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市教育局2021年工作要点[精选五篇]

时间:2021-03-04 10:0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市教育局2021年工作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市教育局2021年工作要点》。

第一篇:X市教育局2021年工作要点

2021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柘居新药肺莎疳情防棒和刻育改茧妨屠成果,积极构獐高届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十四五”全市教育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实现我市“一个重返、六个重大”目标任务,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奠定坚实的人才和智力基础。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五种学习方式”制度化常态化,引导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列入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培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举措。

2.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教育系统各级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全面领导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把教育系统建成学习、研究、宣传党的最新成果的坚强阵地。做好教育引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防止不良思想和行为进入校园。落实好意识形态分析研判制度,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牢牢把握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巩固“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果,细化校长、书记上思政课措施,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思政课教师素质培训,密切家、校、社会三方配合共育。

3.加强党组织建设。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省中小学校党建工作规范(试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组织全市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研讨交流观摩会,印发《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措施》,创建一批党建工作扎实规范、特色鲜明的示范点。扎实做好帮带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组织一批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党务骨干轮训。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建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启动实施中小学校党建文化“一校一品”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省市级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示范校“3211”提升工程,推进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落实。抓好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贯彻落实工作.4.持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认真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压实压紧责任链条。召开2021年全市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组织观看廉政警示片、通报违纪违法案件、开展廉政谈话,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加强学校廉政文化建设,把廉洁教育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师德教育、依法治校等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全力配合支持市委巡察工作。

5.隆重庆祝建党100周年。深入实施迎接建党100周年“百年行动”,开展全覆盖、全媒体、全方位宣传教育活动,大力营造浓厚热烈的氛围.依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形式广泛开展党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展示新时代共产党员良好风貌。结合“两优一先”表彰,组织开展迎“七一”表彰活动,组织开展集中走访、慰问、帮扶教育系统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活动。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墨香书法展示、小小百家讲坛、党建成果展示等活动。组织中小学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微党课比赛和主题征文活动,开展入党宣誓、师生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6.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动党政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向×省教育厅推荐学校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培训和研修基地,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职业能力。深入实施课程思政,选树一批样板课程,建设一批示范校、教学团队和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培育一批教科研成果,推进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

7.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推进德育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好“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等主题鲜明的活动,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从小播种理想信念种子。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德育内容融入渗透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评选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书香校园和书香班级,遴选推荐一批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学科德育精品课程。持续推进抗疫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构建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体系。精心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精品课程,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做好对我市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督导评估,确保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安全、平稳、有序开展。

8.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贯彻落实全国和×省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精神,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完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推动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行业管理、城乡管理和文明创建内容。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加强中小学经典诗文教育、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开展“甲骨文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实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项目。开展第2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9.加强体育、卫生、艺术和劳动教育。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聚焦“教会、勤练、常赛”,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使每一名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1-2项专项技能。充分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增加考试分值,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打造“一体两翼”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举办第五届“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第二届“冠军杯”校园足球年级联赛。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加强校园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校园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推进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开足开齐美育课程,丰富教学资源,以活动为载体,让每位学生在校期间掌握1至2项艺术技能。持续开展惠及全体学生的舞蹈、器乐、合唱及艺术展演活动。举办×市第六届“最美大课间”、中小学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展评活动。组织“×市校园文化艺术节二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展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实验区和基地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实施好年度学生军训工作。

10.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学生会的作用,推广《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启动实施一批家校共育工程项目,促进学校和家庭良性互动,形成育人合力。全面推进课后延时服务,持续推动中小学生午餐供应,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机制。进一步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管理工作,严格审批管控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切实减轻因竞赛过多过滥给学生带来的负担。协同推进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工作,净化社会育人环境。

三、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发展

11.统筹谋.划教育事业发展。按照立法程序,积极推进《×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草案)》起草、完善、报审工作.科学编制《×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聚焦全市教育事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深入研究制约全市教育髙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指导县(市、区)编制“十四五”城乡中小学布局规划,将城乡中小学校布局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确保学校规划建设与区域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布局相适应,完善与常住人口相匹配的城乡中小学规划建设机制。做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探索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使用模式和方法,完善数据质量自查、抽查、互查等核查机制,形成数据采集、填报、汇总、审核、分析等“全流程”的工作链条.12.深入推动教育评价改革。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贯彻实施,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从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权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育人环境等方面,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各项改革工作。重点落实好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改革任务。

13.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巩固公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政策,进一步落实公民办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工作,规范招生行为。巩固无证园治理成效,遏制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落实《×省教育厅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工作责任清单》,加快改善普通高中办学基础条件,加快推进考试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做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相关配套工作,确保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稳妥落地实施。

14.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健全完善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督促指导各县(市、区)按照教育部新修订中小学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并积极开发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启动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使用新教材。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三类特教学校课程标准和部编教材,组织实施新课标教材培训。继续培育遴选并推广应用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启动建设一批教学改革示范校,带动学科教学水平整体提升。推荐首批普通高中省级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和示范性学科。实施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行动计划,科学做好儿童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

15.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做好全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做好迎接国家和省对×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工作。开展对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评价。开展全市幼儿园办园行为专项督导工作。开展教育工作亮点评估展示工作。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开展督学培训,提升督学督导能力。

16.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贯彻落实民办教育新法新政,深入开展民办学校排查整治专项工作,持续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不断提升民办学校防范化解风险意识和水平。指导各县(市、区)规范审批、管理民办教育机构,不断提升民办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收费、日常教育教学、师德师风的监管,做到招生计划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

17.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动教育人才评价改革,建立人才评价动态调整机制,制订教育系统人才评价指导意见和办法。在各类人才计划、项目中实行管理期制度、定期考核制度,引入退出机制,打破人才评价“终身制”.不断完善多元化评价机制,有序推进社会化职称评审。积极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加大教师统筹管理力度,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

18.统筹推进教育系统政务服务工作。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坚持做好政务服务信息公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落实权貴清单动态调整及事中事后监管。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等工作。推进“一网通办”“一证通办”“一件事”集成办理,落实“一窗综合受理”审批服务模式。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豫事办”便民服务工作。教育类政务服务事项90%以上实现“一网通办”、50%以上实现不见面审批。

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19.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启动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继续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容,补齐普惠性资源短板。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政策,持续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和无证幼儿园治理工作,推动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学前教育服务网络。

20.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组织参加省级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认定工作,探索建立义务教育阶段绿色评价体系,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开展控辍保学、消除大班额等工作。督促县(市、区)巩固基本均衡成果,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

21.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普及水平。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推进普通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为选课走班创造基础条件,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打造具有区域和专业特色的高中阶段教育。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准备工作。各县(市、区)及高中学校加强培训学习,切实提高校长和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加强对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推动学校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建立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对学生进行指导。注重利用研学活动时机,走进髙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种社会资源,丰富学生社会体验°

22.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持续推进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出台《×市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调整、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指导推动职业院校科学设置专业。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落实职业院校“育训并举”的法定职责,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工作。开展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文明风采”竞赛等系列竞赛活动。积极推动继续教育工作,持续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指导做好高等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工作,开展好“2021年×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支持高等院校高质量发展。

五、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23.服务乡村振兴。总结宣传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经验,建立健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

24.提升特殊教育资源整合能力。启动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21-2025年),落实“一人一案”,巩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充分发挥×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作用,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适应社会不同类型残疾儿童需求,鼓励×特殊教育学校加强对自闭症、脑瘫等残疾类型医教结合方面的探索研究。督促各县(市、区)继续做好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入学接收义务教育工作。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25.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继续推进中小学数字校园和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消除农村薄弱学校、教学点多媒体教室建设短板,力争使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比例达到100%,多媒体教室占教室总数的比例达到92%以上。深化“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应用,持续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持续实施“互联网+教育”示范引领工程,实施教育信息化2.0示范区和中小学数字校园标杆校创建活动。加快“互联网+教育”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持续举办信息化创新发展培训班。

六、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完善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礼赞建党百年,矢志为党育人”师德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开展最美教师宣传推介活动,深入挖掘、宣传身边的师德好典型.做好第37个教师节庆祝活动。全面落实新时代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引导广大教师依法执教、科学施教。指导各县(市、区)、各学校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用师德长效机制和活动牵引夯实师德建设。

27.健全中小学教师服务体系。完善教师培训联动机制,统筹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培计划”“县培计划”“校培计划”,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及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推动教师培训全过程质量管理,夯实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以名师工作室建设为抓手,评选认定10个三星级名师工作室、3个四星级名师工作室和2个五星级名师工作室。指导市级名师工作室开展“优带联盟促提升”活动,继续开展名师论坛、送教下乡、观摩示范和讲座、工作室成员素养提升成果展示评比、培训等活动。组织开展第六届农村教师优质课比赛、第十二届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优质课比赛和2021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计划招聘特岗教师400名左右,地方公费师范生160人。

28.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推进“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办法,加快培养-大批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持续推动“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特聘岗计划”,支持职业院校聘请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任教。继续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评选活动。

29.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督促各县(市、区)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坚持平时督查、重点督查与跟踪督查相结合,将教师编制有编不补、教师待遇落实等难点、热点问题纳入到常态化、全方位督查工作,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实。

七、提升教育保障水平

30.进一歩加强财务管理,提升经费保障能力。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落实学前教育奖补、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校舍安全保障、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以及各阶段家庭困难学生资助等重大项目资金,保障国家惠民政策落实。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积极协调财政解决学校工作中遇见的各类问题,完成预决算编制和公开、存量资金清理、政府采购审核报批、非税和专户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增人增资、教育经费统计等工作。加强局直单位内部审计和资产管理,开展局属单位大型维修项目专项审计和专项资产清查。指导各单位做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工作,加强财务科学管理,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完善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31.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定全市教育系统“八五”普法方案,深入开展以宪法学习宣传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法治教育针对性、时效性,不断强化青少年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全面提升教育系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推动学校完善制度,依章依制管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贯彻落实市政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大力推进依法行政。

32.推进学校项目建设。推进×市沮北中学整体迁建项目,计划2021年开工。完成×市第三中学运动操场项目建设。完成省民生实事新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转宿舍任务,6个县(市、区)16个项目283套,预计总投资2560万元。完成内黄县第一高级中学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项目13个、中小学项目14个,拟增加学位1.8万个。完善、充实中小学校基本建设项目库,做好前期储备工作。

3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创新教研模式,推进网上集体备课、网络听评课工作;

加强毕业年级教学管理和指导,做好全市初三、高三毕业班复习备考工作;

加强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常规教学的规范和指导,办好教师业务素养培训班,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教师新的课程标准培训;

开展教学观摩课和送课下乡活动。继续开展全市优质课、融合课、示范课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竞赛活动;

进一步规范课题管理,精心组织各类立项的省级、市级课题分类指导和培训;

开展“幼小衔接”教育与小学“零起点”教学专项课题研究。

34.做好教育装备工作。严格落实《×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方案》,按规定对危化品进行采购、使用、储存。强化教育装备质量管控,认真做好教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开展义务教育装备标准化实验学校建设和申报。开展实践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组织实践教育活动课教师培训。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管理。做好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工作。组织第十九届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暨学生科技创新小制作小发明展评活动。

35.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全面落实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统筹推动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工作,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重大风险,坚决维护政治安全.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扛牢平安建设和安全工作责任,持续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围绕“全市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市教育系统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等专项行动计划,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和措施,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大排查,加强校园安保、校舍、消防、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食堂食品、校车、校园周边环境、扫黑除恶、防灾减灾及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学生欺凌等重点领域安全治理。全面落实《教育部教育信访工作办法》,做好教育系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11.9消防安全宣传月”“12.2交通日”专题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学校安全演练活动。

36.提升机关工作水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强化理论武装,推进正风肃纪,抓好“五型”机关建设.建立督查台帐,发挥督查作用,确保重要决策落地生根。统筹教育宣传资源,建立机制,提升教育宣传和信息工作水平。加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做好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发挥好老同志作用。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第二篇:市教育局工作要点

市教育局工作要点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稳步推进高中教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扶持民办教

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顺利实施教育“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统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教育的发展、改革与稳定。

2.认真实施**市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以布局布点为重点,因地制宜,认真做好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构建与现代新**建设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国民教育体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强化教育宏观管理和服务,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务信息化。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创新教育行政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4.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宣传工作,畅通教育信息沟通渠道,完善新闻通报会制度和教育新闻发布制度。加强对教育方针、政策、重大决策以及先进典型人物和教育工作成就的宣传。加强对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宣传引导。充分尊重、维护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

二、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现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新的突破和发展

5.继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2006年工作的重点是加大改革力度,理顺体制,激活机制。总结五华、安宁、石林三个改革试点县(市)区和市属学校、其他县区改革试点学校工作的先进经验,在已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选择条件成熟的4个县区由学校试点转为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2006年底召开全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会,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一批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效的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6.继续创新干部、人事、分配、评价机制,完善校长公选制,坚持教职工择优聘用制,实行绩效分配制。扩大**市人才服务中心教育分中心的工作范围,逐步建立开放式的用人制度,推动“单位人”向“系统人”、“社会人”的转变,逐步实现人才供求调节市场化、人事代理服务社会化。

7.完善改革配套政策,逐步形成多元化投资办学格局。积极探索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在加大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的同时,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渠道,鼓励多渠道筹措资金办学,支持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以多种形式在校内出资新建、改扩建经营教育教学设施。探索改革试点学校预算内经费总额包干,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因校制宜,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逐步建立一套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利用社会资源服务于学校的社会化后勤体制。

8.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发展。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依法保障民办学校办学权益,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引导民办学校规范管理、完备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民办学校,营造有利于民办教育自主自律、健康发展的环境,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落实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巩固提高“两基”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9.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强化政府行为,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按项目分担经费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新机制,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缩小城乡差距。2006年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制学生生活费;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步实施“两免一补”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将其纳入“控辍保学数据库”管理。

10.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各县(市)区,特别是主城四区要将外来务

第三篇:市教育局工作要点

市教育局工作要点

**年,市教育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及《**市“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目标,加强城乡统筹,促进内涵发展,铸造合肥教育品牌,努力使合肥教育走在全国前列。

一、促进教育公平

1.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贯彻落实《**市学前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着力推进幼儿园建设工程,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任务,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1所,增设农村附属园**所,新增学位**个。所有学前班全部改设为附属幼儿园。继续扩大幼儿园建设以奖代补资金规模。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全市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要占幼儿园总数65%。完善公建园管理。继续推进幼儿看护点分类管理工作。全面实施科学保教,以幼教辅导网为依托,开展园际间结对帮扶活动,发挥优质园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区县学前教育结对合作工作长效机制。

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市政府名义召开进一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会议,出台贯彻国家、省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规范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认真实施《**市中小学布局规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0所。继续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奖补资金规模,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民族学校、特教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任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到75%以上。继续开展城乡教育结对合作工作,创新合作交流模式,扩大结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继续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零障碍入学,扩大定点学校数。加强对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和使用。完善亲情电话管理与使用办法。做好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四个城区迎接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工作。做好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和巢湖市迎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评估工作。做好经开区、高新区和新站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级评估。

3.促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推进七中新校区建设,启动十中新校区建设,支持中加国际学校建设。指导县(市)、区普通高中提升品质、内涵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市级示范高中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召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会。继续做好国际班、特色班招生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4.积极探索现代职教体系。加快高教基地建设,力争实现市属10所公办中职学校搬入新校区。加快推进合肥幼专、合肥工业学校和经贸旅游学校二期工程建设,启动合肥工业学校和经贸旅游学校三期工程建设。探索综合高中办学模式。探索市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组建区域性职教集团,开展职业教育进校园活动。推动民办职业学校整合。继续推进市属职业学校与县(市)职教中心结对合作。改革职业学校专业培养模式,在师资和实训设备方面重点扶持我市5-10个贴近市场的专业。加强省级课题研究,推进工学结合与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模式改革。继续举办市级职业技能大赛。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注册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办法。

5.推进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发展。谋划成立合肥社区教育学院,并在四个城区以及三县成立分院。积极推动庐江、**社区教育发展,支持庐阳区创建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市再创建3-4个省级示范街道。在2-3个县(市)、区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继续办好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支持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学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学前康复试点工作。继续做好三十五中西藏班和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班工作。

6.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继续加强学籍管理。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进一步做好高中阶段资助、学前教育资助工作。继续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入学资助工作。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提高德育骨干队伍素质。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推进主题班会课工作,开展全市德育优质课评比。继续召开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现场会,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德育管理新方法。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切实加强生态教育、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和家庭教育,推动中小学德育创新发展。继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全员培训。推动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

8.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继续开展素质教育示范校评估工作。广泛开展中小学创新文化、创新精神培养和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工作。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学合理开发和规划地方课程,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课程文化。开足开齐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在内的所有国家课程,学校开设的课程要在校园网上公示。通过特岗培训、教师走教、招聘教师等形式,切实加强学校音乐、美术、体育的教育教学工作。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改革。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严格落实我市中小学生减负八项规定。加强对社会培训补习机构的管理,规范培训补习市场。积极推动**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和各县(市)、区校外活动中心建设。贯彻落实《**市学校少年宫使用管理办法》,提高学校少年宫使用效益。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注重加强学校艺术和科技教育。继续开展“全国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创建工作。开展高中足球联赛。加强以军训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习体育工作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继续推进强健体魄磨练意志活动。积极开展全市中小学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科技创新大赛、电脑机器人比赛和信息学竞赛等活动,继续加强中学生社团建设。继续鼓励并支持中小学开展合肥工业游、研学旅行活动,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制度。

三、提高教育质量

9.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注重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深入推进合肥教育家培养工程。积极推动合肥教育家培养工程顾问指导组跟踪指导。发挥教育家培养对象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加强对教育家培养对象的管理与考核。进一步落实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支教定期服务制度,指导农村学校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完成公办幼儿园教师核编工作。建立幼儿园教师补充长效机制,逐步配齐配足幼儿园教师。加强教师培训,落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各类培训计划,大力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参加“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按专职教师的比例,分别组织实施市级专项培训。继续探索建立教师转岗培训和境外培训制度。建立学科培训基地。探索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检测管理机制。启动教师培训课题研究工作。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合肥市第二届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工作。继续选派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到企业实践锻炼。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健全教职工定期体检制度。继续推进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周转房建设。大力加强农村学校食堂建设。

10.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和评价。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课题申报的过程性管理和终结性评价。扩大课题研究参与面,重点向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推进。建立教研员定点联系教育科研基地制度。继续强化对薄弱县市、薄弱学校的教研视导力度。加强职业教育教研工作。

11.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谋划合肥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云平台项目建设,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示范校评估。继续开展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试点工作。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完善教师工作室的教师实名注册和应用,推进教师网络空间“人人通”的建设。研究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20年)》。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与应用。

12.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和质量监测。继续开展对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目标考核工作。开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专项督导。继续实施第三轮民办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制定督学聘任与管理办法,全面推广督学责任区制度。制定教育督导工作规程。继续做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深入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四、强化保障机制

13.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政策。争取市级财政支持,提高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健全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14.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探索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将教育经费重点向薄弱县(市)、区倾斜。开展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使用专项检查,督促指导县(市)、区落实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报告制度。贯彻落实财政部、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进一步完善教育部门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财务制度,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强化内部审计监督。

15.开展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督导条例》,市、县(市)区均应成立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开展县(市)、区党政干部2012教育工作督导考核,跟踪督查县(市)、区教育经费投入是否达到法定要求。开展“省教育强县”市级复核,力争再有2个县进入“省教育强县”行列。

16.维护学校安全与稳定。健全校园安全长效工作机制。全面实行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继续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做好校安工程竣工项目的竣工验收、决算审计、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录入等工作。积极做好全市中小学用地确权工作。贯彻执行《合肥市教育系统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方案》。深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继续开展好安全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联动机制和长效机制。探索校车管理新模式。通过“小手拉大手”等方式,积极开展教育系统文明创建工作。认真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与学生食堂工作。加强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

五、深化教育改革

17.继续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革中考志愿填报模式,实行网上填报志愿。稳步推进中考英语听力口语考试改革。积极推进中考网上评卷基地、网上录取基地建设。完善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的建设、使用和管理。推进巢湖一中、二中、四中联合招生。

18.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幼儿园“公建民营”管办分离管理体制改革。全力做好我市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继续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公办学校探索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改革。积极推进学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工作。

19.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市市属学校患重大疾病教职工内部离岗退养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完善中小学教师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鼓励并支持县(市)、区开展区域内教师交流调剂工作。修订完善市属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指导意见。加快推进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

20.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继续加大促进民办学校发展奖补力度。探索优质高中阶段学校与民办高中阶段学校结对工作,提升民办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继续加强民办教育过程性管理。

21.推进教育系统依法行政。修订《**市学前教育管理条例》,启动《**市教师管理条例》调研起草工作。探索查处非法办学行为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创新。继续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工作。宣传贯彻《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依法做好教育系统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做好行政应诉、行政复议、教师和学生申诉等工作,依法维护学校、学生、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权益。继续规范并减少各类检查评估,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22.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开展县(市)、区教育局长观摩活动,推进县(市)、区之间教育交流与合作。继续加强与阜阳、**等地教育合作,发挥全省辐射和带动作用。积极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教育,探索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有机衔接的有效方式。加强与长三角和长江中游省会城市之间的教育交流。继续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力度,力争全市有200所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免费对外开放。进一步开展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活动。继续推进中小学文化艺术跨地区、跨国界交流。启动支教志愿者行动,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到农村学校支教。各级各类学校要设立校园开放日、校长接待日,完善家长学校工作,加强家校沟通。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发挥政务微博等新兴媒体在信息传播、服务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加强党建工作

23.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深化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加强市属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锻炼培养和选拔力度。加强教育工会建设,坚持和完善中小学教代会制度,完善学校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制度,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学校共青团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

2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持实行规范教育收费工作责任制,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进一步规范幼儿园收费行为。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建立教育系统规范办学行为监督员制度。开展“廉洁治校、廉洁从教、廉洁意识培养”等“三廉”特色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点建设。

25.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切实转变会风、文风,增强工作效能。继续完善督办、督查制度。继续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完善教育服务咨询和投诉办理制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局机关开展“**教育创新”活动,增强机关人员创新意识。继续做好“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宣传推介活动,积极策划重点宣传。积极做好各类媒体舆情信息监控、分析研判和预警反馈工作。

26.扎实做好双拥共建、统战、民族宗教、老干部、关工委、计划生育、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节能减排、防震减灾、保密、档案、信访等各项工作。

中国共产党市教育局委员会市教育局

第四篇:市教育局工作要点

市教育局工作要点

市教育局工作要点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稳步推进高中教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扶持民办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顺利实施教育“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统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教育的发展、改革与稳定。

2.认真实施市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以布局布点为重点,因地制宜,认真做好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构建与现代新建设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国民教育体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强化教育宏观管理和服务,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务信息化。加强机关作风建

设,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创新教育行政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4.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宣传工作,畅通教育信息沟通渠道,完善新闻通报会制度和教育新闻发布制度。加强对教育方针、政策、重大决策以及先进典型人物和教育工作成就的宣传。加强对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宣传引导。充分尊重、维护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

二、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现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新的突破和发展

5.继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重点是加大改革力度,理顺体制,激活机制。总结五华、安宁、石林三个改革试点县区和市属学校、其他县区改革试点学校工作的先进经验,在已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选择条件成熟的4个县区由学校试点转为全

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底召开全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会,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一批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效的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6.继续创新干部、人事、分配、评价机制,完善校长公选制,坚持教职工择优聘用制,实行绩效分配制。扩大市人才服务中心教育分中心的工作范围,逐步建立开放式的用人制度,推动“单位人”向“系统人”、“社会人”的转变,逐步实现人才供求调节市场化、人事代理服务社会化。

7.完善改革配套政策,逐步形成多元化投资办学格局。积极探索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在加大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的同时,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渠道,鼓励多渠道筹措资金办学,支持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以多种形式在校内出资新建、改扩建经营教育教学设施。探索改革试点学校预算内经费总额包干,加强

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因校制宜,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逐步建立一套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利用社会资源服务于学校的社会化后勤体制。

8.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发展。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依法保障民办学校办学权益,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引导民办学校规范管理、完备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民办学校,营造有利于民办教育自主自律、健康发展的环境,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落实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巩固提高“两基”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9.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

革。强化政府行为,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按项目分担经费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新机制,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缩小城乡差距。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制学生生活费;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步实施“两免一补”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将其纳入“控辍保学数据库”管理。

10.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各县区,特别是主城四区要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纳入本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逐步做到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有一个公费学位,都能就近或相对就近入学。认真维护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就学权益,义务教育与本地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11.积极推进农村示范性学校的创

建工作。拟安排600万元用于农村示范初中建设,培育农村学校骨干群,完成15所的创建目标。加强民族乡镇创建市级民族中学工作,有条件的县区一中举办“民族班”,指导县区在民族乡镇创建民族小学。

12.积极探索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总结推广石林、安宁等地农村教育资源共享、优化配置、中小学“一体化、一贯制”的办学模式和做法。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鼓励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子,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

13.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市级安排1200万元,排除农村中小学危房30762平方米;组织实施好教育国债项目建设工程,完成国债项目建设任务。拟安排100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13至15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校舍,建设面积达到万平方米,扩大招生4000名。抓紧实施好第一批7个“明德小学”建设项目。

14.合理布局城镇中小学。尤其要

重点编制主城区学校布点布局专业规划,逐步缓解学校设置与人口居住不一致的矛盾和新建小区教育设施不足的问题。尽最大努力使城镇居民子女按户口所在地或实际居住地就近或相对就近入学,解决“上学难”的问题。

15.大力发展勤工俭学。切实抓好农村学校劳动生产实践基地建设和寄宿学校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普遍开展以种植养殖为主要形式的勤工俭学,使全市种植养殖试点校达到167个,生产活动面达85%,城镇中小学勤工俭学劳技教育面达100%。发展校园经济,改善办学条件,救助生活困难学生,使农村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16.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新建农村幼儿园20所。鼓励教办幼儿园领办、承办、租赁、合作举办民办幼儿园,迅速增加幼儿教育资源和扩大招收规模,将全市幼儿入园率提高3至5个百分点,达65%以上。在城市普及幼儿三年入园

率,提高学前幼儿教育质量和效益。

四、加快普通高中建设与发展

17.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以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创新学校投融资体制,实施学校新建和校园改扩建。加大对民办普高学校的扶持力度,对招收公费学位生的民办高中,财政给予生均经费补助,积极推进民办高中教育的发展。鼓励和支持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依托资源优势,多形式、多体制发展普通高中。改革办学模式,建立多元办学格局,扩大普高办学规模,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普通高中招生比净增4500个学位,优质高中招生净增人,使全市优质高中招生数占招生总人数的55%,主城区达到70%。

18.加快新建和改扩建普通高中的步伐。加强对列入教育综合改革扩大高中教育项目的新建12所高中,改扩建50所中学的立项、规划、建设的指导工作,特别要做好昆三中呈贡校区、北市区高

标准学校、禄劝一中、宜良一中、嵩明实验中学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启动五华区高标准中学等学校项目立项,完成年内普高学校校园改扩建项目。

19.加强普通高中质量管理。按照重新修订的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和指标体系,在全市范围内认真开展学校自评和教育行政部门复评相结合的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切实把课程建设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深入推进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高学校课程管理和实施的水平。加强高中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指导,强化高考研究和复习指导。加强高中特色班的专业训练和文化课教学,努力使特长生培养成为学校办学特色中的新亮点和高考升学率的新生长点。继续加强主城区一级高中对口支援郊县区中学的对口支援工作。继续做好等级学校创建工作,争取创建省一级完全中学1至2所;创建省二级完全中学或晋升等级学校2至3所。

五、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建设现代新服务

20.优化职教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市职业教育集团、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内部运行机制,使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和支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完善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

21.扩大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做强做大7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集中力量改善学校的技术装备和条件,调整专业结构,加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扩大办学规模。各县区也要结合当地实际,做专做特现有职业学校,千方百计扩大招生规模。全市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在的基础上增加20%。

22.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健全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和“青年

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促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

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3.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认真开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今年3月4日,总书记在看望出席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1 2 下一页

第五篇:###市教育局2010年工作要点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市教育局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安全工程,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扩大中职招生规模,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学生技能培养,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起点上科学发展。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

1.建立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教育系统第二、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探索建立符合教育科学发展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化解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落实“以县为主”的责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逐步解决好城镇“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以迎接“两基”国检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双线”控辍保学责任制,积极创建“双高普九”县区,提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巩固“普实”成果。加大扫盲工作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年内完成了3.5万人的扫盲任务,确保15-50周岁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左右,其中青壮年妇女文肓率下降到4%以内。

3.继续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发展。优化普通高中教育结构,适当控制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推进完全中学初、高中分离,公办高中剥离高考补习班,积极创建省、市级示范性高中,年内创建市级示范性高中2所。加强农村薄弱高中建设,引导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加大对民办普通高中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普通高中教育的整体水平。加强高考研究与指导,认真做好高考复习备考,提高应届生上线率。

4.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制定学前教育建设规划和规范办园行为指导意见,充分利用学校布局调整后闲置教育资源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积极开展学前三年教育先进县区创建活动。制定《###市“十二五”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重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加大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力度,全市在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中小学特教班随班就读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总数达到1230人,比上年增长3%以上,义务教育阶段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2%以上。市特殊教育学校搬迁新建工程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

5.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探索启动“班班通”试点,加强对“三种模式”的管理应用考核,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继续组织师生开展课件制作、教师校本培训等工作。构建市、县(区)、学校教育教学信息网络管理平台,推进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和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落实互联网安全防护措施。指导津陇教育信息化培训中心大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等各种培训,不断提高培训水平,配合组织部门做好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培训。

二、以促招生和就业为抓手,切实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6.全面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研究制定职业教育“十二五”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规划,适时启动职业教育“十二五”市级重点项目遴选、立项和建设,努力争取国家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整合县域内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成教育体系。

7.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坚持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相结合,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勤劳吃苦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建立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管理新模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8.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深入研究职业学校人事、编制、经费改革,建立人才合理流动的竞争制度;定期选派优秀教师赴外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参与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抓好中职学校管理队伍建设。

9.继续抓好招生及就业工作。进一步强化统筹,靠实责任,稳定招生规模,完成全市2.2万名的中职招生任务。认真落实中职学校学生免费及助学政策,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多渠道、多形式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10.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以县级职教中心为核心,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农村学校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建立覆盖县、乡、村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大力推进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和成人继续教育再就业培训工程,加强“三教统筹”,推进农科教结合。

三、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1.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德育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管理、考核和奖励机制,办好家长学校,聘请校外法制副校长,建立校外德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强化勤工俭学工作的育人功能,抓好学农基地和“三园式”学校及校园文化建设,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12.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把课程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成果,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加强管理者和教师培训,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和校际交流合作活动,做好学生评价、学分认定、选课指导、课程建设及开设等工作,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不断发展。

13.深化综合评价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进一步修订完善《###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市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发挥综合评价、招生考试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导向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普通高中推行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科学运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完善中考改革,加强和规范各类考试管理,维护考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14.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推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全市教育质量监控机制,加大对监控学校教育质量的跟踪督查指导,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督促省、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发挥其对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以高中会考为抓手,狠抓课堂教学和过程管理,全面提高高考竞争力,力争今年高考上线人数有新的突破。

15.加强体艺卫和国防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开足开齐体音美和国防教育课程,积极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认真做好全国中小学生体质检测调研和体育、艺术等级评定,组织好参加全省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进一步抓好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食品卫生安全、各类传染病防控工作,不断完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报告人制度,加强学校食堂、宿舍、厕所等公共场所的整治工作。

16.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继续开展推普周活动及示范校创建工作,完成公务员、窗口行业、教师的普通话培训工作,年内力争实现秦安、武山、清水三县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标。

四、抢抓机遇,不断加强教育项目建设

17.科学谋划,进一步提高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科学论证、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全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积极实施《关中--###经济区规划》,加强和关中五市教育系统的交流合作,加快签约合作项目的实施,推动全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18.积极争取教育项目。抓住国家确定建设“关中--###经济区”和扩大内需的大好时机,拓宽项目争取渠道,全方位、多层次的争取国家政策性投资项目、外商投资项目、民间投资项目及捐赠项目,切实做好项目的论证储存、争取和管理实施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督促各类中小学建设项目资金足额及时到位。进一步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和专项审计,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19.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和校安工程,建设平安学校。根据全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实施计划要求,确保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20万平方米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造、学校灾后重建和美德工程卫生间建设等工作任务。全面推行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严格教育项目监管程序,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书育人能力

20.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意见》,落实《###市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卡》制度,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考核,加大对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的查处力度,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结合教师节庆祝活动,推荐表彰师德先进集体和个人,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21.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继续争取教育部“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省上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名额,切实抓好教师招聘,补充教师队伍。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促进教师队伍健康稳定发展。推进教师队伍建设“238”工程,加强省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选拔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提高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22.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继续开展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计划的落实工作,大力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争取培训项目,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年内完成市级培训中小学教师2000 名,校(园)长120名。重视和加强对教研员、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培训,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

23.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优化队伍结构。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各类人员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依法提高教师待遇。继续推进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工作,建设高素质的校长队伍。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

六、切实保障与改善教育民生,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4.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进一步理顺教育财务管理体制,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和预算编制指导,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经费管理、免费教科书的审定发放工作,保证教育公用经费的及时足额拨付。

25.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力度,加强对中小学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乱订教辅资料行为的治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积极创建省级规范收费示范县。年内开展两次教育收费大检查,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

26.认真做好贫困家庭学生就学资助工作。加大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鼓励社会捐资助学,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教育资助体系。

27.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督促各县区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对毕业生就业指导、信息提供与推荐服务力度。加强就业教育,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七、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28.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落实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积极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健全教育执法责任制和联动机制,加强教育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依法规范民办学校审批和管理,推进政务、校务公开。

29.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完善市、县两级督导评估体系和工作方案,开展对清水县政府教育工作第二轮督导评估,对县区政府教育工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校长管理、示范校建设和教育质量等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建立督导结果通报制度。

30.进一步深化教育科研工作。出台《###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教研机构建设,提高教育科研水平》的文件,完善市县校三级教育科研网络,推进县区教研室标准化建设,加大对教育科研的投入,健全各种保障机制,强化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和应用,组织开展“校本教研示范校”创建活动,增强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1.维护全市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完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组织、队伍、平台和能力建设,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严格实行学校安全校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提升学校环境卫生及安全管理水平,为广大师生营造平安、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32.全面实施招生考试“阳光工程”。严格执行招生政策法规,认真落实招生考试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改进和加强招生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规范学籍管理,综合治理高考移民行为,确保高考和研究生、成人、自学考试等各类国家级教育考试的安全和公正公平。

33.加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完善教育内部审计制度,加大对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职工绩效工资、国债项目建设经费、灾后校舍维修重建资金、中央新增教育投资项目等教育专项资金落实与管理效益的审计力度,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34.扩大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继续争取外教项目,选派我市外语教师到国外参加培训学习,大力引进国外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育交流水平,扩大###教育的知名度。

35.加强和改进教育宣传工作。加强新闻发布、先进典型宣传、教育政策解读、舆情分析引导和对外宣传工作,健全和完善教育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快速反应机制,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理解教育的良好氛围。

36.全面加强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切实加强全市教育系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方案》,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完善局机关和局直单位干部培养、选拔、评价、任用和监督制度,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推行督查督办责任制,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下载X市教育局2021年工作要点[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X市教育局2021年工作要点[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市教育局2022年工作要点

    xx市教育局2022年工作要点2022年,xx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高质量推进xx教育“十四五”规划、打......

    XX市教育局2022年工作要点

    XX市教育局2022年工作要点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

    市教育局关工委2010年工作要点

    市教育局关工委2010年工作要点一、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为指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为主线,积极配合学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xx市教育局2015年工作要点

    XX市教育局2015年工作要点 2015年,是打造XX教育升级版的攻坚年。我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纪委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

    XX市教育局2019年工作要点

    XX市教育局2019年工作要点2019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

    市教育局2007年工作要点五篇

    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我市教育工作继往开来,谋求教育改革发展新突破的一年。为此,2007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

    市教育局2006年工作要点(合集五篇)

    文章标题:市教育局2006年工作要点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教育局工作要点

    教育局工作要点 2011年是 “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县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