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副厅长2017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总结发言稿
同志们:
本次召开的全省2017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是对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再学习、再贯彻、再推动,并对2017年全省民政工作进行布置。厅党组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反复学习了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关于民生民政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及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全国民政工作会议黄树贤部长讲话和省委省政府相关部署精神。今天xx厅长总结了2016年全年工作,对2017年工作以拉出任务清单、层层递进方式进行了布置,各地要认真学习领会、逐项推进落实。下面我围绕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讲四点意见:
一要直面问题向基层基础聚焦发力。各地赶上换届,部分班子进行了调整,特别一把手可能还是民政新人,要进一步按照“三定”方案规定,厘清职责、找准定位、明晰思路;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实际抓紧解决设施功能不完善、信息化建设“瘸腿”、法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要突出重点,把着力点放到中央重视、社会关切、群众关心的工作上来,对准表、聚好焦,下实功,切实补齐短板、解决历史欠账、夯实基础基层。特别是在加强基层工作力量上,要“硬气”、要有底气,切实用好用足政策,政策明确的事就要千方百计落实。
二要敢啃硬事儿向改革创新聚焦发力。今年中央明确了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改革、养老服务市场化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社会事务改革等多项任务,可以说改革进入了施工高峰期。xx同志在讲话中明确了今年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特别是强调了落实一批改革任务,可能推动会有阻力,落实会顶压力,各地要坚定信心、敢于叫真碰硬,只有方向是对了,道儿找准了,就要坚定的改下去,开花结果,以改革成效促进民政事业发展。
三要牵住牛鼻子向重点任务聚焦发力。万峰磅礴必有主峰、千头万绪定有“主业”,要牢牢牵住重点任务这个牛鼻子,兜底保稳促发展。兜住兜牢底线这是最基本要求,也是最硬性的要求,只有兜住底,心里才能有底,要把底线变成一个个具体指标、一张张责任清单,逐项落实落靠;保稳就是全力做好儿童关爱保护、退役士兵安置、受灾群众等群体各项保障政策的落实,该开展的行动必须按规定动作开展到位、该兑现的政策必须不打折扣的兑现到位,该靠前服务必须倾注爱心开展服务,坚决克服“等”“靠”“躲”不尽职、不负责现象,出了问题要严肃追责;要落实“抓民生也是抓发展”要求,支持养老产业等服务行业加快发展,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质量。
四要正风肃纪向从严治党聚焦发力。民政事业面广、线长、事杂,注定风险点多、隐患多,要严格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在制度上筑起防火墙,注重政策衔接配套,力求“铺满盖严”,把各项风险防控住、把各类隐患消除掉;在活动载体上创新方式方法,加大经常性巡察整治频度和力度,注重防在平时、严在经常;在改变作风上狠上功夫,努力向“深、细、快,严、实、准,高、新、用”转变,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用从严治党的成果推动民政事业发展。
就当前一些重点工作,她进一步强调:一是着力做好“两会”期间安全稳定相关工作。各地要迅速开展民政服务机构安全检查,督促基层民政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全国“两会”期间我省民政系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二是着力做好保密工作。前几天全省召开了保密工作会议,会议通报了一些失泄密情况,也通报了我们个别民政部门的政务邮箱遭到境外势力攻击,查出敏感信息的问题,各地要高度重视、引以为戒,增加保密意识,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严格规范保密程序。三是着力做好宣传工作。各级民政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信息宣传工作的重要作用,加强正面宣传的力度和密度,围绕重要政策出台、会议召开、法律法规贯彻等时机节点,广泛开展宣传;要善于运用新兴媒体发声,现在从国家到省级都开通了政务微信公众号,民政部有“中国民政”、省政府有“黑龙江政务”、省民政厅有“黑龙江民政”,大家都要多关注、学经验,适时开通本单位的微信公众号,拓宽宣传渠道;要做好舆情应对工作,要加强舆论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热点,通过媒体妥善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同时要做好基层民政部门优秀人物的选树、感动事迹的挖掘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作用,开创全省各级民政战线干部职工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崭新局面。
第二篇:民政工作会议发言稿
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碾庄镇民生工程
各位领导:
大家好,2011年我镇坚持“亲民、利民、为民”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形成了具有碾庄特色的民生工程。下面就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一、深入开展慰烈工程,打造红色教育品牌
为迎接全国慰烈工程现场会的圆满召开,我镇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对散葬烈士墓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确保不漏一墓一穴;细心做好烈士遗属思想工作,将散葬烈士墓集中到烈士陵园安葬;精心组织实施,严格抓好迁坟的各个环节,对烈士的起骨、运送、安葬等环节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狠抓绿化美化,结合陵园的整体布局。一改陵园东路的脏、乱、差现象,铺设了路沿石、下水沟、生态砖,栽植绿化苗木,使陵园东路焕然一新。同时,为迎接此次会议召开,对前往碾庄敬院途经的民主北路进行沿街广告牌整治,铺设路沿石,路面两侧进行绿化,栽植雪松、女贞4000余棵,总计投入万元。同时,我镇以“慰烈工程”为契机,着力推出“碾庄圩烈士陵园”、“李超时纪念馆”红色教育品牌,组织各类活动,让群众在参观中感受先烈风采,在凭吊中陶冶爱国情操,使“慰烈工程”褒扬先烈、教育后人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拓宽助老养老渠道,弘扬敬老爱老美德
碾庄镇有五保对象473人,建有两所敬老院,占地38亩,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现有床位320张,入住五保对象154位。2011
1年,在镇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76万元,为院民配置了电视、储藏柜、沙发、床等设施,并建设了老人练戏房、1个水冲式厕所、遮雨停车棚、不锈钢晾衣架、还更换28个防盗门,并购置桂花、银杏、广玉兰等花木,进一步美化、绿化了院内环境。
经费支持是管好敬老院的保障,我们主要通过四个途径力求经副补院。一是建有30亩菜园、200平方米养猪场和10亩鱼塘,每年收入约15万元。二是与镇卫生院联合开办卫生室,在满足院民病有所医的同时,对外营业,每年收入达2万元。三是尝试开展社会化养老,接纳11位自费入住人员,取得一定收入。四是和镇里6这企业签订了联谊协议,每逢重大节日企业和敬老院举行联欢、慰问、捐赠活动,进一步减轻了敬老院的经费压力,院办经济的收入主要用于改善院民的基本生活和必要的办公开支。为把有限的经费管好用好,我们成立由审计、财政、纪检和所在村主任组成的监事会,共同监管供养经费、院办经济和接收捐助。让党委政府、捐赠人和院民充分了解财务收支状况。
三、狠抓民生政策落实,构建社会救助体系
2011年,我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构建以农村低保、大病救助、养老助老、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为主的社会救助体系框架,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投入机制、操作程序和各类政策的衔接问题。
农村低保标准实施更加科学化。我镇严格按照要求,规范城乡低保的发放和管理,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阳光低保。2011年全镇农村低保标准由150元提高到230元,共有606户1567人享受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制度更加人性化。一是核查农村低保对象,对部分困难群体减免了新农村合作医疗费用,保证困难群众也能够享受到医疗救助。我镇参合率达到100%,共减免费用9.4万元。二是对患大病的困难群体,采取大病住院救助与慢性门诊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方式,重点救助五保老人、低保户和优抚对象。全年发放救助金额156万元,212人获得此项救助,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的问题。
其他专项救助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足额及时发放高龄生活补贴金、孤儿生活补助金,残疾人生活补助金,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困难问题。二是强化优抚工作,落实对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等优抚对象的社会优待,八
一、春节期间,及时召开军烈属和优抚对象座谈会,并对困难家庭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三是建立慈善超市,举社会之力救助弱势群体。
一年来,我镇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较好地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但民政工作千头万绪、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做好补助金、救助金的核查、发放工作;强化督查,力争将敬老院建成国家级文明敬老院;推进社区全覆盖,用足交通干线穿镇而过的优势,落实措施,全面推进我镇的民生工程。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第三篇:2013年4月民政工作会议发言稿
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全力推进博望区民政民生工程
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博望区民政局就2013年第一季度民政民生工程进展情况向大家作简要汇报,我发言的题目是《积极探索 开拓创新全力推进博望区民政民生工程》。
2013年,我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构建以医疗救助、生活无着人员生活救助、养老助老体系建设等专项救助为主的社会救助体系框架,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投入机制、操作程序和各类政策的衔接问题,实施的三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
一、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制度更加人性。
一积极协调当涂新农合、博望区财政局、人社局、卫生局,对我区困难群体参合费用实行全减免,保证困难群众也能够享受到医疗救助,2013年财政共为五保、低保、优扶对象垫付参合资金51.1万元。二是对患大病的困难群体,采取大病住院救助与慢性门诊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方式,重点救助五保老人、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第一季度共发放医疗救助资金71.42万元,206人获得此项救助,2013年1月份,按照每人3000元的标准,对我区的特殊人群16人发放一次性医疗补助资金4.8万元。有效缓解了我区居民因病致贫的问题。
二、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趋向全面。
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博望区不断完善孤儿救助制度,努力解决孤儿生活、医疗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困难,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
1标准,使孤儿和困境儿童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今年一季度,共为55名孤儿发放生活费12.045万元。
在审核方面严格实行按月审核、动态管理,对新生符合条件的孤儿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社会散居、寄养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实行专款专用,按每人每月730元的标准进行打卡直发。
城镇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情况。一是成立博望区城镇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区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及成员。二是区、镇确立救助服务点、社区(村委会)信息员为支撑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组织网络。明确区、镇、村(社区)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职责,特别是对流浪精神病人和未成年人,要求各镇责令各村(社区)积极发挥作用,督促监护人加强管理。三是定期对城乡范围内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摸底调查,重点加强对车站、商业街、城乡结合部、废弃厂房、道路涵洞等场所的巡查,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及时进行劝告或给予救助服务,确保不少不漏。第一季度,共为17人次实施救助,发放救助资金1280元,其中医疗救助2人次、400元,返乡救助17人次、880元。
三、助老养老体系建设渠道逐步开放。
博望区2013年社会化养老床位任务是150张,新增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床位100张(2个社区),培训养老护理员5人。目前已经有2人参加了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区民政局积极协调准备将博望镇敬老院实行了“公办民营”试点。将敬老院原有448张床位一部分用于社会化养老。为完成社区养老100张床位的任务,区民政局负责人积极和相关部门协调,尽早落实该项目。
一年来,我局在市民政局和区委区政府的准确领导下,积极探索、2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我区民政民生工程,竭尽所能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但民政工作千头万绪、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做好民政救助资金的核查、发放工作;继续将“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民政工作第一出发点和落脚点,狠抓民生政策落实,构建社会救助体系。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第四篇:副厅长2018年全省电化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副厅长2018年全省电化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源
w w 5 k J.Om 9 副厅长2018年全省电化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刚才,四十七中等五个单位作了经验文流,感到大家做了很多工作,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推动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昨天,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对我省2018教育信息化工作做出了整体部署,今天,我们接着召开全省电教工作会议,主要是对全省电化教育及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具体部署,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总结回顾电化教育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电教系统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大局,着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突出。
(一)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三通两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五年来,全省中小学互联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网接入率上升到x%,多媒体教室比例增加到x%,网络学习空间开通数量增长到x多万个,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二是数字教材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印发xx省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文件明确了中小学数字教材适用范围、教材分类、建设目标和技术标准。数字教材应用正在实现P客户端、移动客户端、光盘等多种应用支撑的新格局。数字教材应用与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省数字教材平台注册学生数超过300万人,教师60余万人,使用效果逐步显现。三是资源建设取得新进展。组织开发xx历史地理博览等特色资源x余节,整合同步课堂x余节、汇聚“一师一优课”活动优课视频x余节,更新推送教育资讯x余条。启动实施了百所“家园共育”示范幼儿园项目,汇聚大批学前教育数字资源和亲子活动案例,幼教资源建设得到加强。“高中网络直播课程平台”“创客教育平台”“数字教材应用平台”等多种特色应用也陆续上线,省资源平台呈现出资源共建共享的良好发展态势。
各地在平台资源建设上也取得了有效突破。如洛阳市“洛教云”平台在学校的广泛应用,成为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试点示范地区;沁阳市推进区域内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入选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鹤壁市积极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5月份,全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应用交流会在鹤壁召开。
(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呈现新气象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一是一师一优课活动再获好成绩。2017年,各级行政、电教、教研部门协同配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我省共计有23.9万名教师参加晒课,共晒出47.6万节课,获得部级优课721节。各项数据均较前两届活动有明显提高,参与教师数、晒课数连续3年国内领先。二是竞赛评比活动取得好名次。组织开展第十八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奖数量及获奖等级上均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组织开展2017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信息技术创新教学”项目评选活动,3名特等奖荣誉获得者授予xx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组织开展第二十一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暨第三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获奖作品数量创造了我省参加此项活动的历史最好成绩。各项赛事由单纯的竞赛活动向促应用转变,已经成为促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有效抓手。三是网络课程建设打开好局面。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网络课程建设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有关问题的通知》,成立了网络课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对“三个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专递课堂)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进行了细化,下发了《关于开展网络课程建设,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实施方案》。组织召开了全省网络课程建设推进会。完成了xx省在线教育平台升级项目招标工作,平台初步实现了省级监管、地市部署、学校应用的良好态势。成立了xx省普通高中网络课程联盟,召开了xx省普通高中网络课程联盟第一届第一次理事会议。四是创客教育形成好开端。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创客教育的通知》,以建设100所xx省中小学创客教育示范学校为抓手,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面、点面结合、特色兼顾”的原则全面推进创客教育工作。建立了我省创客教育专家团队,开展了深度培训,省创客办专家库专家储备已经达100多人。各地也纷纷行动,大胆实践,涌现出不少先进典型。如郑州市坚持办好教育博客,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智慧教育发展;濮阳市积极探索电子书包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焦作市尝试通过“网络和录播设备”向农村偏远小学推送“专递课堂”,形成城区学校定期向农村教学点同步上课常态化应用;许昌市依托许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开展“微课大赛”“融合课大赛”活动,补充了资源库微课资源。
(三)电教教研工作取得新成果
以应用研究为主导,学科融合为核心,提高电教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创新模式,破解难题。省电教馆联合省教科院,成功设立“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电化教育专项课题”,实现了全省教育信息化研究工作新突破。2017电化教育专项课题100项,其中重大课题20项,重点课题80项,课题资助经费由省里统筹安排,通过电教课题研究,积极推动各地各校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二是建立联盟,凝聚合力。本着“加强地市联接,强化教研力量”的初衷,联合地市电教部门形成全省电教研究联盟,得到了广泛响应。三是重视数据,加强研究。《xx省基础教育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组建申请报告》获得省发改委批准,“基础教育大数据xx省工程实验室”研究工作全面启动。
2017年,各地在电教研究方面也积极探索,研究水平明显提高,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如鹤壁市遴选40所学校分别代表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开展《以教育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策略研究》,使城乡不同类型的学校,能够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促进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焦作市二十三中翻转课堂已成常规教学模式,丰泽园小学开展以学生计算机教室为学习终端的“课内翻转”课堂教学实验。
(四)信息技术培训取得新成绩
一是组织做好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组织中小学、职业院校校长和骨干教师500余人分批参加了全国14个培训基地的培训,取得较好的效果。二是做好高中教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遴选出华东师范大学等7个教育部认定的网络远程培训单位承担培训任务,完成了九万多名高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三是组织开展各种专项培训。举办了省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资讯通讯员专项培训;举办了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题培训;举办了中小学创客教育师资培训;举办了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开题培训。通过一系列专项培训的开展,从不同方面提升了全省教育信息化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信息化素养。各地也积极开展培训,着力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如三门峡市开展三级培训,邀请专家对350名校长、1500名教师、20名电教中心主任进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专门培训。
(五)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呈现新亮点
一是做好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工作。教育部专家组对我省2012年国家信息化试点项目省级验收为优秀的xx省实验小学等6家单位进行复核。经过实地查看,专家组一致认为各单位积极探索应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了一系列常态化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教育部将对6家试点单位的案例汇编出版,向全国推广介绍经验。二是做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试点工作。组织召开了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试点中期评估工作座谈会,对26个项目试点单位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成效及存在问题,针对应用试点项目进展情况,分地区分类别进行了梳理,有效推动了省级试点工作的进展。三是做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工作。组织实验校项目负责人参加“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项目”培训,全省共计有三批9所职业院校被教育部确定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六)教育电视工作形成新思路
一是教育电视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积极寻求上级支持,强化了与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的沟通与联系。积极寻求媒体融合,向数字化和网络化转变。二是因地适宜,突出办台特色。鼓励各台积极上传报送当地教育新闻资讯、影视资料,努力把教育台办成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广义教育媒体。三是办台质量不断提升,严格三审制,突出正确导向,全省集中免费供片,全省教育新闻联播成为常态。教育电视台节目质量进一步提高,如平顶山教育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马年马街》荣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全国电视纪录片推选活动一等奖。
(七)党风廉政建设得到新加强
2017年,全省电教系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两个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电教事业发展等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制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把任务分解到人、落实到岗。充分利用xx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微信平台、宣传栏等渠道,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宣传,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电化教育工作战线全体同仁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教育厅向为电化教育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还存在很大差距,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一是认识不到位。部分地市和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仍不到位、思想观念滞后,工作机构不全、投入严重不足、推进力度不够。一些地方和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路还不够清晰,还缺乏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标准不一”与“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二是机制不健全。系统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相应支撑与服务体系远未成熟和完善。缺少统一标准,造成“信息孤岛”。各地、各校纷纷建立自己的平台、系统,缺乏资源开放意识,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各种平台、资源之间无法进行信息的有效沟通,信息资源不能共享,造成重复投资、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三是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不同类型教育之间工作发展不平衡,边远、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截止2017年底,全省接入互联网的中小学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排第25位,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多媒体教室占教室总数的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低x个百分点,排第30位,已明显滞后于全国大部分省市。个别地区、个别学校至今仍未接通互联网,拖了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后腿。四是应用不到位。还不同程度存在着重硬件而轻软件、重装备而轻应用、重投入而轻管理等现象。仍有部分地方、学校、单位依然以建设为主,没有真正理解教育信息化主要在“应用”的核心理念,也没有深度挖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全省总体来看,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浅层次阶段,课堂运用展示多、探究少,仅仅满足教学中较简单的内容展示性需求。一些学校的教学组织模式陈旧,教学方式、方法生搬硬套,一些课堂成了学生“看”一堂课,以新的灌输方式穿新鞋,走老路,缺乏师生交互,缺乏学生探究,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更为可惜的是,由于应用推广不到位,在有的学校,甚至不了解国家、省级平台免费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上述问题已经成为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短板,严重制约了中小学信息化应用的推广普及。
二、开阔视野,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新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历史的新高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既给电化教育带来挑战,也赋予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一)要认清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变化,迎接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新挑战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总书记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已经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有力抓手和有效手段,“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教育信息化正在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教育信息化2.0,就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开启智能时代教育的新征程。如果说教育信息化1.0是引入外部变量的话,那么,2.0就是要把这些外生变量转化成内生变量。全省教育战线尤其是电教系统,都要成为教育信息化2.0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和创造者,共同迎接新时代的新挑战。
(二)要认清xx教育肩负的新使命,迎接建设教育强省艰巨任务的新挑战
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两会”明确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的总目标,我们还要看到,打好“四张牌”,推进“三区一群”建设,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我省城镇化带来的城区学校压力过大、城镇学校大班额、农村学校空心化等“城镇挤、农村弱”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制约了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如何利用信息化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如何把潜在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建立人力资源强省需要我们教育信息化工作者深入研究,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三)要关注信息技术的新趋向,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新挑战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经济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新技术的整合正在推动教育形态和学校形态的深刻变革。例如,3D打印能让化学教学中复杂、抽象的分子结构变得具体和形象;虚拟现实带学生进入一个身临其境的替代世界中,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大数据让我们能够读懂学生的学习行为;移动互联技术打破了学习的边界。信息化社会的教育变革已经不仅仅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教学的浅层次应用,而是带来了一场包含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师能力等全要素的深层变革。教育部日前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处理划入新课标,在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数学等课标中要求学生学习了解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内容。全省电教工作者要密切关注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加强学习,增强能力,主动做好迎接新科技革命时代的新挑战。
(四)要研究教育工作面临的新矛盾,迎接人民群众新期盼的新挑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有学上”“有书读”到“上好学”“读好书”已经成为xx人民对美好教育的主要诉求。习总书记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且总书记把“期盼更好的教育”摆在人民对美好生活“十大期盼”的第一位,充分显示教育是民生之首。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1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我们要清醒认识、正确面对,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应用导向、服务导向,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手段和措施,探索有效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教育需求的新方法、新路径。
三、突出重点,提升能力,扎实做好2018年电教工作
(一)抓重点,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2018年,教育部将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深化应用和素养提升为核心,通过实施“八大行动”,在“三通两平台”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整体目标和应用水平,力争实现“三全两高一大”(三全: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着力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着力提高广大师生信息化素养;一大: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实现“三个转变”(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师生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探索建立“三个模式”(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把握重点,以实施我省“三大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全省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一要实施“中小学校校园网络全覆盖工程”。接入带宽以满足不同规模学校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原则,要改变过去各校独立建网、缺人少钱、运维困难的局面,树立互联网时代“让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新理念。要研究、制定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新标准,积极推广“教育部门1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统筹规划,分区域招标;运营商参与建设,负责运维;政府购买服务,根据学校评价付费”的校园网络建设新模式。2018年底实现所有中小学校(含教学点)接入宽带网络,配备多媒体设备的教室占教室总数的比例达到x%以上,基本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任务,提升全省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
二要实施“数字教材应用普及工程”。以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平台为支撑,实施“数字教材应用普及工程”。中小学教师注册使用率,2018年达到x%,学生达到x%,教材覆盖率达到x%。努力提升数字教材和其它数字资源的课堂使用率,深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全面促进“优质资源班班通”,提升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要实施“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制定我省资源平台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省、互联互通、用户统一、共治共享、协同服务、内容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国一体系、资源体系通、一人一空间、应用促教学”。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不断提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促应用,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融合能力
要提高应用频率,将“个别用、偶尔用、表演用”变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实现从少数人应用到广大师生普遍应用,从课外1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应用到课堂教学主战场应用,从展示性应用到日常性教学应用,逐步形成普惠效应。一是坚持应用驱动,继续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引导活动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提升广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合网上“晒课”和“优课”推荐,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看优课学优课,推动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创新。二是引导各地因地而异、因校而异地做好“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的建设工作,通过试点、比赛等多种形式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应用模式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选拔网络名师队伍,培训年轻教师,大力推广“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三是以推进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为主要目标,以网络学习为基本途径,通过xx省在线教育平台和xx普通高中网络课程平台,将优质的课程、资源通过互联网实现全省覆盖,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落地提供更加便捷的手段,为信息化教育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多种形式。
(三)增供给,着力提升优质资源汇聚和开发能力
按照“基础性资源靠政策、个性化资源靠市场”的原则,发挥好教育内部外部两个资源生成主体作用,综合利用购买、引进、汇聚、联盟分享等方式,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注重在应用中生产资源和在数据中生成资源,面向新时代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宣传和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互动、开放、共享、规范为主要特征的资源观,为学校和师生提供优质、适用、体系化的资源应用服务。
(四)上水平,有效提升电化教育研究能力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一要以应用研究为主导,学科融合为核心,探索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教学变革、实现深度融合、促进均衡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开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教学组织模式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等教育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深入研究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应用模式,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好方法、好课例、好经验。二要推动典型示范。积极实施中央电教馆提出的“百区千校万课信息化示范工程”,从区域、学校和课堂教学等不同层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理论和创新实践,引导各地和学校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三要启动实施“教育信息化示范引领工程”,支持全省创建10个教育信息化示范县(市、区)、x个智慧校园示范校、x个示范性中小学数字校园,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典型案例。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业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相融合,探索通过“分解”和“重构”的方式,逐步实现难点不难,重点突破。
(五)重培训,持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要继续深入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工作, 创新方法,注重实效,以培促用,重点围绕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网络研修、学习指导等活动,促进教师依托信息技术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提升全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六)谋创新,不断提升创客教育创新发展能力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要做好第一批“xx省中小学创客教育示范校”的评估验收工作,组织开发中小学创客教育和人工智能系列课程,依托大学研究优势建立三个创客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四个创客教育培训基地。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从创客空间、创客课程、创客活动、创客师资、创客文化等维度全面推进创客教育,形成良好的创客教育生态环境。
四、主动担当,奋发有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当前,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历史节点上,电教系统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全省电教工作者要苦练内功,增强能力,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实好。
一是要突出一个“谋”字,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
谋事是做事的开始,成事的前提。谋定而后动,制止而有得。新的一年里,做好全省电教工作和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要围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围绕《xx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围绕教育事业中心工作去思考、去谋划,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完善主要领导负责制,切实把信息化工作作为事关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抓紧、抓实、抓好;要做好区域顶层设计,把信息化工作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从政策、经费、人员等层面去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二是要突出一个“学”字,在增强本领上下功夫
信息时代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1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难程度远远超过以往。时代的发展给电教工作赋予了更高要求的历史使命,也意味着我们的工作面临新的考验。能力不是固有的,本领也不是天生的,必须切实加强学习。要学而深思、学而有得、学以致用,做到边学习、边思考,边受教、边提高,通过学习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善学者智,善学者强,善学者胜,只有持续学习、不断充电,完善知识结构,才能拓宽视野、提升思维能力。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信息化事业所需要的各领域各方面的知识。要带着问题学习,对照遇到的问题找知识上的不足、找能力上的差距,通过学习缩小差距、补齐短板。
三是要突出一个“干”字,在干事创业上下功夫
好局面是拼出来的,好形势是干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全省电教系统要保持昂扬向上、富有激情的工作状态,把所有心思凝聚到干事上,把全部本领用在发展上。干事创业要提高执行力。执行力就是竞争力、战斗力。没有执行力,无论战略蓝图多么宏伟、政策措施多么优惠,都将发挥不了实际作用。我们要坚决摒弃调门高、行动少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两面人”行为,用真心抓落实、用真劲抓落实。此外,还要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体现了作风,也体现了水平。“慢作为”也是歪风,是另一种形式的腐败。全省电教系统要切实增强紧迫感,拿出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干劲,说了就算,定了就干,马上就办,立说立行,不拖、不等、不推,扎实落实每一项工作任务。今1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年,省教育厅将利用督导、通报、约谈等行政手段,加大对各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监督指导。
四是要突出一个“严”字,在从严治党上下功夫
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领导意识,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贯彻。全省电教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要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任务,持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意见,紧盯“四风”问题新动向,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意识,为全省电教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同志们,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使命要有新作为。让我们牢记使命、迎接挑战、狠抓落实,为开创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新局面,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源
w w 5 k J.Om 9
第五篇:--民政工作会议的讲话
**民政工作会议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刚刚召开不久,**市就召开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以实际行动落实全国、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对民政工作的重视。刚才,杜局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全面了过去一年的民政工作,详细安排了今年的各项工作。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受到表彰,对目标责任完成好的单位给予了奖励。
在此,我代表省民政厅对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重视、支持民政工作的**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表示感谢。过去一年来,**市的民政工作得到快速发展,继续保持了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双拥共建取得重大进展,连续第五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民政局也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省社区现场会在**召开,听取了**的经验介绍,观摩了社区建设典型,省政府、省厅和与会代表非常满意;低保工作实现了应保尽保,相关配套优惠措施逐步落实;第六届村委会换届工作顺利完成,换届率达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军休建设成绩显着,在全省文明军休所考核评比中,市局7个所3个标兵、4个先进,全部受到表彰,位列全省第一;福利彩票销售克服诸多不利因素,顺利完成目标任务,销量占全省三分之一多;民政宣传工作作用突出,反馈及时,很好地推动了各项民政业务工作的开展,市局被评为全省民政宣传模范单位。在年底省厅组织的目标责任考核中,我带队对**市的民政工作进行了两天的全面考核,**市的民政工作给考核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市被评为全省先进,受到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与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是分不开的,更是对全市广大民政干部职工辛勤工作的回报。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继续保持**民政工作在全省的率先发展,要求广大民政干部职工务必保持清醒头脑,振奋精神,锐意改革,勇于进取,瞄准新的目标,实现新的突破,继续把民政事业推向前进。下面,结合今年工作安排,我讲四点意见:
一、坚持宗旨意识,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是实现“三个代表”和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民政工作服务大局的切入点。近几年,民政工作日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关键一点就是民政工作紧紧抓住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群众期盼解决的难点,尽心尽力予以解决,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民政工作直接体现着我们党关注民生、关爱百姓的执政理念,具体实践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是民政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无穷活力的源泉。如果广大民政干部职工不“想民、爱民、为民、利民”,民政工作就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价值。所以,广大民政干部职工务必牢记宗旨,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急民所急,想民所想,办民所需,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入手,树立民政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统筹兼顾,锐意改革,为全省民政工作上水平创造新经验在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今后民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即: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全局观;坚持“锐意改革、与时俱进”的创业观;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发展观;坚持“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方法论。确定了今年全省民政工作的10项重点任务。刚才,杜局长的报告中,也响亮地提出了“两争”目标和“4234”任务,非常具体,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指导意义,关键是要抓好落实。要做好今年的民政工作,就必须善于结合变化了的形势、任务,发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敢于实践,敢于突破,敢于创新,积极探索城市低保制度的规范完善、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农村特困群众的生活保障、村民自治工作机制的健全、社区建设服务领域的拓宽和体制机制的完善、行业性公益性民间组织的培育和作用的发挥、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等随着时代发展,民政工作中凸显的新焦点,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实现在理论上的新发展,实践上的新创造,工作上的新思路,开拓民政工作新局面。在工作中,要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要紧紧抓住提升社区建设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和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等领导重视,百姓关注的重点工作;在民政事业单位改革、福利企业改制和殡仪服务中心建设等难点工作上动脑筋,想办法,以重点、难点工作的突破,推动民政整体工作的进展。**市的工作基础很好,有强有力的各级民政领导班子,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民政干部队伍,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希望**市在民政工作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为全省民政工作创造新经验。三、一手抓社会工作,一手抓民政基础工作,增强民政系统自身参与市场经济的活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推动民政事业健康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近几年,全省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勤勉工作,爱岗敬业,做了大量利国利民的好事,赢得了社会群众的认可和赞誉。然而,和兄弟部门比,民政系统自身建设发展的步伐并不快,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能得到有机统一,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民政工作更好地为民服务。近几年来,民政工作的重点一直放在推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方面,对民政事业单位的投入相对较弱,民政自身基础设施建设拉下了步子。民政部门是普济苍生、开仓放粮的单位,如果自己的粮仓都是空的,又怎能担负起为民解困的重任。各级民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心里一定要有一本经济账,要切实突出本单位的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加快发展步伐,打牢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政工作的综合实力,改善广大民政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要特别关爱本部门、本单位的残疾职工和特困群众的生活。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加快改革步伐,帮助落后单位迅速摆脱困境。**市应该在这方面做出榜样,拿出经验。真正做到有看头、有说头、有听头,起到示范作用、窗口作用、带头作用。
四、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民政队伍素质民政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与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广大民政系统干部职工是民政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实践者,是民政部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象的塑造者和代言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政干部队伍是推进新时期民政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必须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强化能力,不辱使命。力争通过学习,全面提高民政系统人员的政治素质,用十六大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工作,坚定政治信念,树立马列主义的的世界观;通过学习,全面提高文化素质、科技素养,把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工作的能力和智慧,为民政工作服务;通过学习,全面提高每个干部的业务工作水平,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明确奋斗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具体措施,实现民政工作的开拓和创新。同时,要重视基层民政队伍的组织建设。随着民政工作任务的不断加大,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宽,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责任越来越重,民政干部职工必须要保证足够的机构和人员数量。**市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增加低保机构编制等,都为缓解民政工作多而杂,人手少而紧的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总之,要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壮大民政队伍实力,提升民政队伍素质,打牢民政服务理念,激发民政创新意识,使广大民政干部职工在继续保持和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的“孺子牛”精神的基础上,大力弘扬与时俱进,勇于改革,敢于争先,善于创新的“拓荒牛”精神,实现民政工作全面建设的新飞跃。同志们,新的时代为我们吹响了出征的号角。让我们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三个服务”具体要求,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