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钢铁企业总图设计与环境保护论文
浅析钢铁企业总图设计与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浅析钢铁企业总图设计与环境保护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当前我国生产建设中重要的观念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各行业未来发展建设的关键导向。尤其是在我国的钢铁企业当中,钢铁冶炼将会产生大量的工业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在钢铁企业的总图设计中应当科学的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实现生产与环境的共存。
1钢铁企业总图设计的概念
1.1总图设计的内容
总图设计是指对钢铁企业进行总图运输设计,这种设计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处理企业在总体设计布局上产生的各种问题,是有效的利用钢铁厂区自身的所有资源和条件,科学的制定企业工业生产园区建筑布置,临时建筑设计以及交通运输模式与设施等,对钢铁厂区的平面、纵向以及空间的各种建筑关系进行设计,通常总图设计包括了企业厂区地址选择、企业生产基地的总体设计规划方案、企业平面设计图、竖向设计、企业规划综合管理等几个主要部分,通过进行总图设计达到降低企业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实现整体规划最优的目的。
1.2钢铁企业规划特征
1.2.1面积大
钢铁企业是针对各种矿石进行冶炼的生产型企业,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钢铁企业必须追求更具规模的经济效益,因此,钢铁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根据当前钢铁企业相关数据表明,当前,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与占地面积之间的比例通常为0.6到2.0,也就是说目前社会上一个1000万吨级别的钢铁企业,其占地面积可以达到1000公顷到2000公顷之间,企业厂区的边长将达到3到6千米。由此可见,钢铁企业的占地面积非常庞大,更加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总图设计,对企业的厂区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在设计中可能一个很小的设计将为企业节约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1.2.2分工明确
当前,许多大型钢铁厂在设计上都会有明确的分工,例如在总图设计需要设计出企业的原材料准备区、材料焦化生产区、烧结区、炼铁以及炼钢区、轧钢生产区、辅助设备区等,在每个生产厂区中都会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此外,在不同的钢铁企业当中,很有可能对于这些分区也会有不同的名称,进而这些功能厂区的具体生产工艺、布局设计、占地位置、面积大小等也都不同,因此,很多钢铁企业的厂区划和布局设计也都不同。
2钢铁企业的环境污染现状
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项集合化学、物理等众多专业的复杂产业工作,同时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钢铁冶炼也与化工企业、轻工企业并列为生态污染最为严重的三大行业。在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将一直伴有大量的废弃污染物质排出,其中包括了:对矿石进行加工处理时出现的废气和粉尘污染,炼铁炼钢时生成的废渣污染,锻压时产生的工业废水污染等。
2.1废气污染
废气污染主要是钢铁生产过程中从燃烧设备中形成的,由于其污染情况较为复杂,因此废气污染也会影响到很多方面。当前钢铁企业的废气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以及有氧化硫等。根据世界钢铁企业相关的资料显示,在世界经济危机出现之前,世界钢铁生产中二氧化碳的年产量达到22亿吨,其中每生产一吨的粗钢则会形成1.7吨的二氧化碳,而当时世界粗钢的年产量为1.3亿吨。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重视,我国钢铁企业在1995年到2005年期间,每生产钢铁产生的有氧化硫排放量从9.2kg下降到了2.9kg。
2.2粉尘污染
粉尘污染是钢铁企业对周围环境影响最为严重的污染。其中炼钢环节产生的粉尘污染超过了钢铁企业粉尘总排放量的50%,而烧结工序中产生的粉尘污染物质主要来自于台车下方抽风设备,而高炉炼铁中出现的粉尘则主要是由高炉上料以及煤炭燃烧等工序中释放的。
2.3废水污染
钢铁企业的废水污染主要是在焦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氰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等化学成分。这些工业废水将会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的水质,很容易对人的身体造成损害。因此,需要有效的处理这些工业废水,在经过化学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避免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2.4废渣污染
废渣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高炉废渣,因此,钢铁企业必须建设合理的堆放位置。当前每生产1吨生铁则会产生0.6吨左右的废渣。这些废渣还可以进行二次应用,例如制造水泥砖或者制作成肥料等。
3总图设计中融入环境保护意识的措施
当前,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予以重视,尤其是在具有严重工业污染的?铁企业中,需要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钢铁企业的`总图设计,结合钢铁生产中的各项污染源以及污染方式,合理设计钢铁生产各厂区的位置,进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3.1结合实际条件
想要设计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钢铁企业总图设计,首先,需要收集钢铁企业的实际数据信息,全面掌握厂区的情况和现有条件,其次,应当对选址地区的气象因素、地质因素、大气环境因素以及其他自然条件进行了解分析,积极调查选址地区的基本生态环境,参考实际情况进行钢铁企业总图设计。
生态环境是由复杂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立体结构,其各个组成部分中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且相互之间会有所影响,很多情况下一部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很有可能对其他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进而形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整个区域内所有生态环境都出现变化。因此,在进行总图设计时,应当结合当地工业布局、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城市规划等具体条件。然后应当对钢铁企业所产生的污染进行调查,对可能进入到生态环境中的工业废气、废水等进行分析,考虑当地河流流向、土壤成分、大气环境质量等不同条件,充分发挥这些自然因素的污染稀释能力以及污染预防距离,尽最大努力将钢铁企业的生产污染影响降到最低。此外,当前钢铁企业的污染情况严重,同时也缺少净化和治理的有效手段,因此,在钢铁企业选址时应当选择远离城市以及农业生产的地区,将厂址设计在较为偏远,接近原材料产地的位置上,并保证厂址在当地最小风向的上风位置,此外需要设计安全合理的环境保护距离。
3.2合理布置
在进行钢铁企业选址时,应当考虑好厂区与水源的相对位置,同时还需要设计完善的工业污水处理站,有效的降低工业废水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城市水资源,钢铁企业的选址需要保证废水影响到水源,尤其是地下水大部分工业废水都是由土层渗透到地下,进而污染到水源的。因此,为了降低钢铁生产对当地的污染,可以在选择水源时,参考当地的人文条件,了解当地的城市乡镇的建设情况以及附近居住环境的卫生状态,从实际的社会生存环境进行考虑。当前钢铁厂区都选择盛行风向的上方,同时设计水源保护带,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活用水。
对于钢铁生产中出现的废渣也需要设计合理的堆放位置,废渣污染主要是高炉炼铁以及炼钢时产生的,如果没有进行有效利用,则废渣应当堆放在安全的位置上,远离当地的水源,例如江河湖泊以及水库等地方,由于这些工业废渣中含有很多可溶解的化学物质,所以在进行总图设计时,废渣堆放场地应当放置在地下黏土层偏后且地下水位较低的位置。此外,做好废渣堆放场的防水工程,避免出现渗漏。通常堆放场应当在设计时保留一定的坡度,以便将废渣中的溶解液体汇聚起来,在外部的场地设计上需要在四周设置截水沟,将场外的雨水引走。如果废渣在大风天气中容易被吹飞,则应当结合实际实废渣的颗粒大小等因素,将堆放场设计到厂区的下风侧,同时与较为干净的大气环境保持距离。
4结语
总而言之,钢铁企业是一种污染较为严重的生产型企业,主要是集中资金和力量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金属冶炼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会排出大量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质,因此在钢铁企业的总图设计中应当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为推动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篇:钢铁企业安全论文
安全论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进入“十二五”规划建设时期,钢铁企业迎来了全面跨越提升的新契机,但这同时也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一些钢铁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上还存在着的责任落实不到位、麻痹大意思想重新抬头、管理工作出现松懈、“三违”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时有发生、制度建设与企业发展节奏不适应等一系列新问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工作,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是刚忒企业面临的迫在眉睫、函需解决的头等课题。
安全是企业的基础,是正常生产的前提,更是企业生存的命脉。作为钢铁企业来说,安全工作尤其重要。钢铁产业本身就是一个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高风险行业。随着我国钢铁企业生产中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自动化程度的逐渐深化,企业的规模也相应地扩大了。然而,较之其他产业,钢铁企业中仍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随时可能出现安全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冷静思考,寻找新的突破口。
首先,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保证企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全是企业之本。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除了要依靠政府的支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之外,最基本的还是要依靠广大职工来创造财富。从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我们得知:职工作为劳动力的拥有者必须从企业中获得生存及健康的保障,才能将自己的劳动转化为企业的效益。企业的良好运营不仅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更有赖于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企业中存在着某一方面哪怕是微乎其微的安全隐患,也会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轻则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重则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所以,缺乏安全生产的企业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此外,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可以使职工在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中从事生产作业,减少职工对自身安全的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生产工作中,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的发展壮大。
其次,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时代,在我们这样一个讲法治的国度里,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已日益完善,而人权中最基本的就是生存权。其它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设置只有在生存权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有意义。据统计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的21家钢铁企业中安全事故伤亡人数达到了1118人,其中死亡45人、重伤84人。而规模不同的钢铁企业几乎遍及全国,这区区21家钢铁企业的伤亡人数与整个钢铁行业的伤亡人数相比,也只是管中窥豹而已。如果在解决这些安全事故所带来的问题时,伤亡者家属与企业发生摩擦,事后又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这些伤亡者家属势必会通过其它方式寻求救济,伤亡者的子女若因此而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也很可能成为社会中的某些不安定因素。因此,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再次,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促进钢铁行业生产力水平长足发展的必然要求。任何一个产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得以实现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发展了企业的规模才能够扩大,企业的效益才能够增长,企业的发展才能够实现。可以说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才推动我们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而作为企业中流砥柱的劳动者正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可以有效的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使人们在劳动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更加稳固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我国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倍受党、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指引下,全行业的安全生产已卓有成效。“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的观念已在众多企业中普遍树立起来。“违规操作等于自杀,违规指挥等于杀人”的安全生产口号也在职工之间广为流传。
然而,铁岭清河特钢的事故提醒了我们,我国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仍不容乐观。许多企业虽然高呼“安全第一”,可是当安全生产与企业利润发生冲突时,却走上了“利润先行”的危险之路。为数不少的企业为了减少开支而使用超期服役的机器设备,对职工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险也不及时处理;更有甚者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利益,不惜牺牲职工的休息时间,强令他们超时工作。这种种现象都是存在于钢铁企业中的安全隐患。我们不仅应该在口头上倡导安全生产而且还要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贯彻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因为安全事故在阻碍企业发展、破坏职工家庭幸福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我国钢铁企业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
钢铁产业本身就是一个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高风险行业。但是,我们不能避重就轻的把钢铁产业的特点作为掩饰安全管理漏洞的借口。具体而言,我国钢铁企业安全事故频发,伤亡人数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职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我国的钢铁企业都制定了安全操作规程,但是这些规程在制定后就被束之高阁很少有人问津。作为企业既不随着实际工作的需要而适时的修改这些规程也不组织职工系统的学习规程的具体内容,更谈不上在实际工作中对遵守规程情况的监督和检查了。作为违规操作的企业职工,他们不但轻视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的重要性还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抱着侥幸心理进行违规作业而最终却酿成无法弥补的惨剧。
其次,机器设备严重老化,厂房年久失修也是引起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已经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加之入世后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便把本应用于更新设备和翻新厂房的资金用于购进原材料和维持生产中去了。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错误作法,不但不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还会因为存在安全隐患和资金积累方向错误而使企业长期的处于劣势地位。
再次,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足,职工缺乏起码的安全保护知识和自我保护经验也是钢铁企业中安全事故频发所不容回避的原因。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对职工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许多企业在一次招聘中就聘用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进入生产车间。这些人的安全意识和
对安全保护知识掌握的水平纵有天壤之别也不足为奇,关键是企业在这些职工上岗前有没有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其安全教育的程度又如何。而且有些企业采用较为灵活的用工制度,生产车间里存在着短期的农民工、临时工,他们的工种不确定、工作地点也不固定。对这类短期工的安全教育不足也威胁着我国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
此外,技术上的缺陷、安全设施和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缺乏以及面对重大突发事故时缺少应急预案等都构成了我国钢铁企业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
四、关于我国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的几点思考
鉴于我国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安全问题,笔者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提高认识、更新理念,是做好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
安全工作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和发展之基,特别对钢铁企业来讲,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这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也是建设和谐型钢企的必然要求。因此,提高安全认识、更新发展理念势在必行。
必须坚决摒弃“经营生产唯一论”,树立正确的业绩观,从政治高度、全盘角度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总体布局,整体规划、统一部署、扎实推进;
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时刻把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积极营造安全生产氛围,用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来,莱钢集团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积极营造安全生产氛围,该厂在厂区和车间悬挂警示牌和安全标语,积极开展“人人挂上全家福,家家写下心里话”等活动,用“亲情”强化职工安全责任意识,构筑职工安全生产思想防线,切实做到安全生产与经营生产、企业管理“两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增强企业领导的安全生产观念
企业领导是企业中重大事项的决策人,是企业中各项工作的带头人,在“厂长、经理负责制”的管理体系中,企业领导就犹如职工的衣食父母。因此,加强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的深入认识是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一方面企业领导应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时时、事事牢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当安全生产与企业的利润发生冲突时,应毫不犹豫的选择安全生产,应该正确理解安全生产所带来的长远利益和深远影响远远超过了舍弃安全所带来的暂时效益。另一方面,企业领导应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让安全生产的阳光普照企业的每一个角落,只有安全的工作环境才能使劳动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因此,企业领导应该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
(三)、加大对企业职工安全教育的力度,培养其安全意识,坚决杜绝违规操作
企业职工是生产作业的实施者也是安全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只有彻底的转变职工思想,让其从被动的接受安全教育的听者转变为主动的参加安全教育的“学者”,从而杜绝违规操作现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事故问题。
首先,对企业职工进行有区别的安全教育。对企业的各级领导进行系统宏观的安全教育;对现场安全监察人员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知识化安全教育;对一般的企业职工进行可操作性强的基础性安全教育;对短期工进行适合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安全教育。
其次,采用灵活的安全教育形式。除了要加强现有的厂级、车间级、班组级的安全教育外,还要组织职工对其它企业的典型安全事故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可以鼓励职工以各种形式反映在其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并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分析、实地考察、对确实存在的安全隐患,作及时、有效的处理。调动企业职工报告安全问题的积极性,集思广义、群策群力的发现安全问题并解决好安全问题。
二、创新制度、完善体系,是做好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
(四)“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设的进程中,钢铁企业必须立足企业自身发展实际,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为核心,创新制度,完善体系,真正发挥出制度约束力。
一要创新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健全安全生产制度的根本和核心。创新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就是实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将已分解的责任再次细化,从企业领导者到车间班组员工依据职能分别量化责任,分别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细化,层层落实,确保安全生产顺利开展。如明确规定企业领导者作为法定代表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履行相应职责,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二药创新安全生产监管制度。目前,莱钢集团已经建立了“主动检测,动态监控和持续改进”的监管制度,新形势下,还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监管内容要创新,既要查“明火”,也要查“隐患”,又要查集团各单位、各部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监管形式要创新,在固定检查的基础上不定期组织巡检、抽检、互检,避免以单纯的书面审核代替实地的走访检查;监管力度要创新,针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责令其限期整改,实行“三定四不推”(即在事故隐患整改上,要定责任、定时间、定措施,班组能解决的不推给车间、车间不推给厂、厂不推给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不推给上级部门,限期把存在问题和隐患进行全部整改,确保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监管队伍要创新,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
三要创新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钢铁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在监管的基础上科学地划定考核指标,进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奖励基金,设立安全月度奖、安全生产竞赛奖、轮值安全员奖、安全生产奖等奖项,对安全工作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安全工作落实差的单位给予处罚,必要时给予黄牌或红牌警告。
(五)、淘汰落后设备、工艺,从技术上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落后的机器设备本身就存在着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企业要在维护、保养现有机器设备的同时,淘汰落后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从各个方面对职工进行业务培训,鼓励职工在结合工
作实际的同时进行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并引进国内外钢铁企业的先进技术以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此外,企业在引进设备时一定要严把质量关,不能仅凭价格诱惑就购买有质量瑕疵的设备,这样的设备不但寿命短而且还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六)、不断更新和完善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企业职工的违规操作除了因为职工的安全意识淡薄外,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实际操作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因此,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的调整、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增加它的可操作性,使职工乐于遵守该规程。而且,企业在制定劳动纪律时应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在对违规操作、忽视安全的职工进行一定处罚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正面引导对职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作用。可以对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和模范的遵章操作的职工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形成以奖励为主,以处罚为辅的劳动纪律。
三、理顺机制、强化管理,是做好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
“十二五”规划建设时期,对钢铁企业的产品需求量大,因此钢铁企业生产任务加重,同时安全压力也相应增大。当前的实际形势决定了钢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立足于“管理”,着眼于“机制”,做足功夫。
强化安全预警管理,建立应急快速反应机制。强化安全预警管理工作,坚持“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原则,以莱钢集团已经建立的集团公司、二级厂、车间、班组“四级动态预警监控网络”体系为模板,建设预警应急管理信息平台,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通过不断演练,完善应对危险源事故等各类预警应急预案,强化专业抢险队伍建设,提升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水平,预防和减少事故等安全问题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理顺事故责任追究机制。实行行政问责制,把安全生产作为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内容,直接与各级领导利益挂钩。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追究相关人员安全责任,尤其是对于连续发生事故或发生重大事故的单位,重罚同时追究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七)、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和应急预案
由于一些钢铁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严密的安全管理体制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至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时,企业领导互相推委拿不出一套系统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职工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的指挥也陷入混乱之中,从而给企业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钢铁企业中应逐步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体制,在该体制下各责任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便更好的解决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企业应该形成一整套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且具有可行性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在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时,及时主动的和上级领导取得联系,为应急预案的启动提供方方面面的保证。还应有计划的组织职工进行应急演练,作到预防与应急并重,尽量避免事故发生时出现的无序状态。
(八)、加强培训、提升素质,是做好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的保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钢铁企业中各种新工艺生产线相继投运,不少新转岗职工“安全知识不够,安全意识不强,安全习惯不良”,良莠不齐的安全素质阻碍了安全生产工作,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做大做强。
针对这些问题,要全力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将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大力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年”、“安全环保月”等活动,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其安全生产素质,提高其防范安全事故和应急救援的能力。结合莱钢实际,应多注意: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方法。严格“三级”(厂、车间、班组)安全教育方式,注重实践教学,更多的采用现场参观、现
说法、多媒体情景模拟等生动直观的教育方法;强化培训考核。严把考核关,通过建立各类考核题库,制定各类考核标准,严格实行教考分离,确保培训质量。其中,转岗及脱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必须重新接受车间、班组安全培训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突出抓好职工的安全技能培训要创新培训方式。针对不同职工,从人员结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原从事岗位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严格按照培训教学大纲,结合生产实际,研究和完善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模型,优选培训教材,统筹安排,推行以“全员参与、归类分层、按需培训、全面提高”为特点的“订单式”培训教育,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⒉推行实践作业考试制度。打破以理论培训为主的旧观念,实行理论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相结合,让新职工尽快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达到执行标准规范化、上岗操作标准化。
“安全发展,长治久安”,安全已经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和发展之基。面对新形势,钢铁企业只有立足实际,以提高认识来促进理念更新,以创新制度来促进体系完善、理顺机制以强化管理,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来提升职工整体素质,扎实有效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九)、及时分析事故原因,对安全隐患有效整改,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在本企业或其它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后,相关负责人员应组织成立专门研究小组分析事故原因,对现存的隐患及时有效的整改并将研究结论整理成书面材料层层传达直至企业职工,从而避免相同事故的再次发生。
(十)、明确责任人的内部责任和法律责任
事故发生后追究责任人责任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其进行惩罚更在于对他人的教育和警戒。因此,对于安全事故中的责任人员应根据其过错程度追究其内部责任,触犯法律的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结语
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安全生产任重而道远。如何在钢铁行业这个高风险的领域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仍是企业应该不断探索的问题。希望钢铁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能交上一份令其职工、职工家属及社会都满意的“安全答卷”。
第三篇:环境保护与健康论文
浅谈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近几年来,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但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就等于破坏了我们生存的条件。“环境保护”即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包括,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其至少含有三个层面的意思: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对地球生物的保护。这3个层面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侧重而又统一的。3者并不矛盾、更不对立。
目前,全球存在的10大环境问题主要为:
1、土壤遭破坏
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全人类
3、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4、森林面积的减少
5、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6、化学污染
7、混乱的城市化
8、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9、空气污染
10、极地臭氧层空洞。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的自净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副产品有害残留物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必须时刻意识到环境方面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因此日常生活中也必须付出一些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只有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才能净化我们的家园,我们不需要什么惊人的举动,只需从自己的身边、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即可。例如:
1、冬季的空调温度调至18度或以下。如您感觉有些寒冷可以多加件衣服,如此简单的举措就可以节约电力,从而减少燃煤发电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缓气候变暖。
2、家中的普通灯泡换为节能灯泡,并且要购买经过“国家节能产品认证”的产品,您可以通过是否印有“节”字标志来判断。在相同光通量条件下,节能灯比白炽灯可节约电能 80%,用于购买节能灯的费用,在(8~10)个月的电费节余中就可以收回。
3、在垃圾中,约50%是生物性有机物,约30%—40%具有可回收价值。垃圾分类不乱扔 回收利用好再生。
4、家庭和办公室内的各种电器,如电视、电脑等,请在不使用时关掉电源。关掉电源这一小小的举动既可以帮您节省电费,又能保护环境。
近几年来,地球的环境却越来越恶劣:全球性气候变暖,飓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非典”、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生,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威胁和许多不便。这些都是人们不断地“伤害”地球的结果。大片的森林被砍伐,碧绿的青山被挖掘,美丽的草原成荒漠,清澈的河水成浊流。树林少了,青山秃了,草原荒了,清水黑了,使人们生存的环境变坏,呼吸的空气变差,生活的环境被许多有害的东西所“侵占”,病毒就趁机钻进人们的体内,我们人类就会患上一些可怕的疾病。
之前,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幅漫画:一个人坐在树梢上,正在砍他坐着的那根树枝。“哼,真好笑。”有些人可能会这么想。难道你就没有想一想,这仅仅是幅好笑的漫画吗?它不正是在讽刺我们吗?难道你就没有悟到,它在警告我们:人类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伤害自己。
当你走在大街上,如果你想吐痰,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你选择了吐在地上,那么你想过没有,你在害自己吗?一口痰含有大量的病菌,当太阳着时就会繁殖、传染。同样,当你砍伐一棵树,当你挖掉一片草,当你把脏物倒进河流,难道你没有觉得这是在破坏环境,“伤害”自己吗?俗语说得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给了我们大片大片的森林,绿地,我们留给后人的是什么?是光秃秃的荒漠,还是茂密的树林,你肯定选择的是茂密的树林。那还有什么犹豫的,让我们大家一起自觉保护环境,自觉爱护环境,自觉绿化环境,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创造美好的未来!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我们现在还只是大学生,不可能为全人类的环境作出特别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环境做起,从保护学校的环境做起,例如:
1、必须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器内,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一节废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如果流到清洁的水中,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厉害的。
2、在学习中,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比如,铅笔是用木材制造的,浪费了铅笔就等于毁灭了森林。
3、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纸饭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来替代,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产生。
4、虽然同学们都喜欢木糖醇,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但是,千万不要乱扔咀嚼后的胶基,因为它会到处乱黏。在吃的时候,可以先将它的包装纸收好,用来包裹吐出来的胶基,然后,再将它扔到废物箱内。
5、最后一个离开寝室的同学在离开房间时,关上电灯并且拔掉电视机、音响、计算机等的电器插头。
6、大学校园了挥霍情况比较严重,同学口渴时就去超市买各种饮料,这时购买饮料尽可能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的罐装饮料。
7、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城市绿化,并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绿化植树活动。
8、组织班级同学一起进行义务劳动,如一起去捡路边的垃圾或者一起去西郊生物园植树或者设计保护环境的标语,因此使更多的同学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
曾经,我读过《鲸鱼的自述》这个故事,从中懂得了我们要保护环境,给动物一个美丽的家园,让它们自由成长的道理。小鲸鱼居住在大海里,过着幸福而又快乐的生活,不知什么时候,小鲸鱼看到海面的水变黑了,水里的空气也不清新了,它决定去看个明白。呀!原来是垃圾把海水污染了。当小鲸鱼回到海底时,它的哥哥觉得恶心、头晕、目眩,妈妈知道了,把它送往医院,河豚医生说:“由于海水的污染,造成了你们鲸鱼的呼吸困难,这种病我们是治不了的,只有人类才能拯救你们。”就这样,鲸鱼家族灭亡了。我读了这篇文章,十分感动,是啊,我们人类再不能破坏环境了,要保护环境,还给动、植物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吧!
看到这些,想到自己。有一回,我在家里写作业,感到疲惫后,就吃了一个苹果,但我吃完后把苹果梗扔在了地上,不一会儿,就招引来一大群苍蝇,它们一会儿爬在我的头上,一会儿爬在我的脸上,一会儿又爬在我的手上,搅得我无法学习。我连这种环境都忍受不了,难道那些小鱼、小虾在那种充满污染的大海里就能忍受得了吗?
可见,我们人类的生存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那么,动、植物们也是一个道理,要让我们的海水变蓝、天空变蓝,要让小鱼、小虾能自由、健康地成长,就需要我们人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热爱生命,保护好自己的生活家园吧!人类啊,请清醒起来吧!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
根据专家报告显示:“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在温暖的摇篮—— 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也无论是家庭、国家,还是世界,环境永远是我们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第四篇: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
论可持续发展与水土资源保护
摘 要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水和土是一切生物生存发展的前提,是生态环境的主体,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拥有丰富的水土资源是立国富民的基础。
水土资源遭到破坏、进而衰竭,将危及国家和民族的生存。这个结论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得到了证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古罗马帝国、巴比伦王国的衰亡,都因为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致使民不聊生而亡国。希腊人、小亚西亚人为了取得耕地而毁林开荒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这些地方变成荒芜人烟的不毛之地[1]。近几十年来因沙化导致撒哈拉大沙漠多次南侵,迫使邻近国家不得不放弃大片宜农宜牧的土地;我国也有许多地方,因水土流失使耕地岩漠化、沙漠化等成为不毛之地。
水土保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修订后的新《水土保持法》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水土保持法制建设的又一个里程碑,对于进一步依法保护水土资源、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又是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合成节约、有效保护和优化配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现实社会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建设 中国水土资源保护现状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结课论文
中国是一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据90年代初遥感普查,全国有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188万平方公里。中国七大流域均存在水土流失问题,其中黄河中游和长江中上游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我国人口众多,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能够耕种的土地更为珍贵。而仅因土壤退化每年就要损失耕地约46.6~53.3万公顷,因自然灾害而丧失耕地约10万公顷。耕地面积在减少,可是每年人口却增加1400万人,如这两个逆向增长继续下去,我国的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由于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日趋严重,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正确认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缓解人地矛盾,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十九世纪以来全世界土壤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盐渍化、沙化、瘦瘠化、渍涝化以及自然生态失衡而引起的水旱灾害等,使耕地退化而丧失了生产能力。目前,全球15亿公顷的耕地,由于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每年要损失500~700万公顷,到本世纪末将会达到1000万公顷。如果土壤以这样的毁坏速度计算,全球每20年丧失掉的耕地,就等于今天印度的全部耕地面积(1.4亿公顷)。由于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将会逐渐减少状况。1.1 问题与危害
水土流夫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危害有:
(1)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退化。据不完成统计,近40多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损失的土地4000多万亩,每年平均100万亩以上,全国每年至少流失50亿吨沃土。(2)淤积抬高河床,加剧洪涝灾害。由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河下游河床平均比地面高5一7米,成为著名的地上悬河。
(3)降低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寿命,给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带来困难。中国大中小蓄水工程已淤积泥沙200亿吨以上。
(4)生态环境恶化,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1.2
成绩与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把水土保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领导全国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治水、[2]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结课论文
治土、治沙斗争。已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万平方公里,近几年全国每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一4万平方公里。通过治理,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河流泥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作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991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使水土保持走上了法制轨道。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随后,中央领导多次指出,水土保持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要求各地一定要抓好这件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这是党的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结课论文
中国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取得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问题,面广量大,今后治理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另外,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十分严重,由于人为因素,每年新增加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多平方公里。
面向21世纪,为了使中国的生态环境根本得到改变,去年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根本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恶劣生态环境的伟大号召。当前,全国人民正在积极相应这一伟大号召,扎扎实实地实施这一宏伟工程。主要措施是:
(1)加快以长江、黄河为重点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争取到2010年,使长江、黄河等流域上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得到初步治理,使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改善。
(2)对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四荒”资源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鼓励、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
(3)认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执法,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机制,控制人为的新的流失面积的增加。
[3]2 中国的水污染及防治
2.1
问题
由于水资源的命脉性、不可替代性和不能广泛交流性,以及在中国的紧缺现状,决定了保护利用好现有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缺水问题日益严重。水污染加剧了中国的缺水。据全国水环境监测网1997年的监测成果,1997年全国各大流域主要水系水质与1996年相比,总的趋势是继续恶化,这也是水污染程度持续加重的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结课论文
(2)城市周围水环境污染严重,并不断向农村蔓延,影响乡镇供水,农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3)地下水污染由点发展到面,污染正由浅层水向深层水发展。
(4)季节性突发水污染事故逐年上升,南方多水地区也由于污染出现水质型缺水。(5)一些湖泊富营氧化严重,威胁供水安全和渔业生产,水库富营氧化问题也呈发展趋势。
2.2
对策
近年来水资源保护工作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把水资源保护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出台了一系列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加强了淮河、辽河、海河、滇池、太湖、巢湖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水污染加剧的趋势还未能得到根本扭转。
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
(1)做好江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在开发利用和调度水资源时,统筹兼顾,维持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地下水体的合理水位。
(3)对水体进行功能区划分。对生活饮用水的水源、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及其它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划定保护区,并采取严格措施,保证保护区的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使用标准。
(4)加强对排污口的管理,严格控制向水域排污,对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对造成水污染的企业进行整顿和技术改造,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
(5)建立保护水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造成水污染的单位,要负责治理并承担全部治理费用。
(6)鼓励水资源保护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消化和普及推广。
中国的土壤流失现状及防治
3.1 人为活动是造成土壤流失的主要因素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结课论文
植被破坏。植被破坏使得土壤失去天然保护屏障,成为加速土壤流失的先导因子。
坡耕地垦植。它使土壤暴露于水力冲刷,是土壤流失的推动因子,土壤流失量与坡度呈指数关系。由于我国人口增加,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越来越少,丘陵地区农业活动势必由平地向坡地推进。坡耕地农业是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和黄土高原的特色。
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长江流域、江南丘陵、黄土高坡土壤流失严重与季风气候的影响有关。1风气候的特点是:降雨量大且集中,多暴雨,因此也加重了水土流失。
3.2 土壤流失的防治已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应从几方面下手:
树立保护土壤,保护生态环境的全民意识。土壤流失是关系到区域乃至全国农业及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大问题。要在处理人口与土壤资源,土壤治理与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上下功夫。要制定相应的地方性和全国性荒地开垦,农、林地监督性法规,制定土壤流失量控制指标。要像保护环境一样处理好土壤流失。
防治兼顾、标本兼治。对于土壤流失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要因地制宜,搞好土壤流失防治。
(1)在森林、草地植被完好的地区,采育结合、牧养结合,制止乱发乱砍,控制采伐规模和密度,控制草地载蓄量。
(2)在坡耕地地区,实施土壤保持耕作法。对于农作区,可实行土壤保持耕作。丘陵坡地梯田化,横坡耕地,带状种植。实行带状、块状和穴状间隔造林,构筑生物篱等田间工程,以促进林木生长,恢复土壤肥力,(3)在土壤流失严重地区要将保护放在首位,高标准梯田化以栏沙蓄水,增厚土层,培育森林植被。在江南丘陵、长江流域可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乔、灌、草木作物,以植物代工程。
总之,防治土壤流失,应从生态工程、生物工程和水利工程三方面着手,开展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水土资源保护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结课论文
4.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环境保护的联系
《里约宣言》指出“为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部份,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作为它积极追求实现的最基本目的之一,环境保护是区分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的分水岭和试金石。
中国总理温家宝25日在“斯德哥尔摩可持续发展伙伴论坛”部长对话上发表演讲,就推动可持续发展提出三点看法。他表示,应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不要构筑绿色壁垒。
温家宝说,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也是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在理念上有所创新、在实践上有所突破、在行动上携手共进。对此,我有以下观点与大家分享。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结课论文
4.2.1 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依法进行
依法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是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靠保证。当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1)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法》中关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的义务”和“对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土流失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的权力。
(2)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一是各级主管部门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测总站”,对水土流失严重区、生态脆弱区、重点防治区和大型开发建设项目区建立动态监测网络,建设自动化的水土保持信息采集、处理、传输与发布系统,为水保执法提供可靠依据。二是由各级政府发布命令、张贴公告,村村制订乡规民约,发动群众相互监督,共同遵守封禁命令和生态保护规定。三是建立健全执法队伍,加大宣传力度,实行舆论监督。坚持正面宣传教育与反面曝光相结合的方法,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重视;采取政策规定、乡规民约、宣传教育与经济处罚多措并举,遏制违法事件发生。四是请人大、政协领导出面,组织有公安、政法、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执法联合检查,督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严格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巩固发展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成果。
(3)完善配套法规规章。如退耕还林还草管理办法,自然生态封禁修复实施办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管理办法,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计收管理办法,水土保持预防监督费使用管理办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管理办法,生态脆弱区和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公告,水土保持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水土保持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等。通过完善配套法规规章,争取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事有法可依,件件有章可循。
(4)完善和制定优惠政策。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的政策要有连续性,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修订补充或制定新的政策。如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政策,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生态移民政策,保护水土流失治理者合法权益的政策(如允许继承等),水土流失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户包治理小流域优惠政策,下岗职工承包“四荒”治理优惠政策,“以工补农”筹资政策,以及其它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参与水土保持生态
[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结课论文
治理积极性的优惠政策。
(5)修订《水土保持法》。1991年颁布的《水土保持法》对于我国防治水土流失、加快水土保持治理起了极其重要的规范、指导和保证作用。但由于十几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水土流失防治也出现了不少新的经验和教训,应当把这些可以指导新世纪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思路、新观念、新经验、新办法(如科学发展观、基本国策、生态修复、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保障和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写入新的水土保持法,以便更好地规范和指导全国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4.2.2 水土保持工作要建立政府行为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1)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只有稳定增加的投入来源,才能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程。财政预算资金、水利建设基金、农电基金、国债基金、以工贷赈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费、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费、防护林建设费、大中城市防风固沙、保护水源经费,以及群众投劳承诺和吸引企业筹资、信贷资金、民间资金、境外资金等用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条件的要争取利用外资和世行、亚行贷款实施经济效益明显的水保工程和加工项目。
(2)建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长效补偿机制。主要有水土保持建设基金(由水土流失防治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助费和“四荒”拍卖与股份收入组成),水土流失防治基金(从大中型水库的水费、水力发电上网电费年收入总额中提取5%),水土保持补偿基金(由有关城市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补助为保护城市在上游建设风沙源防护区和水资源保护区)等。
(3)建立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管体制。对于列入国家计划的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项目,除按基本建设项目“三制”(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执行外,还要增加“四制”,即工程建设公示制,资金使用报账制,群众投劳承诺制和建后管护责任制。严格项目质量,建设精品工程。
(4)建立封禁区群众生产生活补偿机制。“群众不富,水土流失治不住”;“农民不饱,生态治理搞不好”。对于封禁区(包括退耕还林还草区)要建立健全吃粮补助、生活补贴、饮用水源、燃料来源、生产门路等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和补偿机制。要对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完善政策,不但保证农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结课论文
民的当前利益,还要考虑农民的长远利益。如过去退耕还林还草每亩耕地补粮北方100kg、南方150kg,补钱20元的政策需要延续;帮助群众饮水解困工程,保证饮水安全;搞沼气和小水电建设,以电(沼气)代柴;帮助群众因地制宜地开展农副业生产,有计划地安排外出打工等,使农民生产有收益,生活有保障。把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解决了,群众才会自觉地维护封禁措施落实,参与水土保持建设,巩固生态修复成果。
(5)建立水土流失防治公众参与、社会共管的激励机制。一是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法》由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发布“基本国策”执行情况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公告”,表扬好的典型,对人为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的事件进行新闻曝光,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实行社会监督。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加强组织领导,动员水土流失、生态脆弱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广泛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吸引城市下岗职工和企事业单位承包“四荒”治理。三是请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与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基本国策”,形成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
4.2.3
水土保持要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1)一些地方政府把发展经济、提高地区的GDP作为主要工作目标,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贫困地区农民脱贫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毁林开荒和超载放牧等现象屡禁不止。由此形成边治理、边破坏局面。因此,如何按照《21世纪议程》的原则,通过立法建立起一种机制,把资源价值评估、生态功能价值列入国民经济指标体系,评估与权衡经济发展与破坏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绿色GDP 体系,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借以评估各级政府工作,评估各级官员政绩。
(2)水土保持与扶贫工作密切结合。我国贫困人口的90%生活在水土流失地区,水土流失使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反过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荒越牧、越牧越荒”,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使水土流失加剧。因此,水土保持工作应与扶贫工作相结合。采取适当的政策,因地制宜扩大各种生产门路,切实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帮助当地农民脱贫,使他们能安居乐业,实现小康,这样才能巩固水土保持的成果,使水土保持的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结课论文
4.2.4 加强水土保持科技工作
(1)水土保持工作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然修复能力,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水土流失类型多样。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应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原则。各地不宜脱离降水量和水土资源等自然状况,提出不切实际生态建设的口号,也不宜脱离当地实际情况“一刀切”式推广水土保持技术。要注意总结当地多年经验和群众的创造。
(2)加强基础研究。注意在流域的尺度上研究水土保持对于全流域生态系统、水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长远影响问题。比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环境效应评价研究;对于本区域和相毗邻地区水、土、气、生和经济的影响;区域水土保持与全球变化研究:水沙物质汇集运移对陆地生态系统中主要生源要素迁移转换和近海水质的影响;全球或区域性大气降水增减、温度升降、季风环流变化等对区域土壤侵蚀影响;科学看待水土流失,做到适度治理,合理保护;开展水土保持的社会学研究等。
(3)加强专项技术研究。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应用“3S”等高新技术,建立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开发经济适用的生态修复技术;寻找有经济效益的水土流失治理办法;加强培训,搞好水土保持科学普及和技术推广工作。
(4)实施“中国水土保持科技行动计划”,组织全国水土保持科学考察,对全国主要水土流失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真实现状,明确关键问题,制定战略规划,提出相应对策。
4.2.5 水土保持要建立协调机制,扩大公众参与
(1)建立全国和地方政府的水土保持工作协调机制,促进各部门协作互动。水土保持工作涉及众多政府部门,需要协调管理,避免政策不统一、重复建设、重复投入、劳民伤财等弊端发生。建立水土保持工作协调机制,由各级政府将有关部门分管的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和城市生态屏障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统一政策,统一建设。
(2)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使当地居民主动而不是被动参与水土保持建设。特别重视倾听当地居民的要求,关心他们的经济利益。采取各种方式使全社会关心水土保持
[5]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结课论文
事业。
(3)开展国际合作,不仅争取资金支持,更多借鉴国外新的经验,新的管理模式,推动我国的水土保持事业。
(4)充分发挥民间团体、非政府组织等在水土保持事业的作用。全球建立跨行业的讨论、研讨平台,为社会各界服务。
结束语: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利在当代,造福子孙的伟大事业。保护水土资源,加大力度治理水土流失和水污染,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同时也希望世界各国的朋友支持和帮助中国的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加强国际合作,为中国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为中国和世界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山青才有水秀,穷山必然恶水,长治才能久安。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长期破坏的结果,恢复生态平衡则需要更长的周期。不少地方的实践证明,只要坚持抓上十年二十年,就能大见成效,我相信,经过一代人至几代人的努力,必定会根本改观。只要我们尊重规律,总结经验,坚定目标,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再造祖国的秀美山川[6]。
参考文献
[1] 光明日报 1999(2)
第五篇:计算机与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与环境保护是当今人们经常谈论的两大话题,但很少有人将两者联系起来。计算机与环境保护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如何?人们怎样才能在计算机普及应用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一、计算机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关于计算机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目前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1、现代社会的分工与专业化是万恶之源,人类应当重返原始的朴素生活,但现代文明与其提倡的简朴生态文化格格不入。电脑文化囿于上述本质,因此极少回应环境议 题。由于计算机生产周期短,生产厂商很少注意从每个步骤中减少浪费和污染,而伴随电脑文化带来的资讯泛滥更使用户习惯于动辄浪费纸张。
2、计算机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它不仅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便利,而且缓解了由于工业文明对资源的疯狂掠夺造成的严重污染。
上述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过分强调了各自有利的一面,而忽视了不利的一面。科技发展史表明,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对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与此同时,也都伴随着环境遭受污染的代价。
从上述人类科技发展史不难看出,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对于环境保护而言都是利弊同在的。因为,人类的活动是在其赖以生存的地球上进行的,他们从中提取资 源以解决人类的各种需求。但地球上无论何种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且资源的使用都只是一种形式的转换,它们在转换为满足人们衣食住行之需的各种物品时,也产生 出废水、废气、废渣等有损人体和环境的废弃物。因此,环境保护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不会因时代的不同而自行消亡,不同的只是在于对环境破坏的程度方面。
问题的深刻性在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似乎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但人类的生存环境却在这种不可抗拒中日益恶化。这里人们实际面临的是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 的一种矛盾。走出这两难境地唯一的选择就是:充分认识计算机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寻求在不牺牲人类生存环境的前提下,创造、使用和发展计算机。
二、计算机促进了环境保护
计算机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利弊同在,就其积极的一面而言,可以说计算机的发展促进了环境保护。
物质、能源、人力和资金构成传统经济的基本资源,工业文明正是因这些基本资源的大量消耗而造成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的。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对这 几种基本资源都具有明显的替代作用。由于大量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新型产品不但更轻、更小、更坚固、更有效、更易于维护,而且大大节约了物质能量的消 耗。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还使各种活动得以合理安排和组织,从而对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总的说来,计算机对环保的积极作用有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两种。直接作用包括用计算机进行大气层监控、噪音测试、污水处理、毒气及废弃物回收等。其间接作 用就更多,例如: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送信息,不仅快速便捷,而且还节省了往返的交通消耗;在证券股市及国际贸易中实行的计算机无纸操作、无纸贸易,它不仅给 股民和贸易双方带来了便利和可靠的感觉,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纸张,减少了废弃物。……
三、计算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计算机的负面作用首先表现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上。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病”也流行起来。
计算机的漏电和磁辐射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计算机最大的负面影响表现于其高物耗和高能耗。制造一台计算机需要700多种原材料和化学物质,其中大部分用在半导体元件和印刷线路板上。制造一块芯片有400道工序,涂料的刻划清洗要用高纯度的氢氟酸、氢氯酸、砷化氢、磷化氢等化学物质,制造10克重的芯片需用284克液态化合物,而中和这些酸则需要11公斤的氢氧化钠,此外酸洗液的排除和线路板的清洁还需要耗费大量水。据估算,制造一台微机需耗水约3.3万升、耗电2315瓦。计算机使用时的用电量也不少,家用微机一般耗电量均在100瓦以上。若短时间不使用或使用者忘记关机,其耗电量与使用时相同。美国微电子和电脑协会的研究报告指出,计算机的高物耗、高能耗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当今所有制造业中最大的。
事实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严重后果有许多确实是人们始料不及的。科学技术不再被人们简单地视为一种单纯的进步力量,同时它也是破坏人类自由、能力和生存 环境的凶神恶煞。对于日益成熟的人类来说,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重要的工作是:怎样才能防止或减少计算机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计算机的环境保护
有必要指出的是,环境保护问题最近才受到人们的重视。20世 纪严重的环境污染已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高度的经济活动已经使地球蒙上了一层阴影。从南极臭氧层发生的破洞,到世界高地森林遭受酸雨 的侵蚀,乃至温室效应所造成的全球气候变迁,皆显示了人类在享受文明之余即将面临一场空前的浩劫。如果再不重视环境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将成为不适合 人类居住的地方。所幸的是,计算机诞生在一个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年代。那么,如何使人们在享受计算机文明的同时,也尽可能少地付出环境污染的代价呢?
绿色电脑的出现为我们展现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所谓绿色电脑就是指具备环保功能的电脑,主要内容包括省电、节能、无污染、可再生、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等。从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的角度来看,绿色电脑是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绿色电脑最早出现于美国。90年代初期,美国环保署推出一项“能源之星”计划,其主要目的是希望微机在待机状态时耗电量低于60瓦,其中主机和监视器各低于30瓦。凡是符合此项要求的微机,均可在机器的外壳贴上“能源之星”的 标志。绿色电脑当然不局限于省电这一功能,数以万计的计算机工作者正在研究计算机的绿色生产和使用方法,以减轻计算机对环境的压力。目前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不少进 展。例如,新加坡一家生产线路板的工厂,研制出一种取代氟、氯化合物的新溶剂,其清洗线路板效果比传统液体更出色,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成本。德 国的几家计算机工厂对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了改造,使每台微机产生的废弃物由3200克降至1100克,其中85%可以再利用或作燃料。硅集成电路片产生的无尘环境是靠大功率风扇吹向极细的过滤器而得到的,其耗电约占芯片的60%。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正在研制一种真空过滤片,以取代老式通风结构,并能大大减少电力消耗。为了降低计算机使用的能耗,制造商们已开始在新的计算机中采用节电装置。该装置可以使计算机在3至5分钟内不作任何操作的情况下进入节电方式,其功耗大约为30瓦。当10分钟左右仍无任何操作时,主机会降低工作频率。若持续下去仍没有操作,计算机则进入最低频率工作即休眠状态,此时其耗电量仅是工作时的1/4。当然要达到上述要求,需要在计算机的许多关键部位采用一系列新技术,包括采用电源管理单元、提高电源效率、低压技术等,即需要对整个计算机系统重新设计和构造。用彩色液晶显示取代阴极射线管显示屏,可以节电60%~80%,现在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了多种高清晰度彩色液晶显示器。在报废计算机的再生利用方面,目前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专家们发现芯片或微处理器几乎没有寿命极限,因为它们运动的部分只是电子,回收旧芯片的合格率可高达98%,而生产新芯片的合格率却只有95%。此外,绿色电脑还应在整机结构设计上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操作者在使用时不易引起严重的手、眼、脑的疲劳。
当然,绿色电脑的实现并非单纯依靠生产和设计者就能奏效。因为生产电脑赢利的是个人,但资源的减少及消耗资源造成污染的负担却要大家共同承担。由于资源是一种公共财富,因此有必要阻碍电脑厂商加大生产成本。在这方面,美国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自19 93年起,美国联邦政府部门只购买带有“能源之星”标志的电脑,各大硬件厂商不得不乖乖跟从。在中国,环保还未成为促销电脑的有效因素,用户关心的是先有机可用,然后是功能和价格等因素,而对环保则极少考虑。因此,要真正实现绿色电脑,不仅要有生产、设计者的自律,还要有国家的立法,更要有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21世 纪是信息的时代,作为信息化社会标志的计算机也愈来愈广泛地为人类所掌握和利用。计算机的便捷和高效适应着高技术社会的快节奏,提高着社会的生产力,使人 们创造着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人口的增长、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也日益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 威胁着人类的生存。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生产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日益统一,当发展需以牺牲人类生存的环境为代价时,这种发展就失地球何时不堪 重负?
1999年10月15日是联合国“六十亿人口日”。也就是说,地球上第六十亿个人昨天诞生。这虽然具有象徵意义,但却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近二百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呈越来越快的趋势:一八零四年世界人口为十亿,到一九二七年才增长至二十亿。此後,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 快,一九六零年达到叁十亿,一九七四年达到四十亿,一九八七年增加到五十亿,而今天已达到六十亿。近两个世纪来,地球还是那麽大,人口却增长了五倍。
地球已不堪承受巨大的人口压力,而人类还在以每年七千多万的速度增长。人口迅速增长使地球有限的资源消耗加快,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可以说,当前 我们面临的全球气候转暖、环境遭到破坏、国与国关系紧张、犯罪猖獗、流行疾病蔓延、失业增加……等等问题都与人口增长过快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人口问题是 人类在二十一世纪实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所幸的是,人口问题这几年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一九九四年开罗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以来,各国在贯彻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据会议精神采取了计划生育措施,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妇女平均生育率已明显下降。
特别要提及的是,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人口控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官员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近叁十年来,中国少出生了约叁亿人。
到去年为止,中国总人口由曾经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下降到五分之一。有关专家认为,如果中国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六十亿人口日」也许在叁、四年前的某一天就到了。
由此可见,中国为解决世界人口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也要看到,中国人口基数太大,即使继续采取现行的政策措施,到二零零叁年人口将突破十叁亿,预 计二零叁一年前後中国人口将达到十五亿左右的高峰。此外,由於中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发展相对落後等因素,在今後相当长的时间内,控制人口增长,提高 人口素质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千万不可以有丝毫的放松。
今年六月叁十日联合国召开世界人口和发展特别会议,对开罗会议以来各国贯彻《行动纲领》情况进行了回顾和交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继续贯彻《行动 纲领》的新计划。会议是有成效的。需要提及的是,人口问题对於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贫穷与过快的人口增长总是联系在一起,这似乎已成为规律。发展中国家首 先需要自身努力,按联合国人口与发展特别会议的精神,尽快解决好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但是人口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单靠发展中国家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发达国家责无旁贷。例如,可以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援助。
然而据联合国传来的信息,全球在控制人口方面的经费严重不足。
联合国要求的每年五十七亿美元的国际援助没有得到落实,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远远没有完成其承诺的援助份额。人们希望美国等西方国家多做一些实事,采取具体行动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贫穷的国家控制人口,提高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不要经常以“侵犯人权”等为借口无端指责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政策和措施。
去了意义。因此我们应当树立起这样一种意识:在不牺牲人类生存环境的前提下,创造、使用和发展计算机。目前推广“绿色电脑”就是一个积极的方法。当然,如何实现计算机产业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和相互促进,达到人类利用计算机把地球变得更繁荣、更洁净的目的,还有很多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