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晋文公事迹
晋文公的事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晋文公的事迹》的内容,具体内容:晋文公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还没当上国君流浪到楚国的时候,楚王亲自迎接重耳。楚王赏识重耳的才能,对重耳厚待礼遇有加,常常宴请重耳。他的身上有着什么怎样的事迹?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希望可以帮...晋文公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还没当上国君流浪到楚国的时候,楚王亲自迎接重耳。楚王赏识重耳的才能,对重耳厚待礼遇有加,常常宴请重耳。他的身上有着什么怎样的事迹?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晋文公退避三舍
晋文公重耳还没当上国君流浪到楚国的时候,楚王亲自迎接重耳。楚王赏识重耳的才能,对重耳厚待礼遇有加,常常宴请重耳。有一次楚王在饭局中问重耳,我如此厚待于你,你用什么报答我呢?重耳回答,如果他日能重返晋国,当时晋国的国君,万一有一天晋楚两兵对战,晋国一定退避三舍,绝不主动进攻。
重耳流落到楚国的时候,晋国国内动荡,国君病故,秦国得知这个情况后决定扶持重耳当晋国国君。于是重耳离开了楚国来到秦国,在秦国护送下重回晋国,顺利复位。由此,重耳果然当上了国君,成为晋文公。那么他是否会遵守诺言不主动和楚军对战呢?
晋文公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君王,在国内实行整顿改革,使得晋国国力逐渐强盛起来。实力变强大晋国面临着和楚国争霸的局面。楚国发动了对
宋国的战争,宋国急忙向晋文公求救。
因为宋国曾经也有恩于他,但是帮助宋国就意味着要和楚军对战,这不是晋文公愿意做的事情,最后晋国的臣子献出了一个计策,建议晋文公去攻打曹国和卫国,因为曹,卫国刚和楚国联谊,曹,卫国有难必然求救于楚国,这样楚国会撤兵了。这个计策妙在既能解救宋国又不至于完全得罪楚国。果然晋文公派兵攻打曹国后,楚王决定撤兵。但是围攻宋国的楚将领成得臣却固执不听从命令。成得臣不甘心退兵,认为这样半途而废太可惜。而晋文公此时却把曹,卫两国都拿下了,成得臣得知后非常生气,立刻派兵去和晋军对战。宋国围困之难得到解救。
晋军看到楚军逼迫,晋文公立刻就下令退兵。晋军总共退了三次,一次三十里。晋军将领都劝晋文公直接和楚军对战,晋文公回答到遇到楚军,退避三舍,这是他和楚王昔日的承诺,如果楚军执意相逼晋军再战,这样也没有破坏这个承诺。
晋文公人物形象
历史上对于晋文公没有什么特别负面的评价,这样的人还能坐到春秋霸主的位置,必会满足三个点:一是自己有能力;二是身边能人多,这一点也可以算作是自己的能力;三是运气好。很明显晋文公重耳就是这样的人。
首先他是个爱读书的人,其次他是个喜欢结交朋友的人。在十七岁的时候,身边就已经有了五个在日后辅佐他大业的人。在骊姬之乱的时候,重耳为保命,亡命天涯的时候这五个人也是誓死跟随。以后这段逃亡的日子也被成为周游列国的日子了。
据我推测的话,晋文公此人应该相貌不错,因为在他逃亡的日子里,每到一个愿意接待他的国家是,当地的君主都喜欢赐给他女人。一开始来到舅舅的国家时候,就有一姑娘做了他的老婆,当重耳再次出发去流浪的时候,还对自己的老婆说二十五年没回来,你就改嫁。看到此处,我不禁笑了,这真的是真心希望自己老婆好吗。然而他的妻子说这么多年我的坟头草都多高了,但是我愿意等你。
之后在齐国,他又娶了个姑娘。日子过得舒坦了,他都不愿意再回来,只想跟老婆在齐国这温柔乡过一辈子。然而他的老婆充分发挥了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的功能,和他舅舅一起把他灌醉,然后送出齐国,让他去抢回王位子。为这事儿,他竟然还跟舅舅闹了脾气。
之后他继续流浪,最后杀死自己继位的弟弟,回来继承了王位。他在位的期间也是尽职尽责,抓住时机,充分发展,使晋国成为春秋时期的一大国。
第二篇:与晋文公有关的成语故事
与晋文公有关的成语故事
【竭泽而渔】
《吕氏春秋》载:城濮大战前,晋文公问计于狐偃,曰:“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再问赵衰,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文公没有听赵衰之言,却用了狐偃之谋。战后,晋文公封赏功臣,赵衰之功却在狐偃之上。众将不解,文公曰:“狐偃之言,一时之务,赵衰之言,百世之利也”。孔子评价此事,曰:“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
【危如累卵】
《韩非子》载:曹国大夫僖负羁于曹公曰:“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曹公未听僖负羁之言,则亡国也。
【一战而霸】
意谓晋文公城濮一战而做了中原霸主。后多以“一战而霸”比喻一举成功。
【师直为壮】
《左传》载:狐偃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其意为:出师有理,则士气壮,无理则士气不振,而不可能取胜。
【退避三舍】
《左传》载:晋公子重耳及楚,楚王厚待。曰:公子若返国,何以为报?对曰:若以君之灵,得返晋,晋楚治兵,其避君三舍。后来就用“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
【人莫予毒】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听说楚将子玉自杀的消息后,喜笑颜开,说:莫予毒也已!意思是再没有敌国能伤害自己了。现在意思为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第三篇:《晋文公攻原》原文及翻译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能不归顺他呢?”于是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
第四篇:晋文公退兵制敌哲理故事
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把自己的亲生的儿子奚齐立为嗣君,设计害死了长子申生,同时也将公子重耳和夷吾逼走了。
重耳历尽千辛万苦,经过齐、曹、宋及郑国,过着流亡的生活,很多国家对他态度冷淡,有的甚至不肯收留,在曹国,曹共公听说他肋骨长得不同寻常,趁他洗澡时偷看,使重耳感到很羞恼。后来,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热情地接待了他,这让他非常感动。
一天,楚成王设宴款待重耳。忽然问道:“如果公子能够回到晋国做国君,将怎样报答我?”
这个问题可把重耳难住了,他低头想了一下,回答说:“奇珍异宝,楚国都不会缺少,我也不知道该怎样报答您?”楚成王说:“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吧!”重耳只好回答:“如果我能够回国当上国君,将来万一楚晋交战,双方军队相遇,我将会率军退避三舍。”楚王满意地点了点头。
重耳离开楚国后到达秦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在外飘泊了19年的重耳终于回到了晋国,登上了君位,他就是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励精图治,很快使晋国强大起来。有一次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文公率领军队救援,终于与楚军在城濮相遇,想不到他在楚成王面前所说的“万一楚晋交战”竟变成了事实。其实,在那个诸侯混战的年代,大国之间刀兵相见算不了什么希奇事,只是楚成王没有想到晋国的发展会这么快,现在竟然可以与他抗衡了,当时的一句“戏言”不幸而被道中了。
为了遵守当时许下的诺言,重耳下令晋军后退九十里,晋军将士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认为退兵就意味失败,目前晋军士气正旺,怎么能因为当时的一句玩笑而退兵呢。
惟有大臣狐偃明白晋文公的用意。他劝大家说:“退避三舍,一可避楚的锐气,积蓄自己的力量,二可使国君立信于世人,这是上好的计策呀!”晋文公正是这样想的,退避三舍是非常有利的,并非是意味着失败。
但楚军却认为晋军胆怯,不敢迎战,顿时神气了起来,以为晋军不堪一击,便趁晋军退军之际,迫不及待地进攻。
谁知晋军守缩防线,退到了有利的地形处,便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很快就把楚军打败了,实现了晋文公以守为攻,转守为攻的策略,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道义上都取了胜利。
城濮一战,奠定了晋文公称霸诸侯的基础,使他后来能够称霸诸侯。
【哲理启示】:
有时候,退并不意味着失败,退可以积聚能量,只要找准有利时机,发动反攻,仍会夺回战争的主动权。
第五篇:方志敏事迹
怀念
——忆革命烈士方志敏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当我们吟诵方志敏的不朽诗篇,无不为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而肃然起敬。
最初知道这位革命烈士时,是在高中历史课本上,虽然只有简短的一句话,但是他的事迹是书写不尽的。
方志敏,1899年生,江西省弋阳县人。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诚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他大义凛然、不屈不挠,处处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的“耿耿丹心、铮铮铁骨”,他还在狱中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许多不朽的著作。虽然囚室环境十分差,但仍然未打倒方志敏的热情。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
从方志敏的事迹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方志敏有一颗爱国爱党的忠诚的心,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红军的胜利,他坚持自己的信仰,不背叛党。虽然身陷牢狱,他始终不忘以另一种方式同敌人斗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头可断而志不可夺!”这种坚贞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他是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作为新时代的主人,我们一定要继承先辈们的革命遗志,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幸福生活让我们从现在做起,铭记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光荣传统。”此时此刻,少先队队歌又萦绕在我的耳畔。时至今日,我已不再是一名少先队员,而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更应该以这些英雄先烈为榜样,勤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你们的灵魂,做真正的革命事业接班人。
房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