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改自查报告
积极探索 努力实践
有序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
舒兰市天德乡卫生院
天德乡卫生院位于舒兰市区北约10公里,辖区服务人口16440人,下辖 6个村卫生室,3个村卫生室分室。卫生院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10平方米,核定床位20张,核定编制17个,实际在岗16人,其中外聘1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人。
近三年来,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和安排部置,我们深刻领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精神,结合本院实际,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努力实践,大胆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一、基本做法:
(一)认真学习,找准症结,统一思想认识。2010年6月,我市召开全市“医改”动员大会,正式启动了以基本药物制度和开展公共卫生均等化工作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我院先后组织召开了不同层次的会议,认真学习医改相关文件,解读政策,领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抓住改革的重点和关键环节。一是召开院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学习讨论政策,分析卫生院存在的困境;二是召开职工大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医改政策和市政府的要求上来,解决认识上的误区和理解上的差距,争取
医务人员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三是卫生院成立医改政策研究小组,由院长带领相关人员,做好医改前各种基础数据的测算工作,重点对单位的药品库存、人事、财务运行等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分析,归纳梳理出突出问题:
1、存在“以药补医”,导致医生开大处方,过度用药现象;
2、人才匮乏,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
3、面对新形势,原有的经营方式、核算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改革需要;
4、原有的管理机制、考评体系不健全。这些严重制约着我院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转变工作理念,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明确卫生院新的功能定位,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创新管理机制,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创新机制,完善制度,着力提升基层卫生管理水平。
一是推进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切入点推进医药综合改革。我们积极开展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规范医生用药行为,采取发放宣传单和面对面咨询等方式广泛宣传国家基本药物政策,逐步引导患者的用药习惯。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了药品库存清理。同时,配备一名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基本药物网上采购操作人员,现已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品。每月制定1-2次基本药品采购计划,实行了网上集中采购、零差率销售,并执行了省平台
网上结算。截止到2012年5月末,我院销售基本药物总金额达到 25万元,为群众让利10万余元。
二是推进实施补偿机制改革。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卫生院建立“收入汇缴户”和“基本支出户”,从2011年10月份开始对医疗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进行专户核算管理。医疗收入全额上缴市财政,所需的经常性支出由市财政按照预算计划核定安排,离退休人员工资财政予以全额补助。市财政采取先预拨后结算序时拨付,并安排部分资金由于医院业务周转使用。卫生院实行成本核算,加强公务费、业务费、招待费等支出管理以及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保证医疗费应收、尽收。
三是推进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核定编制、科学设岗。制定了《舒兰市天德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以市编办核定的编制数为基础,参照卫生院科室设置的基本要求,结合卫生院工作特点和实际需要,在核定的编制内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数量和构成比例;严格准入,竞聘上岗。认真执行准入资格制度,实行医疗卫生人员从业准入。首先院长是由市卫生局采取组织考核、民主测评方式选聘,与市卫生局签订聘用合同,履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其次职工采取竞聘上岗,按照资格审查、考试、考核、民主评议等程序依次进行,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并及时通知在外自谋职业、停薪留职的正式在编职工回院参加竞聘上岗。竞聘上岗的在编人员签订事业单
位聘用合同。竞聘上岗被聘用的非在编人员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妥善清退临时聘用人员。清理了4名临时聘用人员,没用出现上访事件。现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数的70%。根据卫生院实际工作岗位需要,按政府规划编制完成了两年内人才招聘计划,已经报到市编办,准备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配齐空编。
四是推进实施绩效考核工资制度。绩效考核工作是我们医改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为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工资分配向业绩突出、贡献大、风险高的岗位倾斜,拉开收入距离,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真正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1、总额预算,实行单位、个人两级绩效考核管理。市卫生局在摸清卫生院人员、资产、管理、经济运行状况等情况的基础上,对卫生院实行绩效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卫生局负责对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同时作为医院评先奖优和医院正副职领导绩效工资的主要依据。卫生院负责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收入挂钩。医院岗位绩效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两个部分。将原工资构成中艰苦边远津贴、剩余补贴、房补、取暖费等部分定为基本工资;原工资构成中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浮动工资、阳光工资、绝对额和护士10%津贴做为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
励性绩效工资,其中50%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另50%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第13个月工资做为年终一次性奖金。基础性绩效工资的考核分配根据每月考勤、医德医风等情况按月发放,事假、旷工扣除标准,按照卫生院管理制度执行。扣除的基础性绩效工资纳入单位每月考核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再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采取每月提取全院参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资金总额的5%作为单位奖励基金,剩余部分统一发放。奖励性基金总额的50%用于奖励综合考评优秀、有突出贡献的人员,30%用于奖励工作量大的人员,20%用于奖励部分特殊岗位人员,但获得奖励性基金的人数要不超过职工总数的40%。按季度发放;责任院长、副院长个人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40%统一发放。若单位年末绩效考核得分≥80份,为合格,可全部兑现院长、副院长个人部分的60%奖励性绩效工作;若单位考核得分<79份的,为不合格,不予兑现责任院长、副院长个人部分的60%奖励性绩效工资。
2、明细分类,得分实行“月清月结,月终考评”。医院按岗位设置考核得分明细表,按照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工作质量三个内容进行计分,工作时间为法定工作日,工作强度为公共卫生、临床、护理、医技、后勤、院长、副院长等七个岗位设置。工作质量包括医疗文件书写、医德医风、5
群众满意度等,实行百分制考核。如果一项未完成,扣除相应分值。
3、科学合理,严格绩效工资考核监管机制。为建立科学、规范、公正、有序的竞争激励机制,根据市医改办的指导性意见,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测算分析,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并在符合劳动部门相关政策文件规定的前提下,制定了《舒兰市天德乡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方案》,经单位职工大会审议表决通过,并报市卫生局批准后实施。卫生院成立了绩效考核领导小组,成员由院班子成员和一名普通职工组成,负责全院职工的绩效考核工作。绩效考核中实行考核成员回避制度,绩效考核结果做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并及时公示考核结果,自觉接受职工监督。
二、取得的成效
(一)促进了医疗机构的长足发展
改革前,我院的收入主要靠药品加价获得,改革后,我院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品,且全部实行零利润销售,同时,又增加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此,政府加大投入,财政经费补偿力度逐步增长。卫生院的业务收入、门诊量、住院量逐年增长。为我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财政补助2009年为45.2万元,2010年为70.4万元,2011年为115万元。业务收入2009年31万元,2010年44.6万元,2011年75.9万元,2012年前5个月12万元(不含基
本药物收入)。2009年门诊量4681、住院量68例;2010年门诊量5096人次、住院量44例;2011年门诊量12888人次、住院量121例。
(二)激发职工工作热情
改革前,职工平均月工资为1210元,改革后平均月工资为3607元,提高了2397元,增幅66%,且已经全部兑现到个人。职工受到激励,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
(三)群众得到实惠
综合配套改革后,由于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卫生院经营有了财政保障,医务人员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提高预防保健水平中来,卫生院的公益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医疗费用显著下降,减轻了患者和家庭的负担,医院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口碑越来越好。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尽管我院在医改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医改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着差距。
一是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发展动力不足,无法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另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多、工作量大,而公共卫生人员偏少,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低。致使卫生院的整体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是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分担比例不明确,地方财政压力大,编制内外聘临时人员工资财政没有给予核算,仍需要靠卫生院自己创收来进行补偿,在我们创收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工作运转和工资发放出现了较大的困难。
结合我院实际,提出建议如下: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公开招考配齐编制,同时推进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壮大全科医师队伍。
二是继续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改善提高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房舍、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标准,才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更好推进农村卫生工作,惠及百姓。
三是建议适当增补药物品种,为对一些常用药、廉价药,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尊重群众意愿和基础医务人员用药习惯,尽可能纳入新农合目录。
二0一二年五月三十日
第二篇:医改工作自查报告
卫生院三年医改工作自查报告
县卫生局:
三年来,我院在卫生局的领导下,在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彬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以人为本,以公共卫生工作为重点,以病人为中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医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现就2009、2010、2011年医改各项工作自查如下:
(一)、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实行药品“三统一”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使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药品质量控制,规范医疗用药行为,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负担的有效途径和根本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高度重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召开培训会,使全体职工和乡村医生熟练掌握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知识,达到优先、合理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医院从2010年7月1日,药品全部实行“五统一”零差率销售,药品“五统一” 配送率100%,门诊药品费用下降了29%,住院药品费用下降了27%。切实降低了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目前药房总共使用药品269种,基本目录内药品258种,非基本目录药品11种,基本药物使用率95.9%。
(二)、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根据《彬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结合我院实际,核定岗位,全体职工实行聘任制,竞聘上岗,坚持绩效工资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绩效工资与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技术能力、维护公益性、履行社会职责、群众满意度、医德医风等挂钩,坚决打破全额工资下的大锅饭,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2、对村卫生室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全乡9个村卫生室,遵循“一村一室”的原则,聘用具有执业资格的人担任乡村医生,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药品全部实行“三统一”零差率销售,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危重病人的一般诊治和转诊。
(三)扎实有序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三年来,我院在确保正常的基本医疗服务外,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在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认真完成了各项卫生服务工作。
1、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三年累计建档12102人,建档率96.97%。
2、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三年累计体检2511人。
3、执行国家免疫规划制度,实行定点接种,各类疫苗共接种9424人,接种率95%以上,建证建卡率100%。4、0-6岁儿童系统管理663人次,指导做好保健工作,逐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5、孕产妇系统管理398人次,免费为孕产妇发放叶酸324人次,保障了孕产妇安全。
6、慢性病系统管理,高血压452人次,糖尿病162人次。
7、精神病管理141人次。
8、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加强控烟知识宣传,院内全面禁止吸烟,创建烟医院。
(四)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建设。
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通过早宣传、早动员,早参合,保平安宣传,全乡参合达率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比例逐年提高,住院报销起付线80元后10年70%,11年80%,12年90%。并严格遵守彬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按照彬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对全体职工进行了全员培训,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使全体职工全面掌握了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和住院、转院、报销程序。修订完善了医院合作医疗管理制度,成立了医院合作医疗管理小组、合作医疗技术小组,设立了合作医疗科,制定了相关职责,大大提高了医院合作医疗的管理服务水平。使农民群众及时享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带来的实惠。09为门诊917人次、住院541人次报销医药费用219618.10元,10年为门诊个人账户403人次、门诊统筹4418人次、住院552人次报销医药费用326070.20元,11年为门诊个人账户349人次、门诊统筹4697人次、住院514人次报销医药费用295105.70元,使政府信誉得到提高,医院得到发展。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宣传部不到位。继续做好医改政策的宣传工作,让群众理解医改的目的和意义,支持医改政策。
2、医改相关资料还不完善,应继续完善。
3、乡村医生待遇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日
第三篇:医改回头看自查报告
张庄镇卫生院深化医改任务落实
“回头看”自查报告
邹城市医改办:
根据邹医改办发【2012】2号《关于开展深化医改任务落实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院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实施,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制定工作方案,积极组织实施
为切实做好医改“回头看”工作,我院制定了《张庄镇卫生院医改“回头看”工作方案》,明确了活动目的、主要内容、工作步骤,成立了张化院长任组长、各相关科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工作计划,要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对照政策,逐条核实,对存在的问题,客观分析,属于自身未尽职责的,积极整改弥补,对于政策需要完善的,积极建言,不断改进。
二、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方面。自2009年全面启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及药品“三制四统一”,我们走过了大体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规范推动期。这一阶段从2009年3月22日至6月,因为担心财政补偿难以到位,很多工作只是字面和口头上要求,出台了一些文件,主要抓了政策宣传、渠道规范、原有药品的“消化”,以卫生院的实施为主。
第二阶段是正规实施期,2009年6月开始。这一阶段狠抓药品的配备、采购、使用、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①加强补助经费考核管理。制定了《张庄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三统一”考核管理办法》,②将药品“三制四统一”纳入卫生院综合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卫生院绩效工资总额及院长绩效工资挂钩;③严格执行药品采购发票“五不签”制度。凡是采购渠道、采购品种、该备案的未备案等所有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药品采购发票一律不予签字,不签字者卫生院不得入账付款;④坚持定期通报,以宣传政策、通报情况、促进工作。
第三阶段是是将省规划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及新农合门诊直报期。这一阶段从2012年4月份起,按照省市有关规定,狠抓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铺面,4月1日开始,以33家省规划卫生室铺设网络、安装电脑、打印机、人员培训为主,以抓村卫生室的规范采购为主。二是规范推进,6月1日开始,限6月底将非基本药物全部销售及处理,将“死角死面”彻底清理干净;三是全面实施,7月1日开始,包括备药、采购、验货、结算等,全部按照省市规定落实到位。
总之,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以来:一是平抑了药品市场价格,二是规避了商业贿赂行为,三是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的推进,逐步革除长期以来养成的不良用药习惯,造福老百姓,促进医疗机构“公益性”回归。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一是明确市镇村三级工作任务。按照邹城市卫生局《关于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制定了《张庄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细则》,明确了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实施项目的各项制度及职责,层层签订了责任状,科学合理地划分了镇村两级的工作任务,使其在现有服务内容的基础上,以上门服务、预约服务、档案随人流动服务等更便捷、更周到的方式开展工作。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全面覆盖,慢病及精神病人规范管理率达100%;老年人体检率达98%,规范管理率100%;预防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传染病报告与管理项目加强了监测与预警,开展了麻疹与脊灰地毯式和拉网式查漏补种,实现了消除麻疹目标和保持无脊灰状态;较快地安排部署并启动了卫生监督协管项目。自行设计编印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宣传栏牌面每季度一期,讲座、咨询等活动按期开展,各个项目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二是资金管理规范。我镇公共卫生项目分别资金发放到位。三是督导力度大,考核执行严。不定期由卫生院组织督导,每季度对各村督导一次,凭督导记录核算工作经费。四是项目服务效果突出,群众受益率高。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以“公共卫生树形象”工作思路,在圆满完成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后,在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上,澄清底子,医院组织公卫、内科、外科、B超、化验、孕保、儿保等16人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专业技术队伍,成立了领导小组及技术小组,于5月28日入村、入户、面对面、心贴心开展国家10大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我院将奋战100天,扎实推进公共卫生工作的全面开展,完成一村推进一村,逐步健全各项纸质及电子档案,努力开创我镇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新局面,更好地为张庄镇人民群众服务,全镇共7个管区,目前已完成3个管区。
(三)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方面
1、核编情况。2011年报编办重新核定我镇卫生院编制80人,在编人员2011年54人,2012年增加3人;合同制8人;招聘护理6人;临时人员23人。由于医院业务量成倍增加,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2、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我院从2011年9月16日即开始全系统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至月底完成。从2012年3月起开始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目前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一整套具有激励作用的、适当拉开收入差距的向重点岗位倾斜的,与绩效考核挂钩的收入分配制度。
3、基层人才培养方面。医改三年来,我们认真落实国家“万名医师培训”、“骨干医师培训”等人才培养项目,充分利用“医疗专家进千村”的机遇,加大与济南军区总院的合作,定期人员进修学习,在基层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4、乡村一体化制度落实方面。医改三年,在乡村一体化方面,我们以药品采购为核心,重点开展了 “九统一”管理,即统一采购配备基本药品;统一指导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统一下达公共卫生任务并督促落实;统一新农合报销补助审核管理;统一村卫生室资产管理;统一开展业务培训;统一各项管理制度;统一标示标牌;统一绩效考核,核算兑现村医补助。
5、绩效考核。为切实加强卫生院绩效考核,通过考核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避免“工资保障了,没人看病了”现象发生,2010年在原有考核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了新的“绩效考核办法”,将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卫生院管理、群众满意度等纳入考核之中。坚持分级考核,卫生院对职工实行月考核,下月兑现绩效工资。将考核结果卫生院绩效工资总额、院长及每一位职工的绩效工资挂钩。基本保持了医疗服务数量和费用的增量目标。
6、村医补助。确保村医补助及时足额到位是保障农村医疗卫生三级网网底不破的关键。按照新医改要求,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门诊直报,实施药品“三制四统一”,即对乡村医生实行聘任制、工资制、退休制,对卫生室实行政务、业务、财务、药品统一管理。村医原有通过药品加成取得收入这一主要渠道被堵死,代之以政府补贴,加之新医改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村医的事多了,村医过去“自己挣自己花,收入主要从病人就医中收取”的模式变成了“三个一点儿”的模式,即国家补一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药品零差率补助)、合疗报一点儿、病人交一点儿,而且国家补那一点儿成了比较重要的。因此国家补助能否及时足额到位就显得十分关键。近三年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共补助村医公共卫生、药品“三制四统一”补助村医资金已经全部到位。
三、存在问题
一是基本药物制度面临政策困局。具体表现在:①目录脱离基层实际。目前基本药物品种数明显不够用,尤其是儿科用药等,严重影响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正常开展,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功能萎缩,老百姓和医务人员意见很大。②政策存在缺陷。动态调整机制不活(尽管制定了《药品统一采购动态调整管理办法》,但调整是需要时间的,而病人的治疗用药是不能等待的,尤其是一些急救药和常用药)、配送不能到末端(配送只到乡镇,无法保证药品收货查验核对的执行,如果出现质量问题谁应该负责,尤其给一些比较偏远和年事已高的村医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也不符合《药品管理法》规定)。③实施结果难以预测。从目前执行情况看,总体上严重影响了临床用药和患者治疗,导致医务人员有意见,老百姓有意见。大量的病人无法在基层完成治疗,只好逐级上转,出现新的看病难、看病贵。政府给老百姓的好政策,比如卫生院与卫生室的合疗门诊报销、卫生院的住院报销比例明显高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等全部泡汤。④村级门诊合疗统筹的开始,是为了本村村民就近看病,但有些村卫生室人员老化、一村多室难合并等,引起了村民的极大不满。
二是专业公共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和编制等问题影响了服务质量。一方面是专业人员缺乏,服务力量薄弱。集中表现在一方面缺乏专业人员及人员数量不足,要为7万人口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任务繁重,卫生院工作压力大;二方面专业化程度低,大部分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几乎很少有“预防医学”专业的;要做好这么多的工作实在很难。
三是落后的行政机制和观念是导致医改深入推进的重大阻力。①目前的编制制度根本无法满足医疗服务的需要。我院医疗机构,医院的服务数量成倍增加而编制始终不变,致使医院存在大量的临时人员;②传统的思维惯式,根本无法推行彻底意义上的人事制度改革,说是“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实际上我们一直走着“用人由组织批,人员由单位用,职务能上不能下,待遇与职称挂钩,职称由上面评,工资由组织调”的老路,谁也无法改变。
四、对基层医改的建议 尽快完善药品“三制四统一”政策。①扩大基本药物目录。将老百姓常用的药品加进去,不要局限于多少种,甚至放开OTC,特别是儿童用药,感冒咳嗽、心脑血管疾病用药。②改革招标政策。只招价格,而不招生产企业。③完善配送政策。建立完善的配送网络,整合过去的各级药品批发企业,解决配送能力不足问题,直接配送到村,减轻村医的负担。
张庄镇卫生院 2012年7月12日
第四篇:医改准备工作自查报告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情况
自查及工作亮点汇报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3月22日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中心为确保医药分开改革措施的正常推进,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加班加点,准备工作按步骤有序进行。现将自查情况做如下总结汇报。
一、成立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由中心主任、书记任组长,全科、针灸针、康复科等各临床科室和医务科、办公室主任为成员的组织架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明确从3月22日至4月30日,实施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出现问题及时反馈解决。
二、制定各项工作预案
为确保实施过程顺利,中心各项工作提前布局,提前准备。针对医药分开、阳光采购和价格调整中可能遇到的信息系统、药品供应、收费、投诉、安保等问题认真梳理风险点,分类别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组建应急处臵队伍,并在医药分开启动前已进行了2次模拟演练,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应对,并及时向区卫计委、市卫计委、市医管局等有关部门报告。
三、药品阳光采购准备工作 我中心在第一时间领取了密钥,同时结合本中心用药情况和社区居民需求按进程对目录进行了至少4次的比对。积极与医联体核心医院沟通,对105种慢性病用药进行比对,在此基础上于3月30日召开了药事会,确定药品遴选采购目录和价格确认并进行公示。目前已完成协议及合同签订,正在进行备货。
四、医事服务费维护和医疗服务价格维护
此次改革我中心涉及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项目共计83项,目前已全部完成基础数据维护和确认,并进行价格公示。
五、长处方工作
我中心于3月27日晚信息系统升级后进行了长处方演练。目前能保证4月8日切换系统后开具长处方。在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已及时向宇信公司反映,待系统运行稳定后再做调整,同时完成了对医生的长处方流程专项工作培训。
六、工作亮点
(一)提供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制定了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流程:患者先到挂号处刷卡挂号,无需缴费,取号后到对应诊室就诊,诊疗结束后到收费处统一结算、缴费和打印发票。将流程在门诊大厅及挂号处显著位臵公示。先诊疗后付费的服务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患者反映,不光省去了挂号时的收费的手续,还减少了挂号排队时间,以后看病更方便快捷了。
(二)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负责制。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最接近社区居民。近几年建立起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已经成为社区医生与居民之间的牢固纽带。所以,针对此次医改,我们再一次重申家庭医生团队的职责和义务:有关居民需要在社区解决的医疗健康问题包括后续的专科治疗随访,我们强调对社区居民的全健康连续性周期管理。这次的医改目标之一是通过多项改革措施形成科学合理高效的就医秩序和分级诊疗模式。这就需要社区结合医改的诸多政策在不违反医疗诊治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居民的诊治问题解决在基层。因此,此次的医改内容之一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药品与上级医院的对接无疑是一项重要举措。但是限于社区医疗机构硬件条件的限制以及医务人员医疗专业的不同,完全对接是不现实的。为此,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负责制来解决社区就诊患者的需求,是目前医改阶段化解矛盾、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居民的获得感的有效形式。
(三)中医项目内涵公示。为了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保证中医治疗类项目的服务质量,中心将中医项目内涵进行公示,让患者了解各个诊疗项目的具体治疗方法。
(四)规范中医服务诊疗项目。改革涉及中医服务类项目较多,中心严格落实相关文件要求,加强自身管理入手,制定了规范中医服务项目的相关规定。规范了针灸、按摩的诊疗项目的开具,明确了项目诊疗和内涵一致、保证服务时间等,并制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
七、其他工作
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中心积极组织院领导班子、科主任和科室人员学习医药改革及阳光采购等相关文件精神。截止到4月6日,中心已组织召开领导班子成员学习4次,中层干部培训动员4次,全院职工医改二次培训、大会1次。截止到4月6日,中心共接受上级单位检查督导3次。在改善医疗服务方面,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医疗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①完善就诊流程,形成有序就诊秩序;②夯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对确有需求的居民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③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开展健康教育咨询等服务;④优化中心环境建设,开展各种便民服务;⑤提高医疗质量,加强诊疗规范培训及考核力度;⑥加强合理用药服务。
总之,为确保医改的有效实施,我们将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执行相关文件要求,从加强自身管理入手,严格诊疗规范,强化行业约束,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获得感,落实改革的初衷,实现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
2017年4月
第五篇:医改
浅析新医改
摘要:自新医改制定实施以来,不觉已过三年。在这三年里,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医疗费用继续水涨船高。然而,改革之事非一早一夕,不可否认我们的政府在医疗改革事业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一、新医改的内容与目标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意见》全文13000余字,共分六个部分,包括: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
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二、医疗改革的社会根源
(1)医药卫生改革发展滞后,不能有效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2)医药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基层卫生卫生服务体系薄弱;(3)医疗保障体制不完善,还不能消除“因病致贫”现象;(4)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淡化,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尚未形成;(5)药品和医用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虚高,影响了基本药物的可及性;(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较大的城乡、地区和人群差异,影响了疾病预防控制的效果。
三、新医改开展的具体工作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我国的新农合是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目前已覆盖8.35亿人,参合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筹资水平达到人均155.3元。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政府不断加大卫生投入以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已经从2001年的40%提高到61.8%,个人支出比例从60%降到了38.2%。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截至2010年底,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57.2%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零差率销售后的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同时推进定编定岗、绩效考核、多渠道补偿、人事分配等体制机制改革。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09年以来,中央累计安排资金400亿元,支持1877所县级医院、5169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382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所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财政部还安排130多亿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购置。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三年内通过转岗培训、定向培养等方式为基层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政府从2009年开始面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包括健康档案管理在内的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例如儿童免费注射乙肝疫苗,农村适龄妇女免费增补叶酸和乳腺癌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贴等。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一方面,加强公立医院的规划和调控,推动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优先发展县医院,建立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采取全科医生培养等政策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另一方面,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采取一系列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措施,提高服务能力,完善医院内部控制费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公立医院外部的监督制约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四、对医改的评价与见解
医改事业关系到十几亿人民的健康福祉,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全局的系统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医改启动实施的前三年,也就是2009-2011年,是医改的起步阶段,着眼于保基本,从基层入手推进改革。尤其是在基层成效更加明显,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较大改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推动了民生保障和改善,也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但医改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改革的难点进一步聚焦,只有持续深入推进,才能不断扩大改革成效。因此,制定医改规划,进一步凝聚共识、找准突破口,推动医改持续有效深入是必须的。
(一)公立医院改革的思路
落实政府责任,改革补偿机制。坚持公立医院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明确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目的和应履行的职责,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医保经办机构和卫生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强化医保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加强卫生部门对医疗费用的监管控制。
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创新医院管理服务。推进公立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理事会与院长职责。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二)鼓励和促进社会办医
1、放宽社会资本办医准入。要落实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社会资本优先的原则,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以及境外投资者举办医疗机构。鼓励具有资质的人员(包括港、澳、台地区)依法开办私人诊所。
2、进一步改善执业环境。要全面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在税收、价格、医保定点、土地、重点学科建设、大型设备配置、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鼓励和优惠政策,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创造公平发展环境。
3、坚持扶优扶强。要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这契合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也是国际上通行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和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有特色的医疗机构,发展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大型医疗集团。
(三)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1、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工作。完善基本医保管理体制,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2、提高医保服务水平,完善医保支付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和医疗救助即时结算,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加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力度,结合疾病临床路径实施,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增强医保对医疗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探索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要加大救助资金投入,筑牢医疗保障底线,全面推进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加大对重特大疾病的救助力度,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公益慈善的协同互补作用,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因病致贫问题。
六、最后结束语 我们说医改是世界性难题,固然没大错,但决不能知难而退,不敢触及体制性矛盾,仅仅在医疗卫生体制的外围打转。当然,期望在极短时间内实现改革目标,并不现实。但是,改革的大方向、改革的路径设计,必须要明确,不容回避。
对改革者而言,务实的态度是,首先要明确改革的方向和主旨;其次,应当不惧失败,不讳指责,在反思中调整,在调整中前行。如能以平常心评估新医改三年的成效,坦然接受批评,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加快制度性改革,庶几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