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与老子的为政思想比较
孔子与老子为政思想的比较
刘启涵
(2016011406自动化系)
摘要:儒道两家思想,作为贯穿中华文化的两条主脉,衍生出了灿灿数千年的华夏封建政治文明。而其思想源泉孔子、老子二人,他们的为政思想,更是溶入了封建政治理论的内核之中,影响后世。本文将从他们的思想集大成之作《论语》和《老子》出发,分析两者为政思想的异同,并尝试探讨其现世意义。关键字:孔子 老子 仁政 无为而治
1孔子的为政思想
孔子,后世尊之圣人,其论已垂千载,“遮蔽了整个民族漫长的历史,一个民族都一直
1顺着他的倒影前行两干多年。”其“仁政”之政治思想,更是渗入中华文化的骨子里,成为东方政治哲学里不可撼动的基石之一。为政思想之精粹,即使在千年之隔的如今,也依旧有极大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1.1孔子为政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为政思想内容是多方面的。不止有治国基本方针,也有推行教化的手段,更有对施政者的严格要求与施政方式的规劝,世人熟知的“仁政”仅是对它核心的提炼。下面简单从三个角度对其思想作简要归纳。1.1.1谋求恢复周礼的治国论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孔子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就是恢复周朝的制度,他认为只要周礼恢复,国家的政治面貌便会大为改观,“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讲信修睦”(《礼记》)的理想社会变有机会实现。以周礼为准,孔子提出了严格等级制度、以德以礼以乐治国、选贤与能、推广教化等等措施,等级严明以绝谋逆,任贤去佞以正风气,德治感化、振兴礼乐、教而广之以育其民。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等级观念的重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这是国家能稳定发展的基础,因为在孔子看来,只有这样做,才会杜绝谋权弑君的现象,从而保证国家政策的稳定实施。1.1.2要求以身作则的干部论
光有好的治国理念显然是不足的,还要有好的理念践行者,因此,孔子对于为政者也是有相当高要求的。首先是有社会责任感,“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太平盛世需要人站出来时必须要敢于担当。其次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则行”(《论语·子路》),只有自己给百姓带头,才能使人信服地跟随。最后,还要德才兼备,以和为贵等等,可以说,作为国家权力的掌控者,孔子对他们提出了极高的要求。1.1.3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在孔子眼里,执政者对待百姓群众是一定要温和而不严苛(尤其相对于法家),严于律己是自我的要求,宽以待人更是工作时的态度。此外,在自身忘我工作时,执政者也要发现人才而不要压抑人才。
1.2评价与启示
众所周知,孔子的学说是积极用世的学说,其主动改变的能动性在其为政思想的三个方面,治国论,干部论,方法论中也显而易见。其中,德治的理念、以身作则的官员作风也与 1鲍鹏山《孔子——黑暗王国里的残烛》 如今我们所推崇的为政观点不谋而合,体现出孔子政治学说经久不衰的历史进步性。但是,受封建社会大背景的影响,森严的等级观念和统治者-被统治者的二向思维模式局限了这一思想的适用性,因此,如今的我们需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孔子的为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老子的为政思想
很难想象,在中华文明的孩提时期,有那么一位洞若观火的睿智老人,注视着朝代更迭下的混乱,了然一切后骑牛西去,踪迹杳然,空留五千余字道德真经,让后人揣摩千年难得其真意。他是老子,坚持无为而治的道家之祖。
2.1老子为政思想的内容
作为道家思想的精髓,老子的《道德经》里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从“道法自然”的核心准则,到“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到“虚静无执”的超然心境,在这里,“无为”,是最高标准的“为”。
2.1.1“君道无为”的干部论
所谓君道无为是指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自身要保持一种“虚静无执、贵身重生、少私寡欲”的精神状态,并以此实现君民关系和谐,社会长治久安。虚静无执,指人要清除杂念,摒除成见,保守空明,回归本真,统治者不能好大喜功,也不能急功近利,要时刻保持情绪的淡然,不以躁动知天下方不乱天下。贵身重生,在老子的思想中,人的生命是宝贵而不可替代的,名利权色的诱惑远远不及生命的可贵,从爱惜自己的生命出发,老子提出,“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经·十三章》),即执政者以己度人,将“贵身”的思想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大爱”,就会珍惜善待子民的生命,不因身外之物(名利权色)而伤害百姓。少私寡欲,是实现前两者的必然要求,“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德经·第十章》)从自然的“无欲无求”出发,暗合“大道无为”的思想,老子认为人必须顺应自然,效法天地之无私,“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少私寡欲,反而能保全自身,长久生存,同时,减少私心也能实现统治的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
2.1.2“治国无为”的治国论
老子为政思想中治国方法的核心便是“以百姓之心为心”(《道德经·四十九章》),换句话说,就是一切从百姓的权益出发,自觉地服务和奉献于民众,具体落实可分为以下三点:其一,减轻赋税,“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道德经·七十五章》)在老子看来,若是统治者对百姓宽厚仁爱,不用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么就不会导致民众饥寒交迫。其二,简化政令,行不言之教,“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六十章》)老子以烹鱼比治国,告诫为政者要遵从社会自然秩序,不朝令夕改,胡乱折腾,做“太上,下知有之”(《道德经·十七章》)的统治者,清静无为。其三,维护和平,与民休息,老子所处的时代战乱横生,因而他也深知战争的惨烈与残酷,“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德经·三十章》)因此,他提出治国“不以兵强天下”(《道德经·三十章》),而要让民众发展生产,繁衍生息。
2.2评价与启示
作为从老子“道法自然”的核心法则延伸出的廉政思想,它在理论意义上是对政治理论体系的一次巨大开拓,但是,由于时代背景所限,它并没有真正地投入过实践之中,反而更多地作为一种文化象征,而“道法自然”的思想,也并没有在封建社会中真正占据主流,而是为古代的文人墨客所青睐,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创作的一大支柱思想。但是,从如今的角度看,老子的“无为”政治恰是解决当前受物质功利意识侵蚀严重的社会的一剂良方,廉政思想,也是控制官员腐败的关键。不过,我们也要认识到,老子的“无为”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且不论“虚静无执 无私无欲(少私寡欲的最高境界)”的状态是否能达到,单单是他所认为的“我无为而民自化”(《道德经·五十七章》)的思想就将复杂的社会关系看得太简单了,此外,长期无为不争的思想也会影响人的积极性。但是,不论怎样,老子的无为政治、廉政思想仍是我们今日值得深掘的宝藏。
3迥然不同的思想
3.1处世态度——积极有为与谨言慎为
不难看出,孔老之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处世态度的差异,孔子讲究积极入世,通过不断的改革恢复周礼,而老子推崇淡然出世,不过多干涉国家社会的正常运转(“君人南面之术”,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这并不能简单地用积极和消极来划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们思想上的差异就像“人定胜天”和“顺其自然”的观点之争一样,难以简单的区别优劣高低,甚至,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合,分别有着各自的适用性。因而,我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要结合两者综合考量。
3.2思想内核——“仁”与“大道无为”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为“仁”,其基本原则是“恭、宽、信、慧、敏”,皆是对人道德思想品质的高要求,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人的道德水平显然是并未达到这样的程度的,所以孔子提出了许许多多的观点,约束君臣,教化百姓,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涉世举措来实现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可以说,孔子积极入世的价值观,是与他对现实世界“礼崩乐坏”的道德沦丧的失望分不开的。反观老子,其核心思想是“大道无为”,强调遵循事物本身的内在运行规律,反映在政治思想中就是“无为而治”,反对君主胡作妄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老子是青睐“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形态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八十章》)原始的没有争端没有强加的意愿没有“妄为”的世界,仅仅行于天地之间,受天地约束,顺天地规律而生活——这也是一种返朴归真罢。
3.3产生背景——“传薪者”与“守墓人”
从历史的角度,我们可以对孔老思想的产生缘由做一番比较与考量。孔子祖上为商朝贵族,由于鲁国继承了周朝的部分制度而对周礼有所了解,后来在东周王都洛阳会见时任史官的老子后才系统地接触周官典籍,全面检讨“周礼”。再后来随着所办私学的扩大,他一面整理和传授《诗》《书》《礼》《乐》等典籍,一面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说体系,最终以一位古典王官文化继承者、传播者和集大成者的成就,成为鲁国的“国老”和儒学的开山。所以,深究孔子的理论本质,其实他是一个旧文化的复兴者与革新者,以教化的形式把他的“仁”薪火相传,同时由于孔子的家室和地位是由贵到贱的,少时替贵族看守过仓库,因而深知劳动人民的疾苦,后来也曾为官于是便带着既同情人民疾苦,又希望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的心理大声疾呼:统治者实行仁政。但是老子就大为不同,作为周守藏室之吏(据司马迁所言),身处官场,自然多见统治者之恶,并且他整日接触者史官们记事记言的历史,阅读着朝代更迭中的浮世变迁与鲜血变革,“看多了罪恶,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脱胎换骨,超凡入化,蜕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人间混乱而无道,正如一塌糊涂的历史,他心如止水,一切把戏他都以了如指掌,各色人物他也都似曾相识„„”比起孔子兴趣盎然的探寻整理周礼,他像是个枯坐在周朝将倾大厦前的守墓人,看着周礼崩坏,心中升起的确是归隐西去与——“大道无为”。
24相似之处——以民为本
仔细比较老子与孔子的政治主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有反对君主胡作妄为,重视民生的观点,不论是“仁政”还是“廉政”,都要求统治阶级减轻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爱护人民。(同时,他们的根本出发点也是一致的,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尽管这或许是受时代因素的影响,但不可否认,他们注重民生的核心还是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保住剥削阶级的地位。)这种民本思想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春秋末年,中国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奴隶主统治阶级之间为争夺地盘疯狂地进行战争,导致当时社会百姓民不聊生,而孔老两者的做法虽异,但都是从所面临的社会政治矛盾出发,以时代思想先驱的身份,力求寻找消除社会弊端,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良策。
5总结
总之,孔子与老子的为政思想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但都对现今的政治制度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取舍的加以借鉴吸收,才能不辜负先辈们智慧的结晶。
参考文献:
[1]陈怡,程钢.《老子》《论语》今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曹萌.论孔子的为政思想[J].赤子.2014,22.[3]夏都颖.孔子为政思想的现代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9.[4]李厚刚.“无为而治”理念下的廉政思想研究—基于《道德经》的分析[J].桂海论丛.2011,6 [5]褚梦茜,耿静.浅谈老庄无为政治思想的现代意义[J].赤子.2014,22 2鲍鹏山《颠倒的世界和扭曲的哲学》
第二篇:从论语看孔子的为政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为政思想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在治国中他主张以“礼”治国和以“德”治国。礼治最重要的就是“正名”,每个人都要按照礼的要求规范言行,履行义务;德治强调进行道德教化,正己正人。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排斥“法治”,他认为法治不过只是为了避免人们获罪的一种手段,并不能培养百姓的羞耻心,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仍在,而“道之以德“和“齐之以礼”的治国方法却能从根本上达到教化百姓,安定社会之功。
一、为国以礼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西周王室衰微,诸侯专权,统治秩序日渐混乱,这种情况令孔子感到十分气愤,更坚定了他推行“以礼治国”的决心,他认为只有礼治才能使社会恢复到井井有条、国泰民安的状态。孔子认为以“礼”作为基本的社会制度才能使政权长久。“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礼治自古就有而且是一脉相承的,实行礼治的国家可以沿袭百代。
治国以礼最重要的措施是“正名”。孔子在于弟子讨论为政的首要问题时提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特别注重礼治制度中的等级名分,礼治制度之所以产生,是为了确定与其名分相符的思想和行为,正名就是使名实相符,而所谓刑罚,则是对违反礼治者的惩罚。当然,在孔子看来,为了避免诸侯僭权,严格的君臣关系也是以礼治国的重要方面。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在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君主居于最高统治地位,效忠君王便是臣子最大的“礼”,任何僭越君主的行为都是有损“礼治”的。孔子所推崇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为了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僭礼,从而达到政治环境的安定有序。
孔子礼治思想的实质,就是依据嫡庶、长幼、亲疏等项关系,确定贵贱、大小、上下各种等级区别,形成各种名分。按照名分,确定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依据这些规范和准则,制定有关社会政治的礼法制度。所有的人都按照礼治规定,等差有序,贵贱有等,各处其位,各奉其事,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政治角色,遵循礼的角色规范,规范言行,履 行义务。这在当时混乱的社会状况下是十分必要的。
二、为政以德
孔子在为政中同样主张“以德治国”。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即是说当政者运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好像北极星安居其所,其他行星自然而然地有序地环绕着它一样,将得到人民的拥护和归顺。要用道德教化感化百姓,让每个百姓遵守孝悌之意,培养他们拥有良好的品行,而非用严法来约束百姓。他提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因此,统治者要想“正人”,首先要“正己”,这样才能为百姓垂范,令百姓信服,引领百姓走上正道。
“仁”是孔子道德伦理学说的核心,孔子主张实行“仁政”。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因此,统治者要首先具备这五种品质,才能成为百姓拥护的仁君。在选贤任能方面,也要遵循严格的道德标准。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任用贤才,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在邪恶的人之上,是使百姓服从的重要条件,同时也可以使邪恶的人改邪归正。
孔子认为“为仁由己”,强调自觉行仁。他认为仁并不难达到,关键在于内心有没有这种要求,内心有这种要求,并努力践履,就可以实现仁。孔子“仁”的思想体系,有两个基本内涵,即“修己”与“安人”。“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无论是“修己”还是“安人”都离不开仁,“修己”实质就是“求仁”,“安人”实质则是“行仁”。在“修己”和“安人”二者之中,“修己”是本,“安人”是“求仁而得仁”之后的效用。因此,孔子思想从“修己”之道开始,心正而身修,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心不正,身不修,又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呢?因此,“仁”,也就是道德修养,成为儒家治国的必由之路。
在治国中,以礼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和相互渗透的。仁是内心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是礼的基础、灵魂,礼是仁的体现、落实。没有仁,礼就徒具形式;没有礼,仁就无所依托。同样,“道之以德”是“齐之以礼”的基础和手段;“齐之以礼”又是“道之以德”的目标和根本要求,“齐之以礼”还可以使民德归厚,也是“道之以德”的一种手段。
孔子的治国思想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这也是他的治国思想未能得到充分实施的原因。他过分强调了道德教化和礼制,而不推崇使用法律等强制措施约束人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从根本上是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统治需要的。孔子推行仁政,而并不是每个君主都是仁君,统治者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民,巩固政权,并不会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教化人民,他们倾向于用一种更加直接的手段——刑罚,使人民臣服,运用武力使四方归顺,因而德治只能说是法律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能单单作为治国的根本。
孔子像事件看法
对于孔子像搬离天安门的事件,网上众说纷纭,大多怀疑其中掺杂着太多政治用意,然而不论是否存在政治用意,不可否认的是,孔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始祖,千年以来一直受到国人的尊敬与景仰。
由于网络控制原因,我们现在很难了解到“立像”与“撤像”的原因始末,然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孔子文化是受到世界人民承认的优秀文化,否则就不会有孔子学院在全世界的建立。我们常说在认识一种文化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儒家文化毕竟发源于封建文化的土壤,难免有其时代的烙印,这就需要我们辩证的去看待它。在新文化运动和文革中,我们不止一次地全盘否定了儒家文化的优秀成分,每一次否定都是对一种文化信仰的抹杀,因而,我们的信仰越来越淡薄,我们的心才越来越浮躁。中国现在之情形之所以缺乏信仰,过于浮躁,在前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太容易受到政治宣传和领袖任务的鼓动,而后期却是由于我们被抽离了革命的精神信仰而盲目碰撞的结果,因而,我们看见人浮于事,我们见义不为冷漠处之,我们争名逐利自私利己,我们互相谩骂自以为是„„
不论是“立像”时人们所说的“愚民政策”,还是“撤像”以后猜测的政治倾向变化,我们都太容易把一个事件进行简单化的归类。不论是政府还是人民,如果缺乏了“三思而后行”的精神,根本就无法“立信”,更不用说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据考证,当今人们的幸福指数甚至不如宋朝,为什么科技高度发达,生活其方便的今天甚至比不上一千多年前的朝代?也许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物质欲望太多,“乱花渐欲迷人眼”或许才是现代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吧,欲望随着选择的增加而倍增,而精神上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何其可悲!
当然,我们不能过分苛责人民如何如何,拥有一个为人民所信服的政府也是政通人和的关键。人民怨声载道无处倾诉反而压制,这只是回避问题、激化矛盾的不理智的做法。孔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恭、宽、信、敏、惠”也是每一个心里装着人民的政府应有的品质,也是真正能够使人民信服的品质。我们不需要动不动就谈道路、谈主义,我们需要的是寻找一个脚踏实地的理由,让我们感到幸福以及获得真正自由的理由。
第三篇:孔子与老子课后反思
教师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地位:它包括两部分,其一介绍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其二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可以此为基本框架组织教学。而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则在“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中占重要地位理应作为重点。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稍有涉及,有所了解,但未必有深刻的体会。因此本节课通过大量展示学生较熟悉的图文材料,引导学生温故知新,从而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较深的理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尝试着将书本知识运用与现实。
我所带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曾经做过教学方面的问卷调查,其中68%的人更愿意接受传统授课方式,43% 的人认为老师应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因此教学中我有意调整思路既照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又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从历史资料中提炼有效信息。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很喜欢这些材料,能较容易的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基本能掌握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结合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感悟两位智者的风采。本节课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读史,学会学史,学以致用。看来以后在选材方面要特有针对性,难易适度,使学生敢放手去做、有能力做,这样孩子们就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能主动去做。布鲁纳也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可见,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调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有效手段。本节课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读史,学会学史,学以致用。
另外,教材P4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则认为,道家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消极影响。我不敢苟同,原文中的“无知无欲”我们可以理解为“使人民没有投机取巧、争名夺利的欲望”,天下人的欲望淡了,人心就厚道了,人心厚道了,天下自然就太平了。有什么不好吗?要说后世有人利用此思想误导民众,那也绝非老子思想的本意,毕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学生反思
我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我是怎么学的?
我还有什么地方有待提高?
请用笔写下来,这就是你的收获!
第四篇:第一课孔子与老子教案
第一课孔子与老子教案
【教学课题】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课孔子与老子
【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要学习的是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孔子与老子》;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孔子的思想的各个方面,以及孔子思想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本课的第一部分是本单元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和历史地位,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重要意义;通过阅读图片、文字史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的能力;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对孔子和老子思想进行评价。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学案,掌握基础知识;创设历史情境,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重难点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孔子的仁爱思想,体会道家的哲学思想,认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使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
【学情分析】
通过高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岳麓版教材的体例,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也已具备,这些为我们在课堂上开展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条件。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有所了解,但还没有深刻的体会。通过探究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预习学案,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通过探究题目,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引导,深刻体会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电影《孔子》片段,展示相关历史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
【导入新课】南怀瑾在《中国文化的左膀右臂》一文中有这样的话“细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而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中国文化的左膀右臂”的创始人——孔子与老子。
【新课学习】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历史地位
看图学史:展示图片(孔子图像、孔子周游列国图等),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历史地位。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其祖先是宋国贵族,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曾修《诗》、《书》,1
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师问:如果我们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当读什么书?
生答:《论语》,这部书保存了孔子的主要思想。
(二)孔子的思想
1. 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礼”出现过75次。)幻灯展示与“仁”和“礼”有关的材料,提出问题,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问题:阅读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仁”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仁,指仁爱,关爱别人。要想做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
孔子的仁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它不仅有强调对外的行善、治人,而且有向内自省和修炼的意义。
(2)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
——《论语.颜渊》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
问题: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孔子的“礼”的含义,实现“礼”的手段?(礼是指周礼,是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周礼的制度矫正社会秩序,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仁”和“礼”是有什么内在关系?(“礼”是实现“仁”的手段)
孔子关于“礼”的主张值得肯定吗?(孔子希望回到西周时的社会等级秩序,维持贵贱有序,体现了其思想的保守的一面;但是,这一主张也有很大的积极性,因为它要求人们按照自己的身份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2.为政以德
幻灯片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为政以德”的含义。(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3.鬼神观:重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雍也》
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礼记·表记》
问题:阅读材料分析孔子的天命观。(重视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体现了孔子务实的人生态度)
4、孔子的教育思想
幻灯片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材料一:因材施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问题:概括材料反映了孔子在哪一方面的主张?(教学方法)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问题:概括材料反映了孔子在哪一方面的主张?(学习态度)
材料三: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仁不让于师。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问题:概括材料反映了孔子在哪一方面的主张?(学习方法)
问题:根据我们所了解的知识概括孔子的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扩大教育范围;总结出一套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整理六经,继承传统文化。)
(三)孔子的地位
幻灯片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材料一:孔子周游列国图
材料二: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史记》
材料三:春秋时期形势图及铁器图
问题:结合材料及课本知识回答,孔子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地位及原因(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年代未受太多重视)
材料一: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杨坚称孔子为“先师尼父”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李世民尊孔子为“先圣”
元朝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 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朝 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 至圣先师
清朝 顺治十四年(1657年)清世祖 至圣先师
中华民国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 大成至圣先师
材料二:孔子学院标示图
截止2009年,孔子课堂设在28国共272个,其中,亚洲10国27个,非洲4国4个,欧洲7国34个,美洲6国205个,大洋洲1国2个。
——来自百度百科
问题:从西汉以后,孔子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汉代大一统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的地位也日益上升,成为“圣人”)
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兴办说明了什么问题?(孔子成为世界文化名人,影响扩大)过渡:幻灯片提供一段材料
“细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自汉、唐开始,接下来宋、元、明、清的创建时期,都是如此。内在真正实际的领导思想,是黄(黄帝)、老(老子)之学,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在外面所标榜的,即在宣传教育上所表示的,则是孔孟的思想、儒家的文化。”
——林语堂《左手孔子 右手老子》
儒道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也是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理论来源;在第一框我们主要学习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作为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思想是怎样的呢?
二、老子及其思想
(一)老子其人
幻灯片展示材料:
孔子问道图,清源山老君岩图,《道德经》书影
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简介老子及其著作(老子原名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
(二)老子的思想
幻灯片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材料一:《老子》摘录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治大国若烹小鲜。
材料二: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引起了强烈反响,《老子》一书畅销美国,一时“纽约纸贵”。
问题:根据材料一和课本知识概括老子的思想(“道”的哲学概念;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结合必修二所学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和80年代里根的执政措施,想一想里根为什么会引用老子的治国主张?(1980年,里根当选,当时的背景是,因为二战后运用凯恩斯主义指导经济,70年代出现了经济“滞胀”,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抬头。里根执政,实行“三个少”的改革,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放松政府对企业的管制,减少税收,减少福利开支,政治无为的思想使美国经济迅速好转。)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春秋时期两位思想家和他们的主张,到了战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思想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墨、道、法、名、兵等家各执一词,自成一派。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自由、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时代,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家们共同铸造了东方人的思想核心。
上网阅读评论孔子和老子的文章,思考在现代社会如何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教学反思】
1.新课标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重视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教师提供材料,设计问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问题,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本课的主要思路;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如何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何在当今社会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不仅是
本课的教学难点,也是整个社会思索的问题。
第五篇:《孔子与老子》优秀说课稿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高二历史必修III(岳麓版)第一章第一课。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处处呈现其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套教材将孔子、老子列为第一课,突出了孔子和老子在古代主流思想中的地位。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课程标准】
一、知识目标: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地位;
二、能力目标:通过概括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及其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孔子、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和全人类的人类思想文化遗产要自觉传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联系现实分析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为什么孔子和老子后来都被神化
【教法与学法】
高二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想活跃,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根据本课的特点,学生可能对单纯的思想史不感兴趣,所以教学中我采取“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感受性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图示、音像等传递输出,即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自己走进历史,并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历史问题,建构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情景 提出问题 引导探究 创新感悟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一组图片。图片反映了什么状况?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使学生认识到孔子被后人神化尊为圣人,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学院
孔子与老子
孔子的学说 安排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材料,出示孔子故乡曲阜的照片 有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要来山东曲埠的孔庙参观,假如派你去帮助他了解孔子,你将向他介绍有关孔子哪些事情呢?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很容易想到要介绍孔子的生平、孔子的思想主张,这样既掌握了知识,又增强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显示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的内容表格(教师用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讲解)安排学生填写表格有关内容 学生回忆和阅读教材,思考、归纳 学生能基本回答孔子的思想主张,大致理解“仁”“礼”的思想内涵,记忆孔子的一些名言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情景 提出问题 引导探究 创新感悟
孔子与老子
孔子思想的影响(课件展示图片)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为什么他的主张却不被统治者采纳呢?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思考 在老师的帮助下,能理解孔子思想的局限性;培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指导学生看书 阅读教材第5页“阅读与思考”,分析为什么孔子学说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正宗? 学生看书,找出相关内容;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老子的思想及影响(课件播放视频资料)
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老子的”道”是指什么?
2.老子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什么?(课件展示:表格填空)
3.现实生活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
结合影片和课本的内容,回答问题
从哲学和政治两个方面把握老子的思想核心。
老子的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素朴、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等,都能在现实生活找到影子
小结 课件显示本节课的知识架构 学习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你更喜欢谁的思想呢? 学生积极发言 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进行比较
【巩固练习】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D)
(1)“仁”(2)“礼”(3)“为政以德”(4)“有教无类”
A、(1)(2)(3)(4)B、(2)(3)(4)C、(1)(3)(4)D、(1)(2)
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B)
A、“仁”和“礼”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忠恕”之道
3、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C)
A、万物的本原 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 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4、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B)
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
【本课特色】
营造情景 激发兴趣
优化导学 注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