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用】春节风俗作文500字
【实用】春节风俗作文500字四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风俗作文500字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风俗作文500字 篇1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十分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风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明白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风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风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先,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风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此刻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日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日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这日我的收获太大了,明白了很多过年风俗的知识,但是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风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春节风俗作文500字 篇2要说到春节的习俗,那我明白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亲访友啦,贴春联啦,吃饺子啦,简直是多的数不胜数。但是对于我这个美食爱好者来说,最最期盼和喜爱的,当然还是吃汤圆咯!
汤圆味儿好,做法很重要!这不,今年的春节,我们家又要准备吃汤圆了,我也不时会在厨房中打打下手。
其实汤圆的做法也很简单。这第一步,当然就是和面了。面和好以后,就能够取下一块,或大或小都能够,然后将它捏成一个厚度中等的小饼子,再将原有的汤圆馅儿放一些在小饼子的中央,之后将小饼子慢慢地团起来,先团成碗状,最后团成球状。而第二步,就能够将这些做好的汤圆放在有着开水的锅中煮,直到煮熟为止。
汤圆一出锅,顿时就香气四溢,让人闻了就垂涎三尺。
最后能够吃汤圆啦!此时的我,情绪可真的是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这天的汤圆。过了一会儿,餐桌旁的人都到齐了,汤圆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来。我手里拿着筷子,看着碗里那又鼓又热的'汤圆,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实在等不下去了,于是我从碗中夹起一只汤圆,然后留意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这味道简直是美不可言哪!那软软的面皮,还有那又香又甜的馅儿,直朝我的喉咙奔去。这滋味,可真是给人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汤圆,在某些地方又叫团子,让人有一种在新的一年中能够团团圆圆的完美期盼。
怎样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我喜欢的这个春节风俗有种一种期盼的感觉呢?心动不如行动,此刻就开始做汤圆吧!期望今年的春节,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汤圆。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春节风俗作文500字 篇3春节里,有很多开心的事,数不胜数。可是我最喜欢的事,不是放炮、不是吃饺子,而是堆雪人!
记得大约是二零零八年,那年的冬天非常冷,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雪,我一听高兴极了。第二天一大早,我一咕噜爬起来就向窗外看去。哇!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区里白雪皑皑,就像盖上了一层洁白的棉被。“爸爸带我下去玩吧。”爸爸说:“好的,可是你可要把自己包好哦!”我欣喜若狂,在妈妈的帮助下穿上棉衣、棉裤、戴上帽子、手套、围巾。跟着爸爸下了楼。
来到楼下,我们在一片还没有人踩过的雪地上,留下一串串欢乐的脚印。我们打了一会儿雪仗后,我的手套,棉裤都被弄湿了。爸爸一看说:“这样不行,你会生病的。”可是我还没有堆雪人呢。我嘟起了嘴巴。爸爸这时提议:“我们把雪人请到我们家阳台上,好吗?”一听这话我开心多了。上了楼后,爸爸从家里拿了一个红色大大的塑料桶下楼提雪,妈妈给我换上干净的衣裤。爸爸提着红桶来回三次就给阳台上提了一大堆的雪。我和爸爸先把一大部分雪用手拍成一个比较结实的雪堆,爸爸在拍的过程中还给雪里加了一点水,他告诉我:“这样这个雪堆才能结实。”做好雪人的身体,我们用剩下的雪团成一个圆圆的球,来做雪人的头,把头安好后。妈妈切下两块橙子皮给雪人做眼睛,又找到一要绿辣椒给雪人做鼻子,然后用剪刀剪了一个细长的橙子皮给雪人做嘴巴。我找了两个红色的小球给雪人做扣子。可是看看雪人,好像还是少点什么,我拿来一条红围巾给它围上。用一个给它做帽子。我的雪人堆好了,它真漂亮。它是我的好朋友,我和它拍了好几张合影呢。
这次春节我过的好开心呀!因为我给自己找了一个好朋友。
春节风俗作文500字 篇4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了“团拜”。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舅舅一个,外公一个,外婆一个……我满载而归,手中十几个大红包。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以在晚辈拜年之后当众赏给,亦是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的时候,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第二篇:节日风俗作文500字
节日风俗作文500字
节日风俗作文500字
(一)在我们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现在我为大家说说>端午节 吧!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还有有趣的划龙舟比赛呢!奶奶在家已经煮好了香喷喷的粽子,打开锅盖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让我闻得口水直流个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叶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真是回味无穷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都蓄势待发,随着一阵枪声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箭向前飞去。在场的观众们兴奋喊道着加油加油,在为参赛者加油鼓励,参赛者们听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使劲地划桨,水花到处飞溅。各条龙舟你追我赶的,最后,落后的一号终于追上了遥遥领先的二号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观众们不禁欢呼起来,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啊!这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等着你去找呢!
节日风俗作文500字
(二)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
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节日风俗作文500字
(三)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浓。
第三篇:春节风俗
广东人的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内容最丰富的传统节日,普天同庆。春节又称“过年”,最早的含义是人们用来庆祝一年的收获并祝福来年有个好收成。节日的形成,源远流长。广东人过春节,有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内容和形式,但“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随着民俗的形成和发展,受着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的影响,广东人的春节有自身的习俗和特色,甚至打有时代的烙印。
古代春节叫做元旦,元,始也;旦,晨也,即一年之始,也叫三元,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最早定春节为新年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我国过去沿用农历,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后,改用阳历,即公元纪年,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而阳历的一月一日定为元旦,以示区别,从1914年颁布实行,至今也有96年历史。
广东人对春节时间的界定,一般从农历12月23日至次年的正月16日,统称为春节期间或过年。故节前有“年晚”、“挨年”的叫法;节后有“年初几”、“年十几”的称谓。
广东人素有“未过正月十五都是年”之说,也就是说到了十六日才算春节结束,有的地方遇上十六是年例,年例大闹三天,春节时间的界定还要延长。此段期间都有特定的习俗和较固定的活动内容,有不少还相传至今。
送神扫尘备年货
年前三件事:农历12月23日,旧俗叫送灶神日,这天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人间善恶。人们把灶君神位打扫干净,置酒、糖、果、糕,焚香祭灶。希望他“上天讲好话,下界保平安”。民间传说灶君是个大老粗,怕他讲错话,故祭品有用糯米做成的糕点,意在把灶君的牙粘住,不许他乱说。灶君升天后到大年初一清晨才回来。相传灶神掌管一家之福祸,故广东的农村至今仍很重视送灶神。
农历12月24日,大扫尘,家家户户搞清洁卫生。《吕氏春秋》有载:“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是过春节的准备。“尘”和“陈”是谐音,扫尘有“除陈布新”涵义。扫尘时,人们习惯备新扫把,打扫墙壁、屋顶的灰尘和蛛蜘网,通过扫尘,把疾病、晦气、祸害一齐扫出门外,干干净净,以全新面貌迎接新年。扫尘和搞清洁,连续好几天,直至二十八,故民间又有“年二十八,洗邋遢”之说。人们除里外打扫外,还把家具、碗碟、床铺蚊帐洗涮一新,个人也通常在这段期间,洗头理发,添置新衣。
农历12月25日至除夕前,城里人开始忙于办年货,农村人则浸米舂粉,准备过年的食物。广东农村兴包粽、做米乙、炸煎堆;城市则兴蒸年糕、炸角仔。大粽、米乙料馅足,可口,回味无穷。这些糕点,除自家吃外,大部分备作走亲访友,家家户户都这样准备。年前办好年货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贴春联吃团年饭守岁
除夕是一年最后的一天,午后每家每户开始贴春联。春联又叫对联,古称“桃符”、“门贴”,已有2000多年历史。宋代文豪王安石名句“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新年贴春联风俗。春联用红纸写成,广东也有人把贴春联叫“贴红”。春联的内容很广泛,但都离不开表示喜庆、吉祥和对未来的期望、祈求。过去广东居民最多用的一副对联是“天增
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生意人的对联多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以往对联由善书者代写,收酬金而润笔,而今市面有统一印刷品出售,还有精美烫金新品种。贴春联的同时,广东人还有贴门神、年画,倒贴“福”字的习俗。门神贴在两扇大门上,传统都是贴历史上的一些显赫人物,威武有杀气,辟邪挡灾,如唐代的魏征、尉迟恭:三国的关公、张飞。年画农村用来布置房厅较多,增添节日气氛。内容除福、禄、寿外,历史题材较多,古代四大美人、红楼梦、水浒人物最受欢迎。倒贴“福”字则把大大小小的福字,倒贴在墙壁、门楣、房门,表示“福气已到”。
除夕的“团年饭”,广东人十分注重,也叫“吃年饭”,除合家团圆、聚天伦之乐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故多远工作的人都尽力赶回来过年。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生菜(寓生财)、腐竹(寓富足)、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广东有的地方还流行在吃团年饭时,如有远行的人未归,则桌上摆未归人的座位及碗筷,象征团聚,以示怀念。若有新婚夫妇,也多摆一副碗筷,取来年添丁吉意。团年这顿饭,一般故意多做些,吃不完,留到明年,表示丰盛有余有剩。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为了减少做年饭的劳累,近年来在饭店酒楼吃团年饭,日益风行。较好的饭店,往往需要提前数月预订。不少人在席间还注入新的内容,唱卡拉OK、打麻雀、照相留念,多姿多彩。
守岁来源很早,唐代杜甫诗中已提及:“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守岁,通常是大人围坐畅谈,通宵不寐,取意对逝去的岁月眷念,对新的一年殷切期望,也表示精力充沛,龙马精神。午夜12时,父母长辈叫醒小孩起床,踏新年地,穿新衣服,给压岁钱。压岁钱,广东俗称“穿衫带”,多数称“利是”,讨压岁钱称为“逗利是”。由长者给后辈,以儿童为主,未结婚的成人与儿童同等看待,也可收取。压岁钱意在镇压邪祟,希望小孩快高长大,聪明进步。“逗利是”是儿童最高兴的一项活动,可用压岁钱买零食或鞭炮,节俭懂事的小孩子,则储钱买学习用品。守岁在广东的一些农村尚流行,子时一到,炮竹齐鸣。吃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贴春联、挂灯笼,一派喜庆的气氛。
新年三件事:开门拜年送穷
正月初一是新年,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人小孩都穿上最好的衣服,见面多道“恭喜发财”,互相祝福拜年。初一是一年的开始,但广东人却把这一天引申为一年。时时处处小心、图吉利、忌丑话、避错事。偶然说半句不吉利的话,也立即补上几句补救:“逢凶化吉”、“丑事不灵,好事灵”;不小心摔破一个碗碟,马上补上一句:“落地开花”、“花开富贵”。
初一的开门,农村看得很隆重。一清早,给祖先敬香,给长命灯添油,烧鞭炮开门。意开门红、吉星高照、五福临门。这一天,农村还流行三忌:忌杀生、忌倒水、忌扫地,部分农村尚习惯吃素。近年来,城市人大年初一兴到酒楼饮早茶,互相拜年,茶后逛街、游公园、看舞狮,节日活动不断创新。
年初二称之开年,全家人吃完开年饭,则标志着开年了。随后,人们便带上礼物,携儿带女拜亲访友,你来我往,城乡到处是人群。广东的习惯,年初二多数是回外家,女婿拜见岳父岳母。
年初三,广东多数地方叫“穷鬼日”,人们清晨烧炮竹送穷鬼。广东人偏重祛除“赤口白舌”毒咒。过去未禁鞭炮,城市和农村一样,天未见亮,就燃放鞭炮,并加点盐,让其弹掉。“盐”与“言”同音,即把是非流言除掉,俗称“弹赤口”,这个习俗广东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流行。
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传统从年初一到年初十,都有特定的生日,依次为“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兵、十贼”。人类共同生日,人类共同庆祝,通常像除夕一样,劏鸡杀鸭,合家吃大餐。过去有吃七种菜做成的“七宝羹”,因太繁杂,如今都改为大鱼大肉,若天气稍冷,有的家庭还打边炉开餐。大年初一,孩子们穿新衣服,燃放鞭炮,逗利是。
快过年了,大家都看看----->中国人过农历年的风水习俗禁忌!
音毒 发表于 搜房网广瑞公寓
农历过年期间禁忌:过年通常从初一到初五为止,初五之后就要隔开,表示这个年已经过了,开始要恢复正常生活了,常规习俗过年有一些禁忌,例如过年不要生气骂人、打小孩等等,以下是过年一般人常听到的禁忌。
大年初一:
1.已嫁之女不可回娘家:过年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会把娘家吃穷,因此只能
在初二或者初叁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过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来拜年,媳妇要帮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2.早餐忌吃稀饭、荤食及药品:过去的常规穷人家才吃稀饭,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饭,表示家里整都会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万神盛会,表示所有的神出来拜年,因此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荤,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补品补药初一最好不要吃。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表示对
方整都要人催促做事情。
4.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年初一时对方还在睡梦中不要跟对方拜年,等对方
起床再拜年,因为这样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初
一、初二忌洗衣: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这两天不要洗衣
服。
初一到初五:
1.白天不可午睡:过年期间白天睡午觉,表示整都会很懒惰,其中的含意 楼主
是因为过年期间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觉的话对人很失礼。
2.忌倒污水、垃圾、扫地:过年期间不要从事洒扫的工作,因为这样容易把家 中的财气扫掉。
3.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对象:过年期间不要让人从自己口袋掏东西,这样表示 整钱财都会被人家掏走。
4.忌向人讨债:过年期间不管是被要债或者是跟人家要债的人在一整年间都会 很倒楣,因此忌讳向人讨债。
第四篇:春节风俗
《春节风俗研究》
目录
一.引言 „„„„„„„„„„„„„„„„„„ 2
二.春节风俗„„„„„„„„„„„„„„„„„3
1.简介„„„„„„„„„„„„„„„„ 3
2.研究结果 „„„„„„„„„„„„„„ 4
1)春节文化„„„„„„„„„„„„„„4
2)春节精神„„„„„„„„„„„„„„4
3)春节代表物„„„„„„„„„„„„ „4
三.具有“_____特色”的春节习俗 „„„„„„„„5
1.„„„„„„„„5
2.„„„„„„„„6
四.春节习俗现况„„„„„„„„„„„„„„„7
1.春节习俗的传承„„„„„„„„„„„„7
2.春节文化的传播„„„„„„„„„„„„8
五.如何唤起人们的传承意识„„„„„„„„„„11
六.调查结果
第五篇:春节风俗
春节风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还有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画年画和守岁等等。
今年的农历腊月没有三十,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除夕之夜是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就要欢欢喜喜的送走马年,迎接羊年的到来。除夕之夜,我们的院子非常热闹。每个单元门口早就挂上了大红灯笼,贴上了红底金字的大幅对联;院子里摆满了各种鲜花;家家户户的门窗里都飘出年夜饭的香味;每家每户的门上也都贴上了春联,有的还挂上了大红灯笼;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院子里尽情的追逐着、嬉闹着,有的在放着各种各样的礼花和鞭炮。我们家的门上,也早早就挂上了爸爸买回来的大红灯笼,贴上了我写的春联。我今年写的春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岁新年新景”。横批是:“春意盎然”。晚上,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客厅的茶几上放着鲜花、水果、点心、瓜子和糖果。在北京上大学的姐姐也回来了,我们全家团团圆圆。我们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等着看春节晚会。爸爸、妈妈今天显得特别高兴。爸爸端起酒杯,首先感谢妈妈一年的辛苦,赞扬姐姐去年考上了大学,祝贺我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又被评为三好学生。姐姐也说了许多祝福爸爸、妈妈的话,表示了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的决心。我也端起杯子说:“祝爸爸、妈妈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生活得快快乐乐、踏踏实实”。我们全家都碰了杯,我和姐姐喝的是饮料,爸爸、妈妈都喝了酒。吃完年夜饭,我们全家围在一起看春节晚会。爸爸早就把春节晚会的节目单从网上下载打印出来了。我们一边拿着节目单,一边看着电视。今年的春节晚会可精彩了。有歌曲、戏曲、杂技、舞蹈、小品、相声、魔术等40多个节目。尤其是赵本山的《心病》、黄宏的《足疗》、冯巩的《马路情歌》,逗得我们都笑痛了肚子。整个晚会的节目真是一年比一年精彩。到了晚上十二点,晚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门外也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们全家都来到楼下的院子里看热闹。院子里的人可多了,大人小孩都在放着鞭炮。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得我和姐姐早就捂起了耳朵。一束束五颜六色的烟花直冲云天,然后爆炸、散开,真是五彩缤纷,好看极了。院子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我和一群小朋友笑啊、跳啊,手掌心都拍红了也不知道。那满天的礼花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一直延续了好久好久。那幸福之花,既是对马年的告别,又是对羊年的欢庆,它开在天上,开在地上,也开在大人和孩子们的心中。这真是一个难忘的除夕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