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寒地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最终五篇)

时间:2019-10-24 19:1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寒地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寒地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

第一篇:长寒地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城市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寒地特殊的地理及气候因素,居民在冬季对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更是大大降低。对住区内公共空间的设计进行研究,创造具有寒冷地区文化特色的友好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

关键词:寒地;友好交往;住区;公共空间

一、引言

国内对于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从住区规划、环境设计、交往空间等方面,而基于地域气候视角下对于住区公共空间的研究,也只是从宏观的角度来阐述了气候因素对于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影响。因寒地气候区,冬季长、气温低、寒风冰雪天气较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且现有的大多数住区内公共空间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也面临更多困难,直接影响到住区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问题。

二、影响因素

1.地理环境因素。寒地城市位于北半球北纬45°以北的高纬度地区,特点是冬季漫长,日昼及日照时间较短,季节变化明显。尤其东北地区,由于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处于严寒、降雪、寒风等恶劣气候状态下,造成住区公共空间的使用率下降,出行不便等状况。2.行为模式影响。人的行为模式主要分为:必要性活动(是指为了满足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不得不进行的一些活动;自发性活动(只有在时间、地点等条件允许下,并且人们有参与其中的意愿的情况时才会发生;社会性活动(指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从这三种活动类型可以看出,人们在公共空间的活动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其中物质环境是一个主要因素。当户外环境的质量欠佳时,就只能发生必要性活动;当户外环境质量较高时,在发生必要性活动的基础上,户外活动时间具有显著的延长性,同时自发性活动发生的概率增加,伴随着自发性活动质量的提高,自然地社会性活动的概率也会逐步增加。

三、问题研究

1.设计思想忽视人的社会性。城市空间具有相应的社会属性,住区也应该是物质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结合。某些住区在空间环境设计上缺乏对居民日常生活的调查研究,设计中对人的社会性关注不够,不能很好的满足居民的行为活动需求。造成很多方案虽然在设计图纸上严格符合规范要求,采光、通风、间距等都很有理、很美观,但是建成环境和居民使用反映却差强人意,尤其体现在寒冬季节。2.空间可使用时间短。地处寒地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设施的使用受到季节及时间影响较大,而由于不少住区的空间环境设计片面注重空间环境设计的形式化,往往不能很好的为居民在各个时间段的使用,这实际上造成了公共空间的浪费。没有创造出方便、温暖的交往场所,使住区公共空间没有承担应有的社会角色和功能属性。3.地域文化的缺稀。当前的住区设计定位不同程度的存在追逐时髦等倾向。不考虑气候和地域文化的差异造成“千城一面”的公共空间,这种没有识别性的城市住区也难以使居民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无法促进交往。4.住区舒适度降低。住区公共空间的活动设施、活动类型的缺乏,导致冬季住区公共空间长达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无人问津的惨状。住区内部陈设简单的健身器材、儿童娱乐设施,对于寒冷气候的冬季,也只是住区环境中冰冷的摆设,却没有真正地考虑到住区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对于住户的需求,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与设计,创造出适合寒地城市住区冬季公共空间的适宜场所。

四、冬季又好理念的住区公共空间

对于寒地住区在进行公共空间的设计时,应着重寒地气候因素与其他环境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一方面改善住区公共环境能抵御寒风的气候,创造出适合居民在冬季进行户外活动与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注重冬季气候环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创造出适合寒地气候的住区公共空间。1.增加文化活动。在冬季,居民除一些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如上班、买菜等,大多数时间在室内度过,因为住区室外环境是寒冷的,无法提供良好的、热舒适的室外空间,因而要想吸引居民冬季在室外环境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和社会交往,通过改善住区的气候环境,创造出防风、防寒的热舒适的公共空间。既促进里邻里交往,又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使住区充满生机。2.优化气候环境。保证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相互渗透,改善冬季寒冷气候因素对住区公共空间的影响,提高住区整体热舒适度的微气候,减少冷风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交往的影响。随着冬季寒冷气候因素的影响,要保证其铺装、材质、设施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并合理的种植枝叶茂密的高大常绿乔木和低矮灌木,可以抵挡冬季冷风的侵入,优化住区内的气候环境。3.营造人文环境。居住区公共空间是居民生活重要的交流纽带与生活润滑剂,只有以人为本的设计才能满足当代社会应该具有的人文气息,在寒地这一点更为重要。通过对住区公共空间的研究分析,提出适宜寒地气候的住区冬季友好的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从而创造出满足人们日常活动需求与社会交往的住区公共空间,对于长春市住区公共空间的阶段性的调研成果,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更加深入研究,并希望能够将成果应用到实践项目中,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的可行性。希望通过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及实际建设,将长春市住区的公共空间建设更加舒适宜人。

五、结语

针对寒地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与研究,通过对必要性活动空间的优化设计,使得在这里进行必要性活动的人们通过空间的优化来进行一定的交流与沟通。当人们的内心需求得到满足时,也为下次进行愉悦的必要性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周而复始,我们相信这里的必要性活动空间会转化为社会性活动的空间,为在冬季的人们提供舒适宜人的友好交往的公共空间提供可能,这也是研究的最终目的与美好希望。

参考文献:

[1]杨德昭.新社区与新城市——住宅小区的消逝与新社区的崛起[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2]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05.

第二篇:寒地地下公共空间心理生理感受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建筑构造2》 论文名称:指导教师: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 号:联系电话:

结课论文

严寒地区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使用者生理和心理需求因素研究

刘圆圆 林 炯

建筑学11-2班

120103711064 *** 2015年5月

严寒地区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使用者生理和心理需求因素研究

林炯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鞍山114001)

摘 要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逐步成为现代大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下空间固有的特点及人的习惯性思维定势,人在生理、心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感受和需求。从安全、舒适、便利、健康等角度分析了地下公共空间的空间形象,指出其内在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人的影响。〔关键词〕 地下公共空间;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 TU443 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和密度不断增加,发展利用地下空间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近年来,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地下空间与土地矿产资源一样,是城市建设的新型国土资源,已成为各大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但是,地下空间环境单一,缺乏自然空间,缺乏人与自然相互的“对话”机会,由此形成的内部环境与地面空间也不相同。针对目前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热潮,设计良好的地下公共空间 环境尤为重要。

本文从安全,舒适,便利,健康等角度,根据地下空间的不可逆性,低可视性以及公众文化等因素,全面分析地下空间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的影响,以便提高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水平。城市地下公共空间概念

2.1概念:城市地下公共空间是指包括地下街,地下商场,地下教室,地下体育场,地下医院,地下实验室等地下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以及由以上集中功能组合成的地下综合体,更广义的概念还包括地下交通盒地下人防空间。

2.2分类: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生活所必备的,种类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类型;

(1)商业服务功能的地下公共空间:此类设施一般包括地下商场,地下餐厅(饮食店),地下旅社等。地下商业服务设施中最典型的是地下商业街。严寒地区的地下商业街占地下空间开发量最,经济效益也很高。(2)地下办公设施:办公需要安静和安全感,正吻合了地下空间的特性。因此,地下办公设施也是比较常见的地下公共设施之一。城市很多高层,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地下部分,也往往被作为地面办公功能的延伸,用于办公功能。(3)地下文化设施:地下文化设施主要指建于地下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科技馆,图书馆等此类文化设施一般都有需要安静,利用人工照明等特点(4)地下体育设施:地下科教设施是指建于地下的各类体育场馆,游泳池,体育训练基地等,尤其以前两者为主。(5)地下娱乐设施:地下娱乐设施主要指建设于地下的影剧院,音乐厅,舞厅,俱乐部,游乐场一集其它各类娱乐活动中心。(6)地下科教设施:地下科技设施是指建于地下的各类高教院校和科学研究勘测设计机构等。(7)地下医疗卫生设施:地下医疗卫生设施指建设于地下的各种医疗,卫生防疫站,专科防治所,检验中心,急救中心等。(8)地下文物古迹类公共设施:地下文物古迹公共设施指地下具有保护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9)地下其他公共设施:地下其他公共设施如地下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福利场所等。2.3地下公共空间的特征

(1)可为人类的生存开拓广阔的空间: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为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展,提供了具有很大潜力的自然资源。有人估算,即使只开发相当于城市总容积一半的地下空间,就等于全部城市地面建筑的容积。(2)具有良好的抗灾和防护性能:地下建筑处于一定厚度的土岩层覆盖之下,可免遭包括核武器在内的空袭,炮轰货爆破等破坏,同时也能较有效地抵抗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3)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密闭性:岩土的这种特性致使地下建筑周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温度场,对要求恒温,恒湿,超净的生产或生活用建筑非常适宜。尤其对低温货高温状态下贮存物资,效果更为显著。(4)施工条件较复杂,造价较高:城市地下工程往往是在大城市形成后兴建的,而且要与地面已有的建筑,交通设施等配合与衔接,一般讲,城市地下工程的施工较复杂,工期较长,工程造价较高。据近几年国内外建设成的地下铁道不完全统计,每千米含车站及设备等,造价约3-5亿人民币,国内有的地方还更高一些。地下公共空间的空间形象

由于地下空间是通过“挖洞“的方式获得相应的空间,其内部空间的特点是其内部空间可分为实体空间和心理空间两类。实体空间的特点是空间范围较明确,各空间之间有比较明确的界限,私密性较强。心理空间的特征是空间范围不太明确,私密性较小,处于实体空间内,因此又叫”空间里的空间“。

在人的生活需要中,首先应当满足生理方面的需求,其次要满足心理上的需求。人的心理需求主要是指思想状态、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习惯等等。这些心理上的要求所需要的空间就是心理空间。

地下建筑心理空间既有实际作用,又有心理作用。一方面它能为使用者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另一方面,人们在地下空间内常有压抑感,良好的心理空间能够改变人的观感,从而帮助克服这种负面心理感受。

众所周知,地下空间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中,心理方面的问题是最主要的障碍。由于与户外隔绝,地下空间与地面环境的联系只能借助有限的洞口,人在地下活动时,往往因空气不流通、湿空气难以排除等问题而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当他们进入地下空间后,难免会产生压抑感。3.1地下建筑的空间特点

地下建筑被封闭在地表之下,没有阳光和水,没有外部景观和自然景色,而且,由于难以利用自然光线,人们无法形成时间观念,这是引起人们不安的原因之一。

封闭的地下空间中,缺乏人们在地面环境中所熟悉的环境声、光线及自然景观,没有鸟语花香,无自然的风感,会使人们产生身处完全陌生的环境时会有的恐惧和反感,并有枯燥乏味、与世隔绝等不良的心理反应产生。

人们身处特别的环境,加上个人体验、宗教传统等文化背景的影响和潜意识中对地下空间的消极认知,不少人可能会产生幽闭恐怖感,联想到阴曹地府、闭塞的坟墓、坍塌与骚乱、潮湿与不舒适等,这是引起人们心理障碍的又一原因。

人们身在地下,担心水灾、火灾、断电、窒息、骚乱等灾难降临,时时有种恐惧心理。

由于习惯上的偏见,一想到无窗的地下生活,就存在一种否定的印象,总要联想到穴居社会与原始的文化,总容易把地下居住与贫困、地位低下以及临时避难所相联系。地下空间是封闭的,因此其扩建和改造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地下公共空间环境分析

与地面隔绝给地下空间带来了优点,也有一些弊端。分析地下公共空间的环境特征,主要用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 4.1生理因素

(1)天然光线不足

照明是地下公共空间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重要生理标准。

人体对包含外界可见光及非可见光成分在内的某些光线能直接有所反应。光的强度和光线成分对动物的再生作用,活动,体质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光还能诱发出神经激素,影响新城代谢。而地下建筑物由于处于封闭状态,天然光线严重不足,因此采光大部分需要依赖人工光源照明,在这种情况下采光就成为设计地下公共空间时应考虑到的重要生理指标。

(2)新鲜空气不足和室内空气污染

为了防止地下公共空间中污浊空气的积累,并且把地下公共空间中多余的热量排除,需要进行适当的通风。

(3)湿度大

在每年的雨季,如果通风除湿措施不力或设置不当,地下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很难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4)非正常噪音

过强或过弱的噪声都容易使人感到心情烦躁,精神疲乏,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

4.2心理因素

(1)地下空间对人们的正面心理影响

通过与地面环境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到两点地下空间带给人们的积极心理作用。a. 满足探奇的心理体验:现代社会中由于物质和信息交流手段的加强,人们接触新事物的机会大大增加,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我们生活周围越来越多的是人们所熟识的东西,很难发现令人惊奇的体验;而地下空间提供了这样一种机会,让人们在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中可以满足被心理学家称之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利器“的探奇心理,例如在一些开发相对完善的城市地下街,人们逛街的兴致明显高于地面商业街。

自我意识得到加强:同样地,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似乎要求人们成为这个社会高速运转的一个零件,越加程式化的生活让人们变得厌烦和迟钝。而人之作为个体的人,人格上的独立是必需的。在无法改变社会现实的情况下,地面公共空间的完全开放往往让人更加无所适从。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不同的是,前者提供了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环境,在地下街,人们更多关注自己的感受,逛街和购物建立在“这是不同地方,应当不同体验“的认知上。因此自我意识得到加强和肯定。b.

(2)地下空间对人们的负面心理影响

a. 物理环境改变造成的不安全感:人毕竟不是穴居动物长久以来对于地表环境的适应已经成了依赖,人们习惯冬冷夏热,在这里地下空间所具有的恒温恒湿,隔热,遮光,气密性等诸多优势正成为人们心理上的羁绊,首先是对陌生环境的不安。缺乏对环境的认同感: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公众的“从众心理“正是社会性的体现。人在任何一个环境里,总是希望尽快地被环境所接受;同时公众总是期待着设计者创造出易于产生认同感的环境。但是人脑中一些偏见不同程度阻碍了认同感的产生。当然,地下环境接触多了以后,自然会产生新的认同因素。b.

4.3人的需求

(1)天然光线引入 为地下公共空间引入天然光线对于改善地下公共空间环境具有多方面作用。这既满足了照度要求并且节约采光能源,还满足了人们感受阳光,感知昼夜交替,阴晴变化,季节交替等自然信息的心理需求,同时,地下公共空间中,天然光线的采用可以使空间更加开敞,从而减少地下空间封闭,压抑,单调,方向不明,与世隔绝等不良心理感受的负面影响。此外天然光线对人体健康也十分重要。

(2)空间舒适性的营造

指适合于人在其中活动的舒适的环境氛围,因为地下与人熟悉的地面空间环境有很大差异,容易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例如

热湿环境控制:温度一般问题不大,湿度需要做好防潮防水问题。听觉环境控制:保证一定的传递清晰度。嗅觉环境控制

空气质量的控制:排除地下公共空间中所产生的污染,解决室内新鲜空气的问题。

(3)空间方向性的明确

在地下空间中,整体的体量和形态是不可见的,缺乏参考信息,容易失去方向感,容易产生焦虑,因此需要明确的空间指示来引导人。

(4)合适的比例和尺度

对空间大小的唯一标准是人,所以合适的尺度是空间感受的重要指标。

(5)公共空间的艺术气息

在满足一定生理心理要求后,人们还有对艺术,对美的更高追求。结束语

总之,随着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将大大提高,而深入探讨其人在生理上心理上对其的感受和需求。是进一步发展地下公共空间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刘冠男.寒地城市地下节点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硕士论文D].吉林长春:吉林建筑大学.2013 [2] 李梁.城市地下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探索[硕士论文D].天津:天津大学.2004

第三篇:冯帆-提纲-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设计研究

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设计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研究的背景

1.1.2国外相关课题研究的现状 1.1.3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的现状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概念定义 1.3.2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

第2章 高校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设计相关理论

2.1高校校园教学中心区的形成及发展 2.1.1高校校园教学中心区的历史沿革

2.1.2高校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的形态类型

2.1.3高校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的发展趋势

2.2理论基础

2.2.1现代城市设计理论

2.2.2校园规划及校园建筑设计理论

2.3高校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2.3.1地域与自然条件

2.3.2校园的总体规划和格局

2.3.3校园的历史文脉和人文特征

2.4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设计原则解析

3.1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的构成要素 3.1.1教学区的建筑布局

3.1.2教学区的景观环境

3.2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3.2.1 寒地特殊的自然条件

3.2.2 学校类型和布局发展

3.2.3 历史因素和文化延伸

3.3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的设计原则

3.3.1适应寒地特殊气候

3.3.2满足学校动态发展

3.3.3融合历史文脉传承

3.4本章小结

第4章 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建筑空间设计对策

4.1教学中心区空间界面形象的整体观 4.1.1高效适寒的整体布局 4.1.2合理优化的区域划分 4.1.3分合并重的位置选择

4.2教学中心区空间界面组合的秩序化 4.2.1核心建筑位置的选择 4.2.2连接界面的复合性功能 4.2.3围合界面的多层次整合

4.3教学中心区空间文化的延承与创造

4.3.1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发展

4.3.2地域文化的体现与发扬 4.4本章小结

第5章 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景观环境设计对策

5.1 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宏观环境构架

5.1.1利用自然条件创造核心景观

5.1.2结合规划结构完善线性景观

5.1.3协同建筑布局的节点性景观

5.2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中景观环境塑造

5.2.1广场景观环境

5.2.2核心景观环境

5.3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微观环境表达

5.3.1使用便利的道路设计

5.3.2适宜寒地的绿化配置

5.3.3彰显个性的景观雕塑

5.4本章小节

第6章 总结

第四篇:人性化的办公空间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室内办公空间环境的设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归纳总结与理论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办公空间的规划与设计进行解读与思考,从办公空间人性化设计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色彩、材料等相关因素,并提出了办公家具与精神文化的的策略与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旨在为营造未来美好舒适的办公环境提供相关设计理论与建议。

【关键词】办公空间;人性化;环境;设计

随着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发展趋势,办公空间已经成为人类活动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权威人士统计,“办公族”大约有1/3的时间在办公室中度过,办公空间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和情绪,甚至决定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成果,因此,办公空间环境的设计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一、办公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进行室内设计首先就是空间合理规划。巧妙的空间规划打好了基础,余下的工作便更方便展开进行;办公室合理空间规划的一大特点就是工作空间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考虑到办公室的功能和程序的安排设计,办公空间的次序应是多种多样的,可利用半开敞式隔墙来分隔空间,例如玻璃或镜子使空间在视觉上更加流通;利用陈设、家具、绿化来点缀空间;借助于维护面的引导和延伸,像天花板和地面的抬高或凹入,台阶的穿插来起到暗示空间区域的作用。

二、人性化办公空间的因素

(一)空间尺度

办公空间跟人的活动紧密相关,所以在人性化办公空间的设计中,空间尺度与比例问题尤为重要。从空间的结构、设施的布置到细部的处理等,获得最佳的位置、造型或结构,营造不同的空间效果。在空间的构造中,一个物体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就是比例,即是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之间的关系。如大尺度的空间,给人以心理上的距离感。而加入小比例尺度在大空间里,使空间更加具亲和力;由于人们在空间环境中不断地运动,注重室内空间的形状、大小、人类活动路线的合理安排,可以使每一部分的空间尺度和人的活动在空间相互协调,会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相互交流合作。只有把握住了整个空间尺度与人体的关系,才能为人性化办公环境的建立打下基础。

(二)色彩运用

办公空间色彩的选择很重要,色彩影响着人们的某种情绪,也可以使人们产生精神共鸣。在办公空间色彩的选择上应符合企业和企业形象的特点,其色彩配置应按照“大跳跃、小和谐”的原则。办公空间是人们长期存在工作的地方,每一种色彩都有它所传达的情感,给人以不同的心理体验,并且和室内的材料、质地、照明等因素相联系,所以应注重统一性、和谐性。办公空间的环境色宜用低纯色为宜配色时用同一色相中性色为主,通过明度变化来配色,强调局部色彩对比,凸显主体色彩,构建丰富空间环境,创造一个具有良好气氛的办公环境。

(三)材料选择

在办公空间材料的使用上,应从使用者的感受出发,材料的选择更趋于理性、成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舒适度,体现人性化设计。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对比的手法进行空间气氛的营造,带给人的心理感受。质地光滑与粗糙,刚与柔的碰撞都会制造不同的效果。

三、人性化办公设施

(一)办公家具要符合人体工程学

因为办公族长时间伏案工作会导致身体疲劳,办公家具应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减轻工作负担。现在很多座椅靠背和头枕,扶手座椅可以调整高度,分别满足不同的办公使用者。有些背部有透气的网状材料,设置了一些可调的腰部支撑力性能,分别达到支撑身体的愉悦或疲劳的需求。办公家具的组合直接关系到员工带来最舒适的感觉。

(二)办公设施要具有灵活性

办公设施的灵活性体现在办公设备和办公柜、书架的设计中。如可自由组合的新型桌子,即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和别的桌子拼成一组的大桌面,能够满足办公灵活性需求。

四、精神文化的办公室人性化特征

(一)办公室绿色空间的追求

人都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同时自然景观也有缓解工作压力和获得视觉冲击的作用。将充满活力的绿色植物和景观纳入办公室,无疑可以进行调节,以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目的。因此,可以尽量引入植物、山石和水体等富有自然气息的人工环境于工作空间当中。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净化办公空间,调整房间的温度,为现代办公提供高品质的空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绿色植物应考虑到办公空间的大小和高度和宽度。在大型会议室可选用如龟背木、龟背竹富贵竹、孔雀木等大型植物,放置在矮柜旁边做间隔之用。桌面上的绿化主要以小盆景点缀,如万年青、文竹等,使紧张工作中情绪得到调节。

(二)办公空间风格与情趣

设计风格不是刻意模仿,也不遵循紧随其后,办公空间的设计要在解决特定的空间问题中去思索、去发现,去创新,在创作自身人性化空间特色。可以在办公环境中设置了一些有趣的空间,或改变办公家具的组合方式,它可以给人新鲜感,从紧张工作中得到缓解,营造办公空间环境个性化。

五、结语

空间是人的空间,人是室内设计的主体,办公空间是为人的工作、活动而设计的,怎样设计出有利于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办公空间设计的首要出发点。办公空间设计首先要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求,更应在设计上考虑到空间环境对人心理、生理和情感的影响,在以人为本”思想的前提下,要求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创造有利于人们工作,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办公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巧.现代办公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07-11

[2]董泽钦.当代办公空间的环境规划与设计浅析.《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4-15

[3]张小华.论现代办公空间“以人为本”的设计.《中华建设》-2008-03-28

第五篇:高端住区规划与设计深圳星河丹堤案例研究

高端住区规划与设计_深圳星河丹堤案例研究

住宅特集..SPECIAL COLLECTION OF HOUSING

高端住区规划与设计

—深圳星河丹堤案例研究

陈方

摘要/在政府住房供给政策调整及居民日益提高的使用 要求的背景下,高端住区开始面向更宽的市场面,从而 在规划设计中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与趋势。以星河丹堤 为案例,从产品分布、规划布局、自然生态、交通组织 及自由住宅功能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具有一 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政府住房新政策高端住区规划设计深圳星 河丹堤..ABSTRACT/ With adjustment of housing policies and increasing marketdemand forupgrading inhabitation,thehigh-end community is facing a wider range of market.There occur some new ideas and tendencies in planning and design.In the case study of the Galaxy Dante, a Shenzhen waterfront village, the analysis and principl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paper in terms of the type of production, the layout of

planning, natural ecology, traffic organized, and the “unrestricted”

house,whichwillbeofcurrentsignificance.KEY WORDS/ government new policies for housing,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high-end residential district, Shenzhen GalaxyDante 新政与高端住区的背景研究

自去年初国家采取一系列控制房价的 住房新政策(以下简称“新政)以来,高端住 宅面临着来自市场、政府及公众等方面的 挑战和压力,这种压力继而转化为对设计 层面的更高要求。国外或其他地区住房供 应采用政府及商业市场双轨供应,新政涉 及的领域更多的是集中在政府津贴房,如 香港、新加坡等与大陆类似人口及文化背 景地区,均采用了公屋政策,用以平衡住房 市场的高价格。而住房市场则成长为高端 物业领域,其高昂的地价也从侧面补贴了 公共用地的优惠土地成本。

新政的目标是希望居者有其屋,同时 鼓励更多的人进入中产阶层。目前,高端住 区虽然处于浪尖,但却有品质高端化的趋 势,量减而质升,对高端产品规划设计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政,开发商往往采用 以下方法来应对:充分升值30%的合法高 端领域,灵活转换70%的低端物业,认真 研究低端物业的市场特征。..高端社区规划设计的几种发展趋势— 深圳星河丹堤案例研究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成长,新贵不断 涌现的同时,作为基础的中产阶层正在扩 大,其居住需求远远超越了新政的面积上 限。原来仅仅面向富人的高端产品将面向 这个新兴阶层。高端产品已初步呈现多元 化的趋势,别墅的外延不断扩大,出现了多 种House复合形态。星河丹堤项目属于高 低层复合型高档山水社区(图1),区内有独

栋别墅Villa House、联排别墅TownHouse、空中别墅Loft House、台府

别墅 Terrace House等。..2.1 高端住宅规划中的新城市主义理念 伴随着汽车私有化的进程,大量富有 的城市居民乃至中产阶层开始从城市迁往 郊区,这种现象称之谓“郊迁”,随之而来 的便是城市中心区的衰败与萧条,城市税

收的锐减。为重振城市中心区,西方学者及 城市行政当局提出了一系列的城市重建及 更新计划,即“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 运动体现了西方世界对于城市人文价值的 一种回归与追求。在星河丹堤设计中主要 体现在以下3个要素:

1)公共城市界面的缔造(Urban Corridors)项目位于未来城市发展中属于较好的 区域,西面为已建成丰泽湖一、二、三期,如何有效结合原有社区会所及商业设施进 行城市设计是本规划考虑的一个重要层面,尤其是示范区部分。

2)社区商业的尺度控制与氛围营造 相对于常规的社区商业,本规划更侧 重商业的交流氛围,以及社区配套设施的 城市共享性及经营性,由于原有会所以及 会所前广场的尺度过大,功能性空间太少,致使其难以形成良好的城市居住空间,因 此在设计中尽量化大为小,通过塑造一个 个不同的广场以及院落空间,在充分完善 社区功能的同时,使得其空间更加丰富,更 富有层次感。

3)公共设施组成

示范区公共设施位于用地红线以外,其中,外向公共区公共设施包括:公共会所 及售楼、商业街、下沉广场、台阶湖景广场、游艇码头、会所内庭、幼儿园、超市、社区 入口大门等;内向示范区公共设施包括:亚 热带泳池、湖景泳池、咖啡吧、SPA按摩 池、儿童泳池、水下吧台、水上音乐台、观 景牌亭等。

2.2 自然、生态的充分挖掘与营造 在规划布局上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在 原有台地的基础上,打造坡地形态,并按产 品类型布置了公建组团(公共示范区)、连排 别墅组团、台府组团、空中花园豪宅组团(高层),山地别墅组团。并以湖堤为起点,规划了两条拾级而上的生态谷地。

1)竖向设计..—自然资源整合与构建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收稿日期:2009-02-06

518060)

建筑学报..2009.5 ARCHITECTURAL JOURNAL

社区离不开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尤其 作为低小高层社区,还必须考虑坡地形态 的利用营造,并在低地规划水系,既有地面 排水功效,同时水边坡谷成为该项目的自 然背景。生态绿谷、山体、湾口等自然景观 将社区分割成若干组团村落。尤其是小高 层分成2个组团,有利于保护山景视觉通廊 及山体。

3)沟谷的利用、水质研究及水系管理 利用现有冲沟及水库等自然环境,设 计了亚热

带式人工水景,采用相对独立的 水位控制及循环系统,利用道路等小区设 施设置水闸,形成叠水、叠泉、从而保证小 区内的不同标高的水位恒定。社区内水系 也是雨水收集的重要渠道,由专业水处理 公司来保证水质。

4)植被的保留与营造

根据植被分析,原1号地块山体植被情 况较好,规划中尽量予以保留;

2、3号地 块现有植被较少,以营造为主,包括生态绿 谷景观带等,尤其是3号地块的2个高层组 团,规划了大型庭院,作为小区的生态植物 园区。..2.3 规划布局的新变化—高者愈高,低 者欲低,高低互依

高多层错落布局:为了保护原有地形 的轮廓线,建筑布局采用多层靠水,细小尺

度的空间刻画,营造House与自然生态融 合;高层退后依山而建,且分成2个组团,相距150m,保证整个小区的开敞通透,通 过控制高层组团尺度与规模,来烘托自然 生态的大背景。高层无阻挡,北面湖景和南 面山景成为高层的卖点。低层House住宅,感受自然庭院;高层住宅占天观景,相得益 彰,成为中国土地资源紧缺的背景下,高端 社区的一种布局新趋势。..2.4 交通规划设计 1)车行景观系统

鉴于汽车私有化的趋势,本设计给予 车行景观较高的重视,结合基地自然环境 创造多样性的景观停车方式。通过曲线路 网结构形式吻合花园社区的车行运动景观 特点,车道系统与水景的时分时合,有利于 创造多样性车行景观。区内车行主要由区 内环路及尽端支路组成,2个高层组团各自 成环。在2号地块利用地形高差在入口北部 的绿谷路上设计了牌亭,车行系统采用高 架的方式,有效地达到人车立体分离,同时 在车行道上设置了观景平台,北向为湖景

(示范区),南向为生态绿谷景观,真正实现 了景观行车。

2)独立步行系统

该社区沿河规划了一条步行主轴,并 相互贯穿成完整的步道系统。示范区步行 系统连接城市广场、商业、会所、临水台阶 广场、地中海风情水景、临水公共步行栈道 等,生态绿谷步行系统连接临水公共步道、生态谷,冲沟则被利用成观景平台、临水公 共步道、椰林景观、景观车道等,1号地块 步行系统主要包括私家登山道/临水林荫 步道,景观车道等。..2.5 人文精神与社区文化

建筑立面体型设计借鉴夏威夷现代滨 海风格,颜色以深灰、暖白、木黄灰为主,材料主要包括喷涂,局部面砖、石材、钢材、木料等。其中示范区会所改造立面设计在 立面构成方面,以树枝为主题,模仿树枝的 形态构成网架,磨砂玻璃与透明玻璃相互 交叉构成立面的主要形式,住宅建筑风格 上采用

田园坡屋顶与赖特现代乡土风格相 结合,达到多元化及相得益彰的效果。设计

强调细部或节点设计,通过现代材料与构 造来表达传统线脚,阳台栏杆简练轻巧。并 通过一些节点构件,使整个立面形象清新 典雅,对每幢住宅楼梯间、入口做进一步处 理,设置门厅作为过渡空间,丰富立面形 象。鉴于深圳夏天气候炎热,多用仿木铝合 金格栅遮阳,以求夏威夷式的阳光明媚的 效果。..2.6 自由住宅理念

高端住区的使用者生活要求日益提高,出现了个性化趋势,主要体现在:1)自由平面—居住功能多元化,在普通居住功 能基础之上,增加健身、娱乐、视听、展示、办公等综合功能;2)自由交通..—无障碍 设计:私家电梯、湖景电梯;私家入户路、上山路、私家双车位等;3)自由绿化..— 本项目设计了多层次的庭院空间:前后私 家花园、各层露台花园、内院式、双院式等; 4)自由增值空间(不计面积空间)—地下 室空间+光院、半山Townhouse 的两层 架空空间、双中庭、空中前后大进深花园、阳光房、各层大露台等。..■..ARCHITECTURAL JOURNAL 2009.5建筑学报

下载长寒地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寒地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