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孔子孟子庄子墨子老子孙子韩非子有关的成语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色厉内荏 言不及义 杀身成仁 后生可畏 任重道远 举一反三 见贤思齐 巧言令色 言而有信 尽善尽美 文质彬彬 循循善诱 怨天尤人 道听途说 患得患失 敬而远之 一以贯之 当仁不让 既往不咎 择善而从 过犹不及 三月不知肉味 与孟子有关的成语
明察秋毫 缘木求鱼 出类拔萃 为富不仁 杯水车薪 不言而喻 曾经沧海 成仁取义 箪食壶浆 地利人和 独善其身 寡不敌众 一暴十寒 出尔反尔 缘木求鱼 好为人师 左右逢源 金声玉振 自怨自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与庄子有关的成语
越俎代庖 大相径庭 朝三暮四 游刃有余 见笑大方 望洋兴叹 捉襟见肘 沉鱼落雁 独来独往 分庭抗礼 捉襟见肘 纳屦踵决 相濡以沫 材大难用 空谷足音 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染丝之变 黔突暖席 驷之过隙 孔席墨突 以人为镜 双足重茧 绝长继短 东西易面 摩顶放踵 暖衣饱食 坚甲利兵 功成名遂 不偏不党 兼而有之 快马加鞭 墨守成规 与老子有关的成语
天长地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无中生有 上善若水 大巧若拙 道法自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与孙子有关的成语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兵不厌诈 无懈可击 出奇制胜 终而复始 周而复始 死而复生 倍道兼行 以逸待劳 后发先至 居高临下 兵贵神速 舍近求远 破釜沉舟 巧能成事 与韩非子有关的成语
一鸣惊人 以貌取人 目不见睫 危如累卵 老马识途 自相矛盾 兵不厌诈 吹毛求疵 忠言逆耳 长袖善舞 咬牙切齿 唯唯诺诺 优柔寡断 滥竽充数
唇亡齿寒 虚与委蛇 不近人情 害群之马 栉风沐雨 得鱼忘筌 发宪布令 致远任重 以卵投石 手足胼胝 高不可攀 不知甘苦 出生入死 玄之又玄治大国若烹小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战百胜 不战屈人 避实击虚 避实就虚 首尾相应 同舟共济 置之死地而后生 守株待兔 汗马功劳 良药苦口 孤掌难鸣 买椟还珠 轻举妄动
第二篇:孟子,荀子,韩非子,庄子
孟子
一、孟子的生命情调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是继孔子之后,中国伟大的儒家。他是战国时代邹国人(今山东省邹县),他并未受业于子思,而是以孔子私淑弟子自居,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开账授徒。孟子生活在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已崩而未溃,各国战争频仍以争夺中国的主导权的战国时代,(公元前403-前222年),他奔走各国,游说诸侯,批杨墨,驳农家,斥告子,在乱世中展现他特殊的风格与人格。
(一)孟子的人格特质: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1、强韧的生命力。在那段迅雷风烈的的战国乱世中,孟子不随俗俯仰,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以雄浑有力的方式批判时代的堕落,与功利主义作斗争。
2、强烈的使命感。“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刚直的气概。他斥责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所畏也。”《孟子·梁惠王上》他批判杨朱与墨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
3、孟子对他的时代的认知:急功近利风气的弥漫。政治的黑暗与堕落。攻伐征战的频繁。
这样的时代让他“不得已”批判,并在激烈的批判中导引时代走向他理想中的正途。
(二)、孟子的游历生活
孟子眼中有四种圣人:以伯夷为代表、以清高自我期许、高亢其志,不同流合污的“圣之清者”;以伊尹为代表、以天下为己任的“圣之任者”;以柳下惠为代表虽洁身自好,但待人敦厚宽和的“圣之知者”;以孔子为代表的行止进退完全听从于心所欲不逾矩的“圣之时者”。他以孔子为典范,对他瞻仰景从。
孟子学习孔子毕生为人处世那种建构在深刻的时间意识之上的与时俱进的精神。
(三)理想的追寻:
孟子认为知识分子就应该以具体的行动实践“仁义”这种价值规范,他认为士就应该“尚志”《孟子·尽心上》孟子大概在齐威王(在位于公元前357-前320年)的时候曾游于齐,后来遍历宋、滕、薛诸国,回到邹国,再游梁国,最后在齐宣王(在位于公元前319-前301年)的时候再度来齐国,最后在 公元前312年离开齐国,结束周游各国的生活,这是一段理想追寻的历程。
二、《孟子》的介绍
1.《孟子》内书有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各分上下,近3.5万字,外书四篇,《性善变》《文说》《孝经》《为政》。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
三、孟子的主要思想
(一)经济思想
1、义利观:利是有条件的,物质利益必须服从新兴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求利不能超越道德规范。“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恒产理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也。”《滕文公上》就是说人民要拥有一定数量的长期的占有的财产,这是安定人心,巩固封建统治的必要条件。
3、分工和劳动理论:劳力和劳心之分,这是为统治阶级的剥削辩护,孟子属于劳心的统治阶级,他站在贵族的立场,强调阶级区别,“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4、财政赋税理论:第一,收取赋税时实行仁政,以减轻地主阶级的赋税负担;第二,注意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让财政收入有充足的来源;第三,在税率问题上,税收的标准应该以保证财政支出为前提。
5、重商:第一、“关,讥而不征。”免征商税;第二、“征商”对于那些垄断市场谋取暴利的商人是必要的,反对“与民争利”第三、价格是否合理是是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重要基础;第四“人皆可以为尧舜”有利于提高商人的地位。
(二)政治思想
1、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强调统治者要“与民同乐”,在他的眼中贤君应该选贤任能,使俊杰在位;制民之产,使人民饱食暖衣;轻徭薄赋,关心人民疾苦;征伐不仁之君,拯救人民;道德高尚,喜闻善言,乐行善事;明人伦,教民尊亲敬长。良臣应该立志天下,守道不屈;恪尽职守;职守清廉;臣对君“避其恶而助其善”。他提倡德治。他的理想的政治境界着重在“道”的权威是尊于“势”的。因此要以道德的修为来提升政治的作为。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以道德优先,倾向唯心论,在《孟子·公孙丑上》中他提出两个观点:
1、人心的普遍性是政治领域能否修明的关键,因此人心可以作为一切政治作为的基础。
2、德性主体的扩充或实践可以在政治领域展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离娄上》 2.重民、贵民。他指出当时社会的主要劳动者是农民,应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实际上是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考虑的,这样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他强调主权在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认为人应该是社会的人,但他强调必须先建立个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然后个人才能与社会发生关系。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在于心。他想调和阶级矛盾,但由于阶级条件和历史条件的局限他无法认识到阶级的对抗是无法调和的,剥削者的幸福只能建立在被剥削者的痛苦之上。这种思想有一定的欺骗性,他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这种主张是以绝不触动封建等级关系为前提的,这就明确限制了“贵民”的实际含义。况且他的主张并不是终极目的而是达到更好的统治人民这个目的的手段。
3、他主张大一统,具有法治倾向,“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眀其刑罚。”否认周天子“共主”的资格,破坏了宗法等级制,破坏了奴隶制下君臣关系原则。他具有“王法不屈”“不阿私亲”的法制倾向。
4、孟子强调“人民的主体性”他反复劝齐宣王将自己融入人民群众当中,以人民的好恶为好恶,以人民的意志作为意志,以民意的归依作为政权转移的标准。
(三)教育思想
1、教者身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他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之一乐。《尽心上》他反对自以为是,认为“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滕公下》
1、重视道德教化。“申之以孝悌之意。”教育的内容是“明人伦”“居仁由义”即通晓伦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教育要“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尽心下》要开启民智,维护社会秩序。还要培养精神境界高的人。他所谓的精神境界主要是:(1)“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政治上有刚正的气节。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梁惠王下》尚公的社会思想。(3)“万物皆备于我”《尽心上》天人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2、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仁且智”须明六经六艺。
3、凡人都可以入学,来者不拒。“圣人与我同类也。”《告子上》
4、因材施教,培养专才。
5、实行淘汰制,“教亦多术”这种“不教之教”要激励学生使之奋发。
6、引导独立思考。“梓匠、轮舆能使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尽心下》他的教育是心的淬炼,主张进行自我教育。
7、学贵持之以恒。“君子之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尽心上》
8、重视环境对教育的作用。在《孟子·告子上》和《孟子·尽心上》中他强调了时空条件如富岁、凶岁、肥地等客观环境对人的心性修养会造成影响。
9、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反对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滕文公下》孟子所认为的教育在于促使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之整体的觉醒。他强调客观环境对于一个人的主体性会有所影响。孟子谈到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时,重视的是主管功夫的修养成就,来转化或超越客观环境的局限性。
(四)哲学思想:心、性、天、命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
1、心、性在孟子的思想中同实异名。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种心,即仁义道德的四端,亦是人性中的善。“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滕文公上》在他的“性善论”中带有唯心主义先验论,人的本质具有多层次性,绝不会像他说的那么简单,他之所以将仁义礼智作为人先天的属性是为了强调地主阶级伦理道德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这是他为地主阶级服务的表现。他无法认识到现实对道德的决定作用,而将人的道德归结为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他的错误不是肯定人在主观上具有能动的自我修养以适应客观现实的作用,对人本质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特点而是而是将主管与客观的关系本末倒置,夸大了人的主观作用,以至于看不到客观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所提倡的仁义虽带有阶级性却对于反对过度剥削、反对战争有着进步意义,“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销。”《告子上》他让人们积极维护、存养善性,这对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也是有意义的。“我知言,我养浩然之气。”孟子对人的生命境界的讨论以“气、心、形”为中心。孟子的浩然之气是将生理层面的气接受理性的心的指导。他认为心可以作为道德判断的工具,生命情意应该接受德行我统帅。孟子认为人之有形的躯体会受到无形修养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践行、尽心。他认为人的“形”虽然是自然物但是人只要充实道德生命,那么自然生命就会被道德生命转化,有限的“形”就取得了无限二永恒的道德意义。
2、天、命。“莫知为而为者,天也。莫知至而至者,命也。”《万章上》虽然他将天看作宗教性的但他认为天最根本的是道德的东西。“诚,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而未有能动者也。”他认为诚可以改变客观规律,这明显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唯心主义倾向。在天与人的关系上,他将心、性、天看作一体,这是他向往的最高境界,“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天与天地同流。”“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
3、认识论。他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尽心上》重视人的直接经验,反对教条主义。“登东山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他告诉我们要纵观全局才可以避免认识的片面性。他的认识论是唯物的,“心之官则思”“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亦。”但是带有“良知”“良能”“良贵”等先验论残余。
4、辩证法。中权的概念包含了辩证法因素,中指的是“无过不及”如果偏离中道就要犯错误。与中相对,他提出了权的概念,权就是权变,灵活运用,在维护大原则的前提下,要根据实际情况变动,如果没有这种变动那就会陷入片面性。在内外因方面他比较看重内因,“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离娄上》
三、美学研究
1、“充实之谓美。”《尽心下》美是真与善的统一。
2、美是和谐统一。
3、重本质,质与文并茂。重意境,情与景交融。重神似,神与形兼顾。“上下与天地同流”“大化流行”宇宙观对中国绘画“透视法”产生了影响。以大观小,“三远法”。
第三篇:千古绝对!上联:老子骂庄子孙子小子,韩非子说难,孔子说易!(xiexiebang推荐)
千古绝对!上联:老子骂庄子孙子小子,韩非子说难,孔子说易!
对联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也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类型多样,但都必须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这样才是一个好的对联。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对联牛人,比如宋朝的苏轼、佛印,清朝的纪晓岚等。乾隆好写诗,一生留下4万多首,但无一传世佳作,相反他的对联功夫却很强,经常与纪晓岚斗对子。而纪晓岚官至大学士,皇皇巨著《四库全书》也是他领导编撰,对对子那是张口就来,堪称古往今来”对子界“的王者。1751年,乾隆帝出宫游玩,纪晓岚陪侍左右。时日风和日丽,到处鸟语花香,乾隆龙颜大悦诗兴大发,走到一处荷花池,见池中荷花含苞待放,于是给纪晓岚出了一个上联:”池中莲藕,攥红拳打谁?“以拟人的手法,将荷花比作”红拳“。纪晓岚不慌不忙,看到岸边长着一片蓖麻,灵机一动下联就来了:”岸上蓖麻,伸绿掌要啥?“同样拟人,并以问句结束,令乾隆大赞:”纪爱卿真是好文采!“ 不过今天分享的对联,那就太有意思了,堪称千古绝对!上联:老子骂庄子孙子小子,韩非子说难,孔子说易!一个上联包含春秋战国5大思想家:老子、庄子、孙子、韩非子和孔子。其中”老子“、”孙子“有双关之意,”小子“为”孙“的拆字,《说难》是韩非子后期的代表作之一,”易“是孔子编修讲解过的易经,难与易既相对应,又有双关之意。一个上联包含如此之多的内容,可真是绝了!要想对工整,还真是有点难,但是广大的网友们个个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不少下联。有一名网友对下联:”文王打纣王犬王狂王,褒德王多士,成王多方。“下联之中也包含五个人物,《多士》与《多方》为周公旦与成王的作品,但是缺双关与拆字。还有的网友对下联:”玄德赞翼德伏德有德,曹孟德举酒,庞德举棺。“下联中皆是三国名仕,老庄有师承,玄德翼德为兄弟,举酒、举棺也都有典故,也算是个经典下联。但是我觉得这个上联,就像”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一样,下联能对的上,但是想对的工整就有点难了。看到此处的朋友,不妨发挥下聪明才智,看看谁能想出一个好下联?更多历史信息,欢迎搜索chinahero5988,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之眸!每天三分钟,成就历史达人,妮可等你哦!
第四篇:《老子》与《庄子》读书报告
《老子》与《庄子》读书报告
一、再谈老子的“不争”思想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善利万物”而不争功、不争名、不争利,是谓“不争”;水“处众人之所恶”而不争名,是谓“不争”世。人往往以为“不争”者,必无能。其实不然。老子要求人们:“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明知自己力量强大,却使自己保持柔弱的心态,并甘愿做那山中最低处的溪沟。
老子在这里所讲的“不争”大概是“无为”思想的的引申。最高的善人要选择底下的地方,心胸要保持深沉宁静,因为像水一般与世无争,因此没有什么过失。我至今仍然坚持相信老子的不争不是陶潜那样单纯的避世,而是“无欲”的体现。不争,不是消极,而是不勉强;不争,不是怯懦,而是不嫉妒;不争,不是自欺,而是淡泊。
这种心态,实在是现代人所需要学习的。
近30年来,中国在不断地变革与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不断激突、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人与人的关系也在逐渐随之变化,换句话说,在变质。在我看来,现代的都市人之间的关系大多维系于“利益”二字,那些纯真的亲情、友情、爱情已不多见。很多时候,我周围的同学都在感叹高中时代的关系单纯、美好,那时的同窗之情另无数人追忆。到了大学,人与人明显多了很多明争暗斗和利益冲突,有时不得
不感慨人心险恶。
我想,如果我们都能秉持老子“不争”的理念,当我们不再为毫厘的得失而计较,当我们不再为利益而谄媚攻讦,我们便能放下很多东西——名利也好,地位也罢,我们的人际关系或许能有所改善。不是把信任寄托于金钱的力量,而是真正的信任一个人,爱一个人。
不争,便能淡化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我们一份最真的感情。我常听人提到这样一句话:“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也是我信仰的不争理念的一个方面:不与人争,但必与己争。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快乐都不是源自于“我不好”而是源自于“别人比我好”。我参加比赛得了一等奖,但我的同学拿了特等奖,所以我不开心;我的女朋友没有我兄弟的漂亮,所以我不开心;我有房有车年薪50万,但是有人住别墅开宝马年薪过亿,所以我不开心。
这是何必。
我们的标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这句话,说出来是何其容易,践行它又是何其难!身为清华人,似乎“争上”是我们的共同特点,这本无错,但是我们要知道,凡是人,必然有其极限,总是坚持“别人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某种意义上是鲁莽的。只要我做到了我的最好,我曾尽我最大的努力,就好。超越自我,就是最美的飞翔。
不争,便能在历经沧桑后,无怨无悔。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六十六章)
这是老子追求“不争”的最高目标。以“不争”而争天下,也唯
有老子能有如此精深奥妙的辩证法思想了。
不争,并非不为,而是教人要法“道”自然而有所作为。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的我国的外交政策应该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韬光养晦”即是放低姿态,不咄咄逼人,不锋芒毕露;“有所作为”即是待时而动,顺势而为,这与老子的思想何其相似!
处下,处后也一种积蓄力量酝酿准备的态势,给自己观察事态作好应付准备留出时间与空间,创造条件以便实现转化,如在武打片的打斗场面,武功高强的人不会一开始就把全部招式地都使出来,而是先处于守势,试探对方的实力,了解其招式的弱点,可能先挨数拳数脚,一旦摸清对方的破绽在哪,以其致命一击,虽然是后发制人,但能获胜,收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效果。
就像一篇文章中写道:“对于我们全球化、现代化的社会,随着社会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丰富,对各种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人们的价值观变得多元化,在这么一个多元化价值观的社会里,如何能够保持我们本真的自我,不被所谓的功名利禄所累,如何坚守我们个人高尚的品格,不被世俗的面纱所掩盖;面对欲望知道知足寡欲,为人处事懂得谦下不争,善于守柔不逞强,老子的这些“无为”思想对于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是值得深思与学习的,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念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二、读庄子的《马蹄》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齕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義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庄子·马蹄》)
读庄子,我更多的读到的是庄子对自由的向往,对不羁的赞颂。庄子,天生的浪人,隐士,仿佛一匹野马奔驰在漫漫中华文化长卷铺筑的旷野。“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对世俗鄙弃的呼告历经千年却依旧绕梁不绝。庄子对自由的渴望,大概到达了令人惊异的地步。
自由,人类从亘古至今始终在歌唱不息的主题,多少人为了“自由”二字而献出自己的全部。曾看过电影《勇敢的心》,里面最感人的场景就是威廉·华莱士在临刑前那句饱含深情、又无比激昂的“Freedom”。现在的人们在形体上一般不会有太多的拘束,然而精神上的枷锁却比千年来的所有时代都要沉重,难以打破。
“身不由己”,我曾一次次听到这句长长的、苦涩的叹息。我们的身上总是背负着太多的身份,责任,欲望。我们放不下,我们很在意,所以我们在精神上便遭到束缚,得不到自由。换句话说,束缚着我们的,大概只是“名”“利”二字。正因如此,庄子淡泊功名、“相忘于
江湖”的思想才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去思索。
应该说,庄子所鞭笞的是一种不自由的状态,虽没有直接提起,但却可以从字里行间窥视其涵义。这种不自由的状态即受“物”限制,有所待的生存方式。庄子在多篇文章中反复论及了这个问题,从大鹏之飞待于九万里风到蜩与斑鸠,可以说在庄子看来,有所待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不仅是鸟兽鱼虫,即使是主观能动性最强的人类也很难豁免。即使是列子这样的人,也只得到“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的评价。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有所待在庄子看来才是真正的悲哀。《齐无论》中说:“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就是说人之于世必定有所依附,而人却不知其所待。“即受此形于造物,则造物与我相守不亡,以待此形之归尽而后已”,人就在这种所待的约束之下浑浑噩噩走向死亡。这也是庄子极力反对的一种有待的状态。
我想,庄子的《逍遥游》最恰当的体现了他对自由的人生的定义:“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然而,在我看来,虽然庄子对于仁义、礼乐的虚伪性、蒙蔽性的揭露是相当深刻的,但是庄子追慕上古社会的原始状态则极不可取,“无为自化”的政治主张也是消极的,回避现实的。在这一方面,庄子的历史局限性是无法回避的。
第五篇:孔子与老子课后反思
教师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地位:它包括两部分,其一介绍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其二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可以此为基本框架组织教学。而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则在“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中占重要地位理应作为重点。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稍有涉及,有所了解,但未必有深刻的体会。因此本节课通过大量展示学生较熟悉的图文材料,引导学生温故知新,从而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较深的理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尝试着将书本知识运用与现实。
我所带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曾经做过教学方面的问卷调查,其中68%的人更愿意接受传统授课方式,43% 的人认为老师应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因此教学中我有意调整思路既照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又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从历史资料中提炼有效信息。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很喜欢这些材料,能较容易的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基本能掌握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结合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感悟两位智者的风采。本节课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读史,学会学史,学以致用。看来以后在选材方面要特有针对性,难易适度,使学生敢放手去做、有能力做,这样孩子们就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能主动去做。布鲁纳也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可见,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调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有效手段。本节课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读史,学会学史,学以致用。
另外,教材P4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则认为,道家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消极影响。我不敢苟同,原文中的“无知无欲”我们可以理解为“使人民没有投机取巧、争名夺利的欲望”,天下人的欲望淡了,人心就厚道了,人心厚道了,天下自然就太平了。有什么不好吗?要说后世有人利用此思想误导民众,那也绝非老子思想的本意,毕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学生反思
我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我是怎么学的?
我还有什么地方有待提高?
请用笔写下来,这就是你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