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度汛应急预案
XX镇现有山塘以上水库X座,其中小一型水库X座,小(二)型水库X座,山塘水库X座,圩堤XX多公里,根据水库、圩堤现有防御能力及工程运行现状,特作如下应急预案。
一、水库、圩堤基本情况
1、部分水库建设运行时间长,平斜涵老化。
2、圩堤抗御洪水能力低,三类险段多且单薄矮小。
3、少数除险加固水库按设计工程量未竣工。
4、防汛物料准备不足。
二、有可能出现的险情
1、平斜涵特别是平涵抗压能力下降,承受不了高水位压力,出现涵管破裂,坝体塌陷。
2、穿堤建筑物,高水位运行,易造成堤体松软,局部承受不住高压,易出现渗漏塌方、陡坡。
3、出现超标准洪水,泄洪能力不足,造成漫堤、塌方、涵管崩裂、塌陷。
以上任一之险情的出现,都有可能导致大坝、圩堤溃决,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三、应急方案
1、严格执行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复的渡汛计划,严禁超限蓄水。
2、按照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备足防汛物料和器材。
3、汛期内,各水库、圩堤实行昼夜巡查制度,特别是加强水工程重要部位(涵洞、闸门)的检查,交运行情况及水位记录在案。
4、险情汇报。巡查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工程管理单位负责人和镇防汛办报告,由镇防汛办向区防办和集团防汛负责人报告。
5、镇指挥部成员接到险情报告后,根据分工现场指挥与工程管理单位负责人应在30分钟内到达出险现场,应急分队接到抢险任务后,应在30分钟之内到达抢险现场,并根据现场指挥的命令,开展抗洪抢险工作。XX同志为应急分队召集人。同时,由XX同志负责调度车辆、防汛物料和群众抢险队伍。
6、抢险措施
(1)遇平涵破裂
A、关闭泄水斜涵,降低拓宽或另开溢洪道,加速泄洪。
B、破裂处靠近出水涵口,沿出水涵口挖开至涵管破裂处,两侧应挖成倒八字形,沿墙用砂包叠至比水面略高,中间留水沟泄水,沟底板用碎石铺添。
C、破裂处位于坝内,关闭斜涵仍有较大渗水时,采取在平涵斜涵前端用砂包作环形围堰方式截断水源。
(2)大坝渗水浑浊:降低、拓宽或另开溢洪道,减轻大坝压力,同时用毛竹扎井字形支架,从坝脚处铺设,用砂石包从下至上叠放,架与架之间互相重叠,使之成为整体,防止坝体滑坡倒坝。
(3)遇超标准洪水:
A、降低、拓宽或另开溢洪道,加速溢洪。
B、临时加高大坝和圩堤。
7、群众安全转移方案
(1)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组织水库、圩堤下游群众向安全地带转移。
A、水库平涵破裂、塌陷严重。
B、遇超标准洪水。
C、其它险情,经现场指挥及专家认为有必要组织群众转移的。
(2)组织:成立群众安全转移领导小组,由镇长XX同志任组长,出险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成员:XX、XX,各村(队)小组长(队长)。
(3)转移:镇指挥部作出群众安全转移的决定并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准后,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若干工作小组,到各自目标村(队)组织群众转移。同时,向区公安局求助,派出警力,维持秩序和社会治安。工作小组在组织群众转移时:一首先要组织好老弱妇幼等弱势群体安全转移,落实好帮扶对象。二是要确保群众安全转移率达100%。三在洪水危及的主要交通干线设置警戒线,确保车辆及行人安全。
(4)后勤保障:后勤保障人员应及时安排好受灾群众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