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共集电极电路实验报告
预习
操作记录 实验报告
总评成绩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实验报告
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年级:
实验人姓名(学号):
参加人姓名:
日期:
2017 年
月 日 室温:
相对湿度:
实验二 共集电极电路 一、实验目得
1.掌握共集电极电路得特性及测试方法.
2.进一步学习放大电路各项参数得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图2-1 为共集电极电路。
图2-1
共集电极电路 1、输入电阻 Ri
Ri = rbe+(1+β)RE 如考虑偏置电阻 RB 与负载 RL 得影响,则 Ri = RB∥[rbe+(1+β)(RE∥RL)] 输入电阻得测试方法与单管放大电路相同,试验线路如图 2-2 所示:
图 2—2
共集电极电路实验图
2、输入电阻 Ro Ro=∥RE ≈ 如考虑信号源内阻 RS,则 Ro=∥RE ≈
3、电压增益AV AV=≤1 4、电压跟随范围 VO(P—P)=2VO 三、实验仪器及器件
仪器及器件名称 型号 数量 +12V 直流稳压电源 DP832 1
函数信号发生器 DG4102 1 示波器 MSO2000A 1 数字万用表 DM3058 1 晶体三极管 S9013 1 电阻器
若干 电容器
若干 四、实验内容
按图 2-2 安装好电路。
1、静态工作点得调整 接通+12V 直流电源,在 B 点加入 f = 1KHz 正弦信号 v i ,输出端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反复调整 R W 及信号源得输出幅度,使在示波器得屏幕上得到一个最大不失真输出波形,然后置 v i
= 0,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晶体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将测得数据记入表2-1。
表 2-1
V E(V)V B(V)
V C(V)I E(mA)8、248 8、741 10、744 1、617 在下面整个测试过程中保持 R W 值不变(即保持静工作点 I E 不变)。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A V
接入负载 R L =1KΩ,在 B 点加 f = 1KHz 正弦信号 v i,调节输入信号幅度,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V O,在输出最大不失真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 V i、V L 值.记入表 2-2。
表 2-2
V i(V)
V L(V)A V
0、529 0、534 0、9906 3、测量输出电阻 R o
接上负载 R L =1 KΩ,在 B 点加 f = 1KHz 正弦信号 v i,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测空载输出电压 V O,有负载时输出电压 V L ,记入表2-3。
表 2-3
V O(V)
V L(V)R o(KΩ)
0、535 0、534 0、034 4、测量输出电阻 R i
在 A 点加 f = 1KHz正弦信号 v s,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出 A、B点对地得电位V S、V i ,记入表2-4。
表 2-4 V S(V)
V i(V)
R i(KΩ)0、495 0、460 9、44 5、测试跟随特性 接上负载 R L =4、7KΩ,在 B 点加f = 1KHz 正弦信号 v i ,逐渐增大信号v i 幅度,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直至输出波形达最大不失真,测量对应得 V L 值,记入表 2-5。
表 2-5 V i(V)0 1、5 2、0 2、5 3、0 3、5 4、0 V L(V)0 0、476 0、633 0、822 0、950 1、111 1、266 6、测试频率响应特性 保持输入信号 v i 幅度不变,改变信号源频率,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不同频率下得输出电压 V L 值,记入表2-6。
表 2-6 f(KHz)
V L(V)
0、476 0、476 0、470 0、424 0、145E
—3 五、预习要求
1.复习教材中有关共集电极电路得工作原理. 2.根据图 2-2得元件参数估算静态工作点,并画出交、直流负载线。
六、实验报告
1.整理实验数据,并画出曲线 VL=f(Ui)以及 VL=f(f)曲线。
2.分析共集电极电路得性能与特点。(附:采用自举电路得射极输出器)在一些电子测量仪器中,为了减轻仪器对信号源所取用得电流,以提高测量精度,通常采用图2-3 所示带有自举电路得射极输出器,以提高偏置电路得等效电阻,从而保证射极输出器有足够高得输入电阻。
特点:共集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从信号源索取得电流小而且带负能力强;可减小电路间直接相连所带来得影响. 性能:常用于多级放大电路得输入级与输出级;可起到缓冲作用。
第二篇:运算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_模拟电子技术实验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
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实验13 基本运算电路 实验类型:__________ 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研究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加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2、掌握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三种输入方式。
3、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4、理解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现两个信号的反相加法运算。2.实现同相比例运算。3.用减法器实现两信号的减法运算。4.实现积分运算。5.用积分电路将方波转换为三角波。
运放μa741介绍 :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称集成运放)是一种高增益的直流放大器,它有二个输入端。根据输入电路的不同,有同相输入、反相输入和差动输入三种方式。
集成运放在实际运用中,都必须用外接负反馈网络构成闭环放大,用以实现各种模拟运算。
μa741引脚排列:
三.主要仪器设备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 运算电路实验电路板
μa741、电阻电容等元件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实现两个信号的反相加法运算 ?r frf v?v?vos1s2??r2 ?r1? 通过该电路可实现两个信号的反相加法运算。为了消除运放输入偏置电流及其漂移造成的运算误差,需在运放同相端接入平衡电阻r3,其阻值应与运放反相端地外接等效电阻相等,即要求r3=r1//r2//rf。
测量出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值,并记录示波器波形。
注意事项:
①被加输入信号可以为直流,也可以选用正弦、方波或三角波信号。但在选取信号的频率和幅度时,应考虑运放的频响和输出幅度的限制。
②为防止出现自激振荡和饱和失真,应该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电压波形。
③为保证电路正确,应对输出直流电位进行测试,即保证零输入时为零输出。2.实现同相比例运算
电路特点是输入电阻比较大,电阻r同样是为了消除偏置电流的影响,故要求 r= rl//rf。?rf ? ?v?o ?1?r??vs 1?? 实验步骤:
(1)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幅值,验证电路功能。(2)测出电压传输特性,并记录曲线。电压传输特性是表征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曲线,即 vo= f(vs)。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输出成比例关系。但输出信号的大小受集成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度的限制,因此输入输出只在一定范围内是保持线性关系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可用示波器来观察。
(3)测量出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值,并记录示波器波形。3.用减法器实现两信号的减法运算
差分放大电路即减法器,为消除运放输入偏执电流的影响,要求r1=r2、rf=r3。v?rf?v? v?os2s1 r1 把实验数据及波形填入表格。实验注意事项同前。4.实现积分运算 1 vo? ? r1c vt ??s r1c ?vdt s t 电路原理:
积分电路如上图所示,在进行积分运算之前,将图中k1闭合,通过电阻r2的负反馈作用,进行运放零输出检查,在完成零输出检查后,须将k1打开,以免因r2的接入而造成积分误差。
k2的设置一方面为积分电容放电提供通路,将其闭合即可实现积分电容初始电压vc(0)=0。另一方面,可控制积分起始点,即在加入信号vs后,只要k2一打开,电容就将被恒流充电,电路也就开始进行积分运算。p.4 实验名称:____实验13 基本运算电路 姓名: 学号:
实验步骤:
用示波器观察输出随时间变化的轨迹,记录输入信号参数和示波器观察到的输出波形。
(1)先检查零输出,将电容c放电;(2)将示波器按钮置于适当位置: ? 将光点移至屏幕左上角作为坐标原点; ? y轴输入耦合选用“dc”; ? 触发方式采用“norm”;
(3)加入输入信号(直流),然后将k2打开,即可看到光点随时间的移动轨迹。5.用积分电路将方波转换为三角波
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2的接入是为了抑制由iio、vio所造成的积分漂移,从而稳定运放的输出零点。在t<<τ2(τ2=r2c)的条件下,若vs为常数,则vo与t 将近似成线性关系。因此,当vs为方波信号并满足tp<<τ2时(tp为方波半个周期时间),则vo将转变为三角波,且方波的周期愈小,三角波的线性愈好,但三角波的幅度将随之减小。
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
接三种情况加入方波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和输入波形,记录线性情况和幅度的变化。? tp<<τ2 ? tp ≈τ2 ? tp>>τ2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结果与分析
1、反相加法运算 p.5 实验名称:____实验13 基本运算电路 姓名: 学号:
由于 ?rf?rf vo???v?v?rs1rs2??=-(10vs1+10vs2)?1? 2 理论上vo=11.2v,实际vo=9.90v,相对误差11.6%。
误差分析:①检查零输入时,vo=0.5v左右(即使仿真也有几百微伏),并非完全为零,因此
加上信号测量时会有 一定的误差。
②测量vo过程中,毫伏表示数时有时无,通过按压电路板与接线处都会使毫伏表示数产生一定的波动,可见电路本身并不稳定。本实验读数是毫伏表多次稳定在该数值时读取,但依然不可避免地由于电路元件实际值存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夹子连接及安放位置导致的读数不稳定、以及部分视差原因,导致误差的存在。
2、同比例运算 20v ?rf?v?由于 o ? ? ? v s=11vo,理论上vo=5.61v,相对误差0.2%。误差分析同前。? 1?r1?? 0v-20v 0v v(vo)v(vi)0.4v 0.8v 1.2v 1.6v 2.0v 输出信号的大小受集成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度的限制,由仿真结果可见,输入输出在0-1.3v内是保持线性关系的。篇二:比例求和运算电路实验报告
比例求和运算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①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比例求和电路的特点和性能; ②学会用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仪器
①数字万用表;②示波器;③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内容
ⅰ.电压跟随器
实验电路如图6-1所示: 理论值:ui=u+=u-=u 图6-1 电压跟随器
按表6-1内容实验并记录。
表6-1 ⅱ.反相比例放大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6-2所示: 理论值:(ui-u-)/10k=(u--uo)/100k且u+=u-=0故uo=-10ui 图6-2 反相比例放大器 1)按表6-2内容实验并测量记录:
表6-2 发现当ui=3000 mv时误差较大。2)按表6-3要求实验并测量记录:
表6-3 其中rl接于vo与地之间。表中各项测量值均为ui=0及ui=800mv 时所得该项测量值之差。
ⅲ.同相比例放大器
电路如图6-3所示。理论值:ui/10k=(ui-uo)/100k故uo=11ui 图6-3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1)按表6-4和6-5实验测量并记录。
表6-5 ⅳ.反相求和放大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6-4所示。理论值:uo=-rf/r*(ui1+ui2)
图6-4 反相求和放大器
按表6-6内容进行实验测量,并与预习计算比较。
表6-6 ⅴ.双端输入差放放大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6-5所示。
理论值:uo=(1+rf/r1)*r3/(r2+r3)*u2-rf/r1*u1篇三:集成运放基本运算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七 集成运放基本运算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研究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减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2、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原理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当外部接入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输入和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特定的函数关系。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对数等模拟运算电路。
理想运算放大器特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将运放视为理想运放,就是将运放的各项技术指标理想化,满足下列条件的运算放大器称为理想运放。
开环电压增益 aud=∞ 输入阻抗 ri=∞ 输出阻抗 ro=0 带宽 fbw=∞ 失调与漂移均为零等。
理想运放在线性应用时的两个重要特性:(1)输出电压uo与输入电压之间满足关系式 uo=aud(u+-u-)
由于aud=∞,而uo为有限值,因此,u+-u-≈0。即u+≈u-,称为“虚短”。(2)由于ri=∞,故流进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流可视为零,即iib=0,称为“虚断”。这说明运放对其前级吸取电流极小。
上述两个特性是分析理想运放应用电路的基本原则,可简化运放电路的计算。
基本运算电路
1.加法器是指输出信号为几个输入信号之和的放大器。用数学式子表示为: y = x1+ x2+ ?? + xn i1+ i2+ i3 +?? + in = if vi1vi2vv ??i3in= if r r r r 于是有v0 = ? rfr(vi1 +vi2 +vi3 +??+vin)如果各电阻的阻值不同,则可作为比例加法器,则有 rfrf?rf? v0???vi1?vi2vin? r2rn?r1?
2、减法器是指输出信号为两个输入信号之差的放大器。用数学关系表示时,可写为:y = x1-x2 下图为减法器的基本结构图。由于 va = vb rfv?vava?v0 i2?i1??ifvb?vi2 r1rfr1?rf(已知r3 = rf)r 所以 v0?f?vi1?vi2? r1
3、积分器是指输出信号为输入信号积分后的结果,用数学关系表示为: y? ?xdt t 右图是最基本的积分器的结构图。这里反馈网络的一个部分用电容来代替电阻,则有: ii?ic ? ? 上式表示了输出信号是输入信号积分的结果。
4、微分器。微分是积分的反运算,微分器是指输出信号为输入信号微分运 dx 算的结果。用数学式子表示为: y? dt 下图示出微分器的基本原理图,利用“虚断”和和“虚短”的概念,可以建立以下关系式:
三、实验设计要求
要求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反相加法运算电路、减法运算电路、积分运算电路,并设计数据记录表格。
1、整理实验数据,画出波形图(注意波形间的相位关系)。
2、将理论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相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3、分析讨论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实验提示:实验前要看清运放组件各管脚的位置;切忌正、负电源极性接反和输出端短路,否则将会损坏集成块。
四、实验参考方案 1.反相比例放大电路 2.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1)按下图连接实验电路。2)调节信号源的输出。用交流毫伏表或示波器测量输入电压vi及a、b点
电压va和vb,及输出电压vo,数据记入表5-2。3.减法运算电路
六、思考题
为了不损坏集成块,实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实验前要看清运放组件各管脚的位置;切忌正、负电源极性接反和输出端短路,否则将会损坏集成块。
误差分析
1.在测定时,我们只测量了一次,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能会给实验带来一定的误差。2.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手动调节,存在较大误差,3.本次试验使用了示波器,实验仪器自身会产生误差; 4.实验电路板使用次数较多,电阻值、电容值会有误差;篇四:实验六 比例求和运算电路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 实验报告 篇五:实验四 比例求和运算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四 比例求和运算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比例、求和电路的特点及性能。2.学会上述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仪器
1.数字万用表 2.信号发生器 3.双踪示波器
其中,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用到直流稳压电源模块,元器件模组以及“比例求和运算电路”模板。
三、实验原理
(一)、比例运算电路 1.工作原理 a.反相比例运算,最小输入信号uimin等条件来选择运算放大器和确定外围电路元件参数。
如下图所示。10kω
输入电压ui经电阻r1加到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其同相输入端经电阻r2 接地。输出电压uo经rf接回到反相输入端。通常有: r2=r1//rf 由于虚断,有 i+=0,则u+=-i+r2=0。又因虚短,可得:u-=u+=0 由于i-=0,则有i1=if,可得: ui?u?u??uo ? r1rf uorf? aufur1 i由此可求得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u ?rif?i?r1?ii?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出电阻为:rof=0 输入电阻为:rif=r1 b.同相比例运算 10kω
输入电压ui接至同相输入端,输出电压uo通过电阻rf仍接到反相输入端。r2的阻值应为r2=r1//rf。根据虚短和虚断的特点,可知i-=i+=0,则有 u?? 且 u-=u+=ui,可得: r1 ?uo?ui r1?rfauf? r1 ?uo r1?rf uor?1?f uir1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输入电阻为: rif?输出电阻: rof=0 ui ?? ii 以上比例运算电路可以是交流运算,也可以是直流运算。输入信号如果是直流,则需加调零电路。如果是交流信号输入,则输入、输出端要加隔直电容,而调零电路可省略。
(二)求和运算电路 1.反相求和
根据“虚短”、“虚断”的概念 rrui1ui2u ???o uo??(fui1?fui2)r1r2r1r2rf 当r1=r2=r,则 uo??rf(ui1?ui2)r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电压跟随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按表1内容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
理论计算: 得到电压放大倍数:
即:ui=u+=u-=u 图1 电压跟随器
从实验结果看出基本满足输入等于输出。
2、反相比例电路
理论值:(ui-u-)/10k=(u--uo)/100k且u+=u-=0故uo=-10ui。实验电路如图2所示:
图2:反向比例放大电路
(1)、按表2内容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表2:反相比例放大电路(1)
(2)、按表3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
量值之差。
测量结果:从实验数据1得出输出与输入相差-10倍关系,基本符合理论,实验数据(2)
主要验证输入端的虚断与虚短。
3、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理论值:ui/10k=(ui-uo)/100k故uo=11ui。实验原理图如下:
图3: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1)、按表4和表5内容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 表4:同相比例放大电路(1)
4、反相求和放大电路
理论计算:uo=-rf/r*(ui1+ui2)实验原理图如下:
5、双端输入求和放大电路 理论值:uo=(1+rf/r1)*r3/(r2+r3)*u2-rf/r1*u1 实验原理图如下:
五、实验小结及感想
1.总结本实验中5种运算电路的特点及性能。电压跟随电路:所测得的输出电压基本上与输入电压相等,实验数据准确,误差很小。
反向比例放大器,所测数据与理论估算的误差较小,但当电压加到3v时,理论值与实际值不符,原因是运算放大器本身的构造。
第三篇:《计算机电路》实验报告
《计算机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在此填写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在此填写实验的目的,即你通过实验要掌握什么]
二、实验数据记录
[将实验中测试的数据记录填写在此]
三、实验数据分析
[分析实验中测试的数据,并与理论分析的数据进行比较,并分析造成不一致的原因。]
第四篇:组装电路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 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 实验名称:组装电路
实验目的:根据要求设计电路并连接实物图;知道开关在不同位置对电路是否有
影响
实验器材:电源 开关 导线 灯座 小灯泡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及结论:
1、设计要求:一个开关同时控制2盏灯,同时亮同时灭。
2、设计要求:用两个开关控制2盏灯,要哪只灯泡亮,哪只就
亮,并且两只灯泡的亮灭互不影响。(注明哪个开关控制那
盏灯)
整理器材
第五篇:电路实验报告要求
电路实验报告要求
同学您好:
电路实验课已经结束,请按题目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要仔细检查一遍,以免退回,具体要求如下:
一、绘制电路图要工整、选取合适比例,元件参数标注要准确、完整。
二、计算题要有计算步骤、解题过程,要代具体数据进行计算,不能只写得数。
三、实验中测试得到的数据要用黑笔誊写在实验报告表格上,铅笔字迹清楚也可以,如纸面太脏要换新实验报告纸,在319房间买,钱交给姜老师。
四、绘制的曲线图要和实验数据吻合,坐标系要标明单位,各种特性曲线等要经过实验教师检查,有验收印章,曲线图必须经剪裁大小合适,粘附在实验报告相应位置上。
五、思考题要有自己理解实验原理后较为详尽的语言表述,如串联谐振的判定等,可以发挥,有的要画图说明,不能过于简单,不能照抄。
六、实验报告页眉上项目如学号、实验台号、实验室房间号、实验日期等不要漏填。
七、要有个人小结,叙述通过实验有哪些提高,有哪些教训,之所以作得好和作得差,要分析一下原因。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
电路实验室
2006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