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观光规划思索五篇

时间:2020-10-27 13:2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农业观光规划思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农业观光规划思索》。

第一篇:生态农业观光规划思索

生态农业观光规划思索

本文作者:倪川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因此在我国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1]。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利用农业生产与农业景观作为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特色服务,充分体验现代农业的新型旅游产业。农业生态园作为农业生态旅游的主要载体,不仅受到了众多旅游者的喜爱,也具备了巨大的研究价值。在我国,观光农业旅游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最初的形式为观光农场,后来又逐渐衍生出农家乐,度假村等多种形式。通过多年来不断的发展与演变,最终形成了复合式观光农业生态园,并成为了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生活,优化投资环境,而且能够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农业生态园作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的产物,是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笔者以福鼎秦屿镇冷城村农业生态规划为研究实例,对如何因地制宜的规划农业生态园进行初步探讨。项目区概况

冷城村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区太姥山东麓妙帽峰下,距福鼎市秦屿镇西北方约 8km,沙吕线旁。冷城村南、西、北 3 面为山,成怀抱之势,东面为东海,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西靠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区太姥山,南距福州 200km,北接温州 100km,距福宁高速公路太姥山互通口 6km,离已投入使用的温福铁路太姥山火车站 5km,交通十分便捷。项目基地总体规划面积约为 166.7hm2。冷城村现有经济的收入来源为农业生产。由于近年来太姥山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以配套太姥山旅游产业成为了秦屿镇经济寻找新增长点的一种重要手段。冷城村不仅拥有绝佳的农业生产环境和自然景观,还保留着唐代的灵峰古寺、宋代朱熹讲学的石湖书院,以及明代的抗倭古城墙遗址等著名的人文景观。笔者依据镇政府发展规划,利用冷城村当地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依托优势,对冷城村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划。除此之外,项目地由村政府负责协调,对田地与居民地进行整改,使冷城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元化的乡村旅游经济转变;使农村大量的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发展当地旅游经济,实现当地环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设计原则

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园区的规划建设都应建立在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保持自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按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理念,选择优良物种,合理使用土地,科学安排生产,适量施用农药、化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把生态循环与经济流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维护旅游区的生态平衡[3]。

2.2 体现生态理念原则

观光农业生态园重点在于体现生态理念,传达生态思想。在冷城

农业生态园的规划中,生态的内涵从 4 个方面得以体现。

2.2.1 自然式设计自然式设计是相对于人工化设计而提出的理念,通过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格局为出发点进行利用与保护,避免掺杂过多的人工化元素。在设计中,利用植物群落的布局以及地形与水体的处理,表现出自然的形式。对原有的自然环境所表现出的景观片段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取舍,突出生态美学。

2.2.2乡土化设计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并尊重当地的立地条件以及环境中的植被种类和自然史,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创造适合当地的景观特色,创造出保护生态最为有利的景观模式。

2.2.3保护性设计通过对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因子进行科学的分析,结合生态学规律以及最新科研成果,使设计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同时维持并保护良好的生态系统。在设计中应针对不同的对象,通过分析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与价值的大小,进行分类与评价,按照价值等级体系,再进行土地利用模式的划分,实现生态保护作用[4]。

2.2.4恢复性设计许多农林类用地由于人类的过度利用而成为污染严重的废弃地。在规划过程中,应用生态学原理与科技手段,修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利用创造园林空间,使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重新恢复平衡[5]。

2.3 生产结合观光原则

经济生产是园区最基本的功能,而在满足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观光项目,是挖掘农业生产副价值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规范的农业生产

布局,利用农业生产所独有的景观效果,鼓励游客参与,结合道路的开辟和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使游客获取生态性与农业性的审美,增强旅游活动的观赏性与趣味性,倡导休闲观光农业的理念[6]。

2.4 教育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必需体现科普教育的原则,以便游客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应充分体现园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修复生境的功能,普及生态文化。使得冷城村旅游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传递生态知识。总体规划

设计总体上把握了冷城村当地的农业生产现状与土地利用情况,在不破坏现在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布局,目的在于实现生态农业景观化[7]。并结合当地环境本身的优势———深厚的人文气息底韵,意在实现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相结合。

3.1 功能分区

规划了 6 大功能区:迎宾服务区、历史文化区、生态农业区、文化教育区、娱乐休闲区、观景休息区。

3.2 景观规划

3.2.1 交通组织规划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农业区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农业生态观光园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 12~16m,用于汽车通行和游人集散;次干道宽为 8~10m,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宽 1.5~2m。规划道

路以道路分割区域主题为出发点,以道路为边界,道路内部所筐定的区域进行农业规划,实现各个生态模式的并存。

3.2.2 植物景观配置植物配置原则为力求接近自然,遵循生态学原理,合理配置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充分展示四季植物的不同景观,形成植物品种多样、层次丰富、季相特征鲜明的绿化景观效果[8]。①根据植物生态位进行搭配:根据植物的习性进行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立体种植,以及从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到旱生植物的水平配置,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和生态系列景观。②从季相上进行合理搭配:每一个季节都有几个品种的观赏植物形成整个园区的主格调,成为吸引人气的观赏亮点。③根据园林美学进行搭配:依据植物的高矮、色彩、香味进行配置,同时合理配置落叶和常绿植物,远景和近景,个别突出和整体协调,给人们的感官以最佳的感受。④植物品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充分利用苗圃原有长势较好的苗木及宅旁树木,以原有红豆杉、白茶等为基调树种。

第二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建设带动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打造沙漠特色旅游精品,推动全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

一、旅游资源调查分析

1、规划范围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范围为:凉州城区以东、武长公路两侧,园区中心区涉及高坝、清水、清源、长城、吴家

井、武南、中路、邓马营湖、黄羊河农场、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兰墩滩原种场、皇台葡萄基地等乡镇和单位,面积约7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7万公顷。

2、旅游资源调查经过近几年发展,武威城东初步形成了一批历史文化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景区(点)。经实地调研,该区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丰富,分18大类、35个景区(点)。

1、地文景观类101、典型地质构造101.1、天梯山丹霞地貌天梯山位于凉州区南50公里的中路乡灯山村,因山路曲折似梯,故名天梯山。天梯山石窟即开凿于其南麓崖壁的半腰,崖壁因砾石脱落风化出现大小不等的洞穴,呈现比较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109、沙(砾石)地风景109.1腾格里沙漠腾格里沙漠位于城东23公里处的长城乡,也称八十里和四十里大沙。以红水河为界,沿岸沙丘比高2-5米,沙漠内多呈固定沙丘,比高可达20米。其内遍布沙生动植物,旅游项目尚待开发,具有良好的沙漠探险开发价值。

2、水域风光类202、漂流河段202.1黄羊河天梯山段为黄羊水库水峡口放水,全长约8公里,水道宽而且曲折,水流流速大,两岸有部分植被,山势峻峭,适宜开发水上漂流、探险等活动。203、湖泊203.1、黄羊河水库库址位于中路乡境内,黄羊河水峡口入口处,是凉州区最早建立的一座中型水库。总库容5644万立方米,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的水库。203.2、南营水库库址位于城南20公里处南营乡南营村,金塔河出山口处。于1969年动工兴建,1971年建成蓄水,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的中型水库。水库上游集水面积为852平方公里,总库容2000万立方米,灌溉着920平方公里耕地。

3、生物景观类302、古树名木302.1、张清堡古槐张清堡古槐位于城东武长公路10公里处,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为明代移民实边的历史见证。张清堡古槐胸围6.9米,树高15米,枝繁叶茂,被当地居民视为神树精心管护。1989年原武威市人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将国槐定为武威市市树。

4、古迹与建筑类403、古城和古城遗址403.1、高沟堡古城遗址高沟堡古城位于城东25公里的长城乡,是凉州区境内唯一幸存的汉代古城遗址。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250米,南北宽135米,西墙正中有一高约4米的土台,上留有寺庙遗址。凉州民谚有“先有高沟堡,后有凉州城”之说。现当地居民出资修建了大门及寺庙大殿。登墙远眺,满目沙海植被。405、长城405.1、长城遗址长城遗址是凉州区境内保存较完好的一段长城遗址,东接古浪圆墩子长城,西连永昌地段边墙,长约100多公里,主要为汉长城和明长城遗址。在长城乡境内最为完整的遗址残高6米,底宽2.5米,并有烽燧20余座及兵营遗址等。这些遗址均为黄土夯筑。烽燧多呈圆锥形或方形,是长城遗址中较为罕见的建筑模式。尤其是汉、明长城的连接口处于通往黄羊葡萄庄园路口,更具引人入胜的景观。407、宗教与礼制建筑群407.1、百塔寺遗址百塔寺位于城东20公里的武南镇百塔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寺内有大塔一座,周环小塔九十九得名。占地277亩,是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白塔是一种藏式喇喇塔,明宣德五年(1430)《重修凉州白塔寺》碑记载,这座白塔是元代驻扎于凉州的阔瑞太子为西藏著名的佛教领袖萨班死后所建。700多年过去了,百塔寺遗址和大塔塔基仍然存在,塔内曾出土明宣德五年和宣德六年用汉藏文所刻的《重修凉州白塔志》和《建塔记》的碑刻。1247年阔瑞与萨班凉州会商达成西藏归顺中原条款,从此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凉州会商,萨班在凉州桌锡讲经及1251年11月14日圆寂,均在百塔寺,百塔寺是西藏纳入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2001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百塔寺修复工程被国家列入“十五”期间重点文物维修工程。目前已复原萨班灵骨塔一座及其余99座小塔、完成原塔基遗址保护、陈列馆建设、道路拓宽及绿化等工作。407.2、延寿寺坐落在城东15公里的清源镇曾家堡小学旁,取延年益寿之意。该寺兴建于明万历年间,后于清道光、咸丰年间两次补修,遂成一处规模恢弘的佛教寺院,后遭破坏,现存建筑只有伽蓝菩萨殿,大雄宝殿等。407.3、金塔寺金塔寺位于城区西南15公里的金塔乡金塔村,又称南金塔寺,藏语称洛昂岱,意为“南灌顶寺”,是凉州四部寺之一。金塔寺是公元十三世纪初西藏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法王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给蒙古汗国西路军统帅阔端举行灌顶地震,其余诸多佛殿、佛像、佛经多毁于1966年

第三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

物资料。419.2、王景寨墓群 位于东河乡王景寨村,墓葬区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5公里,地面有明显的土冢约30—40座。此处不仅是汉代墓群,而且是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9.3、青嘴喇嘛湾唐墓群 位于南营乡青嘴村群山环抱的青嘴、喇嘛两个山湾里,出土墓志名9方,为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家庭的墓葬,是研究吐谷浑民族的珍贵资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9.4、磨嘴子汉墓群 位于城南15公里处,祁连山北麓,杂木河西岸。在东西宽700米,南北长1000米的范围内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遗址,还有大量的汉代墓葬。先后从这里发掘出了一批木雕、漆器和丝麻苇编制品等重要的汉代文物,以“仪礼简”、“王杖简”就是其中的重要发现,以《武威汉简》闻名于世。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石窟 420.1、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现存石窟分三层,有大小洞窟17处。其中最大的洞窟高30米、宽19米。窟内供奉释迦牟尼坐佛1尊,高28米、宽10米。大佛左右有文殊、普贤、广目、多闻等6尊菩萨、天王造像。其建造艺术被文物专家称为“凉州模式”。天梯山石窟依山傍水,1995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立项修复,2001年被xx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止目前,修复了大佛原貌,修建了围堰大坝,整修通往景区的道路20多公里,建成石窟陈列馆,水库上娱乐设施和景点绿化正在建设之中。420.2、亥母洞石窟 位于凉州城西南20公里处新华乡,现存洞窟1个,内有金刚亥母塑像1尊,喇嘛塔2座,石盏1个,不同造型的古小塔数百座。金刚亥母是掌管生育的神,固民间常有人前来烧香以求子女。

5、消闲求知类 503、动物园 503.1、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 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是沙漠区内人工建立的世界最大的濒危动物中心,位于武威城东23公里处,始建于1987年,占地17万公顷,核心建设区1万公顷,已建成10万亩围栏半放野区,1000亩饲草料基地,完成治沙造林面积15万亩,经济林苗木基地1100亩,植被覆盖率达50%以上。现已育有羚羊、野马、野驴、金丝猴、白唇鹿、梅花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9头(只),马鹿、岩羊、藏原羚、蓝马鸡等二级保护动物79头(只),经饲养驯化,已表现良好的适应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504、植物园 504.1、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基地 沙产业实验室于1995年正式挂牌,是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倡导,实践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产物。其实验基地位于濒危动物研究中心附近,占地40亩,引进美国超星级3000系列3500型温室一座,面积6040平方米,1998年投入运行。现以生产康乃馨、玫瑰等鲜花为主,引进栽培了仙客来、蝴蝶兰及各种月季等30多个品种,是我区花卉推广和苗木繁良基地。特别是利用无土栽培方式生产的麦绿素被国家级专家称为“冲击新世纪,引导新潮流的生命工程”,被誉为“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新健康食品”,为沙产业发展找到了突破口。505、公园 505.1、沙漠公园 沙漠公园是我国第一座以沙漠冠名的公园,位于武威城东20公里处,1987年正式向社会开放,融大漠风光、生态保护、民俗风情、园林雅趣为一体,是展示我区人民群众治沙成果的重要窗口。公园占地面积7.5平方公里,已建成防风林带3条15公里,防风林景观树36个品种、150余万株,沙生植物500多万株,防风固沙林近万亩,植被覆盖率为78%,并建有观景塔、沙浴场、游泳池、沙生植物园、跑马场、赛驼场、射击射箭场、人工湖、招待所、餐厅、会议室等一批景点和设施,一次性最大就餐接待能力为300人,年接待游客1万人左右。

6、购物类 602、庙会602.1、海藏庙会 区域范围是凉州区,中心场所海藏寺,活动时间是农历正月十六。602.2、社火 区域范围是凉州区,农历正月。

7、产业类 701、农林渔牧场 701.1、莫高旅游度假村 莫高酒业集团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葡萄酒生产企业,位于城东35公里处,现拥有葡萄基地2.2万亩,年葡萄干酒生产规模达1万吨。2001年,依托基地和葡萄酒加工生产线,推出了集葡萄种植与酿造、葡萄酒文化、高效农业、田园风光为一体,吃、住、游、购、娱一条龙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兴建了18公里葡萄长廊及果园、酒吧等景点和配套设施,被省旅游部门重点推介为兰州--黄羊河农场全省精品线路,是全市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的重要示范地。701.2、省兰墩滩原种场 兰墩滩原种场位于城东20公里处,北与沙漠公园接壤,占地面积4096亩,隶属省农牧厅管理。该场以原种引进、繁育及农业新品种试验、示范为主,已建成全省一流的现代种子进口生产加工线,拥有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有果园350亩及规模养殖场一个,人工草坪7000平方米,办公室、招待所等设施2742平方米。场区绿树成荫,碧草如茵,食宿及娱乐设施齐全,一次性食宿接待能力为80人左右。701.3、凉州区林业种苗基地 区林业种苗基地位于武长公路20公里处清源镇发展村,为凉州区苗木花卉制种基地。701.4、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 该基地位于城东10公里的高坝镇,已形成培育白杨、沙枣、国槐、垂柳、云杉、油松、刺柏等经济苗木40多个品种的能力,产品远销新疆、内蒙、宁夏等省区。701.5、皇台葡萄基地 皇台葡萄基地位于武长公路20公里处清源镇,为皇台集团兴建的酿造葡萄基地,占地面积近万亩。701.6、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 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现已建成王盛寨、菖蒲村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示范点,全乡日光温室已发展到1000多亩,主要生产黄瓜、辣椒、西葫芦、西瓜、茄子、食用菌和草莓等品种。701.7、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 全镇日光温室面积达3030亩,建立马儿规模养猪示范点,建成年产1000头瘦肉型良种猪繁育场和年出栏500头的丁家园养殖场。规模养殖户达4628户。701.8、二坝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近年来与省科委协作建成全镇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二处,节水面积10000亩。园内新建蔬菜日光温棚、花卉棚、常青树棚100个,现已成为全区高标准、高科技农业示范区之一。701.9、邓马营湖 邓马营湖位于腾格里沙漠,北部属民勤县,南部属凉州区,东部与宁夏接壤,为沙漠之中天然的绿洲。以地下水为主要供给,邓马营湖绿洲地200万亩。这里牧草丰富,生长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是沙漠腹地探险游的休闲胜地。702、工业 702.1、黄羊绿色食品城 黄羊绿色食品城

无污染,向科技和农业深度开发要效益。学,就是用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农民,请进来教,走出去学,加大科学技术与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力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意识和素质。研,就是集中市、区农林水牧等多方面的专家,集中安排一定的项目和资金,在园区内开展农业新品种的研究、培育、开发、试验和推广。(6)全方位服务,坚持游购娱结合的原则,以游促购,寓乐于游,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游客。突出农业观光旅游特色,顺应现代人们亲近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超前性创意,精心推出具有观光性、参与性、奇特性的景观和项目,适时组织形式多样的节、会、展等旅游活动,营造“春天踏青、夏天纳荫、秋天尝鲜、冬天观景”的季节特色风情游;围绕葡萄酒、沙生植物、花卉、盆景、糯玉米等已有产品,开辟“园内超市”,研究开发具有浓郁乡情、乡味的“农字号”产品,满足人们自助采摘、临池垂钓、就地尝鲜、旅游购物、领略沙海、体验农风、露营野炊等多方面需求,实现农业与旅游的有机统一和完美结合。

三、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和定位

1、旅游客源市场分析(1)从近几年凉州区旅~业接待游客情况看,旅游客源结构以国内游客为主,旅游方式为散客与团队并重,逗留天数为0.5—1天,旅游动机以休闲、娱乐、朝圣、度假、考察、休闲等为主。旅游者消费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人们已由静态的参观转变为动态的体验,即为追求可参与性、互动性、能够展示个性、放松城市紧张节奏、享受自然乐趣而旅游。(2)双休日和“五一”、“十一”长假的实行,加之我区兰新铁路复线、312国道西陇海线等一批重点工程纷纷上马提速改造,交通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交通更加便利,使城市之间往返时间明显缩短,省内短途游客如兰州、白银、西宁、张掖及周边县市人们来我区旅游观光的几率将大幅度增加,来凉州观赏自然风光,呼吸纯净的空气,感受沙漠的粗旷与博大,以轻松的心情体验生态旅游和沙漠探险的乐趣,势必会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成为游客首选的旅游去处。

2、定位(1)客源市场定位 以周边县市居民和省内短途旅客为重点,积极做好国内旅游团队的宣传促销工作,努力开拓海外旅游市场。(2)旅游形象定位 建成一个富有文化气息、民俗风情浓郁,由现代农业、沙漠绿洲和探险寻奇为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游览区,着力营造一个功能区分布有序、基础设施健全、人民生活淳朴、大漠风光粗犷神奇、旅游项目独特刺激的旅游新形象,从视觉角度给人一种一路风景如画,旅游项目层出不穷,引人入胜,流连忘返的感受,再现昔日“凉州不凉米粮川”和“塞外江南”的盛世景观。

四、发展目标 依据市、区旅游“十五”发展规划,把生态旅游和沙漠探险作为凉州旅游业开发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区域游,建成一个以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为主线,由历史文化风景区、工农业科技示范区、莫高旅游度假区、沙漠绿洲游览区、珍稀动植物观赏区、沙漠腹地探险区、沙漠生态旅游区和农耕民俗饮食品尝区等相对独立、彼此衔接、功能各异、设施齐全、特色鲜明的“一线八区”综合旅游风景区,逐步拉长各功能区的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旅游项目和基础配套设施,培育全区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旅游业与农业的共同发展。力争到2010年,游客在凉州区旅游的停留时间提高到1—2天,实现: 营业收入达到5000万元,占全区旅游总收入的20%,年增长率为12%; 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万人次,占全区接待总数的15%。年增长率为10%。

五、旅游产品开发

1、白塔寺遗址。建成见证~佛教领袖萨班和元太子阔端举行“凉州会谈”,~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白塔寺原貌,突出“百塔”规模,逐步美化周边环境,建立以寻古、朝圣、观景、踏青、游览、购物为内容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打响~归属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这张牌。主要工作:修复萨班灵骨塔和99座小塔及周围寺院;新建白塔寺遗址陈列馆;景区内种植各种观赏性花木和草坪;通往景区的2.5公里道路建成50米宽双行道,道路中间及两侧间种刺柏、云杉和柳树,并设置大型旅游灯箱广告和彩色路灯;在白塔寺遗址与312国道交汇处修建能容纳20辆旅游中巴车的停车场;道路两旁全部建设体现藏汉风格的旅游娱乐、购物场所和高标准农宅;道路作为步行街,仅供游客步行、驼队和电瓶车使用;联系史实挖掘整理每个塔林的传奇故事,以碑刻的形式雕刻在相应塔身;人行道着重以绿化美化为主,为游客提供踏青、赏花、观景、纳荫的步行绿色通道。

2、天梯山石窟。修复天梯山石窟原貌,建立佛教文化,做好水面的文章,打造天梯山石窟与黄羊水库为一体的风景区,打响石窟鼻祖这张牌,再现石窟辉煌、盛极一时的历史场景。主要工作:向省博物馆申要原搬迁的壁画和佛像,修复其余洞窟及通往各窟的栈道;建设餐饮、购物和娱乐场所;完成周围荒山的绿化美化工作;完成通往石窟的道路改造和油面铺设;建立旱码头3个,购置水上游乐设施;挖掘开发罗汉洞和观湖映古雪、仙湖睡佛等景观。

3、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建成名副其实的无公害生产园。主要工作:高标准、成规模地建成既具观赏性又能感受温棚超市特色的高效日光温室1000座,按品种分块、联结;新上节水灌溉设施。

4、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突出智能化特点,体现高科技成果。主要工作:建立以名优新特蔬菜为主,食用菌为补充的日光温棚,形成多品种培育基地;搭建信息平台,以信息化提升生态农业的水平,建成以电脑全程控制,自动化、智能化农业体系;建立特色规模养殖示范点,重点发展养殖美蛙、肉狗、七彩山鸡、贵妃鸡等特种养殖。

5、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示范园,突出生物技术应用,提高观赏性。主要工作:完成制种面积8000亩,突出苗木花卉特色品种的种植。

6、建立农、林、牧新品展示区。以凉州区林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中心,以省兰墩滩原种场和凉州区良种繁育场为两翼,浓缩凉州区农、林、牧发展的成果,建成设施农业、高效林业、特种养殖、新品种展示、成果展现的农优新品展示区。主要工作:建立酿酒葡萄、蔬菜种植为主的产业化经营区;培育、开发和推广农、林、牧新品种;建立沙动物特种养殖基地。

7、莫高旅游度假村 主要工作:新建参观酒窖、钓鱼塘、网球场、游泳馆、跑马场及小康住宅;加快景区内道路建设及环境绿化美化;在交通要道、路口设立公共标识和安全疏导标识,设立游客接待站;

培养一批业务素质过硬、能够接待不同语种游客的导游讲解员队伍;大力挖掘和整理历代名人学者关于凉州与葡萄美酒的诗词或传说轶事,既可在休闲区以此造景,也可传插在景区的讲解和游览过程中,丰富景区内涵。

8、黄羊绿色食品城 主要工作:加快绿色科技园区建设进程;修建可供住宿、餐饮及娱乐的别墅区;修建高档次旅游厕所;美化镇区环境,开发开放绿色食品加工旅游参观区。

9、建立长城无公害畜产品基地,依托长城乡的地域优势和现有的养殖规模,按照“以牛为主,长短结合,‘五良’配套,科技增效”的思路,根据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在长城乡高标准、高起点地建立一个无公害畜产品基地。主要工作: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年出栏5000头肉牛的生产基地。

10、沙漠公园 主要工作:完成植物园扩建500亩,利用现已形成的沙生植物园114亩,依托沙生植物管理技术,集中体现西北沙区沙漠植物资源和主要固沙造林技术措施及其成果;加大景区的美化、绿化力度,各旅游景点周围培育常绿乔木和花卉灌木,招待所等场馆厅进行装修美化,设置标志牌、宣传牌和简介牌;完成区内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景区内行车道硬化油路面,嵌路沿石,两旁植柳树、松、柏等常绿景观树种;步行道铺筑为砖道和彩瓷砖道,两旁栽植常绿树和花卉灌木,部分立体绿化,形成绿色长廊;对已成材防护林木进行间伐换种,代以槐、榆、松、柏等可观赏性较强的植物,建成长5公里、宽40米的新型防护林体系;修建500平方米餐厅,招待所增加床位60张,购置相应配套设施,完善餐饮、食宿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和档次,逐步发展为集休闲、娱乐、度假、会务为一体的旅游区。

11、兰墩滩原种场 主要工作:对现有设施进行维修,更新部分树种;扩大开放度,开发农业新品种科研室和种子进口生产加工线供游人参观;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延长经营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12、濒危动物研究中心 主要工作:兴建野生动物园、珍稀野生动物养殖场、沙生植物繁育场及动物标本馆;景区内道路建设及绿化美化;建立游客中心、旅游购物商店。

13、沙产业实验基地 主要工作:依托现有花卉种养基地,兴建一个成品花卉品种的加工和销售场,培育珍稀花木盆景或标本;建立游客接待中心。

14、腾格里沙漠 主要工作:在沙漠深处选址新建滑沙场、沙浴场、观景塔;修建具有沙漠特色的中高档旅游厕所;购置沙漠滑翔器、探险越野车、探险专用全球定位仪、中途休息及安全保护等设施和装备;进行景区内各旅游点的布点规划,统一导游讲解员服装及接待规范,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长城遗址旁树立介绍长城历史来由的简介牌,特别标明明、汉长城遗址。

15、沙生动植物养殖、美食园(新建)主要工作:建设占地2000亩沙生植物园和占地面积5000亩的沙生动物培育和养殖园;修建占地500平方米可供500人就餐的餐厅一座;修建办公用房30间,修建占地100平方米的游客娱乐中心1间;完成园区10公里道路硬化和沙石罩面、园区绿化及防风林建设。

16、邓马营湖 主要工作:建立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改造周围农舍,使其基本具备住宿、餐饮接待能力;建立沙生动物养殖场和狩猎场;修建高标准旅游厕所,建成以沙漠绿洲为特色的旅游风景区。

17、沿途农舍 主要工作:近期重点搞好农舍的规划设计、改造,不断扩大接待能力;改善环境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带动周边羔羊、犊牛为主的养殖业发展。

18、景区道路沿线。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沿路观赏风景带。主要工作:武长公路两侧建成小康住宅和高新农业示范风景线;武威──武南镇一级道路两侧建成反映武威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的灯箱文化风景线;黄羊河农场──吴家井乡──长城乡道路两侧建成防风固沙宽林网风景线;沙漠公园──武长路两侧建成高标准住宅风景线;黄羊镇──黄羊河农场公路两侧建成渠路林配套风景线;长城路段主要种植风沙防护林带;在各交通要道、路口设立鲜明公共标识和安全疏导标识;设置指示牌,标明所在乡镇及反映的主题;沿线各乡镇设立游客接待站,提供咨询,就餐及出售农副土特产品和民间工艺品。

六、旅游功能区划分与策划 为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现资源互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经比较分析,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划分为8个旅游功能区、1条旅游线。

1、历史文化风景区。细分为白塔寺风景区和天梯山风景区2个小区,范围包括高坝、六坝、武南、中路等地区。主要展示历史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项目策划: x邀请全国知名的藏传佛教僧人来白塔寺住持,讲经说法,不断扩大景区藏传佛教的影响力。x不定期举办萨班学术交流和研讨会,邀请全国高僧大德和知名佛教人士参加。x举行白塔寺大型开光仪式,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吸引周边地区人们前来参观膜拜。x天梯山风景区充分利用水上优势开展水上赛艇、垂钓、攀山等项目。x邀请佛教高僧来天梯山讲经说法。

2、工农业科技示范区。细分为工业观光区、花卉种植区、智能农业示范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区和设施农业展示区等5个小区,即以荣华企业集团、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清源高新科技园为主,以张清堡古槐和延寿寺为连接点,突出该园区农业高科技成果转化、绿色食品生产和生物、节水、信息等先进适用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的特色。项目策划: x组织开展以参观工业生产为主的工业旅游活动。x举办游客自采蔬菜、培育花卉、饲养动物和自烹美食的活动,使游客就地学习农村生活,品尝农家风味。

3、莫高旅游度假区。细分为葡萄长廊观光区、绿色食品开发区、葡萄鲜果品尝区和葡萄酒城参观区4个小区,主要以莫高酒生产基地为重点,以纯净的大自然、新鲜丰富的绿色食品为基调,以摘葡萄鲜果、品葡萄美酒等为形式,在现有基础上精心规划建设,形成全季节全天候休闲旅游、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一体化的葡萄庄园特色。项目策划: x组织开展以参观面粉加工生产为主的旅游活动。x以观沙漠风光、寻长城遗址为主线,举办观葡萄长廊、摘葡萄鲜果、饮葡萄美酒为内容的旅游活动。x以家庭为单位,举办自驾车沙漠探险旅游活动。

4、沙漠绿洲游览区。细分为公园区、葡萄长廊观光区和治沙成果展示区3个小区,主要以沙漠公园、兰墩滩原种场为核心,以大漠风情、沙漠绿洲和治沙成果展示为特色,突出综合性、娱乐性和全景式旅游特色。项目策划: x购置四驱车,沙漠摩托车等游览设施,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旅游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互动性活动的吸引力。x举办果园观赏风景、自采鲜果为内容的旅游活动。

5、珍稀动植物观赏区。细分为野生动物观赏区、珍稀花卉种植区和古遗址观光区3个小区,主要以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沙产业实验基地为核心,以高沟堡古城遗址为联系点,以名新奇特花卉采购、濒危野生动物观赏为主,融南北方珍稀花卉、盆景、各类沙生植物为一体,突出种类齐全、小巧精致和生态科普特色。项目策划: x加大驼鸟等动物的饲养数量,推出骑驼鸟游沙漠旅游活动;饲养并放养部分不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举办沙漠狩猎活动。x举办花卉名品、盆景展销活动。

6、沙漠腹地探险区。细分为长城遗址观光区、沙漠探险区和沙漠绿洲游览区3个小区,主要以长城遗址、沙漠景致、邓马营湖娱乐项目为重点,以原始沙漠及狩猎、滑沙为主要内容,以刺激性、猎奇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为主要特色。项目策划: x举办沙漠驼队探险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提供少量饮用水和通讯器具,在沙漠体验历险的感受。x举办沙漠越野车比赛;举办坐飞机观沙漠和低空跳伞活动。x组织“沿丝路古道,访西域风情”旅游探险活动。x组织沙漠狩猎及野炊活动。

7、沙漠生态旅游区。细分为沙生植物种植区、沙生动物养殖区和美食区3个小区,主要以沙生动植物养殖、观赏和美食为主,充分利用沙漠沙生动植物的分布和习性,依托现有管理技术,建设一个大量繁育既可供观赏又能食用的沙生动植物观光游览区如黄羊、骆驼、野兔、沙鸡,沙米、沙葱、沙盖、黄毛菜籽、锁阳、沙枣、瓜果等。

8、农耕民俗饮食区。细分为清源镇饮食区、高坝镇饮食区和长城乡饮食区3个小区主要以清源镇、长城乡及周边现有餐馆、农舍为主,以清源镇及周边现有餐馆、农舍为基础,以沙区羊肉为品牌,以民俗风情为主线,突出乡情、乡味、乡土、绿色、传统农家食品特色。项目策划: x举办游客自采蔬菜、培育花卉、饲养动物和自烹美食的活动,使游客就地学习农村生活,品尝农家风味。

七、旅游线路设计 根据各功能区划分,编制一日游线路2条,二日游线路1条。一日游线路:

1、市区──荣华企业集团──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示范园──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白塔寺遗址──天梯山石窟──黄羊绿色食品科技园──黄羊农场(午餐)──莫高酒城──十八里葡萄长廊──葡萄园──长城遗址──苹果园(晚餐)。

2、市区──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张清堡古槐──延寿寺──清源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沙漠公园(午餐)──兰墩滩原种场──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沙产业实验基地──高沟堡古城遗址──沙漠生态观光园──沙漠腹地探险区──邓马营湖──长城遗址──农耕饮食品尝区(晚餐)。二日游线路: 市区──荣华企业集团──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白塔寺遗址──天梯山石窟(午餐)──长城遗址──黄羊绿色食品城──莫高酒城──十八里葡萄长廊──葡萄园──苹果园──黄羊农场(晚餐住宿)──沙漠腹地──高沟堡古城遗址──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沙产业实验基地──邓马营湖──沙漠生态观光园(午餐)──兰墩滩原种场──清源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沙漠公园──延寿寺──张清堡古槐──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市区(晚餐)。

八、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凉古公路全线长约59公里,前5公里改建已在2002年竣工,后续54公里按改建标准立项,并力争于~年完成征地和路基建设,~年完成油路罩面工作;黄吴公路(黄羊至吴家井),全长约20公里,以现路为基础拓宽改造;黄羊河农场至王景寨农场约5公里,沙漠公园至兰墩滩原种场约3公里,改造为普通油路;沿明长城边沿便道,总长约10公里进行砂石硬化并逐步改造为普通级县级道路;下双至清水曾家堡道路15.2公里路面改造;黄哈路黄羊岔路口至天梯山石窟道路21.5公里路面改造。

2、水利建设。在观光旅游区内搞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充分利用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新技术,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合理调配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全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加大区域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水利保障。

3、通讯、电力。电信部门编制统一规划,建立通讯基站,扩大电话覆盖面和入户率;电力部门提出配电方案,对现有电网适度改造,以满足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的需要。

4、其他设施配套。治安管理机构,金融网点,主要景点给排水等设施,按照需要合理布局建设。

九、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各类道路全部实施通道绿化,种植较高档的绿化树种,沙漠区植防沙固沙类灌木,全面改善沿路环境;大型沙丘在保持原貌的同时,在移动沙丘区域实施网格状固沙工程;农业种植区域因地制宜,全面推广以微灌、滴灌、喷灌为主要形式的节水工程,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

(二)建设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结合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在我区的实施,加快区域内的退耕还林和沙区治理的速度。

(三)建立自然保护区。依托现有的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这个珍稀濒危动物的栖息地和城东荒漠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优势,在“东沙窝沙生植被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基础上,建立“东沙窝荒漠濒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把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建成一个生物走廊带。

(四)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建设较大面积的城市周边生态保护区域。在区域内的各乡镇实施生态小康村镇建设计划,通过村庄乡镇森林化、山川农田林网化、沟渠水系林带化、荒山荒地林草化等方式,实现“千村万户一片绿”的生态小康村建设目标。

十、实施步骤 该旅游区建设期十年(2001—2010年),分二个阶段进行。

1、近期(2001—~年)为建设开发阶段。形成旅游区基本框架,旅游接待设施初具规模。重点做好白塔寺景区、天梯山风景区、沙漠腹地、沙漠生态观光旅游区、沙漠绿洲游览区及珍奇动植物观赏区等的建设工作;逐步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区、莫高旅游度假区、农耕饮食区的配套基础设施,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智能化农业基本建立并产生较好的效益;完成通往景区和景区内道路建设及绿色通道的建设;

第四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建设带动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打造沙漠特色旅游精品,推动全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

一、旅游资源调查分析

1、规划范围 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范围为:凉州城区以东、武长公路两侧,园区中心区涉及高坝、清水、清源、长城、吴家井、武南、中路、邓马营湖、黄羊河农场、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兰墩滩原种场、皇台葡萄基地等乡镇和单位,面积约7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7万公顷。

2、旅游资源调查 经过近几年发展,武威城东初步形成了一批历史文化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景区(点)。经实地调研,该区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丰富,分18大类、35个景区(点)。

1、地文景观类 101、典型地质构造 101.1、天梯山丹霞地貌 天梯山位于凉州区南50公里的中路乡灯山村,因山路曲折似梯,故名天梯山。天梯山石窟即开凿于其南麓崖壁的半腰,崖壁因砾石脱落风化出现大小不等的洞穴,呈现比较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109、沙(砾石)地风景 109.1腾格里沙漠 腾格里沙漠位于城东23公里处的长城乡,也称八十里和四十里大沙。以红水河为界,沿岸沙丘比高2-5米,沙漠内多呈固定沙丘,比高可达20米。其内遍布沙生动植物,旅游项目尚待开发,具有良好的沙漠探险开发价值。

2、水域风光类 202、漂流河段 202.1黄羊河天梯山段 为黄羊水库水峡口放水,全长约8公里,水道宽而且曲折,水流流速大,两岸有部分植被,山势峻峭,适宜开发水上漂流、探险等活动。203、湖泊 203.1、黄羊河水库 库址位于中路乡境内,黄羊河水峡口入口处,是凉州区最早建立的一座中型水库。总库容5644万立方米,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的水库。203.2、南营水库 库址位于城南20公里处南营乡南营村,金塔河出山口处。于1969年动工兴建,1971年建成蓄水,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的中型水库。水库上游集水面积为852平方公里,总库容XX万立方米,灌溉着920平方公里耕地。

3、生物景观类 302、古树名木 302.1、张清堡古槐 张清堡古槐位于城东武长公路10公里处,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为明代移民实边的历史见证。张清堡古槐胸围6.9米,树高15米,枝繁叶茂,被当地居民视为神树精心管护。1989年原武威市人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将国槐定为武威市市树。

4、古迹与建筑类 403、古城和古城遗址 403.1、高沟堡古城遗址 高沟堡古城位于城东25公里的长城乡,是凉州区境内唯一幸存的汉代古城遗址。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250米,南北宽135米,西墙正中有一高约4米的土台,上留有寺庙遗址。凉州民谚有“先有高沟堡,后有凉州城”之说。现当地居民出资修建了大门及寺庙大殿。登墙远眺,满目沙海植被。405、长城 405.1、长城遗址 长城遗址是凉州区境内保存较完好的一段长城遗址,东接古浪圆墩子长城,西连永昌地段边墙,长约100多公里,主要为汉长城和明长城遗址。在长城乡境内最为完整的遗址残高6米,底宽2.5米,并有烽燧20余座及兵营遗址等。这些遗址均为黄土夯筑。烽燧多呈圆锥形或方形,是长城遗址中较为罕见的建筑模式。尤其是汉、明长城的连接口处于通往黄羊葡萄庄园路口,更具引人入胜的景观。407、宗教与礼制建筑群 407.1、百塔寺遗址 百塔寺位于城东20公里的武南镇百塔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寺内有大塔一座,周环小塔九十九得名。占地277亩,是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白塔是一种藏式喇喇塔,明宣德五年(1430)《重修凉州白塔寺》碑记载,这座白塔是元代驻扎于凉州的阔瑞太子为~著名的佛教领袖萨班死后所建。700多年过去了,百塔寺遗址和大塔塔基仍然存在,塔内曾出土明宣德五年和宣德六年用汉藏文所刻的《重修凉州白塔志》和《建塔记》的碑刻。1247年阔瑞与萨班凉州会商达成~归顺中原条款,从此~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凉州会商,萨班在凉州桌锡讲经及1251年11月14日圆寂,均在百塔寺,百塔寺是~纳入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XX年5月被xx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百塔寺修复工程被国家列入“十五”期间重点文物维修工程。目前已复原萨班灵骨塔一座及其余99座小塔、完成原塔基遗址保护、陈列馆建设、道路拓宽及绿化等工作。407.2、延寿寺 坐落在城东15公里的清源镇曾家堡小学旁,取延年益寿之意。该寺兴建于明万历年间,后于清道光、咸丰年间两次补修,遂成一处规模恢弘的佛教寺院,后遭破坏,现存建筑只有伽蓝菩萨殿,大雄宝殿等。407.3、金塔寺 金塔寺位于城区西南15公里的金塔乡金塔村,又称南金塔寺,藏语称洛昂岱,意为“南灌顶寺”,是凉州四部寺之一。金塔寺是公元十三世纪初~藏传佛教萨迦派~法王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给蒙古汗国西路军统帅阔端举行灌顶地震,其余诸多佛殿、佛像、佛经多毁于1966年。为重现历史足迹,由慈成坚赞大师及弟子筹资修建了这座280平方米的大殿,供奉有佛教圣物。

412、碑碣 412.1、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 现存永昌镇石碑沟村,此碑由碑座、碑身、碑首3部分组成,通高5.8米,碑座高1.4米,宽2.4米,厚1.6米,厚0.45米。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刻立,正面为汉文,背面为古蒙古文,此碑与高昌王世勋碑有同等重要的历史价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14、造型园林 414.1、牛家花园 牛家花园位于高坝镇,是清代两江总督牛鉴的故居,现为农机学校所在地。花园占地70亩,以梨树、核桃树、苹果树、杏树为主,庄院居于其中。因宅旁有24株柏树,故牛鉴将宅第命名为“二十四柏之轩”。现故居存南、西、北三面半截庄墙。

419、墓地 419.1、弘化公主墓 位于城南20公里的南营乡清嘴喇嘛湾唐吐谷浑王室墓群一带。贞观十四年(640)二月,李世民派大将携大批物资护送弘化公主入吐谷浑与国王诺曷体成婚。弘化公主入吐谷浑,是唐将公主嫁于外蕃的开端,是中华民族团结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改善了唐与吐谷浑的关系。清同治年间,公主墓首次被挖掘,墓中金碧辉煌,壁画满墙,随葬器物很多,除了彩绘的木桶、马、牛、骆驼等大批木器外,还有不少铜器和金银珠宝。1915年4月,弘化公主墓志被挖掘出土。1980年,出土了一批彩绘大桶、木马、木骆驼和丝织品、铜、陶、骨、漆器等,反映了唐代精湛的工艺。这些文物是研究和吐谷浑关系的珍贵实

物资料。419.2、王景寨墓群 位于东河乡王景寨村,墓葬区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5公里,地面有明显的土冢约30—40座。此处不仅是汉代墓群,而且是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9.3、青嘴喇嘛湾唐墓群 位于南营乡青嘴村群山环抱的青嘴、喇嘛两个山湾里,出土墓志名9方,为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家庭的墓葬,是研究吐谷浑民族的珍贵资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9.4、磨嘴子汉墓群 位于城南15公里处,祁连山北麓,杂木河西岸。在东西宽700米,南北长1000米的范围内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遗址,还有大量的汉代墓葬。先后从这里发掘出了一批木雕、漆器和丝麻苇编制品等重要的汉代文物,以“仪礼简”、“王杖简”就是其中的重要发现,以《武威汉简》闻名于世。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石窟 420.1、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现存石窟分三层,有大小洞窟17处。其中最大的洞窟高30米、宽19米。窟内供奉释迦牟尼坐佛1尊,高28米、宽10米。大佛左右有文殊、普贤、广目、多闻等6尊菩萨、天王造像。其建造艺术被文物专家称为“凉州模式”。天梯山石窟依山傍水,1995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立项修复,XX年被xx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止目前,修复了大佛原貌,修建了围堰大坝,整修通往景区的道路20多公里,建成石窟陈列馆,水库上娱乐设施和景点绿化正在建设之中。420.2、亥母洞石窟 位于凉州城西南20公里处新华乡,现存洞窟1个,内有金刚亥母塑像1尊,喇嘛塔2座,石盏1个,不同造型的古小塔数百座。金刚亥母是掌管生育的神,固民间常有人前来烧香以求子女。

5、消闲求知类 503、动物园 503.1、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 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是沙漠区内人工建立的世界最大的濒危动物中心,位于武威城东23公里处,始建于1987年,占地17万公顷,核心建设区1万公顷,已建成10万亩围栏半放野区,1000亩饲草料基地,完成治沙造林面积15万亩,经济林苗木基地1100亩,植被覆盖率达50%以上。现已育有羚羊、野马、野驴、金丝猴、白唇鹿、梅花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9头(只),马鹿、岩羊、藏原羚、蓝马鸡等二级保护动物79头(只),经饲养驯化,已表现良好的适应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504、植物园 504.1、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基地 沙产业实验室于1995年正式挂牌,是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倡导,实践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产物。其实验基地位于濒危动物研究中心附近,占地40亩,引进美国超星级3000系列3500型温室一座,面积6040平方米,1998年投入运行。现以生产康乃馨、玫瑰等鲜花为主,引进栽培了仙客来、蝴蝶兰及各种月季等30多个品种,是我区花卉推广和苗木繁良基地。特别是利用无土栽培方式生产的麦绿素被国家级专家称为“冲击新世纪,引导新潮流的生命工程”,被誉为“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新健康食品”,为沙产业发展找到了突破口。505、公园 505.1、沙漠公园 沙漠公园是我国第一座以沙漠冠名的公园,位于武威城东20公里处,1987年正式向社会开放,融大漠风光、生态保护、民俗风情、园林雅趣为一体,是展示我区人民群众治沙成果的重要窗口。公园占地面积7.5平方公里,已建成防风林带3条15公里,防风林景观树36个品种、150余万株,沙生植物500多万株,防风固沙林近万亩,植被覆盖率为78%,并建有观景塔、沙浴场、游泳池、沙生植物园、跑马场、赛驼场、射击射箭场、人工湖、招待所、餐厅、会议室等一批景点和设施,一次性最大就餐接待能力为300人,年接待游客1万人左右。

6、购物类 602、庙会602.1、海藏庙会 区域范围是凉州区,中心场所海藏寺,活动时间是农历正月十六。602.2、社火 区域范围是凉州区,农历正月。

7、产业类 701、农林渔牧场 701.1、莫高旅游度假村 莫高酒业集团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葡萄酒生产企业,位于城东35公里处,现拥有葡萄基地2.2万亩,年葡萄干酒生产规模达1万吨。XX年,依托基地和葡萄酒加工生产线,推出了集葡萄种植与酿造、葡萄酒文化、高效农业、田园风光为一体,吃、住、游、购、娱一条龙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兴建了18公里葡萄长廊及果园、酒吧等景点和配套设施,被省旅游部门重点推介为兰州--黄羊河农场全省精品线路,是全市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的重要示范地。701.2、省兰墩滩原种场 兰墩滩原种场位于城东20公里处,北与沙漠公园接壤,占地面积4096亩,隶属省农牧厅管理。该场以原种引进、繁育及农业新品种试验、示范为主,已建成全省一流的现代种子进口生产加工线,拥有固定资产XX多万元,有果园350亩及规模养殖场一个,人工草坪7000平方米,办公室、招待所等设施2742平方米。场区绿树成荫,碧草如茵,食宿及娱乐设施齐全,一次性食宿接待能力为80人左右。701.3、凉州区林业种苗基地 区林业种苗基地位于武长公路20公里处清源镇发展村,为凉州区苗木花卉制种基地。701.4、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 该基地位于城东10公里的高坝镇,已形成培育白杨、沙枣、国槐、垂柳、云杉、油松、刺柏等经济苗木40多个品种的能力,产品远销新疆、内蒙、宁夏等省区。701.5、皇台葡萄基地 皇台葡萄基地位于武长公路20公里处清源镇,为皇台集团兴建的酿造葡萄基地,占地面积近万亩。701.6、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 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现已建成王盛寨、菖蒲村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示范点,全乡日光温室已发展到1000多亩,主要生产黄瓜、辣椒、西葫芦、西瓜、茄子、食用菌和草莓等品种。701.7、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 全镇日光温室面积达3030亩,建立马儿规模养猪示范点,建成年产1000头瘦肉型良种猪繁育场和年出栏500头的丁家园养殖场。规模养殖户达4628户。701.8、二坝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近年来与省科委协作建成全镇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二处,节水面积10000亩。园内新建蔬菜日光温棚、花卉棚、常青树棚100个,现已成为全区高标准、高科技农业示范区之一。701.9、邓马营湖 邓马营湖位于腾格里沙漠,北部属民勤县,南部属凉州区,东部与宁夏接壤,为沙漠之中天然的绿洲。以地下水为主要供给,邓马营湖绿洲地200万亩。这里牧草丰富,生长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是沙漠腹地探险游的休闲胜地。702、工业 702.1、黄羊绿色食品城 黄羊绿色食品城

是西部最大的面粉加工基地,年处理小麦80万吨,是全区小麦总产量的2.8倍。现已形成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家,各类个体私营企业400多户,初步形成了面粉加工、塑料、农机、建材、化工、装潢、酿造、医药等门类齐全、实力较强、基础较好的工业体系。702.2、荣华企业集团 荣华企业集团是全国大型乡镇企业之一,位于城东2公里处的高坝镇。集团公司拥有总资产15亿元,在职职工8000多人,形成了以玉米淀粉加工业为龙头,玉米淀粉系列产品为基础,集农副产品深加工、能源开发、农资生产销售和种养一体化的较完整的产、供、销体系。

3、旅游资源分析 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起步虽晚,但依托现有条件和设施,近年来已对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做了前导性尝试,为构建我区旅游大产业起到了拾遗补缺、丰富内涵的作用。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旅游资源多样化。既有以沙漠为主的自然风光,又有绿洲农业和历史文化遗迹,资源内涵丰富。(2)独特珍贵旅游资源居多。如~纳入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遗址,凉州区保存较完好的汉、明长城相接的长城遗址,我国第一座沙漠公园,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等。特有的沙漠地貌和沙生植物景观为生态观光旅游丰富了内涵。(3)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突出。白塔寺遗址、天梯山石窟、高沟堡古城遗址、长城遗址及丝绸之路古道都位于该旅游区,历史积淀厚重。(4)旅游资源地域组合良好。空间分布为组团性分散格局,景区(点)以主要道路为联线贯通,为人文旅游资源、绿洲与大漠风光融合区。(5)开发潜力大,发展前景广。景区开发与全区其它旅游资源开发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强,民俗风情与自然风光、人文资源发展具有互补性优势,且地处省定兰州—黄羊河农场、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重要地段,发展空间大。但就严格意义上的农业观光旅游区衡量,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区内行业多、领域广,经济成分、隶属关系复杂,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加之旅游规划缺乏统一性、整体性,联片难度大,聚合效应低;(2)景区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功能划分不明显,布点零乱,自发性因素多,社会资金未能很好地整合利用,项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3)景区开放开发程度滞后,起点低,规模小,基础设施条件差,功能不全,景点老化,项目单调,缺乏吸引力;;(4)景区可进入性条件差,景区内和通往景区的道路等级低,建设滞后,缺乏专线旅游交通车;(5)自然环境恶劣,沿线景色单调,各旅游区彼此之间关联度不强,缺乏一个联系纽带;(6)生态农业特色不明显,且经营周期短,季节性气候影响较大;(7)景区对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认识不足,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8)旅游专业人才匮乏,治安防范不力等。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 以xx大精神为指针,以市、区旅游“十五”发展规划为指导,抢抓西部大开发和西部旅游国家投资倾斜政策的历史机遇,以生态农业资源为主体,以观光旅游为目标,以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为范围,以现有旅游景点为支撑,以农、林、水、牧、生态等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先导,以名、优、新、特、稀、绿色农产品试验、示范、繁良、推广为重点,通过人文、自然、工业、农业、生态及民俗文化等资源的有机结合,互补开发,拓展武威旅游内涵,实现资源重组,激活存量资源,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集中全社会财力物力打造生态旅游和沙漠探险这一特色旅游精品,使其相互融合,延长产业链条,引导现代农业在更高层面上的多元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在更深领域的调整,在武威城东建成一个集访古、休闲、观光、游览、探险、朝圣、美食、娱乐、会务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2、发展思路(1)规划先行,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近期做好观光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论证工作,完善对现有景点、景区的规划,做好凉古公路等通往旅游景区公路的改建和沿路绿化建设等工作,以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的多领域项目建设争取旅游国债资金,以精品战略带动全区旅游业的发展,使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真正成为凉州现代旅游经济和综合农业发展的样板和亮点工程。(2)整合旅游资源,坚持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相结合,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以民俗文化为纽带,以人文资源促进自然资源的开发,以自然资源充实人文资源的内涵,合理开发一切可利用的旅游资源。即把以白塔寺、天梯山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区和以设施农业、葡萄产业、沙漠绿洲为代表的生态农业旅游区的开发结合在一起,着力打造旅游精品,推出历史文化和生态农业两条特色旅游线,互补性开发,促进中发展,既体现文化的悠久历史,又反映自然的神奇壮美。(3)多层次开发,坚持点线面结合的原则,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打造区域旅游特色新产品。点,就是围绕白塔寺、天梯山石窟、莫高旅游度假村、沙漠公园、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等主要景点进行建设和开发,同时抓好兰墩滩原种场、清源、清水、沙产业实验室、林木繁良场等园区建设,逐步发展为多个功能完备、各具特色的小区,辐射带动区域内农林牧各业发展。线,就是依托武长公路、312国道等发展沿线经济,突出民俗风情、餐饮游乐、特色产业、农家小院、大棚种植、道路绿化及生态治理等方面,形成融沙漠风光和绿洲农业为一体的生态通道,并以公路为载体,地方风土人情为纽带联接各特色景区。面,就是在开发点、线的同时,引导园区内的乡镇发展规模化、有特色高科技的种植和养殖业,大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4)多业并举,坚持贸工农结合的原则,以工带农,以贸促工,宽领域拓展。一是充分利用莫高葡萄酒、荣华淀粉扩产机遇,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园区内重点发展葡萄、玉米种植。二是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区内乡镇富余劳务向旅游业、饮食服务、文化娱乐等三产转移,向城镇集中,为旅游农业助劲添力。三是在农业深度开发上下功夫,加大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充分发挥园内农林水牧机综合配套,资金技术信息相对集聚的优势,形成园内试验、辐射周边、示范带动、规模发展格局。(5)多学科探索,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原则,以产为基础,科技支撑,实现高效益目标。产,就是围绕农业生产这个基础,依托现代农业科技,突出绿色、有机、培养一批业务素质过硬、能够接待不同语种游客的导游讲解员队伍;大力挖掘和整理历代名人学者关于凉州与葡萄美酒的诗词或传说轶事,既可在休闲区以此造景,也可传插在景区的讲解和游览过程中,丰富景区内涵。

8、黄羊绿色食品城 主要工作:加快绿色科技园区建设进程;修建可供住宿、餐饮及娱乐的别墅区;修建高档次旅游厕所;美化镇区环境,开发开放绿色食品加工旅游参观区。

9、建立长城无公害畜产品基地,依托长城乡的地域优势和现有的养殖规模,按照“以牛为主,长短结合,‘五良’配套,科技增效”的思路,根据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在长城乡高标准、高起点地建立一个无公害畜产品基地。主要工作: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年出栏5000头肉牛的生产基地。

10、沙漠公园 主要工作:完成植物园扩建500亩,利用现已形成的沙生植物园114亩,依托沙生植物管理技术,集中体现西北沙区沙漠植物资源和主要固沙造林技术措施及其成果;加大景区的美化、绿化力度,各旅游景点周围培育常绿乔木和花卉灌木,招待所等场馆厅进行装修美化,设置标志牌、宣传牌和简介牌;完成区内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景区内行车道硬化油路面,嵌路沿石,两旁植柳树、松、柏等常绿景观树种;步行道铺筑为砖道和彩瓷砖道,两旁栽植常绿树和花卉灌木,部分立体绿化,形成绿色长廊;对已成材防护林木进行间伐换种,代以槐、榆、松、柏等可观赏性较强的植物,建成长5公里、宽40米的新型防护林体系;修建500平方米餐厅,招待所增加床位60张,购置相应配套设施,完善餐饮、食宿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和档次,逐步发展为集休闲、娱乐、度假、会务为一体的旅游区。

11、兰墩滩原种场 主要工作:对现有设施进行维修,更新部分树种;扩大开放度,开发农业新品种科研室和种子进口生产加工线供游人参观;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延长经营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12、濒危动物研究中心 主要工作:兴建野生动物园、珍稀野生动物养殖场、沙生植物繁育场及动物标本馆;景区内道路建设及绿化美化;建立游客中心、旅游购物商店。

13、沙产业实验基地 主要工作:依托现有花卉种养基地,兴建一个成品花卉品种的加工和销售场,培育珍稀花木盆景或标本;建立游客接待中心。

14、腾格里沙漠 主要工作:在沙漠深处选址新建滑沙场、沙浴场、观景塔;修建具有沙漠特色的中高档旅游厕所;购置沙漠滑翔器、探险越野车、探险专用全球定位仪、中途休息及安全保护等设施和装备;进行景区内各旅游点的布点规划,统一导游讲解员服装及接待规范,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长城遗址旁树立介绍长城历史来由的简介牌,特别标明明、汉长城遗址。

15、沙生动植物养殖、美食园(新建)主要工作:建设占地XX亩沙生植物园和占地面积5000亩的沙生动物培育和养殖园;修建占地500平方米可供500人就餐的餐厅一座;修建办公用房30间,修建占地100平方米的游客娱乐中心1间;完成园区10公里道路硬化和沙石罩面、园区绿化及防风林建设。

16、邓马营湖 主要工作:建立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改造周围农舍,使其基本具备住宿、餐饮接待能力;建立沙生动物养殖场和狩猎场;修建高标准旅游厕所,建成以沙漠绿洲为特色的旅游风景区。

17、沿途农舍 主要工作:近期重点搞好农舍的规划设计、改造,不断扩大接待能力;改善环境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带动周边羔羊、犊牛为主的养殖业发展。

18、景区道路沿线。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沿路观赏风景带。主要工作:武长公路两侧建成小康住宅和高新农业示范风景线;武威──武南镇一级道路两侧建成反映武威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的灯箱文化风景线;黄羊河农场──吴家井乡──长城乡道路两侧建成防风固沙宽林网风景线;沙漠公园──武长路两侧建成高标准住宅风景线;黄羊镇──黄羊河农场公路两侧建成渠路林配套风景线;长城路段主要种植风沙防护林带;在各交通要道、路口设立鲜明公共标识和安全疏导标识;设置指示牌,标明所在乡镇及反映的主题;沿线各乡镇设立游客接待站,提供咨询,就餐及出售农副土特产品和民间工艺品。

六、旅游功能区划分与策划 为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现资源互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经比较分析,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划分为8个旅游功能区、1条旅游线。

1、历史文化风景区。细分为白塔寺风景区和天梯山风景区2个小区,范围包括高坝、六坝、武南、中路等地区。主要展示历史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项目策划: x邀请全国知名的藏传佛教僧人来白塔寺住持,讲经说法,不断扩大景区藏传佛教的影响力。x不定期举办萨班学术交流和研讨会,邀请全国高僧大德和知名佛教人士参加。x举行白塔寺大型开光仪式,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吸引周边地区人们前来参观膜拜。x天梯山风景区充分利用水上优势开展水上赛艇、垂钓、攀山等项目。x邀请佛教高僧来天梯山讲经说法。

2、工农业科技示范区。细分为工业观光区、花卉种植区、智能农业示范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区和设施农业展示区等5个小区,即以荣华企业集团、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清源高新科技园为主,以张清堡古槐和延寿寺为连接点,突出该园区农业高科技成果转化、绿色食品生产和生物、节水、信息等先进适用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的特色。项目策划: x组织开展以参观工业生产为主的工业旅游活动。x举办游客自采蔬菜、培育花卉、饲养动物和自烹美食的活动,使游客就地学习农村生活,品尝农家风味。

3、莫高旅游度假区。细分为葡萄长廊观光区、绿色食品开发区、葡萄鲜果品尝区和葡萄酒城参观区4个小区,主要以莫高酒生产基地为重点,以纯净的大自然、新鲜丰富的绿色食品为基调,以摘葡萄鲜果、品葡萄美酒等为形式,在现有基础上精心规划建设,形成全季节全天候休闲旅游、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一体化的葡萄庄园特色。项目策划: x组织开展以参观面粉加工生产为主的旅游活动。x以观沙漠风光、寻长城遗址为主线,举办观葡萄长廊、摘葡萄鲜果、饮葡萄美酒为内容的旅游活动。x以家庭为单位,举办自驾车沙漠探险旅游活动。

4、沙漠绿洲游览区。细分为公园区、葡萄长廊观光区和治沙成果展示区3个小区,主要以沙漠公园、兰墩滩原种场为核心,以大漠风情、沙漠绿洲和治沙成果展示为特色,突出综合性、娱乐性和全景式旅游特色。项目策划: x购置四驱车,沙漠摩托车等游览设施,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旅游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互动性活动的吸引力。x举办果园观赏风景、自采鲜果为内容的旅游活动。

5、珍稀动植物观赏区。细分为野生动物观赏区、珍稀花卉种植区和古遗址观光区3个小区,主要以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沙产业实验基地为核心,以高沟堡古城遗址为联系点,以名新奇特花卉采购、濒危野生动物观赏为主,融南北方珍稀花卉、盆景、各类沙生植物为一体,突出种类齐全、小巧精致和生态科普特色。项目策划: x加大驼鸟等动物的饲养数量,推出骑驼鸟游沙漠旅游活动;饲养并放养部分不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举办沙漠狩猎活动。x举办花卉名品、盆景展销活动。

6、沙漠腹地探险区。细分为长城遗址观光区、沙漠探险区和沙漠绿洲游览区3个小区,主要以长城遗址、沙漠景致、邓马营湖娱乐项目为重点,以原始沙漠及狩猎、滑沙为主要内容,以刺激性、猎奇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为主要特色。项目策划: x举办沙漠驼队探险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提供少量饮用水和通讯器具,在沙漠体验历险的感受。x举办沙漠越野车比赛;举办坐飞机观沙漠和低空跳伞活动。x组织“沿丝路古道,访西域风情”旅游探险活动。x组织沙漠狩猎及野炊活动。

7、沙漠生态旅游区。细分为沙生植物种植区、沙生动物养殖区和美食区3个小区,主要以沙生动植物养殖、观赏和美食为主,充分利用沙漠沙生动植物的分布和习性,依托现有管理技术,建设一个大量繁育既可供观赏又能食用的沙生动植物观光游览区如黄羊、骆驼、野兔、沙鸡,沙米、沙葱、沙盖、黄毛菜籽、锁阳、沙枣、瓜果等。

8、农耕民俗饮食区。细分为清源镇饮食区、高坝镇饮食区和长城乡饮食区3个小区主要以清源镇、长城乡及周边现有餐馆、农舍为主,以清源镇及周边现有餐馆、农舍为基础,以沙区羊肉为品牌,以民俗风情为主线,突出乡情、乡味、乡土、绿色、传统农家食品特色。项目策划: x举办游客自采蔬菜、培育花卉、饲养动物和自烹美食的活动,使游客就地学习农村生活,品尝农家风味。

七、旅游线路设计 根据各功能区划分,编制一日游线路2条,二日游线路1条。一日游线路:

1、市区──荣华企业集团──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示范园──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白塔寺遗址──天梯山石窟──黄羊绿色食品科技园──黄羊农场(午餐)──莫高酒城──十八里葡萄长廊──葡萄园──长城遗址──苹果园(晚餐)。

2、市区──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张清堡古槐──延寿寺──清源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沙漠公园(午餐)──兰墩滩原种场──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沙产业实验基地──高沟堡古城遗址──沙漠生态观光园──沙漠腹地探险区──邓马营湖──长城遗址──农耕饮食品尝区(晚餐)。二日游线路: 市区──荣华企业集团──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白塔寺遗址──天梯山石窟(午餐)──长城遗址──黄羊绿色食品城──莫高酒城──十八里葡萄长廊──葡萄园──苹果园──黄羊农场(晚餐住宿)──沙漠腹地──高沟堡古城遗址──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沙产业实验基地──邓马营湖──沙漠生态观光园(午餐)──兰墩滩原种场──清源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沙漠公园──延寿寺──张清堡古槐──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市区(晚餐)。

八、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凉古公路全线长约59公里,前5公里改建已在XX年竣工,后续54公里按改建标准立项,并力争于~年完成征地和路基建设,~年完成油路罩面工作;黄吴公路(黄羊至吴家井),全长约20公里,以现路为基础拓宽改造;黄羊河农场至王景寨农场约5公里,沙漠公园至兰墩滩原种场约3公里,改造为普通油路;沿明长城边沿便道,总长约10公里进行砂石硬化并逐步改造为普通级县级道路;下双至清水曾家堡道路15.2公里路面改造;黄哈路黄羊岔路口至天梯山石窟道路21.5公里路面改造。

2、水利建设。在观光旅游区内搞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充分利用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新技术,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合理调配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全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加大区域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水利保障。

3、通讯、电力。电信部门编制统一规划,建立通讯基站,扩大电话覆盖面和入户率;电力部门提出配电方案,对现有电网适度改造,以满足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的需要。

4、其他设施配套。治安管理机构,金融网点,主要景点给排水等设施,按照需要合理布局建设。

九、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各类道路全部实施通道绿化,种植较高档的绿化树种,沙漠区植防沙固沙类灌木,全面改善沿路环境;大型沙丘在保持原貌的同时,在移动沙丘区域实施网格状固沙工程;农业种植区域因地制宜,全面推广以微灌、滴灌、喷灌为主要形式的节水工程,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

(二)建设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结合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在我区的实施,加快区域内的退耕还林和沙区治理的速度。

(三)建立自然保护区。依托现有的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这个珍稀濒危动物的栖息地和城东荒漠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优势,在“东沙窝沙生植被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基础上,建立“东沙窝荒漠濒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把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建成一个生物走廊带。

(四)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建设较大面积的城市周边生态保护区域。在区域内的各乡镇实施生态小康村镇建设计划,通过村庄乡镇森林化、山川农田林网化、沟渠水系林带化、荒山荒地林草化等方式,实现“千村万户一片绿”的生态小康村建设目标。

十、实施步骤 该旅游区建设期十年(XX—XX年),分二个阶段进行。

1、近期(XX—~年)为建设开发阶段。形成旅游区基本框架,旅游接待设施初具规模。重点做好白塔寺景区、天梯山风景区、沙漠腹地、沙漠生态观光旅游区、沙漠绿洲游览区及珍奇动植物观赏区等的建设工作;逐步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区、莫高旅游度假区、农耕饮食区的配套基础设施,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智能化农业基本建立并产生较好的效益;完成通往景区和景区内道路建设及绿色通道的建设;

在重要的交通要道、路口及景区设置中英文对照交通路标、公共标识和导游示意图;进行前期宣传推介等。

2、中期(~—XX年)为成熟完善阶段。旅游基础设施更趋完备,内容更加丰富,充分具备观光旅游的条件。白塔寺成为佛教圣地;生态农业成为旅游者的首选之地,接待设施进一步完善;治沙防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向沙漠要效益已成为现实;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野生动物基地;沙漠探险项目趋于成熟,行业秩序规范;公路沿线已形成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沙生动植物养殖和美食成为旅游风景区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旅游项目不断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已经合二为一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十一、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针对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资源状况及确定的开发项目,地点、规模等因素,按照造价标准和项目论证,近期重点景区建设项目投资额估算为36266万元,其中:景区建设投资25550万元,道路建设投资10716万元。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该观光旅游区综合各旅游游览项目、农业科技示范、沙漠风光及探险等体验旅游为一体,具有较高的休闲、娱乐、考察、游览的价值,对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游客的回头率较高,开发前景乐观,必将有很好的效益回报。

2、社会效益(1)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既巩固了西北沙区治沙成果,又找到了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民俗风情为综合开发的突破口,充分利用了沙漠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创出了一条以生态环境来开发旅游,以旅游开发来保护环境的路子,对西北沙区沙漠生态工程建设和利用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2)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既丰富了生态农业和沙漠旅游的各项接待设施和功能,又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3、生态环境评估及分析 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集休闲、度假、娱乐、游览、观光、美食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区,树立一个全新的沙漠绿洲形象,增强沙区水资源涵养功能,保护沙漠生态和植被,使恶化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遏制和明显改善,为农业及周边乡镇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近期(XX—~)重点景区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表一近期(XX—~)重点道路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表二

第五篇: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

一、基本情况

为全区围绕旅游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推介张家界特产作展览,更为美化城市环境,隔断建筑垃圾,维护张家界生态环境作贡献,永定区委政府深入调查,决定兴建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

项目区内自然资源丰富。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四季风湿润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降水丰沛,雨热同季,光温水年季分布与农作物生长同步,年平均气温16.6℃,多年平均降水量1382毫米、年日照时数1449.6小时,无霜期268天。项目区地势起伏,土壤类型多样,其中黄壤和水稻土为主,山坡土壤坡度大、土层较薄,但肥力较高,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张家界市近郊张清公路两旁的沙堤乡及新桥镇境内,距离张家界市区约3.5公里,包括高桥、朱家峪、贯坪、沙田、吴家边、郝坪、两岔、板坪、老木峪、郑家坪、申家坪、丁家庄、新桥13个村、居委会,南北长约12公里,土地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目前本地区主要为丘岗山地类型地貌,区内山体植被良好,有部分散点布局的农民居住用房。区内有3条较大溪流,自北向南注入澧水。

二、规划性质与规模

2.1 规划性质

本规划既为产业规划,以生态经济学原理,将具有不同生物学特征的苗木、花卉、果树等品种结合起来,采用立体经营的模式,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本规划还为涵盖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景观设计阶段的建设规划,其目的是为坚持各子项目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本规划还为旅游规划,规划依托大面积的山岭沟谷,培育作物生态环境,设置浏览道路,为来本市旅游的游客提供生态游览和郊野观光等活动,与张家界市周边其它旅游区形成有机整体,互为补充,走错位发展之路。

2.2规划规模

该规划区一期规划土地位于沙堤乡境内,总面积约17.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13.15%、基地占7.08%、林地占68.92%、牧草地占0.60%、居民点及交通用地占2.94%、水域占2.31%、未利用地占5.54%。规划区一期位于张家界市重点控制建设区域,既具有交通和区位优势,又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二期规划纳入新桥镇部分村后总用地近80平方公里。

三、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 4 《张家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 5 《武陵源风景区总体规划》 《张家界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可研报告》 7 《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任务书》

四、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4.1外围张清公路及至景区老公路所围合的绿色生态防护带。

4.2相对集约的片区开发模式,最大限度保留场地原生态的农田肌理。

4.3公交优先的现代交通组织模式。中央主干交通贯穿园区、旅游线路、步行漫游和湿地滨水空间交错。

4.4连续的景观序列沿主要交通动线展开。

4.5私密与公共开放空间开合有致的空间组织。

4.6一个可持续协同发展的协同模式。

4.7规划方案目标

兼顾市、乡、业主和农民的利益,将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为具有前瞻性、可持续性、可操作性的特色鲜明的生态农业观光园。

4.8规划成果目标

为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提供了一个理念超前、思路清晰、概念明确、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深化景观设计的依据和要点。

五、建设规划布局

5.1 规划结构

观光园核心区分为五区一村一廊:优质花卉区、现代农业区、特色作物区、特色养殖区、现代农业示范区。

规划地块结构可以概括为:“瓜藤结构”,利用张清公路和沿河风光带把园区的产业功能和旅游文化功能连接起来。

采用“两藤多瓜”的结构模式。

两藤:“文化风情藤”,“产业经济腾”,多瓜为多个主题文化园。“五区一村一廊”的总体功能布局(高效农业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养殖区,特色种植区,优质花卉果木区,民俗文化村)都包含在其中。

5.2功能布局

核心区规划依据总体功能定位和布局分为三大片区,内容如下:

(一)、核心片南区

该区位于整个场地的南部。力图通过理用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当整合,一方面能给游客提供亲近自

然的舒适的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环境。

整个南核心区以其具有观赏、商业服务功能的中心广场作为轴线的转折,以及围绕整个场地的主环道为主线,其中布置有种植大观园、苗木文化展示园、家庭旅馆式田园住宅、管理中心、独立式田园住宅、百花园、生态博物馆及原有小学。

中心广场处布置相对集中的商业服务设施、市政服务管理办公及民俗文化风情馆等建筑,这个区域中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有利于形成一个便于人流集散中心。

民俗文化馆:以乡村题材为主,展示、再现我国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区的乡村生产,饮食,穿衣,婚嫁,民居等方面的习俗。

生态博物馆:展示生态系统知识。

农业剧场:放映各类特色农业专题的电影。

配套绿色生态餐饮,休息,为方便游人分散布置,造型各异。

建设展销管理中心,由3部分内容组成:展销大厅、管理办公楼、小接待中心。

家庭旅馆式田园住宅,其外围布置有菜园、果园、作坊、家禽圈栏等具有生态休闲功能的公共绿地。提供农家乐服务,主要为农业观光园的游客提供住宿,提供一个亲密接触自然的机会。

独立式生态田园住宅,安静舒适,接近自然,其外围的绿色林带保证了其私密性和安全。

在景观轴线上布置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景观节点。如入口花圃、百花广场、露天看台、锦绣水园、生态博物馆等,以亲水广场作为这一序列的高潮部分,对面山岔上的景观标志塔作为轴线的结束句号。

(二)核心区中片

1、“现代的孩子们是生活在钢筋水泥和游戏机前的一代。”因此,提供一处接近自然,了解自然、培养身心健康成长、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极为重要。因此,我们把靠近园区中部的核心位置布置了四季水果园、农业体验园、神龙大观园、科普园等园区,使之成为天成的科普教学基地,也可成为城市居民周末、旅游者休憩游览采撷的天然场所。

创造张家界所特有的农田肌理、林木庄稼、花卉果树高低错落层叠展现,带给旅游者非同一般的空间感受和美好景观,由此深深体会农耕之美。

2、本片位于场地的中部,结合现有的果树和葡萄园形成边界,在水边建设人工栈桥和人工生态驳岸种植水生植物形成良好的湿地景观。

沿湿地的步行系统线性流畅,于茂密的果林间时而近水跨越湿地,时而复归落叶遍铺的密林,行进过程中能取得丰富的空间感受。景致美不胜收。

(三)核心区北片

我们把靠近园区北部的位置布置了农耕作坊文化园、绿色庄园、土家妹特产商贸有限公司。现代的城市居民及游客可以在此学习传统农耕作坊的工具并实践,可以悠闲的在池边林下休闲垂钓,还可以在观光游览快接近尾声的时候,能够方便的采购张家界本地的土特产品,使园内居民和游客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充分融入大自然的怀抱。

5.3道路交通规划

5.3.1道路格局

5.3.1.1全区交通组织:一条主交通干道+原张常老公路组织的环状整体交通模式

根据可持续发展交通设计策略和目标,采用内外有别的交通组织方式,在场地中央利用贯穿整个园区的张清公路,作为园区南北向主交通干道,这种处理可

最低限度的减少初期建设投资,在市政管线铺设等方面也是最为集约的方式。原张常老公路称为园区联系各个组团的交通道路,解决当地村民生活和生产的问题。三条东西向规划路将张清公路与老公路相连,担负场地与外部的交通联系。原场地沿溪的现状机耕道修整作为沿河步行及自行车道,作为游览路线。三个大的组团内部以自由的道路组织形式满足交通要求。主干路两侧的生态绿化景观带内保持完整通达的步行体系,人车分流,形成便捷高效的道路交通网络系统。

5.3.1.2核心区交通组织:一条内部主环路+不同区段的自由式道路组织的交通模式

由中央贯穿场地的主环路,将生态田园住宅区、百花园、苗木展示区和家庭旅馆及管理中心区等几大功能区有机的串联起来。其中,生态田园住宅区用地内又自成体系,形成等次分明的换上套环状交通总体构架,加强社区内的可及性。

5.3.2道路等级

道路选型充分考虑到满足使用功能、尊重地形、线形优美、经济可行、防止灾害等多种因素。场地内道路总共分为5个等级。

即:对外交通道路(张清公路,宽16米),按双向四车道考虑。联系园内的常张老公路(宽10米),按双向两车道考虑。原区主干道(宽8米)考虑电动游览车或绿色环保车慢行。沿溪风光游览路(宽4米)考虑游客步行及园区内出租的双人、多人自行车行驶。园区小路(宽2.5米或3米不等)。

人行与自行车行系统和绿色生态系统叠加,联系各功能区,以安全、便捷、舒适为设计原则,红线宽3米,线性流畅,两侧为缓坡草地,自然伸入到农林种植带、河滨绿地、学校、示范基地、商业娱乐休闲等场所。

规划区的步行体系连接各功能区和主要开放公共空间,是贯穿整个场地系统的步行生态廊道。于环境景观结合,步移景异,得到身心地放松和美的享受,形成许多非正式的交流空间,在林下、在水际、在田间······等多种体验空间分享情感的喜怒哀乐,放松身心。达到“人行其中,人乐其中”的目的。使园内居民和游客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充分融入大自然的怀抱。

5.3.3静态交通

考虑到目前需要,有兼顾长远发展,采用社会车辆全部停放在园区入口停车场的形式,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尽量在场地每一分区用地内部预留足够的停车泊位,以保证不断发展中的游客、管理人员和外部游览观光车辆的需要,同时采用多种措施妥善处理停车与其它功能组织之间的关系。

在规划区中结合园区商业设施、生态农业科研开发及展示等不同分区设各自内部停车场。同时在每个园区入口处设置社会停车场,共计6个大型停车场。

5.4、绿地生态系统规划

园区在组织内部绿地生态系统的考虑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绿化类型的总和有机

结合。沿现状河流有绿化防护带,由高到低兼有不同树种,种植有木麻、乔木、低矮灌木。沿张清公路也植有相同的防护带,保护场地不受公路过境交通的干扰。园区内部的绿化休闲公园的设立,即为游客提供开敞的公共绿地,又为绿地引入实际项目功能,避免大型的公共绿地因丧失参与性而失去应有的意义。居住区的组团绿地种植果林,环绕独立式生态田园住宅,形成绿化景观廊道,某些部位因地制宜的引入河流,保证每户的景观需求。

这些不同类型的绿化景观有机地组成了场地丰富的绿化环境,使其在不同地段具有不同的景观风貌。

5.5水系统规划

强调溪水的周边景观保护和水库风光带的利用,以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在场地结合溪水,以疏林草坡、生态湿地等一系列自然驳岸形态为主要特色。在场地中部这片大面积的生态园地中,水体穿行其间,使其两侧的果木种植基地都得以倚于更优美的环境中。这片生态园地更能借此有利条件,引候鸟,如白鹭、野雁等前来栖息,形成充分体现生物多样性的园地水路。

这个中央水体绿色生态廊道将观光游览、居住、农业种植与场地自身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使其使用者充分获得高质量的自然环境。

5.6、空间景观设计

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三面环山,是一片很好的山地生态基底。山与山之间绵延相连,形成一道绿色天然屏障。不仅符合国人千百年来传承不息的背山面水、凝神聚气之风水理念,更为场地提供了绝佳的景观对景,通过在场地空间营造中建立良好的视觉通道,使园区居民及游客既可遥望远山美景,又可坐享其由于保护和调节生态环境而带来的环境效益。主要规划沿溪风光带,沿公路绿化带,绿色长廊,及各个区的重要景点。种植特色作物,有欣赏价值的农业景观区。

在园区内,核心区在中央局部放大市政商业服务功能设施附近都有绿化广场或硬质广场一类主要的标志性景观节点,为使其具有更好的人性化尺度并具自然特征,我们力求使该场地达到与周边场地、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在具体设计中,我们体现人工设计与自然原始景观的高度统一。在步行通道上设置大大小小的滨水林下散步休憩广场,穿插于场地中的各处。

5.7、基础设施规划

5.7.1、田园化工程

以渠道整治和农田整理工程为主,改造低产田地,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使园地田园化和规范化。基地农业用地的排灌系统流畅,渠系配套,成为旱涝保收的园地。

5.7.2、给、排水

园区用水分三部分,一是种植区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采用提水进渠道进水池,进行灌溉,配置抽水机电设备4台(套),二是养殖区用水,采用提水进渠道,进水池,水池接管道,管理通各需水点,修建水池4个,铺设水管5000米。三是生活用水需要。园地废水以生活废水为主,采用沼气利用模式,通过生特发酵等手段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有条件地区则纳入城区排污处理系统。

5.7.3、电力

将电网纳入张家界市城区供电系统中,改造10千伏供电网为35千伏供电网络。园区新建两台100千伏安变压器,安装380伏低压线2条25公里,确保园区用电需要。

5.8、控制指标体系

控制指标分为强制性指标与引导性指标两类,前者是必须遵照执行的,后者是按具体规划管理参照选择之星。

强制性指标是对建筑、用地、环境最基本的控制要求,包括: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容积率、建筑后退红线等。

引导性指标是土地相容行规定,建筑形式,机动车出入口建议方位,以及配套设施等,它按照具体条件而选定。

土地使用性质分类以种类为主,小类为辅并以《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规定为依据。

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各地块的原有用地性质一般不得随意改动,保持原有的农业用地性质。

建筑高度本园区里一律以低层为主,局部标志性的建筑物可以与环境景观规划及城市设计综合考虑。

鼓励各项目建设单位向公众提供开放空间和进行平台绿化及竖向立体绿化工作。

本文本中的停车面积系指各类建设项目必须具备的最小停放面积,它包括室外停车场和室内停车场。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各类建筑物,必须保证相应的停车面积、停车场(库)与停车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本规划区内确定的社会停车场用地,不准改变其性质。

该规划区内除前文中需特别控制的要求外,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规定按《张家界市城市规划技术规定(试行)》执行,并由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5.8.1、规划用地平衡表

5.8.2、术经济指标

5.8.3、1、规划总用地面积:1886公顷

2、总建筑面积:47.1万平方米

3、建筑密度:0.84%

4、容积率:0.025

六、农业产业规划

遵循现状、科技、市场结合的综合战略发展眼光,发展农业产业,通过研发增加科技含量市场的领先性和占有率,通过试验和产业加速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农业产业的整体发展。

重点发展以下产业:新型果树、花卉、生态养殖等。在发展产业过程中,注重生态链、食物链的结合形成产业链,强调整体发展的协调、高效益以及能源的可

循环利用。由最初的小规模的生态果园形式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生态、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区、生态农业带,走向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

七、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规划

坚持“便于生产,有利生活,节约用地,改善环境”的指导思想,对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实行“改、迁、并、控”的原则。充分考虑土地性质未发生改变这一前提。同时又要满足人口自然增长对居住用地的需求。规划中一是对分散的居民点进行适当合并成规模的小区;二是对现已具有相当规模的居民点进行改造拓建,以提高环境品位;三是对影响环境,浪费用地,不合乎风景区及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地段内的居民点实行迁移;四是在观光园规划中,便于用地操作与控制。把农村居民点及旅游服务性设施用地作为保护性的建设控制规划内容来对待。这样,既满足农村居民点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又有利于观光园的土地控制与引导。从而,从整体上合乎张家界城市总体规划及张家界风景区的规划要求。

八、旅游规划

8.1现状概况

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现有的旅游服务设施较少,多数服务设施规模很小,档次偏低。随着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增加,现有的服务设施将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8.2基本原则

1、关注服务对象的人文主义原则

旅游规划应首先关注旅游者的各种需求,无论是住宿、餐饮、娱乐等设施及服务,都应当根据当前的和将来的服务对象制定相应发展建设策略。只有让旅游者处

处体验到观光园的人文关怀,才能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及重游率。

2、因地制宜、尊重环境的原则

在旅游服务设施的选址和设计时应尊重观光园的自然环境,努力做到与环境及景观特征相协调,坚决避免对风景资源造成视觉上的污染,同时还应通过建筑形式,让游客感知当地的人文风貌。

3、以须定量,渐进调整的原则

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服务设施规模的确定按照“必须”的原则,“可有可无”的设施不设,“可多可少”的设施少设,并在运行过程中逐步调整。

8.3规模与布局

8.3.1规模等级

观光园的非住宿类旅游服务设施分为三级,依次为旅游服务中心、服务点和服务站。

旅游服务中心:包括主要服务中心和次要服务中心两处,提供各类服务项目,种类齐全,分部集中。

旅游服务点:分布在主要大型子项目内,提供简易的游、购物、卫生保健、宣传咨询等服务项目。

旅游服务站:分布在主要子项目附近,提供简易的购物、咨询等服务项目。

8.3.2空间布局

规划旅游服务中心2处,其中,主要服务中心即核心区南片中心地带,观光园入口后中央大道与旅游环路的交叉处。主要服务中心的公共设施以现有的农民家庭旅馆及附近规划的管理中心为依托继续完善。次要服务中心位于花卉园林园附近老公路外侧,位置居中服务半径合理,可以为周边项目提供种类齐全的服务项目。

规划旅游服务点6处,分别设在品位园、神龙大观园、传统农耕文化作坊内、沙堤中学、老木峪和新桥镇附近。

规划旅游服务站13处,布置在各服务点之间主要步行观光路、机动车观光路沿线的适当位置或主要景点附近,具体见旅游规划图。

九、环境保护规划

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是一种集农业产业规划、农业观光旅游规划与保护性的建设用地控制规划于一体的综合性规划。它的特点之一是对规划范围内的用地使用性质不发生改变。即:不把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开发用地。从规划用地控制来讲,本规划除了满足农村人口自然增长及家庭结构发生自身改变所需的农民建房需求外,只适当考虑修建极少的管理用房、观光休闲景点设施外,不允许其它任何非农产业发展的开发用地在观光园中产生。这样,开发总量不超过5%。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观光园的规划建设不对环境产

生破坏,相反有利于环境保护。

本规划从环境保护及环境卫生规划来讲,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及农业观光园的产业调整优势,加强荒山育林工作,建设“一廊”。

(2)对农民居民点实行“改、迁、并、控”的原则,用地上适当集中,并在各农村居民点(尤其是居民点与农家乐旅游方式相结合的居民点)规划了污水生物氧化塘,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机处理。同时,生活污水埋设沟渠,实行分区处理。

(3)为确保观光园的安全及产品的“绿化性”,在管理上禁止使用“农药”,以改善大气、水体的环境品质。

(4)利用核心区的小河流水,规划设置了三个滚水坝。这样,既提高了水体的观赏性、增加旅游项目,同时,又改善了水体环境质量。

(5)在张清公路沿线,按城市及景区要求,两侧各控制80米款的土地。严禁修建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以保证旅游线路的视觉环境。

(6)严格控制张清公路的机动车出入口,确保主要干道的交通环境安全。

十、防灾规划

(一)防洪

1、防洪治涝标准

根据建设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地位相称的旅游服务后勤基地的设想和要求,本规划区具有旅游服务功能的城镇的防洪设施标准,在国家《防洪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一个或多个档次,原则是以旅游城镇的重要程度来确定其防洪标准,为此确定防洪标准为:本规划区100年一遇。治涝标准:本规划区二十年一遇暴雨24小时内排干。

2、防洪排涝设施建设

本规划区有黄茅溪水库及两岔溪溪流,同时还有一系列的池塘和枝状溪流伴随,规划区内治涝主要用自然排水方式,防洪建设应与河流整治同步进行。在观光园区四周的保留山体脚下,沿山体等高线规划增设了防洪截洪沟,将山洪尽快引至两岔溪内排走。管泵设计原则上采用直接就近排放水体,坡度尽量与地面坡度保持一致,管材采用麻石砌筑水渠或钢筋矼管材。

3、防洪排涝设施建设与园区建设关系

要把临水空间作为创建观光园区优良环境的重要部位来考虑,防洪规划及防洪设施设计必须与园区规划同步进行,相互协调,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必须融入景观设计范畴,确保园区整体风貌不受影响,而应结合水文条件、地形地貌、道路交通、游憩休闲、园林绿化、园区功能组织等进行统筹规划,创建良好的园区临水风貌特色空间,为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增添灵性。

(二)城市消防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按《消防法》进行园区消防站、消防通道、消防通讯、消防给水规划及建设,以满足园区消防需要。

根据《城镇消防布局与技术装备配备标准》(GBJ-82)要求,一个消防站责任面积可达到7km2,接警报后;应在5分钟内到达责任区最远点。据此要求,观光园核心区内应设立1个消防站,要求在近期内建成。消防预警、报警、调度

指挥系统须按标准进行配备。预警系统: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包括旅游服务单位)一律安装自动报警装置,在园区制高点安装红外线火灾预警系统;报警系统:要求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设置定点专线报警电话;调度指挥系统:该消防站应设置一台火警调度极,要与政府机关、自来水、电力、通讯、交通、急救等单位进行专线联系,内部应与首长和部门负责人办公室和住所进行直接联系;火警专线:每个乡至消防站至少敷设1对“119”火警专线。

十一、生态观光农业发展的一些设想

在21世纪中,休闲度假逐渐取代单一的观光成为旅游的主体。而让游客能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是农业观光风靡世界的直接原因。农业观光的意义发生了改变,集观光、农业生产、旅游、休闲度假等为一体,成为农业与旅游的一种契合。

在本项目的操作过程中,时刻注意观光者的消费心理和倾向,不断的充实一些新的内容,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活动以及提高知识含量等办法。比如和农民一起种树养花、和农民一起纺线织布、制作手工艺品、绿色食品、酿酒,一起参加地方节庆活动,唱歌、跳舞、骑马、射箭、垂钓等项目,都是留住顾客,延长其逗留时间的最好手段。

在本次规划中要充分突出农业特色,着眼于农业,结合农业发展生态观光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一)观光、购物、实践于农田,体验农民的生活乐趣

可以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水产养殖基地,让游客采摘、种植、赏花、垂钓等活动,享受田园风光,从中购买绿色无公害农业产品。度假者还可以在科研及实验基地亲自参与一些绿色食品的制作过程,享受自己劳动得来的产品,体会不同于城市的生活方式,体验一下农民生活的乐趣。

(二)租赁农园

可以将一部分土地租赁给市民种植花草、树木、蔬菜和养殖,让市民体验农业作物的整个循环过程,享受耕作乐趣,体验真正的农民生活方式,也可以平时由发展商代为管理。租赁农园所生产的农产品除自己享用以外,可出售获得经济上的补贴。

(三)教育基地

场地中种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配备的农具设备及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耕作技术等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科研及实验基地内可设置“博物馆”供游客参观和考察,还可设置演示区,播放其历史、演变等过程。

(四)开放的养殖方式

以往的养殖方式都是闭合式的,管理人员通过采集树叶、野菜,购买饲料,进行再加工,等等操作才得以完成,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经济上和社会效益上都已不符合时代潮流。在此次规划中把饲养的兔子、牛、羊流放在树林下,让其自由觅食,奔跑,六流露出它的野性,使其亦回归自然,享受大自然赋予它的魅力与财富。

另外动物的粪便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通过土壤的一些微生物的分解与合成,产生为一些有机物,增加了土壤养分,维持了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平衡。

下载生态农业观光规划思索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农业观光规划思索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农业观光园可行性报告

    生态农业观光园可行性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XX生态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1.1.2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地点位于XX1.1.3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法人项目建设单位:X......

    XX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建设带动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打造沙漠特色旅游精品,推动全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武威城东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工作计划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建设带动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打造沙漠特色旅游精品,推动全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武威城东生态农业......

    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

    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半日游 2013年6月2日早上7:30,这一天风和日丽,我们于学校南门集合一起坐车出发,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北戴河景区的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它......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议书

    神农园---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议书一、概要项目名称:神农园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单位:神农园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开发公司建设地点:河北省平山县古月镇井沟村建设内容:神农园......

    生态农业规划

    目录 一、前言………………………………………………1 二、规划目标…………………………………………1 三、规划设计原则……………………………………1 (一)生态的原则……......

    环艺专业毕业论文: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正文

    滨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引 言 当代生态和谐越来越备受重视,自然能源的日益枯竭、全球变暖、自然灾害的频发,人们意识到走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伴随着现代经济与科技......

    观光园规划

    观光农业生态园要怎样进行规划?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析,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要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田园景观、当地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在体现自然生态美的基础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