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教师感言
我的教师成长感言
心态决定一切,有了积极的心态就成功了一半!这是我走上工作岗位折后最大的感悟和收获。
转眼间,来光彩回民小学工作已一年了,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从一年来的工作实践中,我收获颇多,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当了一年的教师了,虽然教学方法还不是很成熟,但我已在教学中学到了很多。在这一年里,我担任过三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也担任了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记得去年刚来学校时,我的心情不知道有多么紧张,心里一直在担心,学校会让我上什么课呢?又会是几年级呢?因为我是艺术类本科毕业生,但是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始终不能引以为豪,一直来都是靠自己的脚踏实地走过来的,所以挺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当我一听说“代班兼语文教学”时,心情一下子就紧绷了,怎么办?从没接触过,实习时还带的是高中美术教学,完了!但是回头一想,怕什么,我还年轻嘛,有什么不行的。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肯定行!这样,我激励着自己开始了我的工作。
收获最大的是体会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成长起来。
赞赏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赞赏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个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让孩子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一种荣誉。
爱,可以给孩子以心灵的温暖,爱,可以让孩子更自信。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献出一点爱,时时、事事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孩子共同享受教育的美丽。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这句话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爱”字。我想,我们做为一名小学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照搬书上的东西,要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宽容的心境,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困难要不断的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与同事要互相关心、和睦相处。
一年的教育也是一年的学习,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教育自己,孩子们在学习我也不忘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新老师,想要把课上好,把教学搞好,把学生的成绩提上去,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花更多的时间。面对新教材,面对新课文,我都是一个0,虽然一年级的知识对于我们来说很简单,但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这些简单知识,却不那么简单。因此,对于每一节课我都会认真备,每一堂都会认真上,按照自己的方法,结合教材的内容。虽然,经过自己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尽人意。班里出现了一些学困生,主要原因有父母在外,一些学习生活习惯不能好好养成,影响了学习;其次,父母忙于挣钱,无人管理等,这些孩子成了学困生。虽然我也曾想办法试图解决,但是还是不能彻底解决。课堂上要想使每个孩子都做的十全十美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新教师,就要考虑到这些现实问题,想尽办法去解决。
我的教育生涯还很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多学习多思考,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第二篇:教师感言
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师感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规模办学效益,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与布局,已是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寄宿制办学模式日趋成为农村小学办学的主流模式。发展教育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程。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合理调整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布局,办好寄宿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从而促进农村教育全面、和谐、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大教育思想为我们大力推进实践性的生活教育、推行寄宿制教育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保障。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在市、区、镇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结合我校区域特色,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已初成规模,看着崭新的教学楼,心中感慨万千,新的希望将从这里起航。
办农村寄宿制小学,较好地解决了路远学生上学难问题,巩固了布局调整成果。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新出生人口的比率在逐年下降,直接导致农村中小学校呈现出校空人少、点多线长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教育资源的重组和整合成为必然的选择。但同时
也给农村和农村学校带来了新的问题——更多的孩子因为教学点的撤并而面临着上学路途更远的难题。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步伐,使上学路途远的学生能进入具备基本条件的寄宿制学校学习,是破解这一难题最有效方法。
办农村寄宿制小学,为外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新家”,消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弥补了农村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陷。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带来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校周边农村留守子女的数量不但不会减少甚至会持续增加,自然,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就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寄宿的条件,积极发展农村寄宿小学,使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从而使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让农民安心外出务工,对我市经济的发展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办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加强,有利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我校地处白鹿原上,多数教师家住城内,学校、家庭两头奔波照顾,工作很不安心,每年都有不少教师想方设法转入城区学校,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同样,每年也有不少的生源流向城区小学。实行
寄宿制后,学校的各种软硬件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教师的住宿等“后院问题”得到了解决,生活环境与城区正逐步缩小,为教师安心于本职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为留住生源提供了根本的保障。
办农村寄宿制小学,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由于教学实施落后,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另外,由于交通不方便,办学条件差。大部分教师并不安心于教学;这些因素一直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对此,社会、学生家长反响十分强烈。寄宿制创办后,部分学生到中心校就读,其它孩子就和中心校的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教师队伍人尽其才,达到了教师队伍的优化。教学时间得到保证,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远程教育设备)的运用,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全面开设,都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和非寄宿学生相比,寄宿学生课余学习时间有序安排,便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寄宿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多,相信教学质量会稳步提高。随着寄宿制学校的建立,狄寨教育一定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
第三篇:教师感言
作为老师,我想,最快乐的莫过于是得到学生的肯定和爱戴吧。孩子的心是透明的水晶,喜欢谁,就写给谁,决不会因为什么利益的关系而违背自己真实的内心,更何况,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利益关系。能够左右学生行为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老师的人格力量。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那都是世上最珍奇的宝物,那才是世上最美好、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没有做老师之前,一直以为做老师是一件轻松而又体面的事,只要站在讲台上翻翻嘴皮,转转舌头就能够得到无数人的敬重,多么有成就感啊。然而,自己真正成了老师了,揭开那层理想的美丽光环后,才发现,原来并不是这么回事。老师两个字,原来是那么沉重。别的职业也许只要有认真和热诚就能获得很好的成效,老师却不能,老师的工作,只能用心,用良心和责任感去完成。老师真正的工作,不在课堂上的那四十五分钟,也不在课后的那堆积如山的作业,而在那无形中的无微不至的行为的影响和精神的感染。
想到自己教育学生的苦口婆心,才明白老师当时的用心良苦;想到自己被学生挫败的气愤难过,才了解老师当时的失望心痛;想到自己评写作业的绞尽脑汁,才懂得老师当时的孜孜不倦;想到自己望生成龙的热切期待,才顿悟老师当时恨铁不成钢的焦心如焚;想到自己得到学生肯定的紧张喜悦,才体会老师当时的无怨无悔;想到------
想到的越多,明白的也越多。突然想起曾经爱唱的那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我亲爱的老师啊,当我成了你的时候,才终于明白,老师两个字,那沉甸甸的份量。
第四篇:教师感言
洗涤灵魂提升精神
鹿泉市上庄镇小车行联校戎翠玲
古者韩愈在《师说》里给教师这样一个定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也是对教师最直接、最本质的描述了。古人赋予教师的责任不过是做一个简单的知识输出者;而在如今这个知识纵横,知识为本的年代里,教师的定义及责任却不断被予以新的理念。所谓“师范”,即“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所以当前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做一个满负经纶的知识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在品行,在做人等内在方面做学生的引导者。
不可否认,父母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批启蒙者,孩子的成功离不开家长的苦心栽培。但是以教育为职业的教师却在孩子的心灵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更加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从孩童的记事年代开始,教师的谆谆教诲一直伴随着孩子:是教师带领孩子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是教师对孩子的进步予以赞许;是教师对孩子的失败给予鼓励,教师是孩子在成功后想热切说声“谢谢”的人……孩子的点点滴滴的进步怎能离开教师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因此也就有了不断涌现的诗句来颂扬教师的伟大情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当然也就是歌颂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最为熨帖的语句了。
可是当教师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时,当教师越来越为人们所尊敬时,当越来越多的人把教育作为自己毕生事业的追求时,是否所有从事教育的工作者都符合“教师”这一伟大而神圣的称谓呢?社会上不断出现了令人震撼的“谋私案”——教师以某种承诺和关系作为向家
长索取物质利益及好处的交换条件;“暴力案”——教师对那些调皮、愚笨的学生轻则呵斥怒骂,重则拳脚相加;“侵权案”——教师不顾学生的反对和抵触,私自扣发信件、私看信件……这些都是那些以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道貌岸然者的所作所为。在他们伪装的面具下有一颗让人鄙夷的心灵,他们的灵魂无比肮脏。这些人无疑给我们的纯洁形象抹上了灰尘,令我们这些为教育事业兢兢业业的人的心灵蒙羞。教师一直是孩子心中的一片圣土,我们又岂能容忍有人去破坏这片圣土?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看,正是因为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观念的存在,有些老师认为自己可以主宰学生的一切。所以,老师和学生的地位几千年来就是不平等的。老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是被动者,是附属,甚至老师是主子,学生是奴才。从现代教育的目的来看,老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而非还存在人身依附的类似主子和奴才的关系。教育最终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发现孩子,解放孩子”。孩子是一个成长中的巨人,具有很大的创造力和潜力,成年人不但不应认为自己比他们高,更应带着敬畏的眼光去看他们。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老师了解了学生的特点后,有的放矢地使之得到发挥和培养。在教学关系中,学生才应该是主体,是主人。现在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优势。比如信息的掌握和吸收,比如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就比成年人更有优势。把学生当成主人抑或是奴才,这是现代教育的观念问题。广大老师能否转变观念,能否恰当地处理事情,能否一视同仁地对待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能否使学生的权利得
到公平的体现和保障,关系到是不是会伤到学生尚处脆弱的心,关系到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乃至对生活道路的选择。
因此在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这些去塑造人类灵魂的工作者更是应该用新的观念去改进自己。用新鲜的观念给自己洗脑,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认识教育的光荣历史使命,坚持教育创新,开创新世纪我国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做一名无愧于心的教师。
第五篇:教师感言
学习感言
市八中 刘军
通过湖北省教育厅开展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连续两次观看了陈安丽的视频讲话会,自己在教学上又有新的认识和较大的提高,在访万家活动中更加关注和关爱每一位学生。下面是我在学习中总结了以下感言:
(1)教育是一种服务,要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
(2)教育要反噗归真,还本于教学,达到课堂的高效。
(3)课堂不再沉闷,老师不再唱独角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4)访万家活动实现了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状态。
(5)成功的家访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是一个触动,对教育是一个促进。有效促进了家校联合,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6)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推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7)通过教师“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锻造出一支师德高尚、教学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大大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成为一所家长满意,领导认可,社会赞誉的好学校,同时也打造了高效课堂,提升了课堂魅力。
每位教师在上课前都进行了充分准备,大部分教师做到了备课时虚心请教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听学校骨干教师的讲课,并让他们进行指点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平时查阅各种学习资料,多次重新修订自己的教案,我校的教学成绩在不断进步。
每位教师也注重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参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