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场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便民设施也在不断增多,商场就是其中之一。商场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商场也是危险的,一旦发生火灾就是非常可怕的。商场的面积比较大,而且人流量也比较多,因此做好商场的消防工作非常的重要。文章通过对商场的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商场消防联动控制设计的要求以及设计的思路,切实做好商场消防管理工作,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
关键词:商场;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扩大。商场的出现就是人们生活需求的必然产物。商场一般都是多层或高层建筑,而且每天的人流量也特别多,特别容易发生火灾事故,一旦出现火灾事故就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商场的消防措施和设备非常的重要。由于商场的面积比较大,需要建立系统的消防设备,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商场的消防安全。加强对商场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的研究,将人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1商场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消防措施的主要目的肯定是为了预防火灾。在商场建立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需要严格按照消防规范来进行,但是还是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作为商场来说,资金的投入肯定是有限的,在建立商场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过程中成本耗费不能够太高,因此需要考虑到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性价比问题,同时还需要保证系统的安全。从这些方面考虑,商场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需要满足以下三点要求:①商场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报警装备应该不仅可以自动报警还可以手动报警;②控制报警的控制器容量以及其他线路报警都应该扩大报警范围;③需要严格保证报警系统装备材料的合格情况,不能够出现劣质产品。
2商场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
商场消防联动系统设计的主要用途就是预防火灾,及时的发动火灾救援。因此消防联动系统的设计工作不能够马虎,需要严格按照消防规范要求来进行。在追求商场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质量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成本问题。一般情况下,采用SF410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比较合适,这个系统的特点就是能够发现火灾及时的传递火灾信息。在自动火灾报警和联动控制技术上采用都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火灾预防中的运用。
3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分析
火灾探测器是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这消防系统的使用效果。因此火灾探测器在选择时,需要严格要求,灵敏度高同时成本低的。安装的位置需要严格按照消防规范来进行。
4消防联动设备和功能分析
商场建筑的防火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一部分,购物中心的规模大、人口流动性大所以很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会给人民和国家带来惨重的损失,在设计过程汇总就要加强防火的设计工作。商场的消防控制室的联动控制需要具有以下功能:当商场出现了火灾报警时,相关区域的通风空调系统就会停止工作,将阻尼器关闭,接收和显示反馈的信号,启动关系到排风机和排烟阀的位置,实现对信号的接收和显示,对烟雾进行有效控制。当火灾的相关信息得以确认之后,防火门和防火设施设备要接受和显示信号。消防的联动状态需要保证在自动和手动两种状态下完成。所谓的自动状态是指,当大厦发生火灾时,要启动报警系统,输出自动控制命令系统,系统会自动按照开始编制的连锁逻辑关系来对相关设备进行启动。而手动则是完全由手工进行操作来实现控制功能的。
5消防联动设备的相关设计
商场在火灾的联动设置上都是自动的火灾报警系统,它的控制室当和火警信息相连接时,会自动或者是手动启动消防联动装置,火灾的报警联动装置一般是由一个总线制控制联动装置和一个多线路的控制联动装置。当商场出现火灾时,报警控制器会发出提示,消防联动控制器会将信息传递给相关的管理部门,将联动信号输出,消防设备也就被启动,开始进行灭火。要明确的一点是重点消防设备(例如喷淋泵和消火栓泵)的联动不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手动或自动状态的影响。商场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或者其他应急状况时人员及早疏散保证人员安全是其最重要的安全目标,因此火灾发生时火灾声光警报器、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尤其重要。应在确认火灾后启动建筑内的所有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信号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应同时向全楼进行广播。当火灾应急广播和背景音乐合用扬声器时,在火灾时应具有强制切换功能,切换至应急广播状态。在人员密集的商场,要考虑火灾时非消防电源被切断后对人员疏散照明的影响和对人们心理造成的恐惧。所以商场内要设置火灾应急照明系统和疏散指示系统以及设置合理有效的安全出口标志。火灾时仍需工作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变配电室需要设置备用照明,为工作人员紧急抢险提供足够的照度。疏散照明应该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照度,安全出口只是和疏散指示标志要真实有效的指示供人员疏散的路径。大型商场和地下商场还应在地面上设置视觉连续的疏散指示标志。在自动、智能大厦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按照联动的逻辑的预处理方案,自动输出指令,启动设施设备;手动操作则是通过手动的方式来实现对机器设备的有效控制。当火灾发生时,联动系统在确认火灾后会自动将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切断,尽可能的减少因为电线短路出现的二次火灾,将设备的伤害降到最低值,同时尽可能便捷了疏散人员和开展救援工作。消防泵既要满足联动控制的要求,同时必须设置多线制可以实现在消防控制室的手动控制盘上进行控制,工作的可靠性得到了一定的保证。但自动状态下,只能自动控制消防泵的启动,消防泵的停止必须需要确认火灾扑救结束后人工停止。火灾发生时,为防止着火房间、营业厅及疏散走道上的烟气对人员的影响,必须设置排烟设施,包括自然通风窗和机械排烟系统。当同一防烟分区内任意两个火灾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商场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会接收到相关的信号,再将该信号发送到消防联动控制器上,在经过内部逻辑关系后会发生联动信号,着火分区的排烟阀、排烟风机会联动打开。同时关闭相关区域的通风空调系统。排烟风机必须具备可以自动控制也可以多线制在消防控制室手动控制盘上进行控制,也可以在风机控制柜处手动操作的功能。在火灾报警信号后要按照联动程序启动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的送风口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保证在人员疏散的通道上处于正压状态,防止烟气扩散对疏散的影响。一般要保证在楼梯间内的风压余压值40~50Pa,前室风压余压值为25~30Pa。防火的卷帘在建筑中主要是用来分隔火灾。按照设计的要求,防火卷帘的两侧一定要有防火卷帘控制器、手动按钮,还要有紧急拉环及温控释放装置,以保证在火灾时由于消防联动设备失效时能够人工控制防火卷帘的下降,防止防火分区之间火灾进一步蔓延。当出现火灾时保证消防电梯停在在一楼或者转换层,此时只能由消防队员通过专用按钮和轿厢内操控,其他楼层不能呼叫消防电梯。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此项目在除卫生间外所有场所设置报警探测器。在地下车库等按照火灾报警设计规范要求宜采用点型感烟探测器;在中庭、步行街等大空间设置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或者吸气式感烟探测器;在有煤气(或天然气)的场所采用煤气(或天然气)探测器;其他场所采用光电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设置于公共场所疏散通道或者安全出口附近,便于人们疏散的同时报警,设置的数量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任何位置到最近的一个手动报警按钮距离不大于30m。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场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对保证商场人员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商场的消防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商场的覆盖面不仅广,而且人流量比较多,因此消防联动控制有利于商场消防安全保证到位。相关部门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商场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施工、维保工作,严禁将应处于自动状态的消防设备设置在手动状态,也严禁将消防供水管道的阀门关闭,严禁私自停用消防设备,将商场的消防安全切实落实到位,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蒋永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2]赵东磊.基于半实物仿真技术的自动消防控制系统设计[D].武汉科技大学,2013.[3]于进.远程消防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海事大学,2005.[4]陈慧萍.油库消防控制系统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J].自动化仪表,2014,(12):32-33+38.[5]魏立明,陈晓旭,孙雪景,等.智能消防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现代建筑电气,2016,(2):7-11.
第二篇:【案例】五星级酒店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案例】五星级酒店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摘要本文针对五星级酒店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在满足国家相关规范的同时,也需结合涉外酒店管理公司的要求。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五星级酒店报警系统设计及施工与传统的做法一些差别。
关键词:五星级酒店 火灾报警系统 酒店管理公司 人性化 安全 酒店的电气消防设计通常是在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规程及技术措施的前提下进行。由于万丽酒店(Renaissance Hotels & Resorts 酒店)属国际性酒店,大部分客人为境外人士。因此探测设备和报警设备的设置应顾全大局,坚持规范“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以人为本”的精神,力求符合万丽酒店(Renaissance Hotels & Resorts 酒店)的管理模式。按照万丽酒店(Renaissance Hotels & Resorts 酒店)的的要求,酒店各报警回路不能和非酒店部分交叉使用,酒店、非酒店分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过网络通讯线构成网络系统,并分设消防控制室。酒店部分系统经过招标,采用美国诺帝菲尔N-600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N-6000系统产品满足GB4717-2005和GB16806-2006国标的要求。酒店报警系统设计与传统的做法相比,在许多方面做了调整,融入人性化、以人为本的现念。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涉外五星级酒店报警系统设计及施工与传统的做法一些差别。
一、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设置
1.根据不同功能性质布置相应的探测器。其中感烟探测器安装于酒店、裙楼等各处及各机电设备房内,而感温探测器安装于地下停车库、浴室、垃圾房及厨房内,用以探测火灾。另在燃气总表间、燃气管道、厨房设置燃气探测器,联动燃气快速切断阀。锅炉房设置两组点式防爆型定温火灾探测器;发电机房使用两组点式定温探测器。
2.因本项目中高度超过 800mm 的吊顶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因此吊顶内可不设置探测器。
3.地下车库使用普通型感温探测器,其中一个地址带不超过 20 个普通非编址探测器;楼梯间每两层设置一个感烟探测器。
4.在酒店用于多个区域的空调通风系统中,在风量大于 950 升/秒的回风管内设置风道式感烟探测器。当火灾报警控制器收到风道式感烟探测器发出的火警信号时,强制联动停止相关部位的风机,并接受其反馈信号,且此时机电设备监察(BMS)系统将不允许对有关风机进行控制。
5.客房设置带蜂鸣器底座的探测器虽然每间客房内设置了消防广播,但消防广播是当探测器控测到火灾并确认后由消防控制中心发出,可能在时间上错过叫醒客人的最佳时机,为此本工程所所有客房内卧室里的光电感烟探测器采用带蜂鸣器的底座。火灾时,烟感被激活,蜂鸣底座自动响起。10 英尺处最低音量 85 分贝,客房内最小音量 75 分贝,当探测器探测到火灾的同时发出蜂鸣声,在第一时间叫醒客人。
6、可燃气体报警探测器的设置:酒店内设置了多处厨房,包括西餐厨房(一层)、宴会厅厨房(三层)、中餐厅厨房(四层)、行政楼层厨房(二十一层),除行政楼层厨房外均需使用燃气,故设计在有燃气的厨房同时设置了感温探测器及可燃气体报警探测器,当可燃气体报警探测器报警时,应同时启动保护区内的声光报警器,并联动切断燃气阀门。
7、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设置:酒店大堂为东大堂和西大堂,其层高为19.5米,已超过了点型火灾感烟探测器的保护高度,设计考虑在该区域设置了四组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探测器的设置结合装修考虑,避开大堂装饰柱及中央吊灯布置,距装饰顶棚的垂直距离为0.5米。
二、消火栓起泵按钮的选择与设置消火栓起泵按钮安装于每组消火栓箱内。消火栓起泵按钮带有消火栓泵工作指示灯。消火栓起泵按钮可直接激活消火栓泵起动。
三、手动报警按钮的选择与设置 编码型手动报警按钮与警铃一起,设置于消火栓旁或走道、疏散楼梯前室或出入口处、大堂等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并使得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大于30米,而酒店部分两个手动报警按钮的间距不大于 30 米。另外,在酒店部分的报警阀室、变压器室、低压开关室、发电机房等处均设置地址式手动报警按钮。按动手动报警按钮,便会联动警铃鸣响,相应信号亦会于消防控制屏上显示。
四、水流指示器的设置水流指示器安装于自动喷淋系统分区支管上。当压力开关动作而启动喷淋系统后,水流指示器会被触动而发出报警功用,并能指示失火区域。
五、酒店部分报警系统的其他相关设计1.为方便酒店的管理,更加及时准确的得到火灾信息,在电话系统操作间,保安室等员工 24 小时值班处,设置远程重复显示盘。该重复显示盘显示酒店报警主机上所有的火灾报警信号。在酒店前台设置声光报警装置;当酒店部分发出任何火警信号时,都将触发声光报警装置动作。2.为了在火灾时,及时进行人员疏散,同时考虑到酒店的特殊性,在酒店的走廊、残疾人客房卧室及浴室内,设置高亮度频闪报警器;其中走廊内高亮度频闪报警器的间距不大于 15m。3.在发生火灾当酒店电梯厅处的光电感烟探测器探测出火灾,并确认火警时,联动。
六、酒店客房内设应急照明客房是酒店旅客驻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国家相关规范中均未要求在客房设计应急照明,当夜间市电停电时,客人在客房内活动存在不便和一定的安全隐患。本工程在客房设置了应急照明,每间普通客房设置一盏应急灯,套房设置两盏应急灯,总统套房及副总统套房每个房间均设置一盏应急灯。该灯平时不亮,当正常电源停电时,应急照明自动点亮,应急灯的电源由楼层EPS应急照明箱供给。另外,酒店管理公司还要求EPS应急照明箱的容量能满足20%走道灯及所有的梯间灯照明,该要求超过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对主要通道应急照明照度的规定,尽可能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七、疏散楼梯间设置消防广播 楼梯间是消防疏散的必经通道,本酒店是超高层建筑,在整个疏散过程中,疏散楼梯间可能是火灾时人员密度最大,滞留时间最长的区域,在楼梯间内设置消防广播有利于火灾时人员的顺利疏散,也有利于火警误报时人员的正确疏导。结合酒店管理公司的要求,本工程的疏散楼梯间内隔层设置消防广播。
八、各报警回路采用环式布线酒店标准层有20间客房,标准层报警及联动控制点数约50点,N-6000系统每回路可接198个可编址设备,设计考虑每三个标准层一个报警回路,每个回路由报警控制器引至n层、n+1层及n+2层,再返回至报警器成一个环形回路,每个楼层不能单独成环。这样的做法比普通的非环式接线增加了报警器至n+3层的一段干线,但可靠性大大提高。
九、背景音乐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分别独立设置为提高娱乐和生活环境,酒店设置了背景音乐系统。背景音乐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分别独立设置,包括扬声器在内的所有设备均不共用。为了避免干扰,不影响顾客收听火警广播信号,发生火警时,应能自动切除背景音乐系统。
十、残疾人客房及卫生间设声光报警器 残疾人客房及残疾人卫生间除按无障碍规范设计的相关规定外,尚应考虑紧急情况特别是火灾时,残疾人的逃生及疏散问题。对于聋人或盲人,当火灾时仅设置消防广播是不够的,因此本工程在残疾人客房及卫生间设置声光报警器,其声报警对盲人起作用,光报警则对聋人起作用,它让残疾人在酒店里住得安心。
十一、厨房集油烟罩灭火系统设置近几年,随着国际权威的UL300标准不断的修订,对厨房灭火系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本工程厨房集油烟罩采用美国安素公司的厨房灭火系统产品:食人鱼系统。食人鱼系统所使用的Ansulex液体灭火剂,是一种弱碱性的钾盐溶液,而厨房烹调过程中所使用的食用油脂(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一般都是呈弱酸性的;在高温条件下,弱碱性的液体灭火药剂喷洒到弱酸性的食用油脂后,立即发生皂化反应,生成厚厚的泡沫层;这种皂化泡沫层不同于以往的空气泡沫液形成的泡沫层,它不但具有一定厚度,而且具有一定的强度,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皂化膜;泡沫层完整地覆盖了厨具设备的表面,隔绝了着火点与空气的接触,也限制了高温油气的蒸发,最后由于窒息作用而使火焰完全熄灭;同时液体灭火药剂继续对设备或油层进行冷却,使其能迅速降低至食用油脂的燃点以下,防止复燃。
以上几点是万丽酒店(Renaissance Hotels & Resorts 酒店)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的一些体会,其设计并没有技术上的难点,只是在常规做法上结合酒店管理公司的要求做一些细部改动,希望能为后建的五星级酒店的设计和施工的提供有益的参考。【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StarHotel机电技术平台平台客服微信号:starhoteljd
QQ社区交流群:3274257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第三篇: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检测验收参考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检测验收参考规范
1.0 适用范围
本参考规范规定了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检测内容、方法和验收要求等。本参考规范适用于对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功能与质量的设计、采购、施工、第三方检测与验收,相应的改扩建系统和其它应用项目可以参照使用。
1.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章。
1.1.报警区域 alarm zone
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单元。
1.1.探测区域 detection zone
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
1.1.保护面积 monitoring area
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面积。
1.1.安装间距 spacing
两个相邻火灾探测器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1.1.保护半径 monitoring radius
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离。
1.1.6
区域报警系统 local alarm system
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1.7
集中报警系统 remote alarm system
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8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control center alarm system
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2 总则
1.2.1 保证建筑数字化系统工程中的消防监控系统的施工质量,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1.2.2 系统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有验收资格的机构的验收。
1.2.3 综合检测验收工作,除执行本章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2.4 依据本章结合设计方案对系统进行检测和验收。
1.3 检测
1.3.1 基本条件
系统检测前应提供下列技术文件:
a)系统竣工表;
b)系统竣工图;
c)施工记录(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d)调试记录和调试报告;
e)管理、维护人员登记表;
f)系统检验报告(包括产品检验报告、合格证书及相关材料)。
1.3.2 检测内容
1.3.2.1 按GB 50303-2002的相关规定,对系统的布线进行检测。注:本条为强制性实施条款。
1.3.2.2 按本部分1.4.1条的要求进行检测和验证。
1.3.2.3 按技术文件对系统中装置的安装位置、施工质量和系统功能等进行检测:
1.3.2.3.1 检测消防用电设备主、备电源的自动转换装置,应进行3次转换试验,每次试验均应正常。
1.3.2.3.2 火灾报警控制器(含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含电气控制箱)按实际安装数量全部进行功能检测。区域显示器按下列要求进行功能检测:
a)实际安装数量在5台以下者,全部检测;
b)实际安装数量在6~10台者,抽检5台;
c)实际安装数量超过10台者,按实际安装数量30%~50%的比例、但不少于5台抽检;
d)检测时每个功能应重复1~2次,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区域显示器的功能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
e)装置的安装位置、型号、数量、类别及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1.3.2.3.3 火灾探测器(含可燃气体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模拟火灾响应(可燃气体报警)和故障信号的检测:
a)实际安装数量在100只以下者,抽检20只(每个回路都应抽检);
b)实际安装数量超过100只,每个回路按实际安装数量10%~20%的比例进行抽检,但抽检总数应不少于20只。
c)检测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被抽检火灾探测器的功能均应正常。
d)火灾探测器的类别、型号、适用场所、安装高度、保护半径、保护面积和火灾探测器的间距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1.3.2.3.4室内消火栓的功能应在出水压力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条件下,抽检下列控制功能:
a)消防控制室内操作启、停泵1~3次;
b)消火栓处操作启泵按钮,按5%~10%的比例抽验。
以上述控制功能应正常,信号应正确。
1.3.2.3.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在符合GB 50084-2001的条件下,抽检下列控制功能:
a)在消防控制室内操作启、停泵1~3次;
b)水流指示器、信号阀等按实际安装数量的30%~50%的比例进行抽检;
c)压力开关、电动阀、电磁阀等按实际安装数量全部进行检测; 上述控制功能、信号均应正常。
1.3.2.3.6 气体、泡沫、干粉等灭火系统,应在符合国家相关系统防火规范的条件下,按实际安装数量的20%~30%的比例抽检下列控制功能:
a)自动、手动启动和紧急切断试验1~3次;
b)与固定灭火设备联动控制的其它设备动作(包括关闭防火门、停止空调风机、关闭防火阀等)试验1~3次;
上述试验控制功能、信号均应正常。
1.3.2.3.7 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5樘以下的应全部检测,超过5樘的应按实际安装数量的20%的比例,但不小于5樘,抽检联动控制功能,其控制功能、信号均应正常。
1.3.2.3.8 防烟排烟风机应全部检测,通风空调和防排烟设备的阀门,应按实际安装数量的10%~20%的比例抽检联动功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报警联动启动、消防控制室直接启停、现场手动启动联动防烟排烟风机1~3次;
b)报警联动停、消防控制室远程停通风空调送风1~3次;
c)报警联动开启、消防控制室开启、现场手动开启防排烟阀门1~3次;
上述控制功能、信号均应正常。
1.3.2.3.9 消防电梯应进行1~2次手动控制和联动控制功能检测,非消防电梯应进行1~2次联动返回首层功能检测,其控制功能、信号均应正常。
1.3.2.3.10 火灾应急广播设备,应按实际安装数量的10%~20%的比例进行下列功能检测:
a)在消防控制室选区、选层广播;
b)共用的扬声器强行切换试验;
c)备用扩音机控制功能试验;
d)广播内容自动录音功能试验;
上述各项功能应正常,语音应清晰。
e)公共广播与消防广播系统共用时,应进行如下检测:
在公共广播状态时,操作广播系统应能切换到消防广播状态,切换前后,语音洪亮清楚,无串音和混音。当发生火警时,应能配合消防系统自动地实现消防广播。
1.3.2.3.11 消防专用电话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消防控制室与所设的对讲电话分机进行1~3次通话试验;
b)电话插孔按实际安装数量的10%~20%的比例进行通话试验;
c)消防控制室的外线电话与“119”进行1~3次通话试验;
d)通话内容自动录音功能试验;
上述功能应正常,语音应清晰。
1.3.2.3.12 消防应急照明控制装置应进行1~3次应急转换试验,系统中消防应急照明均应适时转换并有效照明。
自带电源型、集中电源式、集中控制型、智能组合型等应急照明的检测以及消防应急标志灯标识和表面亮度、照度等级、应急持续时间等应符合GB 17945的要求。
自发光型(蓄光型)疏散制式标志禁止单独使用,应与非自发光型标志灯配合使用,其标志应能被其它照明光源照亮。
注:本条为强制性实施条款。
1.3.2.3.13 检测图形化的CRT显示,中文屏幕菜单等功能:
a)CRT图形显示系统应能实现:
火灾报警系统设置探测保护区域内的建筑平面模拟图,中文标注图中的各报警区域,主要部位的名称及物理位置。
报警区域中的消防设备的物理位置,中文标注出的名称和类型,也可用图标表示,但应对每个图标加以说明。
b)CRT图形显示系统的显示功能:
当有火灾报警信号、联动控制信号输入时,显示装置应在3s内发出火灾报警光信号,并显示报警部位对应的平面模拟图,在平面模拟图上用文字标注和红色报警指示清晰指示报警部位的物理位置,记录报警时间、报警部位等信息。
显示装置处于报警状态时应有专用的红色总报警指示,且该指示不受显示装置复位以外操作的影响。
首次火警部位应单独显示和标注。在显示装置其他状态下能直接切换到首次火情平面图。
后续报警部位应单独显示。同时应能手动查询火灾报警部位及相关信息。
在火灾报警或联动状态时,应优先显示报警平面图。若需显示多个报警平面图时,应能自动或手动循环显示,且应显示报警平面图的总数和其序号。
在火灾报警或联动状态下,显示装置显示非报警平面图时,应能手动或自动直接切换到报警平面图。
1.3.2.3.14 检测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设置及功能,一氧化碳、甲烷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a)检查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应能具有显示气体浓度值的功能;
b)检查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应能具有记录报警和时间的功能;
c)当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仅为低限报警时,检查当探测浓度达到低限时,应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d)当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为低限、高限两段报警功能时,应能报出低限和高限二种明显不同情况的声光指示。
1.3.2.3.15 按GB 50116-1998和设计的联动逻辑关系检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各项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注:本条为强制性实施条款。
1.3.2.3.16 其它消防控制设备的检测可参照相似类型的设备进行。
1.3.2.3.17 检测消防控制室设备向BAS传输,显示火灾报警信息的一致性、可靠性。
在现场发出模拟火灾报警信号,检测BAS相关的各子系统动作功能(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
检测前应先审核消防控制室与BAS系统间通讯协议和功能设置文件的有效性,应满足GB/T XXXX.4-200X。
检查与BAS通讯状态指示灯应为正常指示,摘除通讯线,消防控制室和BAS端均应进入通讯故障报警状态。测试完毕后应立即恢复通讯。
消防控制室发出的火警信息均应显示在BAS端,信息应一致,不缺内容,当消防控制室对火警状态复位后,BAS端火警信息也应被消除。
1.3.3 检测方法
见1.4.2相关内容。
1.3.4 检测设备
消防工程专用检测仪器装置及相关检测设备应能满足检测业务的需求并定期检定计量和校准。
1.3.5 检测报告
应至少包括:
a)检测依据;
b)检测设备;
c)检测结果列表;
d)检测综合意见。
1.3.6 不合格项的处理 检测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应通知建设方、施工方等相关单位并责成责任方在规定期限内改正,整改后重新进行检测,直至检测合格。
1.3.7 检测机构
检测须由获得国家或行业认可的相关检测机构承担并对检测结果负责,检测完成后由检测机构按规定格式出具检测报告。
1.4 验收
建设方宜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也可交由建设方组织的有关专家、检测机构代表和有关职能部门人员参加的验收组进行。
1.4.1 验收大纲
验收前,应编制验收大纲;验收大纲由第三方机构或验收组提出。
1.4.2 验收条件
1.4.2.1 验收前,建设和使用单位应进行操作、管理、维护人员配备情况检查。
1.4.2.2 验收前,建设和使用单位应进行施工质量复查。复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等安装位置及施工质量;
b)消防用电设备的动力线、控制线、接地线及火灾报警信号传输线的敷设方式;
c)火灾探测器的类别、型号、适用场所、安装高度、保护半径、保护面积和探测器的间距等;
d)各种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型号、数量、类别、功能及安装质量;
e)报验资料是否真实有效齐全;
f)系统的设置是否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1.4.2.3 系统检测报告。
1.4.2.4 系统试运行报告。
1.4.2.5 技术文档
系统验收时应出具以下技术文档:
a)招标书;
b)投标书;
c)合同书; d)系统工程设计文件;
e)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f)材料设备接收清单和合格证书;
g)工程变更说明文件;
h)隐蔽工程记录(需监理签字);
i)竣工图纸(蓝图);
j)阶段、分布、分项验收报告;
k)系统测试报告;
l)随机背景资料;
m)系统操作手册;
n)用户使用报告;
o)有关职能主管部门审批的文件;
p)有关职能主管部门验收的文件;
上述技术文档应内容齐全,数据准确,表达清楚,外观整洁,图表清晰。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的不同要求做个别调整和增减。
1.4.3 验收程序
1.4.3.1 由承建方向建设方提交验收申请,建设方组织验收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验收。
1.4.3.2 验收组或第三方机构进行验收测试。
1.4.3.2.1 检查确认系统的检测报告、系统试运行报告、技术文档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确保程序合理。
1.4.3.2.2 抽验本章1.4.2.3节的内容:
a)火灾报警系统装置(包括各种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区域显示器等)功能正常;
b)自动灭火系统控制装置(包括自动喷水、气体、干粉、泡沫等固定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功能正常;
c)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控制装置功能正常;
d)通风空调、防烟排烟及电动防火阀等消防控制装置功能正常; e)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控制装置功能正常;
f)消防电梯的紧急迫降和非消防电梯的回降控制装置功能正常;
g)火灾应急广播的控制装置功能正常;
h)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的控制装置功能正常;
i)消防通信、消防电源及切断非消防电源控制装置功能正常;
j)可燃气体关断阀的电动控制装置功能正常;
k)其它有关的消防监控装置正常;
l)消防监控系统向BAS等其它系统的传输信息正常(当系统有联动或联网要求时)。
1.4.3.3 验收组或第三方机构向建设方提交抽检记录和验收报告等相关文件。
1.4.4 验收结论
由验收单位根据验收情况做出验收结论,可分为合格、基本合格或不合格。如有不合格项,则应限期做出整改,直至验收合格。
第四篇:过程控制系统论文
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史
“过程控制”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各类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大型化不断强化,随着对过程内在规律的进一步了解,以及仪表、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控制技术获得了更大的进展。《过程控制系统》是过程控制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常规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两大类。前者在生产过程自动化中应用最早,已有六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后者是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从系统结构来看,过程控制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
1.基地式控制阶段(初级阶段)
20世纪50年代,生产过程自动化主要是凭生产实践经验,局限于一般的控制元件及机电式控制仪器,采用比较笨重的基地式仪表(如自力式温度控制器,就地式液位控制器等),实现生产设备就地分散的局部自动控制。在设备与设备之间或同一设备中的不同控制 系统之间,没有或很少有联系,其功能往往局限于单回路控制。过程控制的目的主要是几种热工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及液位)的定值控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的稳定。时至今日,这类控制系统仍没有被淘汰,而且还有了新的发展,但所占的比重大为减小。
2.单元组合仪表自动化阶段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单元组合仪表组成的控制系统,单元组合仪表有电动和气动两大类。所谓单元组合,就是把自动控制系统仪表按功能分成若干单元,依据实际控制系统结构的需要进行适当的组合,因此单元组合仪表使用方便,灵活。单元组合仪表之间用标准统一的信号联系,气动仪表(QDZ系列)为20~100kPa气压信号,电动仪表为0~10mA直流电流信号(DDZ—Ⅱ系列)和4~20mA直流电流信号(DDZ—Ⅲ系列)。由于电流信号便于远距离传送,因而实现了集中监控与集中操纵控制系统,对提高设备效率和强化生产过程有所促进,使用那个了工业生产设备日益大型化与连续化发展的需要。随着仪表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过程控制对象特性的认识,对仪表及控制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等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从设计构思来看,过程控制仍处于各控制系统互不关联或关联甚少的定值控制范畴,只是控制的品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单元组合仪表已延续了几十年,目前国内还广泛应用。由单元组合仪表组成的控制系统,其控制策略主要是PID控制和常用的复杂控制系统(如串级、均匀、比值、前馈、分程和选择性控制等)。
3.计算机控制的初级阶段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最初是直接数字控制(DDC)实现集中控制,代替常规的控制仪表。但由于集中控制的固有缺陷,未能普及与推广就被集散控制系统(DCS)所替代。DCS在硬件上将控制回路分散化,数据显示,实时监督等功能集中化,有利于安全平稳的生产。就控制策略而言,DCS仍以简单的PID控制为主,再加上一些复杂的控制算法,并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
4.综合自动化阶段
20世纪 80年代以后出现了二级优化控制 ,在DCS的基础上实现先进控制和优化控制。在硬件上采用上位机和DCS(或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相结合,构成二级计算机优化控制。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DCS出现了开放式系统,实现多层次计算机网络构成的管控一体化系统(CIPS)。同时,以现场总线为标准,实现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现场仪表与控制系统之间进行全数字化,双向和多站通信的现场总线网络控制系统(FCS)。FCS将对控制系统结构带来革命性变革 ,开辟控制系统的新纪元。
当前自动控制系统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生产装置实施先进控制成为发展主流;过程优化受到普遍关注;传统的DCS正在走向国际统一标准的开放式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CIPS)是发展方向。
综合自动化系统,就是包括生产计划和调度,操作优化,先进控制和基层控制等内容的递阶控制系统,亦称管理控制一体化系统(简称管控一体化系统)。这类自动化系统是靠计算机和及其网络来实现的,因此也称为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CIPS)。这里,“计算机集成”指出了它的组成特征,“过程系统”指明了它的工作对象,正好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相对应,有人也称之为过程工业的CIMS。
可以认为,综合自动化是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潮流。它以整体优化为目标,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工具,以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的自动化为主要内容,将各个自动化 “孤岛”综合集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近二十几年来,工业生产规模的迅猛发展,加剧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因此,减小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已纳入了过程控制的目标范围,综上所述,过程控制的主要目标有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和平稳,达到预期的产量和质量,尽可能减少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把生产对环境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由此可见,生产过程自动化是保持生产稳定、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改善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保证生产安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20世纪科学与技术进步的特征,是工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以上为过程控制系统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电专111班
孟阳
120114303113
第五篇:计算机控制系统论文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
xx(沈阳工业大学 研究生学院,辽宁省 沈阳市11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近年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与传感器技术、CRT显示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给计算机控制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因此,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和控制算法3个方面,一个完整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使系统能长期有效地运行。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浅析计算机控制技术原理的同时,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描述。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原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xxxxx(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110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people use computer to realize control.In recent years, computer technology,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measurement and sensor technology, the CRT display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on the development, therefore, to design a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Computer control system includes three aspects: hardware, software and control algorithm, a complete design also need to consider the anti-jamming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can run effectively for a long time.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on the principle of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of shallow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is described.Key words: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The principle;application
1.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而一个完整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由下列几部分组成:被控对象、主机、外部设备、外围设备、自动化仪表和软件系统。1.1硬件部分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将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的功能用计算机来实现,就组成了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工业控制机)和生产过程两大部分组成。工业控制机是指按生产过程控制的特点和要求而设计的计算机,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生产过程包括被控对象、测量变送、执行机构、电气开关等装置。1.2 软件部分
软件系统是控制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适当的软件系统支持下,控制视才能按设计的要求正常地工作。控制机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
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是用于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各种资源管理、信息处理相对 外进行联系及提供服务的软件。例如操作系统、监控程序、语言加工系统和诊断 程序等。应用软件是用来使被控对象正常运行的控制程序、控制策略及其相应的 服务程序。例如过程监视程序、过程控制程序和公用服务程序等。应用软件是在 系统软件的支持下编制完成的,它随被控对象的特性和控制要求不同而异。通常 应用软件由用户根据需要自行开发。随着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的日趋成熟,应用 软件正向标准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标准的基本控制模块由制造厂家提供给用 户,用户只需根据控制的要求,经过简单的组态过程即可生成满足具体要求的专 用应用软件,大大方便了用户,缩短了应用软件的开发周期。提高了应用软件的 可靠性。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
(1)结构上: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除测量装置、执行机构等常用的模拟部件之外,其执行控制功能的核心部件是数字计算机,所以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模拟和数字部 件的混合系统。
(2)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除仍有连续模拟信号之外,还有离散模拟、离散数字等 多种信号形式。
(3)由于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除了包含连续信号外,还包含有数字信号,从而使 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在本质上有许多不同,需采用专门的理论来分析 和设计。
(4)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修改一个控制规律,只需修改软件,便于实现复杂的 控制规律和对控制方案进行在线修改,使系统具有很大灵活性和适应性。
(5)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由于计算机具有高速的运算能力,一个控制器(控制 计算机)经常可以采用分时控制的方式而同时控制多个回路。
(6)采用计算机控制,如分级计算机控制、离散控制系统、微机网络等,便于 实现控制与管理一体化,使工业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
(1)实时数据采集:对来自测量变送装置的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和输入。
(2)实时控制决策:对采集到的被控量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并按已定的控制 规律决定进一步的的控制过程。
(3)实时控制:根据控制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 务。
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计算机控制体系的软件和硬件的组织构造是根 据它联系的设备不一样,有所改变的,他们的组织结构大致是一样地,可以涉及 到系统设计,控制任务,软件设计等。4.1系统方案设计
我们依据体系设计任务书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对体系的软件,硬件它们的构 造再考察它的要求,推算出合适它的的系统,组成一个新的系统。再时间很紧张 的时候可以拿现场的配件组合,再设计费用不到位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组织自己 设计的模式,但是要注意化风好软件和硬件的价格及时间,控制体系结构它的概括微型的处理器、存储器、选择好接线口、传感器、硬件的设计与调试的基本内容。4.2控制任务
我们要对超控设备进行调研,研究,了解工作程序是再体系设计1前应该做好的事,只有理解了它的要求,理解了它要接收的任务,涵盖体系的终极目标,数据流量还有准确度,现场的要求,时间的控制,我们要严格按照计划说明操控,实现整个系统操作。4.3软件设计 计算机软件的设计要依据体系规划的总意见,确定体系下所要完成的各种功能及完成这些系统性能的推理和时差序关系,并用合理组成部件表格画出来。他们是根据体系组成表格不同的功能,分别规划出相应的控制体系所需要的软件。例如仿真的量输入和仿真量输出及数据处理还有互联和打字版处理格式等。每一种表格都可以单独进行实验调试,各种表格分别实验调试好以后,再按工作路线图推理和时间顺序关系将他们正确组合、互相连接、实验和调试。
4.4现场安装调试
首先要按设计计划合理组装装,对体系结构进行大体的演练和比较准确的演练,结合演练的结构数据重置体系的置和储存数据进行软硬件的调试,他们的构件组成都可以在演练数据下用对演练数据进行试研的办法同时进行,同时他们要进行统一的实验及推理,仿真物体是这个体系验证的最基本要求,而好的体系的数据调整实试要在现场进行。
5.计算机控制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应用
工业机器手臂的自动化的冲压生产线运行循环路线可以简单概括为:上下料机构板材冲压。钢板物料的传送、线头板料清洗涂油、钢板板物料料位置校正、第一台压床冲压、下料机器手臂提取物料、压床再次冲压、依设计流程传到下一个工序、机器人收取物料并裁剪、把它输送到下一台压床、下一台机器人接着提取物料、把物料放到输送装置上,工人开始按规定型号堆积板材。用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的生产线,会更加符合现再经济发展的需求及技术方面的创新。机器人手自动的化生产线适用于现在大规模的生产的各个行业,也适合已有生产线实现全自动的业再次更新,工程机器人自动的生产线通过改变不同的软件,它可应用于很多车型生产,它的可控制性能很好,工业机器人体系组成包括上下料结构、清洗涂油机体系对各种型号的冲床兼上下料体系、物料输送体系。各个分体系连接间的电气化操控是按照统一操做控制和删减控制的原则,他们再不同附件的操控系统中,他们是应用了机械与构建操控的很有代表性的一个组成,他们每个级别都应用不一样的互联网工程和软硬件控制,以达到不同的设计效果实现自动化。各部分操控体系采用具有现场总线形式的PtC操控方法,他有独立操控和智能操控的特点。为确保控制体系正常运转,我们在车间总的线路全部采用西门子Proflbus总线及di数字化的局域计算机网络的分布式包交换技术体系。每个监督控制结构的PiC之间及PiC与上~个机械间的联系全部采用了现代化的集成板的局域电脑互联网的分布式包交换技术,供监控体系相互联系时应用。冲床机的运动中枢应连接Ethetnet csrd与机器人的操控体系联网,操控体系与工业机器人的联系方式是通过Proflbus.DP的总路线连接的他们实现了信息的互换和连接。连接体系采用了HMI SIEMENS的触摸技术,在每一个可操控的部件上都放置一个显示屏,它应用了Proflbus的数据连接。各个部件都安装了信息指示灯和紧急开关,屏幕可看到系统信息及显示错误出现在那里,与这个设备有联系的的i\O 信号在HMi上显示,他们以红灯和黄灯区分。系统如果发现哪里有情况,将会鸣笛警报,显示屏上将会出现问题出现在那里,以便维修人员查找。这个体系还有演练数字场景的能力,在磨拟演练中,它的压力和转动速度可能会影响到生产还有可能会发生操作控制与机械运转不同步的可能,体系是通机器人的离线程序控制的机器人的运行路线,来减少生产现场的实验休整周期。机器人冲压设备再生产中使用面很广,他改变了传统的劳动模式,改善了劳动条件及强度,确保了生产的安全,提高生产的进度及产品的合格率,它不但材料的生产流程还减少了浪费,节约了时间,缩小了生产成本,随着生产线的制作、调试设备的周期设计时间不断提前,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越来越为汽车主机厂所接受,成为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主流。
6.竖炉球团计算机控制系统
结合球团生产的特点,将竖炉球团T艺分解为四组,即配料烘干组、润磨旁路组、造球组、竖炉组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系统的控制设备主要分布在总控室和现场设备控制站,其中竖炉组控制箱全部放在总控室。按照竖炉自动系统的控制要求和各设备的功能,系统可分为四层,各层设备和功能如下。
第一层为处于系统底层—— 检测元器件与执行机构。该层主要有电动蝶阀、放散阀、各种仪器仪表、变频器以及快切阀等。主要完成生产设备的操作和工艺参数的监测,执行来自PLC的程序指令,并做出相应的操作或显示实时监测数据参数。
第二层为PLC控制层,包括CPU模块,PS模块,DI、DO、AI、AO模块,ET200M模块和各种网络通信接口适配器等 主要完成整个系统PLC站的控制网络集成,负责接收从设备层传送的信息、数据和上位机控制的命令,并将这些命令再反馈到设备层,完成中央信息层与设备层之间的信息、数据、命令传输及交换
第三层为中央信息层,即上位机控制层。监控上位机是j台研华IPC一610H工控机(配有Windowsxp操作系统,并安装STEP75.4西门子编程软件和组态软件),一台为操作员站,一台为T程师站,另外一台作为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的热备;两台彩色喷墨打印机和相关网络通信设备等组成。通过上位机,操作人员可以远程控制现场各设备的运行,完成实时监测参数和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的控制,历史数据的记录、查看,报警与故障的提示和处理等功能
第四层为网络和其他外部保护设备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不间断电源(UPS)、信号避雷器和隔离器,用于发生断电、雷击或电磁干扰等情况,各种设备仍能安全稳定地运行且信号正确无误传送。
7.总结
计算机控制就是用计算机对一个动态对象或过程进行控制。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用计算机代替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常规控制设备,对动态系统进行调节和控制,这是对自动控制系统所使用的技术装备的一种革新。通过大量的阅读关于计算机控制的文章,了解到了计算机控制与我们密切相关,无处不在。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使用计算机来控制,对与一些企业来说使用计算机控制,虽然技术或者一些仪器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从长远方面来看,它节省了人力物力。从算机控制的技术应用的方面的考虑,我认为计算机控制的技术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总之,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逐渐发展,计算机的操作控制正逐步的进入到生产的各个领域。所以我们要不断创新改革,创作出一个更好的控制体系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谢国民、付华.电气传动自动化[J].2009年第2期第31卷第40页 [2]马菲.仪器仪表学报[J].2013年第1期
[3]王文成、张金山等.控制工程[J].2011年第2期 [4] 李峰李超等.测控技术[J].2013年32卷1期 [5] 唐星元.仪器仪表学报[J].2012年第1期 [6]杨文光.控制理论及应用[J].2011年第2期 [7]李元春.计算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