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喜爱科技馆展品作文
我喜爱科技馆展品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喜爱科技馆展品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噢!到科技馆玩了!”我和同学们来到了武汉科技馆。科技馆真是个奇特的地方,这里的事物很特别,这里的展品也很特别,我太喜欢这儿了!
进入科技馆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两个悬挂在空中的小人,有一个是橙色的,另一个是蓝色的。小人的每一个关节都可以变动,由第二层最左边的四个按钮控制,可真好玩呀!这时候老师说:“同学们可以自由观看四层展厅了。要在参观时发现问题,做个有心人。”同学们听了都兴趣盎然地开始参观了。
我往里走,看见有一个没有水管的水龙头,悬在半空中,还在往一个池子里喷水。同学们“唰”地围过去,对着水龙头指指点点,这个说:“这水龙头是怎么悬在空中的呢?”那个说:“这只有一个水龙头,这水是怎么喷出去的呢?”这真是太奇妙了!顿时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我很惊奇,仔细地盯着水龙头,想要找出其中的奥秘,当我看到水龙头喷出的水时,我突然明白了,原来水龙头里的水是从水池里喷上去的,可是我还不太确定,就去问工作人员,原来真是这样啊。知道了谜底,我的兴致更高了!
我和同学们接着往前走,突然看见一个高大的机器人站在栏杆里面,外面有一个像电脑一样的屏幕,我忙凑上去看,原来是可以在屏幕上任选问题问机器人,机器人都能回答出来。我还不认识机器人,便跟它打个招呼:“你好!”高大的机器人竟然开口了:“你好!”原来它会说话!我来劲了,又问它:“你叫什么名字?”它说:“我的主人给我取名叫ccy5,你可以叫我cc帅哥!”哈哈!它还会开玩笑呢!我又说:“你很帅!”它回答道:“是吗?你也很可爱!”我和机器人这么一对话,引来了好多同学,他们都要玩,我只好与机器人说再见了。
机器人的右面有一台架子鼓,样样齐全,就是少了鼓面,我见几个同学用手在本应有鼓面的那片空气里敲来敲去,居然也有打鼓的声音!我连忙也跑过去试试,真的像有鼓面一样呢!我的手在空气中敲来敲去,美妙的鼓声也快乐地随之而来,太奇妙了!声音到底是怎样发出来的呢?我盯着架子鼓琢磨了好久,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一扭头,看见旁边有个介绍牌,我赶紧凑过去看,原来在每个鼓面的两边都有两个银色的“迷你小宝塔”,它们之间有一道看不见的`电波,只要手指触碰到电波,就会发出敲鼓的声音,我豁然开朗了。
架子鼓的后面有一个支架,支架上有一个长方体的装泡泡水的水槽,上方有一根横向吊着的吸水棒,一拉旁边的把手,棒子就浸到了水里,一松把手,棒子就又升到了半空中,拉起了一层“泡泡膜”,这时,你用力吹“泡泡膜”,几个巨大的泡泡就产生了!我们的好奇心也像泡泡一样越来越大了。
其它展厅里还有按钉子的“钉子墙”,大屏幕里的哈哈镜,让人晕头转向的“时空隧道”,能使铁皮遇水即化的高温水,发出电源的总过程电路,流出水源的总过程水路,还有许多独特的东西。我总算大饱眼福了!同时,对科技知识的兴趣也空前浓厚起来!
我太喜爱这些异彩纷呈的科技馆展品了!
第二篇:中国流动科技馆展品发展综述[小编推荐]
中国流动科技馆展品发展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流动科技馆展品发展历程的阐述,论述了中国流动科技馆在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中的地位、发展流动科技馆的意义以及标准化生产展品的特点,提出了一整套流动科技馆展品创新工程方案和实例,为今后中国流动科技馆展品的提升和种类的扩大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流动科技馆展品研制科普创新
为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增强基础科普设施整体服务能力,促进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中提出的“开展主题科普展览巡回展出活动,推动展览和科普展示装备在各类科普场馆、设施、服务机构之间交流”项目的实施,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听取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情况汇报的会议纪要》中提出的“对尚未建设科技馆的地区,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科普公共服务”的精神,从2010 年开始,结合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人口、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在科技教育领域存在实体科普设施数量不足,部分偏远地区科技教育设施覆盖不到的现状,中国科协启动了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目的是解决我国大中城市以下基层科普设施不足和科普资源配置不均的现状,由中国科技馆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一、中国流动科技馆的发展历程
中国流动科技馆是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流动性大、辐射范围广,易于深入基层。流动科技馆遵循科技馆的常规发展和运行规律,内容以科普互动展品为主,数量在50件左右的经典展品为宜。布展原则上采用展项的简单串联,不要求固定的展览场所和统一的展览形式,体育场、报告厅、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都可以作为展览场所。展览中转时要求做到撤展方便快捷,运输机动灵活,可在各基层区域巡回展示[1]。
(一)研发试制了10套流动科技馆展览
2010年6月,中国科协启动了流动科技馆项目,由5家单位经历了11个月的研制后,首批研发试制了10套流动科技馆展览,于2011年7月交付山东、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和自治区科协等单位巡展使用。其主要特点:(1)具有统一的展览大纲和展品名称;(2)具有不同的展示结构和布展方式;(3)在满足展览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和工艺。
(二)开发了2套“I型流动科技馆”和1套“Ⅱ型流动科技馆”
2011年,中国流动科技馆保持原有展览规模和总体框架不变,通过删减部分展示效果不理想和不适合继续进行流动展出的展品,整改存在设计缺陷的展品,补充新展品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展览质量。2012年4月,由2家单位承担研制任务,开发了3套流动科技馆展览,其中2套“I型流动科技馆”和1套“Ⅱ型流动科技馆”,2012年10月交付青海、贵州等省科协巡展使用,其主要特点是增加了室外露天展览帐篷。
(三)开发了48套“Ⅲ型中国流动科技馆”
为了能够给广大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公众提供更好的科普服务,中国科学技术馆在成功开发了“Ⅰ型中国流动科技馆”及带有简易篷房的“Ⅱ型中国流动科技馆”试验版的基础上,2012年11月又由5家单位研制开发了48套“Ⅲ型中国流动科技馆”,于2013年6月交付湖北、河南、江西、安徽、黑龙江、吉林、山西、青海、甘肃、陕西、云南、贵州、四川、海南、重庆、广西、内蒙古、宁夏、新疆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科协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等单位巡展使用。其主要特点是:(1)部分展品在造型和材料上实现了统一;(2)中国科技馆与研制企业之间加强了交流和学习。
(四)开发了50套“3.0中国流动科技馆”
2014年3月,由6家单位历时5月研制开发了50套“3.0中国流动科技馆”,于2014年8月交付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黑龙江、山西、青海、甘肃、陕西、云南、贵州、四川、海南、内蒙古、西藏、新疆等省和自治区科协等单位巡展使用。其主要特点:(1)制作单位在展品招标前提供部分样品,专家、科技馆工作人员和观众进行评分;(2)大部分的展品在造型和材料上一致;(3)展箱和展架分为两大类型,淘汰了不适宜的展箱和展架结构。
二、中国流动科技馆展品的标准化制作
2015年5月开始实施的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意义重大,在科普展品标准化制作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其主要特点是:一是制作单位在展品招标前提供部分样品,并要求部分展品定量运行;二是全部采用标准化图纸进行招投标、加工制造;三是详细规定了展品的外观、材料、工艺和设备选型采购;四是监理公司派员驻厂全过程监造。
流动科技馆展品的标准化制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标准化箱体制作
根据3年来中国流动科技馆展箱制作的特点,统一展箱尺寸(750mm×680mm×800mm)、统一展箱制作形式采用三段机构、统一展箱制作主材、统一展箱外观造型和颜色,但未对展箱制作工艺做出标准化规定。
(二)标准化展架制作
根据中国流动科技馆展架制作的特点,统一展架尺寸、统一展架制作主材、统一展架结构、统一连接件标准、统一图文板外形及内容,但未对展架的外观制作做出标准化规定。
(三)标准化展品结构与制作工艺
(1)统一展品结构、基本材料牌号和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展品的机构和结构,主材如不锈钢板、有机板、抗倍特板等的加工工艺。(2)统一外购件和标准件的使用。统一规定内置与外置的外购件和标准件型号规格和形式。(3)统一展品外观主色。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理公司实行了驻厂监造,强调严格按图施工,按规定工艺加工。
三、中国流动科技馆展品研制项目
2015年7月,为了进一步提高展品的标准化程度,丰富展览内容及展出形式,中国流动科技馆正式启动了展品研制项目,通过“众筹”的方式向社会发布征集需求,半个月内共收到28家单位,213件展品的申报。经专家初步评审、申报单位现场答辩等,最终遴选出33件展品。2015年12月,启动展品研发、中期检查、优化等工作,将所有研发创新展品运抵中国科技馆进行现场展示和验收。此次,除了通过评审的33件展品外,还有各单位推选自荐展品20件,总计53件展品进入终审。经过观众打分、专家评审、科技馆职工打分、全国科技馆馆长打分等,共评出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优秀团队奖1个、最受观众喜爱奖10个。
四、结语
第一,2015年中国流动科技馆展品已交付各个地方科技馆巡展,获得了巡展单位的好评,在科普展品标准化制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收效,说明在一定的批量条件下,科普展品是能够实现标准化生产的。
第二,通过2015年中国流动科技馆创新展品的研发和成果展示,证明我们的研发机制是切实可行的,能够为中国流动科技馆注入新的活力,可以促进中国流动科技馆事业的发展。
截至2015年11月底,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已开展4年,共完成展览资源开发220套,实现全国巡展1130站,共有4496万观众受益,在促进科普公共服务的公平与普惠,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世文,翟树刚,吴顺鹏.流动科技馆体系在基层科普中的实践与发展研究[J].科技馆,2013(6):82-83.
第三篇:科技馆展品介绍(自己拉自己+傅科摆+转动惯量+万有引...)
自己拉自己
引入 青少年
1、小朋友们,我们在学校里每天早上都要升国旗吧,那大家想想国旗是怎么升上去的?(有人在拉。)今天请小朋友自己也来做同样的事情,不过这次不是拉国旗,而是把你们自己拉上去,能做到吗?
科普爱好者
1、大家知道,奥运会的举重项目的级别是按照运动员体重来分的,体重是多少公斤就分到哪个级别。这些大力士们费了很大的力才能举起跟自己体重相当的杠铃,咱们普通人能轻而易举的把自己拉起来吗?
2、同学们,有谁自己换过桶装水的?(有),感觉挺沉吧!一桶水20斤不到(桶装水规格是18.9升)。那你的体重是多少啊?可比那桶水重多了,你们能不能自己把自己提起来呢?(不能)。
普通观众 综上
原理 青少年
1、请小朋友们来观察,当我们在拉绳子时,上面一排轮子是固定没动的,而下面一排轮子在向上动,对了上面不动的是定滑轮,动的是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是在我们向下拉的时候把椅子升起来,而动滑轮则可以帮我们省力,有几段绳子呢就像多了几个帮手,咱们来数数(有10段绳子),是不是就像有10个小朋友在一起拉绳子呀,当然咱们自己用小的力气就可以把自己拉起来啦!
科普爱好者
1、在一般情况下自己将自己拉起来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滑轮组帮助我们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十个动滑轮的作用下,我们只需要十分之一自己体重的力气就能将自己拉起来。滑轮是简单机械中的一种,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如果既想省力,又想能改变力的方向那就把动滑轮和定滑轮一起使用,组合成滑轮组使用就可以了。
2、使用滑轮组时,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动滑轮上绕有几根绳子,所需的力就是物体的重量的几分之一。使用动滑轮虽然省了力,但是拉动的距离大于重物升高的距离,也就是费了距离。所以这里我们只用1/10的力,就得拉动10倍的距离,所以也是复合“省力必须费距离”。
普通观众 综上
应用
青少年/普通观众:系鞋带,升国旗,电梯 科普爱好者:滑轮的使用历史、吊车,消防云梯,同上
傅科摆
引入 青少年
1.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是太阳一直在悄悄转动吗? 2.我们在地球上生活,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呢?是因为自转!那我们是怎么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呢?
3.为什么地球上不同的一些国家,时间是不一样的?
科普爱好者:
1、列举自然界地球自转现象(花蕊、毛发)
2、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球形),错了,是椭球形的,为什么呢?
3、咱们的科学课本上就曾提到过傅科验证了地球的自转,那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又是如何验证的呢?今天我们就可以一起来了解面前的这个傅科摆。
普通观众 综上
原理 青少年
1、观察摆锤在摆动的时候指向哪个刻度?它会一直这样吗?我们一个小时之后再来看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再来看摆锤指针指向哪了?很重的摆锤高高挂起,由于惯性它的摆动方向不会变。所以是脚下的圆盘动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太阳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科普爱好者
展品上方有一个万向节,通过万向节控制摆锤始终在同一方向运动。可以深入讲到南北半球偏转方向及赤道附近,地球自转造成地球呈两头尖,中间扁的椭球形。普通观众 综上
应用
青少年/普通观众: 白天黑夜的变化、洗槽放水、火箭发射方向 科普爱好者:洗槽放水、陀螺仪、火箭发射方向
转动惯量
引入
青少年/普通观众:
1、小朋友们快来看,这有两个轮子,它们两个要进行一场比赛。每位小朋友选择一个支持的对象给它加油。
科普爱好者: 这里有两个重量,大小,材料都相同的轮子,这也是两根坡度和光滑度一模一样的轨道,待会我会让它们在这个轨道上同时释放,大家猜猜,它们转动的速度会有区别吗?
原理
青少年/普通观众:
1、它们两个不一样快,那肯定有不同的地方啊,快点仔细观察,找找哪不同? 一个轮子质量主要集中在中间,另一个轮子质量主要集中在边缘。
2、左边这个轮子所有的滑块都集中在中心,就像所有的小伙伴团结在一起,努力地朝着目标前进。而右边这个轮子所有的滑块分散在四周,就像所有的小伙伴松散无纪律,老拖后腿,所以跑的就要慢一些。
科普爱好者:
3、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时惯性的量度,其量值取决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及转轴的位置。
4、当两个轮子质量相同时,分布离转轴越远,转动惯量越大,轮子滚的越慢。
应用
青少年/普通观众:花滑运动员旋转、科普爱好者:花滑运动员旋转、选汽车轮胎、发动机叶片、人造卫星的外形设计
万有引力
引入
青少年/普通观众:
1、让小朋友猜一猜这个大漏斗是什么?等下这要出来一个小球,大家觉得它会直接掉下去,还是会有其他神奇的现象呢?快点让它出来打个招呼吧
2、我们在地球上生活,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呢?是因为公转!那地球是怎么围绕太阳的在公转的呢? 科普爱好者: 听说同学们在物理课上学习了开普勒三定律,哪三定律?(轨道、面积、周期)那大家有没有亲眼看到过这样的运动?今天我们就通过展品万有引力来验证一下。
原理
青少年/普通观众:
1、观察小球运动,轨迹为椭圆(一定律)
2、离太阳远时转的速度慢,转出的圈圈大,而离太阳近是转的速度快,但是转的圈圈小(二定律)
3、3、不同远近的球转一圈用的时间不一样,离得近的时间短,而离得远的时间就很长很长了。(三定律)
4、4、地球转动一圈是365天,水星转动一圈只要88天哦,土星22900天(多么漫长的岁月呀!)科普爱好者: 边观察边验证开普勒三定律,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
地球转动一圈是365天,水星转动一圈只要88天哦,土星22900天(多么漫长的岁月呀!)应用
青少年/普通观众:天体运动
科普爱好者:天体运动、近日点、远日点
手蓄电池
引入
青少年/普通观众:
5、这里有两个大手印,这是干嘛的呀?把手放到上面试试吧,指针偏转了,难道是我们的双手可以发电吗?
6、小朋友们都知道皮卡丘,它的绝招是放电,不用羡慕,其实小朋友们也可以放电哦,现在就来试试吧!
7、电池咱们都见过,有手机里面的锂电池,遥控器里的干电池,还有电动车上的蓄电池,可是小朋友们见过“人”电池没有?那今天咱们就见识一下。
科普爱好者:
原理
青少年/普通观众:
8、为什么每个人测出来的数值不一样呢?到底我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没错,就是手汗,汗越多电量越足。
9、就是我们手上的汗液与铝板和铜板反应才产生了电流。我们的人体是一种导体,电流就这样(比划)流经人体到这边形成了电路。
科普爱好者: 1.这是我们人体参与构造的一个简单的原电池
2.铜板为正极,铝板为负极,手上的汗液充当电解质,铝比铜活泼,两个金属板之间产生电位差。
应用
青少年/普通观众: 水果电池
科普爱好者:锌锰原电池、锂电池(心脏起搏器),讲干电池里到底有什么东西
地球磁场
引入
青少年/普通观众:
10、小朋友们玩过吸铁石没?在它周围有一个奇妙的磁场,而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就像一个大磁铁,在它周围也有一个磁场,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11、小朋友都知道磁铁,可是大家知道吗?我们现在就站在一个磁铁上哦,这个大磁铁就是地球;
12、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候鸟可以辨别家的方向,信鸽可以准确的送信,行船的人可以用司南找到航行的方向,这都是为什么呢?地球是一个大磁场。
科普爱好者: 1.地球磁场相信大家都听过了,它是大家了解的样子吗?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原理
青少年/普通观众:
1、磁铁的周围都存在着磁场,地球也是一样,它就像一块大大的磁铁一样,而上面的小磁针就正好指出了地球磁场的方向。
2、我们一起用手指画曲线,把小磁针的指向连起来,再加上一个箭头,这条带箭头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3、磁场也有南北极,与我们常说的地理上的南北极方向是相反的。
科普爱好者:
1、磁场的描绘,磁感线线头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磁体外部从N极出发回到S极,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强度的大小。
2、地球磁场。地磁南极接近地理北极,地磁北极接近地理南极。
3、70万年以前,磁场的方向与现在几乎是相反的,磁极在不断的变化中。
4、在地球45亿年的生命史中,地磁的方向已经在南北方向上反复反转了好几百次,仅从445万年至今的这段时间,就已经反转了4次。
应用
青少年/普通观众:指南针、燕子等依靠磁场辨别方向
科普爱好者: 指南针、睡觉朝向、地磁反转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第四篇:科技馆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现状、定位与发展方向
科技馆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现状、定位与发展方向
摘要:在“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号召下,我国科技馆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也有了很大改观,教育活动质量也在逐年提升。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这与我国实际的教育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明确科技馆基于展品教育的定位以及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科技馆的建设发展有所助力。
关键词:科技馆;展品;教育活动;定位;方向
引言
科技馆的职能就是展览和教育,近些年,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也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现阶段我国科技馆教育的情况来看,取得的成绩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同时其中还存在特色教育资源少;展品教育项目少;教学活动水平不高等问题,客观看待这些问题,并结合当前现状,做好科技馆基于展品教育的定位与发展方向,这是当前科技馆工作的首要内容。
一、科技馆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现状
1.取得的成绩
1.1科技馆教育活动的类型、活动形式更加多元化,基于传统展览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提升了教育的互动性、系列性与针对性,积极引入互联网辅助手段。
1.2引入更多现金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结合“探究式”模式开展教育。
1.3科技馆与学校之间的结合更加密切,向学校开放了教育资源――以展品为基础,能够结合学校教材、教案以及学习单等内容进行教育资源的丰富,积极开发和探索新的教育合作模式。
2.存在的问题
2.1展品是科技博物馆最大、最有特色的教育资源比较少。
2.2我国大部分的科技馆在教育项目方面,数量还是不足的。基本没有实现常态化运行。科技馆开展的教育活动,还是以小实验、小制作以及科技竞赛为主,能够将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普遍化的场馆还不多。同样的,参加培育和展品的教育活动项目也不能实现上常态化开展。
2.3教育活动水平不高,以灌输为主,偏重于科学知识的传播,缺乏对科学方法和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馆校结合项目未能结合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学校和学生多将参观科技博物馆视为春(秋)游,走马观花看热闹。
二、科技馆基于展品的教育的定位
1.基于展品教育活动的功能定位
实现展物馆最重要品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最基本的教育活动,科技博科技博物馆展览运行的核心工作。
2.基于展品教育活动的特征定位
基于展品的体验式、探究式、多样化学习。
3.展教人员的职业定位
需要较高科学素质与专业技能的科技教师,其首要职责是开发和开展教育活动。
三、科技馆基于展品教育发展方向
1.创新讲解形式,提供必要的答疑
对于科普辅导员而言,不仅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展品的技能,还要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要能够像老师一样讲解群众所提出的疑问。讲解时语言又不能太过专业,这样会使解答过于学术、死板,这样的解答方式不适合所有的公众,不能引起公众的兴趣及关注。现在的解答过程与过去不同,过去的讲解主要是由科普辅导员讲解,现在则更多的是让公众参与其中,通过交流与讨论,共同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观众通过参观、实践来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后再提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观众的自主发现及学习能力,让观众能够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不再是科普辅导员单方面的讲解或灌输,而是大家共同探讨与交流。讲解问题时也可以选择移动式或固定式答疑,移动式需要科普辅导员在展厅中巡视并为公众解答,而固定式则是在展厅设置专门的讲解台,在固定区域为公众解答。通过这些解答方式的运用,除了起到了为观众讲解的作用,还能够解决其他管理展厅的问题。
2.拓展展教空间,探索新的展教模式
快速发展的科技,需要创新展览模式以跟上科技馆的发展步伐,充分发挥科技馆的优势,开拓科技馆的多种表现方式,比如:表演科普小??验以及科普互动剧等等,引发观众的共鸣,让观众进一步走向并了解科学,通过有趣的表演以及奇幻的实验效果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并给观众带来更多的体验和深刻的印象。
3.以科技教育培训为平台,多措并举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鼓励科技辅导员参加培训及活动,加强辅导员整体队伍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开展青少年科普系列活动。这次的活动的主要对象为中小学生,让青少年能够参与到科技实践活动中来,建设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鼓励青少年勇于探究科学、自主创新,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主题活动,比如:节能、节水在身边;节约能源,从我做起等。科技馆与学校相互配合,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这次活动。
结束语
充分利用科技馆资源,服务于当代教育,这是科技馆的重要职责,从以往的科技馆教育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改革,科技馆教育已经取代的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尚未步入常态化。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为科技馆工作打开了一个新的大门,从构建科技馆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发展方向入手,能够使科技馆开发更具活力,也能够提升科技馆该工作的效果。本文对当前科技馆基于展品教育的现状、定位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科技馆未来的建设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苗.“感知与体验”理念在科技馆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1(04):68-72.[2]王晶.如何通过展厅活动使科技馆更有效的发挥社会作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6,(11):195-196.[3]葛宇春.立足场馆资源的教育活动实践――“展无止境”的实施与思考[J].中国科技教育,2017,(07):54-55.作者简介:刘娜(1981.09―)女,河北省,大学本科,馆员,展览教育与展品设计研究,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
第五篇:浅谈国内科技馆传统科普展品的改进和提高
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 科技馆发展奖-论坛资料
浅谈国内科技馆传统科普展品的改进和提高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李小瓯
盛业涛
陈志杰
邢金龙
文孔和
浅谈国内科技馆传统科普展品的改进和提高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李小瓯
盛业涛
陈志杰
邢金龙
文孔和
摘要:本文就科普场馆的科普展品的改进和提高提出了十种方法和手段,并从科普展品的制造、表现形式、造型和展品设计方法等四个方面予以归纳总结。提出了应使展品具有“工艺品气质”和强调“人性化”设计,倡导在展品设计制造过程中采用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方法,同时,有效的技术交流和沟通,可以使名称相同的展品做到“与众不同”。关键词:科技馆 科普 展品 设计 改进
前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现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乃至民族的强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的整体素质。作为提高全民素质、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科学技术场馆和科普大篷车的建设在我国已上升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投入力度,已势在必行。
科技场馆与科普大篷车除基建和车体外,最重要的硬件设施就是科普展品。尤其科技场馆的建设更加离不开科普展品。
继中国科技馆二期工程竣工新展厅向社会开放后,紧随其后开馆了安徽科技馆和江苏科学宫。此后几年间,陆续新建的科技馆还有江西科技馆、山东科技馆、黑龙江科技馆等一些省级科技馆和合肥科技馆、佛山科技馆、维坊科技馆、厦门科技馆等市级科技馆。上海市更是斥资十几亿兴建了规模空前的“上海科技馆”。科技场馆的建设开始呈现出新的局面。与之遥相呼应的科普展品的设计和制造也成为科技馆及科普展品制造单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科普展品
纵观目前业已开馆的科普场馆所展示的科普展品,无论其功能或所涉及学科领域有何不同,都能够将其分为三大类,即创新展品、引进(或模仿)国外科普展品和传统的经典展品。
笔者曾参与了许多科技馆的建设工作,认为展品设计是展区规划设计的核心。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目前国内外现状,在展项选取时按照经典、特色创新和借鉴国外三个原则进行。展区规划中每个板块均有主展项和辅助展项。对于任何一个展馆(或展区)设计方案选取的展品,科技馆(或业主)都要与展品设计和制造单位(或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该展品的设计理念、实施的可行性,尤其是创新展品。笔者认为,包括传统的展品创新都离不开二者之间的相互配合。
事实上,如果将传统的经典展品加以改进和提高能否纳入创新展品的范畴对于科技馆和展品设计与制造单位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观念。传统的经典展品如果在表现的科技内容和形式上没有重大突破的话,这种创新最多也只能纳入低层次的创新活动。只有在展品的表现内容和形式上有了质的突破和升华,这样的展品才能算得上创新展品。
关于创新展品和引进(或模仿)国外科普展品笔者将专门撰写文章,本文根据笔者参与科普场馆建设工作的经历,就现有的传统展品的改进和提高,提出了一些方法和观念,供广大读者参考。
二、传统科普展品的改进和提高的意义
大多数的科技馆在展品征集阶段都会有这样的观念:为什么展品设计和制造单位所提供的设计方案中有相当多的项目是雷同的呢?是否对设计采用了简单的罗列和“克隆”呢?这里不排除由于我国科普产业才刚刚起步,无论从设计理念和从业人员素质都有待于提高等因素有可能导致这一现状产生。事实上,如何加快吸取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也是科技馆和展品设计制造单位所面临的共同课题。但是,在现有设计理念、技术和制造工艺的基础上,能否做到对现有展品的设计概念和档次的提升,也是科普产业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科技馆展区设计阶段,除了有一些展项是第一次在某个科技馆中提出外,有相当一部分的展品虽然名称似乎是与已建好的其它科技馆有些雷同,但在展品详细设计阶段,充分的注意有关设计细节、采用的技术处理手段和制造工艺流程,也同样会使这些展品完全脱离人们原有的传统概念,使展品得到新的生命,真真做到了“与众不同”。
因而,改进和提高传统的科普展品,其意义在于除了提高科普展品的可靠性外,最大限度的避免科普场馆之间的雷同现象,使每个科普场馆就科普展品而言,做到各有特色。
三、手段和方法
下面笔者结合参与科普场馆的建设活动所取得的心得,对展品的设计和制造提出了如下方法和观点:
1、提高制造工艺水平传统的展品采用了大量的木制结构,表面采用防火板、塑铝板或喷漆(或烤漆)加以装饰。这样的工艺是很难满足现代科技馆的要求,存在着如尖角、脱落、变色、磕碰等问题。按照目前材料和加工工艺发展的水准,采用大理石台面和钢架结构并结合传统的制造技术,就可以完全的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案例1:钢结构
图片1 爸爸的鼻子 图片2 差速器
案例2:石木结构
图片3 磁力线 图片4 柔和的电击
2、展品档次的提升
科技馆采用的展品重要的要求之一就是互动性强,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展品就可以不强调精细的做工和造型。如果能够将展品设计和制造出具有“工艺品气质”的效果,将会大大的提高科普场馆这一特殊教育领域的档次和氛围,是实现科普展品精品化的方法之一。
案例:展品“旋转镜”
本文所举的案例是传统的展品“旋转镜”(见图片5)。通过如下几各方面的改进和提高,尝试着实现小展品的精品化(见图片6)。
1)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制作旋转本体,使观众能够清楚的看到光路的三次 反射原理,同时,整个旋转体显示出剔伶剔透的玉质感;
2)采用大理石台面和钢结构支架,使得展台与具有玉质感的旋转体完美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展品;
3)由于旋转体的不对称结构,传统的展品观众旋转时非常费力,不能够在任意角度停止。在采用特殊处理手段后,观众可以轻松自如的操作旋转体旋转并可以在任意角度停止。
图片5 图片6
3、展品功能的深化和改进
有相当多的展品具有一定的潜能,通过技术手段的提高和表现形式的改变,能够扩展展品的功能和增加展品与观众的亲和力。
案例1:无弦琴
“无弦琴”是科技馆常见的展品之一(见图片7),主要用来展示光电效应,造型可以多种多样。如果将无弦琴展品发光(或接受光)的展台表面配上钢琴面板的装饰,同时在电子线路上辅以专业音乐板,配以调音控制、伴奏控制开关等,经过适当的放大处理,就可以使得会弹奏电子琴或钢琴的观众在该展品上能够“弹奏”他所喜欢的乐曲,使得该展品更加“人性化”,与观众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大大增强了展品的操作性和激发了观众的参与热情(见图片8)。
图片7 图片8 图片9
更进一步的正如在下面“
4、展品表现手段的改变”章节中所叙述那样,可以将展品“无弦琴”改变成采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的操作表现形式(见图片9)。案例2:气泡
“气泡”是科技馆最常见的展品之一(见图片10),主要是用来展示波义耳定律。
该展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气源设备(气筒)容易受到损伤,寿命太短,同时无法对比不同粘度流体中气泡的状态。
改进方案1:将气筒换成工业用的汽缸,同时为了增加观赏性,可在透明的流体液柱内放置一个可悬浮的潜水员模型。这样就可以保证气源设备的寿命,并可根据观众操作时供气量的大小,潜水员模型可以上下运动(见图片11)。
改进方案2:将气筒换成工业用的气泵,采用开关控制,同时为了增加对比性,采用三液柱的表现形式,每个液柱内放置的液体粘度不一样。这样就可以提高气源设备的寿命,观众也可以对不同粘度下气泡上升的过程进行对比(见图片12)。
图片10 图片11 图片12
案例3:一笔画
传统的展品“一笔画”(见图片13)设定了统计观众用套圈走完一个行程碰到轨迹的次数,很显然,如果作为观众之间比赛的话,仅仅统计次数是不够的,应该评判次数的同时,评判观众所花费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综合评判观众在时间、次数上的胜败。
下面共有三张图片,通过观察图片13和图片14两张图片可以看出,传统的展品“一笔画”只有一个数码显示器来统计次数(见图片13),而改进后的展品“一笔画”(见图片14)则有两个数码显示器,可以同时统计次数和时间。
更进一步的正如在下面“
4、展品表现手段的改变和
5、展品的造型”章节中所叙述那样,通过图片15能够看出,可以将展品“一笔画”改变成采用观众操作模拟的画笔来画出光电图板给出的图形这一操作表现形式,并在展品的造型上也与原展品完全不一样了。
图片13 图片14 图片15
4、展品表现手段的改变
科技馆展示的展品有许多可以通过表现手段的改变可以获取更好的效果。如利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取代传统的电子仪表演示系统,使得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展品所拥有的信息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再如将电动系统改成为手动系统,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性,也改变了演示效果。
案例1:声音三要素
传统的展品“声音三要素”采用频率计、示波仪和电平指示器来表现声音的三要素:声强(音量)、音调和音色(见图片16)。
如果将该展品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系统来进行演示的话(见图片17),观众不但可以仅仅通过计算机显示屏就可以了解到声音的三要素,同时,由于采用了计算机系统,不仅仅扩充了展品的信息量(借助于多媒体系统),使观众了解了更多有关声音的知识,还从知识的深度上得到了扩充(例如该展品可以显示频谱)。更进一步的可以将展品“声音三要素”造型进行重新设计(见图片18)。
案例2:奔腾的画中马
图片16 图片17 图片18 展品“奔腾的画中马”一般情况下采用电动的表现形式(见图片19),观众 按下开关后观察旋转筒体上画面的改变,展示的人的视觉暂留现象(电影放映原理)。如果将电机带动的转筒改变成为观众自己手动旋转筒体的话(见图片20),不但增强了可操作性,还可以使观众自己了解到速度快慢对画面的影响程度(为什么电影放映要求每秒24帧)。
图片19 图片20
5、展品的造型
随着科技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展品的内外在的质量要求也不断的提高,这不但要求展品有好的内在质量,也要求展品要有好的外观甚至于具有一定意义的造型,以满足科普场馆在内容和展项上的和谐统一。
案例1:弹跳摸高
图片21是传统的展品“弹跳摸高”,图片22是具有造型的展品“弹跳摸高”,通过两张图片的对比,不难看出,新设计的展品由于整个展品造型是由一个巨手托举篮球配以铺设地胶的跑道和背部的彩色喷绘图,使展品与整个展馆的氛围相吻合,给参观者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同时,由于采用了触摸式面板和防误判设置,从整体上提升了展品的层次。
图片21 图片22
案例2:无形杀手 展品“无形杀手”(见图片23)是一个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向观众介绍吸烟的危害性及相关知识。若采用传统的计算机多媒体系统框架,则显得非常单调、乏味。如采用图片所示造型设计,通过简单的香烟盒展台和香烟状的椅子,清楚的向观众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本展品与香烟有关。
案例3:脚反应时间
展品“脚反应时间”(见图片24)是测试观众反应时间的。如采用传统的钢架结构和红绿灯表现,可以达到同样的测试效果,但是,整个展品同样显得没有生命、死板。如采用图片所示造型设计,通过一个模拟赛艇或赛车的外观造型,辅助以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使整个展品充满了活力,大大激发了观众的参与热情。
图片23 “脚反应时间” 图片24 “无形杀手”
6、采用特殊的表现手法
有些展品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如特技音效、特技烟效和特技光效等的表现形式和手法,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
案例:火山喷发
传统的展品“火山喷发”采用的是台式的表现形式,规格尺寸为2×2米,高度为1米。
如果我们采用了如下的表现形式:本展品由采用声光电自动控制的火山立体模型(规格尺寸为5×6米,高度为3米)、多媒体演示系统、动感平台、实物标本及图片文字等组成。现场模拟火山喷发的壮丽景观。本展品场景主要为火山喷发演示的主山体及附属山体。用昏暗天空为背景,以动感平台及声效、灯光、烟火来表现火山喷发中浓烟滚滚,山体震动,熔岩四溢及缓缓从山口流出至冷却的前后一系列完整过程。
对比一下不难看出,这将会给观众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和感觉。图片25 上海科技馆的“火山喷发” 图片26黑龙江科技馆的“火山喷发”
7、展品的大型化
有些展品是可以通过放大的手段,给展品带来新意。使得整个展品具有一定的声势。
案例:动量守恒
传统的展品“动量守恒”采用的是直径小于10厘米的钢球作为碰撞体(见图片27)。如果将碰撞体直径扩大到22厘米,采用七――九个球形碰撞体,使得整个展品尺寸达到了2200×700×2300mm(长×宽×高),这样的展品摆在基础学科展区是非常吸引人的(见图片28)。在澳大利亚科普大篷车巡回展示时,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科普人员不惜代价,将该展项带在车上巡回展示。
图片27 图片28
8、展品的大型化并与布展结合
有些展品不但可以进行大型化处理,还可以与布展工作结合,使其不仅仅成为一项优秀的展品,还成为一个好的布展手段和形式。实际上,有些展品无论其尺寸大小,都可以和布展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案例1:声聚焦
传统的展品“声聚焦”(见图片29)和经过一定放大处理的相似的该展品见图片30。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采用如下的设计方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1)仿照北京地坛的回音壁按照1:4左右的比例建造(直径约16米); 2)该展项既是大型展项,又是声学展区的主要环境,展项与布展有机结合; 3)在大型展项回音壁中的适当位置,设置声学实验室、多媒体演示和查询系统。
图片29 图片30 香港科技馆的“聚音亭”
案例2:辉光球(板)
辉光球(板)是科技馆常见的传统展品,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将其单件或几件安置在展台上。这样的表现形式是拘泥于传统的单件展品概念。事实上,如果将 该展品成组或连成一片,将会完全改变原展品的风格,甚至可以和布展工作完美的结合。如下图片所示的是上海科技馆的展品“辉光球”(见图片31)和国外某科技馆的展项“辉光墙”(见图片32)。尤其是后者可以说是展品的大型化与布展结合的好范例。
图片31 上海科技馆的“辉光球” 图片32 国外某科技馆的“辉光墙”
9、展品表现形式错误的修正
由于受到设计思想、技术和制造等因素等制约,目前在科技馆中尚有部分传 统展品存在着采用了不符合实际的表现形式。就展品本身而言,是一项适合于科 技馆的好展项。如果从各方面综合考虑加以解决,将使这些展项重新焕发出新的 生命。
案例:涡旋和龙卷风
展品涡旋和龙卷风虽然从表现形式上似乎是与客观自然现象一致,但是实际上其形成涡旋和龙卷风的表现过程与自然现象不一致,容易误导参观者。传统的展品“涡旋”见图片33。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制造,上述展品是可以完全真实再现涡旋和龙卷风的形成过程和表观现象。见图片34。
图片33 图片34
10、展品设计中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对于科技馆传统的展品如果仅仅拘泥于固定的设计思维方式,将很难脱离现有的表现模式,使展品陷入重复模仿的圈子内。因而,建立起展品设计中的多向思维是十分重要的,这将使科技馆展品建设中脱离雷同和“克隆”。但是,这些设计必须依赖于设计制造单位和科技馆的有效沟通,取决于科技馆场地、资金等 的具体要求。
案例1:懒惰管
传统的展品“懒惰管”采用的是让金属或非金属板片通过磁性管柱,通过观察不同材料板片在磁性管柱中的运动速度(快慢),向观众展示电磁感应现象。但是困扰该展品的是由于观众极有可能将铁性板片(如:一元的硬币)放入磁性管柱中,从而造成堵塞,影响展品的正常功能。见图片35。
如果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将磁性管柱改成不同材料或相同材料但内壁形状不一样,而观众只是将磁性板片放入管柱中,则可以同样的演示电磁感应现象,不会产生管柱堵塞现象。见图片36。更进一步的思考,如果将该展品设计成钟摆形式,那么,不同材料制作的钟摆在磁场中摆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见图片37。
图片35 图片36 图片37
案例2:秋千
“秋千”也是科技馆常见的展品之一,无论是多维旋转秋千还是电磁秋千。如下图片和图示。图片38是中国科技馆的展品“旋转秋千”,如果换一种设计思想,在场地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采用如图片39(国外某科技馆)所示的大型展项“旋转秋千”(整体采用的是钟摆造型),这就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展品,给观众带来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更进一步的思考,如果采用逆向思维的设计方法,就会产生如图片40所示的结果。该方案的设想是:假设观众是静止不动的,而作为观众运动的参考物房间是摆动的,同样将会使观众有在秋千上摆动的感觉。这样的展项如果将房间内饰和家具摆设布置好后,将会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会十分强烈,同时该类展品适应观众的年龄段得到了扩大,适合更小年令观众的参与。
图片38 图片39 图片40
四、总结
本文对科技场馆的传统科普展品的改进和提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手段,文章中提出的一些改进措施在实际中大部分已经通过了实践的考核。归纳起来,在展 品设计制作中,应特别注意如下内容:
1、在展品制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跟上技术、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发展水平,其方向是设计和制造出具有“工艺品的气质”的展品,这将是实现科普展品精品化战略的方法之一,并将会大大的提高科普场馆这一特殊教育领域的档次和氛围。
2、在表现形式上,科普展品应该更加强调“人性化”和与观众“亲和力”,只有这样,才能大大增强了展品的操作性和激发了观众的参与热情。
3、在科普展品的造型设计上,应要求展品要有好的外观造型甚至于具有一定意义的造型,以满足科普场馆在内在内容和展项外观上的和谐统一。
4、在设计科普展品过程中,应脱离出陈旧和固定的设计方法、设计理念,更加强调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设计方法。
五、结束语
对传统的科普展品的改进和提高从实践上讲,是切实可行的,它对于提升科普展品的层次和避免“克隆”现象,具有很好的促进意义。科技馆(业主)和展品设计制造单位(供应商)就展品进行了有效的技术交流和沟通后,名称相同的展品是完全可以做到“与众不同”。
六、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