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外交思想
孔子外交思想之我见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是中国外交实践蓬勃发展、外交思想流派百家争鸣的时期,原因是中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
西周衰微、各个独立主权国家产生、大国间争霸到最后秦国统一天下的剧烈变革。春秋战国期间的动荡不仅为秦国一统天下提供了准备条件,而且为中国外交思想和外交实践的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契机。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思想界先后形成了以管子为代表的霸权学派、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仁义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
代表的自然学派、以文仲和范蠡为代表的超限制学派、以苏秦和张仪为代表的谋略学派以及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权力学派1。这些学派及其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代表了古代中国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外交思想的最高成就。
春秋时期占据主流外交思想体系的应该说是理想主义,各诸侯国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一些主流的公认的价值观念或者意识形态的规范和约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正是这个时期理想主义的典型代表之一。孔子所提倡的“仁义礼信”曾一度是约束各个诸侯国的核心价值观念。孔子十分推崇周礼,这一点在有关于他的著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孔子认为,一个由天子统治的恪守周礼的社会才算得上是完美的社会。因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理想一直贯穿于孔子的思想和言行之中。“平天下”的理想是在周礼的基础之上推动各个诸侯国进行大一统。因此,孔子从自身及其学生的言行出发,向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标不断努力,周游列国,传播思想。
孔子的外交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关于“礼”的思想的论述当中,本文主要通过对《论语》文本的解读,分析孔子为什么要兴“礼”、为什么看重“礼”和如何兴“礼”这三个问题,同时将孔子的外交思想与近现代的外交思想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究孔子的外交思想对近现代外交思想的影响。
一、孔子为什么要兴“礼”
首先,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阶段。各诸侯国中违反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层出不穷,僭礼的人屡见不鲜,上至诸侯国的君主和臣子,下至庶民百姓对于“礼”都毫无遵守可言。“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2“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4连诸侯国的君主和正卿都做不到“礼”所规定的要求,可见当时社会之中制度的混乱局面。“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5连按照周礼
所规定的去侍奉君主都要被认为是在向君主谄媚,可见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了。在孔子看来,天子应该有天子之礼,诸侯应该有诸侯之礼,各守各的礼,天下才能够安定繁荣,正所谓孔子所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6。孔子的 这一思想中不乏流露出古代等级秩序的严格,而这对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叶自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流派及其与西方的比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2期.第24页.2 《论语·八佾》第26章.引自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11年3月第1版,5月第2次印刷.第38页.如无特殊说明,后文所引《论语》均出自此书,不再做单独说明.3 《论语·八佾》第10章.第31页.4 《论语·八佾》第1章.第26页.5 《论语·八佾》第18章.第34页.6 《论语·颜渊》第11章.第143页.其次,孔子所推崇的“仁义礼信”实际上是有一定逻辑顺序的。“人而不仁,如礼何?”7孔子的学生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8中领悟到“仁先礼后”这个道理,因而受到了孔子的称赞9。
“仁义信”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追求,而“礼”是外在的表现,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孔子希望通过推崇和恢复周礼来规范人们外在的行为,然后由外及内地恢复和巩固人们内心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孔子的学生颜渊问孔子何为“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10,即克制自己,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便是“仁”。这正是孔子想要说明的道理。孔子认为,当人们内心的“仁义信”得以巩固和加强,尤其是君主和臣子,那么整个社会就不难达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1的效果,不再需要用严峻的刑罚治国,这里
再次流露出孔子“礼治”和“德治”的思想。孔子的“礼治”“德治”思想并不仅仅限于治国,国家间交往、对国际关系的处理亦是如此,这种思想在近现代
国际关系思想中仍然存在,笔者在后文将进行具体分析。
二、孔子为什么看重“礼”
在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不可更动的根本,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所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孔子对周礼的喜爱已经达到了爱屋及乌的地步,哪怕有他的学生说“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12孔子都会以“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13来表示自己不允许别人对于
周天子的讥讽。那么,“礼”真的有这么重要么?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14一句话概括出孔子认为“礼”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即使中原诸国没有君主,也比虽然有君主但是没有“礼”的“夷狄”要好。这说明孔子认为,如果发挥得当,“礼”的作用要大于一个君主的作用,治理国家最高水准在于百姓自治而不需要君主统治,再次突出了孔子“礼治”的重要思想。
除了上文所说的,“礼”可以帮助人们规范外在行为进而巩固内心“仁义信”等道德标准之外,“礼”还可以指导人们的其他道德标准。“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15也再次说明了“礼”的重要性。
孔子不仅从“礼治”方面论证礼的重要性,而且从个体的角度也对“礼”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不知名,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16
孔子如此看重“礼”,因此他认为,关于“礼”的仪式、形式不能省,无论什么原因,否则外在仪式和形式的淡化就会造成当时社会不重视“礼”乃至僭礼的现象层出不穷。“尔爱其羊,我爱其礼。”17孔子认为,为了维护“礼”,即便牺牲一头家畜也是在所不惜的,再次反映出孔子维护礼制的立场。“麻冕,礼也; 78 《论语·八佾》第3章.第27页.《论语·八佾》第8章.第29页.9 引文同上 10 《论语·颜渊》第1章.第138页.11 《论语·为政》第1章.第15页.12 《论语·八佾》第21章.第35页.13 引文同上 14 《论语·八佾》第5章.第28页.15 《论语·泰伯》第2章.第89页.16 《论语·尧曰》第3章.第241页.17 《论语·八佾》第17章.第33页.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18
孔子在这里又表示赞同用比较节俭的黑绸帽代替麻织帽,但是却不赞同臣子直接在堂上拜见君主,应该是先在堂下拜,而后在堂上再拜。两个事例相对比说明,孔子真正所在乎的是人们内心对于“礼”的重视,外在形式固然也很重要,但是在不涉及根本原则的情况下,孔子还是主张节俭的。戴不戴帽子和戴什么材料的帽子是两个问题,而和祭祀杀不杀羊,臣子在堂下有无叩拜是一类问题。这里也体现出孔子具有灵活性的一面,正所谓“大事讲原则,小事会变通”。
三、孔子如何兴“礼”
孔子深谙“礼”的重要性,因此他积极推动兴“礼”,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孔子以身作则,第二个方面是孔子通过言行教诲学生以及为官者。
孔子的君臣父子各行其礼的政治伦理信念要求自己毕生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以及规范自己的言行,这在《论语·乡党》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论语·乡党》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处处符合“礼”的要求,表现出孔子是一个一举一动都符合周礼的正人君子。例如,“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19表现了孔子在朝的言谈举止,对待不同的人往往容貌、神态和言行都不尽相同,也正所谓“看对象讲规矩”,体现孔子在朝知礼的一面。孔子对于“礼”的遵循也表现在自身衣食住行方面,例如“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20“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21
孔子对于学生和为官者的教诲中也无不体现兴“礼”的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2“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2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24“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5这些教诲都告诉学生及为官者应当如何以“礼”约束自身的行为、治理国家、处理君臣和其他诸侯国的关系。
四、孔子“礼”思想与近现代国际关系
通过对《论语》文本的解读,不难对于孔子关于“礼”的思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孔子思想中的“礼”的含义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礼意或礼仪,即表示对他人敬重的态度和各种仪式的程序和规则,二是礼制或礼法,即国内外的各种制度和法规等。那么孔子这两种关于“礼”的思想与近现代的国际关系思想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或者说在哪些方面是具有传承性的?
第一,孔子认为“礼”是强国之本,这个思想与当今学者普遍认同的制度是立国之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孔子指出,对于春秋时期所处地缘环境十分复杂的诸侯国来说,治理国家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礼制,否则就会“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26。孔子的“礼”不仅会在国内层面对国内的臣子百姓进行约束,同时也会在国际层面上对各个诸侯国进行约束。从国际层面上来看,孔子对于“礼”的 1819 《论语·子罕》第3章.第99页.《论语·乡党》第2章.第111页.20 《论语·乡党》第7章.第115页.21 《论语·乡党》第9章.第116-117页.22 《论语·颜渊》第1章.第138页.23 《论语·学而》第12章.第12页.24 《论语·八佾》第19章.第34页.25 《论语·里仁》第13章.第43页.26 《论语·子路》第3章.第151页.理解颇相似于今日学者对软权力中制度因素的理解。另一方面,孔子还用“礼”和“礼”所带来的效果向周边国家辐射,从而形成一种吸引力,使得本国不战而屈他人之兵,从软性机制上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局面。
第二,孔子认为“礼”是国际合作的基础。在孔子看来,“礼”对外交活动进行了规范,通过“礼”各国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国家社会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是国家间相互合作和友好往来的基础。这种思想可以说在当前国际社会仍在沿用,国与国之间规范的外交文书、礼宾制度等就是最好的例证。孔子特别强调大国遵守“礼”会对于国际合作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从而影响小国也积极加入到规范的国际合作之中。孔子的思想中,对于大国垂范的作用一直给予很高的评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7,“其身正,不令而
28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第三,孔子认为“礼”是国际秩序稳定的支柱。孔子认为,国际秩序的维持并不一定非仰仗王权国家不可,有的时候“礼”的效果更好。中原诸侯国曾多次陷入无君主状态,然而社会各阶层依靠良好的“礼”依旧运行的井然有序,相比周边有君主的“夷狄”更加优越。“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29孔子的 这种思想与当今世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观点颇为相似。在后者看来,在没有霸权存在的条件之下,制度可以起到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虽然两者的观点颇为相似,但是两者的原理不尽相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原理在于国家对于利益的追求以及妥协,而孔子则认为“礼”之所以奏效是因为国际社会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尽管如此,这两种思想的殊途同归还是难能可贵的。
第四,孔子认为“礼”应该相互往来,这种思想与当今国与国之间平等的交往关系是相吻合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30这种思想在外交领域的应用就是对霸权体系和强权政治的反对,主张国与国之间进行平等交往,合作共赢。
2728 《论语·为政》第1章.第15页.《论语·子路》第6章.第153页.29 《论语·八佾》第5章.第28页.30 《论语·卫灵公》第24章.第191页.
第二篇:孔子思想
1、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烈的“夷夏观”,这种观念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
2、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3、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4、自省 忠信
5、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6、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
7、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
8、无改于夫之道。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
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9、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10、“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
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
11、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12、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13、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
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14、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
15、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16、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
少后悔
17、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8、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
19、“仁义礼智信”为儒家“”,提出“仁、义、礼”,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20、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
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21、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22、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
23、仲由字子路,端木赐 ,字子贡
24、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济富”,25、中庸之道加上君子之道,是儒家的灵魂所在,也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所在。
第三篇:简述周恩来外交思想
简述周恩来外交思想
周恩来总理在近代外交史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代传奇人物,他从小就有着远大的报复,在见过之前,积极参加中共对外对内的战争工作,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建国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届主席。是中共五届中央委员,中共六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六届、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八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八届、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周总理在长期的外交工作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以及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他主持我国外交工作长达26年的时间里,他以决策人、指挥者、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以异乎寻常的精力、才能和智慧,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最全面、最杰出的贡献。他外交思想的最重要内同是独立自主、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他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始终坚持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下面从他的外交思想以及外交贡献着重进行如下叙述。
(一)外交思想
一、和平共处与中国传统“和为贵”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和为贵”、“尚和合”的哲学思想。这种和合不是异质事物简单相加堆砌,而是各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相互对立、冲突继而融合趋同的一个辩证过程。周恩来在外交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的精髓。“和合之道”成了其和平外交思想的重要一“元”。
周恩来外交思想的重要方面就是和平共处。在周恩来经历的众多外交事件中都体现着他追求和平共处,互不侵犯的外交理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恩来被任命为总理兼共和国的首任外交部长。新中国成立伊始,外交政策、方针和外交任务究竟是怎样?中国的外交往何处去?这不仅是外界所关心的,更是新中国外交事业不容回避的问题。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一开始就坚决执行和平外交政策,将“和平共处”“革命不能输出”的思想贯彻始终。
1949年11月8日,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做过这样的论述“我们现在的外交任务是分成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是要同苏联人民和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兄弟情谊。我们在斗争营垒上是属于一个体系,目标是一致的,都为持久和平”。和平成为我国外交的一大目标。1950年,正当美国企图将朝鲜战争扩大化时,周恩来就约见了印度大使潘尼迦,他指出“我们要和平,我们要在和平中建设。过去一年中我们在这方面已经作出了极大的努力。美国政府是靠不住的”。1953年6月,周恩来在阐述国际问题的主要矛盾是战争与和平问题这一重要思想时就指出“我们主张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一切国际纠纷。”“帝国主义既怕和平,又怕战争,我们都不怕,不怕和平也不怕战争。我们主张和平,反对战争”。1954年,周恩来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不仅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事件,而且对世界外交事业深刻的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作为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准则。争取和平,在和平中共处事是周恩来在外交事业中孜孜以求的。
二、求同存异与中国哲学的异同观
“同”与“异”是一对哲学命题。中国哲学文化中对这对哲学命题有十分精辟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和”与“同”是相互区别的两个哲学范畴。古人有道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古代的哲人一方面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明确地指出承认差异性的必要性。《荀子》中写道“同则同之,异则异之,知异名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荀况从名实相
副的角度论述了承认事物差异性的意义。这些论述都是关于“同”与“异”关系的思辨。这里两者的内涵应该是“和合”而不是“去异”。承认差异并不是一定要消灭差异。“和谐统一”是一种新的境界。
“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是周恩来对中国哲学辩证思维在外交领域的创造性发挥。周恩来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外交风云,他总是冷静沉着,细心观察,善于在对立中积极寻找一致性,以更好地减少对立冲突,尽量扩大共识。这一点也是周恩来高超的外交艺术的生动体现。对于“求同存异”,他在会见埃及客人时谈到“处理涉外分歧的时候要等待,不要将己见强加于人。事情总是勉强不得的”。1955年,周恩来率团参加亚非会议,当会议遇到逆流陷入僵局时,周恩来发言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亚非国家的共同之处是“是要解除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与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与对立”。纵览周恩来的一生,他总是诚挚而又耐心地实践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时至今日,这一点依然是指导着中国办外交的重要哲学思想。
三、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国内,不等于盲目排外、闭关自守。周恩来指出:科学技术不分国界,对全人类都是有用的。我们要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尽可能迅速地用世界最新的技术把我们国家的各方面装备起来。只要我们放眼世界,博采众长,努力拼搏,就可以加快科技发展的步伐,突破尖端,后来居上。他说:“我们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我们有先进经验可以学习,有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可以利用,这样可以扩大我们的眼界,所以我们前进的步伐可以加快。” ①怎样学习、利用?其一,要重视科学技术的情报信息工作,及时掌握国外科学技术发展的情报资料,知道哪个地方哪门科技是最先进的,明确学的对象。在周恩来关心下,中国科学院建立了情报所。1963年周恩来领导制定“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时,科学技术情报工作被列为重点之一。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发展,在学习、利用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二,从人才培养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按照我们所最急需的门类,派遣专家、优秀的科学工作人员和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出国学习、取经。请国外专家来中国传授知识。从技术设备方面采取引进的办法。50年代,周恩来领导了从苏联引进技术、设备的156项重点工程的建设。他要求认真学习和推广这些项目“从设计、施工、安装直到开工生产的技术经验” ② 60年代和70年代,周恩来领导了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设备的工作。1974年,周恩来针对我国广东、上海、东北能源短缺的状况,十分关心核电站引进考察情况,要求早日引进核电站。实践证明,他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其三,向外国长处学习,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要同创新结合起来。50年代,周恩来指出:“要独立思考,避免盲从,不要迷信。” ③60年代,他进一步指出:“外国一切好的经验、好的技术,都要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学习外国必须同独创精神相结合。” ④正是他这种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才能保证维持民族独立,政治上独立不允许外来干涉,经济上独立不依赖外援。只有彻底独立了,我们才能发展自己给自己定位的中国,才能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周恩来外交思想理论以及实践的历史贡献
一、维护中国独立安全、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就中国是一个被压迫、受欺压的国家,世界列强争着抢着对中国进行瓜分以及剥削,将许多不平等条约强加于中国。于是,重根来主持起草了《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一些重大政策。1950年2月,他赴苏协助毛泽东谈判,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为维护中苏关系奠定了基础。从1956年底到1964年初,他三度出访亚非28国,建立与发展同它们的友好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周恩来积极寻求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与发展关系的途径。对日本,他提出“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方针。对英国,他在日内瓦会议后促成了两国间代办级的半建交关系。他同尼克松谈判签订的《上海公报》,确认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两国关系,这就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可靠的基础。由于周恩来的不懈努力,到周恩来病逝前,与我国建交的国家由49个猛增到107个。在良好的国际环境下,新中国在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且取得了世界工人的伟大成就,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斗鱼我国坚定地贯彻执行正确的外交路线、策略密不可分,与周恩来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密不可分。
二、推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与经济封锁,我们除了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外,还特别重视发展同临近国家的友好睦邻关系。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第一次代表我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得到了印度方面的赞同。此后,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是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认为这些原则如能为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接受和遵守,就会缓和世界上的紧张局势,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从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此后,从万隆会议⑤到60年代看,我国同许多亚非国家都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外交思想的集中概括和高度升华,是周恩来外交思想的核心,是他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善于因应时势,依时而作的结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说明这些原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望,反映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历史趋势,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最本质的特征,是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根本否定。
三、以思想带着中国外交活动走向世界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十月革命⑥后,列宁根据当时的客观形势提出了处理同资本主义国际关系的原则⑦,即苏联的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主义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可是后来的领导人却把苏联的国家利益等同于国际社会主义利益,并以此作为处理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一条原则,这导致无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的大国际主义错误,损害社会主义各国之间的关系。周恩来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引进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不仅创造性的丰富发展了列宁关于不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间和平共处的思想,使之成为国际关系的普通准则,而且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个重大问题,从而为社会主义各国之间的健康发展,地址和减少大国沙文主义倾向对这种关系的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回顾历史,可以说,新中国正是因为周恩来才走向世界的,世界也是通过周恩来才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他独具风格的魅力,以及丰富的思想,不断给我们以心得启示,然我们不断前进着,努力让中国更加开放、自主。
参考文献:
1、裴坚章:《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2、陈宏等:《新中国外交》,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3、曾应旺:《周恩来——中国外交第一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裴默农:《周恩来外交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出版
5、《中共党史资料》1982年第一辑,中共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
6、高歧:《邓小平新时期的外交战斗思想论述》 北京出版社 1995年版
7、米镇波:《周恩来与大国关系变动》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版
8、姜桂依:《西方人看周恩来》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9年版
9、《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12—413页。
10、《周恩来经济文选》第185页。
注释: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12—413页。
②《周恩来经济文选》第185页。
③同上书,第257页。
④同上书,第566页。
⑤万隆会议: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这10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会议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为万隆精神
⑥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⑦列宁指出俄国在政治上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经济上要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军事上要退出战争。提出了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任务,为革命指明了方向,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姓名:于雪楠
学号:09211468
班级:2009211312
学院:计算机学院
第四篇: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李漾
工商091
200910731010
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作为一个活跃在近代国际舞台近四十年的弱国外交家,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无疑是相当复杂和十分丰富的,实非“投降”、“卖国”一类的贬词所能涵盖。在长期主持对外交涉事务过程中,李鸿章始终以1861年恭亲王奕沂等人奏准成为清政府对外关系最高原则“按照条约,不能稍有侵越,外敦信睦,而隐示羁縻”。为指导,并广泛吸收和发展了曾国藩、郭嵩焘等人阐述的“诚信”、“循理”外交思想的合理因素,努力将传统的儒家“和戎”思想应用于近代对外事务,力图寻求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以保证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由于传统的儒家“交邻”之术与近代外交理论格格不入,这就使得李鸿章的外交实践成效甚微。但他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为寻求中国平等独立地位所作的理论探索及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在很多方面却具有开拓性,并值得我们借鉴。
李鸿章外交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内政外交紧密地联系起来。无论他在早期提出“委曲周旋,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或是晚期提出“外须和戎,内要变法”的主张,都渗透了这样一种基本观点,那就是:“外交之道与自强之谋相为表里。”其寓意很清楚:第一,内政是外交的基础,一个制度健全、秩序稳定、经济繁荣和实力鼎盛的国家,才有可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第二,外交是内政的延长,一国政府之所以能够经常性地与其他国家保持联系,并从其他国家的进步实况获得借鉴,或将不利的国际形势转变为有利的局面,缔结商约,发展贸易,都有赖于运用灵活而结构健全的外交。
一、洋务运动
1862年,李鸿章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在此期间,李鸿章不仅建立了一支用西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军队,还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在引进西方设备进行近代化生产的实际操作中,他得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反映出其认识的深化。
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
同治十一年(1872年)底,他首创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先以朱其昂为总办,后以唐廷枢为总办,徐润、朱其昂、盛宣怀为会办。由此奠定了“官督商办”政策的基调。其后,在整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1875年)、江西兴国煤矿(1876年)、湖北广济煤矿(1876年)、开平矿务局(1877年)、上海机器织布局(1878年)、山东峄县煤矿(1880年)、天津电报总局(1880年)、唐胥铁路(1881年)、上海电报总局(1884年)、津沽铁路(1887年)、漠河金矿(1887年)、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1887年)、上海华盛纺织总厂(1894年)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在经营方针上,也逐渐由官督商办转向官商合办,从客观上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二、外交事件
同治十年(1871年)七月二十九日,在办理完天津教案后不久,李鸿章代表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这是一个双方平等互惠的条约,但李鸿章从签约过程日本人的姿态中,看出日本“日后必为中国肘腋之患”。果然,十三年(1874年),日本出兵侵台,李鸿章积极支持清政府派沈葆桢作为钦差大臣率舰队赴台湾巡阅,并调驻防徐州的淮军唐定奎部6500人分批前往台湾。此事最后虽以签订《中日台事条约》而李漾
工商091
200910731010 暂时平息,但后来日本还是于光绪五年(1879年)乘隙吞并了琉球。
在与日本交涉的前后,李鸿章还分别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与秘鲁签订了《中秘通商条约》;光绪二年(1876年)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前者旨在保护华工;后者则是因“马嘉理案”导致的中英间的严重交涉。李鸿章在英国公使威妥玛以下旗宣战的要挟下,巧妙地利用国际法挽回决裂之局。在他建议下,清政府派郭嵩焘赴英国道歉,郭氏遂成为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但条约也因增开了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个通商口岸,并允许英国人可以进入西藏,损害了中国主权。
光绪九年(1883年),中法战争在越南境内初起,清廷命李鸿章统筹边防战事。李鸿章则认为“各省海防兵单饷匮,水师又未练成,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他先与法国驻华公使宝海签订“李宝协议”,旋为法国政府反悔,继与法驻日公使洽谈未果;当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时,慈禧改组军机处,主和舆论渐起。李鸿章在光绪十年(1884年)四月十七日与法国代表福禄诺签订了《李福协定》,五月,随着法军进攻谅山,协议又被撕毁,直至清军在广西和台湾战场分别取得胜利后,李鸿章才最终与法国代表巴德诺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结束了战争。法国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中越边境对法国开放等特权。因此,时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他的笔下应运而生,并非出自他己愿。在民族危机日蹙的形势下,一种历史的责任感促使他开始揣摸中西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方法和途径。李鸿章认为,同洋人打交道,既不能像“沪道媚夷,失之过弱”,又不能像“汉道抗夷,失之过刚”,而应介于两者之间,采取“刚柔调剂”、不卑不亢的态度,以儒家信条“忠”、“信”、“笃”、“敬”四字处之。可以说,将传统儒家学说应用于复杂国际背景下近代外交领域所谓的“诚信相交论”,构成了李鸿章外交思想的理论基础。
在强敌压境,而我又无实力以对的情况下,运用外交手段,力保和局,避免战争,“明是和局,而必阴为战备,”利用中外相安的局面,加紧练兵制器,变法自强,以准备与外敌决战的时机。这种和战论,构成了李鸿章外交思想的策略方针。
三、洋务重臣
李鸿章一直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及国内的经济活动有极大兴趣,这是他与大清国其他所有官员的不同之处。李鸿章利用上海富绅的银两引进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李鸿章算过一笔账: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要卖到30两银子,1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19两银子。大清国凭什么要把白花花的银子给了洋人?
创办近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李鸿章曾写有一份描绘蒸汽动力运转的奏折,无异于100年前的一篇科普文章:
镟木、打眼、绞镙旋、铸弹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炭,水沸气满,开窍由铜喉达入气筒,筒中络一铁柱,随气升降俯仰,拔动铁轮,轮绾皮带,系绕轴心,彼此连缀,轮转则带旋,带旋则机动,仅资人力以发纵,不靠人力之运动。
在几乎没人知道世界上有蒸汽机的大清国里,头上是顶戴花翎、脑后依然拖着辫子的李鸿章,能够如此细致地观察蒸汽机的运转原理,这着实令人惊叹。
大清中叶以后,由于京杭运河淤塞,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它承揽了朝廷“官物”运输一半的运量,而其随后展开的客运业竟挤垮了英美合办的旗昌公司。
而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大清国朝野上下无不惊慌失措,以为“电报之设,深入地下,横冲直撞,四通八达,地脉既绝……”李鸿章也不允许洋人从香港铺设来的海底电缆上岸。只是,时隔不久,由他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李漾
工商091
200910731010 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了。李鸿章能够完全不理会“地脉”,也能够完全不理会洋人,因为他知道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之后,由大清国政府的银子作为投资、以赢利为目的的电报公司成立。李鸿章称此举为“官督商办”,因为在中国创办拥有自主权的企业“事体重大,有裨国计民生,故需官为扶持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
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等。有曾国藩和李鸿章共同创造的安庆内军诫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不但促进了没落王朝的工业化,而且为在财政上捉襟见肘的政府提供了大量稳定的资金。不过李鸿章始终没有逃脱时代对思维的束缚,李鸿章所建企业皆为官督商办体制,企业初建之时官府没有实力独立创办,便与民资合作。待企业步入正轨,官府便想法设法排斥民资,形成官府独霸企业。由于连年战乱政府不断从企业中抽离资金、强加冗员,长期的政策保护又使企业暮气沉沉。这些重病缠身的企业随着外国势力的入侵和民资本的崛起难逃悲剧命运。
李鸿章在列强眼中享有盛誉。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面庞慈祥,双眼明亮,闪烁睿智,包含幽默。他从不向人提要求,但总能获得满足。他很轻松地与人交谈,不会使人紧张……对妇女礼貌,喜爱儿童。
但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
李鸿章为了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鸦片贸易还做了许多努力,为此在1894年8月27日会见了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英国人约瑟弗.G.亚历山大——后鸦片贸易为英国国会议案所禁止。
总而言之,李鸿章外交思想的最基本立足点在于“弱国”与“和戎”两个方面。所谓“弱国”,是相对于以科学、民主和机器大工业为主要特征的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劳动人民曾经创造出绚丽多彩的古代文明。但是到了十八、九世纪,当欧美国家大踏步进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之时,中国却仍滞留在中古的发展水平上。李鸿章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像大多数抱残守阙的封建士大夫那样生活在一个梦幻的世界里,而是能够体认到世界的发展大势,对于中西关系具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正因为如此,他敢于将中国放置在整个世界的发展范围中,从而意识到一个相当简单、却又是大多数封建儒学者所不愿接受和不敢承认的道理:既然长矛短铳不能与洋枪大炮敌,舢板骡车不能与轮船火车比,手工业小农经济不能与机器大工业比,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承认中国的落后,欧美国家的先进,就得去旧图新,变数千年祖宗之成法,“一国法度当随时势为变迁”。通过“和戎”,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以保证国内自强新政的顺利进行。而中国的自强之日,也就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时。
联系方式:***
第五篇:孔子仁学思想
孔子仁学思想
孔子主张恢复和巩固周礼的统治,周礼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亲亲上的,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培养人具有孝悌的品格是最基本的。
孔子仁学另一个特点是由己而不由人,即具有仁的德行和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孔子说仁者爱人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处在奴隶制社会中各个阶层关系的人,如君臣,父子,朋友等。
孔子仁的又一个特点是,强调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必须在各方面都符合周礼的要求。这是讲仁的品德的全面性,也就是说仁是一个人生活的最高准则,是一个人世界观全面修养的产物。孔子的天命论
殷周贵族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创造了人格神的天,以次来宣扬政权神授论证自己的合法性。孔子站在继承和改革周礼的立场上,毕生以恢复和巩固周礼为己任。因此他在天命的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他虽然已经抛弃了人格神的天,但还是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这就留有了天命论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论引向一种神秘主义命定论,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这就是孔子富贵在天的命定论。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在老子的思想中有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识到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老子看到一些事物的对立面的特点如果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另一面变化,老子认识到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但老子的辩证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老子的这些观点都来自一些直观的感受。老子认为这些转化室无条件的。因此,他认为离开一定的条件讲,凡事都应从反面着手。这些都是不讲条件的,老子的这些思想只是为了给他消极无为的政治思想做辩护。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中有消极因素,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老子的神秘主义认识论
老子在哲学上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是无,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乃至在人生观上表现处一定的消极态度。反映在老子的认识论上就是排斥感性认识,老子认为认识不是从实践中来得,即闭目塞听的神秘主义内心直观。在老子看来人和万物都出自于最高精神实体道,人和万物都是一样的。使万物都去掉各自的特殊性,使他们都合同于道。那么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在道那里就合二为一了,万物也就都被认识了。
墨子经验论的认识论
墨子在先秦各家思想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辩论,并开始对认识论问题作初步的探讨。墨子认为感性认识是最基本的经验,但并不排斥抽象的概念和认识存在的重要性。墨子以感性认识作为认识的来源和真理的标准,这是一种朴素的经验论。墨子队感性认识的分析还很不明确,在运用中还有明显的错误。证明鬼神的存在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墨子队抽象思维的理解很零碎,特别是他不理解也不可能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用来论证仁政的理论,是他的天赋道德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本性,这就是不忍之心或者说是对别人的同情心。除此之外还有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这四种心就是孟子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孟子甚至认为人和禽兽的差别很小,仅仅在于这些心和仁义道德等观念。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可以为善的,那么也可以说人的本性是善的。如果一个人不善,那不是他的本性不善而是他舍弃了本性。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了人性问题,提出了性善论。他的型善只不过是地主阶级的道德观念,因此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庄子逍遥游的人生观
庄子面对战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采取批判与回避的态度。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采取虚无
主义的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从这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出发,庄子队当时统治者制定的各种制度竭力加以反对。庄子对于提倡仁义和是非看作室套在人身上的枷锁。他所推崇的同志方法就是不用心思,顺其自然。
荀子性恶论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所谓善就是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符合封建礼仪。所谓恶就是用心险恶,行为不当,破坏封建同志秩序。他认为人不可能丛一生下来行为就符合封建道德规范,所以人性本来室恶的。荀子的性鹅论反对孟子的天赋道德观念,提出道德规范,礼仪制度是后天才有的。这种思想有唯物主义因素有一定进步意义。单荀子的性恶论仍然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他和孟子一样心中也是有明确的阶级界限的。
董仲舒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
董仲舒继承了西周以来有关天道天命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吸收了春秋战国以来阴阳五行家的神秘主义思想,通过揭示发挥春秋公羊传的微言大义,来完成它的神学目的论思想.董仲舒肯定天有意志,鼓吹君权神授,借以提高皇帝的权威.进一步论证天人感应理论,董仲舒从物类的机械感应推出天人感应.他把人说成是天的副本,用来论证它的天人感应.因为和天具有相同的生理道德本质,这就证明了天与人是合一的,天与人可以交感,天创造人以实现天的意志.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历代都加以吸收,借以鼓吹君权神授.王充命定论
王充哲学的形而上学机械论使他陷入命定论,王充肯定自然界有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则,但他忽视了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忽视了人类不仅能够认识自然规律,还能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自身服务.王充不了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不了解造成贫富贵贱的社会因素.它用自然规律来说明社会现象的原因,结果陷入命定轮.王朝看到自然界的规律是无意志的,自然现象是自主的.富贵贫贱也是偶然的不自主地,人们无法自主,只能听天由命.张载气一元论
张载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自然观,霸气作为世界的实体.他认为有形可见的万物和无行可见得太虚都是由其构成的.气是万物统一的唯一实体,用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张载得太虚即气说论证了物质在空间上是普遍的,在时间上是永恒的,这是气一元论的贡献.张载认为气的基本特点是由运动,有静止,有广度,有深度,这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世界物质实体作的一个新的解释.张载还是无神论者
朱熹理一元论
朱熹发展了二程的理一元论,创建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的首要意义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理可以离开客观事物独立存在,并且是事物的根本,在事物之先.朱熹的理还包括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标准.朱熹把封建时代的道德标准绝对化永恒化,看成是宇宙的根本,万物的本原.把封建道德的基本原则说成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把封建社会的秩序说成是自然界的秩序.目的是抬高封建道德的地位,借以巩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朱熹以理为中心观念,因此又称为理学.朱熹格物穷理
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观念,认为人的心中本来就含有一切事物的理,但心中虽有理却不能直接认识自己,必须通过格物对事物加以研究,然后才能达到心得自我认识,从而对天地万物之理无不了然.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部分1对事物加以研究就是格物,2在研究的基础上了解事物的规律,了解一切之理.因为心中本就有理,格物不过是加以启发罢了.心就能认识本来固有的理.格物穷理实际上就是对天理-道德原则的认识.朱熹的认识论实际上是为了他的伦理学作哲学上的论证.王守仁心外无理与心外无物
王守仁认为封建道德观念就是心中固有的理,心就使一切的根本.于是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
理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心外无理,王守仁认为朱熹错就错在把心和理一分为二了.它完全否认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观点.事物的认识规律是离不开开事物的认识主体的,离开认识主体去寻求事物的规律是不可能的,同样离开事物的规律来将认识主体,也没法说什么.王守仁说心外无物完全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精神意识是第一位的,住在身体的是心,事物不能离开人的精神而存在,事物的存在完全依靠人的精神.王守仁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王守仁不承认人的意识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感觉经验.相反只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他认为良知是心的本质,实现天固有的.良知就是天理,一切事物都包含在其中,达到本心良知,也就达到的对一切事物的认识.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知与行不能分离,二者联系紧密.王守仁之所以倡导知行合一,是要从根本上防止任何违背正统道德观念的念头出现,这也就是所谓破心中之贼,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巩固封建社会秩序.王夫之气者理之以倚
王夫之特别推崇张载,他继承并发展了张载的气一元论说.他认为气时世界的唯一实体,所谓理乃是气的内在规律,是依附于气的.气时有理的,理在其中然而没有离开气而自己存在的理.气者理之义也,没有离开气独立存在的理..王夫之日新之化
王夫之提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大自然时刻都运动的.天地万物都时时刻刻变化更新的.事物为什么会变化更新呢/王夫之认为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立的两方面相互作用.变化就是相互推移摩擦.王夫之认为,一切对立面都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转化包含的.严复物竞天择进化论
严复主要通过介绍,,,来介绍达;;;进化论.严复结合和徐丽和斯宾塞介绍达,,,.按照中国社会和思想界的状况,特别介绍2点1宇宙是进化发展的,社会也是进化发展的.2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升劣汰,蛇者生存,存在着激烈竞争.严复,,,,在中国有暖气很大反响,物竞天择,自强保种.严复还批评封建顽固派盲目自大,不了解…..因循守旧.严复在进化论的基础上宣扬发展进化的世界观,反对封建主义形而上学,敲响了魏王的精种,后期变为庸俗的进化论.孙中山进化论思想
孙三民,,,就是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之上的,孙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不断发展的,美国价每组历史进化虽有先后之别,但却有共同进化的历史.孙认为世界进化分为三个时期1物质进化,世界宇宙形成阶段2物种进化动物产生发展3人类进化人类产生发展
灵魂不死灵魂崇拜是哲学唯心论的萌芽,逐渐也掌握了一些简单规律者是无神论唯物主义的萌芽.哲学被打伤阶级烙印,下受命于天,尚有上帝,西周用道德作为补充对自然规律又进一步认识春秋开始封建之,战国正式确立奴隶主鼓吹天命,地主和小生产者反对天命孔子仁,老子道无为,墨子兼爱战国形成,三类一类新型地主激进派商鞅,孙膑荀子韩非等.改良派孟子主张仁.还有一些无所适从庄子
汉唐汉城秦之提倡儒学,魏晋玄学佛教得到鼓励,到郊野发展地主阶级内部矛盾,大族寒门矛盾董仲舒天人感应,郭象王弼玄学东汉唯物主义王充实灭论反对佛教
宋元明钦情况介绍商品经济发展,科学进步二程周敦颐道学,朱熹,王守仁,陆九渊继承发展了这一观点南宋陈亮叶适功利轮李贽功利轮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王夫之唯物主义反对道学和佛老
传统哲学中介,近代哲学发展龚自珍委员经世致用曾国藩征管应薛福成改良主义严复进化论康有为俩国企朝就医不发展就化论.章太炎经学佛学西方哲学融合.孙中山拉开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现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