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密工作整改方案
巴中市巴州区扶贫开发局
保密工作整改方案
根据巴密[2011]3号文件的要求,我局认真负责明确责任,组织人员着力对照检查,并不断改进工作措施,保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自查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保密组织体系
为切实做好保密工作,我局成立了保密工作整改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索国荣为组长,副局长王志为副组长,涉密重点科室分管领导和负责人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并明确各自工作范围和职责,将定密、保密、检查等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有机结合。
二、计算机信息网络及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情况
一是我局现有电脑16台,16台电脑有一台是党政网,其余都是连接互联网来查讯信息和写作,其计算机中均未存储涉密文件;二是对涉密计算机网络、非涉密计算机和办公自动化设备进行了保密管理:党政内网使用隔离计算机,与传真机一道实行专人管理,并采用了相应的措施,完全实现了党政内网与外网及公众网络的物理隔离;三是严禁将具有存储功能的电磁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带入重要场所,移动存储介质没有出现交叉使用现象,四是严禁在本局计算机上安装使用摄像头等视频输入设备。对局
内通信设备和其它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进行了保密管理,也未出现复印、打印涉密计算机的现象。
三、涉密文件管理情况
对于涉密的文件,我局严格按照保密规则收发,并认真登记和积极按照文件的内容办理、清退。
四、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切实将保密工作落在实处,结合这次检查发现的问题,我局决定逐步加大对保密工作建设的投入,计划对局网络进行重新构建,统筹安排,综合考虑,以适应保密工作和机关日常工作两个需要。进一步加大保密宣传、教育、培训,逐步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和能力,以提升我局保密工作整体水平。
总之,我局将以这次保密检查和整改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保密工作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工作人员保密行为,不断强化工作人员保密意识,努力提高保密工作软硬件保障水平,切实将保密工作落实到各项民政工作的实际中去。
2011年8月24日
第二篇:保密工作整改报告[模版]
**乡关于保密工作整改情况汇报
县保密局:
根据贵局对我乡保密工作检查的反馈意见,结合我乡实际,针对检查中反应出来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现汇报如下:
一、加强保密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在全乡干部会议上,自查自纠各类文件处理程序,对存在泄密隐各类程序进行了整改。
二、健全完善文印保密管理制度。针对我乡往来书面文件较多,而乡里的文印设备不足,专门完善了文印管理制度,对各类文件和文印条件作出清晰的说明,严格审查文件打印权限,禁止将有关乡镇敏感信息、干部基本情况等文件送私人文印店打印、装订。同时我乡进一步健全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涉密网络保密管理制度,涉密计算机维修、更换、报废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档案,实行专人保管。
三、加强日常保密工作。一是建立日常保密工作台帐,严格操作规范,针对我乡涉及加密的文件不多,而各类涉及敏感信息的文件不少,进一步加各类涉及敏感信息纸质文件资料的登记管理,并对文印地点进行登记。对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清理、登记、编号,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加强动态管理;二是不断强化工作人员保密意识。利用星期六学校学习有关制度,普及保密知识,增强我乡全体人员保密意识。
四、严格保密法纪。坚决杜绝违反保密工作制度、违规操作和使用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的行为发生。对严重违规泄密事件的责任人绝不姑息迁就,一律依相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三日
附:
**乡文印保密管理制度
第一条 打字员负责制作文件、资料保密工作,以及打字室(文印室)有关硬件设备的安全保密工作。
第二条 要认真履行职责,自觉执行保密法律法规,严守保密纪律,不得泄露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禁止将有关乡镇敏感信息、干部基本情况等文件送私人文印店打印、装订。
第三条 严禁打字室(文印室)涉密计算机上公众网,以确保涉密信息的安全。电子政务内网在未解决安全防护问题前,不得处理和传输涉密信息。
第四条 秘密文件、资料应专盘存贮,并在符合保密要求的设备中存第五条 第六条 第七条 第八条 第九条 第十条
放,对涉密的存储设备实行专人保管,报废时必须按照规定销毁、不得在格式化后作他用。禁止在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硬盘、U盘等移动存储介质。禁止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与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混用。
秘密文件、资料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数量印制,不得多印、私留。印制秘密文件、资料过程中的清样、废页、废件和腊纸等要及时销毁,以免泄密。
印制好的秘密文件、资料,要及时通知有关人员签领分发,不能随意乱放,以防丢失、泄密。
未经原制发机关、单位同意和本机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不得擅自复印秘密文件、资料。
不得让无关人员随便进入室内翻阅文件、资料。
发现泄密问题要及时向单位保密组织报告,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对违反保密工作制度,造成损失泄密的,将依照保密法规进行查处。
第三篇:保密工作整改报告.doc
宛城区卫生局保密工作整改报告
区保密局:
根据贵局对我局保密工作检查的反馈意见,结合我局实际,针对检查中反应出来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现汇报如下:
一、加强保密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调整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将全体党组成员和各股室负责人纳入保密领导小组范围,定期研究保密工作,定期检查、通报保密工作情况,与各股室长签订保密工作责任状。
二、健全完善保密管理制度。建立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涉密网络保密管理制度,涉密计算机维修、更换、报废保密管理制度,严格日常管理,确保落到实处。完善保密档案,实行专人保管。
三、认真清理计算机涉密情况。按照要求,对局机关涉密载体进行统一清理。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对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和内部文件进行清理登记。二是对机关所有电脑的涉密情况和互联网计算机感染木马情况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对相关文件进行移除。-1-
三是设立一台不上网的专用电脑用来存贮、处理局内红头文件、电子档案等有可能涉密的信息,作为涉密计算机使用。
三是规范移动存储介质,将此次检查中发现所有涉密u盘等存储介质按保密规定封存保管。
四、加强日常保密工作。一是加强密码电报和涉密资料的管理;二是建立日常保密工作台帐,严格操作规范,进一步加强涉密纸质文件资料的登记管理,对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清理、登记、编号,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加强动态管理;三是不断强化工作人员保密意识,利用卫生局党校学习有关制度,普及保密知识,增强机关全体人员保密意识。
六、严格保密法纪。坚决杜绝违反保密工作制度、违规操作和使用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的行为发生。对严重违规泄密事件的责任人绝不姑息迁就,一律依相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宛城区卫生局
二〇一一年五月四日
第四篇:保密工作整改情况汇报
保密工作整改情况汇报
县保密局:
8月12日县保密局对我局保密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我局存在以下问题:1.保密承诺书部分人员未签订;2.处理办公材料的内部计算机上网;3.存在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与非涉密机之间交叉使转载自百分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用三个方面的问题。我局及时召开了有关人员会议,通报了县保密局对我办保密工作检查的情况,进行了对照检查,分析了计算机信息系统薄弱环节对我局造成的后果,查找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制订整改措施,现将保密工作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利用学习的时机,专门学习了《建设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切实加强保密观念,增加保密意识,保证保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组织专人分别与机关全体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签订李《保密工作承诺书》,并将县保密局《关于开展保密承诺书签订工作的通知》发给大家,供大家学习,提高保密工作的认识。
三、将全局需打印材料统一由局办公室打印室统一打印,立即停止局办公室计算机上网,并严禁上网。
四、针对局城建档案室保密计算机存在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与非涉密机之间交叉使用问题,专门组织档案馆、办公室全体人员学习保密工作有关知识,安排专人负责保密计算机的保密工作,做到涉及绝密内容的电脑,严禁上因特网。其它移动存储介质无论是单位配发,还是个人自购,都进行统一编转载自百分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号,标识密级,严格禁止安装涉密计算机,确保保密工作万无一失。
五、严明保密纪律,发现失密泄密事件,轻者批评教育,立即改正;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员,给予惩罚。
通过局保密领导小组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大家普遍认为:保密制度重在落实,国家利益重于泰山;加强保密教育,构筑思想防线;加强保密教育,刻不容缓,我局将按照县保密局的要求,逐条落实,整改到位。
第五篇:保密工作整改报告.doc
垦利县卫生局关于保密工作整改情况汇报
县保密局:
根据贵局对我局保密工作检查的反馈意见,结合我局实际,针对检查中反应出来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现汇报如下:
一、加强保密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调整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将全体党组成员和各股室负责人纳入保密领导小组范围,定期研究保密工作,定期检查、通报保密工作情况,与各股室长签订保密工作责任状。
二、健全完善保密管理制度。建立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涉密网络保密管理制度,涉密计算机维修、更换、报废保密管理制度,严格日常管理,确保落到实处。完善保密档案,实行专人保管。
三、认真清理计算机涉密情况。按照要求,对局机关涉密载体进行统一清理。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对局机关所有电脑的涉密情况和互联网计算机感染木马情况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对相关文件进行移除。
二是设立一台不上网的专用电脑用来存贮、处理局内红头文件、电子档案等有可能涉密的信息,作为涉密计算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