亿,而同时期上映的美国大片《阿凡达》在上半年获得了13.8亿元的票房。说实话,我实在想不出《阿凡达》带给我们的除了视觉上的刺激,还有什么?翻开《吾国吾民》,在品味国学大师的文采同时,我也在反思自己。
在我所看来,《吾国吾民》站在一个学者的角度,以一种科学研究的态度编写,对中国人有褒有贬,有赞扬,有批判。却没有偏见,层层剥开中国人生活,精神的各方面。虽然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是,在我们看来,仍有其现实意义。
在林先生的这本书分为了十章,分别是中国人、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的心灵、人生理想、妇女生活、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文学生活、艺术生活、人生的艺术、中日战争之我见。中国人的点滴都被包括在内,大到政治,小到普通市井,虽然都只是一些典型,但是似乎这之外没有任何被遗漏的东西。而每一个部分的语言简练到无法简练,却又似乎将所有都说尽了。让人觉得自己在看一部自己的生活。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中国人的性格部分。
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猾、和平主义、知足常乐、幽默滑稽、因循守旧,这些是林先生对中国人性格特征的概括。乍看一下,我们不知道林语堂是在夸还是在贬,只是觉得非常的全面到位,到位的让人不能挑剔出有什么不妥。
在林先生这儿,中国人的圆滑是圆熟,无能变成了忍耐,墙头草变成了无可无不可,老奸巨猾是老滑俏皮,求安宁变成了和平,无奈变成了知足,“孺子不可教也”般的守旧变成了保守。回头看看现代社会中的中国人,虽然与70年前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但是,这些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却没有改变多少。
说起中国人的性格品性,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奉行的中庸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代名词。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对中国人来说,一个论点从逻辑上推断是正确的,那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论点应该“符合人的天性”。林先生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西方,一位科学家会沉浸于遗传学理论,另一位却着迷于环境意识。双方都固执地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与伟大的愚蠢去证明只有自己才是正确的;而东方人却不用经过太多的思考就肯定双方都有正确的方面。一个典型的中国式论断是:“甲是正确的,而乙呢,也不错”。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与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们希望不得罪任何一方,有时候我们不知道这是老成温厚还是超脱老滑。至少有一点,我觉得我们更倾向于感性,林语堂在书中也说过,根据中国人的观点,逻辑建立在对真理的认识上,而真理永远不能被证实,只能被感知。对逻辑的忽视和对直觉和想象的依赖,结果就是中国人缺乏一种科学的态度。所以说,对中国人来讲,一个观点在逻辑上正确还远远不够,它同时必须合乎人情。实际上,合乎人情,即“近情”比合乎逻辑更重要。因为一种理论会太符合逻辑以至于完全缺乏庸见。中国人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反对符合道理的事情。这种情理精神,这种对庸见的崇拜,与中国人的生活理想有很大关系,结果形成了中庸之道。就像颜回输冠的故事一样,我不是说这是错误的,只是说,这确实是我们中国人性格的一部分。
中国人典型的特征中,绝对不可以没有“知足”。它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中国人怯懦的性格。知足者常乐,这是我们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中国人的知足和忍耐是并存的,这是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两种相辅相成的特征,那个时候初到中国的外国人无法理解中国人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依然能够满足。下定决心从生活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东西,并且渴望享受已有的一切,万一得不到也不感到遗憾:这就是中国人知足常乐这种天才的奥秘。马克思认为宗教是社会组织的一种,这种社会组织教会人们安于被压迫。
幽默滑稽也是我们性格特点的一种。林语堂说幽默是一种心理状态,进而言之是一种观点,一种对人生的看法。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只要才能与理智横溢到足以痛斥自己的理想,幽默之花就会盛开,因为所谓幽默只是才能对自我进行的鞭挞而已。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人类一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无能与渺小、愚蠢与矛盾,就会有幽默者产生。这不由让我想起周国平的一句话:幽默是一种轻松的深刻,面对严肃的肤浅,深刻露出了玩世不恭的微笑。中国人的这种幽默与西方有所不同,就拿葬礼说吧,西方会办的非常严肃庄重,而中国却是喧哗铺张,以至于林语堂先生说他至今分辨不出葬礼与婚礼仪仗之不同,直到看到一口棺材或一顶花轿。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幽默滑稽也加入我们性格特点的原因。
如果把保守性加入我们性格特点中,很多人会不喜欢,因为在现今发展如此快的社会之中。保守就等于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现代人对于“保守”的诠释。但是在林先生看来,保守性一词本不该含有贬意,它是一种自豪,建立在对生活感到满足的基础之上。在他看来,正是孔老夫子给我们的保守性,保住了我们的文化的独特性,因为孔学不仅对生活的意义提出疑问作出回答而且回答有根有据、清楚明智,使人不再去思索未来,也不再想改变现状。这种保守发展到现在,我觉得表现的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上。举例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有些内容历久弥新,虽然古老,仍然可用于现代社会,或者经过改造可以用于现代,并能产生良好效果,这就是所谓的“精华”。而有些内容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内容,如果照搬硬套反而会适得其反,这就是所谓的“糟粕”。所以,我认为,我们在面对精华的时候需要一种保守的坚定。而面对糟粕,我们需要革新的勇气。也就是老师说的我们在倒脏水的时候不能把里面的娃娃给倒掉。
林语堂先生的《吾国吾民》地理,历史,文化,艺术,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无所不包,而我所写的只是其中中国人性格的一部分。反观林语堂先生对于中国人性的认识,把这一条一条加之于我自己身上,条条符合,条条在理,让人诚服。最终只能留下感叹,“我就是个典型的中国人!”但是,我为我是中国人自豪,虽然它有缺点,但是正是因为这缺点它才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