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范文大全]

时间:2020-10-07 13:2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第一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放大镜的特点

实验器材: 放大镜 1 只、玻璃塑料瓶 1 个、圆柱玻璃杯 1 只、烧杯 1 只、烧瓶 1 只、保鲜膜 3 张、透 明塑料绳 2 米

我的猜测: 放大镜能放大是因为它不同于普通玻璃,形状与平板玻璃 有较大差异。

步骤: 1、比较放大镜与平板玻璃:放大镜的中间鼓,周围较薄,而平板 玻璃 厚度均匀,没有放大功能;

2、在圆柱玻璃杯、烧杯、烧瓶中灌上清水,透过瓶体观察物体,发现比直接观察看到的图像要大;

3、再次比较圆柱烧杯和烧瓶,我们发现,圆烧瓶比烧杯放大的

倍数要大。

观察到的现象: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结论:我认为 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 具有放大功能。

实验名称:奇特的身体构造

实验器材:放大镜 2 只、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 1 套

我的猜测: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肉眼观察不清楚的细微部分

步骤:、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1 2、苍蝇的眼: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

3、蝴蝶的鳞片: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4、蟋蟀的外壳: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

5、苍蝇的脚:脚的底端有“吸盘”,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观察到的现象: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 结论:我认为 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

实验名称: 美丽的晶体

实验器材:放大镜 2 只、食盐 20 克、白糖 30 克、碱面 20 克、味精 10 克

我的猜测:晶体的细微颗粒和肉眼观察的形状有不同之处

步骤:

1、观察食盐的晶体:用 10X 的放大镜观察,它的小颗粒是正方体

2、观察味精的晶体:味精的晶体是长柱体,长的两端有尖

3、观察白糖的晶体:白糖的晶体是合起来的两个梯形,类似长方体

4、观察食用碱面的晶体:碱面的晶体是扁片状的小颗粒

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物质的晶体,形状是不同的结论:我认为 晶体物质都有它们各自的几何形状,物质不同,晶体形状 就不同

实验名称:制作晶体

实验器材:放大镜 2 只、食盐 20 克、白糖 20 克、碱面 20 克、味精 20 克、滴管 4 支、玻璃片 4 片、100ml 烧杯 4 只

我的猜测: 小颗粒的晶体形状和大颗粒的形状应该是相同的步骤:

1、将四只烧杯中分别放入 50ml 的清水,2、分别加入食盐、白糖、味精、碱面 ,搅拌,使其溶化

3、分别用滴管汲取它们的饱和溶液 ,滴在玻璃片上,让水分自然蒸发

4、用放大镜观察玻璃片上晶体的形状

观察到的现象: 这四种晶体的几何形状是不同的结论:我认为不同物质的晶体颗粒的形状是不同的,同种物质的大小 颗粒,晶体的形状是相同的实验名称:做个简易显微镜

实验器材:不同倍数的放大镜镜片 2--3 件、纸筒 4 个、剪刀 2 把、胶带卷 1 卷 我的猜测: 用我们自制的显微镜可以观察更细微的物体的细节

步骤:

1、调整两个放大镜镜片的距离、透过两个镜片观察到的图像最清楚时,量出两个镜片的距离固定镜片用胶带和纸筒把两个镜片固定下来,两个镜片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物体

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物体,与放大镜相比,放大倍数增加了好多倍,物体的细微之处更清 晰、结构更明确了

结论:我认为显微镜比放大镜放大的倍数更大、观察的更细致

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器材:显微镜 1 台、小刀 1 只、镊子 2 把、培养皿 1 只、烧杯 1 只、碘酒 10ml、载玻片 2 片、盖玻片 2 片、滴管 1 支

我的猜测:洋葱表皮细胞的样子,和罗伯特?胡克发现的细胞结构应该 是相同的步骤:一、制作洋葱表皮标本装片

1、把洋葱从中间纵切两半,取其中一块,在内表皮上,用小刀划“#”字,用镊子撕取“#”字中间的表皮;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中央,展平,从一端放置盖玻片,把气泡排出,

3、在标本的边缘滴上稀释的碘酒,并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二、将做好的洋葱表皮装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观察

1、把标本装片放到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好处于通光孔中央,

2、调节显微镜的准焦螺旋,使标本图像达到最清晰,

3、左右移动载玻片,可以观察到标本的各个部分 观察到的现象:洋葱表皮细胞,放大 100 倍时,好像排列的砖墙,放大 400 倍时,我们就清晰地看到了细 胞的结构,内部的细胞质、液泡等都能看得较清晰。

结论:我认为细胞的结构太奇妙了,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胞竟如此复杂,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等

实验名称:生物细胞的观察

实验器材:显微镜 1,玻片标本 1 套(洋葱表皮细胞、叶表皮细胞、蓖麻叶 细胞、血液细胞、口腔上 表皮细胞、苔藓类植物细胞)我的猜测: 不同的生物体,细胞应该是不同的;

步骤: 1、安放好显微镜,对光,调焦,2、将要观察的洋葱表皮细胞切片,放到载物台上,对准镜头调焦,得到清晰的图像

3、将要观察的血液细胞切片,放到载物台上,同样调焦,对光 观察血液细胞的结构;、同样的方法,依次观察叶表皮细胞、口腔细胞等 4 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的组织,细胞结构是形同的,形状有所不同,细胞内的成分有差别

结论:我认为不同器官的细胞因为 功能不同,结构和形状也是不同的实验名称: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实验器材: 显微镜 1 台、烧杯 2 只、鱼缸 1 只、滴管 1 支、载玻片 2 片

盖玻片 2 片、医用棉球若干个

我的猜测:大自然水域里的水,生活着众多微生物

步骤:、取一烧杯校前东西大沟里的自然水,存放在教室里,由于是不流动的水,水中的微生物数量较多;1 2、用滴管吸取一滴池沼水,放在载玻片上,3、盖上盖玻片,用棉球吸去多余的水,

4、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观察到的现象:自然水域里的水里,微生物种类较多,我们观察到的就有

草履虫、喇叭虫、绿藻、变形虫等

结论:我认为 自然水域的水,微生物较多,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它们都是生命体

实验名称:混合沙和豆子

实验器材: 黄豆 50 克、沙子 500ml、烧杯 2 只、白纸 3 张、筛网 1 个、玻璃棒(或筷子、搅棒)1 支

我的猜测:沙子和黄豆混合,不会发生变化,仍旧沙子是沙子 黄豆是黄豆

步骤: 1、观察沙子、豆子在混合前的颜色、形状、气味、状态,它们都是 颗粒状态,固体,较硬,黄豆是黄色,沙子黄色,均没有什么特别气味;

2、将它们混合,搅拌,静置一段时间;

3、用筛子将黄豆和沙子分离,沙子漏下来,黄豆留在了筛子里

观察到的现象: 黄豆和沙子混合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分离后,沙子 还是沙子,黄豆还是黄豆。

结论:我认为 有些物体混合后,观察不到它们有什么变化(或说:观察

到它们没有什么变化)

实验名称:观察白糖的变化

实验器材:白糖 20 克,长柄金属汤匙 1 把,药匙 1 只,蜡烛 1 支,玻璃片 1片,火柴 1 盒(或打火机 1 只),手套 1 副

我的猜测: 白糖在加热后,要发生变化

步骤: 1、用药匙将白糖 5 克,放入汤匙中,2、把蜡烛点燃,

3、手持勺柄,将勺头置于蜡烛火焰的外焰上方,对白糖加热,

(透明液体),继续加热,颜色 4、白糖经过了以下的变化过程:先是由透明的颗粒,熔化成 液态 变成黄红、褐红、直至变成黑色,并且可以闻到有焦糊味。再接着加热,黑色的物质就燃烧起来。

观察到的现象: 先是由透明的颗粒,熔化成 液态(透明液体),继续加热,颜色变成黄红、褐红、直 至变成黑色,并且可以闻到有焦糊味。再接着加热,黑色的物质就燃烧起来。

结论:我认为 白糖由固体变成液体是 物理变化;由液体变成褐色、黑色是化学变化。

实验名称:米饭、淀粉和碘酒

实验器材: 培养皿 2 只、淀粉 30 克、米饭少许、碘酒 1 瓶、滴管 1 支 我的猜测: 米饭、淀粉里滴上碘酒,米饭就不能吃了,淀粉也不能使用了,米饭和淀粉变成了新物质

步骤:

1、在 1 只培养皿里放上 1 汤匙米饭,用滴管汲取碘酒,往米饭上滴上 1---2滴,观察米饭的变化,2、在另一只培养皿里放约 20 克淀粉,同样用滴管往上滴碘酒 1--2 滴,观察淀粉放上的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 米饭、淀粉滴上碘酒之后,颜色变成了蓝色。

结论:我认为滴上碘酒后的米饭、淀粉颜色变成了蓝色,这种蓝色的物质是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实验名称: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实验器材:白醋 20ml、小苏打 30ml、玻璃杯 3 只、玻璃片 3 片

我的猜测: 液体的白醋和固体的小苏打混合后会发生变化。

步骤:?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汤匙醋,然后倒入一汤匙小苏打,?在杯子口上盖上一块玻璃片,?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马上产生反应,平静的液体产生大量的气泡,等小苏打在液体中 完全消失后,气体气泡也观察不到了。

?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感觉比原来温度要低;

?将玻璃片从玻璃杯口平移开,把点燃的火柴伸入玻璃杯当中,火柴马上就熄灭了

?将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火焰会熄灭

观察到的现象: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的液体温度 比原来要低,用产生的气体倒 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火焰会熄灭。

结论:我认为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产生新的物质,它们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实验名称:观察铁锈

实验器材: 铁片 1 片、铁锈 1 块、羊角锤 1 把、电池及盒 1 套、导线 4根、小灯泡 1 只、磁铁 1 只

我的猜测: 铁锈和铁钉铁片的性质是不同的,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步骤: 1、比较铁和铁锈的外观:

铁片的颜色灰白色、有光泽、片上无空隙、手感光滑;

铁锈的颜色红褐色、无光泽、片上有空隙、手感粗糙。

2、实验比较:

?敲击:铁片有韧性,铁锈较脆;(用羊角锤轻敲击)

?导电性:铁片能导电,铁锈不能导电(把铁片铁锈分别接在电路上)

?磁铁吸引:铁片能被磁铁吸引,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用磁铁吸)

观察到的现象:从外观的形态及实验比较上,说明铁片和铁锈是不同的物质

结论:我认为铁片和铁锈是不同的物质,铁变成了铁锈,就是化学变化

实验名称: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实验器材: 250ML 玻璃烧杯 2 只、硫酸铜溶液 200ML 铁钉 1 支 镊子 1 把

我的猜测: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会发生变化,铁钉可能会生锈,步骤: 1、配制硫酸铜溶液:将硫酸铜颗粒放入烧杯的水中,搅拌,进行充分溶解

2、用镊子夹住铁钉的一端,把铁钉的一部分浸入溶液中观察发生的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 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浅蓝色的溶液逐渐

变浅。再过一段时间,溶液逐渐变成红褐色。

结论:我认为铁钉和硫酸铜溶液会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

实验名称:铁生锈的快慢

实验器材:培养皿 3 只(或试管 3 支)、铁钉 3 支、吸水纸若干、清水 200ML

盐水 200ML

我的猜测:铁钉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锈的速度是不同的步骤: 1、三只相同的培养皿里,其中两个分别放入同样多的清水、盐水

2、把一个铁钉放在空培养皿里,另一个放在清水里,再一个放在盐水里,3、每天对这三个铁钉 进行观察并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 记录表如下: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空培养皿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有锈点

清 水 里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有锈点 锈面增大 锈面又大

食盐水里 无变化 有锈点 有锈点 锈面增大 锈面占半 几乎全锈 结论:我认为 在有水有空气的环境里,铁钉要生锈,越是腐蚀性强的,铁钉生锈越快。

实验名称: 填埋垃圾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广口瓶 1 个、细石子、吸水纸、墨水、饮料瓶、清水

我的猜测:随便简单的填埋垃圾会污染环境

步骤:1、在广口瓶中放入干净的细石子 3 厘米厚,加入清水,使水 刚好位于石子高度的一半;

2、往瓶子中靠近瓶壁处放入浸过蓝墨水、红墨水的干纸巾,然后用石子埋住; 3、用自制的塑料瓶喷水器,模拟下雨,往上面喷水,观察瓶子底部 水的颜色、清晰度 的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 纸团淋湿后,上面沾染的颜色逐渐往下面渗透,底部的清水 慢慢变成浑浊的有色浑水

结论:我认为粗糙的、简单的把垃圾填埋,会污染地下水。

实验名称:做个堆肥箱

我的猜测: 各种废弃物混合堆肥,会产生很多难闻的气体,以及腐烂后的、类似土杂肥的物质

步骤:

1、将 落叶、杂草、烂菜叶、厨余垃圾、食品废料等,放入堆肥箱;

2、掺入污水,用小铲子搅拌均匀,上面覆盖一层土壤;

3、把堆肥箱放置在温度较高的地方,让它自然腐烂,经过 2~3 个月,观察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 经过 2 个多月的腐烂,原来的垃圾变成了可用的肥料 结论:我认为只要合理利用,垃圾也会变成有用的东西,我们的环境会变得清洁、美丽

实验名称:观察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

实验器材: 烧杯 4 只、细纱布 4 片、尖锥 1 只、塑料饮料瓶 6 只 漏斗 2只、PH 值试纸、我的猜测:生活污水 虽经沉淀和简单过滤,仍不能直接饮用

步骤:

1、分别用塑料饮料瓶灌装洗衣水、洗脸水、刷锅水、拖地水各一瓶,另准备一瓶纯净水; 2、将各瓶污水摇匀后,分别倒入各个烧杯,观察水质,3、把漏斗放在空饮料瓶口上,漏斗内铺上细纱布,过滤洗衣水 4、同样方法分别过滤另外的几种污水

观察到的现象:过滤后的水,原来的颜色变浅了,大的杂质颗粒被过滤出来,用 PH 试纸测试,仍有溶解 在水里的其它物质,所以还是不能作为饮用水

结论:我认为纯净的水一旦被污染,处理起来很复杂,即使作了净化处理,有的仍然不能做饮用水,因此 要保护好水。

第二篇: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安溪小学校2018年上学期六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

教师 陈明华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仍有较多学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认为本学科不重要,造成科学素养发展一般,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 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答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1-4周,共8课时 第二单元 5-8周,共8课时 第三单元 9-12周,共8课时 第四单元 13-16周,共8课时 期末复习17-18周,共3课时

2018.02.25

第三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总结

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在这一学期,我任教六年级科学课,感受颇多。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觉得这份工作肩负着很大的责任,所以,自工作以来,我始终以勤恳、踏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提高科学课的实效性。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研讨活动,获得同行的指导,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发挥科学课优势,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现将本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认真学习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能接受我、喜欢我。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我担任三、四、五年级的科学,成为学校专职的科学教师,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们学校也申请了科普学校,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并下决心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尽量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我是这样进行教学活动的:

1、课前准备:课前要备好课,一定要准备好科学课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实验非常重要,所以,我会提前准备好,如果仪器室没有的材料,但是为了上好课,我就自己找材料或动手制作。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节课的总拿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会在根据每节课堂上的情况,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因材施教,有效地对个别学生进行引导。

3、研究教学方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我教了三个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各年级的科学教学内容及重点培养方向不同,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另外,一个年级的几个班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各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和辅导,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学习态度上重视科学课,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实验操作,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多鼓励,多使用加到好处的评价性语言,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做到自主探究,使科学课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一门有趣、重要的学科。

5、做到热爱学生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课堂表现不好的学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不能一味地批评,要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改变学习态度,学习才能有进步。

6、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不懂就问,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开展科学活动,全面普及、注重提高。

科普活动是科普教育的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我指导学生进行的科学活动如下:

1、指导学生在学校、家庭及社会进行“家庭和学校节能减排调查”和“一次性物品使用情况调查”活动,使学生对科普知识有了些了解,更加深了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了解,也懂得了平时如何在自己的身边做好一些节能、节水、节电的方法。

2、让学生制作科普手抄报,使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

3、开展读科普书籍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以达到从课外书籍上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的目的。

4、成立科学兴趣小组,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操作,展示自己的科技才华,活动的目的不仅对

学生进行科技素质教育,更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科技带来的快乐,在活动中注重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

四、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这学期为了扎实地推进新课程,我积极地去外校听科学交流课,多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除了认真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还积极参与学校分配的各项活动,协助其他老师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有老师请假,也能够服从学校安排,认真代课,批改作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更好。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并得到领导的鼓励和指导。同事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五、继续学习,不断提高。

在紧张工作之余,时刻觉得自己有一种被淘汰的紧迫感受,要为自己充充电,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的科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懂得要更多一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科学学科教学经验不足,总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知识还欠缺,教学上时常遇到一些知识上的难点,书到用时方恨少,没办法,只能平时自己多看些杂书了,在头脑中多储备一些知识,这样面对学生的难题时,能够坦然相对。另外,多争取外出听课的机会,以学习外校优秀教师和专家的先进理念,自我感觉在教学理念上,在自己的教学中为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也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一套思维。另外,我还趁假期参加河南大学的本科进修,希望自己能够全面提高。

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理论知识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组织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第四篇: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观察物体的(图像)变大,获得的(物体信息)更多,同时(视野)变小,球形放大镜放的最大,特别是(玻璃球)。

2、镜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例如(装满水的玻璃球、烧瓶)。

3、显微镜至少要(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4、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晶体的方法是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我们在课堂上利用(蒸发)来减少水分。

6、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7、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后来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8、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由组成的。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水稻之父是(袁隆平)。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克隆羊)。

11、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包括空气、电、火、声音。

12、(物质)总是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13、蜡烛变成蜡烛油是(物理变化),油燃烧了变成气体是(化学变化)。

14、白糖熔化是由(物理变化),在熔化后变黄、变黑,有焦味是(化学变化)。

15、建筑用的水泥,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16、含淀粉的食物有(米饭、土豆、面粉、红薯、玉米、豆类、包子、馒头、饼类)。

17、铁生锈与(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有关。

18、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19、淀粉遇到碘酒变成蓝色、铁生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蜡烛燃烧、白糖加热、煤和石油的燃烧、美丽的烟花、制作柠檬汽水是化学变化。

20、铁丝变弯水结冰和水变成水蒸气、折纸、易拉罐压扁、混合沙和豆子、盐或糖在水里溶解是物理变化。

21、物理变化的特点:不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的特点:产生了新物质。

22、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含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23、第一个在月球上着陆的载人飞船是美国的(阿波罗11号);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人叫(阿姆斯特朗)。

24、第一个进入宇宙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

25、世界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是(中国)

26、我国的载人飞船是(神舟5号和神舟6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又发射成功

27、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年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28、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29、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

30、(大熊座)的明显标志是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利用大熊座能很快找到北极星。

31、(天津

四、织女星、牛郎星)三个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称为(夏季大三角)。天津四属于(天鹅座),织女星属于(天琴座),牛郎星属于(天鹰座)。

32、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33、(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34、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厨余垃圾:剩余饭菜、果皮和蔬菜茎叶等厨房垃圾。

可回收垃圾:各种金属、纸、塑料、玻璃、橡胶、布等制品。

有害垃圾:废电池、废日光灯、废水银温度计、注射器、过期药品。

其他垃圾: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

35、(重新使用)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36、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两种。

37、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

38、(垃圾分类、分装)是垃圾回收利用的前提。

39、污水的处理包括三步:初步处理(物理方法)、再处理(生物方法)、追加处理(化学方法)

40、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4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建立了保护区。

42、《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43、《北京宣言》强调:我们确保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二、判断题。

1、生活中的垃圾都是无用的,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2、北斗七星离我们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3、月相变化是在月亮绕地球公转的过程形成的.(√)

4、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公认为是陨石的撞击形成的.√)

5、垃圾被填埋了对人类的危害也就不存在了。(×)

6、日食和月食都有全食、偏食和环食三种形式。√)

7、圆柱形透明体的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8、八大行星都分别有自己的卫星。(×)

9、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处在膨胀之中。(√)

10、恒星不会消亡,太阳也不会消亡。(×)

三、选择题。

1、发生日食时,地球、太阳、月球三个天体排列正确的是(B)

A、月球、地球、太阳。B、地球、月球、太阳 C、地球、太阳、月球

2、发生月食时,地球、太阳、月球三个天体排列正确的是(A)

A、月球、地球、太阳。B、地球、月球、太阳 C、地球、太阳、月球

3、填埋场在填垃圾后,可以在上面(C、D)

A、种植庄稼 B、建筑房屋 C、修建公园 D、修建体育场

4、银河系大约由(C)亿到(D)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A)万光年。

A、10 B、100 C、1000 D、20005、(B)星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北斗七星是(A)星座的明显标志。

A、大熊座 B、小熊座 C、狮子座

6、发生的流星雨特别有名的星座是(C)

8、下列天体,(A)离地球最近

A、月球 B、太阳 C、金星

7、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的人是(D)。A、大熊座 B、小熊座 C、狮子座 D、猎犬座 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加加林 D、罗伯特•胡克

9、(C)地形的最大特点就是颁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A、太阳 B、地球 C、月球

11、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B)

A、巴斯德 B、列方虎克 C、罗伯特•胡克

13、银河系的直径有(B)万光年。

A、120 B、10 C、100

10、下列工具中,有放大图像功能的是(C)A、汽车的后视镜 B、近视镜 C、装水的烧瓶

12、(B)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A、月球 B、太阳 C、火星

第五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用________________观察昆虫的生活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2.________________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最早制成的。用它第一次看见了血液在毛细血管里的流动。

3.馒头和面包内部疏松多孔,吃起来口感很好。这是蒸馒头或烤面包之前,生面团中糅入________才会有的。

4.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等。5.目前书籍绕太阳公转的行星有________、________、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________________。

7.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成功,首位航天员是________,随后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两位航天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8.你

中的月

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貌相。

9.在太阳系中________________离太阳最近,________________离太阳最远。10.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11.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我们经历许多探究过程,科学探究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银河,我国民间俗称“天河”,它是由许许多多的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一个银河系。13.所有关于恐龙的知识都是源于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研究。14.收发电报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小时,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大小,用()可以看见它们的肢体。A.眼睛B.放大镜C.显微镜

2.第一个发明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A.列文虎克B.罗伯特虎克 C.达尔文

3.下列物质不是晶体的是()。A.食盐 B.金刚石 C.玻璃 4.月球地形最大的特征是由许多不同的()组成。A.山脉 B.环行山 C.正规则的山

5.电报之父萨米埃尔莫尔斯是()。A.美国人B.英国人C.意大利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微生物对人类并不都是有害的。()

2.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49。()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看到的光是它反射的太阳光。()4.行星距太阳越远,运行周期越短。()

5.农历初一到十五,月相的变化由小到大,由扁到圆。()6.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亲眼看到的一定是事实。()7.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遗骸或遗迹。()8.放大镜是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四、思维拓展题。(共24分)

1.据2003年人民网消息:现在北京每天要产生生活垃圾8700吨,如果按4吨的卡车计算,每天要运出2175卡车城市垃圾。对此消息,谈一谈你的看法。(5分)

2.我们生存的环境面临许多问题,如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土地荒漠化、温室效应等等。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谈一谈你的环保行动计划。(6分)

3.根据实验请你推测环行山的形成。(5分)

4.简述月食形成的原因。(5分)

5.说一说你在学习中获得信息的方法有哪些?(4分)

下载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教学班4个。我担任这四个教学班的科学课教学。他们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自然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杨运明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之二)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之二) 实验二 实验内容:铁片和铁锈的比较 实验仪器:铁片、铁锈、铁锤、电池、小灯泡、导线。 实验方法步骤: 1、观察铁片和铁锈的颜色。 2、用铁锤敲打铁......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之三)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之三)实验三 实验内容:白糖的变化 实验仪器:小勺、蜡烛、火柴。 实验方法步骤: 1、取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动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 2、加热持续大约5分钟......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之一)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之一) 实验一 实验内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镊子、洋葱、小刀。 实验步骤: 1、把洋葱用小刀切开,撕下洋葱表皮把它放在载玻片上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宇宙 第四课日食和月食 我上课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第四课时《日食和月食》。我对本节课进行了仔细地分析和设计。 1.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