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点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新格局发言稿[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21-02-10 13:0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点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新格局发言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点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新格局发言稿》。

第一篇: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点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新格局发言稿

城市是发展现代经济的引擎,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新格局是城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和实现发展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建成“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强调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xx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机遇,按照“核心带动、沿江开放、分区指导、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产城融合,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升城市功能和宜居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1.以规划为引领,优化大中小城市布局。xx作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城市群中心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教育、科技、医疗、文化、交通、商贸物流、口岸中心,下辖六县(市)四区,周边有伊春、鹤岗、双鸭山、鸡西、七台河等城市环列,辐射人口1200万,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拉伸城市框架、打造“双百”城市的目标,即到2020年,把城区建设成为建成区规模10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人口规模100万左右的现代化城市。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与周边地市紧密合作,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纽带、以产业联盟为基础、以差异化发展为互补,共同加快沿边开放、积极参与12+2区域合作机制,形成了1-1.5小时经济圈,努力构建起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在行政区布局上,依据区域特色,着力构建以市区为核心、中心城镇为骨干、小城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新型城镇体系。一是推进西部城市经济区构建。以xx市区为中心,以桦南、桦川、汤原为腹地,发挥城关镇、重点镇优势,加强城镇的职能分工与协作,推进区域同城化发展。二是加快东部开放经济区建设。重点是发挥口岸与生态优势,以开放为主线,扩大与深化对俄贸易合作,重点推进以xx市区为支撑,以富锦市为区域副中心,以同江、抚远市为两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构建。三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以松花江为主线,按照沿江带状组团式布局要求,着力构建“一轴、两心、四区、三景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老城区以金融服务、商务商贸、健康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快推进现代化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提升。行政新区西拓,着力提升城市西区服务功能,推进商务中心、物流基地和休闲旅游服务基地建设。围绕产业东进,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统筹东风区、高新区、桦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核心区、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国家级产城融合高效发展示范区。推进城市南延,着力打造高教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生态休闲区、新型商住养老区,加强四丰山等生态区保护力度。推进江北环境保护与开发力度,实现“两岸双赢”。拓展和优化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周边村城市化建设。

2.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全面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一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力推进大通道大通关建设。xx与俄方口岸和运输通道的衔接进一步加强,以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哈佳快速铁路、抚远黑瞎子岛口岸、同江水运港口及xx国际空港为主骨架,以黑龙江、松花江沿岸港口为节点,南北贯通、东出西联的国际运输大通道初步构建。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积极利用俄开放远东港口和中俄共建北极航线的机遇,拓展江海联运通道与我国推进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北极通道的联通,开拓黑龙江省出境通道。二是加快完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区域交通枢纽功能不断强化。全面加强交通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建设,新建我国最长高寒高铁线路——哈佳快速铁路,已正式开通,使xx市融入了哈尔滨市两小时经济圈,在国家战略上与哈长城市群的连接日益紧密;

机场保障性扩建正稳步推进,同步启动机场迁建前期工作。积极优化空中航线网络,已开辟国内国际航线13条,通达北京、上海、广州、韩国首尔、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等15座国内外城市。xx年xx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达到66.7万人次,列全省支线机场第二位,今年将突破80万人次。目前,xx域内4c级机场已经达到三座(xx东郊机场、建三江湿地机场、抚远机场)。加强域内公路建设,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支撑。目前公路路网总里程达8751公里,境内哈同、鹤大2条高速公路。

3.以打造“特色镇”为突破口,推进小城镇全面发展。一是把握主题风格。坚持一县(市)一主题、一镇一风格,大力推进城关镇、重点中心镇、特色小城镇协调发展,使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向镇村延伸,农业、商贸、旅游、民俗风情等各具特色小镇发展不断加快。二是推行市场化运作。结合城市近郊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房地产开发,以地融资、以旅游资源融资、以农融资,努力形成“特色农业主导型、工矿主导型、商贸主导型、边贸服务型、生态旅游型”等个性鲜明、类型不同、功能各异的小城镇。建立土地有形市场,推进土地拍卖及挂牌出让制度,推动城镇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市场,保障各类经济主体能够平等获得土地使用权;

建立土地流转制度,支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协议出让、转让、公开拍卖或租用的方式进行流转,支持农民将承包的土地进行有偿转让,逐步向种田大户或龙头企业集中,促使土地实现规模经营。三是着力提升城镇品位。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我市现有国家旅游名镇1个(街津口乡),全国特色小镇1个(香兰镇),省级旅游名镇1个(亮子河),“百镇”试点7个(郊区敖其镇、汤原县亮子河镇、汤原县鹤立镇、桦南县土龙山镇、桦川县新城镇、富锦市二龙山镇、同江市街津口乡),国家重点镇6个(东风区建国镇、郊区莲江口镇、桦川县新城镇、汤原县鹤立镇、桦南县土龙山镇、富锦市二龙山镇)。

4.以创新城市管理为动力,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推进城市管理方式改革。整合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综合利用各类监测监控手段,强化视频监控、环境监测、交通运行、供水供气供电、防洪防涝、生命线保障等城市运行数据的综合采集和管理分析。促进多部门公共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鼓励地方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推进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公共交通、便民服务设施等的市场化运营。二是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在城市管理机制和体制上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成立城市管理机构,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在原有机构职能的基础上,加快了大部制改革进程,将城市地上空间管理内容全部集中到城管部门管理,实现了城市管理的职能统一、效率提升。三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县(市)落户限制,完善xx主城区落户标准,推行居住证管理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xx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4%,较xx年增长1.5%。

5.以转型升级为重点,着力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提升区域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以高端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方向,加大服务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第一,打造区域教育服务中心。发挥xx市高校、职校、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和资源厚度,着力在重点学科和专业人才培育上下大力气,积极支持xx大学等省属院校的发展,加强临床医学、材料工程、机械制造、涉外护理等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推进应用型本专科建设,着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锻造更多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第二,强化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功能。发挥xx市区域医疗科研、教育、服务等综合优势,着力推动佳大一附院、中心医院、中医院等区域龙头医疗卫生机构做强;

做精肿瘤医院、妇幼保健院等特色专科医院,全面提升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技术水平;

支持佳大三附院建设中国脑瘫康复示范基地及东北亚脑瘫康复中心,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实现全市医疗卫生计生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发展。第三,全面提升国际化程度。加强城市有线宽带和高速移动网络的全覆盖,互联网普及率xx年达到91.5%,促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各领域深度应用,建设智慧xx。以旅游国际化为突破口,着力推进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经济贸易、城市设施、科教文化、生活居住、市民观念的国际化。二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第一,推动“老字号”企业改造升级迈出新步伐。加强“老字号”重点产业项目培育和储备工作,引导推动各类骨干企业工艺改进、装备更新、产品研发,着力增加有效供给,推动装备、石化、能源等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老树发出更多新枝。迪尔公司新上摘棉机生产线后产值同比增长50.5%,电机股份总包的世界首台套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主氦风机设备通过出厂试验、首台“华龙一号”电机型式试验完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冬梅豆粉杂粮深加工、骥驰拖拉机大马力拖拉机等一批“老字号”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顺利实施。xx年上半年,全市“老字号”规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7%,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2.7%。第二,推动“原字号”企业深度开发实现新突破。梳理规模以上“原字号”企业152户,推进“原字号”省重点产业项目32项,xx年上半年,全市“原字号”规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23.4%。“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批规模大、链条长、投资主体实力雄厚的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富锦象屿玉米深加工等17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富锦市、桦楠县玉米燃料乙醇项目进展顺利,建成后将新增年农副产品加工能力200万吨左右。第三,推动“新字号”培育壮大实现新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梳理规模以上“新字号”企业38户,海瑞特高性能特种树脂、润特科技医学影像3d打印等项目加快建设。xx年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10.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31.78亿元,同比增长5.7%。开展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xx市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三年培育计划实施方案(xx—2020年)》,累计新注册科技型企业78家,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全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总数达到14家,入孵企业246户,拥有专利总数达到65件,吸纳科技人员324人,xx年全市登记科技成果应用率达到67%。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火炬计划农机特色产业基地申报工作扎实推进;

启动了以xx大学为主体、市校共建xx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工作;

佳龙粳星创天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星创天地,填补了我市空白。三是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发展。重点推进xx国家级高新区、xx绿色食品产业园区(经开区)、富锦绿色食品产业园区、黑龙江桦南经济开发区绿色食品产业园区、汤原县工业园、黑龙江(抚远)中俄沿边开放示范区、同江经济开发区、桦川经济开发区建设,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编制和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完善园区科技创新、研发应用、试验示范、科技服务等公共服务功能,切实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和项目承载能力。

6.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加快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一是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指示,加快建设生态强市,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精准落地,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进展顺利,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分区初步确定。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开展“清河行动”,松花江xx江段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0.6%。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空气质量年均优良天数达到320天以上,为“中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二是提升城市建设质量。着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合理确定各类城镇的发展规模,划定保护性空间,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推进“三供三治”建设,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加快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近两年累计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2.26万套,以棚改促城镇化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城市功能不断提升。推进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和魅力。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品质提升工程,建设松花江滨江景观带和沿江十里景观带,打造亲水文化,深入挖掘城市文脉,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建筑和特色街区。优化消费环境,打造区域最佳人居城市以及创业、消费中心,组建了龙江东部旅游产业联盟,加快黑龙江东部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三是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要求,突出抓好中心村建设和旧村改造,2014年以来,累计在500多个中心村全面展开系统建设。xx年,全市投入到美丽乡村资金达11.62亿元,重点启动建设121个中心村“三供三治”、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开展“五清”行动,推动中心村公共场所绿化美化,统一规划建设农村生产性公用设施。

总体看,xx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优势,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上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全国发达地区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城镇化率明显偏底、基础设施明显偏弱、产业支撑能力明显不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不高,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利契机,深掘农业资源、区位、生态、产业、口岸等资源禀赋和优势,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壮大县域经济和培育发展特色小城镇,提升城市功能和宜居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产城融合,不断增强xx市的区域中心引领、辐射、集散功能,加快把xx市打造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城市群中心城市,建设成xx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和增长极。

第二篇:以光明新城建设为重点 加速兴文新型城镇化进程

以光明新城建设为重点 加速兴文新型城镇化进程

兴文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贾利华

近年来,兴文县委、县政府按照“以新区开发带动旧城改造”的城市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通光明通道,建设光明新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一、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推进新型城镇化

光明新城开发区位于县城西侧,与旧城区以光明通道相连,是以旧城区为发展基础,向西拓展形成的集行政中心、文化中心、服务中心为一体,并具有现代气息的宜人、宜居、宜商的生态山水园林城市,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县委、县政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的要求,以“建设具有僰、苗文化特色的川南休闲旅游县城”为发展定位,科学规划光明新城。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规划应借助高水平的专业规划设计团队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规划应注重用发展的眼光谋划城市未来,努力做到“百年不落后”,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统筹考虑城乡一体的经济结构、空间结构和生态结构,构筑以县城为中心、重点镇为基础的新型城镇体系,形成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要拉开城市道路框架,形成布局合理、交通快捷的城市交通网络,对外交通真正融入宜宾、泸州一小时经济圈;要在彻底调查清楚光明新城及周边情况后,进一步优化光明新城的规划设计,打造好新城东入口和西入口,提升新城重要节点形象。二是坚持“阳光下”调整规划。对于规划的调整,要在人群集中地进行公开公示,并将这些规划制成小册子、图解甚至模型,向公众解释,使更多的公众参与规划进程和提供反馈意见。三是坚持严格执行规划。不论是城市概念性规划,还是城市总

体规划,都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一旦经过法定程序批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随意修改,从根本上避免乱拆乱建和重复建设。

二、以经营城市为平台,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

充分发挥政府城镇建设的主导作用,采取市场运作的有效模式,着力经营城镇。城镇化建设是相对无限度、高投入的系统工程,仅靠财政资金安排是难以全方位开展的,必须树立“经营城镇”的新理念,坚持把经营理念贯穿于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举社会之力办社会之事业,聚各方之财推进城镇化。

(一)用活用好城镇资源资本。土地资本是城镇最重要的资本和最具潜力的资本。政府通过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统一组织开发、出让、拍卖,以地生财,以地建城。当前,引进了四川龙腾地产集团对光明坝进行开发,引资建设华瑞基大酒店、修建会展商务中心,积极探索“经营城镇,以城养城”的路子,采取资本置换实现城镇的低成本扩张,扩大资本积累,加速推进城镇的开发建设。

(二)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投资。通过政府、集体、个人一起上,内资外资一起投,构筑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一是项目融资。要发挥好县城市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这个融资平台,把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城建项目包装好,采取项目打捆方式推向市场,争取银行支持,扩大银行贷款。二是政策融资。要用足用好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导向、示范和催化作用,采取贴息、税收优惠等多种形式,引导吸收社会资金投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招商引资。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许其参与经营,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城镇设施建设。四是负债借资。借鸡下蛋,借钱生钱。适度的、必要的负债建设,可以达到“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效果,助推城镇建设。

三、以僰、苗文化为特色,打造精品城镇

光明新城建设中,要以高标准建设为抓手,按照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思维,运用市场规律,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着力打造精品城镇。

(一)坚持新城建设彰显“僰、苗”特色。要把“僰、苗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来精心运作,加快僰、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注重在城镇重点景观、城镇亮化、园林建设和自然山水中融入僰、苗文化元素,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提升城市品位。

(二)坚持城市设计彰显城市个性。街区环境缺乏人性化设计、单体建筑造型比较平淡、新老景观落差较大等,是造成我县城市景观断裂的主要原因。整个城市设计要充分结合兴文独特的自然地理、区位优势、文化元素和旅游休闲城市形象等,切忌不顾实际、简单模仿。要极力避免低水平的投入,大到高楼大厦,小到街头绿地、雕塑小品,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建设,尤其是城市主要景点设计既要有时代气息,又要有僰、苗文化特色。

(三)坚持区域特点做活山水文章。光明新区四面环山,森林密集,有着优美的生态环境。要把“绿色”作为城市的生命,大力实施城市造绿和绿化环境治理工程,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化体系,彰显“绿荫”特色。要把“山水”作为城市的眼睛,利用依山、森林密集的自然优势,依山建城,引水造景,彰显“山水”特色,大力做活山水文章。

(四)坚持成片开发推动整体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成片开发、分步建设”的原则,以优化城市布局为着力点,实行整体成片开发和梯度开发,扩大城镇容量,提高经济集合度和积聚效应,使光明新城成为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增长点,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坚持“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的方针,积极稳妥、安全有序地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四、以市场体系建设为载体,统筹城乡发展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聚集,而是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城镇聚集。产业发展水平决定生产要素聚集程度,决定城镇人口规模。没有产业的城镇是一个空壳,不会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城镇化也并不等同于城市建设,关键要发展产业,形成产业支撑,以产业推动城镇化进程。兴文在推进光明新城建设中,通过市场体系建设,加快产业集聚,统筹城乡发展。一是加强统一安置。安排拆迁安置农民集中居住,并在集中安置点建设市场。同时对被拆迁农户进行门市安置,确保了其后续生活来源。二是合理规划市场。根据新城空间布局,重点培育建设建材、煤炭、汽摩配、农资、物流、家居等专业市场,提高城市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发展现代化产业。不仅提升餐饮、住宿和批零商业等传统服务业,更进一步加快发展交通、通讯、科技、文化、金融、保险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通过繁荣城镇,达到辐射农村、活跃农村、带动农村的目的,使城乡居民同享现代文明成果,推动城乡共同发展。

五、以创新体制为动力,构筑城镇化的发展平台

进一步破除制约城镇化发展的规章制度,构筑加快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平台,完善城镇发展政策。一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完善城镇管理办法,推行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保证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经商人员与当地城镇居民在就业、教育、卫生、社保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农转非”,促进城乡人口有序流动,加速农村人口城镇化。二是完善就业和创业培训机制。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健全其他劳务培训和劳务输出网络,引导城乡富余人员有序输出,鼓励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推动“回乡创业工程”加快发展,进一步拓宽城镇就业空间。三是完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发展公益事业,健全小城镇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解除进镇人员的后顾之忧,增强小城镇的凝聚力。四是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在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同时,适度扩大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调整城镇内用地结构,增加居住、道路、绿化和公用设施用地。五是健全土地市场机制,提高土地使用权出让中招标和拍卖的比例,完善城镇基准地价评估和定期发布制度,引导城镇建设利用非耕地资源和挖掘现有用地潜力。逐步完善土地租、税、费,以及土地置换、农村宅基地管理、乡镇企业用地、集体土地流转管理和开发区用地管理等方面的政策。

六、以加强管理为保障,打造文明城市

科学的管理是城镇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坚持建管并重,把城镇管理放在与规划、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要强化依法管城的意识,加强城镇管理法制建设,建立一整套系统、规范而又便于操作的城镇管理制度,促进城镇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一要推行城管综合执法。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整合规建、国土等执法资源,变多头执法为综合执法。二要提高城管执行力。建立规范公开透明公正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者的执法行为,保证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三要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强化教育引导市民自觉参与城市管理,培养群众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四要提升创建水平。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和市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成果,继续抓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和规范化工作,着力构筑优美整洁、自然生态、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

第三篇: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一解“求客观规律之真”

编者按 《河南日报》刊发的“加快领导方式转变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十八谈”之许昌篇《求客观规律之真》及“何平感言”《成事唯真》,道出了许昌在求真道路上、在发展征程中、在干部队伍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审时度势地给出了市委、市政府实现“十二五”总目标的现实路径,既鼓舞人心又催人奋进,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为了把对“一文九论”特别是“十八谈”之许昌篇的学习和讨论引向深入,本报自今日起推出八篇系列解读文章,分别从推进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创建工作、改善民生、破解发展瓶颈、练就发展本领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解读,意在动员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研读《求客观规律之真》这篇文章,进一步增强加快转变领导方式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和运用规律的能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求客观规律之真、务科学发展之实”上来,在推动许昌科学发展的征程中,把“求真”进行到底。

(一)当一个人走到十字路口,必须选准前进的道路;当一个地方的发展进入重要关头,必须明确发展的路径。

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面对“十二五”发展的繁重任务,许昌路在何方?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根本路径。

(二)确定这一路径,是基于对宏观形势的科学把握、客观规律的清醒认识、许昌现实的深入思考。

从宏观形势看,中央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本路径,就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许昌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必须突出新型城镇化这个战略重点,坚定不移地走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从城镇化发展规律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时,城镇化率应超过30%;当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时,城镇化率应在60%以上。我市去年人均生产总值已经突破4000美元,城镇化率只有41%。求客观规律之真,加快新型城镇化就是历史的必然、不二的选择。

从许昌发展现状看,目前全市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在“三化”发展中,目前全市工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二位,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8.6%,农业现代化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特色,而城镇化却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各种矛盾的焦点。不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就难以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就难以加快,“三化”协调发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投资和消费需求就难以扩大,经济社会发展就难以持续。推进许昌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这是形势的要求、规律的必然、现实的抉择。

(三)新型城镇化究竟新在哪里?

新在以人为本的目的上。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受益,让全市人民的生活更宜居、更美好、更幸福。

新在产城融合的内涵上。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是为城建城、为城造城,更不是忽视或削弱现代产业发展,而是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把现代产业做得更大更强,把现代城市建得更快更美,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新在城乡统筹的路径上。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是重城不重乡,而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让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三新”是原则、是精髓、是要义,要科学把握、始终坚持。

(四)谋定而后动。市委、市政府引入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结合许昌实际,提出了“带状城市、组团布局、向心发展、城乡统筹”的基本思路和“一中心、五组团”的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中心市区、县市城区、中心镇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四个层次布局合理、城乡协调、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体系,在规划建设上突出“带状、组团、中轴、统筹”四个特色。

“带状”就是借鉴国内外一些城市沿海、沿江、沿内陆路桥带状发展的经验,依托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港澳高速公路,与郑州呼应对接、联动发展,建设带状城市,克服“摊大饼”模式带来的“城市病”。

“组团”就是建设“一中心、五组团”,以市区为中心,以城际快速通道为连接,在中心市区和禹州、长葛、襄城、鄢陵、新区五个组团之间,构建半小时通勤圈、经济圈、生活圈,形成布局环状拱卫、产业错位发展、功能有效互补的现代城市发展新格局。

“中轴”就是传承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做法,在中心市区和许昌新区之间规划中轴线,一轴连双城。

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魅力。按照这一规划而行,许昌的新型城镇化必将生机无限、魅力无穷。

(五)对于习惯于抓农业、抓工业的领导干部来说,加快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新课题。关键是重运作、抓重点、干起来,变宏伟蓝图为美好现实。

(六)要坚持规划引领。

盖房子要先画图纸,写文章要先拟提纲。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个宏伟工程,就要先做规划。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决定着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规划要全覆盖。江苏省通过在全国率先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重庆市提出“全域规划”的理念,把整个重庆作为一个整体来打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按照“五规合一、五规同向、五规同步”的要求,加快编制各项规划,尽快形成从中心到组团、从城镇到农村、从总体到单项,配套完善的规划体系,靠规划引进项目、靠规划优化布局、靠规划引领发展。

规划要有特色。我们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既要高水平,又要有特色。彰显特色就要坚持“开门”搞规划,把规划部门的专业优势和领导的思考、当地的实际、群众的意见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引入现代理念,注重融入文化元素,注重发挥生态优势,着力打造精品和亮点。

规划要重执行。规划一旦形成,就要通过一定程序确定下来,使之具有法律效力,严格执行,不能变通,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尤其是在城乡建设规划没有确定之前,要严格控制各项建设,防止出现新的建建拆拆的浪费。

(七)要加快建设步伐。

加快新型城镇化,既能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又能优化环境、改善民生,可谓一举多得。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推进。

要抓好项目。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二、三产业发展,推进城中村改造,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每年谋划、引进、建设一批城镇化项目。对确定的重点项目要紧盯不放、积极推进,尽早建成、发挥效益。

要突出组团。五个组团在许昌已客观形成,是全市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重点。要在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城镇体系的基础上,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主体功能区的理念,深入研究自身定位,选准主导特色产业,加快产城融合,循规律、掏真劲、重特色、有作为,各展所长、竞相发展。

要育好龙头。许昌新区是全市新型城镇化的龙头、先导、示范和重中之重。要按照“四区一基地”的功能定位、“主副两中心、四区加两翼”的空间布局,坚持主副中心优先、基础设施优先、产业集聚优先、群众利益优先,迅速启动建设,尽快形成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局面。

要加大融资力度。在不断增加财政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投入的基础上,搞好市场运作,通过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加强与大型企业和财团的战略合作、城镇化项目招商、发行城市债券、引进民间资本、采取BT、BOT模式等多种途径,广开“钱路”,融资聚资。

(八)要做到建管并重。

常言说,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要把建管衔接、建管并重贯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

管理靠队伍。要健全完善城镇、社区专业管理队伍,吸纳社会各界人员参与,做到时时处处有人管,消除管理死角。

提升靠技术。要学习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建设“智慧城市”的做法,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拓展、提升数字化城管中心的功能,使城市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长效靠机制。要围绕加强城市精细化理和景观道路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当前要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揽,搞好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九)要强化产业支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拉美国家为“城”造“城”,重城不重业,出现很多“贫民窟”,陷入了“拉美陷阱”。我国一些地方也出现了“睡城”、“鬼城”等现象。实践证明,忽视产业支撑,城镇化不仅难以持续,还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突出抓好“一带十区二十个产业集群”建设,尤其要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积极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每个产业集聚区都要致力培育一到两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主导特色产业,使产业集聚区真正成为产城融合的载体、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引擎。

(十)要加快城中村改造。

过去一代人要建几次房,通过城中村改造,建一次房可以几代人住,既能减少浪费,又能住得更好;既能节约土地,又能造福群众。这是一件改善民生、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大事、实事、好事。

好事一定要办好。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坚持群众利益优先,坚持政府在经济上“零收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政府主导、依法和谐拆迁,坚持先安臵、后拆迁等各项工作要求,各地要不折不扣落实,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让

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在城中村改造中,尤其要注重做好群众工作,坚决制止私搭乱建,统筹解决好拆迁群众的就业、保障等问题,让群众愿意拆、搬得动、能就业、有保障。

(十一)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可以奋发有为的广阔舞台已经搭建。关键要遵循规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谱写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篇章,开创“三化”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十二)路在脚下,让我们一起齐步走、从头越!

第四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总书记多次强调,“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是大国,“大要有大的样子”。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结合工作,谈几点情况和意见。

一、“一带一路”建设进展情况

2013年金秋9月,在古丝绸之路经由地哈萨克斯坦,习近平主席鉴往知来,向世界发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真诚邀约。同年10月,在郑和到访过的印尼群岛,习近平主席勾勒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蓝图。“一带一路”倡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梦之间架起了桥梁,为世界发展注入新动力。4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显著成效。

(一)政策沟通方面

一是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层次的对话机制,也是建国后首个由我国发起的重大多边外交平台。来自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140多个国家和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代表云集,形成了270多项具体成果。期间,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演讲、致辞,引发强烈共鸣。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引领力空前提升,世界也强烈地感知到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形象。

二是签署了一批合作协议。我国与8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其中2017年新签署50余份,实现中东欧16国“全覆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被纳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完成中蒙俄经济走廊及中哈、中白、中捷对接合作文件签署,编制中捷、中塔、中老、中柬等双边合作规划。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与俄罗斯形成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共识。

(二)设施联通方面

一是加强陆上联通。蒙内铁路竣工通车,匈塞、中老、中泰、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等项目开工建设,签署雅万高铁项目商务合同和贷款协议。开展中巴铁路、中尼铁路等前期研究。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稳步推进。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界河公路桥启动建设。双西公路(中国西部―欧洲西部)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境内段建设积极推进。

二是推进海上联通。汉班托塔港交由我企业运营,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全面复工,比雷埃夫斯港建成我海外重要中转枢纽。巴西巴拉那瓜港口签订股权收购协议。“中欧陆海快线”经营初成规模。我国船舶多次成功试航北极东北航道。连云港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中哈物流基地等发挥效益,宁波“海丝指数”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是中欧班列发展迅速。2017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达3600多列,目前总量累计6600多列。国内开行城市达38个,到达欧洲13个国家36个城市。与白俄罗斯等6国签署《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成立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和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

(三)贸易畅通方面

一是贸易投资取得新进展。2017年,我国与共建国家贸易额达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增速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对共建国家直接投资144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总额比重提高3.5个百分点。我企业在共建国家建设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270多?|美元,吸引入区企业近3500家。

二是自贸区网络建设步伐加快。与格鲁吉亚、马尔代夫签署自贸协定,与智利实质性结束自贸协定升级谈判。推进与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以色列、新加坡、新西兰等国的自贸协定谈判或升级谈判,与毛里求斯正式启动自贸协定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稳步推进。

(四)资金融通方面

一是政策性金融支持不断加强。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累计发放贷款超过2000亿美元,丝路基金签约项目17个,实际出资金额约62亿美元。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累计承保102个重大项目,保额1663亿美元。

二是金融合作与机制建设持续扩大。商业性金融机构借“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海外布局,已有10家中资银行在参与国设立了67家一级机构。21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的55家银行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与17个国家共同核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发起创立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会员总数已达107家。

三是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人民银行已与24家参与国央行签订约1.4万亿人民币规模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7个共建国家和地区获得8300亿元RQFII额度,占总额度的48%。波兰等国在我国成功发行人民币债券,匈牙利、马来西亚等国通过“债券通”向我国投资者发行债券。

(五)民心相通方面

一是促进教育科技合作。实施“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方案,与60多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协议,打造教育援外品牌。签署40余项科技合作协定,设立45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资助13个共建国家130多名科研人员来华开展短期科研.启动“一带一路科教文卫引智项目”。

二是扩大文化交流。在50多个共建国家设立了138所孔子学院和135个孔子课堂,与60多个共建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确定了300多个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建设了16个中国文化中心。打造“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等重点交流品牌项目,实施“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推动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发起成立世界旅游联盟。

三是加强卫生合作和对外援助。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备忘录》,在捷克、吉尔吉斯斯坦等国设立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累计为共建国家合作培养1200余名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人员。启动“共筑援助之桥 畅通‘一带一路’”行动。实施 “幸福家园”、“爱心助困”和“康复助医”项目。开展粮食援助和应对洪涝灾害等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此外,启动国际智库合作项目,成立丝路民间组织合作网络,中外60多个国家的近300家民间组织加入。启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筹建“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

(六)综合保障方面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对外发布《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白皮书。发布“一带一路”建设能源合作、农业合作白皮书,出台“一带一路”建设金融、标准联通、绿色环保、检验检疫、军工军贸等专项规划。研究编制“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规划、关于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民心相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文件。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关于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安排》。

二是做好安全保障。完善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三位一体”境外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完成对共建重点国家和重点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初步建成国家级“一带一路”建设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电子平台。出台应急处置工作规程及情景模拟等指导文件,妥善处理突发安全事件。实现境外安保教育培训和巡查指导机制化、常态化。

三是提升服务能力。设立“一带一路”建设法治保障专题工作组、“一带一路”司法研究中心,对外发布两批涉“一带一路”建设典型案例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环境国别报告》。开通“一带一路”官网并实现联合国6种官方语言上线。各部门联合治理防范借用“一带一路”建设概念敛财聚财行为,核查处置一批典型案件,有力维护了“一带一路”建设的严肃性。

二、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是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被五次提及并写入党章。新精神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也吹响了新的集结号。要把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光荣使命和重大任务,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二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任务,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重中之重。要推动沿边和内陆加大开放力度,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协同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走出去既要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合作,也要与参与国家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引进来既要引入资金,更要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创新理念,不断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加快我国由开放大国向开放强国的转变进程。

三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九大强调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是增强我国区域发展协调性、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内在要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根基在国内。要进一步将“一带一路”建设与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优化等区域发展战略联动协调,与京津冀协同发展、?L江经济带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密切配合,推动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四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要载体,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要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弘扬丝路精神,把中国发展同共建国、参与国发展战略或构想衔接起来,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人文互通,推动形成更加密切的利益共同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三、新时代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任务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扎实实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是继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共识。稳步扩大“朋友圈”,扩大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文件的国别范围。进一步完善对接工作方式,做好已签署协议的推进落实,对已开展战略、规划对接的国家,要稳步过渡到机制、项目对接。

二是积极稳妥推进标志性项目建设。推动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打造合作示范。加快推进雅万高铁等项目建设相关工作,做好匈塞铁路、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等已开工项目建设和莫喀高铁、马新高铁等项目研究或跟踪。发挥比雷埃夫斯港、瓜达尔港、吉布提港等海上合作支点作用,畅通连接欧亚的陆海联运大通道。

三是完善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强化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丝路基金等融资功能,开展金融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融资支持。完善金融机构海外布局,引导大型金融机构更多更好服务走出去企业,在共建国家布局设点。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要契机,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四是加强境外安全风险防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2018年三大攻坚战之一。要将境外安全风险防范特别是对外投资风险防范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密切关注各类风险隐患,做好风险预警预报。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指导协调,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防止非理性对外投资、恶性竞争和腐败行为。

第五篇:以特色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推进云南城镇化进程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以特色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推进云南城镇化进程

叶建成

云南省建设厅党组书记

前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省委党校要我来和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关于推进城镇化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个很大的问题,也是目前最热点的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城镇化牵涉到整个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让我来给大家讲这堂课,我也是非常荣幸,但是感觉到很有压力。所以今天和大家在一起交流交流,因为在座的都是我们县区委书记,还有我们党校的老师,欧老师是我的老师。所以和大家一起共同的交流,把我对城镇化方面的思考跟大家一起谈谈我的这方面的一些思考和思路,和大家一起来交流。

今天主要和大家交流讨论三个问题,讨论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和我们省委省政府最近提出的,在我们八届九次全会上白书记提出的要推进城镇化的一些重要意义。第二个方面就从国际和国内这个层面来分析一下在国外、国内,国外是推进城市化,我们国内是叫城镇化,我一会再讲这个内容含义,在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些经验和教训。第三个问题和大家讨论的就是通过分析我们云南的省情,结合我们云南的实际,如何推进我们云南的城镇化,所以跟大家一起交流,因为在座的都是县区委书记,对城镇、对城镇化、对城镇建设比我熟悉得多。所以在我讲的过程中有不妥的地方请各位指正。

一、城镇化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基本内涵

什么叫城镇化,什么是真正的高质量的城镇化,到至今为止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这个国外叫城市化,城市化的概念是集中在几个大城市或某一个城市来进行发展,来进行实行城市化。我们中国从1991年提出来叫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城镇化是根据中国的特点来定这个名词的,明显的城市化早于城镇化。中国人口多,地域广,不可能都集中在几个城市来实行城市化,所以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来我们要走中国的城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所以这是根据我们中国的国情来定的,叫中国的城镇化,特色城镇化。

对于城镇化,经济学家侧重于强调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化;而人口学家强调的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还有从历史学家这个层面来认为是城市化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一般认为,城镇化既是农村向城镇、农业人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口向非农业人口、农业向非农业转变的过程,更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变的一个过程,也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一个转变过程,还有更重要一点,就是他要享受城市的一些公共基本设施和福利保障。

这个城市化不仅仅包括城镇建成区的面积扩大,城镇人口的增加,更重大的是城镇功能的完善,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的集约化、社会化、现代化。光有城镇化人口的增多、建成区的面积增大的城市化是低水平的城镇化。只有广大农民进了城,有了住房,有了就业的机会,又挣点钱,在城镇能挣钱,生产、生活方式彻底的改变,思维方式的转变,这才是高质量的真正的城市化。像我们现在算城市化率,我们城市化率的计算,大家在座的可能都清楚,从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口径,它是常住人口,它不是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它是按常住人口除以总人口,这样就是城市化率,所以有的半年以上就应该就算常住人口,在北京,我不知道在昆明是不是,在北京我知道是半年以上就算常住人口。城镇化已不完全等于城市化,在国际中比较常用的城市化率是国际通用的提法,城市化更侧重强调城市的建设和作用。而城镇化更加强调的是乡镇转化的过程,镇作为重要的节点所发挥的一些作用,更加适合我国的国情。

(二)重要意义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城镇化的工作,在近期的省委八届九次全会上,省委白恩培书记又再次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要求,这主要是基于城镇化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发挥巨大的作用,城镇化是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引子,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之路。

200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是46.6%,解放初期1949年我们是10.6%,改革开放的1978年我们是17.9%。三十年我们发展得非常快,我们城镇化非常快,去年底已经达到了46.6%。2030年我国城镇化目标是发展到65%,就到那个时候,我们城镇人口将有9.3亿人,今后二十年的目标是:每一年城镇化率要提高一个百分点左右,也就是说每年有1600万左右的农民要转化为城市市民。

据专家分析,我国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新增8亿元左右的投资,居民消费力可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同时可以促进GDP增长4到5个百分点,因此,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和最大的潜力。

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和大家一块讨论的第一个问题。

二、国内外城镇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

要充分认识国内外城镇化进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国外,第二部分讲我们国内。

(一)国外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

城镇化从15世纪末英国的圈地运动算起,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三次世界性的浪潮,2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也留下了一些引以为鉴的教训,主要表现为:

1.重经济的发展,轻民生的改善

英国城镇化初期把大量的农民驱赶到城市以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结果使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一个犯上城市病的国家。住房短缺,贫民窟密布,公共卫生设施匮乏,环境污染,犯罪率居高不下,当时广大工人阶级处在水深火热,生活艰难。这是英国,它在世界上是最先推进城市化的一个国家。

2.重市场推动,轻资源节约

这个主要是讲美国,最早出现城市郊区化,大量的农田、森林和空地被占用,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工作地离居住地越来越远,耗费量空前,耗费的时间也长,大幅度的增加了能源的耗量,其中他们的人均能耗量为欧盟国家的两到三倍,其中汽油的耗量是欧盟国家的五倍,大幅度增加了基础设施,增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这是美国的一些教训。

3.重城市建设,轻产业发展

这主要是讲拉美国家,把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和城市建设投资都集中在几个大城市甚至一个城市,造成了拉美一些大城市人口超速增长,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只是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这么一个水平,工业人口的比重不到30%,人口大量的失业。我们去过一些拉美国家,比如包括巴西,可能在座的有些领导去过,那些贫民窟还是非常突出,社会矛盾突出,不稳定的因素也非常突出。约有四分之一的城市人口生活在贫民窟,拉美工业化,滞后的城市化,非农业人口的两栖化,农民失地、失业,农村空心化,陷入了过度城市化的险境,这是拉美国家的教训。

4.重政府推动,轻市场主导

主要是讲前苏联的城市化。由于政府的包办,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采取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城市化起步快,质量不高,城乡二元结构显著,农业、轻工业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这是讲的前苏联社会计划经济体制,重政府的推动,轻市场的主导。

5.重产业发展,轻城市建设

东南亚一些国家,一些新型的经济体,劳动密集体的加工制造业沿着大城市的周边地区蔓延,出现了大量的似城非城,似乡非乡的两不像的城市化地带,土地资源严重的浪费,生活环境欠佳。

6.重单纯的地产发展,轻集约满足城市和市面的需求

这主要是讲日本80年代末土地价格猛涨,囤积土地,但是各行业都踊跃于房地产市场,为日本的金融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日本当时国土面积为美国的二十四分之一,但是它当时的地价总价值却是美国的四倍,居世界之首。地产投机的房地产泡沫导致了日本的经济连续四五年长期的低迷,造成了城市土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地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将真正的土地使用者排除在外,城市公共性建设只能移到非人口集中的一些低地价地区。还有社会工业设施不能合理的配置,普通住宅离城市远,就造成了城市的交通拥堵。还有土地投机,囤积土地阻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新的贫富不均,最后造成了房地产崩盘。

今年年初,我们在网上,社会一些舆论,担心我们中国要走到日本这个路上去,最后房地产走这个老路,也担心中国的房地产会不会崩盘。因为这一块涉及到是我们建设行业作为主管部门,所以我在这块顺便跟大家也谈谈这方面的一些认识。

中国的房地产不大可能崩盘。因为我们的房地产,前一段房地产价值过高过快的增长,这主要是一些部分城市。主要是中国的一类城市,叫一线城市吧,北京、上海、深圳广东这些房地产价过高过快的增长,不是所有的城市。比如说我们昆明,我们云南就不属于过高过快增长的城市。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房地产在中国,在我们国内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已经是我们的应该算是支柱产业吧。像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国内一是我们的经济受了很大的影响,首先国家启动的领跑的就是房地产业,它拉动整个一些行业的经济的发展,拉动内需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第三个原因我们分析就是说我们国家发现了部分城市房价过高过快的增长,及时出台了宏观调控政策,同时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的力度,有效的遏制了房地产价格的过快过高的增长这种势头。第四点就是说在我们国内,我们房地产市场是有需求的,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还是我们县城。因为中国人有一个习惯,有了钱就是首先置家产,就是买房子。过去是盖房子,盖完房子就是攒了钱给儿子娶媳妇,嫁姑娘,这是中国的传统。现在的年轻人,现代社会人就是买房子、买车,不像国外。我们在中国的房地产,个人所有房产的这个率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在美国只有30%的人拥有自己的房产,一般都是租赁,出租,租用房子。我们因为传统的习惯,我必须有一栋自己的房子我才有脸面,同事看了以后我混得还像个样,所以我们房地产有市场。另外,我们国家要推进城镇化,在未来的二十年每年要以1600万的人口要进入城市、城镇。进来是要住的,是要有住的,所以有这么很大一笔的需求,还有一些我们改善性的住房,改善性的需求。比如说原来小房子要换大房子,差环境换好环境,原来是在散居,现在要进入小区等等。所以我们的房地产有需求,它绝对不会去崩盘。我们分析就是前段时间担心我们要发生像日本这样的现象,看来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已经吸取了这些国家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

(二)国内城镇化进程的经验教训

国内到2009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是46.6%,我国三十年城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绝大多数国家不可比拟的。现在美国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讲: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要素,第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第二个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这是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的要素。所以中国城市化发展之所以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是因为我们在吸取世界其他国家城市化发展规律和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但是,我们国家人口多、地域广、差异大、底子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国情,又使我国在 4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推进城市化过程中积压了诸多的问题还尚未解决。国内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已有这么一些经验和教训:

1.城镇化进程四个透支,三个差距扩大

第一个透支就是土地资源的透支,2008年全国城镇、城市建成区面积是3.63万平方公里,二十年增加了近两倍,相当于一部分城市的工业用地比例大都大于了20%,在国外的常规一般是在15%,国外城市一般小于15%。工业项目的容积率只有0.3到0.6,工业用地效率不到发达国家工业用地的产出率只有2%,所以我们用地粗放、透支。

第二是环境资源透支。世界银行数据表明,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6个在我们国家。二氧化硫排放量、碳排放量,我国分别为世界第一和第二。

第三就是水资源透支,全国660个城市中,有55%是资源性缺水,其中25%的严重缺水,缺水量十年间增加了两倍多。我们云南,还有一些其他地区也是严重缺水。

第四就是能源资源的透支。有些城市能源资源,各个地区各个省都存在这么一个问题,一油量跟不上的,加油等等这些现象,前几年昆明反映得非常突出。我们的能源,中国的能源资源是不可乐观的。

从而造成了我们城市内贫富差距扩大,城乡经济差距扩大,沿海和内地差距扩大。这是第一点,就是四个透支,三个差距,三个差距扩大。

2.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产业发展落后于城镇化

我国城镇人口从2.99亿增加到5.2亿,增长74%。我们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从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3.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了160%。全国可耕用地面积由1996年的19.5亿亩,减少到2008年18.26亿亩。人均耕地由1.59亩减少到1.38亩,其中一些东部地区,广东、福建、浙江耕地都在0.8警戒线以下,我们云南的人均耕地也是在0.8,也就是警戒线。日本、新加坡、香港、欧洲等发达国家城市人均用地,660个城市的人均用地达到130平米,就是城市这一块。按国际标准规划,城市人均用地是80至120平米,日本、新加坡、香港、欧洲等发达国家城市人均用地只在80平米,我们人均是133平米。还有一些地方依靠卖地完成城镇化,把这些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城市建设,难以形成资源流、产业流、技术流、人才流的有效交汇,无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影响了产业和人口的城镇化,这是第二点。

3.一些农民被城市化

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搞行政区域的城镇化,把城乡混合地域一刀切转为城镇地域,一夜之间被城镇化。2007年普查数据表明,全国约有4千万农民因为行政区域的县改区和乡改镇,一夜之间被城镇化,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未得到很好的落实。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4.文化在城市化中的迷路

不少地方的城镇化特色模糊,没有文化支撑和文化底蕴的城镇化,使城镇化人文精神失缺,城镇文化缺乏内涵,城镇建筑没有灵魂,没有神,这个最集中就是大家对这个大普查也是评价很多的,不伦不类的,前段时间有一个一把大火也是,这个建筑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建筑,四不像,前面又是中间这个建筑,不知道像个什么东西,就是欧不欧,中不中,土不土,洋不洋,不伦不类的,就没有魂,没有神。另外还出现了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一些建筑物。

5.城镇化进程缺乏区域统筹

受行政管理体制和考核办法等因素的一些制约,我国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分割、对峙、互相竞争,欠缺区域统一规划,即基础设施统一建设、环境共同治理及产业共同发展,资源共享度太低,中心城市与所在城市群及经济腹地的缺乏联动,缺乏集群、集约、集聚整体的发展,就是各搞各的,集中不了一些资源和基础各方面的资源的优势。

6.政策法规创新滞后,缺乏体系的建设

一是目前我们的户籍,我们户籍制,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实际是个利益不公平,在国外是没有这种现象,这只有我们国家的特色,这是一个现在社会都在呼吁,政府也在极力的推进在户籍制度这方面改革。第二就是地方盲目的扩大城市规模,千方百计的多占地,多用地,造成城市建设土地粗放的使用,浪费性非常大。三是我们有一些收入主要来自于增值税、营业税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就是土地出让金,在我们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大量的出卖土地,出卖资源,因为这个是我们上次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时候,讨论的时候也谈到这个问题,因为这是牵涉到一个国家的税收体制的问题。所以各级政府在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资金,尤其是像西部的一些省份更需要建设资金,这些建设资金从哪筹集?国家不给,从自己的工业产业来发展根本远远适应不了,所以只有从最便捷最简单出卖土地资源,这样的效益最明显。所以这个牵涉到国家的税收政策的问题,这个需要进行创新,需要改革。

这是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国内外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一些教训。

三、云南城镇化要突出云南的特色

下面讲讲第三个问题,这个我今天也是做重点讲的这么一个问题。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2009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云南城镇化该怎样推进?走一条如何适应云南的城镇化道路,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在座的都是我们县区委书记,在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各县的主要领导,现在正好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在一起一块来分析,一块里探讨,一块来思考,到底我们云南城镇化应该如何发挥云南的特色。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云南城镇化发展,我准备要根据云南的省情如何来推进我们云南的城镇化。下面我想从这么几个方面来跟大家一块我们来分析来思考,就是一是我们云南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和特征和发展的条件、制约的因素、发展的机遇,总体的一些思路和基本要求,主要的一些措施等方面,跟大家一起来进行分析,来思考。

(一)云南城镇化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发展条件

1.云南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科学的合理的选择云南城镇化道路,首先要牢牢把握我省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大概有这么几点:

(1)我们城镇化进程明显的加快,但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正处于初级城镇化末期向城镇化快速发展过渡阶段

十一五期间,我省城镇化进程明显的加快,2009年末,全省总人口是4571万人,城镇人口是1554万人,平均城镇化水平是34%,我们云南省去年年底的城镇化率是34%,比十一五末的29.5%提高了4.5个百分点,就是说这几年每年平均增长了1.1个百分点,估计我们到2010年,就是我们今年年底,我们云南省的城镇化率能达到36%,大概是这么一个水平。但这个城市化水平全国是46%,全国是46%这个来相比的话,我们已经低了12.6个百分点,也低于整个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所以说我们的云南城镇化进程目前是正处于初级城镇化末期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

2009年,先说世界的,全世界城市化率大概是平均在50%以上,我们国家是46.6%,东部一些相对发达的地区、省份他们城市化水平大约是在55%,中部地区省份大约是在39%,西部地区是37.5%,我们云南是34%,是仅排在西藏、贵州之前的省份,是贵州之前的省份。这是我们云南城市化目前所处的一个阶段,一个水平。

(2)城镇发展层次分明,但城乡区域差距明显,城镇体系仍然不够完善

十一五期间,现代新昆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曲靖也迈入了大城市行列,还有我们玉溪、大理、蒙自等区域中心城市的规划建设也稳步的推进,其他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城市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素集聚能力为目标积极的发展为规模合理、功能完备、特色突出的中等城市。还有分别以特色小城镇、富民兴边为抓手的重点集镇和口岸城镇建设取得一些明显的进展和成效。所以我们2008年底全省共有小城市是1307个,全国是一万多少个,我记不着,反正一万多个。其中建制镇是580个,占整个乡镇总数的44%,但是城乡发展存在着严重不平衡,2009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4424元,但是农民的纯收入为3369元,两者之间大概是4.3:1的一个差别。大家再分析,如果考虑一些城市的转移性支付和一些补贴,差距实际是会比这个更大,大约是在6:1这么一个水平,这是我们的城市和农村的收入水平大致在6:1的水平。而且两者收入差距扩大,越来越大,城乡之间差距也明显,7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区域之间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很不平衡。

2009年,省内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在昆明市人均GDP大概是接近在28800多元,玉溪已达到两万八。我们昆明市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大约在70%左右,玉溪虽然它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两万八,但是它的城镇城市化率是在37%。还有我们一些比如说怒江人均GDP仅在八千,还有我们的昭通人均GDP在6000这个水平,城镇化水平仅在20%,怒江是在25%,昭通是在20%。这些数据说明我们区域之间差距很明显。目前我省17个城市中特大城市一个,大城市一个,中等城市三个,其他都是作为小城市。城市的数量少,规模小,功能弱,大中城市数量减少,城镇体系不够完善。这是讲的第二点,分析我们第二点,就是我们城镇发展层次分明,但是我们也看到我们在区域之间存在一些差距,发展不够,经济差距比较大,不平衡,差距比较大。

(3)城乡规模有了较大的增长,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素聚集能力不强

十一五的前四年我省城镇人口规模是从1313万增加到现在的1554万人,增加了241万人,用地规模也相应的扩大,特别是各级中心城镇城镇规模的增加幅度更大。随着规模的增加,各项城镇功能逐渐的完善,对区域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已逐步的增强,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历史欠帐过多,水资源、用地条件等因素,城市功能的完善程度赶不上城市规模的扩散的速度。城市建大了,但是没有做强,也没有做优,城镇的功能还不健全,产业规模偏小,产业关联度差,环境容量有限,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素急集聚能力仍然不强,尚未形成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竞争力,城市的一个主要的标志就是看我们引进的外来的产业、企业、外来的投资这方面的能力的强弱。

(4)城镇化动力具有云南的特色,但是不够强

十一五期间从云南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来看,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农民对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城镇化不懈的动力。还有我们新型工业战略化的实施,工业园区的建设,也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拉动了城镇化,还有我们云南的几大支柱产业,比如烟草、矿业、水电、旅游业等支柱产业的培育形成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对外开放也促进了我们边境小镇的一些发展,还有我们交通条件的改善也促进了我们城镇化进一步的网络的健全。还有我们风景名胜和小城镇,农村厂部和小城镇、我们边境口岸和小城镇一起三个有机的结合,已走出了我们有云南特色的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互相推动的健康的城镇化路子。

但是,也看到我们从2009年全省我们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来分析,大概2009年我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4527亿,只是浙江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我们从整个固定资产分析的情况来看,我们缺乏大项目、大投入、大企业、大集团的一些产业链条带动的发展,招商引资的力度也不足,基本建设投入不足,造成了我们城镇发展动力不强,动力不足。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今年年初还专门到北京,央企入滇,也是对我们云南,对一些产业还是很感兴趣,现在正在进行过程中吧,就是要加大我们这方面的固定资产的投资的加入,要把一些国际的国内的一些大的企业引进。在云南世界500强除了金融界有那么几家,8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其他基本上没有,下一步还得加大引进世界的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国内的一些大企业大集团来推动我们整个云南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5)城镇建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发展粗放

2009年全省建筑业产值是1179亿元,建筑业对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地位已不断的巩固,全省房地产开发完成了投资737亿元的计划,实现了两年翻一番的快速发展,整个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经以每年保持在16%左右的增长。房地产已经成为拉动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城镇建设通过建筑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园区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直接拉动了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因为我们是建设部门,在这方面我们了解比较多一点,我们这个建筑业发展得是比较滞后的。在沿海一些城市,内陆一些城市,比如说江苏,他们去年建筑业产值已经达到了3万多个亿,浙江也是。我们云南才一千多个亿,你想想它已经占它整个国民经济的GDP占到25%,我们只占到我们云南GDP大概在5%这么一个水平。所以去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去年省政府召开了建筑业发展大会,光荣省长已经做了重要的讲话,而且决定每年拿两个亿出来来扶持我们建筑业的发展。因为它本身建筑行业是个低利润的行业,但是它的社会效应是非常好的,它是对拉动其他行业尤其是带动社会就业,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城务工的最多的是农民工,在建筑业务工的是农民工,所以这个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还有我们房地产业,我们云南的房地产业昆明是比较活跃的,除了昆明其他州市基本上还处于一种起步的房地产发展阶段,尤其是我们有些县基本上还没有房地产。从专家分析房地产业还是拉动了五十几个行业,所以它对整个国民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所以这一块我们还显得很落后。但是我们正在发展的过程中,正在起步的过程中,就赶上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每次都是,因为其他城市患病了,我们都跟着吃药,这种现象。现在从我们云南的房地产来分析的话,大概我们云南省整个房地产的价格,平均商品房的价格大概在3500左右这么一个水平,昆明市在6000以上这么一个水平,各个州市所在地大概是在3000以内这么一个水平,县城大概是在2000左右这么一个水平,平均大概才3500这么一个水平,我们的房地产价。昆明市按2002年来比,到2010年十年的时间,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我们的房地产价格是没有过快过高的增长。一是要从我们的工资的收入,人均工资收入,2002年,我们那个时候工资收入是多少?也就是一千五到两千块钱的水平,现在大概是四五千这么一个水平。第二,我们土地价格,当时2002年土地价格是非常低的,现在的土地价格按照昆明是54321这个水平,你说增长了多少?增长了多少倍?另外还是我们物价上涨的因素,从这么多年来,十年整个物价上涨的因素。还有我们建筑成本的加大,过去我们在昆明市买一平米的商品房建筑的成品大概是在1200、1500这么一个水平,现在是2800。2500到2800这么一个水平,尤其现在要盖高层,40层以上,仇和书记的要求是.高层,高层在云南目前我们这个地域、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建高层成本是要加大的,要考虑到它的安全性,看你这个地质的安全性,成本是要加大的。每提高我们是7度,昆明是8度,要提高一个烈度,要增加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10%到15%的工程成本造价,要提高造价,所以我们建筑成本要加大。还有我们开发商投入也加大,现在的小区和过去十年前的小区是两个概念,过去哪有这么漂亮的小区?这个里面绿化、公共设施都是没有的,所以这方面成本加大,所以这一来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我们的房地产跟我们的地产价格没有过快过高的增长,是基本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

但是我们刚才谈到一些促进经济发展,但是我们还有一些发展比较粗放,比如我们盲目的追求一些广场、大草皮、大马路,一些形象工程,这些个别现象还是存在,不按规划实施,有些规划滞后,低水平重复的建设现象也还有,也还有一些,我们经常在下面,我们也碰到过这样一些问题。

(6)人居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部分城镇受损,特色缺失

2009年末,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了29.41%,建成区绿化率已经达到了25%,我们的污水处理率达到67%,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率达到78%,人居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我们也出现了一些城镇风貌受损,特色缺失等一些问题,你看这些基本上没有这个风格了,没有一点特色了。

(7)城镇化健康发展相关机制初步的建立,但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省委省政府下达关于加快城镇建设的决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一些决定等重要文件明确了投融资、土地、户籍制度等改革的有关政策,对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这些政策和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制定和完善。因为推进城镇化的配套设施还牵涉到方方面面,牵涉到经济社会,牵涉到户籍、土地、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等,所以只能在推进的过程中慢慢的建立,慢慢的完善,不断的完善。

以上我是从七个方面来分析我们云南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和发展的一些条件。刚才我们从七个方面分析了我们的特征、我们的条件、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和发展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存在的一些问题。除了牢牢把握我们阶段性特征之外,十二五期间我们云南推进城镇化进程也面临了一些制约的因素和发展的一些机遇。

2.云南推进城镇化进程面临的制约因素(1)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

从我们云南的经济来分析,我们的总量很小,去年我们的生产总值是6168个亿,占整个全国的GDP只能占到2%这么一小点。人均GDP我们是13539元,就是我们云南省的人均GDP,这个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就是我们经济总量还是非常之小。

另外,我们存在四低四高的这么一个现象:一是社会发育程度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程度高。第二个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自然半自然的经济比重比较高;第三个就是我们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比较高。上次国家发改委在国家组织了一个大的调研组,六十几个部委,160多人对云南的桥头堡建设进行了一个十天的调研,在调研的反馈会上国家发改委一个副主任,杜鹰副主任也讲到,就是我 10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们文化受教育的年限和全国比有很大的差距。全国平均受教育水平是八年以上,我们云南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只有六年,比全国低两年。让他开玩笑的话讲,我们4500万人每人乘两年是9000年,9000年回到恐龙时代,这是他们开玩笑的说笑话这么讲,就是说证明我们在受教育程度这方面相对来讲我们的教育素质还是比较低的,在我们一些不发达的地区、州市文盲、半文盲的比重还是比较高的。四是人民生活总体水平低,贫困人口比重比较高。大概我们是700多万贫困人口,还有特困人口大概是156万。工业、非工业经济发展不足,就业岗位不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非工业经济去年占整个国民经济大概是全省占到30%多。但是在沿海,在东部,在一些发达地区,很早就已经达到了80%以上,有的甚至像浙江达到了90%,就是非工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就证明我们非工经济这一块发育还是很慢。

还有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第二产业,这一块占我们整个GDP大概是在54%多,但是其中认真的分析,其中我们的烟草就占到整个我们第二产的50%还多,所以说我们其他的工业发展这方面是不足的,就是缺乏一些大的项目,一些支柱产业的支撑。要推进城镇化关键的是工业和现代农业,你把农民弄进城,你有更多的就业岗位他才能待得下去,你不要向像其他的一些国家,你把农民进城以后,最后造成了一些贫民窟,造成了社会的一些动荡,产生社会不稳定的一些因素。我这次去埃及,开罗还有一个叫死人城,死人城是个什么城呢?就是穆斯林,他不是实行火葬,是实行土葬,葬完以后,葬在一个区域里面,区域里面还建了一个公墓,公墓还像房子,阴间房地产盖的一间房子,完了以后有的没顶,有的没顶,里面有钱的人家就请人来帮守墓,时间一长,就成了穷人的居住地。现在拥有150万人口住在那个死人区,政府不敢进去,政府给他对话,你给我们房子我们搬出来,脏乱差,是整个社会很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南非,我这次也去南非,南非的黑人区,大家知道,那是一般我们的人是不能下来的,只能开着车过去。还有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大概有400多万人,但是他们向外界报道公布只有500多万人口,所以是造成了一些贫民区、贫民窟。

所以我们国家在推进我们城镇化过程中应该要认真的吸取这些国家的教训,我们不能盲目的去推进我们的城镇化。我们的工业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的农村现代化还没有实现一定的规模的时候,你把农村的人口全部转移到城市以后,他是要吃饭的,他是要生存的,他没有就业以后就带来很大的隐患。尤其是我们现在新生代的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他有劳动技能,他在农村吃过苦,他上有老下有小,他有一种责任的意识,在农村生活的时间长了,他到城市里他委屈一下,不管住工棚也好,脏乱差的活给他干也好,他一个目的只要挣点钱,在城市挣钱,在农村低消费,在农村生活。但是新生代的农民工不一样,在座的县委书记、区长,你们应该都明白。新生代的农民工没有种过地,他上学从初中、高中的时候他就进入了县城和集镇、中心镇在学习,他接触的同学都是城市的同学、城镇的同学,所以新生代的农民工的价值观的形成是在城镇形成的,所以像这些人是不可能回到农村去种地的,他是滞留在城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市的。新生代的农民工要回去种地,他没有劳动技能,他不懂得怎么种地。那在城市生活,新生代的农民工也没有更高的学历,就业竞争不过新毕业出来的一些大学生和一些技工学校的有技能的学生。所以这些人,要是说没有合适的就业机会,没有合适的就业岗位,对我们今后城镇化推进,对我们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对社会稳定、社会治安,会带来很大的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所以我们要引进一些大的项目、大的支柱产业来推进我们的城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的低层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充分,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发展不平衡是我们云南城镇化滞后的一个根本原因。

(2)资源要素的制约

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自然资源日益稀缺,环境容量难以承受粗放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我们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云南的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多,总体文化素质不高,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水平意味着我们每年要增加45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我们就简单的算吧,4500万就是45万,按照这次九次全会的精神,白书记讲要一到两个百分点,一到两个百分点是什么概念?就是45万到90万这么一个概念,50万到100万的概念人口要进入城市,城市化享受城市人口。城镇化任务繁重,云南山地面积我们是94.6%,跟贵州差不多,坝区和河谷面积还不到6%。而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尤其是有条件的耕地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刚才我也讲了,我们是在0.8亩,就是和沿海人均耕地一个水平,但是我们的经济是远远低于它,它的耕地是用在城市工业各方面建设用地。由于我们山地面积、我们的坝区少,我们的平地少,在0.8亩这个警戒线,所以人地矛盾突出,客观上制约了我们城市规模的发展。还有水资源分布也不均匀,坝区集中了全省三分之二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耕地,但水资源总量只有全省的5%。主要城市都分布在一些缺水的地区,比如说昆明、玉溪、曲靖、楚雄,包括红河等地,都是城市人均水资源低于1700立方米国际用水警戒线,有的地区甚至低于人均500立方米这个严重的缺水的标准线。还有我们九大高原湖泊有好几个湖泊都严重的污染。

我省有生物多样性的优势,但发展和保护的矛盾也比较突出。最近我们在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与开发这上面,通过我们积极的努力,我们“三江并流”的边界细化已得到了世界遗产的通过,这个也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我们罗厅长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支持下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在巴西得到了全票的通过。

(3)体制机制的制约

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比如说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还有农村土地政策的不完善,还有农民进城务工,包括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等等一些制度、措施还不健全,原有的体制机制不适应,新的还没有完善,有的甚至还没有建立,这都是制约我们推进城镇化的一些因素。

3.推进城镇化工作发展过程中的机遇(1)桥头堡战略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9年7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我们云南考察时提出要把云南建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这是一个机遇。城镇化发展是桥头堡建设的一个内在要求,所以桥头堡的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加快推进我们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所以这是九次全会之前省委中心组学习和九次讲话的一些决议和恩培同志的讲话都是围绕如何来推动我们桥头堡的建设。

(2)西部大开发战略

这也为我们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工业化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国家也出台了一些对西部前四年和后四年的一些支持的政策,这都是对加快我们云南省城镇化进程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另外第二个机遇就是明确了我们的发展方向。城镇化也是我省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是在省委八届九次全会上白恩培书记明确的提出了下一个阶段我省城镇化的目标和思路:必须在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在完善城镇产业支撑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快推进城镇化,要确保每年不低于一个百分点,力争以两个百分点的速度来推进城镇化,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这是白恩培同志在九次全会讲的,这为我省城镇化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具体的目标,这是我们推进城镇化的一个极好的机遇。

这是讲的制约我们的因素和我们面临的一些发展机遇,这是讲的云南的特色的第一个问题。

(二)云南特色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

要充分吸取世界城市化和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深入分析云南的省情,城镇化发展阶段的特征、发展条件等因素,目的就是我们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角度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走弯路走回头路,既看到了约束了我们的条件,对城镇化进程的一些障碍,也要看到我省城镇化正在面临积极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改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思路,找到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云南特色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今年上半年我们按照恩培书记的批示,我们和省发改委、省政研室对云南省的城镇化的发展、小城镇建设做了一个调研,最后我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准确把握云南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以特色城镇建设为重点,明确目标,明确抓手,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充分发挥大城市的效应,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加快县城建设和特色城镇的建设,建设适应“两强一堡”的战略,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城乡统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速度保证的特色城镇,这个走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云南特色城镇化建设具体思路分六种类型来推进特色城镇发展: 1.现代农业城镇

这个主要是围绕区域特色培育农业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区域性的农业产业加工、集散和农业科技推广的服务中心。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2.工业城镇

要依托单体的优势资源,发展地域的特征突出,专业性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工业。还有引导企业聚集发展,走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完善工业制造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延长产业链,建设产品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力广,绿色节约型的区域性工业聚集的发展区,这是工业小城镇。

3.商贸城镇

商贸城镇就是完善我们的交通设施,发挥良好的区域优势,建设规模较大、功能较完、较全、辐射面较广的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配套仓储物流的运输业,以市场为依托来发展服务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建设一种区域性的商业和物流,物资集散中心和中转站。

4.边境口岸城镇

这个我们比较多了,我们有一千多公里的边境线,我们和三个国家接壤,我们的边境口岸也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一个重点,边境口岸镇。围绕我省“桥头堡”的建设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依托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完善口岸服务的功能,要积极发展进出口贸易、加工贸易、边境旅游和民族传统手工业,繁荣边疆经济,增强民族团结,树立良好的国民形象。

5.生态园林城镇

这个在我们云南很多这样的生态非常好的园林城镇。利用云南良好的生态资源,以生态、景观、人文、名胜、休闲娱乐和人居为内容的,按照环境生态学的原理规划,建设生态园林社区,限有条件的人群来进入居住,来投资创业,来发展绿色经济,形成聚集效应,构建区域经济的增长。

6.旅游小镇

我们旅游小镇已经从2005年推到现在,已经推了好几年,实际效果还是非常好的。我们现在60个旅游小镇,现在62,西双版纳又吸收了一个。按照省长的意见,省政府的意见是动态管理,实行淘汰制。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这个永续利用的原则,我们这几年推进下来,市场运作、政府引导,政府拿一定的贴息,企业投资,管理以后我们已经达到了大概是接近100多个亿的投资规模,有50多个旅游小镇都有企业进入。2006年,建设部、国家旅游总局在云南召开了全国性的现场会,就是推广云南旅游小镇的经验和做法,从这几年我们实施的情况来看还是非常好的。

这是我刚才讲的六种类型,简单的讲,当然有可能比这更多一些,基本的可能就是六种类型。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三)云南特色城镇建设的基本要求

1.规划要科学

省委提出三个一,三个一是从技术层面的三个一。规划要科学,就是要实现城镇规划一张图,基础设施一张网,产业布局一盘棋。

尤其是在我们城乡结合、城镇结合部,我们在做规划的时候一定要统筹城乡规划,统筹的把它考虑进去。我们多次到各个地州,我们发现在城区规划做得非常好,城区建得非常漂亮。走出到城乡结合的地方就一塌糊涂,没有一个规划。我们有的一些风景区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在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城乡统盘的来考虑,尤其是和城镇比较结合比较近的一些乡、一些村统盘的考虑,因为从发展的眼光来考虑。

另外,基础设施一张网。基础设施要充分的考虑今后在公交、道路,还有污水、垃圾,还有自来水等等,还有一些公共设施的布局,包括学校和医疗、商业,要一张网。

产业布局一盘棋。这个对我们县委书记来讲的话,对你们来讲应该是更重要了,一个县的产业布局,你们县区委书记在这方面应该要有更高的认识,在一个县域里面侧重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它就有优势,你们在这这方面应该是很有经验,就是考虑产业布局一盘棋,就是一任接一任的继续做,总会发挥很好的效应的。要实行城镇建圈,工业建园,民宅建区。要制订四线管制方法,大家都知道紫线是历史文化遗产,绿线是生态保护,蓝线是海岸线和江河湖泊的保护,还有黄线是交通和污水垃圾处理的那些。上次省委中心组学习,省长专门讲了关于规划这方面就讲了九条线,我这里讲了四条线。

2.布局要合理

一是要以城镇群为推进城镇化的主要形态,来加强城镇之间的相互衔接、功能互补和优势互补来促进大中小城镇和小城镇的共同发展。

二是要大力促进中心城镇提升综合服务的功能,来聚集经济、科技、人才、信息和文化等高端的要素来充分的发挥辐射作用,引领城镇群参与国际竞争。像一些大的城市,包括昆明等一些州市所在地要发挥这种聚集作用和辐射作用和引领竞争的作用。

三是要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和专业城市,在城镇群之间形成有机的组织,分工合作的发展模式,来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这个在浙江、广东、江苏是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比如在义乌这个产业的各个村镇、乡镇在产业布局方面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做扣子的做钮扣,做领带的做领带,相互专业配套专业互补这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

四是要积极发展小城镇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蓄水池类型的小城镇,是城乡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到2030年,我国总人口可能预测要达到16个亿,如果城镇化率按照限定的目标发展到65%的这么一个目标,将有10.4亿,达10亿多城镇人口。有的人专家分析,就说这个10亿多人口,15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大中小城市可能要容纳大概5亿人口,其他更多的5.4亿人口大部分都集中在我们一万多个小城镇,那是按照3万到 10万这么一个人口的布局,小城镇的布局来安置。如果没有小城镇的这个蓄水池,可能下一步要容纳这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很有难度的,所以一定要从战略这个高度来认识这么个问题。

3.功能要完善 这里面也有几点:

一是要用足城镇的承量空间。城镇建设要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要尽量的拉近距离,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节地,节约用地。

二是要通过跨流域调水,环境治理等工程措施来克服城镇发展的环境资源因素的约束,来提高环境承载能力,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对异地调水也是争议比较大的,这个对整个生态环境破坏太大,什么南水北调,这是没有办法,不得已的,为了发展采取的一些措施,但是对生态环境破坏是非常大,现在我们的极端气侯很大的因素都是因为我们生态破坏太严重,造成了一些极端的气侯。

三是要兴建分散式污水处理厂,适度的规模,合理的分布,深度的处理,旧地的回用,从调水转向循环用水,做好雨水的再利用,环保和节水两大工程一起抓。环保、污水垃圾处理,国家是对节能减排非常高度的重视,所以我们在发展的时候,在推进小城镇过程中一定要把环境保护考虑进去。四是要加大城镇公共产品的建设、管理力度,改善城镇居住,创业环境,完善城镇学习、教育、科技进步、医疗保障等功能,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能力、要素聚集能力和辐射区域这方面的能力,这是第三,功能要完善。

4.资源要节约

这里面也有几点,一点要合理的配置资源,要必须发挥城乡规划的配置资源的要素的宏观调控作用,弥补市场的外部吸引和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的开发。二是要严格管理好资源,城市总体规划要和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相衔接,切实的保护好耕地资源。第三就是节约利用好资源,这是一个开发,配置资源,一个是管理资源,利用好资源。

5.环境要友好

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是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受到破坏就不可复得,所以特别是要注重我们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核心区的保护,必须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的区域的功能和定位来确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协调好城镇化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加大城镇绿化系统的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的城市。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6.社会要和谐

一要统筹考虑市政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等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按照国家的有关规范和规定的一些要求合理的布局医院、学校、文化场所,还有一些体育场所等等公共服务设施。二要维护群众的利益,要正确处理好城镇化进程和稳定的一些关系,要兼顾群众的长远利益和当前的利益,要解决好在城市规划管理、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市政公共事业服务等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还要妥善的解决好房屋拆迁、拖欠农民工资、失地农民的利益等问题,来维护稳定。第三就是要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转移的力度,降低农民进入城镇成本,让全省各族人民共享城镇化的成果。这是第六点。

7.各个方面要统筹

一是要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代化现代农业把它结合起来,要形成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新机制。第二是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要提高城镇之间的产业关联度。

8.政策创新

这个里面主要就是我们谈到一个户籍的问题,土地的问题,还有社会福利保障的问题等等。刚才休息的时候我还跟我们几个领导在一起探讨有的省出台关于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改革新的措施,比如说对农民宅基地换住房,农村经营承包权换福利保障、社会保障,还有一个什么?刚才还说到还有什么?换他的股份合资资产。宅基地资产换今后在城镇参与股份,参与合作,这些都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国家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尤其是对农村的宅基地等等土地这方面,好像还没有太明确的一些规定,所以大家都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要实现的就是城镇国土土地,就是农村的用地、集体用地和城市的国有的同地、同价、同权进行流转的这么一种模式,大家都在探讨这方面的一些政策。另外还有在住房保障方面的意见,大家也在探讨。农民进城以后,现在我们廉租房,因为现在我们还有一个户籍制,户籍的限制,农民进城以后务工,目前他是享受不了廉租住房,他只能享受公租房。从今年开始我们已经在建了一部分公租房,但是公租房按照城镇化这个进程是远远满足不了的。而且昆明市前段时间好像出台一个关于公租房租赁的一个政策,农民工现在是在一个城市常住五年以上有一个就业什么,我没看那个文件,我看网上有不同的意见,就是说毕竟我们在这方面我们社会保障还跟不上。现在我们在城市的农民工,云南各个州市大概是有300来万农民工,当然还有其他省市的,就是说整个政府都用社保都把他包下来的话,是难度很大。我们在十二五的时候省政府要我们做一个规划,就是关于公租房这一块,农民进城以后如何来保障他的住房,我们是采取了“四三二一”这么一个意见吧,现在还没有形成政策,就是供省政府在“十二五”制订规划的时候参考。“四”就是40%的采取市场租赁,市场租房。30%的政府提供公租房,20%的是由用人单位提供住房,就是比如说一些大的企业,像建工集团一些大的,云天化、昆钢这些大的企业,他有条件,自建一些过去那种工人宿舍一样的来提供他们。再10%的市场购买,17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就是在这个城市已经生活了一段时间,有一定积累了,有一定的积蓄了,去买经济适用住房,买廉租住房,因为那便宜嘛。大概我们是这么一个思路,“四三二一”。因为你全部靠政府来把它包起来,包下来,每年要是按我们45万到90万、100万人口来进入城市的话,那政府是包不起的,你还有现有的,现有的还没有解决,这个量还是非常之大,所以我们提出了这么一个意见,最后省政府来定,我看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9.速度要保障

十二五期间我省城镇化水平提高的速度应该是要保证在不低于一个比分点,力争两个百分点的速度来进行推进我们全省的城镇化,这是白书记提出来的。刚才这是第三个问题。

(四)云南特色城镇建设的主要措施

云南特色城镇建设的主要措施。这后面我就简单的讲。1.云南特色城镇建设要注意的四个意识(1)要强化民族文化意识

要通过民族文化建设来体现城镇特色,在基层挖掘利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规划学、建筑学的概念提炼,发扬和创新民族文化,在城镇建设中创造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这个我们是很有优势的,我们在这方面也很有经验,因为我们是民族大省,我们25个少数民族,15个特有民族,这个是我们的一个优势,如何发挥。你比如说我们丽江的四方街,我们傣族的泼水广场,还有我们藏族的白塔寺庙等等这些,这应该都能体现我们的一种民族文化的特色。

(2)要强化历史文化意识

通过历史遗产保护来体现我们的城镇特色,要通过整合城市历史渊源、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现有的规划布局、空间组合、生态环境、文物古迹等风景名胜等要素,来保留好每个时代在城市建设中留下的遗迹,来保存好城市的记忆,使城镇的特色和风貌得到保护,使城镇的文化文明的脉络得到延续,使城镇有厚重的历史底蕴。这个里面就讲到,比如我们丽江的大研古镇,还有我们巍山的南诏镇,楚雄的黑井等等,现在我们有一大批这样的历史古镇。

(3)要强化生态文化意识

要通过优美的环境来体现我们的城镇特色,这是生态文化,这里面就是要保存和保护利用特色旅游生态文化、农耕文化、田园风光,结合山、水、田、林这些自然要素来规划城镇,来建设城镇,使它们成为特色城镇的一些要素。比如说束河生态文化在农耕文化、民族文化、茶马文化方面还是保存得非常好的,还有其他我们有好多州市这方面都保存得不错。

(4)要强化产业文化意识

要通过特色经济培育来体现我们的城镇特色,就是产业文化。围绕特色资源深加工,建设专业化、18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特色化鲜明的各类市场等,积极培育特色经济,要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城镇。比如说我们云南的一些无公害的蔬菜、水果、花卉、三

七、天麻、螺旋藻等等,还有我们呈贡的斗南花市,还有我们大理新华村的银子手工艺,一户一品的前店后厂等等,我们云南有很多,就是能打造培育我们的城镇特色的产业文化。这是刚才讲的我们特色城镇建设要注意的四个意识。

2.云南特色城镇建设要善于运用四个手段(1)要通过功能定位,品牌打造,明确特色

特色的城镇功能定位本身就是特色,城镇功能定位视野要宽广,更要立足本地区、本民族的资源禀赋,这个区位特点和民族文化的特色。比如说我们要树立要打造一些特色品牌,我们云南这几年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是出了一些知名的品牌,比如我们的七彩云南,我们香格里拉的品牌,茶马古道的品牌,还有我们普洱茶的品牌,还有我们三江并流的自然遗产,石林自然遗产等等这些,这都是我们打造出来的特色品牌。

(2)要通过特色建筑、标志性的建筑来体现我们的特色

每个时期的建筑都是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艺术的结合体,标志性建筑体现了当时那个时代的最高生产力和水准、最高文化艺术水平,代表了当地城市的特征、特质和城市的精神。标志性建筑物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形象代表,比如说我们北京的天安门、长城,还有国外的一些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自由女神,悉尼的歌剧院等等。在我们云南来讲,我们也有我们的金马碧鸡坊,还有我们大理的三塔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每个时代的一个标志性的一些建筑,代表一个地区的特征。

事实证明,一个没有标志性建筑的城市必然是平庸的、单调的、没有特色和魅力的城市。所以我们在打造我们特色城镇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我们当地的文化、历史来打造我们一些特色,标志性的特色。

(3)要通过空间的格局,丰富特色

特色城镇建设要靠山就山,滨水就水,依山就势,尊重自然,形成特有的和当地地形、地貌有机融合的城镇空间布局,形成空间格局上的特色。特色城镇还要表现特色的绿化,街头小品等等这方面。像我们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各个州市在这方面都打造得还是比较好的,尤其是比较突出,像我们西双版纳、芒市、石屏,什么杨梅一条街,棕榈一条街,菠萝蜜一条街,红河的芒果树一条街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我们的特色。还有我们一些小品,在昆明,在我们有些企业,其他的一些城市,一些州市所在地也塑着一些反映民间风俗的街头小品也是收到很好的效果。

(4)要通过穿衣戴帽来整治环境,优化特色

这里面穿衣戴帽这个大家都做得比较多了,傣族的,我们各种不同民族的一种民族街在那里穿衣戴帽。尤其是在我们大理这方面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在我们的下关,他们改造过程中把原来的不伦不类的那些房子通过穿衣戴帽,与他的民族符号相结合,富有他的民族符号,最后来达到它的统一性。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3.云南特色城镇建设要牢牢把握四个环节(1)特色规划的编制

要结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实施和深化编制特色风貌的规划,进一步明确城镇的特色风貌城镇品牌的策划、宣传、营销城镇特色的构成,具体的项目和规划建设过程中要体现特色的要求。规划这一块,你们在座的都是县区委书记,你们云南省要在三年以内要规划全覆盖,包括村镇规划,可能近期要开全省的村镇规划工作会议。我们是13万个自然村,1.3万个行政村,要在三年以内全覆盖,我们现在有行政村和自然村有规划只能达到大概在8%左右,有92%以上的没有规划,要通过三年全覆盖。我们正在制订这方面的实施意见,为省政府出台这方面的一些意见,争取省政府补助一部分,州和市补助一部分,县市补助一部分,要通过三年的时候全覆盖。谈到这就是我们的城镇规划,我们有的城镇规划虽然有了,但是很不完善,要借这个机会,推进城镇化这么一个机遇来把我们的规划更加完善一些。

(2)特色建筑的设计

设计是基础,是规划的落实。有的地区在建设每一个建筑物都是政府都得要把关的,都是整个区域的规划的要求和区域的整个环境要相适应,要把关,不要盖个不伦不类的在那个地方,最后破坏了整个环境,破坏了整个特色。

(3)特色建筑的审查

审查是关键,要对城市规划的建筑设计方案进行特色风貌和专项的审查,对缺乏特色的规划建筑设计要实行一票否决。

(4)特色建筑的改造

就是特色建筑的设计和特色建筑的审查,确保了尽量建筑层面能保持特色建筑的要求,改造是对原有缺乏特色的层面进行改造,优化整个建筑的特色。

4.云南特色城镇建设要妥善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要妥善处理好因循自然历史与人工创造的关系。二是要妥善的处理好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三是要妥善的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四是要妥善的处理好有形实体和虚体的关系,就是物质文化遗产和有形实体,能体现城镇的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实体,它也能体现这个城市的特色。既要保护好物质文化遗产,也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搞好单体的重点历史建筑物保护,也要搞好街区传统的格局、整体的风貌的保护。

结束语

总之,今天讲的这三个部分,一是我们城镇化的内涵和重要意义,第二是讲了我们要充分的吸取国内外在推进城市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另外侧重的讲了讲我们云南的城镇化一定要走特色的道路。总之,城镇化实际上是一个经济的现象,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从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的利用这个机遇,因势利导,进行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导企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而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将有条件的农民转移到城镇,扩大内需,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来推动本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讲得不妥的地方请大家指正,谢谢大家!

下载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点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新格局发言稿[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点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新格局发言稿[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