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改写作文[5篇模版]

时间:2021-02-04 12:4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泊船瓜洲改写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泊船瓜洲改写作文》。

第一篇:泊船瓜洲改写作文

泊船瓜洲改写作文6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泊船瓜洲改写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泊船瓜洲改写作文1

太阳收敛起刺眼的白光,像一位羞红了脸的新娘子,隐到西山背后,一道斜辉铺在奔腾不息、气势磅礴的江水上,反映出万道红光。我坐在小船上逆流而上,望着蔚蓝的天空和墨绿色的山峦,听着船头击浪发出的清脆的、均匀的、悦耳的声响,心中不禁生出一种殷切的思乡之情。

一轮红日西下,天色傍晚,我乘的小船在瓜洲靠岸停泊。这儿离钟山已经很近了,越过那几道山就是我朝思暮想的家乡。此时,儿女们大概正在与他母亲念叨远在京城为官的父亲吧!妻子呢?是不是正在给孩子们讲述他们的父亲当年刻苦攻读的故事呢?

光阴荏苒,时光流逝,不知不觉已是春天了。江南是一派绿意葱笼欣欣向荣的景象,燕子飞,布谷叫,春风荡漾,杨柳绿了梢头映衬着含苞欲放的红桃。江南万里春光无限。

眼前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禁使我想到明月高照,碧空如洗,踏上一叶扁舟扬帆而去,在全家毫无意料的情况下回到家中,举家大小一定会喜出望外,那是一种多么美好令人向往的神情呀!什么时候我才能领略那样的一种人伦之乐呢!

泊船瓜洲改写作文2

春风吹拂着大地,万物复苏,花红柳绿,莺飞燕舞,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远处传来人们阵阵欢声笑语,可是我王安石,却一筹莫展,一种伤感油然而生。

我乘船来到了瓜洲渡口,放眼望去,京口到瓜洲只有一江之隔,我的家乡——钟山也不过几座山之隔。此时此刻,我更加感到孤独,更加思念家乡的一草一木和亲人。你瞧,那些花瓣有微风陪伴,散发着醉人的清香;树木有绿叶装扮,引来了蜜蜂蝴蝶翩翩起舞。而我呢?我什么时间才能像这春天万物一样,在事业上飞黄腾达呢?猛然抬头,看到头顶悬挂一轮明月,我仰望苍天大声呼唤:“明月啊,你何时才能照着我回到我日夜思念的家乡呢?”泪水,无声无息地模糊了我的双眼。

泊船瓜洲改写作文3

王安石坐船从京口到瓜洲出差。途中小船停靠在瓜洲的长江北岸。这时,王安石看到了山顶上有几户人家,门前父母妻儿聚在一起吃饭,就想起了自己的亲人。虽然自己的家乡离这只隔几座山,但是,由于自己公务缠身,不能回到家乡。王安石心中升起了无限的惆怅。

这是新年的春天了,春风又一次的吹绿了长江两岸。看花红柳绿,莺飞燕舞,王安石望着家乡,自言自语地说:"要是现在能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该多好啊!”他环视四周仰望蓝天大声地说:老天啊,花瓣有微风陪伴,散发着清香;树木有绿叶伴随,带来了清新的空气。而我呢?老天啊,我有谁来伴啊!明月啊明月,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自己的家乡呢?”

泊船瓜洲改写作文4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带大家穿越到一千多年的宋朝吧!在个风平浪静的晚上,船家把船停在瓜州的河边。这时仆人走出船舱,把船上的链子用手拨开,再有一个请的动作,王安石走出船舱问道:“这是什么地方。”船家说:“这就是瓜州啊。”

王安石说:“京口和瓜州就在这一水之间,京口瓜洲一水间,家乡就隔着几坐重山那几座重山那么的远,钟山只隔。”仆人走过来说:“大人您是否又在想二位高唐是否安康。前一阵子高唐还不是给你写了一封信,说身体很好。”

王安石说:“给我拿些酒来。”王安石到啦一杯酒轻轻地抿拉一口。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两岸,春风又绿江南岸。那明月何时照着我回到家乡明月何时照我还?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仆人走过来把披风给王安石披上说:“大人天色已晚我们回仓休息,明天还要赶路呢!王安石的千古佳句《泊船瓜洲》被我们后世吟唱。

泊船瓜洲改写作文5

某日,我接到了皇上给我的圣旨,让我去京城长安当宰相。

为了国家,为了无数的老百性,只有牺牲自已,把国家处理好。下午,我收拾好自已的包裹,带着一些粮食,要离开自已的永远恋恋不舍的故乡,前往长安了。你永远不会明白我对故乡的依依不舍。“独自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不是佳节,我都是特别的想念自已的家乡。船夫催我上船,我只好下了狠心,一边抹眼泪,一边上船。

不知不觉中,黄昏已经降临了。小船停在了瓜洲的码头,在瓜州休息一晚,虽然黑幕降临,但是还没到吃晚饭的时候,我就在江边漫步走着,眺望着京口,大街小巷中热热闹闹的,一人一手拿着一盏灯笼,照亮了整个京口,星星点点。井口和我的故乡虽然只相隔几座山,但我却看不见故乡的.任何一个物体。我站的无论有多么高,总是忘我看不见故乡,让我感受到了我离家乡是多的遥远,我让情不自禁的感受到了一起从没有的孤独感,身上冒出了一身的冷汗。

我抬头仰望挂在高空中的一轮皎洁的明月,心想:月光伴随着我离开故乡,何年何月何日月光能伴随着我离开故乡回到我那心爱的故乡呢?真希望那一天快点到来啊!

泊船瓜洲改写作文6

钟山,我的第二故乡。今天,为了国家改革大计,我不得已离开了家乡,渡江北上。

这一天,船停在了长江北岸的瓜洲渡,我走出船舱,举目四望。只见春风拂过小草,小草显得分外翠绿;草丛中,一株株鹅黄色的小嫩芽挺直了身子向上长,一朵朵野花枝在草丛中高高捧起了小花苞。那碧绿的柳条伸进了江水中,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在认真地梳理自己的头发。映在江水里的大山看起来清秀极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一轮明月从天边慢慢升起,我想起了家乡,想起了我的第二故乡。于是我站在这花好月好的夜晚吟出了这首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吟罢,带着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对前途的隐隐担忧,我又上路了!

第二篇:《泊船瓜洲》改写古诗

收到了朝廷再次起用的消息,王安石乘坐着乌篷船从家乡南京江宁出发,船停泊在了一个叫瓜州的地方。他站在船上眺望江对岸,对岸就是古镇京口。俯视着眼前滚滚的长江水,奔腾着流向远方。家乡的钟山已经隔着层层叠叠的几座山脉了,再也看不见了。

现在已是春回大地,万物生发的美好季节。和暖的春风吹过大江两岸的山山水水,山上绿意盎然,小草冒出了泥土,呼吸着新鲜的温暖的空气,枝头长出的嫩绿的叶子,一片一片又一片,在微风中,阳光下,抖动着,舒展着,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一座座山像披上的绿色的新装,深一点的,浅一点的,似美丽的少女在炫耀着自己的新衣。江水泛着绿色的涟漪,白色的鹭鸟飞过,映着似乎身上也变成绿色的了,小鸭子开始在温暖的江水中嬉戏着,扑扇这翅膀。大江两岸,千里莺啼,绿树丛中点点红花,美不胜收。

月亮出来了,柔和的光辉洒在江面上,点点光斑跳跃着,似千万只闪亮的眼睛,如千万颗透亮的宝石。诗人不禁陶醉在这美景里。但王安石也清楚地知道,此次复出前途绝不会一帆风顺,首都开封的政治环境严峻,但为了完成自己的变法改革大业,自己将要面临极大的挑战。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再次回到家乡,过上宁静舒适的生活,随时能欣赏到春满江南的美景。想到这里,他不禁随口吟诵出一首诗来,《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回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对回这个字似乎不太满意,换上了“来”、“到”,诗人读了又读,仍不满意。反复推敲比较,最终换上了“绿”这个字。呀,真美呀,一个“绿”字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奇丽美景。这句诗就是脍炙人口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叶宇烁 2012年10月5日

第三篇:泊船瓜洲教案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1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诗。2.了解诗歌的大意,并能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读、背。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导语: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诗人王安石。(生介绍)

二、揭题意。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古诗《泊船瓜洲》。

“泊”字我们在哪首古诗中见过,在本诗中是何意,瓜洲呢?(生解释诗题的意思)

师:在学习这首古诗的内容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师介绍)

师:那么诗人泊船在瓜洲见到何景?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通过这些学习目标的达成,相信你会解开心中的疑问。

三、出示学习目标。

师:通过自学,你认为你最先能达到哪个学习目标?(生答第一个,并学习这个生字。)

师:对于其他的学习目标你想怎么达成?(生各抒己见,教师综合提炼学习方法。)(板书:读 背 议 写)

四、读诗。

1.按照同学们商定的学习方法,先来读课文。要求轻声读,读准字音。(生汇报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2.在小组内互读古诗,看谁读得有感情,看哪个小组读得好!3.汇报朗读,个人读。小组读,师示范读。随音乐读。

五、背诗。读背。

有感情地背诵。会背的就站起来背。

六、议诗。

师:通过诵读你一定读懂了不少内容,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再结合你手边的资料讨论看看你们弄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还有哪些弄不懂,在学习卡片上写下你的收获和疑惑。(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师:汇报一下你们的读书收获。

生: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境内。钟山是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第一句的意思是……

师;对于第一句诗有没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生:我们小组能将诗中的三个地方按方位画一个简图。(生展示所画简图,明确京口瓜洲以及钟山的位置。通过图了解数重山的意思。)

师:诗人站在瓜州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京口与瓜洲这么近,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地钟山也不远了,诗人继续南望又看到了什么?(生汇报第二句诗的意思,找生汇报全诗的意思。)

师:说得好,看来这是一首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一首古诗,你从诗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得到?(生:各抒己见)

师:哪一处表达的感情最明显?明月何时照我还?因为这句是问号的句子,感情强烈。

师:(板书:思家切)那么作者不去复职,回家,这样子可以吗?(生回答,多找几生,学生根据介绍的历史背景以及自己的理解回答。)师总结:诗人作为北宋的政治家,身负二次改革的重任而变法却屡受阻挠,所以前程未卜,在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情。

师:带着我们体会到的感情齐读这首诗。

师:据说诗人在“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中的“绿”字曾做过很多次的改动,试着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生答“过”“来”“满”等字)

换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桃花又()江南岸

()又()江南岸

诗人最终选定了这个绿字,体会一下这个字有何妙处,你感受到了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生汇报)

一个“绿”字表达出眼前一片景,胸中无限情,一个“绿”字使这首诗成为了千古名句。所以这种遣词造句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接下来就用我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这首诗的爱。

七、写。

有的小组把这首诗改写成了一个小故事,有的小组把这首诗写成了一幅书法 作品。有的小组把这首诗画成了一幅江南春景图……

学生分小组汇报,有的小组采用朗读的方式,有的小组采用画画的方式,有的小组采用把这首诗改成一个小故事的方式……

(来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第四篇:《泊船瓜洲》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的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感情的。

教学重难点:

1、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

2、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感情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第一课时《泊船瓜洲》

一、导入

1、齐读单元导语。

2、释题。

泊: 停船

3、知诗人:王安石,北宋诗人,祖籍江西临川县,因父亲在江苏南京担任官职,后死于南京,因此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据说这首诗是诗人从南京赶往北京做官上任的途中写的。

4、读题。

二、学习古诗

1、齐读古诗

2、生根据注释理解整首诗的大意。

3、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理解诗句:京口到瓜洲只有一江之隔,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体会诗情:

人在途中,心系家乡

我从故乡南京出发去北京,途中将船停靠瓜洲,看见江苏的镇江到瓜洲只有一水只隔,镇江离我的家乡南京只隔着几座山而已。

(1)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出门主要靠的是?走习惯了,“一水之间”“重山之隔”已经算是很近了,虽然我现在离家只有“一水之间”“重山之隔”,但是我是在赶路啊,在慢慢地远离家乡啊。(板书:人在途中,心系家乡)这种还没走远就想回家的心情是(后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天过去了,又有再来的时候,你瞧,他把江南大地吹绿了,那么团圆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家乡。)

(2)朗读体味情感

这种还没走远就想回家的心情,你有吗?

送进去

读!

心在家乡,人却离家越来越远,这是一种南辕北辙的矛盾。你边读边体会!

就把这种想重返家乡的感情寄托给象征着团圆的明月吧!你读吧!

三、背诵并默写。

教后反思:

这堂课上,讲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时,我饶有兴趣地讲起了诗人贾岛“推敲炼字”的故事,尔后,又给同学们讲了当年王安石是如何经过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终决定用“绿”字的,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正当我暗自得意的时候,有个学生却突然站起来说:

“老师,我想给王安石把‘绿’字改一下!”

“老师,我也想改!”

“我也想改!”

„„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被同学们突如其来的要求给问懵了,怎么办呢?是直接告诉孩子们,这是大诗人的选择,是不能改的?还是„„种种做法在我的头脑中一一闪过。对了,新课程的理念不是要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让他们畅所欲言吗?于是,我选择了以下的做法。

“好吧!”我停下了准备往下讲的课,微笑着对大家说,“我们一起来看看咱们班的大诗人是如何修改的。”

“我觉得应该用‘来’!”

“用‘满’比较好!”

“我认为用‘过’最合适!”

“不!用‘到’才好呢!”

„„

不一会儿,一个个鲜活的答案跃然黑板上:映、拂、到、过、吹、来、染、赶„„同学们还在为各自的答案而争论着。

“哈哈,同学们的词汇可真丰富啊!但我想,既然王安石经过反复推敲才选用了‘绿’字,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吧,请大家读读诗句细细体会一下。”我终于可以塞上一句话了。经我这么一说,喧闹的教室安静下来。一阵沉默过后,终于有人发言了。

“对!老师,人家王安石想要表达的是春天到来,江南岸一片新绿的色彩,而‘映、拂’等字只写出了春风的到来,没有写颜色,所以

我觉得不太合适。”大家都点头称是,我也比较赞同这个同学的说法,正准备“鸣金收兵”,不料又一个声音冒了出来:

“老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不会只有绿色吧?我认为还应该有各种颜色的小花,我觉得用„染‟才准确呢!它可以„染‟出五颜六色来啊!”

噫,这个同学的说法也很有道理啊!怎么往下进行呢?我心里琢磨着。对了,何不放手让同学们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去探讨个究竟呢?“到底是„绿‟字准确,还是„染‟字好呢?我想,每个同学都应该有自己的看法,接下来请大家小组内尽情发表自己的高见!”

讨论过后,同学们的发言令我十分欣慰。

“尽管春天是多姿多彩的,但我们组认为春天应该以绿色为主。再说,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所以我们认为还是„绿‟字好。”

“„染‟虽然能表示出多种颜色,但„染‟上的颜色往往只是附着在事物的表面,就像人们染头发,时间久了可能会褪色。而„绿‟我们感觉是由内到外产生的,王安石当时那种思念家乡的情感当然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所以我们认为用„绿‟字比较准确。”

……

“当然,王安石所用的„绿‟字也不一定是最恰当的,我想,只要同学们善于思考,反复推敲,你一定会找到一个比它正准确的词语。”最后,我充满期望地说。

课后,我默默思忖着。在寻找替换“绿”字的词语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最终也找不到一个非常合适的词语来替换它,但他们在寻找、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王安石的思乡的感情,所感悟到的对“染”“绿”等字的理解,不正是我们的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吗?一提到新课程,往往老师们的思维总被“自主、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等词语充盈着,但在具体的授课中却总感到迷惘,不知道该如何去实施。其实,在我们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值得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研讨训练的机会,只要我们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思索,相信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在你的指导下得到放飞。

第二课时《秋思》

一、复习导入

1、背诵《驳船瓜洲》。

2、北宋王安石在《驳船瓜洲》中倾诉了自己还未远离他乡,就盼望着回家之时,于是他把自己的这中感情寄托在象征着团圆的明月身上。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首关于思乡的诗,诗人又是看到什么想起自己的故乡呢?

3、读课题,释题,知诗人。

二、学习古诗

1、齐读古诗,学习生字“洛”。

2、看注释,知诗句的内容。

3、男、女生分别齐读全诗。

三、体会诗情

1、学生试着翻译诗前两句。

2、体会“见”:请你闭上眼睛想想作者眼里的秋风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3、“意万重”:此时他最想最想对亲人说什么。

4、齐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捎信的人临出发前,你干嘛又把信拆开来呀!

四、朗读体味诗情

1、秋风乍起之时,你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指名读!

2、秋风乍起,年关已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说不完,写不尽。男同学读!

3、思乡的季节里,担心捎回故乡的思念有遗漏,赶紧把信拆开来看看。齐读!

五、背诵并默写

教后反思:

今天,教学古诗《秋思》。学生自读,解疑后,我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作者客居洛阳城,见到了秋风,就是见到了什么?学生由一“秋”字,联想到萧瑟的秋天来了。我进一步启发学生“秋天来了,作者见到了秋风,还见到了什么”?学生脑海中储存的关于秋天的意象纷纷涌现出来。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树上的叶子有的变黄了,有的变红了。秋风一吹,树叶一片一片的落下来。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菊花开了,姹紫嫣红,十分好看。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桂花开了,满城飘散着桂花的香味。还有的学生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燕子飞到南方去了,大雁也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南方去。这时,我进行小结:是啊,秋风使秋叶纷飞,落红满地;秋风带来了凄凉和寂寞,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钩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这时,他想写一封家书给家乡的亲人。他会给哪些人写信,写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诗人,你就把你写给亲人的信,给大家念一念吧!有的学生说:我的信是写给我妈的,妈妈,秋天来了,你看,秋风又起了,天气变凉了,你每天多穿点衣服,不要感冒了。也有的学生说:我是写给爸妈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我现在洛阳,挺好的。你们在家里不要太节约,要吃好一点,不要做太多的事,不然,我会放心不下的。我说,诗人也想起了他温柔的妻子,可爱的孩子,他又回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可是,在这个地方,学生卡壳了。硬点了几个学生,他们也是扭忸怩怩,说不出什么。有的勉强说了,也说的不太符合人物的身份。于是,我启发了半天,学生终于像挤牙膏似的说了几句。也许这个环节我不该节外生枝,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能谈多少算多少就行了。诗人饱蘸深情写好家书,封好后又做了件什么事?诗人为什么又拆开信封?拆开信封后他会做些什么?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故事。

第三课时《长相思》

一、导入

1、如果说王安石的乡愁是融欲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萧杀的秋风引起,那么身在边关的战士呢,他们的乡愁是由什么勾起的,让我们读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齐读诗题,释题。知诗人:纳兰性德“清代第一词人”。

二、明大意

1、自读古诗,学习“榆、畔、帐”。

2、看注,明大意。

3、再读古诗。

三、悟诗情

1、旅途的艰辛: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行军旅程你体会到了什么?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身向榆关那畔行,要面临什么?夜深千帐灯,说明了什么,你体会到什么?

2、朗读体会。

3、长相思:夜的静谧更加显出了风雪的声音聒耳,睡梦被无情的打断,漫漫长夜,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读题!北方的风雪勾起了边关战士的乡愁,他们会想起什么?家乡的温暖、安静、祥和。舍小家为大家,社会动荡,战争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读题!长相思,相思长!齐读全诗!

4、朗读体会。

四、朗读体会诗情

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鼓励学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文本进行对话,是对话的基点。在教学中我挥动着情感的指挥棒,指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体验词人的情感,感悟词中的形象。

1、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体味情感。

朗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听(听老师或录音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言语材料,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和理解文本,在教师的范读中启动情感,在朗读和想象中整体感悟。

《长相思》在声声朗读中被感知、感受、感悟,从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读出“味道”与“感觉”,读出了征程的“画面”与故园的“情景”。当学生初步感受文本、读出味道与感觉之后,读出画面与情景。当学生融进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时,情感充沛的范读,强化学生的情感,链接学生的表象,形成生活画面,凸显人物形象。

2、在想象中与文本对话,感悟形象。

在音乐和声情并茂的范读感召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走进了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直接与词人展开对话。

学生们通过想象,感悟纳兰性德的“征途”——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充满了远离与牵挂。在与“征途”对话后,通过问题将对话切换到词人的家乡和故园。学生在《琵琶语》的情思中,又展开了与“故园”的对话。在“故园”想象中,教师用舒缓的语调提示词人在家乡生活的多种可能,不断拓展学生对话的思路——学生们想象并感悟着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和祥和。

“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却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却都破碎了!”通过想象,“进入诗人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身”和“心”的对话使学生感到征途的艰辛、战争的酷烈;两次想象的对比使词人倍感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

通过朗读与想象,一颗思乡怀故、感情细腻哀怨而又勇赴疆场、戍边卫国的高大鲜活形象生成在我们的语言和精神中。

第五篇:泊船瓜洲教案

泊船瓜洲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使学生能品味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

2、教学重点:

感受意境,理解诗意。

3、教学难点:

体味“绿”字等的精妙。

4、课时安排:一课时

5、教具准备: 挂图。

6、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泊船瓜洲》。

二、初步朗读感知

1、同学们课外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

2、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给你们准备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指名读,教师充分肯定。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己。

4、古诗琅琅上口,不少同学预习这首诗时就会背诵了。这样,再给

你们准备一下,看谁能背诵,比谁背得熟练。

5、指名数名学生背诵。教师夸奖:你们走在了学习的前面,真了不起。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三、精读感悟

1、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结合插图,看看是否可以读出问题来。如果可以,那你们就更善于读书了。

2、教师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引入对绿的推敲。细细地品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个绿字中感受到什么?个人思考。

3、小组简单交流。

4、他的问题老师也相信你们有独特的见解。学生简单交流后,全班发言。(略)

5、学生朗读,说说自己侧重表现的感情: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6、那我们课外又了解哪些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呢?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法。“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明月图上没有。

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或者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有的侧重表现其思乡,有的侧重表达其对前途的信心。有的侧重表达他对江南美景的爱恋。

根据自己搜集和理解答

7、布置作业:

选做题1:根据《泊船瓜洲》,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选做题2:以“春风又朝阳园”为题,按一定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校园的景色。

选做题3:著名诗人贾岛写《题李凝幽居》时,为一个字犯了愁,你能帮帮他吗?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你觉得哪个字更能表现月夜的寂静,为什么?三选一

8、板书设计: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下载泊船瓜洲改写作文[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泊船瓜洲改写作文[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泊船瓜洲》教案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1.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主题内容、训练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泊船瓜洲》。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

    泊船瓜洲教案

    《古诗词三首》 朱小华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

    泊船瓜洲教案

    泊船瓜洲》教案教学目的 1、学习《泊船瓜洲》,了解诗意。2、理解《泊船瓜洲》一诗所表达的情感。3、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4、朗诵、背诵、默写《泊船瓜洲》。重难点、关键......

    泊船瓜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5、古诗词三首 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千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

    泊船瓜洲教案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间”、“数”、“重”的读音,理解“又”、“绿”两个字的用法。 2、在了解作者的经历及诗歌大意,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尝试有感情的......

    《泊船瓜洲》教案

    《泊船瓜洲》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

    《泊船瓜洲》教案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泊船瓜洲》是五年级上册第二组(专题:月是故乡明)的开篇诗,为诗人王安石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从字面上看,诗的大意是:从京......

    《泊船瓜洲》说课稿

    《泊船瓜洲》说课稿9篇 《泊船瓜洲》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泊船瓜洲》。一、说教材《泊船瓜洲》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首古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