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法适用新理论人本说论文(5篇可选)

时间:2020-02-22 05:0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国法适用新理论人本说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国法适用新理论人本说论文》。

第一篇:外国法适用新理论人本说论文

一、引言

从14 世纪国际私法诞生时起,各个时期、不同国家的学者对“为什么要适用外国法”这一国际私法理论的中心问题给予了不同的解答,与之相对应的国际私法理论相继以“法则区别说”、“国际礼让说”、“法律关系本座说”、“本地法说”、“政府利益分析说”等多种学说形式出现,它们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回答在处理国际私法关系时适用外国法的问题。在国际私法的发展进程中,外国法究竟属于何种法律属性,在不同的时期曾有过截然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外国法究竟是“法律”抑或“事实”之辩,曾长期困扰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学者。21 世纪以来,国际私法已然进入一个“后现代国际私法”时期,现代化已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当务之急和共同目标。

在全球化进程中,适用外国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一国发展国际经济交往的客观需要。国际私法的产生初衷就是为了适用外法域法,承认外国法效力是产生法律冲突的前提。否定了适用外国法,实质就是否定了整个国际私法的存在。但国际私法中又存在各种制度或方法来限制或排除外国法的适用。适用外国法与不适用外国法就好像一对矛盾共同体存在于国际私法的理论变迁史中。国际私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在西方跨国界民商事交往中得到发展和完善的,形成了从思想、理论到规则、方法的体系化制度,中国的国际私法理论受西方理论影响颇深。我国的国际私法研究在不知不觉中将西方的冲突法学思想作为了研究中国问题的前提,而忽略了本国的特色和本质。

西方冲突法中的各种学说理论对我国的相关研究构成了强大的范式作用,无形中成为我国有关研究的桎梏。中国的国际私法研究,不仅应当体现视野里的中国,还应当体现方法上的中国、立场上的中国。导引文化认同,强调中国立场,将使中国的国际私法研究更为关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基点与姿态,在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上更为自觉地联系国际法实践的最新进展,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扭转追随外国学者视域而缺乏自创研究焦点的跟进态势,实现与其他国家国际私法研究的平等交流。“为何适用外国法”与“如何适用外国法”是国际私法历史发展中最重要的两个理论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为何适用外国法”这一国际私法基本理论问题。

二、外国法适用的理论变迁

国际经济发展的变迁深刻地影响着国际民商事关系的调整,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促使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发生更为频繁。国家之间的文明碰撞、价值竞争以及法律冲突变得日益激烈,国际私法理论也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演进。一国法院为什么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和适用外国法,是国际私法的核心问题。国际私法历史上的各种学说一直都在探寻这一理论核心。

(一)传统外国法适用理论。在13 世纪的意大利北部,被誉为“国际私法之父”的巴托鲁斯吸收并融合了先辈们的学说理论,提出了“法则区别说”,创造了将法则区分为物法、人法的学说,有关人的身份和能力以及动产的纠纷适用属人法则,不动产的纠纷适用属物法则。巴托鲁斯最大的贡献是摆脱了前辈学者们单纯讨论法律选择的思路,提出城邦法则的域外效力问题,该问题也成为国际私法理论无法回避的一个基本问题。巴托鲁斯将城邦法则分为许可性规则、禁止性规则、惩罚性法则三类,针对三类法则的具体情形阐述不同法则的空间效力范围。他认为,城邦法则一般没有域外效力,除以下特殊情形:针对财产的禁止性法则、善意禁止的城邦法则或习惯、涉及诉讼程序的惩罚等。但现实生活中的法则却没有纯粹的人法、物法的区分,这种缺乏客观依据的法则区分方法饱受诟病,后世也常以“英格兰继承案”对其方法论进行批判。然而,瑕不掩瑜,其国际私法开拓者的地位也无人撼动。“法则区别说”首次站在双边的立场上研究法律的适用问题,它试图圆满地回答为什么要适用外国法,使其具有国际性;纠正了绝对属地主义,试图提供一些普遍适用的原则,使之具有普遍性。以杜摩兰和达让特莱为代表的法兰西学者在承继巴托鲁斯学说的同时,发展出特定时空下的本国“法则区别说”。杜摩兰作为新兴商人阶级的代表,主张扩大“人法”的适用范围并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意思自治”原则。

而同一时代的达让特莱却站在杜摩兰的对立面,极力推崇一种具有封建割据性的地方自治,以扩大物法的适用,并在人法和物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混合法”。这就使得本应具有国际性的冲突法则又笼罩上了严格属地主义的阴霾。格劳秀斯发表的《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家主权”这个现代国际法上的基本概念。其后,以国家主权为依托的“国家礼让说”应运而生。荷兰学派最杰出的代表胡伯提出著名的胡伯三原则,其中前两项国际公法的原则实际上是为了论证第三项国家礼让原则。这表明在国际公法主权观念的影响下,当时的荷兰对外需要维护自己的独立、对内需要控制地方封建势力分裂的倾向,国际私法在性质上出现了从普遍主义到特殊主义的倒退。但“国家礼让说”包含了前人思想中不曾有的进步因素,即把适用外国法这一问题上升到国家关系和国家利益的层面上,并第一次以理论的形式回答了为什么要适用外国法的问题。它首次从主权者为什么要承认外国法的域外效力这一命题出发,阐释了主权者适用外国法的根本原因,从而开启了“外国法适用”的理论关注。

三、结语

从国际私法诞生时起,西方各种学说就垄断了国际私法的理论发展。中国的国际私法理论受西方学说的影响颇深,国内学者更多关注的是对国外各种理论学说的引进或评述,而国外学者更多研究的是国际私法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笔者认为中国的国际私法研究,不仅应当体现视野里的创新,还应当体现在方法的创新上,从而扭转追随外国学者视域而缺乏自主创新的研究态势,这有助于形成中国国际私法的独特话语体系,实现与其他国家国际私法研究的平等交流。

第二篇:天堂伞ERP新理论论文

ERP新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

ERP新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 [摘要]

企业内部控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在企业中的应用,给内部控制体系带来了若干冲击和推动。文章以天堂伞企业有限公司为例,介绍其在采购与付款流程控制上的成功经验,并对其采购与付款的内部控制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

ERP新环境;内部控制;采购与付款业务

[正文]

一、ERP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一)ERP的核心思想

ERP是由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所谓EB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20世纪90年代,ERP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接过了它的前身MRPⅡ手中的接力棒并扩展了MBPⅡ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突破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融合了企业管理的先进思想与信息产业的最新成果,创造了“管理+IT”的奇迹。ERP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它还是一种管理思想。因为信息技术只能是一种手段,其本身不会创造任何东西,更不能变革企业管理。

(二)ERP的特点分析

ERP的特点有:一是使组织的主要业务流程集成化和自动化;二是在整个企业组织内共享数据和业务活动结果;三是在实时新环境下产生和获取数据。从管理思想而言,ERP系统包含了JIT(准时生产)、SCM(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等理论。从管理的范围而言,ERP包含了会计、财务、生产、产品质量、销售、库存和人力资源等模块。一方面,它既可对企业内部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维护、财务、成本控制、决策支持、人力资源等有效地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它又可以通过SCM模块加强企业与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合作。这种全方位的管理模式,从范围和深度上为企业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从适用性上看,ERP的使用范围由原先的制造业扩展到高科技、航空与国防、钢铁冶金、零售业、金融服务、消费品、医疗卫生、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教育产业等新领域。

二、ERP新环境下采购及付款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一)ERP新环境下,采购及付款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目标是:

1、保证采购物料能及时满足生产或销售需要;

2、保证采购活动的合法性和经济性;

3、保证付款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4、保证采购过程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分析和处理异常状况。

(二)在ERP新环境下,内控体系运行的原则

1、职责分离、互相牵制,对不相容的管理或业务岗位进行严格分离和合适授权;

2、根据ERP的特点,保证系统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三、ERP在我国实施现状分析

ERP在我国的应用已有多年的历史,先期应用主要立足于传统机械制造企业内的引进。当时主要是MRP的试验应用,由于ERP管理软件和计算机技术尚待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尚处在起步阶段,企业管理思想落后,市场竞争新环境还未形成,应用效果并不太理想。近期随着国家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确立、国内软件企业的推动、国际竞争的加剧,在我国掀起了应用ERP的高潮。

资料显示,我国目前企业实施ERP的动机具有多样性:约70%的企业选择ERP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0%的企业是为了规范企业管理行为和提高企业管理思维;5%的企业为提高企业员工士气;还有5%的企业仅仅为提高企业形象。然而,ERP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让人想碰又不敢贸然伸手,目前ERP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并不乐观。在过去的10多年中,我国企业投向ERP(包括MR-PⅡ)的80多亿元资金有80%左右不见成效。为什么企业使用的ERP失败率如此之高?最主要的原因是ERP系统的导入对企业传统营运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冲击是根本上的、全方位的、深层次的。ERP的实施绝不只是一项计算机工程,而是涉及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理念更新的艰巨的管理工程。据调查资料显示,90%以上的“企业当家人”均坦言从未预料到ERP项目的引进竟会给企业原有的管理体系带来如此大的冲击和挑战。决策层思想上准备不足,员工培训跟不上,管理观念没有及时转变,组织与管理模式没有及时调整,ERP项目尚未实施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隐患。决策人引进ERP的初衷是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但当发现ERP的引入会对企业既定的管理体系和利益结构产生冲击,尤其是当ERP管理触动某些核心人物的利益而遭到各种阻挠和抵触时,决策人要么缺乏应对的心理和准备,要么因种种利害关系的平衡而不得不将ERP闲置在一旁,不了了之。耗资巨大的ERP系统成了“聋子耳朵”或“面子工程”。这种现象在大型企业尤为突出。大型企业组织机构复杂,管理层次较多,因而改革的难度就更大。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中小企业实施ERP项目的相对较少,且中小企业中制造企业所占比重较高。

四、以天堂伞企业有限公司为例对其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进行分析

天堂伞企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各种广告伞、礼品伞、晴雨伞、沙滩伞等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造。该企业集团实行集权管理,由集团总部集中管理全公司的采购、生产、销售、资金。集团为了改善经营管理,于2004年上了SAP的ERP系统,采用了财务、成本控制、销售管理、物料管理这四个模块,从而使企业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管理增值。因此,本文以天堂伞企业有限公司为例,介绍其在采购与付款流程控制上的成功经验,并对其采购与付款的内部控制设计提出几点建议。

(一)天堂伞企业有限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流程分析

就采购与付款环节而言,该集团将采购中心分为三个部门:开发部、业务部和综合部。开发部负责新原料、新供应商及供应商的评估管理;业务部负责订单的分配(在采购平台上进行竞价、招投标来分配订单)、订单跟踪到货及采购合同的签订;综合部负责订单制定、请购单初审及付款请款。具体的业务流程及内部控制为:

1、请购

ERP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物料需求管理。在ERP系统下,只要生产排程和物料主数据正确,请购计划的分解就可实现。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的不稳定,企业的采购也不能完全依赖ERP,许多环节还需要人的管理加以解决。

按照天堂伞企业公司的特点,请购单分为三类:一般物料请购单、特殊物料请购单和部门物资请购单。一般物料请购单是根据正常的销售计划结合库存情况推导来的。特殊物料请购单是据供应商供应能力和供应价格变化、营销活动需要等产生的。这一类计划根据计财部季度销售回款计划、品牌策划部产品升级换代和促销活动规划、科研中心配方更换信息,并综合考虑产品销售状况、物料采购状况等因素制订。这一类物资需求计划对此类销售型企业而言,金额大、弹性强,与企业的战略紧密相关。该集团目前由计划配送部负责每季度和针对重大节假日召开特殊物料准备计划例会,提出特殊物料准备计划草案(以产品品种和数量形式),经与会部门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制订特殊物料准备计划,并以《会议备忘》的形式传递与会部门,上报集团CEO。对于由办公部门、固定资产需用部门提出的请购单,则由部门负责人、资产主管部门负责。所有的请购单均由综合部完成请购单的初审,并按物料进行分类、整理。

2、选择供应商

这一环节关键是要做到信息公开,评选流程的公平、公正,其中价格又是选择供应商的重要因素。在天堂伞企业有限公司,与采购有关的询比价、核价、竞价及招投标工作由采购中心业务部组织在电子采购平台上进行,采购中心主任助理和审计部对日常询比价、核价、竞价及招投标实行管理和监督。网上竞价或招投标物料价格均需采购中心主任签字确认,这种方式基本可以做到透明、公正。

同时采购中心开发部还实行了供应商定期考核的制度,以系统提供的各项指标分析表和相关检测部门提供的物料质检分析报告为主要依据。采购中心开发部设定评分标准对供应商进行评分,并输入系统,生成《供应商评估报表》,将《供应商评估报表》作为选取供应商的一个重要标准。

3、签订订购合同 采购中心业务部与供应商签订订购合同,供应商按合同规定的时间、价格供货,各种运费等费用都包含在采购合同之中。财务人员将合同资料、订购单录入ERP,订购单或合同是ERP中收货、付款的原始依据。

4、验货入库

对企业而言,验货入库关键是要保证货物的数量和质量。仓库保管员先将送货品种、数量等内容与订单所列内容进行核对,然后开具手工入库单、质检入库通知单,质检人员验货后,出具质检报告;对于合格物料,保管员将质检报告和质检入库通知单一起传递给记账员;如是固定资产,在资产管理模块中做收货;非固定资产,由财务系统中做收货。对于不合格物料,保管人员可根据质检人员的确认当场拒收。

由于集团新投资的产业暂时未上线,其业务处理相对较麻烦。对于这种情况的采购方案是由采购中心综合部在下订单后的两个工作日内将订单清单分不同工厂将数据电子邮件发给相应的产品供应中心工厂的收货人员。产品供应中心收货人员严格按照发运计划进行收货,在收货后及时在订单中对数量进行记录;每周三、五下午5点30分上传人库并匹配订单的数据给采购中心综合部,由采购中心综合部及时在系统中将入库数据与订单匹配。同时采购中心综合部在物资供应系统中进行订单匹配,并以书面形式将未完成采购申请情况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传递到计划配送部,计划配送部据此和工厂物料库存、生产需求情况制订下期采购计划(采购申请)。

5、发票校验

发票校验主要是为企业会计记账提供依据,ERP中的会计记录是自动生成的。只要基础设置正确,一般不会出现错误。由企业集团采购人员(月末)统计汇总需要开票的入库单,向供应商索要发票,然后将入库单和发票提交给财务会计部,财务会计部核对入库单、发票单据是否匹配。目前这一控制是在系统外进行的,财务人员如果发现发票不合格,则退票给采购中心综合部,采购部门应及时要求供应商重新开票。校验无误后在ERP系统中输入发票,系统自动实现应付账款的记账。同时该企业集团要求财务人员在收或退相关入库单、发票时要与采购中心相关人员办理票据的交接手续,入库单、发票等单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由财务会计部完成。

6、付款

在我国,银行系统并没有与ERP完全集成,因此完全意义上的自动付款是无法实现的。采购中心支付给供应商的货款,应先进行发票校验。发生支付业务时,先由请款部门经办人填制请款单。财务人员根据部门预算,进行审批。

银行出纳在经办付款业务时要检查手续是否齐全、请款单上的收款人名称、银行账号等项目。ERP系统中已经存在的涉及供应商、客户类的账号,银行票据系统可直接调用。并由专人负责相关信息的同步维护,银行出纳付款前应检查银行票据系统与ERP系统的账号数据已同步更新并保持一致。所有供应商、客户的账号原则上应只有一个活动账号可以使用,有关账号的变更应取得该单位书面的有效盖章确认函并经企业集团相关部门认可,不使用的账号应予以冻结。

付款经办后,付款票据交由制证会计进行记账处理。期末由指定会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落实、跟踪未达账项。

(二)天堂伞企业有限公司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风险分析与内部控制设计

在我国与上述企业类似的日化企业有很多,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类企业虽然采用了ERP,但仍然存在固有的风险,同时ERP也在不知不觉中带来了一些新的风险。

1、从请购环节来看,企业的计划依靠ERP,但是市场新环境又决定着他不能完全信赖于ERP,对特殊情况还需要高层领导和财务人员的介入。同时ERP的计划分解还需要确保物料主数据和生产排程等基础数据的准确。

2、从选择供应商环节来看,即使有电子平台,供应商的评估、选择、谈判、合同的签订等各个过程还需要用制度加以规范。ERP内供应商的资信、到货率、银行账号与供应商的评估、付款直接相关,供应商主数据也需要专人进行维护。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财务处采购会计要对采购文件中的各因素进行最终审查,确认其符合规定后方能支付预付款;如果是采购结束后才支付款项,采购会计必须参与采购计划的审核和付款计划的签订。在这点上,该企业集团财务人员在合同签订中的付款审核与监督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若采购部门的付款计划与财务预算不符,企业可能会发生现金危机。

3、从验货入库来看,实现了收货员、验货员与记账员的分离,可以有效防止可能发生的舞弊。在ERP内部,相关的采购单也会进行自动检查,当差异超过了预先设置的容许界限时(即有关的交货日期和数量)将会被拒收。只有实现了不相容职责分离,这一环节的风险才会降低。

4、从发票检验来看,发票是企业付款的依据,ERP会自动根据发票生成应付记录。该公司由财务人员在系统外进行入库单与发票的匹配,然后输入系统。这一步骤也可以设置在系统内,在财务会计过账环节加以控制即当发票与订单一致时才能过账,每个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灵活设置。

5、到达付款时点时,供应商会主动催款,企业也可在系统内设置预警。该公司设立请款控制,由财务人员对部门预算和付款要求核实后给予批准。出纳依据ERP中的供应商信息,银行转账付款或签发票据。这里供应商账号信息的维护又成为了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会计人员依据付款单制单,为了确保业务的准确。建立企业银行间、企业供应商间的对账机制也是很有必要的。

五、ERP新环境下采购及付款的关键控制点

由上分析可看出,ERP系统新环境下的采购和付款环节,应该设置以下关键控制点:

(1)授权:可以接触采购流程的每一个人员均需要根据内控要求设定其对ERP系统的操作权限;候选供应商信息的录入须得到对数据库的操作授权;订单输入后的修改必须得到操作授权;财务部门对关键数据或凭证的业务操作应该由具有相应职责和权限的人员进行;

(2)审批:手工请购单必须得到审批核准;实体付款必须得到审核批准;

(3)验收:验收部门须严格按照订单和质量标准验收所收物料;

(4)监控:各部门管理人员应随时监控系统运行情况,收到ERP系统自动发出的错误报告或异常情况信息应该及时处理。

六、小结

ERP系统的网络应用结构可以方便地实现各个不同业务模块之间信息的即时传递,可以使企业的内控体系实时反映运营状况。ERP网络新环境的这个特点,具备了实时控制的思想,针对各个关键控制点设定的实时控制手段使企业从传统的发现问题、事后补救,发展成在业务运行中进行的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网络新环境自身的安全性也同样脆弱,任何对企业内部网络系统的破坏都可能会给企业的运作带来严重后果。企业在网络安全上会面临各种控制难题,需要制订相应的措施来进行防范。

总之,ERP系统在企业的应用将会对其内部控制体系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ERP的应用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软件系统及其网络的使用,还应该配合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优化,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特别是内部控制体系质量的提升才能体现其应用价值。企业内控体系的设计和实施都必须根据ERP新环境的变化进行各种调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新新环境下内控体系设计和实施的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ERP项目实施的成败。在ERP新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仍然将是企业管理活动关注的焦点,是企业创造价值、实现效益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控,革扬《MRPⅡ/ERP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09

2、《企业资源计划》(第3版),广东经济出版社,ISBN978-7-80728-206-8

3、柳中冈著作《ERP、MRP管理技术》,深圳出版社,1998,02

4、罗鸿,ERP原理设计与实施,第三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2

5、陈启申 《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2

第三篇: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论文

一、人本教育理论的概述

对于人本教育理论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是人本主义哲学和现象学,因此,对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其本质在于人本主义哲学和现象学。人本主义哲学认为,人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人可以在各种物质存在的基础上创造出意义,从而体现出个体存在的价值;现象学注重的是通过对人的知觉进行客观描述,从而将意识的本质揭示出来,现象学对个体的内在感受研究比较深入,而人本主义心理学正是借助于现象学对个体内在感受的研究,来实现对个体内心世界进行研究。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他认为人的需求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层次的,当人在满足低层次的需求后,就会将需求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以此类推,直到个体的自我价值完全实现。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1.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原则

在进行高中对教学设计时,教师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对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其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认知基础、兴趣爱好等进行深入分许,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差异性、层次性的教学目标,以此保证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2)情感性原则,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人是具有需求的,这样才促使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对于人的需求主要有生理需求、归属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等,其中情感需求是人的一种心理高层次需求,人只有满足了情感需求,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学习、生活,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学生的情感需求进行分析,给学生更多的情感关怀,以此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

(3)可操作性原则,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教学设计是连接理论教育和教育实践的关键,是教学活动的指南针,只有保证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才能保证高中地理教师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时,应该明确教学目标、贴切学生实际,并保证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2.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面进行。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整个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会对地理教学方向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做好教学目标设计工作十分重要。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该保证其科学性、规范性,同时还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对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提倡要达到“知情统一”的教育目的,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还应该考虑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例如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的“锋与天气”这一节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做出如下定位。

“锋与天气”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陈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可以简单的利用简易图,并将锋的形成、类型描述出来;

2)学生能阅读、分析天气图,能对锋面引起的天气变化进行解释;

3)学生能根据案例,将灾害性天气寒潮的形成以及寒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描述出来。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能在阅读、绘制锋面图的过程中,将天气变化解释出来;

2)学生能在观看南方地区雪灾视频,通过讨论分析出寒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生能根据实际案例分析出某一气象灾害对人类造成危害,能深刻认识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2)学生能说明天气变化对人类带来的影响,并且学生的减灾意识会得到提高,同时还能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关键在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提出,教育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因此,教育应该尊重个体的真实性,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结合教学目标,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用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注重观察身边的生活情况,注意收集身边的地理现象,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这样才能增强地理教学的生动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注意所选的教学内容能培养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对于地理是一门人文气息很强的学科,同时地理学科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有天地日月、自然人文,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深入挖掘地理情感,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情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总结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将其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中,能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视角开展教学设计,以此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的理论以及实践论文

1、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的理论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较为鲜明特色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是医院在实践中形成的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从一定意义上说,医院的“文化力”就是推动力、导向力和凝聚力,能促进医院医德医风的提高,进而提高医院的美誉度和信誉度,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医院的发展。简单来讲,医院文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医院的核心文化。她是医院文化的主导,是推动医院文化建设的动力,起到了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医疗业务紧密结合的作用,还起到促进医院管理,尤其是“软件”管理的作用。

二是救死扶伤的文化。首先医务人员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应把自己和病人同等对待,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其次应对病人一视同仁,不因病人的身份、经济关系等原因而导致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治疗策略上的差别。尊重生命、尊重人的健康权利的同时还应尊重病人的人格。

三是时刻冷静的文化。医院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机构,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危、急、重的病人,此时如果手忙脚乱,势必会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医院在长久的发展中,形成了冷静的文化,所有的医生、护士及相关人员,都能够冷静地面对患者,并冷静应对各种突发卫生事件,这样才能保证医院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

2、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的实践

2.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对于现阶段的医院管理而言,我国的医院管理,或多或少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医患冲突、护患矛盾,以及各种管理上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倘若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在客观上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甚至会产生道德上的舆论压力。为此,通过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的实践,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并落实有效的处理对策。本文认为,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的实践,首先应该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那就是救死扶伤,对所有的患者都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的疾病肆虐,对患者造成了很严重的生理伤害和心理伤害,医院的所有医生,都要对患者负责,从患者入院治疗开始,就应该与其积极沟通,实施有效的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第二,医院所有的护士也要树立共同目标,那就是协同医生完成相关的医疗工作,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为患者的康复以及医院的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帮助。护士作为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的发展。第三,医院其他工作人员也要树立共同目标,那就是积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尽量克服客观上的影响因素,为医疗工作、护理工作、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基础和保障,实现医院管理的良性循环。

2.2培育和弘扬医院精神

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积极的培育和弘扬医院精神,通过主观上的努力,实现更加积极的工作结果,减少医患冲突、护患矛盾,实现医院医疗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更大进步。本文认为,对医院而言,崇高的医院精神能够增强医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发挥群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形成“医院命运共同体”。对社会来说,医院精神这面旗帜,能够充分显示医院的良好形象,创造良好的社会信誉,赢得广大患者的信赖。就本院而言,“团结、奉献、优质、开拓”的院训精神,是医院人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共同培育出来的精神文明之花,是推动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巨大动力。由此可见,培育和弘扬医院精神,是实践工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取得积极的管理成果,还能够促进医务人员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工作。另一方面,长期培育和弘扬医院精神,可及时消除医务人员的各种负面情绪,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

2.3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从我国医院发展史来看,部分医院并没有积极的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个别医生收取患者的“红包”,甚至根据“红包”的大小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态度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对医院而言是一种非常耻辱的行为。同时,对后续的医患纠纷处理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的实践要求,是今后医院发展的重点方向。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要继续提升。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可尝试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医院的办院方针。即“技术兴院,服务立院,人才固院,文化强院、依法治院”,并随着时代发展,赋予新的诠释。二是牢固树立医院的质量观。

2.4创建“学习型”医院

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其文化与人本管理的实践,仅仅依靠上述三项工作是不够的,还应积极的创建“学习型”医院。目前,我国的疾病流行局面堪忧,与传染性疾病并列出现在我们面前。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疾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给医疗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今后,要想进一步解决医院面对的各种问题,应积极开展学习教育。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活动,鼓励医务人员大力引进新技术、拓展新项目,为患者和日常的治疗提供更便利的医疗服务。通过举办全院性优质服务培训,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倡导微笑服务,注重沟通技巧,实施“人性化”服务等措施,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3、总结

本文对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的理论及实践展开讨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很多医院在文化和人本管理的实践上,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理论上的研究也很少,导致医院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了较多的阻碍。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大部分医院,都能自主做到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的积极实践,努力改善自身的不足,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近几年来,面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向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国内不少医疗机构先后提“以病人为中心”或“以人为本”的医疗工作模式与举措。许多医院的实践表明,这种医疗管理方式不仅大大地改善了病人的就诊就医条件,减少了病人就医中的不便与困难,而且增进了医患间情感交流,使医患关系变得有“人情味”,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率显着提。在今后的工作中,相信医院能够在文化、人本管理的实践上,取得更加积极的成果,促进医疗卫生行业不断进步。

第五篇:声乐学科理论的新探索教育论文

传统的歌唱技术理论与方法,大多建筑在经验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验式教学愈来愈显现出它的局限与弊端。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授刘九思吸收嗓音科学的新成果,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提出了以发声器官“五大机能运动”为核心的新发声理论和“心象—机能”新发声训练法,笔者认为它是声乐学科理论的新探索、新发现,希望能引起声乐同行对声乐学科理论更多的思考。

一、“五大机能运动”的歌唱发声理论的科学性

美声学派从诞生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其间,歌唱发声的训练方法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特别是西班牙声乐家、声乐理论家玛努埃尔·加尔西亚发明喉头镜以来,许多人都在探索歌唱发声的科学理论和新方法,“生理—心理结合训练”的“找感觉”“找位置”的训练方法,逐渐成为声乐教师主要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从本质上并没有脱离“经验主义”的窠臼。由于人们对歌唱发声的全貌没有科学、明确的认识,也因每个人发声感觉的不同,而造成这种训练方法在使用上的差异,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如“声音的支点在胸口”“声音的支点在小腹”“声音的支点在后腰”“声音位置在眉心”“声音位置在面罩”“高音的位置在脑后”等,甚至出现门派之争,什么“前面唱法”“后面唱法”“关闭唱法”“咽音唱法”等。更有甚者把感觉当机能、把感觉当成终极目的,颠倒了感觉与机能的正确关系。声乐学科迫切需要建构具有学理价值并能切实、有效地指导歌唱实践的、科学的发声理论。

“五大机能运动”理论把发声器官正确的机能运动概括为“喉头、声带主动激起音头”“气息均匀输送控制音长”“声带改变机制调节音高”“声道伸展调节母音音色”“喉口收缩调节高频音色”。同时指出“五大机能”不仅每一机能要正确运动,相互之间还须协调配合才能发出正确、优质的歌唱声音。笔者认为它较全面、科学地揭示了歌唱发声的运动规律。

长期以来我们坚信和使用的都是“气息主动冲击声带,声带被动振动发声”的理论,刘教授一反传统观念,提出了喉头、声带主动向下激起音头,气息与其配合的观点,是大胆的、新颖的。他认为,每个音符在演唱时,都应包含两部分:音符开始的瞬间为音头,音头之后的部分为音长。因此,每发一个音包含两个机能运动,即喉头声带主动激起音头后应迅速放松,转为气息的输送,靠声带肌弹力与“贝努力效应”共同作用控制音长。在一个接一个音符的演唱中,两种机能运动就应这样正确地交替进行。传统的“气息主动,声带被动”说由于强调气息的主动冲击,容易形成声带的超负荷及用不科学的“逼迫性”呼吸歌唱,而“喉头、声带主动激起音头”,发音的主动权在喉头、声带一方,呼气只与之配合即可,这样一来声带闭合的肌肉与牵拉喉头向下的一组肌肉容易找到与气息力度的平衡关系,获得理想的音头力点。当喉头、声带主动激起音头后迅速放松,又能使均匀输送的气息在通过闭合的声带时,获得最佳的声带振动。这样发出的声音,不仅轻松、响亮,而且具有颗粒性特点。因此,这是最理想、最科学的发音机能运动状态。这样,一来可很好地消除长期以来的关于呼吸与发音方法的争论;二来解决了学生在歌唱时,由于气与声协调配合不当而造成的气僵、气冲、漏气、喉音、晃音、鼻音、挤卡音等一系列关于呼吸和发音的问题。

其实,许多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都在实践中发现了声带主动激起发音的现象。声乐教育家王福增的“喉头向下挡气吐字发音法”、民族声乐教授金铁霖“喉下贴字”说、吴其辉歌唱家“声带憋住”的观点等等,都与刘教授的观点略有相似之处,但由于“气息主动”学说的根深蒂固,限制了人们在理论上的深入探讨,刘教授强调并提出“喉头、声带主动激起音头”“气息均匀输送控制音长”的机能运动,笔者认为是较真实、全面地揭示了歌唱时气息与声带作用,以及声带振动发音的运动规律。

换声的技术目标是自如、正确、无痕迹地转换声区,使各声区声音均匀、统一。如何磨平“换声点”,使声区顺利转换而无痕迹,音域能高能低,音色均匀统一,这是歌唱者梦寐以求的。传统的“换声法”有“母音转换”法、“关闭”法、“掩盖”法等等,主要强调共鸣调节的作用。单纯地调节共鸣并不能真正解决声区转换和统一的根本问题。因此刘教授特别强调声带的机制转换和声道与喉口做动态的调节来完成换声的技术。他训练学生时,随时启发学生的“心象”,让学生做声带、声道与喉口机能的动态调节,特别是在不同的声区里转换了声带的机制,“声带改变机制调节音高”“声道伸展调节母音音色”“喉口收缩调节高频音色”,使声区的转换变得十分容易,并得到统一的声音。笔者通过亲自体验感觉这样的换声技术易学好懂。

二、“心象——机能”发声训练法的实效性

刘教授“五大机能运动”理论构建下的“心象——机能”训练法,也叫“圈、点、线”训练法。即运用“圈、点、线”的心象调节发声机能。“圈”是调节喉咙打开的心象;“点”是调节喉头、声带主动激起音头,声带转换机制及收缩喉口的心象;“线”是调节气息输送控制音长的心象。刘教授归纳了训练的十个要求:(1)“圈”要开,(2)“圈”要松,(3)“圈”要变,(4)点着唱,(5)“点”要深,(6)“点”要小,(7)“点”要变,(8)“线”要细,(9)“线”要松,(10)“线”要动。用这十个要求可调节“五大机能”每一机能的正确运动。在训练“圈”“点”“线”三者配合练习中,刘教授又总结了十个训练要领:(1)“圈”大“点”小,(2)“圈”扩“点”缩,(3)开“圈”点“点”,(4)“点”要点在“圆”的圆心上,(5)“点”变“线”“线”接“点”反复进行,(6)“点”用力“线”放松交替进行,(7)保持“点”多小、“线”多细,(8)迅速点“点”、迅速放松,(9)“点”“线”永远包在“圈”里,(10)开“圈”、点“点”、拉“线”。这十个训练要领形象具体地调节了正确运动着的“五大机能”是如何相互协调配合的。

按照上述十个要求和十个要领训练学生,容易获得发声器官“五大机能”正确而协调的运动状态。因此,这样的训练进展快、质量好,而且不易出现反复,成绩比较稳定。同时,“心象—机能”训练法能够充分挖掘人的歌唱潜能、发展人的歌唱能力。例如:声带属于不随意肌,不易感受,更不易调控。“心象—机能”训练法可通过心象来调节声带的机制,并使之自如转换。一般说,声带要做边缘振动,并不断减少振动面积才能扩展高音,但学生却很难掌握。刘教授在训练女声唱高音时,常要求学生发出像鸡一样的鸣叫声。这样学生就很轻松地掌握了唱高音时声带做局部振动的高难动作。再如,喉头、声带主动向下激起的动作,一般人是无感觉的,即使动作做对了,往往自己也无感知。刘教授通过让学生做点“点”练习,很快能让学生找到感觉,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喉头、声带主动向下激起就可变成有意识的动作。然后再通过“我开‘圈’、他点‘点’”的训练提示,使打开喉咙和声带主动激起的动作成为两个相互不干扰的独立运动,经过反复练习使这种正确的发声状态成为下意识的行为,使活的歌唱乐器在不断的调节中高效运行。这种训练的优点是:歌唱肌体调节技术变成了下意识的行动,避免了歌唱者肌肉的紧张,歌唱发声的一切肌肉行为成为自然协调的下意识的行为。“心象—机能”训练法能够用“心象”调动“机能”,使歌者达到激情歌唱的最高境界。

三、声乐集体训练课的可行性

每个人的发声毛病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声乐教学只能上一对一小课。已有的集体课达不到教学的质量,较多流于形式。刘教授以自己的科学理论和实践,做出了有力的回答——以集体练声为特点的声乐集体训练课是完全可行的。他提出的“五大机能运动”的歌唱发声理论,抓住了歌唱发声的共性规律。用刘教授“五大机能”理论来看每个被训练的对象,各式各样的发声毛病和问题,并不是“千人千面”没有规律可循,实际上都是围绕“五大机能”运动所出现的。有的学生的发声是表现为某几个机能运动正确,并且相互配合得当,可谓“足”。而另外的机能运动的不正确,或配合不当,表现为“缺”。虽然每个学生“足”“缺”不一,问题的轻重不等,但万变不离其宗,要想发出高标准的正确的歌唱声音,都必须使“五大机能”全部正确而协调地运动。刘教授抓住了歌唱发声的运动本质、基本规律,亦即抓住了歌唱发声的主要矛盾、关键问题。“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刘教授通过精选出的、相互具有有机关系的“心象”,主动地、全面地、正确地去调节“五大机能”的运动,使学生“足”得以扬,“缺”得以补,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心象——机能”发声训练法的基本原理,在于”心象”为调节“机能”服务这一关键,可以说是“治本”的训练方法。他运用“心象”使集体练声的学生,逐步做到每一个机能状态正确,并且,不断提高学生对发声器官的主动调节能力、支配控制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他通过声乐集体课训练出来的学生歌唱能力强、歌唱水平普遍保持了较高水准的整齐,这是非常难得的。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和期中考试的观摩客观地认为:“心象——机能”发声训练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声乐集体课质量与效率的统一。

教学改革的真正力量、改革的智慧在一线教师。刘九思教授“五大机能运动”的歌唱理论,可以说是声乐学科理论的新探索、新发现,有理论、有方法、有手段、有效果。笔者相信“五大机能运动”的歌唱理论,将有助于我国声乐学科理论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九思.走向科学的歌唱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第77页—88页.[2]王福增.声乐教学笔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第7页—22页.[3]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第5页.

下载外国法适用新理论人本说论文(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国法适用新理论人本说论文(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