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筹城乡发展指挥部表态发言
在镇年度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表态发言
古河镇统筹城乡发展指挥部
今年我镇成立了统筹城乡发展指挥部,对我镇新镇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将借这次镇委、镇政府年度总结表彰大会的东风,认真贯彻县委十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美丽古河建设。具体工作表态如下:
一、深化认识,精心谋划。深入贯彻县委十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按照《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和《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规范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有序推进新镇区、新社区建设,扮靓西南出口,打造品牌特色,努力为全镇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锐意进取,勇于探索。围绕“镇村联动、重在品位”的要求,坚定镇村建设出精品不动摇。遵照“镇郊布点,点外控制,散建刹死”的原则,打造以镇区为主,中桥、洋桥、许高、梁庄、左杨、大冲、神墩、张刘为辅的“一主八辅”新农村建设新空间。镇区按照“南拓西延、梯度推进、功能完备、景美宜居”的总体思路,抓住新234省道改扩建机遇,科学规划“一镇三中心”布局,构造“六纵六横四大功能区”新格局。
三、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完善镇域总体规划,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新镇区详细规划,各农民集中居住点详细规划;筹建“一镇三中心”安置楼、古
小新校区、古河中心幼儿园、学府花苑二期、新镇府等工程,延伸学府大道、小康路、建设路至新234省道;建成一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所有村整治一个自然组,一条不低于500米的村内道路及河塘,建成县级以上生态村6个,一星康居示范村7个,二星康居示范村4个,特别是老234省道沿线中桥、梨元、古河、古颜、张秦、洋桥等村要达到一星以上康居示范村;全镇建成二级供水管道31公里,三级供水管道比例达到40%。
按照扮靓西南出口,打造品牌特色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规划管理、建设管理、督查考核,各项建设必须以规划为龙头坚持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
总之,我们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大胆探索,勇于改革,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城乡统筹发展的每一项工作,努力以最快的行动,最新的成果,推进古河的城乡发展,为古河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在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动员会表态发言
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动员
大会发言材料之一
抢抓新机遇实现新突破
奋力开创统筹城乡发展新局面
大武口区隆湖经济开发区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按照市、区党委、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部署,隆湖经济开发区结合实际,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设了10.1万平方米的星海家园,实施了六站西村村庄改造工程,形成了六站、一站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大社区。已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市低保范围,公交等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已经延伸到部分行政村,以城带乡的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为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根据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安排部署,大武口区星海镇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一体化列入市级统筹城乡发展试点,作为试点区域,深感责任重大。为此,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一体化整体规划,重点抓好星海镇总体规划、中心区城镇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扶持十分沟、五站、四站等五个中心村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向一站、六站大社区集中,形成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农村社会事业集中管理的城乡发展格局,努力把星海经济区建成全市乃至全自治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点。
二是统筹城乡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抢抓城乡一体化试点的良好机遇,力争与农垦局联合开发一万亩农垦工业园区,实现项目入驻和基础设施同步跟进。高标准建设一站无害化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厂、隆湖水厂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提升经济区承载能力。配合完成新火车站至世纪大道、星光大道延伸段、隆湖大道改造工程,实施并完成25公里乡村级道路,争取开通市区至各行政村公交线路,带动星海经济区交通网络向纵深发展。加快实施六站、十分沟、一站、二站、西轴村人饮安全工程建设,率先在自治区实现农村安全饮水户户通。加快通讯设施建设,对条件成熟的六站和一站村,争取在两年内实现电信宽带全覆盖。
三是统筹社会发展,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使农村学生公平享受与市区同等优质的教育资源。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争取建设隆湖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范围,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抓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失地农民保障等工作,缩小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培训机制,重点实施农民中长期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建立农村劳动力与辖区企业定向培训制度,建设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转移就业。全面落实创业富民优惠政策,加快建设星海文化产业创业园等创业
载体。2009年力争完成劳务输出7000人次以上,完成农民技能培训1000人,劳动技能鉴定500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在一站社区实施 “一园带动五个一”工程(以星海文化创业园带动幼儿园、秦腔剧团、图书馆、农民影院、养老中心),实现城乡文化共同繁荣发展。
四是强化党的建设,促进基层党建一体化。认真做好城乡一体化大社区党建试点工作,整合农村与社区党支部力量,配齐配强党组织班子,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大力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统筹城乡发展能力。
第三篇:2013城乡统筹办公室表态发言
2013城乡统筹办公室表态发言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六大提出的协调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荣共进的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战略思想。城乡统筹”字面上解释是“城”、“乡”,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城乡统筹就是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
桃林统筹办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做好城乡统筹各项工作,搞好服务。位于新区的市民广场占地
亩,投资
万元。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投资
万元文体中心,社区服务中心
,行政中心
,政法综合服务中心
,总长度
米的新区柏油道路,桃东农民新村,尚品豪庭二期,颐景园二期,徐许路立面改造,桃源广场改造,交通环境整治,镇区白改黑工程,石埠新村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自来水厂及污水处理厂建设。都将于本完成,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桃林镇群众的生活与生产环境。
第四篇:统筹城乡发展研讨发言
周口作为一个农业大市,经济社会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农业,最庞大最重要的群体是农民。推进城乡互动、统筹发展,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直接关系着我们能否在转变发展方式中走出新路子,能否在新的区域竞争中获得新优势。卢书记在周口代表团提出的观点,既有“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也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等具体途径,是指导我们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纲领性要求。
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说过:“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镇化的历史”。认真学习卢书记的重要观点,我认为,其精神实质就是要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真正让城镇这个龙头活起来、让农业这个弱质产业强起来、让农村这个落后地区好起来、让农民这个困难群体富起来,实现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认为,当前我们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强力推进和逐步实现产城互融,这是一条符合上级精神、充分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径。
第一,产城互融可以解决“城镇怎么建”的问题。当前,我市在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城镇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通过产业集聚区和城市的融合发展,一方面可以实现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规模的迅速扩张,如我县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通过严格规划建设,使县城面积迅速扩大三分之一 以上;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城市功能的有效划分,达到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等城市功能区相得益彰、互动发展,避免城市“摊大饼、一锅汤”式的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
第二,产城互融可以解决“龙头怎么强”的问题。要实现卢书记提出的“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必须做强城镇这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就新型城镇化来说,大发展呼唤大产业,大产业推动大发展。产业支撑作用能否发挥及其发挥程度,将直接决定着新型城镇化的速度和成效,决定着城市的整体实力和带动能力。郭庚茂省长在全省项目观摩时,高屋建瓴地把产业集聚区比作是城市发展的基石,“产业集聚区是市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是地方招商引资的主平台,是富民强市的主渠道,是改革创新的实验区。”在当前我们城镇第三产业普遍不强的情况下,通过产业集聚区的大发展,才能够有效推动城镇经济大跨越,进而实现城镇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的大突破,才能够形成以城带乡、统筹发展的有利局面。
第三,产城互融可以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当前,我们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大量欠账。虽然基本上解决了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从无到有”的问题,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街道硬化率、自来水普及率、生活垃圾处理率、文化和体育基础设施等还有较大的差距。统筹城乡发展,说到底就是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让农民也能享受和城里人一 样的生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们可以积极争取利用上级政策资金,但更重要的是要增强自身实力,提高对农村发展的投入水平,缩小城乡发展的“设施落差”。从长远来看,以产城互融的模式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是推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使我们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增加财力投入有了更多的底气。
第四,产城互融可以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从更长时期看,减少农民比目前农民增收更具长远、全面的主体意义。而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唯有实现城镇化,做到“人口向城镇集中”。在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中,必须统筹解决好进城农民的就业、收入、社保等问题,不能简单地把“穷农民”变成“穷市民”。通过产城互融,可以有效搭建起农民进城后充分就业的平台、完善社保的平台,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进得城、扎下根、留得住、生活好”。目前,我县产业集聚区就已经吸纳了两万余人就业,春节期间又实际招工3700人,各种社保手续正在办理。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大量农民走出农村、融入城市,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坚实载体。
第五,产城互融可以解决“观念怎么变”的问题。提高城镇化率,不仅是要把“农民身份”转换成为“市民身份”,更要求把“农民意识”提升为“市民意识”。在提升农民素质方面,一方面要强化文化和技能培训,让农民真正有知识、有技能,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建设高标准职业教育中心,大规模培训农民工的目的所在;另一方面,进城后的农民通过由“面朝黄土背朝天”向“标准化厂房、流水线作业”工作环境的转变,能够在产业工人新身份的适应中换脑子、转观念,改变生活方式,提高文明程度,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产城互融是不断提升城镇人口聚集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文明扩散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我们传统农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我们要围绕产业集聚区发展和城镇建设的结构融合、功能融合,进一步统筹城乡资源,在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规划要衔接。规划是产城互融的重要基础工作。要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把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城市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制定发展规划,在区划设置上有机衔接、在基础设施上统筹建设、在服务保障上整合利用、在功能发挥上充分互补。同时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城市发展作为城乡总体规划的重要环节,以城乡总体规划为龙头,修编各类专项规划,特别是按照城乡一体的思路,制定好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等规划,整合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城市服务业向农村的延伸辐射,促进城乡产业合理集聚,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联动发展的格局。
二是产业要做强。产业发展是产城互融乃至区域经济发展 的重要支撑。做强产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大力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这是目前我们各项工作的“中心之中心、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必须始终贯穿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目前,我们县正在积极开展产业集聚区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活动,以此为推动,引导全县政策向招商倾斜、领导力量向招商集中、干部资源向招商聚集、社会力量向招商整合,实现产业培育的迅速壮大,使产业集聚区真正在产城互融中的板块作用真正体现出来,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是服务要完善。在产城互融过程中,产业构筑只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必要环节。在当前东西部对人力资源争夺日趋白热化的大形势下,要真正使产业集聚区活起来、强起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完善软件服务,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就业热土、留人之地。可以说,谁能解决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人力资源问题,就能站在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的制高点。我县在春节期间产业集聚区招工时,就出台了产业集聚区用工优惠政策,规定了在县产业集聚区就业一年以上的务工人员,准予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办理非农户口,并且保留农村宅基地、责任田;在县产业集聚区投资2500万元建设汽车站,开通集聚区到各乡镇政府所在地班车,职工凭证件乘车享受半价优惠等政策,增强了产业集聚区的就业吸引力,使农村转移劳动力愿意来、方便来、留得住,成为“人口向城镇集中”的重要推动力。第四,人力要释放。城镇化实际上就是农民减少的过程,通过城镇化,农民不但进入城市,进一步在城市提高生活水平,同时由于农民减少了,在农村的农民可以更多的占有各种资源和生产资料,相应的就可以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可以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要减少农民,把人力资源从有限土地上充分释放出来,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我县几年来流转农村土地16万多亩,在自愿流转、农民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的基础上,对于土地流转后的农民,我们帮助一部分把他们精耕细作的传统引导到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上来;对另一部分通过开展技术培训,使他们进入集聚区企业,既解决企业用工问题,也增加他们的工资性收入,实现了土地减人、农民增收。
第五,农村要繁荣。新型城镇化需要发达的农村作为后盾和支撑。只有加快农村发展,才能为新型城镇化和产城互融提供必要的物质供给,储备丰富的人力资源。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推进产城互融、统筹城乡发展,并不是要求城乡一样化、一律化,而是城市与农村的相互促进,互动双赢。这既是发展战略的提升,也是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坚持以工业化思路推进农业发展,扎实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并培育引进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主导产业的综合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农协同、城乡并进,产城互融才有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
第五篇:新民镇统筹城乡发展会上的表态发言
抢机遇,抓建设,谋发展 奋力开创统筹城乡发展新局面
——在全县统筹城乡发展观摩会上的发言
今年以来,我镇坚持以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为龙头,高标准、高起点制定新民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按照省级重点示范镇、小城镇建设城市化和农村建设社区化的要求,对新民街、胡家坡、屯庄、堡子4个中心村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今年启动实施20个重点工程,总投资25938万元,已完成投资9935万元;目前商贸饮食综合市场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民镇馨苑农民进城住宅小区现已开工建设7幢,建成220户;新民街道街景立面改造已完成190间,各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仍深感责任重大。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是科学规划,扩大镇区面积。按照省级重点示范镇规划的标准要求,力争2013年镇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5万人,十二五末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万人。重点抓好水峪二层别墅式新村建设,努力将水峪新农村建成全县的新农村亮点。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形成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农村社会事业集中管理的城乡发展格局。
二是严格管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抓好胡家坡农资建材市场、新民镇馨苑农民进城住宅小区、街道排水工程、街道街景立面改造工程、政府办公大楼等其余15个项目的建设;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三是多措并举,强化公共服务。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启动建设新民镇中心医院,高标准建设中心幼儿园。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不断提高农村合作医疗水平。积极宣传动员群众参保,力争新农合参合率和16周岁以上缴费率达到95%以上。引导农民有序转移就业,年内力争转移劳动力1600人,完成农民技能培训500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农村有线电视入户3000户,村村都有农业信息服务站、文化站、农家书屋。
四是统筹兼顾,实现工、农、商全面发展。以打造“南菜、北养、东烟、西贸”四大产业格局为切入,依托煤化工业园区落户新民的优势,全力打造农业重镇、工业强镇、产业大镇、商贸名镇。形成以屯庄、堡子村为主的温室大棚蔬菜生产示范区,以南头、辛店、张家为主的獭兔养殖示范区和峪子、东沟、新村为主的生猪、肉鸡养殖示范区,以曹家店、赤白、张家为主的烤烟栽培等特色产业种植示范区,以新民街道、胡家坡为主的西部商贸流通非公经济示范区和覆盖镇区的煤化工业园区,实现工、农、商统筹协调发展。
总之,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城乡统筹发展观摩会为契机,以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为龙头,以现代产业培育和群众新居建设为抓手,以完善公共服务为导向,以改善生态面貌为切入,加压紧逼,克难攻坚,奋力拼搏,努力将我镇建设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