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优化案例
作者信息
所教学科
所教学段 小学 电子邮件
单位名称 赣 说明:信息技术支持导入、讲授、评价等环节优化的三项作业,可以是同一节课中不同环节的技术应用,也可以是不同课中相应环节的技术应用。
导入环节优化(一)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本课的名称:雨巷
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一、品读,体味诗歌的情感。
二、把握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
三、掌握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
请说明导入环节在这堂课中的意义,以及信息技术如何起到优化作用。(300 字左右)
配乐朗诵音像作品,用视听的手段来展示诗歌意境,不仅给学生一种视听觉的享受,引发学生学习乐趣,还能辅助教师在其无法用言语等表达时,以一种直接显现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诗歌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创设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品读,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而教师提示学生方法即抓住几个主要意象展开联想,学生头脑里自然会勾勒出“雨巷”画面,进而体会出诗的意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导入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导入环节上要说的话,预估的时间,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导入效果,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呈现在下表中。
导入语 时间 信息技术支持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他渴盼着和一位丁香般的姑娘邂逅,梦幻般的相遇与分离,只给他留下空空的雨巷,淡淡的惆怅,冷冷的寂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走进迷蒙的江南,如烟的雨巷,走进那个丁香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分钟
展示描绘《雨巷》的场景。
讲授环节优化(二)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本课的名称:雨巷 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品读,体味诗歌的情感。
二、把握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
三、掌握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
请简述讲授环节的目的和内容,并说明在讲授环节中,你是怎样应用信息技术的,以及信息技术是怎样起到优化作用的(300 字左右)。
这一环节的主要活动是“读”和“悟”要反复吟读,体会感情,体味意境。
在授课环节中会用到音频技术(《雨巷》的配乐视频示范朗读),力争读出本诗的低沉、哀怨和无奈的感情基调;PPT 图片文字资料展示引导,让学生找出作者为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采用的油纸伞、雨巷、丁香、篱墙、姑娘、“我”等主要意象,体会它们的特点,领悟低沉、哀怨、无奈、高洁、凄美等情感,运用这些技术,直观而又形象,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朗读氛围,将课堂带入美的诗歌意境之中。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讲授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你在下表左栏简述讲授环节的主要教学活动(一至二个),并在下表右栏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讲授效果,请提供截取的重要画面及相应文档链接)
教学活动简述 信息技术支持 1.“读”—— 品读意象,领悟情感
“品”——分析意象,赏析语言;“悟”——把握形象,加深理解。
基调——忧郁、哀怨反复吟读,体会感情。
引导学生品读作者为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采用的油纸伞、雨巷、丁香、篱墙、姑娘、“我”主要意象,并体会它们有怎样的特点,领悟低沉、哀怨、无奈、高洁、凄美等情感。
(课件展示)配乐朗诵音像作品
《雨巷》配乐朗诵作品网址 http://www.xiexiebang.com/programs/view/5DWYQLrFQRQ/
用图片和说明来了解丁香花“虽美易谢”的特点。
用李商隐和李璟的诗来加深理解丁香愁绪。讲解:古诗中诗人也用丁香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丁香这一意象都指向了同一个字(学生回答:愁)。
丁香姑娘有___的特点,象征了____。
通过幻灯片的呈现,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丁香与愁的不解情缘,加深对“愁”的理解和感悟。
多媒体展示意象图片
古诗中用丁香来描写愁的句子:(幻灯片)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景《浣溪沙》
评价优化(三)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说明:请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针对一至两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设计,在表格呈现您设计此项评价的目的、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及需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注:两个评价设计不能雷同。)
本课的名称:雨巷 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品读,体味诗歌的情感。
二、把握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
三、掌握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评价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该环节的教学、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呈现在下表中。在“评价工具”一栏中,除量规外,其他均需信息技术的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评价环节,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
教学活动 评价目的 评价方法 评价工具 课中:用实物投影仪播放学习视频,展示PPT,学生诵读诗歌,品味意境,领悟情感。
展示理解程度
认知状况评价
评价量规
课外:推荐阅读戴望舒等现代诗人有关诗歌,在班级博客中上传阅读读书笔记,或者在博客中上传“我喜欢的现代诗歌”。
在研读的基础上拓展阅读,丰富对现代诗歌的认识,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作品展示
博客总结
第二篇:应用信息技术优化生物课堂的教学案例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生物课堂的教学案例
题目: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
1、外界条件
2、自身条件 难点:
1、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
2、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3、自身应具备何种条件才能萌发。
手段:出示种子萌发的视频、图片、动画等,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设计思路: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由学生观察,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关于种子萌发过程,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实验进行观察,并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及挂图或电子白板出具的实验过程视频、图片来描述,最后教师提出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下是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从而将话题引入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教学过程:
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些玉米、小麦、菜豆等种子,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种下种子,让其萌发。并观察记录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
一、导入: 提出问题:
1.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 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
3.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并引入课题:
种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是种子能够发育成幼苗的内部条件。那么,是否种子具备了这些自身的内部条件就能萌发成幼苗呢?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又是怎样萌发成幼苗的,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课本p88)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如“学生很容易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
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总结:
根据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还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条件、酸碱性等。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实验时对种子萌发过程的观察记录。
2.出示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课件,组织学生观看。3.教师结合种子萌发的实物进行总结: 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
(1)种子吸水后,体积胀大,种皮胀破。(2)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幼根。
(3)子叶以下的胚轴伸长,带着两片子叶伸出土面。
(4)子叶分开,黄白色的胚芽在光下逐渐变绿,发育成茎和叶。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
(1)种子吸水后,胚根先从种子里伸出,发育成幼根。(2)胚芽由胚芽鞘保护伸出土面,子叶留在种子里。(3)胚芽里的胚芽长出新叶。
(4).提出问题:"以上介绍的种子萌发的过程只描述了种子外部形态的改变,那么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其内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三、练习
利用电子白板出示本节内容的课堂练习
四、小结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1、自身的条件:胚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
2、外界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3、影响种子萌发的其他因素: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胚根发育成根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或胚乳提供各部分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三、种子的休眠和寿命:
五、反思
成功点:
在本节课是《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这一节内容涉及到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其次,本节课内容少,知识点少,这就给我的教学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在通读教材,理清教学目标和重点之后,我将本节课教学设计为一个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即:一开始导入时,以学生的爱好为出发点,引入种子萌发动画,吸引学生眼球,在此基础上引出问题“种子怎样发育成植株呢?”。由此从了解种子的结构入手展开教学,这培养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的能力。采用ppt展示种子的结构让同学们观察。
不足处:
本节课教学也有不足之处。
1、由于课前准备不够,导致上课时媒体出现故障,动画不能顺利播放,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停顿。
2、从种子的结构到结构的功能、再到种子萌发之间没有紧密的过渡,这样就出现了思维的跳跃性,对学生的学习不利。
3、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运用多媒体,而摒弃了板书。它们之间应该有很好的结合。
4、对于学生的回答,应该及时评价。这一点我做的还不够。
第三篇:信息技术案例
意 外 的 精 彩
----《动物联谊会》案例分析
海宁市南苑小学 吴海石
案例背景:
本课选自省编教材第1册,第13课《动物联谊会》。教材在安排学生认识了画板这个工具后,又让学生初步接触了金山画王,这一课是认识金山画王的第2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库和贴纸的使用。一个美好的秋日的午后,校园里,法国梧桐黄叶翻飞,我正给三年级的学生上这节课,“意外的精彩”就这样生成了。
教室里,孩子们都专注地创作“动物联谊会”的海报。这是这节课的主要任务,通过海报的创作,熟悉图库和贴纸。当然,能和上节课认识的工具箱联合起来使用是最好不过了。
突然,一阵笑声轻轻地传过来,男孩子张真正对旁边的女孩子说:嘿,快看我的垃圾桶,有手有脚的哎!(因为图库有一个卡通的可爱的垃圾桶,被他找到了,这个男孩子本身就很好动,一看到这么好玩的垃圾桶忍不住叫出声来)周围的孩子呼啦一下子围上去了:“我看看!我看看!”教室里顿时一片混乱„„
我压下心头微微的不快,走过去,围着的孩子一哄而散,不知谁又说了一句:“噢,动物联谊会又不要画垃圾桶的喽!”好胜张真马上站起来回敬:“又没人说不可以画!”这时候我出场了,我知道张真这个孩子吃软不吃硬的,我走过去故作惊讶得说:让我看看!呀!好可爱的垃圾桶。比海宁的垃圾桶可漂亮多了!那里找出来的,你告诉大家!(这下张真来了精神,神情愉快地上来向大家演示,这时候教室里也一下子安静下来)
我又问他:你为什么要放个垃圾桶呀?它和海报有什么关系吗?
他说:我想,动物们开联谊会肯定要带零食来吃的。有零食就会有果壳纸屑什么的,我让它们放垃圾桶里呀!
师:哦!(我恍然大悟状)原来是这样!我连忙表扬了他:张真的环保意识真强。
(张真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师:环境保护可重要了,我们学校正在创建绿色学校,你们觉得学校有些什么变化呀?
生:校园里更干净了!教室里有两个垃圾桶了!师:哦,为什么?原来都是用一个的。生:垃圾要分类呀!师:怎么分呀?
生:可回收的放一起,不可回收的放一起。要用不同颜色区分开来的。师:那咱们也教教小动物们垃圾分类吧!生:同意同意,老师,那就画两个垃圾桶吧? 生:两个颜色一样有什么用啊!生:给它们画上不同的颜色不就行了!师:那怎么画呢?图库里又没有笔可以画。生:那把工具箱拿出来不知行不行? 师:咱们试试吧。
生:(没多久)行的行的!老师,让我做给大家看!
(孩子们调出了工具箱,拿出了画笔„„不一会儿,美丽的森林里,小桥边、大树下冒出了一对对可爱的垃圾桶。)
同学们也知道了,原来还可以这样对已经有的贴纸进行改变呀,他们觉得真好玩呀!
案例分析:
当课堂上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保持自己的镇定是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因此当课堂上因为张真找到了一个形状奇怪的垃圾桶而出现混乱的时候,我没有急于让孩子们安静下来,而是特意有些夸张的称赞他——这么漂亮的垃圾桶!哪儿找来的?快告诉大家!其余的孩子因为急于知道答案,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通过张真的演示,大家了解了贴纸的使用。然后我话锋一转,将话题拉回海报上,提出海报和这个垃圾桶又有什么关系呢?张真的回答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给小动物们丢垃圾!似乎有些可笑,但,又是多么合情合理。在孩子的眼里,故事和现实生活是一样的不可分割的。我们需要垃圾桶,小动物们当然也需要!这一次我是真心实意地称赞他——张真的环保意识真强!同时我心里立刻意识到:这是多么好的一个话题。学校正在创建绿色学校,能让孩子在这样一个轻松的话题中渗透一些环保知识,既不枯燥又过渡的十分自然。然后又因为垃圾桶需要两种颜色,自然而然引出了工具箱与图库配合起来使用的方法。虽然这一切打乱了我原有的教学计划,但我急中生智的引导似乎比原来的安排更合理更巧妙。
案例反思:
1、学会放弃是一种美丽
课堂中的教学环节一般都已预设好了,但孩子是鲜活的,孩子的思维更是鲜活的。各种不可预设的情况都可能发生,就像张真的垃圾桶。面对突然出现的情况,要迅速地分析这些信息对课堂的生成是否有利,我庆幸自己还年轻的头脑,看到垃圾桶马上想到了学校正在努力创建绿色环保学校的事,我放弃了原来的教学环节,就着这个垃圾桶说开了。如果我依旧按部就班地照着原来的教学设计上下去,不知在这片混乱中的孩子要多久才能安静下来,又会有多少心思来继续下面的内容呢?
2、让德育“润物细无声”
德育在我们的教学中一直很难很难,信息技术课更是如此,似乎和德育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德育一不小心就容易流于形式,形成教条主义。因此教师应善于在课堂中抓住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抓住那瞬间的“精彩”,将它无形的润入学生的心田。我并没有着重来讲环保的重要性,但我想孩子们一定都记住了——垃圾是要分类的,垃圾桶是要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的,森林是要我们共同来保护的,这是他们一生要用到的知识。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做有德性的人。孩子所在的生活世界是用他们的眼睛所观察到的,用他们的心灵所感受到的生活世界,这是一个和成人的生活世界很不相同的世界。就像垃圾分类的教育,他们一定会常常想起那片森林,因为是他们教会了小动物们垃圾分类呀!我们以往的德育往往只注重告诉孩子你要这样做,必须这样做。但在这些内容中孩子找不到生活的感觉,他们理解不到、体验不到、也用不到。这样的学习也就成为一种无意义的学习。让我们把德育和孩子的生活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用心去感受,孩子们才可能会在课堂上有这么多的“精彩”!
第四篇:用信息技术 优化英语教学
优化英语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变化,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最为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将会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结构,优化课堂教学。那么,我们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其优势和特长,在学校教育中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培养出会学习,善思维,勇于创新的外语人才呢?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作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突破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景,趣味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这是由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所决定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切实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英语交际运用能力,发展智力和情感。那么,教师就必须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师,为学生提供能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自然情景和教学情景就显得极其重要,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学生能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进行交际。在此期间,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使教学多样化、交际化,把枯燥的单词有机地组成对话形式,编写成小故事、短句或小品来表演;把语法知识点改编成有趣的游戏。在这个阶段,教师仅是个指导者、导演。在这个真实的情景交际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大胆参与表演,发展他们的交际技能,使学生敢说、乐说、会说。这样在运用中自然地记住了词汇,大大增强了语感。
在教学Lesson15课时,我避免了用简单枯燥的数字操练形式,而是运用计算机信息、计算机技术形象生动地展示门牌号码、自行车号码、电话号码、摩托车号码、汽车号码等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各种信息,跟随着画面上跳动的数字有节奏的跟读。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对英文数字的实际运用,我又穿插了一首英文数字歌,让学生们在乐中学、学中乐,并用所学的数字说一说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通过练习,孩子们学会了用英语来表达数字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和用的能力。色彩鲜艳的画面、逼真的视觉形象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教学中,我把大量的口语交际情景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画面提供情景,学口语、用口语,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情景对话,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轻松愉快地交际中,克服了小学生口语能力低、弱的恐惧心理,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使他们从小养成敢说、爱说英语的好习惯,让他们更好地去听说交际,使他们能在不同的情况下充满自信地与人交谈。
二、展示课堂教学结构与过程,优化学生思维
现代信息技术能系统地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图象直观地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以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等多种感官,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获取新知识的冲动。这样,就能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认知活动中去。使得他们的认知活动从文字走向图象、从无声走向有 声、从单调走向多彩、从单一走向多元,由此产生丰富的内心体验,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深刻性和多向性。运用这一技术,形成了程序性教学,构建了良好的认知结构。
在此过程中,除了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我在教学11、12、13、14、15这五个数字时,就把这些数字根据它们的读音规律让学生进行归类,然后利用我们前面几节课所学的0--10以内的数及句型What's … and …? 围绕一个数字,四人 一组讨论,说一说这个数字可以由哪些数字组成。同一个数字有了这么多精彩的答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各抒己见,不仅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而且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同时,画面上出现大量的组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想方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捕捉满足与欢乐。给予他们信任与勉励的目光,克服少数后进生的自卑感,让他们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在不断探索中迸发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渗透语言知识,让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使他们脑子里的感性知识多于理性知识,把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一过程的实现,就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将枯燥字母的“形”用生动的画面显示出来、将抽象的语言材料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帮助学生通过形象思维来领会语言知识,让他们的语言与思维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下更加具有立体性。
三、优化视听说组合,增加操练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语言是有声的,学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说话,也就是为了交际。这一切,都有赖于学生的听力理解程度。因此在每一课的教学中,我都穿插听力训练,带着问题听录音,然后再回答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听力,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在传统的电教媒体中,幻灯投影有像无声,录音机有声无像,而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可以很容易地做到图、文、声并茂,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增强了教学的魅力,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学生的“眼、耳、口、脑、手”把“视、听、说、想”有机地结合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激发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形式多样的视听说训练,挖掘学生语言表达的潜力。
由于利用计算机集板书、演示、练习于一体,一切均可以由程序控制,节约了大量板书的时间,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图、文、声并茂的直观优势,易于突破教学难点,减少了许多繁琐的细节。另外,利用它辅助教学,可大容量、超高速、反复地给学生操练新授内容,这样学生参与的机会就明显增多,教学的密度和广度随着增加而有机地增加。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它这一优势,基本上达到了人均操练3--4次的预定目标,加大了练习量,切实地减轻了学生课后作业过多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把“减负”工作落到了实处。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重视。它不仅具有一般电教手段的优势,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以其优异的功能、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广大师生的青睐,显示出不同凡响的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是一种新事物,它代表着课堂教学手段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利用这一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学手段,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有效途径。我们坚信只要合理正确地使用这一技术,就能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第五篇:牵手信息技术 优化英语教学
牵手信息技术
优化英语教学
【摘要】多媒体集图片,文字,动画和声音等为一体,能够创造最佳的英语学习环境,它容量大,信息多,有趣味性和高效性,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很好地展现抽象的理性材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精讲,比较容易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整体效果。
【关键词】中学英语 多媒体 中学英语与多媒体的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信息化教学在我国中学教育中逐步发展起来,不仅优化了学习环境,也丰富了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教师在正常的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的使用教科书外,还应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例如网络资源、录像资料、直观教具等。这些资源的合理运用,即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课程的整合。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动的课堂能使学生对这堂课一见钟情,像一块磁铁一样牢牢吸住学生的心魄,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选择贴近生活、具有时代特点的事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创设优美的情境,做到有物有意,使学生置身其中,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知识的浓厚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同时也容易刺激他们的视觉和听觉器官,给他们带来新鲜的惊喜,并引起他们的积极反应,有助于教长时间地保持学习的注意力。
例如:我在教8B Unit 5 International charities时,针对农村学生对国际慈善机构情况不太熟悉,我收集了学生熟悉的儿童失学、失明、汶川大地震等人类在苦难中的画面情景,引发他们的同情心,接着在歌曲《爱的奉献》中,播放了课文中出现的慈善机构帮助人们的画面,把学生带进了情景中,这时他们对ORBIS, UNSEF, Oxfam等国际慈善机构就自然地充满敬意,非常好奇地想对他们做进一步了解,从而给后面的教学一个好的开始。这样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非常强烈,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近几年我国初中英语教材改革幅度较大,新教材词汇量增大,知识量大增,知识难度增加。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人工操作和现场的限制,知识重点、难点往往不易解决。这就要求教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比如,教7A Unit 5 Going shopping Grammar 时,学生需要掌握现在进行时的用法。这是一个教学重点,而对刚学英语不久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学习难点,难以把握。笔者运用动画Flash的形式,把 rain(下雨),snow(下雪),run(跑)为例设计动画内容,并用文字加以说明。具体做法如下:
制作两个动画:Sandy打着伞在通往学校的路上跑着,伴随着“滴答”的雨声,在动画的下面出现英语句子“It's raining, Sandy is running”;Daniel穿着厚厚的棉衣,踏者厚厚的积雪跑着,天空中飘着雪花,伴着“呼呼”的风声,在动画的下面出现英语句子“It's snowing,Daniel is running ”。动画中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的单词“raining”,“snowing”,“running”采用空投效果,形象直观,语法难点迎刃而解。
三、运用多媒体,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图形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比图形更先进,利用文字闪动,图像缩放与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加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7A Unit 4 Food时,有很多食物方面的单词,像hamburger,vegetable,carrot,sweet,cheese,Coke,lemon, tomatoes,hot dogs,soda,lemonade,iced tea,juice,salad,等等。这些食物有些学生都没有见过,学起来枯燥,难以记住。课前我找到这些食物的图片,用Photoshop的套索工具处理图上所标的名称单词,以动画形式设置在图画中并配有单词发音。让学生Look at the picture,then write down the words。教师点击图中设有单词的动画,让学生看实物图片读、记单词。有趣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了他们对单词的印象;同时引导学生说一些分别包含这些单词的日常用语,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情景中,并能很快说出这些单词。这时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头饰和单词头饰发给学生,然后所有学生齐唱“找朋友”的英语歌曲。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快地找到了朋友,并且兴致盎然地充当小教师,教读食物单词。这样,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文并茂的情景中,学生边看边听,视听觉相结合,成为感知的主体,学到了新的知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师生所扮演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媒体利用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等方式,让学生感觉处于多媒体所创设的真实情景中,自己仿佛是一名演员,从而尽情投入到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由教师亲自制作一套直观、生动、形象的课件。不能片面追求媒体信息的“大而全”,过于注重视觉效果,把整个屏幕弄得“花花绿绿”,导致教学过程很热闹、很活跃,实际效果却不好。总而言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而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到英语知识的,这样,我们就真正使多媒体与英语教学有效的整合。
五、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整合的具体方式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优势和网络环境的丰富资源,根据英语教学规律进行的英语教学改革,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1、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资源工具
信息技术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发展,校园网的建立,互联网的连接,为教学提供了信息密集、形式多样、海量开放的资源库。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内容在课前将所需资源整理成文件或内部网站,也可在虚拟光驱上设置各种书面及听力自测题、语言、语法、阅读文章等辅导材料,让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咨询、选择有关信息。教师还可根据教学的
实际情况,向学生提供一些教育网址,引导学生从网络资源库中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从信息中获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力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交流工具
交流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具备互联网和局域网环境下,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兴趣,利用BBS聊天室等信息工具开设一些英语讨论专题,让学生在有趣的讨论中,各抒己见,明辨是非,从而对知识进行全面理解,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实施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的英语国家网站,通过E-mail往来,让学生在真实交际中与英语人士进行直接交流,可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交际水平。
3、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辅助工具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个性和智能是有一定差异的,对事务的认识和处理方法有着不同的见解。只有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智能特点,确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因材施教,分类辅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些训练、对话、游戏、测试等教学软件,引导学生进行人机互动,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在解答中得到了辅导和帮助,部分学生实现个别辅导及个别化学习目标。这样做,可克服过去那种“教师满堂灌,学生跟着转”的弊病,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探究工具
探究使指探索研究,即努力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英语教学涉及到语言的自身规律和外国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历史文化等,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难以理解。教师可根据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加工工具”将学习内容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处理,整理成多媒体、超文本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便于理解记忆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交际的情景场面。在学生学习语言交际词语时,教师向学生提供交际活动的文化背景,把语言和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多种感官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动手操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方法,有助与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新型教学手段,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最为广阔的空间,作为教育者应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的融合到课堂的教学之中,从而达到“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目标,把英语教学推向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宋贵月,金莺.英语新课程标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郭跃进.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成文辉.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合理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3(15).4.常惠华.论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J].文教资料,2006(21).5.马翠芳.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英语课堂教学[J].信息技术教育,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