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局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精选合集]

时间:2020-07-09 11:2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政局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政局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第一篇:市政局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市政局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一、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

(一)完善开发区内部交通网络

长期以来,xx高速、xx及xx等道路、河流的影响,我区存在大量“半截路”、“断头路”,东西不通,南北不畅。20xx年以来,通过大力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向南贯通xx高速涵洞,向东打通连接xx路的断头路,向北延伸南北主次干道,架设跨xx河、x河大桥,逐步提升完善全区路网。

1.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2017-2019年,先后开工建设xx余项基础设施项目,涉及道路新改建、景观改造、桥梁建设、涵洞贯通、市政附属设施提升等项目,共计建设道路xx余公里,新增城市绿道(非机动车道)近xxx公里,新建桥梁x座,配套雨污水、燃气、热力、自来水、电力、通信等管线xxx余公里,新增、提升绿化xx余万平方米,新建路灯xxxx余基,安装公交站亭xxx座,安装消防栓xxx座,建设口袋公园xx余处,安装健身器材xx套。对原xx路、xx街和xx街等主干道进行改造提升,拓宽延伸xx街、xx街、xx路、xx路、xx路等道路,新修xx街、xx街、xx街、xx路等道路,打通了开发区内部路网“微循环”。

2.实施下穿xx高速涵洞工程

xx高速经济区段全长x公里,是xx在经济区与主城区之间的一道屏障。为推动城市发展,完善交通路网,十三五期间,对xx、xx路、xx路、xx路等原有4条下穿道路进行了提升改造,进一步改善同行条件。另一方面,结合xx高速改扩建工程,打通了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5条下穿道路,使得经济区与主城区互联互通更加紧密。

(二)加强排水、污水处理系统建设

1.城市排水、污水管网建设

自20xx年以来,积极推进完善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为xx街、xx街、xx路、xx街、xx路、xx街、xx街、xx巷等新改建道路敷设雨污水管网xxx余公里,有效的解决了沿线排水问题。

2.开展雨污分流整治

积极开展雨污分流整治,全面实现雨污分流全覆盖。在对市政管网完成雨污分流改造的基础上,自2018年起,分三期对全区xx余个住宅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测绘及改造。目前,2018、2019年改造任务已完成,2020年改造项目正在实施,预计铺设雨污水管道近xx公里,改造错接、混接点xxx余处,计划年底前全部改造完成。

3.加强再生水利用

经济区污水排向主要分为两大区域,xx河以东区域污水通过xx街、xx街、xx街、xx街排水主管网汇集到x河污水主管道,排向x河污水处理厂;xx河以西区域污水通过xx路、xx路、xx路排水主管网,汇集到xx路污水主管道,排向城西污水处理厂。一方面,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向xx河最终汇入xx河,大幅补充城区河道景观用水。另一方面,区内用水企业如友谊造纸厂等新上中水回用设施,加强中水回收利用,大大减少排水量,基本实现再生水循环利用。

4.黑臭水体整治

实施x河(xx高速至禹王北街)黑臭水体整治。投入xxx万元开展x河治理工程,对x河(xx高速至xx街)河道进行疏浚、污水污泥清理、排水口硬化等整治工作并于20xx年x月底完工。同时,根据上级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部署及《xx市全面实行河长制实施方案》的任务要求,积极开展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及评估工作,委托专业评估公司完成初见成效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三)供热实现直管直供全覆盖

扎实推进供暖“汽改水”改造,共投资x亿元,对供热管辖区内供热管网实施改造,共敷设热力管网2*44.3公里,涵盖管径DN200~DN800,涉及xx街、xx街等17条道路。投资xxxx万元,积极推进小区二网及换热站改造,共完成xx余个原物业管理、地源热泵供暖小区和2个老旧小区的换热设施改造并全部移交供热公司管理,实现了供热直管直供“全覆盖”,新增清洁取暖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平方米,圆满完成清洁取暖各项任务目标。

二、城乡环境持续优化

(一)环卫保洁实现标准化。十三五期间,我区道路保洁实现标准化作业,道路环境显著改善。全区xx条主次干道日均洒水次数达xxx次以上,洒水面积约xxx万平方米。完成到期道路招标工作,共涉及道路x条,道路标准大大提升。全面加强深度保洁示范道路创建和管理,“十三五”期间,我区xx条主次干道先后创建为省市级深度保洁示范道路,目前,新谊路、向阳路正在申报深度保洁示范路。

(二)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一是构建村庄保洁长效机制,按照“村村到、街巷到、周边到”的原则村庄村容村貌进行定期检查,对村内“三大堆”及其他卫生问题进行整治,建立问题台账,在整改完成后验收合格销号。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二是强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区45个小区和58个村庄生活垃圾实现统管统运,日清运生活垃圾自由2016年的60吨增加到目前的120余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三是开展餐厨废弃物联合整治,联合金信达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对全区餐厨废弃擅自清运问题进行检查,截至2020年6月份,我区签订收运协议餐饮单位共70家,每日收集餐厨废弃物约5吨。

(三)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2017年,我区参照潍城等地做法,在张氏街道选取2个小区投放了部分智能分类垃圾箱,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有偿回收模式鼓励居民将可回收物进行分类投放,取得一定成效。2020年,按照《xx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先期确定了6处试点区域开展分类试点。在广泛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引入了线上线下融合的第三方运作模式在友谊小区进行试点,根据试点情况,最终确定符合我区实际,投入少、效果明显且可操作性强的垃圾分类运作模式,按照规定时间,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四)持续提升绿化环境。截至2020年,经济区建成区绿地总面积467.0137万㎡,公园绿地面积181.7912万㎡,绿地率39.6%,绿化覆盖率41.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0.18㎡,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55.6%。“十三五”期间,我区治理裸露土地成效显著,共治理裸露土地面积54052㎡,主要种植小龙柏,金叶女贞、紫叶李、白蜡、栾树。同时,不断加强绿化日常养护,提升精细化管理,全面做好苗木补植移植、苗木修剪、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卫生清理工作,持续提升整体绿化品质。

三、规范执法提升市容环境秩序

“十三五”期间,结合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创建,持续开展市容环境集中整治,市容秩序显著提升,摊点群设置管理日益规范,占道经营、店外经营问题得到有效控制,露天烧烤全部取缔,油烟直排基本消除,渣土运输规范有序,户外广告规范美观,城市夜景更加靓丽。2020年,我区又实施“门前五包”责任制,将门前环境卫生、设施等管理责任下放至商户,积极构建人人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格局,为“十四五”开好头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规范便民摊点群市场化管理。设置10处固定便民摊点群和2处临时便民摊点群,为流动商贩提供经营摊位近600个,疏堵结合有效治理占道经营问题,便利周边群众。摊点群全部实行市场化管理,全部设置信息公示牌、食品安全宣传栏,经营摊位全部具备经营证照并张贴信息公示卡,摊点群内环境卫生设施齐全,毒饵站、垃圾桶、防蚊防蝇设施符合规范要求,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二是实施夜景亮化提升。自2018年以来,我区集中开展了夜景亮化提升行动。一方面,对区内原有楼宇亮化进行排查,对40余处存在缺字、不亮灯问题的亮化设施督促产权单位进行整改,确保亮化完整美观。另一方面,对80余栋未亮化和新建高层建筑实施亮化改造,结合路灯改造提升,形成了以xx街、北海路、xx街、乐川街为轴线的四个夜景亮化组团,大大提升城市夜间活力。

三是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市容秩序集中整治,根据日常巡查情况、数字化城管通报问题,结合市场化管理,不定期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沿街“十乱”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在2019年卫生城市复审期间,更是每周四次开展持续整治,为顺利通过卫生城市复审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开展户外广告提升行动,根据“十三五”期间xx市出台的《xx市区户外广告专项规划》要求,对区内沿街门头牌匾、楼顶广告、巨型广告、绿化带内广告进行清理拆除,对高速公路两侧12处立柱广告进行拆除,累计拆除各类广告设施1200余处。始终保持渣土运输和工地扬尘污染整治高压态势,与交警、住建、环保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严厉查处渣土违规运输、扬尘污染行为,累计查处渣土车、工地扬尘案件200余起,罚款近100万元。采取市场化管理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规范区内餐饮油烟排放,整治油烟直排扰民行为,确保餐饮油烟净化排放比例保持98%以上。

第二篇:[整理后]广市十三五规划

[整理后]广市十三五规划

篇一:广安市“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广安市 “十三五”产业研究与战略规划参考指导报告

前 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以及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前所未有。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国际产业分工、全球投资贸易规则、能源资源版图、地缘政治环境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十三五”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而深远。

2014年04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启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编制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设定规划目标指标,积极推进市县规划体制改革,坚持开放民主编制规划,使“十三五”规划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更加反映人民意愿。

“十二五”期间广安市地区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素质明显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发展后劲大为增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整体和谐稳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成就为“十三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安市 “十三五”产业研究与战略规划参考指导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的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参考国家统计局、政府部门机构发布的最新权威数据,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市场研究的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本报告总结了广安市 “十二五”经济与社会发展成就、“十二五”重点产业发展规模与经济效益、预测了“十三五”期间 广安市地区的投资环境;提出了广安市 “十三五”整体规划建议、产业规划建议、区域规划建议、园区建设建议;最后,就广安市地区“十三五”期间投资机遇、投资风险、投资策略进行了审慎分析。

本报告专业!权威!报告根据广安市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及“十二五”的实践经验,对广安市地区“十三五”规划进行了科学分析与建议,对广安市地区“十三五”投资机遇、风险、策略做出了审慎分析与预测,是广安市地区政府、广安市地区企业、欲投资广安市地区的外阜企业了解地区规划重点,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

【出版日期】 2016年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 纸介版:15800元

电子版:15500元纸介+电子:15800元

第一章 广安市“十二五”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第一节“十二五”期间广安市发展概况

一、广安市行政区域划分

二、广安市地理位置分析

三、广安市发展历史情况

四、广安市环境资源概况

第二节 “十二五”广安市发展成就分析

一、“十二五”经济发展规模

二、“十二五”结构调整情况

三、“十二五”人民生活水平

四、“十二五”社会改革加快

第三节 “十二五”广安市产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第一产业经济指标分析

二、第二产业经济指标分析

三、第三产业经济指标分析四、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第二章 “十二五”广安市社会建设及投资状况

第一节 “十二五”广安市交通领域发展分析

一、“十二五”广安市交通领域投资情况

二、“十二五”广安市城市交通建设投资

三、“十二五”广安市铁路建设投资情况

四、“十二五”广安市高速公路建设投资

第二节 “十二五”广安市市政设施建设分析

一、“十二五”广安市城市绿化建设情况

二、“十二五”广安市城市供水建设分析

三、“十二五”广安市城市污水处理分析

四、“十二五”广安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

第三节 “十二五”广安市能源供应消费分析

一、“十二五”广安市城市燃气投资分析

二、“十二五”广安市电力供应情况分析

三、“十二五”广安市能源建设重点项目

四、“十二五”广安市能源消费需求分析

第四节 “十二五”期间广安市信息化建设分析

第三章 广安市“十二五”重点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第一节 农产品加工行业

一、“十二五”农产品企业分布情况

二、“十二五”农产品行业投资分析

三、“十二五”农产品行业销售收入

四、“十二五”农产品行业利润总额

五、“十二五”农产品行业盈利能力

六、“十二五”农产品行业偿债能力

七、“十二五”农产品行业十强企业

第二节 食品行业

一、“十二五”食品企业分布情况

二、“十二五”食品行业投资分析

三、“十二五”食品行业销售收入

四、“十二五”食品行业利润总额

五、“十二五”食品行业盈利能力

六、“十二五”食品行业偿债能力

七、“十二五”食品行业十强企业

第三节 建材行业

一、“十二五”建材企业分布情况

二、“十二五”建材行业投资分析

三、“十二五”建材行业销售收入

四、“十二五”建材行业利润总额

五、“十二五”建材行业盈利能力

六、“十二五”建材行业偿债能力

七、“十二五”建材行业十强企业

第四节 医药行业

一、“十二五”医药企业分布情况

二、“十二五”医药行业投资分析

三、“十二五”医药行业销售收入

四、“十二五”医药行业利润总额

五、“十二五”医药行业盈利能力

六、“十二五”医药行业偿债能力

七、“十二五”医药行业十强企业 第五节 化工行业

一、“十二五”化工企业分布情况

二、“十二五”化工行业投资分析

三、“十二五”化工行业销售收入

四、“十二五”化工行业利润总额

五、“十二五”化工行业盈利能力

六、“十二五”化工行业偿债能力

七、“十二五”化工行业十强企业

第六节 装备制造行业

一、“十二五”装备企业分布情况

二、“十二五”装备行业投资分析

三、“十二五”装备行业销售收入

四、“十二五”装备行业利润总额

五、“十二五”装备行业盈利能力

六、“十二五”装备行业偿债能力

七、“十二五”装备行业十强企业

第四章“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分析

第一节 “十三五”宏观经济形势研究

一、“十三五”国际环境变化及对我国经济影响

二、“十三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动力机制研究

三、“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战略举措

四、“十三五”创新驱动战略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五、“十三五”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风险防范研究

第二节 “十三五”产业发展形势研究

一、“十三五”工业结构升级与布局优化研究

二、“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战略

三、“十三五”住房保障体系与房地产发展研究

四、“十三五”促进服务业发展重点机制研究

五、“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第三节 “十三五”生态文明与环境研究

一、“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及制度研究

二、“十三五”环境治理及模式创新研究

三、“十三五”低碳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研究

四、“十三五”大气污染治理战略研究

第四节 “十三五”社会环境发展研究 篇二:广安十三五规划

广安“十三五”规划建议

时间:2016-01-11 08:55 来源:新华网综合

“十三五”时期,是广安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推进广安跨越发展加快迈入全省经济第一方阵的关键期。中共广安市委四届十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今后五年的形势和任务,深入研究广安市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任务

(一)“十二五”时期广安市发展主要成就。“十二五”时期,是广安市加快发展、提速升位、奋力推进“两个跨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委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克服特大洪涝、冰雪灾害的严重影响,以纪念小平同志110周年诞辰为契机,立足市情精准施策,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快节奏、高速度、超常规发展态势。五年来的发展成就,为如期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战略位势实现大提升。被国家确立为四川唯一的川渝合作示范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赋予为西部地区开展区域合作提供经验和示范,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典型示范的重大使命。两大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经济建设实现大跨越。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速始终保持两位数,预计“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迈入全省“千亿俱乐部”。转方式调结构取得较大进展,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及新材料、新型住宅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高端产业及百亿产业和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健康养老、通信服务等六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加快发展,创建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省唯一的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示范市,积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改革开放实现大突破。被确定为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产权抵押融资试点等方面形成的广安经验在全省推广。创新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形成“6+4+4”竞相发展新格局。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合作不断深化,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广安,与重庆经济协作区、川东北经济区在多领域合作取得新成效,与天津、中关村启动战略合作,内陆开放型经济加速构建。城乡面貌实现大改观。建成了一批交通、水利、能源、通信、信息等骨干工程,开通广安至成都动车、广安至重庆北普快列车,广安港新东门作业区建成使用,广遂、巴广渝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回龙寺、猫儿沟、向阳桥3座中型水库相继开工建设。广安主城东南片区、官盛新区加快建设,组团城市间快捷通道加快建设或竣工使用,前锋、华蓥、岳池新城加速对接广安主城,百万人口组团式区域性中心城市骨架基本形成。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成效明显,50个特色集镇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走出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标准建设、成片推进的新路子。民生事业实现大改善。重点民生工程持续实施,民生投入不断提高,就业人口持续扩大,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扶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果,城乡贫困人口累计减少33万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有序推进,全域实施“洁净水”行动,提前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荣获“中国绿色城市奖”。

民主政治实现大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市进程加快,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丰硕,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总体形成。

(二)“十三五”时期广安市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倒逼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我国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时期,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结构调整、发展动力发生深刻变化,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国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成渝城市群建设,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精准扶贫开发战略。省委继续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板块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经济强省。今后一个时期,仍然是广安市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但是,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的基本市情和“发展不够、发展水平不高”的主要矛盾尚未彻底改变,过去发展中沉淀了一些问题,未来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稳增长方面,继续促进投资高位增长难度加大,工业支撑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经济下

行压力将保持较长时间。转型升级方面,煤电建等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新兴产业尚未发展成为接续替代产业。创新驱动方面,科研人才资源匮乏,研发平台建设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占比小、规模小,创新对经济驱动作用仍不明显。协调发展方面,各地产业发展同质化竞争较重,新型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民生需求方面,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脱贫任务重难度大。开放合作方面,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外向型企业出口下滑。生态建设方面,生态建设与保护压力加大,环境容量约束趋紧。治理能力方面,社会治理面临新旧矛盾交织的压力,法治建设有待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制定广安市“十三五”规划,既要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牢牢把握历史性发展机遇,又要继续充分发挥广安市独特的政治、区位、资源“三大优势”,充分估计、有效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动力,更加注重补齐“短板”,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化解社会矛盾,科学制定发展路径,不断拓展广安市发展的新境界。

(三)“十三五”时期广安市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由经济总量全省排名靠后向全省第一方阵经济强市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把以下原则作为基本遵循。——坚持科学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符合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理念,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更加凸显,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使经济增长与生产要素供给能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坚持加快发展。必须始终牢记广安市的基本市情和发展主要矛盾,树立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发展意识,坚持稳中求进、快中求好,加速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集群,努力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实现后发赶超。

——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解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机制体制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必须坚持扩大开放合作与区域协调发展紧密结合,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发展环境,提高经济外向度和社会开放水平。

——坚持依法治市。必须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把法治贯穿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法治广安、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速推进广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使法治成为推动广安改革发展的巨大动力。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固树立“党建是第一政治责任,抓好党建是第一政绩”的理念,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致力推动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政治生态,以党建促发展,更好地肩负时代重任。

(四)“十三五”时期广安市发展的主要目标。综合考虑广安市发展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条件,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目标要求。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保持高于全国全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加快建设成为“增长快、结构优、创新强、质量好”的经济强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扎实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高,各领域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中高端产业和产业中高端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非农产业占比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更大进展。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发展空间格局更加优化。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消除现行贫困线标准以下贫困人口,实现贫困县摘帽。——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小平故里文化知名度及影响力持续扩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着力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美丽广安建设取得新成效,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不断提升。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取得突破进展,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高度融合,全面实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依法治市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圆满完成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坚持创新发展,增强跨越发展新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充分认识创新在支撑引领广安未来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十三五”时期的“一号工程”来抓,努力走在全省创新发展的前列。

第三篇:XX市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

XX市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防灾减灾能力,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XX省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和《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始终把本市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于“全力加快绿色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XX”为宗旨,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预测预警、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三大机制,不断提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充分发挥防灾减灾在维护我市公共安全、建立和谐社会和保持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推进我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二)发展目标

1.气象

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及其信息发布能力,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增强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增强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和“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批基础性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减轻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十二五”期间相比,到规划期末,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率减少30%以上,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降低30%。

2.水利三防减灾

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以保障全市经济活动和社会安全为核心,建立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较为完善防洪除涝防旱减灾体系,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和水环境改善,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为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水资源环境及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控制常遇洪涝旱灾害。在遇较大洪涝旱灾害时,全市大部分地区经济活动、社会生活不受大的影响;在遇超标准洪涝时有预定方案和应急措施,不致影响全市长远计划的完成或造成严重环境灾难,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局部地区遭受灾害后,能得到迅速救济和恢复,确保社会稳定。

3.人民防空

切实做好反“台独”军事斗争人防应急准备工作;加快市、县两级人防指挥所建设,人防工程和人防疏散地域的建设力度;加强人防指挥信息系统和防空警报体系建设;加强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全面提高人防法制建设水平。

4.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根据《XX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在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到2020年,继续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开展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继续做好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提高气象预警预报水平,为各级政府提供监测预报信息;完成全部灾害隐患点防治方案的80%。

5.防震减灾

进一步完善地震监测台网,全是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以上,地震发生后,5分钟内发出震情“三要素”,依托省地震局技术平台,基本满足开展地震预警、地震速报、烈度速报等服务的基础条件;建立和完善底下流体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开展长期的地壳形变、构造形变观测;完成城市重要建(构)筑物、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普查;实施农村地震安全民居工程,使农村房屋的抗震能力基本达到全省2020年防震减灾奋斗目标,即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灾情获取等系统和应急装备建设。

6.农业生物防灾减灾

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生物减灾体系,健全监测预警体系,综合病虫灾害防控能力和应急减灾能力明显提高,重大疫病、病虫害的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农业生物减灾科技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7.民政救灾

各县(市、区)建立健全本级减灾委员会和减灾中心,加强减灾工作的机构建设;灾害发生24小时之内,保证灾民得到食物、饮用水、衣物、医疗、临时住所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救助;灾害损毁民房恢复重建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水平;在多灾易灾的城镇和城乡社区普遍建立避难场所;改造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每个仓库仓储面积不少于630平方米;建设一定规模具有灾民基本生活保障功能、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功能的市、县级应急避灾中心,其中XX城区设立3个(XX市、XX县、XX区各负责一个),其他6个县(市)各设1个;创建30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80%以上的城乡社区建立减灾志愿者队伍,100%的城乡社区有1名灾害信息员,公众减灾知识普及率明细提高;市、县、镇、村级灾害信息员分期分批参加省以上的国家灾害信息员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各类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水利、气象、地震、地质灾害、农业生物灾害等的监测系统和信息处置系统,推广应用GPS等先进技术,提高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能力,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科学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提供决策依据和预警。

1.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充实观察项目,完善XX市气象综合观测网,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水平。重点是要完成XX县、XX县观测场的搬迁工作,建设移动观测系统、风廓线雷达和激光雷达监测系统,加快推进能见度仪、土壤含水量监测站的加密布设,发展低温冷害温度湿度监测和大气电场观测系统,增加雷达测量降水等新的探测能力,实现对气象灾害的全天候、多要素、高时空分辨率监测。

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水平。通过引进、开发精细化程度更高的数值预报模式,强化灾害性天气和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加强卫星、雷达等探测资料的研究应用,逐步建立短时强降水、强对流等局地性天气分析预报业务系统,提高短时临近预报技术水平。以气象基本业务为依托,加强预警技术研究,加强面向地质灾害、雷电灾害、森林火灾、农业气象灾害、交通安全等专业领域的气象服务产品开发和平台建设,制作精细化的专业预警预报服务产品。

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基于移动网络的公共气象服务手机服务平台、基于互联网的公共气象服务网站、有线广播发布系统,在公共场所安装电子显示屏,完成影视制作升级系统,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多部门合作建设全市城乡应急公共信息网,加强覆盖城乡社区的立体化信息发布体系建设。

2.水利三防

(1)建立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系统

在2015年完成XX县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系统试点基础上,其他县(市、区)应在2020年完成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系统建设,主要建设内容为加密水雨情监测系统,开发县级信息汇集与预警平台,建立预警系统。系统主要建设任务包括:

山洪灾害水雨情监测系统:在利用原有水雨情采集监测信息系统基础上,主要针对易发生山洪灾害的小流域和受山洪直接影响的水库、山塘、闸坝等部位,因地制宜补充布设水雨情自动监测设施和数据通信系统,初步构建基于县级的山洪灾害水雨情监测系统,在山洪灾害易发地区遥测雨量测站密度达到每50平方公里至少设置一个自动雨情测报站。

县级监测信息汇集及预警平台:县级监测信息汇集及预警平台包括平台的预警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及其配套的站房、机房土建、网络运行环境保障、水库动态监管系统。

县级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县级山洪灾害系统包含监测预警平台产生预警信息和从县三防指挥中心向各镇、村发布预警信息的自动化和人工发布。

XX市、XX县等7个县(市、区)已列入省山洪灾害防治县项目,计划在2017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2)建立大中型水库安全视频监管系统

利用省水利网由地市水利部门向工程单位延伸,新建全市21宗大中型水库安全视频监控系统,通过通信网络系统,将监控图像传输、汇集到各级水利三防部门的监控平台系统,为工程安全监控和防汛抗旱、工程调度提供实时、直观的视频监控图像,提高各级水利三防部门快速反应和决策指挥能力。

(3)建立全市水库动态监管系统

建设内容为7个沿河、XX大堤13宗电排站、11宗干流梯级水电站和679宗小型水库中有条件的小型水库安装水位、图像监控设施,每宗工程配置一套水位计、雨量计、摄像头、智能主控机、太阳能板、蓄电池及充电控制器等功能组件构成的集成系统等。系统建成后可将水利工程、重点防洪点的监控图像传输、汇集到各级水利部门的监控平台系统,为工程安全监控和防汛抗旱、工程调度提供实时、直观的视频监控图像,提高各级水利部门快速反应和决策指挥能力。

3.人民防空

(1)打破人防部门自我禁锢的思想和体制,解决好“两防”一体化的工作机制问题。打破自我禁锢的思想观念,必须从转变思想观念着手,努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手段,主动融入到当地政府的应急救援工作之中。在地方各级防灾应急救援体系已基本形成的条件下,要冲破常规思维的工作格局,应承担起民事防护的综合协调功能,在体制上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以明确职能,完善工作机制,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2)利用人防部门现有的通信指挥平台,建设综合性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地上与地下结合、固定与移动结合、地方与军队结合的通信指挥平台,实现有线传输、无线传输、网络传输、视频传输等多种手段的通信指挥。在地方政府的应急救援中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体现人防部门在“两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3)发挥人防部门的财力物力优势,组建专业性的应急救援小分队。目前,我市人防应急专业队已建立7支专业小分队,但在平时隶属于各系统各部门,不受人防部门使用和管理。在“十三五”期间,要打破固有的思想和体制,建设一支能在平时的应急救援行动中发挥作用的人防专业队,充分体现人防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动协调指挥工作,由单一的人防逐步转向综合性强的“两防”一体化的人防。

4.地质灾害

实现气象和水文部门降雨量资料的共享,在对灾害发生临界降雨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高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和服务水平。

5.地震灾害监测预警

进一步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完成XX市GPS基准站的建设工作;完成XX省预警台网XX境内20个台站的建设。完善XX市地震前兆观测台网,提高地震前兆观测能力和分析监测能力;推进测震台网和强震台网的“两网合一”,进一步提升速报能力,地震发生后5分钟内确定出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为救援工作提供准确信息;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加强地震青年志愿者队伍管理,加强群测群防工作。

6.农业生物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目标,切实抓好重大农业疫病、病虫监测与防治,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专业化防治,认真做好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控与防除,有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

(1)健全疫病、病虫害测报网络,加强测报队伍建设。抓好粮食作物病虫监测的同时,应调整力量,全面部署,突出重点,抓好经济作物病虫监测和渔业重大疫病监测。如金柚、慈橙和鲤春病毒血症疫病等,以及蔬菜和水果的病虫害进行监测服务,向社会发布病情、疫情,防治信息,开拓全方位的病虫监测和综合治理技术服务,确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持续稳定发展。

(2)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实施农药、鱼药减量工程。建立防治示范区,积极推进我市农业生物疫病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逐步解决疫病和病虫害防治难问题,不断提高抗御病虫灾害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引进植保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新技术,开发新农药,进一步推广以生物农药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普及安全用药知识。

(3)加强植保体系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上级部门提出的植保体系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体系网络化、规范化、可视化的“三化”建设。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完善仪器设备,改进植保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体系预防监控手段,使我市植保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防抗御机制

加强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各县(市、区)完成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城市及其建(构)筑物和工程设施达到法定抗灾设防标准,各种威胁城市安全的灾害隐患得到有效治理,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具备抗御较大灾害能力,实施农村民居抗灾安全示范工程,提高城乡综合抗灾能力。1.气象部门要再地方政府的统一组织下,联合相关部门对当地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全面开展气象灾害普查,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协助政府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建立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纳入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的重要内容,确保在城乡规划编制和工程立项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

按照《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建设规范》的要求,联合应急管理部门,试点开展县级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推动乡镇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立,逐步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有效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

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通过更新现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和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效益评估系统,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和效果检验技术,将人工影响天气从人工增雨延伸到包括人工防雹、防治大气污染、人工消雾、消云和消雨等作业。

购置一台车载移动气象观测应急服务系统,用于应急救援现场气象服务和特种监测。车载仪器主要有:强风型超声风速仪、风廓线探测仪、激光雷达、光电雨量计、红外脉动湿度仪、移动通信、决策指挥以及电力保障等,主要探测应急事故现场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雨量、能见度等气象要素以及突发事故上空风场、温度、湿度垂直分布特征和云层测定等。决策指挥系统通过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的支持,可以随时调用各种科学数据、背景资料,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统一指挥、联合行动、高效应急。适用于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事件(如:热带气旋、飑线、龙卷、核电应急、特大火灾、毒气泄漏、大气污染等)的追踪监测;应对重要区域突发性气象事件(如:城市、高速公路、交通枢纽发生暴雨、洪涝、冰冻、雾霾等)的现场监测和应急服务;应对重大活动(如:重大工程的关键性作业、重大灾难事件、重大社会活动等)的现场监测和气象保障服务。

2.水利三防防洪工程体系是预防、减轻洪涝旱灾害的基础,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全面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

(1)抓好提防达标建设

在“十二五”期间实施XX江XX沿岸180公里重点堤围除险加固、县城防洪堤除险加固的基础上,做好XX大堤西提、南堤和北堤XX河段的除险加固建设,全面完成县城防洪堤的加固建设,抓好镇村面上堤围达标加固。工程实施后,XX大堤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各县县城防洪堤达50年一遇标准,万亩以上堤围、XX江、XX干流、XX江、XX河沿岸堤围达20年一遇标准,山洪冲刷区和其它小支流堤围根据堤围捍卫的面积及重要性达到国家防洪标准。

(2)加强水库工程建设

水库工程作为承蓄洪水的载体,在减轻下游河道洪水漫溢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的溃坝风险,而溃坝洪水具有强大的破坏力,所造成的灾害远大于河道漫溢洪水,因此,在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中,必须确保水库的防洪安全。继续抓好已开工的合水水库、清凉山水库、干才水库扩容工程建设和XX、XX、XX、XX等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完成126宗小型水库的安全加固,完善小型水库的管理设施、防汛道路以及防汛通讯设施;新建XXX、XX、XX、XX、XXX等5宗中型水库,续建XX水库,将XX、XX、XX、XXX等4宗小一型水库扩容至中型水库,新建50宗小型水库,提高拦蓄洪水能力,增加生产生活水源。(3)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

山区部分河段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以及人为向河道倾倒弃土、弃渣、生活垃圾等原因,造成河道淤积严重,影响防洪。为确保防洪安全,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整治以及河道清淤、疏浚为主的中小河流整治、构建小流域的综合防护体系,改善广大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4)加强治涝工程建设

我市现有排涝设施大部分按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3天排干的标准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排涝设施不能满足要求,且大多数排涝工程设施运行多年,年久失修,设备老化,机电设备损坏现象严重,影响排涝效果。按照XX城区、各县(市、区)农村、工商业及居民生活区、经济作物区、鱼塘排涝标准达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1天排干,农田区排涝标准达10年一遇暴雨3天排干的标准,规划因地制宜改造和新建一批电排站,结合排水涵闸、排水渠、截洪沟等设施建设改造,提高排涝、治涝的能力。

3.人民防空

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加强人防工程建设。充分利用人防部门具有先进的地下工程技术和专业人才队伍的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到城市建设的发展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推进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4.地质灾害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加强对群测人员队伍的业务培训,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是防御地质灾害、减少损失的根本途径。要从长远的、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广大群众是地质灾害的受害者、当事人,只有当事人时刻保持警觉,面对突而其来的灾难,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悲剧才能避免;广大群众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角,只有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其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防治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地震减灾工程

加强地震灾害预防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市城乡抗震设防能力,依法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严格执行抗震设计规范,科学确定重大建设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开展全市重要建(构)筑物、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普查工作;选取示范村,推广农村民居抗震防震技术;创造条件开展县(市、区)、中心镇、开发区的地震小区划研究工作,不管推进地震小区划工作,为我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和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6.农业生物

建立和完善综合减灾体系,全面提高建在水平。一是完善和提升市、县(市、区)的病虫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强市植保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体系以及各县(市、区)植保站、测报站、检疫站的建设,加强其植保、测报、检疫功能,特别要加强对重大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功能,提高灾害信息采集水平,做好灾害评估工作,建立减灾信息的共享机制。植保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部门要逐渐健全镇、村服务网络,尽量做到每个镇有一所农业生物医院,有一定的农业生物防治人员;二是建立农业生物减灾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力量,为农村减灾提供政策、资金、法律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使减灾尽快走上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三是加强减灾科学研究。我市的农业科研部门,要加强防治病虫草鼠害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探索各种灾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7.民政救助管理

按照“以减灾支持救灾、靠救灾推动减灾”的工作理念,积极推进救灾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实现从传统救灾模式向现代救灾模式转变,提高抗击灾害的预见性、主动性、科学性。

(1)把完善设施和规范救灾款物管理作为备灾工作的重点,切实落实好市、县救灾资金预算安排、救灾物资储备和管理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救灾款物保障水平。

(2)把增强城乡减灾能力建设作为减灾工作的重点,积极建立城乡减灾设施、开展“减灾示范社区”活动、开展减灾宣传和演练等各项工作,形成城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长效机制,加快我市城乡的减灾能力建设。

(三)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指挥救援机制

1.完善各类灾害应急预案

抓好社区、农村和重点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加强应急工作培训和检查,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开展灾害风险分析和应急资源普查,建立应急救援基础数据库,建成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2.加强自然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充分利用各地现有资源,建立快捷灵敏的信息管理和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加强各县(市、区)之间的合作,健全自然灾害信息交流和应急联动机制,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

3.加强抢险救灾专业队及志愿者队伍建设

以公安、消防等专业队伍为依托,组建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形成以专业队伍为主体、社区志愿者队伍为辅助的专群结合的社会抢险队伍,提高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

4.完善和强化灾情速报、评估和发布制度

建立市、县、镇、村四级灾情收集网络和灾害评价体系,组织构建多行业灾害管理专家评估委员会,开展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模型研究,提高灾情评估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5.加强避险场所和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和公园等建设,规划设置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紧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备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根据自然灾害应急物资需求量大、种类多、时限性强的特点,依靠城市商品物流优势,合理建设应急物品储备网络。加强自然灾害我发地区的救灾储备物资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建设,增加救灾害储备物资品种和数量,满足应急救灾工作需要。突出紧急状态下灾民的转移安置和生活安排,重点保证应急资金和资金落实。

增强防灾减灾科技支持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全面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实施,优化队伍结构,完善队伍管理。加强市、县两级应急救援专家咨询库建设管理,充分发挥专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参谋咨询作用。推进自然灾害应急指挥技术、灾情速报和应急救灾基础数据库建设,为自然灾害应急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信息保障。重点开展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系统)技术在灾情趋势分析和影响范围、程度动态监测的应用,以及抗灾救灾中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

三、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

防灾减灾工作是社会公益事业之一,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各单位要充分认识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增加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政府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市、县两级减灾委员会的综合协调职能,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通力协作,保证我市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依法推进防灾减灾社会管理。

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的防灾减灾和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体系,严格实行灾害防避分级管理体制,加大执法力度,确保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依法强化防灾减灾管理,建立有效的防灾减灾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加强执法监督和检查,明确和强化政府防灾减灾社会管理的责任,使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进一步完善市、县(市、区)、镇三级政府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和完善救灾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市、县两级综合救援队伍和各类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加大对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建立社会动员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防灾减灾事业。

(三)增加防灾减灾投入。

各级政府要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防灾减投入机制,加大对防灾减灾的投入力度;通过政府扶持和引导,开辟自然灾害的商业保险和社会融资;广泛开展社会捐款活动;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防灾减灾救助和恢复重建的多元补偿机制。

(四)加快科技创新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充分发挥科技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高起点、高效率、高水平推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逐步提高科技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灾害综合减灾防御、应急物资储备动输、应急救援保障等方面的贡献率。加强防灾减灾重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力争取得突破;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作用,提高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效率和效益,推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省内外交流和合作,引进和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推进我市在防震减灾体系建设等相对落后领域的科技进步,提高跨行业、跨部门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推进科技评价、奖励制度和人才管理制度改革,为人才成长、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各级政府、各单位要加强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坚持以点带面,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区建设。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组织开展应急避险演练,努力提高社会公众对防灾减灾的辨别能力和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急避险能力。

四、重大项目

XX市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是根据市有关单位的申报,经多次征求意见后修改完善而成。项目主要涉及气象、水利(三防)、地震、农业和民政五个部门,总计35项。

第四篇: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自查报告

根据市县领导安排要求,我单位对列入“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有关情况进行了逐一自查,形成如下报告:

一、整体情况

我单位共有6个项目列入济南市“十三五”规划,总投资101.3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已完成投资5亿元,“十三五”期间安排投资96.3亿元。截至2018年6月底,6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3亿元,占全部投资计划的33%。6个项目中,已有5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83%,另有XX项目未能开工建设。目前尚未有项目竣工投产。

二、项目建设情况

1、XX项目:“十三五”期间,本项目完成投资8000万元,目前完成了发改立项、节能评估和土地手续,项目用地已完成整体搬迁和腾空,原有资产已移交。项目方多次现场考察,就水、电、厂房设施的处理形成了一致意见,预计下半年本项目会有较快的进展。

2、XX项目:本项目进展较为顺利,一期项目已顺利进行生产,二期工程已接近扫尾,办公楼已完成主体建设,现正进行内外装修,不久即可投入使用。

3、XX项目:本项目已完成车间建设任务,车间内部办公用房、配房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部分生产设备已进场并完成安装,已具备生产条件。办公楼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外墙面的粉刷

4、XX项目:中药提取车间、制剂车间等已进行正常生产、运营,立体仓库已投入使用,综合办公楼投入使用。目前正在筹划化验中心基地及其配套建筑设施10000平方米建设,并购置、安装生产设备及化验设备。

5、XX项目:本项目占地约3000亩,主要开发建设XXX,目前,已有XX项目、XX项目等项目入驻。

6、XX项目:本项目由于国家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的调整,原有的建设模式已不符合目前政策的需要,在投资主体未能进一步明确的情况下,本项目一直没有开工建设。

三、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1、项目建设涉及众多主体,期间利益关系的调整较为复杂,需要多方协调、多方商议,建议政府部门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手续办理仍然是制约项目进展的瓶颈,虽然有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办事环节多、资料准备难、业务能力不足等因素还没有实质改变,亟需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

3、项目单位、建设单位对国家政策、产业政策的调整不适应,研究不透彻,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了解少甚至不了解,未能充分发挥各项扶持政策的作用,部分文件虽已出台,但没有具体实施细则,不便于操作的问题也很突出。

XX单位

2018年 月 日

第五篇:市政局工作总结

市政局工作总结

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各级安全指令和安全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安全,效益”的主题,以狠抓市政工程、燃气、市政设施等安全质量为基础,加大现场检查力度,排除重大隐患,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创新管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2012年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制度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为加强市政局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市政局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各处、队、股室主任和有关管理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为明确职责,向各处、队和股室安全生产责任人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逐级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安全生产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把责任制落到实处。一年来,由于领导到位,责任落实,措施得力,没有发生特大、重大、一般安全生产事故。

二、重点检查,消除隐患

为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坚持重大节日前夕和每两个月定期组织工程股和下属各单位对车辆、仓库、燃气安全、市政工程、市政设施及市容市貌等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1、切实做好市政工程施工及市政设施安全工作。市政工程施工期间,严把安全关,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设置明显的交通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做到施工现场规范化、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同时加强了市政设施维护,及时处理群众对水沟阻塞、人行道和水沟盖板毁坏等各类投诉36宗,更换水沟盖板84件;维修水沟盖板支座46处、被盗河堤栏杆59条、集水口板断裂258个;维修湟川北路、东门北路、北山路等人行道步行砖920平方米;清理番禺路、连州大道集水口淤泥250个,清理淤泥阻塞的水沟480米;沥青修补路面80平方米;维修路面损坏9宗,面积436平方米。

2、严抓燃气行业的日常管理,确保用气安全。我市共有2间液化气贮藏罐站,26间燃气供应门市部。今年,我们加强对燃气工作的管理,共进行安全生产检查27次,发了整改通知书23宗,警告4宗,杜绝安全隐患,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明确专人督促整改。今年共查处了16间“黑”瓶装液化气供应点,查扣了一批“黑”气瓶及非法过气工具,其中:15㎏钢瓶592只(部份有气),5㎏钢瓶13只,磅称6把、运输液化气瓶的8吨货车一辆、三轮摩托车2辆,取缔一间违规经营的瓶装液化气供应门市部。同时加强对非法运输燃气的查处力度,今年我局联合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查处2宗非法运输燃气车辆,其中是7月3日在市区湟川南路烟草花坛查处一辆非法运输燃气车辆,共查扣燃气钢瓶60个;7月13日在市区107国道巾峰加油站侧查处一辆非法运输燃气车辆,共查扣燃气钢瓶84个。通过管理,我市的燃气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燃气行业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增强。

3、加大对市容市貌的整治力度,确保街道交通畅通。加强对市区乱摆、乱卖、乱占、乱堆、乱放、乱建和建筑工地的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采取有力的整改措施,杜绝违章行为的发生,确保街道交通畅通和车辆、行人的安全。一年来,我局城监大队共纠正和制止各类“六乱”违章行为二万多宗;办理临时摊档有50宗,春节、中秋展销摊档80宗;基建工地临时占用手续25宗;办理了城市道路挖掘占用许可证23份;发放户外广告安装许可证23份;整治流动摊档250多宗;查处散体物料运输污染道路车辆11宗;拆除各类违章搭建20多宗及乱拉挂残旧(松脱)横幅彩旗190多条;整治建筑工地乱堆放问题15宗;在市区沿街商铺、餐饮业发出限期改正通知书4000多份;发出“门前三包”通知书2000多份及对番禺路样板街发出违章占道改正通知书300份;暂扣物品375多。

三、强化宣传,增强意识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抓安全教育是前提,因此我结合市政局的实际情况,认真抓好局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员工安全意识。一是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中层干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安全生产工作作了强调,针对各阶段的工作特点,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为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市政发展总体规划,促使干部职工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强化以安全保效益、促发展、保稳定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二是抓好“三打两建”、“打非治违”和“安全月”活动的宣传工作。活动开展前,我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深入市政工作第一线,对这三项活动作了具体布置,并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张贴图片、发放知识答卷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三是经常提醒,警钟长鸣。在每次召开的机关干部职工大会上,我都亲自就安全生产工作作了讲话,尤其是在“五一”节、国庆中秋节和春节放长假期间,特别强调大家要注意安全,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四、存在问题

一年来,我局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市政生产设备、设施比较落后、陈旧,因资金问题未能及时更换,给安全管理带来不安全因素;部分职工的安全意识仍然比较淡薄等。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整治中加以逐步整改和完善,以进一步促进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良性发展。

五、努力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做到:

1、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宣传和安全学习,把安全生产摆在首位,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一线工人要严格遵守各项规则和操作规程,逐步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实行制度化管理。

2、加强市政工程及设施的管理。办理好有关报建手续,依法管理施工工地,按照有关规定做到施工现场规范化,对一些不能按规定设置护栏的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要求施工单位切实采取措施;加强检查,对被损坏的市政工程设施做到及时发现和修复,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下载市政局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政局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政局工作总结

    市政局工作总结2011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本部门实际,针对市政管理中的热点、难点和“瓶颈”问题,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抓工......

    请示(市政局)

    请示市政局: 由于的供热方式为蒸汽供热,运行多年来管网腐蚀严重,供热效果明显下降。今年供热以来,造成多次停炉维修,居民上访,投诉数量渐多,给的稳定供热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了保......

    “十三五”疾控中心规划

    一二九团“十三五”疾控中心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继续加强疾控机构履行基本职责......

    十三五食品安全规划

    叶县一高“十三五”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为了巩固和进一步开展等级食堂建设与管理,预防和遏止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努力营造学校食品放心消费的环境,坚持消除......

    十三五规划重点

    一、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结构 由于五年规划是关于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全面覆盖,重点安排是其基本特征。“十三五”规划从规划基调、三农、制造业、服务业、区域发......

    乡镇十三五规划

    ********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2016-2020)是********镇经济转型,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十三五”......

    钢铁十三五规划

    钢铁行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之基石。长期以来,钢铁工业为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有力支撑......

    十三五规划全文

    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全文) 2016年03月17日 19:16 来源:新华社 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两岸关系的内容如下: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 坚持“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