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读书心得5篇

时间:2019-05-12 18:1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庄子读书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庄子读书心得》。

第一篇:庄子读书心得

《庄子》读书心得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

他的代表作《庄子》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司马迁认为庄子思想“其要归本于老子”。然而就庄子书中寓言、义理及《天下篇》对老子思想所评述,老子与庄子思想架构有别,关怀亦不相同,所谓“道家”思想体系与《庄子》书,实经过长期交融激荡,经汉代学者整理相关材料,方才编定。《庄子》又名《南华经》。

庄子一生及其作品《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而《庄子》全书精髓是《逍遥游》,其《逍遥游》一开始就开门见山点出“逍遥”的境界,“游”的状态。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看似逍遥,其实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时不我与,则无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脱?庄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也就是说,心灵顺应天地大道,跳出万物束缚,无物,无我,无功,无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逍遥自在。且塑造的境界永远是没有边界的。天地大道,发乎自然,庄子于虚静中挥洒他的放诞,于达观中流露出些许狡黠,让我们用一生的体温去温暖这个智慧的名字,渐行渐远,随着庄子去“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虽然一生贫而不穷,家住陋巷,以织草鞋为生,有时甚至无米下锅,要向人借粮。但是他却能随心所欲,自得其乐。生不逢时,如之奈何?困难难解,如之奈何?学学庄子吧!顺其自然对解决事情有时会有一定的作用哦!

第二篇:庄子读书心得

庄子读书心得

庄子读书心得1

庄子,可谓是我国近代的辩证法大师,是我国近代知名的观念家、哲学家、政治家,道家派别的代表人物。他对老子的美学观念进行了承袭和演进,是古代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不过,他的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文学观念,因此后人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善于用寓言来表明一些道理,由他所著的《庄子》,亦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

《秋水》一文,出自《庄子·外篇》,《秋水》一文,洋洋三千余字。在那些刀雕竹刻的时代可算是十分长篇的东西。他用寓言的形式,以河神与海神之间的对话,引申出《齐物论》的看法,极力论证万物的大小、是非的无限相对性和一生贵贱、荣辱的偏激无常性,因为庄子是佛教的主要代表之一,所以,本文以此要人返璞归真,顺其自然,不要为了讲求名位、富贵等等,而攻击天然的本性。

庄子把事理的无穷性与人类认识的相对性,宇宙的无限性与准确失误的局限性对照出来探讨,显示出他针对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的辩证关系的理解有着高度的灵活性,这针对他们突破认识上的局限性,从而临武到天地宇宙的无限广大性,无疑是很有帮助的。,庄子流畅的文字下,所显露出的.不朽思想,显然是只能我们从多个视角学习和探讨的。

他用寓言这种活灵活现的方法,来告诉我们其中的许多道理,譬如其中的《秋水》,从“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到“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就是以河神与海神之间的对话,来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沾沾自喜,不能以偏概全,因为我们要了解,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河神,会由于小成而沾沾自喜,河神尚且如此,何况我辈凡人呢?但是,许多人因不知道这个道理而因小失大。

从古至今,骄傲永远都是顺利的最大敌人,这是神圣不变的真理。只有诚实谨慎,虚心求教,才是顺利的绝佳路径。千万不可以自满于状况。

接下去,他们又开始谈到事物间的虚实关系,夏虫不可以语冰,是由于冰雪对于他们来说太虚妄了。井中的兔子也不要和它谈到天地,对于井蛙而言,天大也太过分虚妄了。确实这么,举例来说,比如说教育,在有些之后,这些的虚妄的东西在我们身边还真是很多了。于是,就要怪,学生会说一套做一套了。就要怪,学生不违反包括交通规则在内的许多规则了。但是反过头来,看一看,似乎身边的许多事情确实都是那么。

以下,他们又探讨到关于事物间的大小关系,天地算是大的,然后比起宇宙来真是沧海一粟。江河算是大的,但是在大海面前却又变得渺小。

庄子读书心得2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追逐一个梦想——自由。从个体来说,柏拉图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孔子追求“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精神境界;从民族来说,无数被压迫人民为争取自己民族的自由独立而奋起反抗不惜流血牺牲;从国家来说,人们为寻求不断发展提出自由新口号:经济要求发展“自由贸易”、“自由竞争”,一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政治要求“自由民主”以谋求更广泛人民利益,文化也也同样要求自由的空气、自由的呼吸、以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面貌……人们心中对自由的呼声从古一直绵延至今,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愈加洪亮,然而,自由到底是什么?自由在哪里?怎么实现自由?我们心中久久的疑惑谁来解开?

那么不妨静下心来,漫步于幽静的树木或湖畔,来品读一番庄子的《逍遥游》,聆听那从远古而来的期盼,来体味自由的馨香,任心思自由徜徉于天际。

《逍遥游》是《庄子》书中的首篇,也是庄子本人的代表作。在上《庄子研究》课程的时候,我认真地听老师解读了《逍遥游》这篇文章,在深入阅读之后,我觉得庄子的确不愧是影响汉文化甚深且远的一代思想家,其中阐述的观念也在数千年以下不断的对后世产生影响。另外,庄子也不仅是一位思想家,他更是一位重要的散文家,这篇《逍遥游》看似杂乱无章,但是却有中心思想贯串其中:他就是要人们不要一直被名韁利索牵绊住,更不要人云亦云的迷失在世俗的观念或是现实取向的功利价值观之中。

初见“逍遥游”三个字,很自然的联想到这样一幅悠然惬意的风景:一个学者立于竹筏之上,没有船桨,竹筏顺着水流漂游,两岸青山徐徐向身后远去。若问我庄子的自由该如何形容,很自然的想到那句“向诗人一样自由”。但读完并深入学习《逍遥游》一文后,才发现上面的两个“很自然”的反应与庄子以及他所崇尚的“逍遥”真是差里百万里。庄子逍遥,是近乎忘却凡世间的一切复杂,纤尘不染的精神与灵魂上得到自由。那些诗人学者,要么触景生情,要么因势感怀,都是为外在客观和内在主观所限,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

《逍遥游》开门见山点出“逍遥”的境界,“游”的状态,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看似逍遥,其实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时不与我,则无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脱?庄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也就是说,心灵顺应天地之道,跳出万物束缚,无物,无我,无功,无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逍遥自在。作品描写了一个哲学意识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极而返的心理经历。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的事物和三个不同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借鲲鹏和蜩鸠的对比,来说明大小的分别,破除一般人见小不见大的观念,并指出:唯有“无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遥游。

庄子所讲的“逍遥”是一种绝对的自由,而不是相对的自由。庄子把人生之最高境界描绘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那是一种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没有功利目之、心中无我之崇高境界。只要如此,才能潜心学习,为人生之腾飞打下厚实之基础,才能不畏险阻,翱翔于九万里之蓝天,做才能战胜自我,不被荣誉所累,才能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以热爱作为奋斗之动力。

“逍遥游”是庄子哲学的总纲,是庄子对人生的理想的追求,对精神自由的祈向,是精神从主观形体和客观现实环境中提炼。《逍遥游》的主旨是人应该摆脱一切功名利禄权势的束缚,在精神上达到一个超然物外、悠然无为、绝对自由的.境界。庄子借《逍遥游》为人们开辟了一个自由空灵、超脱时空的天地。

《逍遥游》中塑造的境界永远是没有边界的。天地大道,庄子于虚静中挥洒他的放诞,于达观中流露出些狡黠,让我们用一生的体温去温暖这个智慧的名字,渐行渐远,随着庄子去“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或是为了名利钩心斗角,整天生活的惶惶不安;或是没有人生目标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质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越来越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方式让我们在享受他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舍不得花上一个小时看一本好书,更乐意做得是去泡网吧,或是去麻将桌前搓一小时。社会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然而社会的进步更需要强大的精神文明来支持和推进。所以,当我们有闲暇时,不妨捧起一本好书,全身心投入地去读他,去理解它,做一个现代的“至人、神人、圣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畅游。

庄子读书心得3

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我国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有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那就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这四大思想传统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的学问都是生命的哲学,他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这就是说,中国哲学的智慧是从伟大精神人格中、从哲学家的实践行为中流露或显现出来的。中国哲学家是先知、诗人和圣贤的综合人格。他们透视现在,玄想未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把高尚的理想拿到现实世界来实现。

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文约义丰,《庄子》诙诡谲奇。《老》《庄》不独表达了特殊的生存体验、宇宙观念、人生智慧,而且代表了特殊的中国艺术精神,是各类艺术的灵魂和源头活水,堪称世界文化的奇葩。读《老》、《庄》既要用理智,又要用感情,要有自己对生活的体悟,甚至要投射全幅的生命。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老子所著。其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轴心文明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道家著名代表,又被奉为道教的鼻祖。

《庄子》一书(庄子著,其名周,先秦著名思想家,道家著名代表。)是道家与道教的经典,主要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与物我的相通,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源泉。包含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语言风格接近,思想连贯,自成一体,乃庄子自著,是全书之核心。庄子的精神,也正是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美学精神。

“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恍恍惚惚的东西,无形无状,混而有一。它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母”,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是一种不受局限的、无终止的、一切事物的源泉与原始浑朴的总体。“道”不是一静止不变的实体,而是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一个过程。道是整体与过程的.统一。道具有否定性和潜在性,它创造和维持了每一肯定的和实在的事物。在这一历程中,潜在变为现实,否定变为肯定,空无变为实有,一变为多。同时,又伴随着相反的历程。在这里,相反相成的辩证公式决定了变迁的过程。“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动态统合。在人生论上,老子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一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宇宙真相与奥秘,是在层层偏见剥落之后才能一步步见到的,最后豁然贯通在我们人内在的精神生命中。

其实道家与儒家殊途同归,最终都是强调个人与无限的宇宙契合无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家通过否定的方法,否定知识、名教,甚至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包括儒家仁义的束缚,化解人生之忧;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脱解放,人与天地的合一。所以庄子要化解物形,才能作逍遥无待之游,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道家之“道”本体虽具有“自然而然”的特性,但在深层上仍具有价值、意义本体的含义。“道”成为最高准则和最后目的,“为道”即展开了道家人生价值的各种内容。庄子所主张的精神自由即以对最高本体“道”的冥悟契会为前提。

道家认为,个人应当追求永恒的逍遥与解脱。庄学讨论了人的生存处境。此身有限,吾生有涯。以有形有限之生投入天下,人要面对无限的时空、知识、意义、价值,这一“无限”令他不安。在熙熙攘攘的人世和各色人等的不同欲望之追逐竞争中,人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如何化解这些痛苦、困惑?庄子的人生哲学启迪我们由现实到理想,由有限到无限,这一自由观的背景是反对唯我独尊,主张宽容。承认自己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必须以承认别人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为先导。这种平等的价值观肯定、容忍各种相对的价值系统的意义,决不抹杀其他人的利益、追求,或其它的学派、思潮的存在空间。这样,每一个生命就可以从紧张、偏执中超脱出来,去寻求自我超拔的途径。人们从超时空的境界中还要再回到现实中来。到最高境界时,道家又以道为出发点地向下流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道家理想也要贯注到现实人生之中。

“大道废,有仁义。”仁义礼法正是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家庭不和的时代,才成为社会的急需。老子在这里主要不是批评儒家,而是讲述道德仁义出现的背景。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老子采取了追问的方式解释了从“公天下”到“私天下”的蜕变过程中,由于人们普遍信仰和具有原始宗教意味的“道”的旁落,而后才需要强调人之内在的“德”;内在德性的削弱,才勉力保留起码的怜悯心、同情心与推己及人之“仁”;总体的道德原则──“仁”的沦丧,才需要强调部分的道德原则和合宜、适宜的行为──“义”;义行的丧失,则只有靠外在的秩序、规范之礼乐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并维系社会,包括使财产与权力的分配秩序化。

庄子读书心得4

人们说《庄子》不是一部书,而是一个世界。掩卷而沉思,庄子的思想,仿佛是一股清流,对心灵进行着一次次洗礼。

庄子,名周, 是宋国崛起的一位文学巨匠,一生著有《逍遥游》《养生主》等7篇著作。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几千年来的一大奇人,他给世人的是另类的思考面向,以及深层的哲学思维。庄子的人生观是一种逍遥的人生观,似不食人间烟火,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宁静的灵魂家园,以一种“无”的深层内涵去泯灭尘世的一切权利、功禄。

《庄子》一书通过许多个庄周讲述的短小精炼、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及他的生平佚事诠释着他对生命的理解及对社会的看法、对世俗的厌恶及对自由的追求。一个个故事虽看似有些荒谬,但细细品味,却是内涵深刻,让人回味无穷。

“庄周梦蝶”讲述了庄子一个变为蝴蝶的.梦。在梦中,他在空中翩翩起舞,与蝴蝶浑然一体,甚至分不清他到底是蝴蝶还是庄周。这个故事虽然短小,但体现出了庄子对自由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他对世俗的思考,而飞向远方,不正是庄周的心解脱了尘世的束缚,飞向了世界那端完美的国度吗?

而庄子最令我佩服的莫过于他参透生死的从容。对于人的一生,固然会经历生、老、病、死,庄子认为人本身是没有生命,神气与身体的,在似有若无之间,产生了最初的气,气是大自然的精华,飘浮不定,成为人的样子。人若死了,只是身上的气散开了,又安静地回归了自然。庄子如此平静的面对生死,参透生死,不得不说是令人惊叹的!庄子认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场梦罢了。如果生时一天天虚度光阴,那么死后,这一场梦就只能留下无尽的遗憾了。

庄子曾说过,一个人能不能达到彻悟,是与他的阅历及悟性是分不开的,而我只是凡人,我无法像庄子般成为神人,所以只能望其项背。生命有限,流光苦短。只有在心灵倍感疲倦与束缚时,静下心来,做一个让人梦魂牵绕的庄周的“蝴蝶梦”,乘着庄子自然的箫声寻找那失落的世界,跟着庄子一起展开一次心灵的逍遥游……

庄子读书心得5

即使庄子不提,逍遥也一直都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境界。但如我等俗人,想到逍遥,无非是在物质生活上宽裕富足,不用每天为生计而奔波劳碌。可以随心所欲地去享受生活,而在庄子的眼里,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浅薄,他的逍遥,我觉得是关于人的生存状态的一个终极命题。

在庄子看来,一切万物都有其属于自己的本性,逍遥不逍遥正是看其生存状态是否符合其本心。而既然万物都有其自己的本性,那么就没有所谓的好的生活方式,坏的生活方式,只有合于自我的生活方式。因此庄子同老子一样,认为最好的政治正是无为而治因此他主张顺其自然,认为任何统一的制度标准都有其局限性,都会妨碍人们的逍遥。这个视角很深刻。

很多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很忙,每天总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过一段时间以后,回过头来想自己前些天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却想不太起来。显然我只是在机械的完成一些事情,而没有把自己的心放进去,我没有问过自己这些到底是不是我想要做的事情。逍遥与忙不忙没有关系,它只取决于你是否顺应自己的本性去做事。浑浑噩噩显然不是逍遥,而是自我迷失。逍遥不仅不是混沌,而是一种大清醒之后的从容不迫。庄子有感于他所处的时代统治者穷奢极欲,百姓为利所趋而丧失本性,所以提出要逍遥,这是很积极向上的观点。尽管我觉得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觉得可以用庄子逍遥的`观点来看一下中国目前的教育。近年来,高考制度越来越为人所诟病,很多人呼吁彻底改革现行教育制度,主张向西方学习。可是呢,西方的很多教育工作者却在羡慕中国的教育。当美国老师为中国学生极强的数学能力而感叹时,中国有很多学生却不明白他们想从商,却为什么非要去解一道又一道的数学题。我觉得就自己的经历,现行的教育其内容本身并没有那么多的毛病。从我来讲,我对自己能够在中学阶段打下良好的理科基础而感到高兴。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尤其是高考制度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它使得整个中学阶段评价个人的标准唯一化。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以后都将从事不同的工作,走不同的人生之路,但是在上大学以前,很大程度上仅仅只有学习这么一个衡量人的标准,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这妨碍了他们的正常发展,甚至使得很多人永远失去了对书本,对知识的兴趣。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尽管很多省份在实行新一轮的教改,可是只要高考不动,社会对于学生的评价模式不变,教育的形式再怎么变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也许我们可以从庄子那里得到些许启示,既然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尽管不可能放任每个人自由发展,可是形成一套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还是需要的。很多学习不好,学历不高,但在别的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同样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因为大学生和技术工人对社会的发展同样重要。

另外,纯粹知识的灌输也使得,虽然大家都学得很辛苦,但并不是出于本心去热爱学习。大多数人并没有学会思考,基本上对于自己的未来都是比较迷茫的。升入大学以后,学生失去了以前那一种强制性约束,很多人因此控制不住自己,虚度了光阴。而学习在校园里变成了一件很功利性的事情,变成了一种手段和工具,这是对于学习本质的最大背离。这种风气使得大家都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痛苦,不想做但是没办法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当学生完全被考试所奴役,被学位名誉所导向,就是最大的性,行相背反,是极端的不逍遥。静下心来,不为什么地去看一点书,才能有真正的收获;顺性而为,才能真正做好事情。这是老庄给我的教诲。

庄子读书心得6

青藏高原太远,珠峰太高,我一点不着急要赶去那里:读《庄子·人间世》心得

读《庄子·人世间》有太多的感慨, 听了张文江老师的课,这种感慨更为加剧。进入中年的我,年轻时

除了课本上的经典, 几乎没有读过其他的古代典集,但人生本身又何尝不是一本书? 读《人间世》让我感慨人世间太多的苦,来自于人和人之间彼此的不了解。所以人人都向往那个六十耳顺的境界,别人讲的话自己都能够听懂,甚至比讲的人自己还要懂,甚至到更高的境界。可是对于离青藏高原都还很遥远的普通人,珠穆朗玛峰怎是企及得了的?

庄子教我们如何在人世间做事的学问。做事的学问就是做人的学问。课堂上讲的《人间世》前两段,颜回想要去卫国干一番大的事业,叶公使于齐为不可为之事。类似的事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可是在我们身边的智者太少,在关键的时刻能够给予点拨的人更不可见。于是意气风发时往往头脑发热,哪知“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任重”,结果很快便阵亡了。而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总想绕道而行,却不知只有迎头面对困难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这些在真正做事的时候,却是很难把握得了的。只有在事后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才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凡事若小若大, 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 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 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无后患者, 惟有德者能之。”张老师在课堂上强调这个 “德”字,德是在和人的互动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并非固定, 而是活的。我的理解,德是智慧。

青藏高原太远,珠穆朗玛峰太高,我自知身在“上海”,“西藏”是我向往的地方,但我一点不着急赶去那里。张老师在课上说的一段话对我触动很大:大致意思是,我们每个人向内,“反身修己”,把自身在宇宙中表现出的“熵”值降低下来, 就是对宇宙最大的贡献。 (注,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发音是JU,但我理解的.意思是熵,特此说明)。让自己安静下来,就会看到这个世界动的一面,包括生理的心理的。

我一直认为“无为”比较消极,认为只有不断地去做更多的事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但我又意识到很多的事情做还不如不做,要做就要去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做而做。 “反身修己”,让自己安静下来,是让自己能够倾听内心的声音,去掉杂音,而非人云亦云随大流,丧失了自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 诸如琴棋书画,无不都是让人安静下来, 表达自我内心声音的方式。

在古典书院学习,我一点都不着急,我一不为文凭,二不为就业。我深知欲速则不达。和一群有相同爱好的同学在一起学习,切磋,进步,还有老师授业解惑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我知道, 如果这样坚持下去,反复去做, 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

庄子读书心得7

“无为”,这是在读《庄子》之前,对庄子的印象。读后,也还是无为。阅读的过程中,对于庄子思想的理解几乎没有阻碍,仿佛自身本就是这样子,这些思想与心境早已在很久以前就思考过,只是在这里找到了一个系统而肯定的阐释。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代表人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据书中序言中关于庄子的考察,庄子的历史记载非常少,最早可据的历史资料是司马迁的《史记》,仅有一百多字。如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偶尔会出现在书中,通过一些生活事迹,对道家的观点做更进一步解说。而在这些事迹中,庄子的形象比道家所宣扬的无为思想更加鲜活。比如在与惠子论战时,无论是关于“大瓠”、“大树”,还是关于“子非鱼”的辩论,都可以感觉到庄子很“刚”;而在“游于雕陵之樊”,因“异鹊”而忘其身,遂而遭致虞人谇骂时,他三天不愉快,又可以看出他的小任性;而庄子过惠子墓而语“匠石斫垩”的寓言,并慨叹“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以言之矣”,又可以看出他是性情中人。而这些,都是他至真的表露,如言:谨守勿失,是谓返其真。

如果说“逍遥于尘垢之外”是庄子理想的追求,那“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则是他眼中的现实。很多人看到“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论说之后,都认为庄子对于世界的看法非常消极。不过庄子生活的年代是战国时期,那时,各国之间混战不止,谋士奔走各国谋取功名,诸子百家争鸣不休,有为、贤能之士枉遭惨死,天下民不聊生。要想在乱世之中保存生命的`同时,又保有纯真的本性,却真非此不可。即使在现今国家没有战争的时代,保存生命不是相当难的事,但是保有真实的本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么想来,积极还是消极之说,要看个人更加珍视什么,这也应了文中的一句。有人觉得这样那样也未尝不可,这也是某个角度的一个道理。可是庄子将绝对纯正的生命视为至高的追求,那也只有“逍遥”“无为”之说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如言: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看书的过程中不得不对一些词汇进行一些思考,以下部分是一些领悟,但这并不一定就代表庄子书中的观点。这是古人思想的糟粕中找寻的一点残骸,但也许只是幻影。

——道。道是什么?道是宇宙的起源,是天地万物形成的根源。道在那里?道无所不在,鸿大至宇宙,卑小至蝼蚁。道可知吗?道可知,但不可传,不可授,也不可语于他人。何人能得道?真正得道的人不知道,接近道的人知道不能言道,知道能言道的人并未得道。

——真。“谨守勿失,是谓返其真”。

——化。天地万物顺应自然之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而道永存,至人持守唯一的道而与万物一同变化。

——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齐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世间本无尊贵卑贱,无仁义礼乐,无是非真假,天地万物同等存在。

最后,还想提到一点没有求证,也不一定正确的感想:

很多永垂不朽的巨作都在强调一个类似的观点,这个世界所存在的道德、观念、是非的判断等等,都以人类的需求为准则进行定义,但这并不是世界的本质。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人类欲留存于世,先要衡量众生,于是,他们规则了众生的意义,当然也有人的意义!”《庄子》中有,“且也若与予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记得《瓦尔登湖》中也有类似的观点。同是关于生命的自然本性,观点却各有千秋。庄子说的是要遵循它,不对它做任何改动;梭罗说要找到它,推翻世间种种秩序的束缚,在关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与态度中重新建立新的秩序;而尼采说,要认可它,超越它,站在强权的顶端,成为超人的存在。

关于这一点,我更喜欢梭罗和尼采的观点。

庄子读书心得8

学习《庄子》,于丹教授讲述了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有兄弟两人,家住在80层的高楼上,有一天深夜两人背着行囊回家,却正好赶上停电,无奈之下他们只好选择爬楼梯,学习《庄子》。不多久到了20楼,两人开始感觉有点累了,合议了一下,决定把背包存在20楼,改天再回来取。卸下背包的两人感觉很轻松,说说笑笑,一鼓作气到了40楼。这时候兄弟俩已经很累了,然后便相互抱怨和指责,开始吵吵闹闹。吵到60层的时候,实在是太累了,甚至都没了说话的力气,只能平稳下来,安安静静地爬完了最后20层。终于到了80楼,兄弟俩站在家门口,却突然想起,钥匙忘到20楼的背包里了。

这个故事以前也听过,当时只是嘲笑两兄弟的健忘和糊涂,却没有想到其中也蕴含着人生的哲理。于丹教授说,故事里兄弟爬楼的过程,也正映合着人的一生。人生起步阶段,大家都是意气风发的,我们背负着沉沉的行囊,里面装着理想,装着报负,装着很多很多的愿望,不畏艰险,从脚下的第一个台阶开始上路。走到20岁,这是人开始步入社会的时候,也开始认同一些社会规则,这时会觉得社会给了我们很多的负担,托起自己已经足够疲惫,还是先把肩上的背包安顿下来,等到衣食无忧,有名有份了再回头拾取梦想也不迟。最初卸下包袱的时候确实很轻松,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积累的增多,争斗越来越激烈,我们的内心也随之日益焦虑,这时候人不免抱怨,都觉得社会辜负了自己,付出太多而回报太少。走过40岁,那些意气风发的东西都过去了,人也就变得疲惫颓废。走到60岁,这时人已经进入了晚年,晚年的时光应该是美好的',值得珍惜的,不要再抱怨,应该安静和顺应一些。终于到了80岁,人生差不多也走到了终点,这时人会突然之间怅然若失,回想起这一生最宝贵的东西,那一直都没有打开过的梦想,留在了20岁的行囊里,却是再也回不去了。

故事很有意思,蕴含的哲理也引人深思,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人生的前20xx年,大家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在老师的督促关爱下度过的,一帆风顺的生活很单纯也很愉快,每个人在这样成长的路上,肯定积累下了自己美好的梦想,对未来的生活也有了圆满的规划,面对社会这更为广阔的舞台跃跃欲试。可真的步入社会,要一个人面对和承担其中的风浪了才发现,原来现实比想象的要残酷的多,到处碰壁的同时,那些美丽的梦想也一个个被击破,化为泡影。一方面是虚无的美丽梦想,一方面是现实的社会压力,这时很多人只能够放弃梦想而面对现实,于是背包被丢下,我们的人生也就走上了另一种轨迹。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人被社会外界所“物化”的一个过程吧。

每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庄子认为,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要通达和顺应,这就是所谓的“外化而内不化”,只有这样,我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才能够安身立命,不被纷繁复杂的社会所左右,从而丢弃掉理想,迷失了自我。

想起保尔·柯察金的一句名言,这也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可以看作一条人生的行为准则,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做到。要想实现这一点,要想站在80层楼上的时候不再为遗留在20楼的钥匙而懊悔,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用心生活,背着梦想的行囊,努力攀登吧。

庄子读书心得9

初读《庄子》,欣赏老庄的睿智;又读《庄子》,感慨老庄的逍遥淡定;再读《庄子》,更被老庄的笑对生死而折服。

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

”古代的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没有觉得拥有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觉得死亡来临有多么可怕。

真正的君子对生死的态度从来是不刻意的,不追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忧自己往哪里去。

因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

.庄子妻子去世的时候,鼓盆而歌,这都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了。

庄子说,古之真人不悦生也不畏死,不要觉得:生命在拥有的时候,有多么多么可喜,死亡来临的时候,有多么多么可怕。

这样的态度,说起来潇洒,但是贯穿到每一个凡人的生命中,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一个人这一生在忙忙碌碌、紧紧张张,在整个这个匆忙过程中,其实对于越来越短的时光,都心存畏惧,

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笑谈生死呢?《列御寇》篇记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生死变迁在一般人看来是相当严重的,但庄子说来却淡似春梦,了然无痕。

对于自己的死生看得如此轻淡,所以对于妻子之死,他就“箕踞鼓盆而歌了”。

庄子视死生变迁,不过如春秋冬夏四时变迁而已,于自然的变化是不可抗拒无以逃避的,只有顺从依随,才是人间至道。

我们借此而说庄子是达生主义者。

他是无生无死与天地为一体的,他是上与天地主宰同游,下与看破生死不分始终的人为友的,他是视死生为一化的。

所以妻子死而歌,已死不哀。

庄子的生死观当然是建立在他“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基础之上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是“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既然如此,

我们除了顺其自然,不要把生死看得太重,节哀自便之外,还能做什么呢?可茫茫红尘中,有几人能做到和庄子那样呢?人的身体、人的生命是可以消耗掉的,但是人的思想仍然可以传承。

对庄子来讲,思想的传承远远胜于一个生命。

这就是庄子对于生和死这个形态的一种感悟。

当代社会,人的寿命得以延长,已经远远胜于远古。

但是,在心理上,对于死亡的畏惧,对于生命的留恋也远远超乎从前。

应该说,在今人的生活里,有太多太多的隐私,有太多太多的牵绊,有太多太多让人闭不上眼睛的.事情在心头纠缠。

但是,庄子讲了很多关于自己的、亲人的、朋友的生死故事,他对生死的看法与今人全然不同。

在他已经穿越的这个生命中,他看重的是火光,而不是柴火的长度。

人生的事迹是可以写下来的,但每一个人的判读又是各不相同的。

庄子在《养生主》篇里有这样一句话,说:“脂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油脂在柴火上燃烧,油脂烧完了,柴火燃尽了,但是火却可以传续下去,没有穷尽的时候。

人的身体、人的生命是可以消耗掉的,但是人的思想仍然可以传承。

对庄子来讲,思想的传承远远胜于一个生命。

这就是庄子对于生和死这个形态的一种感悟。

道家面对残酷的现实,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

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精神的尊严,辛勤地开垦着人的精神的荒漠,

把人生从一切无法消除的痛苦和灾难中拯救出来,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圣洁的心境。

庄子是隐士,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的隐者。

他的退隐不单单是为了规避无法改变的罪恶现实,也不仅仅是为了避免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更重要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自由。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以“消极”、“厌世”等词汇来形容道家的人生哲学,其实这里有一些误解。

只要我们深入到道家那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学之中去看一看,就不会草率地使用“消极”、“厌世”等词汇了只要开始接触庄子,你便会不自主地神往于他所开辟的思想园地。

在那里,没有“撄人之心”的陈规,没有疲惫的奔波,也没有恐怖的空虚,更没有压迫的痛苦。

凡是纠缠于现代人心中那些引起不安情绪的因素,全都在庄子的价值系统中烟消云散。

他扬弃世人的拖累,强调生活的朴质。

蔑视人身的偶像,夸示个性的张扬,否定神鬼的权威总之,接近他时便会感到释然,在他年开创的世界中,心情永远是那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生命有限,流光苦短,而在天地间,我们每个人的心合乎自然大道.每个人的生命都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的命运也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其实在你的内心中都会不经意的流露,你的心态会决定你以后的生活,是幸福还是奔波,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生命应该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的,当你有这种境界的时候,你就不会为生活的一些小事去烦恼。

生活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用一棵平静的心去生活去面对发生在身上的不幸,换中心态你会发现原来不幸也是一种美看见自己内心中生与死的较量,

看见我们可以活下去的那个希望,其实我们是可以在有生之年真正做到乐生,做到顺应,做到当下的快乐,活好每分每秒。

真正到生死大限来临的时候,有一份微笑的坦然,可以面对死亡说:我此生无憾。

庄子读书心得10

真正对此生有通达之心的人,不追求那些生命中没有价值的东西;真正对命运有通达之心的人,不追求那些生命中永远达不到的目的。

在艾尔基尔这个地区,经常发生猴子偷庄稼的事情,人们防不胜防。后来人们发明了一种装米容器,有细细的瓶颈,使猴子能够伸进去,拿着米却出不来。没有一只猴子愿意放下手中的米,使自己逃生。

人们都会对猴子的故事,哑然失笑。而,生活中的人们,会有多少为了“手中的那把米”,而耗尽自己的.一生,难以放手呢?

人们往往都会关注生命中不是太重要的东西,往往都会追逐生命中有些永远达不到或者不需要达到的东西,而错过了生命和生活的真正意义。为生活所累,为虚名所累,为旁人的目光所累,为名利所累,这一切看似重于一切,却其实远比生活的真正意义渺小的多。许许多多的人,为了这么一把看似最重要的“手中的那把米”,而忘记了生命中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精彩的风景。

印度的土著人有一个习惯,就是忙碌三天,就要休息一天。他们说,他们走的太快了,就会丢掉自己的灵魂,他们停下来,就是要等等自己的灵魂,让灵魂能够追得上忙碌了三天的疲惫的身躯。

我们不妨学习一下印度的土著人,享受一下生活,不是懒惰,也不是拖延,而是寻找生活中的平衡,只有习惯这种态度,才能够准确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而不至于为了其他东西迷失了自己。

所谓达生之道,即为对生命的一种通达之心。用感恩的心态来善待生命,用满足的心态来善待生活,生命,也许就会更加珍贵,生活,也许就会更加美好。

庄子读书心得11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2月19日:境界有大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无和无用,庄子却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断一个东西的有用和无用,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2月20日:感悟与超越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世上熙熙皆为利来,世上攘攘皆为利往。可见名利二字是世人难以舍弃的追求。但是庄子的人生哲学是淡薄为大,因为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庄子所说的“逍遥游”。2月21日:认识你自己

庄子里有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由于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于是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而我们又经常会被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所影响,而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结果被所谓的潮流而左右,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2月22日:本性与物性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游。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个游的境界似乎很难达到。人们被太多的物质利益所迷惑,小迷惑也许只是改变了人生的方面,大迷惑则改变了人的本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2月23日:总有路可走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有的人天生丑陋,有的人身有残疾,有的人因罪受过刑罚,有的人心理遭受过创伤。当遇到这种种不如人意的事情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身体的残缺和心理的创伤?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2月24日:坚持与顺应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庄子认为,在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呢?庄子告诉我们要想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就要做到“外化内不化”。2月25日:谈笑论生死

生与死,是人生起始的两个端点。人生自古谁无死,生死,是每一个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而人生就像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时,才会想起途中的遗憾。那么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他面对生死为什么会鼓盆而歌呢?只有真正解读了生命,才可能正确地对待死亡。2月26日:心态与状态

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那么,当我们在确定人生目标时,如何判断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呢?庄子用他的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时,如果患得患失,如果心有所虑,那他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发挥。2月27日:大道与自然

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件事之间的比较,是没有单纯技巧高下之分的,而只有境界优劣之辨,那么庄子认为辨别境界高低的标准就是是否合乎自然。庄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认为每一个人要遵循内心的道德,听从自在的声音,而不必有任何外在的刻意。

庄子读书心得12

庄子认为遇事应该沉住气,心平气和的自然处之,切莫心浮气躁,这才是有智慧的人。

一位老僧坐在路旁,双目紧闭,盘着双腿,两手握在衣襟之下,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冥思被打断。打断他的是将军嘶哑而恳求的声音:“老头!告诉我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

老僧毫无反应,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但他渐渐睁开双眼,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将军站在旁边,迫不及待,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你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的秘密?”老僧说道,“你这等粗野之人,手脚沾满污泥,头发蓬乱,胡须肮脏,剑上铁锈斑斑,一看就没有好好保管。你这等丑陋的家伙,你娘把你打扮得像个小丑,你还来问我天堂和地狱的秘密?”

将军狠狠地骂了一句。“刷”地拔出剑来,举到老僧头上。他满脸血红,脖子上青筋暴露,就要砍下老僧的人头。

利剑刚要落下,老僧忽然轻轻的说道:“这就是地狱。”

霎时间,将军惊愕不已,肃然起敬,对这个敢以生命来教导他的老僧充满怜悯和爱意。他的剑停在半空,他的眼里噙满了感激的泪水。

“这就是天堂。”老僧说道。

老僧确实能沉得住气,在自己生命遇到危险时,依然能够平静的面对,所以,他制服了那个不可一世的将军。试想一下,如果老僧沉不住气,与将军争执起来,或者对其不屑一顾,其结果会是怎样呢?

庄子说:“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因为只有看透别人的内心,才最有针对性的攻其心,而被人看透内心则比被别人抓住命根子还要可怕,还要恐怖,犹如被抓住牛鼻子一样陷入被动,只能听命于人,受制于人了。

这正如喝酒,真醉和假醉是完全不同的情况,愚者和装愚者是相异的两种人。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虚”处,是迷惑对手,而“拳”击在“实”处,招招乃致命杀手。装愚的,是“外愚而内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不涉宏旨,无关大局,而“精”却“精”在节骨眼上,事关一生命运。

所以,绝顶聪明的人不喜欢显露自己的聪明,以免让别人窥视到自己的真实意图;相反,他们更多时候是卖杀装憨,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让别人看透内心。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还岳梦中飞”。世界上虽沧桑变化,我心事定,无论你怎么变化,我心里有数。的确如此,古今中外,凡是伟人,定有遇事不慌,沉着冷静的特点,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正确的判断局势、应变局势、取得成就。

庄子读书心得13

如今一走进书店,你会发现关于“怎样面对挫折”、“如何为人处事”之类的书籍比比皆是。这些称之为的“心灵鸡汤”的书籍迎合了当今复杂社会下人们的口味,给予了人们那种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灵慰籍。我读过不少这方面的书,却总觉得空洞乏味,直到我翻阅了于丹的《庄子心得》。

这本书实际上是于丹对《庄子》一书的读后感,她用心地研究《庄子》,通过解读庄子中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结合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循序渐进的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逍遥得自在。这是一种超理想的境界,需要我们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于丹的《庄子心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让我在享受读书这个过程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思考,着实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

于丹在书中将庄子的境界和眼光呈现给我们,教我们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环境中,应该用“心智”、“感悟”、“逍遥”、“看得开”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样才能超脱与释然。但是现在的人们,也包括我自己,谁能具备这样的心态呢?我们常常被功名利益所牵绊,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迷迷茫茫,急功近利,在奔波忙碌了一天之后,即使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内心世界却依然空虚,觉不到半点快乐。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被小事所困,与周遭的人也难免有些小疙瘩、小摩擦。可细细想来,其缘由无非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有时甚至只是为了逞一时之快。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质询自己的心,是否真的有必要强迫自己做一些不愿意、不快乐的事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不和他人攀比,不效仿别人的行为,不盲目的追随流行,试着用庄子的大境界来指引自己,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于丹在书中还提到了一个动态平衡的问题,自行车如果静止摆在那儿的时候,得靠车支架才能立住,两个轮子是立不住的。但是骑起来以后,两个轮子就可以行进,为什么呢?因为它在动态中保持了平衡。动态平衡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世界在前进,而我们原地不动时,我们会感到失去心理的平衡,尤其是在应对各种挑战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断学习,与时俱进,那么这种平衡便很容易达到。我们可以多读书,多接受新的信息,让自己与时代的前进保持同一个步调,发展和提高自己,开阔自己的眼界,更好的认识自己、涵养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或许也更容易获得庄子的大境界吧。

读完于丹的《庄子心得》,心灵中仿佛注入了一股清泉,感觉收获颇丰。只要我们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不随波逐流,并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获得超越自我的成功!

庄子里有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由于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于是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而我们又经常会被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所影响,而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结果被所谓的潮流而左右,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游。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个游的境界似乎很难达到。人们被太多的物质利益所迷惑,小迷惑也许只是改变了人生的方面,大迷惑则改变了人的本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总有路可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有的人天生丑陋,有的人身有残疾,有的人因罪受过刑罚,有的人心理遭受过创伤。当遇到这种种不如人意的事情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身体的残缺和心理的创伤?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庄子认为,在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呢?庄子告诉我们要想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就要做到“外化内不化”。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那么,当我们在确定人生目标时,如何判断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呢?庄子用他的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时,如果患得患失,如果心有所虑,那他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谈笑论生死。生与死,是人生起始的两个端点。人生自古谁无死,生死,是每一个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而人生就像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时,才会想起途中的遗憾。那么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他面对生死为什么会鼓盆而歌呢?只有真正解读了生命,才可能正确地对待死亡。

大道与自然。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件事之间的比较,是没有单纯技巧高下之分的,而只有境界优劣之辨,那么庄子认为辨别境界高低的标准就是是否合乎自然。庄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认为每一个人要遵循内心的道德,听从自在的声音,而不必有任何外在的刻意。

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摆正人生的方向。用一颗平常心去适应生活带给我们不同的恩赐,使得其所才是个人价值所在。“外化而不内化”这是获得“游刃有余”人生境界的不二法门!从认识自己的“觉”中,品味出人生的大“悟”,懂得感悟这些有着厚重内心价值的不鸣不已的平常人。

一、境界有大小

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时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比如一个太大的葫芦,惠子因为“其坚不能自举”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认为它没用,庄子却说;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呢?所以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地价值,而只有大境界地人,才能看到事物地真正价值。

庄子教给我们的是境界和眼光。他的“逍遥游”里的境界“心向往之”充分体现出: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需要的是质询自己的心,问一句:面对这纷繁芜杂的环境和世界,面对自己的顺与逆,我们首先应该想如何发展自己,有了更广阔的眼界,才能有大的境界,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自己。正如那句:庄子的逍遥游给了我们每一个凡俗的生命一双非凡的翅膀......

二、感悟与超越

每一个人只有真正清醒地认知了自己,才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现如今,我们常被“现实”错过了太多太多。我们这一生一直用于外在的发现,而从来看不见自己的心到底有什么愿望。往往在他人过多的言论中盲从,迷失自己的心。

“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悟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主语看见我的心。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觉悟是一个佛家语。用现在的话就是“看见我的心”。我曾经觉得“觉”很重要,但是看过书之后反而觉得“悟”更为重要。“悟”才是人生中的经历。当我80岁时,回想这一生的点点滴滴,时光流逝,脑子里的每段篇章,可能那还是一个过程。但是他是我的经历,我的积累。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而“觉”是瞬间,好像一点过程都没有。有些不劳而获的意思。

同样在我的工作中也应该多“悟”而不是“觉”。只有在劳动中,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才能有机会或是有资本“觉”的。古人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同样,我认为“觉”是在“悟”的基础上的。不论是什么,人只有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才可以成功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也该拥有一双如庄子那般灵魂的眼睛,获得一份清明的理性,而完成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庄子读书心得14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与天地精神沟通,再没有什么能够束缚思想,所谓随心所欲了。

在于丹的《<庄子>心得》中,感触较深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内方外圆,一是“一个人的境界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

庄子托孔子说,“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外化而内不化,要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而自己的内心却要一直坚持原则。这解决了一个问题,坚持原则和随外部变化是相辅相成的融合关系,而不是相对关系。只有能随外界变化而变化才能适应环境,如果不能适应环境,就会与环境冲突,而在无力瞬间改变环境的情况下,只能被环境慢慢侵蚀,被环境同化或者抛弃。而随外界变化并不是无原则的.变化,而是在坚持内心原则的变化,适应环境才能更好的生活,即使要改变环境,也是体会到环境的基础上再做出的改变,而不是盲目的改变。对内坚持原则是不变的原则,否则就失去了自我。在坚持自我的基础上主动适应环境。

一个人的境界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的思想是有限的,而世界/宇宙是无限的。用有限的思想去思考无限的世界,本身就是有局限的。有了广阔的境界,才能有更广阔的思想,才能用更广阔的思想去思考这个世界。庄子中举的例子就是以常人的思想无法去想象一个巨大的葫芦会有什么作用,因为他的思想局限在小葫芦的作用,去套用思考大葫芦的作用,当然无法找到合适的作用,而认为它是无用的。而我们不也是在用自己有限的思想去武断这个无限的世界,以为自己见识广阔,其实不过是井底之蛙。不断扩大自己的境界,才能认识到更广阔的世界。例如人生、宇宙……

于丹更多的心得讲到的是做人,没有扩及到世界观,也许不能在公众面前唯心吧,不过唯心和唯物可能都不全面,或者殊途同归,以我们的认知还没有办法理解

庄子读书心得15

王夫之有语曰:“得志于时而谋天下,则好管、商;失志于时而谋其身,则好庄、列。”可见儒家入世之说与道家出世之学对后世影响之深远。二者几乎概括了社会人生的全部际遇与境界而平分秋色。儒学之举足轻重不必缀述,相对而言,庄子哲学向来被视为失意者的良方,对更多的人可能较为陌生。初读之时,“庄生梦蝶”、“道法自然”也并不显得那么艰深,但再读之时便会发现,在那行云流水般的文辞之后,隐含了太多的玄妙,非用心探求不可得。本文试从其中《齐物论》一篇的部分内容入手,浅谈一二感想。

历来对《齐物论》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在此仅选取其中个别角度观之。

首先,庄子提出“我”与“成心”乃人世纷扰之源。在他生活的时代,诸侯混战、百家争鸣,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人民生活朝不保夕,这让庄子十分苦恼而专注于寻求解脱之道,其悲天悯人之心可见一斑。与当时众家关注社会政治相异,他更关心个体的生命与幸福。正因为从小处着眼,他发现了“我”这一存在。依照相对论的观点,万物相对相生,互为彼此。每一个“我”在己方是此,在别方则为彼。但是人们往往只见其一,“自彼则不见”,即总是从“我”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却不知应当站在对立面来思考。由于过多地强调“我”的存在,便产生了各自的“成心”,对外物都存有偏见,时而以私心忖度他人,时而将外物主观化;妄断他人则会导致意见不合而无法相互理解,妄断外物则会让主观映像掩盖现实而难以得到正确的认识。于是由彼此之分产生是非之争。而人们又往往固执己见,妄图用辩论来证明自己正确而别人错误。这在当时很可能是讽刺百家争鸣却置万民于水深火热的不合理现象;也可能只是嘲笑世人执着于小是小非却不见大道的浅薄。

对照今天的现实,我们仍能发现庄子这些思想的许多值得借鉴之处。过分强调自我的立场的确容易导致盲目。与人相处,若总以自我为中心而缺少为他人考虑,就容易陷入自私乃至极端的狭隘,会“钻牛角尖”。这样就无法依照理智的原则待人处事。如果双方都妄图以一己标准衡量他人,很多时候只会造成无意义的矛盾。此时需要的是设身处地,转换到对方的立场来思考,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看待事物,若只以内心价值观为准则,无疑也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困扰。个体的主观标准当然有合情合理之处,但不可能总是合乎大千世界变幻莫测的情势,正如拿一小尺却想丈量大地,后果可想而知。此时应当做的是努力适应环境而调整自我,达到物我的平衡。要克服对人对物的“成心”,就要开阔心胸,学习理解他人,学会包容外物。只有超脱小我才能成就大我,才能更好地完善个体人格,追求生命的幸福。然而“我”的意识仿佛与生俱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局限?

庄子接下来阐述了他认为理想的解决途径:“丧我”而达“天籁”之境。天籁是“道”的一种表现,而“道”是解题的方法和目的所在。庄子认为万物初生于道本是浑然一体的,即“道通为一”,是由于人的“成心”将事物割裂、对立起来。必须回到“道”的高度,使之“复通为一”。在这里,物与我“生”与“归”的地方都是“道”,它是起点亦是终点。这种“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的存在,寄寓了庄子的全部希望。那么从迷失“道”到复归的过程中又该如何做呢?庄子认为“莫若以明”,就是让达到指引个体超脱烦恼:全面看待问题就可以突破“成心”的束缚;以“道”为立场,则所见既无彼此亦无是非;只有跳出局限,方知前之所知实为不知……就是具体的方法。

道的立场,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遥不可及,但也不妨作为一种信仰。我们也许很难真正达到形而上的高度来看问题,但至少可以学习那种超拔的态度。也许换个角度,我们可以将道与自身的高低差异转化为大小、前后的'不同来理解。从时代特点来说,我们应当具备世界乃至宇宙眼光,即使生活中的小事也不必将自己围困于小小一点——将问题放到一个更大的环境中加以考虑,情况就可能有很大转变。比如遭遇挫折而沮丧时,睁开眼睛看看世界——个人是如此渺小,幸与不幸就如命运之神手中的色子一般反复无常。而太阳照常升起,实在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同样地,当时间不同,感受也会改变。曾经在悲喜在回首之时总已沉淀为宁静的记忆,一切仿佛都带了甜味的温暖,又似乎都浸染了酸涩的凄凉。时间始终在流逝,人所能做的只有珍惜当下。

最后,辩证地来看庄子的这些思想。首先他的探索精神与人道主义值得肯定。此外,他极具代表性的超然和逍遥也别有特色。

然而也应当看到其思想中的缺陷。最主要是为追求精神解脱而陷入唯心主义的宿命论,采取过于消极的态度对待问题,导致许多严重的弊病,如否认区分是非的重要以及知识本身的必要性。这种不求明白、宁可“忘言”的心态,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无疑都是有害的。个人认为像庄子所说的“成心”所造成的片面性问题,也可寻求其他解决之法,比如儒家倡导的仁爱,“推己及人”,未必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味强调超脱显得太过不实。当然,结合当时特殊的乱世时代背景来理解,庄子的思想境界已经十分可贵。而后人的解读难免都是带了各自的“成心”的,正如我们今天或多或少会怀着“有用”的目的去看前人的思想。这是一种无奈。但仍然希望在这个严重物化的年代能有更多的人学习并运用庄子的逍遥,至少为自己创造一份心灵的逸乐与安宁。

第三篇:庄子读书心得

庄子认为遇事应该沉住气,心平气和的自然处之,切莫心浮气躁,这才是有智慧的人。

一位老僧坐在路旁,双目紧闭,盘着双腿,两手握在衣襟之下,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冥思被打断。打断他的是将军嘶哑而恳求的声音:“老头!告诉我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

老僧毫无反应,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但他渐渐睁开双眼,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将军站在旁边,迫不及待,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你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的秘密?”老僧说道,“你这等粗野之人,手脚沾满污泥,头发蓬乱,胡须肮脏,剑上铁锈斑斑,一看就没有好好保管。你这等丑陋的家伙,你娘把你打扮得像个小丑,你还来问我天堂和地狱的秘密?”

将军狠狠地骂了一句。“刷”地拔出剑来,举到老僧头上。他满脸血红,脖子上青筋暴露,就要砍下老僧的人头。

利剑刚要落下,老僧忽然轻轻的说道:“这就是地狱。”

霎时间,将军惊愕不已,肃然起敬,对这个敢以生命来教导他的老僧充满怜悯和爱意。他的剑停在半空,他的眼里噙满了感激的泪水。

“这就是天堂。”老僧说道。

老僧确实能沉得住气,在自己生命遇到危险时,依然能够平静的面对,所以,他制服了那个不可一世的将军。试想一下,如果老僧沉不住气,与将军争执起来,或者对其不屑一顾,其结果会是怎样呢?

庄子说:“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因为只有看透别人的内心,才最有针对性的攻其心,而被人看透内心则比被别人抓住命根子还要可怕,还要恐怖,犹如被抓住牛鼻子一样陷入被动,只能听命于人,受制于人了。

这正如喝酒,真醉和假醉是完全不同的情况,愚者和装愚者是相异的两种人。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虚”处,是迷惑对手,而“拳”击在“实”处,招招乃致命杀手。装愚的,是“外愚而内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不涉宏旨,无关大局,而“精”却“精”在节骨眼上,事关一生命运。

所以,绝顶聪明的人不喜欢显露自己的聪明,以免让别人窥视到自己的真实意图;相反,他们更多时候是卖杀装憨,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让别人看透内心。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还岳梦中飞”。(梁启超赠冰心语)世界上虽沧桑变化,我心事定,无论你怎么变化,我心里有数。的确如此,古今中外,凡是伟人,定有遇事不慌,沉着冷静的特点,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正确的判断局势、应变局势、取得成就。

第四篇:《庄子》读书心得

《庄子》读书心得

秦天应化一班 20***029 《庄子》是一本很神奇的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它没有什么教条似的给你讲道理,而是讲了很多寓言和一些不切实际的故事。但就是这些有趣而不切实际的寓言和故事,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庄子老先生站在人类思想德的至高点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自由与逍遥。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这是整本书中最让我震撼的句子。当庄子的弟子问庄子,在他死后应该怎么安葬?庄子说,我要用天地做棺椁,日月星辰当陪葬品,世间万物为我送葬,所以,你们把我的遗体随便找个地方扔了就行了。当他的弟子听到后就傻眼了。弟子问,遗体被天上的鸟禽吃掉怎么办?庄子说,尸体不埋会被天上的鸟禽吃掉,埋在地里会被地里的虫子吃掉,为什么要去抢那些虫子的口食而去喂天上的鸟禽呢?

这是一种怎样的潇洒,在庄子认为,人活一口气,气没了,人就没了,那躯体只是自然中万物中的一份子,就像石头,海水。而那时,人也回到了自然之中,怎么葬也就无所谓了。

有大境界的人可以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同样一件事物,大境界的人可以看到它背后的价值。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同样是防治冻疮的药,在普通人的手中,只用于在冬天洗衣服,但用在大境界的人手中,这可以用此打败一个国家。同样是五石大的葫芦,常人觉得又不能盛水,又不能舀水,是无用之物。而庄子认为,它可以当游泳圈,“浮乎江湖”。

在《逍遥游》里,庄子在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没用的,只是我们往往被困于思想的定式,而没有看到物质本身的价值。为什么我们被困于思想的定式?因为我们没有用更高的眼界去看待事物。为什么我们没有更高的的眼界?因为我们站在人生的大境界上去看待人生,而是拘泥于自己的世界,没看到宇宙星辰。所谓逍遥,就是将自己的思想与物质分开,凌驾于万物之上,让思想绝对自由。而在这个境界,人可以更接近于宇宙的本源“道”。正如《老子》中所说的:“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

庄子便是一位高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在为名利而奔波,为生存而奔波。庄子生在当时诸侯混战,争霸天下,庄子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心研究道学。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精神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当 物质基础得不到满足时,便不会有精神的需求。但庄子便是一个例外,庄子家经常没米下锅,常常向别人借米下锅。可以说,庄子家很穷很穷,连耗子都不在他家呆。但就是这样一个穷鬼,楚王派自己的大臣去到庄子那里亲自找他,希望把楚国的相位授给他。庄子当时在干什么呢?当时,他逍逍遥遥在蒲水上钓鱼呢。这个时候来了两个大臣,毕恭毕敬地跟他讲,说想要我们国家的事,劳烦劳烦您。说得很客气,想要请他出山为宰相。庄子又开始讲故事,绕得很远啊。庄子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种神龟,死了三千年了,它的骨头还被放在宗庙里,用做占卜。你说,它是情愿送了性命留下骨头,让人敬重好啊,还是情愿活在烂泥巴里打滚好呢?”大臣说:“我猜它一定愿意在泥巴里打滚。”庄子说:“那么你们回去吧,我和它一样,愿意拖着尾巴在泥巴里打滚。”

很多人,也包括我,不是很理解庄子的行为。你说,一个饭都吃不饱的货,还哪有力气去谈什么人生境界。可庄子就是这么一个妖孽。我想,可能是庄子在那个时候已经有了很高的眼光了吧。在庄子的眼里,那些名与利会束缚他,让他劳于世俗,不能超脱肉体,与天地同游,达到逍遥游的至高境界。这是他的选择,也有也有很多人选择名利。我觉得人的选择没有对与错,只是在乎你的心,跟随你的心而动,即使最后结果不尽人意,也不会去后悔。可是真正又有多少人能看到自己的心呢?我们怀着梦想走出家,去上学,又怀着梦想走进大学。可在大学里,我们忙着打游戏,逛商场,碌碌而无为。我们因为梦想而出发,却又因为路上的风景迷失了自己,忘记了曾经的梦想。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啊。庄子早在几千年前就与天地归一了,留下了自己对“道”的体悟。而在几千年后的我,沿着庄子的思想,向高处艰难迈步。我自认为做不到庄子那样淡泊,我有父母,有家人,我必须在名利中打滚,我必须努力挣钱,去养活我的父母子女。但庄子的思想却给我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我看到人生至高的眼界和境界。何为大?何为小?何为有用?何为无用?何为对?何为错?世上没有太多的明确的界限,一切存乎我们的心。

何为道?“道可道,非恒道”,道存乎万物之间,一切皆为道,道支配着宇宙万物,却不能用语言去描述。而我们正沿着“道”的轨迹在时间的坐标上行进。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而已。

第五篇:《庄子》读书心得

《庄子》读书心得1

人心为什么有自由?因为人可以不在乎。人的一生只能被你真正在乎的事情拘束住。如果你不在乎,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束缚你,得一本好书,犹如寻一位好友,将受益终身。读一本好书,犹如品一杯香茗,余味徘徊于心,不曾散去。一本《庄子心得》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从独特的个性视角把国学的经典著作《庄子》用简单的语言和故事铭刻在了我们的心灵之上。细细品味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是一种快乐,它都在给我娓娓道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告诉我怎样才会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告诉我们怎样修养道德品性,让情感智慧得到升华。

有人说年轻人读了《于丹庄子心得》会受到不求上进的影响,但在我认为那里是一个遥远又近在咫尺的世界;那是一种难以理解的豁达。他包容万千,将一切化为乌有。于丹在心得三中感悟与超越中提到了名利二字,说了三个故事,其一,据说大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在镇江金山寺,他问当时的高僧法磐: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法磐回答:只有两条船。乾隆问:怎么会只有两条船呢?法磐说: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整个长江中来往的无非就是这两条船。其二,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其三,又举了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这三则故事都顺应了一个主题淡泊。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置身于这样的茫然中。所以人需要看清自己的目的,看清自己的方向,看清眼前的权衡。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于丹又指导我们要看到大境界,在于我们有没有安静的心灵,有没有智慧的眼睛。只要我们可以让心静下来,真正拥有了空灵之境,我们才能真正看到内心。一个人要在自己的形骸之外,保有一双灵魂的眼睛。

只要你心中有大境界,你才能够看清超越言行的内心真正的质地。也就是说,内心里面的这种真正的大道、大辨、大仁、大廉、大勇,一切都不是表露于外的,是内敛于心而不张扬的。

台湾著名的教授傅佩荣先生在研究庄子之后,得出一个心得,他说:真正看懂《庄子》就会明白,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局或是一个终点。人是不断地经历许许多多的过程,长时间从磨练活出灿烂的今天。人一生中,可能遭遇痛苦、烦恼、悲哀、无奈等很多负面的`情绪,但这些其实都只是磨练我们成长的过程而已。于丹告诉我们,用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努力去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让我们领略到这样一种大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让我们霍然开朗,让我们坦然微笑,还让我们掩卷而思。

人活一世,草活一秋,能够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过一生,这是每个人心中的梦。雨果说过: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但如果我们的心灵总是被自私、贪婪、卑鄙、懒惰所笼罩

《庄子》读书心得2

人们说《庄子》不是一部书,而是一个世界。掩卷而沉思,庄子的思想,仿佛是一股清流,对心灵进行着一次次洗礼。

庄子,名周, 是宋国崛起的一位文学巨匠,一生著有《逍遥游》《养生主》等7篇著作。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几千年来的一大奇人,他给世人的是另类的思考面向,以及深层的哲学思维。庄子的人生观是一种逍遥的人生观,似不食人间烟火,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宁静的灵魂家园,以一种“无”的深层内涵去泯灭尘世的一切权利、功禄。

《庄子》一书通过许多个庄周讲述的短小精炼、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及他的生平佚事诠释着他对生命的理解及对社会的看法、对世俗的厌恶及对自由的追求。一个个故事虽看似有些荒谬,但细细品味,却是内涵深刻,让人回味无穷。

“庄周梦蝶”讲述了庄子一个变为蝴蝶的梦。在梦中,他在空中翩翩起舞,与蝴蝶浑然一体,甚至分不清他到底是蝴蝶还是庄周。这个故事虽然短小,但体现出了庄子对自由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他对世俗的思考,而飞向远方,不正是庄周的心解脱了尘世的束缚,飞向了世界那端完美的国度吗?

而庄子最令我佩服的莫过于他参透生死的从容。对于人的一生,固然会经历生、老、病、死,庄子认为人本身是没有生命,神气与身体的,在似有若无之间,产生了最初的气,气是大自然的.精华,飘浮不定,成为人的样子。人若死了,只是身上的气散开了,又安静地回归了自然。庄子如此平静的面对生死,参透生死,不得不说是令人惊叹的!庄子认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场梦罢了。如果生时一天天虚度光阴,那么死后,这一场梦就只能留下无尽的遗憾了。

庄子曾说过,一个人能不能达到彻悟,是与他的阅历及悟性是分不开的,而我只是凡人,我无法像庄子般成为神人,所以只能望其项背。生命有限,流光苦短。只有在心灵倍感疲倦与束缚时,静下心来,做一个让人梦魂牵绕的庄周的“蝴蝶梦”,乘着庄子自然的箫声寻找那失落的世界,跟着庄子一起展开一次心灵的逍遥游……

《庄子》读书心得3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2月19日:境界有大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无和无用,庄子却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断一个东西的有用和无用,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2月20日:感悟与超越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世上熙熙皆为利来,世上攘攘皆为利往。可见名利二字是世人难以舍弃的追求。但是庄子的人生哲学是淡薄为大,因为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庄子所说的“逍遥游”。2月21日:认识你自己

庄子里有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由于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于是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而我们又经常会被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所影响,而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结果被所谓的潮流而左右,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2月22日:本性与物性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游。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个游的境界似乎很难达到。人们被太多的物质利益所迷惑,小迷惑也许只是改变了人生的方面,大迷惑则改变了人的本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2月23日:总有路可走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有的人天生丑陋,有的人身有残疾,有的人因罪受过刑罚,有的人心理遭受过创伤。当遇到这种种不如人意的事情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身体的残缺和心理的创伤?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2月24日:坚持与顺应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庄子认为,在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呢?庄子告诉我们要想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就要做到“外化内不化”。2月25日:谈笑论生死

生与死,是人生起始的两个端点。人生自古谁无死,生死,是每一个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而人生就像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时,才会想起途中的遗憾。那么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他面对生死为什么会鼓盆而歌呢?只有真正解读了生命,才可能正确地对待死亡。2月26日:心态与状态

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那么,当我们在确定人生目标时,如何判断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呢?庄子用他的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时,如果患得患失,如果心有所虑,那他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发挥。2月27日:大道与自然

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件事之间的比较,是没有单纯技巧高下之分的,而只有境界优劣之辨,那么庄子认为辨别境界高低的标准就是是否合乎自然。庄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认为每一个人要遵循内心的道德,听从自在的声音,而不必有任何外在的刻意。

《庄子》读书心得4

庄子,可谓是我国近代的辩证法大师,是我国近代知名的观念家、哲学家、政治家,道家派别的代表人物。他对老子的美学观念进行了承袭和演进,是古代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不过,他的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文学观念,因此后人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善于用寓言来表明一些道理,由他所著的《庄子》,亦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

《秋水》一文,出自《庄子·外篇》,《秋水》一文,洋洋三千余字。在那些刀雕竹刻的时代可算是十分长篇的东西。他用寓言的形式,以河神与海神之间的对话,引申出《齐物论》的看法,极力论证万物的大小、是非的无限相对性和一生贵贱、荣辱的偏激无常性,因为庄子是佛教的主要代表之一,所以,本文以此要人返璞归真,顺其自然,不要为了讲求名位、富贵等等,而攻击天然的本性。

庄子把事理的无穷性与人类认识的相对性,宇宙的无限性与准确失误的局限性对照出来探讨,显示出他针对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的辩证关系的理解有着高度的灵活性,这针对他们突破认识上的局限性,从而临武到天地宇宙的无限广大性,无疑是很有帮助的。,庄子流畅的文字下,所显露出的不朽思想,显然是只能我们从多个视角学习和探讨的。

他用寓言这种活灵活现的方法,来告诉我们其中的'许多道理,譬如其中的《秋水》,从“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到“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就是以河神与海神之间的对话,来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沾沾自喜,不能以偏概全,因为我们要了解,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河神,会由于小成而沾沾自喜,河神尚且如此,何况我辈凡人呢?但是,许多人因不知道这个道理而因小失大。

从古至今,骄傲永远都是顺利的最大敌人,这是神圣不变的真理。只有诚实谨慎,虚心求教,才是顺利的绝佳路径。千万不可以自满于状况。

接下去,他们又开始谈到事物间的虚实关系,夏虫不可以语冰,是由于冰雪对于他们来说太虚妄了。井中的兔子也不要和它谈到天地,对于井蛙而言,天大也太过分虚妄了。确实这么,举例来说,比如说教育,在有些之后,这些的虚妄的东西在我们身边还真是很多了。于是,就要怪,学生会说一套做一套了。就要怪,学生不违反包括交通规则在内的许多规则了。但是反过头来,看一看,似乎身边的许多事情确实都是那么。

以下,他们又探讨到关于事物间的大小关系,天地算是大的,然后比起宇宙来真是沧海一粟。江河算是大的,但是在大海面前却又变得渺小。

《庄子》读书心得5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与天地精神沟通,再没有什么能够束缚思想,所谓随心所欲了。

在于丹的《<庄子>心得》中,感触较深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内方外圆,一是“一个人的境界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

庄子托孔子说,“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外化而内不化,要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而自己的内心却要一直坚持原则。这解决了一个问题,坚持原则和随外部变化是相辅相成的融合关系,而不是相对关系。只有能随外界变化而变化才能适应环境,如果不能适应环境,就会与环境冲突,而在无力瞬间改变环境的情况下,只能被环境慢慢侵蚀,被环境同化或者抛弃。而随外界变化并不是无原则的变化,而是在坚持内心原则的变化,适应环境才能更好的生活,即使要改变环境,也是体会到环境的基础上再做出的改变,而不是盲目的改变。对内坚持原则是不变的原则,否则就失去了自我。在坚持自我的基础上主动适应环境。

一个人的境界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的思想是有限的,而世界/宇宙是无限的。用有限的思想去思考无限的世界,本身就是有局限的。有了广阔的境界,才能有更广阔的思想,才能用更广阔的思想去思考这个世界。庄子中举的例子就是以常人的思想无法去想象一个巨大的葫芦会有什么作用,因为他的思想局限在小葫芦的作用,去套用思考大葫芦的`作用,当然无法找到合适的作用,而认为它是无用的。而我们不也是在用自己有限的思想去武断这个无限的世界,以为自己见识广阔,其实不过是井底之蛙。不断扩大自己的境界,才能认识到更广阔的世界。例如人生、宇宙……

于丹更多的心得讲到的是做人,没有扩及到世界观,也许不能在公众面前唯心吧,不过唯心和唯物可能都不全面,或者殊途同归,以我们的认知还没有办法理解

《庄子》读书心得6

如今一走进书店,你会发现关于“怎样面对挫折”、“如何为人处事”之类的书籍比比皆是。这些称之为的“心灵鸡汤”的书籍迎合了当今复杂社会下人们的口味,给予了人们那种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灵慰籍。我读过不少这方面的书,却总觉得空洞乏味,直到我翻阅了于丹的《庄子心得》。

这本书实际上是于丹对《庄子》一书的读后感,她用心地研究《庄子》,通过解读庄子中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结合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循序渐进的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逍遥得自在。这是一种超理想的境界,需要我们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于丹的《庄子心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让我在享受读书这个过程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思考,着实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

于丹在书中将庄子的境界和眼光呈现给我们,教我们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环境中,应该用“心智”、“感悟”、“逍遥”、“看得开”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样才能超脱与释然。但是现在的人们,也包括我自己,谁能具备这样的心态呢?我们常常被功名利益所牵绊,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迷迷茫茫,急功近利,在奔波忙碌了一天之后,即使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内心世界却依然空虚,觉不到半点快乐。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被小事所困,与周遭的人也难免有些小疙瘩、小摩擦。可细细想来,其缘由无非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有时甚至只是为了逞一时之快。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质询自己的心,是否真的有必要强迫自己做一些不愿意、不快乐的事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不和他人攀比,不效仿别人的行为,不盲目的追随流行,试着用庄子的大境界来指引自己,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于丹在书中还提到了一个动态平衡的问题,自行车如果静止摆在那儿的时候,得靠车支架才能立住,两个轮子是立不住的。但是骑起来以后,两个轮子就可以行进,为什么呢?因为它在动态中保持了平衡。动态平衡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世界在前进,而我们原地不动时,我们会感到失去心理的平衡,尤其是在应对各种挑战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断学习,与时俱进,那么这种平衡便很容易达到。我们可以多读书,多接受新的信息,让自己与时代的前进保持同一个步调,发展和提高自己,开阔自己的眼界,更好的认识自己、涵养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或许也更容易获得庄子的大境界吧。

读完于丹的《庄子心得》,心灵中仿佛注入了一股清泉,感觉收获颇丰。只要我们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不随波逐流,并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获得超越自我的成功!

庄子里有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由于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于是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而我们又经常会被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所影响,而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结果被所谓的潮流而左右,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游。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个游的境界似乎很难达到。人们被太多的物质利益所迷惑,小迷惑也许只是改变了人生的.方面,大迷惑则改变了人的本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总有路可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有的人天生丑陋,有的人身有残疾,有的人因罪受过刑罚,有的人心理遭受过创伤。当遇到这种种不如人意的事情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身体的残缺和心理的创伤?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庄子认为,在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呢?庄子告诉我们要想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就要做到“外化内不化”。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那么,当我们在确定人生目标时,如何判断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呢?庄子用他的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时,如果患得患失,如果心有所虑,那他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谈笑论生死。生与死,是人生起始的两个端点。人生自古谁无死,生死,是每一个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而人生就像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时,才会想起途中的遗憾。那么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他面对生死为什么会鼓盆而歌呢?只有真正解读了生命,才可能正确地对待死亡。

大道与自然。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件事之间的比较,是没有单纯技巧高下之分的,而只有境界优劣之辨,那么庄子认为辨别境界高低的标准就是是否合乎自然。庄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认为每一个人要遵循内心的道德,听从自在的声音,而不必有任何外在的刻意。

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摆正人生的方向。用一颗平常心去适应生活带给我们不同的恩赐,使得其所才是个人价值所在。“外化而不内化”这是获得“游刃有余”人生境界的不二法门!从认识自己的“觉”中,品味出人生的大“悟”,懂得感悟这些有着厚重内心价值的不鸣不已的平常人。

一、境界有大小

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时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比如一个太大的葫芦,惠子因为“其坚不能自举”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认为它没用,庄子却说;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呢?所以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地价值,而只有大境界地人,才能看到事物地真正价值。

庄子教给我们的是境界和眼光。他的“逍遥游”里的境界“心向往之”充分体现出: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需要的是质询自己的心,问一句:面对这纷繁芜杂的环境和世界,面对自己的顺与逆,我们首先应该想如何发展自己,有了更广阔的眼界,才能有大的境界,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自己。正如那句:庄子的逍遥游给了我们每一个凡俗的生命一双非凡的翅膀......

二、感悟与超越

每一个人只有真正清醒地认知了自己,才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现如今,我们常被“现实”错过了太多太多。我们这一生一直用于外在的发现,而从来看不见自己的心到底有什么愿望。往往在他人过多的言论中盲从,迷失自己的心。

“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悟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主语看见我的心。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觉悟是一个佛家语。用现在的话就是“看见我的心”。我曾经觉得“觉”很重要,但是看过书之后反而觉得“悟”更为重要。“悟”才是人生中的经历。当我80岁时,回想这一生的点点滴滴,时光流逝,脑子里的每段篇章,可能那还是一个过程。但是他是我的经历,我的积累。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而“觉”是瞬间,好像一点过程都没有。有些不劳而获的意思。

同样在我的工作中也应该多“悟”而不是“觉”。只有在劳动中,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才能有机会或是有资本“觉”的。古人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同样,我认为“觉”是在“悟”的基础上的。不论是什么,人只有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才可以成功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也该拥有一双如庄子那般灵魂的眼睛,获得一份清明的理性,而完成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庄子》读书心得7

青藏高原太远,珠峰太高,我一点不着急要赶去那里:读《庄子·人间世》心得

读《庄子·人世间》有太多的感慨, 听了张文江老师的课,这种感慨更为加剧。进入中年的我,年轻时

除了课本上的经典, 几乎没有读过其他的古代典集,但人生本身又何尝不是一本书? 读《人间世》让我感慨人世间太多的苦,来自于人和人之间彼此的不了解。所以人人都向往那个六十耳顺的境界,别人讲的话自己都能够听懂,甚至比讲的人自己还要懂,甚至到更高的境界。可是对于离青藏高原都还很遥远的普通人,珠穆朗玛峰怎是企及得了的?

庄子教我们如何在人世间做事的学问。做事的学问就是做人的学问。课堂上讲的《人间世》前两段,颜回想要去卫国干一番大的事业,叶公使于齐为不可为之事。类似的事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可是在我们身边的智者太少,在关键的时刻能够给予点拨的人更不可见。于是意气风发时往往头脑发热,哪知“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任重”,结果很快便阵亡了。而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总想绕道而行,却不知只有迎头面对困难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这些在真正做事的时候,却是很难把握得了的。只有在事后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才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凡事若小若大, 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 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 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无后患者, 惟有德者能之。”张老师在课堂上强调这个 “德”字,德是在和人的互动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并非固定, 而是活的。我的理解,德是智慧。

青藏高原太远,珠穆朗玛峰太高,我自知身在“上海”,“西藏”是我向往的地方,但我一点不着急赶去那里。张老师在课上说的一段话对我触动很大:大致意思是,我们每个人向内,“反身修己”,把自身在宇宙中表现出的“熵”值降低下来, 就是对宇宙最大的.贡献。 (注,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发音是JU,但我理解的意思是熵,特此说明)。让自己安静下来,就会看到这个世界动的一面,包括生理的心理的。

我一直认为“无为”比较消极,认为只有不断地去做更多的事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但我又意识到很多的事情做还不如不做,要做就要去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做而做。 “反身修己”,让自己安静下来,是让自己能够倾听内心的声音,去掉杂音,而非人云亦云随大流,丧失了自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 诸如琴棋书画,无不都是让人安静下来, 表达自我内心声音的方式。

在古典书院学习,我一点都不着急,我一不为文凭,二不为就业。我深知欲速则不达。和一群有相同爱好的同学在一起学习,切磋,进步,还有老师授业解惑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我知道, 如果这样坚持下去,反复去做, 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

《庄子》读书心得8

钩月清寒叹华凉,煮酒云烟袅袅扬。那刻,雨已停,留下了遍地泥泞。步履轻轻如是我的方向,能否给一个先兆?我仅仅是等待了将近200个夜晚我就快要崩溃了,于是,我开始迫不及待的想要寻回我的爱情。一萧一剑,一生一世。夜幕拉开,包裹了白天的喧嚣与热闹,如此的静谧!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天生就是一个矛盾体,“槁项黄馘 ”的躯体包裹不住飘逸优美的才情,贫困交加的生活不能湮没超脱世俗的快乐。道学家们批判他的消极无为,却又不得不用惊羡的目光欣赏他的作品,赞美他的精神。这又是怎样一种精神?如泰山的青松,正气昂然;如深山的清泉,纯洁从容。庄子曾以鸟自比,那是怎样一种鸟?非梧桐树不栖息,非饱满的果实不食,非清洁的甘泉不饮;如果上面的条件无法达到,鸟仍不会屈从命运的安排,它就会不停的飞,去寻找,直到自己死去。这种鸟我没见过,这样的人大家都知道,庄子就是。

我喜欢庄子,虽然他在很多时候都显得那样淡然,他没有孔子那般显赫的名声,没有孟子劝君行政的志向,更没有法家人物改革图新的气魄,但他却是一个活的最纯粹的人。

我向往庄子的心智,它拥有一种超凡脱俗的豁达,他厌恶世俗的陈规陋习,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所以我羡慕庄子。

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一味求其自然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我更加想说他的精神,在年轻一辈,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揣摩他的意境,但不要盲目的'效仿,多学习一些求生的本领。

有人说:“在中国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总有那么一两颗孤独的树——孤独地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庄子就是其中一颗。这是怎样一个人?他天生就是一个矛盾体,“槁项黄馘 ”的躯体包裹不住飘逸优美的才情,贫困交加的生活不能堙没超凡脱俗的快乐。

《庄子》读书心得9

真正对此生有通达之心的人,不追求那些生命中没有价值的东西;真正对命运有通达之心的人,不追求那些生命中永远达不到的目的。

在艾尔基尔这个地区,经常发生猴子偷庄稼的事情,人们防不胜防。后来人们发明了一种装米容器,有细细的瓶颈,使猴子能够伸进去,拿着米却出不来。没有一只猴子愿意放下手中的米,使自己逃生。

人们都会对猴子的'故事,哑然失笑。而,生活中的人们,会有多少为了“手中的那把米”,而耗尽自己的一生,难以放手呢?

人们往往都会关注生命中不是太重要的东西,往往都会追逐生命中有些永远达不到或者不需要达到的东西,而错过了生命和生活的真正意义。为生活所累,为虚名所累,为旁人的目光所累,为名利所累,这一切看似重于一切,却其实远比生活的真正意义渺小的多。许许多多的人,为了这么一把看似最重要的“手中的那把米”,而忘记了生命中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精彩的风景。

印度的土著人有一个习惯,就是忙碌三天,就要休息一天。他们说,他们走的太快了,就会丢掉自己的灵魂,他们停下来,就是要等等自己的灵魂,让灵魂能够追得上忙碌了三天的疲惫的身躯。

我们不妨学习一下印度的土著人,享受一下生活,不是懒惰,也不是拖延,而是寻找生活中的平衡,只有习惯这种态度,才能够准确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而不至于为了其他东西迷失了自己。

所谓达生之道,即为对生命的一种通达之心。用感恩的心态来善待生命,用满足的心态来善待生活,生命,也许就会更加珍贵,生活,也许就会更加美好。

《庄子》读书心得10

寻寻觅觅,我独自一人徘徊在冷冷清清的书店中,尽权利睁大那双疲倦的双眼,在密密麻麻的书海之中,寻觅你的身影。你生活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可以不顾政事,活得如此逍遥的人可能并不多。文化名人更是少之又少。可是在我看来,只能感叹:经典的不仅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充斥了书店中这一小小的柜台。哎!凄凄惨惨戚戚。可好在我仍能在书柜的角落找到了你的身影——《庄子》

那一日,阳光明媚,在上海柔媚的流云下,是一丝丝芊绵的野花。几只粉色的蝴蝶,从波光粼粼的湖畔飞来,穿过杨柳撩人的婀娜,掠过蒲公英飞扬的轻盈,在几朵小野花上翩然落下。我捧着《庄子》独坐一旁,不愿惊动她们,一如不愿打扰帘下悠然于梦中的睡美人,把沉睡的美人,定在做蝴蝶梦吧!

蝴蝶穿过我的双眼,流下了美的印记,在我心灵中的画廊翩然飞过。“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在周亦飘然。蝴蝶如仙界闪烁着荧光的精灵,飞过显示与梦想的界限,飞过天上与人间的联结。飞来告戒世人,摆脱欲望,何必被欲望所累直至生不如死。

在书中显示所想,常被你形之于梦。而在你的梦中我所探寻到的,不仅只有美妙的蝴蝶,更有常人难以想象的骷髅。你不是贪生怕死的人,更不受欲望干扰,死后你愿让蛆虫蚀尽你身躯上残留的最后一点余肉,让野狗啃尽并任意玩弄你最后的骨头,让秃鹫啄食你的双眸。热你始终躺在天地之间无力反抗,却又不愿防抗,我被眼前的一切所动容,我祈求司命之神,恢复你的身躯让你重回人间,还你父母,妻儿,送你回故乡,再做那个逍遥的庄子怎么样你愿意吗

不,千万别这样。你恳求道:我死后在无欲望干扰着我。更不必为其劳形伤体,在这里天地的春秋便是我的春秋,我尽享南面之尊。我亦可用天地做棺椁,用日月做双壁,用星辰做珍珠,用万物做礼物,还有什么葬仅胜于此呢我想这不就是骷髅给我们的忠告吗只有摆脱了欲望,方能无忧无虑,尽享天地赐予的.一切快乐,这便是逍遥。随风飘飘,天地住逍遥。

反复品读庄子的文章,除了惊叹于作者文学上的技巧以及哲学逻辑能力巧夺天工之外。我又无数次责备自己的思想造诣的肤浅,无法渗透其逍遥的梦境。同时也惭愧自己笔头上工夫的拙劣,否则倒是可以弥补内涵的不足,如同漂亮衣服之于平庸姿色,多少使文章读起来赏心悦目。大哉,庄子!我只享受了你思想的一盂,但我已想飞,飞出这个充满欲望的社会。我会在空中像你那样独自寻觅心灵之中最美的家园。

《庄子》读书心得11

学习《庄子》,于丹教授讲述了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有兄弟两人,家住在80层的高楼上,有一天深夜两人背着行囊回家,却正好赶上停电,无奈之下他们只好选择爬楼梯,学习《庄子》。不多久到了20楼,两人开始感觉有点累了,合议了一下,决定把背包存在20楼,改天再回来取。卸下背包的两人感觉很轻松,说说笑笑,一鼓作气到了40楼。这时候兄弟俩已经很累了,然后便相互抱怨和指责,开始吵吵闹闹。吵到60层的时候,实在是太累了,甚至都没了说话的力气,只能平稳下来,安安静静地爬完了最后20层。终于到了80楼,兄弟俩站在家门口,却突然想起,钥匙忘到20楼的背包里了。

这个故事以前也听过,当时只是嘲笑两兄弟的健忘和糊涂,却没有想到其中也蕴含着人生的哲理。于丹教授说,故事里兄弟爬楼的过程,也正映合着人的一生。人生起步阶段,大家都是意气风发的,我们背负着沉沉的行囊,里面装着理想,装着报负,装着很多很多的愿望,不畏艰险,从脚下的第一个台阶开始上路。走到20岁,这是人开始步入社会的时候,也开始认同一些社会规则,这时会觉得社会给了我们很多的负担,托起自己已经足够疲惫,还是先把肩上的背包安顿下来,等到衣食无忧,有名有份了再回头拾取梦想也不迟。最初卸下包袱的时候确实很轻松,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积累的增多,争斗越来越激烈,我们的内心也随之日益焦虑,这时候人不免抱怨,都觉得社会辜负了自己,付出太多而回报太少。走过40岁,那些意气风发的东西都过去了,人也就变得疲惫颓废。走到60岁,这时人已经进入了晚年,晚年的时光应该是美好的,值得珍惜的,不要再抱怨,应该安静和顺应一些。终于到了80岁,人生差不多也走到了终点,这时人会突然之间怅然若失,回想起这一生最宝贵的东西,那一直都没有打开过的梦想,留在了20岁的行囊里,却是再也回不去了。

故事很有意思,蕴含的哲理也引人深思,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人生的前20xx年,大家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在老师的督促关爱下度过的,一帆风顺的生活很单纯也很愉快,每个人在这样成长的路上,肯定积累下了自己美好的梦想,对未来的生活也有了圆满的规划,面对社会这更为广阔的舞台跃跃欲试。可真的步入社会,要一个人面对和承担其中的风浪了才发现,原来现实比想象的要残酷的多,到处碰壁的同时,那些美丽的梦想也一个个被击破,化为泡影。一方面是虚无的美丽梦想,一方面是现实的社会压力,这时很多人只能够放弃梦想而面对现实,于是背包被丢下,我们的'人生也就走上了另一种轨迹。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人被社会外界所“物化”的一个过程吧。

每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庄子认为,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要通达和顺应,这就是所谓的“外化而内不化”,只有这样,我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才能够安身立命,不被纷繁复杂的社会所左右,从而丢弃掉理想,迷失了自我。

想起保尔·柯察金的一句名言,这也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可以看作一条人生的行为准则,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做到。要想实现这一点,要想站在80层楼上的时候不再为遗留在20楼的钥匙而懊悔,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用心生活,背着梦想的行囊,努力攀登吧。

《庄子》读书心得12

人心为什么有自由?因为人可以不在意。人的辈子只能被你真正在乎的事情拘束住。如果你不在意,那么,还有哪些可以束缚你,得一本好书,犹如寻一位好友,将受益终生。读一本好书,犹如品一杯清茶,余味徘徊于心,不曾散去。一本《庄子心得》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了解。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实的,就好似太阳经常从西边升起一样,就好似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遭遇的灵魂问题,结合其浓厚的中式修养,从另类的.时尚角度把儒学的精典著作《庄子》用简洁的语言和独白铭刻在了我们的灵魂之上。细细品味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是一种幸福,它都在给我娓娓道来以如何的态度来应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告诉我怎么能够作为一个美好幸福的人,告诉我们如何修养道德品性,让心灵智慧受到升华。

有人说年轻人读了《于丹庄子心得》会得到不求上进的妨碍,但在我觉得那里是一个遥远又近在咫尺的全球;那是一种无法理解的宽容。他宽恕万千,将一切化为乌有。于丹在经验三中感悟与超越中提及了名利二字,说了三个故事,其一,据说清朝乾隆皇后下江南的之后,在南京金山寺,他问当年的高僧法磐:长江中船只来来常常,这么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法磐回答:只有两条船。乾隆问:怎么会唯有两条船呢?法磐说: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整个长江中来往的大抵就是这两条船。其二,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其三,又举了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这三则故事都顺应了一个主题淡泊。其实这些之后,我们会置身于这种的无奈中。所以人必须认清自己的目的,看清自己的方向,看清眼前的取舍。诗人纪伯伦曾经抱怨:我们将要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于丹又指导我们要看见大境界,在于我们有没有平静的灵魂,有没有智慧的眼睛。只要我们可以让心静下来,真正拥有了空灵之境,我们能够真正发现内心。一个人要在自己的形骸之外,保有一双灵魂的眼睛。

只要你心里有大境界,你才无法认清超越言行的心里真正的质地。也就是说,内心里面的这些真正的大道、大辨、大仁、大廉、大勇,一切都不是表露于外的,是严谨于心而不张扬的。

《庄子》读书心得13

庄子认为遇事应该沉住气,心平气和的自然处之,切莫心浮气躁,这才是有智慧的人。

一位老僧坐在路旁,双目紧闭,盘着双腿,两手握在衣襟之下,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冥思被打断。打断他的是将军嘶哑而恳求的声音:“老头!告诉我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

老僧毫无反应,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但他渐渐睁开双眼,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将军站在旁边,迫不及待,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你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的秘密?”老僧说道,“你这等粗野之人,手脚沾满污泥,头发蓬乱,胡须肮脏,剑上铁锈斑斑,一看就没有好好保管。你这等丑陋的家伙,你娘把你打扮得像个小丑,你还来问我天堂和地狱的秘密?”

将军狠狠地骂了一句。“刷”地拔出剑来,举到老僧头上。他满脸血红,脖子上青筋暴露,就要砍下老僧的人头。

利剑刚要落下,老僧忽然轻轻的说道:“这就是地狱。”

霎时间,将军惊愕不已,肃然起敬,对这个敢以生命来教导他的老僧充满怜悯和爱意。他的剑停在半空,他的'眼里噙满了感激的泪水。

“这就是天堂。”老僧说道。

老僧确实能沉得住气,在自己生命遇到危险时,依然能够平静的面对,所以,他制服了那个不可一世的将军。试想一下,如果老僧沉不住气,与将军争执起来,或者对其不屑一顾,其结果会是怎样呢?

庄子说:“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因为只有看透别人的内心,才最有针对性的攻其心,而被人看透内心则比被别人抓住命根子还要可怕,还要恐怖,犹如被抓住牛鼻子一样陷入被动,只能听命于人,受制于人了。

这正如喝酒,真醉和假醉是完全不同的情况,愚者和装愚者是相异的两种人。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虚”处,是迷惑对手,而“拳”击在“实”处,招招乃致命杀手。装愚的,是“外愚而内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不涉宏旨,无关大局,而“精”却“精”在节骨眼上,事关一生命运。

所以,绝顶聪明的人不喜欢显露自己的聪明,以免让别人窥视到自己的真实意图;相反,他们更多时候是卖杀装憨,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让别人看透内心。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还岳梦中飞”。世界上虽沧桑变化,我心事定,无论你怎么变化,我心里有数。的确如此,古今中外,凡是伟人,定有遇事不慌,沉着冷静的特点,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正确的判断局势、应变局势、取得成就。

《庄子》读书心得14

“无为”,这是在读《庄子》之前,对庄子的印象。读后,也还是无为。阅读的过程中,对于庄子思想的理解几乎没有阻碍,仿佛自身本就是这样子,这些思想与心境早已在很久以前就思考过,只是在这里找到了一个系统而肯定的阐释。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代表人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据书中序言中关于庄子的考察,庄子的历史记载非常少,最早可据的历史资料是司马迁的《史记》,仅有一百多字。如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偶尔会出现在书中,通过一些生活事迹,对道家的观点做更进一步解说。而在这些事迹中,庄子的形象比道家所宣扬的无为思想更加鲜活。比如在与惠子论战时,无论是关于“大瓠”、“大树”,还是关于“子非鱼”的辩论,都可以感觉到庄子很“刚”;而在“游于雕陵之樊”,因“异鹊”而忘其身,遂而遭致虞人谇骂时,他三天不愉快,又可以看出他的小任性;而庄子过惠子墓而语“匠石斫垩”的寓言,并慨叹“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以言之矣”,又可以看出他是性情中人。而这些,都是他至真的表露,如言:谨守勿失,是谓返其真。

如果说“逍遥于尘垢之外”是庄子理想的追求,那“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则是他眼中的现实。很多人看到“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论说之后,都认为庄子对于世界的看法非常消极。不过庄子生活的年代是战国时期,那时,各国之间混战不止,谋士奔走各国谋取功名,诸子百家争鸣不休,有为、贤能之士枉遭惨死,天下民不聊生。要想在乱世之中保存生命的同时,又保有纯真的本性,却真非此不可。即使在现今国家没有战争的时代,保存生命不是相当难的事,但是保有真实的本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么想来,积极还是消极之说,要看个人更加珍视什么,这也应了文中的一句。有人觉得这样那样也未尝不可,这也是某个角度的一个道理。可是庄子将绝对纯正的生命视为至高的追求,那也只有“逍遥”“无为”之说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如言: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庄子》一书系统阐释了庄子的思想,也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该书共33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据说杂篇多伪作,而辨别真伪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是写作风格。庄子的风格天马行空,时而“乘云气”,“御飞龙”,“逍遥于尘世之外”;时而拨开世俗纷争的面纱,申斥三皇五帝,痛骂仁义礼乐;时而论说至人之道,鞭笞诡辩之术。他的文章,浩莽宇宙与秋毫之末同在,却没有一丝违和,仿佛浑然天成。他的思想,变幻莫测,又逍遥自在,仿佛于天地间取得一绝世之材,配以鬼神之技,才雕就如此般惊世之作。

看书的过程中不得不对一些词汇进行一些思考,以下部分是一些领悟,但这并不一定就代表庄子书中的观点。这是古人思想的糟粕中找寻的一点残骸,但也许只是幻影。

——道。道是什么?道是宇宙的起源,是天地万物形成的根源。道在那里?道无所不在,鸿大至宇宙,卑小至蝼蚁。道可知吗?道可知,但不可传,不可授,也不可语于他人。何人能得道?真正得道的人不知道,接近道的人知道不能言道,知道能言道的人并未得道。

——真。“谨守勿失,是谓返其真”。

——化。天地万物顺应自然之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而道永存,至人持守唯一的道而与万物一同变化。

——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齐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世间本无尊贵卑贱,无仁义礼乐,无是非真假,天地万物同等存在。

最后,还想提到一点没有求证,也不一定正确的感想:

很多永垂不朽的巨作都在强调一个类似的观点,这个世界所存在的`道德、观念、是非的判断等等,都以人类的需求为准则进行定义,但这并不是世界的本质。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人类欲留存于世,先要衡量众生,于是,他们规则了众生的意义,当然也有人的意义!”《庄子》中有,“且也若与予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记得《瓦尔登湖》中也有类似的观点。同是关于生命的自然本性,观点却各有千秋。庄子说的是要遵循它,不对它做任何改动;梭罗说要找到它,推翻世间种种秩序的束缚,在关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与态度中重新建立新的秩序;而尼采说,要认可它,超越它,站在强权的顶端,成为超人的存在。

关于这一点,我更喜欢梭罗和尼采的观点。

《庄子》读书心得15

每每读到庄子的言论,总能使我深思一番,然后醒悟些什么,尤其是对“和”这一方面。

记得曾听花簇幽声,与友手谈两奁乌鹭,看玉子音脆。初,我落子咄咄逼人,不加退让,但随一来一往间,局势渐步苍黄。怪我太贪胜。新局,欲缓速攻彼,而大计未成便造反逼,下场与前局无异,皆是我的子颗颗被动,只要对方愿意,分分钟都能结束了此番坐隐。即使敲盘忖度,也无可奈何,依旧茫茫然不知何解。

直至后来闲暇阅了几卷《庄子》,再拈棋时,才若有所思。

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生陵安陵,长水安水,莫不是安时处顺?顺于水与齐俱入与汩偕出是谓命成,这又是否讲究一个无为之和?以和为量,融入环境,才能于环境中纵横;顺从所处之境,与时俱化,无肯专为,也才能不物于物。

于是方知我在棋道一面输得如此彻底。一昧的穷追猛打,只是让自己的格局更为支离破碎,棋心散乱。小体怎敌大体,残局那堪圆镜?唯有将自身所有连成一体,贯通一气,融和其中,才最是无懈可击。这终是,要讲究一个“和”字。步步紧逼,不正如那难成大事的独善其身者?贪胜谋彼,还不如顾我争先,逢危保其小棋,还不如弃之转战大局。而这些,又都不如行和之道。

行于和,安于道,该走则走,该停则停,天地两宽。

棋道如此,想来世道也应如此。天地万物相生于世,人与自然便好若纹枰间的黑白二子,人若对自然步步紧逼,则终将会被反噬,倘若人不与自然俱化,固守一端放眼小利,则终将会受到自然的控制,被动前行。而若人与自然作和融于一体,相互包合,两相无事,平和安好。

如此一想,比起输赢,“和”一字才是最为重要。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二人博弈,若下得和棋也是知音,要知输赢常在,而知音难求;日月交替,昼夜相生,二者互存,并无亏损。况与天为一,形全精复,岂不美哉;万物协调,物我相安,岂不妙哉?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和”一字,向来不带强行。

翠叶点馥之春,花木扶疏之夏,落枫雁过之秋,冷雪封天之冬,合乎时宜,顺所自然;山风浩荡,云水清浅,美犹胜画,也不正是因为有意境悠远的和谐?这一切,相交得自然,相处得融洽,不强行,也不僵硬,因此映入眼中,给人的是无端的好看。

庄子一生淡泊,却从不清汤寡水,《庄子》一书深邃,却并非华而不实,一读开阔,二读顿悟,三读坦然。书中思想,一如庄周的风魂,不掺浮华,逍遥自在,其智无端崖而有根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道我合一的.庄子,想必也有“和”之念。

既爱万物,以与万物和为念,也才方能物我合一,天地无穷。

或许有人对此以为不屑,但和平安好,世无征战,相信是人人皆向往的。如此,若人与人以和为本,与社会以和为本,哪还再有不公不义、厮吵争夺;若人与自然以和为本,与世界以和为本,哪还再有生态失衡、步入沦亡?万物无竞,流水不争。和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但也更应是一种常态,无和,无宁。

人生如棋,胜败常有,又何不且以棋道看世,行和之道,并与之俱化,暂搁输赢,取个不断进步的相安逍遥?

和谐世风,谁皆爱之。行和,两安。

下载庄子读书心得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庄子读书心得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庄子读书心得

    庄子读书心得 庄子读书心得1 即使庄子不提,逍遥也一直都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境界。但如我等俗人,想到逍遥,无非是在物质生活上宽裕富足,不用每天为生计而奔波劳碌。可以随心所......

    《庄子说》读书心得

    《庄子说》读书心得 拉哈站张金成 在本月的国学读书活动中,对《庄子说》进行了学习,读过此书,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随了身心的成长,满足了心与心的......

    于丹庄子读书心得

    于丹庄子读书心得1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与天地精神沟通,再没有什么能够束缚思想,所谓随心所欲了。在于丹的《心得》中,感触较深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内方外圆,一是“一个人的境界......

    庄子心得

    庄子心得 1、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2、儒家看重的永远是大地上圣贤的道德,永远是人在此生中建功立业的信念;而道家看重的永远是更高旷的苍天之......

    庄子心得

    于丹《庄子》心得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贫......

    庄子心得

    1、真正能挡住人心的是他最看重的标准。 2、察其末本无生 。 3、看透名,穿破利,不惧生死。 4、真正的逍遥,无羁无绊的。 5、觉,是一个瞬间;程。觉悟:看见自己的心。 6、无为而无不......

    庄子心得(范文大全)

    《庄子心得》读后感 俗话说,拿得起还要放得下,庄子是教我们“放得下”的学问,教我们放下心灵的包袱,教我们有一个平衡的心态,教我们快乐的学问,教我们享受“精神生活富足”的快乐......

    庄子心得

    好心态决定你的幸福指数 ——读于丹《庄子》心得有感 段 猛 读了《庄子》心得这本书,虽还没读完,但仅从第一篇“庄子何其人”中,我就收获颇丰。通过对庄子的介绍,我觉得庄子不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