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党课:严守纪律规矩、做忠诚干净担当法官2篇
篇一:
同志们:
今天利用这个机会,给大家上一次党课,党课的题目叫《严守党的纪律规矩、做忠诚干净担当法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就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今天,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一下:作为一名法官、一名共产党员,在工作中如何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一、以信念铸忠诚,是法官党员的立身之本
忠诚,是一种职业道德,更是一种高尚品格。东汉著名学者马融说过,“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诚是天底下最高尚的道德,是人性中最光辉的方面。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个德,是党性,也是忠诚。忠诚的品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忠诚的养成,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日积月累的。如何信仰忠诚、坚守忠诚?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以信念铸造忠诚。信念是人生的“总开关”支配着人的一切行动。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违背入党誓词,业外活动受贿,腐化堕落,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根本原因在于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在理想信念上出了问题。二是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对法律忠诚。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法官应该有一种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对祖国、对社会、对法律都要有绝对的忠诚。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只是冒犯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法官关注公平与正义,像天平杠杆的支点,一手托两家,支撑着这头和那头,居中调停。法官在庭审中应表现出的是对双方当事人人格的尊重,对诉讼各方诉之法律无奈的理解,要以公正的裁判来弘扬美德、匡扶正义。
法官必须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在内心确立对法律的信仰,严格依法办事,忠于法律,信奉法律。这是法官永远不变的政治本色,这是法官的职业之魂,这是法官的立身之本。
二、以干净修廉洁,是法官党员的基本要求
公生明,廉生威。清廉与否,是古往今来人心向背的晴雨表。法官是国家法律的实施者、执行者。审判不仅是靠公正高效的司法活动取信于民,而且更要靠法官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影响并感召群众。人们在评论法院和评价法官时,不单是从法院整个审判工作来了解和衡量,更多的是对某个法官的一言一行给人的印象来感受和评判的。法官个人的行为不检点或品质恶劣,都会使公众对其实现法律正义的能力产生合理的怀疑。人民群众正是通过耳闻目睹和对法官言行举止的切身感受,来评价法官的形象,进而体会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的真正价值。
德国法学家耶林说过:“世上不法之事莫过于执行法律的人自己破坏法律。法律的看守人变为法律的杀人犯,医生毒死病人,监护人绞杀被监护人,这是天下最悖理的事。”
作为手握国家审判权力的法官,既是时流的明镜,又是人伦的雅范,处在社会矛盾和重大纷争难题的“风口浪尖”上,必须廉洁自律、正身守道,必须修养自身,正心诚意。在孤独和寂寞中坚守自己的品行和操守。
高尚的人格,良好的操守,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种积累,得完全靠我们自己平常的积累和点点滴滴的小事体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小节不可失,小节不放纵”;严于律己,管住自己的小节,才能逐步地培养自己的大节。
作为法官,身穿国家制服,代表国家形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法官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严于律己,谨言慎行,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干净做人、踏实做事。个人干净,是有为、有位、有威的前提条件。只有干净的人,才能做到堂堂正正审判,清廉、清白能塑造一股正气,凭着这股正气,法官就能打退甚至感化种种歪风邪气,从而作出一个又一个公正的判决。
先正己,后才能正人。公正永远是与廉洁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廉洁就没有公正,只有廉洁,独善其身,才能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公众对司法乃至法院的信任。法官不廉洁,办案就不能公正,即使最后判决的结果是“正确”的,也是法官对法律的亵渎。没有廉洁,即使有再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有可能成为玩弄法律者的帮凶。
法官要自律、自重、自省、自励、自警,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为自己的心加上“戒”的笼子,经常责己省身,检查自己言行的缺失。做一个守规之人、崇德之人、有为之人。
三、担当有为,是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担当,体现的是事业心、责任心和行动力。“伟大的价值在于完成责任”。建功立业始于点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都要把全部热情和精力投入进去,脚踏实地,戒除浮躁,忠于职守,正确看待人生,正确看待事业,正确处理问题,承担起时代责任,创造出无愧于岗位职责的业绩。
司法权作为一种国家公权力,其源头在“民”。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司法为民是法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圣经》中说诉讼是一枚苦果子。到法院打官司,当事人总有着各种各样的难处和情绪,特别是那些弱势群体,往往把寻求公正的最后希望寄托在法律上面。如果法律对他们只有威严而没有关怀,一些案子即便判下来了,执行不了,成为一张“法律白条”当事人就有可能动摇他们对法律的信心。所以说我们的责任重大,使命在肩,我们是老百姓头上的一片天......!
正所谓“治人者先治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行不正,虽令不行”。同志们,我们扪心自问,在大是大非面前自己是否做到了忠于担当?在工作中我们是否存在慵、懒、散、奢、不作为?是否存在冷、横、硬、推,吃、拿、卡、要?以案件多忙不过来为由故意拖延办案?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甚至有的拿了好处也不办事,这种现象有没有?是否存在分配工作不干、出工不出力,推诿扯皮现象有没有?故意引导当事人去上访,出了问题推给审委会解决,这种现象有没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求进取,这不仅是职业良知的严重缺失,而且也是我们工作的严重失职。
有些班子领导、中层正职对履行主体责任认识不清,左顾右盼,抓工作不知从何下手;作风不过硬,不敢坚持原则,只顾打自己的“小算盘”,矛盾不敢抓、问题不敢管;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推诿扯皮,退缩不前,甘愿做懒官庸官;宗旨意识淡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当官做老爷,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等等。这些不能担当的种种表现,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对司法事业,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危害极大,必须坚决加以克服。
担当需要能力的支撑。事以学为基,修学方能立业。“为学日益”,向他人学习,学百家之长,要在学习他人的长处中提升自己。方能成就自己。要敢于担当,必须提升自己的法律智慧,掌握法律的前沿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自信地去处理案件。
担当是一种精神、境界和力量。只有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率先垂范,才是真担当。要“说自己信的”,如果说空话、套话、假话,信口开河,口是心非,甚至说自己都不信的话,无论讲得如何娓娓动听,装得如何惟妙惟肖,但虚伪无耻、贪婪私欲总会使其露出狐狸的尾巴。要“做自己说的”,真知真行、知行合一。言必行、行必果,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说到就要做到,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讲自己做的、做自己说的、行自己立的。讲得人信、做得人服、行得人敬。
同志们,坚持敢于担当,就要做到心中有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工作中,我们的法官必须要有责任和担当意识。切实担当起执法办案的重任。认真对待手中的每一起案件。发挥好调节关系、惩治犯罪、化解矛盾的作用,做好审判、执行各个环节的辨法析理、服判息诉工作,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爱岗敬业、担当责任的真谛。我相信,只要忠诚、干净、担当成为人民法官共同遵奉的核心价值观,人民司法事业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一定能够实现,也一定能够更好地促进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篇二:
当前深入开展的“XXXX”活动,持续掀起了全党看齐中央、凝聚共识、加强党性、奋发有为的新高潮。作为党的基层法院系统的领导干部,深感“XXXX”对于我们正确分析形势、应对风险、破解难题、推进工作的重大意义。仅从自身所处的基层环境来看,我认为,要真正践行党中央的要求,保证“XXXX”实效,就必须牢牢抓住“抓落实”这个关键,切实以“刚性”的执行力,来保障同党中央的意志高度一致、行动高度一致、梦想和目标高度一致。换言之,在当前历史条件和内外环境下,在党和国家已经绘就的宏伟蓝图中,作为党领导下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只有做到了不折不扣地抓落实,具备了坚决果敢的执行力,才有可能让党和国家的意志真正得到贯彻、落地生根,推动我们的工作、党和国家的整体事业顺利前行。为此,就如何更好地抓落实、如何打造“刚性”的执行力,谈几点具体的感想,以求同志们指导斧正。
一、必须牢记领导身份,发挥引领作用
习近平同志强调:抓落实是领导干部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我们所讨论的执行力,主要是领导干部带领队伍完成任务、执行命令的能力,说到底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和素质能力的问题。领导作为一个集体的核心,领导本身对工作重视与否、自身修养高下以及领导能力强弱,与整体集体落实工作的能力和效果有直接关系。关于责任心,勿需多言,身在其位谋其政,这是任何人都懂的为人为官准则。但对于这个基本的常识和道理,我们的领导干部并没有都去真正的躬身践行。比如,有的领导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对工作不抓不管,放任自流;有的领导虽然也抓工作,但开过会、作过部署就完事大吉,没有紧跟检查督导;更有甚者,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思想和行动上对抗上级的命令和决策。凡此种种,都是我们作为领导者责任心不强的表现。没有责任,哪有动力,更何况工作的落实和执行力?再说领导的自身修养。身为党的领导干部,人民公仆,党性修养、奉献意识、实干精神也应该高出群众一筹。但是,在现实中,在一些群众的眼中,甚至我们一些同志自己的心里,却把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身份,作为待遇、享乐、甚至特权的标识,喜欢把利益放在首位,把干事放在后位,把权利摆上心坎,把责任抛于脑后。古语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领导的思想境界和言行举止都存在问题,我们又哪来的底气去要求下属、领导他人,哪来的底气去谈工作、出成效?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以良好作风养身、立威、服人。所以说,谈执行力,首先得从我们领导自身的思想上找根源,不把自身的责任心问题解决好,一切执行、一切工作都是空谈。中央讲,要增强看齐意识,就是要求我们每名党的领导干部,向中央看齐,向先进党员和干部看齐。我们只有始终牢记自己身为领导干部的身份,见贤思齐,从严自律,强化责任,真抓实干,才能真正形成正面导向,引领队伍形成上下一心、步调一致的执行力、战斗力,带动我们所负责的部门或单位更好地履行职责、实现进步。
二、必须强化党员教育,激发先锋意识
执行力的薄弱,与我们的部分党员缺乏应有的党性意识、先锋意识特别是担当意识和亮剑精神有着重大关系。现实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在部署或检查一项工作时,有一些同志落实不主动、不积极,却擅长讲客观、讲难处,甚至有的同志刚听到任务就犯难,把一大堆问题先抬出来应对上级组织。这种态度,与我们所熟知的革命先辈的精神恰恰相反。正如我们所传诵的,当出现危难险重,总会有些同志先站出来:“我是党员,我来!”“我现在就要求入党,请组织用这次行动来考验我!”我常想,那是什么时代?什么背景?我们的革命先辈面对着怎样的困难,还能发出这种让人震撼的声音?在先辈们的这种精神和意志下,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好?现在,我们生活好了,条件也好了,没有了抛头颅、撒热血的风险,也没有了饥寒交迫的困窘,反而有了这样那样的客观理由和困难,成为阻碍落实任务、甚至是开展日常工作的拦路虎,这是何等让人羞愧的举动?我认为,出现这种问题,滋生这种惰性,就是我们的一些同志淡化了党性修养、淡化了先锋意识。许多同志甚至忘记了党组织的存在,忘记了自己作为党员的特殊身份,更忘记了一名党员应有的荣誉感和先锋模范作用。习近平同志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为此,我们领导干部必须真正把主体责任肩负起来,落实好中央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组织建设的要求,通过抓好用好党的组织这个平台,发挥好组织党员、教育党员、激励党员的优良传统和积极作用,激发党员的荣誉观念、先锋意识,切实凝聚起党组织的强大力量,确保每名党员无论是在日常工作还是在特殊任务面前,都能靠得住、拉得出、顶得上,真正做到勇于担当重任,敢于直面困难,坚决有力、不折不扣地落实工作、完成任务。
三、必须完善工作机制,厘清责任范围
现在有一种责任清单的提法。所谓责任清单,就是把一个部门或单位的全部工作及其环节都列出来,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责任到人,犹如清单。可以说,这既是放权,也是定责,人事对应,也是权责统一。这种作法,能够有效防止“麻烦事”踢皮球,出了事却找不到责任人。这对于提升工作的执行力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现在,我们有些工作没做好,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权责不清,工作没人干、没人负责造成的。就我身处的法院来说,在现行的审判员、庭长、主管院长层签审批机制下,如果出现错案就比较难以定责,主管院长负责最后审核把关,是不是该承担主要责任?但案件又是审判员审理,审判员是不是该承担主要责任?目前正在推进的司法体制改革,马上就要全面实施主审法官责任制。其精神实质,就是厘清责任范围,类似责任清单:案件谁审理谁裁判,谁裁判谁负责。在权责统一的机制下,每名同志的工作任务是具体的,责任范围也是明晰的,工作压力的增大和责任心的提升也是必然的。但在此,我想还需要有一个利益的考量,也就是每名同志之间责任的平衡,以及不同责任的承担与不同利益的享有之间的平衡。任何一个人,精力都是有限的,能力再大,责任心再强,也不可能包揽过多的工作,承担过大的责任,因此在分配工作任务的时候,就必须予以平衡,尽量防止不同岗位的压力轻重悬殊,造成不公。同时,因为确有不可避免的责任大小区分,比如法院的审判员和书记员、法警,所负责的工作均为法律明确规定,所以审判员的任务
和压力远大于后两者,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考虑责任承担与利益享有的平衡,审判员的待遇就应该比后两者更高。这在现行的司法体制改革中也有体现,即与司法责任制相配套的措施,就明确规定了司法人员的分类管理及差别待遇。事同此理,无论是哪个部门或单位,在权、责、利平衡统一的工作机制下,同志们无疑更能安心、顺心地履职、尽责,执行力无疑更强、更稳固,工作落实、事业进步也无疑更有保障、更有动力。
四、必须敢于严格执纪,保障政令畅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严格的纪律,政令难以施行,个体自由散漫,也必然不能形成强大执行力和战斗力。毛泽东同志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从我党诞生,在白色恐怖的环境和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正是我党始终保持了严格的纪律,才能克服万能,战胜强敌,取得革命最终的胜利。今天,也正是中央严令八项规定、铁腕反贪治腐,严格依法依纪惩处老虎苍蝇,才有人民群众对党的衷心拥护和真心跟随。严明的纪律,不仅是我们的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我党在生存、发展和不断壮大中积累的最宝贵经验之一。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艰巨,我们的党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加复杂、严峻;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中,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这种形势下,更需要我们依靠铁的纪律,来保障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保障我们集中力量战胜危险、应对挑战。习近平指出,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现实工作中,我们并不是没有党纪、政纪问责制度,但之所以在落实工作、执行命令中还会出现许多问题,甚至有人自行其是、失职渎职,就在于执纪不力、失之于软,特别是我们负有主体责任的领导干部和负有监督责任的纪检监察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纪律的重要性,或者存在错误地保护宽容心态、老好人思想;或者不敢去较真、不敢去得罪人;又或者讳疾忌医、遮遮掩掩,不想被别人发现自己这一亩三分地里的问题。不能惩前毙后,也难以治病救人,症状只会越发严重,最终造成组织的威信尽失,纪律的威严尽失,大家对法纪的敬畏不再,队伍作风涣散、工作陷入混乱。因此,要谈工作,谈执行力,就必须解决好严肃纪律的问题,通过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工作纪律,通过严格抓好监督检查、责任追究,让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保障令行禁止、工作落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研读习近平同志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的论述,非常真切地体会到一种非常迫切的声音,那就是对于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会议精神、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执行情况的呼声,就是对于全体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强化执行力方面提出的严格要求。为此,在当前复杂严峻的社会形势下,面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挑战,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更需要用执行力来检验我们的政治定力和领导能力,确实把“XXXX”植入头脑之中,展现于工作之上,确保以务实态度、实干精神、实在成效,攻坚克难,推进工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