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与吾民》读书报告

时间:2019-05-15 09:5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吾国与吾民》读书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吾国与吾民》读书报告》。

第一篇:《吾国与吾民》读书报告

从国人到艺术

——《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读书报告

从国人到艺术

——《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读书报告

记得原来看过一个名为《读书》的节目,是一档和大众一起分享好书的栏目,曾有一期名为生活的艺术,主要讲了两位大家的两部作品,一是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还有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在节目中,主持人对这两部作品进行了细致地对比,各自持不同的意见,并阐释了自己的理由。之前,我也接触了这两本书,我个人认为,不能对它们进行比较,它们都是最优秀的著作,就是比较,也不会有明确的结论的。我就林语堂的作品来谈谈我的看法。而读林语堂的书,应该将他的《吾国与吾民》与《生活的艺术》结合起来来读,这样可能会理解得更加完整。

对于林语堂,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一代国学大师,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作家,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该书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豁达的语言,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剖视的非常美妙,并与西方人的理想、生活进行了比较。《生活的艺术》作者则从自然、人情和各种享受(文化、旅行、生活、生命、人生)等方面描写,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效仿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总而言之,两本书总结了中国人特有的处事哲学以及形成这种哲学的文化渊源。从而为西方人了解中国人提供了一座桥梁。对于这两本经典,作者确实是立于客观的地位,无论是揭露中国的弊端,或是陈述其美妙之处,他总是扮演者一个陈述者的角色,但却不是一个呆板的信息传输者,他于传输的同时,将自己的思想、看法及见解融于其中,加上他独特的叙事方式,我们往往被他感染与吸引。读完他的书,我时常会产生怀疑,这是中国人吗?如若是中国人,怎么会这般的坦诚,信实而又好不偏执地论述其同胞?可细读其书,这分明是一个中国人写的,若他不是一个中国人,他怎会对中国有如此地了解呢?各方各面,他都无所保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读他的关于生活的享受,悠闲的重要之类往往会情不自禁地笑了;而读他的关于德行,社会和政治之类却有一股难言的痛楚涌上心头,让人欲罢不能,就像我们剥一个东西,认为最里面有好东西,所以我们拼命地去层层剥开,剥到最里面,却看到了一个面目憔悴,疲惫不堪的中国展现在你的眼前的时候,不知道你的心里是何滋味。在《吾国与吾民》中有一章节为“中国人之德行”,很透彻地描写了中国人的忍耐之精神“忍耐为中国人民之一大美德,无人能猜想及有受批驳之虞。实际上它所应受批驳的方面,直可视为恶行。中国人民曾忍受暴君、虐政、无政府种种惨痛,远过于西方人所能忍受者,且颇有视此等痛苦为自然法则之意,即中国人所谓天意也。”由此可观之。

林语堂在以他的幽默诙谐吸引人的同时,却也为他的雄厚的文化 底蕴而震撼。两本书是对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的深入解析。其实,对于探究中国文化的学者,我都非常敬重,因为中国文化受历史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结构、经济基础和发展历程的影响,变得其所包含的领域相当广,每个领域却又非常地深,没有渊博的知识,是很难在这方面有所成就的。时至今日,她们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美国著名的书评家T.F.Opie对《吾国与吾民》的评价是这样的:“不管是了解古老的或是现代的中国,只要对一本《吾国与吾民》就足够了。”林语堂先生逝世快四十年了,这两本书出版也近百年了,这几十年的时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政治、经济、科技等,但无论这些怎样变化,中国人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林语堂笔下的中国与中国人,与现在仍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作者的笔下,中国的文学生活、艺术生活乃至日常生活都具有了艺术气息,语言、诗歌、戏剧、散文以及小说都得到了作者细致而又深入的描写与评价,由此更能显示其大家气派。中国的文学艺术往往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境界,作者以其高超的手笔将其展现在书中、墙上、建筑中,而读者也需要从字里行间,许多细微之处体会个中真意。作为一个作者,林语堂毫无疑问做到了,而且很出色,西方人从他的作品中了解中国人,身为一个中国人,更需要品读其作品来了解中国,因为现在的我们,身上具有的中国人的品质正在慢慢减少。

第二篇:《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我可以坦诚相见,我并不为我们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众,因为我并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的多,所以不需要他们的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静,并且她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如此自白,林先生的性格便跃然纸上,令人情不自禁产生这样的念头:“这定是一个率真的作家。”

历来并不乏剖析中国人品性与生活习性的文章与著作,但读来或则过褒扬近乎谄媚以期宣传之效果,或则过批判近乎无情并因之令人悲悯而缺乏客观性。一本阐述中国的著作,它的价值应足以当得起阐述中国者,不能犯上述任何一点毛病。这样的作者必须立于客观的地位,其客观的程度足以领悟全部中国人民的旨趣,这样的人才不是轻易找得到的。但正如赛珍珠女士所说:可是出乎不意,与历来伟大著作的出世一样,《吾国与吾民》不期出世了。它满足了我们一切热望的要求,它是忠实的,毫不隐瞒一切真情的。

作者以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并与西方人的性格,理想,生活等做了相应的广泛深入的比较。你会惊叹于作者简纯的风格,而这种简纯偏又不影响作者对真理领悟的陈览。

林先生确是立于了客观的地位,无论是揭露中国的弊端,抑或是陈述其美好之处,他总是在扮演着一个叙述者的角色,但绝不只是信息的传送者,我们往往被他感染。

有时,我们甚至会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中国人写的,如若是中国人,怎能这样坦诚,信实而又毫不偏颇地论述他的同胞?可细读全书,这又分明是一个中国人写的!如若不是中国人,又怎能如此富有诡辩与学识,幽默与澄明将中国人剖析的如此之深刻?每每读起林先生的文章,脑海中想到的竟是鲁迅先生,总不免要作一番对比。后者往往让人醍醐灌顶却又悲悯无奈,而前者虽平淡谦和却极具启示。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这本书是写给纯朴而忠恕的一般人的”,这也就是为何此书能够与绝大多数的读者达到认知上的共鸣与契合。

这里,我仅摘录一段本书中作者关于道教的论述,供大家欣赏。“每个中国人的心头,常隐藏有内心的浮浪特性和爱好浮浪生活的癖性。生活于孔子礼教之下倘无此情感上的救济,将是不能忍受的痛苦。所以道教是中国人民的游戏姿态,而孔教为工作姿态。这使你明白每一个中国人当他成功发达而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失败的时候则都是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义是付镇痛剂,所以抚慰创伤了的中国人之灵魂者。”

第三篇: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庸》里孔子的一句话“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翻译过来大概是:中庸之道本来是离人不远的,假使有人遵行中庸之道而远离人群,那就不可以称为道了。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林语堂会把孔子的这句话放在书的首页。看完这本书,我可能明白了。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先查了下这本书的创作背景,那是在20世纪的中国,一个处于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时代的中国,一方面传统的思想、生活方式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一连串外来势力的侵略和欺辱,人们对外来文化有所接触和接受,在这样一个社会经济动荡、转变的时代,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对待自己的国家以及自己国家传统的文化、理念等都感到茫然若失。在这种情况下,林语堂先生,写下了这篇《My Country and My People》。旨在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正如赛珍珠在这本书的序所写“它满足了所有以上这些要求。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骄傲,写得幽默,写得美妙,既严肃由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摘录于P8)对于这一点,我十分赞同。

看着这本书,毫不夸张,有时每看一页,我都有很多的话想要表达出来,但是那一时的想法又有点缥缈。原因应该在于,尽管隔这本书最开始创作时间已经过去了80多年,中国的改变担得起“翻天覆地”这个词。可是,我还是能从那些字里行间看到我自己的身影,看得到很多当今中国人民的形象。我不知道这一点是好还是坏,而凭我现在的个人素养,我也觉得要我从整体去全面的把握这本书,可能有点难度,于是乎,我就聊聊自己的看法。

一、中国人

在《吾国与吾民》这本书的第一章里,谈了很多关于我国南北方的差异(而很显然,现在,这种南北方的差异还是存在并且比较鲜明)、退化、新血统的混入、文化的稳定性等方面。我想谈谈我对文化稳定性的一些看法。

文章中说道“中国为什么历经周期性的劫难之后,仍能生存下来,这种种族耐力与吸收外族血统的能力究竟来自何方?”(摘录于P47)接着作者又说道“这种耐力与活力,部分是体质上的,部分是文化上的。而使种族稳定的文化因素之一首先是中国的家族制度。另一个使社会安定的文化因素是中国完全没有固定的阶级。”(摘录于P47、48)

关于中国的家族制度,我一直深有感触。在初中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自己家的一本家谱。上面记录了我的曾爷爷以及我曾爷爷等等他们的姓名以及配偶的名字等。拿到那本比较破旧的本子,我饶有兴趣的研究了很久,一种莫名的兴奋 持续了好久。我想这种兴奋感是绝大部分中国人面对家族宗谱会产生的一种敬畏、感激、好奇、自豪的情感。没有人刻意的教导过我们关于祖宗、家族该有的态度和情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它却已经根深蒂固于我们的血液之中。

所以,直到现在,尽管人们的家庭观念有所淡薄,但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仍是倡导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而人们思想中那种努力奋斗、光宗耀祖的思想也没有消失。尽管有部分原因是政府对传统文化上的一种倡导,但是仍旧离不开传统家族制度的影响,这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

在古代,这种家族制度是维系社会稳定、团结、统一的一有利因素,在当代仍是。

而近来我在研究明朝的宦官制度时,研究宦官这个人群的来源时,却也感受到中国深远流长的家族制度是宦官这个完全悲剧化的群体的刽子手。为了保持家族血统的纯正,所以在一夫多妻的帝王贵族家族里,便用“刑余”过的男子来伺候其妻子。在我看来,这是我们古代社会中最黑暗的制度之一。然而关于家庭制度有千千万万的观点也有千千万万的方面,在此,我只是简单描述自己的观点。

另外一个促使社会安定的因素是中国完全没有固定的阶级。这一点,在我最近研究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时深有感触。在最近看的《晚清绅士与公共危机治理》里有一句话对此解释的相当清楚:科举提供了一条最大可能的选拔才能的途径,也为社会下层分子提供了一条上进的途径,使社会不断进行阶级的对流,也对政治和社会产生稳定的作用。

二、中国人的性格和心灵

在《吾国与吾民》的第二章中,林语堂先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的性格,他在原文中是这样的写道“如果我们回头看一下中华民族,并试着描绘其民族性,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如下特点:①稳健②单纯③酷爱自然④忍耐⑤消极避世⑥超脱圆滑⑦多生多育⑧勤劳⑨节俭⑩热爱家庭生活等等。(摘录于P56)虽然作者是在上个世纪编写的这本书,是在当时的背景对我国人民性格进行的描述,但是看着

那些词,我恍惚也能看到许多当代中国人民的形象。下面我将谈谈我对书中说道的几个中国人的性格的看法。

1、遇事忍耐。

林语堂先生在书中写道“忍耐的品质是整个民族设法适应周围条件的结果,即过分稠密的人口和经济上的压力等等,使人们只有狭小的生存空间;这种品质又特别是家族制度的产物,家庭制度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人们试图消极避世,多半是由于个人自由没有法律的保障和想法的保护。”(摘录于P63)

对于这段话,我感触特别深刻,看了一遍又一遍。其实就是几句浅显易懂的话句,却不仅震撼了那个年代,也震撼这21世纪的我。在当代中国,这种忍耐性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拥挤狭小的生存空间、昂贵的房价、超级大堵车、永远的加班加点的工作、昂贵的医疗费用等等。可是人们仍能忍耐下去,并且总能找到活下去并活的相对自在的勇气和动力。不能不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的民族。

可是表现在另一方面,遇事忍耐也表现在面对不公平、不平等时的忍气吞声,表现在看到不公正的事情的的旁观。面对车上的偷窃行为,人们总是在忍耐,很少会出来指责他;面对饭店的逃税行为,人们总是在忍耐,并且对自己助长他逃税而获得的小惠小利而乐在其中;面对马路上的撞人逃走事件,人们经常在忍耐,因为这不关自己的事等等。

其实书中写得很好,人们力图消极避世,多半是由于个人自由没有法律的保障和想法的保护。这在20世纪混乱的中国是如此,现在社会也仍需以此为鉴。我国现在的法律政策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公共服务质量不高不到位,人们要想真正高水平的享受生活而不是经常性的忍耐,还需政府、社会很长远的努力。

2、超脱圆滑

在我刚刚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总觉得“圆滑”是个贬义词看完这部分的文章,我想它或许就是个贬义词吧。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书中是这样解释中国人的性格——超脱圆滑的。“也许中国最突出的品质可以说是超脱圆滑的,这一品质最难使西方人明白,然而却是最具有深刻的含义,因为它直接指向一种与西方人不同的人生哲学。”(摘录于P64)其后作者又说道“一位超脱老滑者是有许多生活阅历的人,他是实利主义者,麻木不仁,对进步

持怀疑态度。超脱圆滑的最大优点是能使人老成持重,性格温和......”(摘录于P64)。http:///

其实一想起超脱这个词,我立马想到老庄、想到中国古代那些田园诗人,他们喜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淡薄的生活,这一点与后文中写道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热爱大自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后一提起圆滑这一点,我却也不能不否认。站在今天我的角度来看待当今的许多中国人,的确是有着这个性格。

在书本中,作者描述中国人圆滑,是这样写道的“我们可以伟大到不信任律师,不信任法庭......我们可以伟大到可以制定相当繁文的缛节,然而我们也伟大到可以把这些缛节看作是生活这个大玩笑的组成部分......我们伟大到可以声讨罪恶,但同时可以对罪恶无动于衷......”(摘录于P78)

看着这些字句,我突然一阵迷茫。作者虽然是以着一种诙谐的口吻来描述这些,但我想他的内心一定是沉重的。中国人有着圆滑的性格,既是一种好的方面,说明了其不过于拘泥,但是描述的这些,却无法让我轻松起来。时至今日,我们国家的人们,都能用“圆滑’描述,但是不能排除,相当部分的我们的国民是可以用诚恳忠厚来描写的。

当代,我们国民,仍旧不是很信任法律,信任法庭,但这部分恰恰说明了政府职责在这方面的缺失。没有指定完备的法律,没有严格的监管制度。这些还需努力。人们在网络上对一个个罪恶的事件争相谩骂,口诛笔伐,但“小月月”事件还是层出不穷。http:///

我国公民在方面的素质还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妇女生活

最后谈谈我对林语堂先生写的这章——妇女生活的看法。

想象中,我总是觉得在古代,中国的妇女们都是受到束缚的,倡导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等等。然后看到这本书,又联想起一些诗经,我才明白,自己想错了。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妇女在被文明驯化之前没有遭到束缚,她是随着儒学的发展而一步步被束缚的。”在后来,儒学成为整个社会的主导思想,进而影响我国古代的文化、生活领域时,婚姻制度也逐渐对古代女子形成严格的束缚。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儒家学说强调人有高低贵贱之分,承认社会统治的权力,主张社会分工,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等等。后来,儒家礼节对封建女子的束缚愈加严格。从“贞节牌坊”、“裹脚制度”、“姬妾制度”等等可以看出。其实,这些不用多说,人们都可以感受到在封建礼教的制压下,妇女的地位和一种生活状态。尽管文中有写到,事实上也如此,在封建大家族中,最高掌权人很多是女人,例如《红楼梦》中的贾母,杨家将中的佘太君,但是这些女性的崇高地位是在我国另一个流传千年的家族制度下影响的,同时也是封建礼教制度对她们辛勤养育儿女、维系大家族的一种“奖励”。

而在现在,尽管妇女的解放运动开展的相当顺利,但现实生活中一些“重男轻女”、女性歧视现象仍然存在。不过我觉得对于这一点,真正是需要我们女性同胞自己的权力意识的觉醒,然后努力去争取,去获得他人的尊重。

最后,对于这本书,我只能觉得自己看的太晚,生在、成长在这个国家,这个可以在前面冠以无数个各种各样的形容词的民族里,我感到骄傲。当然,尽管这种骄傲一开始是学校教育的灌输,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骄傲逐渐深入骨髓。可能她还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不尽人意,但是想着那几千年的历史沉淀,那历经沧桑的文化底蕴,都无法不让我们爱上这个古老、悠远的古国。是以我特别喜爱这个名字《吾国与吾民》,我努力去感受作者写这本书时的复杂的心情。http:///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我想我明白作者把这句话放在书扉的原因。孔子说这句话时,是希望人们不要远离人群,追求“道”也要贴近生活,贴近人群,贴近家人。而作者在写这样一本描述我们中国和中国人的书本时,他肯定也是基于他在生活中看到的、感知到的一切。而在我看来,爱这个国家,我们就应该以一个贴近生活的角度去观察,观察中国的古今得失、现在的困境、未来的发展;去感受中华民族的悠远;感受中国人民的特点;去思考我们爱这个国家、恨这个社会的原因。

第四篇:《吾国与吾民》读书笔记

基于过去,适于将来

——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然而,《吾国与吾民》这本书问世了,正如所有伟大的书籍终会问世一样。它满足了以上所有这些要求。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骄做,写得幽默,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是由一位中国人写的,一位现代的中国人,他的根基深深地扎在过去,他丰硕的果实却结在今天。”(赛珍珠序)

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风雨飘摇,格局动荡的时代。沉浸在历经了几千年才营造出的梦境中的中国人们惊讶地发现看着他们已经“睡过头了”,他们的床榻已经被侵略者们所占据,他们的身边充斥着闻所未闻的思想,物质和文化。所以国人们迷茫了,他们无法分辨身边的一切,甚至于对那个曾经沉浸依恋的梦境也产生了怀疑。不只是中国人,那些侵略者们,即床榻上的其他人对于这个刚从梦中醒来的中国也是一知半解。他们需要文字性的资料说明来帮助他们看清中国,中国人自己也需要一些清晰的指引来帮助他们由梦境过渡到现实。于是,许多有关中国的书籍应运而生。但其中很多的著作都不符合这样的要求,因为它们的内容是虚假的,言过其实的,作者在狂热地为一个伟大到不需要为之辩护的国家辩护。那些著作是为了取悦外国人,而于中国则不配。林语堂先生的这本书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现实国情,以客观真实的视角去解读中国,理清中国和中国人和思想精神制度,展现人们的生活之道,为那些想要了解中国的人们提供了一条捷径。

《吾国与吾民》这本书的写作思路大体归纳为:由大及小,由里及表。先叙述中国人整体的特点,即他们的性格,思想,精神,文化等,逐层深入,延伸到生活,艺术这样的细节,它是一个由内在精神到外在生活表现的过程。但在章节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紧密联系,过渡紧凑,承接连贯,给读者以目不暇接的阅读感受。

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内容对于时代的适应性,尤其在对中国人性格和理想分析上。林语堂先生对中国人性格的描述鞭辟入里,中国人的性格实在称不上优秀,因为历史的积压和现实的胁迫,中国人乐观幽默知足常乐,但也超脱老滑消极避世缺乏社会责任。这是很矛盾的性格,在在中国人身上却能很好的融合。林语堂先生说“消极避世并非一种崇高的道德,而是一种在没有法律保护下的不可忽视的处世态度。它是自卫的一种方式,我们培育这种品质,正如乌龟培育自己的甲壳一样。中国有名的淡漠的凝视仅仅是一种自卫的凝视,有其深刻的文化与自律的背景。”他对于中国人性格的分析是基于对历史的总结和对现实的感悟,所以放在今天我们生活的时代也依旧适用。举个例子,前几年广受争议的“老人摔倒无人扶”现象盛行一时,最后竟上升到了国民性格的高度。中国人不是没有同情心,只是谁也不知道将老人扶起来之后会不会反被诬赖。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没有办法得到保护的时候中国人宁愿逃避也不愿伸出援助之手,你可以说他没有社会公德心,但至少他保护了自己。这里面还包含了“中庸之道”,在扶起老人和反遭诬赖之间,中国人会在有目击证人的情况下扶起老人,即保护了自己,也帮助了他人。中国人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他们的性格也许有不好的成分,但“存在即有理”,这是他们生活的态度,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文中有一段对于中国社会等级的描写。“衙门家庭又正可以比做榕树。它们的根与根相交错,再交错,像扇子一样展开。而中国社会就像是一个山上的榕树林,经过一个调整过程,这些树都在太阳底下争到了一块地盘,相互和平共处。有一些树所处的位置较其他为好,他们就相互维护并保持住自己的位置。正如当代中国流行的俗语,“官官相护”。普通人民就是土地,供给这些大树以营养,使他们成长。”这是一段形象的比喻,道出了社会等级的盘根错节和官民之间的关系。由于时代的局限,他所描写的必然是当时的或是历史的情况,但放在今天,即21世纪的社会中,这样的描写仍能称得上逼真。

一本优秀的著作不会被时代所禁锢,它或许会带有一定的时代特色,但它给人的启示不

会只停留在那个时间节点。《吾国与吾民》扎根于历史,成长于现实,结果于未来。我们现在还能从这本著作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它的伟大之处,它启发我们去认识自身,修正自我,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路。

第五篇: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一)从书中看中国——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文 | 风墨澜

我可以坦诚相见,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众。因为我并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有不需要他们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

年前花了约三四天读完了这本书,期间断断续续。我所买的版本是台湾学者黄嘉所译,文本中带着些文言。总觉得看这类书如果在刚看完就强求自己说出个所以然来,有些不可行。部分书适合细细回味,如这本,看完觉得似乎有所得,却萦绕心间说不出,需要时间消化一下。在生活中看到某个场景,我又会自然而然想到这本书中作者所说的话的时候,心里忽然有所悟了:讲的还真对。

由于这本书涉及面比较广,我想就中国人的为人处世这方面讲讲我的看法。

看《吾国与吾民》这本书的初衷不过是因为自己的一个念头:找答案,或许这听来有些奇怪。

去年算是看新闻比较多的一年,不管是世界的还是单单中国的。有些是主动去关注,有些是“被动”接受。在看完一些负面报道之后,我不觉去思考中国人这个群体到底有怎么样的特征,为何这个社会有很多不良观念已根深蒂固,不能轻易动摇。这种心情一直持续了很久,也一直没有想明白,到底我太年轻,涉世不深,没真正了解这个社会。我忽然想知道这个社会背后的价值观念,人性等一些问题,还想知道为什么有些腐朽落后竟然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我们中国人,我就打开了这本书。

林语堂这本书总体讲了中国的基本要素和中国人的生活,然后又随之细分,整本书的风格既有史料,也有自己观点,语言诙谐,不深奥。再加上林语堂功底深厚,又对典故信手拈来,作为读者并不会存在看不懂这本书的问题。在元素中,他讲述了地域之差决定的南北方人习俗、性格、生活之差异,还讲了中国人的德行、心灵,以及佛儒道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生活这一块则涉及政治,文学,女性地位以及中国人闲暇生活时的艺术。

可以说,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人的德行这一处内容,因为我从中看到了现在还存在大部分中国人身上的东西,包括我自己也有。诚如作者所言,中国人圆熟,善忍耐,林语堂甚至戏称“中国人之忍耐,盖世无双,恰如中国的景泰蓝瓷器之独步全球”.中国人又对事对人抱有“可有可无”的态度。

不管是忍耐还是冷漠态度,在当今社会都有。“各人各扫门前雪”的现象也不少见,更别说大难临头各自飞,有钱多结交,没钱我看都不想看到你。这种处世态度是受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往好了说,明哲保身,反之,冷酷无情,世态炎凉。比如一个人在马路上生命垂危,无人去救,大抵是其中一例,是鲁迅笔下的“冷漠的看客”,此类人遇事隔岸观火,无动于衷。有人对此痛心疾首,批评厉害,说国人存道德沦丧之嫌弃。其实冷漠有冷漠的好处,利于自保嘛,毕竟咱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讲究矛盾具有普遍性,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不是吗?这类人委屈了:社会那么复杂,人心也复杂,万一被诈怎么办?

林语堂对这个现象也持辩证态度,他探究行为本源,觉得大家是受了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儒家作为两千多年来的最具影响力的学说,渗透进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固然其有精华,也有糟粕。就拿中国人的品性忍耐来说吧。中国自周代起,重家族血缘关系,当时是为了政治。发展到现在就是利于社会主义和谐建设,古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我们都知道,古时刑罚严酷,若一人惹了杀生之祸,灭族时,会殃及整个家族。再者,寒门之士立志考取功名也为了振兴家族。可见中国人以家庭为单位,舍生取义或者大道以家为核心。固然这将人与人联系在一起,但由此衍生出来中国人与人之间爱面子,重人情在某个时候会不利于一个国家法治的进步,现在其实我觉得挺拖累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人情之重在整个社会都能见到影子。譬如,一个人因犯罪被公安局拘留,家人的第一个反应必定是寻个关系好的,认识的,去把那人“捞”出来。甭管那种关系有多远,家人也会想法设法拉近关系。又比如在一些地方办事要塞钱,更有人以此为业,比如驾照,一天能赚很多钱。我不知道是该对这个现象抱怎么样的态度,是应该笑着说这个创造了就业岗位呢,还是大肆批评,愤怒地说:“怎么这样?”恐怕得到的答案会是——现在都这样吧。此外,贪污受贿也是个大问题,《刑法修正案

(九)》出台后,对打击贪污贿赂严厉,这也是个好趋势,我们都希望为政为官者清廉,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大多数人终归是无法脱离社会的,无法跳脱这种种密集的关系网。人既然是处在社会群体中,免不了被束缚,在我看来是挺无奈的,但改变不了的是别人,能坚持的是自己的本心,不妨少一些随波逐流的行为,少一些盲从心理。现在社会的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其实挺多人会在不知道真正情形是什么情况下,随意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此行为不可取。我觉得这些行为的背后一定透露出人们的某种心理,如果稍加研究兴许会很有意思。如果有精力,我会继续看看与人性,社会心理学,大众心理学有关的书。毕竟一本书不可能告诉我所有。

这个社会向来是弱肉强食,常言道“人善被人欺”别被别人当软柿子,林先生说忍耐是中国人的“绝技”,其实我觉得当忍则忍,不当忍没必要忍,不必事事遵循那些凛然大义,像是你宽容就有美德一样。一味地退让,也许会让自己得不偿失。如佛语里所说的别和消耗你的人一起,对有些人不妨敬而远之。每个人都不是圣人,也有脾气,不必事事忍气吞声。虽然主流是“和我没关的事情我何必要管”,但如果真的有一天被伤害的人是你,周围的人都熟视无睹,你还会这么想麽。难道中国人就这么冷漠没有爱心麽?我现在的态度是虽然我人微言轻,在某些事情上仍坚持发声,我还对改变现状有所期待。

人如果活着连希望都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有,岂不是很可怜?

至此,我还挺喜欢鲁迅的那句话的: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 风墨澜 简书作者,浮生多忘事,平生多妄言。不定时写文。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二)李成伟

写在笔记之前

“文章合为时而著”.当代的大学生应当时时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只有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写出来的文章才更具现实意义,作者自身也被同时赋予更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时代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动荡的、混乱的,一个庞大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显得模糊而朦胧,让人无所适从。当时“中国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正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国家”.林语堂也是这批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他看到当时的中国“无疑是这个地球上最混乱、最受暴政之苦、最可悲、最孤弱、最没有能力振作起来稳步向前的国家”.当时从个人和周围人群对中国命运的焦虑和担忧中,林语堂却又以崭新的理论,探究了潜在和必然的希望,断言了中国是伟大而不会轻易分解的。

中国为什么会陷入此种境地

求和的心态。中国人的发明力是走和平路线,发明炸药是为了制作爆竹来庆祝祖辈和父辈的生辰;发明指南针似乎更多的是为了占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人则用指南针帮助他们远渡重洋找到了中国,而之后又用火药帮助他们轰开了中国尘封已久的国门。同样的东西,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用呢?心态是关键。国人深受孔孟之道的影响,崇尚“以和为贵”,主张化干戈为玉帛,而不少西方人则显得更为霸道,崇尚通过武力来解决争端,热衷于挑衅,唯恐天下不乱。求和心态势必会处于守势,那么被动挨打也就成了必然。中国在经历了近代与外国侵略者的多次交战后被彻底打怕了。在遇到冲突时,更多的是选择容忍,能躲就躲,实在躲不过就卑躬屈膝、忍气吞声地默默接受,没想过要还击,也没有能力去还击。这种求和心态在1883年的中法战争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在军事上并未失败,但由于清政府的软弱、妥协,最终导致了外交上的失败。再联想到中国足球历史上在多次只要打平就能出线的情况下,最终都以失败而收场;对比今年世界杯预选赛上法国队在首轮0:2落后的局面下(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支球队在0:2落后的情况下还能再翻盘的),最终在法兰西球场3:0完胜乌克兰,高卢雄鸡最终昂首挺进世界杯,不免感慨,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当你失去了应有的进取心,而只是一味的“求和”的话,那么等待他的只能是毁灭。体力退化。“轻视体格上之勇武和活动,并普遍地懈怠于奋斗生活,密切地影响到体力的退化。”这不禁让我想到如今的中小学教育。中小学的学生因为有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平时很少参加户外运动,即使参加也只是局限于体育课的40分钟,而且有时候对于毕业班的同学来说这短暂的40分钟也很有可能被其他课的任课老师随意占用或是瓜分;另外即便是参加锻炼也大多是缺少专业人员的专门指导,瞎折腾,运动缺乏针对性,就拿刚刚结束的本科生体能测试来说,有些同学已经提前几个礼拜就开始做准备了,但结果还是挂了,我想这除了和自身身体素质有关之外,缺乏科学的训练才是关键;再者缺乏必要的锻炼环境,偌大的操场草坪上一块“正在养草,请勿入内”的告示牌曾经阻挡了不知多少孩子们渴望踢球的热情。这么一想,中国足球一年不如一年、似乎再难冲进世界杯的现状难道不是一种必然吗?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如今的现状令人担忧,长期缺乏锻炼导致体力退化,体力退化导致面对挑战时力不从心,进而影响到自信心,长此以往容易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那么,在与外来势力的抗争中身处劣势也就不足为奇了。

生活常态。林先生认为中国政治领袖一登政治舞台,大多不再继续求学,也不再从事写作;至于一般大人先生,走进衙门,就捧一杯清茶,谈谈山海经;回到公馆,就磕磕瓜子,优哉游哉,就此消磨了一辈子光阴。这似乎也正是现在一部分大学生的真实写照,走进教室就好比走进衙门,刷刷“人人”,发发“微博”,不时吸一口奶茶,一节课就过去了;回到宿舍,打打网游、看看电影、来盘“三国杀”,这一天就过去了;周而复始,大学四年也就这么一晃而过,到头来拿什么来应对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我想,缺乏持久的生活目标是导致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试想,如果在他踏入衙门、跨入大学校门的一刹那间就已经规划好他的人生和未来,那么“忙而不乱”才是他应有的生活常态,名垂青史、前途无量是他必然的归宿。林语堂先生对蒋介石是较为推崇的,称其“之所以能成为最高领袖即在其具有较高之坚定本能与耐劳苦之精力”.在我看来,别的不说。有两件事特别引起我的注意:第一,蒋的小楷写得相当漂亮,因为我自己是从小练习书法的,所以我深知要写出一手好字需要付出极大的时间,而且还要坚持练,一段时间不练,立马给你颜色看;第二,蒋有坚持每天写日记的习惯。这两点换做是今人,估计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吧?更何况蒋当时身居高位。由此可以感受到蒋对待生活的态度。评价标准。吾国人历来强调“学以致用”.认为知识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似乎无论在学习任何知识前,都会扪心自问:学这玩意到底有什么用?也就在那一刻,一颗叫做急功近利的种子便迅速在国人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可是在西方,却普遍更强调“学以致知”.认为知识能够帮助人们摆脱愚昧落后。诸如古希腊的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等人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许多划时代的发明,一开始都是看似无用的,比如史蒂芬逊发明的第一辆火车,还没马跑得快;莱特兄弟发明的第一架飞机,飞行时间仅12秒,飞行距离才36米。这类人换做在中国估计很可能被视为不务正业的败家子。但当我们如今感受着火车、飞机带来的巨大便捷时,我们是否能够在心中默默地对史蒂芬逊和莱特们道一声真挚的谢意并给予未来的史蒂芬逊和莱特们多一份宽容呢?由此可见,科学进步的最大障碍就在于每一步都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缺乏远见。当代大学生应当引以为戒:结果完全取决于对知识的评价标准,大学正是研究高深学问,养成健全人格的地方。应将理论摆在首要位置,应用次之,技艺最末。切莫本末倒置。有些看似无用、不着调的事情通过时间的检验,其最后的效用是不可估量的。做学问如此,人生亦然,成功来自于点滴的积累、不懈的努力付出,奋斗的时候往往被迫要与无边无尽的黑夜相伴,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受到那种含着泪奔跑的辛酸,但假使没有前期的铺垫,何来最后的成功?

中国又为什么能成功的生存下去

家族制度。巩固民族持续力的文化力量中,当首推中国的家族制度。回顾历史,中华民族革新大约每间隔八百年为一个转变的周期,促成这种定期改革的是内部道德机构的腐化,而非外来的侵略。其结果是,一方面,中华民族在政治上处于被压迫的环境下仍然能够吸收侵略民族的新血统,同时又不丧失本民族特性并保持固有文化的存续。另一方面,当我们与家族意识脆弱的异族接触时,野蛮的少数民族最终必乐于加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从而中国的家族制度将中华民族永远结合为一个整体。当然了,家族制度也有它的弊端,“退一步海阔天空”、“万事忍为先”的品质被过度发展,进而演变成为对暴政的屈服和逆来顺受的扭曲心理,只会把中国引入更为痛苦和艰难的境地,同时伴随着扼杀个人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其表现为轻视少年热情的根性,轻视改革社会的新企图,讥笑少年的躁进,讥笑“天下无难事”的自信,结果中国青年老是被教导在长者面前缩嘴闭口,不许放肆。环境造人,中国青年很快理会这个道理,因此他们不再憨头憨脑,硬撑革新社会的计划,反而学会了柔顺、安分、韬晦、服从。由此,他们开启了充满普遍感性的圆熟人生。科举考试。另一巩固中国社会机构的文化力量是中国社会上基本上不存在固定阶级。因为地位晋升的机会绝对公开,人人都能够通过考试制度来获取功名。同样在当今社会,高考应该是最公平、最公开、最公正的选拔类考试,任何人都不得挑战高考的权威。一方面,高考为很多贫家子弟提供了改变命运的宝贵机会,通过高考他们的自身价值被得到认可,他们的前途一片光明。另一方面,高考为国家的各个方面输送了大量优秀的高级人才,使得整个国家即便是在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仍然能够不屈不挠以无比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克服万难,直至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也就成了“中国能成功地生存下去”的有力保障。

归田思想。越接近自然,越能保持体格上与道德上的健康状态。林先生有言:“生活在乡村里的人不易腐化,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容易腐化”.回想当年,曾国藩身居显要,手握兵权,在给他子侄辈的家信中,反复殷切教诲要以奢侈生活为戒,以耕种菜圃为勉,以施肥养猪为务,是希望借朴素来保持家族繁荣的目的。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就我所知,曾氏子孙历经六代依然兴盛;而在当代荣毅仁、荣智健领衔的荣氏家族同样经历了四代不衰的辉煌。再放眼当下,大众的焦点对准了官二代、富二代,其中有个别的也确实不够争气,肆意妄为,让父辈们很难堪。我想,这难道都是年轻一辈的过失吗?试问,假如他们的父辈们自身的品行都如曾国藩、荣毅仁那般注重“慎独”、以朴素为本,那他们的后代在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下势必也会成长为出类拔萃、品德高尚的栋梁之才。朴素不但能令家族的繁荣持久,也同样能使一个国家的繁荣持久,永远“成功的生存下去”.《吾国与吾民》是一部智慧的书,是一部思想与现实交相辉映的著作。中国究竟能否继续作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探讨这个问题,并且想要得到一个令自己和大家都信服的理由,并非易事。正如作者所说:“这是长期痛苦思索、阅读和反省的结果。” 由此启发了我:在大学阶段就一定要树立一个远大的奋斗目标,而这个目标又应当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戚戚相关;要勇于担当起道义和社会良心的承载者。毕竟,即便是身处和平年代也有和平年代的忧患啊!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三)中国人之德性

2013级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李雪姣

看到一个人,我们会观察他的面貌、体型等基本特征,进一步接触我们会了解他的品行、性情。一方面我们会在他日常的生活、活动中去了解他的习惯、性格、人生理想等;另一方面,我们可能又会从他所在的家庭环境,社会大环境的方方面面转而分析他的性格、理想等的形成原因,以及家庭、社会等对他产生的影响。这是我看完《吾国与吾民》这本书之后,对“如何去了解一个人”这一问题的简单思考。显然这只是针对“一个人”而言,而对于一群人、一国国民而言,要想清楚了解、分析他们,这个过程会有一些共同之处,但却要复杂的多,需要考虑的问题、观察的视角也要更多样。而在观察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分析、总结就更加困难。但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确是成功对国人进行深刻分析的一部著作。这本书,可谓是“一面影射中国人的镜子”.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中国人形象,典型的中国人所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国家。这里仅谈一谈,林先生对“中国人德性”的深刻分析。

《吾国与吾民》这本书是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给西方人看的,其中各方面的分析,也自是在国人与西方人的对比中,表达观点,体现见解的。在分析比较中,林语堂先生用“圆熟、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和平、知足、幽默、保守性”八个词概括了中国人的主要特性,其中,有些实乃恶性,而非美德。有些则为中性品质,它们是中华民族之弱点,同时亦为生存之力量。如,忍耐可以变成容纳罪恶的病态之宽容;和平可以转化为懦怯的恶性;保守主义有时可成为迟钝怠惰之别名。

圆熟

圆熟,显露出一种静止而消极的力量,而非年轻的活跃和进取的力量。中国人总是把心的地位看得太高,以至于剥削了自己的希望和进取欲。并在无形中形成一条普遍的定律:幸福是不可强求的,因而放弃了这个企望。古语云,“退一步着想”.中国人往往无盲进的态度。

但是中国人的圆熟,也自有他的优点,它使我们显得更加沉稳,处事时能够更加冷静、镇定。

林先生还认为,我们的圆熟,并非自书本中得来,而出自社会环境。“这个社会见了少年的盛气热情,会笑出鼻涕。他们讥笑少年的躁进,讥笑‘天下无难事’的自信,所以中国青年总是被教导在长者面前缩嘴闭口,不许放肆。”(P72)

忍耐

“小不忍则乱大谋”.中国人将忍耐看作崇高的德行,我们总能在艰苦的环境中谋求自己能够坚持下去的空间,个人认为“吃苦耐劳”的精神,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忍耐”.但是,多数时候,我们并不只是一味的忍耐,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底线,在超越底线之前,我们都会因为不想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而容忍了对方的无礼或者霸道等。有时,我们忍耐也是有目的的,所谓的“蛰伏”,应该有这层意思。为了以后的飞黄腾达,而甘于在时机不成熟的当下,默默无闻,忍受各种身与心的劳累,不断装备、完善自身,蓄势待发,待机遇出现时,从而快而准的稳稳抓住,一飞冲天。但有时,忍耐过了头,又会被视为懦弱,视为一种安于现状,不愿付出努力去改变当下的处境,去争取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

无可无不可

无可无不可,看到这个词,想来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它体现出一个人的一种消极或者说不积极的态度,对某件事情或所有事情的一种冷淡,漠不关心。可做可不做,如果不是有他人拉着你,或者某些其他外力的逼迫,我们可能压根就不会去理睬某件事情。好多的中**亲会告诫自己的儿子:“少管闲事,切莫干预公众的事。”古语也云,“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林语堂先生认为,在中国人身上之所以常出现这种模棱两可的冷淡消极态度,实属中国社会上个人权利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在缺乏权利保障的环境中,“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无疑是一种最稳妥和安全的做法。这种冷淡的品行,也并不是生来就有。我国的青年人对公共事业的热心,对各种社会不公现象的愤慨绝不亚于西方人。只因干预外事惹了祸,一次两次三次,慢慢的那种激进和愤慨的性情,就被消磨掉,而慢慢“学乖了”,不会再有第四次、第五次。古语又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认为,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当时对个人权利保障的不足。只有你个人能力足够强大了,也才能去过问其他事情,而不至于受伤害,影响到自己。当然,在当今社会,我国不断发展,各种社会不公平,个人权利得不到保障的事情依然广泛存在,但是这种情况,某种程度上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老滑俏皮

林语堂先生在用这个词表达中国人的一种德性时,还是比较中性的。就个人看法来说,我觉得正面来说,老化俏皮表现的是一种历经各种世事沧桑之后,形成的睿智和从容。负面来说,则有一种油奸巨滑的感觉,各种实利主义的人生观,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也好,通过收集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也好,最终能够选择一条完全对自己有利的道路,有人会利人利己,而有人可能会损人利己。林先生认为“老滑俏皮”这种冷淡而又实利的态度,源于老子的道家精神,且往往是“老人”才具有的品性。“当一个人年纪长大了,他发展了低飞的天才,而他的理想又糅合以冷静的慎重的常识,加之以大洋钿之渴念,实利主义因是为老头儿之特性,而理想主义则为青年人之特性。”(P84)年纪越来越大,看问题也会越来越现实,二十左右的小姑娘不大会为了金钱目的而嫁人,四十岁的女人,不大会不为金钱目的而嫁人(她们认为那样更稳当)。如鸽之仁慈与如蛇之智慧,是俏皮的两大属性。联想到中国的老人时,我们总会在脑海中浮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面露慈祥微笑的老人,看着他因为顽皮而哭闹的小孙子,说着“这算什么”、“没有关系”之类的话语。显现着一种因岁月流逝、历经各种世事沧桑之后的睿智、沉稳和镇静。

和平

大多数中国人不喜欢冒险类的运动,却感兴趣与寻常平凡的世界。因为我们具有无限的忍耐力,不辞辛苦的勤勉和责任心,慎重的理性,愉快的理性,宽宏的气度,和平的性情。

我们爱好和平,因而很多事情都趋于一种“中庸”.我们愿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愿意谅解,愿意妥协,不愿意引起不必要的争端。我们提倡做人不应“锋芒太露”,我们坚持“勿逼人太过”,并将其作为一种“个人修养”.我们是理性的民族,因之道家的出世思想糅合以孔教的积极鼓励,养成一种和谐的人生理想。在我们自己看来,这没什么不妥,但在思想激进的人看来,这并非一种理性思想,反而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知足

提到“知足”,我们常会想到“快乐、幸福”.因为知足,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我们仍觉得很快乐。林先生在文中提到,“幸福问题最后都可以收缩为个人欲望问题。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Diogenes)曾经宣称自己是一个快活人,原因是他没有任何欲望。当他见了一个小孩子双手捧水而饮,索性把自己的饭碗也摔掉。”(P98)没有欲望,自然也就没有各种矛盾和苦恼。但是现世中又有几人能做到没有欲望,达到一种看透人生空虚,看破红尘的境界?虽然我们做不到如此极致,但是我们可以拥有一种“积极争取,坦然面对”的心态。“一个强烈的决心,以摄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热的欲望,以享乐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该无福可享,则亦不怨天尤人。”(P99)这也是林语堂先生总结的中国人之“知足”的精义。很简短的一句话,却也意义深刻、精辟。

幽默

对于“幽默”这一词,我所想到只有某个人很风趣、他是大家的“开心果”,能够我们带来各种有趣的故事。但是林语堂先生将“幽默”作为中国人德性之一进行叙述和分析时,却将这一词与人生、与中国的各种社会现象等联系到一起。读这一小章节时,我总能处处感觉到林先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讽刺,觉得某些行为非常可笑、无法理解。很多只是点到为止,却并没有深入的挖苦。具体原因我并不清楚,但想来可能因为文章篇幅限制;也可能因为是在向西方人分析国人,语气不宜太过尖锐;也可能是其它多方面的原因。林先生认为,幽默是一种人生观的观点,是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人生是一出大趣剧,而我们人类仅仅是其中的傀儡,一个人把人生看得太认真,遵守图书馆章程太老实,服从”草地勿准践踏“的标牌太谨饬,常让自己上了当而给长老的同伴笑话。”(P105)

书中提到,中国人幽默会见之于行为和文字两方面,且见之于行为者,往往多与见之于文字者。文字上,陶渊明的作品、杜甫和李白的诗中等都可以见到相当的幽默。行为上的幽默往往体现中国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社会现象。作者打趣的提到“直到如今,著者尤不能辨别送葬和婚娶的仪仗两者之间有何区分,如非最后看见了棺材或者花轿。”(P105)林先生还将中国社会中,对待事情“不庄严”的态度,视为一种中国式幽默。

保守性

林语堂先生认为保守性有时是一种自大的表现,太过满足于现有状况。但当其受到某些外力的强烈刺激后,就会被突破,而走向进步。

可见,这些个德性,各有独特的方面,却又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分不开来。圆熟的人,又显得老滑俏皮;爱好和平,容易知足,则又能忍耐一定程度的艰苦和屈辱等;很多事情无可无不可,不乐于去和别人争,顺其自然,显得消极,却又无不有利于营造和平的氛围。

下载《吾国与吾民》读书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吾国与吾民》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吾国吾民 读后感

    《吾国吾民》读后感 读完林语堂老先生的《吾国吾民》被其深刻朴实的文字所打动。他用最朴实的语言陈述了他心目中的国家状况。这样一段话给了我深刻的记忆“我堪能坦白直陈......

    吾国吾民读后感

    吾国吾民读后感(一) 有人说过,对中国人精神的理解最透彻的,向世界介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最有成就的作家就是林语堂先生。读完《吾国与吾民》一书后,我对此观点深表赞同。 林先生......

    吾国与吾民中英文书评

    《吾国与吾民》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它为外国人或甚至是我们中国人提供了一个机会去更多地了解中国。这本书用了地道的英语单词和闪光的句子,并且树立榜......

    读吾国与吾民感想

    ......

    吾国吾民感想(大全)

    浅谈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读《吾国吾民》有感 在看林语堂的《吾国吾民》之前,我一直怀疑,谁能够把“中国人”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名词解释得如此清楚呢?一个本土的中国人来说中......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精选五篇)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林语堂先生本名叫林和乐,是福建龙溪人,他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吾国与吾民》是1935年在美国用英文写的。在林语堂老先生的作品中有......

    林语堂《吾国吾民》读后感1500字作文

    《中国人》也就是大名赫赫的《吾国吾民》的最早全译本。于是得闲便翻看起来,整个阅读的过程比我想象的要快很多,也有趣很多,时时能读到让人露出会心微笑的文字。然而不得不说这......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吾国吾民卷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吾国吾民卷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吾国吾民卷 张胜友等主编 顾问:季羡林、余秋雨【目录】描写华夏这片古老土地的沧桑变迁、人情风物、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