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当前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境外疫情暴发增长态势仍在持续,疫情全球大流行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随着冬春季来临,境外疫情再度高发,国内散发、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新冠肺炎与流感、腹泻、手足口病等其他传染病疫情交织叠加,疫情防控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为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补齐防控短板,切实做好应对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中央、省、市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结合全区实际并针对风险隐患环节,就做实冬春季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增强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思想上紧起来,工作上动起来,措施上实起来,纪律上严起来,坚持严防死守的态度不变,坚持现有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不变,坚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不变,慎终如始抓紧抓细抓实各项常态化防控举措,对防控漏洞再排查、防控重点再加固、防控要求再落实,同步跟进整改,补齐防控短板,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决策部署,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守住今冬明春防控的关键时期,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组织机构和部门职责
(一)组织机构
1.应急领导小组
成立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指挥突发疫情防控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组长由☆☆☆担任,第一副组长由分管疫情防控工作的☆☆☆担任,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成员☆☆☆、☆☆☆、☆☆☆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2.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防疫办,卫健委分管疫情防控工作的副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承担突发疫情防控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预案的制定、修改,协调,同时指导、督查辖区单位应急处理准备和应急措施的落实,通报疫情和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情况。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疫情控制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成员由各街道(乡镇)及区党政办、公安局、城管局、交通局、财政局、工商局、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等相关人员组成,分别承担联络协调、情况调查、现场控制、扩散预防、医疗救治和后勤保障等项工作。
各街道、乡镇要细化分工,相应成立临时现场指挥和应急处置工作队,负责应急处置相关工作。
(二)工作职责
冬春疫情防控应急工作要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1.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辖区内突发疫情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2)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做好职责范围内和领导小组临时交办的工作。
2.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组织开展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护与防病工作。
(2)负责建立相关人员、物资、技术等保障机制,统一调配。
(3)协调有关部门及其他单位的关系,保证在上级业务部门和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高效、有序地进行卫生救护与防病工作。
(4)向上级业务部门和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及时汇报有关信息,与区政府有关部门交流信息。
(5)起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护与防病的工作方案及有关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6)督促建立突发事件医疗救护与防病的信息交流网络,保证信息畅通。
(7)组织人员培训、物资储备、后勤保障、社会动员等相关工作。
(8)负责与新闻单位沟通,使各新闻媒体能够主动配合疫情防控的宣传工作。
3.临时现场指挥部职责
(1)临时现场指挥部是临时组织,要服从街道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协调人员和物资做好现场的应急工作。
(2)负责事发现场所在区域外急救药品、器材、后勤物资、人员的统一调配。
(3)对现场处置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评价。
(4)及时向街道(乡镇)应急领导小组和上级领导机构反馈信息,根据事态发展和要求提出调整现场工作策略的建议。
4.应急处置工作队职责
(1)应急处置工作队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置。
(2)建立由分管疫情防控工作的☆☆☆任组长,各街道(乡镇)党政办、卫生服务中心、城管、派出所等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医生、护士3-5名、派出所警察2-3名、救护车1辆、城管队员5名、社区干部组成的应急处置救护队伍,由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调度指挥,联络员为公共事业办负责同志。应急救护队负责病人的急救工作,器械、设备由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提供。定期检查、更换,确保应急需要。
(3)协助疾控机构做好病人的隔离、医学观察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和疾控机构的要求,指导进行居家观察等工作;对需要进行隔离的居民、外来人员及外出返回人员,配合疾控中心实施家庭隔离观察或集中隔离观察。
三、常态化应对工作措施
按照“严防输入、阻断传播、精准救治”总体防控策略,强化联防联控、居家隔离管控,落实密切接触者跟踪管理、人群聚集限制等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措施,严防新增输入病例。
(一)人员排查管控措施
1.加强入区关口把控。机场、火车站、客运站等入区关口要严格落实凭“防疫健康信息码”无异常信息或各省(市、区)“健康码”绿码通行的便民措施。坚持消毒通风、进出人员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和查验绿码工作,市卫生健康委统筹调度医技力量支援重点单位,进一步增强各入区关口排查监测能力。对来自高风险地区人员闭环转运隔离14天,进行2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方可放行;来自中风险地区人员需提供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能提供的,闭环转运隔离后立即进行1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放行。
2.全面清查“三非”人员。公安、海关、外事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等部门要加强信息收集研判,做到提前预警、提前通报、提前处置。加大华坪、宁蒗两个公安一级检查站的查缉力度,加强辖区旅店、出租房、民宿、网约房、小区、集贸市场、修理厂、餐馆等“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人员易藏匿场所的清查,全面强化流动查缉覆盖面和频次,做到清查到位、打击到位。加大基层社区管控力度,对社区(村组)进行逐一排查和清理,对可疑情况逐一进行调查核实。发现“三非”人员立即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对偷越国边境和聘用、容留、藏匿“三非”人员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惩处。严格管理,从严控制在丽居民非必要出国境流动,对在境外丽江户籍人员持续做好“双稳”工作。
3.严控人员聚集活动。各类文化、体育、论坛等大型活动,按照“一会一方案”和“谁举办、谁负责”原则,由属地县(区)指挥部严格审批;在全市范围内举办涉跨国、省、州(市)人员参加的各类大型会议、赛事等聚集性活动,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主办、承办方将活动参与人员构成、活动规模、时间、地点、疫情防控方案等有关事项与属地县(区)指挥部沟通后,提前上报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经风险评估和批准后方可举办。属重大活动的,需报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未经审批,擅自举办大型人员聚集性活动、造成疫情输入风险的,严肃追究举办者责任和属地监管部门责任。
(二)日常监测预警措施
4.加强常态化核酸监测。加强对农贸市场、海鲜冷冻批发商户、大型商超、医疗机构、机场、车站等重点场所的环境主动监测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有效处置隐匿性传播。强化对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隔离场所人员、重点岗位医务人员、公共交通驾驶员、旅游从业人员、寄递业从业人员、宾馆服务人员等重点高危行业从业人员的主动监测和重点抽检,做到应检尽检,主动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
5.提升核酸检测能力。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配齐配足检测相关仪器设备,加强检测队伍和采样队伍的培训,建立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紧急动员机制,确保在应急情况下的全员核酸检测需要,确保12月底前,全区核酸日最大单检能力提升到3千人份。按照区级不少于
人、各街道(乡镇)不少于
人的规模组建核酸检测队伍,满足全员应急检测需要。进一步完善核酸应急检测调度方案,做好资源调配,重点落实支援队伍支援时检验场所、防护物资、宣传组织和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发生本地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时,能够在3—5
天内完成疫情防控区域目标人群全员核酸检测。
6.强化多病共防工作。区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对重点人群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加大流感等冬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疫苗采购力度,做好重点人群疫苗接种需求的供应保障。做好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工作,保持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高接种率。统筹做好其他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和调查处置救治工作。加强基层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处置能力。
7.加强冷链运输环节监管。持续强化对进口冷链食品的运输环节管理,按照最新版《公路、水路进口冷链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术指南》等要求,督促指导进口冷链食品承运单位落实运输环节的主体责任并实施相应消毒处理措施,严格查验进口冷链食品海关通关单证,落实进口冷链食品运输工具消毒、一线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配合检查进口冷链食品倒箱过车(从进口集装箱换装至国内运输车辆)过程中的消毒处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对进口冷链食品装载运输工具、产品内外包装进行预防性全面消毒。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和环境标本加大核酸检测力度,构建监管领域人防物防技防立体化防控体系,严防进口冷链食品疫情传播风险。凡不能提供合格证明的进口冷链食品一律不准上市销售。
(三)重点场所管控措施
8.抓实公共场所防控。商场、超市、宾馆、餐饮、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要严格做好工作人员健康监测、环境清洁、消毒通风、人员防护、客流量控制等工作,推广使用自动化、智能化体温监控和筛查设备,推行自助购物、自助结算等措施,减少人群滞留和聚集。住宿经营单位要做好疫情重点地区旅客排查登记和报告工作;公共交通要科学合理调配运力,引导乘客间隔就坐、分散就坐,降低人员密度。将“健康码”或“防疫健康信息码”作为进入学校、旅游景区、公园、影剧院、酒吧、餐厅、宾馆酒店、劳务市场、机关、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机构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有效凭证;外来人员、返丽人员首次进入小区(村组),需扫码查验。实现重点场所和区域扫码全覆盖、测温不漏人。
9.强化文旅场所防控。严格落实“限流、预约、错峰”要求,加强文旅场所疫情防控,在旅游景区出入口、重要参观点及休息、餐饮等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区域安排专人,开展风险提示。全区各景区景点、宾馆酒店、旅行社、文化演艺场所、公共文化场馆、文博单位等重点部位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到旅游接待各流程疫情防控措施全覆盖,提高疫情防控应急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
10.严防院内交叉感染。加强医疗机构规范管理,规范防范措施。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分区管理要求,坚决做到按流程看病、按规范防护、按规定检测,严防发生聚集性疫情。强化全员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防控能力和防控水平。把好医院入口关,对所有入院人员要求扫码测温、佩戴口罩。规范设置预检分诊点并落实预检分诊,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门诊服务推行“一米线”服务,执行“一医一患一室”,有序分诊,减少人员聚集。加强医疗废弃物的规范处置和管理。
(四)完善应急处置措施
11.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实施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统筹做好流调、采样、检测、消杀四支队伍的人员储备。各街道(乡镇)要以辖区人口数量为基数制定当地应急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预案,规范设置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确诊、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高中风险地区(含境外地区)入区人员闭环转运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进行14天隔离医学观察,进行2次以上核酸检测,发现异常立即送定点医院救治。一旦出现突发疫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划定“管控圈”,组织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测序送检,迅速查清传播链条。以疫情发生地为中心科学划定范围,以密切接触者管理为重点,划大“包围圈”,对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严格实施单人单间集中隔离、应隔尽隔。严格落实“四集中”要求,做好后备医院准备工作,必要时能组建医疗团队整建制接管病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组织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切实增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12.抓好隔离场所准备。建立健全“平战结合”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储备、征用、退出机制,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的规范要求,科学合理设置集中隔离点。全区23家备用隔离酒店要按照启用顺序列出名单,确保能按梯次及时启用,并按照1个集中安置酒店、1套班子、1个方案、1套流程、1本指导手册等“5个1”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管理,足额配齐经培训的医疗、防疫、卫生监督、社区服务、公安干警、消防安全管理等工作人员,对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提升隔离场所管理服务人员防护意识和防护水平。
13.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加快构建医疗卫生机构日常储备、生产企业产能储备、商业储备等储备体系。按照各级政府储备60天应急物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储备30天满负荷运转应急物资的要求进行储备。卫健委要统筹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检测试剂、防护用品、消杀器械和药品、设备等防控物资的采购储备,确保疫情发生时应急物资储到位、调得出;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加强有关药品医疗器械物资生产、经销企业的监督管理,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动态跟踪监测市内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疫情防控重点物资采购量、库存量。
各地各单位要着眼于冬春季疫情防控形势需要,杜绝等靠要思想,未雨绸缪,加强本地本单位防控应急物资储备,切实提高单位应对能力。
14.突出抓好春运防控。按照“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要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形成行业、企业、部门、个人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做好防疫物资保障,加强人员管理和健康监测,抓好换乘中心、办公场所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督促一线交通从业人员佩戴口罩,减少近距离接触,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和措施的落实。要做好交通运输工具疫情防控。全区各道路运输企业要认真做好客车、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的人员防护、佩戴口罩、客座率控制等疫情防控工作,要加强车内空调出风口、车身内壁及车窗、司机方向盘、车门及扶手、车辆座椅等重点部位消毒,严格落实通风等卫生措施。火车站交管站配合卫生等部门做好对从疫情风险等级定为中、高风险地区入铜人员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工作,发现疑似病例等其他突发情况,立即向区防控指挥部报告,同时报告局指挥部。从事公交、出租车运输的企业要根据防控指南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公交车、出租车消毒、通风和人员防护等工作。
15.强化信息应用机制。强化疫情防控数据收集汇总和共享使用,公安、卫健、交通、通信等部门要依法加强入区人员信息共享,运用大数据实现入区人员精准管控。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完善入境人员数据库,形成信息管理闭环。加强大数据支撑,精准及时推送各类疫情防控信息。严格落实疫情2小时网络直报、12小时反馈检测结果、24小时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的硬性要求。一旦发生疫情,立即请示报告,科学准确、实事求是定性疫情,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遇重大突发情况应严格按照重要紧急情况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准确报告。
(五)加强宣传舆论引导
16.加强宣传引导。向社会提倡讲卫生、戴口罩、咳嗽礼仪,减少非必要聚集活动,保持一定的人际物理距离。引导群众养成主动就医意识和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加强对非法入境的打击力度,鼓励主动申报和举报有奖。通过政策解读、舆论宣传、专家建议等形式推进防控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推动健康防病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提高全社会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加强舆情监测研判,健全信息公开发布制度,主动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
17.深化爱国卫生运动。统筹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动员全社会参与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加大农贸市场、城乡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落实卫生清洁和消毒通风措施,引导群众注重个人健康防护,随身携带口罩、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进一步巩固全社会支持、参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良好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清醒认识。
疫情防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各地各单位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提高政治站位,狠抓思想认识不放松、狠抓严密防控不放松、狠抓责任落实不放松,守住今冬明春防控的关键时期,抓紧抓细抓实抓严各项常态化防控举措。(二)坚持分级负责,压实属地责任。
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防控责任,进一步健全全社会协同的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街道的四级疫情防控网络。严格落实网格化防控,强化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网络。各职能部门要督导本行业、本系统做好防控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衔接、形成合力。对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不实,执行疫情防控决策部署行动迟缓、措施不力造成疫情输入、蔓延的,要严格追究责任;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影响疫情防控大局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三)组织隐患排查,抓好整改落实。
各地各单位要主动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对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结合本地本单位职责,认真组织开展一次过滤拉网式排查,对照各级督查检查和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坚持举一反三、立行立改,进一步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预期成效和完成时间,能立即整改的要在12月25日前整改到位,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提出整改方案持续推动解决。12月30日前将排查整改情况和需要持续推进事项的工作方案报区疫情防控办公室。区委督查室、区疫防办将组织对各地各单位自查整改情况开展督查。对防控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诿扯皮、不配合各项防控工作开展的单位和个人,将移交有关部门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四)搞好工作统筹,确保科学决策。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党中央“两个百年”宏伟目标的第一个百年之期,是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可以说是党和国家发展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要把疫情防控与“六稳”“六保”结合起来,千方百计促就业稳增收,全力以赴抓项目增动能,坚决稳住经济基本盘,牢牢兜住民生底线。要把疫情防控与环保督察整改结合起来,强化问题导向,找准症结、找准方法、举一反三,做到实实在在、彻彻底底改到位、改到底,不断巩固成效。要把疫情防控与科学谋划“十四五”结合起来,立足全局、前瞻谋划、深入研究,为全区下个五年高质量发展定好目标、绘好蓝图。(★撒哈拉秀才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