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孔子与老子学案

时间:2019-05-13 16:0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1课 孔子与老子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1课 孔子与老子学案》。

第一篇:第1课 孔子与老子学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必修(III)导学案设计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学生姓名:_________】【使用时间:2011-9-1】设计人:宋小敏【学案编号:①】

第1课孔子与老子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相想的形成。

【知识梳理】

一、孔子:

1、历史定位:孔子是时期的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主要保存在由其弟子整理记录的_____________一书中。

2、思想内容:

(1)政治思想: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其主要内容是“”和“”;提倡“”,逐步改良政治。

(2)哲学思想:对鬼神_____,把探讨和解决___放在优先位置。

(3)教育思想:

教育原则上,主张:“”;教育方法上,主张:“”; 学习方法上,要求学生要实事求是;要反复温习,要有恒心;还主张要把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坚持正确意见。

3、历史影响:

(1)孔子的思想在当时,逐渐形成完整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2)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3)孔子也被推崇为 圣人,受到后人景仰。

二、老子:

1、历史定位:本原的哲学家。

2、思想内容:

(1)哲学思想:

①道: “”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的思想,摈除了“”的绝对权威。

只要能就可以.(2)政治思想:倡导“”,以“无事取天下”。

3、历史影响:

(1)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的哲学家。

(2)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包括、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 1 页,共 4 页 ②辩证法: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

[预习自测]

1.下列对孔子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他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他要求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其思想具有保守性

C.他子主张“因材施教”,他兴办私学,只招收贵族子弟

D.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学生坚持不同于老师的意见.下列对孔子的“仁”和德政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

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④维护奴隶制,反对社会变革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4.儒家思想之所以能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其根本原因是()

A.孔子是“至圣先师”B.儒家思想有助于消除分裂

C.“仁者爱人”思想与休养生息政策不谋而合D.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在山东某旅游点,导游在一处为“杏亭”的景点讲解:“春秋时期,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你联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为政以德,爱惜民力C.民贵君轻,社稷次之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下列对老子的这一思想理解不准确的是()

A.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B.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不断运动

C.认为事物相互依存且不断相互变化D.认为对立的东西相互转化.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民的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

A、新兴地主的要求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C、手工业者的要求D、富裕商人的要求

8.从历史的角度看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B.小国寡民的思想;C.唯物主义思想;D.朴素辩证思想;

【合作探究】

一、为什么教材指出孔子的复礼是一种保守思想?“礼”的实质是什么?

1.礼,即周礼。为实现礼,孔子提出“正名”主张。所谓“正名”,就是正奴隶制统治之名,使周以来奴隶制国家的统治秩序和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得以恢复和维护。这反映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2.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为什么孔子的思想在当时不受重视,在后世又被尊为“圣人”?

三、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也就是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国”。现在党中央又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决定实施“以德治国”的方略。请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分析一下二者有何区别.(角度:社会前提、内容、作用)

四、合作完成下列表格,对比孔子和老子的异同。

五.老子的辨证法思想和我们的唯物主义辨证法是否相同?

积极:它体现了事物的矛盾性,同时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因此它是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消极:它不是唯物主义辩证法

【能力提升】

1.(2005上海2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想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2004上海3)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孟子 D.荀子

3.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的,应该是孔子思想中的()A.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B.性相近,习相远也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2003年底至2005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孔子文化展”上,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时代开始,欧洲就承认这位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下列不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A.“仁”学的提出 B.宣扬“吾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C.主张“为政以德” D.倡导“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

5.孔子曾用“而立”“不感”“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技进乎道,庶几不惑;名副其实,何虑无闻”与“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两幅寿联所贺寿主当时的年龄分别为()

A.20岁、30岁 B.30岁、40岁 C.40岁、50岁 D.50岁、60岁

6. 2009年4月25日,第十九届全国书交易博览会在山东举行。开幕式上由10部巨型“书”拼接而成的背景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 .因材施教 B .有教无类 C .温故知新 D. 当仁不让师

8.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9.《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说明孔子()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B.偏爱某些学生C.有教无类D.因材施教

10.孔子强调”仁者爱人”最能体现他赋予”爱人”以教育涵义的主张是()

A.因材施教B.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C有教无类D.诲人不倦

11.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怕事,遇事退缩,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抓紧,要立刻去做;而仲由敢作敢为,但做事鲁莽,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冷静,请教父兄之后再去做。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学理念?

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温故知新D择优而教

12.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无为而治”的思想源于“道”的哲学概念 ②“无为而治”体现出反对苛政和严刑峻法的主张 ③“无为”就是无所作为 ④“无为而治”只是一种难以付诸实践的哲学境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一、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鲁国大夫季氏使用8排64人规格的乐队在庭院奏乐,被孔子看到,感叹到:“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材料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材料三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者焦土断垣,急切的问:“伤人了没有?”对于财产却只字未提。

材料四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材料五孔子聚徒讲堂,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2分)

(3)材料五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3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3分)

第二篇:第1课孔子与老子导学案

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编写:高二历史组使用时间2013班级姓名

第1课《孔子与老子》导学案

【课标要求】 重点: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必然性。注意事项: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理科班探究题不做。【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学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并熟记基础知识,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打上问号,以备上课集体讨论、突破。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3、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题目。【预习学案】

一、孔子1.简介:___时期鲁国人,著名的____家、政治理论家和___家,__ _学派创始人.2.思想内容 核心思想:(1)“_____”和“___”,其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仁”——“仁者爱人 ”①反对____________和任意______________.②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___________,稳定_____________.③实现“爱人”必须遵循“__________”之道,要求做到“,”

(3)“礼”——“克己复礼”

①实质:西周的_______________制度,维护奴隶制.②实现的途径: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____________”的主张:按

照_____的制度矫正社会秩序,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孔子政

治思想中_____的一面.政治主张:“德”——“”

爱惜民力。实行“礼”治的同时,逐步_________。

天命观: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对鬼神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思想:

①教学对象:__________________。

②教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③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④学习方法:学与思结合,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 _________________ ”

等.3.地位影响孔子思想在社会变革时代不受重视,汉代大一统之后逐步形成完整的_______ _ __,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_____。

二、老子1.简介:______时期楚国人,思想家,_____学派创始人.2.《_______》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3.思想内容(1)哲学思想:①世界本原:“____”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②天命观:他还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③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__________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转化.(2)政治思想:倡导“_________________”,以“无事取天下”。(3)社会理想:向往“鸡犬之声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始社会。4.地位影响(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2)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______、______以及中国人的___________、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链接】孔子的思想:

【合作探究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以上材料均出自《论语》 你认为孔子的“仁”的含义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在治国方面如何运用?【合作探究二】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以上材料均出自《论语》

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他主张如何实现“礼”?“礼”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评价?

【合作探究三】

结合必修

一、必修二的内容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合作探究四】

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主要区别

(1)孔子的思想是积极入世,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体现的是一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执着精神;而老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避世思想,是一种看破规律、尊重规律的超脱精神;

(2)孔子的思想主要研究社会人际关系,对“天道”避而不谈;而老子思想则研究“天道”,用“道”来解释宇宙的起源和演变;对现实社会则恰恰消极避之。【知识体系】完成下列表格

【预习检测】

1.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A.“仁”和“礼”B.“仁”和“为政以德”C.“克己复礼”D.“忠恕”之道 2.孔子“克己复礼”中的“礼”,指的是

A.上古时候的禅让制B.东周时候的分封制C.西周时候的井田制D.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 3.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聚徒讲学,弟子三千”,这主要得益于他的A.创办私学B.因材施教C.学思结合D.温故知新 4.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提写“万世师表”的匾额,主要是为了 表彰孔子对中国古代

A.政治思想的贡献B.伦理道德的贡献C.哲学思想的贡献D.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贡献 5.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万物的本原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6.老子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如高和下、前和后、有和无、难和易等。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这体现了他哲学中的什么思想

A.道为万物本原B.辩证法思想C.天道自然无为D. 无为而治 7.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他们在《巴黎宣言》中写道:“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摘自《论语·为政》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摘自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4分)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4分)

【课堂检测】

1.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仁者爱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学派是()

A.法家B.儒家C.墨家D.道家 2.孔子政治思想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A.仁者爱人B.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

C.克己复礼D.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下列能体现出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温故而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

4.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出了一份考卷,应考者300多人。有一道题要求考生列举崇拜的人物,统计结果是“崇拜孔子157人,孟子61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B.孔子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较大 C.孔子倡导“天法道,道法自然”D.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5.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他()A.强调“大一统”B.推崇法的作用C.主张顺应自然D.相信天人感应

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7.答案要点:【合作探究一】

含义:仁者爱人;途径:忠恕之道;治国:为政以德。【合作探究二】 “礼”: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实现:“克己复礼”、“正名”。【合作探究三】

(1)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开始瓦解。(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3)文化上: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1)主张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民。(4分)

(2)儒学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6分)

(3)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4分

第三篇:孔子与老子课后反思

教师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地位:它包括两部分,其一介绍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其二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可以此为基本框架组织教学。而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则在“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中占重要地位理应作为重点。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稍有涉及,有所了解,但未必有深刻的体会。因此本节课通过大量展示学生较熟悉的图文材料,引导学生温故知新,从而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较深的理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尝试着将书本知识运用与现实。

我所带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曾经做过教学方面的问卷调查,其中68%的人更愿意接受传统授课方式,43% 的人认为老师应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因此教学中我有意调整思路既照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又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从历史资料中提炼有效信息。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很喜欢这些材料,能较容易的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基本能掌握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结合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感悟两位智者的风采。本节课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读史,学会学史,学以致用。看来以后在选材方面要特有针对性,难易适度,使学生敢放手去做、有能力做,这样孩子们就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能主动去做。布鲁纳也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可见,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调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有效手段。本节课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读史,学会学史,学以致用。

另外,教材P4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则认为,道家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消极影响。我不敢苟同,原文中的“无知无欲”我们可以理解为“使人民没有投机取巧、争名夺利的欲望”,天下人的欲望淡了,人心就厚道了,人心厚道了,天下自然就太平了。有什么不好吗?要说后世有人利用此思想误导民众,那也绝非老子思想的本意,毕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学生反思

我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我是怎么学的?

我还有什么地方有待提高?

请用笔写下来,这就是你的收获!

第四篇:第一课孔子与老子教案

第一课孔子与老子教案

【教学课题】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课孔子与老子

【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要学习的是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孔子与老子》;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孔子的思想的各个方面,以及孔子思想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本课的第一部分是本单元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和历史地位,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重要意义;通过阅读图片、文字史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的能力;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对孔子和老子思想进行评价。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学案,掌握基础知识;创设历史情境,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重难点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孔子的仁爱思想,体会道家的哲学思想,认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使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

【学情分析】

通过高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岳麓版教材的体例,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也已具备,这些为我们在课堂上开展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条件。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有所了解,但还没有深刻的体会。通过探究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预习学案,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通过探究题目,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引导,深刻体会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电影《孔子》片段,展示相关历史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

【导入新课】南怀瑾在《中国文化的左膀右臂》一文中有这样的话“细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而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中国文化的左膀右臂”的创始人——孔子与老子。

【新课学习】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历史地位

看图学史:展示图片(孔子图像、孔子周游列国图等),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历史地位。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其祖先是宋国贵族,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曾修《诗》、《书》,1

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师问:如果我们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当读什么书?

生答:《论语》,这部书保存了孔子的主要思想。

(二)孔子的思想

1. 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礼”出现过75次。)幻灯展示与“仁”和“礼”有关的材料,提出问题,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问题:阅读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仁”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仁,指仁爱,关爱别人。要想做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

孔子的仁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它不仅有强调对外的行善、治人,而且有向内自省和修炼的意义。

(2)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

——《论语.颜渊》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

问题: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孔子的“礼”的含义,实现“礼”的手段?(礼是指周礼,是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周礼的制度矫正社会秩序,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仁”和“礼”是有什么内在关系?(“礼”是实现“仁”的手段)

孔子关于“礼”的主张值得肯定吗?(孔子希望回到西周时的社会等级秩序,维持贵贱有序,体现了其思想的保守的一面;但是,这一主张也有很大的积极性,因为它要求人们按照自己的身份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2.为政以德

幻灯片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为政以德”的含义。(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3.鬼神观:重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雍也》

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礼记·表记》

问题:阅读材料分析孔子的天命观。(重视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体现了孔子务实的人生态度)

4、孔子的教育思想

幻灯片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材料一:因材施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问题:概括材料反映了孔子在哪一方面的主张?(教学方法)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问题:概括材料反映了孔子在哪一方面的主张?(学习态度)

材料三: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仁不让于师。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问题:概括材料反映了孔子在哪一方面的主张?(学习方法)

问题:根据我们所了解的知识概括孔子的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扩大教育范围;总结出一套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整理六经,继承传统文化。)

(三)孔子的地位

幻灯片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材料一:孔子周游列国图

材料二: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史记》

材料三:春秋时期形势图及铁器图

问题:结合材料及课本知识回答,孔子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地位及原因(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年代未受太多重视)

材料一: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杨坚称孔子为“先师尼父”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李世民尊孔子为“先圣”

元朝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 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朝 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 至圣先师

清朝 顺治十四年(1657年)清世祖 至圣先师

中华民国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 大成至圣先师

材料二:孔子学院标示图

截止2009年,孔子课堂设在28国共272个,其中,亚洲10国27个,非洲4国4个,欧洲7国34个,美洲6国205个,大洋洲1国2个。

——来自百度百科

问题:从西汉以后,孔子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汉代大一统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的地位也日益上升,成为“圣人”)

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兴办说明了什么问题?(孔子成为世界文化名人,影响扩大)过渡:幻灯片提供一段材料

“细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自汉、唐开始,接下来宋、元、明、清的创建时期,都是如此。内在真正实际的领导思想,是黄(黄帝)、老(老子)之学,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在外面所标榜的,即在宣传教育上所表示的,则是孔孟的思想、儒家的文化。”

——林语堂《左手孔子 右手老子》

儒道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也是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理论来源;在第一框我们主要学习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作为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思想是怎样的呢?

二、老子及其思想

(一)老子其人

幻灯片展示材料:

孔子问道图,清源山老君岩图,《道德经》书影

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简介老子及其著作(老子原名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

(二)老子的思想

幻灯片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材料一:《老子》摘录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治大国若烹小鲜。

材料二: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引起了强烈反响,《老子》一书畅销美国,一时“纽约纸贵”。

问题:根据材料一和课本知识概括老子的思想(“道”的哲学概念;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结合必修二所学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和80年代里根的执政措施,想一想里根为什么会引用老子的治国主张?(1980年,里根当选,当时的背景是,因为二战后运用凯恩斯主义指导经济,70年代出现了经济“滞胀”,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抬头。里根执政,实行“三个少”的改革,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放松政府对企业的管制,减少税收,减少福利开支,政治无为的思想使美国经济迅速好转。)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春秋时期两位思想家和他们的主张,到了战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思想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墨、道、法、名、兵等家各执一词,自成一派。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自由、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时代,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家们共同铸造了东方人的思想核心。

上网阅读评论孔子和老子的文章,思考在现代社会如何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教学反思】

1.新课标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重视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教师提供材料,设计问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问题,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本课的主要思路;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如何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何在当今社会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不仅是

本课的教学难点,也是整个社会思索的问题。

第五篇:《孔子与老子》优秀说课稿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高二历史必修III(岳麓版)第一章第一课。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处处呈现其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套教材将孔子、老子列为第一课,突出了孔子和老子在古代主流思想中的地位。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课程标准】

一、知识目标: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地位;

二、能力目标:通过概括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及其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孔子、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和全人类的人类思想文化遗产要自觉传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联系现实分析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为什么孔子和老子后来都被神化

【教法与学法】

高二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想活跃,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根据本课的特点,学生可能对单纯的思想史不感兴趣,所以教学中我采取“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感受性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图示、音像等传递输出,即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自己走进历史,并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历史问题,建构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情景 提出问题 引导探究 创新感悟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一组图片。图片反映了什么状况?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使学生认识到孔子被后人神化尊为圣人,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学院

孔子与老子

孔子的学说 安排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材料,出示孔子故乡曲阜的照片 有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要来山东曲埠的孔庙参观,假如派你去帮助他了解孔子,你将向他介绍有关孔子哪些事情呢?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很容易想到要介绍孔子的生平、孔子的思想主张,这样既掌握了知识,又增强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显示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的内容表格(教师用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讲解)安排学生填写表格有关内容 学生回忆和阅读教材,思考、归纳 学生能基本回答孔子的思想主张,大致理解“仁”“礼”的思想内涵,记忆孔子的一些名言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情景 提出问题 引导探究 创新感悟

孔子与老子

孔子思想的影响(课件展示图片)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为什么他的主张却不被统治者采纳呢?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思考 在老师的帮助下,能理解孔子思想的局限性;培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指导学生看书 阅读教材第5页“阅读与思考”,分析为什么孔子学说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正宗? 学生看书,找出相关内容;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老子的思想及影响(课件播放视频资料)

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老子的”道”是指什么?

2.老子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什么?(课件展示:表格填空)

3.现实生活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

结合影片和课本的内容,回答问题

从哲学和政治两个方面把握老子的思想核心。

老子的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素朴、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等,都能在现实生活找到影子

小结 课件显示本节课的知识架构 学习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你更喜欢谁的思想呢? 学生积极发言 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进行比较

【巩固练习】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D)

(1)“仁”(2)“礼”(3)“为政以德”(4)“有教无类”

A、(1)(2)(3)(4)B、(2)(3)(4)C、(1)(3)(4)D、(1)(2)

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B)

A、“仁”和“礼”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忠恕”之道

3、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C)

A、万物的本原 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 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4、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B)

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

【本课特色】

营造情景 激发兴趣

优化导学 注重探究

下载第1课 孔子与老子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1课 孔子与老子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课孔子与老子 学案

    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前学生自主求知篇】【课标导学】了解孔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重难点预览】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联系现实分析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孔子与老子》知识梳理型导学案5篇

    《孔子与老子》知识梳理型导学案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相想的形成。 【自......

    老子与孔子的临别赠言(含5篇)

    老子与孔子的临别赠言 弥勒内院看门人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

    孔子与老子的为政思想比较

    孔子与老子为政思想的比较 刘启涵 (2016011406自动化系) 摘要:儒道两家思想,作为贯穿中华文化的两条主脉,衍生出了灿灿数千年的华夏封建政治文明。而其思想源泉孔子、老子二人,他......

    高二历史《孔子与老子》教案设计

    高二历史《孔子与老子》教案设计 一、课题:孔子与老子 二、课时:1 三、教材 1、教材版本: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2、章节:第一单元第1课 3、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分别介绍......

    孔子老子读后感8

    Confucianism and Daoism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China`s long and fascinating history. The former emphasis on reason, traditional morality, and social philosop......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读后感

    1、《左手孔子,右手老子》读后感 在中国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积淀中,孔子和老子的影响无疑是空前的,他们的思想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历朝历代都有着无数专家学者倾其一......

    《老子和孔子》教学设计(最终版)

    《老子和孔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1内容标准 了解孔子、老子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学说 理解:"仁"和"道"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