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子》与《庄子》读书报告
《老子》与《庄子》读书报告
一、再谈老子的“不争”思想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善利万物”而不争功、不争名、不争利,是谓“不争”;水“处众人之所恶”而不争名,是谓“不争”世。人往往以为“不争”者,必无能。其实不然。老子要求人们:“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明知自己力量强大,却使自己保持柔弱的心态,并甘愿做那山中最低处的溪沟。
老子在这里所讲的“不争”大概是“无为”思想的的引申。最高的善人要选择底下的地方,心胸要保持深沉宁静,因为像水一般与世无争,因此没有什么过失。我至今仍然坚持相信老子的不争不是陶潜那样单纯的避世,而是“无欲”的体现。不争,不是消极,而是不勉强;不争,不是怯懦,而是不嫉妒;不争,不是自欺,而是淡泊。
这种心态,实在是现代人所需要学习的。
近30年来,中国在不断地变革与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不断激突、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人与人的关系也在逐渐随之变化,换句话说,在变质。在我看来,现代的都市人之间的关系大多维系于“利益”二字,那些纯真的亲情、友情、爱情已不多见。很多时候,我周围的同学都在感叹高中时代的关系单纯、美好,那时的同窗之情另无数人追忆。到了大学,人与人明显多了很多明争暗斗和利益冲突,有时不得
不感慨人心险恶。
我想,如果我们都能秉持老子“不争”的理念,当我们不再为毫厘的得失而计较,当我们不再为利益而谄媚攻讦,我们便能放下很多东西——名利也好,地位也罢,我们的人际关系或许能有所改善。不是把信任寄托于金钱的力量,而是真正的信任一个人,爱一个人。
不争,便能淡化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我们一份最真的感情。我常听人提到这样一句话:“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也是我信仰的不争理念的一个方面:不与人争,但必与己争。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快乐都不是源自于“我不好”而是源自于“别人比我好”。我参加比赛得了一等奖,但我的同学拿了特等奖,所以我不开心;我的女朋友没有我兄弟的漂亮,所以我不开心;我有房有车年薪50万,但是有人住别墅开宝马年薪过亿,所以我不开心。
这是何必。
我们的标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这句话,说出来是何其容易,践行它又是何其难!身为清华人,似乎“争上”是我们的共同特点,这本无错,但是我们要知道,凡是人,必然有其极限,总是坚持“别人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某种意义上是鲁莽的。只要我做到了我的最好,我曾尽我最大的努力,就好。超越自我,就是最美的飞翔。
不争,便能在历经沧桑后,无怨无悔。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六十六章)
这是老子追求“不争”的最高目标。以“不争”而争天下,也唯
有老子能有如此精深奥妙的辩证法思想了。
不争,并非不为,而是教人要法“道”自然而有所作为。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的我国的外交政策应该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韬光养晦”即是放低姿态,不咄咄逼人,不锋芒毕露;“有所作为”即是待时而动,顺势而为,这与老子的思想何其相似!
处下,处后也一种积蓄力量酝酿准备的态势,给自己观察事态作好应付准备留出时间与空间,创造条件以便实现转化,如在武打片的打斗场面,武功高强的人不会一开始就把全部招式地都使出来,而是先处于守势,试探对方的实力,了解其招式的弱点,可能先挨数拳数脚,一旦摸清对方的破绽在哪,以其致命一击,虽然是后发制人,但能获胜,收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效果。
就像一篇文章中写道:“对于我们全球化、现代化的社会,随着社会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丰富,对各种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人们的价值观变得多元化,在这么一个多元化价值观的社会里,如何能够保持我们本真的自我,不被所谓的功名利禄所累,如何坚守我们个人高尚的品格,不被世俗的面纱所掩盖;面对欲望知道知足寡欲,为人处事懂得谦下不争,善于守柔不逞强,老子的这些“无为”思想对于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是值得深思与学习的,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念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二、读庄子的《马蹄》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齕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義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庄子·马蹄》)
读庄子,我更多的读到的是庄子对自由的向往,对不羁的赞颂。庄子,天生的浪人,隐士,仿佛一匹野马奔驰在漫漫中华文化长卷铺筑的旷野。“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对世俗鄙弃的呼告历经千年却依旧绕梁不绝。庄子对自由的渴望,大概到达了令人惊异的地步。
自由,人类从亘古至今始终在歌唱不息的主题,多少人为了“自由”二字而献出自己的全部。曾看过电影《勇敢的心》,里面最感人的场景就是威廉·华莱士在临刑前那句饱含深情、又无比激昂的“Freedom”。现在的人们在形体上一般不会有太多的拘束,然而精神上的枷锁却比千年来的所有时代都要沉重,难以打破。
“身不由己”,我曾一次次听到这句长长的、苦涩的叹息。我们的身上总是背负着太多的身份,责任,欲望。我们放不下,我们很在意,所以我们在精神上便遭到束缚,得不到自由。换句话说,束缚着我们的,大概只是“名”“利”二字。正因如此,庄子淡泊功名、“相忘于
江湖”的思想才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去思索。
应该说,庄子所鞭笞的是一种不自由的状态,虽没有直接提起,但却可以从字里行间窥视其涵义。这种不自由的状态即受“物”限制,有所待的生存方式。庄子在多篇文章中反复论及了这个问题,从大鹏之飞待于九万里风到蜩与斑鸠,可以说在庄子看来,有所待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不仅是鸟兽鱼虫,即使是主观能动性最强的人类也很难豁免。即使是列子这样的人,也只得到“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的评价。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有所待在庄子看来才是真正的悲哀。《齐无论》中说:“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就是说人之于世必定有所依附,而人却不知其所待。“即受此形于造物,则造物与我相守不亡,以待此形之归尽而后已”,人就在这种所待的约束之下浑浑噩噩走向死亡。这也是庄子极力反对的一种有待的状态。
我想,庄子的《逍遥游》最恰当的体现了他对自由的人生的定义:“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然而,在我看来,虽然庄子对于仁义、礼乐的虚伪性、蒙蔽性的揭露是相当深刻的,但是庄子追慕上古社会的原始状态则极不可取,“无为自化”的政治主张也是消极的,回避现实的。在这一方面,庄子的历史局限性是无法回避的。
第二篇:庄子读书报告
《庄子》读书报告
《庄子》一书为先秦时伟大思想家庄周所著,语言精美,富含哲理,在道家学派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颗明珠,对后世社会影响深刻。
《庄子》之中的《逍遥游》、《齐物论》还有《秋水》,都是非常优秀而且很有名的文章,在进行全书阅读之前已经读过部分,深感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为先人们的智慧感到骄傲。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佼佼者,道家的注重于从宇宙,从天地万物之间汲取智慧,从雏形处构建天地大道,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天下,而庄子清静无为,养生全年,逍遥于天地之间,书中多次提到许多有名典故,像是鲲鹏与斥鴳;还有那个关于不合乎绳墨规矩的大树,庄子宁愿将它放在虚无的土壤,并不在乎是否将它用来做什么,只是让它逍遥自在的生长,同一个素材,也出现在《人间世》里,将此树拟人化的表现,树并不是无用,不是不才之木,而是这样更能得以保全自己,所以才能长久存于天地之间。书中的许多独特观点,像是天籁、地籁、人籁的划分,富含自然哲理,包容了天地万物的声音,如今人们仍然会把很好听的乐曲成为天籁,虽然已经不是庄子意义上的天籁,但却表达了人们心中的一种高度赞美。《庄子》里更提到了许多治国之道,见解特殊,认为治理民众的最高水平是让民众被治理得很好,却感觉不到正被治理着,并不是用法度绳之于社会以外的表象,而是先用自己的性命而后感化他人,道家也并不喜欢治理之说,《应帝王》中无名人对天根的不屑,还有阳子居对老聃的惭愧,书中认为,远古时候的人,在混沌蒙昧中生活,世上的人都淡漠无为、互不相求,阴阳和顺宁静,四季顺时,万物不伤,这才是人们应该追求的境界,都很明显的表现出这一点。此外,我觉得,书中对我启示很深的一句话是《天道》里的“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以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还有,其后《天运》里的“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它很好的启示人们,不可以执着于书本,而是应该探求书本深处的东西,即其中的道,而书中的文字,也只是那些道理的外化,并不是道理本身,就算全然理解那些文字的意思,也不见得全然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就像,世上的人以为从形、色、声、名之中就能得到事物的实情,其实却不然,实际上是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并不知道,如此,世界上的人是无法理解道的。而道家最深奥的寡欲无为,我也渐渐能够理解,《天地》里有一句话,叫做“夫得者困,可以为得乎?”那些过多的追求,也不过是丧失了本性,或好或坏,本质上也并无差别,无论是夏桀盗跖,还是曾参史鱼,而《刻意》中的“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次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说明了庄子心目中圣人们的心境,邪气不侵,忧患不入。如果要安闲自在,则要快乐的保全自然的本真,保留自己的天性。《庄子》里另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齐物”,世上万物本是齐一的,没有长短之分,万物死生变化,因而不能依赖于一时的成功,万物时虚时实,形态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也是很有哲理的,所以看东西并不能只着眼于一时一刻的荣辱成败,而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做事时,只是努力坚持就好„„
当然,《庄子》的智慧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全然理解的,其中所说所记,也不只是这一点点,所以,还需要进行更深的阅读,道家思想也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一些人口中的消极、无为也只是表象,它的修身还有治国思想也都不只是看起来那么肤浅,以后会花时间做更深的阅读,相信可以读到更多能受益终身的道理。
法学院10级(2)班张胜林(10365062)
第三篇:老子与庄子的思想异同
庄子的道和老子的道的异同
王菲 03121261 计算机学院
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扮演重要角色。道家思想以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独特领悟,在中国传统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并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形成进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先秦道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正如钱穆先生所言“此两人,可谓是中国道家思想之鼻祖,亦为中国道家思想所宗主。后起道家著述,其思想体系,再不能越出庄老两书之范围,亦不能超过庄老两书之境界。”充分的肯定了老庄在道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老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奠基人,庄子则是老子之后道家思想的又一重要集大成者,两人作为道家这一先秦重要思想派系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中必然存在着一脉相承的道家观念的精髓。老子和庄子虽然有极为相同的道论、认识论和逻辑推理,虽然同为早期道家的哲学大师,但是由于老庄生活年代、人生际遇等等个人生平经历上的种种不同,在社会实践方面,却有着不同层次的引申,有着方向相反的哲学目的和社会观。老、庄虽同为道家大师巨匠,但如从人道和政治实践的角度予以划分衡量,二人却要属于不同的文化模式和思想体系。他们的思想主张必然也存在差异之处。
老子与早期儒家以及其他先秦诸子趋向一致,而庄子则独立于诸子百家之外。老子与庄子的哲学目的和社会观方向相反。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虽然涉及面都很广,但又各有偏重,这种差异既是时代打在他二人身上的烙印,也与各人的性格分不开。老子哲学本质上是历史哲学(政治哲学),庄子哲学称之为生命哲学(个体哲学)更恰当。庄子追求个人的自由、个体的超越,在这一方面,他已超越了老子,却也似乎走了老子的极端。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老子追求清静无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太极阴阳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可见: 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应当注意到:。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其政治思想以小国寡民和无为而治为主。老子对他理想中的社会描述道:“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是老子经过感悟、体验和总结而升华出的一种具有浓厚道德色彩的乌托邦。在政治方式上,老子的主张是无为而治。在老子看来,无为是最高境界,他说:“为学日益,为益日损。损只又损,以至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在老子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道的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无为政治也是最符合道的原则的政治.庄子追求随心所欲,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在政治思想上,继承并且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在个性上主张逍遥,本性自足,在存在论上主张万物一体。游世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而《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的总论。逍遥者,象征无所拘碍之自得自由的状态。他认为民靠其常性生活,而不受外表的干涉,就是过上了很自由的生活,也就是逍遥游。他在《马蹄篇》中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天放”,是自然而放任的意思,亦即是极端自由的意思。他认为人民一切的不幸,是来自政治的干涉。他在谈到政治时,攻击仁义的不足,一方面认为仁义不是人之本性;另一方面,认为就算是最好的干涉也不如不干涉。游世思想的核心意识是“不认真”或者叫做“放弃认真”。不认真的看待现实社会的一切,以此把个人从社会生活的黑暗压力中解救出来。庄子思想是从老子思想发展而来,他把老子的道发展成主观唯心主义,把朴素的辩证法发展成为相对主义。
他对“道”的解释更加神秘,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非物”,是精神性的东西,他把老子关于对立面转化的看法引向极端,认为无论大小、长短、贵贱、美丑、成毁等一切差别都不存在,基于这个观点,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夭折的幼儿),而彭祖(传说中最长寿的人)为夭。”这就混同了大小、寿夭的区别,否定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走向“不别同异”、“万物一齐”的相对主义。于是他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就是说可以不必过问是非,生死如一,表现出悲观厌世的情绪。他不仅认为“齐是非”、“齐万物”,甚至“齐物我”,正如他所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进入神秘主义境界,一切皆不可知。
作为没落阶级的代表,他竭力逃避现实,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达到“真人”境界。要成为“真人”,就要能够“坐忘”,即完全忘掉自己,在精神幻觉中消除形骸的我,在精神上和天地合一,与万物同体,完全解脱尘世间的利害、得失、毁誉、是非,精神上得到绝对自由,进入逍遥游的境界。庄子批判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庄子认为,所谓的伦理规范,都是与真正的“天道人德”相违背的。仁、义、礼、智这些伦理规范的出现,实际上是道德衰败的结果,道德愈是败坏,礼仪规范也愈是隆盛。为世人多所称赞的名分与知识,正是使人类社会的道德衰败的凶器,名与知不仅不能使人的道德良善,反而却只能使道德愈加败坏。老庄道家哲学是智慧之学,它以“道”为最高的准则,连缀于自然、社会、生活各方面之中,内涵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老庄思想以“道”为原则和依据,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严厉的批判,主张“无为而治”,建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彰显了未来社会的生活图景;老庄“天人合一”的理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启发我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政治思想上与儒家讲礼治、法家讲法治不同,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为而治”为核心,道家提出了自己系统而深刻的政治伦理理论。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根本上说,就是能否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使整个社会及其生活体系走向和谐发展。道家政治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庄子的思想一直被人认为是消极的,但任何事都要辩证地看待。在当今这个风云雷动、物欲横流、鱼龙混杂的世界里,活着的确是不易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呼风唤雨,更不是人人皆欲成为“风云人物”而后快的。怎么办,看看庄子的思想,聆听庄子的话语,在内心深处建立起一个平静安宁的自守精神世界,最简单也能让人们有一个暂时的心灵避难所,得到暂时的超脱和舒放。这样也更有利于现实世界中处于矛盾和紧张情绪中的问题解决。其实本来人生就是如幻梦一场,但关键的是我们还得在这个梦境中存续下去,因此在我们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不能缓解的时候,何不将一尊酒倾入江心明月的倒影,脱却苦闷,用有限的生命体会无限的生成意义和精神哲理呢!
第四篇:选读课《老子》读书报告
选 读 课 ︽ 老 子 ︾ 读 书 报 告
班级:会计101班 学号:16810117 姓名:张弘宇
1.了解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
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其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太清宫镇,古属亳州谯城)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一书也称《道德经》。(《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老子文产生于中国春秋末期,史经周景王变法、战国纷争、秦始皇“焚书”和汉武帝对老子“绝其道”,其诸多版本仍然传抄、传印了2500多年!这个历史奇迹用汉武帝下属司马迁《史记》解释说:是老子见周朝将亡,隐居到边关,为关尹写的五千余言道德文章。这,难以令人信服!周王室的诸多古籍都没流传下来,而一位所谓的“古代图书馆长”在边关写的文章,竟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传文全国、流传百世?纯属无稽之谈!历史上肯定是掩盖了周朝末期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老子的其人、其事。
老子文是公元前 522年周景王改革周朝 300年来政策钦定的“令德”,因为这一年《左传》记载:鲁大夫闵子马公开攻击周朝不学周礼,歪曲老子改革周礼的“无学”理论是“不学”。老子文也是公元前522年周景王无射钟的律文,因为这一年《国语》中记载单穆公反对景王铸无射(“宣市哲人之令德”的钟),他攻击老子文“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过慝之度„„三年之中而有离民之器二焉,国其危哉”!也因为钟上的律文无先后之分,造成了帛书抄本“德经”在先,而其它抄本“道经”在先的差别。正因为以上的原因,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才称老子文是“老子贵虚静而重变法”,说单穆公政变是“亲下以谋上”,说老子文是《周书》,留传下了春秋末期各国的不同抄本。
老于文是春秋末周朝变法的纲领、中华的《义经》,由于公元前 524年景王的突然去世,单穆公才得手勾结晋国政变,实现了大贵族的霸道对追求为民作主的王室、旧臣和百工的野蛮残杀!至此,中国这头雄狮才沉睡了两千多年,周朝理想才成为痛苦生活中的普通中国人的一种慰藉的梦幻。人民怀念他们,把他们称为中国的神,把老子奉为“太上老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认真研究
一下老子,澄清一下历史、上可以告慰古人,下可以警示来者,今可以借鉴经验,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重要工作。
老子生于周灵王时,曾与太子晋和景王怀有同样的变法抱负;职于周景王时,曾任建设大臣“司空”、主笔周朝变法纲领;死于周敬王时,曾适楚、离周去秦问祖归宗。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道德经》,在战国时韩非子称为《周书》,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时则直呼《老子》,《史记》始称“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礼改子为经,杨雄《汉志·蜀王本纪》说“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边让老子铭》说“见迫,遗言道德之经。”可见,对老子文最早的称谓,是韩非子的《周书》。周时,晋国师旷称此举为“修《义经》”,周太子晋说是“立义治律”。最近,安徽涡阳县郑店村考古发掘出老子在楚国时居地,有关尹墓和圣母墓及圣人老子石像,有春秋时陶制井壁及“敕撰”“混元降诞”等残片。
依据这些线索,我们很容易找到《周书》——老子文与两千五百二十年前周景王“铸无射”钟的关系:因为当时各诸侯国抄写铸在圆钟上的《周书》顺序和六书文字不同,造成流传到现在的汉墓帛书《德经》先于《道经》而其它传本《道经》先于《德经》,以及文字等差异的根本原因。其它理由无解。
老子的社会哲理博大精深,主张辨而不辩、知无创有、公乃王,目的是完善社会精神和机遇建设,他是古今少有的社会辨证逻辑大师。
2.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了解道家思想的立论根据,即老子的“道论”。
1)老子的“道”具有双重属性,即既具有物质的特性,又具有精神的特性,你如何理解?
老子在第一章中, 并未以道的存在证明作为发端, 而是从道的绝对超越性开始的。但是, 从他关于道的思想所做的论述中, 却能发现与其存在相关的词句, 这就是证明他的精邃思想及其存在论属性的一个例子。第十四章中, 有以下的句子: 论属性的一个例子。第十四章中, 有以下的句子:绳绳兮不可名, 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 是谓惚恍。现象, 是明确的。这个成为本体的东西, 是不应该命名的, 而且也是不能被认识到的, 但是凭借现象的存在, 可以知道这个不应命名之物的存在。但是, 由于“无物”并不是单纯地意味着无, 所以就说成“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无状之状”是指超越我们感觉的事物。这个超感觉、超知识的一切现象的本体, 如用肯定词表达的话, 就被称为惚恍。接着, 老子又在第二十一章中说道: 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老子在此对道作了说明, 亦恍, 亦惚, 进一步可说成是窈, 也可叫作冥。武内博士认为, 这些都意味着“不可感知”。但并没有一切皆不存在之意。相反, 这其中的意思是“具有超越人的认识的法象和精神之物是存在的。其精气极朴实, 从中显现出的诸现象是没有一点虚假的诚信之物”。由此可见, 道是能够超越我们的认识的, 但它的功能、作用是明确的, 所以道的存在也是很明显的。我们在此可以指出老子思想的特异性, 即在一般称作认识论的东方思想中, 老子的思想却是十足的存在论。这恰恰与亚里士多德及圣托马斯·阿奎那从结果存在出发推导原因存在的结论这种归纳证明是异曲同工的。在东方思想中, 这样明显的绝对超越以及从其结果存在去推导其绝对存在的存在论思想是引人注目的。通过以上考察, 我们可以得出老子所说的充满神秘色彩的道, 就是表现道教式的神性的东西这一结论。为了能给予它正确评价, 我认为最好将它与佛教式的佛性及基督教式的神性进行比较研究。大凡在够得上思想这一称号的深邃观念中, 终极实在常常不得不被当作问题来研究。事实上, 老子的“道”思想正说明, 不论东西方, 它都被视作问题。宗教不外乎是人与绝对的关系, 只有生活在与这个绝对的超越关系中的时候, 人们才是真实存在着的一个实在, 这就是老子一直在告诉我们的。
2)《老子》中有一个命题,即“道法自然”,它是不是道生万物的意思,那么,道和万物之间是什么关系?
“道法自然”,这个自然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大自然的自然,它不是这样的。自然者非它然也,它自己按照自己所规定的脚步走,再没有其它人可以支配它的了。它决不接受其它任何人的命令,甚至连上帝的命令也不接受,它就是它,还有什么比它更高的呢?所以自然是非它然,自己按照自己所设定的路线运行。我们人也有自己的自然属性,我们也要效法自然,白天该做事情,晚上该睡觉。我经常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在道教里是不传之秘,如果要传这句口诀,首先你得给师父当上几年徒弟,又是赌咒,又是发誓,还要给供养,最后给你说一句“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什么意思呢?白天好好的做事情,晚上好好的睡觉,这就是无上的秘密。所谓的养生之道,就是晚上要睡好觉。有的人喜欢过夜生活,打夜麻将,那就叫违背自然了,像这样的人一般说来都容易意外的出毛病。年轻的时候不以为然,到老了的时候,一定会很麻烦的。我们要把自己的生物钟调整过来,如果是猫头鹰似的生物钟,那是不行的。不管是小孩子也好,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一定不要过猫头鹰似的生活,因为猫头鹰有它的生物钟。猫、狮子、老虎都是夜行类动物,我们人是日行类的,如同马、牛、羊和麻雀一样,到了晚上就要回家。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个肉体并不是我们头脑可以指挥的,我经常说,我们所吃的饭,吃进肚子里怎样变,你是不知道的,也管不了的,该变红血球的时候就变成红血球,该滋养五脏六腑的时候,就没有了你的发言权。至于你想上哪家馆子?点什么菜?头脑是可以提点意见的,但一旦进入口中,你就管不了。有的男同志年龄不大,头发已经白了,很想它不白,但是管不住它,想不白也不行;有的女同志想变漂亮一点,进了美容院,但花了很多的钱也解决不了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你违反了自然。如何料理自己的生命,老天爷生了你,用现在的话来说,遗传基因的密码把你圈住了,你就是那样,什么时候发病,什么时候发福,什么时候身上的哪个零件坏了,都是在基因里决定了的。所以自然二字,在我们生活之中,精神之中,一定要牢牢的把握住这个分寸。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情绪随便打乱了自己的生活节奏,也就打乱了自己的生命节奏。严格说来,一个人能睡好觉,比吃山珍海味、吃补药还要管事。为什么呢?这里面的机器,它有自己运行的一套规则,它不听我们的头脑指挥,最奉承它的、最讨好它的办法就是睡好觉。它自己会料理好自己的事情,有它自己的一套工作原则。所以“道法自然”,我们简单的方法就是顺应我们人的生存之道,白天要做白天的事情,晚上要做晚上的事情,晚上的事情就是睡觉。喜怒哀乐忧恐惊,种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尽量把它排除掉。在心中保持一种平稳、平和、淡泊的状态。用诸葛亮的话
来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要做到淡泊、宁静的精神状态。怎样做到这样的精神状态呢?前面所说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等这些心病,一定要把它排除掉,要养成习惯,要有这方面的自觉性。当你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有了这方面的修养以后,无论你走到哪里,哪里的人都很欢迎你。能做到不骄、不躁、不急、不缓,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很可爱的人,这样的人生活也有意义,生活也有质量,各个方面的好处说不完,道不尽。
3)如何理解《老子》中“道”的本原性特点和终极性特点?它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什么地位?
根据逻辑学中内涵和外延成反比的规则,老子的“道”在空间上具有内涵无限大,外延无限小,同时,内涵无限小,外延无限大的特征,即所谓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同理,在时间上,老子的“道”也具有万物之始和万物之终的特征。这一点,和现代数学射影几何中的“无穷远点”的特性不谋而合。自从老子对“道”进行定义以后,整个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就成了一部解说“道”的历史,《论语》中“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说法,表明“求道”是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追求。
3.《老子》中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其代表性的名言就是“反者道之动”。
1)如何理解《老子》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一名言,能不能把这句话绝对化,为什么?
反,既有返还的意思,也有相反的意思。反者道之动,指的是矛盾双方既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的运动规律。弱,既有弱小的意思,还有柔弱(灵活)的含义。弱者道之用,则讲的是生命的意义在于柔和与灵活。老子在这里解释的正是辩证法“否定之否定”的道理。但任何道理都不是绝对的,都只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一定的条件之下才能保证其通用性。世界上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2)老子》中有很多关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句子,它表达的基本意思是不是关于对立面相互依存的思想,为什么?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些都是老子中关于矛盾对立面相互依存的论述。一般认为,《老子》特别强调柔弱,提倡无为,这并不是说老子就否定刚强,否定有为,而是由于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正面、阳面、上面,往往忽视事物的反面、阴面、下面的缘故。事实上,老子看问题很全面,他在许多地方都明确地提醒人们要注意事物的两面性。尤其是他还特别强调“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才是老子要向人们表达的核心观点。
3)《老子》中的辩证法有时候有诡辩论的味道,你是否看出这一点,能不能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所谓诡辩,就是把事物的两面性推向绝对化,认为真的就是假的,黑的就是白的,认为对事物的两极要进行平均分配。类似的语言在《老子》中比比皆是,比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等等,关键是如何解读这些语句。事实上,老子对两端并非平均分配,而是有所倚重的。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言,但其中蕴含的种种深意却是涵盖了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只靠后世的有心人不断理解,不断摸索了。
第五篇:《老子》《庄子》与道家智慧导论
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我国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有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那就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这四大思想传统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的学问都是生命的哲学,他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这就是说,中国哲学的智慧是从伟大精神人格中、从哲学家的实践行为中流露或显现出来的。中国哲学家是先知、诗人
和圣贤的综合人格。他们透视现在,玄想未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把高尚的理想拿到现实世界来实现。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文约义丰,《庄子》诙诡谲奇。《老》《庄》不独表达了特殊的生存体验、宇宙观念、人生智慧,而且代表了特殊的中国艺术精神,是各类艺术的灵魂和源头活水,堪称世界文化的奇葩。读《老》、《庄》既要用理智,又要用感情,要有自己对生活的体悟,甚至要投射全幅的生命。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老子所著。其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轴心文明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道家著名代表,又被奉为道教的鼻祖。
《庄子》一书(庄子著,其名周,先秦著名思想家,道家著名代表。)是道家与道教的经典,主要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与物我的相通,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源泉。包含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语言风格接近,思想连贯,自成一体,乃庄子自著,是全书之核心。庄子的精神,也正是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美学精神。
《老子》第一章既说
“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恍恍惚惚的东西,无形无状,混而有一。它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母”,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是一种不受局限的、无终止的、一切事物的源泉与原始浑朴的总体。“道”不是一静止不变的实体,而是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一个过程。道是整体与过程的统一。道具有否定性和潜在性,它创造和维持了每一肯定的和实在的事物。在这一历程中,潜在变为现实,否定变为肯定,空无变为实有,一变为多。同时,又伴随着相反的历程。在这里,相反相成的辩证公式决定了变迁的过程。“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动态统合。在人生论上,老子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一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宇宙真相与奥秘,是在层层偏见剥落之后才能一步步见到的,最后豁然贯通在我们人内在的精神生命中。
其实道家与儒家殊途同归,最终都是强调个人与无限的宇宙契合无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家通过否定的方法,否定知识、名教,甚至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包括儒家仁义的束缚,化解人生之忧;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脱解放,人与天地的合一。所以庄子要化解物形,才能作逍遥无待之游,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道家之“道”本体虽具有“自然而然”的特性,但在深层上仍具有价值、意义本体的含义。“道”成为最高准则和最后目的,“为道”即展开了道家人生价值的各种内容。庄子所主张的精神自由即以对最高本体“道”的冥悟契会为前提。
道家认为,个人应当追求永恒的逍遥与解脱。庄学讨论了人的生存处境。此身有限,吾生有涯。以有形有限之生投入天下,人要面对无限的时空、知识、意义、价值,这一“无限”令他不安。在熙熙攘攘的人世和各色人等的不同欲望之追逐竞争中,人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如何化解这些痛苦、困惑?庄子的人生哲学启迪我们由现实到理想,由有限到无限,这一自由观的背景是反对唯我独尊,主张宽容。承认自己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必须以承认别人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为先导。这种平等的价值观肯定、容忍各种相对的价值系统的意义,决不抹杀其他人的利益、追求,或其它的学派、思潮的存在空间。这样,每一个生命就可以从紧张、偏执中超脱出来,去寻求自我超拔的途径。人们从超时空的境界中还要再回到现实中来。到最高境界时,道家又以道为出发点地向下流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道家理想也要贯注到现实人生之中。
“大道废,有仁义。”仁义礼法正是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家庭不和的时代,才成为社会的急需。老子在这里主要不是批评儒家,而是讲述道德仁义出现的背景。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老子采取了追问的方式解释了从“公天下”到“私天下”的蜕变过程中,由于人们普遍信仰和具有原始宗教意味的“道”的旁落,而后才需要强调人之内在的“德”;内在德性的削弱,才勉力保留起码的怜悯心、同情心与推己及人之“仁”;总体的道德原则──“仁”的沦丧,才需要强调部分的道德原则和合宜、适宜的行为──“义”;义行的丧失,则只有靠外在的秩序、规范之礼乐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并维系社会,包括
使财产与权力的分配秩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