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左手孔子,右手老子》读后感
1、《左手孔子,右手老子》读后感
在中国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积淀中,孔子和老子的影响无疑是空前的,他们的思想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历朝历代都有着无数专家学者倾其一生来汲取儒、道思想,留下了不少评注,在这次郑州市教育局开展的读书活动中,有幸在学校党支部的推荐下读了林语堂先生的《左手孔子,右手老子》,有了新的感悟。在这本书中,林语堂先生主要向我们阐述了孔子的仁义思想以及老子的“道”。
作为儒家的开山鼻祖,孔子的思想志在重新树立一个理性化的封建社会,主张阶级分明,这与当时周朝的封建社会正在趋于崩溃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蒂。孔子与同时代其他各派的很大差异还在于他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艺术的力量,相信文化历史的传统,相信国际间某种程度的道德行为。
人们每提及道家,就必说老子。老子作为中国文化主流之一的道家宗师,道教教主,他早已在中国文化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老子主张重返自然,不可抗拒地嘲笑孔教文化;他崇拜原始的淳朴,主张田野风光的生活、文学、艺术;他代表奇异幻想的世界,有着一种天然的浪漫思想。老子的道是宇宙的神智,万物的根源,是赋予生命的原理,给这物质世界带来少有的统一和灵性。
喜欢抗拒外物的人似乎总是站在高处,较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的一方则更能吸引人。代表这两种典型的人便是尊崇礼教的孔子和浪漫的自然主义者老子,这也注定了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偏好自然与直觉。
或许正是儒家和道家的各有所长才会有林语堂先生的这本《左手孔子,右手老子》的出世。我们并不需刻意评判孔、老的孰优孰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可以肯定的是孔子和老子毕竟都是中国文化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
2、《左手孔子,右手老子》书评
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全面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真正内涵。
孔子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更精确的说,儒家的思想志在重新树立一个理性化的封建社会。
老子觉察了人类智巧的危机,故尽力鼓吹“无知”以为人类之最大福音。他又觉察了人类劳役的徒然,故又教人以无为之道,所以节省精力而延寿养生。由于这一意识使积极的人生观变成消极的人生观。它的流风所被染遍了全部东方文化色彩。
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却抱持反面的观点,偏好自然与直觉。喜欢抗拒外物的人,似乎总站在高处,较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的一方更能吸引人。代表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人,便是尊崇礼教的孔子和喜欢抗拒外物的自然主义者——老子。
3、破译“语堂体”的文化密码
——读林语堂《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我最早知道林语堂的厉害,是听说他就是将英文humor翻成了中文“幽默”的人,以后还看到他居然能将李清照《声声慢》里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翻译成“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其水平之高,让人叹为观止!
那么,林语堂的译功为什么如此了得?“语堂体”脍炙人口的文化密码又到底何在?为此,我们翻开林语堂的这本《左手孔子,右手老子》,或许会有不少别样的收获。该书由两部分组成,上篇“孔子”,共三章,再加一篇《想象中的空老会谈》;下篇“老子”,共四十三章,再加个绪论。
我估计上篇应出自1938出版的英文本《孔子的智慧》,据说,《论语》有许多英译本,但林语堂的做法与众不同。他不是从“学而时习之”开始逐字逐句翻译,而是将其分门别类的重编一下,小题目有:孔子的感情生活;孔子的谈话风格;孔子论君子和小人;孔子论政治、教育等等,另有几篇介绍孔子的身世,摘译《礼记》的《中庸》、《大学》和《孟子》的有关篇章,就成为一本合乎逻辑、有头有尾、可读性强的书,使西方读者得到一个概念,知道孔子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儒家的学说是怎样几千年来深入中国人的心的。
而下篇则显然出自1949年出版的英文本《老子的智慧》,即林语堂英译的《道德经》。由于林氏学识渊博、国学底子深厚,以及对道家哲学的颇有研究,使他能够透彻准确地理解原文,这就为其忠实地传递原文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他地道的英文与其坚持的“传神”的翻译标准使他的译文能够行云流水、明白晓畅。因此,尽管《道德经》于19世纪就已经开始被译成多种语言,而且其在西方译本种类之多仅次于《圣经》,林语堂运用自由诗体所译的版本仍是相当成功的,较其之前的版本在内容气势与风格上更为忠实,文字表达上更为凝练准确,读起来让人觉得是一种享受。
总之,林氏这本书是他的翻译理论的一次成功实践。虽然,此书现在是将英文翻回成中文,已经有“回锅肉”之嫌,但其实践的光辉还是遮掩不住的。比如,在“老子”篇第二十章“天与我”里,他把“唯之与阿”翻译成“愤怒的应声‘是’,愤怒的应声‘哼’”;在“老子”篇第二十四章“余食赘行里”里,他把“企者不立”翻译成“凡翘起脚尖想要出人头地的人,反站立不稳”;在“老子”篇第二十九章“戒干涉”里把“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翻译成“有前行的,有后随的,有嘘寒的,有吹暖的”。这种译法建立在对语言的深切体味和对心理的细致把握的基础上的,所以,读书起来相当的传神、有美感,而且有一种身体的敏感部位被触碰的感觉。难怪译界普遍认为,林语堂是在中国译学史上第一个最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立论的“学理剖析”的基础的人,诚哉
第二篇:《左手工作右手生活》读后感
左手工作右手生活
内容简介
《左手工作右手生活》主要内容包括:工作和生活,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对于我们都非常重要。工作时就要全力以赴,高擎奋斗的大旗,拼搏进取,奋斗不息,把自己的才能和价值发挥到极致,一步一步向成功进军;同时把生活紧握在手,享受生命中一切的美好,爱情、友情、亲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生活多彩多姿,活色生香;不偏左手,也不偏右手,而是让左手右手互握,拉高就低,找到最好的平衡点,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平衡就是美好,平衡就是和谐,平衡是事业成功和生活美满的支点,平衡也是幸福和快乐的智慧和秘诀!
作者简介
向亚云,文学硕士,人力资源师,资深编辑,从事员工培训、绩效管理。员工激励机制、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多年,对如何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有独到的见解,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与方法。曾出版《如何做一名好员工》、《支点人生》、《成功总裁》、《智慧人生心语》等多部专著。
目录
左手:努力工作,高擎奋斗的大旗 第一章 为自己奋斗,忠诚敬业不打折 1.人生的过程就是奋斗的过程 2.为企业工作,替自己打拼 3.工作绝不仅仅是为了薪水 4.敬业才能立业,养成敬业的习惯 5.对企业绝对忠诚,受益的是自己
第二章 为幸福工作,燃烧激情无怨悔 1.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幸福工作 2.点燃内心的激情,让你脱颖而出 3.对工作投入100%的热情 4.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 5.享受工作的乐趣 第三章 为明天努力,尽职尽责每一天 1.把责任沉淀在生命里,落实在行动上 2.一份工作就是一份责任 3.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4.机会属于勇于担当的人
5.把勇于负责作为自己的生活态度 6.全心全意、尽职尽责
第四章 为未来苦干,勤奋认真没借口 1.勤奋是通往荣誉殿堂的必经之路 2.勤奋是成功的第一大要素 3.勤奋苦干永不过时 4.养成认真做事的风格 5.脚踏实地,拒绝浮躁
第五章 为成功打拼。积极主动向前冲 1.只做老板交待的事,远远不够 2.永远没有分外的工作
3.自动自发,不找借口只找方法 4.自觉自愿,找事做而不是等事做 5.老板不在,更要积极主动 6.关注结果,用奋斗诠释不凡
第六章 为梦想拼博,勇于进取不后退 1.追求卓越,绝不安于现状
2.敢于挑战“不可能”,从不给自己设限 3.不断学习,永远进取
4.永不服输,跌倒了爬起来再走 5.坚持到底,持之以恒永不后退 6.全力以赴,做最优秀的自己
右手:幸福生活,享受生命的惬意
第一章 挥洒浪漫。享受爱情的迷醉和芬芳 1.让你的浪漫满屋
2.用浪漫悉心经营你的爱情 3.没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4.珍惜爱情,享受平淡中的浪漫情怀 5.用心培养浪漫的习惯
6.浪漫之外还要为自己保留一片天空
第二章 缔造和睦,享受家庭的甜蜜和幸福 1.家是我们永恒的温柔港湾
2.亲情是世间最深最沉最动人的情感 3.家庭的幸福需要用心去呵护 4.夫妻相处的秘诀和艺术 5.让孩子在温馨快乐中健康成长 6.巧妙化解婆媳矛盾 7.家庭幸福,天天快乐
第三章 交朋结友。享受友情的纯真和美好 1.友情让人间充满阳光 2.生活因友情而精彩
3.人生的旅途要有真心的朋友才不会孤寂 4.真诚才是友情本真的味道 5.珍惜友情,典藏心底的纯真 6.懂得分享,有分享才有快乐 7.携手朋友,共享幸福
第四章 呵护身体。享受健康的活力和生机 1.健康是一切的根基 2.健康是实现梦想的前提 3.千万别拿健康开玩笑 4.认认真真照顾自己的身体 5.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6.学会养生,预防疾病 7.经常运动,保持健康
第五章 滋养心灵,享受心灵的优雅和宁静 1.知福惜福,珍惜拥有的一切 2.宽容豁达,宽恕别人也是放松自己 3.抛开嫉妒,嫉妒是心灵的地狱 4.心怀感恩,畅饮生活的甘泉 5.学会赞美,收获良好的人缘
6.心闲意远,让心灵远离喧嚣回归宁静
第六章 培养情趣,享受休闲的轻松和惬意 1.在休闲中体味生活的真谛 2.赶路时也要记着欣赏身边的风景 3.培养爱好,享受八小时之外的情趣 4.拥书而眠,体味“悦读”的快乐 5.享受优雅,让音乐抚慰心灵 6.追求情调,把“小资”过得活色生香
平衡:握紧双手,活出人生的精彩 第一章 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 1.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 2.生存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工作 3.没有什么比生活更重要 4.只有幸福才是人生追求的全部 5.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第二章 放低左手,抬高右手 1.工作和生活同样重要 2.会工作也要会生活 3.把工作当成乐趣和享受 4.热爱工作更热爱生活
第三章 找到平衡点,活出人生的精彩 l.平衡是人生的智慧
2.删繁就简,简单生活就是享受生活 3.张弛有度,工作更高效,生活更轻松 4.调整心态,好心态就有好生活 5.放松身心,从容地工作,优雅地生活 6.追求幸福,让工作更快乐,生活更精彩 附录
小测试工作Vs生活:你失衡了吗?
“我很忙!”“我忙得脱不开身,实在没空去看父母。”“最近忙得头昏脑胀,哪有时间和孩子玩呀?”……这样的话几乎成了现代人的口头禅,也是许多职场人心理上和精神上所感受到的最大压力。从早忙到晚,从春忙到冬,甚至还把工作带回家,在家中开夜车,即便到了周末,也还一心牵挂或担心着工作,没时间看望父母,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更没有时间享受生活……这正是现代社会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工作与生活的“失衡”。
失衡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身体的疲累和心灵的紧张。即便是在成功就是衡量个人地位和能力的标准的今天,失衡的生活也越来越受到质疑:成功到底应当在哪里定位?人生的目的、工作的意义、生活的乐趣到底在哪里?是不是事业的成功可以让我们轻易地忽略或是掩盖我们为之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到底人生是事业的成功更值得追求还是美满的生活更值得羡慕?是努力打拼忘我工作重要还是停下脚步享受生活更好?当踩着失衡的梯子登上的成功峰顶再美再辉煌,成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因为在失衡的基础上搭建的成功再美丽,也掩饰不住背后的忧伤和空虚。“平衡”,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的目标了。
可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要玩转工作和生活的“跷跷板”,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来工作与生活是互为补充,互为因果的关系,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的生活又可以促进工作。可是,如果我们在工作上花费更多时间,就意味着会错过生活中更多的享受;如果花更多的时间去投入生活,又会陷入生活的琐碎,工作将会大打折扣。所以要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确实不太容易。
但是,如果努力去做,平衡也并不是不可以,关键在于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工作和生活,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对于我们都非常重要。工作时就要全力以赴,高擎奋斗的大旗,拼搏进取,奋斗不息,把自己的才能和价值发挥到极致,一步一步向成功进军;同时把生活紧握在手,享受生命中一切的美好,爱情、友情、亲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生活多彩多姿,活色生香;不偏左手,也不偏右手,而是让左手右手互握,拉高就低,找到最好的平衡点,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平衡就是美好,平衡就是和谐,平衡是事业成功和生活美满的支点,平衡也是幸福和快乐的智慧和秘诀!
也许这样的想法有些过于理想化,但我们只是想为那些沉迷在失衡中的人们提供一点点帮助和建议,让他们能从书中体味到一些工作和生活的哲理、平衡的智慧,使他们能从倾斜的生活和工作中找到一个矫正的支点,解决工作和生活的矛盾,让生活和工作达到平衡,从而可以使他们离成功更近,让生活更美。这样,我们编写本书的愿望就达到了。
查尔斯?施瓦布说:“如果对工作缺乏深度的认识,只是为了薪水而工作,很可能既赚不到钱,又找不到人生乐趣。”
只为薪水工作只是谋生计,但通过工作能够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比什么都重要。假如工作仅仅为了糊口。生命的价值将因此而大打折扣。所以于万别这样对自己说,工作就是为了薪水,你要看到比薪水更高的目标。
在不少人眼里(包括部分职业经理人),薪水就是他们的全部工作目的。有些人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采取一种超然的态度,“给我多少工资,就干多少活。”“不是自己分内事情一律不干。”“公司的事情能推就推,做多错多。”表面看来,这些“精明人”没有吃亏,但长远来看,他们却损失“惨重”:他们逃避工作、推卸责任,整天为眼前的工资伤脑筋;却忘记了在工资背后深藏的更为珍贵的东西。
工作给予了他锻炼、训练的机会,工作提升他的能力,工作丰富他的经验,在工作中他能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品格、完美自己的职业道德,所有这一切所蕴含的是他将来提高薪水和提高职位的根本基础,而且工作还带来了更重要关于人生的意义。
那种“短视”的“等价交换”:“我为公司干活,公司给我工资,我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让“短视者”错失了诸多机会。这其实是现代版的“买椟还珠”,拿到了薪水,却失去了自己的前途和信心。或许公司正在为其升职、加薪而让其多有机会工作锻炼,但他本人却不能正视这些,因此丢掉可以获得成长、技能和经验的机会。
一个以薪水为个人奋斗目标的人是无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从来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虽然工资应该成为工作目的之一,但是从工作中能真正获得的更多的东西却不只是工资卡中的数字。如果工作仅仅是为了面包,那么生命的价值也未免太低俗了。人生的追求不仅仅只有满足生存需要,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有更高层次的动力驱使。不要麻痹自己,告诉自己工作就是为赚钱——人应该有比薪水更高的奋斗目标。
薪水只是工作的目的之一,你一定要认识到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如果你只为薪水而工作,那么你只能得到那些薪水,而会失去很多东西。正像你如果只为吃饭而活着,那么,吃饭就变成吃饲料了。
是的,不错,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更加美好,所以我们需要工作的报酬,需要薪水,薪水是我们生存的资本。但是,我们工作仅仅是为了薪水吗?
P8-9 我们工作赚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没有生活,废寝忘食的工作就失去了意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工作已经成为生活最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失去了对追求事业成功的动力,生命同样暗淡无光。正因为这样,关注事业、关爱生活,成为我们长久解不完的人生课题,只有将二者融为一体,互为促进,才能拥有幸福。但是在生活中,会经常面对二者的矛盾,对立和不平衡。于是,不同的人对事业与生活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行为和结果。这就让我们看到万花筒般的世界和五彩缤纷的人生。
事业总是与职业和工作相连,但干工作并不一定就是干事业。两者的区别在于,干事业的人一定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仅敬业而且执着,追求的是事业的成功和卓越,为的是实现人生的价值。以挣钱为唯一目的,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这只能说是在干工作,而不能说是在干事业,因为他对工作是功利的,很难因工作而忘我,很难在工作中从内心深处体会到生活的快乐。用干事业的心去经营本职工作,与企业的共同进退。即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拥有了成就感,也是感恩企业最好的方式。
无论怎样的个性十足,干事业的人,一定是对生活充满爱意和憧憬的人。用牺牲情爱和家庭去换取事业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村子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等待母亲做的美味饭菜,可母亲端上来的却是一盘稻草。全家人都很奇观,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母亲说,我给你们做了一辈子饭,你们从没说句感激的话,这和吃稻草有什么区别?因为来自工作的压力,我们都会有身心疲惫的时候。忙忙碌碌的日子里,伴随着每个人的自我,封闭以及所谓的自尊,一声“谢谢”成了奢侈,父母的牵挂、爱人的关怀、子女的问候都成了理所当然。这种冷漠会让爱逐渐老去,何不感激生活,感谢亲人朋友、甚至于折磨你的人,让每一个日子都充满阳光。
同样,放弃对事业的追求而贪图安逸享受也不是完美的人生境界。人活着总要有点精神,总要追求点什么。如果亲人因为对事业的追求而暂时忽略了家庭,不应该抱怨,请以包容的心行走。安逸的生活大多以成功的事业作为后盾,索取幸福的时候首先要懂得付出。懂得在对方奋力奔跑的时候给予鼓励和支持,共同享受追逐成功的过程,风雨同舟、历练人生更是一种美丽。事业与生活如同人生的左右手,不可分割,缺少了哪一个人生都将不完美。左手事业、右手生活,双手握紧,才能握住幸福的人生。
第三篇:左手天才 右手疯子 读后感
《左手天才右手疯子》读后感
内心一直都对精神上的一些东西怀着一种好奇也好,迷惑也罢的感觉,也许是思考,只是静静的思考。有些时候我迷惑真的存在灵魂吗,有些时候我好奇我手上的一个沙粒是否就是另一个世界,有些时候思考我到底是怎么样的?哪一个我才是真真实实的我?存在的我?我没有人格分裂,也没有那个境界。只是想去了解想去搞清楚,但是觉得不那么清晰,不那么理解。有时会觉得自己生活的世界是否是真实?噢,似乎我有些热衷于此了,喜欢那种感觉。记忆,焦虑,疯狂,停滞,心灵。
我只是想陈述下我的感受,陈述下与作者,与那些疯子的共鸣,让我对于这个世界更加疑惑,也许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我回到这个我也不知道真实还是虚拟的世界,继续不知是活着还是奋斗着。《左手天才右手疯子》,作者高铭,从书中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精神病患者的世界,那个特殊的人群也确确实实带着特殊的思想,同时它们也不特殊,只不过我们无法理解。也许它们才是真实,才是真理,我们所自以为是只是我们这个小世界。我想应该开始说了,(再对说一句)对于这本书,推荐大家读,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在这群疯子中去寻找与你最像的人吧。这里我想说两个病人,也许他们和我最像,让我在读了这本书后三个月,对于它们仍然记忆犹新。第一个:“真实的世界”第二个“苹果的味道”同时我还想再聊聊关于多级世界的感受,自己的疑惑吧。
“真实的世界”: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怀疑过自己所存在的世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否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我们的主观性,我们的经历,智慧,见识是否已经根深蒂固的影响着我们的视野?这个问题让我迷惑,而故事中的这个患者,他有他的方法,他怀疑,他相信每个人所观察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带着每个人自己的阅历,也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只生活在我们自己的世界里。他模仿,开始的行为模仿到细致到眼神的模仿,接近别人的心灵,去感受别人眼里的世界,也许那更接近世界的本质。我曾经,或者说到现在都出现过如此的想法:我是否可以跳出我自己的躯壳,站在天空上俯视大地,看着自己忙忙碌碌,看着自己学习,生活。也许和我们带着我们自己的眼睛发现的世界大不一样。什么是真实的世界?他所做的让我们称之被“附体”的行为也只不过去发现我们真正的世界。相信大家都看过《黑客帝国》还有《楚门的世界》,想起一句话,“是你看到了蝴蝶还是蝴蝶看到了你?”《黑客帝国》,在无数的计算机程序被异化为人,有喜怒,有自己的生活甚至有超能力。。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感受。《楚门的世界》这是一部我最近看过的电影,故事内容就不多赘述。记得那个镜头,楚门拼命的航行在海上到达海的尽头,船头一杵,海的尽头破了一个大洞,楚门的表情,无尽的悲凉。也许我没有楚门那么幸运的成为一个明星,即使如此悲哀的一种生活,但是是否当我走到我的世界的海的尽头时,天空也撕出一个大洞,外面又是无边的世界?到这里我又想说那个多级世界的故事,真的很奇妙,不过还是留到后面写吧。其实看这本书时我的一大感触就是“疯子”,部分疯子也许就是那个楚门,他们向楚门一样奋争,一样发现戏剧性的生活,发现并不真实的生活,后来找到了那个“EXIT”,他们回到另个世界告诉我们他们所看到的,我们能够理解吗?我们自以为是的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便是真实。
“苹果的味道”:也许这篇故事是和真实的世界相结合的,苹果的味道,不知道苹果的味道,也许你会说,苹果的味道不就是或酸或甜吗?你是否已经忘了自己是怎样的了?感觉自己有点无厘头,其实活在当下,很多人都在说迷失了自我。“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为什么这样做?”这样的话出现了不只是一次两次,无论是我还是听朋友说。记得我是一名高中生时,我告诉自己要奋斗,奋斗着去过更好的生活。嗯,很简单,让生活更美好。但是当我慢慢地接触了更多,我们所追求的是什么?物质?精神?还是?好像跑题了。一个问题“你是否真的知道苹果的味道?”也许我知道我感受到的,但我还不敢说我知道,就想上一篇一样我不知道自己感受到的是否就是真正所存在的。看到这篇故事,我真的对这个患者的作法有些认同,并跃跃欲试。这个患者,一个月家人找不到他,发现他时他在家里,全身裸体,一副很满足的样子。这个疯子,有正当的工作,烦乱的生活中找出一个月,把自己锁在家里,没有任何接触,没有电没有电视等等。这真的很疯狂,但是疯狂的让人向往。简单的说个例子,每天被手机束缚的我经常会想着把手机放在箱子里,我五天不动它,嗯,如果这样也许我也许我的生活是另一番样子,也许不会说什么找到我自己,只是简简单单回归到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但是我从没试过,因为不敢,因为没有了手机会耽误很多事,因为。。太多的束缚告诉你,你已经在这个世界里实实在在的存在着,不能缺少,同时也是告诉你,你被操控着,被这个世界推动着,不是你。嗯,这种思想很简单,什么是最本质的人,人的起源是原始时代,那时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这么多的高科技,他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就接近了最本质的人。有时会想其实时间很慢的走着,所谓时间飞逝只是我们的感觉,我们无法感受到时间的缓慢,无法感受到一秒一秒的间隙,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不去感受那种慢到恐惧的时间感。一样的是,我们用太多的物质武装了我们自己,所以我们无法感觉到我们自己,也无法感觉到原本的生活,即使是一个苹果的味道。
多级世界,这是我最感兴趣的事,嗯,在这本书中没有看到此类的同行者,但是在这里不得不提。多级世界,不言而喻,我们的世界分为很多级,我们的世界也许只是另个世界中的一粒尘埃,我手里的尘埃也许就是另一个世界。《黑衣人》中最后结尾的一个镜头,外星人在玩弹珠,其中一个弹珠是银河系。印象深刻,这种感觉,也许我已经疑惑了够久够久,这比之前两个问题都无法理解,无法走出自己的视野。一种悲哀,无法理解到世界到底是怎样,我们世界外的生物看着我们的世界,他无法看到我们的存在,却实实在在的拥有着我的世界。(突然想到看的几部电影,我可能真的喜欢这种感觉。)《霍顿与无名氏》,这部电影,一只小象和一个尘埃上的故事,那个尘埃上住着无数的居民,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他们的下雨只是一个水滴落在地上,更小的水滴溅到那尘埃上。小象霍顿发现了这个尘埃,发现了这个世界,嗯。我相信这个编剧一定也对多级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定也迫切的想知道我们的世界是否是另一个尘埃,我们世界里的尘埃上是否就装下了一个宇宙。
也许没有说完我心里所想,也许没有任何对于那些玄而玄乎的思考的解答,我只想说的是思考这种也许远离生活的玄乎的人并不是疯子,他们是勇士,同时他们也是天才。“人生若只如初见。”回到我们的世界,继续我们的事,但是不要忘了你还疑惑着。
第四篇:左手服务右手销售读后感
初接触《左手服务,右手销售》这本书,是在一个同事的办公桌上,我随手抄起随心一翻,看到很多图表,心想这本书还真是教条啊,少有作者把要传递的思想用如此规矩的方式罗列出来,真心说没打算认真阅读。
渐渐身边很多人在说这个书名,怀着对专门写服务书籍不多的好奇心拍下一本,当看完序后,我发现也许草草下的结论是不对的,序言中点出了很多我们平时触手可及但却没有梳理出来的业务理论,巧妙的用一副对联道出了在服务中成功营销的精髓。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阅读中,我越来越觉得这是服务业务发展中的一本教科书,能引导服务团队的管理者去思考服务业务发展之道,教导服务工程师掌握一套可行的在服务中增值方法。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的对部门业务策略进行思考,通过对过度服务与过度销售的学习,我梳理了左手服务要创新,右手销售要突破的具体业务策略。这个梳理不光对年初规划的部门策略进行了呼应,又做了进一步的深化,原来我们总说服务是本,要抓服务质量,但是根源在哪里?服务业务的本质就是要创造服务的价值,在服务中不断的鼓励每一个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的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中心思想开展工作,我想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满意度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服务增值也是业务盈利中需解决好的问题,我们在团队中经常在讨论如何让工程师即能修又能卖,通常我们去培养工程师的沟通、销售能力,但两者兼备的工程师总是凤毛麟角,好的增值案例总不能复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我在读了第三章:有效驾驭客户期望后对服务增值如何开展的感想!想让每一个员工熟练的驾驭客户的期望值和需求是不容易的,但是从服务流程的设计环节就将服务和营销的环节加以融合,固化每一个工程师的服务过程是服务管理中可以做到的;不在像原来那样单纯的教工程师在处理故障的过程中去买商品,而是通过反映客户在应用中的问题,在对工程师加以指导,有目的进行服务营销,以达到送鱼不如教会打鱼的方法的目的。我想客户的需求将不断的涌现出来,让工程师有更多的机会去创造服务价值。
知易行难,以上这些感悟纸上谈兵很简单,重要真正与工作相结合产生效果;首先要从观点和思想上进行统一,希望能通过和大家一起学习《左手服务,右手销售》,将以上谈到的一至两点先在工作中实践起来,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让服务业务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篇:《左手哈佛,右手剑桥》读后感
《班级问题诊断》读后感
今年暑假,学校为帮助老师成长,特别给我们提供了一本有助于教学的读物,我读了高影老师撰写的新书《班级问题诊断》,从中学会了很多道理。本书针对典型班级问题,提供了问题解决方案,与广大读者分享了百位优秀班主任的治班智慧。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即学生篇,管理篇和教师篇。要求新教师必须要树“三观”:
1、教育观:教育即人学;
2、教学观:一切的“教”服从于学生的“学”,最终是“不教而教”;
3、学生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资源。教师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课堂即生态。中国教育的希望在新教师!新教师的成长从“教育发现”开始!教育发现是什么?是与众不同的“新图书”!所谓新,新在服务于新课堂新教师新教育。《班级问题诊断》针对教育中的困惑与盲点,提出了极具创新性的观点。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专家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他们有的从目标管理入手,激励引导;有的从协调人际关系入手,和谐融洽;有的从培养小干部入手,井然有序;有的从开展系列活动入手,层次分明,步步提高,等等。既科学又实用的建设方略,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建议和方法。高老师让这些鲜明的、深刻的、本真的理念先行,对我们那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给予强大的冲击。师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是他们精神寄居、心灵依托的场所,帮助他们提升课堂生活的质量,就能提升生命的质量。本书从平时最常见的学生问题入手,切合实际,贴近生活。例如:“学生成绩滑坡,情绪低落怎么办”,“上课“走神”怎么办”,“学生间有了矛盾,班主任怎么办”等等,都是我们经常遇到并且头疼的问题,作者用最通俗的话语总结出了最简单的道理。教育是一个永恒的、常谈常新的话题,教育还是一个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则是学生素质的雕塑师。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班主任,新时期如何培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深刻认识班主任角色在新时期的定位,正确处理好班主任工作中的各种关系,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书里有许多非常好的案例,阅读后体会很深,深刻明白教师身上的担子很重,但是在教学中只要讲究方法,合理管理,我会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