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大全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导语】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东星资源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篇一】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
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张: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级的。
【篇二】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一、文学的主要成就
1、19世纪的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代表作有: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
(2)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有: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社会百科全书),列夫·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镜子)《安娜·卡列尼娜》等。
2、20世纪文学
(1)西方文学: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托夫》,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等。
(2)苏联文学:“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高尔基所著的《母亲》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1)浪漫主义: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反映了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
(2)现实主义: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3)印象主义:法国莫奈《日出·印象》,荷兰“扑向太阳的画家”凡高是“现代绘画之父”,绘有《向日葵》。
(4)现代主义: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格尔尼卡》反映了法西斯德国对西班牙的侵略。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的出现: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
(2)电视的发明与发展:20世纪20年代电视在英国出现;后来出现彩色电视机和卫星传播节目。
(3)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篇三】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世界近代现代的国际关系,若依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分析。
从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为第一时期。此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激烈的角逐和斗争,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为17和18世纪,其中法国、西班牙、荷兰和英国四大商业强国的冲突,构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内容之一。
在这场斗争中,先是英国打败西班牙,17世纪下半期,英荷之间又发生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的殖民优势被摧毁;在北美,英国夺取了荷属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英国又同法国多次发生战争,夺取了法属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并夺取了法国在印度的大部分地盘。在长期殖民战争中,英国掌握了海上霸权,抢占了广大殖民地,成为世界上的殖民帝国。这一时期,新崛起的俄罗斯帝国与瑞典的北方战争、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扩张,构成了国际关系的第二个内容。
俄国彼得一世、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的扩张表现在领土的侵占,这与英、法等国殖民地扩张有所不同。同时,此种扩张更多地带有封建色彩,而英法的扩张,则是早期资产阶级原始积累的性质。在这一时期,强国之间的关系随着各自利益的需要而变化,如普奥,既有战,又有结伙瓜分波兰的举动。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从18世纪法国大革命开始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止。18世纪以前,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对国际事务拥有重大影响。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体系。欧洲各国封建势力内外勾结,组成反资产阶级革命同盟。因此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首先表现为法国与欧洲列强的关系。在法国大革命中,先是普奥组成干涉军,失败后,英国为同法国争夺中东的利益和进行海上争霸,组织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法国与第二次反法同盟之间的关系,是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与传统的封建势力之间关系的继续,并使新生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法国与后来反法同盟之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争霸特点;而对西班牙和俄国的进攻,则是侵略行径。1815年,拿破仑战争失败后,战胜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建立了具有一定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政治体系--维也纳体系。
当时的欧洲列强俄、英、普、奥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在欧洲划分了势力范围,奠定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这个体系的特点是:封建专制国家在其中占据支配地位,组成了多极均势结构,以恢复、巩固欧洲封建秩序,消灭各国革命为目的。19世纪中期,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权,资本主义列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导致了一些局部性的国际战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为争夺土耳其,英、法、俄之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在德意统一过程中,也渗透着复杂的国际关系,德意志统一进程包含有普奥与丹麦的关系、普奥之间的关系和普法之间的关系。意大利统一主要体现了奥意的关系、意法的关系、法奥的关系等。
【篇四】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2、法家: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第二篇: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背景:
1.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地主出现封建经济形成初步发展 2.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3.阶级: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4.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影响
1.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人物
孔子(儒家,春秋晚期):
思想核心“仁” 政治思想(1)以德治民(2)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3)主张有教无类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4)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儒家,战国末):(1)政治思想主张实行仁政(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3)伦理观性本善(4)价值观舍生取义
荀子(儒家,战国末):(1)政治思想仁义王道以德服人(2)民本思想君舟民水(3)伦理观性本恶(4)朴素唯物思想制天命以用之
老子(道家,春秋晚期)客观唯心体系(1)哲学思想世界万物本原是道(2)辩证法思想祸福相依(3)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道家,战国末)(1)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2)世间万物相对(3)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社会批判精神
韩非子(法家,战国末)(1)认为历史是发展的统治者应时而变(2)依法治国系统了法制理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厚今薄古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墨子(墨家,战国初)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第二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
(1)边疆危机(2)土地兼并(3)亡国问题(4)黄老学说无为而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要求(5)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即位面临的社会问题
匈奴威胁,边患不止,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土地豪强势大,黄老学说无法适应新形势需要
影响
利于社会恢复,利于社会稳定(积极)
致使地方势力膨胀,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消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内容: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目的为了加强君权 提出三纲五常,目的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措施:
1.政治:儒学家参加国家大政
2.教育: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3.教育(学校):兴办太学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新儒学影响:
积极:
1.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大一统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消极:
1.扼杀了不同流派的思想 有专制作风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2.带有神学迷信色彩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1.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 无为而治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 2.董仲舒新儒学主张加强专制皇权和维护封建大一统迎合了汉武帝的需要
第三课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的背景: 魏-隋:有佛,道,儒合一的趋势 隋-唐:并行,复兴正统面临挑战
程朱理学(程颢、程颐,北宋):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 只有深刻探索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将知识,道德,天理结合起来“穷理格物”
朱熹(南宋)
理之源在于天理 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程朱理学的地位:
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和程颢、程颐异同点
世界观
(同)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异)朱熹:明道德之善 二程:达普遍天理
陆王心学
陆九渊 世界观: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认识论:穷理不必向外探索,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王阳明
世界观: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认识论: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影响
1.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2.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不同点:
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观唯心主义,发明本心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相同点:
都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继承孔孟仁,礼思想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内容)
以儒家纲常伦理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存天理灭人与(实质)
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欲求,但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到积极的作用(影响)
评价程朱理学
消极影响: 1.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2.用三纲五常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3.等级尊卑,重男轻女,重礼轻法,轻视自然科学不利于社会进步 积极影响:
1.塑造了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2.重视主观意识力量 3.注重气节品德 4.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5.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第三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背景:①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内在矛盾尖锐②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③思想:明清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学东渐
思想特点:①反传教,反教条②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③提倡经世致用④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李贽的思想主张: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②揭露道学家的虚伪③反对道家“存天理,灭人欲”,认为穿衣吃饭是人伦物理④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赞颂商鞅等改革家,农民起义是官逼所致
评价:具有鲜明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黄宗羲主张:①否定君主专制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建立监督机构限制君权③反对重农抑商,强调工商皆本
影响(评价):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顾炎武主张:①用“众治”来取代“独治”反对君主专制②痛斥理学的空谈误国,主张“经世致用”“学以致用”③区别亡国与亡天下,提倡匹夫有责
王夫之:
哲学思想(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1.世界是物质的
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
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霸天下当做是私产的做法(反对专制)
第五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的背景:
1.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工商业经济繁荣 3.人的地位得到提高 智者学派:
核心思想:强调人的价值
1.人是万物的尺度 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3.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积极影响:
1.突出个体强调感觉认可人的价值
2.培养个人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繁荣 3.西方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弊端:
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造成道德沦丧和社会秩序混乱
苏格拉底:
1.倡导有思想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强调知识美德理性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到自己灵魂内已有的美德,教育是获取知识和美德的重要途径
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相同点: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把研究的领域由神和自然转向了人类,即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
不同点: 1.智者学派认为感觉即知识,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就可以获得知识;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
2.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客观标准
3.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有些激进学者还提出城邦公民应该人人平等而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德识的少数人治国,反对雅典城邦后期的过激的民主政治
4.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寻求人生真谛,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界定即人应有自重,人应该发现自我的本质,人必须确立理性的至高无上
柏拉图:
1.根据智慧品德进行社会分工建立理想国 2.鼓励独立理性思考 3.理念是万物本原
亚里士多德:
1.感觉是认识的起源,将感觉与理性结合起来 2.创立严密的逻辑论证体系 3.研究自然并强调人类是最高级的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1.将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尤其是人本身作为人的主要关注焦点 2.尊重人的价值不断认识和提升人的作用
第六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背景:
1.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新兴自资产阶级追求财富现实享乐关注人的本身发展
资本主义在意大利萌芽的原因:
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 2.阶级:资产阶级壮大
3.文化: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存和优秀的人才结构
文艺复兴(14c-17c)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积极思想,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人物:
薄伽丘: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但丁:《神曲彼得拉克》【文学三杰】 《歌集》率先抨击教会腐败,文艺复兴的先驱
文艺复兴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积极方面:
1.思想:冲破神学束缚从愚昧中解放出来
2.文学艺术:文艺复兴时期众多艺术成为艺术史上的宝贵财富 3.自然科学:催生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局限性:
对人文主义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宗教改革背景:
1.经济:天主教会日益腐败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思想: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 3.导火线:出售赎罪卷
宗教改革 罗马天主教会-封建统治制度的精神支柱
马丁 路德:
1.信仰耶稣即可获救-否定教会和教皇的权威 2.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还俗-提高自身地位追求平等 3.国权高于教会-激发民族意识
宗教改革的实质:否定教皇权威强调了人与上帝直接对话即是一场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封建的政治运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
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 2.他们都具有反封建性质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分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关系上相似
不同点:
1.采取的斗争形式不同 2.开展和兴起的范围不同 3.产生的作用不同
第七课 启蒙运动
背景:
1.文艺复兴为它打下基础(根本原因)2.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
3.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含义:
“理性”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内容:
反对封建特权王权教权提倡自由民主法制科学理性
法国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 1.抨击天主教会
2.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3.提倡天赋人权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
1.反对君主专制三权分立
2.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卢梭
1.社会契约论
2.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
3.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启蒙运动的扩展
(德意志)康德: 1.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2.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3.主权属于人民
4.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力 5.人要自律,自由平等在法律范围内
影响:
欧洲:它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的思想,冲击着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法国: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的思想 世界:启蒙运动影响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了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次思想解放的异同:
相同点:
1.冲破了宗教神学束缚 2.解放人们的思想 3.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为资产阶级做思想上准备
不同点:
1. 文艺复兴打击了宗教神学的精神统治启迪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2. 宗教改革使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迷信教皇的说教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派
3. 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自由平等等思想深入人心掀起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启蒙运动不仅在自由和个性解放上继续发展而且要根本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
2.启蒙运动提高到哲学角度论述问题而且不给宗教留下一片阵地,用无神论完全否决了任何宗教和神学
3.启蒙运动为未来的“理性”社会提出了经济自由,人权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思想主张,后来都成为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原则至今仍在实行
第八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
造纸术:
成就: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影响: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和北非 印刷术:
成就:隋唐之际中国出现雕版印刷术,宋代出现色彩套印术11世纪中叶,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影响: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被欧洲借鉴造出了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火药:
成就: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影响: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指南针:
成就: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影响: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采用十进位制记数法,汇算了许多算术命题
地位:1.书中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2.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珠算:早期采用的是算筹,后来演变成为算盘,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人们可以用它解决加减乘除和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问题,明朝时珠算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石氏星表》和浑仪 原因:
1.为了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 2.封建王朝设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 成就:
1.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2.战国时期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后人根据唐代天文学著作的内容辑成《石氏星表》成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3.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农学:
1.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
2.《齐民要术》内容:记录了东汉以后500多年间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强调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提倡精耕细作培养优良品种
地位: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伤寒杂病论》1.东汉末年张仲景总结前代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与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而写出的集大成的中医专著2.创造性的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代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 《本草纲目》 1.内容:
记录各种药物1892种,药方一万多个,绘制了一千多幅药物形态
3.地位: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1.经济基础: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2.政治条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3.中央集权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重视 4.民族交往与对外交流频繁 5.继承前代科技文明成果 6.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与创造
主要特点:1.先进性 2.广泛性 3.实用性 4.经验性 5.封闭性
第九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楚辞特点:
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又称“骚体”
《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出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汉赋形成:
汉朝时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体-赋 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唐诗
原因:1.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2.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发展概况:
初唐有王勃,陈子昂等人
盛唐高适,岑参的边塞诗 孟浩然,王维山水诗 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中唐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宋词》
原因:1,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
3.市民的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能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需要
代表人物:著名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人 元曲的形成:
1.宋代:民间兴起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元曲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代表: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创作成就最高 明清小说
(1)背景:①政治: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工商业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特点:数量繁多, 体裁多样, 表现手法丰富。
(3)代表作
①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四大名著。
②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③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宋词繁荣的原因: 1.封建经济发达,宋代商品经济和城市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2.3.市民阶层扩大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矛盾尖锐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
(l)起源: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原是文字是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
(2)形成:商朝已形成完整体系。
(3)演变:
①序列:按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
②趋势: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
(l)发展脉络:魏晋以前处于自发阶段 , 以后进入自觉阶段,成为一种艺术。
(2)基本特征:
类别 特征 代表人物
楷书 笔画详备, 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审美价值高。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等。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
二、京剧的出现
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表演;
②道光年间,又有湖北的汉剧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
③经过表演实践,徽剧和汉剧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后来的京剧。
④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出的程长庚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名艺人。
⑤后来流行全国,又逐步走向世界。
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1.先秦: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思想活跃, 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秦汉:秦汉时期, 国家统一, 生产发展, 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西汉儒学独尊, 文化由此得到迅速发展, 文学艺术各放异彩。
3.隋唐: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化艺术全面辉煌, 同时社会走向正轨, 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后,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政治黑暗, 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4.宋元:北宋重文, 商业繁荣, 市民阶层兴起,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南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发了诗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心情压抑, 促使杂剧繁荣。
5.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弱,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商品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京剧形成发展原因:
1.经济发展城市需要 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 2.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3.富有艺术生命力不断推陈出新,名角辈出受到人们喜爱 书法艺术产生原因与特征: 原因:
1.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汉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能发生变化,以适应人们和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2. 汉字为富于个性化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材料 3. 随着文化发展知识群体形成,成为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动力
4. 文化用品的改进为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5. 魏晋南北朝时特立独行的士人群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和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特征:
1.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一种以汉字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
2.汉字书法是一种线的艺术,以自由而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形式,感情和气势
3.它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高度的审美价值 第十一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经典力学的背景:
①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②物质基础:新航路开辟后,各国通过海外殖民扩张与掠夺大量资本主义积累促进了资产主义
③理论基础:以伽利略为后经典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伽利略成果:1.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3.证明了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的正确性4.近代实验室科学的奠基人
牛顿: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理运动三大定律,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
意义:1.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2.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3.促进了两次科学革命的到来4.对解析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性意义
经典力学的历史地位:1.把自然界中一切力学现象囊括在力学体系中,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总结和概括2.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3.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4.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打击了神学,促使人类思想不断解放
相对论内容:1.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2.广义相对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情况
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地位及影响:1.量子论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2.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相对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得看待世界的途径3.量子论和相对论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缺陷,掀起了物理学的革命,对物理学本身,对自然界,对整个人类生活与思想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第十二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神创说”长期流行的原因:1.生产力落后,生物知识缺乏2.统治阶级愚民政策和精神独裁的需要
影响:1.禁锢了人们的思想2.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细胞
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法国科学家拉马克提出生物从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进化论:
背景:文化: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冲击了神学统治,解放了思想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经济:工业革命的发展
理论:拉马克和较完善的细胞学说奠定基础
内容:《物种起源》:1.进化而来,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否定神创说)2.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过程(否定物种之间没有联系)3.必须适应或对付周边环境的挑战,还必须与其他种类的生物相互竞争,生物个体之间还存在着本种类内部的竞争4.凡事能够较好的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异的个体,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殖的机会,而那些发生了有害变异的个体则将遭到淘汰(否定物种不变)
影响:1.挑战封建神学,否定神创学,促进人类的认识飞跃(对宗教界)2.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对哲学界)3.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震动(对社会影响)4.“优胜劣汰”被殖民者利用,成为他们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理论依据 第十三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蒸汽时代的到来:
背景:1.政治: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2.经济:随着工业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3.技术: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80年代,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
蒸汽机改良原因:1.现存的蒸汽机存在缺陷2.工业生产对新动力的需求
影响:1.解决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2.改变了工业格局3.促使工厂手工业向大机器大工业转变4.开始城市化进程5.促使了全球化的进程6.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1807,美国人富尔顿轮船。1814,英国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电气革命: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背景:1.现代工业生产的动力和能源要求2.科学家新发现(法拉第第二电磁感应)3.发电机的发现(电气时代到来的标志)
影响:电气工业发展迅速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A.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B.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2.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式3.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增加了社会财富,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
消极影响:1.带来殖民侵略,资源掠夺,环境污染,贫富悬殊,人际关系冷漠等社会问题,从而妨碍了世界各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信息时代:
产生:1.1946,美国研制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2.美苏争霸3.1969,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成了互联网的诞生4.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影响:1.进入“信息时代”2.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3.促使知识经济的形成,带来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4.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
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2.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3.社会财富的大大增加和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4.不能忽视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环境污染的逐步加剧
第十四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看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
背景:鸦片战争失败,惊醒了中国一些有知识的人,使他们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看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
举措:1.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理志)
2.建议朝廷用关税的十分之一制造炮船,以抵抗英国侵略者 1842,魏源,编撰《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为详实的专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影响:1.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2.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3.促使人们开阔眼界
局限:1.带有封建纲常(维护封建统治)
2.尚未付诸实践或基本未付诸实践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纲常名教 西: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背景:内忧外患
人物: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
内容:1.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2.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学为体),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根本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举措:创办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启示:只学习器物,不从制度上进行变革是不能救中国的
维新变法(资产阶级新派的探索)
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人物:王韬,郑观应
内容:经济上:主张发展民主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局限性:早起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出实践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背景:经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社会: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重
思想: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传播 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康有为:广州创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撰写《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孔子改制考》(利用孔子的权威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依据)中西结合: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想结合,借孔宣新
为什么借孔子的旗号变法:1.封建势力强大,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如此可减少变法阻力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梁启超:《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只有变法才能图存
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1898年,在维新变法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
影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悟,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局限性: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找根据,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就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
第十五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青年》的诞生: 背景:政治:对内打压,对外卖国,袁世凯恢复帝制
思想: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使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尊孔复古
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人物:蔡元培(北大校长),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新文化运动: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白话文运动的意义: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开启民智,有利于扩大民主社会的群众基础)
意义: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气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冲击正统,宣传西学,传播马列,鼓动五四,催生中共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18年,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他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非把知识阶级同劳动工阶级打成一片不可”,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林,翟秋白,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十六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背景:1.政治状况:民族危机加深,名牌救国方案失败,创立革命理论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3.思想基础:深受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启迪4.个人因素:孙中山努力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
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增长的归国家所以,由国民共享
影响:1.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2.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迅速发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局限性:1.时代局限: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2.阶级局限: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的纲领(因而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根本原因:半殖半封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1912年,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原则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背景:1.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都失败,要有新途径,新力量2.俄国十月革命,孙中山看到希望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向他伸出援手
1924,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 内容:对外独立,对内平等
民族主义:一为中华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一般平民所以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约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第十七课
毛泽东思想
1921年,毛泽东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
1921-1927,《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1927-1937,“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7-1945,《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第一步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
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1949,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七界二中全会上,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论人民民主专政》 影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十八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7,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出了系统概括
1992,南方视察,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
1992,十四大,明确下一步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一国两制”的思想
影响: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第十九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时代背景:
(1)国际背景: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
(2)国内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3)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重大成果:
(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打破美苏和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3)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4)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5)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这是中国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6)2003年10月15日载人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过程:
(1)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优势非常明显,这给了他很大启发。
(2)1973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3)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对人类的贡献: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还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为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袁隆平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3)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一I号”。
2、生物技术的发展:
(1)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做出了贡献。
第二十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双百”方针的提出的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2)1956年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双百”方针的提出:
(1)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毛泽东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3、结果:
(1)“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2)代表人物及作品:
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出色作品
二、曲折的年代
1、“双百”方针未能坚持贯彻下去的原因:
(1)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
(2)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2、受到政治批判的人物及作品:
(1)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2)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
(3)昆曲《李慧娘》和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
(4)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5)结果: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受到很大影响。
三、文艺的春天
1、出现的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
(2)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
(3)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对我国发展科学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2、繁荣的表现:
(1)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
(2)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3)还有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4)科学和文艺工作者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
第二十一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1、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是人民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就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3、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全日制学习或半工半读。
4、结果: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二、**中的教育
1、表现:
(1)“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很多师生都被卷入“扫四旧”批走资派活动中,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
(3)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2、结果:“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三、教育的复兴
教育复兴的过程及表现:
(1)“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刚复出就自告奋勇抓教育。
(2)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4)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5)20世纪90年代,为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
(6)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社会力量办学也应运而生,启动了“希望工程”。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7)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8)国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并在西部近20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第二十二课 文学的繁荣
一、浪漫主义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不已。
(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3)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
(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现实主义文学
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4)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5)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20世纪早期,现实主义作家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如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等。
2、世界大战前后,美国作家海明威在继续进行现实主义创作的同时,也奉献了大量现代主义作品,代表作是《老人与海》。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
3、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高度繁荣。高尔基的小说《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4、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卡因等都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第二十三课 美术的辉煌
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背景:
(1)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
(2)在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中,新古典主义美术诞生了。
2、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
(1)强调理性,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2)在表现形式上,它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3、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法国画家大卫,代表作有《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等。表现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统治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动再现了这一时期法国重要的历史画面。
(2)法国画家安格尔的作品《泉》,充分展现了人体美与古典美的完满结合。
二、浪漫主义美术的产生:
1、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美术创作领域中,就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第三篇: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定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的类型也不同。
二、区域的特点:有的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边界是过渡性质的(干湿地区);层次性 注:两个区域,按照不同的指标,地理界线是不同的。
三、地理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三角和松嫩平原的对比
长三角(华东地区、沪宁杭地区):读图和文字得到下列信息:
1、定位:30°N~32°N,120°E~122°E,东部沿海的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与日本隔东海相望。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暖时间长,作物的生长期长。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水稻土,耕地较为分散,多为水田,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长江、京杭运河、富春江、钱塘江、黄浦江
6、作物: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
7、矿产资源贫乏。
8、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发达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轻工业,利用交通优势进口矿产发展重工业)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构成东北平原)
1、定位:43°N~48°N,125°E附近
2、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大陆性稍强),温暖时间短,作物的生长期短。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黑土,耕地较为集中,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多,有利于机械化的推广,耕作方式相对粗放,亩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嫩江、松花江
6、作物: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辽南为冬小麦)
7、矿产: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8、工业:我国的重化工基地。
四、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是不同的。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来分析
1、开发早期:黏重的土壤和稠密的水系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
2、开发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化不利的自然条件为有利的条件。
3、农业时期: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和棉花、桑蚕的产地。(为什么)
4、工商业时期:稠密的水网再次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粮仓地位、棉花生产地位均让位于其他地区。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要熟悉中英文
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监测、城市管理、资源普查、灾情评估、农业生产、台风预报等等。
3、地理信息技术大众化趋势:GPS汽车导航、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空间信息网站
4、RS的定义:利用装载于飞机或者航天器、卫星等上面的设备,对地面进行远距离的感知。关键的装置时:传感器
原理:不同物体发射的电磁波不一样
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处理装置——遥感图像
5、GPS 组成部分:空间部分、地面部分、用户设备
利用GPS可以得到精确的三维坐标(经纬度和高程)应用:汽车导航、空间定位、农业灌溉
6、GIS:是一种计算机系统,需要人来操作(输入信息、管理、分析、表达)数据源:统计数据、田野调查数据、遥感图像 应用:空间分析、查询检索
在RS的的基础上,可以利用GIS来动态监测或预报 台风的监测就是利用的RS和GIS技术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一、荒漠化的定义、表现和主要地区
定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实质是土地生产力丧失的土地退化。
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简称三退)形式:荒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石漠化(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地区)、盐渍化(灌溉农业区)、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自然基础)西北地区(阅读教材图片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1、定位:38°—50N,75°—120°E,包括新疆、甘肃(和蒙古是交界的)、宁夏、陕西北部、内蒙古大部。
2、本区的主要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天山、阿尔泰山。
3、地理界线:贺兰山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以东降水量200毫米以上,以西200毫米以下。
天山是南疆和北疆的分界线,天山以北叫北疆,以南叫南疆。
4、地域分异规律:有东到西的景观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5、绿洲农业的位置:山前的冲积扇上,山麓地带。
6、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气候干旱,土壤发育差、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大风多且集中,风力侵蚀严重。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荒漠化的决定因素)。原因:人口激增、人类活动不当。过度樵采:鄂尔多斯
过渡放牧:主要在草原地区 过度开垦:沙区边缘、绿洲地区 水资源利用不当
四、荒漠化防治对策和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河流的上中下游地区合理分配)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草方格沙障的作用:增加地面粗糙度,截留水分等,但是不宜大范围推广,原因是成本太高)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开发沼气、风力发电)
5、控制人口增长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一、森林的作用
1、自然资源:木材、燃料
2、环境资源: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3、破坏森林的危害: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热带雨林的分布以及作用
1、分布:赤道两侧,集中在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注意:赤道穿过的地方并不都是热带雨林气候,如果非洲东部地势较高,赤道附近是热带草原气候。
2、亚马孙热带雨林占世界雨林的一半其环境作用明显。(1)维持全球的碳氧平衡;(2)维持全球的水平衡,促进全球的水循环。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内
2、高温淋洗的作用,土壤贫瘠
3、植物容易遭受破坏,一旦被毁很难恢复。
四、雨林被毁的原因
1、直接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1)过度的焚耕开垦
(2)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的开发(3)商业性的伐木
(4)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五、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六、开发还是保护 保护第一
要采取保护性的开发:进行环境教育,成立保护基金会,发展生态旅游,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等。问题研究: 湿地的作用:(1)涵养水源(2)蓄洪(3)维护生物多样性(4)调节气候 围湖造田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一种行为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能源分类
⑴ 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市场广阔:一是
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二是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
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3.能源基地建设:
⑴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⑵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 铁路 为主,公路
为辅;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
发展炼焦业。
4.能源的综合利用
⑴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
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⑵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
⑶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
洁净煤 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⑵调整产业结构:以 重化工业 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 深加工、高附加值
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
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 和旅游业。
⑶“三废”的治理:①废渣:回收再利用;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③废水:沉淀净化。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⑴重要性:决定了河流的 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⑵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 二级 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⑶开发注意:①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②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③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⑷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②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 降水相对较少;③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④矿产: 煤铁铜 等丰富。
2.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⑴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⑵19世纪后期 :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⑶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3.流域的综合开发
⑴开发的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
⑵开发项目:防洪、航运、发电、旅游、供水、养殖等。
⑶成效: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⑷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大规模的水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 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⑴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温带季风 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易受热量的影响。(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地形分布:高原(畜牧业)、平原(种植业)、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③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⑵社会、经济条件:
① 良好的工业基础 基础;
②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 外向型农业;
③ 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2.农业布局特点
⑴耕作农业区:①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②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⑵林业和特产区:①林业:主要分布在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②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 鹿茸、人参 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⑶畜牧业区:①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②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3.东北商品粮基地
⑴生产特点:①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 地区专业化生产。
⑵其他知识:① 三江平原 商品率最高;②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最高。
4.农业发展方向
⑴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商品粮豆等的生产,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 绿色食品基地。(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
⑵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 舍饲 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 集约化草食性 畜牧业。
⑶山区农业:森林资源保育,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 原料及产品加工 并举的转变。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
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①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②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最先改革开放的地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⑶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⑷全国最大的 侨乡 之一。
2.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⑴工业化的推进:①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 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②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技术产业产业逐渐取代
劳动密集型 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3.问题与对策
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三角相比 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市场腹地都处于劣势)——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汽车、钢铁、石化、造船等原材料工业与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⑵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落后,缺少 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广州、深圳、香港 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酸雨、水质型缺水、噪声等)——加强规划与管理。
⑷ “城中村”: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原因:① 区域分布不均匀;②自然资源一般不具流动性。
⑵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⑴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 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 蕴藏丰富,需求量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②北煤南运对我国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⑶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③ 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 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 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对中西部经济发展(输出地)的影响: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 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⑵对东部经济发展(输入地)的影响: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③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 ④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⑴产业转移
①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②分类:区域和国际产业转移。
③目的: 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⑵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因素; ④其他: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地价昂贵、环境污染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发达国家 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 ;②发展中国家 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⑵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①发展中国家发展处于 成熟期或衰退期 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占据利润低的加工环节。②发达国家发展处于 开发期或增长期 的产业;发达国家占据利润高的设计和营销环节。
⑶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伴随着 污染 转移和扩散,发展中国家应注意 产业转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⑷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①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常常引起失业人口增加,如日本;②发展中国家 接受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第四篇: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注:括号里的内容理解即可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周:
一、区域的定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的类型也不同。
二、区域的特点:有的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边界是过渡性质的(干湿地区);层次性 注:两个区域,按照不同的指标,地理界线是不同的。
三、地理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三角和松嫩平原的对比
长三角(华东地区、沪宁杭地区):读图和文字得到下列信息:
1、定位:30°N~32°N,120°E~122°E,东部沿海的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与日本隔东海相望。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暖时间长,作物的生长期长。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水稻土,耕地较为分散,多为水田,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长江、京杭运河、富春江、钱塘江、黄浦江
6、作物: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
7、矿产资源贫乏。
8、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发达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轻工业,利用交通优势进口矿产发展重工业)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构成东北平原)
1、定位:43°N~48°N,125°E附近
2、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大陆性稍强),温暖时间短,作物的生长期短。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黑土,耕地较为集中,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多,有利于机械化的推广,耕作方式相对粗放,亩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嫩江、松花江
6、作物: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辽南为冬小麦)
7、矿产: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8、工业:我国的重化工基地。
四、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是不同的。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为例来分析
1、开发早期:黏重的土壤和稠密的水系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
2、开发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化不利的自然条件为有利的条件。
3、农业时期: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和棉花、桑蚕的产地。(为什么)
4、工商业时期:稠密的水网再次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粮仓地位、棉花生产地位均让位于其他地区。
第二周: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要熟悉中英文
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监测、城市管理、资源普查、灾情评估、农业生产、台风预报等等。
3、地理信息技术大众化趋势:GPS汽车导航、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空间信息网站
4、RS的定义:利用装载于飞机或者航天器、卫星等上面的设备,对地面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关键的装置时:传感器
原理:不同物体发射的电磁波不一样
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处理装置——遥感图像
5、GPS 组成部分:空间部分、地面部分、用户设备 利用GPS可以得到精确的三维坐标(经纬度和高程)应用:汽车导航、空间定位、农业灌溉
6、GIS:是一种计算机系统,需要人来操作(输入信息、管理、分析、表达)数据源:统计数据、田野调查数据、遥感图像 应用:空间分析、查询检索
在RS的的基础上,可以利用GIS来动态监测或预报 台风的监测就是利用的RS和GIS技术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三周: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一、荒漠化的定义、表现和主要地区
定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实质是土地生产力丧失的土地退化。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简称三退)形式:荒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石漠化(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地区)、盐渍化(灌溉农业区)、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自然基础)
西北地区(阅读教材图片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1、定位:38°—50N,75°—120°E,包括新疆、甘肃(和蒙古是交界的)、宁夏、陕西北部、内蒙古大部。
2、本区的主要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天山、阿尔泰山。
3、地理界线:贺兰山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以东降水量200毫米以上,以西200毫米以下。天山是南疆和北疆的分界线,天山以北叫北疆,以南叫南疆。
4、地域分异规律:有东到西的景观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5、绿洲农业的位置:山前的冲积扇上,山麓地带。
6、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气候干旱,土壤发育差、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大风多且集中,风力侵蚀严重。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荒漠化的决定因素)。
原因:人口激增、人类活动不当。过度樵采:鄂尔多斯 过渡放牧:主要在草原地区 过度开垦:沙区边缘、绿洲地区 水资源利用不当
第四周:
四、荒漠化防治对策和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河流的上中下游地区合理分配)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草方格沙障的作用:增加地面粗糙度,截留水分等,但是不宜大范围推广,原因是成本太高)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开发沼气、风力发电)
5、控制人口增长 第五周: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一、森林的作用
1、自然资源:木材、燃料
2、环境资源: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3、破坏森林的危害: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热带雨林的分布以及作用
1、分布:赤道两侧,集中在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注意:赤道穿过的地方并不都是热带雨林气候,如果非洲东部地势较高,赤道附近是热带草原气候。
2、亚马孙热带雨林占世界雨林的一半其环境作用明显。
(1)维持全球的碳氧平衡;(2)维持全球的水平衡,促进全球的水循环。
第六周: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内
2、高温淋洗的作用,土壤贫瘠
3、植物容易遭受破坏,一旦被毁很难恢复。
四、雨林被毁的原因
1、根本原因:人口的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
2、直接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1)过度的焚耕开垦
(2)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的开发(3)商业性的伐木
(4)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第七周:
五、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六、开发还是保护
保护第一
要采取保护性的开发:进行环境教育,成立保护基金会,发展生态旅游,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等。
问题研究:
湿地的作用:(1)涵养水源(2)蓄洪(3)维护生物多样性(4)调节气候 围湖造田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一种行为
第八周: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能源分类
⑴ 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 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市场广阔:一是 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二是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 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第九周:
3.能源基地建设:
⑴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⑵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 铁路 为主,公路 为辅;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 发展炼焦业。4.能源的综合利用
⑴变革原因: 产业结构单
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⑵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
⑶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第十周: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 洁净煤 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⑵调整产业结构:以 重化工业 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 深加工、高附加值 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 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 和旅游业。
⑶ “三废”的治理:①废渣: 回收再利用 ;②废气: 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 ;③废水: 沉淀净化。第十一周: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开发注意:①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②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③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②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 降水相对较少;③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④矿产: 煤铁铜 等丰富。2.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⑴ 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⑵19世纪后期 :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⑶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3.流域的综合开发
⑴开发的核心:河流的利用和治理。
⑵开发项目: 防洪、航运、发电、旅游、供水、养殖等。
⑶成效: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第十二周: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⑴自然条件:①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 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 一熟,易受热量的影响。(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地形分布:高原(畜牧业)、平原(种植业)、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③土壤: 黑土、黑钙土 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⑵社会、经济条件:①良好的 工业基础 基础;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 外向型 农业;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第十三周: 3.东北商品粮基地
⑴生产特点:①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 地区专业化 生产。
⑵其他知识:① 三江平原 商品率最高;②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 最高。4.农业发展方向
⑴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 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 商品粮豆等的生产,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 绿色食品基地。(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
市场的能力。)
⑵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 生态农业和 舍饲 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 集约化草食性 畜牧业。
⑶山区农业 : 森林资源保育,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 原料及产品加工 并举的转变。
第十四周: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 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⑵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⑶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
⑷全国最大的 侨乡 之一。
第十五周: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原因:① 区域分布不均匀 ;②自然资源一般 不具流动性。⑵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⑴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 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 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 蕴藏丰富,需求量 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对中西部经济发展(输出地)的影响:
①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 ②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
③ 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⑵对东部经济发展(输入地)的影响:
①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 ② 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 ③ 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
④ 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六周: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目的: 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因素;
④其他: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地价昂贵、环境污染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发达国家 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 ;②发展中国家 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⑵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①发展中国家发展处于 成熟期或衰退期 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占据利润低的加工环节。②发达国家发展处于 开发期或增长期 的产业;发达国家占据利润高的设计和营销环节)⑶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伴随着 污染 转移和扩散,发展中国家应注意 产业转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⑷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①发达国家 产业转移常常引起失业人口增加,如日本;②发展中国家 接受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第五篇:历史 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二、三知识总结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 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 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第四课考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太祖时;
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主专制强化
2、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为了减轻皇帝工作压力增设了:内阁;
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
4、区分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
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5、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6、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消极作用: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单元: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一课考点
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 《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是:英国;
2、鸦片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3、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到1842年;
4、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中国人民自发反侵略典型事例是:三元里人民反侵略斗争;
5、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6、《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关税协定”等反映了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
7、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表现在三个变化:
(1)社会性质变化: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
(3)革命性质变化:由农民革命转变为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7、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8、焚烧圆明园的事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9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
9、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过程:
(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同样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3)(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4)(1899——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台湾问题整理:1895年《马关条约》被日本割占,1945年日本投降回归中国,1949年蒋介石盘据台湾,1950年美国侵朝战争把第七舰队开进中国台湾海峡,1979年全国人大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针,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
第二课考点
重点:全民族的抗战
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建立是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符合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利益的。
3、抗日战争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片面抗战路线;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全面抗战路线。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
4、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认真抗日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5、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典型地说明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日。
6、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被日本鬼子杀害。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对中国军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史实确凿,铁证如山。7、1940年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8、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 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 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9、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的抗战。
10、全民族抗战的表现——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敌后战场的配合抗日。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课考点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1、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2、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等创立的拜上帝教结合了: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3、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4、永安建制(永安分封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5、1853年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形成和清朝对峙的局面。
6、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
7、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早期有《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建国纲领,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也是无法实行的空想;后期有《资政新编》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的是:1864年7月天京的陷落;
9、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10、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的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三民主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中国革命 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
2、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
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4、中国同盟会(1905年):政治纲领: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同盟会的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和时间: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6、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8、辛亥革命的结局:
失败:(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2)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9、辛亥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0、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2)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4)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
(5)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
(6)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民族革命,是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
第三课考点
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红军的长征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26、中国近代史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27、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是:陈独秀建立的上海共产党组织;
28、中共一大决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29、中共二大制定了:最高和最低纲领;中共三大决定国共合作;
30、标志国共合作形成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3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
32、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33、成为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第四课考点
34、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洛川会议
35、八路军创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是:聂荣臻建立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36、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与祖国统一
第一课考点:
3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38、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0、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正式提出是在:1964年第三届人大周恩来提出的;
41、中共领导下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爱国统一战线;
42、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课考点
43、新中国历史上最大冤案是:刘少奇冤案
44、香港澳门回归日分别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必修二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汉代:刀耕火种,曲柄锄,一牛挽梨,二牛抬杠,战国时,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耧车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
(3)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是基本的阶级,赋税和力役是剥削的主要手段(4)水利工程:李冰的都江堰
郑国的郑国渠
汉代,井渠
唐代,立井水车
长江流域,高转筒车
宋代,水转翻车
明清:风力水车
工官匠户:垄断性 :仅限与贵族与皇帝
高超性 封闭性
缺乏积极性 特殊性 奢侈性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种植业为主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1、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
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第二课)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
●萎缩(1)时间:抗战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期间或1945—1949)
(2)原因:a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b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
二、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一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了解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了解八大的主要内容: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主要内容:(1)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当前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第二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历史意义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实行改革开放
意义: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起点。(45页下面)
(第三课)经济体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3、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内容:(1)、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2)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1992年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作用: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人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第四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深圳(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
(2)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
(5)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十四大的主要内容:1992年召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南京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电话。
3.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还用传真机和互联网发送文件。
报刊 影视 互联网 概况 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2.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发展:
3.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事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
1.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
2.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3.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4.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的诞生。
1.、、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20世纪90年代以后媒介诞生了。它被称为“第四媒介”。
2.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互联网的四大优势:
(1)集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第五单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课)开辟新航路
1、新航路的开辟意义:(1)新航路的开辟,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了一片整体。(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3)、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开始了殖民扩张。
(5)、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的开辟(结合课本82页新航路开辟图记忆)
时间 航海家 支持的王室 开辟的航路 意义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王室
欧洲到非洲 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王室 欧洲到美洲 发现美洲新大陆
(第2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上马车夫——荷兰:
背景: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商传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
一、政治上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独立。
地区 基本情况
亚洲 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尼一带,一度占据中国台湾
非洲 从葡萄牙手中夺得好望角殖民地
北美 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
(2)“日不落帝国”——英国
战争 结果 备注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西班牙失败,西丧失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三次英荷战争 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由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引起
英法七年战争 英国夺取了大片法国的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断了它们正常的历史进程,使它们发展缓慢、贫穷落后,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
(第3课)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
(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
(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
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
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一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1、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1)贫富差距扩大(2)股票投机活动(3)分期付款方式的隐患(4)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特点:(1)范围广(2)时间长(3)破坏性大
3、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美国、法国社会**;德国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4、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反而恶化
(第二课)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起止时间:1933——1939
3、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2)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蓝鹰行动(3)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4)社会保障制度
4、罗斯福新政的意义:(1)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3)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政府的权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4)※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5、政的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新政的前提: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
6、特点:指导思想方面:放弃自由放任思想,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内容方面:国家加强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预;影响方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诞生。
(第三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了解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表现:
战后二十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政策有: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延续并发展社会福利政策。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涨”。
80年代,里根上台后,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建设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经济复苏。
90年代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经济进行改革,经济持续增长,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2、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表现:
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时期:(1)政府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残余势力,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同时实行非军事化,集中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经济:(2)政府采取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社会保障三者相结合的经济政策,注意发展科技和教育;(3)美国的扶持政策,通过马歇尔计划对德国提供大量援助。60年代,德国经济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国家。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2、了解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3、认识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国人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新经济政策(1921--1928)
背景 十月革命后进入国内战争、外国武装干涉、物质匮乏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弊端日益显现,领导人却希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引起人民不满。国内隐藏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喀琅施塔得兵变)
农业 实施余粮收集制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核心内容)
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允许部分企业由私人或外国资本家经营;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改变国家垄断,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国家配给制,实物分配制 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结果 使苏维埃取得了国内战争(1918--1920)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促进经济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使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但因后来的领导人对其认识不足而被过早的终止。
新政策的特点:(1)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政治方面:(1)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2)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3)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经济方面:(1)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2)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排斥价值规律作用(3)阻碍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4)牺牲广大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5、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120页,):
农业: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撤消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把所有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出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一部分权利下放到地方,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精简机构;大量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
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6、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
戈尔巴乔夫改革 经济改革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
政治改革(1)改变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2)改变共产党领导地位: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从宪法删去关于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条文;苏共“二十八大”宣布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并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实行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脱离了苏联国情。最终导致改革失败,苏联解体。
(1).苏联解体的标志:1991年阿拉木图协议
(2).苏联(1922—1991)解体的原因: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体制上的弊端和错误政策长期得不到纠正,没有从实际出发,建设符合苏联国情的社会主义;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方针
外部原因:西方敌对势力长期的“和平演变”战略
(3).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
B.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一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2)、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它们都是国际金融机构,美国从中取得了决定性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积极: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同意的标准和基础;扩大了世界贸易;扩大了世界购买力;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
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
1947年签定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第二课)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1、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3、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问世。4、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5、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
1991年《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199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通过《茂物宣言》,提出了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1995年通过了《执行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动议程》,使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目标有了保障。
6、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第三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由来和发展;
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经过;
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1、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世贸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把多边贸易组织改名为世贸组织。
2、世贸组织的目的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3、世贸组织的作用:(1)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促使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强权政治4、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机遇:(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维护合法权益
(5)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挑战: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5、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经济联系逐渐增多
(2)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6、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7、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于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对于发展中国家:
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1、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
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第二课)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
●萎缩(1)时间:抗战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期间或1945—1949)
(2)原因:a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b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
二、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一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了解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了解八大的主要内容: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主要内容:(1)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当前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第二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历史意义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实行改革开放
意义: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起点。(45页下面)
(第三课)经济体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3、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作用
城市: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内容:(1)、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2)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1992年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作用: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人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第四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深圳(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
(2)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
(5)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十四大的主要内容:1992年召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南京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电话。
3.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还用传真机和互联网发送文件。
报刊 影视 互联网
概况 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2.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发展:
3.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事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
1.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
2.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3.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4.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的诞生。
1.、、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20世纪90年代以后媒介诞生了。它被称为“第四媒介”。
2.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互联网的四大优势:
(1)集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第五单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课)开辟新航路
1、新航路的开辟意义:(1)新航路的开辟,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了一片整体。(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3)、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开始了殖民扩张。
(5)、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的开辟(结合课本82页新航路开辟图记忆)
时间 航海家 支持的王室 开辟的航路 意义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王室
欧洲到非洲 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王室 欧洲到美洲 发现美洲新大陆
(第2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上马车夫——荷兰:
背景: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商传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
一、政治上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独立。
地区 基本情况
亚洲 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尼一带,一度占据中国台湾
非洲 从葡萄牙手中夺得好望角殖民地
北美 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
(2)“日不落帝国”——英国
战争 结果 备注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西班牙失败,西丧失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三次英荷战争 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由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引起
英法七年战争 英国夺取了大片法国的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断了它们正常的历史进程,使它们发展缓慢、贫穷落后,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
(第3课)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
(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
(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
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
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一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1、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1)贫富差距扩大(2)股票投机活动(3)分期付款方式的隐患(4)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特点:(1)范围广(2)时间长(3)破坏性大
3、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美国、法国社会**;德国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4、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反而恶化
(第二课)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起止时间:1933——1939
3、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2)调整农业政策(3)复兴工业:蓝鹰行动(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4、罗斯福新政的意义:(1)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3)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政府的权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4)※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5、政的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新政的前提: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
6、特点:指导思想方面:放弃自由放任思想,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内容方面:国家加强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预;影响方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诞生。
(第三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了解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表现:
战后二十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政策有: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延续并发展社会福利政策。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涨”。
80年代,里根上台后,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建设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经济复苏。
90年代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经济进行改革,经济持续增长,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2、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表现:
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时期:(1)政府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残余势力,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同时实行非军事化,集中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经济:(2)政府采取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社会保障三者相结合的经济政策,注意发展科技和教育;(3)美国的扶持政策,通过马歇尔计划对德国提供大量援助。60年代,德国经济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国家。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国人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新经济政策(1921--1928)
背景 十月革命后进入国内战争、外国武装干涉、物质匮乏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弊端日益显现,领导人却希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引起人民不满。国内隐藏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喀琅施塔得兵变)
农业 实施余粮收集制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核心内容)
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允许部分企业由私人或外国资本家经营;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改变国家垄断,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国家配给制,实物分配制 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结果 使苏维埃取得了国内战争(1918--1920)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促进经济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使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但因后来的领导人对其认识不足而被过早的终止。
新政策的特点:(1)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政治方面:(1)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2)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3)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经济方面:(1)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2)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排斥价值规律作用(3)阻碍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4)牺牲广大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5、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120页,):
农业: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撤消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把所有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出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一部分权利下放到地方,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精简机构;大量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
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6、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
戈尔巴乔夫改革 经济改革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
政治改革(1)改变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2)改变共产党领导地位: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从宪法删去关于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条文;苏共“二十八大”宣布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并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实行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脱离了苏联国情。最终导致改革失败,苏联解体。
(1).苏联解体的标志:1991年阿拉木图协议
(2).苏联(1922—1991)解体的原因: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体制上的弊端和错误政策长期得不到纠正,没有从实际出发,建设符合苏联国情的社会主义;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方针
外部原因:西方敌对势力长期的“和平演变”战略
(3).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
B.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一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2)、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它们都是国际金融机构,美国从中取得了决定性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积极: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同意的标准和基础;扩大了世界贸易;扩大了世界购买力;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
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
1947年签定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第二课)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1、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3、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问世。4、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5、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
1991年《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199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通过《茂物宣言》,提出了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
1995年通过了《执行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动议程》,使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目标有了保障。
6、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第三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由来和发展;
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经过;
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1、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世贸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把多边贸易组织改名为世贸组织。
2、世贸组织的目的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3、世贸组织的作用:(1)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促使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强权政治4、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机遇:(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维护合法权益
(5)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6)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挑战: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5、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经济联系逐渐增多
(2)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6、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7、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于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对于发展中国家:
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