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2020年工作总结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市考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1.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已完成8家。
2.负面清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进度未达到国定标准。2020年剩余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2041.19万元,调减34.58万元,调减后拖欠账款2006.61万元,9月底已全部“清零”偿还。其中无分歧账款1710.86万元于5月底“清零”偿还;
有分歧账款295.75万元于9月底“清零”偿还。
3.工业投资增长9%:预计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70%,全市排名前三。我区大唐陕西发电公司灞桥热电厂“2.5亿元三供一业”项目、西安白鹿原益恒环境能源有限公司“16亿元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热电”等10个项目为我区工业投资贡献较大。
4.规模以上r&d费用投入强度达到3.32%:通过项目扶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深入泵阀总厂、庆华民爆等科技型企业宣传西安市r﹠d投入奖补相关奖补政策,组织西安航天动力机械厂等14家企业申报西安市r﹠d投入奖补项目,为9家企业争取446万。预计规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达到3.4%以上。
5.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联合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主动上门帮办服务,已辅导红旗检测等40余科技企业开展高企认定工作,预计新增(包含复审)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余家。
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
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预计完成工业技改增速-40%。
8.非公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6.1%:预计完成56.1%。
(二)先进制造业强市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新增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4家:已完成10家。
2.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预计增长11%。
3.2020年新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1户:已完成1户,西安诚惠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三)工作特色与亮点
1.加强政治学习,强化党建引领。一是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讲话精神的热潮。定期开展研讨交流学习,深化学习成效,全体干部围绕各自工作就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交流,研究贯彻落实思路和举措。二是加强理论武装,抓好意识形态宣传引导。共开展集体学习24次。始终把理论学习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三是持续开展党员干部作风整顿,制定了《灞桥区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实施方案》,集中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庸懒散慢虚”等现象,围绕主题开展集中交流研讨,查找不足,加强整改。四是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对今年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2人,通过列席党员大会、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形式加强对其教育,使他们懂得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宗旨、组织原则和纪律,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等,从而懂得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并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初步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五是巡查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局党组对巡查反馈意见细化分解具体问题35个,制定整改措施110条,今年已完成整改。
2.开展产学研活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一是成功举办了灞桥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纺织产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签约仪式等产学研金活动7场;
二是参与推进“纺织研究院与西纺集团产学研合作项目”、“高铁铝合金紧固件微弧氧化产业化”等成果转化项目10余项;
三是联合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西安市合同登记机构深入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合同登记,预计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超20亿元。
3.赋能科技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聘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专业第三方机构,开展“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合同登记及项目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二是成立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与辅导工作小组”,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与申报工作,指导辖区40余家科技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三是指导银海工业用布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业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工作。四是依托西安市科技大市场,成立灞桥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统筹科技成果资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4.强化企业服务,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坚持为企业“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送信心,送经验,送信息”的服务主线。一是成立“灞桥区助推企业复工复产服务队”,对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大走访大摸排,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政策宣讲、安全生产等方面,开展入企服务。二是加强重点企业包抓,围绕产值增速等重要指标,开展停产、减产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摸排,密切关注重点企业、负增长企业指标变化情况,逐户走访及时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三是编制2020年灞桥区科技计划项目征集指南,广泛征集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经过评审、考察等程序,最终确定立项项目12项。举办“2020年灞桥区科技政策专题培训会”,广泛宣传高企认定、r&d投入奖补、技术合同登记等科技扶持政策,提高企业政策的知晓率。四是为全区各类企业积极落实奖补政策。完成陕西双子叶樱桃科技示范园等3个农业园区科技项目立项工作,争取资金45万元;
按照《西安市关于支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补助奖励办法》要求,帮助陕西元丰纺织、庆华民爆等9家企业争取奖补资金446万元;
为35家工业企业(包括5家军民融合企业)落实各类省市奖补资金共计1940.2万元;
为14家企业落实兑现我区政策奖补资金152万元;
今年合计落实奖补资金2583.2万元。为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的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并申报了陕西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奖励资金项目,合计申报资金7791.19万元。五是召开银企对接会议3次。举办助力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政银企对接会2次,累计为39家企业放贷77145万元;
举办灞桥区军民融合银企对接会暨产学研金协同创新系列活动,3家银行与4家军民融合企业现场签约,意向签约800万元。
5.打造双创品牌,营造双创良好氛围。一是结合我区产业优势,以“校区、院区、园区、农区、街区”五区为主战场,以“军民融合、都市农业、文化创意、院校创新、大众创业”五大引擎为抓手,全面推进双创载体建设工作。二是开展“腾飞灞桥双创行”活动,每月走进双创平台,与创业者零距离谈心,破解创业难题。截至目前,共开展活动30次,帮助创业者解决各类问题30余件,包括发展空间预留、项目扶持、房租减缓、金融支持等问题。三是组织各载体开展双创活动,确保“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组织开展了“企业项目申报线上政策解读”、“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专题培训班”等线上双创培训活动;开展“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2020青年与未来人才论坛”、“双创人才灞河思享会”等线下双创活动。经统计,2020年共组织线上、线下活动50余场次。
6.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一是结合西安农民节、科技创新服务月、开展科技服务宣传培训活动,经统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2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万余份,接待群众咨询800余人次。二是邀请赵凯、刘明慧等20位农业种植专家,共组织各类科技培训30余期,培训1000余人次。三是对现有农业园区提升改造,打造农业众创载体,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目前全区已建成农业众创载体7家,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陕西秦灞庄园3家农业众创载体被认定为省级“农业星创天地”,其中西安葡萄产业星创天地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星创天地”。四是选派有技术特长、拥有农业科技资源的科技特派员13名,培育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农业科技示范户10名。
7.加强环境治理,持续抓好整治工作。抓好“散乱污”整治工作,对拆迁、关闭企业进行了剔除,目前剩余789户,其中取缔类415户,整改类374户。指导各街办、园区及区级各部门做好日常监管,确保已完成整治的企业不反弹。今年来共检查企业800余户,发现问题58个,下达督办单34份,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治。
8.加强安全检查,保障行业生产安全。一是成立了“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常态化开展工业企业安全隐患排查。二是聘请第三方“陕西众泰安生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今年共排查企业37户,发现安全隐患问题150项,指导企业做好整改。三是积极参与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整治行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月”等专项行动,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300余份,广泛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四是督促民爆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引导庆华民爆提升安全监管效能,每月指派专人参与企业隐患排查。
9.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守信践诺。一是持续推进信用信息互联共享。目前我区46个部门100%接入市级信用平台,截至目前我区信用信息归集公示8348条,其中上半年4242条,在全市各区县排名第一。二是引导企业自觉守信践诺。针对企业不良信息进行分析,并建档造册,指导涉及一般失信行为的企业开展信用修复。目前8家先进制造业企业不良信息修复5家。三是持续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组织29个部门,街办依法依规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并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市信用门户网站等多渠道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强化服务意识,保障信用主体合法权益,开展失信被执行人退出工作。联合法院执行局对我区失信被执行人逐一上门排查,面对面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积极动员失信被执行人退出失信黑名单。
10.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在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应用。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印发了《灞桥区推进5g系统建设与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针对大专院校5g基站建设疑难问题召开专题协调会,对狄寨、红旗街办5g基站建设问题进行现场协调。预计全年完成5g基站建设717个。
二、存在问题
一是工业增长困难。规上工业企业经济运行仍未企稳回升,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存在不确定性,我区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难度大。二是先进制造业不强。纺织、能源、商混等传统行业仍占主导地位,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极少,先进制造业企业仅占规上工业总数14%。三是工业增量不足。随着区域功能定位变化和园区承载力的饱和,新建投产工业企业挖掘殆尽,且新增企业均不属于行业龙头企业,产值较小,远远不能发挥拉动作用,仍靠存量企业带动。四是工业技改滞后。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不容乐观,技改投资意愿大幅减弱,部分技改项目搁置;
军工单位属保密单位,摸排出的技改项目无法入库统计;
我区大多工业企业新投资的技改项目均在200-300万元之间,不够统计入库的标准。
三、2021年工作计划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奋力谱写灞桥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要求,紧扣“追赶超越”定位,以军民融合为特色,以“专精特新”为方向,以强基、固本、培优为目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按照《灞桥区发展先进制造业三年培优行动方案》,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科技创新,落实双创工作推进、科技研发奖补等各类专项补助资金,增强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同时重新梳理制定科技创新政策工作指引,优化科技计划类别,扩大科技政策覆盖面。三是充分发挥灞桥区“专精特新”科技创新引导基金的作用,通过多元化的奖补政策,重点扶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智慧产业等领域,促进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引进科技创新产业,为先进制造业造血输液。
2.持续加强企业服务。一是围绕我区支柱优势产业,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支持科技型企业做大作强,扶持实施高新技术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补足短板,延长链条,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开展科技金融政策下企业活动,发放科技金融宣传册,广泛宣传科技金融相关政策;
组织科技金融专家,主动深入企业,根据企业需求,面对面地为企业提供金融指导服务,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助力缓解企业“贷款难、难贷款”和“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三是组织开展银企对接、产学研、能力提升+军地对接等活动,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实现科技服务新突破。一是开展宣传培训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广播、报纸、微信等公众媒体平台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加大农业科技宣传培训力度。完善特派员考核机制,提升农业专家服务水平。扎实推动农业科技示范园、星创天地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二是推进“双创”载体建设,打造“双创”升级版。依托半坡国际艺术街区、东方设计师产业园等,打造集众创空间、创业咖啡、创业公寓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双创聚集区;
依托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文创民俗、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白鹿原农业双创聚集区;
推进洪庆新城jmrh示范区建设进程,打造集生产办公、科技研发、孵化培育、金融商务为一体的军民融合特色双创聚集区。
4.指导行业加强安全生产。按照《灞桥区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工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机制,着力强化安全风险防控,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下大力气抓好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安全生产事故,指导规上工业企业及民爆行业的安全生产,完成一企一档安全生产台账。
5.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一个园区+主导产业+龙头企业”集聚集群发展思路,力争引进10户“专精特新”企业入驻。纺织产业园聚焦纺织智造、生物医药产业。一是聚集纺织产业资源,着力推进纺织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以实现元丰纺织科研能力就地转化为生产力为目的,不断壮大西纺集团、五环集团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逐步延伸纺织产业链。二是加快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际医疗先行示范区一期工程--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盘龙药业二期研发中心项目建设,打造医药研发、生产、流通、临床使用全产业链的高端医疗产业“硅谷”。三是围绕陕西粮农集团工业园项目的实施,加快建设军民融合保障供应基地。同时,引导现有泵阀总厂、国水风电、通达铁路等制造类企业,通过技改等方式积极与军工企业合作,实现军民融合区内错位发展。洪庆新城依托标准厂房,引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产业标杆企业,逐步把洪庆新城打造成灞桥先进制造业的首善之地。浐河开发区发挥红旗南部的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增强华为品牌号召力,聚核延展,引入产业链相关的电子信息产业,构建创新智慧引擎,建设物联网和智慧产业生态圈。
第二篇: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作为为企业服务的牵头部门和协调部门,坚持高点起步、抢抓机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和时间同步的目标要求,保持了在全市工信系统既创先又争优。在2011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考核中,我县综合排名第六位,被省政府授予“2011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荣誉称号。
一、强化运行监控,各项工业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坚持对各项经济指标运行月分析、季调度监测机制,随时调控工业经济运行整体情况,确保了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1、民营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县15075户民营经济单位,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4亿元,实现利润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7%、23.2%和19%,呈现出“质”与“量”同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2、规模工业实现快速增长。实行新的统计口径后,全县规模工业达到了156家。上半年,预计可完成总产值67.8亿元,同比增长32.3%;实现增加值18.25亿元,同比增长19.7%;实现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30%。产品产销率达到97.7%,同比提高了0.4个百分点。
3、特色产业优势明显提升。上半年,家具制造、金属制品等五大特色产业发展到3153家,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增加值18.6亿元,实现利润8.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5%、19.3%和18.9%;分别占民营经济总量的31.1%、42.2%和31.5%,特色产业的带动优势明显提升。
二、强化服务职能,努力营造工业经济发展环境
作为为企业服务的牵头部门和协调部门,我们进一步突出、强化了服务职能,为促进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积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1、抓统计监测,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按照省、市对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考核办法,探索建立了以民营经济增加值、营业收入、上缴税金等14项指标为重点监测内容的民营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切实发挥好工业经济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加强与各乡镇、税务、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月分析、季调度,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问题,实现了经济运行调节从以事后调节为主向事前监测、预警和预防为主的有效转变,从而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的依据。
2、抓融资服务,为企业输血打气。在国家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香河信贷增速开始减缓的背景下,我们对由财政注资成立的鼎力担保公司担保流程、担保业务等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最大限度为我县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满足企业资金需求。上半年,该公司共为海潮制件公司提供1000万元信用担保,累计为3家企业提供了3000万元的信用担保。同时,通过丰富担保主体和担保形式,引导三强、高氏等民营信用担保机构规范、有序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初见雏形,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截止目前,我县三强等5家民营融资机构,共为各类中小企业提供1000多笔信用担保业务,提供担保额度达到20多亿元。
3、抓惠企政策落实,为企业雪中送炭。认真梳理中央和省市已出台的各项涉企优惠政策和收费减免政策,通过发放明白纸、门户网站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整理汇编涉企优惠政策,发放给企业,引导企业用好、用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争取享受国家和省的优惠政策资金支持。上半年,香河中小企业技改项目库已初步建立,共筛选了18个技改项目,分别申报了河北省重点技改项目和2011工业新产品开发项目。
4、抓企业对标活动,促企业上档升级。广泛搜集国内外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在关键环节的主要技术参数,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制定《2011年工业企业对标培训实施方案》,帮助企业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标杆指标体系,促进产业上水平、产品提档次、创名牌,企业增效益。特别是廊坊市对标行动工作会议在我县的圆满召开,更加激发了我县企业开展对标行动的积极性,特别是爱意瑞斯全面推行管理和产品质量“双对标”,公司形象迅速改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公司产品档次提升,已有十余种产品获得了国家专利。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球,形成了全球专业家居用品供应体系。
5、抓产业集群,促企业实现集群化发展。在产业集群培育上,坚持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紧紧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京津两大都市产业功能外溢,充分发挥家具产业和金属制品两大省级产业集群品牌优势,引导企业不断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研发进程。目前我县主导特色产业骨干企业不仅能够承接低端产品的加工制造,而且也研发出了拥有70%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等高端产品,基本完成了由简单加工型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转换,涵盖了主导特色产业上下游主要产品范围,先后涌现出了“银洲”、“永昌”、“欧乐凯丽”等一批省级名牌产品,初步形成了高中低档相结合的产品结构。万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评为“河北省科技型企业”。
6、抓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管理基础。积极关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在参与、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积极引导,全力支持,切实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截止目前,我县规模以上企业均能够上网发布相关产业产品信息,正大有限公司还被评为了廊坊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被工信部确定为“工业信息化运行形势分析定点联系企业”。全力推进自动化办公系统建设,聘请市局有关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组织开展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应用培训,为此套系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局股室与领导之间、股室与股室之间,基本实现了文件传输的无纸化。
三、强化市场监管,营造和谐公平的发展环境
积极组织,强化协调,突出抓好煤炭经营市场和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市场的整顿和规范,积极落实墙体材料革新规划,取得显著成效。
1、抓行业管理,强化职能地位。严格落实国家、省文件精神,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加强粘土砖限产与督导、煤炭市场整治、生产性废旧金属整治、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征收及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政行为,对外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
2、抓许可制度落实,加强废旧金属行业管理。开展全县废旧金属回收摊点专项检查活动,对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企业进行重新登记,实行台账式管理。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督导企业守法经营。对62家无证经营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对持有《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资格审核证》的11家企业进行了年检。
3、抓粘土砖企业限产,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墙改文件精神,加强对粘土砖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粘土砖产量以每年不低于10%的比例降低。县墙改办与2家粘土砖生产企业签订了《限产承诺协议》。
四、强化信访排查,构建和谐社会成效明显
1、抓信访稳控,维护大局稳定。我局企业改制工作虽然已全部完成,但系统内2300多名下岗职工稳控工作、1600多名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8家系统内企业1500多名在职职工日常监管以及1000多名职工档案管理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为此,我们完善了信访接待制度,坚持每天均有班子成员接访,35岁以下干部值班的工作机制,切实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在基层。上半年,共接待职工来访383人次,系统内未出现一起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2、抓各项信访回访制度落实。对已解决的重要信访案件,全部建立档案,责成专门人员定期跟踪回访,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立即做出反应,及时予以处理,防止案件反弹,确保不出现重访,使信访工作机制高效运行,提高了信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3、抓职工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落实。截止目前,累计为746人办理了物价补贴;对系统内离休干部、企业军转干部等共计45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慰问活动;圆满完成了1145名参加医保人员的医疗保险证的换证工作;为企业1221名退休职工调整了养老金。
五、强化形象建设,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1、抓机关形象,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走廊文化、科室文化、礼仪文化、廉政文化四个层面为载体,积极实施机关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全面提升机关干部的创新能力、工作能力和机关形象。截止目前,反映我局核心价值观、团队建设等展现机关干部精神面貌和崇高追求的16块展示板全部上墙,科室文化等建设有序推进。
2、抓制度建设,实现机关规范化管理。对计算机、公务用车、机关工作纪律等23项制度进行了充实完善。机关干部业务学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各业务股室均根据职能,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了业务知识辅导。党委会议制度和局长办公会议制度进一步确立,有效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协调推进,班子的凝聚力明显增强。
3、抓对外宣传,扩大自身影响力。截止6月底,我局共有34篇信息被各级媒体刊载。其中:《河北香河县为企业倾力打造“民营经济之家”》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给力”河北香河经济》被国家经济门户网站—中国经济网刊载;《香河县创建对接京津新型工业化桥头堡》被《人民日报》主办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人民网》转载。
此外,工青团妇等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11计生工作考核中,我局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六、强化四个结合,再创各项工作新佳绩
上半年,我们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距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三期”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强化“四个结合”,全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创先争优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一是健全、完善企业技改项目库,在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技术创新资金、工业设计奖励等项目上,全力争取上级部门在资金、技术上的支持。二是依托项目建设,带动现有企业的产业整合,推进传统产业升级。鼓励企业“抱团发展”,加大产业合作、项目合作力度,实现市场资源共享。三是制定重点行业、企业帮扶措施,鼓励企业进行升级技术设备,提高核心竞争力。
2、创先争优与完善监测机制相结合。一是建立完善以各项综合指标、产品研发指标、节能降耗指标等为主要内容的监测体系,增强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二是建立“上下联动、随时调动、快速行动”的调研工作机制,全面准确掌握产业及企业发展现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三是发挥好工业经济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充实经济运行监测的内容,共享信息资源,建立经济运行监测和反馈机制。
3、创先争优与深入开展对标行动相结合。一是做好对标培训工作,至少组织一次企业对标现场会,培训人员不少于1000人次,确保企业对标行动覆盖面达80%以上。二是设立对标行动专项资金,用于对标行动的人员培训、示范企业培育、指导服务及考核等工作。三是完善《香河县工业企业对标行动考核办法》,实现对各乡镇、各部门的定期量化考核,建立对标行动长效机制。
4、创先争优与拓宽融资渠道相结合。一是充分发挥鼎力信用担保公司职能作用,积极为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技术改造、创业贷款、科技贷款等提供担保贷款,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二是加强对三强信用担保公司、金都、高氏小额贷款公司等的日常工作的管理与监督,指导其强化自身建设,规范经营行为,拓展业务,壮大规模,提高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能力。
第三篇: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作为为企业服务的牵头部门和协调部门,坚持高点起步、抢抓机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和时间同步的目标要求,保持了在全市工信系统既创先又争优。在2011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考核中,我县综合排名第六位,被省政府授予“2011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荣誉称号。一、强化运行监控,各项工业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坚持对各项经济指标运行月分析、季调度监测机制,随时调控工业经济运行整体情况,确保了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强化服务职能,努力营造工业经济发展环境
作为为企业服务的牵头部门和协调部门,我们进一步突出、强化了服务职能,为促进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积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1、抓统计监测,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按照省、市对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考核办法,探索建立了以民营经济增加值、营业收入、上缴税金等14项指标为重点监测内容的民营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切实发挥好工业经济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加强与各乡镇、税务、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月分析、季调度,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问题,实现了经济运行调节从以事后调节为主向事前监测、预警和预防为主的有效转变,从而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的依据。
4、抓企业对标活动,促企业上档升级。广泛搜集国内外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在关键环节的主要技术参数,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制定《2011年工业企业对标培训实施方案》,帮助企业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标杆指标体系,促进产业上水平、产品提档次、创名牌,企业增效益。特别是廊坊市对标行动工作会议在我县的圆满召开,更加激发了我县企业开展对标行动的积极性,特别是爱意瑞斯全面推行管理和产品质量“双对标”,公司形象迅速改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公司产品档次提升,已有十余种产品获得了国家专利。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球,形成了全球专业家居用品供应体系。
<1><2><3>
5、抓产业集群,促企业实现集群化发展。在产业集群培育上,坚持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紧紧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京津两大都市产业功能外溢,充分发挥家具产业和金属制品两大省级产业集群品牌优势,引导企业不断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研发进程。目前我县主导特色产业骨干企业不仅能够承接低端产品的加工制造,而且也研发出了拥有70%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等高端产品,基本完成了由简单加工型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转换,涵盖了主导特色产业上下游主要产品范围,先后涌现出了“银洲”、“永昌”、“欧乐凯丽”等一批省级名牌产品,初步形成了高中低档相结合的产品结构。万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评为“河北省科技型企业”。
6、抓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管理基础。积极关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在参与、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积极引导,全力支持,切实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截止目前,我县规模以上企业均能够上网发布相关产业产品信息,正大有限公司还被评为了廊坊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被工信部确定为“工业信息化运行形势分析定点联系企业”。全力推进自动化办公系统建设,聘请市局有关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组织开展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应用培训,为此套系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局股室与领导之间、股室与股室之间,基本实现了文件传输的无纸化。
三、强化市场监管,营造和谐公平的发展环境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积极组织,强化协调,突出抓好煤炭经营市场和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市场的整顿和规范,积极落实墙体材料革新规划,取得显著成效。
1、抓行业管理,强化职能地位。严格落实国家、省文件精神,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加强粘土砖限产与督导、煤炭市场整治、生产性废旧金属整治、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征收及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政行为,对外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
2、抓许可制度落实,加强废旧金属行业管理。开展全县废旧金属回收摊点专项检查活动,对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企业进行重新登记,实行台账式管理。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督导企业守法经营。对62家无证经营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对持有《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资格审核证》的11家企业进行了年检。
四、强化信访排查,构建和谐社会成效明显
1、抓信访稳控,维护大局稳定。我局企业改制工作虽然已全部完成,但系统内2300多名下岗职工稳控工作、1600多名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8家系统内企业1500多名在职职工日常监管以及1000多名职工档案管理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为此,我们完善了信访接待制度,坚持每天均有班子成员接访,35岁以下干部值班的工作机制,切实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在基层。上半年,共接待职工来访383人次,系统内未出现一起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2、抓各项信访回访制度落实。对已解决的重要信访案件,全部建立档案,责成专门人员定期跟踪回访,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立即做出反应,及时予以处理,防止案件反弹,确保不出现重访,使信访工作机制高效运行,提高了信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五、强化形象建设,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1、抓机关形象,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走廊文化、科室文化、礼仪文化、廉政文化四个层面为载体,积极实施机关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全面提升机关干部的创新能力、工作能力和机关形象。截止目前,反映我局核心价值观、团队建设等展现机关干部精神面貌和崇高追求的16块展示板全部上墙,科室文化等建设有序推进。
2、抓制度建设,实现机关规范化管理。对计算机、公务用车、机关工作纪律等23项制度进行了充实完善。机关干部业务学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各业务股室均根据职能,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了业务知识辅导。党委会议制度和局长办公会议制度进一步确立,有效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协调推进,班子的凝聚力明显增强。
3、抓对外宣传,扩大自身影响力。截止6月底,我局共有34篇信息被各级媒体刊载。其中:《河北香河县为企业倾力打造“民营经济之家”》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给力”河北香河经济》被国家经济门户网站—中国经济网刊载;《香河县创建对接京津新型工业化桥头堡》被《人民日报》主办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人民网》转载。
此外,工青团妇等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11计生工作考核中,我局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六、强化四个结合,再创各项工作新佳绩
上半年,我们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距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三期”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强化“四个结合”,全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创先争优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一是健全、完善企业技改项目库,在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技术创新资金、工业设计奖励等项目上,全力争取上级部门在资金、技术上的支持。二是依托项目建设,带动现有企业的产业整合,推进传统产业升级。鼓励企业“抱团发展”,加大产业合作、项目合作力度,实现市场资源共享。三是制定重点行业、企业帮扶措施,鼓励企业进行升级技术设备,提高核心竞争力。
2、创先争优与完善监测机制相结合。一是建立完善以各项综合指标、产品研发指标、节能降耗指标等为主要内容的监测体系,增强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二是建立“上下联动、随时调动、快速行动”的调研工作机制,全面准确掌握产业及企业发展现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三是发挥好工业经济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充实经济运行监测的内容,共享信息资源,建立经济运行监测和反馈机制。
3、创先争优与深入开展对标行动相结合。一是做好对标培训工作,至少组织一次企业对标现场会,培训人员不少于1000人次,确保企业对标行动覆盖面达80%以上。二是设立对标行动专项资金,用于对标行动的人员培训、示范企业培育、指导服务及考核等工作。三是完善《香河县工业企业对标行动考核办法》,实现对各乡镇、各部门的定期量化考核,建立对标行动长效机制。
4、创先争优与拓宽融资渠道相结合。一是充分发挥鼎力信用担保公司职能作用,积极为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技术改造、创业贷款、科技贷款等提供担保贷款,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二是加强对三强信用担保公司、金都、高氏小额贷款公司等的日常工作的管理与监督,指导其强化自身建设,规范经营行为,拓展业务,壮大规模,提高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能力。
第四篇:榆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榆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推荐清洁生产审核起专家和申报
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的通知
各县区工业商贸局(工业经济局):
按照省工信厅要求,我局现面向全市聘请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及申报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和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面向
全市,由县区工贸局组织推荐和申报,市工信局初审后报省工信厅。
二、省工信厅审查后,符合条件的专家将成为陕西省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录入专家库,按月发放薪酬;
三、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由省工信厅会同省环保厅
备案后在媒体上予以公告,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四、清洁生产审核专家的推荐依据省工信厅《关于征聘陕西省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的通知》进行按照文件中征聘条件推荐,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按照《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申请注意事项》组织申报。
五、请各县区域业商贸(工业以济局)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推荐申报工作。对上报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推荐的专家和服务机构质量,务于2011年4月25日前将
申报材料一式四份报送至市工信局运行办。
附件:
1、《关于征聘陕西省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的通知》
2、《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申请注意事项》
联系人:杨雪梅师磊
电话:
0912——3890535二零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附件—
关于征聘陕西省工业清洁生产审核的通知
各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杨凌示范区经贸局,各行业协会及有关单位:
为充分发挥有关专家的技术、决策咨询与服务作用,进一步促进无省清洁生产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推进陕西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库意见》精神,现拟构建“陕西省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
“专家库”拟采用单位推荐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选取。请各设区市、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认真做好清洁生产专家的推荐工作。现就征集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冶金、石化、建材、电子、机械、纺织、医药、食品等工业领域行业专家及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包括离退休人员)。
二、入选条件
(一)熟悉相关行业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
(二)熟悉国家清洁生产相关政策、法规、熟练掌握清洁生产工作内容以及程序;
(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四)行业专家应在本专业或本行业具有十年以上工作经历,熟悉本行业生产流程和工艺技术,并能针对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先进性、准确、规范、公正地进行评价和提出评估意见。
(五)清洁生产专家应具有两年以上清洁生产经历,需经国家或省级清洁生产审核培训,已掌握清洁生产审核程序和方法,能独立担清洁生产审核咨询工作。
(六)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坚持原则、作风正派;
(七)身体健康,能够坚持现场工作;
(八)没有违纪违法等不良纪录;
三、入选“专家库”的专家的职责
(一)接受工信厅委托,为工为业清洁生产规划、法规、政策、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指南等的推行提供咨询服务;
(二)接受工信厅的委托,对工业清洁生产相关项目进行评审;
(三)参与其它与工业清洁生产审核、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
(四)参与其它与工业清洁生产有关的工作。
四、申报方式
采取单位推荐或本人申请和方式征集专家库入选,其中
离退休人员填表后需到单位加盖公章。各单位及个人请于2011年4月31日前,将时刻表一式3份报送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时刻表格可登陆/下载)
附件:陕西省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库成员资格申请表 联系人:鲁玉奇
联系电话及传真:
029-87290132二O一一年三月九日
第五篇: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计划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计划
2013年,我局将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和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打造工业**”的发展战略,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主线,以促进我县工业经济质的提升为目的,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主题,加强招商引资,强化项目建设支撑,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认真搞好煤电运及重要生产要素的供需衔接,确保全年发展目标完成。
一、主要工作目标
根据我县“十二·五”规划,结合我县经济发展现状,预计2013我县工业商贸主要工作目标如下:
―――全部工业增加值**亿元,预计增长率1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率15%。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率15%,力争20%。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亿元,预计增长率15%。
―――进出口额**万美元,增长15%。
―――利用外资**万美元,增长15%。
二、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坚定不移加快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化。要按照“县域经济工业化、工业经济园区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使工业园区成为我县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财税收入的增长点、城市发展的新亮点、县域经济的支撑点。一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要全面平整已征用土地,配套完善供电供水设施以及污水处理厂,加快港口、码头、物流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二期工程建设。**工业园区和思乐堂工业园区要加快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工业园区要加快企业退城进**,盘活土地,推进商贸物流设施建设。二是加快项目入园。各个园区要根据各自的功能定位,形成产业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加工园区重点发展金属回收、拆解、冶炼及深加工产业,要大力引进和培育对产业发展起龙头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重点抓好30万吨再生铜和30万吨再生铝项目建设,打造“千亿产业”、“千亿园区”,到2012年末,园区工业产值要达到200亿元以上。**工业园区作为**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的配套园区,主要安排能耗相对较高,但产值大、效益好的企业,形成一个以金属冶炼、建材生产、林产林化、化工原料为主的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主要发展食品、药品和宝**饰加工以及高新科技产业,形成一个无污染、高清洁的轻工业集中区。要积极引导重点骨干企业和**工业园区部分企业,搬迁到**工业园区,并进行技改扩产,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二)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狠抓结构调整和优化,稳步提升经济发展素质。一是加强钛白、松脂、水泥、冶金等行业管理,加强节能减排,稳步推进技术改造和创新;二是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围绕林产林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实施创名牌、打造拳头产品的发展战略,促进产业整合和产业链形成;以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大中型企业为目标,打造龙头型企业,带动和指导相关产业企业的发展。三是坚持指导分类指导,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产业布局,构建五金制品、机械、电子、有色金属、农产品加工、服装、电力、采矿等企业集聚和配套体系,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产业集群,逐步缩短购销半径,提高规避风险能力,推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全力扶持重点支柱企业发展,千方百计提高工业对经济财税发展的贡献。一是重点加大对重点支柱企业的扶持服务力度,特别是加强企业在原料、资金、用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各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扩大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保持全县经济、财税指标稳定快速增长。二是努力抓好工业和商贸流通行业经济增长点落实和培育,增强工业和商贸流通行业发展后劲,注入新生活力。特别是抓好2013年市、县统筹攻坚的工业和商贸流通项目的投产达产工作,确保这些项目走上生产正轨,发挥效益。
(四)努力实现低碳绿色增长。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五)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建立和健全工业经济运行定期分析研究制度。进一步搞好调查研究,加强宏观指导,及时了解掌握、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研究分析经济运行结果,预测经济运行趋势,提高解决参考价值。进一步扩大运行监测范围,不断增强运行工作的科学性,为搞好运行调节和指导企业发展提供重要依据。特别是注意加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水耗等指标及相关情况的监测,在运行工作中引导、指导、帮助企业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六)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合理布局大型超市、集贸市场和社区便利店,落实上级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措施,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和农机下乡”等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为居民扩大消费创造条件。
(七)抓好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督检查机制,积极组织开展全县食品安全检查。生猪定点屠宰管理,督促屠宰企业完善屠宰硬件及软件设施,提高屠宰执法水平;采取措施严厉打制私屠滥宰窝点,积极实施“放心肉”工程。积极开展酒类流通的行业监督管理,努力确保人民群众喝上“放心酒”。
(八)着力加强党的建设,为新一轮跃升提供坚强保证。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教育培养、选拔任用、交流轮岗、考核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切实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创先进、争优秀,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的动力活力。
(九)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县综治委的部署,认真开展创建“平安**”活动,加大创建的组织领导力度,按照“抓落实、促深化、有创新、求实效”的要求,进一步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和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制定完善值班工作职责,加强对机关的安全管理,严厉打击偷盗行为等多发性案件的发生,增强安全防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